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2 16:47:27
导语:在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理应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教学模式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使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近年来,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理论实践与思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作进一步思考。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课程设置单一化,即是指众多大学只在大一新生班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则未设置、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整个大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一已经全部讲授完。然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一新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自我和调节心态;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就业压力等,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仅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分别设立针对性、具体化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泛”而“空”,不具体不明确。
1.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1.4课程考核单一化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现场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撰写主题论文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纳的主要方法,虽然有平时成绩如作业提交、考勤、到课率、旷课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对实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维度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课程设置多元化
高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应高度重,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对课程设置实施全面改革,可实施“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公共必修课应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选修课则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不同主题或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分年级、分主题进行,设置系列化的课程,如学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级的需求不同“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具体性解决大学生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一次课堂教学目标“泛”而“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实用性
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章节的选择,高校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应通过众多本科、高职院校实地调研,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与实地访谈与调查,了解大学生针对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喜欢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什么方式讲”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调查研究显示,60.5%的大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复杂难懂、理论性高的教学内容,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传授、选择应避免复杂难懂,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接受的程度,应遵循“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法则,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针对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体验度,引导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成人学习80%是由于自身体验而获得成长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改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一门填鸭式的灌输课,而是一门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重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增强课堂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强化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4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设有撰写课程主题论文、开卷考试、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应采取活动展现、案例讨论、比赛答疑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全面、综合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2.5注重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要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在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础上,高校还应鼓励、积极推荐高水平的、有丰富实战经验心理学理论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讨论,参加心理健康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以及教育教学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水平,为保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说起周国清,洞口县教育系统的领导和老师们无不竖起拇指称赞:儒雅,有亲和力,是个好校长!的确,周国清高高的个头,戴一副金属框架眼镜,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谈吐间魅力四溢,展现出来的学者风范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于是博得了一个“儒雅校长”的美称。但是,真正让周国清广为人知的还是他的“大爱”办学理念。何为“大爱”?即爱学生,爱老师,爱学校,爱教育。“人活着就是为了爱和责任,作为校长就应该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教育承担起这份爱和责任。”周国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关爱贫困生,为谁辛苦为谁忙
去年8月10日,《邵阳日报》上一则题为《洞口县一中百余贫困学子登“金榜”》的消息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原来,在当年的高考中,该校有120名得到资助的贫困生上了本科线,登上了校园内的“金榜”。朋友和领导向周国清表示祝贺,周国清却只是淡淡一笑:“这都是学生们自己的努力。”殊不知,为了让这些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周国清付出了多少劳动,耗费了多少心血。
2009年9月的一天中午,周国清到学生食堂查看,看到一位高三学生只打了一元钱的饭和一份小菜,他心痛不已:这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还要承担那么繁重的学习任务,却这么节俭,家里肯定有经济困难。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每一个贫困生每顿都能吃上营养餐。他进一步调查,发现一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困难学生较多。这是学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学生选择了洞口县一中,就是信任我们。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在这里学习好、生活好,过得幸福快乐,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在校务会上,周国清的话朴实得令人感动。
为了帮助这些贫困学生,周国清倡议筹建了“师生爱心基金”,每个学期开学,他都率先捐出1000元。在他的带领下,师生们纷纷解囊,每学期都能筹到数目不菲的一笔资金。这些资金都在开学的一周内发放到家庭困难的学生手中,帮助他们购买学习用品,送上学校的第一缕温暖关怀。
全校5000余名学生中有500多名贫困生,师生们有限的捐助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周国清深深明白这一点。“思路决定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积极和社会各界及校友联系,筹措资金,设立各类奖(助)学金。他3次下深圳,和邵阳深圳商会联系,争取到了每年1.2万元的贫困生助学金;他4次到上海,和邵阳上海商会洽谈,争取到了每年2.5万元的助学金;他借到望城出差的机会,和望城农业银行一职工联系,为高一两名贫困生争取到了每人每年1000元的资助……周国清的执著、坦诚、爱心感动了各界人士,得到了一笔又一笔的资助款。到目前为止,洞口县一中已经拥有“张明为奖学金”、“白莉奖学金、助学金”、“希望之星助学金”等奖学助学项目20余个。仅2010~2011年度,该校就发放各项奖(助)学金113.3万元,532名贫困学生受益。
父亲残疾、母亲改嫁的肖硕雄同学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大学,他高中三年的学费大多来自学校的奖(助)学金。为了他能顺利就读大学,周国清还写推荐信,为他到洞口县学生资助中心争取到了每年6000元的无息贷款。肖硕雄在作文中写道:“周校长,你的爱是我这一生前进的动力。我知道,你并不需要我的报答,但我会好好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去回报这个社会!”到目前为止,至少有2000多贫困学子因在洞口县一中得到扶助而考上大学,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扶困更扶心,心理辅导洒阳光
“贫困生的生活需要扶助,但他们的心里更需要温暖。我们要扶困,更需要扶心!”这是周国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上讲的话。周国清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不摆校长的架子,而是弯下腰去和学生交流,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心里。2010年2月的一天,周国清收到了一份学生的告别信。该生说自己家庭贫困,学校为自己免去了学杂费,但自己成绩不是很好,感觉压力很大,害怕考不上大学,既对不住学校,又遭同学笑话,因此决定南下打工。周国清接到这封信后,马上找到该生,和她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终于解开了该生的心结,让她重返校园。周国清事后还多次和这个学生进行谈话,并嘱咐她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多鼓励和帮助她,给她开“小灶”。这位学生最终成为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免费师范生。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期,很多教师不理解,甚至另眼相看。心理辅导老师在学校地位不高,报酬低,因而心里很委屈,个别老师还有了动摇的倾向,特别是文化课老师更不愿参与到心理教育工作中来。周国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他决定以身作则。2010年学年度一开始,周国清亲自带头,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担负起262班和272班的心理辅导工作,并安排政教处刘建云老师直接抓全校的心理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分别找朱池云、向桂香、肖和平老师谈话,通过做工作使他们从教学第一线中抽出来,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工作中。
一.领导重视,机构成立,相关文件出台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开展,年10,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中朝副局长为主任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达了永教[]151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颁发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方案(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任职资格及优秀心理辅导员评比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任职基本条件、职责》等具体操作规定和办法,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切实开展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有关指示,推动和落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和错误操作。
三、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完善了管理办法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一级工作机构,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考核工作;二级工作机构,各学区辅导中心、市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三级工作机构,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们做了如下规定:(1)首长负责制原(!)则。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辅导中心主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2)日常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全员参与原则。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负有责任。(4)督导原则。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争取和接受上级指导中心及专家的督导,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均列为考核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我们还规定了考核的内容、方式和评奖办法,使考核措施具体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活动,争取到2005年,有10%的教师获得省教育厅认证的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证书,100%的教师接受过一轮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责任单位,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2.确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相结合,
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定了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校本培训和自学讨论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相继应邀到讲学。大批的教师到杭州、宁波、金华等地进修学习。
4.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征集和评比为手段,内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中心成立后,我们已经搞了一次论文征集、一次个案征集活动,收到论文、个案近300篇,教师已经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并自觉运用于实践。
6.培训活动有声有色。第一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受到了全市中小学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热烈响应,有17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第二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活动也即将展开。本学期我们将组成讲师团,开展巡回讲课活动,对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论文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资本。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高级技术人才的主力军,成长中的高职生正处于我国社会的转型期,社会急剧变化、竞争压力剧增、社会宽松度增加及生活需求层次的进一步提高,加剧了家庭教育缺失、艰苦磨炼缺失和青春期压力、学习压力、社会压力等引发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以我校为例,2006~2008级新生的UPI测试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重点关注”和“关注”的学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的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2006、2007级。经济发达地区生源外向、直率、情绪易紧张焦虑、倔强、孤独、不善于与人相处的比例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源处于内外向之间,情绪控制能力较强,比较随和友好,掩饰倾向的比例较高;欠发达地区可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最高,咨询愿望最强烈,但是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比例最低。因此,进入高职院校后,发达地区生源的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可能较多,欠发达地区生源的压力问题和长期积压在心底的其他心理问题较多。对于如此令人担忧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如此强烈、庞大的心理咨询需求,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打破“一次普查、全部建档、几次讲座、做好咨询”的服务形式,而应以课堂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任务,在普通高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2011年3月召开的“广东省社会转型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省教育厅领导指出,社会转型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由主要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模式转变,由以补救和矫治为主的咨询及危机干预模式,转变为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发展性教育模式,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业人员的单兵作战模式,转变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全面整合的全员性教育模式。在现实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需求迫切。据袁小平等人的调查,超过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使在期末迎考阶段,仍有约6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正常开课。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行,学生的实训实习增加,很多课程都作了调整,开设正规而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较大难度。
为了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受教育面,更全面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院接受校内外的心理学教师和有教学经验的心理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申请,利用晚自修和周末,针对全院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一般为18~26学时,1~1.5学分。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对当前形势下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在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中,我院这种做法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认为是“值得推广的一大亮点”。笔者拟结合我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的经验和以往的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形式等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促进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程的管理。
课程的定位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目前,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课”,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有些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希望尽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灌输较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另一种意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看作是心理活动课,主张把气氛搞得热热闹闹的。前者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讲授更多的知识,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结果往往导致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不买账。后者的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也比较喜欢,但往往过度追求课堂气氛,而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难以达到理性思考、认知提高与行为改善的目的。多数高职生在高中阶段都有远大的理想,对自己的未来有较高的期望,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弱。进入高职后,发现与想象中的大学存在较大的差距,遂对高职院校缺乏信任感与认可度,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高职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心理知识的传授、调节技巧的学习或热烈的课堂活动上,而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发展性的原则,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及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课程的设置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自我意识、人格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关系、爱情与性心理、网络心理、职业生涯发展心理、就业心理等方面。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据调查,不同年级的学生最希望得到的首先是人格辅导(占81.25%),其次是情感辅导,最后是学习辅导。无论哪个方面都是一个大的课题、大的领域,为了把知识和问题讲透彻,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如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相关课程,比如,针对性别开设“男性心理学”、“女性心理学”课程;针对功能开设“人格心理学”、“情绪与压力管理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择业与就业心理学”课程等。在具体内容的确定上,我们认为应该在课前调查学生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调查也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普遍认为应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很少有学生认为应由任课教师决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学生素质,体育竞技
一、传统小学体育课的弊端简析
(一)课程设计的不合理
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仍是沿用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其内容仅仅为不断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忽略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男生与女生在体育爱好方面是有较大差异的,男生通常偏向一些剧烈运动,例如足球、篮球之类;而对于女生而言则更喜欢温和的体育运动,如羽毛球、跳绳等。因此,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不能将全班同学等同视之,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而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
(二)体育目标的不合理定位
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来看,时至今日,不乏大型体育盛会的举办,但仍存在不少人对体育活动存在误解。他们总把体育归为一种单纯的竞技项目,而忽略的体育活动的本质,即身体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不仅应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个人成就,而是更加关注它给我们带来的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亦是如此,体育教师不应单纯地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该变传统以分数衡量体育成果的观念,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课地位的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这尤其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当代的学生为了升学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挤压其课余活动时间,小学生亦难逃与此。更有甚者,一些小学教师为了小学生小升初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占用学生的体育课时间,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对学生的今后发展也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小学体育课对学生素质培养若干建议
(一)重视体育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对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随着世界上各重大体育盛会的连连举办,各小学的体育活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这就为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对体育的认知并不成熟,大多数人在观看这些竞技活动时总是忽略运动给选手带来的快乐而关注各选手的运动成绩。论文格式,体育竞技。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容易影响小学生对体育的看法,造成他们在体育中一位求胜的心态,从而忽略了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进取心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教导小学生不应一味看中比赛成绩,当然,成绩可以反映竞赛的一方面,但不是竞赛的全部,我们应通过竞赛的成绩激励自身奋发向上。2、加强对小学生顽强意志的锻炼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锻炼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见的,而是要通过长时期的锻炼才可达到的。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顽强的意志品质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素质,因此,对于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在体育锻炼或是竞技中,小学生必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同时必然也要面对承受失败的压力。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此可知,在校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难、勇敢面对失败后,其意志品质必然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注意对小学生意志的锻炼,鼓励其在失败中仍能享受体育的乐趣。(二)在追求身体满足的同时关注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1、帮助小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体育并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就能达成其效果的,而是要求小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教小学生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2、在体育活动中注重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锻炼小学生身体素质之余多加关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生长的萌芽期,其对外界的认知能力仍要依靠外界的正确引导,同时,由于其年龄小的特点,造成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针对这些,体育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体育竞技活动,如拔河、球类比赛等,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团队精神的力量并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3、指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继续营养的补充以及强悍的身体。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于上面提到的,体育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多参加课余的体育活动,但仍应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应指引小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以免造成身体损伤等不良后果。论文格式,体育竞技。
三、小结
综上所述,注重体育课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因此,各小学、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小学生积极开展他们所爱好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放松身心,劳逸结合,从而促进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当前兰州市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竺航;;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周坤;论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转贴于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予以探究和解读,主要涉及教学模式的目标、路径和方法、评价以及该模式的特点。形成具有科学有效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互动技术和考评标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学生体验情感、塑造人生、完善自我的重要平台。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应是多因素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教育理念由以问题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从以防治为主转向以心理适应及潜能开发为主;教育模式从医学型转向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领域将从专对心理问题领域的辅导扩展到生命教育、休闲引导与生涯设计等多方领域;教育功能从问题解决转向促进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方法将从显性教育发展为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队伍将从兼职为主转向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当然,突出系统的全面发展并非主张发展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各要素不分主次。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各要素的齐头并进尚有一定难度。依据系统各要素的分工协作,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带动整体的发展路径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要选择。笔者在这里拟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目标、路径、方法和评价及其特点略陈己见。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原因
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应是谋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当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化倾向特别突出,当前课堂教学中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健康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课程化倾向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学科课程,使学生承受了更大的负担,最终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单一,有待进一步改进。最后,原有的考试评估体系单一测评教学结果,这种课程化的考试应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的、学生充分参与的评价,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目标
教学模式是为了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学生学到保持或恢复心理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自己心理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自己达到最佳的心境状态。心理健康教育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同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应由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由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转向新课程的主导者、塑造者;由面向全体学生转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创新的平台。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考评体系,把团体辅导的技巧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情感宣泄,从而丰富教学方法、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时独立思维,已经将知识与其产生和应用的情景融合到一起。知识不再是与学生生活无关的东西,这样的知识的学习变得格外富有意义。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参与式教学模式路径和程序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心理学依据是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弗洛姆的学习期望理论。皮亚杰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弗洛姆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它的哲学依据就是人的主体性。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人,人是自然主体,是社会主体,是自身主体,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并使之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求发展的社会主体。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参与教学模式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参与式教学策略,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分析知识之间关系以及直接呈现这些知识的做法,强调知识与问题、任务与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参与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安排了大量的合作学习,如研讨会、小组讨论、团体辅导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种形式的合作交往,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在教学理念上,学生主体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这使他们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了价值追求的新目标。
(一)研讨会
研讨会的主题十分广泛,围绕着学生中存在或易于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使参与的学生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行自我反思与反馈,领悟其中的道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研讨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个人的自我认识与反馈;二是团体研讨。以理性情绪理论部分的教学为例,可以引出一件有争议的事,如宿舍中有人丢了钱,丢钱的人说只有“我”知道钱在哪里,“我”怎么想,怎么办?或者利用主体统觉测验(tat)中的图片,让学生猜想人物的想法及延续的做法。当学生在表达看法时,不同的认识方式与自动化思维呈现出来。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同一件事看法不同,不同看法会引起什么样的情绪和行为,并就这个问题讨论,也可以利用心理测评的方法提出问题。用心理测验找出学生中较普遍的一类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心理方面的困扰(教师可以做一定的自我暴露以降低学生的自我防卫。必须具有普遍性,学生才能勇于作出问题描述)。提出的问题必须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必须是为理论服务的。如果提出的问题最终无法围绕即将介绍的理论开展,那就得不偿失了。问题必须是可以引发争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学生可以从不同出发点进行探讨。此外,研讨还有助于转变个人的态度。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讨论使学生可以发现分歧、发现看问题的其他角度,也可以更好地从他人角度理解问题,这既是学习方面的提高,也是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提高。提出问题并讨论是整个教学中的关键一步,是后面几步的基础,其作用主要是激发兴趣、加强求知需要、集中学习关注点和充分暴露旧经验,明白旧经验与新理论的相互关系。
(二)讲授理论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幻灯片)等向学生传授言语信息的方法,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讲授法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科学知识,但也存在学生比较被动、师生难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及难以照顾个别差异的缺点。讲授法中的讲述法、讲解法和讲演法都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而选择运用。从学生认知准备方面来看,学生头脑中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是杂乱的,而且有不少经验性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师的讲授可以尽快使学生形成对心理健康的系统认识,同时及时扫除错误认知,为科学认识的系统化打下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讲授决非照本宣科,教师应结合前阶段的讨论结果有所侧重点地讲授。虽然讲授的内容必须是为解释、解决问题服务的,但并非就事论事,要强调理论高度。
(三)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又称团体咨询、集体咨询、群体咨询、小组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鸣。可以组织“交朋友小组”、“敏感性小组”、“个人成长小组”、“潜能发展小组”、“团队建设小组”、“基础交友小组”、“感知小组”等多种形式。这些团体都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其目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团体辅导主要是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团体,以讨论的形式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效果容易巩固。团体辅导可以弥补课堂单方面传授知识的缺点,还可解决高校心理辅导教师不足的问题,得到师生的好评,在高校心理健康课中应受到重视。团体辅导的授课方式为理论知识+互动活动,开展形式为结构式、开放式。在以往的研究中开放性团体辅导未见有报道。在我国,高校所进行的团体辅导一直都是以结构性、封闭性的形式开展的。封闭性是指团体内成员一经选定不得任意退出,团体外成员也不得随意加人,而且成员人数一般要求8—12人为宜。封闭性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教学的要求。开放性是指团体内成员在人数上不做任何规定,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但不论有无成员加入或退出,辅导方案和辅导进程都按计划进行,不做任何改动。开放性团体成员人数较多,不但可以降低参加者的紧张情绪,而且其中不乏活跃分子,活动气氛容易带动,加上其对活动场地的要求较低,在辅导过程中对成员的要求和限制较少,很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容易组织实施。在团体辅导中,对于不自信和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和帮助;对于没有想让自己更自信的愿望的学生,应多与其沟通,帮助其树立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愿望。在团体辅导中应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多设计一些相关活动,如音乐冥想可以用来平复情绪,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可以学习与他人沟通、交往等。在团体辅导中适当增加理论分量将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四)评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成长,因此,对这门课的评价应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的课程化考试,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中学生参与评价,尤其重视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发展情况的检测,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完善自我整体监控和评价,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评价既要起到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又要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效果可以采用量表评估、过程评估和追踪评估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填写自评问卷,自评和他评、定量与定性评估等维度评估手段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而学生真正的心理反应和成长才是教学效果最真实的评价,也符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合作性强
在此教学模式中,在提出问题与讨论、团体辅导和评价三个阶段都有学生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相互解释来学习。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并且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课的课时有限,要把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要发挥学生的参与,仅仅课内时间是不够的。此模式的团体辅导和评价的一部分虽然是在课外进行的,比如,团体活动中角色扮演、心理剧等就是由学生在课后自行组织,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但在心理健康的学习和应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隐性教育包括学生的学习资源,除了课堂与教材,还包括图书馆、网络、同学问的互教互学。
(三)实践性强
此模式把握住学生需要的实际以及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强调教学要从生活实践中来,到生活实践中去,问题的提出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理论的应用也发生在实际中。
(四)灵活性强
由前面分析可知,学生实际需要具有多样性,认知准备具有复杂性,教学目标具有多层次性。这样,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必须灵活,否则以上要求不可能实现。问题的提出可以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团体辅导有不同方案让学生选择,以适应学生特点和学习目标。
(五)反馈性强
这种教学模式并非单向的,不是由第一阶段开始到第四阶段结束。比如,评价阶段既可能因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回到讲授阶段,也可能因为提出新问题而引出新的讨论以及又一轮教学。它克服了以往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反馈不及时的矛盾。
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能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此种模式下学习心理健康课,不仅能灵活深入地掌握健康知识,而且可以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上受到触动,深层心理发生变化,而且行为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如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情感生活方面以及对今后发展道路的选择和人生意义的理解方面都有感触并努力调适。在学习后,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学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说学生获得了自助的能力,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中荷永,高岚,心理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4]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黄希庭,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马建青,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05-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有学者称为“教育信息化现象”。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一词正式被国家政策文件所使用,并被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我国高等院校(下文简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始于21世纪,在21世纪的前十年,虽然相关实践和研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还处于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的起步阶段,尚不能很好地应对网络时代对它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信息化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最佳选择,也为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水平,解决诸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面覆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系统化等难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进程得到有力推动。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现状
官方网站是信息化的标志性终端,为广泛调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研究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为调查对象,参照教育部的《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网络检索全国各地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网站。数据显示,我国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比例为52.45%,其中19.96%的网站虽然存在官方链接,却不能通过互联网访问。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关院校网站为保障网络安全,加强学生心理档案的隐私保护,故选择安全风险较低、易于维护的校园局域网来网站。可访问网站的栏目建设数据显示,新闻/公告栏目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目的建设比例均超过90%,是建设最多的栏目;在线心理测评系统和心理咨询预约栏目的建设比例均超过70%,是建设较多的栏目;心理健康课程辅导栏目、在线问答交流栏目、协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专栏的建设比例在40%左右,栏目建设覆盖一般。但相较其它栏目6.23%的建设比例,以上三类栏目的建设亦具有一定的主流倾向。
二、大学生心理测评的信息化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是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重点工作的基础,心理测评作为科学化的心理评估手段被广泛使用。本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心理测评系统在我国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访问网站的建设比例已超过八成,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将心理测评作为网站的重要实现功能。
传统的心理测评,主要采取纸笔测验的方式,须由专业人员现场施测、回收、统计分析,结果反馈耗时也较长。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有效地节省了数据处理和结果反馈的时间,如较早由某高校研发的心理测验与统计系统(WJZ2000),可以阅读测验答题卡采集数据并快速计算结果。随着网络技术的融入,以心理测评为主要功能的心理软件在市场上层出不穷。这些软件将测验的实施、评分、数据分析和初步建议实时化、智能化,不仅可以实现心理测评的全程计算机操作,还可以实现数据库管理和多样化的数据分析。
心理测评的网络化与系统化引领了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的信息化。随着系统软件的拓展研发,公共信息、心理咨询预约和系统化管理、心理健康知识网页嵌入等新的功能模块不断被整合进来,如今的心理测评软件系统已不仅仅具有心理测评一项功能,而是逐渐发展成多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和线上阵地。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信息化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通过沟通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互联网通信工具的开发为心理咨询提供了网络沟通的条件,从而推动了网络心理咨询的产生和发展。美国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协会把网络心理咨询定义为“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或网络视频设备进行远距离的同步/实时或异步/非实时的互动。”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信息化亦始于网络咨询形式的探索,最早出现的是网站或BBS上的留言板咨询、电子邮件咨询、通讯软件(如QQ)的实时文字咨询等形式,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升级,实时的音频咨询、视频咨询、对讲式咨询等新形式也不断涌现出来。心理咨询的“互联网+”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众多实证研究显示网络咨询的有效性,并且应用前景广泛。网络的超链接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网络咨询突破了地域性和现实性限制,具有面询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这种咨询形式也存在自身的局限,如咨询互动重要的非语言信息源缺失,增加了低质量咨询的风险,不同咨询流派的疗效也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对此咨询师须谨慎对待。另外,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一般都设立在校园内,面询相较更为便利,因而网络咨询在我国高校的应用并未广泛兴起。
大学生心理咨询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心理咨询服务管理的信息化。如前所述,在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更新与完善的驱动下,心理咨询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模块也随之研发出来。基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与咨询师都有自己独立的用户帐号,求助学生可以实现心理咨询的网络预约、咨询前的信息沟通和专项测评、咨询后的信息反馈和咨询评估等功能;咨询师则可以实现咨询预约的时间管理、咨询记录的电子档案、咨询报表自动生成、与学生的在线互动与网络咨询等功能。可以看出,心理咨询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了强大辅助。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息化
课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纬度都产生变革作用,进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息化亦源于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过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环境下的应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三个阶段,其中对课程信息化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网络教学(又称线上教学)的出现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
网络教学不仅仅是在网上展示与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学资源,更多地是强调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互动与交流。李蓉,董秀芳(2009)较早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教学的案例,教师利用BBS论坛话题、Flash视频,学生在论坛上留言参与讨论、投票并与教师在网上互动。蔺桂瑞(2010)在国家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中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网络互动,实现广泛的立体化教学。近年来,随着云技术、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模式”、“电子微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网络教学理念开发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涌现,网络教学呈现出从辅助教学向组织教学升级的趋势。杨盈,包陶迅(2015)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慕课―翻转课堂―同伴教育”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网络教学的新理念。
五、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信息化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性质级别高、涉及部门多、资源调动广泛、事件处理复杂的系统工作,一般分为心理危机预防、心理危机预警和心理危机处理三个工作子体系。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需要借助校园宣传、课程、讲座、心理健康学生活动等措施开展,其信息化在于信息技术对以上措施的辅助与支持,如通过互联网心理危机预防知识,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的学生活动等。心理危机的预警工作则主要依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定期排查和危机监控机制的运作。近两年相关软件模块已被研发出来,该模块通过心理测评系统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多个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综合评定学生心理危机的风险等级(如警戒、追踪、关注、正常),并且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监控档案,对不同风险等级学生的心理干预进行永久的信息化管理。心理危机的处理工作属于参与人员较多、程序操作复杂的现场工作,目前尚未检索到该项工作信息化的相关研究。
六、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碰撞中前行,经过多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信息化之路。这条路有别于单一的知识教育信息化和学科教育信息化,呈现出立体化、系统化、网络化的整合发展特点。
所谓立体化,是指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的全方位整合。从大规模人群的心理测评到单个学生的心理咨询,从心理健康知识的网络宣传展示到心理危机干预的系统化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并切实提升了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所谓系统化,是指信息技术对信息高效处理和系统管理的优势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发挥与应用。从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脉络来看,最初其主要需求是心理测评数据的高效处理,心理测评系统应运而生,随后心理咨询管理模块、心理危机干预管理模块等等相继被整合,造就了契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的、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心理系统。所谓网络化,是指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互联网+”的逐步推进。网络已进入社会创新发展的各个领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联网+”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都建立在互联网人际互动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成绩斐然,但尚处于起步期,此后的发展面临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首先,从全国本科院校的网站建设统计状况可以看出,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参差不齐,信息化的全面开展还有待努力。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内容的信息化模块相对零散,系统化整合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网络平台建设需要顶层设计和创新方案。另外,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亦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如心理健康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的研发,学生心理健康大数据监测和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和智能自助系统的研发等。可以预见,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引领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刘万年,冯晓晴.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2]李坚,唐燕儿. 信息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6).
[3]姜巧玲.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 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王建中,吴瑞林. 高校心理健康测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5]申腊梅,石向实. 网络心理咨询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9,(6).
[6]崔丽霞,雷雳,蔺雯雯,郑日昌. 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7]徐万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2).
[8]李蓉,董秀芳. 信息技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合实践[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9).
[9]蔺桂瑞. 国家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北京教育(德育),2010,(Z1).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问题与建议
[作者简介]耿菲菲(198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一、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必不可少的方式。教育部2001年3月16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1]。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存在着更多的来自学习环境、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在成长成才路上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更显得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与每个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是紧密联系,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应是受到学生关注和欢迎的。然而当前的现实是:学生逃课、旷课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课程教学总体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任课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过于单一;在考评制度上,仅仅是给个题目写篇小论文或者试卷形式让学生死记硬背,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仅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教上,其应有的应用价值体现不出来。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使得学校把教育重点放在学生专业课的教学上,其他的人文学科的教学则被放在次要位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作为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课程,加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教育部门硬性规定开设的,所以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仅限于达到预防心理问题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因此势必使上课教师把重点聚焦在“问题”上,教育学生怎么矫正心理问题,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品质和情绪的培养。过于片面、消极的目标偏离了正面的教育导向,会使学生产生自我防御和排斥心理,从而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本基本都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主,另外加一些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论性太强,缺乏趣味性、可读性,不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与接受能力,而且纯理论的讲授会使课程变得枯燥、单调,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缺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色和他们所关注问题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不但不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反而会使他们感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心理负担和学业压力,进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望而却步的学习态度。
(三)学时安排不合理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较长的时间内遵循以学科结构为中心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重视专业课,忽视人文、品质类的教育课程。据了解,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为学期课程,每学期的课时一般为16课时,部分是32课时,教学时间短,教学进度快,而且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开设,上课时间多安排下午后几节课或者周六、周日,教师、学生的休息时间被占用,因此很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的反感情绪。结果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成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生为得到学分而学”的学科。
(四)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采用理论知识讲授的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单方面的传授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由于多数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耐心,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中加入了团体心理辅导,但是因为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团体辅导室,团体课程只能在普通教室中进行,硬件设施的欠缺使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教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以培养积极品质和幸福体验为目标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积极地品质和幸福体验为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以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教育学生。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理解、尊重、积极关注学生,启发他们运用心理学知识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遇到的问题,理性地分析、处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次,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人”,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和成就感[2]。
(二)构建符合高职生特色的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来进行设置和编写,在保留内容的共性特征外,具有个性的特色。课程可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必修课程以普及心理学知识为主,力求通俗易懂,减少心理学专业名词和专业理论的陈述,讲解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紧密联系起来[3]。在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必修课基础上开设选修课程,如: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等,而且选修课程的开设要与专业和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应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并且要针对不少高职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惘,觉得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开展职业心理教育。深入到各行各业内部,研究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行业或岗位心理,再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适应行业或岗位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积极面对未来的工作。
(三)合理安排课时,弥补课时数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足够且合理的课时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最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这样老师和学生的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同时为了弥补课时数不足,高职院校可以开展讲座或者团体辅导,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亲身体会心理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对个体和团队的意义。让他们不仅在理性上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感性上感受心理学知识的奥妙与乐趣。
(四)重视教学过程,讲授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
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是强调教学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尝试把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讲授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可以尝试如下教学方法:运用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PPT课件和网络技术、案例分析、心理剧、故事续写、自我白描、心理访谈、专题讲座、心里影视欣赏等[4]。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将理论客观知识与主观感受、体验相结合,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能将这些理论用于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又比如:可以采用主题活动的形式,将班级统一采取分组活动,每组选一个代表,老师给每个组员说明活动的规则,活动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分享活动后的收获,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向大家说明活动的目的、需要掌握的知识、通过活动体会到的感受在心理学上的解释和遇到相关问题该如何去解决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会,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幸福感!
四、总结
我们要重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地加深认识,进行相应的改革,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把心理健康教育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学会解决诸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困惑、情绪、情感困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