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8 14:20:17
导语:在养老院工作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当前火灾形势分析
截止XX年XX月XX日以来,XX区共发生火灾XX起,累计死亡X人,受伤X人。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及亡人火灾,未发生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火灾。总体来说,得益于各乡街、各部门在火灾防控工作中所做的大量细致工作,才换来今年全区火灾形势相对平稳。
二、当前火灾主要特点
(一)本区消防安全形势
1、辖区内部分老旧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瘫痪。大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辖区部分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年久失修,物业无力独自承担维修费用。针对此项,大队联合住建、应急部门开展了调研,并协调推动上级房管部门采取动用房屋维修基金或申请专项资金等方式修缮消防设施。从目前的探索来看,现有的动用维修基金程序较繁琐、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多。XX月XX日,大队负责人约谈相关高层小区物业,为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做出指导。
2、周边商圈。XXX是安庆最早形成的商圈,是辖区老旧人员密集场所、保护性历史建筑的集中区域。尽管受城市扩建的影响繁荣程度降低,但XXX及周边的消防安全重点仍占辖区总数的XX,且这XX多为老旧场所。高风险区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块:一是XX以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是近年来政府的一号工程,项目实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连片区域性火灾隐患(先天性三合一、耐火等级低、线路老化、无消防水源)。但因为是保护性开发,街区建筑依然是木结构建筑为主、建筑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车无法通行等问题仍未能有效解决,特别是民宿、酒吧等业态的入驻,给后期的消防审批和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二是老旧人员密集场所。XXX商圈内商场、宾馆、公共娱乐场所较为密集,但建筑基本为90年代前后建筑,部分建筑存在先天性消防隐患,还有部分建筑产权分割,找不到大厦消防设施管理的责任主体。虽然前期进行了多次上门服务,但原建筑的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且难以整改,无法取得消防行政许可。XX也将相关情况向政府进行了汇报,但大队在抓好防火主责主业和创优营商环境前仍是两难选择。
3、养老场所消防安全风险状况。辖区内养老院普遍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由于缺少专业从业人员双自动系统无法发挥作用;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安全用火用电等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消防档案台账资料等不规范、不严谨。
(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1、针对老旧高层消防设施维护资金不足,联合住建、应急部门开展了调研,并协调推动上级房管部门采取动用房屋维修基金或申请专项资金等方式修缮消防设施。
2、针对老旧场所,我们思考,能否通过专家论证的形式,对街区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并从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进行补救。
3、联合区民政局对辖区养老院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督促单位隐患整改。并借此检查机会,对养老院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包括如何制作消防安全档案,如何检查灭火器等。
4、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借助“119”消防宣传月,大队分批次对党政领导、行业部门、街道社居委、学校、单位责任人、管理人等几类重点人群进行培训。推动居民小区消防宣传角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栏、公告橱窗、户外显示屏等设施开展消防宣传活动。继续开展好精准宣传工作,发挥社区“单元长制”的消防作用,加强季节性宣传、针对性宣传,加大对老旧场所弱势群体的宣传覆盖。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建立健全火灾防控体系:一是坚持和深化安委会实体化运作,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二是集中整治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企业以及老旧场所、新材料新业态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网格员末端管理作用,推动“三合一”、城乡结合部等突出风险隐患整改取得明显实效。
据2006年中国首次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推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程度将达到30%,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然而,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为2.5万亿元,这样庞大人群的赡养照料无疑会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老人们的“后顾”就一定会堪忧吗?
不!因为令人欣喜的是,在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情况之下,除传统的家庭养老,以及敬老院、福利院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方式之外,一些基于家庭和社区的新型养老方式也在不断出现,让很多老人感受到了晚年生活的轻松和安详。
A携手自助:养老之路好轻松
如今的社会,老人逐渐多了,其中单身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多了。这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如何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呢?一些老人不等不靠,首先行动起来―伸出手来,相互照顾。
1.“空巢”老人搭伙养老
陈大妈和赵大妈住在同一个机关大院里。1998年,两人的丈夫因病先后去世。张大妈住另一个机关大院,丈夫在2001年因病去世。三位大妈的子女均已另立门户。张大妈是陈大妈的朋友,料理完丈夫的后事,便到陈大妈家来小住。陈大妈为求热闹,叫上赵大妈来聊天。三个人有说有笑,都觉得日子突然轻松、愉悦了许多。于是张大妈提议:我们搭伙过吧。这样,都不寂寞,还可以相互关照。先住我家,然后轮流住。从此,这三个大妈开始形影不离地一起做饭、逛街、旅游,仿佛是一家人。
许多“空巢”家庭的老人既不愿意进养老院,又没有合适的其他去处,只得一个人日复一日地在孤独中度日。这一方面苦了自己,另一方面也给子女造成压力。其实,对于那些不愿意去养老院的空巢老人来说,找几个境况接近的朋友搭伙过日子,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好处一:排遣寂寞。对于空巢老人来说,最大的苦闷也许不是身体的衰老,而是一个人居家过日子的冷清和无人说话的寂寞。因此,有几个可以说说话的“聊伴”是晚年莫大的安慰和享受。
好处二:相互关照。生活和行动的不便是空巢老人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比如一个腿脚不灵便的老人独自洗澡、买菜、上医院就是难题;而要一个有关节类疾病的老人经常去洗菜、洗碗,无疑会加重其病情。这种情况下,与其求人不如求己。几个身体状况各不相同的老人组合在一起,相互照应着,谁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互相取长补短,难处就会变得不那么难了。
好处三:节省开支。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过日子柴米油盐、水电气一样都不能少,三个人过日子也是这些东西,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亚红)
2.老人们互相照顾好
即使不是“空巢”老人,他们很多人也并不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完全寄托在儿女们的照顾上,他们更看重的是老人之间相互照顾。
一个大院的老人
可以互相照顾
初春,一位老太太的老寒腿毛病犯了,行动不便。她的子女们都上班,便给她请了一位保姆。但老太太说什么也不同意,让儿子把大院里的那些老伙伴请来照顾她。结果,这些老伙伴一来,老太太的精神就好多了。她们在一起说话、打牌,非常开心。于是,老太太的子女们就对这些老人说:“你们来照顾我妈吧,我们给你们开工资。”那些老人说:“不用,这是互相照顾。你们家不也给我们提供了活动场地了吗?”
儿女亲家可以互相照顾
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结婚以后就有4位老人需要照顾。有的年轻人往往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留守父母”的照顾就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老人互相照顾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有一对独生子女结婚后,为了自己的事业,他们要经常到外地出差,很难顾得上双方的老人。但双方老人对儿女们说:“你们放心地走吧,我们会互相照顾的。”果然,在儿女们走后,这对儿女亲家就互相照顾起来。互相照顾的结果还真的很好。过去是一个人病了,另一个人照顾。现在是一个人病了,三个人一起照顾。过去家里有事,是两个人面对,现在则是四个人一起处理。
有共同爱好的老人可以互相照顾
有共同爱好的老人可以聚到一起玩儿。其实,在一起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照顾的过程。
有一位老人特别喜欢旅游,可是他担心一个人出去不仅孤单,而且有什么事情也没有人照顾。于是,他就发出了一个信息,想和有共同爱好的老人一起活动。结果,很快就有七八位老人作出了响应。于是,他们就结伴而行了。在出行的过程中,这些老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且在行程中都互相照顾着。从外地回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
(卢卫平)
3.孤寡老人自组家庭养老
让散居的孤寡老人自愿组合成家庭,政府为他们集中建房,让他们共同安度晚年,这不仅缓解了政府为每个孤寡老人单独建房的压力,还使得老人们从此不再孤单,生活上的相互照料让他们重新体会到了亲情与温暖。目前在河南荥阳已组建了20多个这样的家庭,上百老人过上了大家庭生活。
在荥阳市高村乡史坊村内,一处标号为“温暖工程012号”的院子格外显眼。这所院子共有5间房,住着3位老人:70岁的张虎群是这个家庭中的老大,72岁的张顺庆是老二,63岁的张毛岗是老三。
“张虎群当老大,是因为他能劳动、会做饭,也很乐意照顾另外两个人;张顺庆腿不太方便,但还能照顾自己,比张毛岗好点,所以排老二。”高村乡民政所所长杜淑华说。
这个组建3个月的家,是荥阳市为供养孤寡老人而尝试的“类家庭”中的一个。政府发给“类家庭”中老人每年每人1000元的生活费,村、组每年再补贴每人200元,老人的承包地由组长负责转包出去,保证每人每年收入300斤小麦。就医问题采取“小病村负责、大病乡负责”的原则。荥阳市民政局有关人士指出,这种形式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便于老人相互照顾、相互交流,提高了生活质量。
(宋振科王战龙)
B“海曙模式”:居家养老又一春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四二一”家庭增多,传统的家庭照料正受到严峻挑战,养老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2005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两岸四地社区服务交流大会上,宁波市海曙区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居家养老示范区”,其社会化养老模式得到专家一致肯定,而且也逐渐在国内其他地区推广。
1.日托服务“一条龙”
在“居家养老”方面,宁波市海曙区采取的是“走进去、走出来”的方式。 “走进去”,是指政府为那些80岁以上独居的困难老人,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购买服务,服务人员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每天上门服务至少1小时;“走出来”,是指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海曙区每个社区都建立了带有日托服务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包括文化学习、心理咨询、保健治疗、慈善救助等6大类50多项免费或低偿服务项目,为千余名老人提供送饭、洗澡、洗衣、巡视、陪送看病、清洁卫生、康复锻炼等人性化“一条龙”服务。
2.信息平台与义工服务
为了更好地监护患病的独居老人,海曙区还借助81890服务平台,别具匠心地设计出“一键通”电话机,事先将高龄病人的姓名、住址、病史及子女所在社区居委会的电话等资料输入信息系统。当高危用户拿起话机后,信息系统会自动接通并显示用户信息,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里就可以实施救助。
与此同时,凡70岁以上独居生活但又未达到政府购买服务条件的老人,还可以得到由区敬老协会发放的“居家养老义工服务卡”,享受包括管道维修、代充煤气、代购物品、换洗衣裤、修剪指甲、就医陪护等免费服务项目。义工与他们相邻而居,上门解难非常方便。
3.“心贴心”温暖老人心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在帮助空巢、独居老人安享居家养老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个区有1300多位老人享受政府出资、民间组织机构上门服务的方式,在家安享晚年。2003年,为解决独居困难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在当时辖区社会养老机构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区政府出资15万元,通过竞标的方式,购买民间非营利组织“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并为老人安装了安康通呼叫,有效解决了辖区内100位生活困难的独居老人生活服务问题,深受老人们欢迎;2004年,又出资35万元为220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006年,购买服务的资金提高到120万元,全区1300位困难独居老人的居家照料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戴卫民)
C“渐进式退休”养老,工作休闲两不误
“渐进式退休”养老是一种新的理念,它把退休看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点;它是将工作和休闲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方式。
“渐进式退休”养老,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新潮流之一,特别是发达国家持这种理念的人很多。据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的调查显示,有69%的美国人希望退休后仍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工作。即使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中国等,这种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许多老人都喜欢“渐进式退休”养老。其主要理由是:
1.能充分发挥
老年人的才能和余热
如今,大部分退休老人还都身体健康(虽然有点老年慢性病),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还有一定的甚至是较强的工作能力,可以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
2.有益于老年人健康长寿
有些人认为,退休是“朽木”,无力再工作、再创业了。这种认识早已被事实驳倒,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许多高龄老人说:“我整天过得很充实,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这就是他们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如果你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很紧凑,就能使你的手、足、大脑和内脏等生命部件有效地运动起来,就能延缓其衰老进程。工作着是快乐的,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把休闲和工作结合起来,不管有无经济收益和收入的多少,都会获得成功感、满足感、快乐感。
(张兴娥王松山)
(本栏图片由胡继斌拍摄)
话外音
茄子缺水时会发出微弱的,向日葵获得雨水和足够的日照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生态学家因此说:植物是“知物”。那么,人呢?没有人不承认自己对舒适的生存条件有种本能的渴求。上述一组文章所提及的“携手自助”、“海曙模式”、“渐进式退休”三种新型养老方式,让很多人享受到了后顾之乐……这便是心灵放晴的感觉!
是的,今天这些经历过生活忧患的老人,还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今年的“两会”将老龄问题提升到了关系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高度。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提“共享”理念,强调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老年人才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为中央企业,中国普天始终主动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积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管理创新,使企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中国普天加快在信息通信、智慧城市、低碳绿色能源等主导产业领域的发展步伐,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强信息通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在政府、产业、民生等关键领域抢占制高点,引领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 ”和制造业的双向融合,实现互动发展,中国普天也将通信、芯片、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和应用向各个领域延伸,在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基础上走出了自己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互联网+”是普天创新最强劲的驱动力
中国普天作为较早进入充分竞争市场的中央企业之一,始终把建设创新型企业、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提出以“创新、集成、资本”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指导原则,发挥创新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整合优质产业资源,加强全产业链运营,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不断推进企业由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商向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型。
中国普天抓住国家“两化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宽带中国”等战略机遇,凭借在通信产业积累的深厚经验和技术优势,积极拓展产业辐射面,提高技术的利用率和贡献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中国普天的产业已经覆盖信息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智慧城市、绿色低碳能源以及工业自动化重大装备等领域,涵盖27个产业链,涉及320余项产品与服务。公司在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中西部地区均建立了重要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制造基地。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中国普天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政府、产业、民生、低碳、信息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利用互联网思维促进创新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结合智能制造的发展要求,加快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突破,着力提升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打造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设施和平台,积极探索面向行业与服务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引领示范效应。
积极融入“互联网+”基因的行业应用领域
“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依靠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
在政府领域,中国普天通过融合LTE、TETRA/PDT核心技术,业内首创宽窄带集群融合一体化专网解决方案,将4G宽带多媒体集群的高清视频、多媒体指挥调度、高速数据下载等优势与窄带集群的大区制覆盖、网络抗毁性强、频谱需求低等优势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宽带集群和窄带集群融合互通,有效保护了用户窄带集群投资,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该方案对于公共安全、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功能要求较高的政府、公安、武警以及军队等都十分适用。
目前,中国普天宽窄带融合解决方案已正式商用,成功应用于北京政务物联数据专网、银川政务专网等智慧城市建设,并在福州、沈阳、成都等地建设试验网。近期,由中国普天设计建设的银川市政务信息网暨银川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荣获由国家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颁发的“2014年度智慧城市与宽带集群最佳应用奖”,成为国内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典范。中国普天还将继续打造数字集群系统宽窄带差异化发展优势,形成行业领先、契合用户需求、有强大竞争力的普天特色系统。
在产业领域,中国普天针对行业物联网应用的无线通信需求,基于LTE核心技术,采用全IP网络架构,使用各行业230MHz频段的离散频谱资源,深度定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TE230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具有广覆盖、安全性高、可靠性强、频谱适应性强等优势。普天LTE230系统已经在浙江、广东、新疆、河北、江苏、内蒙古、宁夏、青海、江西、湖南、福建等17个省区市的电网企业开展4G试点应用,得到了行业用户的良好反馈。
近期,中国普天与南瑞智芯联合申报的“基于TD-LTE230的电力无线通信基带芯片”在“2014年度中关村十大系列推介活动”中成功入选“2014年度中关村十大创新成果”。这一成果已在江苏昆山电网经过外场实测,对其性能、功耗均进行了验证。该芯片设计具备国内领先和行业领先水平,不仅能够满足电力行业应用要求,同时填补了我国在电力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空白,实现了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突破。
在民生领域,中国普天基于医疗“云”的远程医疗云平台提供包括脑卒中远程救治、远程医疗培训、医院信息化系统、患者跟踪、母婴安全等医疗信息化管理服务,还可应用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其中,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国普天与北京宣武医院合作,将远程医疗技术应用于脑卒中紧急救治,共同建设了国家远程卒中中心,搭建了覆盖京津冀并辐射全国的脑卒中远程救治指导网络,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减轻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
此外,中国普天还与上海中福会养老院、山东有线电视台健康服务平台合作,在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方面,推出了涵盖安全监护、健康管理、康复保健的智能监护系统,使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管理和服务。
关心老人,不但是作为子女要去做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要去做的事情,特别是有很多孤寡的老人都是生活在敬老院里面,其实平时他们很多都是没有什么人去看望他们的,也是只有志愿者去探望,而这其实也是需要我们多去做才行,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志愿者的总结报告,方便大家学习。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1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培养青年的重要途径、传播精神礼貌的有效形式、弘扬先进文化的生动载体。我院团总支在学雷锋活动的热潮下,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于20_年x月x日,我校团委副书记_老师和我院团总支副书记_老师,以及我院学生在我校实训基地开展了一次好处深刻的学雷锋活动——“践行雷锋精神,维护环境卫生”。现将本次学雷锋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用心宣传,认真落实。
在接到学校团委下达的有关文件精神之后,我院及时召开团总支全体会议,认真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的资料,用心展开讨论,听取大家意见,最后确定活动方案。方案确定之后,在我校以海报、通知、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会后用心从各班调查落实,确定参加学雷锋活动的人员。
二、认真组织,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参加活动。
进行广泛宣传之后,认真落实活动要求。组织各班人员报名参加雷锋日活动。
三、全面清理、不留白色垃圾。
为调动现场活动氛围和大家的用心性,带队老师带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热身活动,如:小组面貌展示、节奏大家拍等。在展开活动阶段,我院团总支本着全面清理的原则,对我校实训基地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白色垃圾得到清理,我校实训基地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认真总结,改善组织形式。
在活动结束后,我院及时展开总结工作,把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展开讨论,以便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虽然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活动的组织开展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安排工作时,个别同学用心性不高,以至于活动不能及时高质高量地完成;在活动结束时,个别同学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集合,无视纪律,以至于浪费群众的时间。
发现这些不足为我院以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院将加强与学校团委的联系,变被动为主动,提前了解活动资料及要求,用心开展活动,并及时上报我院活动的开展状况,同时认真总结,用心进取,以提高团总支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2此次参加敬老院的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也是感受到帮助他人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活动,同时也是明白对于老人们,我们也是要多一些的关心,多一些的去做一些事情,其实社会也是有很多可以让我们来志愿做的事情,也是以后可以多来参加,此次的敬老院之行也是让我有一些感触体会。
关心老人,不但是作为子女要去做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要去做的事情,特别是有很多孤寡的老人都是生活在敬老院里面,其实平时他们很多都是没有什么人去看望他们的,也是只有志愿者去探望,而这其实也是需要我们多去做才行,老人们生活在敬老院里面虽然物质的方面并没有什么忧虑的,但是其实精神的生活方面却是比较的缺乏,很多的老人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经逝去了,可以说也是很孤单的,此次去看他们,和他们聊天也是感受到他们对于和他人交流的渴望,也是会讲很多他们以前的事情,会说到而今社会的好,但也是可以从他们的眼中去看到他们的孤独。而我们的探望也是让他们开心了许久也是在我们离开的时候问什么时候再去。
作为一名志愿者,其实自己也是家中有爷爷奶奶的,平时的时候也是会去关心他们,但此次活动之后也是感受到,其实自己的关心还是少了一些,在家的时候还是要多和他们聊天多去关心他们的情况,可能他们并不需要你付出多少,但是更多的是希望我们多回去看看他们多和他们说说话。他们其实也是比较的孤单,更希望我们作为子孙辈的多和他们交流,平时的时候也是少自己去玩游戏,多陪着他们一些才行,活动也是让我知道老人们以前是付出了很多,为了这个社会,自己的家庭,而今我们能享受到的这一切,我们也是要去珍惜,更是要去感激他们曾经的一个付出,更是要去多看望他们,去感谢他们曾经的一个努力才有了我们而今这么好的社会环境。
活动开展的并不是很久,但是我也是在这次的活动里面感触到自己的一个改变,更是懂得感恩,更是明白他人的一个努力,并且也是自己要多去做一些事情,去回馈社会,去帮助他人也是让自己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修养素质,并且在这些志愿活动里面我也是感受到快乐,这种帮助他人的快乐,也是以后要多去做志愿活动,多去关心老人。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3这个假期,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保护环境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针对一次性用具展开的。
在社区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家拎着塑料袋,使用一次性的纸杯,在小餐馆里,大多数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还有快餐盒等等。因此,社区领导针对此现象,展开了一次环保活动,由小区里居民自愿报名参与。
我们将使用一次性用品对我们人的身体和对社区的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打印出来。早上我们站在小区的不同入口,将传单分发给居民。假如他们有时间,我们会为他们一一做解答。傍晚,我们在社区的空旷处举办了一次活动,主要是让大家上去讲讲对一次性用品的认识,最后活动的领导对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弊处进行总结,并告诉大家如何从自己的身边进行环保,呼吁大家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品,一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虽然这一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这一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保护环境的心得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如今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同时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也知道了保护环境光是口头上说是没用的要靠我们的实践行动来证明,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如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在我们亲自打扫社区街道卫生,分发环保传单时发现虽然有些人对环保,对低碳并不陌生。可是他们在生活中却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因而并未采取什么切实的行动。甚至有些人,在我们上前宣传时,会远远的避开,一脸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或许我们的环保意识的确有待加强,我们并不能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加强实践,注重树立精神上的榜样。
让我们一起加入环保的行列,一起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4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对自己做了这给志愿感到很庆幸,做志愿者不仅能够学习到很多,还能让自己有实践的经验,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虽然做志愿者不长,但是也有我的感想。
大学时间特别充裕,所以学校经常有志愿者活动,但是之前我不怎么关注这事,还是最近我的朋友把我拉过去的,因此才接触的志愿者。作为一个志愿者,也是有要求的,首先就要有耐心、细心,因为有的活动是很需要耐心的,比如养老院的活动。在做志愿者时,要随时关注消息,一旦有活动就必须团结起来开展活动,要迅速的集合。近期一次活动,我因为不熟悉这个要求,就去晚了,害得大家等我很久,耽误了很多事情,也因此活动被迫推迟,所以我是很愧疚的,不然就可以早点到达目的地,配合好志愿者的工作。
也是经过了那一次,我对之后的未开展的活动很是关注,不希望自己迟到给他人带去麻烦。同时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学到东西的,参加了一次,就喜欢上了志愿者这个身份了,虽然有时候会很辛苦,但是我却自得其乐,很享受和大家一起的感觉,也很喜欢这种过的充实的生活。原本进入大学,因为时间很充裕,基本上上完课就没有什么事了,都是自己去支配时间,而我又是一个不怎么会去利用时间的人,一般都是无聊待在寝室打游戏,现在当了志愿者,我觉得很充实,一点都不觉得孤单了。在搞活动时,跟别人一起做事,是很棒的事情。
我想我这个大学不会太无聊了,以后有活动就去参加,不仅仅能够从活动中得到收获,还能交到一些朋友,没有事的时候还能一起出去玩,怎么都是赚到的。就志愿者本身来说,我觉得就是一个很棒的职业,能够帮助到他人,也算是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了。跟着大家一起,感觉很幸福,在活动中,我遇到不懂的,他们也都会指导我,对此特别的感谢这个团体,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我现在对志愿者充满着兴趣,我想我在这个大学里会一直坚持下去,会去让更多人接触到志愿者,然后参与进来,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到他们。我会做好志愿者的,因为它赋予了我很多,感谢有这样的机会。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5五十三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以倡导和推动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并成为我校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有机载体。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立足校园,走进社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机构,确保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力、凝聚力。
五十三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由校团委直接领导,具体工作由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学生会外联部策划、组织和实施。建成以校团委为总站,志愿者协会为龙头,以23个班级为分队的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组成了一支不断壮大发展的有序的青年志愿者队伍。
目前有我校共有青年志愿者128人,在学校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活动环境。其中有四支常年服务的青年志愿服务队:“爱校护校”志愿服务队29人,“一助一”青年志愿服务队31人,“3月文明月”青年志愿服务队41人,“保护市政设施”青年志愿服务队55人。
二、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志愿者活动的专业性、创造性。
由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一项不断进步的事业,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服务对象、以及社会环境等几方面,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必须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服务水平和认识程度等,才能有助于服务开展,服务水平的提高。
1.结合高初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课外活动时间较少的实际特点,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社会各界的先进青年志愿者到我校为志愿者做讲座,增加了我校的志愿者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热爱,极大地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2.将志愿者以班为单位开展理论学习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学习、探讨志愿者活动方向以及自身的感受;
以活动为基础,以志愿者的交流为纽带,创立专题讨论学习制度,充分鼓励并大力支持志愿者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我校在进行青年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一直把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作为培养青年志愿者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点。
三、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志愿者活动的参与性、基层性。
我校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教育”的特点,各项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独立策划、组织和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现实,磨练了意志,展现了青年学生蓬勃向上、敢于实践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提高了与人交流、懂得妥协、善于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学会了奉献、学会了负责,学会了追求,对于青年志愿者的的理解也随着活动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深。
1.立足校园,当好53中人。
(1)53中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了“校园文明公约”,并组织成立校园文明监督队,对校园内部某些不文明现象如随地丢垃圾、教室内吃零食、践踏草坪等进行纠正、实行摄像并在校园电视台播放;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师生和家长,如同学生病送医院、学习困难感到很苦恼想找人帮助介绍学习方法,心理压力很大想找人倾诉;上传和清理张贴栏信息等。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校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喊响了“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服务口号。
(2)开展“青年绿色文明校园”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号召全校青年志愿者在校园内广泛开展植绿护绿、清扫垃圾、美化环境等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青年志愿者班级服务队都将轮流到学校各部门进行义务劳动。协助老师打扫阶梯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每次活动后,各部门老师对志愿者的服务给予的书面意见反馈均为“优”.
(3)认真组织开展校园“一助一”长期结对活动。
“一助一”活动是我校青年志愿者的特色活动,在校园内以班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一助一”的对象有些是本班的同学,有些是本年级的同学。要求青年志愿者利用课间、周末、节假日对受助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功课补习、捐资助学等。根据统计,从2012年至今,参加人数从825人增加到3876人,结对数从800对增加到1900对,而且效果很好。
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建立了“爱心助学基金”,各团支部都建立了“班级爱心基金”,对生活有困难的的同学,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并且协助他们摆正心态,认真学习。
2.走向社会,做好社会人。
(1)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建立活动基地,打出具有一定社会效应的服务项目。
(2)开展社区活动,拓展社会“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工作。
我校青年志愿者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联系各社区,利用寒暑假到社区定点服务,并由一个班为一个困难家庭提供经常。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在物质层面给予受助对象直接服务,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服务,他们深入社区居委会宣传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交通法规、禁毒宣传等;打扫街道、清扫垃圾、修剪花草、搜集废旧电池、发放宣传单、辅导小学生等。
(3)开展“敬老尊师”志愿服务活动。
每年9月以重阳节为契机,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看望慰问退休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部分班级与退休教师进行“一助一”结对,定期到退休教师家打扫卫生,看望老教师。
(4)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民族地区教育做贡献。
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帮助民族地区学生的行动中来。
(5)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
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同学积极参与,确保志愿者活动的长期化、经常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模式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07-02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转向大众化教育,对提升国民素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因培养模式落后,人才的结构与质量方面与社会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切实加快教育模式改革。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背后的问题
当前,很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同时很多用人单位也找不到合适的员工。究其原因,总结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的扩招导致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加大了教学任务难度。二是毕业生对工作要求太“理想化”。有很多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要求稳定、清闲、待遇好;而且有相当多一部人认为上大学就“应该”找到好工作。三是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从上学那天起就不停地学习、考试。在大学里,分数仍然是唯一的考核标准,灌输式教育让孩子们已经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相反,他们开始厌倦和逃避。四是课程配置不合理。在中国的大部分高校,理论课还是占主导地位,很大一部分学校没有外出实践的机会,实验课也就是在实验室里走马观花,这样的条件怎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五是学生缺少良好的生涯规划。学生们迈进大学校门后,没有了家长的监督,一时间不知道每天该做什么,生活和学习缺少了目的。六是高校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部门。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就是一个摆设,有单位找上门来要人,就往下传递信息;没有,则坐以待毙;要不就是单纯的理论培训,摆花架子,起不到实质作用。
二 把握主导方向,积极采取措施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一定要认识到,培养教育学生的目的不是把学生都签到人才市场去了,就可以说自己的就业率有多高,在全省甚至全国第几名;而是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能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对此,笔者提出下面九种观点。
1.以人为本,实行差别化教育
应该对入学的新生做一下摸底调查,知道哪些学生学习基础好,哪些学生有特定方向的兴趣爱好,哪些学生不爱学习又没有方向,然后对他们分类教学。对那些不愿意学习的要争取多关注,找到他们的亮点,再慢慢引导。
2.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互动交流和协调合作
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有着灵活的思维能力,但是不愿受约束,不愿意听太多理论课,这就需要教师们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多一点“花招”,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3.推广联合培养制、双导师制等创新培养方式
以青年导师和学生组成的科研团队为资助对象,设立科研创新基金;依托科研项目、学科基地、交流项目,加快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立长效实践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培养锻炼人才。
4.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与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与内容国际化
纵观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早已从对外交流和项目合作深入到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停留在教师或学生出国考察交流的项目层面,还没有对人才培养内涵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必须在培养目标上与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目标达成一致。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立足于国内大学的改革,在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加快推进大学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全面国际化入手,高水平建设国际化学校、学院和专业,深化以双语教学和以研究性、自主性学习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师资是学校的核心要素,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依靠。一是做好师德建设,创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办好事的工作环境;二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加快教师学历提升步伐;三是培养骨干教师,发挥其辐射作用;四是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和教研能力。
6.改革专业及课程设置
做好专业需求及就业调查,精简本科专业,统筹指导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必修课程“精、专、新、深”的特点,扩大选修课程,增加交叉研讨课程,适当设置特色专业。专业的设置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育要强调特色化,不能千人一面,也不能让课程设置千古不变,不同学校应适应社会需求结构来设计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从而形成办学的多样性和办学特色,增强竞争力。
7.改变学生的就业思想
要改变学生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养老院,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的地域或行业内,要能找到一个有发展前景,能挖掘自己潜力,适合自己的岗位就业。
8.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
现在许多学生还是没有人生目标,只是盲目跟风,如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等。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生入学后即帮助他们树立目标,规划未来,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以后的几年里有针对性地学习、锻炼,避免走一些弯路。
9.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据报道,目前在就业困难度排名前三的人群中,大学毕业生排在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之前。预计“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达700万人左右。这就加大了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难度。教师们除了要定期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和面试技巧、创业技巧的培训外,还要积极建立起就业平台,实时更新用人单位信息和岗位需求信息,并通过分析历年就业情况和当年的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应该向哪一方面努力,做哪些准备工作。
三 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政策支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国家要适当给予高校自,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从实际需求出发,综合高校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合理设置专业。二是放慢扩招的步伐,合理控制研究型高校数量和研究生规模;加强对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支持,提升地位,加大投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三是政府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有志青年到大城市以外的地方去,在挑战中锻炼自己,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四是多为高校学生提供出门实践的机会,鼓励校企合作办学。五是为国内高校、中外高校之间的对外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总之,解决目前的教育难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高校、企业和学生本身的共同努力。教育模式改革要把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作为重中之重,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变高校人才教育方向,把适应发展需要,培养可塑性强,有责任感的高层次、高素质公民作为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