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旅游交流材料

时间:2023-02-07 03:06:40

导语:在旅游交流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旅游交流材料

第1篇

县乡是地区周边的中心乡(镇)之一,距市区21公里,全乡现有人口2.7万人,到年底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652元。根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到年达到4000元的要求,我乡认为,除抓好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以小拱棚为主的瓜菜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劳动力转移外,乡还要抓好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才能确保乡人均年增收600元,到年实现人均收入4000元的目标。

一、乡开发农家乐旅游的优势

乡是旅游产业的大乡镇,人员往来较多,具有发展农家乐诸多优势。一是旅游景点集中。500年无花果树王、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库克玛日木石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蔚事迹陈列馆、百年古水磨、盛产墨玉的喀拉喀什河等景点均在乡境内。二是交通方便。乡政府驻地距市区18公里,距飞机场10公里,乡辖各景点与千里葡萄长廊、乌鲁瓦提风景区串成一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是水果丰富,品种齐全。乡独特的水土条件,使盛产的核桃、无花果、石榴、木瓜、红枣、青皮桃、葡萄、白杏、玫瑰花品质上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喜爱。四是生态气候条件优越、空气质量好,依山傍水,植被绿化面积达到81.3%,是夏季度假避暑的好去处。五是民风民俗有特色,维吾尔民族小吃品种齐全,从事餐饮业的个体户较多。六是部分农民已经建设一批配套的垂钓园等休闲区,具有农家乐的雏形,积累了发展农家乐的经验。

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现实意义

农家乐是利用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等农业农村的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自然、体验农村、感受民俗、休闲娱乐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发展好农家乐旅游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农家乐旅游与农业密切相关,可以把当地的民俗风情、农产品等通过农家乐的渠道,转化为经济收入,促进城乡交流与合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缩短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2、为农民找到了一条增收门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非农转移。经营农家乐旅游大多是本地农民,其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大部分可以利用闲置的房屋和生产资料,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经营灵活等特点。在本人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他人的增收。全乡有富余劳动力6800人,通过外出务工,拾棉花等方式已实现了劳动外出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转移4754人,现在本乡从事农家乐服务的劳动力312人。

3、丰富旅游产品,扩大旅游内涵。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相比,农家乐旅游活动包含更多的科技知识、农耕文化和乡土民俗,可以提供更有特色的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提升旅游消费的质量和品味。由于农家乐旅游开发低成本带来的低价格,对广大的乡镇工薪阶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大众旅游产品。

三、乡开发农家乐旅游的具体做法

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是向农民大力宣传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无烟工厂,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二是乡政府还主动组织农民代表到北疆等农家乐旅游开发经验成熟的地区参观学习取经,通过亲眼所见的实例,来激发他们开发农家乐的信心和干劲;三是同时,乡政府在用地、用水、建房、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技术资金支持,并协调工商、税务、卫生、安全、治安等方面的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扶持他们先开业后规范。

从年下半年开始至年上半年,乡已建好的初具规模的农家乐达到10家,同时可接纳1500人就餐,其主要以家庭开发经营为主,基本可归纳为以观光果园、休闲渔场、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娱乐型”。

四、发展农家乐旅游今后努力的方向

目前,我乡正在紧扣“两个加速,一个突破”这一主题,创建旅游品牌,随着“创优”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必将带动我乡农家乐旅游快速发展,农家乐旅游将成为乡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加快我乡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要突出七个结合:

1、要与突出文化内涵相结合。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农家乐旅游资源,科学策划开发项目。加强文化内涵和挖掘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在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上做文章,改变目前我乡农家乐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使农家乐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品味和艺术格调。

2、要与保持本色,突出特色相结合。农家乐旅游之所以在短期内快速兴起,其中很大一个方面就是得益于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必须强化特色意识,突出“农”家特色,这是确保农家乐旅游做鲜做活的核心和灵魂。要注意保持农村朴实的乡土本色,突出乡自然的田园特色。要注重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农家乐旅游的魅力。

3、要与农村新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充分利用田园、果园等环境,促进农村经济与旅游经济有机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通过开发农家乐旅游,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中职 旅游英语 教学现状 教学实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旅游业获得蓬勃发展,出入境旅游业务大幅增加,带动了整个社会对旅游业中既懂旅游又懂外语的人才的需求。于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相关旅游专业应运而生。而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尤显得重要,因为他们中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导游行业或到星级饭店工作,所以及时发现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旅游英语的特点

旅游英语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与其他基础英语不同的特殊性。旅游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涉外饭店工作还是英语导游工作,提供的都是面对面的直接服务,服务过程中都会涉及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将旅游英语仅仅看做是专门用途的英语是不够的。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更是一门着重应用的专业外语。它不仅综合了英语的基本特点和旅游专业基础知识特点,而且是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兴起和存在的源泉。所以,相对常规英语,旅游英语有着自己的特点:

1.旅游英语的语言特征。旅游英语具有专业名词多、知识面宽、词汇量大、口语表达能力强的特点。其中,口语性是区别其它英语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在旅游业中,尤其是涉外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均是通过直接与外宾进行交流而提供服务。他们所提供的主要服务是语言服务,这种语言服务不同于一般情况下两个不同国籍人之间的交流与谈话,它是不允许存在诸如语法或语音各方面的错误的。因此,涉外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能交流、会沟通,这就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专业知识做到精细到位的讲解,使外宾心神领会,并且要求学生掌握通俗易懂、纯正准确、地道规范的语言,从而拉近自己与游客间的距离,使服务更加人性化、亲切化,工作得以高质量成功地完成。

2.旅游英语的跨学科性。旅游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课,也是一门旅游课,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历史、地理、风俗、文学、地质、宗教、烹饪、建筑等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既要掌握旅游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旅游专业英语教师要有双重的学科知识,既要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又要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3.旅游英语的文化差异。旅游业的发展,形式多样,而旅游英语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既可以与外国游客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又能够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来到中国的世界人民不感到孤单,能够很好地领略中国的文化内涵及风土人情。旅游英语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与游客之间建立的一种纽带和交流桥梁,通过这种纽带和交流桥梁,才能让游客真正了解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内涵的中国,所以对语言服务要求高。又因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传统习惯,所以在介绍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其它民族的传统习惯。学生应该在学习中懂得,各族人民在交流中要,既有文化差异又要兼容并包。

二、旅游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旅游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旅游英语更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而中等职业学校对于旅游英语的教学还处于不断摸索、改革和总结的阶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所以师生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生源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群体构成相当特殊,普遍来自于初中阶段的后进生,还有部分学生中学都未毕业,更甚的是部分学生是打工回来复读的。他们年龄参差不齐,基础良莠不分,尤其英语功底不扎实,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中的听、说、读、写几项技能没有明确的概念。基础不好的暗示让学生丧失了英语学习兴趣,然后直接导致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厌恶。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学习主动性差,兴趣的缺乏导致学习目标无法树立,进而忽视学习;二是学习意志薄弱,不良习惯较多,自我控制能力差,不愿完成学习任务;三是缺乏对学习的信心,多数同学会产生自卑心理及自弃心理;四是部分学生对教师和课堂存在抵触和排斥心理,学习的失败感让学生讨厌任课教师,导致师生关系不够和谐。

2.师资严重不足。旅游英语的教学,既包括英语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包括旅游专业知识的传授,但鉴于旅游专业的边缘性,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多数旅游英语课程的现任教师毕业于师范专业的英语教育专业,虽然有较为扎实的英语功底,但对旅游专业方面的知识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不能讲深讲透,于是授课重点就放在了常规的语法、单词等内容上,采取了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来教授旅游英语,从而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课学习到旅游专业知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导致就业时脱轨。

3.教学形式不妥。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实践教学经历,尤其是对企业的了解不够,在教学形式上凭借主观想象,不主动去了解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实际英语需求,教学和实践脱节。

三、提高旅游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

1.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旅游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双师型”的师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要求担任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更多的旅游实践知识,因此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深入了解旅行社、饭店、景点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方法的改进。旅游英语的侧重点在于以口头方式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它的形成又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它要求参与交际的人在语言、修辞、文化、心理、情感、语言的敏感性及对事物的态度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知识及交际技能的转换。打破常规语言教学已成为一种必需,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交际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已在旅游英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⑴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是一种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目标的语言教学方法体系。它是一个包括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教学技巧及有关教和学的一般性原则的系统工程,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之一。交际法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借鉴:首先选择来源于现实的语言材料。旅游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能够与外宾进行流畅有效的交流,因此必须抛弃单纯的语法、单词学习方法,使用真实的旅游业教学材料,如国外旅游景点现场文字、原版旅游管理教材、旅游杂志、电视广播、现场录音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模拟导游,引导学生提前体验从业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相关服务行业的整个工作流程和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尽快适应宾馆外宾的接待工作。其次,教师应在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交际活动的直接参加者,所以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去;而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及交互能力,尽量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切实体会语言的得体性及真实性,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中肯评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再次,旅游英语中应进行文化渗透。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语言实际上也是在学习一种社会的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交际内容涉及的背景知识一并传授给学生,并与本族语言及文化中类似的情景加以比较,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所学外语国家的了解。

⑵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是指把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情景里,让学生在听看、对话、谈话和表演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使学生在对语言材料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产生有意识记忆,并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与模拟情景中锻炼、强化、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更好地理解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与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活思维,从而加深理解学习材料,获得语感。

除了实践性很强的交际教学法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充分发挥无意识活动的作用,不断挖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大大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相应地,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借鉴:首先,可利用很直观的声音或多媒体来创设情景及展示情景。音响效果能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便于学生想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如果能使用具有图、文、声并茂功能的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使学生在较为真实自然的情景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学习效率将会事半功倍。其次,环境是学习的客观因素之一,但根据语言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征,我们可以克服没有真实语言环境的障碍,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组织学生创设交际情景,自然地把自己置于真实情景中,从而促使大脑轻松自如地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猜谜语、编故事、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使得学生在激烈的气氛中既锻炼了口语,也提高了交际能力。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创设情景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活动的难易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进其间。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我们的教育应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形成最佳连接,从而推进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如何运用灵活的现代化教学法,有效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和他们专业对口的英语方面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和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成为在社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纪俊超:旅游业发展与旅游专业外语人才的培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第3篇

一、树立“以人为本”新观念,摈弃“目中无人”的旧观念。

传统的地理教学只围绕“知识点”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无视学生的感受,出现重知识传承而轻能力和科学观念的培养。在课堂上以老师、教材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辛辛苦苦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对其成长和发展究竟有多少用处?因此,地理新课程改革: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摈弃“目中无人”的旧观念,把教学中心由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既然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教法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智力发展情况;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为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新的课程环境要求教师应即时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佳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学习铺路搭桥,使学生顺利、快速走好自己的学习道路。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适当的课题、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展现个性发展,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突破教材的界定,扩大学生学习渠道,进行创新教育。

二、突破教材的界定,选择联系学生生活实践的教学材料。

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对地理教材只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层次教学思考,对教材抱有神秘感、神圣感,对其绝对服从。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的编写可以围绕“标准”灵活组织材料,真正形成“一纲多本”。教师的教学同样少了许多束缚,可以突破教材的界定,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学材料既可以是教科书,又可以由教师组织、选择学生生活实践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究教材“为什么是这样”、“能不能有别有提法”、“与实际有什么联系”、“能不能拓展开”等高层次的教学思考。例如,地理教材中提到“旅游业是无烟(污染)工业”时,学生联系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旅游区车流的增加使有害尾气的排放量大增,景点餐饮业的发展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处对绿地、水面的白色污染加剧……对其提问:“怎么能说旅游业就是无烟(污染)工业呢?发展旅游业不能忽视环境保护!怎样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呢?”这样,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又对理论提出了质疑与挑战,拓宽了多向思维,培养了对生活地理的思考。

三、设计“使学生学会学习与创造为中心”的体验性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把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体验性的教学活动中,要尽量打通接收信息的渠道,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多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一做;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多说一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一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多动一动。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学会学习,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主要有互动式体验、情景中体验、想象中体验、实践中体验、艺术陶冶中体验等方法。

1.互动式体验

是师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对话与合作中不断碰撞中领悟学习内容并不断进行情感价值观的交流。如在学习《中国的旅游业》一节中,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类自己喜欢的旅游资源组成小组,相互分工、合作,搜集资料,能动地处理教材,加工、内化材料。课堂上,通过组际间交流展示、推出自己的资源优势,接受学生的“咨询”。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对话和互补,领悟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同时能感悟到学习的乐趣。

2.情景中体验

是在教学中通过巧妙设计情景,从而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生联想、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在联想与共鸣中体验到学习、感受到知识。如运用交通地图选择旅游路线的游戏,让学生在限定的旅游条件下,查找交通地图,选择适合的交通线路。如讲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时,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当地土著居民、开发商、政府官员等角色进行模拟辩论,阐明各自的观点。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大多数学生参与讨论,谈谈你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同学们在设定情景中,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在情感交流中体验到学习,感受到知识。

3.想象中体验

是学习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或学生从没有过相应的经验,教学无法组织学习的情景的时候,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情景,并在想象情景和体验交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学习到比书本还要多的知识。如在讲地球运动时,提出假如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太阳又将从什么地方升起?假如地球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直角时,那么一年四季将会怎样变化?通过想象对比,彼此交流想象体验,相互补充、纠正,学生能更深刻理解地球自转及四季的成因,同时突破思维定势,发展逆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第4篇

在的态势具有丰富的地理与人文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的旅游业从上个世纪80年展至今已较为成熟,旅游产品也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为集观光、登山、科考以及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在2005—2011年之间,除了2008年的“事件”对入境游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游客人数陡减以外,其他年份入境游客人数呈逐年上升态势,每年都以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根据旅游的总体规划,要将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必将持续增大,而懂外语的藏族同胞将会帮助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以及推动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要结合的产业发展具体需求做相应的调整,重视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适应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为的发展输入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1.以旅游英语为导向

加强藏族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英语习得可以通过在常规的外语教学中增加旅游英语的权重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达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将是培养藏族学生英语兴趣,增加他们自信心,并响应总体规划的新的切入点。而旅游英语内容涉及多方面英语情景交流,在增强学生日常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开阔国际视野。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加强旅游英语的下列方面的学习与培养。

2.情景旅游英语的训练

增加旅游英语的权重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情景旅游英语,为他们创造接触情景旅游英语的机会,重视口语的训练,例如旅行社英语、导游英语等。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放映相关的旅游情景英语视听资料,在大量的视听输入的基础上达到最后语言输出的目的,让学生进行情景模仿练习,在此基础上,根据旅游的实际情况,进行情景改编,设置以旅游为主题的情景旅游英语对话。增加实用英语的词汇量,向学生宣传学习英语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加他们语言接触的机会并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3.藏族文化

拥有丰富绚烂的藏族文化,而要建设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藏族文化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藏民族有义务将绚丽多彩的藏族文化向全世界进行推广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使藏文化得以传承。而语言又是宣传与传播的有效媒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增加文化与风俗部分的介绍。此部分可以作为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理解训练,也可以用作听力训练资料,最后也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最终实现表达与交流的目的。藏族学生本身对藏族文化与风俗非常了解,即使在英语语法与词汇上有一定难度,但是他们对此方面熟悉所以不会对理解上造成太大的困难,并且这样做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他们也会愿意去学习如何用英语将这些藏族传统文化表达出来。

4.客源的文化

除了来自于香港、澳门、台湾的游客以外,的入境游客主要来自于欧美国家以及亚洲临近国家。而目前日本是最大的客源国,其次是欧美国家。由于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因此了解各国的文化将有利于与外国游客更好地交流与沟通,避免产生文化冲突以及不必要的误会。英语作为世界官方语言,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桥梁的作用。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游客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开辟文化专栏板块,将主要客源国按洲划分。并且在每个洲内选取代表性的国家,对该国的地理、人文、风俗、饮食等各方面进行分类介绍。也可将寂寞星球出版社出版的各国旅游指南以及各国旅游视频作为阅读与视听材料,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场虚拟的环球旅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过程中感受不同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在加深学生对客源国的了解的基础上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

二、总结

第5篇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经济;海南三亚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060-01

1引言

我们倡导低碳旅游,并希望在群众中形成环保观念与低碳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减少旅游业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2.1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指导着低碳旅游的发展。

2.2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状况

三亚被称为“东方夏威夷”。近年来,三亚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及相关企业。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环境的依赖性很高,但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开发,三亚市旅游环境逐渐恶化。无论是在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固体废弃物还是饮用水质状况,都较开发前明显下降很多。

三亚市旅游环境形式已经非常严峻了,可以说旅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跟到哪里。而这些碳污染中,我们可以将其按照来源分为以下几类:交通企业的飞机,大巴;旅游景区内的灯饰,娱乐项目,使用的能源;旅行社推销高排碳商品,豪华大巴、游艇等;酒店服务业中的传统建材,低值易耗品,餐饮食物,豪华灯饰、空调;以及旅游者奢侈消费方式,使用低值易耗品等。

3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障碍因素分析——以三亚

市为例为了实现三亚市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将三亚市旅游业向低碳化发展,低碳旅游已经成为三亚旅游业的发展之路。而由于受我国传统经济、文化的长期影响,我国居民传统的旅游方式已根深蒂固,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要想在三亚以及全国推广发展势必是受到众多因素的阻挠和干扰。

3.1低碳旅游经济成本高昂

首先是政府财税成本高昂。政府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监督旅游者以及旅游相关企业开展低碳旅游活动。其次,发展低碳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增加了旅游相关企业的经营成本。最后是增加旅游者出游经济成本。无论是通过景区门票或是旅行社收费等方式,还是被动选择出行工具,都给旅游者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3.2低碳政策制度稀缺

政策制度的稀缺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制度的稀缺和旅游相关企业低碳管理制度稀缺两个部分。第一,关于低碳旅游的政策制度稀缺,是由于我国仅有的少数低碳制度中还没有关于低碳旅游方面的制度。第二,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我国旅游企业都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一切管理制度都要从头制定。

3.3低碳能源、材料的开发与推广运用不足

发展低碳旅游需要以低碳旅游科技为依托,特别是对低碳能源与材料的开发与运用是发展我国低碳旅游的关键因素。低碳科技创新不足、低碳旅游技术难以推广、低碳技术的“可移植性弱”都大大增加了低碳技术开发和推广的难度。例如一个酒店或景区使用的低碳技术对企业本身具有针对性,因此“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增加了低碳技术推广的阻力。

3.4低碳旅游意识淡薄

传统的旅游方式已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广大的旅游者还是旅游相关企业,其低碳意识淡薄,使得低碳旅游难以推进。第一,旅游者的低碳意识淡薄。大多数的旅游者对低碳旅游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低碳意识尚未形成。第二,旅游相关企业低碳意识淡薄。员工低碳意识不强,在工作中浪费纸张,用电不注意等行为经常出现。此外,景区、旅行社、酒店的管理者组织的低碳旅游认识不深,对自身以及员工的低碳培训很少,旅游企业低碳宣传也不足。

3.5低碳要求与消费需求矛盾

低碳旅游的要求使得其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如低碳要求与出行舒适度下降的矛盾,低碳要求与食宿性价比降低的矛盾,低碳要求与购物心理的矛盾等。在消费者看来,低碳酒店的节约环保(如不再提供一次性用品)会降低其舒适度。此外,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便是购物,低碳旅游倡导低碳环保购物与旅游者盲目、过度购物的心理相矛盾,不能满足旅游者通过购物带来的心理满足感。

3.6低碳旅游经验的缺乏与交流不足

我国低碳旅游起步晚,2010年才提出了建设低碳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旅游示范景区由于建设时限较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建设发展经验。此外,我国低碳旅游的经验交流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经验交流不足,一是对外经验交流不足。国际性的交流会议很少,特别是关于地方行低碳旅游会议更是屈指可数,“闭关锁国”搞低碳旅游只会让我们落后于世界低碳旅游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2]刘传江.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第6篇

摘 要:文章通过举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英语翻译的问题,包括措词不当、中式英语、文化错位以及语义缺失的问题,并提出了旅游英语翻译的规范化对中外文化交流所起的关键作用,翻译者应尽量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背景;旅游英语;翻译

一、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习俗文化等中西文化差异都会对中英语言表达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旅游的普及,不同国家的游客通过语言翻译彼此交流沟通,而如今国际旅游最普遍使用的交际语言就是英语,旅游资料的英语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更涉及跨文化的沟通,不仅要考虑书面文字材料的表达,更要考虑口头传译的效果,避免误译的发生。

二、不同文化背景中旅游英语翻译的问题

(一)措词不当问题

措词意味着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词汇。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而选用合适的词是贴切翻译的基本要求。景点介绍的英文翻译中通常涉及到措词方面的问题。

如滕王阁的翻译“Teng Wang Attic”,将“阁”翻译为“attic”,而“attic”是指用来存放东西的阁楼。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旅游景点中的“阁”是指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滕王阁”这个景点名字事实上是指一个亭子,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因此,根据上下文,英文中的这个词应该跟汉语中的“亭” 相关,是“pavilion”。因此翻译为Teng Wang Pavilion更加符合西方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

在汉语中,重复同一个词是为了加强语势。而在英语中,通常使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以改变语势中的单调。比如景德镇旅游中提到陶艺的体验,就有“感悟人生,感悟泥性,感悟瓷韵悠悠”这样的表述,如果翻译为“Feel the life, feel the porcelain, and feel the history”尽管没有明显的错误,但在语言习惯上不符合西方特点,而把它改成用不同的词表达就出现了不一样的效果。使用“Touch the clay, know the history, and feel the life.”更能使西方游客体会陶艺带来的泥性瓷韵。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隋唐展厅中介绍唐长安城有这样的描述:城中有14条东西向大街和11条南北向大街,将外郭城划分为108个坊,原译为:The whole city was divided by 11 vertical streets and 14 horizontal streets into 108 compounds. “compounds”意为场地、筑有围墙的院子,用在“坊”的翻译上意思有些出入,“坊”应理解为老百姓居住生活的街区,因此使用“blocks”更加容易理解。

西安著名旅游景点大雁塔北广场的一则牌示解说:大唐药王孙思邈(581-682 年)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王”。将“药王”翻译为“drug king” 而“drug”在英文中意为,将“药王”根据字面意思意为“drug king”实为不妥,用词不当使得无法传达正确的信息。

(二)中式英语问题

由于目前的景点介绍多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汉语不可避免的会对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式英语是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英语中被称为“Chinglish”,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

比如广西柳州国家AAA级都乐岩风景区,其中有一处景观名称为“三星观鱼”被翻译成“three stars watch fish”,英语国家的游客在看到这个名称后,脑海里肯定浮现出“三颗星星看着鱼”的诡异画面。

再有,很多景区的警示牌将“售票处”被译为“booking office”、“游客止步”被译为“the visitor stops”,这些中式英语翻译的出现,影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作为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应尽量做到景区旅游英语翻译的规范化。

(三)文化错位问题

在缺失对客源地游客文化了解的前提下,容易导致翻译错位现象的发生。以下是西安大雁塔景区和大唐芙蓉园内摘录的忠告牌示,汉语文本都非常委婉地提示游客不要踩踏草坪,但西方思维方式并不习惯这么委婉生动的表达,产生了理解上的误区,比如“芳草萋萋,踏之何忍?”翻译为:“Please don’t trample on the fragrant and lush grass”。又如“呵护绿色,善待生命”翻译为:“Take good care of the green grass and treat the grass well”。这些中式的委婉表达方式反倒会让外国游客觉得费解,简单明了地译为“keep off the grass”他们可能更容易接受。

再如网络旅游资料中将广西南宁的一处仙人洞景点翻译成 "God platform",译者将中国的“神仙”翻译成了外国的“上帝”,这导致了跨语际交流上宗教文化的错位,显然不合适。

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展厅中介绍中国字体流派的演变,提到大篆和小篆字体,翻译资料中将其简单地译为“the big seal script and the small seal script”。乍看之下没什么问题,但深入思考一下就发现了不妥之处,根据《说文解字》和李斯所作《仓颉篇》的描述,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是秦统一之后为适应时代和实际应用的需要所做的由繁到简的转变。因此,“大”和“小”的区别在此实际是“繁”和“简”的区别,因此译为“the complex seal script and the simple seal script”更加合适一些。

(四)语义缺失问题

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常常会出现语义缺失的情况,这些微小的翻译细节,是影响中外文化交流的潜在问题,汉语中对景点的介绍往往比较全面,内容也较为生动,英文翻译后变成了生硬的介绍材料,影响了外国游客的游览质量。比如:西安碑林博物馆中“石刻艺术室”翻译为“the stone carving room”,字面上缺失了艺术的含义,而且使用“room”对“室”直译,也缺失了博物馆这层潜在的含义,因此,将其翻译为“Stone Carvings Art Museum”更加合适。

三、结语

总之,旅游英语的翻译有助于向西方国家传播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无论是作为景区管理者还是作为一线旅游服务人员,在翻译中都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针,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景点介绍的深层含义,而不拘泥于中文原文,这样才能使语言作为一种媒介更好地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刚.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董宪民. 陕西导游新编[M].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

第7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材料,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自主、自发、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活动的活动方式。

长汀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客家本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本土资源,有效建构有乡土特色的游戏,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了解、感知、思考、发现、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主题活动,了解客家文化

为让幼儿了解客家特色文化的神奇魅力,我们深入挖掘客家本土文化中可利用的本土资源,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小上海――长汀”主题活动并生成子主题――“我是汀州小导游”。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在“我是汀州小导游”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幼儿园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首先,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查询下载一些有特色的风景名胜(龙潭公园、客家山寨丁屋岭、曲凹哩等)、古建筑(如十大名街――店头街、唐代古骑楼、古城门、古城墙、跳石桥、太平廊桥等)的特色图片和视频。

其次,家长利用周末或假期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和体验长汀神奇建筑的美丽,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留影,讲述神奇的传话故事等。

再次,教师与幼儿交流各自的参观见闻。在谈话中,孩子们谈到了“古城墙城门很神奇、龙潭公园很神秘、客家母亲源广场很壮观很好玩、太平桥廊桥很别致有特色”等感受,小朋友们在参观交流与讨论讲解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家乡特色的建筑物和人文景观,慢慢强化了热爱家乡的观念,并对自己家乡产生了热爱之情,为自己是长汀人而感到自豪。

最后,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把相关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以及富有本土特色的古建筑图片和幼儿留影的照片布置在主题墙上让幼儿观察,播放小城大爱、大美汀州风景、小朋友们外出参观古汀州生态游玩的视频等让幼儿观看。通过教育合力,小朋友们对主题的开展兴趣更浓了,对客家神奇的建筑特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创设本土主题环境,感知客家本土特色

建构游戏的开展应以幼儿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周围事物的深刻感知印象为基础。为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客家建筑的神奇特色,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创设富有本土特色的环境,让幼儿和环境互动。除在班上创设班级主题墙,还在园内创设大环境。

如在楼道处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设计古汀州一日游旅游路线图,小朋友们把自己熟悉的图片或作品在旅游路线上展示并标示出来,使墙面成为游戏活动展示、记录的平台;在幼儿园小晒台布置富有客家古城汀州特色的景点:精巧别致的客家两层古民居(汀州古典骑楼),雄伟壮观的古城墙(三元阁),古色古香的跳石桥(桥墩、桥面、凉亭),形象逼真的龙潭公园(千年乌龟、机灵小猴、腾空蛟龙等),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启蒙教育。

家长利用接送幼儿的有利时机,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特色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如房子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有圆,房角是往上翘的,太平廊桥上桥面两边是翘角的亭子等)。

园中布置“秀丽山城――汀州”立体场景以及“客家母亲源广场”“客家山寨――丁屋岭”的背景图。抬头仰望,天花板上挂着百家姓红灯笼;在迎面可见的小舞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风景图片,孩子们一入园就可以到此玩拼图游戏,还把相应的图片摆在相应的旅游路线图上进行讲解和介绍。

幼儿园处处洋溢客家本土文化的气息,幼儿每天耳濡目染,每天受到客家富有特色建筑文化的视觉冲击和熏陶。我们真正把幼儿园打造成了有浓郁客家特色的本土文化环境,让环境成为会“说话”的对象,加深了幼儿对客家古汀州神奇建筑物的印象,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想建构、要建构游戏的积极性。

三、收集整理本土材料,彰显客家乡土特色

建构活动是一种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在建构游戏活动中幼儿以想象为中心,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和废旧物品,通过手的创作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重现文化景观。

在了解和感知客家本土文化神奇特色的基础上,活动前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并确定建构活动的主题和建构所需的材料,彰显客家本土元素。

如在讨论生成了“我是汀州小导游 ”的游戏主题以后,幼儿以“小导游”身份导入活动,老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古汀州一日游”景观规划图,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回忆旅游景点中景物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什么,然后老师、家长与幼儿齐动手,收集富有本土特色且随手可得的各种可利用材料。如竹制品(竹枝、竹块、竹筒、竹板、竹竿、竹梯等)、石头、瓦片、稻草、木块等自然类材料;纸箱、纸筒、纸盒、蛋盒、油瓶等各种生活类材料,小朋友们把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带到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收集材料归类整理。

幼儿自主交流设计规划图,幼儿分区域按意愿自选“建构牌”,喜欢搭建什么区的景点,就将该景区的“建构牌”挂在胸前,每个区的小朋友协商分工,一起交流讨论用什么材料建什么,怎么建,可以用到哪些辅助材料,运用什么方法搭建既稳固又富有造型美,尽显客家特色的乡土游戏。

四、合理利用本土材料,建构乡土特色游戏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游戏活动之一。在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催化剂”或共同学习者的角色,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给幼儿更多想象创造的空间,让幼儿主动参与,自主建构,大胆想象,创造性地重现家乡优美、神奇、独特的景观。

如“我是汀州小导游”主题活动中开展的大班建构游戏 “一江两岸”“客家山寨――丁屋岭”等活动中,活动前老师先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可以如何利用这些辅助材料,在小朋友们热烈讨论和协商过后,有趣又有特色的建构活动拉开了序幕。

小朋友们用蓝颜料画汀江河的波纹,上面铺设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画好的鹅卵石,、拼搭的轮船、小鱼等;一江两岸用竹筒、竹片、树墩、纸板、奶粉罐等做成;幼儿用平铺、延长、围合等方法搭建铺设栈道,栈道旁用竹枝和竹片围成栏杆。

第8篇

【关键词】美学视角 旅游英语 翻译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全球范围经济联盟的扩大、发展使得我国旅游业获得迅猛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群提供了相互交流、了解的机会,旅游英语翻译作为拓展我国旅游市场的关键要素,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加大其研究力度意义重大。

一、旅游英语翻译的美学价值分析

1.具有婉转美价值。婉转美是旅游英语翻译中别具一格的一种美学价值。旅游英语翻译的婉转美具体内涵表现为:措词上注重将东方文化的表达特色与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有机结合、注重内涵。一方面,内涵的把握以及东方婉转文化的特色表达能更好地体现中国旅游景点的特点、使其古色古香的底蕴得以完整保留;另一方面,考虑西方文化差异能帮助游客或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激发其了解景点特色、文化的热情。

2.具有忠实美价值。旅游英语翻译的忠实美体现在景点历史、特点的真实表达,保证翻译内容与景点本来样貌(包括自然面貌和历史面貌)的一致性。严格遵守忠实翻译的原则,在对景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充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准确地用译文如实翻译,避免了言不及义或者言过其实翻译现象的发生,不会偏离美学翻译理论的科学内涵。

3.具有简约美价值。旅游英语翻译的简约美是其美学价值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旅游英语翻译的简约美是指翻译的简单明了、朴实明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使得大多景点有古人诗句的描述,这些古诗词极具古典气息、文化底蕴十分浓厚,与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接受习惯相契合,但在翻译时译者以外国游客的审美出发,注意到原文翻译诗句会显得用词冗长且拖沓、辞藻过于雕饰、华而不实,不符合西方文化的审美心理。因此,在翻译时特别关照了外国读者及游客的审美经验,将译文合理地简洁化、朴实化,既符合美学视角下的翻译要求,又能引起外国读者及游客的旅游兴趣。

二、美学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1.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从美学视角出发,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至少涉及到2次视野的交融,即译者视野与原作视野的交融,完成第一次交融后译者形成的新视野与外国游客或读者视野的交融,而外国游客或读者接受到的是2次交融后的产物。译者在视野交融中是以积极参与者的身份进行的,会从自我的期待视野出发,具有理解者和解释者两重身份。旅游宣传材料是中国历史、宗教、地理等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对于中国大众而言是通俗读物,容易理解,但对于外国游客及读者而言,由于审美差距及文化差异,理解难度相当大。因此,为使外国游客及读者看懂译文,实现中国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译者要在尊重原作的前提条件下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将外国游客的审美要求及接受水平纳入考虑范畴,灵活地变通翻译方法调动外国游客的审美参与,在符合美学要求的同时达成翻译目标。

2.在旅游英语翻译中注意增词法、注释法的运用。西方游客或读者处于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中国历史十分陌生,为缩小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距,增进文化交流,在旅游英语翻译时,要多注意运用复句和从句,同时,注意多增加一些词汇进行注释及补充。增词法、注释法是消除文化差距的有效方法,对西方游客理解中国文化大有裨益。例如,翻译“粽子”时,势必会讲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这就会联系到文化名人――屈原,因此,在翻译时,要对屈原及其事迹进行注释解说,进而帮助游客加深对“粽子”的印象,对“粽子”的文化内蕴以及中国端午节有深层次的了解,调动外国游客的审美体验。通过增词法和注释法的运用,可以让外国游客更容易接受对中国特定文化、特有物品等的感知,进而有效避免因陌生词汇而产生的文化休克。

旅游英语翻译重点在于选用合适的视角、采用恰当的翻译手段深层次地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传递给游客,从而使游客对景点文化、地域文化萌生浓厚兴趣。分析旅游英语翻译的美学价值,将旅游英语翻译与文化有机融合,探讨美学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的策略,是推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平稳发展的关键内容。

参考文献:

[1]吴佳琳.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英语翻译[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文纵横),2011,9(15):36-38.

[2]张亚荣.顺应理论视角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J].英语广场,2014(7):46-47.

[3]吴海燕.试分析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352-353.

第9篇

开发北方市场,树立企业知名形象是我们公司参展的主要目的。我们公司在江苏等南方市场的信誉、品牌方面都是非常好的。我们是第一次到北京来参展,展会第一天的效果很好,客户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们的产品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跟我们谈合作意向的也比较多。不过,今天展会的客流量不是很好,但总体来说还是有收获的。(强)

MS坝上别墅牧场商务部经理傅建新

我们参展的主要目的是为旅游房地产项目做宣传,旅游房地产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此次展会不收门票,因此人流量大,而且参观的客商质量也比较好。虽然现场成交的不是很多,但是一些潜在客户听了我们的介绍后,对这一项目非常感兴趣。我希望通过展会的宣传,客户可以到我们公司认真参观了解。(强)

邓州市北园木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斌

作为香港安诺德有限公司在内地的生产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负责安诺德品牌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推广,第一次参加展览会,想通过这样一个展会把我们的产品面向整个建材行业展示出来。今天来的一些顾客对我们公司的产品反映很强烈,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并且对技术很认可,包括一些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的外商,纷纷表示要进一步交流合作。这届展会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以后还要继续参加,通过这个展会打开同内外的贸易市场。(涵)

北京天海熠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经理 胡伦坤

我们企业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也是第一次在北京参展,主要目的就是展示企业形象,介绍公司的高端产品,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影响。北京是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也是08年奥运的举办地,市场潜力巨大。展会的效果整体还行,就是布展时间太短,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展会在场馆组织、宣传等方面都相当不错,我们明年还会来参展。(强)

麦克斯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 王光华

麦克斯特是欧洲著名的建筑材料生产商,我们公司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建材贸易博览会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业内交流技术的同时宣传我们的理念,让理念带动产品的销售。本届展会我们公司主要采用现场演示,现场交流的方法,把我们的产品更加形象的展示给参观者。今天现场的气氛很高涨,来交流的人很多,问的问题很专业,我觉得这届展会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明年会继续参展。(涵)

广东东松三雄电器有限公司经理 赵文平

我们主要是想将公司的产品很好的展示给消费者,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我们每年参加北京的展会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基本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本届展会在推广新产品的同时,使老产品得以提升;在结识新客户的同时,增强老客户对我们的信心。展会不足就是搭建时间太短,希望下次能时间长些。(强)

北京金隅集团王总

我们公司是集现代制造业、房地产开发、现代服务业、建筑装饰、商贸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这次来参加展览会主要是展示我们集团的形象,宣传我们公司的产品。通过本届展会把我们集团的绿色环保产品推向社会。由宣传企业、宣传产品这种宣传展览过度到贸易展览,使普通大众都能使用我们的产品。本届展会就参展商来说我们公司是规模最大的。(涵)

广州丰胜德高建材有限公司中国营销总监 徐英

德高建材是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外资公司。我们每年都会如期参加这个展会。这个展会在行业内很有影响力,参加的人很多也很专业,对整个化工建材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参加这届展会对提升德高这个品牌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所以我们公司很重视这个展会,在展位的投放上每年都在增加,已经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了6个。这个展会不错,以后我们还会参加。(涵)

深圳市米勒沙容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有坤

我们参加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及汽车服务业展览会主要目的就是展示我们公司形象、展示产品、广交朋友。我们公司的产品是从法国的开始,是技术引进国产化的产品。我觉得这个展会很专业,展商很专业、参观的观众也很专业、展会的服务也很专业。所以这个展会对我们公司推广专业产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涵)

浙江神雕雕塑工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育全

我们公司秉承铜的传统制作方法并融入科技新工艺制作铜马、铜佛等旅游纪念品。

我们来参加第41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暨国际礼品和家庭用品展不但是为了展示这些鎏金的铜艺制品,而且要让人们了解这种传统工艺20多年来的悠久历史。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