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05:01:12
导语:在教育护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内科疾病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护理人员能否准确掌握和使用给药途径和方法,将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和治疗效果。中药较为讲究药物的煎法,因为它与疗效有关。煎药前应根据处方配齐药物,煎药前凉水浸泡30~40min,以利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
2生活起居护理指导
内科护理的患者生活起居习惯与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生活起居应根据不同的病、证进行不同的护理。如寒证、阳虚患者多畏寒怕风,宜集中安置在向阳的病室内,热证、阴虚患者多喜凉恶热,可集中安置在背阴病室内,使患者感到凉爽安静。噪声刺激常使人心烦意乱,甚至病情加重或引起发作,如心气虚患者常因突然听到声响,而心悸不已;心肌梗死患者或高热、神昏患者则可因声响而引起心悸或抽搐、惊厥发作。所以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一切噪声,保证病室安静,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光线柔和,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3注重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在内科患者住院过程中,应要注重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将护理技能与知识传授给患者及家属,以便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和治疗。如针灸后患者不要立即运动,应静坐休息10min,为了避免出现针孔感染,6h内禁浴;对按摩推拿的患者要指导其了解一些相应的自我按摩知识教育,如头顶热敷、抹颞、浴面、搓手等。
4日常保健知识指导
1.身传重于言教,教师自身人文知识不足。
临床护理教师中部分是毕业于临床专业有过临床医生的工作经验。但对临床上护士的工作没有亲身体验过,对护理的认识不足,教学中缺乏人文素质理念的渗透。
2.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文素质知识不仅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求职就业有帮助,对工作中如何与病人相处有帮助,对将来职业发展也有重要作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和技能的讲授,忽略了人文素质理念的灌输。
3.学生人文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都是大专生,高考分数相对比较低,人文知识基础差底子薄。还有部分中职升高职的学生,目前大部分都是九零后,大部分都是父母宠大的一代,社会阅历少,自我意识特别强。缺乏与人交流、相处的技巧,也缺乏宽容理解他人之心。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缺乏主动沟通的积极性。
4.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
实验课上,趁老师给其他学生示范的时机,有学生拿着模型乱写乱画。完全没有把模型当成是真正的娃娃,到处乱摔。抱娃娃的姿势也不正确,有的拿头,有的提腿,动作粗暴,丝毫不知道呵护、关怀。
5.儿科护理的学科特殊性。
不可能如内科一样有真实的标准化病人等教学资源,学生用模型操作还体会不到护理柔软的真娃娃时的呵护和关爱。
6.附属医院条件有限。
学生见习实习条件都有限,在实习期间科室为减少矛盾的发生,让学生亲自独立护理,解决矛盾的机会少,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经验和呵护儿童的实际经验。
7.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差。
一旦在实习中受到点委屈,就拒绝与病人打交道,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二、儿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1.提高教师的人文知识水平。
多给教师提供培训人文素质的机会,多学习。教师到临床一线进修学习。临床专业毕业的老师到临床医生岗位进修学习,同时多了解护理工作,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护理专业毕业的老师到临床护理岗位进修学习,增长儿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和病人打交道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理念。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言行感染和影响学生。比如实验操作给婴儿沐浴,把模型娃娃当成真正的娃娃。目光温柔地注视娃娃,在穿脱衣服的时候动作轻柔,放置和抱起娃娃的时候动作也要轻柔。洗完注意保暖,防止慢慢擦干让宝宝着凉,用浴巾把身上的水蘸干。小婴儿的颈椎没有发育好,抱小婴儿时特别要保护头颈部,注意安全。
3.学生参与操作训练和操作考核中体现人文关怀。
在操作训练中同学们模仿老师亲切温柔地对待患儿,轻柔准确地抱起娃娃。爱惜模型,把模型当成是一个幼小的生命。表扬人文素质理念在操作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同学。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体现人文关怀素质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4.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机会。
比如,上实验课前把一堆的婴儿放在操作台上,有个别同学悄悄用毛毯把他们轻轻盖住。表扬表现关爱的同学,懂得照护。创设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护患沟通的场景,要体现人文素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一个患儿发生高热惊厥了,一个同学扮演护士,一个同学扮演医生,两个同学扮演儿童的父母,对患儿进行急救处理。让同学们充分体会临床护士的心理和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提高护患沟通的技巧,运用人文关怀理念。例如:一个5岁患儿诊断为肺炎,需要输液,护士需要操作前和家长及孩子沟通,让一个同学扮演护士,让另一个同学扮演家长,一个扮演患儿进行沟通。这样学生分组进行沟通,最后对小组同学的沟通能力进行评比、打分。
5.加强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沟通与交流,让医院提供更多见习和实习动手的机会。
实习之前像强化技能一样,对学生人文素质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实习期间更积极主动地和病人及家属打交道,提高护患的沟通能力。
6.增加开设一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知识的课程:文学鉴赏、人际沟通、求职与就业等。
7.学校团委定期举行一些学生活动和社团活动,并进行评比打分,提高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都十分重视护士的护理伦理素质,这是构建护理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护理实践中,涌现出了很多护理伦理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护士。就整体而言,护士伦理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还比较突出。我国许多护理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陆续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部分护理人员在校期间的接触只是散见于其他课程,也有部分护理人员通过自学考试、电大等方式对护理伦理学有了初步了解。有关调查结果显示,42.92%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基本了解,47.74%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有接近20%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不了解[1]。此外,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护士自身不思进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被动医嘱执行,轻主动整体护理;重治疗效果数据,轻护患交流沟通;重常规护理操作,轻知识结构更新。同时,医院缺乏为临床护士提供护理伦理学再教育的机制,未建立护理伦理评价体系来指导护理实践。这些原因,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理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相关院校重视、加强护理伦理学教育,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保证,也是当前我国护生接受伦理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2.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的偏差
有一种观念认为,护士只要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就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这种重学科,轻伦理的教学理念导致长期以来的护理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存在失衡,即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更是如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高度重视护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教学,对护患伦理认知、护理法规认知、职业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缺乏科学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对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开课时间、教学时数、实践教学等方面欠科学考虑。此外,在教学设计上,不注重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衔接关系。比如有的院校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护理伦理课程,此时护理专业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对临床护理中护理伦理行为的选择缺乏感性及理性认识,不利于学生伦理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护理伦理课程结束后,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没有具体要求,实纲中缺乏护理伦理道德评价体系,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将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与护理实践结合起来。
2.2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课程的定位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和伦理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要求教师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迅速发展,目前护理伦理学师资力量和水平相对滞后。有研究表明,目前担任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师,人文学科背景的占51.4%,专业背景的占28.6%[2]。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囿于自身专业特点及相关知识缺陷,对护理伦理学在护生培养中的定位、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教师把护理伦理学定位为思想品德课,从道德层面上剖析课程,对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规范体系、伦理道德等知识讲授透彻,但由于缺乏护理学知识背景及临床护理实践的体验,对临床工作中如器官移植、人工生殖、死亡关怀等伦理问题的判断、推理、决策训练的能力欠缺,强化了护理伦理学的说教色彩,淡化了护理工作中蕴含的伦理关系[2]。有的教师将课程定位为专业课,授课时能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将护理伦理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帮助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选择正确的伦理行为,但对护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本质分析不够明晰和透彻。护理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培养意识淡漠,加上缺乏一定的伦理学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护理学中伦理问题的分析。这些“专业偏向”,都不利于护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不能有效指导护士处理在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
2.3高职高专护生的综合素质影响
高职高专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且大多为独生子女,入学成绩较差。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因素,诸如一些不文明现象、医患间彼此的不信任、家庭教育偏差等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使护生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有些护生甚至出现人生价值取向偏移[3],导致职业思想不稳定。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使命感、责任感;重个人享乐,轻服务意识;重个人利益,轻奉献精神;重自我凸现,轻团结协作。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法律意识的淡漠,在面对临床中各种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会感到较大的压力。
3.加强护理伦理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1完善护理伦理学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学科渗透
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对新型护理人才的护理伦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必须让护生在学生时期全面系统地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培养良好的伦理素质。在护士的培养方案设计上,科学安排护理伦理学的开设时间,保证教学学时,并将伦理课程纳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把护理伦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深度融合[4],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目标的协调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98%以上的护理专科毕业生认为临床课程学习时期和临床实习时期是他们巩固专业思想、建立职业信念的最重要时期[5];重视实习阶段的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把护理伦理素质要求纳入实纲,有目的地指导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将护理伦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对护生的伦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3.2优化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让护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培养职业情感,在掌握伦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敏锐的伦理意识和判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让护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组建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学团队是进行优质课堂教学的前提,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对课程的定位及对教学重点把握不一致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通过集体备课,知识互补,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及手段运用上,既考虑知识性,也考虑趣味性,通过案例教学、情景再现、讲座、评议等多元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主动运用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去解决在现代医学技术运用中出现的与道德冲突方面的问题,提高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将结业考试成绩、教学过程参与度、案例分析、论文的质量等,从认知、情感、表达、价值观多方面考量,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3.3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对护生职业道德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6]。全体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在学生管理及日常生活中树立服务意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的角色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专业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准,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护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法律意识
当今医疗环境比较复杂,医患矛盾增多,信息比较发达,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护理专业学生以女性居多,作为医学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随着人群健康观念的转变,社会对护士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不仅具有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今天的护理专业在校大学生就是将来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因此,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护士职业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使命,社会给予了比较高的职业期望和道德期望,却往往忽略了护士这个群体自身的健康问题。我国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士承担着繁重的工作;特殊的工作时间(三班倒工作制),作息生活很不规律;同时在医院要面对医护、医患、护技、护护等复杂的人际关系。护理人员大多是女性,传统女性所承担的角色和工作角色之间的冲突,医患关系的紧张等等都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许多调查研究都表明,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因此,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特别的关注和干预。同时,护士作为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现代护理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的身体健康,也要全面关注人的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护理观念和技术的革新,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大量医学研究及临床病例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护士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技术,也是临床工作的必备素质和专业技能。护士心理健康与临床护理质量息息相关,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工作性质直接关乎着人群的生命和健康,责任重大,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拥有应对复杂紧张工作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相反,如果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等低心理健康水平状态,如抑郁、焦虑、情绪失控、注意力不集中等,将导致其工作效率降低,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影响护理的质量。
2.课程设置内容
2.1教材编写原则
我校准备开设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目前所出版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没有专门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我们拟自编教材。教材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根据“护理学专业开设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研究我们知道,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从护理事业的发展需求、护理事业发展对护士生素质要求、临床应用心理健康教育与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目前临床护士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与需求来进行编写。所以,我们组建了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写团队,该团队由有着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护理领域专家、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专家组成。团队成员在川近十家大中型医院开展了调研活动,了解了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她们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的现状,结合护理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制定了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应该遵循针对性、客观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教材内容要结合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护理学科发展,融合时代性和创新性。教材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临床护理的实践当中去。
2.2教材编写内容
根据教材的编写原则,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队通过反复研讨确定了“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结合护理职业心理特征及护士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指导护士生如何针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压力管理和情绪管理,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第二部分结合临床患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特点,指导护士生如何识别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高与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教材具体章节内容:护士生心理健康导论;护士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护士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护士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护士生的人际交往;护士生的职业心理发展;护士生的情绪管理;护士生的压力管理;护士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护士生临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每一章节均在每章的内容之前列出相应的学习目标,章节内容更突出了对护士生的实际指导,包括一些案例、测试题等,章节后附有推荐与阅读、学习与思考,有助于突出重点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课后总结与思考,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并指导学生延伸阅读,拓展知识体系。
2.3课程开设形式
本课程是作为护理专业拓展类课程,开设一学期,4学分,72学时。授课对象为所有护理专业学生。授课紧扣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期末考试以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形式有纸质考试、小论文、临床实践、实践报告等,突出护理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特色。
3.讨论
1.1教育体制问题
我国实行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初高中阶段人文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况。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一般招收理科生为主,入校后又多注重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实践,因此护理人文教育在护士中存在先天性不足。
1.2医学院校护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脱节
我国医学院校护理教育上缺乏统一的护理人文教育教材,因此护理人文教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有些院校甚至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开展护理人文教育课程。研究显示发达国家护理人文教育时间占护理学授课时间的比例高达13%,与此相比我国人文教育课程占护理学的授课时间仅为7.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各医学院校承担护理人文教育的教师多为非医学专业,缺乏医学及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难以联系医学实践和紧跟医学的发展,因此单纯的护理人文教育不足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护理人文教育课程多作为非必修课程,而且人文教育的教学质量也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因此学生对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有调查显示,护士对人文精神的内容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比例占78%,在校期间护士未接受过有关人文科学的课程或讲座的比例高达91%。
1.3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缺乏
目前医院的护理队伍以“80后”、“90后”护士为主,绝大多数会都是独生子女,受家人宠爱,社会挫折少,多以自我为中心,平时也不善于换位思考,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存在爱心不够的现象。各级医院对年轻护士的培养更多关注的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和护理技能的考核,在护理人文教育方面的培训也存在严重不足,在医院建设中也多注重医院硬件投入和医疗新技术的引进,忽视人文文化在医院软件建设中的重要性。
2临床护理带教中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措施
2.1带教工作应以实习护士为中心实习护士来到医院,对新的工作环境感到既新鲜又陌生,对临床上的工作常感到无从下手,因此临床带教教师应了解实习护士对新环境不太适应的这个心理过程。在工作上做好适当的引导工作和给予适当的鼓励支持,使实习护士能很快度过心理和工作上不太适应的阶段。各临床科室应结合本科室特点和实习护士的实习计划和内容,制订相应的带教计划,明确职责,让有带教经验的教师在实习护士进科室时进行集体的培训工作,使实习护士能很快熟悉科室的特点,科室物品的放置地方,能很快融入实习角色中去。从以往的带教经验来看,刚去临床的实习护士忽视日常的护理工作和与患者的交流,多注重掌握打针、挂水等操作技能,认为学会后自己就个合格护士了,而且一旦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就可能出现思想松懈、工作要求降低的现象,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带教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强调会打针、挂水是一个护士对自己最低的要求,做到这一点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护士,要向她们灌输整体护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从基础护理作手,讲解每个护理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教会她们从每天的基础护理中发现患者疾病的变化,充分体会一个好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意义,提高她们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从业思想,也使她们在思想上能更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对实习护士取得的进步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培养其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增强其工作的自信心和克服工作中的紧张情绪。
2.2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
作为实习护士的带教教师,其言行直接影响实习护士今后的工作表现,因此带教教师除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技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还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人文护理的意识,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深刻影响带教的实习护士,使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追求护理技术的进步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她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去对待身边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以利患者疾病的恢复。
2.3注重日常礼仪规范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实习护士应注重自己的仪表美,做到衣帽整洁、端庄大方,在平时工作中保持精神饱满和面带微笑,给患者和家属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在和患者接触过程中实习护士要注重礼貌和礼节,做到语言轻柔,态度热情,仔细倾听患者的诉求和协助带教教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遇到的问题。在给患者做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2.4加强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训
南丁格尔指出:“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的生命和人类”。由于目前实习护士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使她们在人际交往上能力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再加上在学校阶段人文教育的不足,因此较多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存在语言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次患者家属和患者对实习护士也存在实习护士操作能力差等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一旦操作失败或者沟通上不注意容易出现护患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误解和不信任,因此给予实习护士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够迅速地拉近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全院护理服务中使用统一的文明礼貌用语,除了“三查七对”外尽量不直呼其名,使用恰当的敬称。护士只有对和患者服务要求的不断领会和理解,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才能更好地推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护士礼貌、恰当的语言,不仅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而且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带教教师应指导实习护士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前应注意如下事项:第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位。第二,在进行任何操作前都需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做好操作。第三,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实习护士应了解所管床位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等,不能因患者职位和文化程度而产生歧视心理,对每个患者都要做到热情服务,尤其对教育程度低的患者更应做好解释工作,尽量用形象、简洁和朴实的话语向其解释清楚疾病护理的内容、注意事项等。第四,平时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语言上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对工作不足方面提出的意见,通过平时多交流、多接触锻炼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对患者的意见要予以尊重和及时的整改,这样可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2.5强化主动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以往相比护理操作已不仅仅限于简单的打针、挂水,护理相关医疗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应注意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新的操作技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通过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熟练的操作也可迅速获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为医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良好的铺垫。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是一个医疗团队合作的结果,尤其在重危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习护士带教过程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要培养其在重大抢救时角色位置和与其他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工作上的衔接和配合,培养她们在抢救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重危患者的抢救能更快融入医疗的集体中。
2.6心理教育和健康宣教的培训
虽然实习护士在校期间接受过心理学的学习,但是由于心理学多作为非必修课,因此多不被引起学习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患者心理疏导在护理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以消化科为例许多患者病情较危重,如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晚期肝硬化出现的胸腹水、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等。这些患者往往经历长期疾病痛苦的折磨,对未来抱有恐惧、悲观、绝望的心理,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非常必要。带教教师应培养实习护士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日常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的变化和心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与患者和家属多交流,传递积极的治疗和预后信号,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这也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体现。带教教师应根据本科室常见疾病的特点,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知识向实习护士给予讲解,对如何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给实习护士做好示范工作,这样一方面使实习护士提高对专科疾病的认识,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为今后能更快地融入护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她们能掌握健康宣教的技巧,为今后如何在语言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相应的准备。
3讨论
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将体育专业标准嬗变成要求其他专业的学生标准,而如何指导护生明了体育课与护理专业的关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使护生认识、体验、领会其重要性,并逐步形成一种自觉训练行为,为护生其后的学习、实训和护理工作打下基础,涉及少之又少。故造成许多护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不清,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和厌学的态度。特别是医药卫生学院更具备这种特色,因女生占医药卫生学院总人数的90%以上,怕苦、怕累的思想严重,总是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来逃避体育课的训练,体育课没起到对专业技能、身体体质和职业素质打基础的服务目的。教师没有按照高职教学的新要求来更新观念,那么,就不会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出针对护理专业要求的合理训练项目和措施要求,学生不理解体育课的意义,无法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和积极性,护生就更不可能获得对专业有较大价值的训练成果。实验证明:只有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牢牢抓住为专业服务这条主线索来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有实效的教学改革成果。
二、改进不利于体育教师为专业服务的体制结构
1.体育教师所属部门和体现的缺点。体育教师在总院的体制中,属于公共基础部,有集中管理的优点,但也有实际教学中的缺点,特别是教改上的难点,教师要承担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体育课,故制订的教学计划与传统计划没有本质区别,还是以竞技和球类为主的通用计划,这就不符合高职特点的教学要求,也很难达到体育为专业服务的教改目的。
2.改革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和方法。体育教师确定了教学任务后,行政体制还是隶属公共基础部,但教学上的各项工作要下放到各个教学院,有利于体育教师针对不同教学院和不同的专业特点制订与专业关联性强的教学计划,有利于体育教师针对专业特点而进行教改上的探索、研究和发展。
3.针对不同专业成立不同的体育教学团队。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明确后,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回归担任教学任务的学院,在虚心请教不同专业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研究和探讨不同专业与体育的关联性,来制订出符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体育教学计划和符合专业实际工作需求的体育训练项目、目标要求。
(1)根据护理和针灸两专业的工作性质来设置不同要求的手指功能训练项目。①护生增开手指功能训练项目,侧重点是训练护生手指的轻柔度和精确度。因护士的基本功是“一针见血”。打破教材和大纲的束缚,根据专业需求,增开十字绣、剪纸,练习撕纸等训练项目。其一是每次上课时,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练习。其二是要求学生课后常练习,课前检查,有进步的学生除表扬外,另体育成绩可适当加分。其三是在班主任协同配合下,定期举办此项练习的竞赛,获得名次的学生不仅院系表扬,颁发荣誉证书,还要在院系中或全学院中展览作品,体育成绩还要适当加高分。也就是要通过各项措施,将有益于学生的训练项目落实到位,提高学生认识,使学生明白练习手、眼与脑的协同作用,它对手指精细功能的形成是非常有益,为护生今后熟练并准确打好输液针做好扎实的手指精细功能训练。②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也增开锻炼手指功能的项目,但它则注重手指的力度和准确度(柔中带刚)。因给病人推拿和按摩时,主要体现的是刚(力度),否则就达不到医疗效果。所以,增设手指悬空抓沙袋,武术中锻炼手指力度等项目。每次练习后,要用握力器检查学生手指的力度的练习效果,逐渐达到专业要求。
(2)根据护理和针灸两专业体能要求来设置不同的耐力训练项目。①护士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工作强度并不很大,但烦琐事较多,来回穿梭,消耗体能较大,所以需要良好的体质和身体素质作为支撑,保持原800米项目,但要求发生改变。现不强求速度,而注重耐力,跑下来要求不气喘吁吁,体态平稳,意识要清晰,自控力要强。故每次练习后,教师要设置一些小项目,来检查学生达标的程度。如师生进行口头交流,观察和考核此状态下学生反应、态度、注意力和意志力等。②针炙推拿专业,要在较长的时间内给一个病人或长时间连续给多个病人进行高消耗体力的按摩和推拿医疗。同时,按摩和推拿手指的力度还需要手臂、腰和腿协调配合。
三、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将专业急需项目放在首要地位进行训练
根据护理专业的需求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医药卫生学院的体育教学团队在课程结构作了一定的改革调整,将形体训练、手指精细功能训练和体能中耐力训练放在首位,并融合相关的职业素质训练。三年来与体育教师一起多次参与医药卫生学院举办的招聘会,发现用人单位,现场目测学生的体型,身高、外貌,气质放在首位,而且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趋势。根据用人单位这一实际情况,将形体选修课及时调整为护生必修课,同时抓住这个有利的教改突破口为后期体育项目训练打基础。因为,护生大多为女生,爱美是女生的天性,较容易,并乐于接受形体训练,每天7~8节课和9~10节课,学院的操场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400~500名护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在体育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形体训练,抓住了突破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提高学生认识体育对护生的现实意义后,再引入其他相关训练项目和强度较大的训练项目时,学生才会有积极性,并能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四、紧密联系医学实际,做好“问题”教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体育教师此方面做得不够,现充分利用体育特点来加强人文素质教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近几年全国发生的医疗事故的视频,从网络上截取下来,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视频,以一个体育教师的角度来指导学生观看、讨论和分析事故的原因,为什么责任事故多发生在下班前15~30分钟内,其原因之一是临近下班时,医务人员的体力下降、思想松懈,工作重心发生转移,想家事和其他事情,此时,患者和其家属要求医疗服务,医务工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与其交流的语言、肢体语言、语气和态度不佳,两者在这个微妙时间段达不到有效沟通,最易发生恶性突发事件。所以,围绕并牢牢抓住护理工作的特点,75%~90%都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体育教师改革了传统教学中提前10分钟下课的习惯,使学生明白体育教师利用这10分钟作意志力训练的意义。增加并充分设计好这10分钟内有针对性训练项目,即经过二节课的体育训练,临近下课前学生的身体体力下降和精神比较疲倦,体育教师一改以往形成的提前10分钟下课的习惯,设计一些考查和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其方法可是教师抽查,其他学生观摩的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体验方式;也可以是教师与班干部组成多个团队与学生团队的训练;偶尔也可组织学生一对一的训练方式,来检验和考核学生在此情境下的语言、态度和体力的状况等,培养学生在关键时间段的耐受力、注意力和意志力。通过此项的教学改革,教育学生树立今天吃苦是对自己负责,今后是对病人负责的责任心。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教改的需求,也弥补了以往传统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弱项,这样的训练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实际护理工作。
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而资料的来源可以通过病人本身或者病人的家属及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而获得。病人及其家属是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所以护士在进行评估的同时就可以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护理评估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法,交谈法和体检法三种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法,护士可以了解到护理对象的呼吸情况,有助于病情的诊断,与此同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16~18次/分,如果过快或过慢均不正常;又如,通过交谈法,护士可以了解护理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这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有关吸烟、饮酒的不良影响;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饮酒与肝炎的关系等。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对护理对象进行体检时如测量血压,这时护士可以一边为护理对象测量血压,一边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如护士告诉病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以及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和诱因与遗传、饮食、精神应激和肥胖等都有关。综上所述,护士在进行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的观察、沟通和交流等就可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对象对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仅可以得到更详细的资料,而且还可以满足护理对象对医学常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使护理对象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护理诊断与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是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和综合护理评估资料,从而确定健康问题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护理诊断是由诊断名称、原因和诊断依据三个部分组成。护士在下护理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叙述与疾病相关的原因来进行健康宣教。如,护理问题“母乳喂养无效”的原因有:①充盈;②缺乏母乳喂养的知识和经验等。同时,还可以对解决相关原因进行指导,如对原因①可以教导护理对象在喂乳前按摩或热敷,对原因②可指导护理对象根据婴儿的需要喂乳和喂乳是婴儿的卧姿,以及如何肯定婴儿在吸吮和吞咽。另外,在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资料后,初步确定问题后,护士应首先让病人确认其自身的健康问题,并引导病人叙述相关疾病的认识和看法。如病人有吸烟史,可以引导病人自己述说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护士可对其做相关的补充,这样通过病人自己参与到疾病和健康相关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使护理对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计划与健康教育
护理计划是系统的制定护理方法和过程,其目的是要确定病人的护理重点,以及护士将要实施的护理措施。而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护士在制订护理计划的时候应该同时制订健康教育的内容,措施和方法等。因为健康宣教及时合理,可以使护理对象在治疗时积极主动的配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如,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是使病人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那么就应该对病人进行与高血压病因、饮食,以及正确吃药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这样有利于高血压病人在病程中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既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x
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
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而资料的来源可以通过病人本身或者病人的家属及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而获得。病人及其家属是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所以护士在进行评估的同时就可以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护理评估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法,交谈法和体检法三种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法,护士可以了解到护理对象的呼吸情况,有助于病情的诊断,与此同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16~18次/分,如果过快或过慢均不正常;又如,通过交谈法,护士可以了解护理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这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有关吸烟、饮酒的不良影响;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饮酒与肝炎的关系等。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对护理对象进行体检时如测量血压,这时护士可以一边为护理对象测量血压,一边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如护士告诉病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以及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和诱因与遗传、饮食、精神应激和肥胖等都有关。综上所述,护士在进行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的观察、沟通和交流等就可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对象对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仅可以得到更详细的资料,而且还可以满足护理对象对医学常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使护理对象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护理诊断与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是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和综合护理评估资料,从而确定健康问题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护理诊断是由诊断名称、原因和诊断依据三个部分组成。护士在下护理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叙述与疾病相关的原因来进行健康宣教。如,护理问题“母乳喂养无效”的原因有:①充盈;②缺乏母乳喂养的知识和经验等。同时,还可以对解决相关原因进行指导,如对原因①可以教导护理对象在喂乳前按摩或热敷,对原因②可指导护理对象根据婴儿的需要喂乳和喂乳是婴儿的卧姿,以及如何肯定婴儿在吸吮和吞咽。另外,在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资料后,初步确定问题后,护士应首先让病人确认其自身的健康问题,并引导病人叙述相关疾病的认识和看法。如病人有吸烟史,可以引导病人自己述说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护士可对其做相关的补充,这样通过病人自己参与到疾病和健康相关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使护理对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计划与健康教育
护理计划是系统的制定护理方法和过程,其目的是要确定病人的护理重点,以及护士将要实施的护理措施。而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护士在制订护理计划的时候应该同时制订健康教育的内容,措施和方法等。因为健康宣教及时合理,可以使护理对象在治疗时积极主动的配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如,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是使病人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那么就应该对病人进行与高血压病因、饮食,以及正确吃药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这样有利于高血压病人在病程中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既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
实施与健康教育
实施即护理措施,是对护理对象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干预的手段。在实施护理措施时更应该注重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因为实施过程即是护理操作的过程,护士可以一边进行操作,一边进行健康教育。以高血压为例,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告诉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还应教会病人怎样正确地测量血压,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等,当病人服药时,护士应告诉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告诉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维持性的必要性等。这些都可以在进行护理的操作过程中完成。
评价与健康教育
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阶段,它是用来评判病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或目标是否实现的。而护士对护理对象的健康教育也需要进行评价,以了解护理对象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饮食与营养,以及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评价方法可以让护理对象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复述给他人,护士可以对其进行补充,这样可以使护理对象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深刻,从而使护理对象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其健康宣教的内容,也可使护理对象将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叙述给他人,以利于健康知识的普及。
1.1一般资料作者所在医院的骨折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20~70岁,文化程度:小学学历5例,中学学历42例,大学学历13例;其中腰椎骨骨折15例,肱骨骨折20例,股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8例,尾骨骨折5例。本组患者均意识清楚,愿意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1.2方法
1.2.1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骨折的部位、家庭经济情况、陪护人员的情况等,对收集到的患者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1.2.2健康教育的实施根据患者及其陪护人员的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方案,方式有:①语言教育:对接受能力强的患者,采用语言教育,护理人员将健康知识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包括骨折患者的饮食、休息时、早期功能锻炼等,并针对个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②示范教育:对有些理解能力不强或听力不好的老年患者,则采取示范教育的方法,如的摆放、怎样翻身、怎样使用拐杖等,由护理人员模拟示范或为患者播放一些视频,让患者明白并能遵照执行。③分阶段教育:骨折患者在各个阶段的需要不一,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是处于哪一期,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早期患者主要是疼痛,担心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稳定患者情绪,采取具体的治疗措施后患者需要的是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需要手术的患者就要做一些术前指导,术后要重点介绍患者的饮食与摆放,康复期要重点讲解患者怎样合理锻炼。④电话回访教育:对已经出院的患者,要定期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包括:遵医用药、康复训练等重要性,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并告知患者复诊时间,交换联系方式,在遇到疑难问题时,随时可以与医生和护士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2.3健康教育的内容内容有:①心理方面:骨折对患者来说一般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事故,患者开始时很难一下接受,加上骨折卧床时间都较长,常产生不适应及悲观情绪,针对出现的这些心理状况,就要求护理人员态度热情,主动介绍,让患者很快适应环境,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整,引导并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满足患者对疾病信息的需求。②饮食教育: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进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饮食,这是促进骨折愈合的一个重要环节,让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防止发生便秘等并发症。③指导:不同部位的骨折对的要求不一样,应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及采取的治疗方式进行个体的指导,如脊柱骨折患者绝对卧硬板床,伴有脊髓损伤者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四肢骨折要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治疗方式不同,也不一样,如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患者要保持功能位,内固定的患者避免过早让患肢负重等。④术前指导: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及时做好术前指导,让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防止术后发生便秘或尿潴留。⑤康复锻炼: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教会功能锻炼的方法,开始的时间、运动量等,包括关节功能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和等张练习、正确穿防旋鞋、正确使用拐杖和助行器等。
1.2.4效果评价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调查提问及观察,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2结果
60例患者全部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达到100%;58例患者能够按照教育内容进行合理饮食与锻炼,遵医行为达到96.7%;有2例发生轻微并发症,占3.3%,经过正确处理后痊愈;患者满意度100%。
3讨论
1.1一般资料
120名即将在2015年6月份毕业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年龄19~23岁,其中男生在各组中占10例。
1.2方法
对照组则按照我校传统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验组通过诸多干预措施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①首先在实验组学生当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专题讲座,以卫生部在2010年颁布的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文件、《护士条例》《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等作为行动纲领指导文件,并邀请校领导、以及学校周边实习医院护士长及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参加讲座并现场指导[2]。
②强化护生“一切以病患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学生当中开设电子信箱,以国家卫计委开展的2014~2017年为期3年的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准则为指导,开展问卷调查,征集学生意见,在学生自己所认为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意见中,筛选优质意见。
③开设优质护理服务课堂,现场模拟优质护理服务,分组进行比赛,并由授课教师进行裁判,评选“优质护理服务之星”等活动。
④找出护生在模拟课堂上出现的常见问题,加以改正,并拟写问题及解决方案。
⑤端正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态度、心理以及各方面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
⑥由于我校教学资源以及各方面师资力量的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先知先觉,尽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多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和关心学习能力差、以及模拟测试成绩较弱的学生,做到“多关心、多帮助、多发现、多解决”等教学措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通过笔试及现场模拟测试进行评分,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分。
2结果
实验组笔试及现场模拟测试60分以上占98%,对照组为67%,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