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环境论文

时间:2022-09-02 08:38:07

导语:在环境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环境论文

第1篇

窗户型式包括窗户开口的大小、位置的高低、开启的方法等。窗户开口的大小关系到换气量的大小,这也关系到室内居室的生活功能与景观的需求。活动人数多的客厅与餐厅则需要较大面积的开口以利通风与景观;而卧室与浴厕是睡眠与盥洗的空间,在注重生活隐私的同时亦有通风换气的需求,所以在窗户的形式上需要设置高窗以达到通风的需求同时减少隐私外泄;书房与画室是工作的场所,对通风与光线的需求高,在开窗型式上注重较大面积与大视野,以求充足光线与景观视觉的愉悦。在窗户开启的方法上,对拉窗的形式开口面积减半通风效果折半,而外推式窗户开口具大面积的通风效果,但考虑到闽北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在选择上也许谨慎。另外,如果周围景观凌乱或楼间距过近,亦可采用下半部的开窗方式,既方便通风,同时又避免刺眼的日照入射光、户外零乱市容的影响与邻里间隐私的保护。

2垂直向的热对流牵引与空气对流的自然通风换气

利用建筑物中的垂直空间,例如楼梯间与采光天井、通风塔、自然通风气的留设,形成垂直向通风管道的烟囱效应并连通水平向的开窗设计,应用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的原理以及气流正负压力的差异推挤空气,将室内热气流从垂直向通风管道排出,引导户外新鲜空气由窗户开口进入室内,替换室内的热空气、缓和室内炎热的环境,达到空气对流的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以减少冷气电能的耗损。若考虑到雨多的梅雨季节,为避免雨水被风压挤入室内,可加装百叶窗的通风塔并强化开口部位的泻水与防渗水功能。另以,采光天井的留设结合立体绿化设计,可以创造建筑物内的室外效果,不但具高效率通风换气而且结合优质的人造景观,对室内居室温度冷却与生活舒适度的营造有极佳的成效。室内装修结合中庭的绿色景观设计,使中庭的绿意与自然光线延伸至室内空间。

2.1建筑物的整体座向与外在环境的相对关系

建筑物的设计初期就应从建筑物的整体方位、座向、邻栋间距、开口的大小与形式着手,再加上隔热、通风与采光的考虑,便可节省大量的空调与照明用电。以闽北的地理环境而言,夏季风向为东南季风,冬季风向为偏北风或西北风,建筑物的方位与开窗应尽可能座北朝南,以引进夏天凉爽的南风与明亮稳定的南向光源,背对开小窗的北向,以阻挡冬天寒冷的北风。所以建筑物在座向与外在环境的相对关系上,西向墙面应尽量减少开口面积以减少阳光与辐射热能进入室内,可安排管道间、储藏室、浴厕、厨房等空间于西晒墙面,使室内干燥避免潮湿。而夏日北面凉爽舒适,可设置阳台与长廊以延伸室内的活动空间。善用自然界的赐予,使每个空间各取所需。

2.2开窗型式需配合建筑物的座向与室内居室的生活需求

室内各居室因生活起居的时间与活动不同的需求,对光线、景观、温度与湿度的要求亦有不同,所以在设计上的开窗方式也不同。为求高科技、开放的明亮造型与景观面的考虑,设计师偏好大面透明玻璃的设计手法,但以现今的高科技降低日射的透光率最多只能阻挡67%,所以在日照强烈的面向减少不必要的开窗面积,亦是一种外壳节能的设计。为使建筑的开窗与节能更有效率,住宅的各个居室根据不同的生活使用功能,应设计不同开窗型式以对应不同居室的需求。2.2.1外部遮阳板形式与光线的遮蔽与引导闽北因地处亚热带地区,在建筑物的遮阳手法中,以外遮阳的效果最佳,也就是将阳光的热能在进入建筑物之前就阻挡在外。而典型的外部遮阳形式就是遮阳板,遮阳板会因为建筑物的方位、墙面的朝向以及窗户的开窗方式而有形式上的差异。理想的外部遮阳是既能阻挡不必要的热能,又能使室内获得良好的采光,也就是同时具有遮阳、导光、通风与遮雨的外遮阳的设计。2.2.2外部遮阳板的形式与其适宜的朝向不同的方位所需设置的遮阳板形式也不同,水平向的遮阳板适用于日照角度高的南向开窗。水平加垂直向的遮阳板适用于东南或西南向开窗。东向的日出或西向的夕阳西下,日照角度较低,开窗适合垂直式遮阳板,又因太阳的路径同时由东往西移动,垂直的遮阳板只能遮住部分日照,所以应设计为可调节式的遮阳板。南向适合水平式的外遮阳,为求好的遮阳效果,活动式的外遮阳是最好而且能完全遮挡光线与辐射进入室内。而闽北因地处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对偏南;正北向是没有日照进入室内的,所以北向不需装置遮阳板。一般建筑物避开的西向开窗,可以利用遮阳板的应用,达到防止日晒进入室内的第一道阻热防线,正确的遮阳板的应用,对西晒强烈的朝向具有遮阳挡热的直接成效,但如果西晒面同时又是景观面,不但需要有效的遮阳板遮阳,又需要大面窗取景的矛盾,则其弹性角度的可调节性就更必要了,对于遮阳板角度与太阳方向的调整则需有更精准的计算,以达到阻绝阳光入射又具景观的双向效益。在闽北多雨、日晒炎热、市区人口相对密集的环境下,最好的外遮阳设计当然是既能遮阳、遮雨、又能隔音、引导风向进入室内,达到多功能的外部遮阳板的形式。2.2.3导光板的应用与设计形式导光板在形式上也是一种外部遮阳板,因入射光线的移动与风向的变化,以及在不同时间将室外光源导入室内兼具风向引导的作用,多数导光板具有可调节的特性。但因为是一种外加式的单元件,可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在材料、颜色与形式上搭配建筑的设计,在视觉上融入建筑元素与造型,使之成为建筑本体的一部分。

3天井与中庭的室内光线引导与微气候的调节

在建筑设计阶段,将建筑的中段部分或楼梯间留设天井与中庭,那么对位于建筑中心位置的密闭空间来说,就具有引导垂直向通风与自然光源进入室内的具体实效。若空间的宽度与高度许可,种植冬天落叶、夏天茂密的树种,更可达冬暖夏凉的引光遮阳效果,同时还对室内空间有视觉美化与光线引导的微气候调节成效。因为树种生长特性的差异,为避免日后树冠与树根的生长范围持续扩大,破坏建筑结构体,建议将树种植在事先灌制的水泥大凹箱内,避免树根的生长破坏了建筑结构体与地基,影响建物安全。天井与中庭在室内光线的引导作用设计中,应注意热能直接进入室内与形成的眩光问题,天井以活动天窗或侧向采光方式,避免正午阳光直射的高温,同时可享有温和的自然光进入室内。而天窗的玻璃面以北向为佳,便于获得最温和的自然光,使夏日凉爽的南风带走室内上升的热空气由北向的天窗排出。在室内天井与中庭的植栽与水池空间中营造一个绿意盎然的起居室,在清晨与夏日的午后,气温凉爽的闲暇时刻,将家中的早餐与晚餐移师户外用餐,不但具有休闲度假的民宿气息,也省去用餐时的冷气空调,舒适的享受一个微气候调节下的半室内空间。

4建筑物的隔热与降温设计

室内要达到降温的目的,针对受热最强烈的屋顶与墙面的隔绝热源设计最有效。隔绝热源的方式又以遮阳与隔热两种方式最具体,遮阳指的是阻挡太阳进入室内,而隔热则是阻挡太阳照射后,热能被建筑体吸收并传入室内。若阻挡太阳进入室内,同时阻断热能被建筑物吸收,二者同时采用,其降温效果最为显著。

4.1屋顶的隔热设计

不管是水平板状或是斜屋顶形式,屋顶受热在任何时间的日照角度都不间断。也就是说日照时数与热能的获得,比任何面的墙面都多。所以屋顶遮阳与隔热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屋顶隔热最终的目的就是将太阳的辐射热隔绝于室外,初期以建筑设计手法达到室内降温节能的效果,以减少室内空调耗损的目的。设计的方法可以从外部增加隔热处理与内部装修两个方向着手。4.1.1建筑外部隔热处理建筑外部隔热处理可区分为屋顶隔热处理与外墙面隔热处理。(1)屋顶隔热处理:铺设隔热材料阻断辐射热传递入室内。另以屋顶花园或花架的设置来形成一层遮蔽与散热层,同时也给自家提供了一个在清晨与傍晚户外的活动场所,增加生活的情趣。还可以设置双层屋顶以形成空气层阻断热传导的自然方式达到排风目的,来减低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增加居室的舒适性。在屋顶设置洒水与水池藉由水遇热蒸发的原理带走屋顶的热能,也是一经济又有效的方式。(2)外墙面隔热处理:阳光在越过窗户出檐或遮阳板等外部遮阳的第一道防线后,热传导对室内温度依然造成不小的贡献。在室内装修手法上,为有效阻断热源,减少冷气能源的耗损,防UV有色玻璃、窗帘与全遮光窗帘布的应用,已是室内遮阳的基本配备。或者在外墙面种植爬藤类植物,以美丽又天然的方式为建筑物的外墙增加第二层肌肤,另外,善用窗外留设的窗台空间,设置可供盆栽与茂密植栽攀爬的框架设计,让茂密的叶片与空隙形成隔热效果并遮挡阳光进入室内,强烈的阳光照射植栽后,穿过窗户有色玻璃与窗帘的防护再进入室内,炙热难耐的西晒已减弱大半,层层过滤紫外线与辐射热之后,不但有实在的降温效果同时又有美化景观的作用。当西晒日射角度较高、光线进入室内较少时,打开玻璃与窗帘的遮蔽,植栽间的空隙还能让微风吹拂入室内,减低闷热、憋气的感觉,室内温度基本可调降至不需空调的节能状态。4.1.2建筑内部降温设计建筑内部的室内装修,除考虑符合室内机能外,善用其特性,亦可达到对外断热、阻热与降温的性质,使建筑物的内部与外部的隔热与断热处理同时运作。(1)书柜墙面处理:建筑物外墙白天受到强烈日照,热气以辐射方式进入室内,若没有第二层的防护与降温的机制,热气与温度便在室内累积并停留。所以建筑内部的降温设计,就成了室内装修美感追求之外最重要的功课。在面向西晒的大片墙壁,虽没有窗户开口的设置,在长时间的烈日西晒后,混凝土墙内部已经吸足了满满的热能,在夜间慢慢释放出来,即使已入夜还是闷热难耐,因此可依着西晒面的混凝土墙面,装修衣柜、储藏柜和书柜…等,形成一个隔热空气层,减缓热能传递进入室内的速度,同时,进入衣柜和书柜的热能,还可防止衣服和书本潮湿、发霉,可谓一举两得。(2)天花板层通风处理:建筑内部另以天花板装修方式形成空气层,以达到断热作用,并装置天花板层通风口,藉由空气流动的正负压原理,带走天花板层内部的热空气,达到顶层室内降温、排热的效果。(3)室内水池的处理:水气在室内有降温与舒缓空间的效益,放置鱼缸与水族箱是较常用的简易手法,而设置一方流动小水池,不但具有水族箱的恬适质量,更具有调节室内微气候的清凉作用,进而摆脱鱼缸与玻璃的距离感更贴近鱼儿的悠游自在。为保持水池的清洁与室内的降温作用,在水源的流动与替换设置上应使阳光直射水池,这样既有助水生植物生长又能防止蚊虫与青苔孳生,搭配通风采光,透过室内水池的微气候降温,达到禅意冥想空间的创造。

5结论

第2篇

本文运用LandsatTM/ETM+、ModisMOD11A1、ModisMOD11A2、Quickbird四种遥感数据、卫星过境时气象资料等数据,主要研究昆明市主城区的建筑区、住宅小区、城中村等的热环境特征,以期为城市规划、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昆明市受西南季风影响,市中心海拔1892m,年均气温15℃,降雨量约1000mm,属于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春城”之名享誉海内外;昆明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热岛强度、干岛强度都有干季大于雨季的特征;市区在空间上环绕滇池北面和东面而分布,因其336个城中村的存在,昆明曾被戏称为“村城”[20]。至2008年底,昆明市总人口624万,流动人口近170万人[21],城市人口的增长对城市热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本研究区域范围包括昆明市市区三环内及碧鸡路、南连接线、广福路、昆玉路、昆石路间部分(简称南三环线外区域)(图1)。

2数据准备与研究方法

使用轨道号为129-43的2000-04-24、2000-09-15、2000-11-02、2001-01-21、2008-04-06LandsatTM5/ETM+数据进行年际和多年间隔的热环境分析。使用2000-04-24、2008-04-06ModisMOD11A1逐日1km地表温度数据,2000年4月、2008年4月ModisMOD11A28日1km地表温度数据进行Landsat数据过境日有效性验证;使用上述Landsat过境日当月T12:00的气温和天气资料进行Landsat有效性验证;使用2004-04-15、2008-01-01Quickbird的Pan-Sharping全色融合数据进行Landsat分类精度验证和城中村提取;使用2008年楼盘图进行住宅小区提取;使用上述Landsat过境时气温、湿度等资料辅助地温反演,研究中使用的Landsat数据经过1﹕50000地形图进行几何校正后,统一到同一坐标系统之下。几何校正中,采用Erdas的多项式几何校正法,多项式次方数为5,从1﹕50000地形图上读取21个地面控制点,校正误差小于1个像元。校正出第一幅2008年的TM图像后,采用Erdas的AutoSync模块进行基于图像对图像的快速几何校正。最后采用ArcGIS的空间配准功能进行数据细微调整。数据的投影参数为:投影坐标、UTM投影、WGS84坐标系、48投影带。研究技术路线图见图2。

2.1建筑区提取采用综合阈值法[22]提取建筑区数据(Landsat上的建筑和道路),提取精度达93%;进一步对照Quickbird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图3为基于2008年LandsatTM数据的建筑区提取结果与同期Quickbird数据的叠加对比。图4为研究区1992、2000、2008年建筑区变化图。

2.2城中村和住宅小区提取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的高效方法,它利用地物的光谱信息、影像对象的几何特征、纹理特征、拓扑或邻接关系特征、地理位置信息及影像对象之间的关系来反映地理实体之间的关系[23]。因面向对象提取方法涉及的因素很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律可循,本研究采用ENVI的Pansharping进行Quickbird数据全色融合后,采用FeatureExtraction模块进行特征提取实验,经反复实验,得出合适的图像分类方案,最后用分类结果辅助手工提取甄别研究区内的城中村(图5)。第一步:尺度分割,参数为:Scalelevel:83.6;第二步:合并级别,参数为:Mergelevel:47.7;第三步:阈值设定,参数为:Threshold>385.35;第四步:采用面积和第一波段灰度划分,参数为:200>Area>10和Band1>171。住宅小区的提取步骤为:先将纸质2008年昆明市楼盘图分块扫描、拼接后,采用Erdas进行几何校正和监督分类,最后进行类型合并,得到住宅小区分布区。图6红线内部为昆明市主城区的主要城中村、住宅小区分布图。

2.3Landsat卫星过境日Band6数据有效性验证研究共收集35景Landsat影像,挑选出年限间隔相同、无云、数据质量较好的数据5景。重点对2000、2008年2景季相一致数据及2000―2001年4景数据进行分析。图7是卫星过境日当月T12:00的气温可用于代表当月平均状况。Terra卫星过境时间和Landsat过境的时间比较接近。下载2008-04-26ModisMOD11A1数据,使用Modisconversiontools从MOD11A1影像反演出地表温度;下载2008-03-31—2008-04-22ModisMOD11A2数据共5景,采用ModisConversionTools反演出地表温度并计算平均LST。表1是ModisMOD11A1反演的当日LST和ModisMOD11A2计算出的当月LST结果对比,通过2种温标之间的换算关系:T=t+273.15将绝对温度换算成我国常用的摄氏温度。LST的均值仅差0.5℃,中值仅差0.3℃,标准差仅差0.49。研究表明:2008-04-06的数据在2008年4月里较有代表性,接均状况,数据可用;同时表明图像上的城内城郊地表热环境差异很明显。

2.4LandsatBand6LST提取单窗算法(Mono-windowAlgorithm)是覃志豪等[24]根据地表热辐射传导方程,推导出的利用TM第六波段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用该法对5种标准大气状态进行结果验证,发现地表温度演算精度较高,平均误差小于0.4℃[25]。黄妙芬等[26]利用实时探空数据来检验单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两者差值平均为0.5℃。本研究在ERDAS的Modeler模块中建立单窗算法来进行地表温度反演。

3建筑区热环境特征

3.1建筑区热环境总体特征从2000年4个时段LadsatETM+建筑区LST影像上可发现六大高温片区(图8),主要是:A区——云南冶炼厂―纺织厂片区(小普吉);B区——昆明市轧钢厂片区(教场北路);C区——刘家营―云山村片区(内燃机厂、云山机械厂、昆明市电工总厂);D区——黄土坡―麻园片区(昆明搪瓷厂、氧气厂、面粉厂、冶金机械厂、无线电厂、玻璃制造厂、乙炔公司、源瑞制药、客运站、西站综合市场);E区——凉亭―黑土凹―村―五里多(昆明车辆段、冶金材料厂、电力电缆厂、灯泡总厂、云维糖业、石棉瓦厂、省烟草公司);F区——昆明火车站片区。从图8可见,2000-04-24和2008-04-06的LST分布图中有5片相同的高温片区:A、B、C、E、F片区。但稍有不同的是,2008年的大普吉―小普吉的区高温岛比2000年更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冶炼厂等工厂集聚,热排放大;二环内的B、C片区高温区域面积逐年收缩,D片区已经不明显,这是由于这些区域的企业外迁或改制后,土地转让,工厂原址都被开发成了住宅小区。2008年新增G片区(明波立交桥)和机场片区。2008年建筑区中,地表温度差异最小的是昆明世纪城片区(H片区),此处绿化比较好,在TM图像上都可发现绿地与建筑区相间分布。表2是2000-04-24与2008-04-06建筑区LST分环路对比,通过2种温标之间的换算关系:T=t+273.15将绝对温度换算成我国常用的摄氏温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2000-04-24的LST均值在32.05~34.25℃变化,一、二环线之间与南三环外相差2.2℃;南三环外部分LST变化最大,标准差为2.85。2008-04-06的LST均值二、三环线之间,最大值与一环相比高0.9℃;南三环外部分LST变化最大,标准差为2.76。说明LST建筑区地表温度高温区逐渐从一、二环间向二、三环间移动。

3.2住宅小区、城中村的热环境特征从图9中可见,2000-04-24,住宅小区LST均值为33.25℃,城中村LST为32.75℃,相差0.5℃。2008-04-06,住宅小区LST均值为31.15℃,城中村LST均值为32.15℃,城中村LST均值比住宅小区高1℃。住宅小区相对于城中村的LST变化,说明随着城区绿化、小区绿化的改善,住宅小区的热环境状况得到有效缓解。相比较而言,2个时期住宅小区的LST标准差都比城中村高(表3),即住宅小区温度波动范围比城中村大。原因是住宅小区景观、周边绿地、内部绿地差异较大,而城中村的绿化、景观设计等处于较低水平。2个监测期的城中村和住宅小区均温对比,都分别有:一环内住宅小区>一、二环线间住宅小区>二、三环线间住宅小区>南三环外区域住宅小区LST;一环内城中村>一、二环线间城中村>二、三环线间城中村>南三环外区域城中村(表4)。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城市热岛的真实存在。

第3篇

1.1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生态环境拥有较为固定的供容力、有限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而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良好、健康的经济可以提升技术与科技,帮助抵御恶劣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影响,但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过快或不健康发展会损坏生态环境平衡,破坏生态环境自愈或供给能力,造成环境恶化、资源供给降低等问题,引起政府干预,生态环境系统便通过环境成本提高、政策限制等方式反馈制约经济的发展.生态系统主要是以自然资源(包括原材料、土地等)和供给能源的形式参与经济系统活动,而经济系统活动主要以“三废”回流生态系统。可以看出,经济与生态环境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又通过积极和消极的作用联系在一起,经济活动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而生态环境又受到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影响.只有当两个系统互相以积极的效应抵消掉消极效应,形成协调、健康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与两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2数据来源及处理

山东省作为国内的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处于南北经济连接处,研究其环境-经济系统,有其良好的借鉴与推广价值.总体来说,近年来山东省GDP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十一五”年均增长12.3%.2011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GDP达到了45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2012年GDP实现50013.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总量居全国第三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根据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划分及特点,本文主要按照科学性、代表性、实用性等原则,借鉴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13-14].构建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系统发展的指标体系,选取了山东省1996—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自1997—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及山东省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个别年份数据的缺失采用相邻年份值插值法补齐.

2实证分析

根据、计算得出1996—2012年山东省经济综合发展指数f(E)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f(C).可以看出,1996—2012年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系统都呈曲折缓慢上升态势.其中,生态环境系统指数在2008年出现了一个峰值,这与2008年青岛市作为奥运会分赛场,政府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有关.经济系统指数经历了“九五”(1996—2000年)期间的缓慢增长后,从“十五”初期(2001—2003年)开始,山东省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开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在时空上的特点,根据表2绘出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演化图(图2).可以看出:1996与1997年山东省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耦合度处于区域Ⅰ,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影响极低,处在低级协调阶段.1998年开始一直处于区域Ⅱ,经济和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其中,1998—2001年,0°<α≤45°,说明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共同发展.2002—2012年,45°<α≤90°时,1<tgα,经济系统的演化速度快于生态资源系统的演化速度,生态环境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生态环境开始制约经济发展.两系统协调耦合度于2011年缓慢到达最大值,随后出现缓慢下降趋势.

3结论及政策建议

3.1结论

1)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没有呈现完整“倒U型”曲线关系,而出现“倒U型”的前半段,但该省近几年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力度和投资,2011年耦合度数到达了顶点,2012年出现了下降趋势,也就是拐点已经出现,表明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演化速度更加适宜,开始从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的发展(45°<α≤90°)向环境经济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

2)山东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往往处于“不进则退”的相持阶段,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重点在于控制环境排放和加强环境治理上.经济排放不是环境治理的格兰杰原因,环境污染排放的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说明山东省在发展经济时,不应该采用粗放式发展模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3)经济增长是环境治理的格兰杰原因,环境治理却同样产生负效应,这与许多研究提出环境治理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不一致,产生这个结论的原因是:第一,山东省现阶段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对治理环境的设备、资金投入,环境治理依然是被动地受限于经济系统,环境治理投入短期内表现为消耗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二,环境治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耦合分析认为,山东省在研究期内主要处在资源消耗速度大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阶段,长期以高速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环境治理的投入和效果实际上没有和经济增长的演化速度相适宜,从脉冲分析的结果看,达不到许多研究者得出的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增长的响应效应.

3.2政策建议

1)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容易形成经济系统演化速度高于生态环境系统演化速度,如果不对经济与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很有可能走向两个系统崩溃的结果.虽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之下,两系统间的内在作用情况也是十分复杂并没有固定规律,所以,为了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制定其宏观政策与治理方式要因地制宜.

2)经济发展会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首先就是对“三废”进行合理的控制,然而,单纯的控制一方面增加了环境承受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浪费了资源.所以,对“三废”控制并加以利用可以改善环境质量.

第4篇

在没建设水利工程的河流中,一般因为河床坡度较大,水位变化明显,水流湍急,对浮游生物和藻类植物的生存环境较恶劣,因此种类较少。但是,在建设大型水坝以后,上游水流速度减缓,雨水将河岸的一些无机悬浮物或一些有机木屑冲入河水中,给浮游生物的生长带来了营养和生长环境,数量和种类自然会增加,且其在生长过程中,释放一些氮、磷等营养元素,给绿藻等藻类植物提供了营养,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河流初级生物生态系统。下游也因为洪峰的削弱,改变了河流的水流量和水温,河水对浮游生物的冲刷和稀释作用减小,其种类和数量也随之而增加。但是,浮游生物和藻类等水生植物除了能增加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渔业的发展外,它们的侵食性特别强,如果过度生长,对河流的影响也是特别巨大,比如赤潮的产生就是浮游生物过度生长的后果,通过大量消耗河水中的氧气,影响鱼类的生长。同时,严重抑制了水坝运行效率和灌溉系统。

二、水利工程对鱼类的影响

直接影响—鱼类的洞游通道中断,阻断了某些鱼类品种的上下游迁徙,严重影响了鱼类物种群体间的遗传交流,导致物种遗传多样下降,甚至丧失。且在泄洪时,由于溢洪道高压高速水流的冲击,导致鱼类受伤或换气泡病而死亡,引起一些鱼类如鲑鱼、大马哈鱼的存活率大幅度降低,甚至灭绝。间接影响—大坝建成以后,改变了河流的水温、泥沙含量、水位、水质、流速等,从而导致鱼类栖息环境的改变,进而影响河流流域的食物链、干扰水生生物的产卵和生长发育,降低其生物多样性。

三、大型水利工程影响生态系统对策的探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前期,应对河流流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仔细的勘测,详尽收集相关的水文、水质、水生生物等资料。工程构造必须合理设计,尽量减少上游区的水域淹没范围,以满足各种水生生物的栖息活性,维持流域生态平衡。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建立环保监测机构,及时监测河流水文、周围大气环境及噪声的影响程度等,同时要做好工人的卫生防御工作,防止疾病的传染。

第5篇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保护好绿色森林资源,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环境美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再次,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所以,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三、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绰约丰姿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中,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在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就显得更为重要。

1、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历史、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企业;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如当游人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去,有的人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会碰伤景物;有的人看到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长得逗人喜爱,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独自欣赏,甚至有的人为了爬山省力,就随意拆树砍竹以充当拐杖之用;有的人不仅在风景区到处乱扔果皮杂物,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人还在风景区的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为。

对上述这些不文明的人为破坏、污染风景区环境前景物、植被和环境卫生等,均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风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如为了保持风景区环境的清洁卫生,应在风景区内相应地增设一些果皮箱,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游客随地乱扔果皮杂物;为了保护风景区的景物,特别是对那些反映我国悠久历史和精湛艺术水平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应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透过网罩进行观赏,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着,以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而对那些已损坏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环境,要加以整理修复,使其尽快恢复原来面貌,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3、要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第6篇

1.(1)观测图绘制。该图的绘制主要针对城市环境中某些特定参数,例如化学元素种类,在该图中应当有相关的标示,且每种元素的检测值应当与分布地理位置进行对应。这继承了传统地球化学观测图的绘制方法。

(2)化学系统分布图绘制。该图需要针对区域进行,通过特定的观测手段与数据统计,将区域内地球化学的相关参数以空间分布形式展现出来。

(3)化学系统关系图绘制。有了化学系统的数据分布,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还需要将这些信息有条理的建立联系。例如水文观测与地球环境化学转移,运用模拟迁移对地球化学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景观地球学则更有利于展示地球化学的系统概览,对于化学转移的过程有更加直观的理解,相关化学控制因素也更加突出。这样的关系图能够有效的模拟真实环境系统的各项化学行为,并且在加入评价体系后,人类主观的参与可以将该图作为环境规划的主要参考内容。

(4)预测图绘制。更接近实际的地理图,通过分布图和关系图的分析,在预测图上针对区域进行环境污染的分析,预测污染的过程和涉及范围,在联系实际情况规划污染治理策略,是主要的环境治理参考图。

2.城市环境地球化学中人为因素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向自然环境中释放了多种有害元素,这些元素一是生产活动释放,例如化肥农药的使用,向自然环境中释放了打破原有平衡的元素,还改变了土壤的主要结构,破坏了土壤化学平衡,相应的土壤受到污染还会将这些有害元素通过循环作用释放到更大的环境中;二是生活废物的排放,这些有害废物不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中,例如生活废水和垃圾,因为食物变质产生的有害元素因此进入土壤或者水环境,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填埋等几种处理方法又将这些有害元素富集起来,加重了城市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污染。

二、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治理工程学

城市环境出现了严重污染,就需要人为进行治理和帮助环境进行自我恢复,地球环境治理工程学的相关技术和原理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治理学是工程学新生分支学科,对环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其根本目标和基本科学思想来看,有着巨大的环境经济效益,应当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地球环境治理工程学也可以称作是地球化学改造应用科学,利用地球自然资源和基础化学特性,尽量降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按照原有化学环境进行人为的平衡。地球环境治理工程学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地球环境化学基本原理入手,研究地球上各大生态体系及生态体系之间的关系,更关注了交互关系的研究,将污染原理、规律和环境效应直观的表达出来,所以地球环境治理工程学应当用做与环境发展,合理治理和修复以破坏的城市生态坏境。

第7篇

(一)能源资源受到制约虽然我国煤炭储存量丰富,但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匮乏。我国油气资源并不丰富,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只占世界总量的1.3%。21世纪初中国的石油储量大约有29.5亿吨,探明储量为世界第13位,大约占世界的2%左右,但人均储量十分匮乏,仅为全世界平均值的十分之一,位居世界倒数25位。中国的天然气储量也并不是很高,约为2万亿立方米,仅为世界第15位。而且我国的天然气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3.3%,远远低于煤炭的69%。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两位数增长,在经济的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对石油的消费量也与日俱增。中国每年的石油消费约为4亿吨,但是每年的原油产量只有2亿吨,其余完全依赖进口。由于石油资源分布不均匀,中国地区石油匮乏,因此为了保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早在2008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就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和石油消费国。除此之外,我国能源资源存储东部匮乏,为了满足东部发展的需求,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批量、远距离输送格局。地区资源的不均衡性,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的能源局势依旧十分严峻。

(二)清洁能源发展速度滞缓中国为了保持GDP每年以两位数的高速发展,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改变。但必须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污染,实现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使用就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对于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应大力发展清洁燃煤技术。通过对原煤的脱硫脱硝,采用燃烧过程中石灰固硫法,从而减少氮硫有害气体的排放。除此之外,应该大力发展以风能、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虽然我国正在大力新建水电站、核电站,但这些能源发电的总量却不到全国用电的15%。与此同时,核电的高风险性也令国家在核能的发展上有所迟疑。自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中国变停止了建造核电站计划,从而阻碍了中国核电的发展。为了解决我国当前的能源危机,发展清洁能源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的环境危机

狭义上,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广义上,环境问题又指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问题。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对能源的使用量也达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高度,而这些能源是我们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和必要的保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不尽的污染。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我国由能源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一)酸雨污染大气中的硫元素和氮元素有自然和人为两种来源。如果只有自然一种来源,比如微生物活动与火山活动,这两种元素的数量大体上是均匀的并且是无害的。但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推动着能源的使用,煤炭石油的燃烧,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造纸等工业活动的逐步扩大与进行,对这两种元素的人工排放量逐步上升到大自然难以消化的地步,从而导致一些灾害,其中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酸雨了。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巨大,能够导致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死亡。同时酸雨也能够溶解建筑物,加快建筑物的腐蚀,危害人类的健康。

(二)大气污染细粒子是大气灰霾现象的重要诱因,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能见度的下降指示了霾天气的分布,变化和严重的程度。当前我国东南部几乎所有区域的年平均能见度较60年初期都有约7km~15km以上水平视距的损失。中国城市PM2.5污染十分严重,北方城市和区域(如北京及周边省市)颗粒物细粒子PM2.5浓度高达0.08~0.10mg/m3,超过美国标准年均限值(0.015mg/m3)5~6倍,南方城市和区域颗粒物细粒子PM2.5浓度高达0.04~0.07mg/m3,超过美国标准2~4倍。雾霾天气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疾病和肺炎,我国如今的癌症高发率也与大气污染有着重要联系。

三、解决危机的方法

1)我们需要实行节能优先的政策。我们经济虽然这几年发展迅速,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能源的粗放式管理使用上的,随着能源的不断紧缺,我们这种发展方式势必会被淘汰,因此,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2)调整能源结构,促进对绿色能源使用的研发。我们需要对那些清洁、高效、低碳环保型能源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以确保对他们的更有效更合理的使用,化石能源终有用完的一天,我们对绿色能源早一天投入研发,我们就早一天占据领先地位。

第8篇

    要达到绿色室内环境的要求,应注意室内装修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施工程序、装修材料的选择与室内空气质量检验等五个方面:

    一、绝对的环保装修材料是没有的,因此也就没有绝对的绿色家居环境。在有限的空间承载量内,最好能尽量减少居室装修中材料的使用量,以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释放量。目前提倡的功能主义的设计,旨在使消费者于简洁、实用中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温馨与舒适。以舒适、安全、简约为标准。居室设计是在房型的客观条件下进行装修的全盘谋划,这是实现装修目标的关健一环。在这一阶段将环保、生态、要求作为设计考虑的基础,才能使于装修过程和条实现“绿色环保”。进行绿色环保设计,首先安注意空气流通、尽量使各个角落都能进入新鲜空气,千万不要在门窗附近设置隔断物,以免阻隔空气流通,对于厨房、卫生间等,要设计排风的强制换气;再就是采光、布灯、色彩等等的搭配;最后是家具、装饰品等的组合精明的设计师还会在最恰当的位置设计“室内庭园”,山水花竹尽量显姿色,给人一种身居自然的环境中的轻松和谐的感受、陶冶生活情趣,品位,烘托家庭氛围。

    二、在装修设计时要考虑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问题,尽可能选用节能灯具,尽量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的采光,这样会降低装修后的光污染。还要注意合理搭配装饰材料,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承载量及通风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如有条件可以请专家对家装设计方案进行绿色预评估。即根据房屋的总面积与设计方案中各种装修材料影响空气质量物质的释放比例,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出设计方案在施工后的空气环境质量,并针对设计中可能引起局室空气污染超标饿额设计之处进行修正。

    三、在施工时,严格执行绿色环保标准,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绿色施工工艺,并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降低粉尘、噪音、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在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用不含甲醛的粘胶剂,不含纤维的石膏板材,不含甲醛的大芯板、贴面板等。对木制品、油漆、釉面砖、绿色或深红色花岗石、粘合剂、大芯板及其他人造材料,除索要发票和产品合格证外,最好对材料进行检测,确保质量达标。选择的产品应符合国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另外,家具也是引发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购家具时要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厂家;向商家索要有害物质含量报告,并在保修项目或发票中注明环保要求,以便在发生质量问题时退换货。从健康角度上讲,购买实木家具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五、做好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工作时建立绿色家居的最后一关。消费者购买新房或装修新居后,不要急于入住,应该先找有资质的或权威的室内环境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如发现有污染超标之处,可根据居室、厨房、卫生间的不同污染物选用不同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空气净化器、吸油烟机、臭氧消毒器等,并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装修时材料的应用非常重要,决定了你的家是否真正绿色环保。要装修成一个绿色的家,我们就要了解常用的各类绿色建材品牌,自己判断装饰公司提供的“绿色建材菜单”是否是货真价实的绿色产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绿色的建材及其品牌。

    涂料:涂料是现在最流行的墙面装饰材料,它的价格适中,施工简单,易于再次装修,而且颜色丰富,有些涂料还可以创造立体纹路和效果,特别适合简洁设计风格。现在市场上的进口涂料大都是环保产品,购买时需认准“蓝天使”等国际绿色环保标志。最常见的涂料中,立邦漆、来威漆、多乐士都属于环保产品。

    墙纸、壁纸:墙纸、壁纸在10年前曾经是最流行的墙面装饰材料,但一度由于有异味等环保原因失宠于装饰市场。10年后卷土重来的新型墙纸、壁纸大打环保牌,很多新型墙纸采用天然原料,棉、植物纤维成为墙纸、壁纸原料的主角,让人们对它的安全、环保有了信心。

    而多样的颜色、图案和立体效果,更给居室设计提供了创意空间。特别是现在流行的阿尔福特、海吉布等新型壁纸,不但安全环保,而且基面上有各种凹凸纹理,可根据不同设计风格在基面上涂上各种涂料。缺点是价格较高,施工较复杂,比较适合个性装修和高档装修。

    瓷砖:现在人们对厨卫装修越来越重视,各种各样的瓷砖成了厨卫不可缺少的新衣裳。

    目前市场上墙面瓷砖品种繁多,抽象的、仿古的、多次烧制的、凹凸立体的、超小规格的……常见的冠军、泛亚、罗马、蜜蜂等绝大部分进口、合资品牌都是环保产品。

    复合地板:复合地板因为耐磨耐用、易打理、装饰效果好,施工简便,价格合理,成为地面材料的热点。虽然对其甲醛含量的质疑曾一度影响人们对复合地板环保性的信任度,但经过我国绿色环保认证、德国蓝天使国际认证等严格测试,欧典、柏丽、泰步、柏高、宏耐等地板无疑是安全可靠的产品。

    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实木地板脚感好,美观大方,但价格较高,适合高档装修;实木复合地板结合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的优点,美观实用,缺点是可选范围小,品种少。您可以选择康树、森林王、福满地等优质绿色产品。

第9篇

1.参考资源广泛化

主要是利用目录、索引、文摘和各种类型的参考工具书来解答咨询问题。网络环境下数字化的参考咨询服务突破了原来的概念,其参考信息源由单一的印刷型文献的纸质档案,发展为光盘、数据库、网络等多种载体形式并存的形式,电子化、网络化文献已成为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成员”。

2.咨询服务对象广泛化

计算机网络的普遍使用使得方志馆本身成为网络中一个结点,方志馆的横向联系更加广泛和普遍。咨询服务对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方志馆全面开放的社会化趋势,同时也说明了未来方志馆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社会服务功能。方志馆信息资源更具有共享性,可以在更加广大的地域内开展信息咨询工作。

3.服务手段现代化

从以手工检索为主查找纸质文献档案,转变为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提供读者所需档案信息;从以二次文献检索为主,发展到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多媒体检索等。而且,其提问和解答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以交互式的对话方式来进行,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送,实现互动交流,因而有效地克服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4.咨询服务方式多元化

网络环境改变了旧有的单一、重复、被动的咨询服务方式,建立了新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的高科技系统,产生了如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等服务形式。读者从方志馆提供的服务中获取的信息,除了传统的印刷型纸质档案文献外,还有数值型、软件型、图像视频型数据库等网络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从一对一的单一方式,转变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种方式。

二、新形势下加强方志馆咨询服务的主要措施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