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阅读能力论文

时间:2022-09-07 11:12:16

导语:在阅读能力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阅读能力论文

第1篇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把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和、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和学,也参和教。假如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靠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和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和教学摘要: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摘要:“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心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和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喜好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和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和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迷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新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新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和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摘要: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索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索深化程度以及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满足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办法

语文阅读能力的练习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摘要: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摘要: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定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征;思想感情方面摘要: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功能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定、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功能。

一是判定力的培养。判定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定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练习,如“错误经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假如把“经常”一词去掉,这个判定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经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就准确。

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熟悉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练习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练习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练习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练习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练习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练习。

3、评鉴阶段

第2篇

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

第3篇

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地基,是感知语言的触角,是实现交际,促进沟通的神经。高中阶段的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延续发展,阅读材料的词汇量与词汇难度明显加大,很多学生都产生了一时无法适应的高原现象。因此,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秉承“狠抓基础,拓展词汇,打好根基”的阅读教学策略,从文本的构成源头入手,丰富学生们的词汇储备量,奠定阅读的基础。教学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1Advertising》这一单元时,笔者考虑到,随着信息传播的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广告(Advertising)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可谓无孔不入。因此,在教学前,笔者采取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们以“Advertising”这个中心词汇四面拓展,以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各种广告为素材,快速地说出与这个主题相关的词汇。在学生们苦思冥想过程中,笔者适时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学生们日常常见的广告图片或商标,给出提示,如当教师呈现著名运动品牌安踏的商标时,不少同学立马脱口而出:“keepmoving!”通过这样的词汇互动,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觉地关注词汇,夯实学生的词汇基础,为随后的阅读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二、找准关键,逆向推导准确定位内容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明确的抽象意识,因此,对他们而言,阅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审美的体验,更是一个思维漫步之旅。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英语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抓文本的关键词,以逆向推导的文本阅读思维精准定位本文结构与所需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教学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一《Uni3Lookinggood,feelinggood》时,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Dyingtobethin”这篇文本时,引导学生们采取“带着问题抓关键”的阅读策略攻克难关。在阅读前,笔者引导学生以快速横扫的方式,揪出所给问题的关键,如WheredoesAmycomefrom?(圈出关键词Where);WhatkindofpillsdidAmytake?(圈出关键词Where和pills),引导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抓着关键找答案的阅读技巧。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通过由问题再阅读的逆向推导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缩小阅读范围,精准定位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长足发展。

三、瞻前顾后,精泛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学习中,瞻前顾后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把握文本,周全有效地考虑问题,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效率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往往会引导学生学会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通过泛读快速地定位文本类型、情感基调以及题末问题;通过精读,细细品味英语文化魅力,寻找细枝末节里的玄机,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提高阅读课堂的目的性与指向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确阅读目的,采取符合自己阅读习惯的阅读策略。教学译林版高中英语二《Unit3Amazingpeople》时,笔者在课堂阅读实践活动中,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补充了一则关于BillsGates的阅读材料,通过这则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比尔`盖茨为什么被称为“Amazingpeople”。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瞻前不忘顾后、精读泛读巧妙结合的阅读策略,结合教材中有关BillsGates的简介,泛读找相似,精读破问题,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基础上,总结回答“Howcanhebecomesorichatsuchayoungage?”这个探究性学习方法。

第4篇

(一)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发散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自于自主探究,只有经过探究的过程才能提高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需求细节,设置学生自主探索的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形成师生、生生、生本多元立体对话,丰富课堂内容,发展发散思维。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巧对对联”的实践活动,根据课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编辑对联,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活动热情高涨,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交流开始了,首先展示描写蔺相如的对联,生1:“唇枪舌战斗秦王,宽容大度让廉颇。”蔺相如对待廉颇一再宽容忍让,但是对于敌人却“寸步”必争,所以横批是“一心为国”。师:果然是开门红,第一幅对联这么精彩!生2:我的和刚才同学意境相似,但是形式不同,“寸步不让对付秦王,温文尔雅说服廉颇。”横批是“智勇双全”。生1:我觉得他们将成语运用到了对联里边,效果不错!师:好!对付强大的秦国,蔺相如是勇者;对待同朝为官的门客,蔺相如是智者……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自主探究的状态,学生发展发散思维,感受对联魅力,而课堂也在学生们的唇枪舌战中神采飞扬,不时传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二)鼓励个性体验,强化质疑能力思考是学习的前提,而质疑是思考的核心,传统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打造“标准答案”,导致学生独特思维受到抑制,质疑能力匮乏。因此,聚焦细节,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做思考的主人,敢于提出质疑,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春晓》一课阅读时,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并要求在自学活动中提出质疑,把不能理解的或理解有难度的问题提出来。这下学生来了精神,平时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冥思苦想,而现在学生有了用武之地,将自己的质疑大胆的说出来,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阅读和思考,最后整理出自己的质疑。生1:既然“春眠不觉晓”,就表明作者睡得很香,那么到底是晚上睡得香呢,还是早晨睡得香?生2“:花落知多少”中“知”是知道的意思,那么综合整句诗,“花落多少”作者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这样的质疑是出乎教师意料的,同时也是令教师感到惊喜的,小小脑袋里居然有这么多的疑问。接下来教师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让同学们一起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自于质疑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个性体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设计独具匠心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小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捡拾点滴细节,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关注细节,品位精彩,进而提高创新能力。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爱”这个关键字,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整体感知,找细节”“析词赏句,品细节”和“深入体会,悟细节”。第一个环节教师请同学找出文章最令人感动的细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听到了一声叮嘱,看到了一双紧握的手和一个恬静的微笑;第二个环节中学生紧紧抓住“虚弱”“紧握”“麻木”等词语感受那份朴实的亲情;第三个环节学生结合阳光这一环境描写,慢慢感悟那份默契的人间亲情。在学生充分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请同学用一两句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写得生动极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丰满而真挚的感情。

三、总结

第5篇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能力;提高;成才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对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经常阅读的妙趣。如果要真正获得语文的能力,语文不仅要靠学生的学,也要靠教师的教。学和教要紧密结合,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的重要课题。所以,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体验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根据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灵活制定合理的、可行的阅读策略。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轻松阅读、感受阅读,并从中体会到乐趣。在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阅读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提高创造性思维,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尊重分歧,符合当代教育改革潮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下面就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语文阅读能力的学习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激发阅读兴趣、开启思路应在学习训练的开始,这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作为教师,应当运用什么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路呢?①朗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要经常开展诗文朗诵比赛,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良好语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②推荐适合学生的、学生喜欢的读物。学生阅读后,会有阅读体验。应给学生提供一个畅谈阅读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分享阅读体验,并从中体会到阅读的妙趣。③学生相互推荐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分组活动,课前做好准备,运用多媒体,更直观地向学生们介绍有关作品的信息,使学生开启阅读的大门,走进文学世界。上述活动形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最大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成为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关于阅读习惯的培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多读多思的习惯,可促进学生的感悟能力的提高,对增长文化底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学思结合,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开拓思维,解放思想,非常有益处。精读善思是培养阅读习惯的一种方法。阅读与写作也是分不开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养成多写批注,多写心得的习惯。这样既能做到学以致用,妙笔生花,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关于课外阅读的引导

如果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指导学生拓展阅读面,拓宽视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更是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拓宽阅读面,既可以使学生提高积累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这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其终身受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1)推荐书籍。要合理选择书籍,只有读好书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情和国家规定,推荐课外书籍。例如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必读书目、中外名著,还有报刊,如《读者》《语文报》等,都可以推荐给学生,使其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扩大知识面。

(2)指导学生勤写感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读和写的相融合,只有多读,多积累,才会多感悟。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感悟能力的培养,勤写心得,可以针对文章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物进行评价,或写读后感,或写从中得到的收获。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3)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学生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摘录妙词佳句的好习惯是有益的。教师多检查,也可起到督促的作用。

四、关于阅读方法的传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执行,还要从范文入手,从初读、精读、品读三个环节来传授阅读方法。

(1)初读文章,学会如何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普通话,准确无误、自然流畅、停顿恰当地朗读,在此基础上分清结构,画出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一文,要在读的基础上归纳文章的内容,分清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两条线索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2)精读文章,深入探究课文蕴含的知识。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的、基本的手段。要有章有法,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师也应根据文章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对文章加以分析。在此期间,应鼓励、提倡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见解,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益处。

(3)品读文章,妙语连珠。品读文章,摘录文章中的妙语佳句,多方面、多角度地品味作者的情感意图,语言的妙处,挖掘语言隐含的意义,感受文章的意境,积累并背诵佳句。例如七年级语文上册朱自清的《春》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学生可从修辞手法入手,分析此句的表达效果,也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来感受文章所表现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意境,这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感悟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第7篇

【关键词】问题及现状 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新课标提出: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阅读作为语文基础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的束缚,在阅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改善、补充,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阅读的现状及问题

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倡导研究性的学习,即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但是在教课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教师盲目的引用新课改理念,使探究模式演变成另一种灌输性教学,换汤不换药,其学习的合作性完全得不到体现。教师诱导学生按照自己思路进行思考,按照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发挥不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也习惯了“老师讲,自己记”,建立了一种“反正早晚都会讲答案,何必思考”的潜意识,学习不积极,没有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学习的兴趣。

现在课堂都提倡“自主学习”,但是在一些课堂上,一些“自主”的形式变成了“放羊式”的学习模式,这些“自主”呈现出了一种散漫的学习氛围,真正的“自主”,并不是在形式的自主,任何学习都是需要有纪律、有目标的,是不可能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的,就像真正的“民主”并不是完全人民做主一样,是在人做好本职的工作,维持好自身的纪律的同时获得的相应的权益。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争取的引导,在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知识的时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的大脑和创新思维。

很多教师太过于按部就班,在阅读中,一些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发展等陈述性的知识,只要学生认真阅读过,就能自行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部分教师也要学生进行探究、讨论,还一步一步的做出解答,初中的学生已经不再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在上课时候突出重点解答每一堂课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性。每篇课文都是独特的,在学习课文的时候,紧扣文体独特之处,紧扣文章的中心思想,紧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要表达的社会意义,以前学过的概念不在作为重点进行讲解。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注重学生情感差异

兴趣是学生学习原动力,没有兴趣就没办法好好学习,教师在课堂中摸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使平淡枯燥的课堂变得富有情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刺激学生进行学习。构建活跃的阅读课堂。

在学习课文《桃花源记》一课时,用“世外桃源”和陶渊明的诗句进入,并在上课前要学生构想出自己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在课上要学生进行简短的描述,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就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然后再引入课文进行学习,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老师进行文章录音泛读,要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并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文章中的意境,然后全班进行讨论,找出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同时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感悟力都是不一样的,在阅读培养中,个人的情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的想法、看法和自己独特的认知能力。初中的阅读课程,也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的空间,这就为学生进行进行创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教师要充分的要学生进行阅读,然后自我分析理解,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补充的作用,要学生亲自去感受每篇文章的“美”,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在课堂上讲解、分析。

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注重学生的感情倾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要因文制宜,选择有美感的文章进行多的阅读和分析,只适合读后作为材料的文章就不多做无味的讨论讲解,要学生多读几遍,加深记忆即可。

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班级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收获,创造多样、灵活的阅读方式方法。

三、增加课外阅读量,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国,从古至今,文人、教育家就对课外阅读十分的重视。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要学生走出课堂,多阅读课外的书本名著,增加自身的阅读量,提高自身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自身素质。不重视长期的积累并加以运用是无法学好语文的。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休闲类的占据了主导地位,冒险的、言情的小说被学生“广为流传”。这些著作和经典的文学类相比,没有语言美,没有哲理性,内容比较庸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地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地课外阅读,借助丰富地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地心灵,充实学生地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地重要措施。因此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给学生制定详尽的读书计划,要让读书活动收到实效。并且定期开展丰富、积极的读书活动,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长久的计划和坚持,从而引领学生去感悟到真善美,体会到阅读给心灵带来的愉悦,从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开发创新的精神和思维,全面发展,做一个全能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谢素荣《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教学实践》

第8篇

关键词: 语文阅读鉴赏 实践能力 巧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入”就是提高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利器”。正如太极武学所云:四两拨千斤。何谓“巧入”?“巧入”就是找准突破口,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思想。整体巧入包括五角度:标题、作者、注释、题目和关系。

一、标题巧入法

标题通常是文本的灵魂,是对所写文章的一个概括,一看到标题就知道文章大概写的什么内容,通常能揭示内容、表露心情、展示思路。比如《观书有感》、《别舍弟宗一》、《寻隐者不遇》和《望月怀远》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观书有感(其一)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分析:先审视诗歌的标题:“观书有感”,就是观书得到的观书启示,那与“方塘”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进一步分析,就可以明白,诗人是将方塘喻为明镜,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而不会简单地认为是小湖水的风景描写。

答案: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只有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总结:如果仅就诗句来看,要理解其思想内容,难得其要领,而题目告诉我们这诗是抒发观书后的感想。

二、作者巧入法

文本作者有独特的人生历程,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经历。因此,“知人论世”对于读懂文本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是古人读书的一条重要经验。也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例2:知人:

屈原――九死不悔 陶渊明――世外桃源

李白――笑傲公卿 王维――诗中有画

论世:

盛唐建功立业 北宋积弱多病

晚唐王朝衰败 南宋偏安一隅

总结:诗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因此,要深刻理解一首诗,必须了解作者的状况和时代背景,这对鉴赏诗歌十分重要。

三、注释巧入法

有时,拟题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便于考生理解,会提供一些相关注释――或作者简介,或写作时代,或语句、词语的注释等。这些注释往往可以用快速进入文本,并且很好地把握文本的真正写作意图。

例3: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为》,第14题: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亲人们》是一本诗集,《为》是茅盾对这本诗集意义的评价。茅盾写得比较隐晦,学生能较多把握的信息是:这本诗集是在讴歌光明;茅盾肯定这本诗集。仅此而已。但是文本下面有写作年代――1944年2月14日,这不正是在抗战时期(1937――1945)吗?如果把这个重要的写作背景漏掉,这条题目就不能真正鉴赏到位。

答案:为诗集的诞生而惊喜,讴歌呼唤光明的诗人,激励抗战中的军民。(6分,一点2分)

总结: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文本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者情感倾向。

四、题目巧入法

此处“题目”不是标题,而是出的考题。有时拟题者会引用“名家”的评点,或者其他与之相近的诗句或者语句,让考生鉴赏“名家”的评点是否有理,或鉴赏其他作者的异曲同工。

例4:盐城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泊公安县 陆 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①陆游经公安入蜀已辗转八年,今回京“廷对”停泊公安。

有人说,尾联与《诉衷情》中的词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明两者共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析:尾联“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不太好驾驭,但是题目中给你的另外一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似乎直白得多。而且题目中说两者共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问题就迎刃而解。

答案:壮志未酬之憾;人生衰老之感;前程渺茫之意;对统治者的失望之情。

总结:题目中的限制、暗示等,相互比照,对比思考。只要能充分挖掘好,就能成功鉴赏。

五、关系巧入法

景,即意象。阅读诗歌时,挑出诗歌里的意象,大概归类是乐景还是哀景。常识性的判断,应该都是可以的,比如冷色调的景肯定是哀景,等等。诗歌的情感,也进行初判断,是乐情还是愁情。如果一致,则是以乐(哀)景写乐(哀)情;如果不一致,则是以乐(哀)景衬哀(乐)情。

例5:(淮安市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分析:“蝉噪”以有声衬无声,“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作者的情感应该是孤独寂寞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很明显写的是歌吹的欢乐场景,与本诗的感情基调一结合,立刻判断:以乐景衬哀情。

第9篇

【关键词】文言文 提高 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在实施建议部分要求: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的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关键。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欲要工其事,必先利其器

1.1 学会使用工具书。

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的时候,自身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样,当我们学会了使用工具书的时候,我们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文言文学习最常用的工具书主要有《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辞源》(修订本)以及杨柏峻著的《古代汉语虚词》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须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工具书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如笔画、部首检字法,音序检字法和四角号码检字法等。工具书的使用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在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工具书的作用来解决问题,效果要好。但是工具书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学生自己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分析。

1.2 学会一些语法知识。

中学生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定词汇量的积累,学生应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实词是意义比较具体的词,离开了文言实词的积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实词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古汉语的实词多一词多义或多词一义、古今异义、词性的活用、通假现象等现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

1.2.1 一词多义。如:“益”字,在“少益啫食和于身”中译作“增多、增加”;在“满招损,谦受益”中译作“利益、好处”;在“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中译作“更加”等。多词一义的如:吾、余、子、朕、臣、妾等都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法。

1.2.2 古今异义词。包括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等。词义的扩大如:“河”字,在汉代以前,“河”特指黄河,一般的河流多用“水”来表示,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河内”春秋战国时代指黄河北岸,“河东”指黄河以东。在“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河”也指“黄河”,后来词义扩大,泛指河流。词义的缩小如:“宫”,古代“宫”泛指人们居住的房子,后来只有皇帝居住的房子才称作“宫”,做皇宫、宫殿之意。现在仅指皇宫、少年宫,词义较古代缩小了。又如“臭”古代泛指所有气味,现在则专指秽气。词义的转移如“恨”字,在古代“恨”是遗憾的意思,“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作“痛心遗憾”讲,后来词义发生了转移,“恨”指仇恨。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逐字审视的习惯,了解这些字的古今变化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1.2.3 了解实词的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今汉语语法的重要差异之一。 实词的活用实际上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词性变化和词序关系。

词类的活用最主要的是掌握名词、形容词、动词的用法。首先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本是名词,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游泳”。其次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本是形容词,指长短,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为“说坏话”。再次是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使之活”之意,即“获救”之意。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破咸阳者王之。”“王”是“让他为王”之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既来之,则安之。”“安”,是“使之安”之意。最后是意动用法,包括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是“认为我很美”之意。另外少量的数词也有活用的现象。掌握了词类的活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

1.2.4. 了解一些虚词的用法。古今汉语的差异还表现在虚词的使用上,虚词的使用是阅读古文的难点之一。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共三十二个,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是副词,包括其、惟、即、且、故、遂、则、既、因、盖、安、或、乃、已等;二是介词,包括于、以、为、因等;三是连词,包括而、以、则、乃、然、虽、遂等;四是助词,包括之、者、所、夫、盖、也、焉、矣、耳、乎、已、为、哉等。有的虚词兼作两种以上的词性,要注意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虚词的含义。熟悉了虚词的用法之后,对文言文的阅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2.5 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古今汉语句子的成分基本相同,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古代汉语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高中语文教材列举了四种特殊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判断句的主要格式多种多样,有用主语、谓语的前后顺序表示判断;有用“……者……也”表示判断;有用副词“乃、即、皆、非”表示判断;有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等。被动句的句式有用于引出主动者表示被动;有用“见”字表示被动;有用“见……于”式表示被动;有用“为”表示被动;还有没有标志的等句式来表示被动。倒装句的情况主要包括主谓倒装、动宾前置、介宾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情况。省略句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等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地总结这些特殊的用法,并形成系统的知识,高屋建瓴,学生就不会对文言文阅读望而却步了。

另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信、雅、达”的翻译标准,也要注意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文学史、天文、地理、历法、官职等知识,加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帮助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就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学习的,因此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首先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尤其注意通假字和多义字的读音。然后分清句读,不要破读。最后读出语气,不可唱读。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方法的指导,如:确定重音的方法,掌握速度的方法,以及语调的变化等。桐城派讲的“因声求气”, “声”就是文词的音节美,“气”就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形成的气势的抑扬疾徐顿挫。 古人就是在疾读和缓读,久读和熟读中悟入的。

当然诵读要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来玩味。高中教材是精选之文,因此要立足于教材进行诵读练习。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背诵文本,借助课内外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的背诵,以期在学生头脑中多储存一些文言文的信息,锻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是提高高中生文言文能力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只有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教师可以根据古汉语的特点,追朔字源,帮助学生积累字义,激起学生的热情。(2)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文言知识库”,形成一个知识链。(3)教师可以授之学生利用字形特点,猜测字义、词义等方法让学生找到阅读古文的“入口”,真切体验到翻译古文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阅读古文甚至会变得很有意思。(4)教师应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让学生读完文言文后,谈古论今、以古论古,让他们的思想在分享阅读成果中撞出美丽的火花。

总之,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一些必要的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主动的阅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共同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因为现在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同时还是学生主动的学的过程,离开了谁都不可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周振甫著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

[2] 古代汉语基础.吴鸿清编著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3] 文言津逮.张中行著 [M] .北京:中华书局,2007.5.

[4] 古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训练. 严修,杨剑桥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

[5]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刘飞凤 [J]. 教研天地,2004年 第7期.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