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 02:19:18
导语:在教师网络学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网络化;实验教学系统;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04-0906-03
Design Research about Web-based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XIAO Jian-qiong, ZHOU Xiao-Qing, YANG Tao
(Laboratory Center,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 teaching is essential to master knowledg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This text gave an introduction about designing philosophy and function module of the web-based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which it takes the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for example. The web-based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can increase the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through complementary action of C/S and B/S, and it have friendly interface and fully functional to provide a personal learning spac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Key words: Web-Based;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Task-Driven
1 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各院系培养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都应该作相应的变化[1]。本文提出利用网络化实验教学系统来提供一个个性化学习环境,变革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个性化实验教学[2-4]。
基于网络的实验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实验项目更加具有针对性,实验作业的管理更加完善,实验评价更具客观公正性和个性化,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系统构成[5]
本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即实验CAI系统、测试系统、远程作业管理系统。
考虑到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网络速度,本系统分别使用C/S和B/S网络模式编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I系统和测试系统是基于C/S的局域网技术,主要用于在局域网内(实验室内)指导学生上机练习、上机结果收取、学生平时自测验和期末考试。远程作业管理系统则是基于B/S网络模式,主要用于教师在广域网内指导学生练习、作业布置与收取、学生平时自测验等。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三个子系统即可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使得学生既可在实验室内,也可在其他具有上网条件的计算机上进行练习、测试及接受老师的辅导。在所有的子系统中始终都坚持了“任务驱动”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学生实验过程、教师辅导过程、平时测试过程、期末考试过程中都坚持以培养与考察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为提高。
2.1 实验CAI模块[6]
2.1.1 实验CAI系统模块组成
该模块主要分为:实验项目、实验测试、工具、实验帮助、实验作业管理。如图2所示。
1) 实验项目:内容包含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各种教学内容,由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PowerPoint操作、Internet操作和中英文打字练习等六个模块组成。实验项目的具体要求按照“任务驱动理念”以Word文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点,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实验内容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深度随时更新、增加或删除等。
2) 实验测试:对每一个实验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实验测验,主要是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操作能力,学生自行检测自己的实验学习结果而设计的。
3) 工具:这一模块是为任课教师收取学生实验结果、改变实验项目内容预留的一个接口。
4) 实验帮助:可由教师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把实验中重点步骤及实验结果用Word文件形式存储,学生则可通过实验帮助获取该实验项目操作过程的提示。
5) 实验作业管理:当学生完成实验项目作业时,单击“交作业”菜单时,即可打开学生作业维护窗口如图3,在该窗口中学生可以将操作结果提交给任课老师,如果学生没完成本次的实验任务,也可以上传到服务器,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将上次没能完成的作业,下载到本地存储器上,待修改完成后重新上传。教师则通过上述“工具”菜单进入教师作业管理来检查、管理学生作业。
2.1.2 本实验CAI系统的优点
1) 实验任务明确,实验项目可任意增加、修改和删除。每个任课教师根据各自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度、深度,通过CAI服务器上布置本次实验任务,学生在实验室内有的放矢。
2) 由于中学阶段时各地区提供的信息技术运用环境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水平有显著的差异,造成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一定层次的不同。如继续采用过去那种统一计划、统一模式、统一要求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其结果是好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丧失了进取心;差一点的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甚至厌倦学习。该软件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配备大量不同难度、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上机操作题,既有基础性练习,也有简单综合性,还有一定难度和探索性的实验项目,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实验项目,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该软件具有丰富的在线帮助功能,每个实验均配有完成后的效果图,学生可据此判断自己做题的情况。
2.2 测试系统[7-9]
传统的纸制试卷上的题目测试往往偏重理论,很难对学生具体的实践能力进行检验。而且教师考前命题,考后阅卷,试卷分析的工作都相当烦琐。如何通过设置来源于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计算机应用实例,针对性的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测验是目前困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一个普遍难题。虽然当前有许多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系统,但大多只是把纸制试卷做成了无纸化试卷,很少真正实现操作类型的题目和该类题目的自动阅卷。
本系统是基于C/S模式利用语言与Access数据库实现的测试系统,主要是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及期末课程考试使用。系统由身份验证,计算机自动组题,试题备份与恢复,自动收卷,自动阅卷,成绩分析6个模块组成。测试或考试完成后计算机会自动阅卷并保留该学生本次测试或考试的所有相关数据。
在试卷组题方面,主要采用的是多约束组题算法,即在系统进行随机组题时考虑多种约束条件,通过在试题库中所设置的试题类型、试题特征符号、试题难度系数等字段,同时考虑试题的知识点及试卷分值等约束条件。使得所抽取试卷的区分度、可信度都有很大提高。通过使用这一算法,组卷的效率较高,每个学生所获得的试卷相同率很低,真正能测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主观题特别是如Word,Excel,PPT等具体实践操作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系统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方式解决,首先改变出题的方式,如表1所示,在题目编制时,通过给出的操作要求(question),给学生提供操作原文件(name),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一系列操作后,最后将操作后的结果回填到题目给出的答案框中如图4所示。学生要想得到最终结果,必须完成一系列实际操作。当学生完成操作后,在试卷上只填入最终结果。这样编写阅卷的模块程序就简单了许多,把教师给出的正确答案(answer)和学生的答案作比较,就可快速判断学生是否正确。如果学生答案不正确,再通过系统中备份文件查看学生的操作步骤,给出相应的判断。
本系统是一个通用测试系统,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稍加修改,即可作其他任何课程学生平时自测使用和期末考试使用。
2.3 远程实验管理系统[10-11]
由于具有前两种实验系统,本系统只是作为辅助平台,使学生不需要到实验室也可以进行自我练习和得到老师的辅导。
该子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的三层应用模型来实现网上作业系统。三层应用模型同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相比,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重用性。它将应用逻辑与用户界面和数据访问相剥离,这样便使系统的维护变得简单,同时可以通过采用组件技术,降低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从而提高其性能。本系统中主要使用成熟的FTP技术来实现远程作业布置和收取功能。教师在FTP服务器中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特有的文件夹,然后把实验项目及要求或练习作业等上传FTP服务器,学生首先进入到FTP服务器中找到自己的任课教师,输入给定的口令,下载实验项目及要求或练习作业,自行完成后,上传到自己的文件夹中。如果有问题,可通过留言簿和教师交流和讨论。
3 应用情况分析
本系统于2005年开始应用于我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工作中,从使用反馈的情况来看,本系统起到了以下效果:
1) 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学生以前(特别是中学阶段)学习计算机课程,主要是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我们的实验课上,一方面,采用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而编写的上机实验项目,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实验课实际上是真正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另一方面,CAI软件中惯窃“任务驱动”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一个的任务来操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通过网络可以相互交流,协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实验课辅导效率提高,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通过CAI软件和远程实验管理两中方式,教师可以给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及批改作业,给每个学生不同的评价。学生也可通过网络上交作业,还可在网上向教师提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的或者是普遍性的答疑,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本系统的帮助功能,学生们自己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从而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
4 结束语
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三个子系统的配合使用,给学生提供了全地域、全天候的学习及测试环境,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实训目标更加明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赛平.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2] 陈莉,黄荣怀等,从精品课程看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J]. 开放教育研究,2008(2).
[3] 刘细发,钟元生.江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应用效益的调查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4):45-48.
[4] 李颖,陈兴瑞等,网络环境下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9).
[5] 马桂峰,王金才等,基于ASP技术的网络化实验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4).
[6] 陈文冠,论高校基于网络CAI教学的发展及定位[J]. 高教探索,2006(5).
[7] 刘洪锦,董超等,通用网络题库系统设计与实现[J].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12).
[8] 张永岗,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研究[J]. 科技咨询,2006(4).
[9] 卢银泉,赖国明. 基于C/S的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5):149-151.
一、开放教育信息化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自从1999年启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以来,通过电大在线三级教学平台的不断完善,已逐渐形成“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自学为主,导学为辅”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也是难点和重点。中央电大从2006年秋季对信息化会计课程实施考核形式改革。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又要检测学生对会计软件工作原理的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中央电大在形成性考核平台公布的十五个考核任务,其中考核一是理论考核,考核学生对信息化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考核二到考核十五是实践考核,采用计算机网络与学习软件相结合方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与传统的形成性考核相比,实施全面的形成性考核,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平时学习,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课程教学上要求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建立服务于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环境。信息化会计的操作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存在差异,在接受信息化会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方面还存在差距。基层电大在课程教学及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一)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 信息化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辅导教师至少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若由不能两者具备的辅导教师实施教学,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县级电大。
辅导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容易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忽视引导学生完成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不易理解实务操作,独立完成理论考核有困难,主要通过查找资料来完成。二是忽视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练习。部分教学点辅导教师缺乏会计专业知识,面授课以辅导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考核知识点,尤其是考核二到考核十五的实践考核。这种教学过程机械化,会导致学生依赖教师心理严重。这种忽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原本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知识,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即使实践考核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也无法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学生学习动机不纯,自主学习效率不高 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主要来自社会成人,他们可能因为职务晋升需要、加工资等因素而参加学习,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学习期间以顺利通过课程考试为首要目的,对能否真正获取知识并不在意。学习目标低,缺乏学习动力。且基本上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工学矛盾突出,难以主动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认真学习,平常比较关注的是期末复习模拟题及相关复习资料。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信息化会计课程的到课率相对较高,但主要是以完成考核任务为主,希望面授课经过教师的指导,顺利通过课程考核。电大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程教学辅导,还可利用课程讨论答疑。学习平台资源利用率还不太高,学生对这些资源并不感兴趣,所以许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能够自觉完成课程实验操作的学生尚不太多。
(三)教学软件操作繁琐,教学点难以提供实时教学服务 不管是在信息化会计课程的实验练习还是实践考核过程,都需要安装教学软件。开放教育学生一边参与工作,一边参与电大学习,学习时间有限,特别是外地学生,一般在家或办公室完成学习任务。尽管广播电视大学通过教学平台提供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包括IP课件、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论坛答疑等多种教学服务,而在实时教学服务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软件安装不成功难以得到实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进行信息化会计理论的学习,还要进行上机实验操作练习,然而软件的安装存在诸多问题。开放教育学生往往在家里或办公室出现教学软件安装不成功情况,可能是计算机的配置差异引起,也有可能是学生自身安装不当引起,这时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实时指导,如果通过课程讨论区,E-Mail邮件答疑,难以得到及时回复。二是实验练习或实践考核中操作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对软件掌握的程度不同,操作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若无法得到解决,将导致很多学生在家里无法完成练习及实践考核任务,使学习过程中断,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述问题的存在会使学生的开放性学习受到阻碍,这有悖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衷。
二、基于网络考核的信息化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网络环境下信息化会计课程教学应该建立适合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课程教学离不开学生、辅导教师、班主任、技术人员的参与,教学过程中明确各方的职责,并且充分体现一个中心一个目标,即“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为目标”。通过多方努力促使课程教学及其考核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操作技能,确保教学质量,满足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引学过程 班主任通过短信、QQ群等方式通知学生信息化会计课程的教学安排及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及时到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平台注册,并且按时参加导学课。辅导教师一方面通过导学课为学生下一步自主学习提供指导,主要对教学资源、教学媒体、教学软件安装、课程形成性考核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另一方面为未能参加导学课的同学提供网络导学服务,如制作幻灯片,录制教学软件安装视频等。学生在该阶段的学习是自觉完成课程的注册、熟悉导学课内容及学会安装教学软件等。
(二)接受与探究学习过程 本阶段教学中,主要体现教学点的“助学”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
(1)助学。“助学”也称面授辅导,即提供教学服务支持。辅导教师的面授教学应该进行合理安排,具体教学内容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和财务软件学习。面授课不能忽视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的讲解,另外财务软件的学习可以进行模块化教学,财务软件内容包括账务处理子系统、报表处理子系统、工资管理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存货管理子系统、采购与应付子系统、销售与应收子系统。本阶段的教学中,以案例进行启发式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而并非简单的操作演示,并且提出一些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学服务支持一方面为学生提供IP课件等视频资源,另一方面提供自学过程帮助,主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疑问,提高学生利用网络的技能,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利用电话、论坛、电子邮件等交流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网上讨论交流,甚至以QQ远程协作的方式完成学习帮助。
(2)自学。“自学”指学生自主选择并利用媒体资源和交互手段,依靠自身努力完成学习,包括完成课后的实验操作。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独立、系统地完成一套会计实验的操作,包括从系统初始化、记账凭证的输入、记账到报表的产生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该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教学点可建议学生将实验资料用于其它版本财务软件练习,还可以视学生基础情况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会计软件的操作,掌握了会计软件的基本流程及基本方法,为他们将来掌握其他会计软件的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前面的学习过程帮助来解决。信息化会计课程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督学与考核过程 督学与考核过程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促使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该阶段的考核任务主要是完成中央电大公布的形成性考核。实施全面的形成性考核,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平时自主学习,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课程的考核目标。不管是理论考核还是实践考核都应该由学生自主完成,考核任务的完成情况需要班主任及时加以监督,一方面可以提醒截止日期,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促使其认真完成考核任务。
三、信息化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为了更好地实施信息化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要点:
(一)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目前信息化会计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主要通过电大在线三级平台,资源建设方面中央电大在线平台比较全面,具体包括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辅导、直播课堂、IP课件等。由于成人学生工作繁忙,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尽早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尽相同,因而在资源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强体现个性化学习的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安排、学习要求及考核要求等;二是将课程理论学习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理论知识,实务知识点结合财务软件讲解;三是将常见问题分类,包括学习软件安装问题、形成性考核问题等,便于学生查找,提供解答服务;四是将每个实验的操作演示过程及其讲解传到网络平台,以供学生自己查看。
(二)整合教师资源,提供实时教学服务 就以往的教学情况,学生一般通过邮件、电话、BBS方式讨论问题。远程教学中师生分离造成交流上的不便,电话答疑和电子邮件答疑可以尽快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电话答疑方便快捷,但即时解答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电子邮件答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往往无法得到及时解决。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电大的系统优势,充分调动各教学点的辅导教师力量,登陆论坛或讨论区,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此外,对于辅导教师及有关人员还应做好几点工作:第一,个别操作问题,难以电话中说明的,可以利用QQ软件的远程协助来解决;第二,对于许多不会安装教学软件的学生,教学点技术人员可以提供咨询和帮助。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彼此依赖,互相帮助,并兼顾个人绩效完成整组的共同目标。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多,专业基础差异大,部分学生一直从事会计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接触过会计相关的工作,在会计的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及财务报表编制等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比较欠缺。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成人学生个体经验差异的特点,将合作学习引入到实践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实现经验的自然同化。小组成员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完成形成性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并且能够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会计分岗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岗位分工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通过合作学习,将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学生个体从一些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
[本文系浙江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 2010 年度规划课题(DES-
10G3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at the shortcomings of previous electrical-controlled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such as, fuzzy function structure, high cost, disorder, and so 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previous experience and inadequate, on this basis discusses a set of electrical-controlled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with multimedia module type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powerful function, flexible configuration, convenient use, economic investment, wide range of us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application.
关键词: 模块式;电化教学系统;校园网络
Key words: module type;electronic teaching system;campus network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05-02
1 校园有线电视播出系统
有线电视播出网络不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在教育系统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清晰的声像质量、丰富的节目来源和成熟的技术设备已经为教育电子化开辟了一个更新更广阔的领域。校园有线电视播出系统基于当前已经成熟的有线电视技术,根据学校各自实际教学需求和使用特点,设计一套配置灵活,可进行选择搭配的小型开放式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框架方案。
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在电教中心控制室将若干套节目分频道直接送到各个教室,节目源可以是卫星电视节目、VCD或LD影碟、教育节目录像带或者计算机屏幕信息等,各个班级即可在各自的教室内根据自己的需要收看到各种教学节目,以配合教师讲课,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如果配合课堂教学监察评估系统,即可对某一班级的示范教学或联欢会、演讲会、讨论会等班级活动进行实况转播,以使全校教学工作可以安排的更加合理高效,还可以加强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甚至可以举行全年级乃至全校范围的大型讨论会,增强学校凝聚力;借助该系统还可以进行全校电视讲话会议,这一功能尤其适用于一些规模较大,难以将全体学生集合起来开会的学校。
该系统可以接入卫星电视节目、城市有线电视或图文电视节目、若干路VCD或教学录像节目、计算机屏幕信息节目、现场制作及课堂示范教学实况转播等不同节目源,各个节目源将被分别调制为不同的电视频道,通过射频信号传输网络输送到各个教室,不同班级即可根据需要选择收看相同或不同节目。本系统从结构上可大致分为节目源、信号处理、信号传输、终端接收等四个部分。其中节目源部分又可分为外来节目源和本地节目源,外来节目源如卫星电视节目和城市有线电视节目,需要专用的接收设备如卫星电视接收机等接入学校有线电视网络;本地节目源包括教学录像节目、VCD节目、计算机屏幕信息节目、实况转播节目等,这些节目是常规电教节目源。
信号处理部分负责将各个节目源调制处理为不同节目频道,再经混合放大处理成为多频道复合射频信号,送入传输网络。信号传输部分负责将由电教中心控制室送出的多频道复合射频信号经分支、分配处理后送至各个教室终端节点。终端接收部分即为各个教室内大屏幕彩色电视机。
2 课堂教学监察评估系统
多媒体电化网络教学系统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教学评估系统与校园网络系统有机地熔为一体,在大大降低系统造价的同时充分满足了教学需要。课堂教学监察评估系统是现代化教学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基于多媒体矩阵控制系统而建立的,是在常规矩阵控制系统的技术结构基础上采用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及数据通信技术实现系统管理和操控,因而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功能,操作更加直观简便。本系统是基于CCTV闭路视音频控制技术的声像采集、传输、处理及存储系统,分为安置在各教室内的前端声像采集部分、信号传输线路部分和安置在校长室、教务处教学质量监督部门和电教中心控制室的控制处理部分,把教室前端的实况声像传送到校长室及电教中心控制室。
通过该系统可以将整个教学区域制作成平面示意图输入到计算机中,而各个摄像机及拾音器也可以用图标方式直接布置在平面图上,操作人员只需用鼠标点触一下布置在平面图上各教室内的摄像机图标,就可以在屏幕上的视频窗口内看到该教室的图像,并可用鼠标对云台镜头进行控制。监测部门只需在办公室内操作键盘,就可以看到任意教室的现场画面并听到现场声音,通过对任意教室内摄像机电动变焦镜头和云台的全方位控制,可以完成对该教室的全景、近景和特写景的监控,如教师仪表、板书内容、学生提问、课堂纪律、出勤情况等,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将会因此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因而本系统对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在原来基础上再提高一个档次,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图2)
3 校园广播会议对讲系统
校园广播会议对讲系统基于广播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音频矩阵控制系统和点对点音频信号传输线路设计的一套多功能音频系统框架方案。
如图3所示,本系统的技术核心是安置在电教中心控制室的广播/呼叫控制器,该设备采用了音频矩阵控制技术和呼叫对讲控制技术,设备功能强大,可靠性高,各教室内设置有源音箱和对讲呼叫按钮。常规的园区广播系统已经在各级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常规园区广播系统多数是采用分组定压功放的播出控制模式,所以通常功能偏于简单,控制不够灵活,无法实现任意分区、分组或定点广播,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大的局限性。校园广播会议对讲系统正是针对常规园区广播系统的不足之处,在广播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向呼叫系统,从而可以借助广播系统实现音频对讲,大大丰富和完善了校园广播系统的功能,充分满足了学校对新一代广播会议系统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正干.基于CAN总线的电化教学网络双向控制系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
[关键词]个性化推荐学习;关联规则;在线教学平台;网络教学;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96-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断地在教师培训领域中渗透与融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 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教师培训属于一种在职继续教育,有其特点和难点,在线学习,个性化学习作为近年来研究的一种新的培训方式,更重视在职培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让学生实现更高效的学习,无疑将在未来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从培训机构层面还是从受培训学生需求层面看,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网络教学必将成为未来在职教师培训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国家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越来越重视,每年投入大量的国培等各类培训项目经费,但培训效果却不尽于人意。这是因为在职教师“半生不熟”的知识结构造成的,“不怕不懂,就怕一知半解”告诉我们传统的课堂学培训模式,是导致在职教师培训热情不高,培训目标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因此,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乡村教师工作坊等依托网络教学的培训项目成为当前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助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校也适时提出通过建立教师在线培训工作坊和“一体两翼”来破解教师培训瓶颈,“一体”是以教师自主校本研修为主体,“两翼”分别是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这些都迫切需要网络在线培训平台的技术支撑。
根据培训目标和教学系统的建设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个性化推荐学习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基于个性化推荐学习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系统是一个跨平台、跨数据库、可扩充和可移植的系统。系统通过智能学习到访者的特征和使用痕迹,调整使用者的学习内容和训练题库,同时,根据使用者的学习情况自动分析使用者的潜在学习需求,推送课程知识,供使用者自主选择学习。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采用网络数据库存储,充分利用和整合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相关工作
本系统平台的核心技术是通过关联规则挖掘来实现个性化推荐学习课程知识。个性化推荐服务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新闻网站等各个领域中。[1]个性化推荐服务根据用户兴趣的相似性来推荐资源,通过研究不同用户的兴趣 ,主动为用户推荐最需要的资源。个性化推荐技术主要有三种:基于规则过滤技术、基于内容过滤技术、基于协作过滤技术。[2]该项技术是提高个性化、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领域的拓展,利用关联规则实现基于规则的过滤推荐成为主流。文献[3]提出了一个简单高效的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挖掘算法Predictor,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可以满足实时页面推荐的需要,同时该算法还可以进行增量挖掘。文献[4]Weiyang Lin等也是提出一种高效的关联规则算法来实现个性化推荐。
关联规则也称为关联模式,关联规则挖掘发现大量数据中项集之间有趣的关联或相关联系。是一种较好的信息推荐方法。是形如:A(年龄(X,“20...30”), 职业(X,“学生”))B(购买(X,“笔记本电脑”))的形式。挖掘算法首先由Agrawal等提出来和研究,Agrawal等提出基于频繁项集的剪枝算法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找出所有的频繁项集,然后由频繁项集产生强关联规则,这些规则必须满足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支持度(support): P(A∪B),即A和B这两个项集在事务集TS中同时出现的概率。置信度(confidence): P(B|A),即在出现项集A的事务集TS中,项集B也同时出现的概率。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和最小置信度阈值的规则称为强规则。给定一个事务集TS,挖掘关联规则问题就是产生支持度和可信度分别大于用户给定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的关联规则,也就是产生强规则的问题。为了降低个性学习推荐系统的研发难度,本系统引擎模块通过接口调用比较著名的成熟开源数据挖掘平台Weka实现相应功能。
二、系统平台设计
整个系统划分为课程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个性化学习推荐和互动管理等四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含若干功能模块。系统的主要模块如图1所示。
三、系统核心技术的实现
(一)学习行为捕获
学生的在本平台系统中的学习行为主要体现为其在平台上的访问行为上,包括页面浏览行为和超链接点击行为,比如,用户在各个页面之间的跳转关系、在单个页面上的鼠标、键盘操作的访问行为。用JavaScript 脚本即可跟踪和记录学生用户在系统内的访问行为,从而捕捉到用户先后浏览过的知识点和资源、浏览时间和持续时间等信息,这是获取用户个性化信息的关键的一环。获取用户浏览的知识点和资源行为目的是为了分析该用户是否真正学习过该知识点和资源,共学习了多长时间,以供后期的推荐做参考。
(二)学习行为识别
考虑到可能存在用户只是误访问了知识点和相关资源,或者因各种原因访问了但只匆匆一看,则这种情况并不能算正在学习过该资源,所以不能将用户点击过的知识点和资源记录都保存,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所以需要计算并判断用户在知识点页面停留的时间来确定用户是否学习了知识点和对应资源,如果超过了预定的时间,就获取用户的编号、用户学习的知识点的编号保存为用户学习日志数据表一条记录。另外,为了方便后期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可把知识点编号构建成字符串类型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用户学习行为表里。在这里,通过加载课程页面时执行一个Ajax方法,在Ajax异步请求方法里面加入定时器setTimeout,在定时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一个请求调用后台的方法并把相关参数传递到后台,后台就把数据保存进数据库里面。系统实现时,假定学生浏览访问该资源的时间大于等于五分钟(300000毫秒)即可认为该学生学习过对应知识和资源,对于用户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不会重复记录,在后台代码加了判断。关键代码如下:
// setTimeout里面的r间是毫秒为单位,
varint=self.setTimeout("countTime()",300000);
functioncountTime(){
varuserid=$("#userId").val();//获取用户的id
varsubjectid=$("#subjectId").val(); //获取用户
//的知识点Id
postData="userid="+userid+"&subjectid="+subjectid;
$.ajax({
type:"POST",
url:"home/ajax/countStayTime",
data:postData,//把参数传递到后台
success:function(data) {
console.log("执行了countTime方法的ajax");
}
});
}
(三)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
首先获取用户的学生注册的基本信息、在线练习测试成绩、学习行为记录数据等进行预处理后,通过调用Weka进行分类和聚类确定学生所属群体,然后将学生注册的基本信息、在线练习测试成绩、学习行为记录数据与互动管理子系统中的评论信息、评分信息和教师标导信息结合构建事务集,并调用Weka的数据规范化处理和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进行数据正则化处理与数据挖掘,发现给定置信度和支持度的描述用户学习“兴趣”的规则,以及挖掘学生学习的“技术路线图”然后进行用户匹配和信息推荐,向当前访问学生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点和教学资源,最终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个性化推荐学习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设计与实现技术。基于个性化推荐学习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系统是一个跨平台、跨数据库、可扩充和移植的系统。系统通过智能学习到访者的特征和使用痕迹,调整使用者的学习内容和训练题库,同时,根据使用者的学习情况自动分析使用者的潜在学习需求,推送课程知识,供使用者自主选择学习。面向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在线教学平台的构建是一个复杂、浩大的工作,不仅需要涉及课程群的多位专业授课教师深入研究知识点群,重构知识点群层次,与系统设计思想接轨。还需要平台相关技术人员构建好相应软件技术平台,不断改进技术,并在平台上实现相关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平台的构建和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实现网络自主学习、推荐学习的培训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扩充本系统的功能,使其能够满足更深更广的教师培训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曾春,邢春晓,周立柱.个性化服务技术综述[J].软件学报,2002(10):1952-1961.
[2] 郭艳红,邓贵仕.协作过滤的一种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1):39-58.
[3] 张慧颖,梁伟.基于用户访问模式挖掘的网页实时推荐研究 [J].计算机应用,2004(6):70-73.
[4] WeiyangLin,Sergio A. Alvarez,Carolina Ruiz. Efficient Adap?鄄tive?鄄Support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for Recommender Systems[J].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2002(1).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306-02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一直强调的重点。然而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再加各省招生人数和要求的不同,扩招后学生的学习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学模式很难满足因材施教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源的不同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目前的编班方式势必会造成一些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英语较差的学生又吃不下的情况。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受到种种限制,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能力,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需求,有效地进行教学,各高校进行了多种实践和探讨,目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方式便是在一些公共课方面,如大学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中实施分级教学。这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要求“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一、分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分级教学模式主要根据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在其二语习得理论中所提出语言输入假说(i+1)[1](1982:20-30),即二语习得是语言输入情感过滤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能力的习得语言输出的过程。他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时,才能习得语言。因此,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是不同的,语言习得要在一定的语境来接触语言,获得对话语的理解,从而习得语言。由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学习材料的选择和语境的创造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材料必须是可理解性的。按照Krashen的“i+1”输入模式。i为学习者已有的语言水平,那么教学中应提供的输入为i+1 ,即高于语言习得者已有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这就是说,在学习时,语言输入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这样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能够被学生理解,同时学习对学生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即i+2,或是接近或低于学习者现有水平即i+0或i-1,那么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会太难而理解不了,或是太容易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者就不可能获得可理解性输入。
按传统的编班方式组织教学,采用材,但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样就无法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材料和语境都处于i+1 的层次,教学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并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而我们目前探索实行的基于i+1理论的分级教学教学模式,按照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组织分班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语言输入是可理解性输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二、分级教学的实行方式
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分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依据高考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 将学生分成ABC三级或是AB两级;二是在学生入学后进行分级测试, 按测试成绩分级编班, 一定时期(通常一学期)后再次进行测试, 成绩好的晋级, 成绩不好的留级;三是采取考核分级和自愿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 并定期考核,调整学生的级别,采取流动的分班机制。
在学生分级完后,分别对各个级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通常也会采用不同的教材,运用不同的教学和评估方法,在教师的配备方面也有选择。通常较高级别班级教学目标要求高,教学方法相对灵活,对学生更注重全方位的练习和提高,注重实用能力的加强,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对级别较低的班级则更注重对学生基础残缺的弥补,提高学生英语的基础学习,更为注重课本和基础语法词汇知识,当然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分级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级教学的优势是很明显的。首先,分级教学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有利于教师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在分级教学模式下,学生水平比较接近,针对不同级别所设计的教学手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点可以从对实行分级教学模式的学校的实际调查和分析中看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输入水平有明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增加,其次,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教师尤其是较高级别班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改善而得到的成就感明显增强,教学热情更加高涨,感染并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但是目前的分级教学模式还是存在有不足之处:
(一)分级的方法:大多数高校分级是依据高考成绩货入校测试成绩来分级,这种一次考试定乾坤的方式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另外考试这种方法本身就存在弊端:大多只能反映出应试能力,而不能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不能体现出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学生学习英语的意愿也不能得到体现。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学英语教学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旧的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新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予以改革。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使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三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促使大学英语的教与学朝着“个性化”、“自主式”方向发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实质上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展开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化学习”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里面还包括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新的教学模式还追求外语学习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的概念源自于20世纪60年代对终生学习(Life-long Learning)和独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的讨论。到1981年,Heloc(1981)将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定义为“主持自我学习的能力”。Heloc对语言学习自主性的研讨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给出的这个定义也成了这个领域中后续研究的起点。但在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的问题上,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Little(1991)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即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及学习过程的心理联系问题,也就是拆分、反思、决策、独立行为的能力”。因此,他认为不能把自主学习看成是新的教学方法,而应是学习者把握自己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学习者能够独立自主地确定其学习目的、明确其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应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并拥有自己的学习评价体系的能力。
学生,即自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但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已无用武之地或没有丝毫存在的必要。自主学习只是对老师和学生的作用有了新的定位,角色发生了转换。因此,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自个学习”或“自学”,是一种曲解。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而学生千差万别,其独立的程度也必然有所不同。在自主学习初期,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同时,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协作交流也必不可少――自主学习不是封闭的学习,良好的交流协作既便于随时展开讨论,又便于学生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开放或半开放的学习环境,这与传统课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构筑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是顺利展开自主学习的关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能够使学生自由徜徉,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要求,构筑独特的学习空间。资源合理配置的网络环境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1.自主学习硬环境(网络硬件)建设:我校自主学习硬环境,即网络环境,以校园网为支撑,面向Internet动态开放,以自主学习教室为中心,向网内所有联网机器辐射,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向着“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2.自主学习软环境(网络资源)建设:为合理配置自主学习资源,我校自主学习软环境建设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购买了天空教室等软件以提供网络教学支持环境,购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新时代交互英语》等教学课程;另一方面,组织人力物力自主开发了适合我校使用的自主学习资源库。
天空教室集无纸化备课和网络化教学为一体,其功能和操作上虽有一定的欠缺,但足以满足普通教师多媒体教学的要求。购买《新时代交互英语》我们看重的是其突出的教学管理和跟踪监控――这其实是一直困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问题,也是广泛推行自主学习的障碍之一。《新时代交互英语》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网络辅助平台包括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评估、学习监控、信息/成绩查询、作业提交与批改、信息反馈等模块,避免了自主学习的放任自流,做到了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质量监控,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例如,学习监控模块包括学习进度统计、学习人数统计、单元成绩统计、学习时间统计、学习时间峰值统计、答疑提问统计等子模块,每个模块均可以精确统计到系别、专业、班级,乃至学生个人,这样,教师及管理者就可以实时掌握整个系统下自主学习的情况。
我校自主开发的自主学习资源库面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新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即,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要求,分四级,各级分别按主题单元组织。各单元主要设有主题背景、主题学习材料、单元测试、协作项目、开心园地等五大主干栏目。主题背景包括作者简介、主题导引、人文风俗、历史典故、经典影视、新闻纪录等子栏目,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主题学习材料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大大促进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主题学习材料包含主题学习材料文字、音频、插图、词汇、释义、例解、翻译、网络资源链接等。我们对主题材料的注解,尽量做到详尽。这样,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口味;另一方面,如此繁杂的内容可以迫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取舍,自行组织学习材料――在同一级别内,可以按序学习,也可以不按序;可以全部学习,也可以选择性学习。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但必须完成学期初,教师与学生根据其自身特点共同确立的基本额度。单元测试包含词汇与结构、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翻译、写作等题型,主要目的在于学生自测、自省、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协作项目为的是加强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多人合作完成,因此,这一栏目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同时它也具备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结合该单元主题,自主确立协作项目(包括提出选题、列出研究大纲、制定分工合作计划,直至最终完成项目报告)。开心园地包含幽默笑话、字词游戏、谜语诗歌、英文金曲等子栏目,这部分内容我们尽量做到与主题相关。这个栏目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使外语学习不那么枯燥。
我校自主开发的这套自主学习资源库力求达到全(资料全、讲解全、体系完整)、精(注释精、例句精、习题精、视频音频精)、新(内容新、视角新、手段新)、博(题材博、体裁博、视野广阔)、活(形式活、架构活、信息非线性呈现)五大特色。另外,我们正在研发网络化英语测试平台。
3.自主学习实践模式
依照《新要求》,我校实行了一系列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有三项:一是变3+1教学模式为2+2+X的教学模式;二是坚持分级教学与小班授课;三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2+2+X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按照旧的教学大纲,我校实行的是3+1的教学模式,即:3学时读写+1学时听说。而新的教学要求则将听说能力提高到了较高的地位,因此,我校及时将教学模式调整为2+2+X,即:2学时读写译+2学时听说+X学时自主学习。“X”是数学中的未知数,在这里寓意着力图“突破英语教学的时间和地点”,从而使学习朝着“个性化、自主式”方向发展。
坚持分级教学与小班授课: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并没有放弃一直以来坚持的、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分级教学”和“外语小班授课”。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直接体现,小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势已有颇多文章著述,在此恕不赘言。总之,在探索“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同时,我们坚持走传统课堂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道路。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是自个学习或自学,教师也并非可有可无。恰恰相反,教师在帮助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将儿童学习过程中成年人的支持与协助作用,形象地比喻为“脚手架”(scaffolding),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脚手架可以逐渐拆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起着类似的作用,不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应被视为一种动态的力量,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在学生不断出现的问题面前,脚手架随时都可以搭建;随着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脚手架又应时而拆除。如图1所示,学习者在网络资源学习环境中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同时在协作小组中展开合作、讨论等活动;教师主动或应学习者之邀对其自主学习给予恰当地指导,并及时做出反馈。
图1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环境
4.自主学习监控、管理与评价
建立了完善的硬件环境支持系统,不等于就成功地实现了自主教学;具备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也不等于就能取得满意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如何监控和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保证软硬件设施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中,我们主要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做法。
制定自主学习计划:每学期初,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每个学生都要制定符合自己外语水平的自主学习计划,主要包括总体自主学习计划、学期自主学习计划和月(周)自主学习计划。
成立协作学习小组:建立协作学习小组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有效地展开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互助的学习环境。一般来讲,协作小组在班级内产生,既存在于课堂,也存在于网络,以4~6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
对自主学习的监控:我们主要监控自主学习计划、自主学习内容、合作学习等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计划主要监控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检查计划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切实可行性。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学习计划可以适时做出适当调整。对自主学习内容的监控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分析原因,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合作学习主要监控协作小组的合作活动情况,包括“英语论坛”上的话题完成情况、口语实践、写作实践等。
对自主学习的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有口头式的,也有问卷式的。教师评价主要来自对学生的观察、作业、网上自主学习记录等。阶段性评价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一般每学期一至两次,集中在学期中左右。终结性评价主要来自期末课程考试和学生自主学习计划落实情况。我们硬性规定了每名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数的网络学习和网络英语实践活动(一般在专用自主学习数字语言实验室完成),并记入最终的期末成绩中。凡不能完成自主学习计划的学生将不能获得相应学分。
三、结语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改革目前已到了改革进一步深化、细化的阶段。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大大弥补了课堂上语言应用能力训练的不足;同时,教师及学生自己都能随时记录、统计、了解、检测学习情况,从而做到及时发现了解问题、及时讨论解决问题,这对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起到了正向督促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资源库的智能化建设还不够。如单元测试栏目,虽有分数评定,但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分析不够,且错误统计需要人工干预,否则,无法形成统计学上有意义的指导意见。这大大影响了自主学习的效率。
其二,语言环境开放性还不够。我们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立足于网络环境,但限于网络的纷繁复杂,未能对语言环境进行充分的开发和挖掘。因此,无法做到对Internet充分开放,并且,已开放部分也缺乏一定的智能性导航。
其三,对场依赖型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不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学生可以大致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赖型。场依赖型的学生习惯于传统课堂,学习往往比较被动。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之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较为艰巨的任务。
其四,对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还不够。按照设想(如前文所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与评价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不尽然。如,通过统计和调查,“2+2+X”中X的执行,往往集中在学期初计划制定阶段、学期中检查阶段和学期末考核阶段。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究竟是学生的自主地位使然,还是人本身的惰性使然?抑或其他原因使然?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说明监控和评价环节还需进一步探讨。但无论如何,监控和评价不应回到老路上,即对学生的“督、控、统”上!
瑕不掩瑜。纵观整个教学改革,其效果可以说显著!除了学生学习成绩有大幅度提高外,通过调查问卷及改革后的跟踪调查、跟踪测试,参与改革的学生普遍形成了比较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其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Benson,P..P. Voller.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London: Longman,1997.
[2]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Helo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4]Jonassen, D. Evaluat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4,(34):34-37.
[5]Little, D.Taking Control: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6.
[6]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 Authentik,1991.
[7]Oxford, R. Variables Affecting Choic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University Student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9, (73): 291-330.
[8]Warschauer, M. and D. Healey. Computers and Language Learning: An Overview [J]. Language Teaching, 1998, (31):57-71.
[9]Wenden, A.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M].London: Prentice Hall,1998.
[1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2007.
理科、工科、农科、医科、财经类的试点高校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开发了一批虚拟实验课程。有的试点高校自主研发了会计循环模拟实验系统,应用于校内学生的实验、考试及实训竞赛,并作为实验类课程在网络学历教育平台上线。有的试点高校建立了针对教学和培训需要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图像教学资源库,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与网络技术,建立了机能虚拟实验室,开发了实践教学库和教学平台。这些虚拟实验类课程不仅应用于远程教育学员,也很好地应用于校内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变革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在发展中创新教育理念,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建设了适应在职人员学习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采取远程教学与适量面授结合的教学方式,构建了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探索了以网络学习为主、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各高校综合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导学助学策略,教师导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突出实践性、互动性和适应性,促进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线上与线下、异步与同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为学习者提供灵活选择。通过整合试点高校网络教育的所有学习资源和教学系统,提供了完善的学生网上学习、教师网上教学的网络支持平台,很好地支撑混合型教学模式重视学习过程,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次,形成了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促进学生保持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果。各高校依托校外学习中心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了学生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培养方案、课程评价策略、导学、助学、促学等学术性支持服务和咨询、技术支持、人性化学习过程服务、资源等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其三,创新了实行学生分散学习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学习使学生实现了按个人时间和学习能力自主安排的个性化学习计划,缓解了工学矛盾,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建立答疑信箱、答疑公告板、课程讨论区等,完善师生交流、异地辅导和答疑。
三、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试点高校重视网络教育的发展,建立专门机构归口规范管理网络教育,同时不断增加办学投入,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和储备了人才,对振兴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全国看,网络学历教育在学规模与成人高等教育基本持平,对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基于网络和数字化资源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上千万人次。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面向农村、西部地区培养了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优质教育资源在传播与交互上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以共享,从而为促进教育的公平,进而为社会的公平奠定了基础。
四、丰富了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 自主学习 大学生 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23-02
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新模式由于具有交互性强、选择多、限制少、信息广、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了各个高校的青睐,且多数学校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技巧。但从该学习模式在高校的开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校软硬件设施滞后、教师辅助功效发挥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等,这些直接限制了该学习模式优势的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对网络化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进行研究,以促进该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为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也为大学生整个人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创建学习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网络英语学习平台的创建是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建功能齐全、内容丰富、交互灵活的网络英语学习平台。
首先,完善功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创建应该在功能方面集视、听、说、读、写于一体,以方便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建立视听、口语、阅读、写作这四大模块。
视听模块强调学生视听体验,可以设置影视、歌曲、演讲等栏目。多种视听栏目的开设不仅符合学生个性化特点,还可满足学生各种兴趣爱好的需求。
口语模块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重点在于语音语调的正确性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主要包括朗读、对话、翻译等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在阅读模块中,学生可以选择名著赏析、语篇分析、阅读练习等专项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扩充词汇量,积累阅读技巧,同时也可掌握一些西方文化知识。
写作模块可划分为写作教程、短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等栏目,通过写作技巧的学习和各种文体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遣词造句,如何用流畅而地道的语言写出漂亮的英语文章。
其次,精选内容。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造成了学生资源选择上的盲目性,进而对英语学习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网络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应该根据各个学习模块精选交际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的各类学习资源,如奥斯卡影片、英美歌曲、BBC新闻节目等。并按内容、发音、语速等指标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选择层次相符的内容进行学习。
最后,强化互动。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创建要关注多元化的互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只有在不断的交互中才能熟练掌握它的交际技巧。人机互动、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是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三种主要互动形式。人机互动主要是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这就对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创建中的“精选内容”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师生互动通过在线实时互动来完成,以QQ、BBS、Net meeting为主要形式,学生可以通过QQ向教师咨询问题,教师可以通过QQ群组、BBS、Net meeting组织与学生之间某一话题的讨论和交流。生生互动是学生之间的交际和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学习小组或者QQ话题讨论组的形式让学生之间实时在线交流。
二、转变教师角色
在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会更大,扮演的角色会更多,因此,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是网络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关键。
教师作为网络英语学习平台的管理者,不仅要充分掌握和利用该平台的各种功能,还要优化和完善该平台的各种模块,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最佳的自主学习效果。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及实际英语水平,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给学生布置适量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学习任务,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动态性的观察,形成数据报告。通过对该观察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到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功能上所体现出的缺陷,从而不断地完善网络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教师还需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互动功能与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能及时为学生解惑答疑,还增加了语言交际的机会。
同时,教师应该明白,信息时代下的社会各方面都是高速发展的,包括英语学习资料也是实时更新的,这就要求教师以学习资料提供者的身份,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根据某个英语学习项目收集、整理实时性又不失实用性的视频、音频、文本等英语学习资源,然后添加到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库中,当学生学习该英语项目内容时将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敏感度,进而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构建。
评价者是教师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中不可缺失的角色,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大学生网络英语自主学习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尤为重要,是教师作为评价者贯穿于自主学习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在自主学习初期阶段,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技能及英语认知水平的诊断性评价,可以确定每个学生的起点,从而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真正体现网络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效果等进行的综合性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记录、教师观察记录和学习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学生学习记录包括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反馈等,目的是展示学生的个人努力与取得进步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发现自己学习方法的不足。教师观察记录主要涉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访谈等,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发展变化,并根据学生需求提供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学习效果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种形式。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促使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学生自评则是为了给其提供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机会。学生互评通常以团队的形式来实施,参与态度、沟通意愿、合作效力等是主要的评价内容。
三、提高学习能力
在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力高低是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不仅需要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信息素养能力,通过二者的结合,提高自己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综合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学习资料的质量是学习效率提高的前提,因此,需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以获得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信息素养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免疫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四个方面。信息获取是利用信息的前提,学生要知道如何利用各种搜索技术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英语学习资料,包括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快速、有效地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源。另外,网络海量信息中不乏负面和垃圾信息的存在,学生需要培养对不良学习资料的免疫能力。而信息整合能力是指学生按照“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对获取的英语学习资料加以分类,保证资源的实用性、正确性及价值性,以便将其吸收和消化,利用转化能力将其纳入自己的英语知识结构体系中。以上四项能力循序渐进,缺一不可,而这些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入职后终身学习的必备技能。
当然,在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综合能力中,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应主要通过学习策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要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结合英语学习内容进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情感策略的交叉培训。在完成相关英语内容的学习时,也提高了元认知意识和情感调控能力,使学生养成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的良好自主学习习惯,为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在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广阔空间。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学习策略进行重点培训,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英语自主学习技巧。
四、结语
基于网络背景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但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逆变的。除了笔者所述的相关内容外,还需从资金投入、管理制度等方面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宁.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开发与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2(1).
一、重点、实事项目 区文化中心:3月14日区领导再次召集教育文体局、规划分局等相关部门对区文化中心进行深入研讨,对其选址及内部功能定位再次进行了商议。东渚文化中心:完成50%的吊顶和管线铺设工程量,并继续进行内部地面贴面和墙面粉刷。东渚市民广场:基建设施及地面绿化等全部竣工。
二、教育工作
1.规范办学行为:继续做好区内中小学校执行“三项规定”、落实“五个严格”、保证“一小时运动”情况督查工作。
2.加强校园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做好非法幼儿园整治相关工作;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开展学校口腔卫生项目及春季传染病疫情督查工作;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工作,并召开了区校园安全工作会议;做好校园安保财政下达指标分配工作。 4.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积极做好实验中学与加拿大苏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相关工作;深化与美国代顿大学、旧金山大学等交流合作;做好区内国际学校聘用外教审核工作。
5.德育工作:做好“杨云龙基金”评选、苏州市“光彩事业教育奖励金”评选、区第三届“阳光少年(团队)”评选推荐工作;完成全区高中军训总结并上报;组织台湾专家来区作“大脑与品德教育”专题讲座。
6.考试考务工作:做好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苏州市中考英语听力与口语自动化考试(模拟)、苏锡常镇四市高三年级一模考、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口语测试相关工作;做好全区初中毕业生学籍审核和中考报名工作。
7.教科研工作:做好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推荐工作;做好微型课题结题工作;做好市教师网络团队选拔
、中学物理教师优秀课评比、幼儿园名师讲堂活动、小学二年级口算比赛相关工作。
8.人事管理工作: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完成职称论文评定结果梳理及反馈工作;完成区内中小学教师职务情况统计工作;完成招聘的在职教师户口迁移工作。
9.启动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年检工作。
10.做好区生源地资助管理中心的相关工作。
11.做好苏州市第六届阅读节的申报工作。
12.做好首批省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申报推荐工作。
三、文体工作 2.统计、申报工作:扎实做好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相关工作;继续做好《苏州市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评选、命名》前期申报工作;做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工作。
3.文化市场管理:配合全市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及假冒产品活动,组织开展全区“扫黄打非”行动;推进网吧“单改连”工作;对校园周边的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加强盗版教材及教辅读物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4.文物工作:联合市考古研究所完成华山地下文物抢救性挖掘工作(目前苏州发现的第二大战国墓现身);协助镇湖街道开展万佛寺修复工作。
四、其它工作
1.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区域共建”活动。
2.明确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1年度专题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3.召开全区教育文体系统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教育文体系统2011年党建工作要点。
4.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的及维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