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4 18:36:40
导语:在餐饮业食品卫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情况
(一)食品经营企业单位现状
我区现有与食品有关各类经营企业单位4769户。农贸市场28家(较规范11个,设施较简陋的有17个;总摊位数2554个,从业人员近万人);餐饮单位1137户,目前在816户餐饮单位(集体食堂321户除外),现已完成量化分级的647户,其中A级29户,占4.5%;B级113户,占17.5%;C级468户,占72.3%;D级37户,占5.7%。
(二)调研结果显示
居民普遍掌握一定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居民在选择餐馆和购买食品时,根据收入情况而定。大部分工薪阶层首选超市购买熟食食品或鲜肉;就近到农贸市场购买蔬菜;选择中型以上、大众化既干净又实惠或有一定品牌特色的餐馆就餐。但大部分老年人、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在购买熟食品和肉食品时更喜欢到农贸市场;在外就餐则喜欢到方便低廉的小餐馆。老百姓普遍对加快建设规范化农贸市场呼声较高,对无照经营、食品加工的卫生状况及食品质量表示不满,对小餐馆及大排档食品卫生安全表示担心。特别是对居民区周边的大排档要求对其“严格监管”的呼声强烈。
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执法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食品卫生安全领域法律支持不够。存在法律法规滞后和处罚偏轻,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现象。对违法生产加工经营者打击力度不够。
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涉及多部门监管,职能交叉重叠。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无缝隙监管,不能形成较强的合力,影响工作效率。
推行和宣传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力度不够。强化明示餐馆执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措施也不够到位。
(二)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餐饮业推行的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中,部分餐馆没有按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要求明示A、B、C、D等级牌;部分中小餐馆不知道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大部分老百姓不知道其作用。
卫生状况级别档次低的餐馆数量占绝大多数,与食品卫生安全要求有较大的差距。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讲究饮食健康、营养、卫生和安全。但是,目前我区上档次有规模有特色,或大众化既干净又卫生的餐馆数量少,达到A、B级标准仅占22%;而低档次、无特色、卫生环境差,需整改或应取缔的餐馆数量多,评定为C、D级标准的达到78%。
餐饮业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部分中小餐馆、小加工、小卖店的操作间面积狭小,操作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生、熟食品储藏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和管理规定;厨房卫生环境脏、乱、差;部分经营人员及从业人员无健康证;部分餐馆、摊点无餐具消毒措施;部分单位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超范围经营。
大排档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突出。部分在路边或是居民楼底层经营大排档的餐馆,经营者自己没有执照,使用的是借或租来的经营执照;不具备食品卫生条件,食品的冷、热制作加工、储藏等设施都是临时性的。
食品准入存在漏洞。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大部分餐馆能够按照食品准入制度要求,从指定供销厂家和市场采购猪肉、蔬菜、水产品等重点商品。但部分餐馆仍然存在不按指定渠道私下进货问题。
(三)不规范农贸市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不到位
我区农贸市场的总体设施状况列在城八区之末。由于不规范的农贸市场管理不到位,为市场内的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1.市场投入及管理不到位。由于市场不规范,市场的主办方不愿意进行投资建设或配备相应的设施,市场内经营食品的条件和卫生环境差。市场管理人员只管收取摊位费,对市场缺少有效的管理。
2.对食品经营及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市场内从事食品加工经营的小餐馆、小加工的人员及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无食品卫生许可证、无执照、无健康证的情况;熟食品、干货制品暴露经营,卫生环境条件差;超范围经营;食品进货渠道混乱,票、证不全;餐饮服务人员主要是外地务工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偏低且流动性大。
3.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其他问题。我区衙门口地区的向丰宝龙农贸市场无证经营的现象较为严重。另外我区部分自然村外来人口居住的大杂院,成为伪劣假冒食品的制作窝点。制作加工和供应的“烤鸭、肉馅、鸡排、腊肠、酒”等食品和饮料令人担忧。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力度
建立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理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职能,形成高效、统一、权威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
增加食品卫生安全专项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解决监管人员不足等问题;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监管人员整体职业素质和规范执法水平。
加快对我区现有不规范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争取市有关部门对不规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资金的支持,用足对新建社区菜市场的政策。政府应对投资建设经营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的社会单位或个人,给予分级的政策优惠或资金补贴。研究制定食品卫生安全长远规划。
(二)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监管执行力
一是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准入关。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源头的控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准入制度。抓责任的落实、加大日常监督的频次。
二是强化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对所有参加卫生质量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馆,要求在门口挂A、B、C、D等级牌,定期进行检查,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对达到A、B级标准的餐饮单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将监督重点放在级别低、风险度较大的餐馆;依法规范中小餐馆,促使其上档次、上水平;对卫生环境差餐馆限期整改,提高级别档次。在我区奥运场馆周边地区进行试点,参照卫生部在海淀区试点实行的公示餐馆卫生状况的脸谱方式,强制执行餐馆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强化餐饮业自律意识。指导建立餐饮行业协会、商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餐饮行业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与服务,使其成为行业治理的主体。强化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行业形象,促进餐饮行业发展与管理。
结合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高标准的《管理办法》或《保障服务奥运行动规划》。重点对奥运会场馆周边的餐馆和大排档等进行24小时食品卫生安全“无缝隙”监管。确保在奥运会期间不出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三是加强对农贸市场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对现有不规范农贸市场内的食品加工、经营者及摊位,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建立档案;严格实行每日对农贸市场所经营的食品、蔬菜、水果检查进货渠道及检测票证和台帐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市场主办方合法经营,对出现超范围经营和管理不到位的,要依法处罚;坚决取缔不规范农贸市场内临时性、无执照、无上下水、无消毒保障的食品餐饮摊点;建立农贸市场食品卫生安全保证金制度,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的自我约束力。为所有的农贸市场配备相应的简易检测(箱)设施,让大家买着放心,吃着安心。
(三)深入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方面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加大向社会广泛宣传的力度。不仅让餐饮行业知道食品卫生质量A、B、C、D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也要向社会和老百姓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其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使其知法、懂法、守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借助迎奥运的宣传,使经营者树立石景山的主人形象意识。
【关键词】餐饮业 食品卫生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R1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301-02
众所周知,食品卫生关系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强盛,食品安全事故一直是威胁市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关于本次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实践,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报告和介绍。
1 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前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卫生监督方面
笔者认为目前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食品卫生法律体系问题。处罚力度不够,规定不明确,难以遏制违法行为。(2)食品经营者资格认定难。近年来,食品经营数量已倍数增长,引发了经营人员入门条件过低,对食品安全知识严重匮乏,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3)各部门信息共享不畅通。信息共享一直都是控制突发事件的基础,食品卫生进行分段管理后,报告系统并没有重新规范化,只有在出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后才采取联合行动。
1.2 餐饮业自身方面
对于餐饮业自身方面,目前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实施时间超前,与当前食品卫生形势背离。由于我国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加上餐饮业准入门槛低,无论经营者还是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食品卫生意识薄弱,经济承受能力弱,使得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难于全面推行。(2)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食堂卫生条件较差;有的没有建立食品卫生管理组织;有的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没有配备经专业卫生知识培训的食品卫生管理员。(3)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工作不应该搞盲目的全面推行,不应该定指标。餐饮业量化分级的主体是餐饮企业,它们是运动员,政府部门是制定标准以及指导餐饮企业依据标准进行操作的指导者,裁判员及教练员。将量化分级工作指标化,列为考核的主要依据,无异于要求“教练员”要打入世界杯。这使得一方面政府部门热心指导,另一方面企业却因为投入/产出比不明显,看不到参加量化分级工作所带来的好处,所以参加热情不大。这就好像教练员急着要下场踢球拿名次,但运动员却只想下场休息的奇怪局面。这也使得量化分级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2 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实施
按照《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本次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具体实施如下:
2.1 对象:水钢片区取得卫生许可证、经营时间满一年的所有职工食堂、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及大中型餐馆。
2.2 方法:(1)依据卫生部《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根据卫生许可审查量化得分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得分,分别做出良好、一般、差的审查结论。得分为总分的85%以上者评为良好;得分为总分的60-85%者评为一般;得分为总分的60%者评为差。(2)根据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审查和一年内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结论的综合评价,确定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
2.3做法:(1)为了更好地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成立了全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专门负责评定和验收定级,并采取了先搞试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2)我市首先召开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启动仪式,对监督人员采取到试点市县参观学习,参加区市举办的量化分级培训班,组织监督人员反复学习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打分标准、相关的业务知识等形式进行培训;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大中型餐饮业、学校幼儿园食堂和生产企业,大力宣传开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级别评定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对评分标准进行反复讲解,并要求经营单位对照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和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的各个环节进行自查自评,然后向卫生监督部门申报。(3)根据现场检查、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评分表打分情况进行统计,需要标化项目的得出标化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被考核单位的食品卫生信誉度级别。(4)将考核评估结果以告知书的形式告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告知主要存在问题、原因、整改意见等。(5)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接到告知书再次整改后向卫生监督部门提出复验,验收组针对初验时发现的问题重点进行检查,并结合初步审核结果确定最终评审级别。逾期不提出申请不进行整改的按告知书确定的级别进行公示。(5)开展总结大会,对卫生监督管理进行总结及表彰部分优秀单位及个人,并给相应单位颁发食品卫生等级牌匾。
3 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成效
3.1 食品卫生的监督力度提升
通过本次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后,食品卫生的监督力度得以提升。部分地区已开始着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建立预防性监督体系,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法律规定的一些条款做出量化指标,以提高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一些部门也开始建立食品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也不断建立和更新,建立强大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机构的支撑,将食品安全信息快速及时的通报消费者和各相关机构。
3.2 餐饮业卫生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可以明显看出大部分食堂和餐厅都增加了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基础卫生设施。工艺布局逐渐合理化和人性化,消毒制度也得以实施和落实,卫生防护设施也逐渐符合要求,食品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增多,卫生素质明显提高。无论是部分还是整体上,通过开展量化分级管理,餐饮业的卫生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4 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思考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一种新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它通过量化,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持证情况、硬件设施、功能布局、操作流程、消毒措施落实、日常卫生管理等进行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评价,运用危险性评估原则对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和信誉度分级,继而确定相应的卫生监督重点和监督检盔频次。量化分级管理能把从以往的拉网式检查走向重点检查,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能,降低了卫生行政执法的成本;通过量化分级评审提高执法透明度,调动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量化分级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名牌”效应,通过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所形成的企业信誉度,为企业形成晶牌效应,提升档次注入了新的内容,也为顾客选择性消费提供了依据。
对于不足之处,量化分级管理要落实动态管理,狠抓薄弱环节。对一些主要问题必须进行重点监督,督促整改,以期符合卫生要求,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卫生。要强化宣传,坚持原则,形成社会监督良性循环。同时,坚持公开、透明、时效的原则,引导市民的消费。
结束语: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国家卫生监督体制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要求政府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的呼声日益增高。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市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制度,积极实施和落实,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更加舒适的食品卫生环境。
参考文献
[1]黄锦生.关于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一些思考[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05)
[2]周兆群,赵青艳.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思考[J].2008(04)
一、组织领导
成立*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管敏政(*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金行中(*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员:叶向阳(*市卫生监督所所长)
王水能(*市疾病预防中心主任)
李小伟(*市卫生局防保科副科长)
*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下简称“市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办”),办公室设在卫生局防保科,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组织实施和资料的收集上报。
二、整治重点及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和市政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求,全面加强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督工作,切实解决我市食品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打击食品消费环节违法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促进全社会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
(一)工作重点
以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小型餐饮业、学校和工厂食堂为重点检查对象,针对餐饮业卫生条件、餐具消毒及原料采购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进一步落实《广东省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餐饮业卫生许可规范。
(二)工作目标
1、市属和镇(街)中心区餐饮经营单位要达到“三个100%,两个杜绝”:(1)是对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核查和对无卫生许可证经营单位的查处率达100%。(2)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95%以上,学校食堂达100%。(3)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单位达100%。(4)杜绝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的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
2、农村地区:(1)农村地区餐饮单位的经营行为得到基本规范。(2)大型食物中毒事件有所减少。(3)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报告管理和救治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4)杜绝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的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
三、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
(一)餐饮业卫生许可
1、工作任务:根据《广东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和《广东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填写规定》,结合今年我市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清查无证经营单位,规范食品卫生许可审核和监督,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并对卫生许可情况进行公示。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日常监管的力度。本着“谁发证、谁主管”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小型餐饮业、学校食堂、工厂食堂专项整治活动,力争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餐饮单位、集体食堂经营行为,彻底解决餐饮经营单位无证经营问题。
2、具体要求: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中,要对辖区内的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进行全面普查和摸底,并以《无证餐饮单位摸底调查登记表》(附件1)的形式对无证经营单位名单进行逐一登记,加强监管,并将卫生许可证发放和清理情况向社会公示,无证经营单位名单要及时函送当地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各镇(街)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在镇(街)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和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组织下,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工商、质监、城管等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无证经营餐饮单位进行地毯式联合检查,发现一宗查处一宗,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要依法取缔。
(二)餐饮业原料采购
1、工作任务:餐饮单位全面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证制度,规范餐饮业原料采购索证管理。严厉查处餐饮单位、学校食堂使用不合格或来源不明的食用油、肉及其制品、不合格调味品、过期重复使用原料、滥用添加剂、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售食品的行为。通过整治,力争使我市餐饮业原料使用情况有根本好转,餐饮单位全面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
2、具体要求:重点检查餐饮业的肉类等原料是否按要求索证、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煎炸油等重复使用的原料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废弃物的处理是否符合《餐饮业和集体配餐单位卫生规范》。同时,进一步做好对餐饮业卫生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要把餐饮消费安全整治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宣传贯彻到每个餐饮单位,结合实际向餐饮单位发出《做好餐饮安全工作告知书》(附件2),并与餐饮单位签定《餐饮消费安全承诺书》(附件3),使各餐饮单位认识到在保障餐饮消费安全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主动配合,积极整改,规范原料的采购,杜绝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各地要分区分片负责,指导每家餐饮单位在限期内建立健全食品采购索证制度和原料采购、使用有关记录档案。各地可以参照《餐饮业建立食品采购索证制度指引》(附件4),《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登记表》(附件5)督促餐饮单位建立有关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实现市属和镇(街)中心区餐饮经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单位达100%的工作目标。
(三)餐饮业餐具消毒
1、工作任务: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规定,检查餐饮单位的餐具消毒情况,对餐具集体消毒单位配送的餐具消毒情况进行抽查。通过整治,规范全市餐具消毒管理,提高使用餐具的卫生水平,并探索和建立餐饮业餐饮具消毒的长效管理机制。
2、具体要求:以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和餐具集中消毒单位为重点开展餐饮单位餐具消毒的集中整治。各镇(街)要检查餐饮具消毒方式是否符合卫生规范,从业人员能否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的情况,对不能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的从业人员要重新进行食品卫生培训或调换工作,对不按照要求整改和整改不合格的单位,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吊销其卫生许可证。市卫生监督所要牵头组织对餐具集中消毒单位配送的餐饮具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样检查,核实其是否消毒合格,对抽检不合格的进行公告,并要求使用的餐饮单位立即进行整改。在规范餐饮业餐具洗消行为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我市餐饮业餐具集中洗消监管制度。
四、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10月15日至10月25日)。制定全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工作的目标、内容、步骤和要求,召开全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统一部署整治工作。各镇(街)结合各自职能,成立领导机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普查整治阶段(10月26日至12月10日)。各镇(街)按照本次专项整治确定的内容和目标,在各自辖区内开展拉网式检查,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开展全面清理行动。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11日至12月31日)。各镇(街)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于12月15日前将书面总结上报市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办。根据《*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督导评价指引》(附件6),市卫生局组织对各单位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此次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按属地管理原则,落实责任、明确分工,认真对照各项工作目标,迅速行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证整治目标如期实现。
(二)协同作战,加大查处力度。
充分发动政府力量,根据整治的需要主动联合农业、工商、质监、公安、教育、城管等相关部门,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形成合力,加大查处工作力度。按照《食品卫生法》和《国务院关于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特别规定》的要求,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重视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符合移送公安司法条件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移送,追究相应刑事责任,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正当权益。
(三)分级监管,健全长效机制。
以今年我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纳入卫生许可的契机,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卫生许可的重要依据和日常监管的主要措施,市卫生监督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市实际的餐饮业分类量化评分表。同时,加强对学校、工厂食堂和小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管,进一步完善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防控机制,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开展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活动,落实对食物中毒事件和其他食源性疾病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四)畅通信息,加强舆论宣传。
餐饮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XX县餐饮业的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
全县设立卫生监督机构1家,共有卫生监督员14名,其食品卫生监督股室2个,人员8名,负责全县餐饮经营企业的卫生行政审批及日常监管工作。
(二)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主要监管内容
按照行业规定,该县卫生监督机构具体工作有:负责餐饮业的选址、工艺布局、从业人员卫生,食品卫生,发放卫生许可证及餐饮业的日常监管;负责保健食品专营店或药店经销专柜的卫生许可的审批及保健食品的日常监管。
(三)行政工作(许可、监管、执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九条至第四十九条、《黑龙江省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黑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及各类食品企业卫生规范等。
(四)卫生许可情况
全县共有餐饮业339家,其中县城内224家,农村乡镇115家,从业人员1089人。按照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多数饭店没有达到A、B级标准,少数餐饮业只能达到C级企业标准,而且经审查验收合格并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只有84家。
(五)监管内容
食品卫生监管内容主要是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检查。对食品企业监管频次是一、四季度季监督,二、三季度月监督。监督检查的内容有从业人员健康证,单位卫生许可证,原料进货索证情况,畜禽肉及其制品使用情况,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食品保存情况,餐具、用具消毒保洁情况,单位卫生组织及卫生制度落实情况。
(六)卫生监督部门尽职尽责
餐饮业的监管工作是长期的、动态的。卫生监督部门在监管中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多年来卫生监督部门对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准入管理,依法发放卫生许可证,依照职责分工加强监管,确保了餐饮业的卫生安全状况,特别是在各重大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都尽职尽责完成了卫生监督任务,迄今为止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每年食物中毒发生率也都远远低于5/100000的指标,较好的维护了全县的对外形象和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按照现行餐饮业验收标准,餐饮业应按要求事先向卫生监督部门呈报申请,提交设计图,厨房和餐厅的硬件设施设备都有法定标准。但从实际看,都是先开业后申请,以致造成很多业户的设施设备达不到要求。目前餐饮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饭店厨房和餐厅的面积比例达不到有关标准。二是没有做到事前申请,不经验收,随意从事餐饮经营活动的现象屡禁不止,随意性、盲目性从事餐饮业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消毒设施不健全,食品卫生达不到标准;四是卫生制度执行的不好,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较大,餐饮业普遍存在着难于管理的现象,卫生条件和设施存在极大隐患的小型餐饮业占多数,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上存在着流动性较大,不便于健康管理的问题。五是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做的不好,无健康证的人员从事餐饮工作的人员大有人在。六是企业倒闭和新增企业的频率较快,难于监督,不便于监管,餐饮市场变化的节奏加快,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目前处于监管不到位,缺乏成型的监管模式。七是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欠缺和空白及资金、车辆、采证工具的不足,制约了食品卫生尤其是餐饮业监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卫生监督员培训经费不足,知识更新慢,不能很好适应餐饮业监管要求。八是各执法监管部门配合、协调工作尚需加强,执法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有人们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全县整体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餐饮业卫生状况底子不好,D级餐饮业底数偏大,由于社会下岗职工较多,谋业出路少,现实经济状况与监管之间存在相互碰撞的问题。如果一旦严格按标准执行,80%的企业达不到从业要求,就意味着将有一大批下岗职工失去就业机会,依法取缔恐怕引起社会矛盾,这是监管工作最难解决的实际问题。另外,监管部门的人员少,难以达到检查频率,存在监管盲区和死角的问题。
三、关于加强餐饮业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培训学习,增强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企业自律。
(二)严把企业准入关,对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发证,并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行为。
(三)建议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增加监管人员编制,地方财政拨付专项经费,在检测设备上加大投入,确保餐饮业监管工作有一个新的起色,尽快解决监管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以确保公众的饮食安全。
(四)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力度,要采取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积极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研讨会,研究餐饮业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并开展专题辅导,使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一个新提高,推动食品监管工作上档次、上水平。特别是《食品安全法》实施在即,将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对餐饮业、化妆品和保健品的监督工作,对于这项新的工作,相关人员要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完成角色转换,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餐饮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二 一、调研目标、方案设计及组织策划
(一)调研目标
总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黑大各代表性学生样本的餐饮消费结构现状、需求特点、顾客满意度等,以及走访现有经营商家,了解日常经营问题、顾客消费偏好、竞争状况等,综合分析黑大餐饮业市场的总体格局与需求趋势。
分目标:
1.全面搜索黑大餐饮业消费需求现状
2.开展全校各代表性的学生消费者对北黑大餐饮业的满意度的调研
3.适量走访食堂经理和黑大现有经营商家了解经营现状和需解决的问题
4.分析黑大餐饮市场营销现状及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研对象及形式
根据对黑大餐饮经济的总体分析及对黑大附近餐饮业的整体把握,本次调研以在校大学生及经营商家为重点调研对象,以消费者需求现状与趋势为重点调研方向。采取区域分组调研的形式,集中3天左右的时间进行顾客深度调研和市场扫描及分析,调研方式以问卷调研为主,访问调研及市场观察为辅,间或幽灵实验调研,并收集相关经济与市场的第二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调研对象抽样:
1) 在校大学生消费者 抽取样本150个,抽取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收入、不同口味偏好的代表性样本。
2) 校食堂工作人员 抽取样本20个,其中食堂经历、采购人员、厨师、一般工作人员各分配一定的数量。
3) 黑大附近现有经营商家 抽取样本20个,其中传统中式餐馆、快餐店、奶茶咖啡吧、特色小吃店、火锅店、糕点店等各占一定比例。
调研方式:1)问卷调研 2)访问调研3)市场观察4)电话网络调研5)幽灵实验调研等
调研的主要内容:
1) 在校大学生消费者调研主要内容:现有市场消费品牌及顾客满意度,市场消费数量及层次,消费者对现有品牌的认知与评价,餐饮消费的心理,影响消费者餐饮选择决策的关键因素,餐饮消费的新需求等。
2) 校食堂工作者调研的主要内容:从食堂原料的采购体系,到食品的制作工艺,到食品安全卫生的把关,再到销售的菜色价格,最后到食堂的服务情况,进行大概的了解,并分析其优势、劣势和现面临的问题。
3) 现有经营商家调研的主要内容:经营的餐馆类型、风味,产品的渠道体系,主要经营支撑点,主导产品的促销手段,为顾客服务的原则,经营者现实满意程度,经营者的营销心理,经营者的期望值与要求等。
4) 访谈调研内容:主要了解消费者对小资再现主题餐厅的品牌和产品的理解、评价、建议,以及对他们的偏好进一步掌握。
5) 幽灵实验调研内容:切身的感受23家餐馆的产品、口味,就餐环境,服务水平,卫生状况等,然后分析评价,去粗取精。
(三)调研组织实施过程
调研组共有3人,进行为期7天的黑大附近餐饮业市场调研。
二、调研的主要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回有效的在校大学生消费者调研问卷137份、校食堂工作人员访谈笔录20份、学府四现有商家访问笔录20份,通过对上述问卷和访谈笔录的统计处理,辅以调研小组的小结报告,获得黑大餐饮市场调研结果如下:
1. 黑大餐饮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消费量大。
首先,从实地调研的结果来看,黑大外有正规经营店铺及摊位的餐饮店约有101家,其中中式快餐店,传统中餐馆,特色小吃店,西式餐馆,火锅店等等,具体如下表1所示。其次,黑大餐饮也得迅猛发展主要依托黑龙江大学的学生消费者,据有关资料统计,黑大在校师生约3万,消费群体庞大,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天都出北门吃饭;最后,从黑大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来看,位于南岗区,消费水平还是较高的。通过问卷调研,黑龙江大学在校学生月平均消费在1500左右,又细分为5个消费段,如下表2所示。
图表1
北门餐饮类型及分布情况
类型 中式快餐店 中式传统餐馆 特色小吃店 西式餐馆火锅店 糕点面点店奶茶咖啡吧
数量 16 26 35 3 3 6 10
表2
黑大在校学生的月平均消费分布情况
消费层次 500~800 800~1100 1100~1600 1600~2000 2000以上
所占比例 7.1% 42.9% 45.2% 2.4% 2.4%
2. 主要消费类型、口味偏好明显,重复消费普遍
大多数学生喜欢中式快餐,快捷方便,口味喜欢多样,但比较大众,喜欢在一定时期内重复选择一家消费,基于习惯因素
3. 消费的时间分散,餐饮服务趋于全天
4. 消费主体一般趋于24人,消费能力较高
5. 黑大餐饮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各经营商家之间日趋同质化
6. 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缺乏营销创新
(二)黑大附近餐饮消费者满意度及需求现状分析
1. 食品安全卫生是消费者选择就餐地点的首要因素。
2. 消费者的口味习惯和偏好主要倾向于家常菜,大众口味中又偏辣
3. 产品质量及服务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就餐地方的主要因素。
4. 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认知理性,学生消费水平较高,也比较稳定
5. 消费者对就餐的食品卫生安全的满意度低
6. 消费者经常光顾的餐馆比较集中,如快餐店温州饭摊,传统中餐馆有得意楼、三合缘等
7. 大多数消费者对餐馆提供的直接而实惠的促销方式感兴趣
8. 宣传优惠单是消费者了解餐馆信息的主要渠道
9. 大学生消费者一般以小群体消费为主,对新鲜时尚的事物感兴趣
(三)黑大附近餐饮店经营现状及分析
1. 不断有新的商家参与黑大餐饮市场竞争,同时也有商家的退出,形成当前相对平衡而又微妙的关系。
2. 众多餐馆的环境、规模、菜肴种类、价格及服务差异不大,趋于同质化
3. 在目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的情况下,各餐馆包括校内食堂,部分菜品价格有所上浮,涨价的菜式一般以肉类为主,平均涨幅约20%~25%,成本有所增加
4. 黑大餐饮行业缺乏规划引导,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盲目、无序和低水平发展的现象。缺乏系统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强制性标准,餐饮企业的标准参差不齐,内容不全面、技术知识含量低,食品安全卫生得不到保障
5. 无品牌意思,只关注于现盈利状况
一、整治目的
在去年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解决当地存在的和社会关注的食品卫生主要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及监督工作;加大对农村、学校等重点地区的执法力度,保护重点人群的健康。树立卫生监督机构良好执法形象,促进我市卫生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重点和安排
㈠卫生许可
1、整治重点:根据《*省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填写规定》和《韶关市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要求》,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发放审核和监督工作。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核和监督,落实责任。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予以查处,结合“谁发证、谁清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地要对实施食品卫生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依法予以清理。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我市确定饮料、药食同源食品、凉茶经营企业、学校食堂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我局将对各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情况进行专项抽查,抽查结果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抽查中发现违规审批的,根据《卫生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和《*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追究许可责任。
2、具体要求:各地要在8月底前,完成辖区内持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按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核和监督,按附表1报送有关材料。市卫生局将在20*年9月对各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许可证发放情况进行抽查。
3、工作目标:通过全面整治,完善和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和监督工作。
㈡餐饮业
1、整治重点:餐饮业和学校食堂的食品原料采购、使用和废弃物处理。严厉查处使用不合格或来源不明的食用油、不合理使用原料和添加剂、不按要求索证等行为。
2、具体要求:各地要对辖区餐饮业、学校食堂开展全面检查。集中查处违法经营餐饮单位,以提高餐饮单位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在6月15日前填写附表2内容上报材料。
3、工作目标:经过整治,使全市餐饮业原料使用情况有根本好转,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原料进货溯源制度。
㈢农村食品
1、整治重点:农村乡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许可情况,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的不符合要求定型包装食品。每个县集中抽查2个乡镇的全部食品加工厂、5个农村市场、20个食品商店。
2、具体要求:各地应与节前食品安全检查相结合,开展集中监督执法行动,按照《集贸市场卫生规范》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农村食品流通的特点,查处不按卫生许可要求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各地分别在20*年7月底前和20*年1月20日前按附表3的格式上报整治总结。
3、工作目标: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市场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查处生产和经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定型包装食品,清理农村市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探索建立农村食品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
㈠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本地情况,确定重点地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培训工作,安排足够人力、物力,保证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督促检查和上报工作。我局将加强对各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并将专项整治作为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对各地进行考核。
㈡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将其作为卫生许可重要材料和日常监管的主要措施。各地在10月底前按附表4的格式上报辖区内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情况。
㈢各地要把专项整治工作和日常监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符合移送公安司法部门条件的,要坚决移送,追究违法行为刑事责任,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关键词】 餐饮业;食品安全;诚信评价
为创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育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全面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的职责,我们在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基础上,在四平市食品行业实行了食品安全信誉评价体系。
1 组织管理体系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做到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促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通过建立指挥有利、政令畅通、运作快捷的组织管理体系,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
2 技术支持体系
2.1 HACC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指对于特定食品生产工序或操作有关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鉴定、评估,以及对其中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进行控制的系统方法。目前理解的主要内容为“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通过这些环节及现场操作人员实施预防或采取的措施,使食品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最终产品有较高安全性的目的。遵循餐饮业营运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基本规则,能及时分析危害因素,提出关键控制点,建立控制网络,提高炊管人员的卫生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操作程序,从而降低细菌的污染,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性,为每一位顾客提供安全的食品。我们把消毒定为关键点,不同区域使用的工作服分别订立清洗消毒制度;定时对冷荤间空气进行消毒;餐具、餐饮包装由无毒、不分解材料制成,且充分清洗消毒,无洗涤剂、消毒剂残留等,其次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人流、物流、水流、气流的合理流向,确保无污染物和交叉污染的可能渠道。预防措施可包括:炒制、配菜、传送、服务等人员定岗定区域,非加工区域内相关人员不得进入加工区域;防止各种不洁物和化学及物理污物对餐具等包装材料、食品接触面的污染烹饪加工间通风良好,通风道清洁,温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防止水滴、冷凝水、冰霜对食品造成污染;生熟产品器具分开,应用于非食用物质或废物的装备和用具应被标识,不作为可食性产品之用等。
2.2 餐饮业食品卫生分为A、B、C、D四个等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餐饮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标准》(以下简称《评分标准》)评定卫生等级。对被评为A、B、C级的餐饮单位分别采取简化监督、常规监督和强化监督。具体监督频次由各区县根据各自监督工作量,按照简化监督1次/年、常规监督不少于2次/年、强化监督不少于3次/年的原则确定。对被评为D级的餐饮单位,要求其限期改进,并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确定餐饮企业食品卫生等级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在餐饮企业明显部位标示食品卫生等级,并在食品卫生许可证右上角加贴蓝色的食品卫生等级标识。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将餐饮企业的食品卫生等级在卫生监督网上向社会公示。卫生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对于评分结果连续两次高于原食品卫生等级的餐饮企业,依照程序予以升级。否则,予以降级,同时实施相应处罚,公示存档。
3 监管宣传举报网络体系
重要的是要创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食品安全宣传机制、食品安全举报机制。为此,我们强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到消费等环节的分段监管。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严把生产加工领域质量标准关;严把市场准入关;最终达到安全消费。充分发挥了行政监管职能作用。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食品安全监督、宣传、举报网络。
4 技术检测体系
为使我市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技术保障,我们针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经政府多方努力,筹资余万元购置了食品快速检测车,提高了检测水平,并制定了快速检测车时速限制、公开服务承诺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食品快速检测已形成了纵深发展。围绕食品快速检验车,在食品领域逐渐形成一个食品检测系统,将食品安全纳入快速、检测、处理的法制轨道。为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提供技术支撑。
5 规章制度体系
我们指导帮助各试点单位制定了《诚信管理原则》、《信用信息征集制度》、《诚信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质量追溯制度》、《质量救济制度》等十余项制度,并根据工作需要实行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监管工作制度,增强了整体监管能力,保证了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有序开展。
维护食品安全既是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每个企业以诚信严格自律,才能保证市场有序健康运行,让人民放心消费。食品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食品生产的经营和活动,建立诚信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依法经营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在信用体系建设中,采用政府推动与市场培育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以政府政策管理为主导、社会信用机构为主体、行业自律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经过试行,既正确引导了餐饮消费,又使整个行业卫生状况大大改善,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单建.基层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探讨,《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年02期.
[2] 白凤翎.我国餐饮业实施HACCP体系标准管理的问题和建议,《科学标准》,2009年第5期.
关键词: 餐饮服务员卫生工作控制措施
近年来,我国餐饮业整体卫生状况虽然得到改善,但实际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餐饮服务员的卫生问题。加强餐饮服务员的卫生管理工作是把住“病从口入”关的重要一环。许多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往往就是由于不健康的服务员污染食品而引起的。因此,餐饮服务员卫生工作直接影响进餐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控制餐饮服务员的卫生。
一、餐饮服务员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一)餐饮服务员的个人卫生问题
有的服务员不及时洗澡,身上的汗味很难闻,特别是在夏季,客人闻到后产生反感,从而影响了服务质量。有的男服务员赶时髦,将头发染色,脱落的头发若掉入食品中,就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卫生。有的服务员用香味很浓的护肤品,为客人服务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客人的反感。有的服务员留长指甲,而指甲内有许多病菌,在为客人上菜、斟酒时会让客人很反感。有的女服务员涂抹指甲油,而指甲油容易掉,客人看见服务员手指涂有指甲油会认为菜中有掉下的指甲油。有的服务员上班期间佩戴戒指、手镯、耳环等有可能影响食品卫生和服务操作的饰物。有的服务员将抹布或围裙搭在肩上或夹在腋下,甚至用围裙擦手或擦汗。有的服务员穿着工作衣随意外出、上洗手间,易携带致病菌。
(二)餐饮服务员服务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有的服务员不清洗双手就直接摆台,在摆放餐具、酒具时,用手直接抓拿,甚至将手指伸入杯碗内夹拿,把手印留在了器具内侧,从而影响了餐饮器具的美观和卫生。在一些小型餐饮店里,常见到服务员上菜时不用托盘而直接用手端送菜盘和汤碗,甚至出现手指接触碗口内侧,进而接触菜肴及汤汁的现象。有的服务员在上菜时不注意卫生,对着菜肴大声说话,甚至对着菜肴咳嗽和打喷嚏,这样很可能造成口腔、呼吸道飞沫对菜肴的污染。有的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不重视筷勺的使用卫生,没有适当增设公勺和公筷,由此带来一人单筷所引发的餐饮卫生问题,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三)餐饮企业对服务员的卫生管理问题
尽管国家法律规定餐饮服务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但有些餐饮企业尤其是小型餐饮企业还存在某些不规范之处,聘用没有健康证的人做服务员。有些餐饮企业为了省事,不定期对服务员进行有关食品卫生法的宣传教育和卫生知识培训等,以致有的服务员根本没有意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无视各项操作卫生制度,使食品安全卫生缺乏必要的保障。
二、餐饮服务员卫生问题的控制措施
(一)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服务员的身体和仪态卫生。服务员应当做到“五勤”,即勤洗澡、勤理发、勤刮胡须、勤刷牙、勤剪指甲。服务员要每天洗澡,冬天也要每隔一两天就洗澡,在工作前洗,以保证服务时身体无异味。头发应经常清洗和梳理,保证头上无异味,无头屑。男服务员一般两周左右理一次发,不染发,长发不过耳,不留大鬓角,上班前梳理整齐。女服务员不留披肩长发,宜留短发,或在工作时将头发盘起,必要时可戴上发网。男服务员每天刮一次胡须,保持面部干净整洁。服务员要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餐后要漱口。勤剪指甲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起码要求,服务员每星期要剪一至两次指甲,女服务员不涂抹指甲油。勤洗手,保持手部的清洁,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此外,餐饮服务员在岗位上应精神饱满,态度热情,做到“七不”和“两个注意”。“七不”即在客人面前不掏耳,不剔牙,不抓头皮,不打哈欠,不抠鼻子,不吃食物,不嚼口香糖。“两个注意”即服务员在服务前注意不食韭菜、大蒜和大葱等有强烈气味的食品;在宾客面前咳嗽、打喷嚏须转身,并掩住口鼻。上班期间不得佩戴任何有可能影响食品卫生和服务操作的饰物。
2.服务员的着装卫生。餐饮服务员必须按照规定着装,经常清洗和熨烫工作服,保持工作服的整洁卫生。男服务员西服裤长度适中,上衣平整清洁,纽扣齐全,衬衣勤洗勤换,保证领口袖口无污渍,领带扎结规范,穿指定的皮鞋,鞋面清洁光亮。女服务员着装大方得体,上衣大小合身,裙子长短适宜、清洁平整,配穿长筒全肉色丝袜。每位餐饮服务员至少要有两套工作服。
(二)规范服务卫生
服务员养成良好的卫生操作习惯,既能体现对客人的礼貌,又是服务素质高的表现。
1.规范摆台卫生。台面是宴席的构成要素,摆台卫生是宴席卫生的重要内容,而餐饮具的卫生是摆台卫生的基础。正式摆台前,服务员首先必须对所用的餐饮具进行必要的卫生检查。餐具有破损的,如餐盘有裂缝、破边的,玻璃杯有破口等,要立即挑拣出来,不可继续使用,以保证安全。服务员摆台前必须清洗双手,保证双手的清洁卫生。餐具、酒具应用托盘托拿,在不分菜的餐桌上必须摆设公用筷和公用勺,以保证进食的卫生。
2.规范餐前服务卫生。当客人到齐后,服务员应给每位客人送上一条餐巾,以使客人保持手、脸的卫生,这是餐前服务卫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所送餐巾要用盘具盛装,递送时用餐钳夹取。
3.规范上菜服务卫生。服务员往往是上菜之前最后一个对菜肴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查的人。餐厅内销售的各种食品,服务员要从感观上检查其质量,如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立即调换。应使用清洁干净的托盘为客人服务,如有菜汤、菜汁洒在托盘内,要及时清洗。服务操作时动作要轻,要将声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规范餐间服务卫生。餐间服务卫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勤换食碟,当食碟尚未完全装满时,就应及时更换。应重视筷勺的使用卫生。运送杯具要使用托盘。拿杯时要拿杯的下半部,高脚杯要拿杯柱,不得拿杯口的部位。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几个杯子套摞在一起拿,或者抓住几个杯子内壁一起拿。拿小件餐具如筷子、勺、刀叉时,筷子要带筷子套放在杯盘里送给客人,小勺要拿勺把,刀叉要拿柄部。筷和勺必须符合卫生要求,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消毒和保洁,以防止传播疾病。
5.规范餐后服务卫生。餐后应向客人再送一次餐巾,供客人清除面部和手上的油污。餐巾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和保洁,以防止疾病传播。对有传染病的客人使用过的餐具、用具,不要与其他客人的餐具混在一起,要单独存放、清洗,及时单独做好消毒工作。当客人餐毕离席后,服务员应及时收拾餐桌,搞好桌面、地面卫生。
(三)个人卫生制度化
餐饮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一套卫生管理制度的保障。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长期的卫生教育培训、必要制度措施和高度的自觉性保障才能完成。
1.健康检查,持证上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餐饮服务员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疾病,便于及时治疗和早日恢复健康,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本人免受疾病折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把疾病传染给广大的消费者。经定期检查合格,取得经当地卫生检疫机构颁发的健康证,服务员方能上岗,并随身携带,以便监督机构的检查。
2.宣传教育和卫生培训。餐饮服务员应定期接受有关食品卫生法的宣传教育,充分认识个人卫生与饮食品质的密切关系,自觉按照卫生条例、制度办事;每年都应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和法制、职业道德教育;新进服务员和临时服务员应培训后上岗,自觉遵守各项操作卫生制度,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卫生。
3.建立必要的卫生奖惩制度。餐饮企业应针对实际情况制订卫生奖惩条例,把卫生管理工作列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考核、奖惩紧密挂钩。要在支持工商、卫生等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和监督的同时,认真抓好服务员卫生工作的检查考核,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班组长每班检查,部门经理每日检查,总经理经常抽查。对于认真执行饮食卫生各项规章制度的服务人员进行表扬和必要的奖励。检查中,凡是发现违反食品卫生法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对于情节严重并屡教不改或者造成食物中毒等重大事件的有关人员,可以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法令、法规精神和本企业内部员工奖惩条例的规定,分别给予行政处罚或经济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4.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餐饮服务员做好个人卫生的保证。餐饮服务员要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
三、结语
餐饮业生产的最终产品是食品。食品除了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以及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外,还必须无毒无害,即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可以说,食品卫生质量是食品的第一要素。餐饮业卫生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管理。为了提高餐饮业的卫生质量与服务质量,服务员的卫生管理非常重要。根据我国餐饮业卫生现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服务员的卫生问题。如果服务员出现卫生问题,就会影响最终的产品――食品的卫生质量。我国餐饮业必须加强对服务员的食品营养卫生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严格规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享用到营养且卫生的食品。
参考文献:
[1]曾翔云.食品营养与卫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我们除积极参加局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外,还积极开展了‘提高行政执行力’、‘两项教育’学习活动,科室还坚持了每季度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对单位各项内部制度和工作文件也组织进行了学习,及时传达单位有关会议精神,增强了科室人员工作纪律观念,建立了科室业务学习制度,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2、我们根据局各项工作制度,按局要求并接合科室实际,与科室每位人员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制订了相应的科室管理制度,对工作做到有分工、有协作,职责明确,科室整体管理得到加强。
3、加强了许可文书、监督文书档案整理归档。我们对立案案卷、许可申报要求有三人以上经手制度,依法严格许可,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卫生条件、餐饮具消毒等关键点进行严格审查,规范了各项文书的制作,严格规范许可申请资料的核实审查,即时做好文书的整理归档,做到一户一档,建档率达100%。
二、抓住工作重点、加强监督监管
1、认真积极的做好了食品安全示范县的迎检、验收、深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是我县xx年度的一件重要大事,也是我们监督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我们**中队监管有乡镇,面积广、战线长,城郊结合部多,基础工作相对薄弱,面对困难我们没有退缩,主动积极的和工商部门配合,由工商通知各经营业主,按约定时间地点,我们到乡镇集中受理了一批卫生许可申请,对需要现场审核的再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审核,改变了以往单个分散受理模式,既方便了业主,又大大缩短了卫生许可证发放时间,受到广大业主的好评。借这次创建,我们对所辖乡镇主要街道、中心街、中心村、以及一些过去没有监管到角落,在今年进行了严格认真的监管,累计发放卫生许可证X户,审核卫生许可证X户,提高了X的发放率,监管覆盖率,监督覆盖率达98%,为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做了一些实际的本职工作。
2、以餐饮业监管为重点,积极深入开展餐饮业消费安全安全整治:以这次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我们积极深入的开展了餐饮业消费安全安全整治工作,并结合开展食品安全诚信企业创建,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推进大中型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加大执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落实《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加大了对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共计完成检测样***份;对小型餐饮业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监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X份,对通过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X家。
3、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的管理,逐步加大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力度: 乡镇食品生产加工多是一些小作坊,规模小,卫生条件差,我们对原来已经发放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户,坚持要求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严格要求完善三防基础设施、坚持严格食品添加剂管理。对新申请食品生产加工卫生许可的经营户,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对产品抽样进行质量检测,X。
三、及时积极与乡镇卫生院做好良好沟通
乡镇卫生院近年主要承担从业人员体检和配合我们食品卫生执法工作,没有承担执法职能职责,没有配备食品卫生监督员,我们作为基层监督员,每到一乡镇就及时主动与院相关领导以及防疫科人员作好沟通解释,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他们理解支持与积极配合,这也是我们今年在****、****、人员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能较好的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原因之一。
四、与工作相关的几个方面的具体数字
1、2、3、(把上面数字材料及其他各方面数字总结具体到此项,包括收费、罚款收入等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根据《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和**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要求,我部决定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现就**年开展食品专项整治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重点和目标
各地要在**年、**年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存在的和社会关注的食品卫生主要问题,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要以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卫监督发[**]498号)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为重点,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及监管工作。要以农村食品、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为重点,加大食品市场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强化对弱势和重点人群的健康保护。
(一)农村食品。
1、整治内容:以农村集贸市场和餐饮单位为重点开展整治工作。根据《集贸市场卫生规范》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强化对农村集贸市场和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特别是根据农村食品流通和消费的特点,加大对无卫生许可证经营食品、餐饮的违法行为,以及经营掺杂使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地点和无产品合格证食品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2、工作目标:在**年春节期间、五一和国庆节期间分别开展集中监督执法行动,打击农村各类食品违法行为,清理不符合条件的餐饮单位,探索建立农村食品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卫生许可。
1、整治内容:各地确定直辖市、各省会城市和1-2个地级城市为重点地区,对辖区内的婴幼儿配方食品、瓶(桶)装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学生营养餐配送单位和学校食堂共6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根据《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和《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规范上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发放审核和监督工作,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核和监督,落实责任,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依法予以查处。
2、工作目标:在**年8月底前,完成对上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情况的一次全面监督检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年10月前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规定,完善和规范本地区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
(三)餐饮业。
1、整治内容:以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为重点开展餐饮单位食品卫生集中整治。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各省1-2个地级城市(由各省自行确定)等重点地区,要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规定,检查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一是餐饮具消毒方式是否符合卫生规范,从业人员能否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的情况,对不能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的从业人员要重新进行食品卫生培训或调换工作岗位;二是对餐饮具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样检查,核实其消毒效果,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督促其整改,对不按照要求整改和整改不合格,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吊销卫生许可证。
2、工作目标:经过整治,要探索和建立餐饮业餐饮具消毒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餐饮具集中消毒管理制度,上述重点地区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抽查合格率较整治前提高10%以上。
(四)保健食品。
1、整治内容:一是在**年保健食品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保健食品生产单位执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公告保健食品生产单位的卫生许可情况,建立保健食品生产情况的动态监管制度,严肃查处未取得保健食品生产卫生许可证违法生产保健食品行为。二是对本地区具有调节血糖类、减肥类、抗疲劳类等3类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企业进行逐一检查,对上述产品的生产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检查生产记录、原料采购和使用情况,以及产品检验及合格情况。三是开展对流通领域调节血糖类、减肥类、抗疲劳类等3类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监督抽查,严肃查处添加药物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2、工作目标:通过专项整治,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7月底前建立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和执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情况的动态管理制度,并按政务公开的要求公布相关信息。在8月前完成对上述3类保健食品的专项抽检工作。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添加药物的违法保健食品,坚决撤销其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五)食品添加剂。
1、整治内容:一是在**年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单位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公告食品添加剂生产单位的卫生许可情况,建立食品添加剂生产情况的动态监管制度。二是以儿童食品生产中违法使用添加剂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加大对儿童食品的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及时发现和查处在儿童食品中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三是在食品生产环节,以防腐剂、色素和甜味剂为重点,继续查处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要求,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强化对生产企业卫生许可及其卫生监督管理,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2、工作目标: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9月底前建立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情况的动态管理制度,并按政务公开的要求公布相关信息。在12月前完成对重点儿童食品的监督抽检,并对蜜饯、酱腌菜、冷冻饮品、熟肉制品等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防腐剂、色素和甜味剂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我部将根据专项整治的各项安排,组织编印专项整治工作手册,并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培训,指导各地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实施工作。
(二)完善食品卫生监督信息通报制度。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将辖区内发放的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许可证情况和监督检查情况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进行公布。同时,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完善省际间违法食品监督信息通报和追踪检查制度,掌握各地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活动的线索,追根溯源,加大查处工作力度。
(三)加大督促检查和评价考核工作。我部将对各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完善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各地进行自评基础上,抽取部分省份进行考核,建立长效评估和考核管理制度。
(四)探索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我部将选择部分省份进行试点,根据农村食品卫生管理的实际情况,认真梳理食品卫生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探讨开展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工作,维护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三、工作要求
(一)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年食品专项整治各项准备工作。各地要根据本地情况,确定重点地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各地要把专项整治工作和日常监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符合移送公安司法条件的,要坚决向公安部门移送,追究违法行为刑事责任,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