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研究生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02 02:33:04

导语:在研究生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研究生教育论文

第1篇

1.1“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指的是在经济决策过程中错过了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4],是因选择某一方案而舍弃其他方案所造成的潜在利益损失。在现实中,资源是稀缺的,在某一决策中只能被用于某一方面,因此,在挑选最佳方案时,必须把已放弃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以对决策方案做出准确判断。机会成本本身是一个清晰、简单的概念,但是在采用“机会成本”分析“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的意义时,非理想化的市场环境条件往往给研究带来难度。

1.2“机会成本”在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中的意义从理想化的市场环境条件出发,假设本科毕业生的学习、就业等都在理想的市场化环境中发生,并且该生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但是不具备接受研究生教育所需的资本条件,即存在着个人可支配的资本稀缺的问题,在不考虑奖助学金的情况下,该毕业生将通过分析以下两个备选方案的“机会成本”做出决策。选择方案一的机会成本:该生将失去获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和由研究生教育带来的额外工资收益。根据调查,2011年本科毕业生的起步年收入为32916元,而研究生则为48036元[5],前者比后者年获得收益减少15120元;该生将获得本科毕业后就业前三年(按照研究生学制3年计算)工作的纯收入,其中,放弃接受研究生教育机会而不必造成学费负载,大约共节约98748元。参照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15160.89元[6],扣除每年的生活费用,该生3年后的纯收入将为53265元。选择方案二的机会成本:该毕业生将失去接受研究生教育期间作为本科生就业的经济收入,大约98748元;该生用于支付学费、生活费等(以H大学为例,平均年学费8000元,住宿费、生活费约合每年13500元)负债大约64500元;毕业后,该生将获得硕士研究生大约48036元的年收入。

如果本科毕业生选择方案二,且在毕业后将所有的工作收入用于还款,可以在研究生毕业后约三四年时间里弥补本科毕业后立即就业带来的3年工资收入,并还清负债金额。参照中国统计局2011年统计数据,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为15160.89元,扣除该项费用,硕士毕业生也可以在大约5年的时间里弥补本科毕业后立即就业带来的3年工资收入,并还清负债金额。该生在工作的第11年后所得的纯收入将开始超过方案一,并逐年加大差距。通过理想市场化环境下对两种方案机会成本的比较,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小,能够带来较高收益。

除去理想市场环境条件下的机会成本,一些非市场化因素将也会影响到选择决策的机会成本,研究生教育会带来工作环境、福利收益、医疗保健、娱乐等条件的改善,本科毕业生将失去与硕士毕业生等同的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福利,导致相对较低的生活质量。因此,从市场化因素和非市场化因素的综合角度来看,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并不高,还会有大量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实施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在经济学角度是可行的。

2对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的建议

2.1区分收费标准从收益角度来看,不同专业带给研究生的回报是不同的。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的计算机、机械、金融、经济、外语、管理、法律等应用型学科预期收益可观,弥补机会成本的周期短,而基础性学科如哲学、历史、文学、数学等往往存在预期收益较低等现状。在现实中,两类专业的冷热程度也确实大相径庭:前者诸专业录取与报考比例通常维持在1:10以上,而后者往往门可罗雀,甚至不能完成既定招生计划。在美国,授予研究生的学位和研究生学习的学校都被分为职业性和学术性两类,其中,对应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私人收益高的职业性学院的研究生收取较高的学费,以维持不同专业之间相对公平的机会成本,保障研究生教育均衡发展。

2.2完善资助政策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是研究生收费制度中保障公平、实现调控必不可少的要素。完善的资助制度会进一步减轻学生的机会成本,鼓励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我国目前主要通过助学贷款的方式为研究生提供资本支持,同时辅之以提供创业基金、设置助研助教岗位、组织实习等资助方法。要建立更加有效的资助体系,还必须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科技等多个部门协调设立专门的奖助学金基金,对经费紧张且国家急需的学校和学科予以支持,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研究生予以帮助。

第2篇

1.学位制度发展规律的理念审视

学位的授予最初形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学校参照行业协会规定成员的标准,要求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通过特殊的执业测试后,由基督教教会当局批准毕业并获得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资质。博罗尼亚大学(BolognaUniversity)正式规定,由基督教当局认可授予的“硕士学位”(masterdegree)作为大学任教的唯一资格,这标志着学位正式成为一种执教资历。德国柏林大学时期,大学被赋予了科学研究的明确使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和学位授予制度。学位制度的内涵开始强调学术性,其内涵也从执教资历逐步扩展到科研资历。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结合德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位制度的职业资历内涵随着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出得到了确立。α“二战”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掌握高层次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领域开始急速增加,并出现大量应用型学科,学位类型开始走向多样化。自此,传统学术型学位占主导地位的学位格局被打破,各国开始日益重视高端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职业性的高层次学位发展初见端倪。作为一种职业资历的学位类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迅速确立起来。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异样性”。所谓“异样性”就是指高等教育应当适应和服务于不同类别的群体,这些群体拥有不同的职业追求,即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进行不同门类和层次的划分,及时对政府和市场的不同需求做出正确的应对。α这种“异样性”特质对学位制度类型提出多样化要求,即要求学位制度能有效回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学位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对本科以上层次教育存在绝对的学术和科研导向,评价标准倒向理论性与学术性的测量方面,这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产生了影响,导致单一性的学位教育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正是对社会缺乏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回应,有利于学位体系结构的调整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考察

职业在内涵上具备两层含义,即一般职业和专门职业,其中,专门职业较一般职业更强调其作为“有学问的职业”(LearnedProfessions)的内涵,是职业发展的高级层次。要从事这样的高级职业,需要经过专业的高层次教育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历。一般职业要成为专门的专业,就必须在掌握基础操作性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职业发展与分类丰富发达的国家,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终与社会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的相互依存与促进关系。反观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面临高等教育学术性优于职业性的观念困境,即社会中人们单纯以学历作为评价个人能力和择才的标准,导致产生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教育价值取向。α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学位的缺失,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一直存在误解和歧视,并进一步将教育的职业性与学术性异化为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对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含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应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两者应合理分工,以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通过融合、互认或形成双轨制体系,都能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调和。从当前各国(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来看,职教体系建构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即在这种体系下通过全纳性的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这种类型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其职业教育涵盖了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阶段,其中,四年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大部分属于应用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受教育者的学历要求。第二类是基于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和澳大利亚。英国目前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andCreditFramework,QCF),来实现普职教育中不同层次教育间的相互等值和融通。第三类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该体系在中等教育后期开始划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其中,职业教育体系自行整体连贯,教育机构从职业学校到技术学院再到科技大学,在学位上包含中等、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第四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体系,由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并举开展职业教育。每一种体系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在升学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从中等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向高层级教育的融通。

二、消解职业教育目的的矛盾性

各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都表现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前者认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职业性决定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教育活动;后者则主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应以个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为本位进行教育活动。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主张将个人培养成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在实践中容易步入教育工具主义误区,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本位”等实践问题。

1.职业教育发展的工具主义困境

当前我国普遍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能的工具,教育被异化为一种制造工具的过程。工具主义关注社会的系统和结构,强调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实用性以及实现结果的效益性。当教育演变成纯工具性活动时,教育不仅不会发展人的本质,反而会成为个体内化的约束。具体来说,这种工具化的教育形式仅仅将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艺和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工具,忽视了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这种强调实用与效率的功利教育思想,使得教育过程变成单纯的劳动力生产过程,使教育创造力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从职业教育历史起源得知,“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原初形态,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通过师傅带徒弟进行学习的方式十分普及,教育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学习进而成为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满足基本的生计需求,这是职业教育以职业为本位的体现。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工具主义观念环境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观由“职业本位”逐渐异化为“就业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被解释为“以就业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也逐渐演变为单纯以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宗旨和出发点,于是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虽然实现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对接,但容易走入另一种误区,即对职业与个体的关系进行一对一的严格固定,并用职业需求这一尺度来衡量个体,难以真正体现个体的身心发展诉求。正如新托马斯主义者认为的,当人们的专业能力训练局限在越来越狭小的领域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超越自身能力事物的判断力,即失去最基本的人性生活,甚至出现马利坦说的“人类心理渐进的动物化”。

2.学位制度建构的人文学术内涵

学位产生之初是一种教师的任教资格证书,获得学位成为教师资格准入的一种资格证。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初的德国产生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高学历科研或教学型人才,学位由此具备了学术性的特质。与精英时期的高等教育理念一致,学位是大学对拥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生授予的被官方承认的称号。从学位授予仪式的庄严性可以看出,学位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种资格,更是一种学术荣誉和成就的象征。这种学术成就不仅代表学业能力的高低或成果的多寡,还体现了一段系统的专业学习经历和大学人文精神的濡化过程。可以说,学位不仅关注受教育者应对社会需求的水平,也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诉求,即在注重个体工具性价值的同时,帮助个体养素质。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都涵盖多个层次,如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表现出普职教育融通的一种开放性和全纳性,在应用型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中充分体现教育职业性、学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观我国现行的学位体系,学术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没有相应完善的学位体系支撑,不得不屈从于市场的需求,过多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当职业本位的教育在实践中成为就业本位时,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仅仅以社会经济效率与个人职业效率作为考量指标,而对于受教育者的人文生活、精神世界等非职业方面予以忽略。然而,无论是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教育的本质目的都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与坚强的意志,以适应社会中各类职业生活,进而协助实现社会的幸福。α因此,健全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不应局限于对普通教育的支持和发展,而应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新的功能扩展和层次提升,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双重向度的价值选择中彰显个体发展的教育多维性和终身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发展

事物的合理性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合目的性应以合规律性为前提,即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实现都要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条件大体相符,正确反映教育主体的需要,并与教育实践要素保持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合规律性应以合目的性为指导,即教育主体应在确立与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并遵循规律。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职业教育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在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中面临冲突和选择,在“钟摆”的价值取向中呈现波浪式发展。可以说,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从为“职业”准备的社会本位向为“职业生活”准备的个体本位的转向;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社会发展现状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走向融合的内在规律性规约。

1.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自教育产生以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教育活动实践的根本目的与基本功能,更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两种教育取向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并成为教育波浪式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本位目的论认为,教育的一切发展应以社会为本位,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来构建各种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目的论则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根据个体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构建。α无论是以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还是以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种单一的教育目的观都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体现其教育属性,即应以受教育者的利益和发展诉求为主体,并在明确教育属性的前提下突出其职业特性,即应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错位发展。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性已成为必然。发展完整的、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专业学位制度,能较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统一。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遵循的职业性原则;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职业动态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永恒的教育目的。事实上,任何一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应代表人类的彼岸追求、终极关怀,即追求有永恒价值的知识和追求人性的解放。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终极使命,在相对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α正如赫钦斯认为的,真正的教育应能够发展人的理性,为人类谋求幸福,不应将服务和改造社会作为根本目的,因为社会改造是教育自身不可推卸的本质功能,是其实施后的必然结果,无须人们刻意追求。可以说,最好的职业教育应是包含了人的理性发展的教育。α因此,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是在目标上培养出适应和胜任职业生活变化的技能型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现实功用;在内容和方法上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识能力,消除和改变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同行业的观念误区,顺应科技水平提升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趋势。

2.职业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第3篇

灵魂不灭观念,其实在我国远古时代就已产生,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有为死者放置赤铁矿粉末,随葬石珠、骨坠、有孔兽牙等装饰品的葬俗,这些都 是灵魂不灭观念的物证。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不少瓮棺葬,瓮棺上多凿有小孔,有学者认为,这些小孔是供灵魂出入的通道。另外,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不仅认为人的灵 魂存在,而且认为一个人还有多种灵魂。云南阿昌族认为人有三种灵魂,人死后必须把三种灵魂送到不同的地方去:一个送到墓地;一个供奉在家中;一个送到鬼王 或父母的所在地。在我国古代的观念是人死后,肉体与灵魂分开,灵魂不灭的观念在我国先民的头脑中不仅早已存在。  

而人死后,灵魂会根据生前的善恶行为而轮回转生,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事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人们将佛教的灵魂学说和因果报应、轮回转生的理论 作为维护其道德说教的有力工具,使人们相信人死之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重新投生作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等等,甚至成为饿鬼堕 入地狱。由于受这种轮回转生观念的影响,人们不但重视生前的行为操守,也重视死后灵魂的归宿。  

为了让死后灵魂有一个好的归宿,人们对死者的后事处理,如人死之后,请僧人念经,举行水陆法会,为一切水陆众生供养斋食,诵经礼忏,追荐亡灵等等。  

“生”与“死”的问题,佛教在人的生死问题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说教,如“三世说”,即前世、现世、来世的生死观;查根究底的因果关系和不生不灭的理论;抵达西文极乐世界的途径等等。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也是佛教灵魂学说的集中体现。佛教强调人的行为、意识直接决定并主宰他以后的命运,佛家把人生加以延长,分成前生、今生与来生三界;把报应分成现报、先报、后报三种。

人生有三世,世世代代灵魂不灭,因而轮回报应不息。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把人们的道德行为与命运的主宰权交给了自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能力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基层教师的重要基地,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突出自身专业的特色,更要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田径教学作为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田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地把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本领。

1.1田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掌握现代田径教学与训练理论的能力、掌握田径教学目的和原则的能力、挑选教材的能力、制定田径教学计划的能力、编写田径教案的能力等。

1.2田径教学实践能力。包括选择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讲解与示范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突遇问题解决能力、合理安排负荷能力、纠错与指导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等

1.3田径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学生成绩评定能力、裁判能力、构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能力等

2.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必要性

2.1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田径教学能力是体育师资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在现今的考试中,我们仍存在着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考评。学生的教学能力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才能得以提高。在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中,要合理确定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比重。转变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要培养大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而体育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把提高教学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很重要的。

2.2适应社会的必然需要。现代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现代人要适应社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否则,必然会落后,而被逐渐加快发展的社会淘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田径教学力求适应体育大市场,发挥其锻炼、健身、教学和竞赛的作用,立足基础教育,丰富其运动内容形式,把民族的、本土的运动项目融入到田径课堂中,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途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面临的工作对象复杂且富于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和实践能力。而教学能力则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实践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途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目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从而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未来体育教师的岗位也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经历,所以,完善田径运动教学是很重要的。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3.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技术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

3.2丰富拓展教学内容,适应社会新形势。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宽松,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设计几项教学内容,供教师和大学生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选择,以满足实现学习目标的需要。在田径课内容的设计中,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大学生能够运用和创设各种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径项目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才能增加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得繁荣发展。]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普通体育院校体育育专业是培养合格标准,面向现代化的全面、系统、新型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在田径普修课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同时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有实战的空间去发挥和探索,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促使学生在课前要去翻阅大量的资料,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自学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3.4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指导性。教学大纲是指导一线教学的重要文件,体育院校本科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也同样需要从教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以实现教学能力形成的。鉴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对教育实践课可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采用实习、见习等多种教学模式,适当调整田径课教学计划,在技术课教学前安排基本理论课讲解,进一步加强理论课同技术课的紧密结合。将教育实践课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学习过程中,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及个性能力的发展。

面对当今社会的转型,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师人才需求标准的转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质量与社会的不相适应性,体育院校要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为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优秀体育教师做好一切工作。

参考文献

1.曲飞.论大学生田径教学能力培养及教学改革对策,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

第5篇

1.1通过体育教学实践环节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核心内容,是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阵地。首先,在体育教学中逐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先天的优势,从体育教学过程本身来说,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环节比较多,体育教学使德育教育不再像思想品德教学课堂那样枯燥,而且在教学活动中都需要师生之间互相参与、互动,能充分展示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团队协作,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大学生拥有团队协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在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比赛,通过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不仅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愉悦。比赛中更加注重团队的协作精神,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应该要有对胜利的渴望和斗志,还要有比赛的经验与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与队友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鼓励。其次,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品质,每项体育比赛和活动都要遵守一定的比赛竞赛规则,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比赛规则,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比赛的实践中都应该遵守一定的比赛规则和具体的规矩,逐步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里时刻铭记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做到快、静、齐。通过不段的反复训练和实践在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产生固定思维,这就是规矩,在上课的时候就应该这么做。运动员的行为在任何比赛中都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跑步训练中,很多学生坚持不下来,排除思维意识的因素,有许多学生不愿意跑步,认为枯燥乏味,这时候体育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讲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以及跑步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及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激励学生顽强坚持、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激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生活,以乐观的精神面对失败。体育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多方面的习惯,公平、公正是体育比赛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不断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一种手段。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要掺杂个人思想感情,对待学生成绩的时候也要一视同仁,拒绝人情分、感情分。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可以充分利用体育基础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教学,向学生讲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我国体育工作者为体育事业发展所进行的卓越努力,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比如,每当中国奥运会代表队获得金牌,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飘扬的时候,很多中国人都是热泪盈眶,这一幕幕场景无不让人激情澎湃,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在每个国人心里都会产生巨大的共鸣,使人久久不能忘怀,以至于多少年之后还能清楚地记得。

1.2体育教学能促进智育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学活动为智育提供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健康、强健的体魄。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正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在促进人体机能的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身体基本素质是保证智力发展所需要的能量支撑。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大脑思维的反应能力,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活动的学生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技术动作的学习较快,灵活性和综合分析能力也明显增强。大脑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一切动作都要在大脑皮质参与下方能实现。体育活动是一种完全开放的教学形式,双边活动较多,而且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信息是全方位、多种渠道、多层次的。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而大大提高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举足轻重和深远的影响。(本文来自于《林区教学》杂志。《林区教学》杂志简介详见.)

1.3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美育水平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的教育在人们生活、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体育教学中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独特的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审美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姿态美。学生爱美的天性和对美的追求为掌握体育技术动作创造了先天的条件。体育教学本身就蕴藏着一些美的因素,教师优美的示范动作,学生有节奏的、整齐划一的舞步等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锻炼情趣,充分展示体育内在的魅力。每名学生都希望自己有强健的体魄,健美的肌肉,优美的姿势。逐步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最求,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

第6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教育

《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文件中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重要任务,要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深刻改革、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高校大批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无疑会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凸显研究生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就必须重视研究生创新教育工作。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还不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加强和改善研究生创新教育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研究生创新教育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人格,使学生成为能对社会做出极大贡献的创新性人才。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研究生创新教育理念从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出发,对教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做出了理性认识和判断,它提倡教育的个性化,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动力系统,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树立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意识,可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二、影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不利因素

2.1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有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继续,自然而然的承袭了本科教育的一套理念,对研究生教育“统”得过死;有的认为研究生教育主要靠导师的“导”,学生应强调自学,实际工作中就“放”得很宽。结果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就出现了“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的尴尬局面。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思想、管理理念上没有清醒认识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及功能,以致于被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了手脚。

2.2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质量高低、实施效果好坏都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知识的积累。目前大部分院校所采用的传统“学科式”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侧重点不够明晰,课程与论文之间的处理关系有待改进。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或其研究领域的需要形成完整的知识整体。如果能从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课题等因素出发,给予研究生在课程设计上的自由将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创新。

2.3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在教学形式上,大部分高校仍停留在采用“灌输式”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状态,这种停留在单纯教授书本知识的方式缺少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因材施教,阻碍了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忽略了对研究生自我思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易使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缺少与其他教师学术间的交流,信息量的不足导致研究生创新知识积累不够,至研究生的论文内容枯燥乏味,创新不足。

2.4创新师资队伍相对落后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支有创新精神的导师队伍。目前,我国在导师队伍建设中还没有真正形成竞争和淘汰机制,以致有些导师当了博士生导师后反而进入了科研低谷期,一些年轻学者成了研究生导师后,就离开了实验台,遥控学生做实验。这些现象都在客观上阻碍了导师的前进步伐,加速了导师知识的老化。研究生水平相对不高也是影响实际创新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研究生生源虽然很多,但是优秀生源往往只进入了少数几所高校,造成有些学校或某些专业往往报考研究生人数比招生人数还少,因此在研究生招生中选优比较困难,造成研究生入学起点不高,培养创新能力较难。

2.5奖惩管理机制缺乏

目前我国对研究生的奖励只是停留在数额不高的奖学金和几张奖励证书。在一些具有风险性的科研过程中,导师和学生有时还需自己想办法解决经费问题,而最终获得的科研成果与给与他们的物质奖励远远不能成正比。这种境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不愿在具有挑战性科研事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而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对研究生的惩罚制度几乎没有。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依然和本科生一样是“严进宽出”,淘汰率很低。只要修满学分,写出毕业论文,就可以拿到文凭。而学生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究竟有多高,很难考核。

三、研究生创新教育实施举措

3.1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创新

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前提。首先需要转变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型的合格公民,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其次需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创新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的功能在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然后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赋予学生真正的平等地位。只有在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敢质疑教师的权威,提出富有创新意义的观点,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最后以传递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成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模式上来。我们要把研究生教育从学习场所转变向探索知识的场所,把重点转到培养探索与创新能力上来。

3.2教学方法、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

积极探索研究生教学新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以研究生自学,老师启发引导为主,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教学中还应以人为本,重视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给学生个性化的自由空间,建立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双向的交流,以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增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加大研究生课程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更新研究生教学内容,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创新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着眼于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理论前沿,着眼于学科最新的技术、方法、工艺,跟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要重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严格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方针优化课程体系。

3.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创新

首先完善导师的遴选,必须从实际出发,按需设岗。结合教师的实际能力,年龄等因素,尽量以量化的形式制定选拔标准。遴选过程中重视对导师思想道德,政治修养,学术风范等方面的考察。其次加强导师的培训与交流。学校需提供校内导师间的沟通的平台,特别是促进中青年导师向年资较长导师的学习;加强导师的继续教育,增加导师去校外、国外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邀请校外专家前来指导,帮助导师进行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最后需强化对导师的考评与监督考评应力求全面、科学、公正,并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对现任导师任职资格审核的最重要指标,这是保证导师队伍质量的动力之源。研究生论文的盲评工作和优秀论文评选是一种考核和提升我国指导教师的专业学术能力与水平的好方法,应结合对导师的人格特征、个人修养、学术风范等进行科学的评价考核。

3.4激励机制的创新

在努力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和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形成一种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育人环境和氛围。首先学校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研究生开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主的科技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前沿性和创新性的项目课题申报,学校对优秀的作品及课题组予以立项、奖励并推动优秀项目的成果转化。其次对创新成果奖获得者优先评为特优研究生和免试推荐攻读博士学位。然后可通过评选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根据刊物级别和质量给予物质奖励,对申请专利给予资金资助。最后组织“研究生创新课题”、“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等以创新为主题的活动,在竞赛中开发思维、锻炼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2]宋晨晖.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6,6.

第8篇

公安现役院校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飞跃,教育水平也在稳健提高,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

1.1教学观念禁锢,求知目的狭隘

在知识共享中,知识是由传播者向接受者的单向流动,这对传播者而言,会使他丧失在某些知识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对知识的接受者而言,只要我们相信别人,就可能出现误信。由于客观原因,从以往本科学习教育向研究生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育长期积累的固化模式使得后期的教学观念转变需要一定的过程。对于教育者,容易产生“各扫门前雪”的封闭思想,扭曲了教育的目的所在;对于受教育者,则是以制度化思维考虑问题,更愿意以顺利的毕业、将来更好的工作为立足点,而不是对知识的向往。这些都禁锢了对教与学过程的认知。

1.2教学氛围淡化,知识的创新不足

教育是教与学相长的过程,长期积淀形成一个特殊的环境。虽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带有共同的成长规律,但是由于他们又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使得教学环境潜移默化地在不断改变着。知识的传播很多是以显性的形态存在,但更多的是以隐形的形态加以影响,例如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教育方式方法、院校教学环境等等。这些共同构成教学环境,影响着教育氛围。然而,长期以来,公安现役院校大部分时间处于管理显性的形态,容易使得教学氛围难以形成有效的效果,知识传授、获取与交流过程难以得到创新。

1.3学校管理严格,知识的应用受限

公安现役院校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模式,即部队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有利于学员共同发展,但严格的教学管理、统一的评价标准、严格的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教育全面的发展。这种情况下,研究生的个人特质和潜在教育价值不是容易被抑制,就是被漠视。标准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就会禁锢学术争鸣的启发,抑制了教育者的研究、教育的积极性,也容易磨灭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公安现役院校研究生教育实现知识管理的对策

公安现役院校研究生教育应当着重从研究生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以及应用出发,全面提升研究生个体和队伍知识资源的利用效能,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以期实现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要求。

2.1获取知识:重视对研究生队伍的教育

在研究生知识管理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其基础理论的教育,又要加强对其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它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摆正知识管理的理念,让院校教育认识到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知识的重要意义,让研究生自身认识到知识获取、积累的迫切要求,不断改善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凸显知识和能力的高度要求。其次,针对个体特点实施有效地教育管理,通过让研究生参与相应的课题、交叉学科团队等形式的研究推动知识的学习、获取,使外部知识内化、个人知识上升为集体知识,从而推动知识不断的螺旋增加、获取,不断增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2.2共享知识:促进研究生之间的交流

显性知识易于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但是隐形知识却固化于研究生个体的机能里,而这些隐形知识又往往是有独特、有见解的特点。首先,要建立经常性的内部交流机制,构建研究生、学员队干部、导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定期召开学术交流,共同探讨管理规律,深入剖析阶段性、倾向性问题,分析研究生学员思想动态和知识结构,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其次,要建立研究生学员与校外导师、培养、共建单位(家庭)的反馈机制,将研究生学员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交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疏与导的结合。

2.3创新知识:激励研究生教育的创新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的更新速度快、周期短,这就要求必须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对知识的不断创新。首先,要对研究生学习、实践中的经验、理论和知识进行必要的整合、学习、传授、再归纳,实现个人显性和隐形知识到集体显性知识的过程,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实现新的知识结构。其次,可以采取进修培训、军民共建、经验交流会、座谈讨论等形式,使研究生在被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通过主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以达到知识共享、优势互补。

2.4应用知识:检验研究生教育的成效

将教育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实现战斗力的提升,将教育的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长远性。首先,要建立研究生个体的“知识库”,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交流和创新,将每个人的知识真正“留下来”,让后者可以随时吸收和学习前者的知识精华。其次,通过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使研究生之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业界高层次管理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专业规模相适应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技术能手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顶岗实习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已有的校内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国内外培训、学术交流、主持或承担教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等途径,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建设领导能力。建立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让教师掌握企业实际的流程和业务,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改变教学和实际脱节的局面。

2.5加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第9篇

1.人数多、师生比低。2002年至今,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至三倍还多。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虽然证明了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但是由此造成的如科研动力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等教育管理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2.办学特色不明显,盲目追求招生规模和学科数量。我国高校当前的现状是以综合型、研究型大学为主。因此多数高校不顾办学条件是否完备,盲目增设硕士点,片面地在学科布局上追求学科门类的数量。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高校办学特色缺失,专业同化,更使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大大下降。

3.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也是从零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不仅具有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共性,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民族高校研究生生源比普通高校要更加复杂。同一专业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教育水平。此外,一般民族高校的研究生贫富差距较普通高校要更大一些,其知识面与思维方式也各有差异,由此可能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冲突和问题。因此,民族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一直处在一个边摸索边发展的状态中。

二、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1.转变教育管理理念,严把招生入学质量关。为符合新时代对研究生的高要求,坚持把好研究生招生入学质量关是第一要任。高校应当以“高层次、高质量、特色化、精英化”为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积极调整招生政策。为避免单纯以高分作为标准选拔研究生的现象,以提高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应该在统考课合格的前提下,更多地注重导师的自。这就要求研究生招生更加重视和规范复试考试程序,让学生在导师面前有更多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也让导师在选拔符合自己研究领域的学生时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决定权。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础,先进的管理理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为了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服务的对象获得全面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服务、为老师服务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服务,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合理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应该更加注重制定切实科学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需根据高校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在指导学生如何在课题研究中完善课程学习方面多下功夫,使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互相促进,更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在办学条件上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氛围浓厚的科研学习环境,从而全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带动科研热情,培养科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高校专业化的发展,改善盲目申报和增设硕士点、片面追求学科门类数量的现象,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专业化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导师指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空间,更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动手建立技术方法、进行实验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善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民族团结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更是“和谐社会”理念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特殊化对待。从事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者,需要认真学习并深入领会“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精髓,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平,并把这项工作同我国大局发展形势结合起来。这里我们应该明白,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与服务并不是一个矛盾的概念,要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民族高校研究生产生的矛盾多数是由于彼此间文化差异和传统观念的不了解或不理解所造成的。因此管理工作应当从深入了解民族政策和相关民族文化入手,就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管理者不仅要树立服务意识,多关心、帮助学生,还要多学习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和同学交流沟通,可以更妥善地解决同学与同学、同学与学校之间的各类问题。此外,管理者需要提高对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民族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该为这些学生提供基本的便利和帮助,使他们更好的完成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多设立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鼓励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