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基层干部总结

时间:2023-02-02 18:28:53

导语:在基层干部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基层干部总结

第1篇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为深入开展“审计干部下基层,强基惠民促和谐”活动,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我局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审计干部下基层,强基惠民促和谐”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选派两名干部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精心组织好下基层活动。要求下基层干部认真做好下基层记录,并对下基层干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奖优罚劣,确保下基层活动取得实效。

二、落实措施,强基惠民

我局组成基层服务小分队,下到挂点帮扶村村,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一是抓好政策宣讲落实。组织村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区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会精神,认真做好各种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全力推进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工作。二是抓好民声民意疏理。深入村落,入农户,听民声、访民情、察民生、解民忧。三是抓好惠民实事落实。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诚意为群众做好事,让群众受益。在下基层干部的积极帮扶下,村老年人活动中心落成。如今,村的老年人同城里老年人一样有了健身娱乐的好处去。四是抓好矛盾排查调处。下基层干部同村干部一起,积极排查和调处各种不稳定因素及矛盾纠纷,大力推进和谐平安创建工作。有了下基层干部的帮扶,现在的村村风文明、村民和谐,广大群众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五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加强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为村领导班子创新联系服务群众方式和渠道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下基层干部同村党员干部联手开展“创先争优,促进发展”活动,开展“结对帮扶,排忧解难”活动。积极帮助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措施,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走访慰问基层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困,想方设法使困难群众脱贫增收。

第2篇

一、锻炼的基本情况

作为下派到基层锻炼的干部,我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锻炼中去。此次基层锻炼时间为期3个月,地点在山东长岛,这里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空气新鲜。盛产多种海产品,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遇到冬天刮大风偶尔会停航一周左右。

来基层的日子里,我和连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投入到训练中,使自己很快适应了基层生活,并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中,日常工作除了辅助营教导员参加连务会、班务会的组织、安排、落实工作。还积极参与排炼参加上级单位比赛的合唱和小品,包括组织、协调后勤等工作。并借着休息的时间,实事求是地帮着发表反映基层部队的文章,利用手中的笔,反映战士们的生活点点滴滴;利用手中的笔,帮着战士们吐露他们的心声,我觉得很开心,很容幸,也非常有意义。为了丰富战士们的文化生活,我运用了在自动化站学习的课件知识,给战士们讲了关于怎么读书学习的课程,使战士们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自身素质,丰富了自己的精神食粮。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身边的战友和家人。为了加强自己对基层生活的了解,体会到战士们训练的艰苦,我参加了视频大会,看到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并参加了比武训练,练习百米步枪和50米手枪射击,第一次打枪打出了优秀的成绩,步枪十连发92环,手枪5发45环。使自己真正体会到了基层部队训练的枯燥,生活的艰苦,单调,最主要的是一年当中很少时间能跟家人团聚,他们耐得住寂寞,勤于训练,严格要求自己,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连队干部一年仅休20天假和家属长期两地分居,他们肩负保家卫国的责任,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安危,舍弃享受家庭天伦之乐的权利。他们豪无怨言。由于他们整天都忙于锻炼,吃、住都在部队,很少跟外界接触,再加上部队假期有限,导致部分大龄青年面临找对象难的问题。战士们的付出和奉献是常人很难想像的,面对种种困难,他们选择坚强,是他们不想和家人团聚吗?是他们不想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吗?是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战士,肩负保卫国家的坚巨任务,艰苦训练,使他们的翅膀变得丰满,使他们的内心变得伟大而坚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他们默默的奉献着。

二、基层锻炼的收获和体会

三个月的基层锻炼生活过去了,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锻炼生活,此次实践锻炼使自己得到较大提高,尤其为以后的工作引发了许多思考。基层生活,我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部队纪律,自觉服从部队的管理和指挥,并积极参与其中。积极投入部队文化建设和参加军事训练,我的体重虽减去了10斤,但身体变得更加结实,肤色也变得更加健康,也深刻体会到战士们训练的艰苦,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自己组织纪律性得到了明显增强,为以后的工作,培养了雷厉风行的作风,磨练了吃苦耐劳、勇于进取、拼搏向上的意志。由于长期在机关工作,缺乏锻炼,刚到部队时,很难适应训练,经过不断调整,很快适应过来,此次基层锻炼,为自己人生道路留下了很有意义的轨迹。面对战士们个个硬汉形象,让我学习到很多保贵精神,面对艰苦的训练,他们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绝对服从命令;面对生活上的困难,他们吃苦耐劳、勇于拼博、勇于奋献。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的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积极投入到机关工作中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锻炼生活,时间虽短,但使我学到了很多,但它会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我会将此次学习成果用于今后的工作实践,我会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加加倍努力工作,珍惜自己的工作,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使自己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不言苦和累,不怕困和难,能够在艰苦环境中,培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品格。

三、通过下基层,给我工作带来的帮助

下基层回来以后,脑子一直闪现战士们那英姿飒爽的身影。他们乐观、勇敢、坚强,面对困难总能勇敢面对。训练场上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干脆利落,统一标准。只要一声令下,全体战士无条件趴下,个个严格遵守纪律,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也是他们不怕吃苦的结果。他们是铁人吗?不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保卫国家和百姓的信念。战士们身上有太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作为一名部队编辑应该向所有的战士们致敬,跟他们说声辛苦了。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是你们让我学会的坚强,勇敢。作为部队的一名编辑我有责任和义务把部队文化建设做好和发扬出去,为战士们提供好的稿件和及时信息,丰富战士们的军营文化生活。使部队内部信息相互畅通,互相学习。全心全意为战士们服务。

此次锻炼让我了解了基层战士们的生活状态,也为我以后写反映基层部队生活的文章,提供了现实素材,从日常班务会的召开,到参加各项比赛区,再到看视频大会和练习等都让我记忆忧新,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印在我的脑海里,包括自己也参与其中,有了这些在基层的宝贵经历,会让我的编辑工作变得得心应手,使自己写的文章变得真实,变得鲜活,给人以感染力。以事实为基础,真实反映军营生活,反映战士们的心声。并发扬他们的勇于向前,刻苦拼搏,敢于奋献的精神,把这些宝贵的精神应用到工作当中,鞭策自己前行,遇到困难,笑着面对;遇到挫折,敢于迎接挑战,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第3篇

科技管理干部培训是干部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务院科级干部局的规定,科技管理干部是指专职从事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干部,主要是指专职从事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科学研究管理,科技情报管理,科技人员管理,学术、技术交流管理等具有科技专业性质的管理干部。《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一支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合理提高人力成本在研发经费中的比例,确立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为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等五个部门2011年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都把人才培养和培训防盗链十分突出的位置,而科技管理干部培训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人才建设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

2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的实施方法

2.1上下联动,资源共享

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是提升我党干部素质的有效方法,为了保障培训工作的持续进行,就必须要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工作培训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集成化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①将培训工作不断落实,可以通过科技培训工作座谈会或者培训班等方式,让基层干部踊跃参加,从而提升思想认识。②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与国内一些著名的大学联合开展培训机制,坚持省院与大学合作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基层科技管理工作。③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合作,与省组织调训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与省人事厅、省人大科教文卫工作委员会组织培训班,推动基层科技干部管理培训工作顺利进行。④加快省、地科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计划由双方共同策划,地方科技管理进行试点落实,从而通过试点带通全局,实现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⑤在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厅内协作的良好气氛,从而更好发挥各部门职能。相信通过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一定可以更好的提升基层干部素质。

2.2多种形式,四个结合

在进行科技管理基层干部集中培训时,培训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具体而言,科技管理基层干部集中培训要体现四个结合。首先是将素质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也就是指在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时,不只要培训科技开发战略、科技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应该机关公文处理、科技法律条文、办公自动化这样的专项培训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其次是将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可以对基层干部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现代科技管理培训工作,同时也是对基层干部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短期培训,这样的结合方式可以更好的满足基层干部工作需求。再次是课堂传授与其他形式相结合,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并不一定只是知识理论方面的课程传授,还可以让干部深入基层,走入贫困地区,或者到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进行视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培训方式,更有助于基层干部加深思想认识。最后是将国内学习与国际培训交流相结合,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科技创新技能培训,基层干部不仅要参加国内科技部举办的培训学习,还应该走出国门,去学习国外信息化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基层干部加快成长。

2.3培训研究,提升效果

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是需要长期坚持进行的,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培训效果,加强科技管理,认真研究培训项目工作内容是存在一定必要的,这样的科技管理培训工作才更具有针对性。通过研究总结,笔者认为培训工作内容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要突出时代特色,要组织基层干部深入培训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要紧紧的结合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形式,如WTO对外经济贸易研讨班中的学习内容就是我国在对基层干部展开科技管理集中培训时可以借鉴的培训内容。其次科技管理培训项目工作内容要紧密结合全省科技工作重点,围绕着“十一五”期间的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内容进行,从而组织基层干部参加科研机构、企业三期科技计划管理培训班等,从而认知的学习国家贯彻的相关的政策及文件精神。最后是科技管理培训项目工作内容要紧密结合机关自身队伍建设,开展机关办公化培训班、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等内容,这样才能紧贴实际,在科技进步环境中实现更有益的探索。

2.4规范管理,深入开展

通过前期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的初步探索与相关实践,科技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管理模式,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就必须要制定相关的计划,这样才能实现深入管理的目的。为此可以采用全面追踪、总结分析的方式,广泛的争取各部门意见,从而有针对性的删选出全年科技管理培训工作计划。计划制定后,要向管理厅领导提交,经过审批后才能正式组织实施。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监控职能部门也要参与到其中,了解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并且在培训结束后,还应该征求参与培训干部的个人意见,根据意见反馈,进行更加积极的宣传报道,这样的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有助于科技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3结语

科技管理是“十一五”期间提出的重要工作内容,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干部进行更好的管理,运用科技管理技术进行干部集中培训,可以更加好的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干部综合素质水平推上新的高度。尤其是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可以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胡军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启忠.加强科技管理干部在职培训的必要性及建议[J].大众科技,2015(05):174-176.

[2]吕国昌.关于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着力点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02):16-19.

[3]林昭文,谭绮球.科技管理干部在岗培训的实施途径与成效探讨[J].网络财富,2010(11):55-56+60.

第4篇

【摘要】目前政治机关干部在文字表达能力、协调办事能力方面普遍较强,而在调查研究能力,特别是帮助基层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较弱,本文从政治机关干部帮助基层解决问题这一经常的、大量的实践活动出发,深入分析探讨了政治机关干部在指导基层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关键词】 政治机关干部 帮助基层 解决问题

《政工条例》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政治机关干部应做到:“热爱政治工作,忠于职守,精通业务,勤奋刻苦,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政治机关干部帮助基层解决问题而言,各级的实践活动是经常的、大量的,但是,目前部队对这一工作在理论上的总结还不多,这一实践活动在很大层面上还处在自然的状态,还缺乏理性的总结和指导。本文着重分析以下二个问题,即政治机关干部在指导基层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一、目前政治机关干部在指导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治机关干部指导基层帮助基层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发挥了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仍有部分政治机关干部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还没有担负起指导基层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关干部不清楚帮基层什么。政治机关干部到基层后往往是听一听、转一转、翻一翻、看一看,没有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将自身置于基层之外,成了基层的“客人”。

(二)机关干部发现不了基层深层次的问题。一些政治机关干部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按方案办按程序走,最终发现的一些问题大都是一些常见的普遍的问题,如官兵对应知应会的内容掌握的不好、政治教育不够生动等等,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时基本是一律归结为,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弱、事业心责任感不强这一类。

(三)机关干部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对发现的问题不能由现象到本质地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不出内在起作用的真正原因。把现象当本质谈,把问题当原因讲,对基层干部的思路不但没有梳理清楚反而有所误导。同时,在帮助基层查找问题原因时,存在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眼睛只是盯住一件事、一个人,一种现象,缺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眼睛只盯住基层自身,不能够眼睛向上查找是否有来自机关的原因,割断了机关与基层的必然联系。

(四)机关干部提不出解决基层问题的有效办法。有些政治机关干部在反馈意见时,对其工作充分肯定之后也说问题点现象,可是话讲很多却没有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只能说是做了半篇文章。

(五)个别机关干部放不下架子。有时不懂装懂,以上级自居,到基层指指点点,乱说一气,不仅没有起到帮的作用,反而扰乱了基层的秩序,有时使基层干部无所适从。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指导基层建设的法规政策以及条例条令不熟悉不了解,对怎么指导和帮助基层心中无数;二是对基层工作不熟悉不了解,到基层盯不准要害,抓不住关键;三是缺少理性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看表面,讲评问题说现象;四是缺少基层实际工作的历练,面对基层的现实问题束手无策,提不出可操作解决的办法;五是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树的不牢,作风不实,缺少刻苦精神;六是私心做怪,到基层后有不正确的政绩观,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七是有的政治机关干部随领导下基层,主要精力没有放到调查研究上,没有放在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上,而是关在房间里忙于写讲评材料,结果所了解的情况是“吃了别人嚼过的馍”。

二、政治机关干部如何指导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政治机关干部都有为基层排忧解难的积极性,但光靠热情和积极性是不够的,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端正为基层服务的根本态度。要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帮基层所需,努力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而不应以到基层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名,对基层横挑鼻子竖挑眼,吹毛求疵,无端指责。

(二)必须具备指导基层的良好素质。这是政治机关干部必须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硬件条件。要做到既是“明白人”又是“实干家”,到基层能够做到把问题看透,把道理说清,把工作帮实。要达到这个标准,一般应具备四点: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二要有对基层建设法规政策的十分熟悉,懂得依据,清楚标准;三要对基层实际十分熟悉,是内行而不是外行;四要有高于基层的视野和比较灵活的工作方法。

(三)必须在着眼于提高基层党支部和中队干部能力上下功夫。对政治机关干部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既要强调帮细、帮实、帮到位,又要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切不可以把机关干部亲自到操场上“纠三手、练三声、正三相”这一类的做法当作作风实来表扬,把给钱给物多少当作帮扶的主要政绩来总结。

(四)必须注意层次管理和能级原则。要注意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主要是帮助支部和中队干部提高能力素质,而不是把支部和中队干部撇到一边,“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抓直接管。

(五)必须尊重基层官兵,依靠基层官兵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办法从哪里来,靠谁来解决?曾告诫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基层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主体,解决基层问题的智慧与办法常常就蕴藏在基层官兵之中,而当我们脱离了基层官兵坐在办公室里、靠拍脑门、靠想当然是无法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在依靠基层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中,政治机关干部既要当好发动者、组织者,又要放下机关的架子虚心问计于基层,虚心求教于官兵,做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从基层官兵中来、办法到基层官兵中找,解决问题的效果也必须要体现基层官兵的民意。

(六)必须注意维护基层干部的威信。政治机关干部在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中,常常发现基层干部在工作能力上、工作方法上、工作作风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在对他们进行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区分场合、区分范围,要注意维护基层干部在战士中的形象和威信。如听了指导员的授课,在进行讲评的时候,就要区分全体官兵讲评一个层次、干部范围讲评一个层次、与指导员单独讲评一个层次,不同的层次范围讲评的分量是不同的。

第5篇

一、“三优化”,把基层工商所建成拴住人心的聚宝盆

基层条件很有限,基层工作很辛苦,许多干部想尽办法往机关挤。针对这种情况,在“三为三联”活动中,我局党组把加强基层工商所建设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做到“三优化”:

(一)优化工作生活环境,让基层于部安心

开展“三为三联”活动以来,我局先后投资800多万元,新建6个基层所,维修改造32个所,所所建起了“一条龙”服务的办事大厅和“五小”(小食堂、小澡堂、小活动室、小阅览室、小休息室),所所配备了执法用车和电脑,并实现了省、市、县、所四级联网。为培养基层干部严谨的工作、生活作风,积极推行半军事化管理,从办公桌椅到床上用品、洗漱用具,都统一配备;从挂牌上岗到文明用语,都统一规范。如今,基层所成了基层干部温馨的家,想往机关调的少了,过去动不动扯皮的现象没有了,基层所成了人人向往的“香饽饽”。

(二)优化执法环境,让基层干部顺心

过去,基层执法阻力大,基层干部动不动就撂挑子。通过联系制度,我局努力当好他们的坚强后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一是加强外部协调。市局和各县市局都召开了工商工作汇报会,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全市系统从社会各界聘请了300多名行风监督员,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在《娄底日报》、娄底电视台等地方媒体上开辟“红盾风采”专栏,增强社会对工商的认同感。各基层工商所也千方百计加大协调力度。如新化县工商局梅苑工商所充分发挥“一毛钱效应”,每逢节日、生日给每个企业主发一条信息表示慰问,拉近与监管对象的距离。二是加强执法监督。每个基层所都配备纪检监察员和法制员,对干部的执法行为监督进行。市局成立专门的执法督察大队,经常深入基层所督促检查。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基层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执法效能。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基层工商所首问责任制、执法办案和违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形象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内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16项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三)优化成才环境,让基层干部有信心

基层干部渴望成才、渴望发展。对此,我局积极创造条件,让真正作出了贡献的干部尝到甜头。一是设立局长奖励基金,凡是通过努力拿到了大专、本科、研究生文凭的,分别给予奖励;二是在提拔晋级上向基层所长倾斜,先后有12位所长走上了县市级局领导岗位:三是以活动凝聚人,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文化活动,(红盾歌手赛、红盾自创诗歌朗诵比赛、红盾风采展示等),激发了基层的活力,凝聚了基层的力量,基层工商所成了广大干部深深热爱着的和谐乐园。

二、“四提升”,把基层工商所建成干部成长的加油站

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执法效能、工商形象。因此,我们在推行联系基层制度时,针对基层干部“先天不足”的问题,强化教育培训,使干部素质有了质的提升。全市系统每年查办一般程序案件都在3000件以上,但没有行政败诉案件。

一是全面提升基层干部业务水平。近三年来,每年投入70多万元用于干部培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先后举办了计算机、英语、财务、执法办案、注册登记、商标广告等各类培训班58期,培训干部6000多人次,有的身兼数职的基层所专干参加了多次培训。与此同时,我们把每周五下午列为“法定”业务学习日,以局、所为单位组织学习,要求人人当老师,轮流上台讲课,许多干部成了多面手、执法能手。

二是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道德水准。基层干部是“常在河边走的人”,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非常必要。为此,我们从正反两方面开展教育,邀请检察院、讲师团、大学教授举办专题讲座,教育大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举行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教育大家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向身边的典型看齐;通过观看警示片、参观劳教所等方法,常敲警钟。特别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来,市局领导分头下到每个县市局进行专题辅导,深化教育效果。各基层工商所也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冷水江市工商局江北路工商所,针对所员较多、辖区较广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六个一”的廉政教育,即每年正月初八(新年上班第一天)举行一次廉政宣誓、印制一本廉政警言录、制作一个廉政警示牌、每逢春节发一条廉政短信、每年评选一名廉内助、出台一个监管对象与工商干部相互监督制度,效果很好。

三是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精神境界。精神是一个人干好工作的支柱。身处执法一线的干部更需要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来支撑。对此,我们坚持以制度管人,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来提升干部的境界。加大岗位交流力度,做到流水不腐;经常走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设立扎根边远山区奖,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开设“一分钟局长热线”,要求每个基层所长每个月给局长打一次电话,汇报工作;积极开展“五好工商所”创建活动,使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评价体系。所有这些,让基层干部感到既有压力也有动力,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自觉维护工商形象。

四是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联系基层、服务基层,终极目的是增强基层的“造血”功能,使之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因此,我们在“三为三联”活动中,突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个重点,彻底改变了基层过去重收费、轻监管,重办案、轻服务的思想,许多基层工商所成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2005年5月26日,冷水江市中天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在邻近市受到限制竞争。所在地工商所得知情况后,迅速向市、县两级工商局和地方政府作了汇报,并及时派人去与邻近市协商,对方最终取消了限制竞争条款,仅此一项就为中天公司增加销售收入100多万元。2005年8月,双峰县花门镇从浙江引进一家注册资本500万元的私营企业,企业主要求作改制企业注册。花门工商所急地方政府之所急,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迅速为该企业办理了登记手续。据不完全统计,在开展“三为三联”活动中,54个基层所为地方办实事635件,累计处理消费者投诉5000多件,工商干部成了地方政府的“红人”、老百姓的贴心人。

三、“五创新”,把基层工商所建成执法监管的试验田

在“三为三联”活动中,我们积极鼓励基层开拓创新,积极为基层创新创造条件,基层所成了执法监管的试验田,实现了传统监管方式向现代监管方式的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创新评价机制。按照科学政绩观的要求,开设创新奖、侦破大案奖,评选“理财能手”、“办案能手”、“监管能手”、“服务能手”、“维权能手”等十大能手;对基层工商所进行考核评比,着重看依法行政、执法监管、维权服务、队伍建设做得怎么样,促进基层所比学赶帮超、齐头并进。

二是创新保障机制。在开展“三为三联”中,局党组定期研究基层建设问题,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基层建设和基层干部外出学习,真正把财力投到基层建设上。

三是创新监管机制。鼓励监管创新是落实“三为三联”制度的核心。只要哪个所取得了经验,我局党组就积极推广。近年来,相继总结推广了娄星分局洞新工商所“阳光收费”的经验、恩口工商所半军事化管理的经验,总结推广了娄星分局长青工商所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分类登记、分类指导、分类监管的“三分法”监管模式,冷水江市工商局金竹山工商所建立农村三级维权网络的典型做法以及涟源市工商局光明山工商所工商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维权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三位一体”监管模式。

第6篇

目前我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

我乡共有20个行政村,村党支部委员74人,村委会委员74人,村两委交叉任职10人。在2005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新当选村支部书记5人占总数的25%,兼任村委会主任的2名占到总数的10%,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新当选7人,占总数的35%。

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下大力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着力做好配备选拔工作,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建章立制,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今年实施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使我乡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全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数量上得到精简,年龄上趋于年轻化,具有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占到70%以上,村干部在45岁以下的占到40%,45岁到55岁的占到55%。但与新形势、新任务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要求相比,目前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干部队伍中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保守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在任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缺乏所任职岗位所必需的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市场经济常识等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接受新事物慢,缺乏敢为人先的意识。同时,由于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知识更新不及时,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飞速发展形势的需要。

工作能力欠缺,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缺乏农村实用技术及市场经济、金融、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能为群众提供迫切需要的信息、技术、项目、市场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面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局面,无力解决。

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基层干部身在农村却不愿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之中,浮在面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有的基层干部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群众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侵犯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还有个别干部为政不廉,,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农村基层干部整体水平的发挥。现阶段,我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仍有相当部分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在所有村级干部中没有一人有大专学历,他们的专业结构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发展需要。

考核办法不尽科学。乡党委、政府的考核,一般只是对村两委班子的考核,没有涉及到具体人,不论是村支部书记、村委会委员,还是村妇女主任,对村两委班子中个人的考察考核还是空白。个别村虽然整体情况较好,但往往只是一人之力,难以调动村两委成员中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后备干部储备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劳务富民工作的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外流严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老、少、病、残”为主要人群的村子,使村级组织选人用人的视野和空间受到限制,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严重。

现行财政体制的制约。各项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使农村干部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财政包干分灶吃饭,县乡财政困难,无法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村上无经济来源,正常办公经费无法保证,又不能让群众负担,造成了农村工作“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现象。

待遇低,造成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失衡。现在农村基层干部报酬每月100-120元,让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提不起劲,没有开拓创新精神。

构建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新机制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基层干部管理体系,使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管理、考核有比较完备的运作机制,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他们为群众服务的本领的目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构建农村基层干部编制化管理机制

随着税费改革后农村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变化,在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村级集体收入出现回落现象,“无钱办事”的问题日益突出,村级集体收入回落与村干部职数过多的矛盾,影响了村级财务的正常运转。并逐渐成为制约农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瓶颈。

农村基层干部职数增减的过程。历来收粮要款是乡镇政府的头等大事,时期,各村是先交够国家的,余下的是自己的,因为粮在集体粮库,交粮也就不太费神。农村改革以后,农村的生产热情被充分调动,加之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群众场活没完先晾晒公粮。往往是交粮车在粮站门前排成几公里的长龙,场面蔚为壮观。形势不断变化,群众感到增收很困难,增产不增收,有时种地越多,赔的越多,加之各种集资摊派增多,群众不堪重负,交粮积极性大不如从前。为了保证能按时完成公购粮入仓任务,各村干部职数相应增加,人多力量大。到99年时执行“户交户结”的政策,要到农户家里收钱,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时村级干部职数也加到顶峰,小村八九个人,大村十几个人的是司空见惯。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之后,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干部已从繁重的催粮要款中解脱出来,从事服务职能,这为农村基层干部的精简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随着财政体制的变化,村级集体收入很少,无力维持村组干部工资,这就促使我乡必须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精简干部职数。

推进农村基层干部编制化管理的原则

原则一,坚持干部职数与工作需要相统一原则,以岗定编,按编用人;原则二,坚持精简人员与提高效率相统一原则,降低村级组织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原则三,坚持强化管理与群众公认相统一的原则,严格履行程序,提高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比例。

在此过程中,我们首先取消了全乡103个村民小组组长的设置,全乡年节约资金6万多元;第二步,我们对个别软散的村两委班子进行合并,把原来的二十六个村支部合并成二十个支部,把二十六个行政村合并为二十个行政村,年节约资金近10万元;第三步,结合村支部班子换届工作,我们规定合并的村设书记、副书记及三名委员,其余村设书记一人,委员二人,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我乡实际,确定1500人以上村设主任一人,委员四人,1500人以下的村设主任一人,委员二人。另外,我们提倡村两委成员交叉兼职,尽可能的减少干部职数。随着村级干部编制化管理的全面推行,全乡村级干部职数与最高职数相比,减少66人,下降幅度为38%,年度村级干部报酬减少10多万元。

构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精简农村基层干部职数,要做到职数精简办事效率提高的目的,必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能办事,会办事的能力。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给农村基层干部“充电补智”。一是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支持和鼓励基层干部抽时间、挤时间参加各级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干部的文化水平。二是对新任职的村两委会干部进行任职基本知识培训,使他们明白本职岗位的工作任务,做到相互补台不越位。三是注意了学习的针对性,针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努力做到按需施教,训有实效,学有所获。比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过程中,为了避免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邀请市城建局专家对重点村两委成员就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进行专题培训,使基层干部的教育启发很大。三是注重学习培训的灵活多样性。我们开展过会计办公集中培训,果树作务技术现场培训,实用技术轮训,请进来、走出去、走下去,以会代训等方式。四、有计划地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第二,抓学习培训,着力做好“提神换脑”工作。一是通过学习先进村的成功经验,引导基层干部对比分析,寻找本地优势,鼓励他们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加快发展的决心,克服参观学习“听了感动,看了激动,回来不动”的不良倾向。二是抓形势、政策学习,迫使农村基层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个村群众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转变,在很大程度上看村干部怎么样。因此,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三是注意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工作,树立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或典型村,促进工作开展。如在如何为群众服务方面,我们树立了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友为楷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们以官庄村为典型,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四是适时组织基层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

建立公平、理性、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使用合理的绩效考核手段,才能使基层干部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基层干部考核的变化过程。

长期以来,乡党委政府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主要是看“三项硬事”即:收夏粮,收特产税和计划生育工作,也就是群众总结乡政府的工作为“催粮要款,刮宫引产”。一个村,只要夏粮和特产税任务完成名列前茅,无计划外生育,这个村支部就是先进党支部,村支部书记即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即为先进村委会,村主任也是优秀村委会主任了,一美遮百丑。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后,基层干部干什么,怎么干,许多基层干部茫然了,当了多年基层干部,现在却不会工作了,该怎么办呢?

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的形成。农村基层干部喜欢干“硬事”,如收粮收钱,觉得那能体现出个人的工作能力,现在不收粮不收钱了,不会干工作了,不知道应该干什么。怎样激发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教会他们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是乡党委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经过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决定借鉴《目标责任书》的办法加强对村两委会的考核。

《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和特点。

《目标责任书》为百分制考核,主要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量化指标,占20分,主要有劳务输出,小麦良种统供,新增畜牧养殖大户情况,新增个体私营企业户情况,第二部分为非量化指标,占80分,主要有党建工作、农业产业化工作,村容村貌整治,计划生育工作,村级财务管理,水利道路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群众文化活动,扶贫帮困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等,第三部分是反控制指标,没有分值,四项内容,一项做不好,倒扣5分,内容有和稳定工作,安全生产及防汛工作,殡葬改革工作,疾病防控工作等。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目标责任书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不同村的指标任务不同,同时考虑到各村的优势,有所侧重,旨在鼓励各村把优势转化为强势,最后变成主导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亮点。目标任务书各项指标,由乡属各站所分解到各村,比如,官庄村重点突出移民搬迁工作和扶贫帮困工作,及养殖业(养猪);张岳村侧重于发展个体工商业户;槐树坡村侧重于旱烟规模种植等。在考核过程中,主考官由过去的乡领导变成了站所负责人,各站所按照各村量化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进行公示。有个别村干部找乡党委书记要先进,李书记明确告诉他:“我不是主考官,我没有打分权。”这名村干部听后,灰溜溜地走了。

第一次考核情况

对村两委会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时我们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个别走访的形式进行。通过半年考核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村两委班子对当前农村工作,思路清晰,领导有方,干部群众工作积极性高,干劲足,绩效显著,特别突出的是小盘村、官庄村、大盘村等,这些村两委班子能团结一心,把主要精力用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相对差的村,村主要干部对目标责任制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欠帐多等问题。乡党委决定对上半年目标责任制考核名列前三名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予以300元、200元、100元的奖励,并规定年终考核与村干部工资挂钩。

新机制带来的变化。目标责任制首先明确了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向,考核机制又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在完成目标责任制规定内容的同时,他们为群众办实事跑项目,深入群众排忧解难,谋发展。三联村支部书记巨文礼与包村干部到渭南自费为群众购回大枣接穗5000余株,屈家村以党支部为龙头带动劳务输出发展,在西安环卫、宁波城建和交通等地站稳了脚根。同时,各村争取项目6个,新建水站一座,新修柏油路10.5公里,在建人饮工程3个,在建移民搬迁居民小区4个,新建文化活动室3个,同时有80余户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农村最低保障金待遇,半年发放低保金18600余元,农村大病救助13人,医疗救助3300元,优抚金发放13900多元。

第7篇

关键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17-02

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北京市工作,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实际调研结果,总结了朝阳区近年来创新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做法,并进一步分析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实需求。

一、培训对象与培训目的分析

(一)性别情况

朝阳区委党校的基层干部需求调查涉及基层党员干部2 808人。从性别比例看,男性1 138人,女性1 670人,分别占40.5%、59.5%;从工作单位看,机关、街道1 002人,乡(地区)1 518人,分别占35.6%、54.06%;从职级看,科级干部240人,科级以下2 568人(其中村主任、书记140人,社区干部1 002人),分别占8.5%、91.5%。调查对象涉及不同性别、单位和职级,覆盖朝阳区43个街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年龄及受教育状况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看,30岁及以下398人,占14%;31-40岁796人,占28%;41-49岁846人,占30%;50岁以上768人,占27%。调查对象年龄超过半数(58%)为31-50岁,说明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流年富力强,正处于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期;同时,50岁以上人员占调查对象总数的四分之一。从调查对象的学历看,高中(中专)及以下690人,占24.6%;大专1 048人,占37.3%;本科938人,占33.4%;研究生以上132人,占0.47%。61.9%的调查对象受过高等教育,说明朝阳区大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受过良好教育,文化素质较高;而高中(中专)及以下人员占到将近四分之一,研究生以上人员偏少,表明今后朝阳区的基层教育培训对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看到,朝阳区基层干部的年龄水平普遍偏大,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多集中在40岁到50岁的区间内。同时,基层干部的学历水平相对不高,因此,出现了群体高年龄、低学历的极端化的特点。

(三)教育培训目的分析

调查显示,基层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理论水平(75.07%)、提高工作能力(70.44%)和更新知识(65.67%)。

二、培训内容/课程分析

(一)注重公共服务能力培养

统计数据表明,“政治理论知识”(68%)、“法律法规知识”(67.3%)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理论知识”(52.4%)是基层党员干部最需要培训的培训项目。而“组织协调能力”(76.4%)、“学习能力”(73.9%)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58.3%)是基层党员干部自评所需的三大能力。

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来说,管理类作为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能够帮助学员们更好地进行有效组织和配置因素;而对现实法条、政策的模糊理解也制约了基层干部的实务性操作力度,基层工作者在工作中对很多政策性的法规和程序化的办理手续存在理解偏差,这会引发被服务对象抱有不理解和质疑的态度,易导致矛盾产生。因此,这两个方面也是基层党员的典型需求项目。“政治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与“公共管理知识”是基层党员的重点倾向获取知识类型。而“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是基层党员干部自评所需的三大能力。

同时,通过调研结果对比,也可发现基层党员干部群体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理论知识”与“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两个方面存在较大的自评应具备与自身已具备之间的矛盾。基层干部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民众,而在等突发事件较多的现状下,基层干部的应对经验不足容易激发已有矛盾,因此,需要在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中,加大应对、处理公共事件方面的培训。

(二)注重塑造创新意识

调研发现,基层党员干部对“创新意识”表现出较强需求(67.4%),而“前瞻性”(71.6%)与“挑战性”(68%)则是其参加培训的重要动机。这就要求今后的培训需进一步加大战略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帮助基层干部提高创新意识,改进工作方法。

基层党员干部工作重复性强,工作内容繁多,要求细致,多属微观性事务。而在调研中,基层党员干部对“创新意识”素养表现出了较强的需求性,“前瞻性”与“挑战性”也是他们的重要工作动机。针对本群体的状况,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加大逻辑思维培养等思考方法方面的培训,以及目标意识树立等长远战略方面的培训,以帮助基层干部在重复性与细致性较强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创新点,明确工作思路,树立目标、改进方法。

(三)夯实基础能力

在基础技能方面,基层党员干部对“口头表达”能力(82.6%)、“公文撰写”能力(70.1%)和计算机应用(69.8%)能力的提升意愿比较强烈,说明这些能力应是今后培训工作的一个重点。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基础技能方面,“公文撰写”是基层党员需求较强,但具备情况仍需提高的一种能力,从写作格式要求等外部规范要求,以及写作立意等内部要求两方面来说,基层党员都有很强的提升意愿。因此,需要通过系统式、专题式的培训给予基层人员讲解。

三、培训方式方法分析

基层党员干部对案例教学(50.9%)、情景模拟(46.1%)、体验式教学(35.8%)等新的教学方式比较认同,但传统的课堂讲授(45.9%)仍然必不可少。

对基层干部的培训,需要纳入新方法,体现多样性。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是近年集科学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在各级培训课堂上都有推广,这两种教学方式能够融合教师的理论性、学员的实践性,对于基层党员来说,通过情景再现和案例观点分析能够更好地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由此这两种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基层党员的认同。

四、培训师资队伍分析

在5种师资来源中,基层党员干部对“区委党校教师”(31.41%)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教研人员”(28.85%)表现出明显认同,表明这两种师资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解读能力,最符合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

在本模块中,基层党员对于相对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解读能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教研人员”以及“区委党校教师”表现出了明显的认同,这一方面与基层干部希望提供自身理论水平的培训目的相呼应,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了党校开展的分校教学活动具有影响力和实用性。

五、培训组织管理分析

(一)时间合理适当

基层党员干部认为“工作忙、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38.25%)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最大因素,不少基层党员干部认为培训在“三天之内”(24.2%)和“一周”(30.6%)比较合适。调研对象对“脱产”培训(82.2%)表现出绝对的倾向性。

培训时间过长是制约基层党员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更多的基层党员选择了明显具有短期时间特点的“三天之内”和“一周”,并对过长时间的培训表现出明显的不赞同。调研对象对“日常脱产”选项表现出绝对的倾向性,结合时间段综合考虑,基层党员的培训时间以一周之内的脱产学习为最优时间组合。

(二)科学考核方法

第8篇

通过学习《规定》中"五个禁止"和"二十二个不准",填补了以往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制度空白,对于健全和完善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制度体系,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履职中出现的各种不廉洁、不规范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纪法规建设同步推进,形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合力,推动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社区的工作实际,自查如下:

一、《规定》学习贯彻情况

坚持"以学习促提升、以自查促整改、以实践求实效"的原则,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自觉把"五个禁止""二十二个不准"要求融入到具体社区工作中,严以律己,忠诚履职,个人执行《规定》总体良好。

1、坚持"知"与"行"结合

逐条学习《规定》,全面、准确、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学习中对照检查"五个禁止"和"二十二个不准"执行情况,主动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履职,真正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社区工作者。

2、坚持"自律"与"他律"结合

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规定,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时时提醒自己,处处要求自己自觉遵守《规定》。

3、坚持"尽心"与"尽职"结合

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清正廉洁,树立良好作风,创新发展思维,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勤于思考,从普遍性问题中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和提炼经验性做法,用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难题、工作中的症结。

二、学习《规定》发现的问题

通过对照"五个禁止""二十二个不准",深入开展自查,我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缺乏有的意识和自觉性

在自身修养方面要求不够严格,标准不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2.学习有所欠缺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因为认识不足疏于学习、事物繁忙难以集中时间学习、学习缺少系统性。

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

在思想、工作、作风上暴露一些问题,有其客观因素,也存在主观认识原因,主要表现在重事务,轻学习。习惯从客观上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三、自纠方向和措施

1.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继续认真学习《规定》,时刻以《规定》中的标准作为工作处事的原则。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自身思想政治基础,加强自身修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保持艰苦奋斗本色

按照《规定》中"五个禁止"、"二十二个不准"的要求,做到头脑清醒,政治坚定;做到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规定和制度办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9篇

一、按区域布局,合理规划并多抓示范点

示范是良种良法效果的展示,更是新技术关键环节的现场演示,是让更多农民接受和掌握新品种、新技术的过程。过去,在抓示范时注重规模,且为方便参观考察,往往将示范片集中地建在了交通条件好的地方。但示范区周边农民却难于及时了解示范点的情况,不一定能看懂并自觉应用。因此,建议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尽量多抓些示范点,通过合理规划示范点,确保示范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和最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良种和先进实用的技术

长期的实践证明,良种良法是实现作物高产的关键。我省地域辽阔,各生态区土壤、气候和灌溉条件差异较大,耕作制度也有不同,良种良法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各地在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和农业科技“三大行动”中要结合当地实际优选良种与技术,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良种。主推的技术要针对当地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简化省工,并具有可操作性,更要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在优选良种良法的过程中,不仅要听专家、基层干部、农技人员的意见,更要听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要鼓励和支持基层开展针对当地实际问题的试验示范研究。

三、着重现场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接受能力

培训是示范推广工作的前期工作,也是确保示范推广取得成功最为关键的环节。培训最重要的对象是当地的干部和农技人员,如果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没有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就会使示范推广变得十分艰难。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通常文化程度较高,一般培训效果较好。对农民培训要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因人施教,特别是对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不仅要发送技术资料,更要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做,进行现场指导。由于多数农民接受新东西往往持“眼见为实”的态度,培训时应尽量多采用播放音像资料的方式。

四、抓好示范典型,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示范推广的积极性

专家和农技人员要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典型示范,用增产增收的实效,来影响农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采用良种良法对自身的好处。过去为调动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往往在示范推广过程中给予农民较多的补贴。但却使农民只看重补贴,却没有认真学习新技术。因此,示范推广过程给农民的补贴要适度,重点应调动其积极性,变“要他干”为“他要干”。

五、采取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土专家”的积极性

大示范、大推广是在全省大范围进行粮油高产创建,这就需要一支愿意干事和能干事的“大队伍”作保障。我们这些年在省内示范推广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基层干部、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土专家”是十分强大的农技推广力量,他们距农民最近,最熟悉当地生产,科技意识强,吃苦耐劳。因此,在实施农业科技“三大行动”中要充分挖掘利用这支力量,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可推行示范推广承包责任制,开展示范推广大竞赛。

六、加强经验总结,促进示范推广的技术交流

示范是农民和专家、农技人员相互学习的过程。在抓示范促推广的过程中,及时解决示范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农民特别是农村能人的参与,有效地将专家的创新和农民的经验与发明创造有机结合,使新技术本土化、实用化。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多开现场会,收获时开展收获日活动,及时总结技术关键,扩大示范影响,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表彰奖励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