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发展计划书

时间:2022-11-12 10:15:12

导语:在企业发展计划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发展计划书

第1篇

关键词:工业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方向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源也逐渐增多,但由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一样,其治理技术也不一样。利用电解过程的化学反应.使工业污水中的有害杂质去除的污水处理方法,称为电化学法。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国内外的电化学技术已逐渐使用到各种废水之中。比如说包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屠宰、废水、印染、制革以及电镀这些诸多不一样类型的工业污水.在有机电化学理论研究慢慢深入研究的背景之下,近些年来的电化学使用技术获得较快的发展。一般使用的处理废水的电化学技术主要包括有电化学氧化法、电凝聚法、微电解法、超声电化学、电还原法、电气浮法以及磁电解法等等。

工业废水处理是指利用各种处理技术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转化,从而保证水体得到净化。废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可划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为了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一般废水处理过程以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二级处理为主体,必要时再进行三级处理。

1、电化学处理技术的概念

电化学处理技术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之下,在电化学反应器之内,通过化学的反应、电化学过程或者是物理的过程,会有大量的自由基的产生,使用自由基的强氧化性对于废水之中的污染物来进行降解。

2、电化学水处理基本原理

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直接电化学反应或间接电化学转化从而被减少或去除,分为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直接电解是指污染物在电极上直接被氧化或还原被去除。间接电解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为催化剂或反应剂。使污染物转化为毒性更小的物质。

3、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到处理化工、染料、生物制药等行业产生的废水,常见技术一般有电絮凝一气浮法、电化学氧化法、电渗析法、内电解法等。

3.1、电凝聚一气浮法

电凝聚—浮法:可溶性金属电极如铁、铝,放入处理水,通入直流电,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阳极材料发生溶解,失去电子生成金属离子,离子在溶液中水解、聚合,生成有絮凝作用的胶体产生凝聚作用,使一此胶态杂质絮凝沉淀;同时,阴极水电解产生H2,阳极水电解析出02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同悬浮颗粒接触粘附一起而上升,把污染物可以及时的清除。

化学反应式:阳极:AL—3e-AL3+

AL3++3(0H)-AL(0H)3——碱性条件

AL3++3H2OAL(0H)3+H+——碱性条件

同时:2H2O2O2+4H++4e-

阴极:2H2O+2e_H2+2OH_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效果较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占地面积小:缺点是阳极金属材料消耗大,能耗量大,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应用上存在限制。该法的发展关键是发掘理想的电极材料、改善电源技术,以降低电能与材料的消耗。

3.2、电化学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法:在有机废水之中加入直流电,废水之中的有机物比较容易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加入直流电使它的结构同化学性质之间产生变化,使得污染物毒性减弱甚至消失,可以增强污染物的可降解性。这种方法主要直接氧化过程以及间接氧化过程。

3.3、直接氧化法

直接氧化法:污染物在阳极表面氧化转化成毒性较低或易降解物质,甚至无害化,达到消减污染物的目的。直接氧化过污染物吸附到阳极表面。失去电子最终被氧化去除。该法有两个途径:电化学转化、电化学燃烧。

电化学转化:有机物未被完全氧化,电极表面产生活性中间产物参与氧化污染物。将吸附在电极表面的污染物直接氧化降解成小分子。电化学燃烧:有机物彻底的氧化为稳定无机物。使有机物完全矿化为CO2和H2O。

3.4、间接氧化法

间接氧化法:阳极上氧化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活性物种,阳极产物间接氧化处理水中的污染物,最终达到氧化降解处理污染物的目的。

间接阳极氧化分两类:一类是利用可逆氧化还原对间接氧化降解有机物。悬浮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物质在电化学过程中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高价态物质,高价态物质发生一系列反应,氧化降解有机物最终又被还原成原价态物质,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氧化可以去除有机物,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之中。而另外一类则是使用电化学反应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参与到氧化污染物之中,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染物。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有较强的氧化能力,消耗化学药剂比较少,则在一定程度以及发挥出了阳极氧化作用比较少,又可以产生的氧化剂,这样的话处理的效率就会极大地提高,它的缺点在于电耗比较高。

3.5、电吸附法

依据电化学的理论,在电极同电解质溶液的两相间可以施加低于溶液的分解电压之时,电荷就会在比较短距离之内重新分布、排列。作为补偿,带电电极就会吸引溶液之中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界面剩余电荷的变化可以导致界面双电层电位差的变化,这样的话就可以形成紧密的双电层,同时在电极和电解液界面存储电荷。

电吸附法可以用来分离水中低浓度的有机物以及其他物质。处理水中的盐类通常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而水处理中电吸附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施加外加电压形成静电场,使带电离子向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方向移动,同时通过控制对于双电层的充电以及放电,可以改变双电层之处的离子浓度,也使得离子在双电层内富集,降低了溶液本体的浓度,有效实现对于水溶液之中低浓度有机物以及其他物质之间的分离。这种方法具有耐受性好、特殊离子去除效果比较明显、对颗粒污染物低、抗油类污染、操作及维护简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3.6、电渗析法

电渗析这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把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在正负电极之间,把他们隔开,来组成除盐的淡化以及浓缩的系统,外加电场作用之下,使用电位差当做动力,使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可以使得溶液之中的离子当做作定向迁移,使用膜分离技术把电解质分离出来,可以溶液得到浓缩以及淡化。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药剂耗量比较少、能耗比较低、机械化程度高、对于环境的污染较小、设备简单,预处理简单,缺点是在运行过程中容易结垢。

3.7、内电解法

内电解法也称微解法其原理是:按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石墨用导线连接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周围的空间形成电场。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水中带电的污染物分子移向与之相反电荷的电极,吸附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并且,电极反应的产物以及水中污染物产生氧化还原的反应,产生吸附、絮凝沉淀等等,实现进一步去污的目的。

该法优点是不消耗能源,可提高难降解物的可生化性,能用于脱色、去除多重污染剂成分。缺点是反应速率较慢,处理水量少,反应柱易堵塞。

3.8、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指利用电极在废水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产生强氧化剂、气体或絮凝剂,使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的过程。按照作用原理可将其分为电解氧化、电气浮、电絮凝等。电解氧化又可分为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直接电解是在电极上直接将污染物氧化或还原而去除,间接电解是利用在电场作用下电极表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次氯酸根等强氧化剂将污染物转化为易降解或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电气浮是利用电解过程产生的气体,如废水中的氯离子将导致氯气溢出,使废水中的挥发性杂质和轻质悬浮物浮于废水表面,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作用。电絮凝是在电化学处理废水过程中消耗铁阳极或铝阳极,使其在废水中形成铁盐或铝盐絮凝剂,将胶体和悬浮物质去除。

4、结语

电化学法在治理污水中具有许多优势,该法一般无需添加化学用剂,可较好的避免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少、操作简便、污泥量少。但由于其反应过程复杂、电极材料消耗大,处理效率不高一直未被广泛利用。随着电力工业发展,电化学理论不断完善、新型电极材料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同其他方法之间的联用、电化学水处理法在将来一定会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1]吴高明,魏松波,雷兴红,杜健敏,陆晓华.焦化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7,09:7-10

[2]林海波,伍振毅,黄卫民,徐红,张雪娜.工业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的进展及其发展方向[J].化工进展,2008,02:223-230

第2篇

机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的一种电气自动的控制模式,其发展不仅仅关系到企业

自身的效益,更意味着社会的进步。本文以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

发展形式作为切入点,简单地探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工业电气 自动化 技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工业电气自动化又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趋势是朝着信息化和开放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一般情况下,工业自动化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以及软件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促进了企业管理方面的改革,从而也促进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化专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专业的适用性比较强。

1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计算机的发展对当今全球的电气技术的结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计算机领域出现了OPC技术,即OLEforProcessControl 技术以及微软公司windows 平台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1.1 编程接口标准化

IEC61131 是编程接口走向正规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在全球范围内的PLC厂商较多,各类产品错综复杂,不同厂商之间在编程语言以及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程序不易管理"代码使用效率低和程序编程周期长的缺点。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IEC61131 标准出现了.IEC61131 目前正被全球范围内的控制系统厂商所接受,并且将会成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这也就标志着其他的非标准的编程语言将不会被国际认可,一种全新的语法语义将成为世界的国际化标准.IEC61131的出现促进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2 工控标准平台

微软公司目前多项技术已经逐步推广为工业控制中的标准平台,这些技术主要涉及商业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内容.PC控制系统由于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集成性正在全球众多用户中得到推广;另外,其它的技术例如WindomsNT, WindoWSCE以及InternetExplore正在控制层领域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工业控制平台中成为一种标准语言规范,这些技术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操作"使用和维护较为简易,与办公平台的集成相对简单,这些技术上的优势得到用户的一致认可。

2.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工业自动化的利用可以改变现代工业的发展, 使有效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费用。由此可以得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可带来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主要是结合现代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 使其在计算机网络的操作之下,各个部分紧密配合,实现操作的一体化。这样的一体化技术,可以使机器操作变得更加流畅,能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通过计算机编程系统向工作各部分下达指令,是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从价格上赢得优势,我们必须吸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实现自主研发提供条件。同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前进的基础和指导思想,根据每个地区部门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先进的经验,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3.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3.1 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

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应当可以支持一个自动化项目周期中的设计、实施和测试、调试和开机、运行及维护等各个阶段和环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从设计到完成的时间和费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还应满足用户另一个重要需求即开发平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最终用户的需求决定将统一的运行代码下载到硬件PLC、基于Windows NT 的软件PLC、嵌入式NT 系统还是基于Windows CE的控制系统中。在这方面,基于PC 的自动化产品满足了以上要求。

3.2 通用的网络结构

通用的网络结构对于一个成功的自动化系统来说非常重要。整个企业的网络结构应保证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畅通无阻。企业管理层可通过Internet/Intranet 对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监督。在进行系统网络规划时,无论选择与现场设备通讯的现场总线还是与上级计算机或办公系统通讯的以太网,所选择的网络产品必须能够保证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直至原件级的整个系统范围内的通讯。而且,在整个网络中贯穿着集成的网络配置和编程、集成的数据管理以及集成的通讯等功能,即所谓的全集成自动化技术。

3.3 标准化的程序接口

标准化的程序接口是成功的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基于Microsoft 的标准和技术, 如Windows2000、OPC、ActiveX 和Windows CE,减少了工程时间和费用,方便了自动化系统和办公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在与企业的MES 系统、ERP 系统连接时,基于Pc 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意义非同寻常。使用Windows 2000 作为操作系统,使用TCP/IP 作为办公环境的通讯标准,PC 可以在自动控制和管理平台之间建立一种最好的接口。标准化的程序接口还保证了不同厂家的软硬件产品的数据交换,不需担心它们之间的通讯问题。

4.技术与电气工业自动化

各大网络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自动化和IT 平台的融合,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这一过程。信息技术对工业世界的渗透来自于两个独立的方向:一方面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将被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带来直接的影响。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的位置,高度看待“工业自动化”。我们在开创工业自动化新局面的时候,需牢牢把握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道路转变。在保持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 我们中国的企业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寻找一条更为健康,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工业自动化企业,惟有不停地吸收高技术的新营养,方可为开创工业自动化的新局面添加全新的动力。

5总结

总之,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在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发展。今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呈现分布式"开放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待我国专家学者和工程师朝着这些方向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东娟.探研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0, (15).

[2]曹殿春,厚金库.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02).

[3]李伟.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J].科技视界,2012,(8).

第3篇

关键词: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统

中图分类号:O43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正逐步趋于成熟,极大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也极大地推动了电力企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企业当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包含了电子技术、微机技术等,在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下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在以前自动化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经过引进才一步一步的研究出属于我国自己的自动化技术,其应用领域包括可编辑程序控制器、微电子装置、大型企业控制平台等,结合自动化技术的电气设备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进程迈出了一大步。

一、电力企业自动化技术研究

随着中国进入高科技时代,网络多媒体的推广也逐步加大,电脑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家庭、办公机关等的必需设备。而且这些前沿技术正结合以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成为工作效率更加快速,覆盖领域更加广阔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只有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电力企业才能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自身科学技术不断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自动化技术的电力企业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劳动力的资金投入,特别是一些作业强度比较高的电气工程,需要的劳动力也相对较高,资金的重复投入就会有所增加,而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减少很多方面的问题,不仅节省了资金,而且是一次性投入。这对于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而且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极大地提升电力企业当中重要线路的数值检测,而且保证了电力系统信稳定性供电,充分的保障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上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气产品被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也给现阶段的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能够保证居民生活用电的稳定性,电力企业不断引进科学新技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快速稳定性供电,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采用极大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减缓了由于用电量大带来的企业负担。

现阶段,电力企业正快速的进行技术革新,自动化技术不断结合新的科学技术,以应对未来社会用电量高发展趋势。正是这些新技术的作用下,不仅提升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也给电力企业增加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现阶段电力企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完善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的电力系统可以真正的实现无人化的电力正常输送,而且控制管理也非常的便捷,对于在发电、供电以及终端的信息数据统计也相当的准确快速,而且对于线路等也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监控。极大的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大范围应用的今天,它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尤为突出的是节省了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不仅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也保证了电力企业正常运营的可靠性。

在应用领域上通过电脑作为主体控制并以网络作为平台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最为前沿自动化技术。这种新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时的监控电力线路的稳定性、安全性。而且可以对每次出现的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储存,进行高精度的计算后形成数据表,如果供电网络出现问题会第一时间进行预警提示。

而且在电力企业发电站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最为重要的技术,对于发电站内部的各个发电机组的监控以及能量的掌控全部要依靠它的控制来完成,还负责对发电机组进行抗干扰的保护工作,充分的保证发电机组的正常发电能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功能是当发电机组的电力频率以及电流峰值出现波动的情况下,进行抑制调整,而且其它项操控平台也要接受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其中包括原煤的供给、风力的掌控、水压的调节、辅助电气设备的操控等。所以,只有电气自动化装置的稳定性工作,才能保障国家电力的正常输送。

四、电力系统内部故障排除建议

在以往没有采用自动化技术的时候,电力系统内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电气元件就是开关分离器。由于触点工艺的问题或者是由于经常风吹日晒的缘故导致的氧化物增多,造成的电气设备不能正常的运行,或者出现分离器的电弧现象。还有一些电气元件经常在高负荷的情况下运行,导致的性能下降,而且有些是因为元件周围的电气设备出现的软故障,但是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发现,而是采用更换故障元件,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故障又重新出现。所以在更换电气元件的时候首先要检查故障元件周围的电路、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只有把的故障全部解决才能进行故障元件的更换,这才能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由于人为的二次性故障、反复性故障导致的电力系统的工作不正常占到故障发生率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完全的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它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全方位监控和检测。极大的保证了电力系统可靠性运行。

随着高新科技不断的引入电力企业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是全面性的覆盖,实现电力企业全面自动化水平。随着我国未来电力需求的不断上升,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技术革新要勇于突破,该淘汰的就要淘汰,该引进的就要引进,要立足于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畅,毕莉红.基于现场总线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民,2011(1).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局域网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其建设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信息内容服务。图书与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是科学的组织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各类专题的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提供统一的信息内容服务。

2、 企业数字化图书馆建立存在问题的解决

2.1建设企业数字图书馆的条件

网络和局域网作为机构内部的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运作的载体,恰恰我们公司到各个分厂有一个完整的局域网网络,这就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

2.2 内容格式标准化、规范化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建设质量、查询服务效果以及网上资源的共享。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才能保证资源内容的互操作性和可交换性。所以我们的图书内容都选取了超星浏览器或者PDF这两种格式,利用超星浏览器进行浏览阅读。

2.3 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无论是来自网上、来自出版机构制作的电子信息产品,还是对现有馆藏印刷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处理,或多或少都会牵涉到知识产权问题,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由于我们要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只在我们公司的局域网中使用,为我们的广大员工提供便利服务,所有内容都是关于石油方面的科技图书,部分是自己收集整理出来的,也许能涉及到点知识产权问题;但是大部分是外部购买的,就没有什么产权问题了。

3、 数字图书馆的构建

数字图书馆创建的问题解决后就开始构建了。

3.1石油方面图书的采集。

该图书馆紧紧围绕炼油化工企业的特点及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进步的需求而创建,主要栏目包括:科技图书、标准与手册、科技期刊、现代企业管理等四大类,共计32个子栏目。我们一方面从员工手里收集到大量电子版的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我们又订阅了大量的杂志,自己转换为电子格式;其他书籍从外面购买的;从这三个渠道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源。

3.2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

数字图书馆独立占有一台服务器,作为一个局域网内的独立网站。随着图书大量的增加,所以需要大容量的磁盘空间。还有网页设计具有自己的特色。

3.2 数据库的建设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图书馆之间联网后,数据库将成为读者查询文献的重要资料库。用户主要是通过检索数据库获取相关的资源,然后打开资源才能浏览内容。我们使用了SQLSERVER数据库,完美地实现了这些功能。

4、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成立一年多以来,共有各类数字化图书、标准、期刊10000余册,并在不断增加之中,预计明年达到3-5万册,可为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查阅技术资料的途径和信息服务,满足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并且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知识,图书馆还要增加生活以及娱乐方面的图书,更多地为员工提供服务。

5、 结束语

该数字化图书馆的创建,首次在企业内部实现了科技图书、各类标准规范、各种专业技术期刊的电子化、数字化,实现了图书资料的永久保存。该图书馆功能强大、浏览方便,具有查询、下载、单条件检索、高级检索、添加个人书签等功能,分类清晰详尽,针对性强,图书量大,普及面广,通过公司内部局域网络以石油二厂科技资讯网为平台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荣. 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管理[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第5篇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国情,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均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的目的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做到有效完成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利用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了农工双赢的好局面,促进了社会繁荣发展。

3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物质,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机械的利用,更是农业技术的载体,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可以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这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如设施农业、深耕深松、高效收获、秸秆还田等技术就只有依靠农业机械才能保质保量并且快速的完成。农业机械将人们从原始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企及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脚步。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4结语

第6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机械制造 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

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予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之一。

2.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

3.网络化

网络化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4.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5.环保化

第7篇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发展现状 问题分析 发展趋势及创新

【分类号】:F426.3

1 钢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动化技术一般而言,是指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复合交差型综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复杂、作业成本较高的工业领域中,由于传统作业技术作业速度慢、作业准确性较低等缺点,已经完全被自动化技术所取代,相比而言,自动化技术具有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准确性和快速性等优点。

对于钢铁这样一种流程工业而言,流程复杂、覆盖面广、规模大,就特别需要自动化技术贯穿其生产的始终,以实现整个生产循环过程的高效。样品的实物流转分析检测是保证钢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进厂的样品采集、制样,中间产品的样本采集、制样,成品的样品采集、制样主要是指成本钢材的抽样检测,确保钢材质量。

分析检测过程是对夹物试样并分析检测获得结呆数据的过程,传统的分析检测手段一般是以手工化学分析方法为主,这种分析手段稳定性较差、人为误差大,不能保证检测结果与事实相符,目前,光电直读光谱仪已成为样本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X荧光光谱分析仪则是生铁和其它矿类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仪器分析相比于手工化学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的特点,相对缩小了检测误差;另一方面,这种仪器的生产本身就具有高精度、高稳定、快速化、自动化等优势,具有相当精密的物理与几何光学系统,精密机械系统,电子传感测量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及人机界面系统,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自动化分析检测装置,保证检测可靠性,加之多功能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技术,使其操作过程方便、简单、易于掌握。

信息流过程的自动化,指分析检测得到的结果数据到达生产现场需求者处或其它部门的过程,即这样的过程是信息的反馈过程,通过检测数据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传统的方式是通过电话报告或人工报告单的方式进行传送的,前者容易出差错,后者满足不了及时性要求,因此,通过远程自动报告的方式提高检测数据报出的速度和准确性成为大型钢铁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企业应用不同远程报告装置,相当于实现了信息流过程的自动化。

虽然钢铁自动化技术已经深入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但是其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和泄露的有害物质,如果排放超标,将会有碍于环境安全,造成不良甚至于严重后果,企业要在各环节设定专门的检测装置以检测排放指标,一旦造成环境污染,企业所需的整治环境污染的成本将远远大于检测装置和在生产环节对废弃有害物质处理的成本,但由于引进治理废弃物质的设备成本较高,将其引入自动化系统中的环节复杂,因此很多企业放弃废弃物质处理设备的引进,虽然自动化系统中对于废弃物排放可以进行检测,但无法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治理使其达标后排放,企业不能兼顾生产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

2 钢铁自动化的发展动向与趋势

随着钢铁企业管理现代化、操作自动化的发展,及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内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生产的各个环节被内控体系很好的监督与控制,实现效益与成本的双向调节,达到效益最大化、产能最大化,而保证成本最低的原则,信息管理系统(IMS)的应用就是这种趋势的很好体现,作为集现代化管理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实验室管理自动化应用技术,IMS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在数据采集、处理、存贮、传输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实现样品管理,数据管理、资源管理,事务管理、报表管理等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

传统的钢铁企业发展方向是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大规模来创造效益,现在的发展动向是从使产品质量稳定化发展到使产品高质量化精品化,现代高质量建筑对高质量钢材的需求数量巨大,钢材形态随着不同建筑要求而不同,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生产策略。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效、准确的自动化发展要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要求了,低碳、节能、高产出、低成本逐渐成为自动化改革与发展的未来动向,激烈的钢铁行业市场竞争,竞争者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系统的环节改良能够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一席之地,走节能高效之路是企业的必然选择。而钢铁企业面临的难题是,在原材料燃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前提下,想要降低成本绝非易事,加之对自动化系统的改革本身就是对企业的一次大手术,要承担风险的同时,又要有巨大的财务资金的支持,改革后企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改革的现状是资金链的短缺导致无法扳动改革的扳机,这种状况对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而言都是难以摆脱的困境,政府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放债券,抑或是银行贷款,拯救危局的手段多种多样,但何种手段会真正奏效,钢铁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如何,真的要我们拭目以待,翘首以盼。

3 结束语

目前,钢铁仍然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工业的基础。而自动化技术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的电气、仪表、计算机等技术在控制设备方面对钢铁企业的分工和专业界限,真正使控制对象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提高了系统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使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以共享,从而减少了钢铁设备的巨额投资。钢铁工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必须加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发展计算机综合的自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并带动其他自动化技术,如新装备、检测技术、设备诊断等的发展,才能立足市场,获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字: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经济发展;企业技术创新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describ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ervices platform system project, namel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ccelerated and promoting techn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point out the new idea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ervices platform.Key words: technology transfer service platform; economic development;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技术转移是关系区域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在企业技术转化和技术转移中的工作任务,为技术所有者和拟采用者提供更多更好且有用的信息服务是技术转移机构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制定中,技术转移机构也是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提供者,技术转移机构是技术创新体制上的重要环节。做好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需要系统、循环地进行和创新,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服务、采取不同的服务方法。宗旨,技术转移服务的提升不是光靠几个体系、几个制度、部分人的努力可实现的,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推进,和技术经济发展同步。

我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情况

1.1我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概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第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987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1992年,山东威海市成立了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2000年,科技部、教育部决定首批认定清华大学科技园等22个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01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家大学技术转移机构被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002年,经科技部批准的全国首家网上技术市场“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正式启动,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举办,被誉为“永不落幕的市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技术市场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我国技术市场技术合同交易额在开放市场初期只有7 亿元,到2007 年就达到了2226.51亿元。我国的技术合作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用了17 年,但从1000 亿元增长到2000 亿元只用了4 年,这充分显示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对科技不断增长的巨大需求。但我国技术转移服务行业的发展还远不尽人意,粗放型技术转移服务仍占据主导地位。

1.2 技术转移分类

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而技术转移正是有这样一种作用。技术转移是指为提高生产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等等一系列活动 。多数大企业集团设置了技术中心,并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考核和检验,认定为省级或国家级技术中心,从事企业自有技术研发、自有技术转化等工作。同时,还存在第三方技术转移机构,如政府设置的技术转移中心,地方性成立的技术市场服务机构等是促进技术向拟采用者转移的中介机构,是以加速技术转移、促进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结合,推动产学研联合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主要任务是开展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扩散、推动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这些转移机构属于第三方转移机构,是企业和技术所有者之间的桥梁,同时制定出如税收减免、税收返回资金补助等相关的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从而带动区域创新和区域技术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意义

建设服务平台总的目的是:促进产、学、研结合,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格局,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进行业科技项目的产权化和产业化,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与帮助企业产生、获取、使用知识产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1补充和完善目前行业技术转移服务链不足的状况,以需求为导向,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2.2 通过完整的行业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使行业内的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研究成果真正为企业所用,成为企业创新的技术来源,建设创新型的企业。

2.3发挥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推动国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科技服务平台的窗口支持与帮助企业产生、获取、使用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参与全球性的竞争。

在企业技术转化过程中,企业希望得到市场的认可,但往往出现“政策、市场两张皮”的结果。技术转移机构做好市场信息和企业信息的吸收和反馈,给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同时利用机构之间的信息积累和传递,满足企业对市场、技术等公共信息的需求。尤其对于内陆二线城市企业,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影响和当地信息获取水平的影响,对外在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情况比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要迟缓,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可向这方面发展,同时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当地区域信息技术获取能力向发达地区靠拢。

三、技术转移服务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研究

3.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进技术转移业务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本土化的能力是企业是否愿意系统而科学地引进技术的关键,因此技术转移过程的服务是决定该技术转移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通过技术市场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校、所、联合建立技术转移平台,可以建立“论证-转移-消化吸收-创新”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采用灵活多变的模式和手段提供配套的专业化服务,可以为企业寻求先进技术提供强大支持,并为企业的技术后续发展提供研发及更新发展支持,从而将强有力的推动技术转移业务的开展,真正实现平台的主要任务。

3.2建立科技成果资源数据库

汇集国内外相关专利技术,相关院校、科研单位认为先进、成熟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或欲与企业合作开发的科研项目,建立科技成果数据库。同时在数据库基础上,由技术委员会完善项目评估,组织推动小试技术的后续研发和中试技术的工业化。

3.3建立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

多方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分类整理后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行业中的各大、中、小企业是技术的受体方,其技术需求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对此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将给平台的技术转移、技术开发工作带来指导性影响。

四、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的新构思

4.1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首先要立足于现有科研事业机构、大专院校的资源整合、功能整合、体制创新和充实提高上,从机制体制创新入手,提高平台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符合无锡实际的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新路子。最终实现政府资助、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模式。

4.2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主要依托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现有的科研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必要的政策优惠,积极推动全社会增加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科技事业的投入。

4.3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规划、建设要建立行业专家咨询的基础上,保证公共平台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4.4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要同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结合起来,让技术平台同信息平台、技术交易网络进行有效互动,鼓励行业协会、技术市场中介机构和投资商参与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作过程中去,通过建设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功能,有效提高技术中介服务水平,加速技术的扩散和产业化进程。

五、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应加强科学管理,重视对企业技术转化的服务与沟通,及时收集与反馈意见,使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以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手段,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国家对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宏观管理和促进高端生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将信息服务、技术对接、科技会展、项目咨询、技术交易、国际交流等活动标准化,使业务活动高效、规范。

参考文献:

[1]吴江.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2]牛近明.构建国际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探索 探索与思考,2004

第9篇

第二条县内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资金(简称:补助资本金)的审核、发放、使用、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补助资本金管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第四条符合规定的微型企业创业申请者应按相关规定提交创业计划书,县微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微企办)应对创业计划书进行审查,并按相关规定提出初审意见。

第五条县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委派1名工作人员,组成县微型企业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评审小组),县微企办根据创业申请人身份和经营行业确定每次会审具体参会人员,其中县财政、人力社保、农业、经济信息、商务、工商、国税、地税、担保机构、承贷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必须参加会审。

第六条评审小组对创业申请者创业计划的可行性、市场前景、解决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集中会审,参加会审人员2/3以上同意补助的,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确定补助资本金金额。审定结果在《报》、县政府公众网等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期3—5天。

第七条经公示无异议的,县微企办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审核结果告知创业者。创业申请者将由其本人实际投入的出资额一次足额存入微型企业银行账户,将进账单交县微企办审验。县微企办向县财政局书面提交拨付补助资本金申请书,县财政局在收到申请书5个工作日内按照评审小组审定的补助资本金金额划入微型企业银行账户。

第八条补助资本金金额原则按创业申请者拟设微型企业的注册资本或登记出资额的30%至50%确定。参照S=Q×K×N×M-R+E公式确定微型企业财政补助资金。公式中S指财政补助资金;Q指创业者拟创办微型企业的注册资本(出资数额);K指行业鼓励系数(按0.3-0.5的系数范围进行确定);N指雇工人数(含投资者)系数(4-6人为75%、7-10人为80%、16-20人为90%);M指组织形式修正系数(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为90%、有限责任公司为100%);R指个体转微型企业减少扶持资金数额,对申请创办微型企业时原个体工商户注销未满1年的、以及在原经营场地从事与原经营范围相同或相似的、仅变更经营者的,均视为个体转微型企业,减少数额为注册资本(出资数额)的10%;E:区县微型企业创业评审委员会认为需要增减金额,由县微型企业创业评审委员会会议决定对创业者增加或减少资本金补助资金,数额在10000元内进行确定。在确定财政补助资金时,应结合我县财力,根据重点扶持产业、重点扶持人群情况,在注册资本(出资数额)50%以内确定财政补助资金数额。

第九条创业申请者申报微型企业数量超过同期发展计划数的,优先审定投资项目属于文化创意、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制造设计、信息技术、旅游服务、软件开发及外包服务、农业服务产业。

第十条评审小组决定不予发放补助资本金的,由县微企办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创业申请者,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微型企业使用补助资本金应遵循自有资金先行使用的原则。微型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应先使用自有资金,待自有资金使用完毕或自有资金不足以支付时,方可向辖区工商所提出补助资本金支付申请。

第十二条微型企业申请补助资本金支付,应向辖区工商所申请。微型企业首次提出财政补助资本金支付申请时,应提交《微型企业财政补助资金支付申请表》和《微型企业自有资金使用情况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辖区工商所根据近1个月内对申请企业的实地巡查记录,审查自有资金使用和补助资本金支付申请的情况(根据审查情况,可安排人员再次开展实地巡查)。经辖区工商所审查,对确需使用补助资本金,且符合相关条件的,由所长签署意见后报区县工商局微企科。县工商局微企科审查后报县微企办领导审批并加盖公章。微型企业开户银行根据批准的《微型企业财政补助资金支付申请表》,通过转账方式进行代支付。

第十三条补助资本金只能用于微型企业经营场地装修、机器设备购置、办公设备购置、原辅材料采购、商品购进以及支付经营场地租金、加盟费、员工工资等生产经营方面的费用支付。不得用于购买汽车、手机等消费品,不得用于餐饮娱乐消费,不得用于基金、股票、期货等投机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微型企业补助资本金支付申请被批准后,工商所应在批准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对其补助资本金支付申请的履行情况进行核查,查验申请支付的交易事项是否达成。查验时应收集与申请交易事项相关的文书、票据等凭证,并对交易相关物品进行拍照留存。

第十五条在发展微型企业工作中严禁出现下列行为:

1.向创业者吃、拿、卡、要,接受创业者的宴请、财物、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

2.工作人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宣传发动、乱作为、不作为或不积极作为;

3.不按文件规定的条件,指使他人弄虚作假创办微型企业;

4.不经资格审查、不经培训、不提交创业投资计划书或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乱发微型企业执照;

5.片面追求数量忽视质量;

6.乱设门槛、效率低下,指定验资机构、代办机构;

7.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或强令企业回馈和捐赠,违反规定加重企业负担;

8.干部不执行回避制度,内外勾结,,指使亲属、朋友和特殊关系人通过办理微型企业骗取政府扶持资金、故意套取、抽逃、转移政府扶持资金和资产;

9.不按规定进行评审,不向社会公开评审结果,凭好恶、讲人情安排政府扶持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工作纪律。

10.工作不认真落实、任务不按时完成。

第十六条凡违反发展微型企业相关规定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视情节轻重取消相关责任人当月评先评优资格或年终评先评优资格,甚至年终公务员考评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对违规操作,造成恶劣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创业申请者、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审核决定有异议的,可在15日内向市微企办申诉。

第十八条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县微企办提出经县微企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