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科复习计划

时间:2023-01-12 11:48:22

导语:在学科复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科复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复习课 练习设计 优化研究

复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进行合理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复习的最好办法。小学数学的复习课程,讲究的是对于课程的把控,以及内容的精益求精。对复习课程中练习题目的设计,要尽量的趣味化与实用化,让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更好地运用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了解,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程的认识

课程的复习往往分为以下环节,首先是知识的整理,其次是练习与反馈,这些过程在复习中都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教师对复习课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教师为了做题而做题,并不能很好理解练习课程的意义。在复习课程中,有些教师仅仅只是将课本中的练习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巩固,加以熟练,但是这样并不能达到通过做题复习的目的。复习课中的习题是要将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进行理解,并通过训练达到一定的应用技巧,并不是进行简单的机械重复。练习题要有针对性与实践性,通过练习将平时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且进行梳理与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此外有的教师崇尚题海战术,这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非常大,认为做大量的题就一定会提高成绩。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典型的题目应当加大力度进行讲解与训练,但是许多偏题难题怪题让学生花大力气进行学习与思考,并没有什么用处。选择好复习的模式与练习的方法,学生复习起来必定事半功倍。比如小学中学习的四则运算,相对于加减法、乘法与除法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在复习时应当着重进行乘法除法的练习,并且将复习重点放在乘法口诀上,让学生在不足的地方多加练习。

二、明确正确的课程设计原则

复习课在进行的时候一定要有章法可依,同时进行的练习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必定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就是要紧贴教学目标,如果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复习课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在进行一节复习课的同时,首先要关注的是其目标是否准确与全面。只有明确并紧贴了教学目标,复习课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数学知识星罗棋布,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因此如何通过一堂复习课与一定量的习题将散落的知识串联起来,是影响复习课程的关键。其次就是对内容的精确把握,在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课程的质量,还要明确习题的数量,既不能让学生产生疲惫的感觉,又要能达到复习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这些以外,复习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梳理知识与理解知识的能力,通过针对且有效的练习,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自行发现规律并且进行总结。比如在讲解提取公因式的知识中,许多学生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通过复习课中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专项练习,在大量习题中寻找运算规律,达到学结的目的。

三、复习课程中应该满足的要求

复习课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与接受情况有要求地进行。在日常的复习中,教师最应当注意的是保持课堂的趣味性。旧知识的复习不同于学习新知识,学生对这类学习往往缺乏动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设计课程。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比如在学习分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进行练习,可以是一杯果汁也可以是一袋零食,通过不同数量的分配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或者也可以根据知识的深浅与多少进行教学游戏,通过闯关、竞猜、抢答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复习。其次复习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面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难点进行专项练习。这个过程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动态的,通过教师对学生基础的掌握决定专项练习的范围。

四、结语

数学复习课的练习,与学生的学习与进步有着重要关系。而良好且匹配的教学设计对于复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精心设计并组织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得到知识应用的技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叶艳梅.对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练习设计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22:45.

[2]武玉芳.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优化设计与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3,14:80.

第2篇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复习课程的讲解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与老师只能自己在自己的讲义上寻找知识点,而不能互动起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电子化教学方式,将知识表述得更加规范、系统,尤其是化学公式的表示,规范的打印体可以避免手写引起的误会。而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工具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以往的复习课,教师和学生都是沉浸在自己的讲义中,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与学生可以利用投影的方式在电子讲义中互动,不仅活跃了复习的课堂氛围,而且通过交流互动,学生的思维被打开,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尤其是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这一章节的复习中,教师应当在课前充分准备复习讲义,例如,如何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元素的准确表达,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投影共同记忆。同时也可以将学生错题率较高的题目投影至多媒体,让学生共同探讨,先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探讨来解决问题,最后与教师进行交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知识点的复习以及讲义的点评课程都能让所有学生与老师互动起来,共同研究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信息技术将化学知识立体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

虽然学生已经进入了化学的复习课程学习,但是对于化学知识总的学习过程还没有达到一个学年,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积累还比较薄弱,对于很多方面的理解也没有达到透彻的程度。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立体化,可以让学生再次直观地感受化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关于燃烧这一章节知识点的复习,教师在复习阶段只能通过简单地图片演示或者是知识点的讲授来让学生简单地回顾所学的知识。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Flas的演示来让燃烧的过程直观化,并对各个环节出现的现象进行讲解,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点立体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知识要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视觉感受与内部记忆相结合,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复习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三、信息技术再次演示化学实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课复习

由于课程进入了复习阶段,时间紧迫加上条件限制,化学实验课的复习不可能采用再次演练的方式,从头对实验进行操作。而普通的讲解不能让学生再次融入实验过程,所以实验课的复习往往效果比较差。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的直接演练或者是通过模拟动画的方式进行实验的补充讲解,对于化学实验课的复习有着良好的帮助。例如在酸碱反应的实验课复习中,教师不可能在复习课程中再次进行实验操作,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化学实验的过程演练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再次回顾实验流程,既节省了实验准备的成本与时间,又能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式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复习。

四、多样化的复习知识,帮助学生丰富化学复习的方法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方面技能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以课堂教学为唯一方式,而能够通过网络等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化学的复习课程也可以同时进行,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网路工具来为自己答疑解惑,弥补自己在化学复习中的盲点。也可以在课后通过交流媒介与老师进行视频互动,和老师一起建立课外课堂,提高自己复习时间的使用效率。

五、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光伏技术应用》 信息化教学 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迅速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层次变革。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2012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化教学。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文件精神,自2010年起,教育部牵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各职业院校组织校级比赛,并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大赛机制。大赛宗旨是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赛项目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笔者本人参加了2015年江苏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具体赛项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1)的专业课程一组(能源与新能源类),并获得省赛一等奖。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赛作品――《光伏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块“太阳能路灯”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并浅谈了大赛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学分析

1.1教学内容

所用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光伏技术应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太阳能光伏产业校企合作职教联盟、开昂教育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编写。“太阳能路灯”是第8章光伏技术应用实例的第二节内容,也是《光伏技术应用》课程的重要章节。为了让专业课更好地服务于岗位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中引进了企业项目:太阳能路灯设计。

1.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太阳能技术利用专业中职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联系实际的知识感兴趣,伴随着信息时代成长,是信息技术的原居民,喜欢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喜欢借助各种平台沟通。这个班是校企合作冠名班,企业深度介入专业教学,学生的成绩将于其就业岗位挂钩。

1.3教学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确立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提升,情感目标是归宿,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层层递进、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1)知识目标。掌握太阳能路灯的结构和原理。

(2)能力目标。学会太阳能路灯设计的思路,掌握太阳能路灯各构件的匹配。

(3)情感目标。形成低碳理念,培养团队意识。

1.4重点难点

(1)重点。太阳能路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难点。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太阳能路灯构件。

2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指南。本次课以学情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以项目完成为载体、以能力形成为根本,构建愿学、会学、乐学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真正还课堂给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提高教学有效性。具体为:

2.1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感受太阳能路灯设计的真实性;

2.2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极域电子教室、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拉近了学生、教师、企业之间的距离;

2.3通过Flash索引、Flash演示、Flash游戏,把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符合学情分析,赋予知识新的生命。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本次课分为课前准备、任务引入、任务探究、任务实施以及任务评价五个环节。

3.1课前准备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导航,一周前,教师将学案上传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登录平台下载学案,学案要求学生收集传统路灯存在的问题,了解太阳能路灯构件及原理,了解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等。

根据学情,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带领学生,走访企业,让学生切实感受企业的设计、生产过程,了解产品结构、性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3.2任务引入

课堂上,为了迅速把学生调整到最佳求知状态,教师请各小组汇报传统路灯存在的问题,学生争先恐后用视频展示传统路灯存在着:维护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电缆易被盗、漏电等安全隐患,就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乘势抛出问题:能否让路灯规避上述不足呢?问题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期待进入主题。

3.3任务探究

太阳能路灯是综合结构,首先要了解各个构件及其工作原理。学生登录平台查看Flash索引,从能量转换的主线出发,了解到太阳能路灯有四大主要构件: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负载,其功能分别为:集能、控能、储能、耗能。这与太阳能路灯的工作原理一脉相承。

通过极域电子教室监控,教师了解到学生对电池板集能原理难以理解,如此薄片,怎样实现光能向电能的转换?教师引导学生查看平台上的Flash演示,Flas把复杂的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特性,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神奇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学习平台的在线答题系统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帮手,结果统计:学生对太阳能路灯构件及原理的掌握达到了预期效果。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本次课的教学重点。

3.4任务实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太阳能路灯的相关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学生登录平台,查阅校企合作任务书,详细了解客户需求。谋定而后动,设计目标是否正确、设计思路是否准确、设计步骤是否合理,是设计前必须确定的内容。首先,学生讨论交流,进行需求分析;其次,给设计步骤排序,如果出错,软件会提示,直到排出正确的设计流程。这样教会了学生如何分析问题,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选择合适的构件是设计中的难点,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确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蓄电池的容量以及控制器的类型等。借助极域电子教室,教师远程监控学生的设计过程,将错误捕捉、汇总;学生可以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远程消息直接发送给教师机;完成设计的同学电子举手。取得理论数据后,学生通过光伏测试软件进行验证。

3.5任务评价

客观正确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本次课的学习成绩由在线答题、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三部分组成,综合了主观和客观,结果和过程,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

信息化的评价手段,使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实现了信息反馈的快、细、准,便于教师宏观掌控教学进程;学生通过评价系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了解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为今后更好地学指明了方向。

4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教学,延伸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展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校企交流的疆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鲜活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四个转变是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最好诠释:第一,师生、生生通过平台相互交流的多了;第二,学生通过平台向企业技术人员请教的多了;第三,根据家长反馈,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多了;更为突出的是,有利于孩子们实现由学生到从业人员的转变,真正体现了专业教学为岗位服务的宗旨。

5大赛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作用突出

5.1增强了参赛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动机

在积极备赛的学习、研究和培训过程中,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的认识不断提高和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诉求。

5.2提升了参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大赛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增强了信息化教学意识、提高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主动性增强、开拓了视野、促进了教学设计的规范化。

5.3促进了参赛教师个人的持续发展

信息化教学大赛对于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显著,参赛教师在经历了信息化教学大赛之后,信息技术应用的频次明显提升,持续发展势头强劲,主要表现在:继续推广应用大赛作品及成果、继续开展信息化教学作品的开发、参与开展信息化教学方面的课题或专项研究、拟定信息化教学方面的论文等。

5.4促进了参赛教师引领团队的持续发展

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后,在自身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通过多种教研活动形式积极带动周边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以点带面,引导、指导其他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参赛教师主要通过经验介绍、公开课形式、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方式发挥带动作用。

6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职业院校的全体教师,应以大赛为契机,系统、深入、全面地研究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趋势,特别是要探索网络教学辅助平台支持下的新型学习活动,研究和总结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晓玲.浅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市场,2015,(7):159-162.

第4篇

根据化学教学计划和四校联考进度要求,这次期中考试考第一专题,第二专题第一单元,具体为“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和“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对于期中复习,我备课组作如下安排:

1  复习基本概念和方程式,叫学生默写方程式等。在复习过程中,对准每个知识点,精选2到3个例题进行讲解,大概用2到3课时。

2  根据复习顺序以及《学习与评价》留下来的专题复习资料,讲解专题复习练习。

3  根据两专题具体内容,精选一份练习题,针对学生弱点,加强针对性练习。具体安排为:史可卫负责第一专题第一,第二单元的练习,吴柯军负责第三单元,第二专题第一单元。抽空考试形式叫学生练习,抓住学生存在问题,精讲,并能延伸知识点,以求实效。

第5篇

【关键词】高考 无机流程 复习策略

工业流程题目以能力立意为主,情境新,能考查学生的三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化学工业流程题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化学与实际工业生产的联系,是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考生对此往往就会有畏惧感,解题时不知从何处入手突破。如果在复习时把握好高中化学知识和工业流程题目的联系,注意知识在题目中的应用,就能够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工业流程题目中的设问。下面就工艺流程题的结构、考查范围、常见考点以及复习建议等方面来讨论化学无机流程题目复习策略。

一、工业流程题目考查的范围

化学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注意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工业流程为载体对化学知识的考查满足了这个要求,注重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充分体现了对学科主干知识及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化学工业流程题的设问角度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等。

2.如何控制成本低——原料的选取使用、设备的损耗等。

3.如何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利用好副产品、循环使用原料、能量尽可能利用。

4.如何使生产过程要快——化学反应速率(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入手分析、解答)。

5.如何提高产率——化学平衡(从影响平衡的因素入手分析、解答)。

6.如何得到纯的产品——产品的分离、提纯等实验基本操作问题。

7.环保问题——反应物尽可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三废”的处理,涉及绿色化学问题。

二、无机工业流程题的结构、常见考点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加快反应速率——问那些加快反应速率有哪些方法或给出操作如粉碎、研磨等作用。②溶解 浸出——通常用水或酸或碱溶解,如用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得到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也有先加入固体物质再用溶剂溶解的。③灼烧 焙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等。④煅烧——改变物质结构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如改变高岭土中氧化铝的结构。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调pH值除杂——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本类考点题目中通常会给出一些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到完全沉淀的PH值,一般应满足两点:①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②不引入新杂质。②试剂除杂——加入化学试剂除去杂质,所加试剂应过量,最好不引进新的杂质。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加热。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⑤母液(滤液)——考虑回收利用或者对环境的污染。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洗涤(冰水 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有时也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 抑制水解。③结晶。

4.其他考点

①方程式——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配平,其中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成为近年的热点。②实验仪器——考查仪器的选用或用途。③计算——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焓变、盖斯定律、中和滴定、化学平衡常数表K、溶度积常数KSP等的应用。④信息点——需要结合题目中所给信息进行回答,常见的有金属离子沉淀的PH值范围、图像等;也有一些是介绍物质性质或其他。

三、化学无机流程题目复习策略

1. 夯实基础知识,重视高中化学知识在流程题目中的运用

化工流程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工业流程题目考查内容形式多样,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各个板块中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所涉及的知识大多比较基础,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落实,避免失去根基。

2.掌握一些解题方法

围绕前面提到的工业流程题目考查范围,在审题时首要明确制备的产品是什么;原料经过怎样的处理;后续分离操作怎样进行;如何获得产品有无副产品。在回答题目的设问时要注意针对性,流程中无关的内容不要深究。另外新课程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所以很多试题的答案是隐藏在试题中的。一般解题方法有:

首尾分析法 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流程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截段分析法 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工艺流程题,用截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点线结合快速解题法由点到线,或者表述为“集中一点,通观全局!”“点”就是只抓住流程图中的一处或是题目中的某处信息进行作答。

3.注意答题的规范

第6篇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 有效复习 实验教学

一、转变观念,树立有效教学意识

教师要树立教学效率意识,充分认识到教学效果并不完全和教学时间和课堂讲授时间成正比。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要勇于拷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要善于反思课堂教学,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消灭无效、低效教学行为。不能一味追求教学的即时效果,更要注重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长期影响。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

二、精心设计、合理引导,让课堂“动”起来

教学设计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导行为,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拟定教学过程的活动。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慧,体验到探索学习的情趣和学习成功的快乐,让化学复习课教学趣味化、生活化、信息化。

以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为素材,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把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学生产生了求知欲望,就会“动”起来,就会获得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赢”。

三、始终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是九年级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学习的主体,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中考化学复习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成为提高化学中考复习效率的关键。复习中,要以学生的研读、归纳、质疑为主体,以教师的引导、辨析、点拨为主导,把复习的主动权切实交给学生。

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对应水化物存在”为线索;在复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要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要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使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四、精讲精炼,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学要具有针对性才是最有效的。为此,教师一方面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摸清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和思维障碍,另一方面要立足教材,分析、把握好《考纲》的要点。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复习教学的计划、内容和方法。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和中考的重点、热点问题,精心挑选典型的例题和习题,并适当进行改题和编题。教师不应盲目采用套题,而应尽可能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

五、重视实验教学在中考复习课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学生而言,化学实验既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学的兴趣,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综合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实验教学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上台演示一些实验,证明常犯的一些错误理论,譬如让学生登台演示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单质铜和硫酸钠、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等错误理论,让学生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哑口无言“低头认罪”,承认错误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错误的原因,这样又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机会。还可以将部分学生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实验原理、装置、实验步骤及药品,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如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在粗盐中还加入少量氯化钙和氯化镁杂质,由学生设计一个提纯方案并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统筹安排局部和全部的关系,突出思维的整体性,增强创新意识。

六、及时反思,提高复习的时效性

学生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知识的有效措施。教师在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教师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帮助学生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能自觉地在每次解题后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等。同时,我们还应要求学生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要多下工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

第7篇

关键词:高三化学;习题讲评;高效性;针对性;及时性;拓展性

高三复习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考试,一是为了掌握学生实际情况,便于老师有针对性的教学,二是让学生不断的适应考试,把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学生成绩的提高离不开考试训练,而高效率的试卷讲评课是提高考试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试卷讲评课是我们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的一种重要课型。下面就针对我校的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试卷讲评课的现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试卷讲评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因此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切以学生所求、学生所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校实行的卡片式五环节教学当中,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实行了一年多效果很好,考试结束后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舞台,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小组先讨论讲解,鼓励每个学生自己说题,说题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说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然后说出解题的思路、方法、步骤,讨论容易出错的原因和防止出错的办法,对出现的差错要做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末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同时探讨一题多解,寻求优化的解法,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对错误频率高的题目老师讲解是必须的,但要注意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同学研讨相结合,最后不懂的再有老师讲解。因此,老师要留足够长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在同学之间的讨论中和相互讲解中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评效果。

二、试卷讲评要有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找准学生错误的原因,要准确定位,否则讲评就容易做“无用功”。这就要求老师在阅卷、统计、归纳错因等方面做精心的准备,以便能够充分把握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在阅卷时,认真分析学生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并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哪些知识点没有讲解透彻。在归纳错因方面,主要看基础知识方面是不是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原理不理解、实验技能不掌握等;能力因素是不是看不懂题目、分析问题不到位、计算能力差等;解题技巧是不是审题不认真、答题不规范、没有把握好时间等;心里因素是不是考试怯场、过度紧张等。通过统计和分析,写好试卷讲评课教案,讲评时切忌不分主次,不分重点,就题论题,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有重点地讲评试卷,希望老师讲评试卷时能把错误按照知识分类、错误类型等来讲解的效果会更好,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讲错因、讲思路,讲归类、讲方法给自己的收获更大。因此,老师在讲评试卷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作到有备无患,切中要害,只有这样才会使讲评课有针对性,坚决避免课前不做准备,讲评时不分主次,不分重点,面面俱到,想到哪儿讲哪儿。

三、试卷讲评要及时

根据经验,反馈越及时,则效果越好。考试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急于想知道答案和自己的成绩,思维和心理都处于一个非常兴奋的状态,而且对试题及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还比较深刻,此时是他们学习动机、求知欲望最强烈的时刻,如果这时给出答案并及时讲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提示我们试卷讲评要及时。最好在考试一结束,就应让学生知道答案,以便及时自我订正,并且尽量在考完的第二天就讲评试卷,这样能从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的讲评效果。所以每次考试后老师一定要抓紧时间批阅,快速统计好数据并做好错因分析,摸清学生的心理,及时讲评,但是即使立即讲评也要留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时间。所以老师要提示学生要利用老师阅卷的时间,立即进行自主纠错,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自己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这样就为讲评课做好了准备。

四、试卷讲评要高效

试卷讲评课具有诊断、强化、拓展和提升的功能,它是在学生测试后通过分析学生的答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述评解。因此,一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能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查漏补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及时的反馈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后讲评比考试本身更有意义,一堂高效的试卷讲评课,甚至比多做几份试卷的效果要好得多。但绝大多数的学生更加重视考试的成绩,而忽略了试卷讲评课本身的意义,可能班主任、任课教师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拿成绩来作各种比较,讲评试卷时老师也会有心无心的责怪和批评学生。所以很多学生都很在乎考试的成绩,一旦考不好,讲评试卷时就垂头丧气、无心听讲,在这种气氛中,试卷讲评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老师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讲评课,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和研究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的试卷讲评课,千万不能过度看重分数的得失而忽略了讲评课的真正意义。

五、讲评试卷要注意拓展延伸

试卷讲评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对本次试卷的题目要“会”,更重要的是以后碰到相类似的题目的时候更要做“对”。高考很多试题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有时候仅仅是因为题目情境的变化,学生就可能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失分。

所以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老师很有必要对出错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变式训练和拓展延伸,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再选、改、编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应对自如。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对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通过变式训练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善于将题目加以变通,促进变式练习,通过改变题目的某一条件、数据或情境,促使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根据学生常出问题的知识点设计变式训练,以达到灵活掌握一类知识的目的。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还增强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第8篇

一、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产生的基础和各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数学教学方法不能死板硬套,一成不变,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路来确定其教法。比如概念课使用“讲解、阅读法”,练习课使用“讨论、练习法”;其他课型使用“自主、探索、发现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都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有所思,学有所求,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地学习,能够获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要求注重因材施教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总是对能胜任的任务会越来越感兴趣”。教学要求过多,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加剧两极分化;教学要求过低,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好各章节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对几何教学进度必须是先慢后快,入门课放慢一点,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完善学习几何的方法,克服在概念、图形、语言等方面的困难,过好理论关,逐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掌握好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对部分基础差的学生,提出通过努力能接受的目标要求,因人施教。课堂问题,因人设问。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或回答错误时,应尽量加以引导,不要轻易换人,更不能讽刺挖苦。批改作业时,尽量写出鼓励的语句,启发他们自信、自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题引入应直观有趣

课题的提出,是课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方法多种多样。一堂课的开头就应该能够抓住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做课堂设计的时候应尽可能形象、直观;概念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并且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实践性,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比如在教学“线段”这个概念时,用在两座高楼之间修一条笔直的道路来比喻;在吃饭时,筷子的长短;用作业本上的横线条来讲平行线的概念。这样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进行“无理数”教学的过程中,有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无理数是无限小数的说法是正确的,5是25的平方根,反过来,无限小数是无理数的说法又不正确,25的平方根是5的说法也不正确。在教学时,反复讲无理数的概念,平方根的概念,还是有学生不理解。这个时候,我也变得着急了,就举了一例:小华的妈妈是一位教师的说法是正确的,而教师就是小华的妈妈的说法呢?全班同学都忍不住笑了。这样一个简单从理论到理论的问题,讲了半天都搞不清楚道理,却从一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中很快领会到了。

四、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讲一点数学家的成就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学生讲一点有关数学名人的成就,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观察到一种现象:有一些学生看小说、看故事会、看电视,看完后能够把整个故事梗概叙述得一清二楚,人物事件讲得栩栩如生。但是对于数上学过的一个定理、一条法则却说不清楚,写不出来。解题时不知从何处下手。从这些问题我体会到,学生成绩不好,不是智商问题,这与他对学习没兴趣,从而不愿下功夫有很直接的关系。在讲实数中无理数的概念时,首先介绍了发现无理数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无理数得到认可的经历。这里面就隐喻了“真理必然胜谬论”的道理。又比如在教圆周长、圆面积前,先讲圆周率。介绍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和他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献身的热情。在讲几何课时,引言课很重要,给学生介绍几何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产生和发展。讲几何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确学习几何的目的和意义,消除了学生对几何的疑难和困惑,增强学生学习几何的信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几何不但有用,而且还很有趣,使学生对学习几何的认识由“我怕学”到“我学”再到“我想学”了。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克服两极分化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学生和教学效果进行探究。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发展智能,不是为兴趣而兴趣。比如说,讲抛物线时,例举抱个篮球投篮或站得高高地甩鼻涕,这样一是不雅观,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二是不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过程中来。

第9篇

一、研究缘起

随着人们对图书馆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的增强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图书馆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图书馆积极采取措施,为用户提供学科化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方式,并代表着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水平。[1]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各类型图书馆使用图书馆集成系统(亦称图书馆管理系统,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简称ILS)目前已经普遍,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时也会首当其冲的想到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各种电子资源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数据库由于CALIS很大程度上提供了文献保障,所以图书馆可选择购买或不购买,而图书馆集成系统则是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和读者服务的基础[2],是支持图书馆运转的最为核心的应用技术[3],就目前的阶段来看是必须购买的。因此,如何将学科化服务嵌入到图书馆集成系统中,将图书馆馆藏资源与ILS可以无缝链接,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是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科化服务工作得以开展的又一重要平台。

二、学科化在ILS中的实现

学科化服务功能在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汇文系统)已初现端倪,汇文系统是由江苏省教委组织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联合开发的,是我国自行开发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佼佼者,由于它的价格较国外系统低廉,且功能也较为齐全,因此受到很多中小型图书馆的欢迎[4],该系统目前在国内已拥有400余家用户单位[5]。我馆从2005年引进该系统,通过8年多的实际应用,发现该系统每学年或学期都会升级,替换改进旧功能,增加适应需求的新功能。至2013年9月我馆已升级至5.0版本,在此版本中笔者认为最大的改进是将学科化服务的想法嵌入到集成系统中,新开发了学科参考的功能。笔者对这一功能进行测试、使用和宣传,得到了教师的大力支持,从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为了保证该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利用,笔者从数据的收集组织,数据的整理导入,读者使用测试,数据的更改删除及定期更新四方面入手进行实践建设。

(一)元数据的收集、组织

元数据信息的收集是学科参考功能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存储了大量的元数据信息,才能更好地实现该功能的有效和大范围的应用。[6]然而在收集元数据之初又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为了使该功能得以最大化的使用,笔者首先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协调工作:(1)向领导汇报工作,请领导将其带入系主任例会,寻求各系部主任的认可与支持。(2)与教务处联系,收集学校各系部开课情况、教师情况基本信息。(3)与各系部秘书联系,确定各系各专业课程、必修及选修等课程,各专业教师任课明细情况。(4)采取“滚雪球”式方法,有计划地走入到各任课教师办公室中宣传学科参考功能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以期得到教师最大限度的参与。(5)做好样板专业,展示成果:图书馆与各系进行茶话会交流,请系主任及老师参观样板专业成果,使教师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以便收集工作更好的开展。数据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与课程最相关的学生学习时会利用到的各种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纸质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行业网站等资源(见表1)。将表1根据教师的要求以打印版或电子版交给教师并说明填写的要求。数据收集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都不是及时获取的,尤其是最重要的表1学科参考资源推荐明细的数据,因此要做好后期的追踪工作。

将初步收集的数据进行二次整理和加工,其中包括两方面的数据,一是教师课程相关的数据。二是教职工推荐的资源方面的数据。教师课程方面的数据相对简单,根据汇文系统后台字段的限制,完善课程编号、课程名、任课教师、院系等信息。将完善的课程方面的数据输入按专业、按课程输入到系统中。而教职工提出的资源方面的数据相对较复杂,需要对提供资源明细进行检索,馆藏资源可以满足的直接添加到系统中,馆藏不能满足的资源:(1)如果是纸质图书、期刊及报纸,则推荐采访馆员及时购买补充,有效提高图书馆馆藏的质量;(2)如果是电子图书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或与电子图书供应商协商将其制作成电子版;(3)如果是其他电子资源可以通过开放获取、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读秀、百链等渠道进行获取。将上述情况中提到的(2)(3)两种电子资源获取的结果如何有效地制作到系统中,有待汇文系统的进一步升级功能。

(二)元数据的处理、套入

前期收集到的表1学科参考资源推荐明细的数据需要按汇文系统后台的数据格式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因汇文系统5.0目前只支持将馆藏图书数据导入,所以需按专业按课程提取出以下重要数据:题名、作者、ISBN等。将处理好的数据按课程名导入到系统中:汇文系统流通管理模块系统设置课程参考书管理,将推荐的专业选读或必读书目导入到系统。

(三)读者入口测试

做好元数据的收集、组织及处理后,读者在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课程名、教师、院系三种途径检索到与课程、教师等相关的参考信息(如图1,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参考资料。

(四)数据的修改,删除及定期更新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每学期学年专业课程、教师会有一些变动,或是领域内有新的发现等,会使提供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这样系统后台对教师课程信息及推荐资源的数据就要定期的修整。因此,就要求我们要以学期为周期再次进行数据收集、组织,之后是将现有的数据与系统中核对,进行相应的更换、删除和更新。

三、对图书馆集成系统的新要求

在对汇文系统学科参考功能的实践和配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使该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和使用,笔者发现以下三方面仍需改进:系统后台添加数据的类型过于单一;读者检索途径过少且有的不实用;数据需全部手工录入。

(一)要求数据加工后台增加第三方链接功能

汇文OPAC5.0中学科参考的功能说明学科化服务在图书馆集成系统中也是完全可以实现并取得很好效果的,但是实施过程中由于系统后台添加资源的限制,致使读者在OPAC中还仅仅只能查检到与课程和教师相关的参考书而且只是馆藏纸质参考书。因此,希望在升级版本中系统后台可以增加其他馆藏其他资源链接的操作(馆员操作),如纸本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行业网站等。其次是可添加教师提供的与课程相关关键词或主题的功能,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会更有针对性,从而减少盲目查找学习参考资料的时间,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

(二)学科参考增加/细化读者检索途径

汇文OPAC5.0学科参考功能中目前只提供课程名、教师名、院系三种检索途径,但是在日常使用中除课程名与教师名外用户大多数还会用到专业方向的检索途径而很少用到院系这样相对较大范围的检索,因此系统可以考虑增加且细化用户检索途径,增加专业方向、主题、关键词等检索途径。

(三)增加教师课程信息数据导入功能

学科参考功能的实现最重要的是元数据信息的收集、组织,其次是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查检,然后是将整理好的数据一条一条的检索馆藏并添加到系统中,这个阶段既费时又费力。而元数据中的教师课程信息是不需要二次组织和处理的,因此,汇文系统可以考虑在升级版中增加教师课程信息数据的批量导入功能,这样既避免重复的机械劳动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