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才工作方案

时间:2022-08-07 14:19:24

导语:在人才工作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人才工作方案

第1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干部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内容,继续抓好干部人才培育工作,不断提升在职干部综合能力素质,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制定干部人才教育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执政为民能力为重点,多渠道、全覆盖、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为推动我县社会稳定、加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支撑。以水政执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职工队伍。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重大决策部署,县委、政府确定的战略任务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开展培训。坚持按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务实管用。紧密联系实际和干部需求开展培训,做到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干部缺什么补什么,着力破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更好条件。坚持分级负责,整体推进。组织和推动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不同类别、层级、岗位的干部开展针对性培训,不搞“一刀切”,全面推进干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

第2篇

一、目的意义

开展残疾人基础数据采集工作,目的在于掌握各类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家庭状况及其医疗、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需求的准确数据,全面、准确、客观地反应残疾人的基本状况。

二、对象范围

采集对象为居住在我辖区内,持二代残疾人证和达到残疾等级标准尚未办理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三、内容方式

这次残疾人基础数据采集的内容主要涉及残疾人家庭状况及其医疗、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情况。

数据采集以按户籍人口登记的原则,采取集中采集与分散入户采集结合、一人一表询问填表的方式进行。村(社区)开展数据采集、整理、录入采集表数据信息,统计相关数据和采集表一并上报镇街残疾人联合会。

四、时间步骤

实施阶段(7月30日-8月30日),到8月底结束采集工作,9月1日开始进行数据录入。

五、采集经费

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以完成每张数据采集表补助4元计算,给予各村(居)工作补贴使用(其中数据采集表每张3元补贴给采集人员,1元为数据录入、人员培训等费用)。

六、职责分工

在村(社区)“两委会”领导下,落实残疾人志愿者开展上门入户调查采集;按照采集数据的要求,实事求是填写调查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汇总数据采集表,上报镇(街道)残联。

七、工作要求

(一)目标要求:本次调查采集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残疾人的基本状况。

(二)质量要求:调查信息的真实,是调查工作的生命,调查数据的准确,是衡量调查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必须注重工作质量,讲究信息真实,力求数据准确,工作进度服从工作质量,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质量,做到准确无误。

(三)时限要求:本次残疾人基础数据采集工作于2011年8月30日前结束,各村(居)要以9月10日前结束采集数据的统计和录入工作并上报镇街残联为最后时限。

八、保障措施

残疾人基础数据采集是残联系统的基础性工作,残疾人的情况明、家底清是各级残联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的依据和前提,要坚持原则,增添措施,确保残疾人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取得实效。

(一)各村(居)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和残联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调动村(居)“两委会”积极性,整合各方力量,搞好数据采集工作。

(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村(居)是这次残疾人基础数据采集具体的实施者,组织好数据采集队伍,实行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到人。

(三)明确责任、严格把关。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是这次残疾人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确保工作质量,明确责任,层层把关,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见户到人,逐项询问,仔细填表,不重复,不遗漏,做好自查、互查,确保第一手资料真实可靠、准确无误。每个采集小组登记结束后,采集填表人员、村(居)复核人员要对采集表相关数据进行认真复核并签字。

(四)责任追究、差错问责。严格执行工作责任考核制,镇街残联将对各村(居)进行抽查,对抽查出的问题按比例计算误差,作为村(居)综合目标考核的主要依据。

九、填表注意事项

(1)就近符核(填表中有不清楚或有问题的当场指出)。

(2)注意表格中的逻辑关系(如:扶贫那一栏的住房情况对象一定是农村残疾人)。

(3)0-6岁贫困儿童抢救康复是指:被送到了定点医疗机构抢救的(如自闭症等6种病情)。

(4)家庭年收入指:残疾人家庭上年年收入。

(5)未持证残疾人,不填残疾人等级一栏。

(6)辅助器具一栏,除多重残疾外,其他的只能选择一项。

(7)就业培训一栏,需要培训的项目只能选择一项。

(8)填写就业工作栏目时,需是在法定就业年龄内、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

(9)托养对象指:智力、精神和一、二级肢体残疾的人员;托养需求只能选择一样。

第3篇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C4文献标识码: A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既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又是高职教育在相当长时期内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倡导和推行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当代的高职教育着重培养有别于本科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在职业岗位中学习、在学习环境中工作。近年来,高职教育不断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来看,仍有很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本文对就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探索,意在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技能型人才质量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以企业工作任务为引领,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实际需要来设计,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本专业具体的园林施工、设计、植物栽培与养护三大就业面向的工作岗位的不同需划分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同时充分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培训,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融入培养目标,课程考核应与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西部地区,服务园林行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园林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测绘与设计、植物栽培、养护及应用等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三年系统专业学习,具备园林工程的施工能力,如完成地形营造、园路修建、园林小品建造与布置、堆山置石、小型园林建筑、绿化植物种植等能力;具有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如编制小型园林工程或大中型园林工程中单项工程的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工程预决算和招投标标书等能力;具有园林测绘与设计能力,如住宅环境、单位附属绿地、屋顶花园、小型广场等中小型绿地的测绘与设计能力;具有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及应用能力,如常见植物的识别、栽培、移植、养护、造型与修剪等方面能力。

3定位人才培养规格

3.1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有较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

(3)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4)具有良好的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3.2 应具备的知识

(1)掌握园林工程技术相关规范和基础知识,具备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能力。

(2) 掌握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应用软件技能,具有较强软件绘图的运用能力。

(3)掌握园林制图的基本技能和规范;

(4)掌握园林施工规范,具有可以按照园林施工图准确施工的能力。

(5)了解园林工程预算,具有一定工程施工预算能力。

(6) 掌握常规园林植物的性状、栽培条件,并能够合理的配置植物。

3.3应培养的能力

(1)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2)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3)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具有握园林制图、识图能力;具有园林工程施工、测量、 设计、预算能力;具有较强的树木花卉识别和栽培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绘图能力)

4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设置

构建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特色是突出园林工程技术职业性教育。以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园林施工管理工作岗位为出发点,在基础知识储备、职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突出职业性教育的特点,其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以专业群和职业群为本源,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课程体系的建构主要探索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领域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专业领域必修课程主要以园林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设计及施工图绘制这三大职业岗位进行设置。其中重点针对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这一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开设园林工程测量、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园林建筑技术、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等核心课程,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时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图绘制,开设园林工程制图与识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绘图(三大软件)课程。针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学习也是比不可少的,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开始园林植物基础、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植物应用技术、园林植物配置课程。通过三大职业岗位及面向三大职业岗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使得课程设置上更加合理,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重点突出园林施工能力。

5实训条件建设

我校目前十分重视实训条件的建设,在新校区新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区域,总平面占地面积约为1600,包含四个实训区:假山与水景工程施工实训区、园林单体建筑施工实训区、园林小品施工实训区和园路铺装实训区。学校还建设有专门园林美术实训室、的园林专修室、绘图教室及计算机教室。在校外实训方面我校已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努力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6重视学生职业技能考核

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培训,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考核应与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施工员职业资格证书。

7结束语

高校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探索和不断改进,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不断解决,在改革中不断尝试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职业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金昌等.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8,(8).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edoas/

website18/ lev- el3.jsp?tablename=1183&infoid=910.

第4篇

关键词:自我评估;学位授权点;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01-02

学位授权单位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保证学位授权点质量、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学位授权单位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和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主要从学位授权审核和评估发展过程、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原则及过程等方面,对学位授权单位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思考,以期对各单位开展工作有所启示。

一、学位授权审核和评估发展过程

学位授权点是指“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即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科研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达到基本条件的学科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并取得授权,才能授予学位。

1.我国学位授权点审核发展过程。从1981年开始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以来,我国己经开展了11个批次的授权审核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①初创阶段(1981―1984年),审核权高度集中;②探索阶段(1985―1994年),审核权初步下放;③改革阶段(l995―2004年),审核权稳步下放;④改革扩展阶段(2005―2010年),审核权高校自主。严格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对我国建立完备的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体系,保证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位授权审核权力的下放,国家对于学位授权质量的监督也在不断探索和加强中。2005年,我国启动学位授权点的定期评估,对已经获得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进行发展状况评价,建立学位授权点管理有上有下的动态管理机制。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共同下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强调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推动学位授权单位建立常态化的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制度。开展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对学位授权点来说,有诊断、导向、激励等意义和作用。

与学位授权审核不同,合格评估有如下特点:

①诊断式评估,通过对学位授权点的全面检查,以评促建,实现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②自我评估为主,评估方案、指标体系、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评估实施时间等,均由各个学位授权单位在一定的框架下自行确定,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③评估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包括毕业生的就业发展等,而师资和科研水平等仅作为基本条件的一个组成部分;④评估方式多样,可以根据学位授权点的类别和层次,采取国内同行专家评估、国际评估、专业资格认证等相结合的方式。

二、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原则

在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时,学位授权单位应当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及公开公正的原则。

1.科学性。学位授权点的建立与发展,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评估时应根据自然发展规律科学地组织与实施。学位授权点,按照学位层次可分为博士、硕士,按照学位类型可分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根据学科门类可分为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因此,在制订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时,要分层次、多维度地考虑学位授权点的多元属性,避免用同一尺度和标准来评估所有的学位授权点。

2.合理性。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依据本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所进行的诊断式评估,不同的学位授权单位行使学位授权和培养研究生的时间与过程不尽相同,有各自的特色。所以,在组织和实施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时,要以国家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为最低要求,确定能够突出特色、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学位授权点发展的评估标准和内容。

3.可行性。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一个长时间的复杂工作,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多个重要环节,涉及学位授权单位的多个部门和大多数学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施。因此,在组织和实施时,应尽量使程序简化,操作方便,保证评估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与完成。

4.公开公正。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全过程,要做到信息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保证工作的公正性,切实做到以评促建。

三、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过程

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指定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研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实施评估方案。

1.指定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时间长,责任重,涉及部门、学院多,需要组织和协调的事情也比较多,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来组织和实施。

2.研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方案包括被评估的组织结构、评估方式、评估内容、时间安排、工作流程等内容。研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办学水平、发展目标,学位授权点的类别、数量、关联性及学院设置等因素,统筹考虑,顶层规划。①评估方式。不同的学位授权点,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如国际评估、国内专家评估、专业资格认证。国际评估是指,对一些高水平的国内一流学科,其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可以采取国际评估的方式。邀请本学科领域的国外知名专家,以国际一流为标准,对学位授权点的目标、基本条件、人才培养等重点要素进行评价,进一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国内专家评估是大部分学位授权单位和学位授权点采取的一种评估方式。它聘请本学科领域中水平较高的研究生导师,组成评估专家组。对于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专家应当包括本行业部门的专家,以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评估,大致可分为资料准备与现场评估两个阶段。在资料准备阶段,学位授权单位与受邀评估专家事先沟通、交流,听取专家对评估标准、评估内容等的意见,组织评估材料并发送给专家;现场评估时,可采取总体汇报、查阅相关支撑材料、课堂听课、现场考察、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位授权点的各项情况,通过充分讨论与答辩后,提出针对性诊断式评估意见,为下一步的改进与发展提出建议。对于部分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可以采用专业资格认证或质量认证的方式。例如,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的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有完整的认证流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对MBA培养体系的完善、MBA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国际化等具有指导意义。②评估内容。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与学位授予标准、主要培养方向(不是研究方向)的基本概况和特色、师资队伍情况、科学研究情况、教学科研平台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等。其中,人才培养是评估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的评估应当是对其全过程的评估,包括导师队伍、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学术训练或实践训练、学术交流、学位论文、毕业去向、用人单位反馈、研究生教育制度保障、学风教育等。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时,应根据学位授权点的不同属性,分别制定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体系与标准。将数据定量描述与文字定性描述相结合,但要尽量采用定量描述。进行定量描述时,我们不能仅仅描述总量,更要描述师均、生均等效率指标,突出建设绩效。评估数据的采集时,尽量直接使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或学位授权单位中心数据库的客观数据,既能简化学位授权点人员的工作量,也能有效保证数据的客观真实性。③时间安排。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大体分为方案制订、评估试点、方案优化、全面评估、改进提升等阶段。方案制订:按照有关要求,完成本单位评估工作方案。评估试点:选取学科基础较好、学院积极性高的部分学位授权点开展试点评估。方案优化:根据试点经验和教训,优化评估方案,为全面评估做准备。全面评估:所有学位授权点参加各种形式的评估,可以按照学科相近性、学院所承担建设的学位授权点等,合理安排评估时间和方式。改进提升: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最重要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与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学位授权单位可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对学位授权点进行动态调整。

3.实施评估方案。评估组织机构根据制订的评估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依次开展工作。实施过程中,注重统筹协调学院、部门、学位授权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优化工作方案,做到责权分明,并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顺利完成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林梦泉,朱金明,唐振福,吕磊,梁莹.学位点质量评估协同机制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

[2]张淑林,夏清泉,陈伟.高水平大学学位点管理自律机制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

[3]杨院.构建我国学位点评估标准体系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

第5篇

一、试点目标

作为“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潜力为核心,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构成各种类型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为增强自主创新潜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带给支撑。

二、工作原则

(一)突出引导。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潜力。

(二)注重集成。把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计划、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试点推动等措施有效地集成起来,整合资源、构成合力,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

(三)分类指导。选取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根据各自特点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和相应的评价办法;区别不同地方状况,指导其根据各自特点开展试点工作。分期分批推进试点和评估命名工作。

(四)重点推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进行重点引导和支持,发挥其对各类企业的辐射和示范作用。试点工作重点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潜力。

三、选取条件

选取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进行试点。试点企业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用心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二)具有持续创新潜力。在同类企业中,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较高,有健全的研发机构或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领先的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重视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

(三)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带动潜力。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创新,透过竞争发展,构成了企业独特的品牌,并在市场中享有相当知名度。

(四)具有较强的盈利潜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企业近三年连续盈利,整体财务状况良好,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呈稳定上升势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五)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重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创新,努力营造并构成企业的创新文化,把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新作为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料。

试点企业主要在国有骨干企业、转制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中选取。国有骨干企业是指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分别监管的企业;转制院所是指中央和地方已实施企业化转制的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他企业主要是指除上述三类企业之外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等。在满足上述五个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各类企业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国有骨干企业。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并贯彻实施,主导产品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拥有国际或国内著名的自主品牌产品等。

———转制院所。在转制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承担国家和企业科研任务较多,自身科研投入较大,科研仪器设备条件比较先进,有较强的面向行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应用的潜力等。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10%,创新产品及技术性收入占销售收入的50%以上,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潜力和发展后劲等。

———其他企业。具有自主创新成果;不断创新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企业成长性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行业技术发展中能够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等。

三部门根据上述条件选取试点企业。各地方应参照上述条件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区试点企业的选取条件。

四、支持措施

对三部门联合确定的试点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以下方面有选取地给予支持:

(一)国家科技计划给予重点支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试点企业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先予以立项支持;科技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优先支持试点企业承担。科技金融工作对试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二)加大创新基地建设力度。支持有条件的试点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

(三)支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对试点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培训,组织对试点企业的标准化培训,组织开展试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人员交流与合作,支持试点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

(四)支持企业加强标准和知识产权工作。支持试点企业成为技术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并优先支持试点企业参与企业标准试点工作。支持试点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自主品牌战略等。

(五)强化业绩考核对技术创新的导向。对国有试点企业,明确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导职责,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潜力建设作为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资料。

(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表彰和奖励。对成绩个性突出且贴合条件的试点企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设立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加强对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奖励,对创新业绩突出的试点企业给予优先奖励。

各地方参照上述措施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支持措施,对本地区的试点企业给予支持。三部门对地方试点工作择优给予支持,推动试点工作扎实开展。

五、组织实施

(一)中央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1、选取确定试点企业。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首批共同选取100家企业进行试点:

国务院国资委负责初选10家国有骨干企业;

科技部负责初选10家转制院所;

科技部负责在地方科技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初选8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各省、自治区科技厅、直辖市科委、计划单列市科技局按照本方案提出的要求,各推荐2家企业,于20xx年4月30日前报科技部火炬中心。首批试点企业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共同审议后于5月下旬确定。

2、试点企业上报试点方案。进入试点的各类企业要制定本企业的具体试点方案,明确试点任务、具体措施、工作进度以及年度目标。地方推荐的企业试点方案在报送企业名单时一并报送。试点方案经三部门联席会议批准后实施。

(二)地方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商国资监管部门和工会组织等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1、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各地方根据本《通知》制定本地区的试点工作方案,确定试点企业条件、试点资料和支持措施等。

2、选取确定试点企业。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商国资监管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本地区试点工作方案选取试点企业。各地方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状况合理确定首批试点企业的数量,并兼顾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

3、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各地方于5月下旬将本地区的试点工作方案和试点企业名单一式三份报科技部备案,开展试点工作。

4、三部门加强对地方试点工作的指导。及时组织试点状况的调研和交流,各地方在试点工作中遇到的状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

(三)评估命名“创新型企业”。

在中央和地方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创新型企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组织开展对中央和地方两级试点企业的评估工作,对其中贴合条件的企业,命名为“创新型企业”。研究制定支持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措施。

创新型企业试点方案主要资料要求:

1.加强研发潜力建设。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增强技术研发潜力,提高成果产业化潜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发起或参与技术标准制定。

2.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加自身研发投入,用心承担国家及行业科研任务,改善科研仪器设备及中试装置,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品友互动

3.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科技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重视发挥职工技术协会的作用,不断总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操作法,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高职工创新意识。

4.推进创新基地开放共享。对于财政性资金支持建设的试点企业研发机构,建立和完善向行业和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把面向行业和社会带给服务,作为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6篇

1、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三年不再做大的调整,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

2、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3、完成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4、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5、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雇员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6、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7、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8、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传统,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

9、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10、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注意事项:

1、人力资源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人力资源部在设计制订年度目标时,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如果一味追求速度,人力资源部将无法对目标完成质量提供保证。

第7篇

尊敬的______女士(男士):

为进一步推进_____________工作方案,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兹定于_______(时间)_____在__(地点)______,举办“__主题活动______”。

我办拟邀请_(媒体单位的名称)________宣传本次培训活动。作为本次活动唯一媒体单位,该单位有一流的设施设备、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完善的学科管理体系,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传媒人才。在双方多次合作中,____(媒体单位的名称)______扎实的专业素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精准完美地完成了宣传工作,得到了行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莅临此次专项培训活动,并对媒体宣传工作进行指导,如愿之时,不胜感谢。

第8篇

关键词:国内;煤炭经济管理;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01

我国煤炭资源的储量十分丰富,煤炭资源的开采以及煤炭行业的发展是国内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但是煤炭行业的发展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煤炭资源发展状况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有相似性的。2013年随着煤炭“十年黄金周期”的结束,国内的煤炭经济彻底陷入了低迷的状态。面对这样的现状除了依靠相关政策的调整与扶持之外,煤炭企业也应该认识到过去自身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煤炭企业经济管理需要面对的问题

1.供需相关宽松,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价格不断下滑

从2014年开始,全国各地暖冬的现象频频出现,所以说供暖方面的煤炭的消耗量不断减少。再加上水泥、钢铁以及化工等企业因为受到政策的影响,不断的在节能减排,所以煤炭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近几年有所放缓。2013年,国内的煤炭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回暖现象,很多煤炭企业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错误解读,一味的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其实更加重了煤炭库存的积压。再加上进口煤在价格上的优势,一直在不断冲击着中国本土煤炭市场,这其实更加剧了国内煤炭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需要应对的困难。

2.煤炭企业管理仍较粗放

所谓管理仍粗放,主要体现在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开采机械化程度较低等方面。而且当前煤炭行业一线工人的人均工资也很成问题,部分企业管理的创新意识不强,这其实已经成为了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职工队伍的素质不高,新技术的贯彻与应用不到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习惯于超负荷开采,这其实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目前很多煤炭企业的规章制度其实都非常不健全,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其实给国内煤炭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要解决这部分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

二、完善国内煤炭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

1.重视煤炭行业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是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应该是人才的竞争。要重视煤炭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这样也能够对煤炭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带来新的动力。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同样是实现煤炭开采机械化的重要前提,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开采效率如果能够提高,那么与之相对应的配套的管理措施也能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对企业一线员工要做好必要的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特别是一些矿井防灾以及遇险自救方面的知识,推广员工执证上岗制度,才能够有效的降低相关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这部分工作,煤炭公司的管理层应当形成完善的工作方案,制定出更合理的薪酬制度以及激励制度,吸引具有高技术水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煤炭行业之中,能够为这一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如果煤炭行业能够及时补充或者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那么一定会有效的降低经济管理的难度。

2.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想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稳定煤炭开采企业的收益,首先需要在日常的开采工作中树立起足够的安全意识。因为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一线工人的麻痹大意造成的,其次要通过制度的约束,做好安全事故的行为预防工作,开展安全标准化开采工作的建设,实施安全预控管理。保证相关的安保设施以及器具能够及时到位,这些细节的工作能够在危机发生时挽救工人的生命。当然如果有必要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来组织生产,合理的确定开采的进度,这其实也是安全生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3.强化煤炭企业经营管控

从煤炭行业的总体性质来说,从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入手,提高资金的流动速度,能够为企业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局面。可以尝试盘活闲置资产,集中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要强化煤炭质量的管控,稳定出产的煤炭质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煤炭企业的收益。要充分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时关闭落后煤矿,净化行业环境。可以尝试发展煤炭集团业务,从开采、运输、销售一直到煤炭的深加工,都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煤炭行业的实际状况。要把煤炭的深加工以及其衍生品的深加工当成企I经营战略的一部分,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传统煤炭行业粗放式的管理其实造成了很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样的状况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对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带来的考验,今后相关的煤炭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过去煤炭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方案,这样才能够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煤炭经济管理一定要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发挥优秀员工的首创精神,借助于技术创新的优势为国内煤炭行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宽广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美玲.国内煤炭经济管理现状及问题浅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8):2-3.

第9篇

一、总体目标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所有农村建筑工匠实施培训发证工作,提高农村建筑工匠对庐陵文化特色民居施工水平,保障农村建房质量和安全生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二、培训对象及内容

1、培训对象:农村建筑工匠,主要包括:砌筑工、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抹灰工等建筑业技术工种。

2、培训内容: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建设部《职业岗位培训大纲》为依据,全市材。主要有建筑业相关职业基本技能、庐陵文化特色民居图集讲解、职业道德相关内容。

3、培训方式:采取免费授课、集中考核、自学等多种形式。

4、农村建筑工匠免费参加培训,经过培训并承诺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的,发给培训合格证书。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领导小组。

四、工作分工

1、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负责编选教材、监督指导、发证工作。

2、市建筑施工管理站负责中心城区选择1-2个建筑工地并组织生源参加培训。

3、各县(市、区)建设局负责辖区内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承办工作。

4、为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由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举办首期示范培训,各县(市、区)建设局按要求负责选择1-2个教学点并组织生源参加培训。

五、工作安排

1、首期示范培训。从年2月至6月,共举办28场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各县(市、区)建设局在开班时间前一个月将教学点、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及每人两张一寸免冠照片报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2、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工作方案于年2月10日前报市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

3、各县(市、区)组织培训。各县(市、区)按照各自方案,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将培训名单、建筑工匠承诺书及每人两张一寸免冠照片报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审查发证。

六、保障措施

1、农村建筑工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开展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长远的民生工程,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力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