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撕纸教案

时间:2022-06-25 12:32:19

导语:在撕纸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撕纸教案

第1篇

关键词 打造 职业教育 航母

人们常说“船小好调头”,但面对今非昔比的职业竞争环境和市场商战意识,“小船”在这样的“大浪”中根本无法抵御这样的风险,因而,只有“大船”才具有这种抗风险的能力。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来讲,和全国乃至全省相比,起步较晚,可以说我们是搭了个未班车,那么,要使自己依然能像那些发展较早的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并站稳脚跟,就必须具有全新的观念,战略的眼光,广阔的视觉,全力打造出具有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去向的“航母”,把这一事业做大做强,这才是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希望和出路,否则,很有可能使这艘起步较晚的航船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倾翻。

怎样建造这艘“航母”,又怎样使其具有像美国“小鹰号”一样的核能源动力,不惧怕任何风浪的全天候航行能力呢?我想应当从依托市场、设置对口的专业做起。面对今天更加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任何单位、部门对人才的选择方式都不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有更大的自由度,调选的余地和范围十分广阔。作为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不能再是单一的传统模式,而应该寻求更大的空间和范围,真正地体现挖尽潜力,尽现其能的特点。

第一,建立必要的市场需求调研部。可由3到5人组成,这是开办专业,人才就业的前提。书面上讲建立对口、畅销的专业很容易,而真正地要把它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只是简单的发几张问卷,统计几组数据,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真真正正地把握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动向,为学校设置专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依据。对调研人员的管理,也应当有一套量性管理措施和办法。实行重奖重罚。譬如每人每年必须提供四至五百人的市场就业信息,也就是人才需求订单,学校可根据这一信息和订单来设置专业,进行定向招生,如能完成任务,调研人员可报销(奖励)每人年差旅费3至5万元,如不能完成,除不报销差旅费外,工资还要根据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扣除,最低可发60%的工资。如果任务能超额完成的可以拿出一定的比例进行奖励,超额部分多者可进行对半奖或侄比例奖励。这样能极大地调动调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能促使调研人员想一切办法争取信息和人才订单。

第二,建立“短、平、快、”的专业设置理念。除了个别有一定市场的传统专业外,其它的专业设置一般不应固定不变,采取排球比赛中“短、平、快”的措施,应当是灵活机动,当年有这样的信息需求专业就开设,明年没有就马上调整,不再开设。总之,市场有什么样的需求,学院想一切办法都要开设,用铁人王进喜的那名话说,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对当地有些专业哪怕只有不足十人的市场需求,也应当开办。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解决市场要求,另一方面是争取市场的信任和认可,长期的合作,它会在社会上形成我们什么专业的人才都可培养的认识,最终奠定和确立我们的品牌。

在专业培养的时限上不求一律,既有长期的、全日制的,也有短期的、半工半读的,甚至还有“回炉”再培训的。有的专业培训如果实践性很强的话,我们不一定就要放在学校教室,田间、地头、大棚、猪舍、羊圈、果园、工厂、车间等,都可设为课堂,采取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可以上午生产,下午授课或白天生产,晚上授课等方式。总之是力求实际,切实可行,解决具体问题。还可把学生实践中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回学校,作为科研课题,供专业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第三,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实习基地。特别是对一些有强势和优势的专业,必须有相对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我想,职业技术学院的定位和本科院校一定要有所不同。本科院校重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化,而职业技术院校应当重点放在专业技能和技术的培训上,即重操作,重实践,不一定要求把理论知识讲授得多完整,多系统,重在一技之长的培养和训练,做到“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靠得牢”。这方面要重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做到教师、学生都能“下得去,信得过”。

当然,对有些专业有些学生的培养可能一次不能完成,应当借鉴外地某些行业的经验,可以免费再培训,直至学会。对于所有的毕业生不是送出校门再不管,而应当是“扶上马,送一程”,特别是对那些来自偏穷地方和家境困难的毕业生,我们更要扶持,在资金和技术方面都应当予以扶持(待其成功后,逐步还本并付息),使他们一次就业、创业成功,给其他人起示范作用,使学院赢得社会的信任。甚至在每届毕业生中我们在不同的县、乡,乃至村都扶持起自己培养的成功典型作示范,利用这种实际广告效应带动其他人慕名来投奔学院。

第四,提倡和引导专业教师的多专多能。由于人才需求的不稳定和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学院可能也没有能力去接纳更多的专业教师,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鼓励和引导教师不只是懂得自己的一门专业,而同时要掌握两到三门的专业课的教学,因此,当这一专业没有学生时,就可改成另外一个专业课的教师。这种办法既解决了师资力量的不足,又无形中加强了对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的管理。每个教师随时都有事可做,对教科研都有较好地促进作用。

第2篇

关注学科特点,体现思想性

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差异在于:它不是以知识识记和理解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明确科学信仰,树立主流价值观。因此,一份优秀的政治教学案,其核心价值应该在于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教案设计:以高中《经济生活》中“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为例,笔者在设计时,首先从整体上考虑到“劳动是一种幸福”的这一主题思想的贯穿;然后分成3个方面,依次设计为“择业,实现幸福”“就业,挑战幸福”“维权,保障幸福”。

设计意图:一份优秀的教学案,其实是融会知识智慧与生命思想的载体。只有彰显人文与思想的教学案,才能显示政治这门学科的生命。劳动最光荣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进入产业大军的劳动者,他们面向全世界阐释了“吃苦耐劳”这一中国劳动者形象。以“有活干是件很幸福的事”为主线,能够唤醒学生主流价值观和生命的情感契合。

关注问题冲突,体现思辨性

著名教育家蒙旦曾提倡读书需“思辨”,他认为教学“不是要学生知道多少知识,而是使学生成为更好更多地判断知识的人”。这和我们政治学科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而教案中的问题设计正是实施这一教育的具体手段。一种富有理性思辨的设问,让课堂回答既不能随意,也有话可说。这避免了只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种浅表性地机械反应,使学生能从思维和知识上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和现实分析,逐渐养成理性分析的品质。那么,什么是思辨性的问题设计呢?问题设计能引起学生多角度思考或者周延的思维导向,符合知识本身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

教案设计:就业难是近几年的社会热点,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却面临“招工难”的困扰。一边呈现人才过剩,另一边却招不到人。如此两难,原因何在?教师追问:“十几年来,‘就业难’发生了哪些变化?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究竟难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设问的形式看,这是对一个教学内容的连续三个提问,其中既有“是什么”,又有“为什么”。专注于引导学生如何辩证地思考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理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设问的内容看,就业难与招工难,正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存在对立,又存在统一。就对立性看,前者反映劳动力的需求不足,而后者反映供给不足;就统一性看,大学生群体和农民工群体面临着同样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都需要在劳动力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在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下,其就业的概率也就不尽相同。

关注资源整合,体现开放性

政治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内化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培养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必须通过围绕主题的丰富情景,内在体验生成。因此,教案的设计更需要情理交融,拓宽阅读资源,优化结构,形成课堂知识的互补增值。

教案设计:本节课,笔者动用的阅读资源包括:导致就业难的落后观念;解决“就业难”“招工难”两难问题,既需顶层设计,又需增强就业能力;反馈问题阶段的“问题留白”。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阅读,使学生能从大量感性材料入手,不断体验就业难题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的障碍;不断思考,从国家和个人层面入手找到合适的工作。

关注社会体验,体现求实性

如何才能通过教案的设计,让学生从生活逻辑出发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呢?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答案就是不仅从书本中找答案,还要在引入社会教育在体验中求实,不是坐而受教。

教案设计:笔者设计了“职场菜鸟,小心陷阱――请同学们来点评案例”环节。设计如下:小美应聘到一家快递公司上班,口头约定月薪为5000多元。可签订劳动合同时,小美发现合同上并未写明工资和岗位,仍在这份空白劳动合同上签字。实际上,他每月只领到工资3000多元。小美和公司屡次协调未果,最终被开除。小美要求公司支付当初承诺的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这时公司拿出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小美居然发现这份空合同“被填”了,原来的劳动报酬处已填上3000多元。

设计意图:像小美这样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仍“被填空”的现象并不少见。尽管书本讲怎样维权时仅仅用了“签订劳动合同”的广泛知识,并没有继续细化。但针对现实,难道不应该与时俱进地深化社会知识吗?难道学生不应该进一步懂得“即使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合同文本若保留一些空白,可能发生根据单位的意愿随意更改,这也为劳动者以后维权埋下隐患”?因此,教案的设计不应仅是对教材的解读,而且应该向社会生活延伸,引导学生求实求是,丰富人生智慧。

参考文献

第3篇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它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相似三角形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的全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工具.

它的难度较大,是因为前面所学的知识主要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等.借助于图形的直观可以有助于找到全等三角形.但是到了相似形,主要是研究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借助于图形进行观察比较困难,主要是借助于逻辑的体系进行分析、探求,难度较大.

教法建议

1.教师在知识的引入中可考虑从生活实例引入,例如照片的放大、模型的设计等等

2.教师在知识的引入中还可以考虑问题式引入,设计一个具体问题由学生参与解答

3.在知识的巩固中要注意与全等三角形的对比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似比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2.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1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引导

先学后教,达标导学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1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与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三角形中三种主要线段是什么?

2.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3.什么叫相似比?

[讲解新课]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下面我们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见图).

建议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相等”来得出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

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然后教师分析证题思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寻找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所欠缺的条件时,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的,这种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要向学生讲清楚,而证明过程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分析示意图:结论∽(欠缺条件)∽(已知)

∽,

BM=MC,

∽,

以上两种情况的证明可由学生完成.

[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性质定理1的证明,重点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

第4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多元互动” 学案 思想政治 讲评课 反思

讲评课是高三教学过程中最为典型、常见和重要的课型。讲评课的价值在于:一方面,能让教师通过讲评,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基本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矫正,从而达到巩固内化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的情况,及时矫正学生在理解知识上的错误,查漏补缺,也能提高学生对解题方法和技巧运用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我备课组在高三一年的教学过程中坚持采用学案式教学,特别是在讲评课的课型中,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是本人依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对如何利用学案上好一节讲评课,谈谈一些看法。

一.要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学生总希望自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希望自己的努力能通过成绩表现出来,并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赏。因此,我们讲评时就要尽量满足学生的这种欲望,充分肯定学生对学习的付出,赞赏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一些成功的答题做法和经验,而且表扬面最好尽量要大一点,对考试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者,要重点表扬;而对原来基础差的学生,要尽量从试卷中找出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和表扬。

例如,我们在设置学案的过程中,第一部分就是对各班各小题的平均分进行对比,除了要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点之外,最重要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平均分的对比,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能在相应领域加强自己的自信心,做到“越战越勇”的目的。而第二部分就是对个人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全班性表扬,肯定他们的优势,并给予特别的鼓励和赞扬,使他们增强学习本科目的信心和勇气,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如果我们在讲评课中只会指责学生,长期下去,学生会产生厌烦、失望、沮丧等心理情绪,甚至不愿意学习这门科目。因此,使表扬贯穿整个讲评课的始终,能有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目的。

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泰勒认为:学生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新课程改革的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以生为本。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努力唤醒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欲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因此,讲评课不能因时间紧,题量多而完全由教师讲,要给学生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一方面能让学生讲出心中思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问题所在,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引。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合作、相互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在讲评课中,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案上的提示和指引,可让学生先分析,然后教师进行指点;或者由师生共同讨论,讨论后再分析其错误所在,指出如何克服的方法和途径,允许学生对试题作出评价,最后把反思结果记录在学案上,从而达到归纳、总结的效果。这种通过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能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同学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整体的最大功效;同时,学生间的互助学习也减少了部分内向的、或者基础差的学生不敢或不愿在课堂提问的尴尬,从而让学生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绪激昂,思维活跃,参与度高,有助于巩固学生已有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并进行查漏补缺,归纳总结,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要克服面面俱到的讲评方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要提高讲评课的效率,讲评的内容必须有所选择、有所针对,这时候,学案便能大派用场,我们会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对学案进行分别设计。在客观题中,我们会有针对性的列出本班部分失分较为严重的题目,或者一些典型题目的失分情况,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呈现给学生。如:题目正答率、各选项学生选择的数量,所占比例……要求学生根据以上信息,分析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失分原因,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等;在主观题上,我们主要抓住典型题目,讲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审题。

通过“审题―抓关键词―把自己思路和参考答案的思路进行对比和分析”的过程,让学生洞察出题者的意图,学会寻求解题的突破口,掌握审题的技巧和方法,实现“分析一道题,明白一个道理;纠正一道错题,会解一类题型”的目的,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四.要克服单纯对答案的讲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讲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重视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1)提高学生规范做题的能力。规范做题,包括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观点正确、层次清楚等方面的要求。我们在讲评时可利用学案,将一些规范的试卷进行展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同时对学生不规范做题的一些做法进行引导指正。(2)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注重温故知新,不能简单的就题论题,而应注重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拓宽知识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应试的应变能力。(3)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高考并不仅仅考察学生知识能力,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还可利用课堂时间,以及学案的设置,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缓解学生心理负担,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五.注重讲练结合,搞好变式训练

讲练结合可以有效达到再次反馈的效果,巩固知识的目的。练的过程要注重搞好变式训练,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通过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狭隘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强化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 美国职业教育 帕金斯职业教育法 职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04

The Transition of "Perkins Act" and its Impact to

Americ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HI Qingfeng[1], YANG Xiaojin[2]

([1]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2] 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a,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ilestone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kins A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changing of the market’s labor requirement, it has been reauthorized constantly. Nowadays Perkins Act is still the guidance law of America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essay introduced the changing history of Perkins Act, and discussed about.

Key words American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kins 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美国政府于1984年首次颁布的《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取代了197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修订案》,是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民职业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变化,美国政府又分别于1990年颁布了帕金斯法第二修正案――《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1998年了第三修正案――《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2006年了第四修正案――《 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

1 《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的变迁历史――第一法至第三法

1.1 1984年《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 ――帕金斯第一法

1984年颁布《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是继1917《史密斯-休斯法》和1973年的《职业教育法》后,联邦政府正式颁布的关于授权政府拨款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法案。

该法案的社会目标是要提高劳动力技能,为工作机会准备劳动力。该法案的教育目标是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入学率,使得职业教育全民化。因此,该法案改变了联邦职业教育的拨款特点,逐步从接受职业教育人数的扩大变为改善教育计划和教育经济困难人群;放宽了接受补助学生的年龄限制,接受政府补贴的职业教育对象得到扩大,针对残疾人、亟需技术的成年人、单亲家庭成员、学习困难人员及接受刑罚的人群更大程度加大补助。同时为贫困残疾失业等困难群体提供职业培训。1984年的《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总的来说是对1973年《职业教育法》的发展,扩展了职业教育的内容和范围,加大了拨款力度,以使职业教育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

1.2 1990年的《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帕金斯第二法

1990年,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1984年帕金斯法案进行了修订,9月25日布什总统签署《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

1990年出台的帕金斯法案仍然要求继续增加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拨款,且需不断扩大拨款力度和覆盖范围。但在1990年的法案中有一个美国职业教育方向上的重大转变――首次提出了职业教育面向全体人群,这表明先前的自《史密斯-休士法》以来的把职业教育体系的从学校原有的整体教育体系中剥离出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的趋势逐步转变为着力强调将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有机整合。另外,资金的分配和成绩责任制的问题,同样显示出新法案与原法案的不同。由于原法案中职业教育的资金分配出现各类问题,新法案中提出国会不再将政府拨款直接给地方政府,而是直接拨款至地方各类教育机构。该法案中还明确各州政府须废除原有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转变为由学校制定出各阶段的职业教育测评、评价体系。

1.3 1998年的《帕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法案》 ――帕金斯第三法

20世纪90年代,随着职业教育终身化的潮流,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出该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性质及其变化,美国职业协会要求从1998年开始用“生涯和技术教育”代替原来的“职业技术教育”。因此,1998年帕金斯第三法便命名为:《帕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法案》。

与之前相比,该法案取消了帕金斯第二法中对特殊人口资助的费用,但还继续为:(1)行业与教育间的合作;(2)中等及以上教育互相结合服务的项目;(3) CTE(生涯和技术教育);(4)能帮助受教育者获得行业的经验和融入行业的过程等方面提供资助。

“帕金斯第三法”的政策目的主要是:为在中学阶段和中学后教育阶段选择生涯和技术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以使其学术、职业和技术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法案提出:(1)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协作建立具有挑战性的生涯和技术教育的学术标准;(2)对于能够促进学术、职业和技术能力融合的活动必须给予支持和加强,同时要增加中学阶段和中学后教育阶段参加生涯和技术教育学生的交流与合作;(3)增加国家和地方的灵活度;(4)重视传播国家研究,并提供专业发展和技术援助,这将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服务和活动水平。同时“帕金斯第三法”提高了对成绩责任制的要求,CTE对学生的学术成绩,如阅读、科学和数学承担越来越大的职责。

2 2006年《 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帕金斯第四法

美国总统于2006年8月12日签署的《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继续秉承帕金斯第三法的理念和精神,支持中学和中学后的生涯和技术教育学生在学术,职业和技术方面的能力的培养。目光不仅锁定在了青少年身上,也关注于成年人的发展,帮助他们在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中取得成功。

2.1 目标与方略

帕金斯第四法的主要目标与帕金斯第三法基本一致,在具体实施的方略上有所改进,强调要通过:(1)建立有挑战性的学术标准,为了学生能达到这些要求给予协助,帮助他们为以后走入社会获得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2)为了保障学生具有挑战性的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适当鼓励相关机构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3)在为实施和完善生涯和技术教育设计和制定活动与项目的过程中增加国家和地方的灵活性。(4)注意开展和传播国家的研究成果。(5)提供技术援助,包括:不论是在联邦政府层面还是各州政府层面,进一步提升领导力,加快升学和就业的提前教育;提升该领域中的教师、管理人员的素质。(6)支持中等学校、学位管理机构、地方性职业教育学校、劳动力协会、工业界、商会和各类中介机构建立相互合作关系。

2.2 以学术和职业技术的共同发展为目的,该法案强调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严密的学习计划。生涯和职业教育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的学术和职业技能培养均需要有严密的严密进程和计划。为了更好地整合两者,提倡采用综合的方式,致力于改进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第二,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响应第一方面的内容,生涯规划与职业教育的参与者的成绩都有严格的测试要求。第三,提高教师质量。教师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为了提高生涯和职业教育的教师质量,国家利用发展专业活动、认证和许可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这些活动必须是高质量、连续的,来保障对学生生涯教育和职业教育产生连续性的影响。第四,满足特殊人群的要求。倡议里要求各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公平入学的机会,消除种族、地区和性别歧视,提高特殊人群中学生成绩的实现程度,努力帮助学生获得接受深层次教育的机会,获得在技能、薪资福利、要求等方面都能得到满足的工作。

2.3 拨款与援助

帕金斯第四法提到了联邦拨款资助,联邦和州政府需按要求负责对地方的职业教育进行拨款和资助。联邦政府每年为生涯和技术教育贡献约13亿美元,以支持创新和优质教育项目的实施。州和地方也付出资金以支持的生涯和技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支付教师工资及其他经营开支。在基金的分拨和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定,并非任何地区都可以获得资助。法案颁布后,各州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申请上报以获得相应的资助基金,联邦政府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及该州往年的办学绩效进行审核,以确定其是否有资格获得政府资助以及其获得资助的金额。

3 从2006年帕金斯法案看美国职业教育改革

每一次的帕金斯职业教育法的修正,都是以社会的变革为背景,应时代的需求而生。作为现阶段美国的生涯和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法案,它赋予当代美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以下特点:

3.1 加强生涯咨询与指导

从美国职业教育的更名便可看出,在迈入21世纪之际,终身教育的理念也在职业教育的领域得到广泛认可,生涯教育在美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中是重要议题。从国家到地方至机构,广泛开展生涯指导和咨询,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全面、更合理的选择升学教育和职业生涯。生涯规划咨询与指导能为学生提供多方面信息,包括中学阶段的课程内容、职业生涯机会、学术和职业培训的种类、个人感兴趣的领域所相关的后期教育等。

3.2 体现全民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

根据法案的精神,要求所有人都能得到终身学习的机会,发展他们在学习中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进而保障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因此,各州政府和相应的职业教育机构需要对学生的学术成绩和职业技能承担更多的责任。所有相关政策的执行和开展,最终目的便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职业能力,这都是法案四中一直强调的内容。把职业教育逐步扩展到所有学生的精神还在当代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继续贯彻,并非局限于上不了大学的学生,体现了全民职业教育的思想。

3.3 实现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整合

法案中提到“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必须通过综合的渠道整合起来,包括改进职业教育学术课程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职业教育生在学术课程上的进一步学习,帮助学生在学术活动或者就业准备中获得更好的途径。根据帕金斯第四法对生涯技术教育进行的再定义,当今美国职业教育,要能为接受中等或中等后生涯技术教育的学生提供连续性较强、严谨的,与学术联系密切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为得到高层次教育或者新兴职业做好准备;提供相关的技能证书培训,以便受教育者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成功;提供包括应用能力的学习, 这样会有助于培养学术能力、推理和问(下转第26页)(上接第8页)题解决能力以及一般的就业技能。

3.4 促进中等与中等后生涯和职业教育的合理过渡

若要得到要求高,待遇好,技能强的工作,必须完成高中阶段之后的相应培训教育,为了在中等教育及以后的阶段建立相互融通的通道,生涯咨询技术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根据帕金斯法案四中强调要加强中等和中等后教育之间的联系的要求,增加两者交流合作的项目数量可观。目前美国在建立中等教育及以后教育过渡的体系上,已经充分体现了灵活性与开放性,通过学分制、技术准备等途径来实现过渡。

参考文献

[1] 张建党.美国职业教育立法与职业教育.学位论文,2004.

[2] 简林.教育立法――职业技术教育兴旺之源――从教育立法对美国职教的作用谈起.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6).

[3] 李双雁,张桂春.从“帕金斯法案四”看美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

[4] PUBLIC LAW 105C332―OCT. 31, 1998 , CARL D. PERKINS VOCATIONAL AND APPLIED TECHNOLOGY EDUCATION AMENDEMTNS OF 1998,pdf.

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理念;思考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产婆术”,亦称“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问答法”,原是指讨论问题的方式。苏格拉底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引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中来,案例教学法就是依据教学的目的,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讨论,从而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团体合作的精神。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于1918年首创。最先运用在法学界、医学界,后普遍推广在医学、法律、管理以及商业。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教育界才引用了案例教学法,并在世界范围普及。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 of instruction):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它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叶澜教授定义教育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讲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尽量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典型事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力求用最有冲击力和最有实效性的典型事例,给学生营造出合理的情境和气氛,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从而,通过案例教学起到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观和价值观。

2.参与性

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听讲变成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培养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的做出决策。它要求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独立自主的深入案例,充分体验角色,通过探究和合作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3.实践性

实践性是新课程实施的追求,将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一个亮点。课堂生活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近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中,感受政治、经济、文化各知识领域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4.情境性

案例是选取的真实的典型事例。其描述的真实事件,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原本的生动描述。它是案例情境再现,且本身的实施和操作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在案例模拟的教学过程中;它既可以将抽象的材料内容还原为多彩多姿的、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给人“主人公”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使学生增强角色体检、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缩小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差距。

二、思想政治课堂实施案例教学的理念

基于当代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应该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由“会学”向“学会”学习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是成于内、形于外的治、信、行的转化过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使学生成为适应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合格公民。这既是教学的原则也是教学的责任,贯彻该教学理念,应注意几方面:

1.坚持教育与时代特征相统一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观点教育上,与时事政治教育相结合。同时社会生活的感性特点,当代社会的复杂性,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决定学生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教师的理性知识的指导,培养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2.建构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模块

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课程,立足于生活,反应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为生活服务,理论指导实践。课程模块设置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着眼学生的发展要求。在新课程的指引下,高中思想政治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特设计四个必修课“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

3.引导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堂以“引导”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应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政治的方向。着眼于学生“特点”,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好高中阶段学生成长特点,要求教师要多关心,多帮助,多尊重学生。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对 “案例教学法” 的思考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对理论知识升华、理解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案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得到更新与改进。但案例教学法收到青睐的同时,也面临着问题,有时采用案例教学法未必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案例教学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同时要强化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指导的实践,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及理性思考的意义。

(2)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应相辅相成。教学中采用传统的“传道、 授业、 解惑” 的讲授方法,并结合案例教学,有限的课堂创造出无限的教学效果,诸如,《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卷和保险》组织学生走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了解股票,债卷、保险的交易过程,在课堂上交流体验,探究疑惑。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拒采纳案例教学法;二是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万能的”,可替代任何教学方法,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教师应根据不用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示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带动学生的学校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大课堂信息量输出,给学生不同的听觉、视觉感受。

(4)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学形式应多样化,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组织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5)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教师既不能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也不能把课堂变成教师的“言堂”。案例教学使学生置身于学习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潜移默化中将正确的世界观“灌输”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2] Towl, A.R.etal, ASCI case collection,1963

[3] 《教育大辞典》[M](增订合编本上)编纂委员会,上海出版,1997.2

第7篇

“暗示———领悟”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造一个生动真实的情知结合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引导学生在一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从事智力活动,达到高效率的记忆和领悟。

我国的“乐学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情知教育”等都属于这一类。愉快教育就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师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余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学生爱和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实施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并重的整体人格教育。愉快教育的四要素为“爱、美、兴趣、创造”。成功教育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教育的起点,设计出系列的、小步子的教学目标,分层渐进,让学生多体验成功,进而不断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这实质上是激理论在教育上的实际运用。情境教育由我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创。她把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情境理论移植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现在,此法已被运用到政治课教学之中。这几种教学模式在我国正在快速推广。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肯定了望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挖掘出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愉快地、有信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暗示———领悟”教育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来达到德智教育为目的的模式。

其教学的一般程序是: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这里的创设情境与发现法的创设情境有区别,发现法创设情境主要围绕问题为中心,促使学生活跃思维,提出问题。而暗示法中的创设情境是为了通过暗示,促使学生领悟其中道理。暗示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学生的能动性而起发生,因此,必须有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阶段,比如通过唱歌、听音乐、表演、谈话等活动,这些活动是教师在创设情境阶段所设计好的,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有时,学生的领悟还得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启发阶段,就是要求教师在学生活动之后进行理性的总结,使情与理相结合,这时教师的讲解也不同于讲授课的讲解,因为,讲授式的讲解是以学生没有在特设的情境下进行活动的前提下进行,学生缺乏一种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而“暗示———领悟”模式下的讲解已经有了暗示的活动过程,只不过通过讲解进行强化,促使学生领悟的发生。可见,“暗示———领悟”式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以情悟理的教学过程。这种教育模式如果在政治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内容时采用,效果特佳。一般来说,在政治课教学中,它常常与讲解模式结合起来进行使用。或者说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加以使用较为普遍。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暗示方法。

情境暗示法———教师采用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来达到暗示教学的方法。比如: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内容时,创设情境:播放歌曲《为了谁》,歌曲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深刻的内容,优美的音乐形式对学生的心灵有着振撼的作用。

第8篇

关键词:煤矿职工;思想教育;煤矿安全;意义;重要性

1 前言

我国煤炭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时期煤矿产业有了重要的发展。从运行制度、经营原则、后勤保障、管理方法上都更加合法规范。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意“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煤矿生产在体制与机制的催促下,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越。但是,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煤矿安全生产,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还是经常出现。煤矿事故频发,人民生命受到巨大威胁。任何一起煤矿安全事故,都有不可理解的因素。而其中人为因素占有主要部分。在煤矿工作中,开展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就是要强化养成煤矿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心,让职工树立煤矿安全与自身发展的为一体的观念,防止微小的疏忽造成大的损害。

2 当前我国煤矿职工的思想特征和工作特点

2.1 煤矿职工的组成结构

我国煤矿企业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改革。煤矿企业改革在运行机制和企业组成上都有了一定进步。煤矿职工的组成结构从纯粹的劳动力上升为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的参与者。煤矿职工已经不是过去的单独劳动、孤立存在,而是变成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具体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煤矿企业改革把职工与煤矿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企业的利益关乎职工的利益。同样,反作用力就是职工的生产状态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过程。煤矿企业机制改革,对煤矿依法采矿进行了规范,煤矿职工在新时期的劳动,有了法律保障。煤矿职工的思想稳定是煤矿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和谐动力

2.2 煤矿职工的工作特点

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始终处于缓慢的状态。这是因为煤矿的机械化程度不高,传统的采煤方法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沿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很多相应的煤矿工作细则、煤矿工作规范,用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规范职工的行为。尤其是当前的煤矿职工,依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相对不足。相比于过去,现阶段的煤矿职工具有年轻化的发展倾向。他们在进入煤炭企业之前,绝大部分没有经历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专业的业务技能掌握的不够好。煤矿职工多为农民工队伍,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更是无法接受到正规的培训。所以,我国现阶段煤矿职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工作任务繁重,情绪比较焦虑。

2.3 煤矿职工的思想意识

煤矿职工的组成队伍是相对复杂的。这是由于传统的观念中认为,煤矿职工属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在过去人们意识中,煤矿职工总是被冠以一些低俗的印象。这是由于传统的体制造成的弊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煤矿企业步入正轨,煤矿职工的思想意识中有了全新的概念。煤矿职工不再像过去那样没有组织规划,没有职务制度。同样,煤矿职工的价值体现也比过去了根本性的转变。煤矿职工创造的经济价值就是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煤矿企业改革促进了煤矿职工思想上的真正转变。煤矿职工在意识层面认识到自己与企业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强化这种价值体现,逐步改变消极思想的不良影响。

3 煤矿职工安全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是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工作,是煤矿职工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未来企业发展中是一种企业文化的趋势。安全思想教育可以有效从思想上提升煤矿职工的主观意识,从行为上规避生产矛盾。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在当前稳定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3.1 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是从源头上把握安全生产的基础性目标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煤矿生产口号都是安全第一。煤矿安全之所以这么重要,就是因为煤矿事故一旦出现,就会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和人员的大面积伤亡。我国社会越发展,对劳动者的重视程度越高。对劳动者尊重和保护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优势。煤矿的危险性,是因为多数事故都是不可抗力的原因。我们预防的目的就是在人为的环节上杜绝疏漏。每一名煤矿职工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就是从源头上堵住危害的缺口。使煤矿职工在生产的具体过程中,时刻感觉头顶悬着一把剑,将生命安全置于利益至上。

3.2 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是建立煤矿企业制度的必然需要

我国煤矿企业在改革发展之后,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煤矿企业的集团化生产,使煤炭企业提高了生产力。煤炭企业摆脱了过去松散、自行经营的局面。我国煤矿企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建立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就是职工队伍建设。对煤炭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就是要实现煤炭职工工作的特殊化,将煤矿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形成必然的链条。煤矿职工工作的难度和特点,要进行必要的宣传,让更多的群众理解煤矿开采业的特点,让人们了解煤矿职工安全生产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

3.3 对煤矿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是经济发展与人权保护的和谐统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些经济利益带来的巨大冲击。在所有煤矿事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的一个集中问题就是不规范开采占事故原因的90%之多。这么大的比例都是血的教训。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对企业决策者的根本性教育。经济再发展,也绝对不能以人民生命作为代价。煤矿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就是从整体上、从队伍上、从机制上、从理念上把我安全生产重点,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权保护的和谐统一。思想教育是引领人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思想教育的重视就是对人权的充分保护。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这方面还需要在观念上进一步提升,让劳动者具有平等的地位,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元素。

4 结论

多年以来,煤矿的安全生产都是煤矿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煤矿职工安全生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煤矿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如何能够真正让职工理解其中的含义,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长期面对的问题。煤矿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应当作为煤矿工作的一项核心任务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邢松战,煤矿企业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26期。

[2]杨敏,陈兆振,浅谈如何做好煤矿职工的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技信息》,2012年21期。

[3]赵凯,吴斌,李照阳,夏朋,职工心理调节与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与监督》,2009年03期。

第9篇

1.1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安全保卫工作中的意义认识不足

高校师生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会普遍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部、学生处、或是辅导员和院(部)书记的任务,同专业课的教师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与安全保卫部门更不会有任何联系。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就是死看硬守,对于学生违纪违法的动机和心理根本不会去关注,只会对学生进行训斥。而安全保卫部门没有执法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学生总会出现不服管的情况,导致安全保卫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2安全保卫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低,缺乏经验和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部队转业或是其他部门转岗的人员,他们普遍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导致安全保卫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因此他们通常会采取较为简单的工作方法,凭借经验来处理问题,对于工作不会有什么创新,更不会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3高校不够重视安全保卫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工作历来都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高校领导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上无可厚非,但是很多领导会因此而忽视安全保卫工作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尤其是多年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问题的学校更容易忽视安全保卫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高校领导虽然会在口头上表现出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视,但是实际却在将安全保卫工作逐渐边缘化,更不用说去重视安全保卫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安全保卫经费方面,有些高校投入不足,也不能及时补充和调整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结构,而对于现有安保人员的培训和进修也并不到位,使得在安全保卫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要的条件。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安全保卫工作中充分发挥

2.1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要做到在事中进行监控、事后进行处理,同时还不能忽视事前的防范和控制,这些特征和工作内容都决定了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人们传统的观念会认为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就是搞一搞校园安全检查、进行校内巡逻,在发生安全问题时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等,可是,在目前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无论是在工作内容上,还是在工作范围上都有了重大的变化,安全保卫部门不仅要对学校正常的科研、教学和生活秩序进行维护和保障,还要对校园的政治稳定进行维护。在工作中,安全保卫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广播、报刊、讲座、宣传展板等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以及法制安全方面的教育,针对防火、防盗、防诈骗、交通安全以及防溺水等的安全教育也不能忽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的安全管理相结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贯彻安全教育的内容,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依法行事、遵纪守法的风气。

2.2将服务师生放在首位,将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服务

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触角几乎涉及到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户籍管理、消防和治安等。新形势下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更加重视服务师生,因此,在开展安全保卫工作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把安全保卫工作视为学校的窗口,在为师生员工服务时要做到热情、主动。要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去了解师生员工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从中发现安全隐患。要转变思想,将传统的被动工作转化为主动去服务,从而掌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3要注重安全保卫工作中的双向沟通

在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运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想法,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进行双向沟通,从而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能更有针对性,做到标本兼治。

2.4全面提高安全保卫工作队伍的素质

拥有过硬的政治理论素质以及较高的文化和业务水平是新形势下对于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工作人员只有加强学习,通过工作不断锻炼自己,同时学校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让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而使他们的工作水平得到提高,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保卫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三、结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