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营养安全论文

时间:2022-06-29 04:12:28

导语:在营养安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营养安全论文

第1篇

黄金大米是为提高

大米中胡萝卜素含量而开发

黄金大米是新一代的转基因产品。以前的转基因主要目标是在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协助种植的方面,而黄金大米则是为了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维生素A缺乏很普遍。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多种后果,尤其是影响视力,严重的会导致“夜盲症”甚至失明。我国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多达10%以上。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植物中的胡萝卜和南瓜都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传统大米中不含维生素A或者胡萝卜素,黄金大米通过转入一些基因,在大米中产生胡萝卜素。儿童每天吃一碗黄金大米米饭,可以满足大部分的维生素A需求。

黄金大米的开发在几年前就已经完成,但是推广一直受到重重阻力。实际上,许多第一代的转基因产品引发争议的问题它都不存在。比如说,它的目的是增加胡萝卜素的含量,并不能增加植物的生存优势,所以那些基因即使“漂流”到野外也不会产生“超级野草”;黄金大米所涉及的所有专利都已经被拥有者有条件放弃,在低收入地区,农民只需付普通种子的价格就可以购买黄金水稻种子,而且可以自己留种;黄金大米是金黄色的,跟普通大米明显不同,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黄金大米可以算是一个“公益项目”。对于解决维生素A缺乏,它提供了一个选择。固然,多吃肉食、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直接服用维生素A补充剂,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与它们相比,黄金大米是否有优势,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更多人担忧的,是这种“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世界上没有一种食品是“绝对安全”的,对于转基因食品以及其他各种新的食品,科学上评判安全的标准是“是否比传统食品有更高的风险”。如果没有,就认为其安全性跟传统产品“实质等同”,从而认为它是“安全”的。

黄金大米实验是

营养研究的必要,与道德无关

黄金大米的开发安全性的检验已经完成,结论是其“健康风险不比传统大米高”。为了验证从这种大米中摄取的胡萝卜素是否能够高效转化为维生素A,就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此前,已经对成人进行过这样的实验,结果符合预期。但要知道它在儿童身上是否有同样的转化率,就只能在儿童身上进行。不仅仅是黄金大米,其他针对儿童的药品和食品的“功效”实验,都只能在儿童身上进行。这跟道德无关,而是研究的必要。在制定实验方案的时候,会对“可能风险”有更严格的控制。换句话说,实验成功,证明的是“产品有预期的功效”;实验失败,说明“效果不好”,但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由美国农业部和医学研究院(NIH)下属的三个机构、北京国家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湖南疾控中心、浙江医学科学院合作完成。这些都是很严肃的科研机构或者政府机构。这本学术刊物在营养研究领域也很权威,上面发表的临床实验必须要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科学实验中的“伦理审查”是对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流程的全面审查,保证对实验者的安全性。在实验中,除了严格遵循被批准的流程,还需要向实验对象如实提供实验内容以及安全性方面的信息,而实验者可以随时退出实验。在那篇论文中,作者声明做到了这些,也声明没有利益关系牵涉其中。

第2篇

你会选哪种?

对于有消费能力,又注重提升生活质量的人来说,第二种是最常考虑的答案。为什么呢?“有机食品没农药,吃着放心些!”“我都是专门买给孩子吃的,营养价值高一些吧。”“支持环保啊,那些整天打农药化肥的农场,把土地河流都糟蹋了,后代还怎么活!”……

问题是,我们花高价换来的有机食品,真的代表营养、安全和环保吗?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这个初衷?就在有机食品每年以大幅度的增长率占据欧美市场时,一些唱反调的研究开始引起关注。2009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公布了一份历时50年、长达162页的研究结果,发现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营养元素并没有什么区别,后者甚至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超过了有机食品;而2012年9月,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在《内科医学年鉴》上发表的论文也认为,有机食品跟常规食品的营养价值差不多,只是农残含量要低一些,但这跟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不明确。

这些研究发表后,受到的质疑和讨论非常热烈。可惜至今为止,围绕着有机食品的真实价值,仍无法盖棺定论。但至少,当你把围绕它的争议都梳理一遍后,下次满怀豪情地为“有机”掏腰包时,可以更清楚自己买下的到底是什么。

跟常规蔬果相比,有机蔬果的维生素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几乎相同

“这几年,我的病人总是问我有机食品到底有没有好处,应不应该买,这搞得我很困惑。”德纳・布拉瓦塔是斯坦福大学健康政策学院的学者,同时也是一家康护公司的健康主管。为了找到明确的答案,她决定做一次大范围的学术论文筛查,比较一下过去几十年里关于有机食品的研究。这项工作很快引发了斯坦福大学其他同事的兴趣。于是,十几名研究人员搜索了1966~2011年间发表的六千多篇比较有机和常规食品的论文,并挑选出相关度最高的240篇进行分析。

最终他们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论文,得出的结论多少让人意外:“我们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证明有机食品比常规食品更有营养。”论文的主要作者史密斯・斯潘格勒介绍,在他们筛选出的调查中,有223篇对比分析了有机和常规食品的主要营养元素,另外17篇则对比了两种食品的食用者的健康状况。

“跟常规蔬果相比,有机蔬果的维生素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几乎相同。在检测过的14种营养物质中,有机蔬果里含量明显高于常规蔬果的只有两种:磷和酚类(比如辣椒素)。不过,鉴于比较少人会缺乏磷和酚类,这项发现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不过,他们也有一些积极的发现。比如在有机牛奶和有机鸡肉中,Omega-3脂肪酸的含量是比较高的,这对人体的心脏有好处。有机食品也确实含有更多的苯酚,苯酚中的类黄碱素(flavonoid)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抗氧化物。只是,这些食物中的十八碳烯酸含量也比较高,这种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另外,这些物质的含量差别并不是特别大,如果要证明这种差别的有效性,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至于对有机食品食用者健康的研究,他们也没有找到太激动人心的发现。“在我们找到的17篇相关论文中,试验时间长则两年,短则两天,样本数也比较有限,因此数据出入比较大,缺乏有说服力的长期研究。”

对于斯坦福大学的这篇论文,反对者举出了例子:加州大学的食物化学家阿里森・米歇尔的团队曾做过长达十年的试验,发现同样品种的番茄,在有机和常规的种植方式下,前者所含的两种抗氧化剂比后者要高出79%和97%。史密斯・斯潘格勒也看过这项研究,但她认为,这项试验的种植条件比较特殊,番茄的生产从头到尾都被严格控制着,如果放到不同的种植气候、土壤中,有机番茄是不是还能有这种表现,是很难说的。“所以,有机和普通种植方式对食品营养的影响,还不如特定的土壤气候环境、种植收割周期等对营养的影响来得大。”

“另外,在许多发达城市,有机食品往往是从远处的农场千里迢迢运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包装、冷藏、运输和储存时间的变化,可能已经让有机食品的营养价值打了折扣。”

至于德纳・布拉瓦塔,面对病人关于有机食品的询问,她有了明确一些的答案:“单从营养价值上来说,有机食品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但多吃蔬果的健康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不差钱,吃有机的当然好。但与其省吃俭用每天只买一个有机苹果,你不如用同样的价钱,每天多买几种蔬果吃。”

有机食品同样具有毒性

虽然仅从营养成分上看,有机食品似乎没什么神奇,但它并非没有让人称道之处。就拿斯坦福大学的报告来说,研究人员发现在三千多种有机食品中,只有7%的样本检测到了农药残留,而在十万多种常规食品中,检测出农残的几率是38%。此外,常规食品上发现的细菌,更容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报告也提到了两项对儿童健康的研究,发现食用有机食品的孩子体内的农药残留确实更低。就在报告发表的下个月,美国儿科学会也对这个问题表了态:在2012年10月的《儿科学》上,儿科学会的专家建议“尽管没有临床证据说明有机食品更有营养价值,但它们确实能降低农药和抗生素的摄入量。鉴于儿童和胎儿的免疫系统并没有成人完善,儿童和孕妇食用有机食品无疑是比较安全的。”

安全!低农残!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太关键了!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买了有机水果在衣服上擦擦就吃,有机蔬菜可以冲一冲就拿去拌沙拉呢?

最好不要上当。

首先,有机食品确实“不能使用人工合成农药”,但不代表它不使用农药,只是它用的是“有机农药”。目前,被美国环境保护署核准使用的有机农药有195种,它们都是从动物、植物或者天然矿物质中提取的,比如硫磺、敌百虫、除虫菊、毒鱼藤等。尽管跟人工合成农药来源不同,但它们同样具有毒性,也并非完全不残留,如果不清洗干净就吃下去,对身体能有好处吗?

其次,有机蔬果不使用化肥,因此在种植时大多使用植物性堆肥或是动物排泄物。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人畜体内都有病菌和重金属,会随着粪便排出,用这些肥料种植出来的蔬果,沾染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几率更高,可能引发食用者的感染甚至死亡。美国哈德逊研究所的全球食品研究主管丹尼斯?艾弗瑞是名激烈的反有机人士,他曾引用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宣称食用有机食品感染大肠杆菌的危险性是食用普通食品的八倍。

此外也有研究者发现,由于有机农田的虫害比较难控制,有些植物被咬伤后可能分泌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也更容易被霉菌等感染。而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学者吉蒂尼・S曾在2005年发表过一项研究,他和同事对比了有机牛奶和普通牛奶后,发现有些有机牛奶样本中的黄曲霉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牛奶,可惜他们并没有找出具体的原因。

看不见的资源耗费

对于现代化农业对环境的破坏,触目惊心的例子比比皆是:化肥农药抗生素泛滥、土地板结贫瘠、河流水道被污染……有机食品的培育,其实是人们回归传统,向大自然还债的一种方式。有许多研究和实例证明,有机种植对恢复土壤生命力,调节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把它跟环保联系起来。

那么,回到买苹果的例子,如果我买下了来自新疆的有机苹果,是不是就比买城郊老农的苹果要环保呢?这是个有趣的论题。

如果从碳排放的角度看,尽管有机苹果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友好,但它从遥远的产地包装好,千里迢迢地运到我身边的超市,这个过程所耗费的能源可能已经抵消了它带来的好处,那么,买城郊老农刚摘下来的苹果是不是反而环保一点?

而从种植过程所耗费的资源看,有机食品也未必真的更环保。美国罗代尔研究所的专家就曾提出,为了控制虫害,专门生产大量的有机农药本身便提高了社会和生态成本。以最常用的除虫菊为例,为了从除虫中提炼出足够的有效成分,满足每年全球超过两万吨的需求,肯亚和秘鲁开垦了大量的花田,并靠无数人力每天手工采收一亿多朵花。这些花田本身占用了生产农作物的土地,甚至是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换来的,这对环境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说到消耗的社会成本,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的教授肯・格林有更明确的看法。他和同事曾在2007年向英国环境农业部(DEFRA)提交过一份全面的报告。在报告中,格林和同事比较了150种最常见的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得出的观点是:“与集中化大批量产的同类食品相比,有机生产能源利用率不高,消耗的土地可能加重森林和生态系统的负担。”比如,报告提到,跟常规牛奶相比,有机牛奶的生产需要增加80%的土地,排放的污染物也增加了一倍。

第3篇

我们就是要通过控制粮堆的非生物因素来达到抑制微生物活动以确保储粮安全,延缓储粮品质的陈化。

一、微生物是构成粮食霉变的前提

粮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的天然培养基。 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及病毒等类群,对储粮危害最大的微生物类群是霉菌。他们主要是半寄生菌,其典型代表是交链孢霉,此外还有芽枝霉、弯孢霉、黑孢霉等。在粮食收获后感染和侵害粮食的腐生真菌。这类霉菌很多,但危害最严重的是曲霉和青霉。

一、般粮食都带有微生物。在正常储粮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处于抑制状态,并不能对储粮造成危害而霉变。因为除了健全的粮食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外,储粮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决定粮食霉变与否的关键。只有当环境温、湿度条件适合,粮食水分增高时,微生物才能进行生长繁殖,粮食才可能发生霉变。由于粮食微生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不论田间或仓库、土壤或空气和水、农具和仓具等一切空间和物体上,几乎都是粮食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因此,在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流通环节中,注意环境卫生,加强粮食清理,尽量防止、减少微生物污染,控制微生物区系的扩展,是粮食防止霉变的前提。

二、粮食微生物的危害

在与粮食储藏相关的微生物中,放线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很少,对储粮安全影响不大;细菌数量虽多,但由于生长条件的限制,其对储粮的危害远不及霉菌。霉菌是危及粮食安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谷物不能及时干燥或储藏期间水分过高,就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导致储粮数量损失及品质降低,尤其是在温度较高时储粮损失更为严重。粮食收获后及时晒干了,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储藏仍然会导致储粮水分含量回升,加速粮食霉变。此外尘土杂质较多的不洁净粮食携带微生物数量多,受机械损伤或害虫危害的极易感染微生物。发展中国家每年由于害虫及霉菌危害造成的粮食产后损失至少在10%-15%。

1、微生物浸染对储粮品质的影响

粮食霉变对粮食品质产生的不利影响表现在:重量减轻、水分增加、脂肪酸值升高、酸度升高、气味不正、发芽率降低、工艺品质变劣等,从而降低了食用及饲用品质,甚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2、微生物对人畜造成的危害

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毒素会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真菌毒素对机体的危害可体现在其对机体各个器官的损害,包括肝脏、 肾脏、脾脏、大脑、肺、消化系统、皮肤和生殖系统。真菌毒素可引起许多严重病变,历史上曾有几次严重的真菌毒素污染事件,

如欧洲的麦角中毒事件曾造成几千人死亡;1960年在英国东南部由于黄曲霉毒素污染引起10万只火鸡死亡。真菌毒素由于种类、剂量的不同,造成机体危害的表现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急性中毒,也可是肝脏中毒、肾脏中毒、神经中毒、致癌、致突变。

在所有真菌毒素中以黄曲霉的毒性最强,因为它们可引起肝中毒、突变、癌变和免疫抑制等。黄曲霉素有如此广泛的毒性,它是一组极毒的化学物质,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随气候条件由温带到热带,地势由高地到低洼草原地区,粮食、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随之增高,人畜摄入的机率也越高。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急性毒性,也有明显的慢性毒性及致癌性。动物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紊乱、贫血、黄疸、肝脏损伤,急性中毒黄曲霉素B1最强。慢性中毒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停滞、体重减轻,生殖能力降低,可降低产奶和产蛋量,造成免疫抑制和反复侵害。人类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食品后可出现食欲减退、发热、腹痛、呕吐,严重者2-3周内出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皮肤粘膜黄染、腹水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症状。也可能出现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症。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1A类致癌物质,人类长期低剂量接触可能会有影响,在食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地区,居民肝癌发病率升高。

三、粮食是构成霉变的基础

微生物为了生存,就必须从环境中分解和吸收营养物质,用以合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并获得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粮食就是微生物天然的营养库。虽然各种粮食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但微生物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在粮食及制品中几乎都有。所以,粮食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这正是在发酵工业中,常以粮食及副产品为原料的原因。但在粮食储藏或食品保藏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粮食及其制品便构成了微生物营养代谢和导致霉变的基础。

因此,要收购颗粒饱满、完整、无虫、无病、干燥纯净的高品质粮食,努力保护粮食的完整度和生活力,增强粮食自身的抗霉、防霉能力。好的粮质是储粮安全的基本条件。影响微生物的环境条件很多,主要是水分、温度和气体成分。其中水分最重要。

水是微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水不仅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参与代谢作用,而且是各种生化反应的媒介,此外,水还有调节渗透压和温度的功能。在过于干燥的环境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

储粮环境的水分条件,包括大气湿度、仓房湿度、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其中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对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微生物对环境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细菌和酵母菌对水分要求较高,而许多霉菌对环境水分要求不高,所以,对储粮来说霉菌的危害远比细菌和酵母菌大的多。

干生性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为65%左右,与之相平衡的粮食水分,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水分”。这种水分含量因粮种而不同,谷类粮食水分为13%左右,豆类水分为12%左右,油料水分为6%~8%。在这种低值水分条件下,微生物难以生长为害。因此,控制环境的水分条件,保持干燥,是粮食防霉的首要关键。 综上所述,防止和减少微生物污染;提高粮食质量使之具有抗霉能力;控制环境条件的水分,是粮食防霉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才能保证储粮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局人事司.粮油保管员.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

[2]殷蔚申.粮食微生物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

[4]李荣涛 粮食微生物与粮食防霉 [期刊论文] -垦殖与稻作2004(3)

[5]蔡静平 粮油食品微生物学 2002

[6]闵炎芳 高大平房仓储粮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期刊论文] -粮食储藏2004(3)

第4篇

科技论文;生物科学素养;文献检索

高中生物学教学使用的教材以及生物科技书籍与生物科技新进展存在较大的时差,将生物科技论文中的新观点、新作法,以及相关的新知识、新成果和新应用传播给学生,可促进学生对不断发展的生物科学及其研究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生物学学习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一、科技论文的概述

所谓科技论文是指论证、描述运用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获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学术性文章。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明确指出:“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做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科技论文能体现最新的科技成果及科技发展,科技成果已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科技论文,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科技论文的选择

应选择近期发表的较高水平的科技论文,注意选择研究角度新颖、涉及生物学热点话题的研究文章。如学习有关育种知识时,介绍有关华中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克隆出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该科研成果可加速水稻“两系”不育系培育,促进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引导学生由此相关信息为主题,检索有关科技论文,让学生获取科学性、权威性的基因工程育种的最新科学进展。

还应注意选择有关促进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科技论文。例如,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时,根据不断加剧的“雾霾”天气,引导学生学习《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北京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中的气象因素和气溶胶演变特征。学生结合“雾霾”天气亲身体验,加深了对“雾霾”天气的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许多实验验证性的科技论文包含有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不仅具有科学的、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还有翔实的实验数据,让学生易于理解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体现科技论文的应用价值与社会意义。

三、科技论文的教学应用

首先在课堂上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份论文,要求学生围绕“文章的研究的目、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结论或结果、研究的问题对社会或研究领域有什么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快速地获取有关信息的 能力。

然后指导学生罗列论文中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难理解的专业名词,并尝试理清生物学概念与难理解的专业名词之间的关系,通过新情境的构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应用等迁移能力,为理解实验和科学进展打下良好基础。

科技论文表述的实验原理和步骤等具有前瞻性,专业性比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简要地解释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尝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化复杂的实验条件和方法,设计相关类似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科技论文的教育价值

1.促进学生学会文献检索

指导学生从公共媒体如报纸、公共科学杂志,比如《新科学家》《科学新闻》或者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采用“文献检索方法”“数据库检索方法”“出版物检索方法”,使用关键词搜索,在论文期刊上网站上或搜寻合适的论文,比如早期原创性研究论文,进行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最迅速、最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掌握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是建立在一般概念、原理和规律之上的对生物学核心问题认识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生命的本质,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生物学主干知识。在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核心概念学习中,以关键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速率等”检索到《不同营养条件对金鱼藻净化作用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静止和充气培养条件下光强对龙须菜光合生理效应的影响》等科技论文,通过学习,拓宽视野,加深对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效率、净光合作用速率等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和图表处理能力

生物科学经常以生物绘图或图表方式呈现科学研究方法或成果,在教学中尝试将论文的数据用简化的图表进行特殊处理,剔除冗余信息,并将图表与文字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习惯,提高图文转换和图表处理能力,加深对新的科学实验的理解。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第5篇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诊断 改进

1.专业需求定位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食品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我国公布的《中国国民营养条例》草案中要求300人以上的食堂、餐厅必须配备营养配餐员,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都要配备营养师;社区应定期安排营养师向居民宣传营养知识。另一个方面,由于近期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实施六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包括了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每个企业至少有一名持证上岗的专业检测技术人员)、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实行强制检验制度等。由此全面地启动了食品行业的企业整改与建设,食品加工企业纷纷采取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精深加工及产品开发等措施应对这些挑战,这必将促使企业对食品安全及检测人才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继而促使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规格。

2.结构分析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还是以农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为主,精细加工的程度比较低,正处于成长期。食品行业为完全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食品加工业占农产品产值的比例还很低,仅为1∶0.5,而美国为1∶2.7,日本为1∶2.2。中国居民食品消费中,食品制成品的比例只有30%,距50%的目标还很远。

3.培养质量分析

3.1课程建设的不足

按照学生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形成过程,学习领域之间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重组教学内容,建立由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等组成的课程体系。但有些课程的知识内容仍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转化成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课程的内容过难过深,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3.2实践条件建设的不足

本专业建立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和运行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本专业学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食品检验工证);本专业的教学仪器设备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对于基础检验项目,例如微生物检验,普通的理化检验项目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而对于大型的仪器分析项目,学生大多停留在看和听的阶段。高效液相等设备的利用率低。

4.专业培养调整

4.1课程建设

根据企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为宗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建立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引用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方法,从企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教学项目,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综合性教学评价方式。

将教育信息化融入课程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较好锻炼与培养。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

4.2教师建设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真正搞好“工程师、教师”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即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请进来”即把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工程师请到学校充实教师队伍,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以此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方法、知识、工艺带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从而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确保职业教育教学的先进性。

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能为教学提供多媒体资源和教学工具。信息与传播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一个过程,从不会应用到会应用,从低水平应用到高水平应用,从简单应用到综合应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信息与传播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与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脱产的系统性学习、专家住校指导、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等方法来培养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

加强教师创业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化、专业化、资质化的学习,参加相关资格证书考试。创业创新课程的授课教师必须有职业咨询师的考试合格证书。

4.3资源建设

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相对比较薄弱,不能充分满足所有专业课程达到知识、理论、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场所上、教师上均实现一体化,这就要根据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要求,确定与生产实际对接的课程及教学实训内容,走校企合作道路,依据企业“订单”培养人才。使学生在校学基础,在厂练岗位技能,既可减少学校在实验实训条件上的投入,又可真正实现人才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围绕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群建设中形成的信息标准、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素材、教学视频、教学案例、虚拟过程库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海量存储及共建共享,为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技术服务。文献资源建设以服务教科研、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因素,分析

 

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各项能力的一个重要社会环境,同时学校也是学生长身体、发展体能素质的重要场所。在许多教育者和家长的观念里,对学校的前项功能很是看重,但对后者的认识却极为模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盛装知识能力的容器,身体是基础,没有了健康,没有了生命,知识能力无所盛载,人生的一切就无从谈起。所以众多干大事业者都极其重视自身体能素质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当中的“强”字就包涵有身体素质强健的意思。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已越来越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个体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体”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学校是广大青少年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场所,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的大部分时光就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度过的,因而学校环境对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极大。

从当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来看,总体水平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健康状况一般水平的多,但体质强健的少;年龄身高比亲代明显增高,但身子单薄的多;农村学生运动能力强,但容易营养不良;城市学生肥胖的多,运动能力差;营养条件好了,但不一定精气神旺;身体耐力和免疫力不强;没有长期从事负重的体力工作,许多学生却并不正直挺拔;学习上并没有过多用功,却早早地戴上了近视眼镜;没有经历生活的磨难,未老先衰的却很多。以上诸种现象反映了当下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已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对当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当下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同时其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的一些偏差也反映出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而造成如此状况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营养、锻炼、休息、心理。当下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出现也应与这几个方面有紧密关系cssci期刊目录。这几个因素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任一个因素的缺位都会对体质健康不利,而任一个因素作用过头了,对其体质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只有这几个方面和谐统一于人之身体,人的身体才会真正的健康。

人的身体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才会健康存续,因社会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了,当下的中小学学生营养供给也渐趋于科学合理,至少严重营养不良的学生已是极少数个案。产生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目前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学生家庭极度贫困,以致营养需求得不到保障;二是学生本人患有重大疾病,致使学生本人体质严重衰弱,出现严重营养不良体征。

当下的中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提供的生活费在每学期已很不少,然而学生中还是会出现营养不良、体质不佳的状况,这种情况在寄宿制学生中发生的情况较多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公寓或学校附近的小餐馆提供的饭菜质量不达标。如果食堂或小餐馆的饭菜价格不菲,但质量欠佳,就会让寄宿制学生虽花了钱,但营养却得不到保障,长此以往,学生的食欲会越来越差,体质也会因营养不良而衰弱;二是学生把家长给的生活费用花到了吃零食或上网打游戏等非正常生活消费上,迫使生活费被削减,从而一日三餐得不到保障,长此下去造成营养不良;三是部分学生偏好吃方便面等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吃多了,以致消化功能不良,从而变成营养不良体质。而走读生由于大多是在家中吃饭,饭菜口味和营养应有保证,但有些学生由于偏爱吃零食,如小摊上常卖的麻辣串等,以致吃坏了自己的肠胃,造成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差,消化吸收功能差,从而造成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让学生体质欠佳,但同时营养过盛也会让学生体质不良。中小学生由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各部分器官代谢较快,对物质营养的需求也就较多,有些学生就会出现食欲特别旺盛的现象。此类学生如果在饮食上不加节制,大饮大食,以图吃得痛快,而自身如果又属于懒于运动的一族,那么过盛的营养就会在身体里堆积,出现肥胖症状,而我们都知道过度肥胖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时下的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的肥胖症状不是少数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城里学生比乡下学生多,营养过盛与缺少体育锻炼是主要的罪魁祸首。

身体在于运动。中小学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阶段,适度的体育运动是必须的,但当代的中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舒适,不爱运动或运动量较小就极为普通。出门就坐车,上下楼梯乘电梯,体力活不干,平时无事就在床上卷成团,是当代中小学生真实的写照。学生的家长及教师中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就是认为只要学习好,身体锻炼不锻炼无所谓。没想到正是这无所谓让营养过盛的学生无法消耗代谢,让懒于运动的学生体质日渐下降。养尊处优的生活是健康的大敌。学校在教学期间设置了一定课时的体育课,但有些学校体育课活动单一,运动量小,学生兴趣不大,以致体育课质量不高,也有体育课形同虚设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学生体质更差。锻炼需有一种意识观念,当代人往往富于营养观念,却缺乏锻炼观念。没有科学适度的体育锻炼,人的身体也同样不会健康强壮。缺少锻炼除了会让学生体质下降外,一些疾病如颈椎腰椎病、近视眼、神经衰弱、精力差等也与缺少锻炼有关。同时锻炼还需要有强度的观念,并不是简单的走一走、跳一跳就是锻炼了,而是在锻炼过程中要有一定的体力透支,以实现肌肉骨骼、呼吸循环等器官功能的锻炼。

个人良好的健康需要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虽然国家早已出台有关保证中小学学生休息时间和减轻课业负担的政策规定,但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生的休息时间缩减了不少,使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中小学生每天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同时学习上的作业负担又很重,使得中小学学生身体非常疲倦,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健康的身体就被拖垮了。如果某些学生还有点灯熬夜的学习习惯,睡眠时间会更少,对身体健康更为不利。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的身体和心理是互为影响的,心理出现问题,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当代中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竞争大,睡眠时间不充足,在心理压力大的时候还会出现烦躁、易怒、情绪低落、记忆力和理解力衰退、失眠、乏力、厌学等心理症状。如果过大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调节,身体体质也会衰退。除前面所述的几种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外,疾病、环境污染、缺乏健康知识和不讲究卫生习惯等也会影响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

“少年强则国强cssci期刊目录。”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一代人的整体素质。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要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重视学校食堂的管理,提高食堂饭菜质量,做到饭菜价格适中,切不能让食堂以营利为目的。饭菜要尽量做到种类丰富、鲜美可口、卫生安全,从而保证学生的饮食营养。各个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政策,不能将学校食堂承包给私人经营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最好由学校集体经营,以便于学校管理食堂。学校超市是学生在校购物的主要场所,方便面等食品不要大量购进。要在学生中宣传科学的营养观念,学校要开展科学饮食的课,指导学生合理地饮食、合理的生活开支。

其次要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学校要建好体育场地,配置体育设施,学校要多举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要开足政策规定的体育课时数,并要开展高质高效的体育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体育锻炼。要向学生传授锻炼理念、方法、技巧,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

第三要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时间,决不能因抓教学成绩就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让学生合理作息、科学学习。

第四要开展好心理健康课,要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压力过大现象要及时排查,及时疏导,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五要多向学生宣传预防疾病的知识,比如宣传预防流感的知识,预防乙肝的知识,预防近视眼的知识。当代的很多疾病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我们除了要求学生保护环境外,还应要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污染,比如不用一次性碗筷,不用一次性纸杯,警惕手机电脑的辐射等。要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如勤剪指甲等。要向学生宣传一些养身保健的知识,比如不要暴饮暴食、饭后走一走、早睡早起、每天要睡子午觉、穴位按摩、年青人不要过早过性生活、运动后不要冷浴、月经期注意保暖、要善于宁心调息等。

第7篇

关键词:暴雨,形成,危害,防御

 

暴雨是指在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降水,常成阵性,强度很大,雨势倾盆。按其降水的强度又可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为“暴雨”;100~199.9毫米为“大暴雨”;200毫米及以上的称“特大暴雨”。

一、暴雨洪涝的形成

暴雨从云的形成到产生降水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简单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输入、强盛而持久的上升气流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水汽是形成降水的原料,没有它,云都难以形成,就更谈不上形成降水了。只有云中有足够的水汽,保证云粒不断增大,最终才能产生降水。当然,也只有云中有非常充足的水汽不断输入,补充和更新,才能产生暴雨。在我国,产生暴雨的水汽,来自于东南气流和西南气流。但是,当大气中有了水汽,仍不一定能形成降水,要伴有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要使大气中的水汽形成降水依赖于上升运动,要使云中水汽不断得到补充形成新的云粒也依赖于上升运动,同时要使云滴长到足够形成降水的大小前不从云中掉下来,也依赖于上升运动。一般当低层空气温度暖而潮湿,上层的空气冷而干燥时,致使大气层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有利于大气中能量的释放,从而使空气产生对流,促使云的充分发展,产生暴雨。大气的运动和流水一样,常产生波动或涡旋,当两股来自不同方向或不同的温度、湿度的气流相遇时,就会产生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再加上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降水。在这些有波动的地区,常伴随气流运行出现上升运动,并产生水平方向的水汽迅速向同一地区集中的现象,形成暴雨中心。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暴雨常产生于积雨云和雨层云中。当大气中含有充足的水汽,并伴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把水汽迅速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上升运动的影响不断增大,云滴的凝华增长和冲并作用均很强烈,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形成暴雨。积雨云的云体的水平范围与铅直伸展的尺度差不多,也就是说,它的水平范围小,经过一个地方用不了多少时间,因而降水的起止很突然;另一个方面,由于积雨云中,水滴分布大小本来是不均匀的,再加上不同时间升降气流多变化,也使降水具有阵性。虽然积雨云的水平范围小,但多个积雨云排列起来,体积通常相当庞大,形成暴雨区。

暴雨洪涝灾害的标准因各地降水和地形的特点而有所不同。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我国是受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每年从晚春到盛夏,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给我国造成上亿元的经济损失。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暴雨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大。科技论文,危害。。今年以来全国共有26个省份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累计农作物受灾6155千公顷,受灾人口9750万人,因灾死亡594人、失踪212人,倒塌房屋5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科技论文,危害。。今年与2000年以来同期相比,洪涝灾害各主要统计指标均偏大,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偏多2倍,倒塌房屋偏多近五成。

二、暴雨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危害

暴雨洪涝灾害来得快,雨势猛,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暴雨的危害主要有:

(1)拍打危害。由于暴雨降水强度大,雨势猛烈,即使没形成洪水,但若农作物在开花期连遭暴雨,使花药花粉连造破坏,即所谓“暴雨洗花”,造成虽抽穗开花,但不结实而枯死,使空壳率猛增,造成减产。暴雨的拍打还可使土壤表面板结,土壤的透气性变差,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渍涝危害。水既是农业的命,但多了也是病,就连水稻也不例外,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过长时间和水深的渍水,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还原性物质增加,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而减产。特别是高温季节,几场暴雨之后,便造成瓜果、蔬菜、芝麻等农作物烂根死亡,影响向农作物的产量。

(3)洪涝灾害。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当然,受害程度,还随受涝时间长短,水层深浅,水温高低,水质混淆程度和农作物的生育期不同而不同。其抗洪能力生殖生长期又比营养生长期弱,而生殖生长期中,又以开花期最弱,其次是孕穗期。水温越高,水质越浑浊,洪涝危害程度越重。特别是特大暴雨由于降水强度很大,可致江河、湖泊水位暴涨,泛滥成灾,低洼地渍涝危害,造成陆地水土流失,甚至山洪暴发。科技论文,危害。。科技论文,危害。。洪水发生时,往往把农作物冲倒,甚至冲毁,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随水而流走,甚至把表层的肥沃土壤冲走,造成土壤贫瘠化、板结化。科技论文,危害。。此外雨多,湿度大,易诱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科技论文,危害。。

三、暴雨洪涝的防御措施

一般来说,战胜洪涝有以下措施:1、多种植、广种草,创造良性的农业生产环境,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塘坝,保持水土,改善排灌设备,增强调洪蓄洪能力;2、掌握当地气候规律,特别是洪涝的时间,地域分布和地形特点,调整耕作制度,作物布局等,尽量避免暴雨洪涝集中时段对农作物关键时期的危害,做到避灾保收。旱地梯田,每梯级的坡度最好不超过10度,以免加剧冲刷。3、要注意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洪抗灾准备。检查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降低易淹鱼塘水位;汛期前和汛期中,对水利设施要加强检查和巡视。5、洪涝灾害即将出现之前,人畜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洪涝出现后,要及时组织排洪抢险,尽量减少冲淹面积和被渍时间。暴雨洪水退后,冲倒的作物要及时扶植,缺株及时补苗。冲入农田的碎石泥沙要清除,并注意防止病虫害发生。旱地作物若表土冲刷,根系外露时,要客土补充,并及时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无论水旱作物,在遭受洪涝之后,都要及时追肥,促进根系生长。

参考文献:

[1]费秋英,古建泉,唐国芳等.应用气象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01-64.

[2]罗汉民,阎秉耀,吴诗敦等.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283-306.

[3]闫斌,陈绍清.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4]冯秀藻,陶炳炎。农业气象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5]彭安仁,葛寿恒,章世雄等.天气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第8篇

关键词:印刷;VOCs;生物法;废气处理

1. 前言

印刷厂在印刷过程有机废气的排放包括两部分,油墨在印刷单元的挥发和在干燥箱的散发。有机废气大量挥发对工人身体和外界环境造成危害,国家已经不允许随便排放。随着近年来的雾霾危害,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已经相当严重,所以这些废气要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印刷厂排放的有机废气特点是风量大、浓度小。大多数情况下予以销毁处理,目前所见到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催化燃烧,吸附-催化燃烧,对于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也有采用吸附回收技术。与其他的有机废气处理工艺相比较而言,生物法具有较高处理效率、较低的处理费用、简单的设备构成、无二次污染、较好的安全性等特点,尤其对于微生物可降解性好的有机物显示出它自身的优越性。印刷厂废气的特点刚好和生物法处理废气的特点相匹配,所以生物氧化法能不能成为印刷厂有机废气的有效处理技术,有待大量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2. 印刷厂有机废气的主要组成和生物法处理的基本原理

印刷厂覆膜机所挥发出来的废气主要有甲苯和乙酸乙酯,甲苯和乙酸乙酯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有机溶剂,存在于诸多染料或其他溶剂中,印刷厂中这两种气体占主要成分。此外还有苯、二甲苯、异丙醇或正丙醇、丙酮、丁醇、乙醇、乙酸丁酯等,这些成分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也不能忽视它们长期排放所造成的危害。

生物净化是存在微生物体内的一种氧化分解过程[3],生长于填料层中的微生物以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为养分,经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将其转化为无用的无机物CO2和H2O或者细胞的构成物质。按照被大多数人所公认的生物膜理论,有机废气的分解要经历一下三个步骤:(1)有机废气进入填料层中先和水接触,不断地溶解于水中;(2)溶解入水膜的有机废气在浓度差的推动下扩散到生长有微生物的生物膜中,被微生物所捕获;(3)微生物以扩散进来的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自身的生长代谢,将其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3. 生物法的工艺与设备

目前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的主要工艺有生物过滤、生物滴滤和生物洗涤三种工艺。近年来生物滴滤工艺在处理有机废气方面更是深得各个研究者的芳心,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基础。

3.1 生物过滤工艺

废气从塔底部进入,通过填料层,被填料层中的微生物捕捉消化分解为CO2和H2O,达到净化的目的。这种装置的填料层多由土壤、木屑、堆肥等混合而成,塔顶部喷洒循环水,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填料层为微生物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3.2生物滴滤工艺

这种处理装置和过滤装置结构类似,不同点在于填料层的组成和所喷淋的是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的营养液。它的填料层多由惰性材料组成,比如拉西环、碎石、陶瓷等。塔顶的喷淋装置将营养液喷下,先在填料层上形成生物膜,随后不断为膜中的微生物提供营养供其生长,有机废气从塔底进入接触并扩散到生物膜内,被微生物捕捉分解。

4. 印刷厂有机废气生物处理的最新进展

印刷厂有机废气中最主要的两种有机废气是甲苯和乙酸乙酯,刘永慧、孙玉梅[4]等人研究表明当甲苯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气体在过滤床中停留时间为1min 时, 过滤床对它们的去除效率已经达到了90%。

华素兰、王丽萍等人[5]采用甲苯专性降解菌株接种,采用生物滴滤法能有有效降解甲苯、乙酸乙酯等印刷厂中的有机废气。当每天需要处理的污染负荷连续供给8~12 h时,按照废气流量为8 400 L/ h,一周供给7d,总VOC保持550~750 mg/ m3的质量浓度时,总去除效率在85 %~90 %。

吴卫军[6]利用生物过滤塔对三苯混合气体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在以三苯混合物驯化、筛选出来的优势降微生物作为降解菌,滴滤塔的净化效率随着入口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反之亦然。在气体停留时间为84.8s,苯入口浓度低于132.2 mg/m3,甲苯入口浓度为418.2mg/m3时,不规则形陶粒填料滤塔对苯、甲苯的净化效率也达到100%。

孙玉梅[7]利用生物过滤装置处理气态甲苯和乙酸乙酯很合气体的研究表明,乙酸乙酯和异丙醇的浓度过高会明显抑制甲苯的去除效率;异丙醇的浓度过高会明显抑制生物过滤器去除乙酸乙酯的效率。

李云路[8]用滴滤法处理含甲苯废气的研究表明,生物滴滤池在N含量较低时性能大幅下降,而N源过多没有明显的提高去除能力。C:N处于17.5以下微生物对甲苯的去除效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

5. 影响生物法处理印刷厂有机废气的因素

对于印刷厂有机废气来说,目前生物法处理中主要有过滤和滴滤两种工艺方式,尚未见到有洗涤工艺处理相关废气的研究。

5.1混合有机废气种类

生物法处理印刷厂有机废气时,有机废气不仅含有甲苯和乙酸乙酯,还含有其他成分的气体,那么这些气体的组成以及浓度的大小会对微生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会促进微生物的降解,有些则会抑制微生物的降解。Deshusses 等[9]采用生物过滤法处理乙酸乙酯和甲苯混合废气时,发现高负荷乙酸乙酯的存在抑制了甲苯的去除。

5.2填料

5.2.1填料种类

过滤器和滴滤器的填料成分相差很大,过滤器由于填料自身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营养成分,用的是有机填料,像木屑、堆肥等。滴滤器使用无机填料,像陶瓷、碎石、拉西环等。金顺利[10]使用聚丙烯网状纤维为框架,填充水溶性较低的有机矿粉复合而成的生物填料去除甲苯气体,收到显著的效果。廖强、田鑫、朱恂等[11]使用陶瓷球填料进行生物滴滤塔降解甲苯废气,处理效果较好。孙玉梅、全燮、陈景文等[12]以堆肥和珍珠岩为填料采用生物过滤器去除乙酸乙酯效率达到99% 以上。

5.2.2填料温度和湿度

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温度的高低对微生物体内酶的活性影响很大。所以填料层中的温度应该保持在微生物所能适应生长的最佳温度。一般嗜温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 ℃ ~43 ℃。廖强、田鑫、朱恂等[13]在滴滤床中采用嗜温型菌对甲苯的去除实验中,填料床最佳温度为30 ~ 40 ℃。

填料的组成上来说,填料的湿度只针对过滤工艺而言,如果湿度过大,通入的氧气很难很难进入生物膜内,致使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使得降解效率降低。也可能导致填料和营养物质被冲刷下来,破坏真个填料层。湿度过小会导致填料层出现开裂,降解菌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效率一样降低。因此间歇性的从填料成上方喷淋循环液,保持填料层由足够的湿度非常必要。McNevin D 等人[14] 研究表明填料湿度保持在30%~80%(重量),适宜范围为40%~60%。

5.2.3填料营养液及pH

微生物生存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辅助素等。在生物滴滤塔中填料层的pH可以通过添加营养液的方式进行调节,而过滤塔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填料来提供,所以它的pH比较难控制。大多数微生物的适宜生长环境pH为中性,所以尽量避免填料层中发生酸化。黄永炳[15]生物滤池法处理低浓度甲苯有机废气的研究中最佳pH值为7~8,处于弱碱性环境。

5.3降解菌

降解菌是整个处理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如果降解菌选取的不够准确,得不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一般废气中有机成分比较多,所以处理废气的降解菌几本没有单一的菌种,大都是复合菌种。王平宇等[16]通过正交实验对假单胞菌属的降解甲苯菌的生长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甲苯量>温度>pH>接种量。

6. 总结

目前对于印刷厂废气中两种主要废气甲苯和乙酸乙酯,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尤其是滴滤工艺和过滤工艺,但大都是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未见到投入现实应用中去。对于其他有机废气处理方法而言,生物法低投资、高效率、低能耗等优点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

目前印刷厂有机废气的种类比较多,而研究都只是局限与一种或一类有机物,所以所研究出来的单一的降解菌不能处理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因此研究多组分气体的降解条件、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问题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安莹玉, 张兴文,杨凤林.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J]. 四川环境 ,2006,25(1):65-68

[2]CROSI R, SEED L.Biofitration of BTEX:Medie , Substrate and Loading Effect s[ J] .Enviromental Progress,1995,14(3):151-158

[3] 王小军,徐校良,李兵,牛茜,陈英文,沈树宝.生物法净化处理工业废气的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2014,33(1):213-218

[4]刘永慧,孙玉梅,全燮,陈景文,薛大明,张晓飞. 生物过滤床处理甲苯和乙酸乙酯混合废气[J].化工学报, 2002, 8

[5]华素兰,王丽萍,周敏,朱玉丽,吴晓.生物滴滤法净化间歇释放印刷覆膜废气[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37(1):79-83

[6]吴卫军.生物过滤法净化苯、甲苯和二甲苯混合废气的试验研究[MA].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7]孙玉梅.生物过滤法去除气态甲苯和乙酸乙醋的工艺和菌系状态的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7

[8]李云路.生物滴滤池处理含甲苯废气的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9]Deshusses M, Johnson C T. Biofiltration of high loads of ethyl acetate in the presence of toluene [J].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99, 49(8): 973-979

[10]金顺利. 新型复合生物填料开发及其性能评价.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0: 6-12

[11]廖强, 田鑫, 朱恂等. 陶瓷球填料生物滴滤塔降解甲苯废气.化工学报,2003,5

[12]孙玉梅,全 燮,陈景文,杨凤林,薛大明,赵雅芝,罗伟峰.生物过滤法去除废气中乙酸乙酯及填料性质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2(1):51-55

[13]廖强,田鑫,朱恂. 生物膜滴滤床内温度及其分布特性对废气净化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6,57(7)1643-1648

[14]McNevin D, Barford J. Biofiltration as an odour abatement strategy [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0, 5(2): 231-242

第9篇

本人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年为分配来的新教师进行上岗前的教育培训,每学期为三年未达标的新教师作讲座、上示范课,热情指导他们开展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所指导的青年教师张建军多年来先后被评为江阴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年参加江阴市领导干部教学大比武,荣获二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余勇也已成为教学骨干,并且在宣传工作中成绩显著,撰写文章多次发表在《江阴日报》《江阴教育信息网》上。

教育上,本人自*年8月担任政教主任来,积极组织年级组长、班主任加强年级组、班集体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热情教育,积极引导,严格管理”三者并举,学生行为规范低起点,严要求,勤检查,切实做到管理时间无空隙,管理空间无空缺,管理环节无空档,管理职责无空位,学校校风班风明显好转,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在本人积极组织下,学校有效开展了“感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前来为学生或家长进行专题讲座,计有:“知心姐姐”杂志社作了《关注孩子心灵健康》、*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王翠华教授作了《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南京大学教育研究所徐新民教授作了《超级学习法讲座》等主题讲座。20*年,本人负责组织的第二届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获省教育厅“优秀组织奖”,03年度、*年度学校获江阴市安全文明先进单位。20*年度,学校被评为“*市德育先进学校”,20*—20*年连续四年获得“全国中小学读写大赛优秀组织奖”。精心组织每年一次的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学生屡屡获奖,为学校赢得较好荣誉。

在分管年级组管理中,本人充分依靠全体教师,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狠抓年级组建设,组内班风、学风积极规范、健康向上。近3年,有6个班级荣获*市、江阴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2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1位教师获江阴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组内被评为镇以上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占73.3%。所负责两届初三各四个班级,中考优秀率、平均分均超其他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