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7 02:34:43
导语:在银行审计工作思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
(一)基本定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指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以独立机构和专职人员为基础,以相关法规、制度为依据,运用专业化审计技术和规范化审计流程,针对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及风险治理状况所进行的客观的监督、评价和确认、咨询活动,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是商业银行为保证内部审计活动顺利开展而提供的相关体制、机制、制度和各种工作要素的整体,包含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工作职能、运行机制、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以及审计技术、人员保障等有机组成部分,涵盖了内部审计从管理、思路到执行、运作的各个方面。本文所指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是商业银行为提高内部审计效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创新、调整措施,是一项综合型的系统工程,对保障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将产生重要影响。(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的理论基础1.转型经济学在关注国家、社会和文明发展转型的同时,也强调微观经济主体在发展中要注重转型和改革。转型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适应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转型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研究学科,虽然其研究对象主要为体制的转型、国家或社会的转型以及文明的转型,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理论涉及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具体经济问题,包括企业的转型与改革,并把企业转型的研究领域涵盖到企业产权改革、绩效改革、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深刻转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的一员,要在经济新常态和信息化潮流中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推行自身的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转型,而一个适应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和风险控制状况的内部审计体系,对保障商业银行转型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主动转型,是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强调企业有效识别和管理风险应覆盖企业各项活动的全过程。2004年4月,美国执业会计协会下面的柯恩委员会颁布《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RM框架),提出企业要确定自身的风险偏好,并有效识别和管理可能影响其发展的潜在风险,保证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风险的管理应包含从战略制定到各项活动的全过程①。ERM框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或机构的风险管理,是贯穿整个组织的持续性的过程,用以识别、评估并确定如何应对及报告影响组织实现目标的机遇和威胁。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发展中面临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科技风险、声誉风险等诸多风险,且在社会深化转型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风险的复杂化和聚集化程度也大幅上升。商业银行实施内部审计体系转型,促进内部审计与转型发展战略相适应,有助于商业银行构实施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保障战略目标的达成。3.银行再造理论强调银行要对传统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提升银行的整体的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企业再造理论,认为企业应以一种再生的思想对自身进行审视以打破原有分工理论的束缚,推崇流程导向。1994年,保罗•阿伦的《银行再造———存活和兴旺的蓝图》一书,将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引入银行业,认为银行流程再造是“围绕流程核心的再思考和再设计,目的在于实现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组织绩效方面的巨大改变②”。银行再造的核心是通过对银行传统流程系统的审视和重构,调整经营策略,改变银行绩效,提升银行的整体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要参与国际、国内金融业竞争,必须将西方银行再造成果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再造,提升整体竞争力。在商业银行流程再造中,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必然要求建立新的内部审计体系,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这也是商业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三)国外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经验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普遍独立性强,重视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完善,同时十分重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和选拔。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验的调查总结,国际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③:以往对于财务审计工作及财务信息可靠性和完整性的评价职责逐渐转由注册会计师等银行外部审计师来履行,内部审计的作用则是为外部审计师财务报告审计工作提供支持;对法律和监管要求的遵循情况评价职责逐步转向由独立的法律和合规职能部门来履行;首席审计执行官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质量和效率,包括提高审计师的专业性以便更好地跟踪那些被审计活动,强化内部模型的审计和评估,以及更加重视风险为本的审计,以提升内审部门的质量和效率。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以下经验也很重要:1.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而公司治理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先进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普遍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通过垂直化管理的审计组织体系,实现内部审计机构与被查机构利益的完全分离。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确保独立的人、财、物等审计资源配置权。同时,可以参与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2.必须调整内部审计导向,改进审计方法和技术。当前,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已经实现向风险导向型审计思路的转型,大多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针对重点业务或内部控制系统风险开展审计,在审计工作中注重推行风险管理理念,同时也通过有价值的TimesFinance2017年第01期中旬刊(总第648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1,2017(CumulativetyNO.648)Times建议,帮助银行提高价值创造。在审计手段上,非常重视电子化建设,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3.必须重视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化内部审计队伍。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会通过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及后续教育等手段,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专业胜任能力。随着银行业务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应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经验,以保持风险识别的敏锐力。同时,也要想办法增强内部审计人员考核、激励制度的针对性,以维护审计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转型必要性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由最初的合规审计、舞弊审计发展到现在的风险审计、管理审计、信息化审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④。但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并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1995年《审计法》颁布之后,时间并不长。2006年,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出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专项法规才真正确立。随着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日益健全,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当前,在我国经济深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各银行纷纷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更加复杂,而内部审计体系在运转过程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和问题,影响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一)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缺乏很多商业银行在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治理结构不合理,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清晰,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得到保障。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内部审计部门不直接参与利润和价值的创造,没有必要配备充足的审计资源,有的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甚至存在利益依附关系,难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还未完全实现董事会垂直、独立管理,缺乏相应的审计资源分配权限,无法获得被审计单位的有效配合,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无从保障。(二)内部审计职能履行不充分,审计考核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发展进程缓慢,加之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还主要停留在数据真实性审计、合规性审计阶段,以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为主,而对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重视不够,与国际银行业当前盛行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差距明显。同时,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人员参照中后台人员进行考核和发放薪酬,普遍未建立独立的薪酬绩效机制,造成人员考核与日常审计工作脱节,影响了审计队伍的稳定和审计效能的发挥。(三)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完善,审计标准流程不规范很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不系统、不完善,未形成健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主要依赖经验总结来制定下一步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不统一、问题词条不规范,未能形成规范化的审计工作流程和审计标准,审计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参差不齐的人员素质和审计具体操作中较大程度的随意性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四)内部审计技术落后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强数据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快建立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实现数据标准统一、信息系统整合,提升经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但这些信息技术并没有深入、有效地运用到内部审计体系。很多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还没有建立独立的系统数据获取渠道,以实现对运行数据的快速收集和整理分析,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审计模型和审计系统以实现对风险的准确揭示、预判和对其形成原理、发展趋势的分析,造成信息系统内的数据被大量闲置、浪费,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五)内部审计人员力量薄弱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审人员的占比为1%左右,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为5%,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曾经发文,要求银行类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人员达到员工总数2%⑤。同时,由于很多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在审计人员的选拔、培养方面没有严格要求,造成审计队伍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员工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胜任能力弱,而培训机制的不健全,和独立考核、激励机制的缺失,让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与银行发展需求形成较大差距。(六)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与成果运用不足很多商业银行内审部门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化审计工作方式,未建立专业化的内部审计计算机平台,在审计预警、审计管理和审计作业分析等时效性上存在明显滞后。审计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固化,在对审计资源的统筹配置上较混乱,难以实现对审计项目节奏的实时有效控制,同时,在审计结果、审计建议的跟踪督办等方面也不及时,不利于与被审计机构间加强沟通交流,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运用,有可能消弱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既是在我国经济深化转型大背景下,银行应对整体经济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转型的客观需要,也是银行克服现有困难和不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为银行第三道风险防线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推动银行再造工程的重要措施,对于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成都农商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转型实践
成都农商银行由原成都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而成,于2010年挂牌开业,2011年引入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100亿元,2015年末资产规模达6400亿元。作为一家在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近年来发展迅速,资本规模和资产规模位居全国农商银行系统前列,以其为样本,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转型问题,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2012年以来,该行按照董事会的要求,加快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步伐,在管理体制、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审计职能、技术手段、考核激励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确立转型目标———建立“集中化、垂直化、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内部审计体系1.集中化、垂直化。是指依靠内部审计机构的集中、垂直管理对内部审计资源和工作加以统筹,通过规范化的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实现内部审计资源的集中管理、充分整合,充分挖掘、有效运用内部审计潜力,提升审计效能。2.标准化、精细化。是指通过构建标准化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作业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实现各项管理要求的标准化、精细化。3.专业化、信息化。是指依托银行开放、智能、互联的数据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和技术工具的使用,实现对银行经营管理信息的全方位获取、整合、应用和共享,提升审计发现能力,扩展审计覆盖范围,实现审计效率与质量的大幅提升。(二)确定转型思路———以风险为导向的增值型审计有了转型目标,如何确定转型思路便成为转型的关键。成都农商银行在深入研究国际内部审计的内涵变迁与发展趋势之后,决定推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增值型审计,即将风险控制和增加价值作为评价内部审计转型成效的终极目标。1.贯彻风险导向型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人员以规避、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为出发点,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确定多样化的审计战略的一种审计思路。内审部门通过风险识别,帮助管理部门规避风险,采取正确的行动来防止高级管理层。该类审计是以对风险的系统分析为出发点,对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进行独立的评价⑥。它是较之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更为先进、科学和全面的风险审计。2.实施增值型内部审计。商业银行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不直接参与经营活动,但可以通过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帮助银行降低风险,规避资时代Times2017年第01期中旬刊(总第648期)产损失,增加获利机会,从而帮助商业银行增加价值创造。增值型内部审计通过大力拓展高增值的审计业务,形成有价值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它以利润中心作为自身定位,既记录耗费的成本,又衡量和记录为组织增加的价值⑦。将增值型审计作为内部审计体系的转型方向,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在帮助银行防风险的同时提高盈利水平。(三)转型实践———持续深入的系统工程根据确立的转型目标与基本思路,几年来,成都农商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在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持续深入的工作举措。1.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垂直化改革,建立垂直化的组织体系和报告路径。历时半年,完成职能上收与人员分流,于2012年6月底全面完成内部审计垂直化管理体系建设。内部审计垂直化管理后,取消了郊县支行的稽核审计部,而在总行直属的稽核审计部下设直属室和片区审计中心,统一对总行职能部门和各分支机构开展审计活动,并定期、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工作。内部审计体系包括审计制度及流程建设、人事任免、薪酬福利、工作计划以及绩效考核等均由总行统一管理,凸显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2.通过实施确认咨询服务,强化审计监督服务职能。按照“以风险为导向的增值型审计”工作思路,大力拓展内部审计职能。通过经营情况审计,反映各机构和相关业务的经营状况及风险控制情况,为管理层加强管理、优化决策提供参考;配合机构建设需求,开展相关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为机构发展与人员任用提供支持;配合内控体系建设需要,开展各领域专项审计,着重从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促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这些审计不仅确认了问题,强化了监督,更提出了改进建议,经过良性沟通与合作,促进了被审计对象的价值创造。3.通过开展绩效薪酬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机制。在转型的过程中,同步开展了内部审计绩效薪酬改革。一是根据银监对内部审计人员薪酬不低于全行平均薪酬水平的制度规定,将内部审计人员从后台部门人员的360度常规考核改为独立的考核机制,使做出实绩的审计人员薪酬水平得到提升。二是研究制定了审计人员绩效考核标准,从工作过程、质量、成果、执行力和纪律等多个维度对审计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完善审计人员激励、晋升、评估机制,提升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梳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按照“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推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流程规范。一是按审计管理制度、案件防控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三个维度完善制度体系,建立新的审计工作标准;二是梳理审计工作流程,制定《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统一计划、立项、准备、实施、报告、终结、档案管理等流程规定;同时制定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强化对审计人员的行为约束;三是制定项目时限管理、整改跟踪、审计费用管理、员工绩效考核等规范性文件,强化审计效能管理;四是在现场审计中推行“三级复核制”、审计组长负责制等规程,完善了责任机制。5.改善内部审计方法,提升内部审计技术。一是强化对高风险业务的审计力度,持续关注重点领域、重要业务、重点环节,形成对主观故意、弄虚作假等严重违规行为持续有力的监督效应。二是设立非现场审计室,通过非现场经营数据抽样采集、分析技术的应用,建立非现场审计分析模型,为现场审计提供信息参考,提高现场审计的效率。三是建立风险监测模型并定期对重要业务领域开展监测分析,就发现的风险点和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及审计,挖掘揭示了大量借名贷款、搭桥贷款、多头授信、抵押物悬空、资产流失、与客户发生资金借贷等隐蔽性较强的问题,有效释放了潜在风险。四是重视对董事会的审计工作汇报,加强与高级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沟通,推动问题整改和风控措施的落实,并实时开展后续审计工作。6.加强审计人才选拔培养,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以垂直化建设为契机,在原有内部审计队伍中全面开展考试、考核和岗位竞聘工作,对人员进行优选与岗位调整。二是在行内、行外同步开展招聘工作,补充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三是持续抓好人员培训。推行“周培训-季度专题培训-年度集中培训”的递进式培训机制,提高员工审计能力。四是以项目质量控制为基础,通过审前培训、以老带新、审后总结等办法帮助员工积累审计经验。五是鼓励员工考取各种资格证书,通过专门的激励制度对员工自学行为进行奖励。7.建设推广稽核审计及风险预警系统,搭建现代化的审计工作平台。成都农商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垂直化管理后,即启动了稽核审计及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并于2014年推动该系统投产上线。该系统的上线,为内部审计工作搭建了一个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的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风险预警、作业控制和绩效考核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该平台实现了对主要风险的持续监测,能够为现场审计高效挖掘风险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该平台也是现代化的审计工作管理平台,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功能菜单,实现审计作业的流程化管理,还能以图表方式展现全行主要经营管理指标,可以直观地为高级管理层提供动态经营信息。8.健全审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一是加强审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成立审计执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就重大事项集中审议;建立审计计划管理机制,按年、按月控制审计布局,促进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坚持每周集中汇报项目进度,督导工作进程;建立重点项目督办机制,强化对项目质量的把控。二是重视对审计结果的运用。通过下发审计意见书、建议书,督促被审计对象全面掌握审计结果,彻底整改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整改专题培训、收集责任人整改承诺书、制定整改进度跟踪表和典型性违规问题通报等方式,督促被审计对象务实有效地落实整改措施。良好的沟通、严格的整改,有利于巩固审计成果,确保实现控制风险、增加价值的目的。
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经验及启示
20__年,农村信用社又一次踏上新的改革征途,农村合作银行已正式运行,并按照合行组建的相关要求正在逐步付诸实施。二次创业的号令又一次在全县响亮提出,全员积极响应联社号召,勤俭办社、艰苦奋斗,踊跃投身二次创业中。稽核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联社年初工作会议确立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年初稽核审计工作安排意见,迅速转变稽核审计工作理念,推动内部稽核审计由合规性稽核审计向风险管理稽核审计转变,进一步创新稽核审计工作方法,重点围绕执规执纪、合规守法经营、内控制度执行、规范管理、风险防范等情况开展全面的稽核审计。有效促进农村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一、稽核审计工作成绩及基本做法
(一)完善岗位责任制,落实稽核包片责任。
1、制定岗位责任制,按照省联社相关管理制度,结合我县实际细化了稽核审计的各种管理制度;实行稽核包片责任制,把全县信用社每个营业网点落实到人到稽核包片,不留死角,实行谁包片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稽核管理责任制,实行稽核审计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夯实了管理责任,增强了稽核人员工作责任心。
2、年初制定了《20__年稽核审计工作安排意见》,对全年序时稽核、专项稽核和内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作到稽核审计工作年度有总体安排意见,季度有分段实施部署,月度有进度和考核,作到任务明确。
3、实行周工作安排和月度例会制度,每周周一对本周的工作内容作出具体的安排,并组织实施到位;每月对每个稽核人员根据周工作安排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集中汇报,检查落实,查漏补缺,并按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兑现,进一步激发了稽核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心。
(二)规范检查行为,细化检查内容。
1、规范稽核检查程序和稽核检查行为。今年以来,稽核审计部对省联社下发的11项稽核审计管理制度再次组织稽核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运用指导稽核审计工作,按照《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稽核审计工作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稽核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办法》规范稽核检查程序,从编制稽核工作实施方案、下发稽核通知到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工作底稿、撰写事实确认书、稽核工作报告、稽核结论到下发稽核整改通知书,规范了稽核审计工作流程,同时对稽核工作档案分别编制纸质档案和电子文本档案,加强了稽核档案管理工作。
2、对各项检查内容按照“作业式、格式化”进行列表细化,从会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信贷风险防范、安全保卫工作、内控制度执行以及业务经营真实性等详细制定稽核方案和稽核检查表格,依照稽核方案和检查表逐项开展检查,确保稽核检查工作精细化,不留死角。
3、针对信用社登记簿多、登记不规范和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与联社各部门磋商,牵头统一了各类登记簿,印制《__县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登记簿一览表》,发到各网点,统一了制式、规范登记内容和要求,达到了统一规范。
(三)认真做好各项稽核检查工作。
1、组织实施了20__年度会计决算真实性专项稽核工作,提前介入,超前运作,组织人力全面进行稽核检查,确保真实、准确;得到了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真实性大检查的肯定;
2、全面完成全年序时稽核工作任务。随着稽核审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稽核人员进一步加强对新业务的学习,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序时稽核检查工作中,集中精力全面完成全县__个社(部)的序时稽核工作,对__个重点单位实施了后续跟踪稽核审计和二次稽核审计。全年累计发出稽核现场检查事实确认书__份,发现存在问题568条,现场纠改223条,限期整改345条,现场处罚__人次,罚金38000元,发出整改通知书46份,通过后续稽核和各社回执的整改报告看,已基本整改到位。做到扶正纠偏、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并将序时稽核报告及时向联社领导送阅,使联社领导全面掌握各信用社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准确做出管理决策,通过强有力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了各项业务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3、根据省联社的通知要求,组织实施了我县农村信用社20__—20__年新增贷款的专项稽核工作,进一步掌握了新增贷款质量,促进了信贷管理工作。
4、对联社 财务会计部资金清算中心、信息管理部、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执行政策、贷款管理、风险防范、规范流程操作等方面进行了稽核审计和审议评价,进一步规范了管理部门的管理及操作行为。
5、服务大局,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临时工作调配,积极配合参与各级组织的检查工作。一是按照办事处年度决算真实性检查要求,我县抽调6人对__联社年度决算真实性进行了为期8天的稽核检查;二是抽调2人利用5天时间对__联社原理事长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三是抽调一人参加了省联社组织对__联社为期一个月的年度真实性稽核检查;四是参加了省联社组织的对__办事处原主任的离任审计;五是抽调4人,利用一周时间,参加了市办组织对__联社的贷款五级分类及冒名贷款稽核检查;六是参加了市办事处组织对__联社的财务管理的稽核检查。通过积极参与检查,进一步锻炼和提升了稽核人员的稽核检查水准,拓展了稽核人员的视野,同时,在稽核检查过程中也学习了兄弟联社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
(四)认真做好各项内部审计工作。
1、由于今年联社加大了岗位交流力度,一次提拔交流__位社(部)主任、部门经理,因此,在联社领导的重视支持下,稽核审计部集中时间、精力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社(部)主任、部门经理离任及经济责任进行了稽核审计,对任期内的政策制度执行和责任制履行进行全面稽核审计,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全年共实施社(部)主任离,!任审计__人次,开展职工离岗审计__人次,作到了离岗必审计。
2、认真实施财务审计工作。根据联社审计委员会安排,按季组织对全县信用社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稽核审计,集中时间对各社20__年下半年,20__年一至三季度财务管理情况,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了全面审计,进一步促进和规范了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行为。
3、按照联社安排,组织实施对联社后勤管理工作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暴露出了后勤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后勤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及时准确报送“1104”工程报表,按月准确上报,按季做好监管核心指标分析和监管评级打分,准确预测经营风险。为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一是加强与业务、风险、财务和信息等部门的沟通配合,报表人员加班加点、认真细致,从未出现数据差错,保证了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了安康银监局的好评。二是按照全新的商业银行监管核心指标口径,按季对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盈利状况和流动性状况等四个方面23个风险监测指标、70个辅助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预警,并计算出监管评级得分,为联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提供了详实的指标数据,为领导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理论依据。三是按照安康银监分局要求,准确、及时、真实报送《日常监管事项报告》,双周五定期报送,从未间断和出现任何披露。
(六)认真落实督办各级检查的整改工作。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都加大了管理力度,因此,组织的检查比较频繁。据不完全统计,银监、人民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共检查10余次,审计、公安、税务等其他部门共检查也近10次。一是积极配合,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二是认真组织落实整改工作,按照各检查组检查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要求积极监督落实好整改。
二、稽核审计工作特点
(一)领导重视。联社理事会、联社领导高度重视支持本单位的稽核审计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协调、指导稽核审计工作,联社班子在分工时,确定由年富力强、有多年稽核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分管稽核审计工作;二是在我县信用社人员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抽调政治可靠、业务素质强的骨干力量充实稽核审计队伍;三是联社理事长、主任、监事长、分管领导亲自安排、过问、督办稽核审计工作,从稽核审计工作安排意见、稽核审计项目、稽核审计报告等都要挤出时间审阅和批示,确保了稽核审计工作质量。
(二)责任明确。随着岗位的交流调整,人员的充实,针对人员编制及时制订《稽核审计部工作职责》、《稽核审计部工作制度》、《稽核审计部岗位职责》等,详细制订了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分工和责任,确保了即分工负责又团结协作的稽核审计工作新格局。
(三)考核到位。建立健全各种考核机制,制订《稽核审计考核办法》,实行按月、按年对信用社的经营真实性、内控制度执行、合规守法经营、规范操作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制订《稽核审计部岗位考核办法》,实施按月对稽核人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的严格考核机制,宏扬了正气,教育鞭策了后进。
(四)工作有序。由于领导重视,稽核审计工作超前运作,安排得当,年初有安排,季度有分段实施部署,月度有评比考核,使稽核审计工作的开展忙而不乱,有条不紊、规范有序进行。
(五)常抓不懈。内部稽核审计工作是为领导提供正确决策和业务经营保驾护航的清道工,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因此,稽核审计工作自觉作到常抓不懈,坚持常年作好常规序时稽核不断当,确保序时稽核时间的延续性;结合年度工作整体安排抓好各类专项稽核审计工作不放松,确保单项重点工作安排到哪,稽核审计工作同步到位。
(六)初显成效。由于领导重视抓部门,部门重视抓落实、抓稽核检查,信用社的内部管理工作有了明显转变,正在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存在不足及20__年稽核审计工作设想
一年来,稽核审计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联社理事会、联社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分管领导的亲自指挥督战,工作稳步有序推进,部门全体员工克服种种困难,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在一线,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但工作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一是由于部门人员大多数时间都在各信用社稽核检查,回到单位 的时间也不统一,所以组织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二是由于人员少,稽核检查只能单兵作战,时间要求又较紧,加之检查的内容全面,难免有顾此失彼现象;三是一人稽核审计不符合有关规定,容易出现差错等。
关键词:中央银行;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6)-0093-04
人民银行自1998年设立内审机构开展工作以来,为人民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内部监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有的审计模式作为一项事后监督和补救手段,难以充分满足对事前或事中的监督需求,为此,总行对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近日,人行哈密中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风险导向审计、绩效审计等审计新模式,创新内审工作方法,调整内审工作思路,开展了对所辖某县支行领导班子履职绩效审计,通过绩效审计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实践就如何推进基层央行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建设进行相关分析。
一、绩效审计开展情况
2010年,总行提出了内审转型与发展三年规划,初步确定了转型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总体目标是: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以及绩效审计转变。不断加强和改进内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方法手段,推进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进一步深化发展。同时,2010年也是西安分行内审工作转型的“破冰”之年,相继开展了征信绩效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据此,2011年5月,人行哈密中支积极开展对辖区某县支行领导班子任期履行职责情况的绩效审计。此次审计,是哈密中支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型的大胆尝试,是创新审计方式、拓展审计思路、探索开展县支行领导班子履职绩效审计的一种创新。针对履职绩效审计涉及的内容及数据,在审计报告中大量引入数据、指标、图表;对绩效评价、问题定性、原因分析和改进建议均注重从监督管理效能的视角出发,侧重评价与测评。同时,强化审计结果转化,针对发现的管理薄弱环节及合规性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促使该县支行领导班子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在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上狠下功夫,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措施和途径,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在开展县支行领导班子履职绩效审计中,中支结合基层央行工作特点,研究制定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把开展绩效审计的立足点、着力点与完善内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能相结合,围绕基层央行领导班子履行职责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开展审计。一是在内容上按“管理+绩效”的思路来改进履职审计,坚持体现审计全面性,树立内部控制视角,引入绩效审计内容,重点关注履职能力和效果。二是以效率、效能和效果评估为重心,研究制定审计方案。从政策传达贯彻、组织监督管理、内部控制、业务管理和考核评比五个方面设置38项评价指标,并以权重突出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和业务运行效率、金融监管效果等方面,以此编制《县支行各项业务绩效审计评价表》。设置标准分值、权重,绩效等级评定采取百分制,根据评价内容的综合得分将绩效等级设定为四个等级,综合得分90分以上的,绩效等级评定为A(优秀);80至89分(含)的,评定为B(良好);60至79分(含)的,评定为C(一般);60分(含)以下的,评定为D(差)。使绩效审计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客观。三是准确把握绩效审计内涵,逐步推进。把握“绩”与“效”的有机统一,确立有“效”才是“绩”的理念。明确绩效审计是对县支行领导班子履职责任的评价,审计目标应放在促进高效履职方面,统筹考虑内控机制建设与绩效机制建设,促使二者有机结合。总体上围绕政策传达效率、金融稳定效果、金融服务效益三个方面构建指标框架,具体指标及占比如下:
(一)绝对指标综合测评
在《县支行各项业务绩效审计评价表》中,设置的评价项目有五项指标,内容及占比分别是政策传达贯彻5%、组织管理15%、内部控制30%、业务管理40%、考核评比10%,其他细项都是围绕这五项内容展开的具体分项。
(二)相对指标综合测评
上图三项指标,是根据38项相对指标内容及性质的不同,总结归纳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项指标,为领导班子履职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领导干部岗位满意度考核评价
通过审计调查问卷,对县支行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方针政策和上级行规章制度情况、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策情况、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情况、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情况。以及对工作作风、内部控制总体评价方面满意度测评,综合评价出领导班子的履职水平及工作业绩。
(四)内控建设及运行考核评价
在内部控制绝对指标中,中支又将16项具体指标内容归类划分为内控环境建设、内控制度建设、内控运行效果占比权重,更加概括、清晰地反映出内部控制建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具体的反映出内控机制运行效果。
(五)组织管理效率、效果考核评价
通过以上四项绝对指标,从两个方面考核县支行内部监督管理。一是内部监督部门及主管领导监督检查情况;二是上级行监督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
(六)业务管理考核评价
以上十一项绝对指标反映的是会计、财务、国库、发行等方面在业务操作中是否合规、准确、及时。
三、目前绩效审计中的难点与不足
在开展项目审计初始阶段,公司项目管理工作特别是海外项目现场管理方面巫待加强,同时审计部人员基本为财务背景,从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人手,是切实有效地审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我部确定了以现有制度为基础,抓核算、抓资金管理、抓现场制度执行这一审计思路,明确了项目审计核心内容。在这一阶段的审计中,我们注意及时整理归纳有关单项流程。例如:我们在抽查会计凭证时发现个别大额付款,未按权限进行审批。为查清付款审批的责任,我们根据付款的工作流程,绘制了《付款审批流程图》,在流程图上,对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标识,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责任单位,在公司内部产生了很大的震动,给管理者敲响了警钟。么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项目审计随着公司项目核算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现场财务人员的派驻,海外项目财务核算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公司经营管理也向制度化、精细化过渡,我部根据经营管理的切实需要和项目管理水平的现状将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现场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有效性)作为项目审计核心。在这一阶段的审计过程中,我部关注现场管理制度审计。良好的施工项目管理流程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把项目所需的各种物质和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目标的实现。合理的流程管理可以减少不可预见费用的支出,增加项目利润。如果管理流程中缺少某些重要环节、个别管理流程不明确,致使有关管理工作不到位,必然导致项目管理效率低下,严重时可能影响工期并引起索赔等。我部在现场审计中围绕这些问题和被审计单位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现场管理建议。例如:海外现场物资储备和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虽然在施工合同中这些工作是施工分包单位的责任,但从项目实施过程看,若施工单位因对当地情况不熟悉或资金问题无法落实物资储备,会严重影响项目执行进度。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建议项目部对施工分包商的物资采购和管理进行动态监督,在明确合同责任的前提下,协助施工单位做好物资管理,必要时提供合理支持。如果企业忽视这个环节,单纯依靠合同进行管理,施工单位会因种种困难无法顺利履行合同责任而放弃履约,为工程顺利进行埋下隐患。
二、项目审计内容发展方向一点、面结合,全面风险管理审计
经历了财务审计、制度审计过程后,公司海外项目管理水平实现了全面提升。项目审计也开始着眼于过程审计,特别是将风险控制点前置,把项目开发阶段或者项目生效前阶段作为审计重点。一方面继续开展海外项目执行全过程审计,另一方面根据风险控制点进行专项审计。海外总承包工程前期开发是项目建立的关键阶段,项目开发阶段由于有财政部、商务部、相关银行及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府或非政府官方机构的把关,企业对项目风险的考虑更多是关注国家能否将项目纳人双边政府资金协议框架,较少关注项目自身的风险,比如该项目是否是该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能否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上马能否对项目所在国真正产生切实的效益,能否帮助企业在当地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企业后续开发打下基础等。因为,只有考虑到上述诸多因素,才能为项目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为项目顺利收汇创造良好的环境。反映在审计工作中,我部已开始关注项目签约和生效前的评审工作,特别关注评审意见的落实情况。在事业部年度审计中对合同评审进行了专项审计,对评审过程中各部门的意见是否落实,落实效果,项目执行过程中评审时点出的问题是否出现,有天认寸应措施解决进行了足澎综审计。
三、审计方法
在开展常规项目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查阅业务纪录、会计报表、账簿、凭证资料,盘点实物资产,运用检查、抽样、询问、函证、分析等审计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得出审计结论。1、绘制控制流程图,发现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在开展全面风险审计过程中,对海外工程成套项目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归集,形成一套结构比较合理、应用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以流程图的方式展现各个控制点的制度规定,使审计人员能够对成套项目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一个全面、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实施审计程序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运用流程图将项目执行过程中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逐一复核,以发现控制盲点或措施执行不力的控制点,提出合理化建议。2、设计审计调查表,有效发现现场管理问题针对现场施工管理是否有效,我部特别制定了“现场管理情况审计调查表”,调查表中列举了21个现场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对分包单位的管理。通过分包单位对这些问题的反馈,我部对反馈结果进行了合理分析,并得出项目现场管理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改善空间,是否有亚待解决的问题等分析结论,在现场审计结束后与项目组进行沟通。3、借助专业技术力量,提高项目审计的完整胜审计部人员均为财务背景,缺乏工程技术经验,在项目审计过程中对属于工程技术环节的风险无法做出专业判断,这是一个重要缺失。鉴于已有成套项目因前期调研工作不细致,导致工作量判断失误,对项目执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我部开始尝试聘用专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对项目设计阶段和施工分包阶段的工程量清单及图纸进行审核,以弥补项目审计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不足,目前这项工作处于尝试阶段。
四、审计结果及其利用
为了夯实财务核算基础工作,根据上年度财务决算完成情况,结合财务核算工作的最新工作要求,总结以下几点工作思路:
一、日常核算基础工作方面
(一)充分学习新准则,掌握新标准和新规定,并准确运用
(二)统一、规范核算标准
1. 明确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不跨期确认收入成本
2. 关于职工薪酬:重点规范职工薪酬核算标准,统一薪酬计提、发放、回冲的会计科目、分录方向和现金流项目。
3. 关于统筹外费用:统一统筹外费用账务处理方式,包括统筹外费用计提、开支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确认过程;明确年度统筹外费用超支部分如何处理,明确实际利率变动后如何处理已确认的统筹外费用原值、净值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等问题。
4. 关于外付劳务费:明确业务外包和劳务外包外付劳务费的区分标准和核算会计科目,明确内部单位外付劳务费现金流项目。
5. 关于水电费:各单位水电费确认时点、方式,各审计师要求不一致,建议与事务所统一处理方式。
(三)按月进行薪酬核对,统一对外报送口径和数据结果。
(四)及时进行内部关联业务对账,梳理无法对符的项目和原因。
(五)完善相关台账,如应收票据、银行贷款等。
(六)关注影响年度决算的重大财务事项,包括已编入年初预算但基于实际情况可能发生变化的事项,以及年初预算未考虑的事项
二、年终审计工作方面
(一)预审阶段:
1.就重大财务事项提前与审计师进行沟通。
2.提前与审计所明确工作要求。
3. 跟进预审结果,及时根据审计师意见进行账务调整,减少年末调整。
4. 与人事部确定职工人数和薪酬,统一口径和数据结果。
(二)年终审计阶段:
1. 借鉴决算工作模式,联合审计师对各公司报表填报进行会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而授信业务更是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所有在银行工作的人员都深深体会到“成也信贷、败也信贷”。
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企业融资能力不足、金融服务水平和中间业务发展还比较落后的大背景下,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授信业务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3年起,商业银行开始推广个人消费信贷,为了多拉贷款完成任务,不少银行轻松放贷,在审批过程中对借款人资信的真实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几年后,那些借贷款造成的呆账、坏账、死账接踵而至。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昌平支行原副行长李子军,在3个多月时间里违规放贷近4000万元,给银行造成2300余万元损失,他因此被一中院以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涂某原是中国农业银行新建县某支行行长,该支行有发放农村小额贷款的权利。2009年至2010年间,魏某、谭某、熊某找到涂某,希望涂某能帮他们贷款,涂某在明知魏某、谭某、熊某利用其他农户的户口本等相关材料申请小额农业贷款,且申请的贷款并非农户本人使用的情况下,先后向三人发放贷款共计730000元。案发时,所带款项均已到期,但都无法归还,造成国家经济损失730000元。案发后,魏某、熊某归还了部分贷款,被告人涂某违法发放贷款尚有447628.63元未归还,江西省新建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违法发放贷款案,被告人涂某因犯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在商业银行中,违法违规放贷的案件比比皆是,对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对于银行授信业务操作的审计要点,可以分为授权管理的审计、凭证和记录的审计、授信业务操作环节的审计。
1、 授权管理的审计:
对授权管理的审计主要审计授权层次是否清晰,授权事项、范围是否确定,责任是否明确,授权形式是否合规,授权及变动是否有书面依据。授信业务环节中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以防止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发生。授信业务的调查和审批部门是否分设,各部门、各负责人是否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是否对所有客户进行了综合授信额度的审查、认定并据以实行。贷款是否符合信贷流程,是否符合贷审分离、贷审会制度和审批权限,授信业务审查要点是否落实,风险揭示及防范措施是否充分和完备。是否严格执行授信审批程序,有无逆程序操作和放松授信标准的情况。
2、 凭证和记录的审计。
凭证和记录的审计主要审计授信业务流程中是否设置和使用适当的凭证和记录,以确保授信业务活动记载准确,能够全面反映授信业务的操作轨迹。如贷审会记录、授信业务审批传递单、授信业务审定单、贷款合同、放款凭证等书面记录是否完整反映业务轨迹。
3、 授信业务操作环节的审计
(1)调查环节审计。贷前调查是否做到双人调查、实地查看。对借款人的管理水平、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还款能力、信誉情况,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是否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写出信息充分的调查报告,以作为授信审查和决策的依据。
(2)审查环节审计。审查人员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是否进行认真的复核,审查意见是否简单地建立在调查人员所作的调查结论基础上。贷时审查是否根据借款人的资金需要和有关贷款条件的规定对借款人的申请进行认真的审查,有无认真揭示业务风险,并提出降低风险对策。
(3)贷后管理环节审计。是否保持与借款人的密切联系,贷后检查有无做到双人交叉,现场检查;是否进行定期的信贷分析,发现问题是否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信贷资产风险。授信业务档案是否齐备。信息资料收集、记载、归档是否及时和完整。信贷员管理考核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从事信贷重要岗位人员在离开本岗位时,是否对其在任职期间和职责权限内所发放贷款的风险情况进行检查认定,并严格工作移交手续。
(4)决策环节审计。决策层次是否清晰,责任是否明确,决策执行的反馈及调整是否及时。
近些年,商业银行内部出现违规违法放贷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加强对信贷业务的审计,也是迫在眉睫,不但在整个放贷过程中减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加强贷后管理及事后监督的同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等内部控制基本要素的建设和执行情况的审计检查。内部控制审计一般可以分为前审计阶段、中审计阶段和后审计阶段。
所谓前审计阶段,不是过去理解中的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准备阶段是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手工账时代,或者计算机处理商业银行业务初级阶段,商业银行会计账表以及经营管理的数据都还在基层分支行。在这种背景下,审计工作急需要到现场才能全面开展,因此,审计进场前这个阶段的工作,只能是以收集资料为主要内容的审计准备工作,这一阶段就叫做审计准备阶段。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商业银行实行了数据大集中。全行会计核算以及经营管理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集中在总行。在这种背景下,审计部门、审计人员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控制测试,甚至开展实质性检查就成为可能。这也是为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增加审计价值创造了条件。
在前审计阶段,采取控制测试的方法,进行初步风险分析与评估,发现内部控制中潜藏的重大内控缺陷和重大风险隐患,而在这一阶段中,做好预审报告的分析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只有对前审计阶段发现的重要审计线索和问题疑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研究,明确下一阶段实质性检查取证的基本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才能做好后续内部控制审计。
中审计阶段,也是现场审计阶段,利用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穿行测试的方法,对前审计阶段的审计发现进行核实验证,确认审计事实,根据对前审计阶段非现场审计发现的核实情况和现场审计需要,调整审计方案,进行充分抽样,深入检查,获取新的审计证据,进一步发现新的疑点线索和新的问题,再出审计工作底稿。
后审计阶段是内部控制审计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不是简单的审计汇总分析和撰写报告,而是要通过对前审计阶段和中审计阶段发现的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查找问题背后的问题,挖掘审计对象内部控制中潜藏的重大风险隐患和内部控制缺陷。基本业务包括全面梳理设计工作底稿,彻底弄清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综合提炼,形成新的工作底稿;综合会诊,全面评估内控状况和风险状况。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应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防止内部审计出现漏洞;改进和创新内审的理念和技术,加强内审的独立性;完善内审的体系,拓展内审的范围;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这样,做好内部审计的工作,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更具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燕,常京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研究.会计之友,2010(10)
[2].张欢.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的现实选择.财会月刊.2006(20)
[3]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审计研究2003(4)
关键词:中央银行;内部审计;价值增值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8-0082-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8.16
一、IIA准则价值增值理念及内涵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于2009年1月重新修订了《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其中明确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1]。这一新定义,一是引入了“增加价值”的概念,明确了内审的职能是为组织完成其目标服务;二是增加了层次更高的“咨询活动”,提出了内部审计主要职责是鉴证和咨询。这两点全新的诠释和完整地体现了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鲜明地突出了内部审计活动的价值增值主张,充分地反映了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完成组织目标实现价值增值。
通过对IIA新定义分析,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无疑也要适应这种审计主导思想的变化,转换审计理念,调整职能定位。一是明确了内审服务的内向性,即“为谁服务,为谁负责”的问题;二是加强内审咨询;三是注重组织的整体价值[2]。
二、价值增值理念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链管理理论
价值链(Value chain)管理理论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kle porter)1985年提出的[3]。迈克尔・波特认为,价值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各种价值活动构成价值链,企业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的增值;一个企业的各项活动应划分为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并认为只有尽量增加增值活动和减少非增值活动,企业才是有竞争力。按照价值链管理理论,只有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部门才有存在的必要,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组织的辅助管理系统之一,必须适应这种要求,为实现组织价值增值服务。
(二)核心专长理论
核心专长理论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rahalad and Hamel)等人1990年提出的[4],其主要观点认为:核心专长是能使企业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核心力是一个系统,包括员工的技能、物理体系中的知识、管理系统和价值观四种形式的技术竞争力。根据该理论,内部审计人员凭借其在组织中的独特地位和职业的“胜任能力”,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核心力的方式,实现增加价值的目的,从而拓展了人们研究企业发展的思维,使企业管理者逐渐突破在传统企业理论的束缚下以单一的利润或成本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大大强化了人们关注企业价值问题的意识。
上述理论表明,企业要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和谋取利益。基于以上理论,本文认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管理的一个子系统,是由审计实施主体、授权人、审计对象等诸要素相互作用和有机结合的系统,其目标与组织根本利益应当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内部审计如何促进人民银行实现工作目标创造价值,关键是要建立起有效连接审计实施主体、授权人、审计对象三者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合理运行机制,达到内部审计的“二次增值”。一是实现被审计对象增值,将审计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执行力,带动被审计对象其他管理同步发展,提高各项业务的工作效率,实现被审计对象的管理目标,最终提升辖区人民银行履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等各项职能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价值增值。二是实现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增值,在提升被审计对象价值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价值也得以实现。当内部审计成为一种创造价值的职业时,其影响力也得以提高,将会吸引内审人员以更强的使命感和积极性投身到内审事业当中。
三、价值增值理念的应用实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价值增值理念的应用实践
按照《人民银行内审转型三年发展规划》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内部审计项目以突出咨询服务为切入点,以风险导向为落脚点,以绩效审计作为价值增值的核心内容,尝试了在价值增值领域中的一系列实践。
1.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优化审计资源配置。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尝试运用剩余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风险量化评估工作。组织全行27个处室开展对人民银行12项核心职能和11项辅助职能共109项业务活动进行风险量化评估,确定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等级及排序,按照风险大小制定审计项目频率和周期,确定审计重点,重点关注风险隐患较大的业务领域,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重要的环节,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切实做到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实现审计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增加组织价值。
2.开展绩效审计,提高组织人、财、物资源的配置效率。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引入“3E”绩效理论和平衡记分卡原理,先后组织开展了营业部和事后监督中心绩效审计、机关计算机应用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审计、辖区县市支行资源配置及履职情况审计、发行基金押运成本和集中采购管理绩效审计等多项审计。建立起柜台业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机应用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发行基金押运成本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集中采购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5项业务领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审计,促进了全行人、财、物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各项业务运行成本,切实提高组织价值。
3.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促进央行治理结构的完善。从2009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探索开展对县市支行和机关职能处室的内部控制审计,按照COSO报告框架五要素,从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检查,重点关注基层央行治理结构的缺陷,揭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境,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促进基层行不断完善组织治理,提升组织价值。
4.开展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提高人民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2010至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围绕“金融机构贷款”、“再贴现”、“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经理国库款项”、“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等项目开展对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促进人民银行相关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切实提高相关资产的质量,提高组织的整体价值。
实践表明,内审转型成果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实现内审工作自身的价值增值,也才能真正推动本级行和下级行组织治理的完善,推动履职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组织整体价值的增值。
(二)价值增值理念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审计理念需要突破。IIA新定义为内部审计赋予了增加价值的使命,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审计理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内部审计增值发展需要。一是对转型发展时期内部审计“绩效+增值”的重新定位和向咨询服务转变的理念理解不够、领会不深,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预防作用,不能实现内审价值创造的前瞻性。二是对内审部门角色从“经济警察”向“经济顾问”的转变认识不够。
2.审计手段和审计模式需要改进。目前,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业务已完成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过渡,风险导向审计与战略审计方法已广泛应用。而我国内部审计还主要停留在财务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业务专项审计等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信息技术审计等比例明显偏低。同样,人民银行系统目前主要还是采取较传统的审计手段,专注于“挑毛病、找问题”,甚至是审查数豆子的人是否将豆子数得一粒不差等,而对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方面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开展的项目比较少,比例偏低。
3.审计方法需要创新。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主要采用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或多种交叉审计方法,而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应用还比较少,不能完全适应人民银行内审转型发展的需要,亟待从传统的账项审计和制度审计逐步过度到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等现代审计方法。
四、深化价值增值理念,促进内审工作转型的建议
(一)打破惯例,促进内审观念转型
内部审计的价值推动力源自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内部治理及控制的需要。因此,央行内部审计要转变工作重点,积极研究并提出合乎实际的审计需求,以风险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目的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一是需要打破惯例,重新进行审计理念定位和方法技术创新,在审计理念、审计职能、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审计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二是围绕价值增值的功能定位,转变和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
(二)找准价值增值路径,选择最佳审计模式
审计价值增值功能定位,要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必须站在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控的高度,正确地把握审计价值导向,以央行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综合运用成本控制模式、重塑流程模式、审计成果“二次开发”模式和参与式审计模式等审计方式方法,找准最能体现最高价值目标和最优监督效能作为审计监督切入点,做出最富有价值意义的行为选择。
1.控制成本模式。控制成本和增加审计价值,应着重在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控制审计项目成本以控制审计变动成本。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应更多的关注高风险领域,设计恰当的审计抽样,重点围绕这些领域进行抽样审核与评估,进行系统化的风险排序,减少审计面,实现以点带面。二是控制审计中人力、物力、财力耗费以控制审计现实成本。抓住审计重点,更多关注一类风险点和重大决策事项,一般不在低风险领域浪费时间,从而节约资源,营造增值机会。
2.重塑流程模式。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是经营管理活动的载体,而设计方案和流程是约尔・M・思腾恩(Joel M Stern)创造企业价值的主要方法之一[5]。增值型内审必须立足于管理层的需要,“超越账本,深入业务”,利用其熟悉组织业务流程的特点,围绕特定的价值链,通过审计程序,及时调整、优化或帮助管理部门再造业务流程,使流程更加合理、经济、有效,从而达到增值目的。
3.评估风险模式。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函数,是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增值型的内审应积极切入风险管理评估,通过评估、计量和报告总体风险,从中发现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上的问题,提出产品和业务流程整合与再造方案,提供支持性的建议,以此推动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帮助管理层或职能部门梳理业务流程并进行更科学的监督,确保人民银行的活力和依法履行职责。
4.审计成果“二次开发”模式。一是审计产品“深加工”。把处于“初级产品”甚至“原材料”状态的审计成果和信息,或历史的、局部的、零散的审计素材,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提炼加工,开发出具有含金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二是扩大审计成果和效果。每个项目结束后,善于对审计发现的存在问题和潜在隐患进行梳理归类,分析、研究、挖掘深层次原因,科学预测和分析潜在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实现审计成果的价值增值。
5.参与式审计模式。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和信任关系是实现审计主体与客体良性互动的价值活动。一是让有关管理部门参与审计内容、审计计划的确定,一起提出改善建议,以利建议的执行或落实;二是在审计中注重激励与支持,减少指责与批评,从而产生更好的实际效果,创造出超过预期价值的价值。三是与被审计对象讨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措施,寻求他们的合作。
(三)优化审计方法,引入风险评估技术和绩效评价工具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要把内部审计构筑在现代管理科学之上,以风险导向审计思维和绩效审计理念作为指导,在审计过程中引入成熟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工具。如尝试运用剩余风险模型对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风险量化评估,用以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并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探索运用平衡计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现代管理理论和绩效评价方法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实现审计评价由单纯的定性评价向“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的转变,增强审计评价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四)改进审计手段,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
1.改进审计手段。推广应用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业务审计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对各项业务交易活动的合规性进行全面扫描,可节省大量检查时间,大幅度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2.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立足实际。大量使用Access、SQL数据库、Excel表单和ACL等数据分析软件开展审计,改变审计人员过度依靠手工审计的习惯,推动审计信息化手段的深入应用。
3.积极开发相关业务在线审计软件。对各类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实时预警,准确提供审计线索,提升内部审计的针对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单位的损失。同时,各级行应多为内部审计部门配备或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提高内审工作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红英等.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阐释和应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2]符夫之等.构建区域央行价值创造型内部审计机制的探讨[J].海南金融,2007(6).
[3]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审计监控缺位
就农村信用社的内审体制来分析,县联社设有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办事处成立了审计科,省联社成立了理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并在内设机构中成立有审计部。笔者认为这种自下而上的内审体制使内部审计工作主要覆盖在基础业务阶段并因基础业务的繁多而内审力量的缺乏导致监控缺位。就实际效果看,已呈现出局限性:一是省联社直接审计是鞭长莫及。省联社审计部门面对全省数千营业网点不能也不可能进行全面的监督、评价和咨询;二是市级办事处组织审计是力不从心,虽成立有审计科,但成员有限,办事处虽积极开展工作,但也只能是一种事后监督,起不到事前预防的作用;三是县联社的内审部门是在联社理事会、经营班子的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内审工作开展起来就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四是即使组织跨市范围的交叉审计检查,但也只能是静态的评估,这种评估与机构的业务发展变化和全面风险管理尚不能有效匹配。
(二)内审及内控意识不强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行业自律组织成立时间不长,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急切需要有完善的内控制度来进行规范。同时,因所有权、经营权不明晰,从业人员的内审内控观念难以转变。一是部分联社特别是基层农村信用社的负责人重视不够,总把内控工作同业务发展对立起来;二是部分人员认识不到位,认为内控是自找矛盾,自挑毛病,影响部门关系和员工工作关系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制度观念不强,讲情面、讲相互方便,对原则、制度随意简化、变通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基本素质较低,不能真正领会强化管理、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不理解内控制度的深刻内涵,对市场经济下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支付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觉悟。同时,多数信用社在制度上根本没有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的内容,更没有对各类风险设定限额,不能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
(三)内审人员素质低、程序不规范、处理力度不够
一是内审队伍建设滞后,部分内审人员的素质偏低,不太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二是内审工作程序不规范,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质量较低,使内审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监控作用。三是内审处理力度不够,发挥不出应有的威慑作用。
二、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
(一)转变内审理念
内部审计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行业自律的机制,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内审工作的重要性,管理决策机构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内审工作,把内审工作作为内部自律、加强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把内审成果作为我们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而内审工作也只有得到上级的认可,工作开展起来才会有底气,有信心,才能将监督检查做深做细,真正找出发展过程中的症结所在,为高级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既要借鉴外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的先进理念,又要从传统的内审理念转换为现代的内部审计理念。要逐渐建立自上而下的内审模式,要从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中获得风险保障;要建立对风险和问题的预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要变静态的内审监管为动态的连续的评估;要配置专业的人员实施专业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内审人员不同于一般的业务人员,内审人员要具有敏锐的政治感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因此,在选择内审人员的时候就应该从严把握,按照内审人员所需的专业水平、从业经验、道德准则三方面要求,真正将思想品德高尚,专业知识精良的人员充实到内审队伍当中来,提高内审队伍整体素质。要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还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内审人员进行培训,要建立内审人员培训制度。对内审人员的系统培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对新进内审人员的培训,这种培训注重对内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基础内审知识的培训;二是对在职内审人员进行培训,一般可采取审计业务规范培训、专题研究、经验交流或者学术交流等方式来进行;三是对自身内审工作完成后的考评和总结,以此促进内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三)理顺内审管理体制
内部审计介于决策与执行之间,是对决策者负责并为保证决策者职责的充分发挥而实施的一种再监督,是农村信用社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的有关规定,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一般都实行垂直管理体系,确立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审计机构和人员的重点放在省联社和办事处。充实省联社和办事处的审计队伍、在全省信用社范围内公开招聘一批思想素质道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保持内审队伍结构合理,讲究知识互补、层次互补,即不仅要有熟悉财会专业的人员,也要有信贷、计算机业务、法律等专业人才或复合性人才。省联社和办事处的审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编制全不在县联社,审计的事项直接向省联社负责。目前,鉴于农村信用社大部分是以县级为单位的法人,法人内部审计层次只有一个,并集中在县级联社(合作银行),要实现内审工作的超脱性,树立内审权威,真正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必须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理顺内审体制,将县级联社内审队伍上收一级管理,进行上挂下查以减少审计工作中的各种干扰,形成独立、权威和高效的审计监督工作体系。
(四)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1.完善内审计划管理制度。农村信用社必须根据发展需要,对内审工作做出系统的安排,形成内审计划管理制度。内审计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审期间计划;二是内审项目计划。内审期间计划一般为年度计划,也就是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文字报告、报表等形式来编制年度内审计划,期间计划要体现一定时期的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导向以及农村信用社自身的中心任务,明确一定时期的内审工作重点和目标,以此来组织和协调一定时期的全部的内审活动;内审项目计划是农村信用社根据行业特点和内控的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内审项目,安排年度、季度或月度工作计划进行实施或者根据突况进行专项审计。建立和完善内审计划管理制度就可以使内审工作做到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工作开展起来就会有条不紊。
2.完善内审责任制度。由于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做出的内审结论是一种法定的行为,具有权威性,而这种权威性是依法内审、证据确凿、评价正确所形成的。为了维护内审的这种权威性,提高内审工作质量,避免因错误对待被审计单位、事项和当事人带来的损失,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必须对每个内审事项的内审结论正确或失误承担责任。建立内审责任制就要求在内审工作的每个环节,内审活动的每个层次,对内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和执行的任务,都应有明确的要求。包括两种责任制,一种是工作责任制,二是任务责任制。内审工作责任制按照内审行政组织、业务范围和岗位来分别确定;内审任务责任制是按照在内审项目中进行内审活动的各个层次与各个环节的人员承担的任务来分别确定的。具体地说就是内审的各环节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尤其对检查、取证、评价承担全部责任。
3.健全内审质量控制制度。一是要制定出内审的标准,包括内审的工作标准、评价标准。要对内审人员提出要求,做好内审活动的准备工作,编制的内审报告必须达到要求。二是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审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价,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健全内控。三是取得充分的、可靠的、相关的内审证据,以确保内审结论的正确性。四是认真审核内审工作底稿,内审工作底稿不仅是反映内审活动、归结内审证据、记载内审结论的档案材料,而且在每个项目的内审过程中,对控制内审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要逐一对底稿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核。五是要确立内审规范,在内审工作中要做到在组织分工、职责任务、内审项目安排、计划编制、内控评价、内审要点确定、检查取证方法、分析评价原则等都要制定规范,让内审人员在操作中有统一遵守和共同采用的模式。六是自觉接受管理机关和外部监督机关的监督和指导。
4.健全内审档案管理制度。内审档案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内审工作档案。另一部分为内审项目档案。要将内审档案的管理制度化,按照科学的方法完整地归集每一次的内审档案,做到对内审工作有据可考,有案备查。
5.健全内审报告制度。一是按内审项目的评价结论编写的报告,主要是送被审计单位执行的报告;另一种是内审部门在一定时期终了,对内审活动进行归纳、综合和总结后向派出领导提出的反映内审成果或内审问题报告。农村信用社要建立系统的内审报告制度,既要按内审项目做出任务报告,又要在一定时期或一定专题提出专题报告,以充分发挥内审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制度建设,拟定和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
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其目的是要为企业的效益服务。浙江******公司,总资产超过4.2亿,下辖六家分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兼跨制造、房产、租赁、修理、客运服务、商贸等几个行业。各项业务的经营方式有所差异,会计处理各有特点。我在对公司营运情况及日常财务工作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认为当时的制度已不能很好适应公司管理上的需要。要想公司管理上台阶,首先应从制度上下功夫。因此,我从审批程序、资金运作、会计核算、审计监督几个方面入手,先后主持出台了四个制度,基本完善了财务管理内部制度体系:
1、拟定《浙江******公司开支审批暂行办法》,规范了审批权限和程序。要求公司所有成本、费用支出必须经财务审核并签字确认,改变了以往多头审批,财务监督不力的状况。经过两年的运行, xxxx年我又重新修订和完善了《浙江******公司开支审批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责权。
2、根据国家新出台的财务、会计政策法规,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执笔修订了《浙江******公司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公司内部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并就“两个办法”的贯彻执行作了具体安排。每年对所属经营单位执行“办法”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出具书面整改通知,逐步规范了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行为。
3、为完善公司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二级核算体制的优势,针对公司各经营单位不同的行业特性,确保公司各项会计数据的真实、完整,于xxxx年x月重新起草了《浙江******公司内部审计暂行办法》,现正报公司审批,以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二、抓管理,促效益。
预算是企业借以设定一定时期所想要完成的特定目标,完成目标所使用的资源,以及衡量目标是否达到的标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集团公司对预算管理也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积极推动公司预算管理工作,理清工作思绪,将应收帐款的回收及开辟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工作重点。以此为契机,逐渐转变了公司偏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局面,促进公司管理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