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19:30:14
导语:在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终身学习,为不断更新自己提供有力保障
新课改向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和挑战,班主任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越来越有个性,以前小绵羊似的学生不见了踪影。现在的高中生用手机上网、谈恋爱、对学习视同儿戏,对事情的见解和看法固执己见,倔强、我行我素等特性明显……。基于以上种种情况,面对形形、性格各异的高中生,班主任既要有效教书又要高效育人,必须逐渐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1.积极参加培训,提升专业素质
对于学校、教研室、教育局定期召开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班主任教师应积极参加,在听取他人先进经验的同时,交流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对专家、同行们指出的不足,力求扬长避短,找到新的工作思路、确定新的努力方向。积极参加班主任基本功训练和各项评比活动,如参加班级文化建设竞赛、撰写教育随笔等。通过培训和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并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同仁们交流分享。
2.抓住教育科研的机会,提高业务能力
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班主任的培训活动都有很多,如专家讲座、班会课观摩活动、网上班主任工作论坛等,作为班主任,应积极参加,不错过任何一个有利于自己专业化发展的机会,提高业务能力。
去年,作者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的班主任工作培训,通过36学时的学习,真正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学习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先进经验,掌握了中外一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先进理念,对构建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班级管理氛围有了更深的见解。尤其是参加了“魏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使我大开眼界。魏老师在带两个高三班级语文课的同时,兼带两个班的班主任,同时他经常外出讲学,结果这两个班的语文高考成绩仍然名列前茅。他外出讲学时,班级里的各项工作仍然有条不紊,且历次评比中始终名列前茅。各种“花环”,诸如“学习优胜班集体”“管理先进班集体”“卫生先进班级”等环绕着魏老师的班级。魏老师似管非管的班级管理方法、班级学生的主人公意识的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人本理念的体现等使作者受益匪浅。作者清楚地认识到抓住教育科研的机会,抓住班主任培训的机会,可以帮助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
二、班级管理中,注重“三个更新”,促进专业化发展
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给班级管理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使作者的班级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为适应新形势,班级管理中应注重“三个更新”,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1.观念的更新是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现在的学生高科技产品随身带,手机、MP5随身听、掌上电脑等屡禁不止。这些无一不给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如果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仍然让高中生唯命是从,显然不符合时代的节拍,也将一无所获。
那么改变观念就首当其冲。观念不更新,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就会使班级的管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有的教师仍然把三好学生、优秀学干、优秀团支部书记等荣誉集中于语数外三门功课成绩突出的学生身上,还是抱有“一荣俱荣、一俊遮百丑”的观念,并没有把新时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人才的理念落到实处,而是将其置于理想化的制高点,甚至认为素质教育遥不可及,是不切实际的空头理论。校园里常见的现象是5点钟教室里书声琅琅,夜晚23点班级里还在灯火通明,这哪里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简直是在摧残学生。
作为班主任,更新教育观念迫在眉睫。要关注高中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把学生从“苦学”中解救出来,培养他们“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同时,把他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拉出来,成为自信向上、富于创新的新时代学生。
2.管理方法的更新是专业化管理的根本保障
现在的高中生见多识广、个性很强,教师空洞的说教往往于事无补。所以,班主任该放手时就放手,把班级管理权下放给学生,向魏老师学习,让学生自己管自己,或让他们相互约束、互相管理。与学生的交流,如果面对面效果不好,不妨通过短信、QQ聊天等方式,使学生少了一份面对面的紧张,引导学生愿意说出心里话。
3.师生定位的更新是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实话实说,成为一名教师,并不是我自己的选择,甚至,被师范学校录取前,我孤陋寡闻得连师范是什么样的学校都不清楚。20世纪80年代的皖南农村,偏僻而落后,能通过读书谋得一个“铁饭碗”,也就是幸运儿了。
如此懵懵懂懂进的师范,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哪有什么教育“初心”。值得庆幸的是,我参加工作时还不满十八岁,怀揣的还是一颗少年心,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深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但静下心来回溯走过的教育之路,至少前二十年,如果一定要用“初心”来定义,就只有一个答案:教出好成绩。
开头的十年,我跟身边的老教师一样,把教材内容反反复复地倒腾,领着学生不断练习不断做题,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接着的十年,有了走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机会,又正好遇上新课程改革,且走上了负责全乡教学教研的岗位,我开始有了教研的自觉,在课程和教学上有了思考和创造。但是,无论是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还是实践整本书阅读、听读课等,放在心中第一位的,似乎还是学生期末考出的成绩。好在,我的课堂学生很喜欢,晨诵、听读课、整本书共读等课程使那些农村的儿童有所受益,总归没有完全误了他们的成长。
工作的第二十年,我获得了特级教师的称号,惭愧的是,那时候,我仍然还没觅得教育的初心。直到工作的第二十一年,我才觉得自己拥有了一颗属于自己的教育初心。因为这一年,我心中开始有了活生生的儿童,每做一件事都会自觉地思考:这件事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在哪里?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教育初心,那就是:让每一个与自己相遇的儿童,都能因为我的存在,留下童年里美好的记忆。怀着这样的初心。我发现了一个个儿童内心丰富而灵动的世界。我开始痴迷于他们的成长。无论是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还是班主任工作,我都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作为唯一评判的标准。
被评为特级教师后的那个9月,我已经教了两年的学生进入了六年级。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他们一直更喜欢黏着我,一群男孩女孩一下课就赖到我的办公室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也许是阅读带来的影响,孩子们一进入六年级,好像一下子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表面看来还跟以前一样,喜欢围着我,讲他们的故事,说他们的心思,但也藏着他们的小秘密。
有一次出差回来,早上刚到学校,就有一个男孩冲到我面前,不无紧张地告诉我,班上出大事了。原来,上周好几个男生女生一起“歃血为盟”,要做生生世世的知己,还真偷偷地用小刀割破了手指头,现在还一个个包着创可贴呢!他们瞒过了班主任,没想到我一回来就有人“告密”了。起初我想,不用我问,也许他们自己会告诉我,毕竟我也是他们的“知己”啊。结果证明,我“自作多情”了,他们还像以往一样喜欢围到我身边,却没有一个人聊起“歃血为盟”的事。身为教师,我自以为这不是一件小事,不能装作不知道,得在班上跟他们谈谈“友谊”,谈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用了一节课时间,让这些“当事人”承认了“错误”,我还因此而感到自豪。没想到的是,这节课后,他们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我了。我感到寂寞,也感到茫然了。有一天,我主动问起其中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孩,为什么大家不再黏着我了。她眨了眨眼睛,一本正经地说:“因为你不懂我们的心思。”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懂学生、懂儿童的,没想到我并没有真正走进他们心中,并不真的懂他们。我一下子沮丧起来。原来,他们喜欢围着我,是因为我不严厉,因为我很幽默,因为我愿意陪他们在操场上游戏,但这些与我懂不懂他们,不是一回事。作为老师,如果不懂学生,除了学科教学,真正抵达心灵的陪伴和教育又该如何发生呢?我突然发现,我充其量不过是一名“经师”,“经师易遇,人师难求”啊!
这次之后,我开始学会站在“儿童立场”上看待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用一颗同理心来理解他们,我也因此看到了不一样的丰富的儿童内心世界。变化不仅仅表现在与孩子们的游戏、聊天上,还表现在课程的创建和实施上。我不再执着于居高临下式的课程设计,无论是建构一段课程生活,还是准备一节课,我都会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对他们生命成长的具体价值在哪里……
2013年,我重新走上班主任岗位,更加主动深入地研究儿童,努力成为他们最信任的老师、朋友和伙伴。我通过共处、观察、倾听、游戏以及课程,去读懂每个孩子。这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懂得而信任,因为理解而悦纳,因为信任悦纳而幸福地享受着与学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为一个调皮的单亲男孩写了几万字的教育叙事;针对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情绪控制问题,在班级生活中开设了情绪管理课程;研读卢梭的《爱弥儿》,也研读威廉・A.科萨罗的《童年社会学》;坚持撰写班级教育故事、随笔,在《湖南教育》“班级经纬”栏目开设专栏,成了《班主任之友》的年度作者、优秀作者,应邀参加班主任论坛活动……最让我感到幸福和骄傲的是,我的身边仍然总会围着一群孩子……
我发现,我终于觅得了教育的初心,以生命成长的名义。
问答
1993年就读于怀化师专美术专业专课(函授),1996年毕业。
1994年8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县代远学校,任教过美术、语文、数学、音乐、政治等科目,并连任班主任工作。工作出色,曾经多次参加县里的赛课等活动。班级管理工作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所教科目多次获得全镇前三名。
1999年8月因家庭原因调入县落潮井中学,从事过美术、语文、历史、地理等教学,也曾经以出色的课堂表现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尤其是2001年全县的艺术教学公开课比赛中,本人以最后一名选手的排序夺得第二名的成绩。
2002年再次考入省师大美术专业本科(函授),2005年毕业。
2004年8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县第二中学,担任美术专职教师。
回顾这么多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肝胆,做奉献
牢记着母校师范学校门前的那块碑文:“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当很多人受不了教师的平凡与辛劳而改行或放弃时,我没有。因为我始终认为自己能做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也许没有谁会相信我曾经打算过工作在最偏远的最需要教育的地方。现在每当看到那些在偏远地区默默奉献的教师感到无比敬慕。所以,面对工作中的辛劳、误会、病痛等外在原因我都能调节。我始终相信舍得吃亏的老师才会有高素质的学生,品德高尚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敬佩与爱戴。不想说很多的空话,我只想说学生的爱戴与真诚让我的人生充满着温暖与幸福。我真诚地爱着教育,教育也回报我以快乐,我真诚地爱着学生,学生回报我以幸福。
二、勤思考,出特色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才是最值得学生景仰的根本。我也牢记着师范语文老师陈振华对我们实习后的总结:“教学的水平还不能给你们定论,因为还有很长的教学之路等你们去实践。”是啊,永远不要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面踏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理念也要不断更新。所以无论我取得如何可喜的成绩,也从不骄傲自满。我知道,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在等我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去更新。所以我的课堂是新颖的,我能感觉学生的眼睛里对我言语的期盼,他们轻松,快乐,热烈,还充满着美好与希望。能够始终燃烧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我最值得高兴的。当然这需要我平时私底下多少的学习与积累呀!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体是我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抓住尖子,培养后备力量,然后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是我能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最根本的原因。
三、善总结,苦修炼
所有的苦不是白吃的,所有的累也不是白受的。没有这十九年来的勤勤恳恳的劳作,就不会有如今我这“口若悬河”,不是我喜欢吹嘘,而是不小心也会很精辟。说点事实证明一下,就说说近五年的吧:
1、优质课:2007年在全县中小学音乐、美术优秀课比赛中,我的《清晨》荣获二等奖;2010年在学校的教学比武中,荣获一等奖。
2、教学论文与教研管理:2006年在全州中小学教师艺术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本人的《浅谈中学静物色彩写生》荣获三等奖;在2009年全州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以《民族特色美术创作教学随笔》获得一等奖;2010年以《如何运用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戒除网瘾》发表在州级刊物《民族教育与文化》;2011年以《浅谈民族特色美术创作教学》发表于国家级刊物《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9期。在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镇薄弱学校预防青少年网瘾对策研究》参与活动,并尽了该尽的责任。在2010年下学期班级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2010至2011学年度中,在县的”千名优秀教师”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其中的”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
3、基本功:在2005年的全县中小学艺术教师“五项全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4、继续教育:在2009年度全州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在2010年参加全州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中,作品获得”优秀作品“称号。
四、勤劳作,获喜果
在2007年首届全国中小学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大赛中,辅导的学生中获奖如下:唐(102班)和田(100班)获一等奖,张(101班)和龙(103班)获二等奖,陈(97班)、刘(103班)和龙(102班)获三等奖。
在2004年,辅导的84班学生刘获得省中小学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二等奖;2009年辅导的118班学生龙海以两幅作品分别获得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获得艺术作品类中学组二等奖和三等奖。
从2004年到2010年在全州的每年中小学幼儿园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中,辅导的学生作品年年有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多得不再计算。本人每年都被评为州优秀辅导教师。
在2010年的首届“彰名城风采.塑未来之星”千人现场绘画比赛中,本人与同事田梅华辅导的学生以团体总分超越凤凰一中,获得团体第一,为凤凰二中挣得荣誉。本人也因此而获得本学年度县学科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在2010年学生和老师互动演讲中,本人以全校第一个出场,以最热烈的场面,以最高的分数获得演讲中的一等奖。大大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勇气。那次演讲获得了教育局领导以及全校师生的交口称赞。那不是我的骄傲,那只是我的幸福回忆。
一、实践平台
一个人如果决定以教师为职业的话,那么做班主任是迅速进入教师角色的最佳途径。班主任工作的繁杂,恰恰是教育实践活动丰富的反映,与学生接触多,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考察自己的教育行为能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教育效果。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只有积累丰富的教育实践,才可能对职业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迅速明晰职业的核心和关键,努力才有方向,成长也才能迅速。同时,做班主任能积累丰富的教育案例,对于自己将来的专业提升作了坚实的铺垫,在经验总结和理性分析时能提供最鲜活的例证,也为自己的思考带来源头活水。所以,短时看,做班主任比科任老师辛苦,多做了许多事情,操了不少心;从长远看,班主任比科任教师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有人形容班主任为“婆婆的嘴,兔子的腿”,是对班主任“多说勤做”的形象概括。其实,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内容非常丰富,如果有心,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具体说:1、班级管理。涉及班级组织结构的搭建,学生干部的考察、选拔和培养,小干部的分工、管理和考核评价;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风的形成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班集体建设的目标确定、计划安排、行动实施、目标实现等。2、教室环境的布置、清洁与保持。涉及教室的美化、主题墙的利用、制度表格张贴的美工、图书角的氛围营造、黑板报的规划设计等;教室的卫生清洁与保洁;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等。3、组织活动。涉及主题班队会的组织,日常娱乐性活动的组织,竞赛性活动的发动、组织,特长学生的赛前辅导等。4、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之间闹矛盾起纠纷需要调解,男女同学之间的早恋或前早恋行为的处理,学生遇到困难挫折后的心理疏导,学生成长中的困惑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细心发现,主动交流思想,为学生的心灵导航。5、家校交流。涉及一般的家校交流,如电话、短信、QQ交流等;特殊时候如学生的非正常行为等,有必要请家长来校交流;重要的活动如学校庆典、开散学典礼、教学开放日等;每学期家长会、家访活动等。6、日常班务及其它。涉及常规管理、班务档案资料、班级日志、科任教师的协调、特殊事情的应急处理等。诸如此类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沟通的技巧、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当一名教师遇到这些庞杂的事务,不是手忙脚乱,而是沉着应对并完美解决,就说明他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班主任了。
二、研究平台
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当评价不再以勤奋奉献为至高标准,转而以智慧创新为评价准绳时,班主任工作实际上开始走向教育研究的新时代。新课程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说的不只是教师教学,也包括班主任工作。这就从政策和理念上为班主任提供了支持,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广大班主任指明了成长发展的方向和舞台。
有些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只是停留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上,忽略了这项工作是作为自己教师职业生涯也是生命中重要的经历和体验,没有从研究、探索、尝试、创新的高度去对待班主任实践,这就使得教育实践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到班主任工作的核心部位和关键处,这样的人生体验也就很肤浅,所得就非常有限。既然做班主任就要认真做,认真到以研究的姿态去对待每一项工作,研究每项工作怎样做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长期坚持,班主任工作的体验就会很深刻,经验就会很丰富。无论是魏书生、任小艾,还是张万祥、李镇西等优秀班主任,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研究者的高度去审视班主任工作,追问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是什么,教育行为如何改进优化,对未来的教育有何启发等。惟有如此,才会让自己从肤浅的实践者成长为研究者,从被动的实践者成长为主动自觉的践行者,从现象的感受转入深层次的思索与创新,从而成长为具有理性思维的教育研究者。
那么,班主任如何进行研究呢?其实,工作着就是研究着,行动研究是班主任同时进行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具体说,首先在心理上把自己定位为研究者,要用所知的最先进最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凡有教育行为必先追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最好怎样做,做了会怎样,刚才做得怎样等等;其次,及时记录自己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叙事、教育日志、案例故事等形式,保留最鲜活的教育资料,便于自己经常回味咀嚼;第三,及时总结和反思。根据自己的教育体验写出反思笔记,以写促思,使得自己从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剖析。坚持下去,就会如叶澜老师所言“一个长期坚持写反思的老师,能很快成长为名师”一样,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优秀的教育研究者。
研究主要是个体行为,但也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支持,比如有的学校通过个人课题的形式,鼓励教师围绕班主任工作艺术确定专题研究;有的学校在对教师年终业绩考核时,对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教学研究成果一视同仁,甚至有所偏重,以示鼓励等;还有学校积极申报德育研究课题,将许多有志于德育研究的班主任团结在一起,重点攻克德育难题,这样的教育研究更有力度,参与其中的班主任可以得到更广泛更深刻的实践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句话是对教育管理者说的,是针对教师教学而言的,也是针对班主任工作来说的。一名班主任如果不想做“教书匠”,就应该从教育研究入手,学会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研究,争取成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一名教育艺术家。
三、交流平台
关于交流,有一个经典的譬喻,“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
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这是萧伯纳的一句话,很简单,但是意味深长。人的进步成长离不开知识思想的交流,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同样离不开交流,在交流中成长,从交流中得到启迪,增长智慧。
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之间至少有三种交流,一是非正式的交流,主要散见于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同事之间的谈话“三句不离本行”,其中充满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内容往往涉及后进生的转化、学生教育的小技巧、班干部的培养、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等等,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教育的智慧。经常听到。“从某某同事那里学到……”云云,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交流学习。同事往往与自己面临相似的教育问题,同事处理问题的智慧技巧对自己有启发和借鉴价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常与同事聊天,袒露自己工作中的困惑难题,寻求同事的帮助,可以让你在短期内迅速积累经验。同时,交流还可以增进友谊,融洽气氛,为你的职场铺就阳光大道。
二是“圆桌会议”交流。一般在德育处的组织下,全体班主任汇聚一起,就像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一样,大家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集体研讨。每人可以谈自己班级教育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围绕事先设定的主题来谈,如“后进生的转化”“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学生评优”“学生早恋问题的教育”等等。每个人带着案例经验走到一起,人人参与,平等交流。这种研讨交流形式简单,气氛民主,大家思维活跃,参与热情比较高,思想碰撞中往往能启迪智慧,寻找出良好的解决办法。民主高效的交流学习很受老师欢迎,所以有的学校干脆称其为“班主任沙龙”或“圆桌会议”。
三是优秀班主任经验论坛。一所学校一般都有班级教育管理非常出色的班主任,也有一些思想前卫、教育管理方法独到的班主任,其经验具有借鉴性和说服力。所以,学校设立班主任经验论坛,定期邀请富有经验和个性的班主任阐释自己的治班之道,对于班主任专业成长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同时,这对于被邀请到的老师也不啻是一种奖励和荣耀。有不少名优班主任往往是从学校的班主任经验论坛中走出来的,从在学校层面介绍经验开始,逐渐面向全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介绍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这种精神激励的力量,培养本校的名优班主任,以此带动整个德育队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媒体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广泛交流。现在媒体发达,写作形式活泼宽泛,不只是严谨规范的教育论文才可以公开发表,一些教育叙事、案例描述、活动设计、工作反思等等都可以成为教育作品,被媒体刊登。一个勤于笔耕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热爱教育、爱思考的老师,这样的老师通过媒体介绍工作经验,阐释教育思想,对于他自己而言是对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对于学校其他老师来说,有一种榜样激励的作用。有这样的老师引领,会促进学校班主任队伍素质的提升。
四、学习平台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学习与践行同等重要,且相互补充。一名班主任如果只有实践经验,缺乏理论指导也不行,实践经验与理论结合起来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当我们在充分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产生了大量的困惑时,如果及时阅读一些理论书籍,能够使我们的经验得以沉淀,困惑得到解决,思想得以升华,甚至重新组构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有多种形式和途径,可以听讲座报告、读书、观摩班级教育活动、向身边的名优班主任请教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读书。
适合班主任读的书大致有这样几类:一是班主任实务方面的书,如《班主任工作手册》《班主任兵法》《教你怎样当班主任》。这些书基本上是介绍班主任常规性的工作、要求,对班主任新手来说非常实用,能帮助你了解班级管理中的基本事务,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二是班主任经验之类的书。比如《心之育――毛蓓蕾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爱心与教育》《教育临床与分析》《赏识你的孩子》《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等,这类书一般是优秀班主任的教育随笔、教育案例故事、经验总结等,里面凝聚着优秀班主任工作中的智慧才情。这类书适合有几年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的老师阅读,从中你能找到共鸣,也从对照中寻找到自己工作上的欠缺,还可以从中领略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智慧与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受到熏陶感染。三是教育原理和人文类的书,比如《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新教育之梦》《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哲学》《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这一类书从教育的宏观视野考察德育的现象,揭示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指出德育的方向与原则。从阅读中可以了解到当前整体的德育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需要突破的瓶颈在哪里等等。通过阅读,能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从而能举重若轻,更智慧更策略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一类书适合有着丰富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和有一定教育经验的教师阅读,适合有志于研究探索班主任工作艺术以及教育科学的教师去钻研。
学校可以组织主题宽泛的读书交流会,通过交流,了解不同学者对德育工作的理解阐释、不同老师对教育著作的解读;也可以组织专题性的读书交流活动,比如围绕网瘾问题,交流陶宏开、陶然、应力等专家学者的不同理解与解决方法。有的学校一学期规定班主任读多少本德育书籍,也有学校举行读书笔记征文比赛,推进读书活动等等。
当然,教育是千变万化的,有丰富的教育情态和背景,解决的方法也很多,没有最好,只有适合的才叫好。因此,班主任学习也不能拘于读书一项,如一些讲座、报告、现场观摩等,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总之,读书也好,其他学习活动也好,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人以启迪教育。有志于专业成长的班主任都会自觉地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教育和人生的启迪。
五、政策平台
班主任专业成长其实离不开学校的舆论导向和政策支持。一个真正坚持德育首位,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学校管理者,必定会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班集体建设工作,必定会在学校营造以当班主任为荣的良好氛围。具体说:
1.建立班主任选拔制度和评优制度。班主任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班主任考核和评选,制定出透明的、能有效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的激励制度。
2.适当提高班主任待遇。比如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客观评价班主任工作的复杂和繁重情况,并给以相应的报酬。评优评先优先考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优秀的比例要向班主任适当倾斜。不少学校在晋升职称、评聘教师等方面都优先考虑班主任。这些做法有效地树立了班主任群体的形象,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如一盏明灯,启迪人的智慧,如一缕清风,涤荡人的灵魂。《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新甘甜,沁人心脾;与它相伴,犹如良师益友时时在侧。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著作。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写书的年代相比,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书中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书中生动的事例、鲜明的观点、朴素的语言、炽热的情感,让每一位教师读来都能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而后萦绕于心、深思反省。
我初为人师时,这本书就是学校全体教师共读的一本书。好书不厌百回读,如今再读时,感触颇深,收获颇丰,反思良多,受益匪浅。
一、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这节课精彩到让听课的领导、老师都忘了做记录,大家像学生一样屏息静气地听讲。课后,邻校教师问这位历史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得。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地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式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备、讲、改、辅几乎占用了我在校的很多时间,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经常要加班。最怕上公开课,花了很长时间备课、磨课、研讨,公开课上得还是感觉不太理想。书中提到的历史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终生备课,终生备好每一节课。于漪老师说:“我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有终生备好每一节课,每一节都是终生备课的坚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那就要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大海。读书,常常抱怨工作事情太多,没时间读书。反思己过,我想我们不是没有时间读书,而是读书的欲望不强,读书的习惯不好,读书的坚持不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
二、教师要写哪些计划
有时候教师被一些没有必要的文牍压得透不过气来。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形,就是在批评“官僚主义的文牍作风”的热潮找那个,某些教师得出结论说:任何计划都没有必要去写。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有助于工作的计划还是应当写的。对小学各年级的教师来说,制订一份管用好几年的远景计划是很重要的。远景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努力目标,教师可以每年翻阅和思考这个纲领,来检查自己的工作:什么已经做到,什么还有待去做。根据远景计划完成的情况,可以判断学生的知识质量。每一个教师还应当写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课题计划是根据教学大纲分配给课题的时数,包括好几节课的一种计划。课题计划只适用于不大的课题。课题计划里,写明每节课上讲授什么和怎样讲授,应当避免把演讲、讲述得内容做长篇大论的书面抄录。教师要讲给学生的知识应当装在教师的头脑里,不需要做详尽的笔录。课题计划是一种教学论上的预见和根据,而不是详尽的讲稿。计划里只应当写上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东西,在写课题计划的笔记本里,有必要在页边上留些空白的地方,以便在遇到未能预见到的偏离计划的情况时,对原计划做必要的修改。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还要写一份教育工作计划。
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都是参照中心学校下发的教学进度表,没有设置自己的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更不用说远景计划了,当班主任时也没有撰写教育工作计划。通过这次再次学习,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制定符合实际校情、学情的课时计划、课题计划,还有班主任教育工作计划。更重要的是制订远景计划,并及时跟进、调整。
三、教师要写教师日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师日记。”苏霍姆林斯基写书时,他记日记已经记了32年。当他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刚刚踏进校门,开始自己的教育生涯的第一天,就有一件事引起他的深思。他的村子里有一位医生,大家都说这个医生是个性情古怪的人。他发现这位性情古怪的医生给刚入一年级的孩子们量身高和体重的时候,会把所有的数据详细地抄录下来。苏霍姆林斯基跟医生交谈起来,翻阅了医生的记录。他惊奇地发现这位医生写这种记录已经写了27年。苏霍姆林斯基问医生说:“这些记录对您有什么用处呢?”医生回答道:“啊,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请看,27年来,孩子们的身高平均增长4.5厘米。”在当时,还没有任何人想到过儿童身体加速成长的问题。这位医生得了重病,便把记录交给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苏霍姆林斯基从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录关于儿童身高、体重和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的资料。
教师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师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常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啊!
关键词:家访;德育;契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122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家长直接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的最佳渠道。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思想一致,对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感有很大的作用。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笔者,成功的家访可以让家长成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有力“辅助者”,成为学校、教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帮手,家校携手才能打造优质教育。
一、家访谁?――分析学情,确定对象
学期初,笔者就快速融入自己的班级当中,深入分析研究孩子的档案,对孩子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和学生交谈,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在最短的时间内和班级的每个家长做一次电话家访,通过这样细致深入的调查,笔者对班级学生的情况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以下笔者就以杨××的一个学期的三次家访为例,分析探讨家访在育人方面的独到作用。
第一次家访之前:杨××,2011年进入笔者的班级,笔者就发现该生任性孤僻、我行我素,和他讲话,他也是不冷不热,而且他的心情不定,时好时坏,根本不能融入班集体。入学半个月不到,笔者和他小学时的班主任黄老师通了电话,通过了解笔者知道该生属单亲家庭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从小就因家庭影响而形成了孤僻自私的性格。
笔者知道,十三、四岁的儿童正是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时期的群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二次家访:这是在期中考过后,笔者发现这个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格依然没有改变,但有一点很可喜,就是当教师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开始能正视教师了。笔者知道,第一次家访时,笔者和他妈妈交给他的“作业”没有完成,他只做了三天的“乖孩子”。当然,笔者明白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何况是从小就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更要有耐心,更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否则是很容易被这样的学生打败的。大家开心的时候,他把自己藏在角落里,不喜欢与人为伴,这也使得班级同学不太喜欢和他接触,这样一来,他在班级也就很难进入同学的视线了。
第三次家访后:不久,笔者发现杨同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运动会上,笔者作为班级的后勤人员,跑前跑后,为参赛运动员加油,笔者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任课教师也发现,杨××的作业态度好了,上课注意力也更集中了,笔者想表扬他,但怕打破这份美好的宁静,所以假装不关注他,和以往没什么两样,只是给了他多一点的笑脸,希望换回那久违的喜悦。
三次家访让笔者尝到了家校沟通的甘果,孩子的不断进步正是因为我们不懈的努力,这让笔者很有感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用教所有孩子的那样的方法来教这些孩子,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应当时刻保护这些孩子,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
二、为什么家访?――抓住契机,寻求突破
传统观念认为,家访是针对问题生而采取的一种补救行为。孩子出问题时,把责任推卸给家长,作为家长是无奈的,孩子不争气是不争的事实,又迫于教师的告状,只好责骂孩子。因此,学生害怕教师家访,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家访的对象就是后进的学生,家访的后果就是教师会和家长联手起来对付他(她),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学生都极不情愿看到教师到他们家里来的,家访也会因此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学习成绩好、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应该家访,他们在内心也有困惑的时候,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关注学生内心的变化,善于挖掘孩子变化的根源,寻找方法帮助他们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出路,否则我们的家访只会给后进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老师,我们班级的同学打架了!”副班长吴×跑到笔者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地对笔者说:“杨××和同学在教室里打起来了!”看到她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笔者脑袋一片空白,但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笔者,必须冷静处理。“走,到班级去看看!”一进教室,笔者发现里面一片狼籍,大家面面相觑,等着我的批评。不过,笔者没有指责批评,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后,笔者让他又回到了教室。
日记怎么越写越差了?笔者突然发现,杨××每天的作业质量又有所下降了。笔者每天在随笔中给他的评语,他似乎都不怎么关注,终于笔者忍不住了,把他叫到办公室,可是,他的脸沉了下来,愤怒地叫了起来:“笔者不用你管,我不想读了!”然后一溜烟地跑了出去。这是怎么回事?笔者想不通,到底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笔者决定从家访入手。
三、怎样家访?――平等相待,尊重差异
在家访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自己和家长的关系,家长和教师一样都承担着教育的任务,我们是合作者,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班主任要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剔除自己的偏见和主观判断,不可对成绩差的学生家长或地位低的学生家长有歧视态度,也不可主观断定学生能否成才,这就是所谓的同感,也就是要感受到家长内心的感受,站在家长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
家访时,要讲究交谈的艺术,批评时也应该委婉,可以通过表扬其他学生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的不足,从而知道今后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下面是笔者第三次家访的一个小片段。
“这段时间,我很忙,孩子回家都得自己烧饭,他没有享受家庭的幸福啊……”杨妈妈哽咽的话语让笔者感到一阵难受,她那伤感的表情分明写着一种无奈与失落。
“孩子进步了,我们老师都感觉他变化很大,开始懂事了!”
“是啊,进了中学,我就感觉他像个小大人,回来都说自己班级好,说老师对他好……”杨妈妈抬起头,看了看笔者,“有时候他还要去照顾他生病的奶奶,他和奶奶的感情很好,他好几次和我说起,他不想读书了,他说自己反正读不起来,干脆放弃,帮点家务活……”
走出他的家,笔者感到自己的天空突然晴朗了许多,笔者明白了每个人心中的天空都会有阴霾,笔者不应凭主观感受去指责他,甚至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用过激的言语对待那个曾在自己面前对自己怒目而视的孩子,否则笔者将不可避免地犯了一个无法饶恕的罪责。
教师与家长之间,在社会角色、地位、文化修养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差异,但人与人的沟通并没有职位上的高低,地位上的贵贱之分,在教育目标与任务上,双方是统一的,只有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才能互相支持,共同配合,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合力。
四、家访后,想到什么?――反思进取,积累经验
不管是电话家访还是走访,我们都要对每次的家访作自我总结和反思:反思家庭教育的问题,反思当前社会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反思自己德育的成功与失误,及时总结是为下一次的教育做一个有利的铺垫。下面是三次家访之后的反思(摘录):
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笔者,耐心去寻找问题的根源,然后逐步改变孩子的思想行为,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带着一颗平常心对待他们。
单亲家庭是当前社会普遍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是导致孩子厌学辍学的很重要的原因,只有深入家庭,了解情况,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大多数孩子都有自己性格缺失的一面,我们应根据孩子的特点不断改变自己的方式,多与孩子沟通,多与家长沟通,多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从杨××的家访过程中,笔者发现了社会家庭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成功的转变为笔者今后面对同样问题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问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的态度。通过这一系列家访,笔者寻找到了一条家校联合解决问题的好思路,这对笔者以后的班主任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说,杨××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三次的家访,笔者和他妈妈达成了共识:孩子正在成长,家长一定要给他一个好的环境;我也和孩子达成共识:努力读书,心无旁骛,把烦恼抛开,积极对待生活。从阴霾中走出来,需要勇气,需要关爱。通过家长的帮助,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孩子信心和希望。事实上,没有哪一个学生愿做“差生”,他们都想努力做最好的学生,只是他们的心灵比较脆弱,经过几番努力未果后,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其实,或许是那么不经意的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一次家访,就可以给孩子的一生留下永远的印象,但愿我们的班主任都能走近家长,与家长建立一座通向成功教育的桥梁;但愿家校的和谐沟通,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片广袤无垠的沃土。
英语老师工作总结 随着考试改革的发展,高考英语试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强化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和能力的运用。为了提高高三英语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 “培养主体意识,强化课堂训练”的原则,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我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按照“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主旋律进行教学和复习,提高实战能力。我主要朝以下几方面努力:合理制定、完善教学、复习计划;合理处理教材、安排教学进度;注重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加强限时阅读的训练,帮助和督促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加强听力与写作的力度与难度。下面是我的教学计划和一些具体做法:
一、合理制定、完善教学、复习计划
要想搞好三年级英语教学,没有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是不行的。在开学初,我就制定了全年的教学和复习计划,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计划。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才是我们途径。教学和复习都因该注重实效,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
二、语篇为基础,扩大学生词汇量
光靠第三册教材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精选精泛读材料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精泛结合、精少泛多、精泛有序的原则。选择的精读材料要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益,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在教材的基础上,精选泛读材料,以巩固和拓宽语言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可以《英语周报》为基础,用好《英语周报》,因为报上的文章比较新,时代气息浓,篇幅多。每期精选一两篇为精读材料,两三篇为泛读材料。在平时教学新词汇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由新翻旧,以旧带新,通过形近、义近、同义、反义、固定搭配等手段串联起大量有用的词汇,让学生从纵向,横向及各个方面将词汇的雪球滚大。对于所有精泛读材料中碰到的生词,要求学生摘录下来,老师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如听写或再现认读的方式进行检查,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三、加强写作训练,合理安排综合训练
加强写作指导和训练,是我们高考取得成绩的重要保证。只有多练才可能有好的成绩。但只是写作还不能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集中训练和指导。对于写作,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1)繁简适度2)有闪光点,要有较高级词汇和较复杂语言结构3)层次分明,承上启下4)细读提示,写全要点。5)书面干净、整齐、规范。教师也要遵循 “粗批,快改,及时发”的原则。否则,失去了时间意义,效果就不大了。同时让学生背诵范文,模仿,运用,做好语言积累。提高高考的书面表达成绩。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发挥自身水平、甚至是超水平发挥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应变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带着求知的兴趣,不断变换角色、对话,不仅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各自的角色扮演中都得到提升,而且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富于朝气,充满自信,使他们有了强烈的参与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师生之间互相合作。
五.加强考练结合,一周考练,一周讲评。
总结得失,虽然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领导和同仁们对我的工作多提意见,我将努力克服不足,以争取更大的进步。在09年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英语老师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结束了,在 这一学期里,我觉得自己 在思想、工作、学习 个人素质能力等各 方面都进步了许多。一学期来,我能够 坚持四项原则,拥护中国共产 党,热爱祖国 ,热爱 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位学生,热心为每一位学生排忧解难;遵纪守法,遵守学校 规章制度,在各个方面 从严要求自己 ,努力提高自己 的政治思想觉悟,自觉抵制 不良风气 的侵蚀。下面就从几 简单谈谈一学年来本人在学校的工作情况。
一、副班主任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和一(2)班两个班的副班主任工作。(一)我协助班主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利用课余时间配合班主任教育学生,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二)卫生工作: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学校要求放学不能留学生下来,因此我组织高年级的学生来帮忙打扫卫生,使同学们每天都在干净的环境下学习。(三)协助班主任班主任填写各种资料和表格手册等。由于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英语教学工作中,当副班主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今后我会努力配合班主任,把副班工作做得更好。
二.学科教育教学工作
在学科教学工作方面,我除了做好钻研教材、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学生作业等常规工作以外,本学期,我还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我在课堂上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常开展小组竞赛活动,通过给小组加分,用表扬激励等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法,如游戏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直观法等,并把英语儿歌、绕口令、童谣等有趣味的东西引进课堂,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的结合在一
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2、 开展两人小组互助活动,以点带面,以优带差,提高班科成绩的合格率。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开展自主读书或是堂上讨论活动,我大多都是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每个小组里一般都有一个优生,这样一来,小组里的中下生,在优生的提示和帮助下,一般都能比较认真和自觉参加读书或讨论活动,从而使这些中下生在参与这些学习活动中也得到了提高。我还组织了小组之间的竞赛,用奖励手段去鼓励进步明显的小组,因此学生对活动的投入会更狂热,小组之间的竞争也会更激烈,学生取得进步也会更快。
3、 狠抓课堂常规的落实。在每节课上课前,我都比较注重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和检查,如果没有按我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一般都不急着开始上课,我宁愿不上课也要先把课堂常规落实好,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校本研修工作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学期我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融入学校教育创新,借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念,感悟教育真谛。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认真的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3、认真参加参与各校教研活动与“小组学习研讨”活动,将培训学习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中,我要一如既往的做好备课、批改、辅导、考查、讲评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当然了,要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英语老师,还要经过自己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实践和探索,在今后的道路上,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英语老师工作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学习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有良好的师德,遵纪守法,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品德、品行堪为学生的表率。我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工作需要,虚心请教,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更要做个“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适度的处理,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在,我就把我在这一年中所做的工作与体会进行总结,力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1、课前准备:备好课。 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它英语老师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讨论,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许多教学技巧,作为新教师应多向他们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必要时,还可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以了解其讲课安排的依据。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有了这些教法后,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总之单兵作战很容易钻牛角尖,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生动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玻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5.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一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从生活上关心他。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书款请汇到: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教师博览》编辑部“博览书屋”收,邮编:330046。一次性购书100元以下,请加付10%邮资;一次性购书100元以上免邮资。咨询电话:0791-8522215/8518974,联系QQ:455851519,电子信箱:。您还可以通过短信平台与我们取得联系,移动用户发送到62012979108888,联通用户发送到702299579108888(0.1元/条)。
《博览书屋》中介绍的每本书都有编号,读者邮购时只需将所购书的编号告知编辑部或在汇款单上注明。
A186《新世纪教师必读书系》/编著:程良道 但汉礼/出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价格:160.00元
此书系包括九本书,书名为:《观念大冲撞――知识经济呼唤教育革命》《创造教育新论》《人文之维――文化冲突中的人文学科与人文重建》《二十一世纪名师之路》《现代情智教育概论》《当代高科技扫描》《开启心锁――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国内外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与经验》《自由的境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艺术》。此书系内容广博,观点新颖,文笔清新。它不仅全面阐述了当代的教育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边缘性、交叉性新兴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系统推介了中外素质教育的新思维、新理论、新经验。因此,本书系是广大教师、校长在新世纪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品质结构、能力结构的有力武器,又是各级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指南。A187《网学天下――小学教育创新在网上》/作者:李佟慧/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价格:32.60元
此书生动地记录了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亲身感受。透过这本书,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教育技术工作者与小学教师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创新追求。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他们开展了大量的网络教学研讨活动,探索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本源、规律及应用的方法与模式。每一份教学案例都体现了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那是用真心营造的教学过程。每一个课件都溶入了教师们对数字世界的寻觅,那是用珍爱滋润的心灵硕果。教师们的磨砺之功浸润在字里行间,教学设计的精细之处展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妙计。信息技术在教师们辛勤探索中,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自然地融为一体。先进的技术改善了封闭的课堂,带来教与学的理念和方法的变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A188《青年教师成长之旅/作者:林格/出版:华语出版社/定价:38.00元
教师既要做教育的行家,又要做锐意进取、充满智慧的创新能手;既要引导学生“为学”,又要引领学生“为人”。因此,教师的成长之旅,不仅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智慧的旅程,更是攻读经典的精神旅程。本书作为解读名家教育智慧的一个简练文本,可作为校本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校长、教师甚至家长提高个人教育素养的一种途径。
A189《做幸福的老师》/作者:王三阳/出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定价:26.80元
此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提名道姓:师生之间无隔阂;第二章微笑教学:亮出最佳“名片”;第三章莫做“杀手”:播撒阳光耀心灵;第四章手不释卷:踏上升高的阶梯;第五章世事洞明:书本之外有学问;第六章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第七章爱心长存:为人师者所必备;第八章相伴随笔:留下成长的脚印;第九章凸显自我:别具一格真风采;第十章感悟幸福:人生本该是如此。
A190《陶行知教育文集》/编者:胡晓风/出版:四川教育出版社/定价:60.00元
为适应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特别是受教师教育者)的需要,特从四川教育出版社修订再版的《陶行知全集》(1-12卷)中精选出207篇编成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编写此书,是为了提供一个陶行知著作的普及性读本,从而让陶行知的学说广为人知,深入人心,从而把陶行知所做的探索在全国更深入下去、推广开来,让他的理论和经验为现在的教育改革服务。
A191《杜威教育名篇》/编译:赵祥麟 王承绪/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19.80元
该书包括杜威从1897年到1952年的24本(篇)主要论著,其中既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一些重要著作,又有《我的教育信条》《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芝加哥实验的理论》《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等一些重要文章。从《杜威教育名篇》中,读者可以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
A192《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作者:刘全礼/出版:天津教育出版社/定价:21.00元
A193《特殊儿童的教育鉴别与评估》/作者:梁纪恒/出版:天津教育出版社/定价:20.00元
A194《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作者:瞿海珍/出版:天津教育出版社/定价:25.00元
A195《21世纪名师之路》/编者:程良道/出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定价:18.00元
A196《班主任工作漫谈》/作者:魏书生/出版:漓江出版社/定价:20.00元
A197《点击高中新课程》/主编:周文勇/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18.00元
A198《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作者:蔡克勇/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定价:12.00元
A199《优秀小学生的72种素质》/作者:耿金才/出版:海峡文艺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00《教育法制基础》/主编:顾春/出版:华夏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01《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主编:顾春/出版:华夏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02《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作者:钟志农/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03《生活在痴迷之中――20位教师的生命探索》/作者:张文质/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04《英语,不过如此》/作者:张纯/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05《班集体问题诊断与建设方略》/作者:黄正平/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19.80元
A206《班主任教育艺术》/作者:刘守旗/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22.80元
A207《班主任理论与实务》/作者:田恒平/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18.00元
A208《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译者:张虹/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定价:49.00元
A209《在伦敦》/作者:侯亮/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16.00元
A210《前方是什么》/作者:吴非/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2.00元
A211《你认为你行你就行》/作者:刘经华/出版:吉林大学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12《校园忙与茫》/作者:郭韶明/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13《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作者:王荣生/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39.00元
A214《小学课堂管理》/译者:戴艳萍/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39.80元
A215《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作者:郭友/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18.00元
A216《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作者:赵淑文/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18.20元
A217《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作者:雷雳/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17.50元
A218《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作者:王极盛/出版:漓江出版社/定价:19.80元
A219《微雕课堂:教学的细节功夫》/作者:严育洪/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19.60元
A220《告诉世界我能行(共五册)》/作者:卢勤/出版:漓江出版社/定价:90.00元
【关键词】童年期;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和心灵的满足并没有得到同步而及时的提升和满足,在更多的方面则是出现了物质和心灵的“错位”和“断层”,物质的满足并没有使心灵得到很好的满足和提升,尤其在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得到更为显著的体现。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物质上取得了极大的满足,然而另一方面,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保障和安全感,去不懈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忘记心灵滋养,回归家庭及家庭的教育,从而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离异家庭,轮流寄养等情况。因而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灵成长深受这两方面的影响。他们一方面处于波动,激荡和积极的建设,另一方面处于自我封闭和怯懦的情感心灵中。这样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波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以后的人生成长和自我实现。
而此文所要阐述的就是对这一群特殊群体的学生的心灵关怀和关注,让爱进驻心灵,重新绽放自己。他们在初入大学之门时心怀忐忑、恐慌、希冀、兴奋和对美好的向往。这些丰富而激烈的情感表达和心理思想在他们第一学期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初入大学的第一学期中他们还面对着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业环境,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这些变化会在他们内心深处引起心灵的激荡。他们会为这些变化而忧虑,恐惧,举足无措;会为了毕业后工作情况而担忧;为自己所学的课业与将来的工作不匹配而担心;为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情绪困扰而不安;为自身的心理不适应而焦急。
但随着对这类学生群体的深入了解,笔者发现此类学生在其童年期时家庭教养环境并不十分的完善。他们在童年期或多或少经历过家庭的变迁,如父母离异,自身被多次和长久的寄养。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孤独和不安,弥漫着不自信,不信任,排斥,但同时他们内心当中也渴望能和其他的同学一样,拥有挚友,获得认同,赢得关注和关怀。因而如何让此类学生在大学期间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教师和学校的人文关怀与照料,以温暖他们孤独的心灵,重新唤起他们内心的感动,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工作中重新在心灵上站立起来,这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接下来笔者将选取2个较为典型的学生个案来表述我所阐述的问题,为尊重个人隐私,故在文中出现的人名皆为杜撰,请勿对号入座。
案例1、王同学
在心理访谈中,她谈到对自己的外貌不太满意,感觉自己很普通,也觉得自己在独处时容易想的太多,认为自己比较悲观,不够优秀,缺乏自信心,兴趣虽然广泛,但是不够精通,认为自己比较计较,气量小,稍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发脾气,且因为缺乏自信心而容易办事畏首畏尾,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视线。而进一步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发现王同学的家庭氛围并不好,在小孩6、7岁时父母离异,现在自己跟随母亲重新组建新的家庭。父母离异是因为父亲出轨后父母经常吵架,并时常有打闹。而王同学对此问题亦有察觉和自己的见解,认为父母还是离异为好。而对于现在的父亲则认为比较憨厚,可靠。重组后的家庭中一直跟随父母生活,母亲对自己的照顾是足够的,而爸爸的则较少,原因在于自己并不是很主动的去找他聊天,而爸爸也不会主动找王同学聊天。妈妈与爸爸一起管理工厂会比较繁忙,因此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一般找姐姐解决。自己对于母亲的感觉是想让她为自己而骄傲,觉得母亲有点可怜。同时想帮助别人而又做的不是很好的时候容易出现焦躁不安。
通过对此同学的访谈,以及结合周围同学和教师的谈话,发现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因为一件小事而让自己处于焦虑和纠结的情绪中,并不能让自己及时的得到释放和调整,在人际交往中,她既想赢得别人的认可而积极主动和努力行为,但又害怕自己的行为和主动带给他人以不适从而让自己裹步不前,丧失了人际交往的良好氛围和情感。
因而对于该同学,笔者通过定期见面、谈话、探索其内心的优点和长处,发挥其内心的自我力量之源,不断成长自我,同时建议班主任关注其发展,给予其以关怀、认同和爱护,让她重新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真挚,让她能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予以自我解决和自我调整。
案例2、赵同学
在心理访谈中,赵同学对于将来的事情较为担心,尤其是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对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事宜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缺乏必要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自身缺乏耐性,没有持久性,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时常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没有自信心,且容易悲观。在寝室中一旦人多了,自己就会觉得很吵,但是一个人的时候又时常感觉不安和寂寞。自己的情绪容易被破坏和影响。在进一步了解其家庭情况后,笔者发现赵同学有一个妹妹,自己是第一个孩子,父母之间关系融洽。但是父母都在批发市场工作,自己能与父母见面的时间只有暑假的两个月。因而从10岁开始到高中毕业这一阶段中,自己都是在不同的人家中被带大的,小学时爷爷照料,初中时姑姑照理,高中时由阿姨照顾。在多次寄养的阶段中,虽说亲戚都能很好的照顾该学生,但是该同学并没有感觉到足够的亲情和家庭的温暖。在发生困难和问题时,自己只能躲在楼上哭泣,亲戚们并不能予以很好的觉察和关注。因而现在自己给父母打电话更多的是述说学习上的事情,没有深层次的心理交流,她自身已经深深体会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在小学阶段自己就会经常感觉孤单。但是这种感觉却又因为自身能体会父母的辛苦而不予以向父母述说。
通过上述的访谈,可以看到赵同学内心深处与其自身年龄不符的“成熟”,这种过早的“成熟”是以其内心心灵呈现碎片为代价,这种“成熟”的代价并不合乎心理发展的轨迹和路径,这种“成熟”对于该同学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消解,一种看透世事的平淡无奇的消逝,是对生命资源和心灵的侵蚀。这种“成熟”源自于该同学的这段寄养经历,以及对于这段时期的内心反思,让他过早的明白社会的无力感和苍白感。因而如何调动该学生的积极性,重新唤起其对生命的渴望和心灵的激荡,是心理访谈和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也因此笔者和其班主任教师在与他的谈话中多次强调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多彩。同时积极推动和鼓舞他在舞台上展现自我,展示自己的绚烂多姿,展示自己的生命力量。从而为他的心灵重塑提供积极的力量,促使其不断的自我认同,自我感知和自我发展。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同学童年期的家庭教养环境并不十分的完善,进而对其当下大学生阶段的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生开学阶段辅导员(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家庭教养环境和自身成长过程,了解其家庭变迁故事,从而走入学生内心深处,让他们在大学之初就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师生的人文关怀和照料,从而温暖他们内心孤独的心灵和慰藉他们缺失的情感,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工作中重新在心灵上站立起来。同时辅导员教师要与班主任积极地沟通,寻求各种途径解决此类学生的心理问题。例如进行心理谈话,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感受,关注其人际交往,学业,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让此类学生积极融入班级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技能;召开主题班会,为相同月份的同学庆祝生日,感受班级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最后辅导员(班主任)教师还应积极地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保持一定的沟通,及时有效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引导家长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重新让她们在心灵中站立起来,迎接社会与生活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林娟.用爱扶弱,借阳光灿烂花朵――班级管理中引导、关爱生理、性格缺陷个体走出弱势的尝试[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4(15).
[2]吴文龙.让爱的阳光温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灵[J].大学辅导员,2014(1).
[3]程建伟 冼吉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工作模式[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4]黄菊芳 周建平.温暖心灵 向阳花开――成功运用“随笔”教育转变问题学生的几个案例[J].中华少年,2012(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