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时间:2022-05-06 07:09:02

导语: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第1篇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落实意义

核心素养与高中数学教育的结合教学,对数学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成长都有积极的意义。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的改革成为教学发展的重点,核心素养则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通过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可以转变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转变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教学顺应时代的培养要求,促进高中教学体制的改革。对于学生来讲,核心素养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对人性以及人的能力进行培养,对与数学与核心素养培育的结合,是促进学生自身能力以及自身学习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因而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高中数学教育也更具实际的意义。[2]

二、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落实策略

1.构建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创新数学教学课堂

学生通过高中以及大学的学习,能掌握基本的社会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都有较高的培养要求,这就是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更加使用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对于高中的数学教育来讲,就是对教学理念以及核心素养的观念进行落实。根据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分析,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观念有一定局限性,从而导致核心素养教学课堂的效果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因而,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创新课堂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需求性人才以及综合性人才进行培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让学生得到理论和实践运用的双面成长。其次,在对具体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遇见问题时有自主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技巧的提升。[3]

2.将高中数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营造核心素养培养氛围

情景教学是优化教学课堂的重要的一种方式,可以带给学生真实的体会,并且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根据具体讲解的知识点设定合适的课堂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情景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学生?⒂胧?学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统计的基础知识时,可以构建以统计为主题的情景课堂,让学生学习到认识到统计所具备的特点和具体的运算技巧。教师事先通过故事的方式构建情景,先在课前用疑问的方式引进课堂内容,如果有100本使用过的课本,让学生通过抽取其中一本进行磨损程度以及新旧程度的分析,然后通过这一样本来概括其他书的情况,让学生对这样的分析方产生兴趣。在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统计具体知识点并进行讲解,然后系统化的为学生整理和归纳之前故事中所体现的知识点并对故事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加深学生的理解的同时,又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再例如,对概率的知识点进性讲解时,可以为先为学生讲解概率的概念,然后再进行情景构建。在生活中时常会遇见概率相关的问题,(2016年全国I高考题)某公司的班车在7:3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多少?鼓励学生在平时上学时对该问题进行实践,然后再引入概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进行学习,既理解知识的意义又学习到知识的用法,落实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进步。

3.丰富数学教学模式,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高中数学的内容是比较复杂难懂的,仅仅依靠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得教学课堂的枯燥和无聊,学生也会没有学习的激情,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进步。因而,让数学教学课堂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是促进教学成效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教师在实际的数学知识点讲解时,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案选择合适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有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设定疑问课堂,定期组织用一堂课来对学生近段时间数学学习的难点和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同时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对问题和难点进行总结也是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判定能力,在课堂的提问也活跃课堂的气氛,锻炼学生组合语言和表达能力。另外,多媒体也是丰富教学模式的一种工具,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的课件,还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立体的传达数学语言以及拓展更多书本教材以外的知识,在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推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第2篇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使学生科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而我们要培养符合信息时代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在培养其信息素质的同时,提高其道德修养、法律意识、品德情感以及社会责任。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转变教育理念

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全面掌握和透彻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做好课堂设计,并善于将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计算机病毒”的内容时,教师不能单纯地谈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种类,应搜集一些图像资料或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病毒发作时的主要表现及危害,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善于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软件和互联网资源进行备课,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完成教学目标;二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

二、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结构关系要素的转换:教材由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资源,电脑媒体由展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探究者。现代应用软件系统都很庞大,不可能处处由教师讲解,更重要的是面对开放式软件环境,进行创造性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互动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构造师生、生生互动的环境,使更多的人获得意义建构的机会,不应该死守预先制订的教学计划。

三、以学科整合为渗透点,启迪学生信息思维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及相互渗透,使信息素养的培养显性和隐性地贯穿于各科教学中。各学科教学中信息化思想的合理渗透,可以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方法进行高效率学习,使学生的信息思维受到启迪。这将为学生自主提高信息素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教师提出问题:“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计算机可以打字、玩游戏、看影碟,可以辅助学习……然后教师接着问:“那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又有哪些应用呢?”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有限,对于这个问题较难回答。这时教师应结合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向学生讲解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主要应用,如向学生指出天气预报是用计算机算出的,自动洗衣机、微波炉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这些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合教学,丰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第3篇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内容 

什么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呢?所谓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由四个方面所构成,分别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先明确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从而为后续讨论奠定基础性作用。 

(一)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 

首先是信息意识,具备这一意识的学生对信息具有较强的敏感度,能够敏锐地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同时还具备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判断出所拥有的信息是否符合需要,从而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予以解决。其次是计算思维,就是运用计算机领域的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机思维的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思维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与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 

首先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具备这一方面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的优势和局限之处,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来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培养创新理念。其次是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如今的社会是以信息发展为主的时代,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感,在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遵守信息法律规范,不仅需要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而且也要积极地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 

二、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明确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后,这一章节对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有效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有利于在教学目标的作用之下促使教师开展良好的教学活动,实现核心素养培养这一目标。因此,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从个性与共性的角度出发,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又将学科知识的教学予以兼顾,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和符合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并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制定,从而有效发挥教学目标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到“For/Next循环语句初步”时,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确立这一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以及理解这一语句的功能和执行步驟,而技能目标就是能够分析简单的For/Next循环语句的功能和尝试编写简单的For/Next循环程序,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推动课程的开展。 

(二)重构教学组织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要从重构教学组织方式入手,以项目方式整合课堂教学活动,并且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和数字化环境、资源和条件,从而促进目标的实现。而重构教学组织方式一般包括项目情境的设计、方案的交流、项目实施与评价这几个环节,其中情境的设计是第一个环节,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的交流与讨论,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引导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最后在进行评价环节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时,通过约1分钟电视剧《汉刘邦》片段来引入课程内容,再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所给予的问题,比如说“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整除13余6、整除17余8的最小自然数”,让学生分析问题并写出算法,在交流与讨论的基础上推动课程的开展。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时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宜泳.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2).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美术 美术核心素养 素养培育

2014年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指出了各学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此后,在教育部《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和命题》会议上,华东师大杨向东教授提出:“核心素养是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看你学过什么,而是看你是否学到了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实现,因此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的提出和意义

我们过去的教育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2000年课程改革前的“双基”时期。第二时期是2000年到2015年的“三维”时期。第三时期是基于2014年由教育部推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下,我国教育课程进入“核心素养”时期。

在美术教学层面,我们过去习惯于偏重“技”的层面展开教学,在此之后则需要进入“道”的层面,就是理解知识、运用智慧综合性地发现一些问题,并用艺术的手段解决它们。因此,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观念的变革。这也体现了美术教学将更好地造福于学生、造福于国家。

二、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实现党的教育方针与学科具体教学实践过渡的中间层次。为此,教育部要求每个学科都要根据本学科独特的教育功能提出各自的核心素养。

经过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的深入讨论和探究,美术学科提出了五大学科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它本身,而首先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社会需求、一种人的成长需要。下面我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对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的若干思考。

三、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

1.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在教学模块设置上,现使用的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九本,它们分别对应高中美术课程设立的九个模块。美术教学课程的开设,其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科素养的培育。而今按规定开足美术课,尽心上好美术课,就是在行动上坚守了基础美术教育之阵地,贯彻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普及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的路线。

同时,每个模块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会有一些侧重。比如鉴赏模块,更侧重对学生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审美判断三个核心素养的培育,绘画模块在美术表现、创意实践这两个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更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模块教学割裂了这五个核心素养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针对模块学习的特点来构建合理的模块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才能优化对模块中单元课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的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好各类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不等同于教室,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在互联网应用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合理搜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也可以运用好地方教学资源,为教学所用。丰富而适切的教学资源会大大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养成的主动性,促成核心素养培育效益的最大化。

在教学评价中,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模块特点,设置适切的评价机制与方式,使学生明晰对自我核心素养现状与不足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2.在课外美术特色活动中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教学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亦不止于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美术特色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以学校美术类社团、研究性学习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所涵盖的所有美术特色活动为平台,给予学生发挥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及能力的机会。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同时,实时关注、引领、指导并应给予学生活动成果的评价及鼓励,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探究、发现、解决乃至创新,从而获得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再培育。

3.在学科竞赛活动中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学科竞赛活动需要师生齐心地做好赛前、赛时、赛后三个阶段的工作,这包含了指导与训练、沟通与鼓励、反思与总结等具体环节。教师需要结合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制订高效的竞赛辅导方案及策略,形成适切学生的辅导风格。

每一次学科竞赛都是对师生自身学科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历练。重要的并不在于竞赛的结果,而是我们在竞赛中收获了由能力到心智的成长,收获了核心素养。

综上,高中美术教学在时间和空间范畴上有一定的延展性。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课堂学科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课堂内外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样才能使美术教育更均衡地发展,才能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每周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在现有信息技术条件下,该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可以看出,课程的主体思想不像以往,是让学生学会某几个软件的用法,或某个系统的功能,而是让学生学会在现有的信息中获取新的信息并加工利用,学会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思想、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才能完全体会信息技术课程的奥秘,感悟信息技术课程的精髓。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分层次分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诸如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运用多媒体网络、利用各种媒体收集信息,从生疏到熟练,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可以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相应的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从而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

三、通过改变评价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在评价上,笔者认为应把信息素养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志,而教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观念,才能使学生对杂乱无序的大量信息有较强的适应力,才能提升学生信息生成能力,才能使学生善于挖掘有用信息和浓缩有效信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层加工,能够对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创造出新的有效信息。而教师对学生收集处理的有效信息进行恰当的评价,表扬优点,指出努力方向,把学生的信息成果全部分类保存、并交流,从而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励了学生的兴致,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有兴趣,这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不能脱离现实,不能偏离课程标准,更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停留在过去老的教学模式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让学生们去进行发明创造,充分运用高级思维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的人才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靠教师,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把以上各方面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第6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继续教育核心素养高中数学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堂的建设核心就是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制定相关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使高中生学习数学不仅能够在高中阶段使用还能够在未来的发展生活中应用到学到的知识[1]。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课堂中进行一些情景创建,将学生生活中经历转变到学习中,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思维来体验生活,能够形成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例如在学习高中《函数的单调性》一课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举例,保温瓶内的水温,汽车行驶的公里数、家庭每月初到月末的用电量、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将生活中的经验转变到学习过程中来,增加数学教学的思考过程,将数学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建立课程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目标,将过程、情感体验、知识摆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就是要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实际意义,形成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和学习态度。这就需要老师在高中数学继续教育的课程建设中,对于情景构建,数学生活中的体验具有相当的价值观和学习情感态度,重视数学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具备数学精神,学习意识,运用数学生活让学生能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体验形成数学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在课堂建设中落实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就是在继续教育课堂建设过程中,如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开展教学。第一情景创建教学,在课堂中模拟生活场景,在情境中去引入问题,培养学生们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态度。在创建教学情境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运用数学思想进行问题的解答。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第二进行创新教学,在新课程环境下,要不断创新原来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积极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过程,将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或者相同问题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课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推动学生对数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第三利用好课堂上的问题,在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仔细研究和探讨问题,在课堂上对基础的问题不断探索和研究,学习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建设过程中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相结合,发挥出数学教育的真正作用。

四、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态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运用数学思维去分析生活,主动将数学带入生活中,形成数学头脑。高中数学继续教育就是对学生建立这种从无到有的数学思维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生活中慢慢引入,在教学课堂建设中不断地深化加强,使学生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应用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是高中数学课堂建设的目的,而继续教育开展更多的相关课程,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变化。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情况的改变,也是保证学生能够更长久发展的基础。

第7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函数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一、前言

新课改对数学教学目的进行新的要求,学科教育重点养育学生学科核心素质,就数学教学而言,即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来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而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二、高中数学函数以及数学思想方法

(一)高中数学函数

高数数学(人教版)主要包括变量与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相关的函数图像平移、对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内容。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函数部分更是学习的重点、难点。为了使得学生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可以用简单的思想方法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高中数学函数的教学中。

(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是一套科学而完整的思想方法。数学学习方法通过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而产时并且展示出来的,但是特殊的是,它是对数学教学的深入,它不是单纯的解决数学题目的能力,而是指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展示出来的学生的数学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以及整体的数学思想等。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函数的质量以及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一)炼学生相互转换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只用一种解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往往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甚至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传统教学带来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缺少变通,不能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无法学会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相互的转换 ,以解决问题。函数以及方程是高中教学的两个重点以及难点,函数思想方法以及方程思想方法也是高中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法。

在《函数的应用》第一课中就讲到函数以及方程的关系,函数与方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即两者的相互转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函数关系构造与之相对应的方程表达式,如将y=f(x)函数转化为f(x)-y=0,通过两者的相互转换,减少了解题的难度,甚至可以由此算出函数因为因变量而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也可以有函数的图像中观察到方程中未知数变化规律。函数思想是指通过运动以及变化的规律来建立函数关系,并且可以以图像表达出来。而方程思想则是在数学问题变量质量是等量的关系。可以看出函数以及方程的学习中渗透着函数思想方法以及方程思想方法,并且很好的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强大的计算能力。

(二)锻炼学生化归、类比的逻辑能力

化归、类比思想方法也是数学思想方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是指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化归,将其划分到相类似的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中,并且用已经掌握的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在高中的函数教学中,就明显渗透着化归、类比思想方法。比如在在《数列》中关于数列以及函数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函数的相关知识,清楚的分析数列属于递增数列还是递减数列,能清楚的计算出数列的前n项和。比如:一个数列{an},假如其函数表达为an+1>an,那么这个数列为递增数列;假如函数表达为an+1

那么,可以推断出,数列an为递增数列,且当n=1时,an=1;当n=2时,an=3;当n=3时,an=5……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渗透化归、类比思想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以及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相互转换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锻炼学生数、形结合的想象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函数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最为明显的为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即分析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将抽象的函数化为直观的平面图形或者空间图形,帮助学生发现函数的规律以及推算某一项特定的值。在函数的教学中,离不开相对应的函数图像,在结节函数问题时候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绘制能够表达出该项函数关系的对应图形,以图像进行说明这项函数的关系,直观的表达出函数的变化规律。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效结合。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的时候可以通过函数图形作为辅助的工具,简化复杂的数据,比如上文所举关于数列与函数的例子,从中可以清楚的发现,通过图形,我们可以简化将每一个变量代入的步骤,直接观察出与X相对应的Y值,这样就轻松达到了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结语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处处都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帮组学生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不断地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的温习,并且将其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中,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系统,是学生养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董朝芳.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2]戴进枝.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6,(08).

第8篇

1.教学要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初高中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有所不同,但结构相似,都遵循了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这为整体把握初高中数学课程提供了客观条件。如初中“函数”的教学,不仅要把“函数”放在“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常见函数”的结构体系中,而且要把它放在高中课程以“函数”为核心的模块框架体系中,因为方程、不等式、线性规划、常见函数、解析几何和导数等都是围绕“函数”展开的。

2.教学要体现基础性、联系性、统一性、全局性和一致性

初中课程要做好对高中课程相关内容的基础性、联系性和全局性的前期工作,以实现前后内容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如初中“有理数”的教学,不仅要把它放在“自然数有理数实数复数(高中)……”的数域发展中,而且要将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以及所渗透的运算主线思想贯穿在整个数域的研究中。

3.教学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统一性

初高中数学课程中许多的思想和方法,如初中的换元法、图形变换法以及高中的函数法、向量法、参数法等在思想方法上均属于关系映射反演方法。教学中要将初高中相关内容所渗透的统一的数学本质挖掘出来,上升为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对初高中数学课程的整体把握。

4.教学要体现核心概念所渗透的思想方法

以核心概念为纲,树立整体观和系统观思想。教学中,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迁移,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树立起对知识的整体观和系统观,实现常用的逻辑思考方法:横向类比,纵向推广,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以点带面,加强渗透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作为数学核心概念,应把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作为核心目标,加强渗透数学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研究内容及其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获得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创新能力。如高中“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与定义”的教学,学习的最好方法是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另外,教学中渗透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特殊一般特殊,即以“功”为特殊背景,通过类比概括出数学概念,再通过特殊化推出其一般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运用每一章的引言,整体把握核心概念的研究方法。对于每一章起始课,应介绍其数学发展史,了解数学对象产生的背景、必要性及其地位和作用,重点是核心概念所渗透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数学对象的一般方法,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性认识。如高中“解析几何”的起始课,可向学生介绍解析几何产生的历史背景,坐标法思想,初步感受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几何问题代数化。同样,在初中教学中,凡涉及介绍一个新的数学对象时均可采用这种方法,从而整体把握一个数学对象的研究方法。

第9篇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贵阳市高中数学教师,贵阳市现有高中学校二十余所。本次调查抽取贵阳市的省级一类、二类示范性高中以及普通高中等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有贵阳实验三中、贵州师大附中、贵阳十中、乌当中学等八所学校,其中部分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等原因未能参加。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6份,问卷有效率约为71%。问卷均采用匿名填写形式。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部分教师的开放性访谈和课堂观察。本问卷主要参考方勤华等人的调查问卷[1],并进行一定的修改。问卷共有30个项目,主要是从教师的知识、能力和观念三个方面进行考查,每个项目均采用0~4级评分制,且分别从重要程度和具备程度两个维度进行考核。重要程度是指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客观上的水平,即不重要、基本不重要、中等重要、相当重要和最重要;具备程度是指教师已经具备的状况水平,即没有具备、基本没具备、中等具备、相当具备和完全具备。

采用SPSS17.0中文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重要程度和具备程度差异比较。“重要程度”均值分最高是3.40、最低是2.64;“具备程度”均值分最高是3.30、最低是2.40。项目14“把数学内容和思想转化成数学语言、记法和符号的能力”两样分数最高,这与新课程目标中“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相吻合;其次是项目29“对教好数学充满信心”均值排名靠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今后专业素养的提升赋予了动力。项目5和项目6两样排名都靠后,“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完整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的专题活动至少安排一次,同时渗透在教材的每个模块之中。可见,教师对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把握和渗透要重点钻研。

此外,当Sig.(双侧)

2.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分析。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问卷中可能侧重反映的是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项目1至8。可以看出,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总体情况比较接近中等具备程度。项目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各年级共同的、核心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知识”排名最前,相当具备和完全具备的占74.6%;项目6“数学在文化和社会中作用的知识”排名最后,仅有38.7%;项目5为42.4%。同时它们在全部项目中也是差异显著的。其它项目的相当具备和完全具备人数均不低于50%。这从某方面说明新课程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要求比以往更高,是教师在专业素养提升中首要克服的问题。

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具备的专业能力。项目9至项目26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分析可知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具备的水平略优于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从项目9到15及项目21至23可以看出,“把数学内容和思想转化成数学语言、记法和符号的能力”(项目14)具备程度最高,相当具备和完全具备的有84.9%,同时是全部项目的最高均值;而相对较差的就是“鉴别、提出并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项目11)仅51.8%。不同类型的问题,如纯数学问题、应用问题、开放问题、封闭问题等等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数学问题有很强的发散思维。从项目18、19、25来看,“不断检查自己对数学本质、数学教学及数学学习的认识”、“经常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相当具备和完全具备的分别是75.4%、74.6%,而“善于发现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反思,并作为研究课题”为66%。这表明教师具有反思的意识,但反思可能不到位或其结果未加以运用。项目26“掌握如何完成一项数学教育课题“约17%的基本不具备。具体的教育科研能力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特别是教师的反思能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也是先课程理念下给教师的一个新的定位之一。

最后,高中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渗透在教师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之中的。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得以实施,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转变其教育观念。项目16“热爱数学并不断学习数学新知识、探究一些数学问题的愿望”具备程度排名靠前,项目28“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数学观念,此观念与已有的、知名的数学观相关”基本不具备7.5%、中等具备34.9%、相当具备43.4%、完全具备14.2%。可见,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正在成长中。而“定期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27)可能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一个方面,但是相当具备和完全具备的只有62.3%。在访谈中,许多教师谈到“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对教好数学充满信心”(项目29)和“乐于成为一个数学教师”(项目30)却是75.5%、75.4%,且这两项目均值分排名较前,这说明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有一定的动力源。

三、讨论与建议

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还知之甚少。一方面,贵州省于去年开始实施新教材,部分教师还在进行大纲版教材的教学;另一方面,正进行新课程教材教学的教师,普遍感觉到新教材的内容多、课时少,很难面面俱到。这可能只是客观上存在的原因,我们更希望是从主观上溯源。通过这次调查,增加了教师们的紧迫感,更重要的是了解到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是较大的。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培养出跟随时展的新型教师?这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大多数教师认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是必需的、至关重要的。目前主要采用每周的教研活动和假期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中最常见形式就是听课、评课。我们可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教学研究者、教育科研机构和优秀教师的作用,及时给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分析”和“开处方”。特别对新教师,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未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更需要引领。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在接受评价之后,是否真的进行教学反思就显得极为重要,不然,则是纸上谈兵。而对于假期的教师教育培训,不少教师指出,培训重形式而缺少实质内容,有时甚至不如购买相关书或资料进行自学。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师,然而如何使教师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理念,就必须地方、学校和教师强强联手,研制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案。

由于调查问卷方法的局限性,很难通过有限的信息资源,全面而准确地反映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但我们相信这些真实的信息会给今后相关方面的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问卷对于教育机制问题,教师的课堂管理问题等没有反映出来,这是需要继续加强的地方。同时,不少教师提出的关于“如何克服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如何调动教师的教学激情”、“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方勤华.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桂林,刘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3(8).

[4] 马云鹏,赵冬臣,韩继伟等.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状况调查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