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0 07:31:23
导语:在脱贫攻坚意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持续横下一条心、坚定信心抓落实
一是从形势任务看。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9月份将迎来脱贫退出验收,尤其是市级验收准备工作马上就要开始,留给我们的有效工作时间满打满算也就30余天,时间非常紧迫,但我们的各项工作离退出达标要求仍有不小差距,形势极其严峻。结合前期省上半年点评工作相关要求,可以看到,今年的考核内容和侧重又有了新变化,今年更加注重整改工作落实和年度目标任务进展数据监测,而这正是我们的短板所在。对此,大家要适应变化,抓工作再精细精准一点,迅速行动,争分夺秒,奋力冲刺。
二是从存在问题看。通过近期暗访督查发现,我们的“两不愁三保障”硬指标完成情况与中央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安全饮水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两房”建设入住率偏低、问题整改质量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多项工作在全市位居倒数。与严峻形势不相适应的还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强,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甚至推了也不动;一些干部不从自身找原因,出了事都怪别人,遇事首先强调困难;一些干部工作浮于表面、作风疲沓,等等。如果工作进度和精神状态照这样下去不发生大的改变,势必影响全区脱贫退出。
三是从信心劲头看。“百日攻坚行动”开展已有40余天,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客观来说,势头是向好的,全区上下都能够按照“三强化、三提升”要求埋头苦干,工作作风比以往有所改观,工作成效也有提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区级领导能够带头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二是领导干部敢抓敢管、敢于动真碰硬,主责部门履责认真;三是推动工作的合力持续增强。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大力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奋斗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夺取脱贫攻坚战最终胜利。
二、持续聚焦问题、靶向发力抓落实
人生如登山,在工作中也一样。在面对逆境的时候,我们决不能当放弃者,也不能取得一点成绩就安于现状做扎营者,而要在关键的时候不能有任何观望,毫不犹豫地做攀登者。要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577”等目标标准,精准施策、精准发力,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一是产业发展方面。要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着力提升中长期产业覆盖率,特别是要巩固和提升已有的光伏、食用菌产业发展,落实好分红政策,谋划落实好新发展菊芋产业各环节政策,进一步探索菊芋产业和养蜂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尽快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要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请区农业农村局结合我区实际,尽快拿出实施意见,聘请专业机构对各贫困村开展规范运营、账务管理的培训指导。这里我强调一点,之前我区因贫困户长效产业录入率低的问题被全市通报,必须引以为戒,认真细致做好数据录入工作,避免类似低级错误再次发生。同时,要加强与省市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掌握上级政策动向,精准指导我区产业发展。
二是“两房”建设方面。对于易地搬迁未启动装修的,特别是刚才通报中提到的12户没有交钥匙的,各镇办、帮扶责任人要想方设法督促尽快启动,确保本周内启动装修率达到100%。及时落实第二批装修入住并腾退旧宅对象的奖励补贴,鼓励引导搬迁群众积极入住。扎实开展贫困户住房安全“回头看”和未脱贫户住房安全排查问题整改工作,全面摸清底数,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对可自行整改排危的,7月底前修缮加固到位;对需纳入农村土坯房改造的,7月17日前完成上报审批,8月中旬前改造完毕。
三是安全饮水方面。区水利局要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工作推动慢的原因,尽快研究措施办法,加快未完工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7月底前各项工程全部竣工。针对入户距离较长、季节性缺水等问题,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逐村逐户开展安全饮水排查,力保全区农户安全饮水全面达标。要做好水利设施的运营管护、饮水消毒等工作,决不能让安全饮水管护机构形同虚设。
四是健康扶贫方面。区攻坚办已对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区卫健局要扎实开展大病集中救治工作,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水质检测达标认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实事求是,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区医保局要扎实比对贫困人口农合疗、大病保险落实情况,认真核查贫困群众住院“四重保障”落实情况,确保贫困人口参合参保率达100%,住院合规费用报销不低于80%。
五是达标认定方面。请相关区级领导牵头,水利、电力、交通、住建、教育、农业、卫健、扶贫等8个部门负责,按照认定内容和程序,紧盯认定时间节点,制定详细方案,不折不扣完成达标认定任务,决不能因认定工作影响全区脱贫退出。
六是问题整改方面。坚持“真改彻改”,不能搞应付、打折扣,更不能弄虚作假,把喊了说了当改了。要坚持领导带头,问题整改工作牵头领导、责任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指导推进、亲自督促落实,确保问题全面彻底整改到位。要强化跟踪问效,特别是要加大暗访督查力度,对重点镇办、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集中督查检查。要注重源头治理,善于从表象问题追根溯源,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制度,防止问题反复发生。
三、持续转变作风、严肃问责抓落实
一是下茬解决工作方式不灵活的问题。我们大部分镇办、部门抓工作思路不活、思维不新、办法不多,不善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导致工作质效不高,难以做出特色、形成亮点。现在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关键最紧要的阶段,非常时期一定要有非常举措。刚才,刘湾办事处同志与大家交流了关于实施分类考核排位抓落实的相关经验,这是争民同志在刘湾的新探索,利用领导包抓专门资金进行奖励调动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攻坚办要认真研究该方案,结合“百日攻坚行动”工作实际加以修改完善,尽快形成指导性文件在全区范围内予以推广并坚持到国省验收结束后。
二是下茬解决工作作风不扎实的问题。作风问题不解决,势必将影响工作成效和脱贫摘帽进程。各镇办、各部门要针对工作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切实加强沟通衔接,主动扛起攻坚责任,确保在脱贫退出最后环节不走弯路。针对一些干部作风疲沓,遇事“推脱绕”等问题,要持续深化作风问题专项整顿,加强干部管理,严肃查处典型的人和事,切实增强干部工作主动性。针对脱贫攻坚领域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要巩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引导全体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良好的作风保障冲刺。同时,要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年”相关要求,突出目标导向,加强工作实效,让镇村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
三是下茬解决“四支队伍”管理不到位问题。当前,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对帮扶工作力量进行了充实,16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已经调整到位。但从暗访督查情况来看,一些驻村队员纪律观念较差,外出不请假、不报备;个别“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轮换频繁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支队伍”特别是部分新调整的干部进入角色慢,对村情掌握不清、对扶贫政策不熟悉,等等。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我们对“四支队伍”管理还不够严格。对此,必须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四支队伍”管理办法(试行)》和“四级责任人一线工作法”,各区级包镇(办)领导要带头下沉一线,督促指导镇村开展工作;各镇办要切实落实“四支队伍”管理主体责任,强化考勤管理;各部门要积极督促队员在村开展工作,确保派出队员驻得住、能干事;“四支队伍”干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计划好每天帮扶内容,坚决杜绝大轰大嗡。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烤烟大田移栽动员会,目的是: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全县烤烟生产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借这次移栽现场会的召开,迅速掀起全县烤烟移栽的。刚才,烟草公司、烟办负责同志都对烤烟移栽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请同志们抓好落实。
一、准确把握当前烤烟生产形势
今年以来,各涉烟部门和各种烟镇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稳规模、提质量、优结构、保供给”为发展思路,以提高烟叶质量和增加烟农收入为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使今年的烤烟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烤烟种植规模保持稳定。今年,全县有种烟镇5个,种烟村10个,烟农472户,落实烟田面积7500亩,约定收购烟叶24万担。单从烟叶种植规模来看,虽然我县烟叶生产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是在全国卷烟销售低迷、烟叶限产压库的大背景下,我们能稳住目前的种植规模实属不易。二是烟叶生产基础更加稳固。今年,各级烟叶生产单位按照全县烟叶生产布局规划要求,围绕发展烤烟大镇、大村、大片的目标,坚决淘汰了各类不宜烟田共计0.24万亩,轮作倒茬烟田1.5万亩,新增烟田0.6万亩,使烟田质量进一步提高,烟田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县范围内新增烟农389户,优化无技术、无劳力等不适宜烟农166户,户均种植面积达到17.2亩。全县现有合作社17个,入社农民达到3000余户,组建了94支烤烟生产专业化服务队,在各生产环节为烟农提供优质服务,既有效化解了烟叶生产
“用工荒”的难题,也基本建立了烟叶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力的促进了现代烟草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烟叶生产工作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全县烟叶生产备耕工作已经全面到位:全部实行集约化育苗,共培育烤烟苗61.5万盘,可供移栽面积8.7万亩;优化品种布局,云烟99占种植面积的70%以上;严格按照合同面积配套供应烟用生产物资,结合实际指导烟农开展平衡施肥和起垄,督促烟农适时完成了地膜覆盖和移栽前的准备工作。县政府对于今年前期烤烟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肯定的。
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对一直以来为**烤烟产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当然,我们烤烟生产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是烟叶销售市场形势严峻。在卷烟消费低迷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卷烟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生产的烟叶也面临着市场考验,需要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烟农增收压力巨大。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县社会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烤烟生产发展来促进烟农增收,打赢扶贫攻坚战,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向好发展。但是,当前烤烟收购面临行业合同数量、部位结构及等级结构等多重限制,给烟农增收带来了现实压力,需要科学有效应对。三是自然灾害影响很大。今年,受厄尔尼诺影响,全国已经出现了多次较大程度的自然灾害,我县也发生了多次灾害性天气,特别是3-4月份的极端低温天气对烤烟育苗影响很大,造成烤烟出苗时间延长、出苗率降低,特别是
2月15日的霜冻灾害直接冻死烟苗达到9万盘,折合移栽面积1.3万亩,虽然县政府和烟草部门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但造成这样的损失仍然令人痛心。烟叶进入大田以后,我们要加强监控,随时做好干旱、冰雹、大风及秋淋等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应对工作,尽可能降低灾害损失,保护好烟农的劳动成果。
二、切实做好烤烟大田移栽工作
目前,天气晴朗,气温回升,正是大田移栽的最佳时期。为此,各种烟镇、烟站和有关涉烟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明确任务,夯实责任,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开展大田移栽工作,抢抓节令,按时完成大田移栽工作。一是明确目标任务。今年烤烟大田移栽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从4月28日至5月20日,集中22天全面完成烤烟大田移栽工作任务,且壮苗移栽率达90%以上,成活率达到98%以上。二是加强部门协作。为了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各种烟镇办、合作社、烟站和各涉烟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重视烟叶生产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把大田移栽工作作为当前的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各部门分工负责,认真安排部署,真抓实干,促进烤烟移栽工作按期顺利完成。烟办要积极做好交警队、电力局、水务局、工商局、气象局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保证烟农在领取烟苗、移栽抽水用电、移栽水源调度、农资供应、农用车辆通行、气象服务等方面及时到位。烟草公司要安排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指导烟农认真做好大田移栽工作,确保烟苗成活率达到98%以上。要逐块核实烤烟移栽面积,确保不漏栽一亩,为全面完成烟叶收购计划奠定基础。要统筹调度各合作社发苗进度,对烟农领回家的烟苗进行后续管理,防止烟苗损失。要对烟农剩余的烟苗进行统计,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配,保证所有的烟农和烟田都有充足的烟苗移栽。各烟叶专业合作社要树立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当前烟苗出现问题的紧要关头,要权衡一己之利与烟农利益孰重孰轻,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取舍上保持清醒认识,要动员全体社员,对烟苗实行分类管理,尽可能的提高壮苗率,缩短供苗时间,促进早日移栽,弥补因灾害给烟农造成的损失。要提前安排烟苗发放事宜,实行预约发苗,为烟农准备饮用水等必须品,依靠优质服务来维持良好的发苗秩序。三是强化工作考核。在烤烟移栽期间,县政府将安排督查室和县烟办一同抓好检查督促和考核。烟草企业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严格按责任制进行考核奖惩,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种烟镇办也要制订具体的奖励办法和标准,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检查督促到位、考核兑现到位。镇办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检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实。
三、奋力开创烤烟工作新局面
烤烟产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抓好烤烟产业,事关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和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因此,我希望各位要解放思想,带头苦干,奋力开创烤烟工作新局面。一是把发展烤烟产业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贫困户依靠种植烤烟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想。二是把服务烟农和践行
(2019年2月11日)
一、目标任务
严格按照贫困户退出“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接近”指标,继续抓好“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攻坚措施的落实;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冬季攻势”方案要求,做好宣传培训、问题查改、工作谋划工作;积极开展“访贫慰问”送温暖活动,教育引导贫困户激发内生动力,增强感党恩意识。
二、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一)认真抓好结对帮扶。
春节期间下沉干部慰问精准扶贫户xx户xx人,深入开展贫困户政策宣传,入户宣传xx次,集体宣讲、感党恩教育x次;帮助村队、贫困户梳理x年工作思路,并完成x户贫困户巩固提升计划。
(二)认真开展访贫慰问
“访惠聚”派出单位积极发挥后盾作用,在春节期间开展集体联谊活动x次,参与群众x人次;派出单位主要领导春节慰问村队困难户x户,送去米、面、油,折合人民币x元,将节日的问候送至村民身边,增进干群关系促融洽。
(三)认真抓好“冬季攻势”落实
及时组织村各支力量对照“冬季攻势”方案,逐条逐项梳理工作任务清单,压实责任、强抓落实,确保“冬季攻势”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五)认真抓好扶贫项目实施
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有序推进项目实施,通过调研、梳理上报项目,并完善项目库建设。
一、坚决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
1.强化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将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首位,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公室,配备专人,负责行业扶贫日常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每月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会议,研究医保扶贫工作,常态化开展包保村帮扶工作。
2.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协调扶贫、公安等部门和各镇、村摸排贫困人口去向及参保变更情况,做好信息比对工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205人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其中,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11710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495人。
3.规范贫困人口慢病管理。根据省医保局加强慢病管理文件要求,协调市卫健局做好慢病人员排查和信息比对工作,将我市贫困人口中符合慢病条件人员纳入慢病管理,通过医保系统标识,在贫困人口“一人一策”上粘贴“医保慢病待遇标识”。
二、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医保待遇
1.基本医疗保险方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85%,封顶线20万元;慢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65%,封顶线由6500元提高到7000元的倾斜政策,切实减轻贫困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全年农村贫困人口按提高比例政策享受新农合待遇15491人次,补偿金额1788.21万元,其中提高部分金额171.99万元。
2.大病保险方面。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下调到3000元,报销比例在支付比例基础上分别提高5%,取消大病保险封顶线,切实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受益水平。2020年,按照大病保险65元/人、意外伤害保险25元/人的标准,累计为全部参合人员即38631人缴纳大病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费347.68万元,其中大病保险251.1万元,意外伤害96.58万元。
3.医疗救助方面。加大对城乡医疗救助的投入,加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个人缴费补助政策。2020年市财政为农村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补助130元/人,为农村特困人员(含农村孤儿)全额补助个人缴费部分270元/人。共资助困难群体参合12931人170.61万元。累计医疗救助2610人次166.67万元。
4.大病兜底方面。对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通过财政出资设立的“大病兜底资金”再次给予补助,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和42种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确保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累计大病兜底补偿14650人次193万元。
三、全面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水平
1.实现医保政策透明化。指定专门窗口和专人负责政策宣传并帮助贫困人口兑现政策,解决群众政策不知情、就医报销难等问题。在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大厅、出院结算等地点设置医保扶贫宣传内容和宣传资料取阅点,公开“一站式”办结流程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实现各项补偿政策“只跑一次”。
2.推进医保服务便民化。启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信息系统”,全市定点医疗机构正式。在县级公立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彻底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兜底“一单制结算”、“一站式”信息交换。县域内享受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
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进医保政策全覆盖
1.开展医保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通报典型案例等多种措施,与“两定”机构配合开展各种医疗保险反欺诈宣传,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集中宣传解读医保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2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0.4万份。
2.印制发放医保扶贫宣传材料。发放《医疗保障扶贫政策“一单清”》《农村居民门诊、住院医保报销流程“一本通”》宣传单(手册)3万份。印制朝汉双语版《医保扶贫政策解读》宣传折页1万份;协调各镇分管领导和镇卫生院院长召开医保扶贫政策宣传研究会,并在各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悬挂张贴《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宣传展板共计80张。
3.广泛开展扶贫政策培训活动。领导带队先后到8个乡镇进行巡回宣讲;应镇、村培训需求,组织业务人员到龙城镇龙新村进行政策解读;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大病兜底系统操作培训;举办全市脱贫攻坚培训班;针对县公立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开展城乡居民医保系统操作暨最新医保扶贫政策培训。全年累计开展医保扶贫政策培训班9场次1500人次。
五、促进“两定机构”规范管理
在全市范围内将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督管理融入日常的重点监督检查之中,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管理。结合智能监控系统,更好的收集和锁定违法违规证据,提升监管工作效率。对全市18家定点医疗机构和68家定点零售药店开展专项检查,检查覆盖面达100%。对涉及违规医院、药店进行通报,限期整改。
“精准扶贫”是当下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必须攻克的难题。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后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大难题”、“深水区”。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战略全局。精准扶贫,是削减贫困,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役。
“精准扶贫”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实干。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是“精准扶贫”的硬性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排头兵”和“领头羊”的责任、创新、奉献和实干。换句话说,新形势下的“精准扶贫”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实质上不仅仅考验的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务实作风,更是对党员干部实干精神的挑战和检验。若广大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包括“精准扶贫”在内的各项民生工作的开展也很难说能达到百姓期望或者是满意的高度。
以“两学一做”的成效助力“精准扶贫”的推进。新形势下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有着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思想的外化。只有认识到位、作风端正,才能有正确的决策和到位的执行。近年来,特别是“十”以来,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6年伊始,为了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我党面向全体党员开展了“两学一做”活动,这无疑会引导“精准扶贫”向务实脱贫的方向深入推进。
以“精准扶贫”的成果检验“两学一做”的成色。近期在全党铺开的、在基层一线广大党员干部中间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望让广大党员干部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政治良心”的自觉。对于广大广元干部来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可谓是一次返璞归真、脱胎换骨的教育;对于基层一线的老百姓来说,可谓是特别值得一期。初衷虽好,“两学一做”还是要回到“做”实“做”好的落脚点上。“两学一做”到底有无做实、有无成效,正好可以以“精准扶贫”为机,通过切身感受,让百姓来评价。
一、贫困人口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实施成效
(一)政府参保资助,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保障制度范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全覆盖。
(二)实施贫困人口 “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 综合医保政策,贫困人口就医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财政兜底351、慢性病补充医保180等补偿政策待遇。
2019年,贫困人口发生补偿10.3万人次,发生医药总费用2.14亿元,总补偿1.87亿元。
其中住院补偿2.5万人次,医药总费用1.8亿元,综合补偿1.54亿元,综合补偿比85.5%。
其中慢性病补偿7.8人次,医药总费用3349.8万元,综合补偿3237万元,综合补偿比96.6%。
健康脱贫兜底“351”累计保障5260人次,累计保障资金575.2万元;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累计保障7.8万人次,累计 “180”补偿费用812.7万元。
(三)2019年大病保险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2万元降至5000元;整体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分段补偿比例由50%-80%提高至60%-90%。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补偿 3.1万人次,补偿资金2973.6万元。
(四)城乡居民医疗救助纳入医保“一站式”结算系统,进一步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补偿 6.1万人次,救助补偿资金2018.2万元。
(五)完善医保资金支付方式改革,严格执行《2019年度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省《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负面清单》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严格控制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六)全面落实贫困人口综合医保“一站式”结算要求,规范贫困人口医药费用结算程序,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强化综合医保资金保障,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财政兜底、慢性病补充医保“一站式”结算,为参保患病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保经办服务。
二、脱贫攻坚期后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接续工作建议
关键词 脱贫;发展原则;规划内容;保障措施;四川万源;庙坡乡大坪溪村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09-02
为了扎实推进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开展技术扶贫工作,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派科研人员对万源市庙坡乡大坪溪村技术扶贫点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与村支两委对接,与村民座谈,详细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明晰了该村产业发展制约因素,提出了“建基地、育主体、促发展”,破解发展瓶颈难题,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实现脱贫攻坚的建议。
1 大坪溪村基本情况
大坪溪村位于花萼山北麓,西与梨树乡相连,南与曹家乡相接,海拔750~1 650 m,距离万源市城区57 km,是万源市极为偏远村之一。全村幅员面积为17 km2,有耕地170.67 hm2,林地1 400 hm2,辖6个村民小组215户881人,其中精准贫困户62户214人。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 335元。主导产业为玉米、洋芋、红苕、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蔬菜种植为辅;自家养的猪、鸡、羊以自给自足为主。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大坪溪村有富余劳动力150人,长期外出务工,务工收入成为经济的主要来源。农村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少数富余的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补充。
2 导致贫困的原因
2.1 交通不便
大坪溪村距庙坡乡集镇较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交通难”导致农民种植成本增加,销售途径不畅,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参与市场销售积极性不高,农民增收难。
2.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该村可耕土地面积严重不足,缺粮问题比较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耕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0%。该村山多田少,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山坪塘、蓄水池因无资金维修,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防涝抗旱能力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
2.3 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
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洋芋、红苕等传统农业为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业生产方式大多仍是小规模经营,过度分散经营的农户、过度零散的土地、过度分散的产品,加上日益老龄化的农业从业人员、日益老化的农田基础设施、日益老化的传统农业技术,不符合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要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面临严重挑战。
2.4 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该村还没有一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上缺乏科技支撑,留在农村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发展。
3 产业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该村生态气候条件,结合农民的种植习惯,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筛选确定主导产业。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1]。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注重发展循环农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指导,面向市场,充分预见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向市场要效益、向市场要发展[2]。四是坚持农民自主原则。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保障农民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技术服务等途经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坚持长短结合的原则。既要在短期内保证农民收入能迅速增加,增强农民致富信心,彰显帮扶效果,又要通过帮扶活动,给当地农民留下一个能长期持续增收的产业。
4 发展思路及目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围绕“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坚持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发展绿色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总体发展思路,完善产业投入机制,创新产业开发手段和方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重点培育壮大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高山蔬菜两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中药材、蜜蜂养殖两大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布局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真正达到产业兴旺、群众富裕的目的。力争到2018年,全村实现“五个一”的产业发展目标:即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66.67 hm2,高山蔬菜基地6.67 hm2,中药材、经果林种植66.67 hm2,蜜蜂养殖100桶,建立专合社1个,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全村人均可增加收入5 000元以上,达到全乡平均水平,实现与全乡、全市同步达小康的目标。
5 规划建设内容
5.1 发展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66.67 hm2
该村海拔750~1 650 m,植被覆盖率高、生态条件好、无工业大气污染,适宜发展优质马铃薯。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原则,与万源市萼山薯类种业开发有限公司、万源市华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在第1、2、5、6村民小组实行订单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66.67 hm2,配套建设沟渠池路等基础设施;实行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推行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生产技术;统一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年产脱毒马铃薯种薯 1 750 t,产值350万元。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越来越高,对我们工作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如果扶贫干部还是不温不火,简单应付了事地到贫困群众家走一走,看一看,填一填表,说几句大话空话,中途再发几条微信假话,那么很多贫困户群众就不可能如期脱贫。探其原因,这都是部分党员干部没有把人群中的价值取向同自己的价值追求有机结合,任其发展下去,贫困户最终脱不了贫,干部也脱不了责,最终留下“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遗憾,2020年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就将会遇到巨大的挑战。事实证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要顺应群众期待,达成目标认同,一路挽手冲刺,就一定能实现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
感情决定立场,决定价值取向,决定工作力度。“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近年来,老百姓不再交“皇粮国税”反而有“粮食直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能不说越来越富有,享受的国家优惠也越来越多。然而,帮扶干部一走老百姓为什么“背后抱怨”。究其原因,干群关系是越来越远,心与心的交往越来越少,感情基础越来越薄。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看来我们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群众工作的核心在干部,在于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为此,为了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扶贫干部要脱“三层皮”,一是“嘴要脱皮”,帮扶干部要反复向群众宣传解释各项扶贫政策;二是“手要脱皮”,要认真倾听贫困户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精准做好贫困户档案;三是“脚要脱皮”,要走到每一户贫困户家里,定好规划、研究好脱贫对策后,跟他们一起一步步去实现脱贫。这些举措既可摸清群众的真实想法,又可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有效缩短了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按照“四来四去”(群众的愿望从群众中来、有效的经验从群众中来、工作效果的判断从群众中来、工作的积极分子和先进典型从群众中来,政策到群众中去、道理到群众中去、典型示范到群众中去、工作结果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理解群众、依靠群众。“收入账”要当面算,要算清,不能算成一本“糊涂账”;计划要一起定,要定实,不能简单的“一厢情愿”;措施要一起想、要想对,不能“假、大、空”,进户不带杯子、吃饭不擦筷子、抽烟不看牌子,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凳,同吃一副筷,同抽一款烟,放低身价、降低身调,唯有如此,帮扶方法才能得到人民群众认同,才能真正接纳你欢迎你,帮扶工作才有成效,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认同,脱贫攻坚伟大事业方能如期完成。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帮扶工作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而是要真正解决实际困难,住房危不危险、收成好不好、娃娃上学有没有问题、生病住院方不方便等等如此“小事”,都是“些小吾曹州县吏”应该“总关情”的工作。众所周知,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僻的山区,一些贫困群众更是居住在大山深处,那里交通不通,出行不便。比如贵州的月亮山,当地群众就曾经编有这样的顺口溜,“上山似登天,下山到溪边,两山能对话,走路大半天。”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当地群众需要的是一条路,一条联系外面世界的路,更是一条干群畅通、党群畅通的“心路”。只有实实在在为群众办的实事、好事,使贫困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现干部与群众情感认同,才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确保帮扶工作有价值。
关于帮扶措施研究不够透彻的问题。
问题分析:我单位对所驻村的村情还不够深入,实地调研次数不够,深入群众程度不够,导致具体帮扶措施、方案制定上精准度不够高。
整改措施:
1、引起重视,我单位立即召开了“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立行立改”整改部署会,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为责任人,提出整改方案,认真落实。
2、促进干部沉下去“面对面”和群众商量定策,由我单位领导带领干部再次深入所驻村,通过实地调研,上户走访,努力形成双向互动的脱贫动力,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实打实”研究落实脱贫措施,要把所驻村到2020年与脱贫直接相关且必须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定下来,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缺什么、应该补什么、什么时候干具体化项目化,与村两委积极对接,与推动十大扶贫政策落实相结合,做实村级2018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把底板打牢。
4、“精而又精”安排项目资金,转变简单的拨付帮扶资金方式,作为拨付单位一定要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扶贫项目的轻重缓急,把经费用在更有助于贫困户受益、有需要的项目上,让帮扶经费使用要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