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22:55:55
导语:在任课教师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指导思想: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努力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在比较中学习,在实践中逐步提高。
三、主要工作:
1、认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工作,做到按时上课,不轻视每一节课。注重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听评课等教研活动为基础,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与全组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业素质。积极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 、通过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位,营造浓厚的学习及动手操作的氛围。
4、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特长生,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学好,从而全面提高技能。
5、强化课堂纪律,良好的组织纪律是才会有良好的开端,因此本学期要抓好课堂纪律,渗透到学生的语言、行为中。
四、主要措施:
一、指导思想: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努力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在比较中学习,在实践中逐步提高。
三、主要工作:
1、认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工作,做到按时上课,不轻视每一节课。注重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听评课等教研活动为基础,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与全组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业素质。积极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 、通过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位,营造浓厚的学习及动手操作的氛围。
4、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特长生,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学好,从而全面提高技能。
5、强化课堂纪律,良好的组织纪律是才会有良好的开端,因此本学期要抓好课堂纪律,渗透到学生的语言、行为中。
四、主要措施:
二、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
1、推荐任课教师,对新教师进行试讲,通过试讲择优上岗,本学期增加新教师六人,教学效果均都较好。
2、对新教师组织参加岗前培训,组织学习教工大会文件,两部教学规范有关文件,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3、开学前及时检查了任课教师的授课计划、教案,合格才能上岗。
三、做好正常的教学工作
1、每周听课二人次以上,截止本周12周,共听课54人次,其中所听试讲11人次,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了沟通,保证了教学质量;
2、实行督导指导制,要求互听课学期人均二人以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2)举办公开课二次,先后四名教师进行了公开课讲课,共同按一定标准评价,效果较好。
(3)举办计算能力讲座六次。
为解决20xx建管、商英同学在学习会计中的计算能力,开学以来,共举办六次“速算”知识讲座,同学们在计算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4)进行优质课选评工作,正在进行。
四、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完成高职部布置的教学大纲三份;
关键词:职业教育 班主任 任课教师 配合 沟通 协调
班级是职业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载体,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各任课教师的工作是班级活动的主体。在班级工作中,做好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各任课教师间的配合、沟通、协调工作,对做好班级管理及建设良好的班风至关重要。
在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配合、沟通、协调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共性问题。一是认识上有偏差。相当一部分班主任认为自己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职能仅仅是对学生的管理,而与班级管理有关的但不属于对学生的管理问题,如任课教师对班级教学工作不认真,学生听不懂、意见大,教学环节不紧凑、拖堂,随意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诸多问题不是自己分内工作。即使想管也因“碍于情面”或“棘手”等心理因素觉得无从下手。偶尔有向教学组长、学校领导反映问题的念头,又怕招来“打小报告”之嫌的骂名而被搁置。对任课教师来讲,由于教师的管理归教导处,很多任课教师对跟班主任配合、沟通、协调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困难,就径直去找教学组长或教导主任,甚至去向校长反映问题,对在教学中跟学生发生的不愉快,不是积极地跟班主任沟通,及时处理,而是迁怒于学生,迁怒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甚至采取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做法,导致事态扩大,造成尴尬局面。二是工作不协调、较劲,无法形成合力。班主任是班级学生信赖的对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一些感受、认识、想法及对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都会自觉主动地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对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缺乏必要的、及时的沟通、协调,或无勇气直接处理,最终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更加不协调。同样,由于任课教师缺乏与班主任必要的、及时的配合、沟通、协调,致使工作中遇到问题得不到班主任的支持,对学生的教育造成“两张皮”或时效性、针对性不强,导致了班风不正、学风不浓、教学质量不高。
1、运用引导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以班主任为主,团结任课教师形成教师集体,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齐心协力,共同关心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3、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每学期建立班级发展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精心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经常深入班级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心理疏导。
4、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完成学习任务。
5、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特别是寄宿生活的常规教育,指导班委及团支部的工作,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从而达到自主自立,让常规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行动,把班级建设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
6、教育指导学生参与学工、学农、学军等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教育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生活、卫生等习惯。
7、关心学生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兴趣和个性特长,让学生在自我发展的主动追求中自我设计,自我完善。
8、班主任要全面关心班级的每位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歇息等情况,取得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要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至少要访问二分之一学生,电话访问每一位学生家长,新接班的班主任在第一学期中必须家访每一位学生(暑期完成50%以上,外地学生除外)。每学期必须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9、认真参加市、区班主任培训、讲座及其他活动,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艺术水平,增强科研意识,成为研究型的班主任。
当前,各中小学的班级管理大多采用班主任负责制。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尽可能挑选有一定管理能力且师德好的任课教师来担任班主任,并通过各类专业培训来促进、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同时,学校也强化了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积极开展优秀班主任的评比工作,引领其主动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还常常将青年教师是否有班主任工作经历作为晋级的依据之一。所有这些都促进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校班级管理的秩序,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但这种过于强化由班主任一人负责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已显露出弊端,甚至制约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1.班主任责任之重超出个人负荷
在传统的班主任班级管理负责制中,学校将学科之外的关于学生发展、安全、心理等方面的所有教育活动和班级事务工作都落实到班主任一个人身上,班主任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几乎超出他们个人的承受力。再加上繁重的授课任务,时间一长,班主任会持续处于严重的精力透支状态。虽然有关部门努力增加班主任津贴,但津贴的增加对精力、体力的超负荷是于事无补的。
2.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机会不均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常常由语文、数学、外语教师来担任。因为语文、数学、外语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多,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所以学校一般不会考虑由其他学科教师来担任班主任。这使得其他学科教师很少有担任班主任的机会,自身发展处于一种单向(即学科)发展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教师的全面成长,也造成目前部分学校一方面缺乏班主任人选,另一方面广大其他学科教师又没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的尴尬局面。所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以外的教师,常常因为当不上班主任而失去职称晋升的机会,这会严重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非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育责任意识淡化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单一地强化班主任的育人地位,无形中削弱了非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育人的责任。一些学校在组织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班级集体活动时,常常将非班主任教师排斥在活动之外。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你班某某今天又没有做作业,你该好好找其谈谈”的这种任课教师向班主任“告状”的现象。这反映了任课教师对所教学生应有的教育管理责任感的缺失和淡化。
二、打造教师班级管理团队,实行集体班主任制之初探
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能靠一个人的作用来实现的,而是要靠所有任课教师来实现。笔者认为,只有打造教师班级管理团队、实行集体班主任制,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
所谓集体班主任制,就是班主任不是由一名教师而是由多名教师组成的团队担任。所以实行集体班主任制,必须打造教师班级管理团队。教师班级管理团队是以促进良好的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由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组成。一个团队负责一两个班级。在团队内,所有成员教师共同承担班级学生各方面教育责任和班级事务,强调所有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教育作用的发挥,即所有成员教师都是班主任,但各有分工。领队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团队的组织者,负责协调各个成员教师的工作。如何打造教师班级管理团队?
1.明确团队成员职责
在班级组建之初,学校要组建好教师班级管理团队,让每位任课教师承担起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责任和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如,从课内、课外全面了解和关注全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家长进行信息沟通,与其他队员交流、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等。当然,在具体落实教育职责时,应根据队员个人特长有所侧重。如,体育教师负责班级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音乐、美术教师负责班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负责学生交往、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政治教师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对于事务性班级管理工作,全体队员都要参与,经全体教师民主商议,可以分工担任,也可以全员轮换。如班级学生学籍注册、纪律、卫生、外出活动等项管理工作。总之,全体队员都有具体的学生事务可做,都有具体的学生管理责任可担。在团队中,队员要定期交流学生的发展信息与状态,做到队员之间学生管理信息及时共享,使得每位教师对本班的学生都有全面的了解。
领队班主任更多地负责队员之间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如信息沟通、计划部署、会议召集等。在这个团队中,每位队员都有平等机会担任领队班主任,可以按学期轮值或由团队推选。这种做法消除了传统班主任一任多年的弊端,也极大地提高了每位教师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计划能力,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合作。同时,团队的建立,使教师的在校地位更加均等化,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担任班主任,都有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前景。
2.制订团队发展目标与活动计划
每学期之初,由领队班主任召集队员,根据团队的发展目标和团队精神,共同制订班集体发展目标(如素质教育目标、教学质量目标、行为习惯目标等)、班级管理的学期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如家庭教育策略、学生心理引导与自我维护策略、学生品德修养提升策略、班集体公约等)及队员分管工作计划等。这样,教师班级管理团队与所任班级的全体学生构成一个完整的N+n形式的班集体(N表示教师班级管理团队,n表示班级学生),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一任到底的1+n模式(n表示班级学生,1表示班主任),使教师和学生都增加了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可能。
3.加强对团队建设的培训与指导
教师班级管理团队确立后,学校要努力改变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仅仅对部分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从各方面对教师进行正确引导,积极组织相关培训。一是定期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及班级管理方面的培训,努力让所有教师都胜任班主任和领队班主任工作;二是学校定期组织团队交流,并就班级管理团队的工作案例进行评析;三是在年级组范围内,统一协调好各个团队的发展,并定期对团队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指导和帮助个别落后团队制订班级发展目标,分析实施情况,制订班级各类活动和社区综合活动方案,开展团队成员研讨分析会等;四是定期指导团队解决队伍建设中的困惑,帮助部分任课班级多的教师有计划地参与不同班级的班级管理团队,指导好团队内部的分工与职责分担。
4.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一、建规立制,加强过程管理
1、班主任建立档案,积累资料。
由年级组牵头,各班主任对各班优秀生及学困生进行梳理,选出本班10名学生作为培优补差对象,整理资料,建立档案。
2、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任课教师制订学科培优补差计划,任课教师在学期初制订工作计划,学校鼓励任课教师加强两类学生的个别辅导,缩短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3、关注过程,保证实效。
为了搞好培优补差工作,年级组关注培优补差工作的进展情况,重视检查、积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表彰培优补差先进个人,推动教学质量稳步向前发展。
二、培优补差的具体措施
1、完善教师联系学生制度。
每班语数外至少联系2名优生,2名差生,政史地、理化生老师要联系至少1名优生和1名差生,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习惯和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每周至少与学生谈话交流一次,了解学生的过失与困惑,满怀耐心地不断激励他们积极奋进,行政领导和教师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教师重点抓知识技能指导,学习方法指点,校领导重点,在生活心理,物质方面给予帮助。
2、加强学法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学困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每位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个人的培优补差目标与措施,老师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可以家访,及时解决问题做到人性化、个性化、日常化。
4、对优秀生中偏科的学生,要实行“导生制”,尽量做到一对一,结对子,加强针对性的指导,补缺、补差,跟踪到位。
一、严格抓好班风建设,带动学风学风的好转。
1、先从规范好仪容仪表入手
学生的仪容仪表也是良好学习风气的一种体现。虽然今年是初中的最后一年,学习比较忙,但也不能放松这项工作,从衣着到头发打扮都要符合学校的要求。
3、狠抓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不好会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经过过去两年来的观察,我发现这个班的成绩一直上不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班级纪律不够好,学生不能很好的遵守学校的课堂纪律,严重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听课效果,所以我这个学期,我将下大力度来抓本班的课堂纪律,这个学期我就准备将加强监管力度,不但要班干部认真做好记录,还要求各科任老师配合,我平时也多到班上看一看,了解好班里的纪律情况。对一下违纪行为和现象及时处理,对于严重的违纪行为将给予适当的处罚。以确保我们班的课堂纪律。
二、 加强中下生的辅导转化工作, 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这是提高全班成绩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个学期一定要抓好对中下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制定好计划,在班中全面铺开,平时尽量多下班,了解中下生的学习困难,尽可地提高中下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班总体成绩。
我还计划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联系,以对学习困难者联手帮助。针对各科的特点,我要经常性地与各任课教师讨论各科的学习方法,并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以完善其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渔”,教给其点石成金之术。另外,继续开展
“一帮一” 活动,尽量提高中下生的学习成绩.
三. 进一步提高卫生、两操水平。
卫生、两操是良好班风的体现。因此,每一个班都必须提高对这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我打算在这个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出有关这两方面的更加详细的奖罚措施,以便在以后对学生的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案可依,使这两项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再上一个台阶。
四. 认真抓好活动课程建设(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今年是升学的关键,所以我准备利用活动课开展各类的学科趣味竞赛或游戏,这样不但对学习有好处,而且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我还要多召开关于理想,前途教育的主题班会,使他们能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中考。
五、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坚决执行学校制定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经常性地深入学生间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加强学生在诸如教室、校园、回家途中甚至在家中等地点的安全防范意识,消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想咨询更多的“班主任工作计划”的资料请看
1人为因素
1.1教学管理者
教学管理者是课程考试制度的制定者,一方面,他们要以上级管理者的政策为行动指南,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来自课程考试改革的具体实际困难,所以常常会选择现成的、固有的、传统的课程考试模式,简单易行、容易控制、风险小、省时省力。
1.2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是课程考试的执行者[4],对传统的考试模式比较熟悉,对创新课程考试模式缺乏足够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各医学院校不断扩招,护理专业学生逐年增加,总课时量成倍增加,任课教师工作量大,大部分护理教师是女教师,平时除了上班,还要照顾家庭,继续学业,为晋升职称做准备,非常忙碌,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用于课程考试改革,并且任课教师大多是从事护理专业研究的,从专业学习到成为教师,都很少有机会学习课程考试理论及评价技术,也很少有自行学习的动机,基本上是凭老教师传授经验和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实施课程考试。改革课程考试模式的难度与工作量均很大,而且要付出大量精力,还要承担可能的风险与压力,大部分任课教师存在畏难情绪,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的意愿不强,热情不高[5]。
1.3护理学生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生源的持续减少,出现了学生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的现象,学生缺乏坚实的学习功底和较好的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不强,面对多次考试和多样化考试,学生畏难情绪较大,并且进行阶段性考试和综合性考核需要较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是护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学习课程多,学习任务重,课余时间少,时间和精力都难以保证,效果不佳。
2制度因素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任课教师、学生、招聘单位等都是看重学生的卷面分数和各种及格率、通过率,而非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在考核教师时,多注重课时量而非学生考试情况,《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多在每学期期末,教师要整理教案,书写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出卷、阅卷,时间紧,任务多,任课教师往往愿意选择简单易行、评分标准简单、难出差错的考核模式,考试后的试卷分析也常常只是流于形式。教师晋升职称时,科研分数比教学分数所占比例大很多,导致大部分教师把心思放在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及编写教材上,而非课程考试改革上,对于以追求学术地位为荣的教师来说,探索、改革考试模式无疑是一件付出大而收益小的事情。
3设备设施因素
《护理学基础》包含出入院护理、清洁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排泄护理等8大基本理论模块和20多项基本护理技能,内容多、实践性强,除去讲授基本知识之外的机动课时不多,想要进行综合性课程考核,课时难以保证,并且实验用物、考试场地、教师人数、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相关图书等都不是很充足,较难满足开展创新型综合性《护理学基础》课程考核的需求,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考核改革的难度较大。
4讨论
当前的《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模式单一、内容呆板、方法陈旧、监管落后、评价意义小,不利于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不利于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课程考试对教学评价的反馈作用,提供充足的课时、设备设施、场地等用于改革《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模式,鼓励教师创新,重视教学教改。任课教师应提高对《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理性认识,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积极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李 剑 雷芬芳 岳月娟 单位:邵阳学院护理系
【参考文献】
[1]汪姣,龚园.学分制下高校考试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6):233-235.
[2]骆亚南.评价《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116-117.
[3]罗先武,焦平利,郭梦安.关于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和策略[J].中华护理教育,2016,5(20):34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