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时间:2022-07-03 08:55:25

导语: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第1篇

(一)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一般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属于财务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中级财务会计》相衔接,主要研究除中级财务会计》所论述的企业通用性会计事项之外的复杂业务、特殊业务和新兴业务的会计问题,与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基础》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相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财务会计课程体系。该课程的特点:一是内容体系的争议性、动态性和研究性。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历来没有统一,己经出版的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体系也不尽相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虽然课程的内容体系存在争议,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随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特殊业务或新型经济业务,决定了这一课程内容体系的动态性。这一特点直接决定了该课程的研究性,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一直处于探索过程中,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研究的过程。二是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知识的交叉性。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研究中级会计学中未能作深入、细致、全面论述的问题以及不规范的业务、无先例可供借鉴的处理方法,传统理论与方法无法驾驭的新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且该课程的各项专题涉及的内容往往是多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三是理论观点的包容性和学术前沿性。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研究内容本身具有复杂性,有些内容涉及到不同的理论观点,并无定论;有些则是学术前沿问题,尚在研究探索中。所以,该课程是一门充分展现财务会计学科研究成果,并融财务会计理论和特殊与新兴的会计实务处理问题于一体的核心专业课程。

(二)案例教学的‘实战性”特征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相符案例教学的特点具体表现在:首先,案例教学的现实性有助于学生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证案例都是来自于经济活动最新的、有争议的、可讨论的现象,通过案例教学,使课堂与现实经济生活相联系,将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紧密衔接,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经历,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建构学生可用知识体系,是一种较好的启发式教育方法,增强了会计和会计教育的生命力。其次,案例教学的典型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是特殊的经济实例,但具有同类事物的变化规律,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认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案例的针对性较强,案例的障碍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切入点,能使学生深刻地掌握该理论的实际应用。而对案例的分析是从单纯想象向逻辑思维迈进的中间过渡,在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使理论知识在记忆中发生‘质”的变化,而不是‘量”的简单积累。非‘正面化”的反面案例则具有更强的教学剌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再次,案例教学的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案例来源于实践,在复杂的环境中发生,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阅读与研究阶段,自然融入了学生个人的相关知识和判断;在课前的小组研究与讨论中,学生们在各自的书面研究报告基础上,又加入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思想,而在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课堂集体案例讨论是整个案例分析教学的重点,在讨论的全过程中,每个人所持观点的背后包含对隐性知识的学习,也是案例教学所独有的知识共享的优势;在课堂案例讨论中,各位学生的发言又将原来不清晰的想法结构化,以解决存在的矛盾。因此,案例教学是促进知识转换和知识创新的过程,是知识共享的过程,也必然是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相互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理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挖掘创新潜能。最后,案例教学的研究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参与、自由思考和讨论,结合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形,能够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生动的体验到企业的真实面,同时也要求学生主动地发掘、分析和判断企业在会计实务处理及财务报告披露的合法合理性,这种学习是研究性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社会经济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并从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反映教学的基本要求《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会计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

复杂问题和特殊问题的能力,在提高会计理论水平的同时,能够积极探索会计领域的新问题,要求学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并高度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主动学习并掌握财务会计中复杂业务、特殊事项和新兴经济领域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选择和设计案例应该结合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合理确定会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案例教学进度与理论教学的进度并做好相应准备。

(二)与相关会计理论相结合,反映学科发展前沿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是一门研究型课程,其作用不仅是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基本的研究能力,捕捉学术前沿,具备创新精神。会计应该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案例教学的内容是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实际经济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会计实例,每个典型的教学案例都应该融汇了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或者明确地指出会计案例剖析所运用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案例内容是开放性的,案例讨论一般会涉及到相关理论的发展前沿。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掌握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总结规律,能从学科发展的前沿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能利用自己所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对会计实际工作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科学、系统地论证,提出适当的处理意见或措施,并编写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会计案例分析报告。

(三)与现时经济活动相结合,反映会计改革与实践成果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随客观经济环境变化呈动态发展,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学案例的内容既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又不能凭空捏造。教学案例的选择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案例教学内容一定来自于实际的经济活动,并根据会计环境、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以及会计改革成果,及时进行调整。案例要有一定的情节,其所引发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所感兴趣或者所关心的,是实践上需要解决的。

(四)与国际会计案例相融合,反映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所研究的内容中有相当多与国际资本市场相关,所案例教学的内容应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洋为中用的方针。国外许多会计教材确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和案例,但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制,实施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选择会计案例理应体现现阶段我国具体国情和会计实务的特点的同时,适当选择国际资本市场的案例,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正确理解我国会计国际化趋同的进程。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一)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的思路具体实施环节一般包括:(1)组织案例分析小组,建立基本的学习规则。(2)提供案例,用少量的信息提供给学生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应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发散性”,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内在动力。(3)初始讨论,开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确定对解决问题而言很重要、而他们又不太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概念,即学习要点。教师在初始讨论阶段会更多地引导,包括对学习要点的理解等。(4)再次提问,引导探索。当学生能更多掌握了知识要点,对初始问题己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解,而某些知识的缺乏又阻碍了对案例的分析时,会进一步提出深一层次的问题,或者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进一步的问题,然后学生去探索,这就是知识要点的学习和应用过程。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其将新学习的知识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分析这些来自实践的问题如何产生、如何演变、如何解决;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类、归纳、比较,让学生相互了解其他不同的分析思路。然后再引入本专题的基本理论对案例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学生研究关于类似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和结论,从而使学生开拓思路,形成对问题较为深入的认识。(5)交流汇报。各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自己的分析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包括数学分析、图表、口头报告、角色表演等形式。(6)对案例的反思。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案例中问题的解决过程,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境。同时,学生在评价自己以及他人表现时,也在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这是思维技能的培养过程。采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特别体现在各个层次‘问题”的设计上。在设计问题的时应注意:一是问题应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内在动力;二是问题应具有‘开放性”,问题要有深度和广度,对问题深入探究的结果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出现量变或质变;三是问题之间应具有‘递进性”,问题应该是可以细化并不断深入的,前面问题分析的结果也是后续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之间的逻辑演进过程应该是理论学习深化的过程,同时有利于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上述案例教学的问题探究模式体现了构建主义的教育观,具体而言,首先,尊重认知规律,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其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也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剌激,而是每个学生以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即学习就是同化和顺应相互交替,使人的认知水平发展的过程。其次,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己有知识经验,不是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同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再次,师生角色。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学生的角色将从被动的接受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最后,将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设计真实的任务;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二)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的步骡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组织工作相比,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案例教学需要学生更广泛更深入的参与,学生是主要的参加者,教师只是组织引领者,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具体应遵循以下步骡:(1)准备工作。会计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包括同时进行的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准备。无论采用哪种模式的案例教学,理论准备都是必须的,没有理论指导的案例教学只能是就事论事。理论准备的方式包括教师在课堂讲授的高级财务会计某个专题的理论、教师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会计准则(国内的、国际的和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和有关会计法规的具体规定等。二是案例材料的准备。教师主要是提供案例线索、部分学生无法获得的文献资料;学生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和参考文献、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甚至包括教师指导下的实践调查材料等。三是问题准备。教师应就案例内容提出需要讨论的基本问题,学生则是通过材料的准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补充、具体化或进一步的提问。(2)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由每个小组利用课下时间自由安排的,每个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仔细研究案情的情节,可以分别从自身角度来剖析同一会计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辩论,形成热烈的探讨问题的气氛,最后通过梳理,提出本小组的意见和结论,并准备好课堂讨论的发言提纲。这一阶段教师是通过事先准备的基本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的,即使不在现场,教师的指导作用仍然在发挥。(3)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教师直接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阶段。从组织形式看,是小组讨论基础上的全班讨论,各小组根据此前讨论的结果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小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从讨论方式来看,可以分为对抗式讨论和合作式讨论,对抗式讨论是指相互持不同观点在互相辩论、置疑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合作式讨论是在和谐的气氛中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求大同、存小异,两种方式均能形成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研讨氛围。某一问题的研讨结束后,应当进行总结,可以由教师来担任,也可以由学生来担任,其任务主要是对讨论的情况作归类和归纳,并做出适当评价,归纳评析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共同观点和不同意见。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适时引导学生在案例讨论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深化讨论内容拓展学生思路,加深对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有疑惑的地方要相互商讨交流。(4)案例分析报告。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教学案例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后,各小组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的撰写。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5)教师小结。在学生对会计案例进行讨论,作出分析和评价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作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分析和评价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结论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其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同时评定案例分析成绩,评定内容包括资料搜集情况、案例讨论的发言质量、书面分析等,特别要注意突出信息搜集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第2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韦欣,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广西 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8-0166-0002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似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六个方面内容: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

财务会计做为高职院校的一门专业课,是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与企业具体实务相结合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时效性强,内容较多、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如何做好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精品课建设,如何把它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纯理论知识的灌输转变为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这是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的课题。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评审指标。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七个方面。高职院校在开展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参照这七个评审指标做好各项工作。以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对财务会计进行课程定位时,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财务会计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到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素质与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且财务会计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如前面要开设基础会计、税法等课程,后续开设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实验等课程。课程的设计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在内容选取上,要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程内容的界定上一要选取一些经常性的交易与事项,学习之后能完成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核算;还要考虑内容的难易程度。

在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会计工作任务及其会计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比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通过这一部分学习,学生应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作用、结构及各构成部分的基本含义和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与账务处理。第三部分,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主要会计报表的意义,掌握其编制方法,并能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同时要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做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这一方面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做好会计实训,使它能真正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教材及相关资料。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模式设计上,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会计课程的实训与工科课程的实训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想要到企业实习,难上加难。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企业一般都不愿意让学生到企业进行会计实习。因此,采用何种方式实习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除了传统的手工模拟和会计软件实训外,可考虑采取与会计记账机构合作的方式解决会计实习问题,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考虑建立模拟企业进行会计实习。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但如何能很好地开展案例教学,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这是我们应该探讨和学习的。

在教学手段上,应加大信息技术应用的力度。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达到以下效果:(1)提升了情景教学的效果,学生能够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直接使用各种财务软件。这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熟悉企业情况打下良好的基础。(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其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特点已普遍为课程组老师所接受,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信息唯一的提供者,而是信息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多媒体软件的广泛使用为课堂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化繁为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课堂面授课时减少,一些财务会计的法律法规、案例材料以及参考文献等辅助教学材料难以在课堂上全部讲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可采用提供给学生资料名称或搜索途径,由学生自行查找,再组织课堂讨论的方式扩充教学内容,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网上答疑会成为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四、教学队伍

教学队伍在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及年龄结构等均要求合理。同时,“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主体。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及本学科的发展,是学科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主要依靠两方面: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学历水平;二是积极地创造学习交流机会,让教师能走出去,将最新的学科成果带回来。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要求本学科教师能够迅速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进行充电。我们应积极创造各种学习机会来提高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专业水平。

另外,还应提倡以老带新,带动教师队伍的共同进步,如教学团队集体搞科研、集体备课,材,统一课件、教案、试卷、大纲、评卷。

[参考文献]

[1]赵筠.关于高职院校《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会计之友,2008.(11).

第3篇

[关键词]高职;财会专业;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7-0159-02

1 对课程进行论证

1.1 课程的含义

1.1.1 课程作为学科

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财务会计》课程教师又该如何指导?学生又会进行怎样的活动?在这种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精心备课,用心教学。学生在学习状态非常好的情况下确实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但这种教学基本上只考虑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没有考虑上课内容是不是学生想学的,或者说是不是绝大多数学生想学的,是很难完成“教”和“学”的统一的。

1.1.2 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

课程就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预先计划。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多次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针对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等进行了论证。老师每学期上课前都要将整学期的计划和进度制订好。

以上两种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模式。各位老师们把课程吃透了,但重视的是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也就是说把握了课程,轻视了“教学”。

1.1.3 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这种课程的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杜威的这种课程理念的突出特点是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财务会计》课程如何考虑学生的经验,又该如何选择内容进行教学?这是我们作为专业教师急需思索的重点问题。

1.2 课程培养目标

1.2.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004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同年7月在南京召开的七部委联席会议上也明确提出: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

1.2.2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懂科学、会技能、有素养、善交际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2.3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目标:培养为区域经济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的懂科学、会技能、有素养、善交际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2.4 《财务会计》课程培养目标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专门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多次组织本院的专家并聘请校外专家(主要是企业专家及其他高职院校专家),探讨并论证本专业(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本教研室根据以上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本专业现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综合论证《财务会计》课程具体培养目标: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的基础上,具体完成以下任务:分岗位进行基础的账务处理,促使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 学生情况分析

2.1 生源及学习状况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现处起步阶段,属二批专科录取院校,近年又扩大招生。因此学生是高中文化课较差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基础专业知识,非常渴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但缺乏自信。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期完成了《基础会计》课程学习,对会计的基本方法和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有了一定的了解。《财务会计》课程开在第二、三学期,主要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和完善会计的相关理论。

2.2 就业情况分析

对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到2010级六个年级会计电算化学生的就业情况调查,以及现2011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正处于在企业实习阶段,根据学生反馈回校的情况,80%的学生从事的是会计工作,因此,考证和基本的账务处理就应该成为《财务会计》的教学重点内容。

3 课程内容的设计

综合以上对课程、课程培养目标、学生情况以及就业情况的分析,《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建议这样计划。

3.1 指导学生学习前获得经验,途径主要有三个

途径一:通过第一学期《基础会计》的学习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有初步的理论上的认识;途径二:指导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传媒途径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有初步的认识;途径三:要求学生第一学期放假后必须到企业(单位)参加工作,这样学生就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

学生有了经验,学习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习的目标也就更加明确了。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学”也就突出来了。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和自学,学生假期工作会带回许许多多的有关会计的问题,这样《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也就丰富了。

3.2 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企业专家的建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融合学生的经验。初步设计《财务会计》教学的两个模块:模块一:分岗位进行会计工作实训;模块二:进行相关考证理论知识教学。

3.2.1 模块一:分岗位进行会计工作实训

该模块培养的学生就不仅仅是会“做题”,而是会“做人”和“做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会提出诸多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也就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要解决的内容。除此之外,引导学生扩展经验之外的知识与能力,计划选择性安排实训项目。如表1所示。

3.2.2 模块二:进行相关考证理论知识教学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在线课程;教学

在线课程教学是当前高校运用的一种主要教学手段。就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而言,在线课程教学途径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校学生灵活安排自身学习时间,同时不必拘泥于短短的课程时间,对相关知识随时学习与了解的需求。但是,当前这一教学手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挖掘,继而给予改善。

一、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在线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

在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普通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实时观察,进而不断对课程内容、讲课进度等进行随时调整。例如,在讲授财务报表的填写内容时,一旦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疑问,就会给予必要的举例说明以及深入分析。但是,在线课程教学中,仅仅依靠视频画面,难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只能掌握学生在线学习的人数,对于学生在知识接收上不能得到客观的反馈。虽然,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邮件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就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但是,这种文字形式的交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总之,在线课程教学无法使教师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性以及接受程度,故而难以不断对课程加以优化与改进,从而降低在线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网上课程教学枯燥、僵化

就当前大多数的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在线课程教学而言,普遍存在着教学单一、枯燥的问题。这可以从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体现。首先,在教学方式,教师主要以口述结合PPT展示为主。这种形式较为枯燥,主要以语言与文字形式呈现,缺乏立体感与灵活性,往往导致学生滋生倦怠感。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一味将课程说明、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方案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这种方式呈现出大众化特色,毫无个性化,也难以区分教学重点,不能满足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需求。总之,当前单一的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在线课程极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丧失学习积极性。

3.对学生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反馈与评价

在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中,传统教学方式上,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往往根据学生统考的成绩、平时的作业成绩综合表现状况以及平时的课堂纪律等。当实施在线课程教学后,难以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反馈与评价,同时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在评价上,除了学期末的终结性考核,没有相关指标来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在线课程教学的措施

1.借助技术手段,尽量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针对当前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在线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难以充分互动这一问题,需要借助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不断优化在线课程教学平台。在平台设计上加上视频互动、信息交流等相关支持软件,同时可以借鉴当前企业应用的视频会议形式,开启在线的视频教学。通过上述技术创新,能够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现通过视频的“面对面”教学。

2.促进学习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教学趣味性

在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论知识。为了有效避免枯燥感的产生,在相关在线课程教学中,应当从在线学习材料上着手,提升其吸引力。设置在线教学内容时,尽量避免应用篇幅较长的文本叙述形式,适应融入一些较为灵活的教学元素,如案例演示、动画设计等。即借助科学手段来适当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提高其学习兴趣。此外,在设计课程时,应当突出个性化。通过个性化的在线课程教学方式,能够提高不同的学习环境供学生选择,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再者,可以增设评论板块,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着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反馈与评价

不管任何专业,评估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是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是否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造机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最终的考试成绩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线课程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对学习过程加以反馈与评价,教师应积极开拓多种方式来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核。

三、结语

在线课程教学为当前高校初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一种主要手段。本文首先对这一教学方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例如师生互动性差、教学单一以及缺乏学习过程反馈与评价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给与高校初级财务会计专业在线课程教学一定的借鉴与帮助,使得这一教学手段得到不断的优化与提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琬.在线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重庆电大为例[J].软件导刊,2011,10:175-176.

第5篇

一、现有财务会计实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内容枯燥单一。

通常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是针对财务会计课程来挑选配套的实训课程,一般都是采用规划类的高职高专实训教材。内容一般也都是给出某年十一月份的总账科目和有关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表,要求同学们根据十二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科目汇总表,最后编制财务报表。我系刚开始使用此类教材时教师和学生都反映良好,但由于很多基础会计的实训教材也是此类形式,故产生使用疲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实训效果下滑。

(二)实训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对于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训一般都是在学期末进行,原因有二,第一,鉴于实训教材内容宽泛,几乎六大要素业务都涉及,所以学期末进行教师才能讲授完课本知识;第二,由于实训教材内容的连续,以及实训操作的连贯性,为了使实训效果更好,很多院校包括我校都是采用期末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集中进行实训,实训期间其他课程停上。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实训效果,但也带来了很多其他问题,比如与教务部门、其他课程任课老师的协调;占用了学生期末考试复习的时间等等。

(三)实训设施不完善。

虽然很多院校都有财务会计实训室,但有的实训室仅有桌椅,相对于教室而言只是对桌椅进行了分组,这些却都是可以在教室实现的,没能真正体现建设实训室的初衷。这说明我们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相应的实训配套设施跟不上,从而使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四)实训过程无法体现岗位特点。

在实训过程中,尽管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分组,但基本上都是在实训结束后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一整套实训过程,包括所有的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众所周知,我们的整个财务流程岗位分工和岗位牵制都是贯穿其中的,如果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整个实训过程,可能学生掌握了整个经济业务处理,但是他们却无法体会到不同会计核算岗位的区别和稽核关系,对于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是不利的。

(五)实训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又是集中进行实训课程,故专业的实训教师要指导实训课程,非专业的实训教师也要指导实训课程,这样实训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实训指导效果也很难保证。

二、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的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笔者结合我校的经验来谈一谈实训课程的改革:

(一)强化改革,调整实训课程内容。

为解决实训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在一学期中穿行,课堂教学什么内容,我们就进行相关内容的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实践也有深刻的认识,期末时在进行一个综合实训就可以让学生把一学期的内容都贯穿起来,对一学期的理论和实训内容形成整体框架。

(二)提高认识,加大实训课程比例。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比例较小,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教室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训环节严重不足,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会做题,考试成绩考得好就行了,实训课程并不是很重要。这就忽视了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也就失去了我们进行职业教育的目的。我们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满足一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所以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实训技能的培养是高于理论技能的培养的。比如我校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将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分为两学期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能更好更多的进行实训课程的开展。教学时长增加同时也就增加了实训课程的课时数,我们的教师更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实训课程的指导工作。

(三)加大投入,完善实训环境建设。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正因为我们职业教育的目的所旨,我们更应该为提高实训教学效果而努力,首当其冲的就是实训室的建设。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所需要锻炼学生专业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实训室。这样学生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教室的场所,新鲜感倍增,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大大增强,连平时上课的低头族也都精神抖擞的参与实训操作,完全杜绝了睡觉族和手机族,实训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四)分岗实训,再现全真实训场景。

实训室不仅仅是一个实践场所,更多的是能够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实训环境,所以在实训中,除了分组进行外,还应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岗位设置,比如出纳岗位、成本岗位、总账岗位和主管岗位。这一过程既可以结合手工账实训来进行,也可以结合财务实训软件来进行,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每个岗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岗位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的。另外在实训室内部环境中,我们可以增设厂商、客户、税务、银行等功能区柜台,还可以模拟企业内部的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等操作台,这样就给学生搭建了全真的实训场景,让学生在与各个功能区和操作台之间的穿梭办理业务了解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相关凭证、单据的来龙去脉,加深对会计凭证传递的认识。这些都可以通过分组来进行,如果在不同组间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实训,学生的潜能会被更大的激发出来,实训的效果也会有质的飞跃。

(五)过程监督,综合评价实训效果。

在实训过程中,既有组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也有组别之间的竞争机制,同时在实训结束后,采用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训效果评价,相对于实训结果来说,更注重于实训过程中的评价。

(六)多提供培训学习机会,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水平。

鉴于上述提到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欠缺的问题,我们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使更多的教师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大势所趋。所以作为学校应该多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鼓励更多的教师走出去看一看,学一学,将更多优秀的经验带回来造福本校学生,同时通过培训学习也会大大提高教师的实训教学水平。

三、结论

第6篇

课程的合理设置在职业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有“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分属于两门独立的会计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与会计实际工作岗位脱节,这与培养学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使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此外,原有“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大多存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实际流程相脱离的弊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缺少职业教育特色。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较薄弱,缺少生活经验与实践认知,对理论不易理解和掌握,先讲理论后讲实务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均产生了消极影响,使部分学生对财务会计课程畏惧厌倦,所以“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与结构亟待调整。为了使课程设置与会计岗位相适应,同时兼顾学生参加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需要,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起就将原有“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这两门课程按会计岗位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名称为“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分别在第二、三、四学期进行该课程共计180学时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该课程在内容的选取上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

(一)课程内容的选取具有针对性

整合后的“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以会计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为依据,综合分析了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学生的基本情况、培养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按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逻辑关系,确定与该课程学习内容相对应的工作任务,以确保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际工作任务以及学生基本情况的有效对接,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具有适应性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建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账、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使其能胜任各会计岗位工作要求;其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各会计岗位实际工作所需的素质、能力、知识等要求。根据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能力分析结果,将课程内容整合成三大模块,以每项工作内容中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每一模块的教学项目,根据每一工作过程所需完成的典型任务确定每一教学项目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每一学习任务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如:模块一入门岗位能力(出纳岗位核算),包括“出纳岗位认识”、“库存现金业务核算”等子项目,其中“库存现金业务核算”工作任务包括核定库存现金限额、提现、现金送存等子任务。

二、编著高质量教材

教材质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鉴于公开出版的教材中尚未有成熟的“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专门教材,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组织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项目化校本教材。该教材在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课程内容,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项目教材编写模式,以会计工作流程为线索进行编制。该教材将会计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共设置了八个会计岗位群,具体包括出纳岗位、往来会计岗位、财产物资会计岗位、职工薪酬会计岗位、资金会计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财务成果会计岗位、总账报表会计岗位。每一岗位均以其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展示仿真会计资料描述岗位具体任务任务指导明示岗位工作流程按照流程处理业务学中做,做中学小结与上岗一试”的思路组织教学内容。该教材坚持以岗位为导向,以任务为引领,强调岗位业务处理流程和岗位职责,突出职业化;教材充分考虑与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的衔接性,将考试内容融入教材内容,既能满足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需要,又以完成岗位任务、掌握职业技能为目的,实现“证书、职业与学业”的融通;教材内容编排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岗位任务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材采用仿真会计资料,如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模拟业务处理场景,更具真实性、客观性;教材穿插学中做、做中学、上岗一试等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练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与高职的培养目标相冲突。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设置以仿真会计资料为背景的上岗试、教中做、做中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边学边做,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学习的系统性、科学性,保证了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将本课程按出纳岗位、往来会计岗位、财产物资会计岗位、职工薪酬会计岗位、资金会计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财务成果会计岗位、总账报表会计岗位八个项目岗位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各种真实业务背景下的操作和训练,以强化会计职业能力培养。

2.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引入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知识点更形象化、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出纳岗位核算中提现工作任务时,采用的教学流程为:展示仿真资料描述具体任务进行任务指导列示任务工作流程按流程操作业务进行评价与小结布置课后实训任务。

3.案例教学法在课程内容设计时配套引用涵盖某企业一个月完整经济业务(包括原始凭证)的实际案例,这个实际案例贯穿整个能力训练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的同时,能提交一套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再到会计报表的完整的会计资料,体验成就感。

4.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在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将实训室模拟为企业财务科,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从事会计各岗位工作,熟悉工作流程。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出纳、往来会计、财产物资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成果会计、总账会计等角色,引导其分工合作,利用账、证、表实物完成整个训练项目中建账、制单、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强调会计工作中各岗位之间的联系以及会计核算程序,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采用多媒体辅之实物演示教学手段课堂上,采用多媒体快速展示每节课的工作任务及需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边讲边用实物演示操作过程,手把手教,使教学内容自然、具体、形象化;学生边听边根据发放的实物凭证进行演练,当场得到教师指导,师生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感受成功的喜悦。

2.运用网络等教学资源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实现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并建立合理的学业评价考核制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增加随堂实验课时,边讲边练,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本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完成后,还应集中五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综合实训,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应达到1∶1,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岗、课、证的有效融通,同时也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应建立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评价考核制度,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提高,顺利实现课程目标。具体表现为:课程最终考核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50%+终结考核成绩×50%其中:过程性考核(50%)=常规(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提问、职业道德、自学能力等)×10%+课外作业×10%+课堂实验全套账务资料×30%;终结性考核(50%)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会计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以上对该课程改革的粗浅体会,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教学改革,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求异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将来的工作。

第7篇

一、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

财务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它的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财务会计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详细分析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在明确其特点的基础之上展开有效的教学策略。

1.内容复杂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课程主要教授的是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它是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下进行教学的,涉及企业一系列的经济业务。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繁杂,每一个知识点都具有一定的孤立性,而且理论知识丰富,内容枯燥。学生必须具有强大的理解能力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底子较弱,学习能力不强,他们喜欢的是形象、具体的课程内容,而且很大一部分财务会计教师缺乏社会实践,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熟悉不了解,在授课过程中难以给学生讲述出具体、形象的内容,学生很难对财务会计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

2.变化较快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国际间的企业合作越来越密切,企业的财务活动也更加复杂多样。为了实现我国财务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接轨,近年来,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但是其并没有全面、详细的规范出财务活动的复杂多样性。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财务会计教学主要是当前企业经济活动下的经济业务,但是学生毕业之后,新的经济形势使学生学到的财务会计知识不再适用,造成学生很大的困惑。这就需要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要与时俱进,向学生传授最新最前沿的财务会计知识。

3.关联性强企业在经营生产中面临着筹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众多资金业务,除了涉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外,它还与企业外部有着密切联系,如政府、银行及其他企业等。作为企业的财务会计,要如实的记录和反应资金在企业日常经营生产活动中的运动。因此,财务会计课程也涉及了众多内容,从课程内部来看,许多知识点具有一定的联系,因为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对资金的使用有着一定程度的前后关联,学生对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也需要进行前后联系、对照,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从课程外部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涉及到税收、财经、金融等众多内容。因此,财务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4.90后高职学生近年来,90后学生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90后学生与70后、80后学生有很大不同,他们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90后出生成长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类新鲜事物在不断的出现和更新换代,90后更能较快的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由于90后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的娇生惯养,遇到困难时缺乏坚忍不拔的精神,很容易遭受困难挫折的打击,因此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90后高职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学习财务会计课程之初,能够认真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和课程内容的增加,较多的术语和数字大量出现,面对单调枯燥的课程内容,90后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效果快速下降,对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个别学生毕业后反而去寻找与财务会计无关的工作,白白浪费了三年的学习时光。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是以实现学生的就业为最终目的,因此,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改革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职业道德,为社会输送出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人才。

1.创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指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它是对教学规律认识的升华。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把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财务会计课程以此为依据可以制定出科学的课程任务、内容及教学目标。财务会计课程新的教学理念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知识体系。财务会计课程要真正做到因岗定课,因岗施教,确保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就业岗位。

2.加强教材建设,完善实训条件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注重的是会计六要素的讲授,随着社会进步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财务会计教材要进行改革,以企业具体的业务活动为依据,课程内容中融入企业会计各岗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设计出课程所需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之中灵活运用其掌握的财务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岗位能力。高职院校还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聘请企业专业会计人员到校向学生讲述企业真实的账务及操作,做好学生会计职业生涯的早期培养。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创造会计活动的真实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财务会计学习效果,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3.提升教师素质,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受教师素质的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一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教师队伍。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普遍存在着学历水平较低、知识老化、实践能力差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会计教师的培训和改造。首先,加强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高职院校要鼓励会计教师主动参加社会上有关财务会计的培训活动,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技能,同时教师要积极加强与财务会计人才的交流与沟通,在探讨过程中获取信息与灵感。其次,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学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企业的财会改革和财务管理创新活动,同时通过在企业财会部门的兼职或挂职顶岗,实现教师从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的转变。此外,高职院校还可聘请校外专业财务会计人员到校兼职,努力提高财务会计教学水平。最后,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有先进的科学研究做后盾,科研能力直接体现着教师的水平。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加强在财务会计领域的探索,以此来深化、促进教学。

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使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财务会计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可采取启发式、互动式、自助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财务会计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互动建立起师生间良好的沟通,确保学生不懂就问,畅所欲言,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增强学生自行思考、动手的能力。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要改变以往依靠口述和板书的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教育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是财务会计教学的一线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才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8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工作过程导向;会计职业能力;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通过一年多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结构的课程模式,改为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分析财务会计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以会计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财务会计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设计依据

(一)政策依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

(二)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戴仕弘教授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指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是:教师要以职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三)现实依据

依据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同时参照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要求的知识与能力标准设计课程标准;按照会计工作岗位任职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内容。

二、课程定位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要以《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审计》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共性能力需求,主要培养学生能进行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业务的核算等实务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企业账务处理流程,能够运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原理进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同时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为学生财务会计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本课程通过组建由行业专家、课程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秉承“任务导向,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的理念,通过深入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对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获得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职业技能培养为课程目标,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项目,对企业会计核算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筛选、整合设计教学任务,序化教学内容,使课程结构能够更好地与工作过程相对接。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针对每个学习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侧重点,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最大限度地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导向开设课程,以岗位需求选取内容,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其理念主要体现在:

1.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对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按照“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由“知识型”向“任务型”转换。如原课程内容中大篇幅的理论描述,根据职业技能的需要调整到具体工作任务中的知识链接或知识拓展之中,或将部分理论描述融入各项具体的工作任务之中,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内容的一致性。

2. 充分体现全程式工学结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教学项目的设计体现系统化的岗位工作的要求,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进行任务引领、项目化改造,教学内容就是相应岗位工作应具备的知识内容,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

3. 以行动为导向,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融“教、学、做”为一体。围绕本课程实施任务导向教学策略的需求,以营造仿真或真实的工作情境为出发点,依托专业教学资源,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实现课程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职业技能培养”的转型。

(三)课程能力目标设计

1.能够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2006)》、《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财经法律法规;

2.能够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会计业务的初步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的选择;

3.能独立完成企业涉及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类业务核算;

4.能独立完成企业涉及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业务核算;

5.能独立完成企业涉及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所有者权益类业务核算;

6.能独立完成企业涉及收入、费用、利润等损益类业务核算;

7.能独立完成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和报送工作;

8.能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账务处理工作;

9.能熟练进行会计资料的整理、装订、保管、归档、调阅和销毁工作。

10.具有良好的财会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

1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9篇

工学结合 高职高专 会计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关键是通过工学结合实现的,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的本质是将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会计人才。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依据“工学结合”的理念,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传统学科体系为主,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职业能力考核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预先设置。其关键点是确定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其中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和表现形式是最难设计的。我们在学习与调研的情况并结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方法,形成《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的企业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每个阶段的企业其涉及到的财务会计内容也有深浅之分。由于会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其会计知识的涉及面和工作量也会由少入多,由浅入深。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按照企业的类型来划分课程的难易程度。初创期企业会计涉及到的是最基础的会计工作,而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会计又涉及到不同的会计内容。根据前述的教学改革设计总体思路,按照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会计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课程模块和实践模块两大部分。在教授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模块的内容达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要求。理论课程模块的设计中可分为初创期模块(基础模块)、成长期模块和成熟期模块(选用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以实际工作的需要安排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工作内容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中同步传授给学生,起到工学结合的目的。而实践模块中可分为仿真模拟模块和实习模块,可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一、采用“课岗融合”的教学模式,重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当前大多数《财务会计》教科书的内容一般是从企业会计六大要素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造成学生在学习之后达不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问题:学生没有办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所处企业性质相联系。不清楚什么类型的企业需要用到什么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学生对前期所学的知识和中级财务会计知识衔接不上,不明白最终所学知识点如何同财务报表相联系;学生搞不清该门课程的每部分内容应该与哪个实际工作岗位相适应,达不到工学结合的目的。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在每一章课程设置上都会按照初创期模块(基础模块)、成长期模块和成熟期模块(选用模块)标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进一步加深对三类企业会计的认识。其次,在课程章节的设计考虑到学生使用教材的衔接性,特地增加了一章“报表的阅读与分析”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回顾会计学原理中的相关知识,并且让学生把分散的会计知识和报表相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特别加入一章“税务”,讲述企业相关的税收知识。再次,在课程安排上每完成一章节的理论学习,引入相关的任务实训,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企业见习。

为了做到课程与岗位结合,还需编写配套的《中级财务会计岗位模拟实训》教材以辅助使用。岗位模拟实训教材内容按照会计岗位来编制模块,《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所涉及的会计岗位有:出纳、材料物资会计、资金核算、往来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成本费用会计、销售会计、总账会计、纳税申报会计等,将相关联的会计岗位进行整合,如出纳岗和往来会计岗位的内容结合,每个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中都包括会计分录的编制、记账凭证的填制、明细账和总账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典型工作任务。每一教学模块结束后,进行相关会计岗位模拟实训该部分模拟实习是在每一教学模块后,按照会计岗位工作要求进行的模拟实习,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内容、实习相关岗位的相关内容。实训过程注重对各岗位有关经济业务的确认,准确编制出记账凭证,正确登记有关账簿的,做到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

“工学结合”将课程与岗位融合,做到课中融岗、岗中融课、一课融多岗、一岗融多课,真正做到课岗融合;由此根据工作岗位来构建教学的课岗融合既满足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又满足了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

1.“课中融岗”的教学改革主要是针对纳税申报会计岗位实训实施,具体为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在网上下载真实的纳税申报表,老师提供真实的纳税申报流程,学生按照初创期企业报送纳税申报表、成长期企业报送和网上申报纳税申报表、以及成熟期企业网上申报纳税的申报流程以及实务进行学习和实训。

2.“岗中融课”的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性认识,授课过程中穿插企业见习。设定三次见习的机会,第一次是在课程的刚刚开始,主要了解企业大概情况,经营性质等。第二次是对出纳岗位进行见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了货币资金之后,对学生进行如“每日现金清点”、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的填制等相关的见习。第三次是对生产流程见习,了解生产成本的构成。主要是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流程进行见习。其次对出纳岗位的实务操作进行现场见习,学生可以现场学习现金的清点,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的填制等。

3.“一课融多岗”的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各个岗位的实训实施,具体时间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授课课程中期进行,如收入、费用和利润章节结束后,分别安排学生进行资金核算岗位、销售核算岗位、利润核算岗位模块手工会计分岗模拟实训。

4.“一岗融多课”的教学改革主要针对主办会计岗位(财务会计报表分析会计岗位)实训的实施。在中级财务会计中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不但涉及之前所学的各个章节内容,而且还把《成本会计》、《税法》以及《会计学原理》等课程的内容相融合。在岗位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报表的核算边界问题。

该门课程讲完后,进行一次课程综合模拟实训,把全部经济业务连贯成一个体系,让学生进行所有岗位涉及的经济业务的综合实习。在此阶段中,让学生扮演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运用手工操作手段,对模拟会计资料进行综合实训,增强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树立分工协作意识和培养良好的会计人员职业。

二、与会计服务公司合作,实现情景教学

学校可以同南宁国家高新区的会计服务公司――南宁市宣胜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实现情景教学。高职教育包含原理教育与实景教育两大内容,情景教育模式是为了协助学生较快地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通过模拟现实教学情景组建情景组织,形成“工学结合”,并借用情景组织平台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形式。与会计服务公司合作是实现情景教学的最佳手段,具体实施方案是:由学校提供教学办公场地,联系实际从事会计服务的公司进驻学校设点办公,专业教师与会计服务公司共同指导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操作。首先由会计服务公司提供能满足教学需要数量的企业(最好有一般纳税人),第一步先由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掌握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然后指导学生翻阅该企业的会计档案资料;第二步由学生半学半做完成整个会计流程;第三步由学生独立完成该企业的凭证、账簿、报表和报税的流程,整个过程由教师负责把关;由于会计服务公司一般的企业数量较多,可以满足教学要求,学生可以不出教室真刀真枪进行学习。学校免费提供学习场地,会计服务公司节约了拓展市场所需的办公费用,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这样真正做到了学校与企业学校的双赢。

三、与会计事务所建立校外见习基地

在广西海特会计师事务所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会计感性知识教育。建设这个校外实践基地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广西海特会计师事务所感受从审计的角度是如何要求会计的职责和工作的。通过参观审计流程,听取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过程的介绍,使学生对会计工作和会计岗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四、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改传统重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重职业能力的考核。一是要针对每一岗位工作过程,采用现场实景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二是要针对不同岗位的综合技能要求,采用综合模拟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此外提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即会计岗位综合业务测试和财务管理能力测试等。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及时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应用反馈原理,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到的新知识,并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参考文献:

[1]曹春红.工学结合模式下《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现代企业教育,2010,(10).

[2]周剑.基于工学结合的《财务会计》课程改革,2010,(4).

[3]施卓晨.关于财经类专业工学结合方案的实施.职业教育研究,2009,(1).

[4]李贻玲.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太原大学学报,2008,(3).

[5]杨智慧,李小金.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开发与实践.前沿,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