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时间:2022-07-29 08:41:37

导语: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第1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才能起到实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人员的安排、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等等,都应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制度。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国家级、省级的,也有学校甚至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考虑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等。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还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性。

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多样化;思考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外皆然,毋庸置疑。因此,各高等学校对毕业设计都非常重视,在设备条件上不断加大投入,在过程上严格检查,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一、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的可行途径

(1)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及工程训练项目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当前,国家级和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工程训练项目正在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其影响力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体现。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参加的学生更是与日俱增,需择优选拔。全国性大学生创新论坛和工程训练比赛定期举行。在这种形势下,可以将国家级或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工程训练项目作为大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来执行。用学生的实践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成果,用项目总结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中论文内容和格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毕业设计,以作品公开展示和现场汇报的形式完成答辩。

(2)结合各种设计大赛项目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全省或全国性的挑战杯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正有规律有秩序地开展。由于就业、求学和兴趣的驱动,参赛人员日益增多。将这些大赛内容作为毕业设计任务来完成,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参赛项目进行理性思考、深入研究,进而撰写毕业论文。把论文与参赛作品共同作为毕业设计成果。这样,由于研究时间加长、投入增多,加之参加竞赛的多数学生是出于兴趣驱动,因此学生乐于投入精力,易于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3)通过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完成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好,科研总结和写作能力较强。经引导和正确选题,他们完全具备发表较高水平论文的能力。学生撰写论文的动力,一方面来自自身素质和兴趣;另一方面是来自继续求学,尤其是国外求学的需要。为了被所申请的学校录用并获得高额奖学金,对计划出国求学的学生来说,撰写论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学生可以申请用他们的论文作为毕业设计成果。这样,一举两得,学生易于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4)灵活的毕业设计周期。改变毕业设计仅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的固定周期。即使是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也可以提前到最后一个学年或更早些。事实上,除考研学生外,其他学生在第7学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时便可以开始毕业设计工作。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而第8学期也不必是单纯的毕业设计,可以开设一些诸如学科前沿课程或讲座课程(选修性质),从而减少由于单纯的毕业设计任务所造成的纪律松散和时间浪费的现象。对以创新性实验项目、工程训练项目、竞赛项目等作为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其开始时间更是灵活机动。

二、多样化毕业设计的可操作性

(1)先从外界条件来分析。由于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工程的推进,各高等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格外重视。通过利用教师的科研条件,并借助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较早地开展实践性锻炼。教务部门使这些实践环节规范化、制度化,落实在了本科培养方案中。并在政策上加以引导,例如在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评比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活动。这就从硬件设施、制度建设和政策激励等外部环境上为学生营造从事实践活动的和谐氛围。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学院,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学院还建有本院的创新实验基地。每年都积极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各类竞赛项目,并为全国交流提供平台。2009年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2010年承办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学校明确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付出时间并提供条件,亲自指导学生从事创新性实践活动。

(2)再从内部条件分析。学生也非常渴望得到符合自己兴趣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以便为就业、升学(尤其是异国求学和保研)奠定重要基础。学生在自己的推荐信中都希望有对实践能力的描述,因此学生对这些实践性活动格外积极。

在具备了足够的实践机会,并且得到越来越多学生响应的情况下,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也就具备了改革的外在和内在条件,亦即可以开展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使得在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环节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以便对传统的毕业设计进行有机补充。教学管理部门向学生公布可能的毕业设计形式,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也可选择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这样,学生处于主动,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规定的形式和题目。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多样化毕业设计的特色

(1)利于个性化毕业设计教学,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毕业设计形式,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孕育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

(2)抑制论文抄袭或网络拷贝等学术不端现象。因为学生所从事的毕业设计内容符合其兴趣,学生处于主动选择。不像传统的毕业设计那样,学生被动地接受着规定的任务和程式化的过程,无奈之中便选择了抄袭。

(3)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及其他实践性项目,从事这些项目的同学可以一举多得。

(4)毕业设计成果可以和未来创业项目相结合,迅速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促进就业。

第3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思维;改革

1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现状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最后一个培养环节,毕业设计的完成,是大学本科4年教育完结的标志。毕业设计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予以实施的一个过程,是对本科学生4年大学教育的一次系统检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1]。当前各高校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使得毕业设计环节的现状并不容乐观。1.1缺乏思考和设计毕业设计环节目前基本设置在大四第二学期,然而,这个学期也是本科毕业生们找工作的高峰期,难以就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根本无法将心思集中在毕业设计环节上,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和老师就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设立毕业设计,大部分的同学就是直接从指导老师那里拿课题,根据指导老师设定的方案直接做实验,但是有些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实验是什么,不清楚自己的原料、产品的来源、组成、性能等,不知道整个实验过程中产生了什么等。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对整个实验的思考和设计,不会反思自己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认识度和积极性不高。1.2选题不够科学目前,高校毕业设计普遍存在选题难易不当,工作量差距较大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完成项目结题工作,给本科学生选择过大的课题,超出普通毕业设计环节的工作量;而有的老师主要注重于教学,本身并没有科研课题,所选择的毕业设计环节可能一周时间就能完成,工作量远远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要求,起不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2]。1.3毕业设计教学时间安排不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环节都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就业压力过大、实习基地缺乏等各种因素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水准和教学效果。据粗略统计,目前绝大部分学生真正用于搞毕业设计的时间平均不足规定的一半[3]。一部分的学生或在试用期间,或已正式在单位开始工作,而单位通常无法提供毕业设计的课题,这部分学生就只好在业余时间或请假回学校做教师给定的课题(考研的学生情况类似),甚至是找学弟学妹帮自己做课题。更多的学生则因为面临就业,其主要精力都放在找工作、面试、试用上。还有少量学生,虽然花在找工作上面的时间不多,但也并不认真做毕业设计。总体而言,把主要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的学生并不多。1.4写作质量问题即使做好了的毕业设计,也需要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但近年来发现,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论文写作水平低下,格式不规范,语言基本功差,语句不通,错别字多,外文阅读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较多,个别甚至出现有抄袭现象[4]。

2造成现状的原因

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所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个体责任,有来自于不同层次的影响,包括社会、学校、老师以及毕业生本人。下面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2.1学生自身因素发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现如今,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的关键体现。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节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根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重点跨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支撑发展,从现实紧迫需求出发,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根本任务。国家提供了良好的科创环境,实验设施,一直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综合人才的最主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阶段。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整个毕业设计核心和重点,是关系到毕业设计工作质量、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如何在毕业环节中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攻关精神,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4改革可以采取的方式

4.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积极性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表现。也是人内在潜力的一种外在发挥。学生在设计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学生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既是受教育者,更是主要实施者,此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更为突出[3]。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1)提高自主设计的能力;(2)多进行启发式教育,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展示他们的才华;(3)培养兴趣,紧密结合实际;(4)提升教师素质,专业基础教学应该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专业课实践教学质量[9,10]。此外,还可以设置如“模拟竞赛”“仿真教学”等激4.2建立信息平台据徐州师范大学在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不能劳逸结合、有效地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更多的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放弃[11]。所以,积极开拓新型学习模式势在必行。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学习比较有好感,喜欢接触电子版的知识,而非课本。网络的便捷更是有目共睹。我们可以开始通过网络途径,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12]。例如:建立一个专供学生教师讨论的网络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们不仅可以和该校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还可以和外校的,甚至是国外的进行学生交流。通过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别的学校,甚至国外关于毕业设计的一些有效措施。同时可以在校内开设电子阅览室,再配有相应的指导老师,促进信息素质日常化,使专业知识全面化,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方便。4.3采取小型会议模式,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固有思维已经过时的今天,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是一种毅力,创新是一种拼搏。本科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开发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在未来工作中应该具有的刻苦、坚韧、务实、不怕困难的奋斗品质。通过创新论坛,研讨会的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更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次小型的会议,不需要太官方,提供的只是一个交流平台,大家各抒己见,或许会争执,但是会让学生增长见识,取长补短,从而取得进步,最终的结果就是双赢。4.4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学生交流现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创新火花的迸发也往往发生在学科交叉领域。交叉学科,顾名思义,就是超过一个学科进行的研究。学科交叉,可以改善因知识单一带来的局限性,通过学科交叉,提高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度,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这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要。

5结语

第4篇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不足既与环境有关,也与教学过程有关,物理学是大学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教学过程的刻板化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潜力。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有效刺激学生具备一种突破固有理论的“疯子”思维,合适地引导学生延伸创新外延,再结合灵活的高校创新实现机制,使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瓶颈得到有效突破,逐步体现基础学科在创新源动力及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比较优势。

[

关键词] 物理教学;大学生创新;“疯子”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54-03

[收稿日期] 2014-10-14;[修回日期] 2014-11-25

[作者简介] 孙锡良(1971-),男,湖北武穴人,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物理理论与实验。

近几十年来,中国教育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与质量明显得到提高,但是,与之不相对称的是社会创新力却没有相应提高,甚至有倒退迹象,尤其是大学生原始创新的精神与动力有明显减弱的趋势[1]。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教育体系的设计有关,另一方面则与老师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关。教育体系设计的不合理让学生耗费了大量精力消化无用的知识,大量时间浪费在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科目上。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习惯于用规范性与合理性来要求,极少用科学上的非理性思维进行引导,学生缺乏跳出常理的冲动和否定现实存在的勇气。从最近公布的国际高水平科学家创新论文数排名来看,全球6 000多名入围者中,中国大陆只占了5位,其中还有两位长期在美国做研究,说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力,必须尽快突破传统的思维瓶颈。

制约大学生创新的思维瓶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敢想,二是不会想,三是空想。不敢想,是创新能力不足的起始点[2]。古人能想到“顺风耳”“千里眼”等夸张的战争工具,体现了他们对某种先进力量的渴望,虽然他们自己没有实现真正的突破,但后人帮他们实现了:人类利用电磁波传输就可以收听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声音,人类用视频信号可以看到世界任何一个位置的人与物,人们可以利用gps系统观察到地球上小于1米的物体。不会想,主要原因是理论与实践基础的浅薄,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足,大学教学最缺乏的就是这一点。物理学本是关于自然界最本性的科学,也是最能启发学生创新的科学,但由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师水平的局限性,没有让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有部分大学生敢想也会想,但不愿意把自己的思想通过实践去验证,或者说没有创新实现机制,结果全变成了空想,自然不会有创新成果的出现。

一、 努力培养大学生突破现有物理理论的“疯子思维”

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结论延续了近两千年没有受到任何质疑,直到伽利略的实验才打破这种“常识”。然而,这种历史性的打破并非易事,伽利略的行为被宗教裁判所认定为,并称他的行为是疯子行为,罗马教庭审判他终生监禁,后来改为软禁在家。即使这样,伽利略仍然里程碑式地改变了物理科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质疑应成为物理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常态思维,包括对经典物理理论和近现代物理理论的质疑。质疑是物理学发现新问题的源泉,物理学家或者物理学爱好者提出质疑必须要带点疯子的特征,所有人都怀疑你,你也必须有坚持探索与验证的决心[3]。爱因斯坦是近代公认的最伟大科学家,他的理论E=mc2已经成为物理学不可动摇的学说。但是,这个理论真的就是终极真理了吗?为什么与光速是平方关系?为何不是1.5次方?为何不是2.5次方关系?为什么一般公式的指数全都是量子化的?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可质疑的,哪怕99.99%的人都说你无知。

哲学讨论中,经常会提到相对真理,而物理学理论中则有很多“绝对真理”,比如说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在可见的宏观世界,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找到绝对相同的两件物品,即使是同一模子印制出来的两个物件也不可能绝对相同,而物理学中却把所有的电子认为是绝对相同,做出绝对结论的科学逻辑是电子绝对不可能再有下一个层次的分级。事实上,电子是有质量的,有质量的东西就有理论上的空间构成,有理论上的空间构成,就应该存在结构相异性,电子真的都一样吗?守恒是普遍规律吗?

二、正确指导学生拓宽现有科技创新的外延边界

物理学是基础理论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都不是简单的说教哲学,归根到底它还要服务于人类,也就是说要能够应用到社会实践,与工程科学实现有效对接。当前的物理教学显然缺乏对学生的广域性引导,学生的创新始终局限于教学科目内部,教与学都和创新联系松散,降低了物理学在大学教培养过程的可容纳地位[4]。

物理课堂中经常会讲到压电体,它是一个受压产生电流的物理过程,很直观地把压力和电流串联在了一起,工业中也有一些应用。不过,有关压电体的拓展应用还远远不够,比如说与能源消费的联系,在任何一个城市中,汽车已经成了只比人少的运动物体,它要消耗很多的能源,不停地运动着,却缺少能量回收系统,如果把汽车行走时产生的压力通过压电体产出电能储存起来,不就是间接将一部分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了吗?这类课堂引导非常有用,不但可以对压电体本身深入研究,还可能交叉研究储能技术和能量回收系统的构成。

在现代冶金技术中,如果要从原矿提取可用金属,几乎没有一种金属不需要通过化学过程,几乎没有一种金属的冶炼过程不产生环境污染,物理学在冶金技术上的应用被完全漠视。然而,物理学是不是就不支持传统冶金呢?恐怕不一定。在电学一章中,经常会提到粒子的偏转问题,带电的粒子在电场中偏转轨迹不但与电场有关,而且与带电粒子本身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的粒子,从原理上讲会有不同的偏转轨道,如果能把这一特性应用到金属元素的提取上,是不是有成功可能呢?不妨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构建物理模型,一方面,可构建不同带电粒子在同一电场中的偏转规律,另一方面,可构建不同电场对不同粒子的偏转影响。把两个模型进行对比,有可能找出各种不同粒子的偏转可筛选性,从而建立一种金属分离技术的理想模型,为物理冶金提供理论支撑,如果真能实现生产实践,将是冶金技术领域革命性的突破。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电场和磁场是传统章节,教学过程比较单调,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电场测量和磁场测量也已经是成熟技术,学生的创新空间不大。然而,老师可以把电磁场与人体的生物场紧密联系起来,在现行的人体识别技术中,有指纹识别技术和面部识别技术,前一项已经十分成熟,后一项也正在完善之中,唯有生物场识别技术无人关注。生物场的存在是无可争议的,并且每个人的生物场都不一样,具有唯一性,当前最大的困难是生物场的测定,如何将物理学的电磁场技术与生物场技术从理论上融为一体就十分关键,电磁场可以相互转化,生物场是否可以与其实现相互转化呢?如果可以,测定场强就有可能性,如果每个人的生物场都能有效测定,那么,不但只是应用在识别领域,而且还可以利用它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用物理的方法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依赖。

三、创造条件带领学生把创新设计转变为创造成果

青年大学生可能不缺创新思想,可能也不缺创新动力。然而,真正要把他们的创新热情转化为创新成果并不容易。有好的想法,并不一定有条件让其实现想法,实现了由想法到设计的转变,又不一定能够让其初步设计转化为现实成果,转化为成果以后,学生又不一定能够享受成果带来的好处,往往因多种原因名利双失,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5]。

激发创新思想是老师的责任,把创新思想转化为具体设计既要依靠教师,又要依赖学校创新基金的支持。有了设计,再把设计转化为成果,既要看设计的高度,还要看成果转化的通道是否理顺。如果高校管理者能够把从“思想激发——创新设计——实践设计——成果转化”的一条龙服务做好,青年学子的创新力会是巨大且无穷的。

目前,比较好一点的大学院系都有创新实验室,也有创新成果展览室,但是,大部分都流于形式供参观之用,并不能起到对全体学生的创新激发作用。对所有应用型实物性创新,应该采取公开展示的方式进行推广,对每一项成果的理论、设计、成果、获奖及应用等全貌再现,以鼓舞有志于开拓创新的智慧型青年投入到创新活动当中。

四、结语

物理学从传统意义上讲是一门理论基础学科,从现代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的支撑学科。物理课堂不但是经典理论的传播课堂,也是科技创新精神的诱发地,突破创新瓶颈,不能只靠定向的科研项目,同样可以依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以及丰富多彩的演示教学。要有效地把学生的思想引导到创新思维当中,而不是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学生疯狂地渴望创造新的知识,创新才算是真正的起步。科技创新是“思想疯子”的爱好,不是所有人的产品,物理学是最能塑造“思想疯子”的课程,是各工程学科永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亚联,张昱.大学物理创新教育与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理工高等研究,2003,22(6):49.

[2] 梁乃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学[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1, 6(11):178.

[3] 陈沙欧,孙欣.理工结合开放办学培养物理学科创新人才[J].高教研究,2013(26):82.

[4] 李松龄,李明雪.高等物理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11,97(3):142-143.

第5篇

关键词:创新素质教育;松散型;辅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36-03

一、引言

为拓展大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创新能力,大学等教育机构在除了正常的基础和专业教育以外,应该积极鼓励和提倡学生将业余时间利用到创新素质的提高上来。另外,教师为解决教学与科研中出现的学科交叉问题,需要建立一定的松散型兴趣小组来弥补课堂内容的不足。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很多老师都是按照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进行组织、管理和运营。其总体成果往往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为解决这一矛盾,本研究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分析、整理。总结出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探讨在操作和运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便于为以后的模式推广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有关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的研究,国内一些院校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对于如何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创新素质教育尚无一套成熟的模式、方案或指导思想可供借鉴。在模式探索上表现比较突出的有两所大学:一所是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本着“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原则开始创办少年班。从实施30多年来的结果看,该模式初期达到了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的基本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一些“神童”最后前景暗淡的现实以及普及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该模式的发展颇有争论。另一所是2012年开始公开招生的南方科技大学,其基本方略是借鉴香港科技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模式和经验,实施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三重螺旋模式,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些985和211院校在借鉴“科大模式”的基础上,也在各校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其基础类同与以上两大学的做法,都要求学生精与特长且具备较高的素质,比较强调学生、学科和环境的相对独立性,不适合在普通大学或学院中推广[1]。那么如何瞄准学科和环境的相互融合,不仅强调专业素养的培育,而且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最终提升创新能力就成为普通大学或学院需要解决的课题。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些很有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通常采用兴趣发展俱乐部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素质和创新素质教育。任何人只要有兴趣,均可加入俱乐部成为部员,俱乐部成员能够在指导教师的系统化训练中从大一开始就接受比较完整的教育。这一模式作为正常教学的强有力的辅助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自然过渡水平。但是在实际运作当中,各国各校会因各自的情况略有不同。表现在区别方面:法国和德国的起点较高,主要通过公开题目来选拔优等生;美国注重普及面,通过针对个体差异的补齐方法来达到目标[2];日本则是依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重点培养。兴趣俱乐部模式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学科交叉,人文关怀,寓学于乐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设定小比率淘汰机制,可在较大范围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因为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所学专业不同,在相同兴趣小组内,创造活动比较密集,学科交叉更为普遍,交流非常频繁,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专业教育”的框架而实现“素质教育”,易于各成员能力的快速提升[3]。

综合考察国内外的情况,不难发现:要进行较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教育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离不开广大知识面广、热爱教育、有创新思维的教师的积极参与;作为对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补充或辅助,应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化专业化的讲座教育;要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题目,设定目标并帮助其实施[4]。针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要及时交流,及时解决,及时总结。

以下就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本科生创新素质教育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三、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参考国际国内相关高校在此方面的基础上,积极展开针对大学生的素质和创新素质教育的探讨活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创新素质教育所必备的软硬件环境需求分析与解决策略;(2)创新素质教育在辅助主体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3)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的建立、操作和运营方法。

针对上述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首先,以兴趣小组为基本构成单元,调研学院、系、教研室的软硬件支撑能力和支撑范围。其次,以软支撑为主要协调对象,聚集相关科教人员成立课题组,制定建立和推进兴趣小组的规范化操作指南。然后,分析学科交叉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协同攻关机制。

2.以参与创新素质教育兴趣小组的本科生为主要对象,由课题组的指导教师调查其知识结构、基础能力、兴趣爱好、目标规划、思维模式和专注度。将调查结果按照“保证课程教学,提升专业能力,松弛培育过程,强化教育结果”的方针提出指导性原则。

3.在兴趣小组的运行过程中,详细记录所发生的各类状况,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根据分析结果修正操作方式并验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与修正,整理出普适性较强的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的建立、操作和运营方法。

四、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概要

依托教育部在985和211院校实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平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和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在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的指导和推动下,分别进行了以研究课题和应用开发为主要对象的兴趣小组。经过多年运行,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

1.创新素质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1)以兴趣为主导的自觉自愿原则:对有兴趣和生涯/学业规划的学生,按照其思维活动方式设定培养方法;对无兴趣爱好或说不清但又希望提升自己的学生,采取先诱导,后培养的方法。学生进入兴趣小组后,有随时可不提供任何理由而退出的自由。(2)以保证课程教学教育为前提的原则:所有加入兴趣小组的成员,必须保证在加入之后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影响正常的大学教学活动。如有一门考试成绩不及格,指导教师应该建议其退出兴趣小组,但是否退出由学生本人决定。(3)以提升综合能力为主旨的人文关怀型教育原则:科技创新活动应以科学发展规律为指导,结合科学哲学史和现实环境,通过总结历史时空发展过程的各种经验和教训,通过形象的故事教授枯燥的知识,寓教于乐,熏陶学生的创新观念。(4)以尊重学生主体的探索性活动为原则:由于各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应该遵照循序渐进的方法,允许失败,但必须找到失败的真正原因。指导者即便预测到某个过程中潜在的细节性错误,在告知学生后,仍要鼓励他尝试自己的想法,指导其在失败中进步。

2.松散型兴趣小组的建立和运行模式:(1)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主要引导兴趣小组成员积极申报科学研究与创新项目,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在申报阶段,仅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不设置其他约束性条件,极大地降低了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的入门门槛。在结题阶段,邀请专家教授组成项目评价团,以创新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前景和实施过程对每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价。(2)各学院、系、教研室主要负责兴趣小组的实施过程管理。当参与的学生较多时,协调并敦促相关教师接受培训和指导后加入指导教师行列,既可解决因指导教师不足的缺陷,又可培养青年教师在专业和教育两个方面更进一步的提升。关联比较紧密的系和教研室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形成团队,为较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创造条件。关联不紧密但是学科间有交叉的项目需要跨学院实施的,由学院进行资源协同。(3)指导教师负责具体的实施过程。具体包括:项目指导与推进,小组内部讨论,任务与人员的协调。配合学院、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的督导、检查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信息、数据和资源共享,并形成小组成员互派互换的流动制度:当课题任务需要流动时,学生或指导教师均可自由流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级和省部级的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创新论坛等活动。

综上所述,该模式的特征体现如下:(1)成立兴趣小组,坚持“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鼓励并支持学生在学好专业课之余,培养创新能力;(2)实施多元改革强实践,根据认知规律、学科特点、实践教学自身规律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推进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专题讲座式多种教育方式,适度控制验证性实验,加强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形成多元化和多维化的实践能力考核体系;(3)培训青年教师以促进教育质量,举办实践竞赛平台,为兴趣小组成员申报创新项目构建或寻找载体

3.辅助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在创新素质教育所必备的软硬件环境需求分析时,每个学校学院的硬件条件不同,无可复制性,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了软环境构件上。以积极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为宗旨,通过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开展结合实践再学习活动,基本能够解决创新素质教育的施教者不足的问题。在解决策略上,积极构建教育环境,通过多年实践,基本形成了针对各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大一为熏陶阶段,以了解相关研究内容为目标,以参与研究讨论为主要形式;大二为实战入门阶段,各成员都有明确的经考证可行的课题任务,以问题为向导指引学习方向并定期参与研究进展讨论;大三为实战应用阶段,各成员应将各自的课题从实验阶段转入理论或应用,由此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可通过主导讨论后实施的办法来尽力完成;大四为测试、评价、完善、总结阶段,力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产物做明晰的叙述、分析,论证并给出较为明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群策群力。以用导学,学以致用,便于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在兴趣小组内对学生项目采用目标设定、实施检测、学生期望、教师指导等过程控制方式,健全了策略化的运行机制。通过个性化差异教育,不设门槛和天花板,充分发挥学生的热情和想象力,挖掘其执行力,基本上实现了人人都进步的目标。小组内部各项目之间合作交流融洽、学习研究和创造氛围浓厚,并且基本上形成了学长帮学弟、强者领引弱者的良好风尚。由于打破了年级和学科壁垒、构建了科技交流平台,使得学生的视野由教科书进入实际生活,科技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地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以论文、专利、科技推广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热情。在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的操作和运营上,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了信息数据和资源共享体制,并形成了小组成员自主流动制度。需要注意的是,由此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划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我们的做法是以科研团队为划分、以项目归属为基本出发点提前设定规范,具体事务具体合意的方式加以解决。力争做到:(1)以学生为主体,不设门槛、调动积极性、保证课程教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接受创新素质教育活动;(2)以指导教师团体为操作者,在指导性原则和规范下从事创新素质教育活动;(3)以学院、系、教研室的纵向支撑在学校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下实现横向联合支撑创新素质教育活动。

五、结果与讨论

表1是近四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和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在该模式下所取得的相关成果。由表1可知,随着参与教师和本科生的逐年增加,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呈递增趋势。

六、结束语

本研究总结了以前的教训,梳理目前的经验,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以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辅助模式为基础查漏补缺,结合实践来提高理论水平,并期望以获得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更具普遍意义的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实践证明:在机制合理并健全的条件下,广泛的松散型兴趣小组模式可以作为创新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辅助模式。它可以使学生将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更广范围的实践活动中,较大幅度地提升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5.

[2]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3]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第6篇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参考国际国内相关高校在此方面的基础上,积极展开针对大学生的素质和创新素质教育的探讨活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创新素质教育所必备的软硬件环境需求分析与解决策略;(2)创新素质教育在辅助主体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3)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的建立、操作和运营方法。针对上述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首先,以兴趣小组为基本构成单元,调研学院、系、教研室的软硬件支撑能力和支撑范围。其次,以软支撑为主要协调对象,聚集相关科教人员成立课题组,制定建立和推进兴趣小组的规范化操作指南。然后,分析学科交叉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协同攻关机制。

2.以参与创新素质教育兴趣小组的本科生为主要对象,由课题组的指导教师调查其知识结构、基础能力、兴趣爱好、目标规划、思维模式和专注度。将调查结果按照“保证课程教学,提升专业能力,松弛培育过程,强化教育结果”的方针提出指导性原则。

3.在兴趣小组的运行过程中,详细记录所发生的各类状况,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根据分析结果修正操作方式并验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与修正,整理出普适性较强的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的建立、操作和运营方法。

二、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概要

依托教育部在985和211院校实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平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和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在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的指导和推动下,分别进行了以研究课题和应用开发为主要对象的兴趣小组。经过多年运行,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

1.创新素质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1)以兴趣为主导的自觉自愿原则:对有兴趣和生涯/学业规划的学生,按照其思维活动方式设定培养方法;对无兴趣爱好或说不清但又希望提升自己的学生,采取先诱导,后培养的方法。学生进入兴趣小组后,有随时可不提供任何理由而退出的自由。(2)以保证课程教学教育为前提的原则:所有加入兴趣小组的成员,必须保证在加入之后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影响正常的大学教学活动。如有一门考试成绩不及格,指导教师应该建议其退出兴趣小组,但是否退出由学生本人决定。(3)以提升综合能力为主旨的人文关怀型教育原则:科技创新活动应以科学发展规律为指导,结合科学哲学史和现实环境,通过总结历史时空发展过程的各种经验和教训,通过形象的故事教授枯燥的知识,寓教于乐,熏陶学生的创新观念。(4)以尊重学生主体的探索性活动为原则:由于各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应该遵照循序渐进的方法,允许失败,但必须找到失败的真正原因。指导者即便预测到某个过程中潜在的细节性错误,在告知学生后,仍要鼓励他尝试自己的想法,指导其在失败中进步。

2.松散型兴趣小组的建立和运行模式:(1)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主要引导兴趣小组成员积极申报科学研究与创新项目,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在申报阶段,仅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不设置其他约束性条件,极大地降低了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的入门门槛。在结题阶段,邀请专家教授组成项目评价团,以创新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前景和实施过程对每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价。(2)各学院、系、教研室主要负责兴趣小组的实施过程管理。当参与的学生较多时,协调并敦促相关教师接受培训和指导后加入指导教师行列,既可解决因指导教师不足的缺陷,又可培养青年教师在专业和教育两个方面更进一步的提升。关联比较紧密的系和教研室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形成团队,为较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创造条件。关联不紧密但是学科间有交叉的项目需要跨学院实施的,由学院进行资源协同。(3)指导教师负责具体的实施过程。具体包括:项目指导与推进,小组内部讨论,任务与人员的协调。配合学院、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的督导、检查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信息、数据和资源共享,并形成小组成员互派互换的流动制度:当课题任务需要流动时,学生或指导教师均可自由流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级和省部级的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创新论坛等活动。

3.综上所述,该模式的特征体现如下:(1)成立兴趣小组,坚持“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鼓励并支持学生在学好专业课之余,培养创新能力;(2)实施多元改革强实践,根据认知规律、学科特点、实践教学自身规律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推进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专题讲座式多种教育方式,适度控制验证性实验,加强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形成多元化和多维化的实践能力考核体系;(3)培训青年教师以促进教育质量,举办实践竞赛平台,为兴趣小组成员申报创新项目构建或寻找载体3.辅助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在创新素质教育所必备的软硬件环境需求分析时,每个学校学院的硬件条件不同,无可复制性,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了软环境构件上。以积极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为宗旨,通过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开展结合实践再学习活动,基本能够解决创新素质教育的施教者不足的问题。在解决策略上,积极构建教育环境,通过多年实践,基本形成了针对各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大一为熏陶阶段,以了解相关研究内容为目标,以参与研究讨论为主要形式;大二为实战入门阶段,各成员都有明确的经考证可行的课题任务,以问题为向导指引学习方向并定期参与研究进展讨论;大三为实战应用阶段,各成员应将各自的课题从实验阶段转入理论或应用,由此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可通过主导讨论后实施的办法来尽力完成;大四为测试、评价、完善、总结阶段,力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产物做明晰的叙述、分析,论证并给出较为明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群策群力。以用导学,学以致用,便于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在兴趣小组内对学生项目采用目标设定、实施检测、学生期望、教师指导等过程控制方式,健全了策略化的运行机制。通过个性化差异教育,不设门槛和天花板,充分发挥学生的热情和想象力,挖掘其执行力,基本上实现了人人都进步的目标。小组内部各项目之间合作交流融洽、学习研究和创造氛围浓厚,并且基本上形成了学长帮学弟、强者领引弱者的良好风尚。由于打破了年级和学科壁垒、构建了科技交流平台,使得学生的视野由教科书进入实际生活,科技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地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以论文、专利、科技推广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热情。在创新素质教育辅助模式的操作和运营上,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了信息数据和资源共享体制,并形成了小组成员自主流动制度。需要注意的是,由此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划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我们的做法是以科研团队为划分、以项目归属为基本出发点提前设定规范,具体事务具体合意的方式加以解决。力争做到:(1)以学生为主体,不设门槛、调动积极性、保证课程教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接受创新素质教育活动;(2)以指导教师团体为操作者,在指导性原则和规范下从事创新素质教育活动;(3)以学院、系、教研室的纵向支撑在学校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下实现横向联合支撑创新素质教育活动。

三、结果与讨论

表1是近四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和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在该模式下所取得的相关成果。由表1可知,随着参与教师和本科生的逐年增加,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呈递增趋势。

四、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25-03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系列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等。创新创业教育正式走入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将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而科学研究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不是新生事物。美国的MIT、伯克利大学等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启动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行动计划,而我国行动较早的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然而,这些较早推行科研育人的学校大多为研究型大学。相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这些高校科研资源丰富,师资数量充足,学生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在推行科教协同工作时,既要把握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普遍性特征,学习研究型大学的工作经验,同时也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明确推行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意义,对实施方式、考核制度等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政策与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

将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始于洪堡时期的柏林大学。彼时的柏林大学开创了一系列的制度用于开展科研育人活动,如著名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与教学-科研研讨班。随着大学逐渐“世俗化”,科学研究的目的渐渐从满足“闲逸好奇的精神”转向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科研工作的重点则逐渐从培养人才转向追求科研成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学教师提供的科研成果使得高等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科学研究也独立成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时至今日,科研实力与科研成果已成为影响大学排名的重要因素。

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获得科研成果,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帮助他们从本科生向研究生过渡并为今后的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但是,对于以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如果仅仅从提升科研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就极易使得这项活动“水土不服”,甚至对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不利的影响――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大多在毕业后走上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更多的是面对实用性、技术性的工作,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不多。如果单纯以培养“科学家”为目标,不仅违背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原则,同时必然会降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工程型、应用型人才虽然侧重的是实用性技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是产业线上一颗熟练的螺丝钉。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要求,我国未来需要的是高层次、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正是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短板”。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我国大学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主的“三中心”教学模式,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却导致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条块分割,强调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综合实践运用。

有研究人员提出创新型人才与传统型人才相比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是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等。[1]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这些能力是不可通过“传递”而获得的,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在实践中主动构建。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成为一个学会探究、热爱探究并掌握探究方法的人。无论学生将来处于何种岗位,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并在岗位上有所创新。因此,地方工科院校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探究式学习: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性质

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本质意义在于教育与科研最终都统一于人才培养[2],这就使得本科生所开展的科研活动与研究人员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莫科尔教授将本科生科研理解为“泛指学生和教师在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所开展的各种协作。与此同时,它还可被用于描述探究性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活动”。莫科尔的这一阐释为当前学界的研究者们所普遍接受,它不仅指出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认为这一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协作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活动。[3]我国也有研究者持这一观点,认为从教育规律来看,本科生科研应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它要同时服从科学研究的逻辑以及教育的逻辑。[4]因此,本科生科研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式学习。

将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视为一种探究性学习过程,不仅是由这一活动的意义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及教学需要所决定的。高等学校的课程,特别是低年级学习的基础课程大多以概念、定义或原理为主。尽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对基础知识、原理的掌握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并有助于学习者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境。然而,根据我国教育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从基础知识到应用知识,再到现实场景,知识的迁移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也就是说,不经过一定的训练,基础知识难以被用于解决各种实际性问题。[5]而这一点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毕竟他们毕业后面临的正是各种实际性问题,因此更要懂得如何架构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按照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的观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要与使用它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概念、原理等一系列“概念性工具”,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应用才能被最好的理解。[6]而科学研究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特定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或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与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相关联,即类似于打造出一个教育心理学上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借助教师的指导,学生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通过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也锻炼了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三、过程与结果并重: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考核

尽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与功能为高校管理者们所认同,但是大部分高校在推进这项工作时仍然顾虑重重,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的考核难度要远远大于传统课堂教学,如教师的工作量如何界定、如何评价学生的成绩等。目前我国高校对本科生科研活动常见的管理方式是科研课题管理式,即课题立项时要填写申报书,中间要开展中期检查,提供阶段性进展,结束时要进行结题答辩及成果审查,并最终以是否完成立项时提出的研究目标作为成绩判定的依据。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就大多采用这样的管理与考核模式。

这种单一以研究成果作为考评依据实质上是一种结果性评价,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可操作性较高并且相对客观公平,但是也有显而易见的缺陷。首先是评价目标的缺失。本科生科研活动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过程,个体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应该成为考核的目标。其次是评价主体的缺失。本科生科研工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在整个研究活动中投入的精力、获得的成长、发挥的作用等并不能完全通过研究成果体现出来,而这时指导教师的评价就是重要的考评依据。以科研模式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也被高校管理工作者们所意识到,例如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不少高校的指导教师就指出“应重在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学到了什么,如果仅仅局限于发表文章、获得奖励反而急功近利”,“应重在给学生带来创新思维和实践收获,过分注重成果反而就表现出浮躁的情绪”等。[7]

显然,单纯从科研成果评价本科生科研活动并不能充分实现以科研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这样的目的。既然大学生科研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探究性学习,那么就更应注重对过程的考查,强调通过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能过于看重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了多少项专利等。因此,对大学生科研活动考核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研态度的考核。这一部分主要由指导教师负责评分,主要考查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精力投入,如是否经常到实验室、实践基地开展研究工作;对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挫折时所表现出的毅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工作态度如何等。显然,这一部分的评价可能会更多地受到指导教师个人主观倾向影响,因此这一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不应过重,譬如以不超过权重的三分之一为限。

2.对科研规范的考核。这一部分主要由第三方,即学校组织的评审小组负责评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科研方法的掌握,如文科的实证研究结论是否是通过正确的研究方法获得的,样本的采集是否科学以及相关统计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理工科项目的实验数据是否经过可重复的验证;撰写科研论文时能否规范地进行参考文献的标注等。

3.对科研成果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研究期限内是否能够完成当初预定的目标,主要通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及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评委会以答辩的形式进行。答辩要注重考查学生对研究内容与过程是否熟悉,杜绝学生直接将老师的研究成果用于自己结题。同时,评审小组还应对研究工作给予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提高研究能力。

通过将科研过程与科研成果相互结合进行考核,才能真正地实现以科学研究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诚然,对学校管理部门而言,这样的考核方式难度与工作量要远远要高于科研管理,但是如果一旦形成规范和制度,必然会有效地推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 注 释 ]

[1] 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 高等教育研究,2011(11):68-75.

[2] 林彦红.科教融合教育理念及实证研究进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5(5):26-27.

[3] 徐婷.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科研状况研究――以Y大学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2:13.

[4] 邬家瑛.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

[5] 赵光平,冯士季,付雷,罗星凯,等.迁移为什么困难――谈两种知识形态的转化[J].人民教育,2012(12):42-46.

第8篇

关键词: 体育教育;人才;人才分类;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3020305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100929

作者简介:张玉宝(1977—),男,甘肃靖远人,在读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师教育。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Anyang 455000,China.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但相关人员对该概念没有进行科学界定,以至于在体育界出现了将“一专多能人才”“通才”“应用型人才”“通才+专才”等人才类型等同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理解偏差,甚至理解错误,从而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不一致的结果,进而严重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今,我国各级各类体育院校执行该方案已达7年,在这7年中,是否我们的体育院校都在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是否各校在培养方案中制定出了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是否体现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特点。能否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主要取决于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内涵的理解、对其分类的认识,以及对其培养途径的正确把握。笔者以文献资料分析为基础,对复合型人才的相关理论及定义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及实现途径。

1 复合型人才含义的理解

科学哲学的研究显示:对复合型人才的科学界定是对复合型人才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逻辑起点,如果这一逻辑起点出现了偏差或错误,那么基于这一逻辑起点所提出的任何理论的根基都不会牢固[1]。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学者目前对复合型人才定义的理解较为一致,即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2个(或2个以上,但一般是2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2]。也有研究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掌握2个或2个以上专业知识体系及相应能力、素养,能够在具有学科交叉、专业交合、岗位交替特点的职业从事较复杂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3]。分析发现,复合型的实质是打破学科专业之间壁垒森严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这种复合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复合、多种专业之间的复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等。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于2003年6月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这较以前我国所提倡的“专才”教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该文件并没有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定义作出解释。2006年我国学者蔡宝忠在其著作中对“复合型体育教师”作出解释,该著作指出“复合型体育教师,是指在知识方面有2个或2个以上不同质的知识群组成,在智能结构方面由跨学科和多种能力聚合而成”,具体讲就是体育教师要具备主辅修专业的经历,涉猎与主辅修专业有关的知识和“边缘”知识。表现在工作中是体育教师既能教体育专业课,又能胜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既能教技术课,又能教理论课;既能教体操课,又能教武术课或田径课[4]。

由此可以看出,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的2个条件是:首先,2个(或2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其次,必须掌握这2个(或2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所以,体育教育人才只有具备了以上这2个基本条件才能称其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但是在现实中,体育科学研究或体育教育实践中的部分工作者是否对其内涵有足够的了解,是否会产生一些理解的偏差都有待于思考。

2 关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理解偏差

2.1 复合型人才等同于“一专多能”型人才或“T”型人才

黄汉升教授认为,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也称“T”型人才[5],其“T”型人才的提出主要针对我国原来培养目标的定位——“I”(纵向)型人才(即在某一领域或某一领域的某个方面具有专长的人)。黄教授的“T”型人才指在横向(基础)上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又在纵向(本专业)上具有一定深度的人才。“T”型人才相比“I”(纵向)型人才而言,是“通才+专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这个提法在一定程度上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找到新的突破口,为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但其并没有说明是否掌握2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所以,从本质上讲,“T”型人才仍然只是“一专多能”人才,是基础知识较宽、能力较强的专门性人才,而不是复合型人才。

2.2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等同于应用型人才

一般说来,应用型人才是相对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一类人才,它主要是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他们的任务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6]。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的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应用能力强,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第一线的生产或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7]。还有学者将应用型人才分为3个层次:基础层次是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中级层次是知识应用型人才、高级层次是创造应用型人才[8],而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指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学科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因此,其强调的是跨专业,是多个专业的复合,既要求掌握自己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所跨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强调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其要求比应用型人才更高,但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有可能进行相互转化。

2.3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等同于通才

有研究者称,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即所谓的“通才”[9]。也有学者称,无论“通才”,还是“完整型”或“复合型”,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只是词句有所变更[10]。其实,这些对复合型人才的理解都显得有些模糊,存在一定的偏差;因为从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可以看出,复合型人才要掌握2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这些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可称之为“复合型结构”。复合型人才能够对具有学科交叉、专业交合、岗位交替特点的工作应付自如,而通才是指具有宽厚的基础、宽泛的专业和广博知识面,并对较大范围内的工作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人才。通才在学习阶段主要接受某一领域宽泛的基础教育,表现为通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多元化和基础性特点,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可称之为“多元型结构”。这些人才对某一领域内的多种工作都有较大的适应性,具有向多方向发展的“势能”,一些人则成为许多专业和领域的“集大成者”[11];所以复合型人才与通才在本质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也可以相互转化。

2.4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泛化理解

将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理解为一专多能的人才或多能一专的人才、通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体育人才、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等这些人才的集合,即说不清复合型人才究竟是什么,只是感觉比原来提出的专门人才、体育教师之类的培养目标更全面、更好听、更流行。这主要与教育部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定义及内涵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有一定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发展比较全面,知识阅历和活动领域比较宽泛的人才,这样的认识仅反映了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构成的宽广程度,并不能表现复合型人才的本质特点,且不能将复合型人才与面面俱到,但浅尝辄止的“万金油”相区别[12]。

3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从教育部2003年提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到现在已经7年时间,那么是不是在这7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都在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是不是我国的多数院校都具备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实力呢。下面对部分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进行分析,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否体现了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特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和以上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大学中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基本定位在“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上,但是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实现,要以其课程的设置及有效实施才有完成的可能性。通过分析以上8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及为实现该培养目标所开设的课程类型可以发现:这些院校基本上都以教育部《课程方案》为依据,设置相应的课程。各校具体的课程则因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略有区别;但所有的课程基本都是按照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限制选修、任意选修的分类形式来进行设置,而且通过对比发现,各校所设置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一般必修课程都大同小异,只有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体现着各校的特点。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以上所有的高校都没有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或成体系的第二学科课程体系,所以以上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不可能是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从而也就说明其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是有一定偏差的。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与2003年方案的最大区别在于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可选性有了一定的变化(提高),另外,部分学校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设置了教育类课程,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示范性的特点;但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基本与2003年以前的教学计划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那么是不是通过任意选修课和限制选修课的调整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就由以前的“专才”变为了现在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呢,这样的理解显然是存在缺陷的。如今的这种培养方式究竟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这些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充其量也只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人才或“多能一专”的人才。

4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

4.1 复合型人才的分类

根据其他学科研究者对复合型人才提出的分类可以看出,复合型人才一般分为3类:第1类,跨一级学科复合型人才。如中国人民大学于1995年开始招收文史哲试验班,把分属文学、哲学、历史学3大门类的专业合而为一,培养文史哲复合型人才。第2类,跨二级学科复合型人才。如华南理工大学从1994年起创办的“3+2”国际贸易班,从在校工科各专业3年级选拔部分基础扎实、外语好和能力强的学生到工商管理学院学习2年国际贸易,将他们培养成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管理和贸易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第3类,以1个专业为主,兼有多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13]。以上2人的研究都是基于我们前面的定义,都是对复合型人才分类的探讨;但是根据复合型人才的定义,第3类其实质属于一专多能型人才,以一个专业为主,兼有多门学科知识的人普遍存在,所以严格来说,只有前2种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定义;但是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标准得知,我国将所有学科共分为5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 000个三级学科。这样就可以以学科的分类为依据,将复合型人才分为3种:跨一级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跨二级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和跨三级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但是或许也有人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既有体育学,又有教育学,其专业类型中就已经跨了一级学科。这就需要作一个特殊的界定,即体育教育属于一个专业,把该专业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理解,这样体育教育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就逐渐明晰。

4.2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有以下几种组合:第1种,体育教育专业与其他57个一级学科下的任意三级学科的组合;第2种,体育教育专业与体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的组合;第3种,体育教育专业与体育学下属的其他二级专业的组合。

进行这样的分类是因为根据国家的二级学科分类标准,体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主要有体育史、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包括运动解剖学等)、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科学等其他学科共计13个学科。体育教育只属于其中的一个学科,所以它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组合,成为以体育教育为主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另外,我国的体育学专业并没有按照二级学科分类,目前主要的专业是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专业等,这样,体育教育专业也可以和这些不同的专业组成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其详细分类如图1所示。

图 1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及组合示意

图1只列出了体育教育专业的3种分类思路和由这3类所派生出的部分组合,它们的可能组合还有很多;但是,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实际组合又是有限的,而且其实现的可能性更是有限的,所以各级各类体育院系要根据各自学校的自身优势,根据区域社会对不同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有实际可行性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组合模式,切不可盲目地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而实际却不是复合型人才。

5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实现途径

5.1 改善学分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以学分计量、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主要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以读满规定的年限和学习时数,经考试合格才可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14]。在学年学分制中,同一专业的学生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要学习的课程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学生自己选择课程的自由很小,它适合于大规模培养规格统一的人才,其缺点是对于不同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适合于培养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人才[15]。完全学分制诞生于19世纪美国的教育改革,它是以学分为课程教学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课程和选择修业年限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校自由地选课,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生就可以毕业,一般没有严格的修学年限的限制,它允许学生因个人能力、智力、学习内容、家庭经济等因素而提前或推迟毕业。我国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实行了完全学分制,如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等。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重创新、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有必要改革目前我国的学分管理制度,尝试运用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5.2 实行主辅修制

主辅修制是按因材施教原则实行的选课制度,要求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其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应分属不同专业大类[16]。主辅修制因其专业覆盖面广,手续简便实用,与学分制管理相配套,适应了社会和个人对复合知识的需求,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成为高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17]。高春娟等人指出:西安交通大学从1992年开始在高年级本科生中有组织地开展“辅修专业”的培养,实行主辅修制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成才环境。该校每个辅修专业设有8~9门该专业的主干课程,约360学时,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星期五晚上和星期六全天,学生选学辅修专业课程获得的学分可替代任意选修课应得的学分。学习了辅修专业的课程,并全部达到规定学分者,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学生所选修的辅修专业应该与自己的主修专业是跨学科大类的不同专业[18]。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若要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可以在学生学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前提下,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辅修专业,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潜力和主观能动作用,扩展了专业范围和知识结构,为将来就业创造优势。

5.3 实行双学位制度

王兴华指出,清华大学从1985年开始试行双学位(第二学位)制,允许部分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生同时跨专业攻读另一个学士学位,毕业时可同时获得2个学士学位[19]。高春娟等人也指出,为了使学生有更宽广的知识面和更扎实的辅修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西安交通大学从1997年开始进行了跨大类的辅修专业双学位的培养工作,在原有辅修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基础上,完善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成辅修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成双学位培养方案。双学位工作是在有条件的辅修专业班级中挑选少数优秀学生进行。为保证双学位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参加双学位学习的学生必须通过第二专业2门主干课程的同等考试,完成辅修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和毕业答辩,方可获得双学位[18]。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各校的优势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前提下,选择双学位学习模式,以便将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5.4 实行联合学位制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在2001年秋开始设置联合学位,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即将2个非常实用的专业有机结合,学生用5年时间同时完成2个学位的学习[20]。这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5年的时间里,并行地学习2个专业方面的课程,在不同的阶段,以其中一个为主,而且允许攻读联合学位的学生在适当的情况下改变自已辅助学位的方向或退出对联合学位的选择,转而攻读普通学士学位,从而其学制也由原来的5年变为4年。这种联合学位制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也可以进行试行。目前,我国高校经过合并调整后,很多都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备设置联合学位的条件,即使不是综合性大学,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学科中设置一些组合模式。这样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可以获得双学士,从而真正扩大就业范围,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上的跨专业、跨学科组合的交叉知识体系。

5.5 实行跨校选课,联合办学

我国各省市及部分地区,往往有多所高校,每所高校都有各自的优势学科。如果每所学校将该校最好的学习资源向其他高校开放,不仅可发挥高校整体优势和办学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非常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际国内许多知名高校都进行了此方面的探索,以期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欧洲已经建成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高校实行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为学生提供宽口径的培养平台;上海市西南片高校实行联合办学,成立了联合办学机构,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21]。体育教育专业要实现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的,各校除充分利用好本校的优势资源外,也应该充分利用周边高校的优势资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建立跨校选课系统及相应的学分转化系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我国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造成各级各类学校对其理解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将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与通才、一专多能人才、应用型体育人才等相混淆。所以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科学界定。

2)目前,我国各级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不能实现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而且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课程设置之间一致性不高。

3)根据学科分类的不同,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可以分为3类,即跨一级学科、跨二级学科、跨二级专业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3种类型。

4)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实行完全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联合学位制和联合办学等途径实现。

6.2 建议

1)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定义进行界定,并作好科学的分类。

2)各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用某一种模式进行尝试,待某一种模式成熟后逐渐向多模式的方向发展。

3)在进行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同时,不可忽略一专多能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且两者的比例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冉景亮,吴绍琪.复合型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70(6):2325.

[2] 马春玲.对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3133.

[3] 李现平.对复合型人才的几点认识[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996,10(4):4245.

[4] 蔡宝忠.体育教师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9.

[5] 黄汉升,季克异,林顺英.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5.

[6] 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

[7] 金国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

[8] 刘健,王春,李奎山.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及其实践环节的培养[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5,136(8):126128.

[9] 张惠红,冯天佑.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6):4748.

[10] 蔡宝忠.体育教师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0.

[11] 李现平.对复合型人才的几点认识[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996,10(4):4245.

[12] 方东.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J].高教探索,2008,4:135136.

[13] 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14] 段丽珍.关于师范专科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思考[J].许昌师专学报,1999,18(4):9.

[15] 吴春胤,孙凌洁,刘继红.浅谈高校完全学分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2):175177.

[16] 解树青,王光义.对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的探索与实践[J].滨州师专学报,2002,18(1):85.

[17] 金更欢,黄朝文.面向21世纪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4):9193.

[18] 高春娟,张陵,朱少泽,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2):8889.

[19] 王兴华.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