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6 13:24:28
导语:在师范类实习自我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以及对自身一些不足的地方得到了改进与提升,增进了对公司文化的更深了解,看到公司的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
由于原单位从事的是客户服务工作,对行政工作有很多做得并完不完善,在此,我要特地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发奋工作,克难攻坚,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公司领导对我的期望与栽培;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在校大学生实习鉴定范文
大学生实习单位鉴定范文
2019年度银行大学生实习工作自我鉴定
大学生实习工作鉴定范文
大学生实习的自我鉴定
水文观测专业大学生实习自我鉴定
法学专业大学生实习鉴定
大学生实习鉴定报告
2016年大学生实习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大学生实习鉴定范文5篇
2016年大学生实习鉴定评语
医学专业大学生实习自我鉴定范文
结合教育发展新形势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笔者认为,师范类学生的教师职业素质培养应该着力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一、崇高的教育理想
“教育者,根本之事业,基于今日而期于将来也。” 教育理想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是教师献身教育工作的精神源泉和根本动力,是教师职业素质中最核心的素质。教育理想的核心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也体现为对学生的热爱,只有树立了热爱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才能在急功近利的多元思潮中永远保持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灵,杜绝功利和实用的冲击和影响,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崇高教育理想的指引下去奉献、去追求、去探索。
师范教育对未来的教师——师范类学生,首先应该重视教育理想的培养,加强崇高教育理想的教育,引导学生尽早树立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使命感;教育他们要把教师工作奉为终身追求的人生理想。树立了崇高的教育理想,师范类学生就能更深刻地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自豪感,把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化为对自我的要求,在崇高教育理想的指引下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保证最佳的学习效果,为毕业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5]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思维方式,它指引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引领教师的职业成长与发展,对教师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具有指导意义,决定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待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对教学效果的期望评价和对待学生的态度。
教育理念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为了培养适应教育发展的师范教育专业人才,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师范类学生先进教育理念的培养,系统开设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克服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树立先进的、与时展相适应的的教育观、学生观,掌握教育理论,把握教育规律,领悟教育的本质和真谛,了解教育发展和学生的实际,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建立和发展,在理解、认识教育工作和适应教师工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魅力,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为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广博的教育知识
广博的教育知识是教师职业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教师的工作就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否具备充足的教育教学知识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讯息传递高速便捷的今天,知识获取的媒介和渠道非常广泛,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知识积累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给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增加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效果,师范类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应该尽早树立知识储备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摄取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心理学知识,自然社会科学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操作知识,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储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为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未来长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四、扎实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教育活动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广博的教育知识,还必须具有实际的教育能力,从而把知识以一种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学习指导能力、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交往沟通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等。教师的教育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训练,师范类学生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参加教学实践锻炼,培养、提升教育能力,使自己尽快具备承担教师工作所必需的各项教育能力,为真正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并在了解学生和学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合理施教,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成长 成才。
五、良好的个性修养
良好的个性修养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所从事的是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职业,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正如卢梭所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作为教师,具备了良好的个性修养,不仅可以使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处处展现个性的内涵与人格的魅力,更能吸引学生喜欢老师、接纳老师,进而模仿老师、学习老师。因此,良好的个性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种力量能够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并转化为学生对自身的修养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与人格完善,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深远。
对于师范类学生来讲,加强良好个性修养的修炼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应该提高加强个性修养的自觉性,按优秀教师的个性修养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个性修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诚实正直、言行一致、品质高尚、意志坚强、言行一致、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和蔼幽默、理性宽容、民主合作的优秀师范专业人才,争取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和模仿的对象,使教育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六、健康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师职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和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拥有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教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精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态度,享受职业幸福和人生乐趣,同时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教师来讲是必须要具备的职业素质。为了使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必须高度重视师范类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先天形成的,也并非一日之功,必须尽早抓起,常抓不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范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系统学习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把握心理发展的科学规律,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自觉进行心理素质的修炼,培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努力把师范类学生培养成具有稳定情绪、乐观精神、悦纳胸怀、顽强意志等良好心理素质的专门师范人才,为以后真正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更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七、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近代教育科学先驱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对教育效果的发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师范类学生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增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将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要求,最终树立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只有这样师范类学生才能真正有资格去承担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具备教育好下一代的社会责任。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开发人类智能资源的先锋队、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平衡学生心理的心理保健医生。” [6]师范类学生作为教师的预备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力量,即将承担起教师的社会责任,在就读师范教育专业期间急需加强教师职业素质的培育和养成,通过正规、系统、专业的师范学习和实习,逐步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积累广博的教育知识和扎实的教育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确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唯有此,师范类学生才能真正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能力、有方法、有水平的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1]张国宏. 职业素质教程[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
[2]周伟. 师范大学师范生职业素质问题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1:(1).
[3]顾明远. 希望更多的校长成为教育家[J]. 人民教育,2010:(13-14).
[4]叶澜. 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研究报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3).
[5]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关键词: 新时期 高师院校 师范性
高师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凸显师范性,即教育观念要强化师范性,课程设置要突出师范性,培养模式要凸显师范性,活动开展要拓展师范性,校地合作要践行师范性,具体如下。
一、变革教育观念,强化师范性
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钟秉林先生说:“教育观念变革是我国高师院校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先导。”对此,笔者深有同感。笔者认为,高师院校要变革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方面。高师院校要始终以教师教育为办学目标,始终把强化“师范性”这一特色放在首位,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唯有如此,高师院校才能在服务和贡献中求得自身发展。因为高师院校从其成立始,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师资,“师范性”仍是新时期高师院校的重要特征,是其办学的特色和优势,长期以来积累的办学经验、办学资源及师资队伍都是体现在教师教育上。高师院校如要提升生存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这一优势,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教师为其办学目标,而不应在综合化的过程中弱化“师范性”,始终凸显高师院校在办学上的“师范性”特色。二是教师方面。高师院校教师应树立以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并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以及从事基础教育所必需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为“品德优、素质高、基础实、能力强”的合格教师。(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要始终以“提高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在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创新,使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师范性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如何设置,关系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应突出“师范性”教师教育课程,因为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特色之所在,也是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高师院校应结合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要求,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重新构建高师课程体系。一是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压缩其学时,用以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总学时数。二是夯实通识教育课程。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我们必须夯实通识教育课程,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如增设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工具类课程;增设人文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素质类课程。三是增加教育专业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大是普遍现象,如德国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5%,英国占25%,法国占20%,设置大比重的教育专业课程是使师范生走向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可增加诸如教育社会学、教育实践论、教学名师教学设计品读课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等课程。四是强化教育实践课程。重视教育实践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我们要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各项教育实践课程,注意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可采取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教育调查、教学观摩、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单项到多项,从分散到集中,从校内到校外,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改革培养模式,凸显师范性
为切实加强教师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改革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凸显高师院校“师范性”之特色。下面笔者以我院为例,来谈谈如何改革培养模式,凸显师范性。
我院是一所专科院校,对师范类专业学生非常好地实施了“2+0.5+0.5”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2”年:优化基础课程,淡化专业课程,增设教师教育类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我院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合作教学、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机会,真正促进学生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
2.第一个“0.5”:实行“一、二、三”培养模式。一是培训。安排3个月的教育实践类课程,同时围绕着备课、上课、说课“三课”技能在校内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完成教育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课程安排如下:小学学科教材导读每周4节、小学学科课件制作每周4节、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每周2节、教师招考每周2节、教学技能训练(把学生每分成小班,进行微格教学)每周6节,合计18节。通过教学技能培训,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一写(编写教案)、二说(说课)、三讲(讲课)、四考(教师招考)”。另一方面促进教师参与小学教学研究与校本教材开发,加强内涵建设。二是考核。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模拟上课四项教学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参加后面的集中教育实习。三是实习。考核结束后,进行一个月的集中教育实习,完成“三个一”:(1)上好一堂汇报课;(2)组织一堂主题班会课;(3)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3.第二个“0.5”: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突出了岗位的“全程性”,体现了技能的“锻炼性”,实现了服务的“双向性”。它很好地提高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了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同时,我院教务处设有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并通过这一系统,对顶岗实习进行全程管理与指导,有效地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四、开展各项活动,拓展师范性
要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教育实习等的综合训练,特别是需要“课外”大量时间的训练与丰富的活动的参与和锻炼。因而,高师院校应围绕“师范性”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一是常规训练活动,如“每日一练”活动(指三字一话)、晨读时间的“主题会话”活动等。这样的活动训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训练内容;(2)规定训练时间;(3)提供训练场地;(4)落实指导教师;(5)规范考核标准;(6)及时兑现奖惩。二是技能竞赛活动。为了强化学生训练,高师院校可开展学生技能展示与竞赛活动,如“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教学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情景剧大赛”、“说课大赛”、“模拟教学大赛”等。通过技能展示和比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发展。三是师范特色的主题活动。高师院校可以有计划、分阶段地安排一些主题活动,既让学生走出去――定期下中小学,进行观摩和学习,感受中小学课堂的真实氛围,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又要请进来――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来校讲学,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及时学习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促进其职业技能的提高。四是校外开展的活动。高师院校可以社会课堂为阵地,突出学生“做中学”,形成校地联动的社会育人平台。我们可启动“大学生义务支教行动计划”,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相关社区和村镇做志愿者,开展针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城镇低保、双职工下岗家庭义务家教服务活动。这种家教服务活动可以说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以课内为基础向课外延伸,以校内为基础向校外延伸的大教育观的具体体现,有效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加强校地合作,践行师范性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教师教育主体力量的高师院校,应当进一步增强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建设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注重教育科学创新,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高师院校应加强同地方合作,建立“校―地”、“校―校”合作共同体,形成“大学―地方―中小学”的合作机制,让合作学校作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参与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主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典型教学案例资源、先进教学理念、科学教学管理和中小学优秀教师资源,承担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教育见习,以及实践教学、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等,使得高师院校的学生从入校起就经常到中、小学去教育实践,培养职业意识,锤炼职业技能,从而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教师后备人才。而高师院校则可参与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研究中,为地方及其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如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支教实习,为合作共同体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脱产研修的机会,高师院校则可每年组织他们来本院接受为期3个月的脱产学习,从而整体实现地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可组织并形成由高师院校学科教育专家和合作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团队与网络研修工作室,带动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参加网络工作室研修,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好务,以践行高师院校“师范性”之特色。另外,校地合作既有利于保证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当地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水平,增强当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效果,又有利于高师院校教师及时了解和把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动态发展,全面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更好地培养高师院校学生,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育实习;实习基地;心理学;实习评价
教育实习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师范生了解教育教学实际,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独立从事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一些学者对此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李会学等人[1]探讨了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应对措施。谷莘[2]以中国人民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习为例,对参与式教学实习展开研究,认为该模式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是该学院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李晓黎[3]也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指导老师在实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心理学专业的教育实习是为了给各类教育机构培养心理学专门人才,从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学专业的应用性逐渐凸显,以往教育实习在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1.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
心理学专业教育实习是高等学校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以我校为例,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掌握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部门、教学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心理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心理学相关工作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较高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社会参与度、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其中社会参与度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度,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自主发展包括身心健康、学会学习、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文化修养包括较高的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和审美与人文素养。(2)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方法及相关统计、测量技术,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学技能、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字处理工作,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外,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认真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实习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实习环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更好地指导心理学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我们组建了一支较有力的指导团队,由从事实践教学管理多年的教学院长从专业角度和管理角度做全程指导,由两名专业老师负责提供专业方面支持,一名老师负责数据分析,两名教学管理人员负责收集教育实习工作中的一手资料,并负责撰写分析报告,两名在读博士生做问卷调查及资料整理。通过对近几年教育实习工作的跟踪分析,我们认为实习基地、实习自由度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①实习基地不足。实习基地是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早期阶段,心理学专业的实多集中在中小学校及部分职业学校。由于心理学专业的特殊性,传统中小学对学生心理活动和状态的重视程度不够,与心理相关课程偏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因此他们对实习生的接待能力有限。大多数实习单位仅能接受少量实习学生,即使学生到了实习单位后,也很难保证开展适量的实习活动和实践教学。导致很多实习趋于形式,学生在实习阶段未得到足够的实践机会。②学生实习的自由度不够。学校给学生合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范围内自主实习。传统的实多以集中组织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尽管以往实习中有分散实习环节,但是力度不够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影响实习效果。③教育实习评价机制不健全。传统教育实习效果是根据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但心理学专业的实习有一部分是课堂之外的,表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因此教育实习效果的评价应该重视社会效益和影响力。这部分需要做大量调研和实践。(2)具体解决措施①建立实习基地。其实,心理学专业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除了传统学校、教育培训机构以外,还可以扩展到企业、公司,社会团体,让本科生的实习过程贯穿社会各个层面,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状态,并解决一定的问题,因此实习基地的种类可以更加丰富,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在注重扩充实习基地数量的基础上,要提高基地质量。实习基地的种类要尽可能多地覆盖社会的各个方面,提高实习基地的利用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多个校企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心理实践活动搭建新的服务平台,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完成教育实习的同时,实习基地本身就是学生就业良好而有效的渠道。②调整实习教学计划,加大实习自由度。开放型教育实习是对现行的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实习自主性,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增加实习单位的种类,不拘泥于讲授好一堂心理课,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习计划的安排上,可增强实习地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全方位服务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计划安排上适当增加学生自主实习的自由度,加大分散实习的比例。比如,学生可利用假期时间分散、自主地选择实习基地进行实习。这样可充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实习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有力保障。③构建合理的实习效果评价机制。评价教育实习的效果,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使实习质量得到保证。包括对实习目的、方案、结果等一系列过程的监督和评估,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践技能,同时通过评价机制,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李会学,杨声,魏秀梅,牛明武.论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搞好天水师范学院化学教育实习的几点建议[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81-83.
[2]谷莘.参与式教学实习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168-170.
关键词: 师范生 职业认同 现状 对策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中的一种确认,由于该职业符合自身终生之向往,从而认定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进而用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并且能从中取得乐趣的心理状态[1]。师范生,也即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其所学专业名称,一般在专业名称上往往有“教育”的字样,如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或者在培养方向上具有师范性质,如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英语、物理学、化学等。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非师范生具有明显不同,特别是对于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的重视、对于教育实习的重视,都是其他专业难以比拟的。
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一般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日后所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合理的认识、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所组成的内部心理机制,包括对教师职业特点、职能和地位的看法,对所从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乐于从教的意愿及从教时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等[2]。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普遍研究方向是在职教师的职业认同,并且有不少研究成果;而对于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时间前移,也正在得到重视。有研究者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既是指一种过程,又是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指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3]。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奉献和个人发展的统一性,增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将承担工作的意义。师范生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师职业认同,才能自主制订专业学习计划和个人教师职业发展计划,从而明确其专业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4]。从以上角度说,教师职业认同对于师范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立足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教师职业认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某省三所学校的1500名师范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其中本科2所、专科1所。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5份,回收率91%。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调查内容涉及:(1)师范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情况;(2)师范生的从教意愿;(3)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4)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素质。结合适当范围的座谈和访谈,进一步掌握当前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真实的看法及背后的原因,以期得到更加真实的调查结果。
2.调查结果。
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得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如下:
(1)师范生的从教意愿低于预期。在回收的1365份问卷中,有753份答卷明确表示希望毕业以后可以从事教师职业,比例为55.2%。师范生被认为是准教师,一切教育和培养都以教师职业为目标,现在只有一半的学生认可教师职业,显然低于人们对于师范生的期望。
(2)师范生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回答“你认为当老师是一种乐趣吗”这个问题时,仅有18.7%的学生持肯定意见,回答“一般”“没有感觉”的比例占到55.8%。这些跟学生选择师范专业的原因有很大关系,因为据本次问卷的统计结果,只有54.5%的学生选择师范专业是“自愿填报”,42.0%的学生是由于家长的干涉。另外,在回答“你认为学生都是尊重老师的吗”问题时,有70.7%的学生持赞成意见;师范生对于所学专业的态度,有50.3%的学生选择“一般”,49.7%的学生选择“喜欢”。这些都是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缺少积极情感的直接表现。
(3)师范生对于从事教师职业信心不足。师范生对于从事教师职业明显缺乏信心,问卷结果表明,仅52.6%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仅31.5%的学生对于教师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仅25.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考编成功”。师范生的上述不自信,主要是因为在校期间学习效果不佳、对教师职业缺乏正确认识、对就业压力心存畏惧等因素。
(4)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缺乏理性认识。在回答“你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三个主要原因”方面,“价值期待、教师待遇、社会角色”三个因素成为主要原因。在具体细节上,仅31.4%的学生相信“(当老师)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72.4%的学生认为“教师工资低于个人的工资期望”,70.8%的学生认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程度在下降”,49.6%的学生认为“教师属于中下等社会阶层”,等等。这些不合理的认识,阻碍了学生乐于从教的愿望和信心。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的缺乏理性认识,师范生将来从教的意愿要远远低于预期,这其中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学生、学校及家庭的因素等。
1.全社会对于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如前面统计的问卷结果,70%以上的学生承认,时下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程度在不断下降,老师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受人尊重了。尊师重教的传统被物欲大潮所淹没,曾经歌颂教师的“红烛”、“春蚕”精神,在当代社会却少有人提及。在崇尚自由、个性的90后身上,奉献精神又从何延续呢?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2.师范生教育中缺少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力支撑。
在问卷中,75%以上的师范生只是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途径。很多师范生在访谈中坦白地承认:之所以选择当教师,是因为希望通过考编,成为一名正式的在编教师,从此捧上铁饭碗。这样局面之下,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恐怕就缺少一个较好的基础。当前各省招聘的新教师大部分都是服务于农村中小学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则很难留得住。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的:“在当前中国,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当教师,更需要吸引更多的真心热爱教育、真正懂得教育,把教师不只是当做一个职业,而是一项事业,愿意毕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人来当教师。”因此,在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学技能培养和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同样重要。
3.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不科学。
在问卷中,对于“学校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的回答,仅有45%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专业课程;对于“是否经常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这个问题,只有32%左右的学生持肯定意见;对于“在校期间是否进行过师范专业以外的技能培训或学习”,只有18%的学生回答“是”。学校对于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进而决定师范生就业选择可能会偏离初衷。
三、改善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的对策
1.建立教师职业认同培养体系。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确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完全依赖师范生个人的自发行动。学校应重视对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建立完整的培养体系。在入学教育环节,学校要改变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精心设计若干环节:如邀请优秀教师来校现身说法,组织新生走进中小学课堂,与中小学生开展游戏互动,观摩优秀教师的精品课程,让新生通过耳闻目睹,深受感染,树立对专业、教师职业的兴趣。在日常教学和管理环节,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师范生塑造自我形象;对师范生基本功常抓不懈,指导各类社团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师范生技能大赛(普通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与说课大赛等,促进师范生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好学、善学的学风的形成。
2.确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主体地位。
教育部下发的指导性文件《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在很多师范学校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培养目标模糊、制度建设滞后、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训练强度不够、没有切实的保障措施等条件的制约,使得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完全依赖于师范生本人的自觉性,离教育部的规范性要求相差甚远。教师职业技能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普通话、三笔字应作为师范生每日的练功课、修身课开展。二是认真训练教学技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节40分钟的课程,往往备课就要花去数个小时。因此,有必要对师范生的职业素养进行适应性训练,以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教学需要。三是班主任工作技能。这是师范生应该具备的班集体管理、学生日常教育的能力,包括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后进生的转化等,承担起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这些技能既是师范生的必修课,又是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综合体现,更会影响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程度和从教意愿。
3.建立广泛的教育实习基地,探索适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实习实践模式。
学校应集中精力建立广泛的教育实习基地,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很多学校坚持集中实习的原则,但是往往因为实习基地不足,不得已又放任学生选择了自主实习(即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单位)。在实习安排方面,当前很多师范专业在最后一学期(0.5学年)组织教育实习,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已逐步显现。最后一个学期,是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刻,安排学生走出去实习,看似非常合理,实则弊大于利。师范生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考试成功,成为一名在编教师。在每年的4―6月份,是各省组织新进教师招聘考试的时期,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复习、备考上面,根本无暇他顾。这个时候安排学生实习,只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导致学生疲于应对、效率低下。甚至很多学生在考编失败以后,放弃了当老师的想法,这是非常可惜的。实际上,实习时段的安排只是当下师范专业实习模式不合理的一个缩影。
笔者建议实行日常见习和实习相结合的实习实践模式。具体来说,在学习期间的2―4个学期,每学期安排1―2周的见习时间,让师范生走进课堂,观摩优质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认识,逐渐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能够返校进行补充。在实习时间安排上,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放在最后一个学年的第1学期进行,时间长度为10周左右。在具体实习安排上分为以下环节:在校内实践阶段,从教案设计、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模拟试教及案例点评等方面展开训练,增加学生的经验积累。在校外实习阶段,从以下方面展开训练:教案编写、试讲、班级常规管理、班会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个案调查与实习反思[5]。在实结阶段,要求学生总结整理各类实习资料,如实习生手册、实习教案、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实习鉴定表,等等。
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是师范专业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学校的目标,但不能成为一厢情愿,也应该是家长的目标、师范生的目标。学校作为培养主体,应该做足功课,充分重视教师职业认同作为职前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它列入内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贯穿师范生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同时,三个方面应该共同努力,让每个师范生都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把师范生的教育培养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张晔.教师的职业认同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4):33-34.
[2]王杰,薛钰川.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01):3-4.
[3]李录志,宋丙英.王丽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当代教师教育,2011,(06):53-58.
[4]齐佩芳,薄艳玲.关于培育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Z2):109-111.
一、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习的内容
公共事务管理(残疾人事务管理方向)专业为我院升格后建立的首批非师范类专业之一,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为:培养能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的,热爱残疾人事业,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身心健康,具备现代公共事务管理理念、掌握残疾人事务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基层残联、民政、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福利企业等公共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从事残疾人事务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该专业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现已毕业两届学生共107人,在校生134人。由于我院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有很大一部分不了解残疾人事业,他们需要一个深入了解残疾人事业的机会,从而决定将来是否从事与残疾人相关的工作;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残疾人事业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期待通过实习的平台进一步接触和了解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实习体验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如何评价残疾人事业以及毕业后是否进入残疾人事业工作,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专业实习这一环节。作为一个新的专业,我们一方面借鉴学院其他专业安排实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围绕非师范的特点和实习的要求开展专业实习的各项工作,我们组建了一支由专业教师组成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制定了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守则,实习教学大纲,实习考核手册等规章制度,并结合每一届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实习方案。
(一)实习时间和地点的安排
对于专业实习的具体时间,我们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同其他各专业一样,04级学生实习被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05级学生实习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实习时间为9周,448课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习单位,我们鼓励学生多选取省内各地各级残联、民政部门、康复中心去实习,若自身未联系到实习单位的由学院统一安排到本院的实习基地去实习。据统计04级学生到各级残联、民政实习13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实习23人,其他企事业单位实习13人,其中29人是自己找的实习单位,20人为学校统一安排到实习基地实习。05级学生到各级残联、民政实习14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实习17人,其他企事业单位实习27人,主要以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为主。(二)实习前的准备要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实习的各项任务,作好实习前的指导工作十分重要,为此我们针对每一届学生都制定了具体的实习指导方案,由实习指导教师实施,主要内容有礼仪、形象和文明用语专题,实习心理专题,沟通技巧专题,文秘知识专题,毕业论文选题专题,演讲专题等。通过专题指导努力使学生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注意角色转换,形成必要的心理预期,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做出适应性调整,力求以一个准工作人员的身份投入实习过程。
(三)实习中的具体要求
由于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鉴于此,我们专门制定了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守则,对学生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很琐碎。我们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把眼光放高远,从残疾人工作的全局出发,了解实习单位运行的基本规律、工作人员的基本心态、服务与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残疾人事业,增强适应能力。
(四)实习成绩的评定
为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实习效果,本专业对实习学生的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一是实习结束时,由所在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做出鉴定(部分单位实习鉴定附后);二是由校内专业教师对学生校内实习的情况和成绩进行评定。两者的结合最后形成实习成绩计入学生的学籍登记表。
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习现状的分析
为了不断完善本专业的实习环节,更好地发挥专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以两届经过专业实习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就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实习时间和基地的选择及实习的管理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期望及时发现专业实习安排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专业实习安排的模式。本次问卷一共发放了107份,收回90份问卷,回收率为84%。在90位被调查学生中,88位学生都认为专业实习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对学校安排的实习给予了积极地肯定。他们认为实习的收获不仅仅是把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了接触社会、接触工作的机会,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的许多缺点和不足。很多学生认为增加了对工作对象、工作性质的了解,认清了自身的就业形势,在为人处事,与人沟通、自我提升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但是他们同样也反映了我们安排的专业实习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专业实习的时间和实习基地安排不够合理,专业实习管理不够到位,实习经费少等方面。对于专业实习的时间安排,04级学生普遍认为实习最好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这样既可以完整地完成学业也可以方便找工作;而由于05级学生的专业实习就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大部分05级学生认为这个时间段比较适合,但是应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建议每学期应安排一段时间进行实习,同时增加实习经费。对于实习基地的选择问题,37%的学生表现出不满意。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非师范生被学院统一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去实习,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教学方面的困难,不会备课,不会写教案,也无法组织课堂实践,因此也无法学以致用。另外一部分学生担心被学校统一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去实习,所以决定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这样往往导致个人在实习单位实习得不到重视,实习单位对于实习生往往疏于培训和管理,从而使得学生的实习效果甚微。因此学生希望学校能在统一安排实习的过程中,考虑到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安排学生到合适的岗位去实习;同时建立更多适合本专业的实习基地,使实习内容与专业所学和培养目标相符。在专业实习管理制度上,20%的学生也表现出了不满意。学生认为实习前的知识和心理准备还不够充分,希望实习前的知识储备能够更充足一些,指导教师能针对学生所去的实习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好发放专门的实习手册和指南。在实习期间,实习生的心理波动很大,亦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但是部分学生认为无论是学校还是实习基地都没有提供相应的有效辅导或是跟踪指导,从而大大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这一现象,在自主联系单位的实习生中反映比较普遍。
三、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安排专业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博爱精神、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和对残疾人的了解、关爱;在工作能力方面,着重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笔者认为,该专业实习要坚持“从单一到多维实习,要体现教学与学习、知识与能力、职业与素质、过程与方式以及认知与价值观的多维度渗透,并在实习过程中相互转化。”[2]实习环节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建设。
(一)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基地
对于专业实习的具体时间,结合专业的实习特点、教学安排以及实习生的建议,可以考虑将本专业的实习时间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实习时间亦可适当延长,以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同时我们可以将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循序渐进。一年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点可以放在接触社会以及了解一些与残疾人相关的知识,着力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二年级的学生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起来。例如,二年级的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发挥专业长处切实为残疾人做一些服务和管理的工作。充分利用好假期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假期时间可以与一些残疾人服务部门联系,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目标地让他们通过主动申请等方式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既能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他们在毕业实习中进入状态的速度。同时,可以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由于我院78所实习基地中有72所是特殊教育学校,相对而言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实习基地所占比例仅占7.69%,因此学院和系科要多渠道地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将学生的实习活动深入化、持久化。努力拓展各地各级残联、民政部门、康复中心为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实习的需求,从而改变当前大部分学生去一般企事业单位实习的现状,做到有针对性的实习。同时,校内实践基地也是大学生专业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形式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来满足大学生实践的需要,如模拟办公环境、残疾人服务中心等。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进行技能训练、科学操作,也可以感受到现实的工作状态,弥补实际操作的不足。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增强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实际操作的不足。
(二)加强实习过程的监管
系科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实习前的指导工作。除了请本院实习指导老师进行原有的专题指导外,我们需要邀请熟悉残疾人有关工作的外聘专家作专题讲座或报告,明确角色转换的诸多要求和注意事项。最好开展毕业实习前的模拟实习工作。毕业实习前一个月,专业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工作现场模拟训练,增强学生的现场感和对工作环境的熟悉程度。在知识准备方面要增加实习单位的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掌握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选定社会调研的系列课题等方面的内容。系科要坚持跟踪学生的实习动态。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实习活动加以必要的指导,并及时发现问题,在学生住地实习时期,系里安排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跟队管理。平时系科加强与各实习单位的密切联系,定期访问,双向沟通。另外,还应强调实习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健全党小组、团小组的组织建设,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督促。系科要做好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从整体上看,系科的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专业背景下的工作经历,难以帮助大学生完成实习内容。因此系科需积极鼓励实习指导教师参加实践。作为教师只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才有可能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才能使学生在实习中有收获。系科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更新知识,吸收新的成果到教学中。创造条件让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聘请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指导大学生实践,加大对大学生实践的投入。
(三)完善实习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历史专业;导师制;实施方案
本科生导师制是由英国威廉·威克姆创立,最早应用于牛津大学“新学院”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其卓有成效的培养效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被各著名高校采用。其主要特点是:教师和学生密切接触,师生关系亲密;导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导师在做好自身科研工作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上的指导。在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存在及历史专业本身的特点,使得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更为迫切,方式更为灵活。
一、本科生导师制实行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的普及,辅导员师资力量的相对薄弱以及学分制的实行使得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实行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学扩招,辅导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需要更多教师参与学生管理
在我国,2009年大学计划招收学生人数突破600万,2010年为657万,2011年为675万,大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就河南大学来讲,2010年高招计划招生10635人,2011年高招计划招生10860人,现有在校生35000人左右,教师4000多人。其中,辅导员有120人左右,平均每位辅导员管理近300名学生,单纯地依靠辅导员管理学生显然是不够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发挥更多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完成此项要求。本科生导师制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推行学分制,需要教师参与指导
由于网络的普及,现在我国许多高校一改以往固定培养学制(一般为4年),开始实行弹性学制(3~7年),学生所修课程的总学分达到毕业规定要求就可以毕业。它要求学生在学校固定的网络教学系统中选择课程。除修完必修课程外,还必须修一些选修课,以达到毕业学分要求。学生如何选择这些选修课,并达到扩展视野、丰富知识、有利于进一步深造或就业的目的,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予以指导。因此,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就成为最佳选择。
(三)现有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由于历史专业实践性较弱,现有历史专业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重视教师的单向作用,重视教师的主动作用,忽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有高校历史专业培养方式,仅仅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联系不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把课外教学和课堂教学对接起来,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形成全天候培养学生的制度。
(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教学相长
科研创新需要自身知识的积累,但不可忽视思想的碰撞、交流的展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多元的社会中闭门造车,必然事倍功半。虽然导师在人生阅历、专业研究等诸多方面优于学生,但在一对一的指导中,学生的多样性、时代的发展性会使导师感受到压力,从而强迫自己通过不同途径提高自身水平,熟悉本专业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成果,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关注社会发展,洞察热点问题内核,以利于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课外的师生交流,对师生来讲,就是另外一种的教学相长。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
基于现实中相关问题的存在,高校历史专业本科阶段导师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三年级以前实行导师制
某些院校由于将导师制的内容局限于科研的指导,所以在学生三年级时才实行导师制。这种做法不能很好地发挥导师的作用,缩小了导师制的内涵。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现实生活中,在某些对科研不感兴趣的同学身上导师制流于形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实行导师制的2007级、2008级学生进行调查,330人中仅有13人主张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绝大多数的学生主张三年级以前实行导师制。历史文化学院的2007级是在三年级、2008级是在二年级实行导师制的,这些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希望入校之时就实行导师制。可见,入校后学生想早些实行导师制仍是一种趋势。学生的选择是有道理的。三年级以后,学生的基本想法已趋于定向,已经决定了考研或者就业。而三年级以前,学生存在适应环境、完成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如何选课、如何在平时培养科研能力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导师的介入。
(二)导师制的实施内容在不同阶段要有所侧重
由于导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导学,不同年级学生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导师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段的任务安排自己的导学内容。
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导师帮助他们认识学校、转变自我、增强专业思想。学生从四面八方来到一个新环境,经历着从高中生成为大学生、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为此,一年级时导学内容的重点是谈心,做思想教育工作。
二年级的学生继续学习专业基础课,开始接触选修课。这时,导师不仅需要告知学生学科的体系结构,还应照顾到课程的学习顺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标。导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思想志趣,帮其规划未来,使学生在二年级时就为未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年级时大量选修课开始加入。导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督促其学习,并适当地加强其实践能力的锻炼。针对师范类学生,导师应加强其授课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课下练习讲课,每个月集中指导一次模拟上课。锻炼次数越多,学生就越熟练,找工作时其就业能力就会大大提高。针对有考研兴趣的学生,导师可以结合其考研方向,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指导。
四年级上学期是学生找工作或者考研的时间。因此,导师要根据这一阶段的特点安排导学内容。不仅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际操练或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还要向其传授找工作或考研的经验,帮助其收集就业或考研信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鼓励他们迎接挑战。四年级下学期主要是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本科阶段专业学习成果的综合考查,也是导师导学成果的表现之一。对于不考研的学生来讲,毕业论文可能只是他们的必修课程;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讲,则意味着他们能否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历史文化学院要求辅导员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就将学生是否考研、论文题目等信息提交院里。院里根据学生论文方向派到教研室,并告知教研室主任将考研学生的论文尽量交予学术水平较高的老师指导。在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指导下,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没有因毕业论文出问题而被高校研究生复试刷掉的。学生对学院的做法比较满意。
(三)师生间导学的主要方式
导师制的实现方式与学生课堂上课有诸多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与教师的私人交往增多,直接接触次数增多。根据对历史文化学院2007级、2008级学生所做的调查,有89.09%的学生期待导师指导学生的最佳人数为10以下。师生比的加大,必然为导师与学生间的交往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方式。
1.聊天
聊天是人在自然状况下的对话,可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意愿,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导师和学生之间既可以一对一聊天,也可以集中起来进行对话。为保证导师制实行的有效性,建议一个导师带10名学生。这种人数的有效限定,给聊天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聊天的实现有两种方式,即现实聊天和虚拟聊天。现实聊天更直接,更便于导师了解学生情况,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虚拟聊天,即通常我们说的网络聊天。在任何一个网络终端,双方都可以及时进行交流,导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学生也可以及时向导师提出问题,接受指导。
2.读书报告会
一般是导师根据学生兴趣及要求开列书单,由学生自行读书,在指定的日期由导师召集,学生间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并由导师点评的一种导学形式。此种方式对于督促学生学习、增长学生见识、促进学生间交流、互相启发学术敏感性、提高学生学术领悟力都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3.论文写作研讨会
写论文是锻炼作者思维的最好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大有帮助。导师可以在论文写作研讨会上拿出学术水平高的杂志中的典型文章进行点评,包括结构解剖、语言表述、内在逻辑、史料运用、观点表达、学术史回顾、学术前沿等问题;在具体指导某一学生时,就要对其选题、资料查找、文章结构、学术前沿、学术史回顾等做具体指导。一两个月以后,要求学生将写成的论文拿到论文写作研讨会上进行宣读。学生陈述自己的论文,其他学生做点评,导师参与讨论。如此几次,学生的学术水平及写作能力必然提高。
4.实践考察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所以,学生除了学习知识,还要通过社会实践走向广阔的社会舞台,检验自己的能力。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相关问题的调查,将课本中的历史知识转化为某些现实中的感受,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作为历史学师范类学生,除了做好以上工作,还需到中学实习。导师要就学生的听课、备课、试讲、点评进行全程指导,并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提高。实习结束时,学生要回讲,全面总结实习经验,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三、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使本科生导师制更好地实行,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导师的选拔。历史文化学院根据自身院(系)的特点,从严选拔导师。要求导师应当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了解高等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热爱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一般要求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或有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能力。
第二,做好导师制的监督、检查和考评工作。导师制实行的效果,要从职业道德、履行职责情况、工作绩效等方面全面衡量,还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和奖酬发放结合起来,对作出贡献、学生口碑好的导师要积极地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总之,高校历史专业作为综合院校长线专业之一,面临着其他专业相似的问题,诸如招生人数增加,学分制的推行,教学方式、培养方式的明显不足,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及就业困难等。推行导师制是解决以上问题的现实途径。同时,历史专业的特殊性也让导师制实施方案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读书报告会、论文写作研讨会等。
参考文献:
[1]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2]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师范教育 “双师型”教师
高等职业师范教育担负着为全国职业高中、技术学校及中等专科学校等培养师资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满足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乃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当前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很多,但关于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还很欠缺,因此本文将就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进行探讨。
笔者在《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研究》一文中曾阐述过,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两化”,即“专业化”和“师范化”。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化和师范化”及师范课教师的“师范化和专业化”,简言之,就是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崇高的师德、丰富的学科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实践技能和技巧,拥有丰富的个人职业经验和职业自我探索、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①。在探索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的过程中,要依据其内涵及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加强教师师德的培养
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又有所不同,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教学科研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普通高校教师所具有的品质,还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职业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定期地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训基地、企业或科研院所提高实践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还要求教师要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备毅力、有耐心、能吃苦、踏实肯干的优秀品质。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在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教师师德的培养,从而使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师把上述优秀品质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较早地树立对职教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及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更好地促进我国职教事业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实行教师上岗资格制度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是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高等职业师范院校的老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比较有经验,而新任专业课和师范课教师则相对薄弱,因此对于新教师要实行上岗资格制度。
第一,新任专业课教师要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的培训与考试,让他们掌握教育教学、教学方案设计的方法,并具有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管理学生的能力。学校应安排他们到与其所教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或企业进行至少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随后要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并要取得相关的等级证书。通过上述途径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奠定基础。在任教期间,教师要参加短期培训班、本科班或中职教师研究生班,学习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方法概论等知识,掌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第二,新任师范课教师要在试讲合格之后才能任教。在新任教师任教的前半年,首先要做老教师的助教,向老教师学习如何讲授“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以使他们在讲授“职业教育学”时,能减少“纯理论”的知识,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成效、实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在讲授“职业教育心理学”时,能以职业心理为主线,培养学生丰富的认知心理、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个性心理,并能与“职业教育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以便切实有效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新教师不能一味地模仿,要善于运用新观念和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在任教后的前两年,要安排他们学习所教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学生一起参加生产实习,让他们大体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掌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与专业教学有效地结合。此外,还要尽量减轻新教师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专业,进行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迅速地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三、实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原有的部分教师还达不到“专业化”和“师范化”水平,对于他们要采取以下措施:(1)内部听课。组织师范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互相听课,互补不足。(2)外部进修。定期、轮流派送教师到进修班或重点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分期分批地派送教师深入实训基地、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现场专业培训,以便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3)举办短训班。给师范课教师开设短训班,由专业课教师为他们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给专业课教师开设短训班,由师范课教师为他们系统地讲授“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方法概论”等课程。(4)举办研讨会。定期举办研讨会,每次由一名或几名专业课教师或师范课教师作专题学术报告或实践经验汇报,其他人可以参与讨论或辩论,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5)出国进修。鼓励和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到瑞典、德国、法国、美国、日本、英国等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技术新知识和新技术,使教师能在短时期内达到“专业化”和“师范化”,而且还可以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使其他教师达到“专业化”和“师范化”。
四、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
教师的“终身制”一方面滋长了有职称职务者的惰性,另一方面又抑制了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的积极性,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教师补充到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师队伍中来,他们缺少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职业教育知识和职业技能传授给学生,体现不出高等职业师范教育的特色。因此,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应实行岗位聘用制度,聘用“双师型”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可从校外聘请一定数量的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任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一方面可以带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可以很好地教育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又可以带动在岗教师有效地提高专业化程度和动手能力,从而推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五、制定具有高等职业师范教育特色的职称晋升制度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教师基层组织生态 辐射效应
所谓教师组织生态,是指教师基层的正式组织形式(如“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年级组”等)及其运行状态。基于目前的实践,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可概括为培养优秀教师、项目课程建设、对外培训服务、生产性实习管理、校企合作技术攻关、建言专业发展等。要实现这些功能,不仅要依靠工作室团队成员的努力,也要依据职教教师目前的组织生态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工作室的辐射效应。
普通教育的名师工作室是在教研组、备课组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组织,它不可能脱离这两个组织的价值和功能而独立存在,否则这样的名师工作室就只能是个形式。“教研组”“备课组”及“课题组”等是普通教育基层的组织生态,较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教师基层组织更为丰富。梳理职教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特征及职教教师组织生态,对优化工作室活动策略,最大化工作室的辐射效应起到指导作用。
一、职教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特征
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发展共同体”(或名“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师群体,职教名师工作室具有如下组织特征:
(一)“人才高地”
名师工作室是区域内或学校内某专业突出人才聚集的地方,呈现出人才高地特征。名师工作室由领衔人和一般成员组成,他们往往是一个区域或一所学校某专业的学术领头人和骨干教师,绝大多数是“双师型”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执教经验、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娴熟的操作技能。
根据江苏省职教名师工作室实践来看,工作室领衔人往往具有如下特征:热爱职教事业,师德高尚,乐于奉献,善于学习;理念先进,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或产学研开发能力,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教学质量高,在本专业有较高知名度;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能力及强烈的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愿望;热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有培训、指导教师的能力等。工作室领衔人往往具有省特级教师、省职教领军人才、大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大市拔尖人才、大市学科带头人、大市骨干“双师型”教师等荣誉。工作室的成员往往是发展欲望强、主动性高,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已有一定高度,并有相应的表彰、荣誉、教研成果、公开课优质课等硬件的积累。
(二)向心力强
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是通过自我申报和学校及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认定而获得资格的,自我申报是自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体现,获得这一资格,不仅是自身能力的证明,而且是取得更大发展的起点。因此,工作室成员对工作室普遍归属感较强。
在名师工作室内部,领衔人和普通成员间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工作室是凝聚集体智慧,迸发思维火花,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平台。
(三)校企合作
一般而言,职教名师工作室成员除职校教师外,往往有企业人员参与,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校企合作平台。从工作室培养优秀“双师型”教师、建设项目课程、对社会技术培训、进行生产性实习指导与管理、建言专业建设等功能定位看,职教名师工作室的校企合作是其区别于普教名师工作室的显著特征。
(四)成果辐射优势
名师工作室的人才高地特征决定了其更容易出教科研成果,其成果更易被关注。职教名师工作室,特别是区域名师工作室,其成员由来自区域内多所职校的骨干教师组成,他们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及共同研究所获得的项目课程建设、产品技术攻关、对外培训项目等,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更容易向外辐射。
二、职业学校教师基层组织生态特征
和普通教育相比,职教教师基层组织更为丰富多彩,职教名师工作室不同的工作成果,只有和职教教师的基层组织生态合拍,其推广辐射才能发挥更大效应。
(一)职校师资来源比较广泛
职校在职教师来源较为广泛,既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有非师范高校的毕业生;既有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职教讲台的,也有在企业等单位服务一定时间后再走上职教讲台的。除在职教师外,大部分职业学校还有一支规模较大的兼职教师队伍,如高校老师、行业企业专家、职校毕业生中的技术能手等,他们在职校或开专题讲座,或担任固定课务,或从事实习指导。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以“访问工程师”“访问技师”“访问会计师”“访问经济师”“访问设计师”等名义赴企业进修,任职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
(二)职校教师职业成长“多能并举”
职业学校对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提出专业操作技能、教育管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课程建设能力等能力共同发展的要求。这些能力仅仅依靠日常的教育活动很难完全得到提升,并且成长较慢。为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名师”队伍建设,各地各职校纷纷建立多种形式的“名师”培训基地,建立职教名师工作室,成立研发和推广基地,加速职教名师的培养。
(三)教师基层团队形式多样
目前,全省职业教育教师基层团队有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项目组、技能提升组(教练组)、年级组等多种形式。
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架构、任务、组织基本与普教类似,项目组则是临时性教师组织,围绕某个工作任务(如课程建设任务、技术攻关任务等),将来自校外行业专家、多个教研组的教师组织起来,发挥集体智慧,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进工作任务的实施。完成项目任务后,项目组一般也解散。
技能提升组也称教练组,是学生技能大赛前集训指导老师群体,承担学生技能提升、参赛心理辅导、参赛后勤保障等工作。
职业学校教师基层团队多组共存,各有各的使命,在日常工作中,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各自作用。
(四)职业教育名师培养力度加强
近年来,各地各职业学校认识到优质师资对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性,先后出台一系列规定,使职教名师培养力度得到增强。如通过建立规范的选优机制,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考制度,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优质资源;通过建立倾斜的录用机制,积极引进或挑选非师范类优秀大学生,尤其是特殊、紧缺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后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通过建立开放的聘用机制,面向社会,聘请企事业单位高学历人才、高级技师、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任教,实行专兼结合,动态管理。
三、增强职教名师工作室辐射影响的策略
(一)工作室管理动态化策略
为使名师工作室引起更多教师的关注,发挥更大的影响,工作室的管理应实行动态管理策略。
一是名师工作室的组建和撤销实施动态管理。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关于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制度中,应明确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与撤销的条件,这些条件对自我发展要求高的教师及团队形成导向激励作用。
关于名师工作室的组建,职业学校可实行“项目组”(或教研组、课题组、技能提升组等教师基层团队)— “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进阶动态管理模式。对团队意识强、工作出色的教师基层团队,符合一定条件可升格为以团队负责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对组织管理规范、团队工作高效、产出优秀教科研成果的工作室,其负责人如已满足“名师”条件,将该工作室升格为“名师工作室”。在该进阶动态管理中,进阶条件的制订应该科学合理、人性化,应基于职教教师职业能力多元化特征,从工作室的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等功能目标出发,要求团队教科研成果体现出职教个性特征,体现出区域性、校本化特征,体现出专业特征,可从团队的教学科研水平、技能辅导水平、校企合作技术攻关水平、专业建设水平等多维度给出“准入门槛”,引导教师基层团队的个性化发展。
关于名师工作室的撤销,职业学校可仿照上述进阶管理模式,实施“退格动态管理”。“名师工作室”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如期完成相应工作目标,管理松散,考核不达标,根据相关规定,降格为“工作室”;同理,“工作室”若考核不达标,则降格为原始基层组织。
二是对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实施动态管理。学校明确规定工作室的领衔人和普通成员的条件,采取自我申报和学校认定的方式确定工作室领衔人及成员资格。对工作室成员,按一定的时间节点进行考核,考核不达标者应劝退。工作室成员的“进入”和“退出”是动态的,而不是一定周期的全进或全退。
工作室成员的准入条件也应突显职教个性,突出校本化、专业化特征,学校可从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建设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产品研发能力、技能操作及辅导能力等不同角度给出相应“门槛”,引导教师按自身特长与兴趣有目的地自我发展。
(二)工作平台固定化策略
职教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平台可分为现实和虚拟两类。
工作室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即挂牌地点),可以是在学校内,也可以是邻近的企业内,还可以是公共实训基地内。该场所应拥有本专业相应的实训条件,能有效开展学生技能训练及生产性实习。工作室还应拥有技术研发条件,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建设,工作室的部分设备应有一定的超前性,满足技术研发的要求。工作室还应拥有学生创新活动的条件,为学生创新实验提供支撑。
工作室应建立网络工作平台。在该平台上,既挂有工作室发展目标、个人成长目标、各阶段任务、工作策略指导、各类资源等文档,又能提供即时讨论功能,满足成员间的交流需求。
工作平台固定化策略,既能激发工作室成员的自豪感、归属感,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又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观、交流、学习的场所,扩大了工作室的辐射影响。
(三)活动平台多样化策略
举办各类主题的公开性活动,是扩大名师工作室辐射影响的有效途径。名师工作室应针对职教教师基层组织生态,有的放矢地举办各类活动,放大活动的辐射效应。
如对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可举办优课展示活动,可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工作室领衔人执教示范课,各成员执教汇报课,课后举办公开的评课活动等。
又如对各课程建设项目团队,工作室可执教研究课,供全校研究讨论;也可举办主题沙龙,分享赴企业调研经验,分享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也可举办主题培训,就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路径、要点等进行辅导。
再如对初涉课题研究的教师,可举办课题研究培训讲座,就申报书的撰写、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进行辅导;也可开放课题开题论证、结题论证等会场,为教师提供学习感受的机会。
其他如对技能大赛辅导、校企合作攻关项目、生产性实习指导等,则可采用主题研讨、会、提供现场等诸多方式对外开放,扩大名师工作室的影响。
名师工作室除建立网络工作平台外,还应建立网络共享平台。学校网站上建立职教名师工作室频道,每个名师工作室都有自己的主页,工作室每个成员也有自己的网页。名师工作室主页的栏目除“工作室简介、成员简介、计划总结、工作动态、课程建设、校企合作、课题研究”等内容外,应设“专业论坛”模块,供大家讨论交流。
(四)项目载体导向性策略
在一些职业学校里,出现了应景式名师工作室,即为应付星级学校、示范专业、省级实训基地等验收,突击成立的名师工作室。这些名师工作室,有的有挂牌办公场所,有领衔人和成员列表,具有了名师工作室的“壳”;有的还制定了管理制度,也有工作室计划总结,甚至也写进验收汇报材料,但这些工作室很少有实质性活动,也拿不出具体成果,处于“空转”状态,汇报时也是“空谈”。
对应工作室发展目标,承担并运作具体的项目任务,是职教名师工作室破除“空壳”“空转”“空谈”现象的良好策略。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驱动工作室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项目的求解过程就是成员自我研究、发展、提升、完善的过程,也是成员获得未来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奠基过程”,完成一个项目,既实现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发展,又推动了工作室自身建设;另一方面,项目载体还能发挥导向性作用,为其他教师及教师团体提供示范,发挥标杆效应。
工作室的研究项目可以是教科研课题,也可以是项目课程建设,还可以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培训项目、校企合作的技术攻关、实训基地建设、具体的生产性实习任务等。在项目实施、考核验收、成果推介等阶段,工作室可以采用适当的活动形式对外展示,以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严邝明.略谈职教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定位[J].江苏教育(职教版),2011(10)
[2]徐新民,缪爱明.名师工作室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
[3]马张留.对促进名师工作室高效运作策略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专题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