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0 04:09:50
导语:在教师一对一帮扶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加强组织建设,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针对要求重点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自查工作
1.教育扶贫集中治理工作共清理 2016 年至 2018 年项目 5 个,涉及项目资金 498173.342万元,通过单位自查,截至 8 月 30 日,共发现教育扶贫方面问题 1 个,整改 1 个,其中整改完成 1 个,正在整改之中 0 个,立案 0 件,办结 0 件 , 查处 0 人,其中组织处理 0 人,党纪政务处分 0 人, 追缴资金 0 万元,退还群众资金 0 万元.
2.自查了2016年至2018年的学生食堂营养餐工作:清查资金86.975万元,清查学生人数2485人,通过票据清查、账目查阅。学生营养餐做到账目清楚,管理有序,没有盈利,但存在大部分开支发票是白水发票问题。
3.对幼儿园贫困生活补助,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三免一补”等资金,从2014年至2018年进行了全面清查。由领导小组成员牵头,教师代表参与,对每笔上级拨款和发放名册进行了一一核对。为了准确无误进行了下乡走访、电话查问。共清查资金59.717万元,清查人数1193人,发现1名疑似建档立卡学生周某某2018年下学期未享有国家助学金。发现问题后,派专人将资金落实到位。
4.对学校基建工程质量,基建工程拨款从2016年至2018年进行了全面摸排和清查。基建工程款全部拨付到位,但教师周转房厨房墙壁瓷砖存在质量问题,大部分瓷砖脱落,现责令施工方返工重做,此项工程正在落实之中。
5.在教育收费问题中,从2016年至2018年学校每期开学之际召开教师会议,传达上级精神。严格按照上级收费文件操作,并每学期进行收费公示。但通过入班调查有个别班主任教师间接引导学生购买外商书店书籍现象。
6.2016年至2018年通过调查,无教师课外补课现象。
三、针对在开展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校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
1. 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扶贫政策宣传,充分认识到教育扶贫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国家“三免一补”的资金,学生公用经费的拨付使用政策,不挪用,不套取。我校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做好建档立卡困难学生的补助审核、公示等工作,教育扶贫基金做到“应扶就助”,补助资金足额按时发放到位。
2. 做好教育的扶贫工作台账的精细化、规范化。组织教师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自查,认真核对信息、核准数据,建立起学校教育贫困电子档案,制定台账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 落实好教育扶贫工作,加强对在校贫困学生的帮扶,做好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帮扶结队”工作。
我校以此专项治理行动为契机,及时整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教育扶贫工作的落实与创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长远发展不懈努力!
关键词 教学策略;学困生;变式;多媒体
新的课程改革几年中,教师常提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等,但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双基”教学却提得很少。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我发现学生“双基”能力在不断下降,在农村学校产生了很多学困生,很难达到预想的课改要求目标。所以,要达到课改目标,就要先为学生打好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将来深造、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良好条件。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去实施。
实施策略一:提高质量先从学困生抓起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关注学困生成长尤为重要。每节课、每单元的教学基本内容, 要求学困生必须做到理解、掌握。教师要随时弥补他们知识缺陷,为他们铺垫跟上中等生的进步阶梯。
具体方法有三:一是教师每节课多关注,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各项教学活动,还可以结合错题耐心讲解,弥补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或者多给学困生在课堂表现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和鼓励;二是落实班级内优生、学困生“一帮一”活动,让他们一对一结成学习上的帮扶伙伴,特别是要做好优等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克服不愿意、不耐烦、怕耽误学习等错误想法,树立帮扶的好典型,引导学生扎实开展帮扶活动;三是积极鼓励学困生自己拟定提高计划,教师要经常和他们交流,逐步解决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控能力差、课堂学习参与能力差、课后训练态度差等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
实施策略二:教学要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认知经验,充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好数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做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智慧在学生的手指上。”贴近学生认知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手的每一根神经都与大脑相通相应。受大脑指挥下活动,大脑在手的活动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认识得快,感知得深。因此,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高效的。例如:在教学“9÷4=?”这道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把9个实物体平均分成4份,学生怎么也分不开。老师问:“每份有几个?”学生说:每份有2个,还多出1个。老师引导:像这样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题,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多出的一个叫余数。这样建立起来的“余数”概念,通过操作还知道为什么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不仅十分清楚,而且不容易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实施策略三:灵活开展变式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在学生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可让学生把本班45名学生分组,若每组5人,可以分几个组?若每组9人,可以分几个组?学生很快就会的出“45÷5=9(人),”“45÷9=5(人)”“5×9=45”、“9×5=45”不同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列举其它表内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口述自编应用题,强化这方面知识的巩固,采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各种变式启发,激活学生思维,把基础知识放在生活实际中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策略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时恰当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把抽象的东西直观的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态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从而突破重难点,较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把8个物体分成2份,你有几种分法?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摆,再利用投影出示了几种不同的摆法,接着我问:“哪一种分法得到的两份同样多?学生很容易从“同样多”过度理解为“平均分””的实际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实施策略五:教师要经常反思教学得与失,积极参与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活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小组;学习自信心;麦克斯韦
一、当前高中校园的分班制度
我国中学学校存在一种普遍的状况――分班。这种现象在高中校园更为常见。此处的分班并非文、理科的分班,而是以学生的成绩为划分标准,将成绩在某一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划入一个班级,而在分数线之下的学生有分入别的班级。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高中阶段中的火箭班、快班、重点班和平行班等等。
这种划分能够在方便教师学及学校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着两方面能找到原因。《论语为政》中提到“因材施教”,即是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高中校园进行的这种分班制,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当的学生归入一个群体,教育者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会更加地均衡。
然而,这种分班制下所达到的均衡只是小范围的均衡,而并非是整个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也不能保证同一所学校的每个学生享受到同等的、公平的教育权利。例如,在“重点班”进行提高练习的时候,不用考虑到这个班级中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达不到,而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这种练习。但是,平行班就不能进行这种提高练习。
二、“麦克斯韦恶魔”
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1831―1879)在阐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效率时,提出过一个设想,即麦克斯韦恶魔。麦克斯韦想象,一个容器中装满了粒子,这些粒子在持续运动,在它们中间,有一些是高速运动的,但另外一些粒子的运行速度则较为缓慢,但无论运行速度是快是慢,这个空间都会因为粒子的运动产生温度。这时,有一个恶魔来到这个容器面前进行挑选,把运动速度最快的粒子挑出来放在一个容器,而把运行速度慢的粒子放在另外一个容器。这时盛放运行速度快的粒子的容器的温度会升高,反之,盛放运动速度慢的粒子的容器的温度会降低――高中校园的分班制度便是在做这种麦克斯韦恶魔式的挑选。
在高中阶段进行分班制教学,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造成极大的影响――对分入重点班的学生来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下,享受着良好的教育资源,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自信心增强;而对于分入平行班甚至差生班的学生来说,这种挑选无疑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三、构建兴趣小组
高中是学习时代的一个关键时期,因为学生面临着高考、升学。而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时期的三大重点科目之一,它是对初中数学的进一步扩展与加深,同时又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高中数学在高考中所占分值之大,甚至可以说,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高考升学。由此可见高中数学的重要性。
因此,高中时期,尤其是学习新知识的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高中数学?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分班制教学的限制之下,此时,构建数学兴趣小组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兴趣小组的形式
数学兴趣小组的构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一对一帮扶小组,多人学习交流小组……但无论何种形式的数学兴趣小组,都不应仅仅局限于本班级这一小团体,而应该在全年级范围内组织、搭配,做到优、差生数量相当,并且需要有教师的指导。一对一小组,即一个优生帮助一个差生的学习小组,多人学习交流小组也是优生和差生数量相对平衡,定期进行学习的情况的交流、总结和帮扶。
(二) 如何保证数学兴趣小组的发挥最大效益
高中阶段学生课业繁重,除去上课、自习时间,剩下的时间所剩无几,这时候还要求学生在数学兴趣小组中积极发挥作用,似乎不太可能。这时,就要求数学老师积极发挥协调、调动的职能。例如,每一周,年级的数学老师协调出共同的课时,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兴趣小组交流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就业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又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高校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整合资源,促进就业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就业中的弱势大学生,即就业困难学生群体。
一、就业困难学生界定
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2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19 号)文件,"要根据女性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以及大城市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点,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可见,高校就业困难学生主要是指因经济状况、学业、身体残疾、性别、民族、专业限制等方面的原因,而长期未能就业的学生群体。
二、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1、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就业困难群体往往存在就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专业知识、就业技巧、实践操作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还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成长资源相对较少,在外语学习、电脑技术等各方面起步较晚,综合素质提升压力大,在求职就业时受到经济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就业竞争力弱。学习成绩是招聘单位考察大学生求职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业困难学生往往会因此而错失很多就业机会。而身体残疾、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会被很多单位拒之门外。也有单位因考虑到出差、值夜班和工作量等问题,而不雇佣女性应聘者。还有一些单位对学生的"出身"及第一学历要求较高,如招聘只面向"985"、"211"高校,有专科学习经历的不予录用,又或对籍贯、户口有要求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加重了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求职压力。
2、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多数就业困难学生在求职中并没有树立科学客观的就业观。主要表现为不能客观认知自我,科学分析自身就业能力,做到个人能力与岗位的匹配。他们往往走入两个极端,一部分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人际交往、学业成绩不理想等问题而一味否定自己,害怕竞争,对就业预期很低,在求职中不敢迎难而上,缺乏主动性;另一部分学生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和劣势,没有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和择业定位,急切的想要改变现状,而一味追求竞争激烈的热门岗位,导致求职就业屡屡失败。
3、就业心理存在问题
就业困难的学生往往还面临着经济、学业、人际交往、身体因素等其它各方面的压力。而其根源问题不得以解决则会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甚至导致心理问题。常常表现为压力过大,不愿直面困难,更加封闭自卑,缺乏自信心和动力,进而直接影响其求职就业。
三、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措施
1、高校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全程化,对就业困难学生实现精细化帮扶
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教育,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科学的做好职业定位,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现就业。在全程化的指导、教育中,也号召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就业困难学生实行早发现早帮扶。由于每个学生的问题各有不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精细化的指导,尤其是对特殊就业困难学生要进行一对一帮扶。可以发动全体教职员工针对相对集中的问题,成立不同的工作坊,如由心理老师建立解压工作坊;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建立学业帮扶工作坊;就业指导教师建立就业技能提高坊等等,对共性问题统一辅导帮扶,再针对个性问题一对一指导。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成长档案,定期回访跟踪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测评和职业定位,确保帮扶效果。
2、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
建立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的互动机制,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鼓励其明确目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求职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客观的认知自我,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的改进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科学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既不过分自卑,自怨自艾,也不盲目乐观,眼高手底。
3、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
就业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学业、心理、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人际交往能力差,就业技能欠缺的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技能培训,包括信息搜集、简历制作、面试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的灌输,更要做到实践强化。加大培训的实践练习比重,由学生模拟练习,就业指导教师点评;也要充分利用高校合作企业资源,开展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等活动,由用人单位实战指导;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校园招聘会,锻炼自己的求职就业技能。
4、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拓展就业途径
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就业困难学生推荐实习、就业岗位,并予以政策上及经济上的帮扶。号召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开拓就业岗位;积极开拓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实习、就业机会;通过校友资源不断拓展就业市场等。优先为就业困难学生推荐就业机会。同时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讲解国家、当地的就业帮扶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如国家关于残疾人就业、低保家庭就业等的相关政策,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帮扶政策实现就业。同时鼓励学生将目光转移到基层岗位,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公益性岗位,投身"三支一扶"、"到村任职"、"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一方面通过基层的锻炼机会,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也将自己所学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帮助更多更需要帮助的人,在就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实现就业。高校应做好创业政策宣讲,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申办《自主创业证》,扶植创业孵化项目等。
就业工作不仅是高校工作的重心,也是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民生之本。高校在狠抓就业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在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群如.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1,(8).
[2]燕昭乐,杨德祥.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服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林立宏 LIN Li-hong;董赫 DONG He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 163318)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兴网络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大数据正引领着信息时代新一轮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就业工作也逐渐融入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总结利用。重视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数据梳理,发现相关关系和发展规律,对有效的指导高校就业工作开展的方向和程度,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高校;精细化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192-03
作者简介:李超颖(1986-),女,河北唐山人,硕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就业指导。
1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龙玲[1]通过对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除了小部分知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进行了比较有效的接轨外,大部分高校由于大学生整体就业观念和竞争实力不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挑选从量的需求上升到质的需求、高校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占主导,就业指导服务、专业学习、综合实践提升素质三个维度彼此孤立,对创业的扶持力度不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原因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发展有明显的不匹配性。
笔者经多年就业指导工作经历认为,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集中在:开设职规课、就业指导课、创业课等课堂模式教学,进行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能力大赛、创业大赛、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的公益性就业指导讲座等就业活动,但无论从重视程度,还是从课堂效果、活动的参与度方面都大打折扣,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2 精细化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黑龙江某高校某学院近4年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跟踪满意度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大多数毕业生在刚毕业时,关注的只是有份差不多的工作,完全不考虑行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和自身发展的匹配度,对就业技巧还着眼在如何巧妙的应对及博人眼球的阶段,没有求职岗位与内在需求和素养互相贴合的概念。但在工作一年后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大多数往届毕业生对学校目前的就业指导有更好的建议,认为如果能在找工作前系统的教授,第一份工作会更合适。在工作两年以上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在您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栏中,忠恳的意见很多,集中表现在,教授就业技巧、社会思维方式、一对一指导、面试技巧、英文投递简历技巧、职业的短期规划等分类非常细致、能满足个人需求的指导中,甚至还有人认为有效的沟通方式也应该列入就业指导课中,系统的教授,以及按专业、按岗位划分就业指导的内容。
由此可见,毕业生们在步入社会一年之后,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高度:不能单纯的按传统的课堂模式来进行,要与社会接轨,针对就业过程中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精细化的指导。最为重要的是,让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们就开始思考就业,激发起他们的对职业的兴趣。
经过“一对一”就业指导跟踪的毕业生与未经过任何指导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稳定情况比较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即便是最基础的”一对一“就业指导,对毕业生的择业与职业稳定性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人职匹配方面契合度更高。因此,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作为“一对一”就业指导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择业能力都产生积极的作用。
3 精细化就业指导发展的现状
在英国的一项关于待就业学生的研究中提到:在就业机会中等待学生的就业技能的使用、自身因素和外在就业因素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英国2000年就已经有高校将就业技能课程尽可能植入到专业课程中,并且建立了一套详实的就业技能评估体系,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接触、提高这些技能[2]。
我国高校也提倡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一对一帮扶”,分类指导等,方式大多以定时咨询、学生管理者以谈话、走访寝室的机会同时进行指导,辐射面比较窄,指导深度不够。
目前有清华大学在精细化就业指导方面的创新有:“韩威工作室”、“彭凌工作室”等,将教练技术(coaching)运用到职业指导工作中,教练和团队成员在小范围内开展项目合作的形式,打破了以往职业辅导工作惯有的一对多讲授分享的传统模式,帮助同学们真正走出校园。很多企业也看到市场空白,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精细化的职业辅导和就业指导服务。
4 精细化就业指导的普及方式
4.1 高校制定相应的管理、发展制度
在当前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精细化就业指导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直接、工作量很大的一种方式。因此无论在师资的专业素养、人员配备、人员流动或者专业课教师担任就业指导教师等方面,还是在利用政府、社会的优质企业资源,给学生提供实战的场地;针对创业为学生提供小型创业项目等等,都要有系统的管理体制,对授课教师要给予前景规划。
4.2 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归纳
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大数据应用,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就业全过程中相关群体的全体数据的集合,集成应用识别、收集、存储、分析、挖掘等相关技术,帮助就业工作人员更好的利用数据发现问题、解释问题、预测问题。
明承瀚[3]认为基于大数据的就业工作系统应该包含:用人单位基本信息系统、毕业生基本信息系统、就业市场分析系统、毕业生求职行为分析系统、毕业生帮扶系统、离校毕业生跟踪服务系统、就业预警系统。并阐述了如何进行数据的使用。模型如图2所示。
4.3 全程化的灵活的就业指导
所有高校精细化就业指导的对象不只是马上面临就业的毕业生,而是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工作的对象年级越低,职业辅导的效果会越显著。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让学生在大一就开始畅想未来,而是根据科学依据,比如自身的气质特点、兴趣爱好、未来就业地点等来设定,结合自身的最优势,最擅长的方面来设定,或者可以结合自身最渴求的方面来设定。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之初,就以各种方式引起其和家长对就业的重视程度。
4.4 重视实践环节
目前高校开设的实践、实训课程,课时很多,内容也多样,并分布在各个年级,但方便管理,大多是学校统一设定,根据个人意愿占用学分的实习不多。
李婧[4]迟借鉴美国“服务-学习”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方式,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相结合,在满足社区真正需求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延伸到就业教育中。
4.5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当前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和授课方式都缺乏新意,内容滞后市场需求,方式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葛焱[5]提出了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综合大学生就业思想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和就业信息指导等内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全真场景的模拟与角色的扮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情商的一种课程体系。李作威[6]提出ISAS就业指导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从课程分解、课堂分工、组织材料、学习分享等方面将教学工作模块化、系统化,根据授课班级人数,将学生分组,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课程内容确定一个或多个ISAS教学主题,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的主题收集信息归类整理,制成PPT或视频资料进行课堂展示,老师参与点评。
4.6 建立完善的就业能力评估体系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就业能力评估”思想作为欧美高等教育质量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被广泛用于对高校学生评估问题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评定学生进入就业领域的各项能力,从而为高校在“投入—产出”链上的质量做出评价。
文静[7]认为高等教育中的就业能力评估主要从三大主要板块入手,考察学生个人品质、核心技能、延伸技能,在此之下建立观测点,并且评估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现实状况作出微调。
刘林认为[8]构建正确的基础模型并展开相应的问卷调查研究,是评估大学生就业能力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拓宽模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模型构建和应用的可操作性,以社会实际情况为主要研究背景,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汇集有关的实践结果。
5 精细化就业指导对高校就业的促进作用
以黑龙江某高校某院为例,从2011年开始对五个专业推行精细化就业指导模式,以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担任指导教师。从入学起,收集录取数据、档案数据、个人兴趣特长、就业意向、成绩、参加实践活动、参加科技类大赛、参加学生活动获奖、参加选修课、以及同学和老师的评价等方面的数据,作为就业指导的参考数据,结合朗途职业测评等专业测评软件,得出一次数据分析结果,确定阶段性的职业目标,并与近三年来毕业生自主应聘的用人单位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出目的单位和岗位。由于刚入学时学生存在不定性,因此结合自身认知情况,数据分析结果在大一时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大二每半年进行一次,直至与自身感性认知相吻合。吻合之后,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评估,预测其就业结果。
学院针对不同时间节点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以案例、团队协作、或者问答讲座的方式进行授课,每位学生也都有自己的职业指导课表,包含就业技巧、软实力、自主选择课外、校外实践等课程,实践课程必须有主管领导出具评价报告,加盖单位公章。
个人职业指导课表(以大二上学期目标为电气工程师为例)(表2)。
在大学四年级的就业前夕,对经过精细化就业指导的学生进行就业能力评估,预测其就业结果。与第一次就业能力评估相比较,整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提高,见图3。
在就业率和违约率上与前两年比较如图4,均截止到当年8月31日。
由此可见,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无论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上,还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主体是学生,教辅人员的角色是引导,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归纳,得出切合自身的职业目标,并建立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学生个人职业辅导课表,通过新型课堂和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严峻的形势下,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做到人尽其才,人职匹配。精细化就业指导是未来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方向,其基础是收集数据的准确性,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归纳出就业期望与岗位之间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学生的就业状况,找出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对策,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结构调整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作威.ISAS教学法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1),53-61.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流动流失,严格控制学生辍学现象,保障全民义务教育的真正实施。经教师会议、教研会议反复协商,学校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广泛宣传教育。
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宣传义务教育法;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以及给家长的公开信等形式,宣传义务教育法。
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首先学法,懂法,做学习义务教育法的先行者,做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员,做义务教育法实施的典范。
三、每学期召开不少于两次的研讨会,研究、布置、实施控辍保学制度
四、定期向当地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教育领导汇报控辍保学的情况。
五、建立健全在读、流动、流失告知制度。
学期开学,班主任向教务处报告,本班学生流动、流失情况;学期中,若有学生流失、流动情况,必须及时向学校报告,做好统计,若因病、因事停学、转学等,必须要求家长(监护人)带上相关证明材料,到教务处完善停学、转学等相关手续。
六、建立健全学藉管理制度,专人管理学生学学籍,及时更新学籍变更情况,建好学籍电子档案和文字档案。
七、填好学生报名册,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开学两周后,将填写规范的学生报名册交教务处存档。
八、组建好借读学生花名册、流动学生花名册、流失学生花名册。
九、建立“大手帮小手”制度,班主任为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学科教师至少确定二名学生为帮扶对象,党员、领导干部至少确定三名学生为帮扶对象,不定期地找学生谈心、家访等。
十、对于流失辍学学生,必须进行跟踪追查流失原因,耐心劝导家长(监护人)送子女(被监护人)返校读书,还可联系当地政府,协同做好家长(监护人)的工作。
十一、控辍保学工作,纳入教师期末综合考核的范围。
对控辍保学工作做得好的教师,在评优、评职等方面,做优先考虑,对不重视、不参与控辍保学工作的教师,给予点名批评,当期不评优,年度考核不评优。
十二、专人负责控辍保学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学生流动、流失的各项相关档案,完善相关资
西潘楼中心小学控辍保学制度
为了巩固“普九”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制度:
1、领导重视,成立组织,专人负责,形成控保网络。
2、执行“教师承包学生制度”。校长为组长,实行分级承包;班主任,承包教师分别承包一定数量学生,形成一整套激励机制。
3、班主任与承包教师密切配合,互相沟通,实行“责任、奖惩挂钩”制度;承包教师配合教导处实行“日跟踪监测”制度。
4、认真履行承包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学生一天不到,必须有请假条,两天不到,必须亲自家访,将家访结果上报教导处。
5、对部分学习较差,纪律散漫,生活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查找其原因,以真诚的态度,力能所及的举措,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包袱。
6、学校每月定期召开全体教师会,汇报承包学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进的来,留的住”。
7、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评优评先工作中,每辍学一名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扣承包教师2分。
8、年终评出无辍班级,并给予奖励。
西潘楼中心小学控辍保学制度
为了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保障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素质,制止中学生辍学。特制定控辍保学规章制度如下:
一、责任制度
实行控辍保学校长责任制度,确定控辍目标落实到班级,责任到人,每学年同各班主任签订控辍目标责任状。教师与学生家长签订控辍目标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将完成控辍目标作为教师的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并列入考核内容,定期召开控辍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力求提高,对完成控辍目标的教师予以表彰,对无辍学的班主任实行重奖,对完不成控辍目标的,除予以罚款外,限期完成控辍目标。
二、辍学报告制度
班级发现辍学,要及时进行家访,做好家长或监护人的思想工作,劝导学生复学,工作一周未复学者,班主任要填写“辍学报告单”递交学校,学校报告给镇政府主管领导,由镇、村向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发“辍学生返校通知书”,及时采取措施或强制学生复学,对未能及时报告或未及时家访,工作不实造成辍学的,追究班主任的责任。学校责成专人负责,每月将辍学情况上报给区教育局和督学室,保证及时上报。
三、学籍管理制度
1、按教育局统一要求建立规范的学生学籍,人口档案资料,逐步利用现代化手段,力求两年内学籍使用计算机管理,使之管理科学化。
2、在规定时间内为新生办理统一的学籍。
3、确定专人管理学籍,严格转入转出制度,手续健全、档案完善。
四、跟踪制度
班主任对每个辍学生和有辍学苗头的学生要及时跟踪,了解他的辍学原因、思想动态及监护人的意见,做好跟踪记录、家访纪录,在做好复学动员工作的同时,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去向,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学校。
五、救助制度
为制止辍学,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杜绝因贫困而辍学现象发生,特制定此项制度。
1、班主任要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有所了解,及时家访,对于人均收入低于全镇平均收入的学生列为本班救助对象。
2、对于全镇特困户、贫困户的子女入学,由镇民政部出具证明,学校适当减免费用。
3、建立扶困基金,开展扶困助学活动,通过手来手、一帮一的形式,切实保证贫困生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
六、家访制度
为保证控辍保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特制定家访制度。
1、班主任要定期对本班学生进行家访,及时沟通学生校内外表现,做到对症下药。
2、发现学生厌学情绪,班主任教师要及时家访,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协助学生做好工作。
3、对于产生辍学想法的学生,班主任更要及时地进行家访,对家长讲清学习的重要性,及时宣传《义务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条例,以保证完成“普九”学业。
4、每次家访班主任要做好家访纪录,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七、后进生转化制度
1、对于本班的后进生要分清类别,做好记录。
2、针对本班的后进生,班主任对每一名后进生做好转化的计划、实施步骤等纪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和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有机结合,使其尽快转化。
3、及时做好记录,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八、奖惩制度
1、班主任老师要每月向学校汇报本班人数及有关情况,必须完成控辍保学指标,完成指标者每学期奖励100元
2、对于未完成控辍保学指标的班主任,每差0.5%罚款100元,并在本年度内不准评先选优。
西潘楼中心小学控辍保学措施及奖惩制度
一、控辍措施。
1、建立控辍领导小组,督促检查、指导控辍工作把控辍工作纳入工作日程,认真的抓好、抓实。
2、实行天天过问、周周检查、月月总结制度,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教学管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留恋学校,把学校变成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4、实行奖励机制。严格控制学生流失,流失率不得超过3%。
5、实行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包校、班主任包班、科任包人,形成领导把关,人人抓控辍。
6、经常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情况,保证学生到校学习。
7、经常向学生、学生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以法控辍。
8、与镇、村干部联系,由下村的镇干部出面,配合学校动员辍学生入学。
9、对后进生。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按照国家教育部、省市有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会议和文件精神,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措施,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严格控制各科考试量。制定辅差转化措施。使那些因厌学而辍学的学生入学。
10、科任教师要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学生未上学后,要和班主任到家动员学生上学(至少配合班主任家访1次)。如果科任教师未参加动员工作,该教师所得控流奖将由参加的教师获得。要求班主任在做动员工作时,要通知到科任教师,并做好动员工作记录,交教导处统计。如果做了大量工作仍未返校,班主任要以书面形式将流失原因及动员情况及时上报教导处。
二、奖惩制度。
1、学校摸清班级学生底数,实行班主任包班,班级流失一名学生罚绩效奖
2、对流失学生承包到人。无论是班、科任,对所包的流失的学生,动员上学,进行适当奖励,对所包的学生动员不来的不发奖金。学校对控辍有功的老师给予表彰奖励,全年没有流失的奖班主任100元钱.
3、把控辍保学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4、对特困而辍学的学生采取减、免、缓的办法,减免杂费、书本费和住宿费等,以确保贫困家庭的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
—
【关键字】学测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
自江苏实行学业水平测试以来,化学学测每年都面临着课时少,任务重,学生基础差的教学困难。所以,追求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教学的高效性已经迫在眉睫。如何让学生在相对紧迫的几个月中具备通过化学学测的能力呢?实施有效教学对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下面谈谈在化学学测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转化差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不可否认,化学学测班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班学生化学基础非常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过关存在问题,有些学生进入高一时连基本的元素符号、化合价都不会,这部分学生到了高二无疑是交给老师一个“难题”。教师要想学测达标,就必须克服这个“难题”,而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则是第一要务。每年接手学测班后,我都要尽快熟悉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时同为成绩差的学生,但原因往往不同,大体可以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两种类型。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学生意志力薄弱,学习习惯差,长期不学习已经使他们“欠账”很多,以至学习信心不足,但是他们的头脑还是很灵活的,具备使成绩迅速提升的能力。所以只要他们能主动学习,教师稍加提携,学测过关应不成问题,但是想让他们主动学习则是难上加难,因为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状况,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要转化这部分学生需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关键是找到他们思想问题的根源。教师可以适时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个人前程、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他们注入动力,激励起他们学习的动机。第二种情况的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低下.但学习习惯较好,对于学习是有心无力。对这类后进生转化的重点是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为他们单独制定特殊的教学计划,从基本的化学语言符号教起,一步一步来,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把他们交给班上的优生,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这种方法效果尤其明显。有时只有和学生面对面后才能发现他们内心对于学习的渴望与无奈。这时候教师的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句鼓励的语言甚至是一个关心的眼神都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也许就会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所以在教学中对他们应以鼓励为主,多关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早日恢复学习的信心。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首先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目标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学测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会考得太难。题目主要侧重于最基础的化学素养。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认真分析学测说明,理清考试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要删繁就简。尤其对于化学基础薄弱的班级。我们就可以把教学目标可以定位在“灭D”而不是“争A”的高度上。备课时制定符合学生实情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有效教学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个学测阶段教学内容的确定,另一种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前者需要在学测说明的指导下,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提取出来并系统化,力求精练。后者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情,确立好重点、难点。比如,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只需要强调氯气与铁的反应,这是最重要也最容易出错的一个。对于推断题也可以总结给学生最容易考到的金属是铁与铝,则铝热反应要求重点掌握,其次容易考到的金属是钠。则与其相关的反应就要确立为重点教学内容。而试卷的评讲内容,对于最后控A的题目,我们可以只选择其中一两个简单的填空加以指导。其余的放弃,个别学生的疑问可以在自习课上单独给予解释,做到有舍有得。这样既能简化教学内容,又能抓住重点。有效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仅只是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接受这部分知识,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总之,充分有效的教学准备工作是极其必要的。这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升。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化学学测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在临近考试前,应重点面向C等级及以下的学生。上课时不要急着赶进度,应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确保学生都在集中精神听课,尤其对那些非智力因素的差生,可以以提问的方式不断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还要时刻观察另一类学生的反应,如果他们面露难色,则要放慢授课速度。习题讲评时,对于一些典型的、经常出错的基础题目,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解,这样既能帮他们理清思路,又能很好地吸引其注意力。
四、合理的练习反馈是有效教学的必要部分
如果没有有效的练习来巩固课堂教学,那么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但考虑到复习时间的紧迫与学生本身情况(部分学生四门学测成绩都比较差),练习应做到适量、典型。目前还没有一本针对性很强的化学学测辅导书,最好精心编写适宜的教学案,每节课至少留出一半的时间来做习题,做到及时巩固。只有实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合理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只有及时将学生的掌握情况反馈给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不断进步。
关键词:任务;设计;计算机课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9-0000-02
Task-driven Method Useing in the Computer Class
Lao Ruiwen
(Zhongshan Technical Institute,Zhongshan528400,China)
Abstract:The task-driven method i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the teacher does not directly explain the course content,teaching content but to break into a series of tasks designed to allow students to complete one task through their own to learn the knowledge,master skills,teachers play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process,students are learning the subject.
Because many of the computer and is operating mainly specialized courses,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 software,many teachers often use the spoon-fed teaching simply ignores the use of task-driven method,and more ignored the design of classroom tasks,and students In such a boring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the learning interest decreased with the learning initiative.I contact thei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of course the task driven method in the necessity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Task;Design;Computer course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更是如此。作为职中计算机老师,应该用什么样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快掌握并能学以致用呢?我想;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及其创新能力,是关键!那样才追得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本文作了以下阐述:
一、使用任务驱动法的必要性
传统的计算机课,往往使用原始的教学法:以老师讲为主――老师给学生演示所教授的内容,学生跟着教师操作。老师上课辛苦,学生听课乏味无趣,学习气氛活跃不起来,教学效能,自然也很不理想。
什么教学方法才是职教计算机课的金钥匙呢?
任务驱动法:老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学生完成了一个个任务,知识、技能也就自然掌握了。教与学,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起辅助作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法符合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心理过程,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情景的驱动下,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求知欲望大大地被激发,培养出了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懒老师培养勤学生”。任务驱动法,职中计算机课历久弥新的教学方法,此法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任务驱动法就是职教计算机课的金钥匙!当学生“我想学,我要学,我能学”,你的课堂就已成功一半了。
二、任务驱动法在课堂上的运用
(一)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创设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就是驱动任务的设计,而驱动任务不是无凭无据的,必须根据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定。例如在word的图文混排一课中,根据这个目标设计出如下任务:如做一张教师节贺卡或者一个小电子报刊等,就算同一个任务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如男生多的班会更喜欢体育运动、汽车、电玩等为内容的电子报刊,宣传海报等,女生多的班则又不同了。根据学生特点去创设驱动任务,才能提高学习气氛,抓住学生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大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
一堂课的大任务通常难度比较高,包含的知识点多,所以学生很难一下子就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设计任务时,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分层次、分阶段地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学习模块,为每一个小模块设计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完成了一个个的小任务,大任务、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地实现了。这样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更易入门,循序渐进,学生提高了自信心和兴趣,促进了课堂和谐。
例如我在《excel数据的自动筛选》一课中,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大任务:根据资料excel工作表“破案”,某市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公安局刑警大队根据侦查到的线索请求同学们的技术支持,看谁最快帮助警察叔叔破案。接着又把这个破案的大任务分成五个小任务:
小任务一:作案者可能是个女性。
小任务二:性别很难判定,但听口音好象是O地人。
小任务三:作案者身高在1.7(含1.7M)以上。
小任务四:作案者年龄约在30(含30)到40(含40)之间。
小任务五:作案者好象姓陈。
帮警察破案,新鲜刺激!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完成了这五个小任务后,都顺利完成了“破案”这个大任务,教学目标也轻易达到了。每个小任务完成都带给学生一次成功体验,个个学生脸上都露出满足的笑容。
(三)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
又例如在word输入文字和简单排版等课中,一些老师只是简单抛出“任务”:请学生自己在word中录入和排版,但是会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玩游戏,少数在慢吞吞地录入文字,即使录入完的同学根本不知道怎样去排版,学习效率降低,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什么造成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呢?问题在于缺乏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的、良好的情境。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在上课时,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具有吸引力的、具有开放性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会很多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采用竞赛、互助的方法去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学生之间竞赛的方法,有利于激励学生有上进心和自信心,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例如在“发邮件贺教师节”一课中,我提出竞赛的方法,并且提出了用竞赛的办法看谁能最快地学会发邮件给老师,能在老师所规定的时间内学会发邮件的,评为“邮件高手”,并加10分来进行鼓励,并鼓励已加分的学生自觉地去辅导所需要帮助的学生,并按照公式“所辅导学生的个数×2分”来再进行相应的另外加分,每个任务完成后,老师身边就涌现出一批的得力助手了,有了他们的帮助,老师的任务能顺利的完成。这种竞赛、互助的方法也实现了“培优扶差”的目标,为任务驱动法在课堂上的实施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五)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组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当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老师需要及时并适当地作出点评,或者让学生自己点评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或者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因为对任务的点评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好时机。
每当学生完成了每个大任务后,我都会挑选出那些完成得很多的同学的作品,用多媒体广播系统当场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鼓励他们,并给他们每人加10分。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把一些优秀作品打印出来贴在课室的“学习园地”上面,同时让他们作成功的经验介绍。另外完成得一般的同学,就动员完成得好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帮补”。这种对上机任务及时作出点评的方法我经常用在课堂上。
三、事实证明,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5年来,我在带很多班级参加广东省计算机中级或者全国一级考证,考证的通过率一直能保持98%以上。我觉得用“任务驱动+及时点评+一对一帮扶”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能确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牢固地掌握好老师传授的新知识、新任务,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联系教学实践的教学体会,浅谈了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课中的必要性和应用。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符合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心理过程,因为它能使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情景的驱动下,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培养其具有自主使用计算机的意识,也有利于计算机老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希望从事计算机或者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抓住任务去驱动法这个利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关键词】学风,文化,感恩,服务
烟台南山学院作为南山集团投巨资兴办的民办高等院校,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不仅为社会输送了数以十万计的各类人才,而且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培养基地,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慕名前来求学成才。目前,学院仅在校大学生就有3万余人,他们作为当代社会青年中的优秀群体,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重要使命,其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烟台南山学院结合学校应用型、技能型的办学定位,学风建设也走了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南山学院学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助学生成才的工作理念,以落实生涯规划和加强形势教育为切入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强化工作为突破口,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以学习竞赛活动为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优良学风“示范班级”创建和考验俱乐部为载体,探索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引领作用、学生骨干的带动作用和学习先进的榜样作用,营造良好地学习氛围。学风建设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学风建设方案的制定;教务处学生处负责学风建设工作计划的落实和总结;任课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思想,严谨治学治教,认真搞好教学;各辅导员负责本班学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把学生引导到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提高上来;学生党员要积极配合团总支、学生会做好学风建设的宣传工作,认真组织各班深入开展学风建设的系列活动,及时通报学生建设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班班团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认真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积极组织本班同学参与学风建设活动。总结烟台南山学院的学风建设,应从坚定学习目标、加强文化建设、开展感恩教育,做好学生服务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培养目标,打牢学风建设基础。
烟台南山学院在高职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一贯注重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的办学传统,决定了“技能型、应用型”学风建设的价值取向。一是学校领导重视,南山学院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二级学院院长任副组长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烟台南山学院、二级学院、教辅人员三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保障体系,形成学风建设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教辅人员具体抓的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制度规范,烟台南山学院相继出台了《烟台南山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系列学风建设文件,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把引导与约束、提倡与反对结合起来,鼓励勤奋上进,褒扬科学严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三是强化课堂管理,落实教风建设。校督学办公室检查落实教学授课情况,任课教师严格考勤,严抓课堂秩序,班主任进课堂听课、查课,打牢学风建设基础工作,规范学生课堂纪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管、帮、带、辅”的教育模式。成立了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推行辅导员每周五次进课堂听课制度和分管院长、任课教师、辅导员学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选拔高年级学生党员干部担任学业辅导员,开展“党员一帮一”、“班级一帮一”、“名生讲坛”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四是严肃考风考纪,开展诚信应考系列教育活动,推行诚信应考承诺制度和“作弊可耻”签名活动,规范了考风,净化了学风。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风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一是开展 “文明校园、阳光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四园建设。校园建筑简约朴素,图书馆、校史馆、实训室、各处园林、古今中外名人肖像、名言警句与花坛湖水相映成趣,发挥着“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育人效果。二是开展党、团、班学风建设活动,学生党支部、班团委围绕学风建设开展“我的大学目标”、“优良学风,从我做起”恳谈会、主题班会、演讲赛等活动。结合学科特色,人文学院开展了“不同的语言编制同一个梦想”外语角活动,商学院成立了“学习与管理经验交流协会”。三是突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以科研创新为起点,切实推动学风建设,积极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做报告、开讲座,为广大师生奉上精彩的学术盛宴,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设有机械、机电、汽车、电子、计算机实训中心四处,二级学院共设有专业实验室155个,近年来学校连续增设实验场地和设备,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扩大实践课时比例,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注重将企业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使教学工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把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工作现场,使学生在真刀真枪中得到磨练提高,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锻炼了他们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四是是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和创业活动,每年每一专业都要精选一项省级以上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每年的“南山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做好国际劳工组织推广的SYB(创业培训)项目;帮助学生融入各地政府提供的创业扶持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文化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内生动力。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南山学院通过感恩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们将感恩图报与个人奋斗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知恩”到“感恩”,从“感恩”到“报恩”,从而把感恩转化为人生成长、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进而成长为本领高强、品德高尚、事业成功的优秀人才。一是开展“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社会”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内驱力上引导学生树立勤奋学习刻苦求学之风。二是对边疆地区学生和困难学生开展帮扶、救助活动,通过奖助学金评定发放,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援助和就业指导,开展就业前景分析和择业规划,帮助他们安心学习,激发学习热情,顺利完成学业。三是深入开展谈心制度,辅导员每周深入宿舍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深入班级对学生进行访谈,关爱关心学生成长,并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一对一谈心或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从大一入学即开展专升本、考研教育,为学生选配升本、考研优秀指导教师,提供专门学习场所,举办专题报告。
四、服务与指导相结合,深入推动学风建设。
一是开展“小管束,大服务”以生为本的服务活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温馨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精细化的服务,以促进学风建设。南山学院专门成立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分设8个窗口,来自学生处、后勤处、教务处、财务处和考务中心5个行政部门的14名老师每天为学生办理各种业务、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奖助学金、学籍异动、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前来咨询的学生高兴地说:“一站式的服务与咨询解决了我们不懂流程、来回跑部门的难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烟台南山学院出台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计划》、《烟台南山学院学生班级导师制管理规定》,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建立了一支以专业导师为主、辅导员为辅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