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时间:2022-09-25 10:23:20

导语:在春节的习俗有哪些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第1篇

2、 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 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问:①春节有关知识。

②春节有关习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提问:

1、 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2、 你准备这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场面?

(二)庆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同学看书、欣赏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

书中的图给你什么启示

(三)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这些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四)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构思。

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经验。

三、学生创作

1、 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 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

四、展评交流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哪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第2篇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我想你是知道的,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等。那你知道它的由来吗?《中国节》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等 等。

你想知道春节的哪个习俗的传说呢?就贴春联吧!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定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这虽然是传说,但我们仍不能忘记我国的传统节日哦!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其它传统节日的由来。《中国节》这本书真的不错,你们也买一本吧!!!

第3篇

2022年2月新房搬家安灶吉日有哪些

2022年2月乔迁吉日有9天,分别是:2月1日、2月7日、2月8日、2月10日、2月13日、2月22日、2月23日、2月27日、2月28日,大家可以从中挑选最适合的日子进行乔迁新居。

2022年2月乔迁新居黄道吉日一览表

宜:乔迁 搬家 入宅 嫁娶 竖柱 上梁 修造 动土 开业 开工 祭祀 祈福

忌:安门 作灶 扫舍 开光 起基 盖屋 安葬

2、公历2022年2月7日

农历正月初七,星期一,冲鸡煞西

宜:乔迁 祭祀 祈福 竖柱 上梁 修造 动土 搬家 入宅 嫁娶 安葬

忌:开业 开工 安床 作灶 扫舍

3、公历2022年2月8日

农历正月初八,星期二,冲狗煞南

宜:乔迁 祭祀 祈福 竖柱 搬家上梁 修造 动土 安葬 嫁娶 开业 开工

忌:安床 扫舍 作灶 破土 出行

4、公历2022年2月10日

农历正月初十,星期四,冲鼠煞北

宜:乔迁 祭祀 祈福 竖柱 搬家上梁 出行 修造 动土 开业 开工 嫁娶

忌:安门 作灶 扫舍 破土 安葬 立碑

5、公历2022年2月13日

农历正月十三,星期日,冲兔煞东

宜:乔迁 祭祀 祈福 竖柱 上梁 搬家嫁娶 安床 修造 动土 破土 出行

忌:安门 作灶 扫舍 开业 开工

6、公历2022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廿二,星期二,冲鼠煞北

宜:乔迁 祭祀 祈福 修造 动土搬家 开业 开工 嫁娶 安葬 立碑

忌:安床 作灶 扫舍 起基 盖屋 安门

7、公历2022年2月23日

农历正月廿三,星期三,冲牛煞西

宜:乔迁 修造 动土 祭祀 祈福 竖柱 搬家上梁 出行 安葬 立碑

忌:嫁娶 安门 作灶 扫舍 开业 开工

8、公历2022年2月27日

农历正月廿七,星期日,冲蛇煞西

宜:乔迁 祭祀 祈福 修造 动土 开业 搬家开工 出行 竖柱 上梁

忌:安门 作灶 扫舍 安葬 立碑 嫁娶

9、公历2022年2月28日

农历正月廿八,星期一,冲马煞南

宜:乔迁 祭祀 祈福 开业 开工 搬家修造 动土 出行 嫁娶 竖柱 上梁

忌:安门 作灶 扫舍 起基 盖屋 破土

第4篇

拒绝逗弄守护身心健康

春节是亲朋好友团聚的好日子。然而我们的亲朋好友里总是不缺少熊亲戚和过来人。这些亲友经常会以喜欢宝宝、为了宝宝好等冠冕堂皇的理由逗弄宝宝,或是对爸爸妈妈教养宝宝一事指手画脚。不是问:“宝宝你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就是吓唬宝宝:“你妈妈不要你了”,再不然就是“宝宝分一个给我吃吧”,宝宝如果给她就不要,宝宝不给她就说宝宝小气,更甚者者会随便喂宝宝吃东西。很多年轻爸妈虽然心里不喜欢,但往往会为了维护其乐融融的过年氛围而半推半就。

对此,我建议爸爸妈妈一定要明确拒绝,温和坚持。这些让很多人见惯不怪的玩笑话看似无心,实质上害处多多。从健康与安全的角度出发,好吃的不等于健康的,好玩的背后有可能是不可估摸的危险。不恰当的问话更是极其残忍的,从心理上讲,这会让宝宝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和困惑,爸爸和妈妈对宝宝同等重要,永远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春节和亲友团聚前,我一般会提前告知所有人,不要逗馨宝,如果宝宝给那么请开心接受并道谢,如果宝宝不给请不要给宝宝贴上小气的标签。原因很简单,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真心话和玩笑话,也不懂得什么是分享,所以大人的言传身教才是对宝宝健康成长最好的滋养。爸爸妈妈们不仅要敢于在行动上保护宝宝,更要在心理上守护宝宝不受隐性伤害。

点滴参与 建立春节仪式感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春节除了吃喝玩乐,越过越简单。但在我们家,无论是带宝宝回乡下过年,还是留在城市过年,春节都是我们帮助宝宝建立仪式感的好时机。

我们会带着馨宝一起置办年货,购买新衣裳,一边选购一边为她讲解年货和新衣裳的意义,教授宝宝什么场合进行什么样的衣着打扮。还会把洒扫卫生、张贴春联、福字和年画当成特殊的亲子活动和馨宝一起分工合作,让她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整理收纳和布置,培养她的审美观。此外,还有派压岁钱、吃年夜饭、除夕守岁,给爷爷奶奶拜年等活动我们都会和馨宝一起用心张罗,认真筹备。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家庭活动,让宝宝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让宝宝从每一个细节的设计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每一件物品的筹备上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礼节,利用各种春节习俗教会宝宝更多的道理,继而为她今后的成长与生活树立甜蜜的榜样,创建珍贵的仪式感,令她的内心拥有沉甸甸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对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抱有自己的向往。

身体力行 培养科学过节观

过年是一年中最欢快的日子,很多人会因此放纵自己,暴饮暴食,尽情玩乐,熬夜不休息。对此,我和宝宝的爸爸这样要求自己:

一是合理饮食。宝宝的饮食习惯非常容易受爸爸和妈妈的影响,如果爸爸妈妈无节制吃喝,那么宝宝绝对不可能做到饮食适度。爸爸妈妈们应该将认真吃饭,营养搭配,荤素相宜贯彻落实到春节的每一顿团圆饭里,尽量烹制少油、少脂肪、少盐、少糖的健康饭菜,宝宝才能认真对待吃饭,规律饮食,爱吃果蔬,多喝水。

二是正常休息。面对他人的熬夜,缩短休息与睡眠时间,爸爸妈妈需要向宝宝解释休息与睡眠对成长和健康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勒令宝宝按时上床睡觉。

三是劳逸结合。过年前,爸爸妈妈应该尽可能多地和宝宝讲明过年时会有什么庆祝活动,在过年期间她有哪些玩乐选择,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事情发生,有哪些更有意义的活动值得参加,玩乐到什么时间点什么程度上就要及时停止……提前将宝宝所要面对的好玩的不好玩的,有什么益处和坏处通通如实相告。同时爸爸妈妈以身作则,不沉迷娱乐,尽可能多地带宝宝参加趣味又有意义的娱乐活动,做到动静相济,劳逸适度。

谨小慎微做好安全防护

不管平时,还是春节,宝宝的安全一定大过天。过年期间,爸爸妈妈更加要高度重视,认认真真、谨小慎微地做好宝宝的安全防护。

首先,家长可以使用相关主题的儿童绘本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教授宝宝不要玩那些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和玩具、不和不熟悉的亲友离开父母的视线等等。其次,爸爸妈妈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年龄特征适当地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示范和演习,认真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

在此不得不指出,7岁以下的宝宝还太小,爸爸妈妈不能把安全建立在宝宝自我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宝宝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才是爸爸妈妈不得忽略的春节工作,而且是重中之重。

以上是我们家陪馨宝欢度三个春节后总结出来的有用妙招,祝愿大家和宝宝过一个健康快乐平安的春节!

作者介绍:

第5篇

香港与广东同属粤文化体系,因此香港人过大年,与广东基本相同。从年二十八开始“洗邋遢”,年三十团年饭、贴春联、父母给子女压岁钱、做煎堆和年糕。

烟火.年宵.赛马

和内地尤其偏北地区相比,香港过新年少有鞭炮齐鸣或张灯结綵,而是以烟火汇演这类集体庆祝行为所取代。人们或举家出动,或三五成群,在阵阵热闹欢呼和熙熙攘攘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上周举行的烟火音乐汇演“新年.新世界.香港除夕倒数”,耗资一千三百万元。汇演引入比烟火更具震撼效果的烟花,加入心形及笑脸烟花图案,六层烟花及烟火从尖沙咀对出海面向湾仔伸延,发放范围达二百五十米高、逾一千米宽,引来三十五万人聚集维港两岸一同倒数迎新年。这样的景象,近几年渐成为香港节庆的标誌性活动。

此外,逛维多利亚公园及各社区的年宵市场,买年花,浸水仙球,也是节日的喜庆活动。看灯饰也是港人集体的贺年节目。一幢幢高楼大厦的业主一起集资,把整栋大楼用各种灯饰装饰起来,彻夜长明。

贺岁赛马是一项不可错过的香港新年喜庆事。大年初三,团聚拜年数日的人们,这一天会出动,一睹马上风采,加上马年来临,相信马场届时定又是一场风风火火的热闹景象。

在香港过年,有一个“可爱”的禁忌。见到“股民”,千万别用“新年快乐”来祝福新年,因为“乐”与“落”的粤语发音是一样的,那不是在暗示股票快“落”、对方倒楣吗?所以记得说“恭喜发财”,更是好意头。

其实,香港人最为流行、时尚的过节方式,还包括外出旅行或者选择好天气去附近岛屿远足、野餐等等。

亚洲各地风俗迥异

同在亚洲地区的许多其他国家,过的也是农历新年,而每一个国家过年的习俗,也有各自的特色。香港作为彙聚世界各地人口之地,文化多元,自然多少影响?香港新年的氛围。我们不妨看看在香港的异乡人,有哪些新年习俗和特色。

韩国的年糕汤寓意?新年成长,是当地传统美食。据说年初一当天,韩国人一定要喝上一碗年糕汤,因为他们认为不吃年糕汤就不能长大一岁。而且韩国家庭按照传统风俗,年初一要进行重大的祭祀祖先活动,并且只在家里的嫡长子家中进行,其他亲属在这一天会从各地赶到嫡长子家中,一起参加祭祖仪式,年糕汤是此时最重要的祭祀食品。韩国人还要用年糕汤招待前来串门的亲朋好友。

第6篇

派对当天,我提着一袋子饺子皮和拌好的馅儿走进教室,老师们看我这架势,一个个乐开了怀。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我们的老师Steven童心未泯,非常积极地参加这个包饺子活动。

我拿起一张饺子皮,示意他也拿一张放在手上,只见Steven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饺子皮捧在手上,像捧着千斤重担似的,可把我们逗乐了。接着该添馅儿了,Steven老师看着我们灵巧的样子,也依样画葫芦地想把馅儿夹起来。可他一双巨手根本握不住筷子,馅儿要么夹不住,要么掉地上。看着他那笨拙的样子,我们笑歪了嘴,他只好用勺子挖馅儿。最后,一个饺子包成了,但被Steven老师包得歪歪扭扭的,瘫倒在盘子里。

Steven对饺子非常感兴趣,用英语问我们:“饺子什么时候吃啊?”于是我们告诉他饺子是在除夕夜吃的,意味着团团圆圆。他又问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都吃些什么?我们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连比带划地告诉他:“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吃青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重阳糕,春节吃春卷。但春节吃的食物特别丰富,因为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全家团聚的节日。”

我们又问Steven西方有什么重要节日,习俗是些什么。Steven用他那惯有的幽默、搞怪的语气告诉我们:“复活节吃彩蛋,感恩节吃火鸡,万圣节吃巧克力眼珠,点南瓜灯。最重要的节日当然是圣诞节,不仅有圣诞老人给孩子送礼物,还有装饰圣诞树。跟你们一样,也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想不到,外国的洋节日也有这么多吃的习俗。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说话间,饺子就出锅了,有露馅的,有破皮的,有怪模怪样的,简直惨不忍睹。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饺子里有我们中外师生的情义。

Steven老师学我们的样,用筷子夹饺子,可饺子像游鱼一样滑来滑去,他好不容易才把一个饺子送进嘴里。看他那狼狈样,我们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派对在笑声中结束了。

跟外籍老师学外语,了解了西方文化,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面。我要好好学习外语,长大后做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7篇

  

  转眼间,又是一年腊八节。喝腊八粥、制作点腊八蒜……关于这个节日,可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民俗专家王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腊八节人们常吃的饮食有腊八粥、腊八面等,也有的地方会喝“腊八酒”。腊八节到了,过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了。

  腊八节与“腊祭”习俗有关?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佛成道节”等。

  也有说法称,在中国古代,一些地方很早就有与“腊”相关的“腊祭”习俗,时间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这种习俗后来被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过腊八节,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几经演变后,腊八粥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当然,煮腊八粥,不同地方的人家使用的材料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等,再加点红豆、花生或者葡萄干之类的。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王娟介绍称,其中有个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要“勤俭节约”,“相传以前有个人,浪费了很多粮食,他身边的人觉得可惜,便悄悄收了起来。”

  豆子、米……收起来的粮食有各种类型。到了年末,浪费粮食的这个人家里没米下锅,就把这些积攒的粮食放在一起煮粥。此后,这家人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有的地方会在腊八粥里加入一些香菇或蔬菜。但总的来说,煮腊八粥用到的食材一般比较多,得有十来种,多的时候可能有十几种、二十多种。”她表示。

  除了喝腊八粥,还有哪些习俗?

  包括喝腊八粥等各种饮食习俗在内,腊八节可能承载着很多人温馨的记忆。

  曾有老北京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熬腊八粥一般在腊八节那天凌晨四点左右,粥里要放一点青丝红丝,或者红白糖,三四个小时过去后,煮好的粥香甜可口。

  “以前家里的长辈过腊八节很认真,会给大家准备腊八粥,还要提前泡腊八蒜,比较有仪式感。”提起过腊八节的经历,程女士这样对记者说道。

  的确,在腊八节,具有象征性的食物还有腊八蒜、腊八面等。人们挑选上好的大蒜,用醋泡好,等到了除夕吃饺子的时候,蒜已经变成了漂亮的绿色。

  “另外有说法称,蒜和‘算’谐音,这也在提醒人们,年底就要到了,有欠款或者账目盈亏,要及时计算清楚。” 王娟说,也有的地方会在腊八节这一天喝“腊八酒”。

  每个人都是传统节日的“载体”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个节日的到来,意味着年近了,人们为过春节做着准备,忙得不亦乐乎。

  “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了家庭之间相互联系、维系亲情的一种渠道。”王娟认为,在准备过节的过程中或者过节时,人们深化了“家”的传统观念,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第8篇

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属于冬天的节气,而冬天是比较寒冷的季节,但对于小雪节气人们并不是很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小雪节气的风俗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小雪节气的风俗有哪些晒鱼干

二十四节气小雪习俗:晒鱼干,晒鱼干是小雪节气的习俗,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喝刨汤",是我国西南部等省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所谓“喝刨汤”就是农场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家里杀年猪,把猪的新鲜肉和内脏等煮一大锅,配其它菜,大家一起吃喝玩,完了热情的主人一般还要给来的客人送一刀肉,哪家要吃“刨猪汤”,那天这户农民家中就会十分热闹。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糍粑,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捣成泥状制作而成,一般此类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南方各族小吃,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腌制腊肉

俗话说“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节气过后,气温会急剧下降,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此时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节气小雪是什么意思啊“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雪会稍晚,而北方,已进入寒冰封冻季节。

小雪要做几件事情早晚加衣

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在衣服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舒适、防护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保持空气流通,晚上关窗

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

但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关窗,夜晚温度低,冷风侵袭很容易引起哮喘等疾病的发作。

规律作息

很多人在夏天睡得晚,作息不规律,若延续到秋冬,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因此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节律,早点上床睡觉,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同时多喝水。

均衡营养

天气转凉后,人们会食欲大增,在干燥季节多吃些滋阴润肺多酸的食物很好,如银耳、梨、藕、葡萄、苹果等,少吃辛辣食物。

适度锻炼

登山、步行、打太极都是耐寒锻炼的项目,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雨雪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运动,避免跌倒及发生意外。

按摩头部

如果是风寒引起的感冒,按摩头部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第9篇

传统除夕俗习俗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2、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3、饮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xx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5、祭祖

据民俗专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介绍,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6、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7、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各地除夕习俗山东:团圆饺子

鲁北一带,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必须坐在一起吃饭,这叫过团圆饭,必须吃。傍晚开始放鞭炮,家家门口点一堆火,街坊邻居在一块放烟花,特有气氛。三十晚上不许睡觉,守岁过12点,12点后放鞭炮吃饺子。此是要看谁家鞭炮响的早(于是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时间),等待时钟一敲过12下,鞭炮立刻响起来,过年的鞭炮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5点多。然后吃饺子,这是团圆饺子,必须吃,无论吃多少都要吃。不是常说初一的饺子三十的面嘛,三十半夜和初一的饺子全都是三十包好的。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也有称“团拜”的。早上吃饺子或蒸饺,这是年后第一顿饭也是必须吃的,初一一天不许做家务。

湖南:“朝财进宝”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海南:“吃新节”

海南至今仍保持着他们民族古老的生活习惯与风俗,“吃新节”就是其中之一。"吃新"就是吃新收获的劳动成果。饭,是用刚从田中收割来的新谷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酿的;菜、鱼、肉等均是当年种养的。

开封:大年一个月

开封民间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二十三、祭灶官。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上海:“开门红”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年处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企求全家兴旺平安。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

东北:粘豆包

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年前三件事送灶神 大扫尘 备年货

农历12月23日,旧俗叫送灶神日,这天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人们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置酒、糖、果、糕,焚香祭灶。希望他“上天讲好话,下界保平安”。民间传说灶君是个大老粗,怕他讲错话,故祭品有用糯米做成的糕点,意在把灶君的牙粘住,不许他乱说,灶君升天后到大年初一清晨才回来。相传灶神掌管一家之福祸,故湛江的农村至今仍很重视送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