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3 11:41:15
导语:在设计任务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概 况
(一)市域及城市概况
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位于**省东北部,自古为“巴蜀要冲”。全市幅员面积1877.8平方公里,总人口85.86万人,市治保宁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为巴国别都。建国初属剑阁专区,1953年划入南充区, 1991年撤县设市,名**市。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市为省直辖,由南充代管。
2. 地形地貌
**市地处盆地北沿低山丘陵区,海拔328-889米。
3.地质构造
**市位于**东部台区、川北台陷。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平缓。
4.气象水文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冬干春旱、盛夏多雨、秋雨绵绵的特点。
5.历史文化及风景旅游资源
**市是全省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保存最大最好的古城,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古建筑众多。其中张恒侯祠、五龙庙、永安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占了南充全市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3个。古城根据我国传统风水学而建,文化考古价值极高。
(二)城市概况
**市城区位于市域中北部的嘉陵江沿岸,距南充138公里,距成都351公里,由位于嘉陵江北岸的保宁镇、南岸的江南镇及七里镇三片组成,嘉陵江呈“u”字型环绕老城,盘龙山、锦屏山、东山相峙,相契于城中,是一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完美体现建筑风水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
**市历史悠久,置始已有2300多年,自公元前314年置县以来,历为郡、州、府、县治地,是古金牛道和米仓道的交汇处,一直是川北商业通道和军事重镇。战国时为巴国别都,西汉时为我国天文学研究中心,三国时为蜀巴西太守张飞驻守之地,历经朝代更迭,**这块山环水绕、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积累了丰富的风景、名胜、古迹资源,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了今天这座宝贵的唐宋风貌的古城,成为巴蜀重要的文化名都。目前,**城内保存和恢复的历史遗迹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华光楼、张飞庙、滕王阁、川北道贡院、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等,以及约1.5平方公里保存较完好的唐宋风貌式古民居群。1984年**被列为**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中著名品牌及特色产品有保宁醋、张飞牛肉及丝绸产品。
(三)项目概况
本次规划范围为南起双栅子街口,北至沙溪场,长约4公里的嘉陵江沿江地带及阆水路两侧30米范围,设计方根据重要地段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加宽设计范围。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2001-2020)》
5.《**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6.《阆水路西段城市景观风貌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7.《**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城市园绿化条例》
三、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塑造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的风貌和特色,景观规划以保持古城风貌为前提,山、水、城的模式进行发展和深化,加强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在重点保护古城传统街区的同时,加强城西风景园林的建设,以完善的古城风貌,提升名城形象。
1、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控制城市容量。
2、弘扬历史文化,构建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3、利用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塑造城市特色。
4、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着力塑造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特色。
5、通过沿江城市景观及滨水空间的设计,突出**市整体的城市风貌。
6、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体现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四、设计理念
1、开辟江上游廊,构成水岸景观轴,以江岸绿化为主线,园林景观为节心,将点、线、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防洪、城市干道、休闲为一体的一大景观。
2、针对阆水路西段不同区域作分区和组景,形成区域的景观特色。优化古城保护和城市建设,与古城区形成动静皆备的环境特色。
3、以丰富的造园手法,营造绿色的氛围,创造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合理安排游憩设施,丰富和满足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的需要。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绿化为主,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工程投资合理分配,突出要点,着重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5、植物绿化,水绿相融;园林景观融入历史人文内涵,情趣悠然。
五、景观设计
1、分区与组景
阆水路西段可分为3大区域与城市布局规划相呼应协调。
阆水路西段与城市横向道路的交叉点结合带状绿地和下河梯道形成景观节点。景观上形成对景,优化视线效果,功能上扩大活动空间,利于缓冲人流,提供休息、观景、活动的环境空间。
(1)古城文化区(双栅子街至新村路口)
该段长约1.2公里,规划面积约4.56公顷,用地红线宽度35~42.5米,其中道路红线宽为16米,为了保持**古街道的风格,并与阆水路南段建设相协调,街道断面型式为主街宽8米,临建筑人行道宽5米,临江人行道宽3.0米。临江建筑为二至三层,屋面形式为坡屋顶。休闲区域宽15~22.5米,防洪抢险通道宽4.0米,顶部标高为361.28~361.58米。
由4个景观节点形成3个主题广场:
天文文化——风水文化——人文文化;
分别体现**的文化精髓,寓意**得天时、地利、人和。
(2)娱乐活动区(新村路口至规划道路)
该段长约1.6公里,规划面积约15.5公顷,道路红线宽度35.0米,临江人行道宽(防洪抢险道)4.0米,临江建筑六层以下,屋面形式为坡屋顶。景观、休闲区域为所围的河滩地,宽度按具体方案设计。防洪抢险道顶部标高为20年一遇洪水位。
由4个景观节点构成:
民俗表演台、文化广场——廊亭台地——饮食文化城——古渡口;
着重体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与市区相呼应,形成市政建设的配套设施,作为市民参与、娱乐、休闲的主要区域,营造浓厚文化艺术氛围。
(3)生态休闲区(规划道路至沙溪场)
该段长约1.2公里,规划面积约8.65公顷,道路红线宽度35米。
由4个景观节点构成:
河川文化广场——观景台——安澜亭——沙溪风景园
与西山森林公园、蟠龙山森林公园大环境相结合,展示自然、生态的滨江景观,营造安静、惬意的休闲空间。
2、景点说明
根据以上景观节点形成阆水十景:
星云如斯——犀牛望月——碑林夕照——图腾起舞——远影三叠
西津晚渡——曲韵和流——临亭听涛——梅岭春坞——林溪漫道
(1)天文文化广场
**是我国古代民间天文中心。
**人落下闳是西汉著名历算天文学家,他创造的《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他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位阴阳风水学家在**观测天象,著作有《推背图》、《乙巳占》。
广场通过同心圆铺装营造出九大行星运行轨迹,圆心设置赤道式浑天仪雕塑,体现**古代天文文化。
广场两侧采用青条石作竹简式造型,扇形围合布局,在满足挡土功能同时,丰富立面造景,加强空间立体感,体现古典特色,石简上书《太初历》经典段落,如日食周期、二十四节气历法等,突出广场主题和古代伟大的天文成就。
景名“星云如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响一绝而不还兮,万物如斯而逝!”——曹植《九愁赋》,
星空依旧,江水长流,在感叹往昔同时,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升华广场主题。
(2)风水文化广场
**是我国古代风水之都。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我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形势法”即“龙”、“砂”、“穴”、“水”、“向”的意象。
地雕景观(**缩景)与景观溪流相结合,充分展示**的优越地理环境。按照**市总体规划,置犀牛亭,将东风路之石犀牛迁回原处,以镇水神兽雕塑点题。
景名“犀牛望月”
犀牛为中华民族镇水怪之吉祥兽。
给人以良好愿望的企盼,寓意**的美好未来。
(3)人文文化广场
历史名人、文化名人的名言轶事以石刻的形成碑林石景,聚集人气,突出人文景观特色。
景名“碑林夕照”
传承着深邃的历史,寄托着丰富情感,孕育出多少的风云故事,残阳夕照,更增添几分厚重。
(4)民俗表演台、文化广场
**在远古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渝文化:动人心魄的打钱棍,朴实酣畅的花灯戏,风情万种的剪纸、皮影, 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仰扬顿挫的茶馆评 书等等,构成了巴渝民俗文化的瑰丽长廊。
表演台和文化广场给多才多艺的**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从流传于**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渝遗风。
该节点是娱乐活动区域的集中体现,位于**市较场路西端,背靠滨江路西端布置。它西临嘉陵江,北望滕王阁,南眺锦屏山,与刀背梁山隔江相望,整个地势东高西低,环境优雅。
根据**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的**市王家咀文化广场方案进行景观优化,具体方案:
①保留规划方案的休闲树林、儿童乐园;整合露天舞池、音乐广场。
②延长较场路道路中线,突出坡地景观,完善园路组织,加强景观视线的纵深,在绿岛设置船帆雕塑,形成对景,加强滨水氛围。
③围合的湖面曲折有致,驳岸采用草接水和卵石缓坡的处理方式,体现自然山水特色。
④民俗表演台设置装饰图腾灯柱,加强立面景观效果
景名“图腾起舞”、“远影三叠”
“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花。”——陆游诗
(5)饮食文化城
久负胜名的保宁醋、干牛肉、压酒、白糖桂花蒸馍以及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牛肉臊子面、羊杂碎、油茶、介茉薄饼、热凉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足以使人们一饱口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6)古渡口
恢复**古景观之一,展示自然、生态、的滨江景观,营造宁静、祥和休闲空间和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鼓舞文明社会回归自然的憧憬。
景名“西津晚渡”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陆游《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7)河川文化广场
从恢复自然生态及文化基层的基点出发弘扬河川文化。
台地广场广场铺装材质选用五色卵石,沿弧线设置5个浮雕柱,环绕一块天然景观石,以嘉陵江石为主景,浮雕柱河川为主题,加强立面景观效果。
在优化景观的同时,在功能上减小阆水西路建设的填方量,从而节约成本。
景名“曲韵和流”
通过对梯级毛石驳岸弧线处理,勾勒出曲折柔美河岸线,与水景相辅相成,营造自然生态的水岸景观。
(8)安澜亭
作为阆水西路和张飞大道的景观视觉交点,此处视线通透,水面开阔,登高怀古,思绪如涌。
景名“安澜听涛”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宋·李献卿《而楼》
(9)沙溪风景园
结合现场为砂料堆场,中心部分地势较低,因地制宜,筑土坡于四周,形成小盆地,坡岭片植梅花,改造原有排水渠,使之曲折有致,适当扩大水面,使之收放有度。盆地中设置茶室小院,供休闲、娱乐,完善阆水路功能配置
“平生剩有寻梅债,作意城南看小春。”——陆游诗
景名“梅岭春坞”、“林溪漫道”
3、竖向设计
1)场地高程按照**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市滨江路西段带状地形图》、《滨江路西段景观方案图》、《王家咀广场方案图》之竖向设计。
2)堤岸高程按照**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道路纵剖面图》设计。
3)场地雨水按坡向自然排入河道或接入市道路侧排入市政雨水管中。
4)根据现状,因地制宜,满足景观设计需要,通过对市政道路标高调整,在保证防洪的前提下(20年一遇洪水位),尽可能减少填方量,从而减少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1) 古城文化区
① a-a断面
② b-b断面
③ c-c断面
④ d-d断面
(2) 娱乐活动区、生态休闲区
① e-e断面
② f-f断面
③ g-g断面
④ h-h断面
4、园路及交通组织
园路是动态的景观观赏流线,依据《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绿地内部一般情况下不通行机动车,i级园路3-4米宽,ii级园路2米宽,iii级园路为1.2米或为汀步。
园路选择自然石材饰面,与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性。
绿地合理组织防洪通道,保证其畅通。
5、光彩工程
适当设置路灯、庭院灯、草坪灯、水下射灯、植物射灯等,结合灯具的造型造景,加大光彩工程建设,古镇夜景增添绚丽的色彩。
总体设计把握现代、亲切、愉快。通过夜景加深人们对这一地区的印象。以滨江河岸和市政道路照明为基调,景观节点作重点布置,展示每一区域不同景观特点,沿河绿地小路的照明主要满足人们休闲散步的需求;沿岸地带主要考虑休闲为主,晚间气氛要求相对宁静,照明主要采用对树木的反射式间接照明。
六、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结合现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自然种植为主,采用树型优美,叶色各异的各种落叶乔木,常绿乔木、灌木及花灌木等力求达到质朴、自然、亲切。
·采用速生型植物(天竺桂、小叶榕、水杉等)作为背景,成型的高大植物(黄葛树、银杏、桂花等)为主调树种,结合慢生型植物(楠木、松等)及各种地被植物造景,使绿化由始至终都能达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花团锦簇的效果。
·在植物造景上注重整体的景观效果,在几处节点位置放置了几棵较大的乔木,以打破单调的行路过程;距离较窄的地方,通过弧植的乔木和自然种植的矮灌木,转移游人视线,形成对景。
·植物搭配多样化,乔木、灌木、花灌木有机结合配置,并注重各种形式的搭配以突出层次感。
·采用各种乔木、灌木及花色,叶色不同的地被植物组景,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配合植物季相、色相的变化,提高植物的观赏性。
1、采用银杏、桂花,搭配红叶李、红枫、紫薇、樱花等中小乔木,以衬出古朴典雅的氛围。
2、道路行道树选择刺槐,突出古朴风格,停车场大量布置小叶榕,起遮荫效果。
3、主景区域以银杏、黄葛树、桂花为主调树种,塔配红叶李、紫薇、黄槐、罗汉松、铁梗海棠、醉香含笑、腊梅等小乔木,配置中小乔木和南天竹、杜鹃、栀子、六月雪等地被植物,突出层次和色彩变化及季相变化的景观效果。
4、水际配植水生、湿生植物,展现自然水岸景象。
·绿化设计中,采用多种地被植物相搭配的处理方式,营造出典雅、自然的环境氛围,并满足四季观赏的需要,整个绿化配置做到点、线、面、立体相结合,弧植和群植相呼应。
·结合不同区域景观特点,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运用高低不同,形态各异,颜色丰富的植物种类进行植物造景,在风格设计上,力求使每处绿绿都体现出主调树种,突出四季变化,再配合各层次的植物,使绿地植物配置方式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1、 星云如斯——古朴、苍劲大乔木(刺槐)
2、 犀牛望月——银杏、桂花,美化景观同时做到“香化”
3、 碑林夕照——松、竹、梅组合
4、 图腾起舞——保持原有树林
5、 远影三叠——保持原有树林
6、 西津晚渡——杨树林、湿生植物
7、 曲韵和流——水杉林、石景、草花
8、 临亭听涛——
9、 梅岭春坞——梅花
10、 林溪漫道——杂木林(苦楝、麻栎、榆树),突出自然野趣
七、功能配套设施及安全保障
1、广场、园林道路、水溪边、设置坐椅和垃圾筒,设置电话亭、景点导游牌等便民设施。沿道路设置坐椅平均间距50米,垃圾筒平均间距50米。坐椅以自然石材为主(水溪边利用景观石代替),垃圾筒造型简洁、实用,可选择成品。
2、维护: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设计,使后期植物更新演替费用减少。分析人们的行为,对园内设施作耐粗暴使用设计,减少维护费用。
3、安全保障:在人员密集场所均能安全疏散人群,水体沿岸3米内均不超过0.5米深。儿童游戏场设计安全措施。
4、根据国家规范,各景点及通道均进行无障碍设计。
八、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本估算依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和说明进行编制。
2、本估算各项指标按照**省2000定额的有关规定,参照同类型工程的造价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
3、本估算仅是一个初期指标,较准确的工程造价将通过施工图预算调整修改。
4、本估算总造价仅指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不包括该工程二次装修和其他费用(如征地费、拆迁费、各种配套费、贷款利息以及其它税费等)。
5、建安工程总造价:2364.875万元。
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数 量 单 价 合 价 备注
位 (万元)
一 园路建筑
(一) 茶 屋 含厕所
1 土建工程 ㎡ 1960 850 166.6
2 装修工程 ㎡ 1960 310 60.76
3 给排水工程 ㎡ 1960 60 11.76
4 强弱电工程 ㎡ 1960 80 15.68
小 计 ㎡ 1960 1300 254.8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数 量 单 价 合 价
位 (万元)
小 计 ㎡
(二) 亭、花架
1 土建工程 ㎡ 1200 900 108
2 装修工程 ㎡ 1200 350 42
3 给排水工程 ㎡ 1200 40 6
4 强弱电工程 ㎡ 1200 50 7.5
小 计 ㎡ 1200 1340 163.5
(三) 变电、水泵房 ㎡ 100 1500 15
建筑合计 ㎡ 3160 1371.2 433.3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数 量 单 价 合 价
位 (万元)
二 室外工程 ㎡
1 机械挖土方 ㎡ 35000 10 35
2 回填土方 ㎡ 196500 15 294.75
3 道路工程 ㎡ 3120 200 62.4
4 广场及步行道 ㎡ 31760 140 444.64
5 地面停车场 ㎡ 800 120 9.6
6 水 面 ㎡ 39650 15 59.475
7 绿化 ㎡ 106530 70 745.71
8 室外给排水工程 万元 20
9 室外灯光等电气工程 万元 150
10 室外电话亭等弱电工程 万元 30
11 室外燃气工程 万元 20
12 其它工程 万元 60
室外工程合计 万元 1931.575
三 建安工程合计 万元 2364.875
九、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30.71公顷
总建筑面积: 3160m2 1.03%
地面停车场: 800m2 0.26%
广场铺装: 22600m2 7.36%
园路: 9160m2 2.98%
PLC A组
一、五层电梯PLC梯形图程序控制
要求:
1. 解读程序,写出各控制段的说明
输入程序,并完成电梯模型与PLC的接线
对PLC母子机完成配置
运行程序并调试
画出电梯运行程序的框图,并对程序输入过程作必要的说明,对调试过程作小结
二、全自动洗衣机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1)按下启动按钮及水位选择开关,注水直到高(中、 低)水位,关水
(2)2s后开始洗涤
(3)洗涤时,正转30s,停2s,然后反转30s,停2s
(4)如此循环5次,总共320s后开始排水,排空后脱水30s
(5)开始清洗,重复(2)~(5),清洗两遍
(6)清洗完成,报警3s并自动停机
(7)若按下停车按扭,可手动排水(不脱水)和手动脱水(不计数)
输入点: 输出点:
启动 10001 低水位检测 10009 启动洗衣机 00001 高水位 10003 手动脱水 10011 正转 00003
中水位 10004 反转 00004
低水位 10005 排水 00005
排空检测 10006 脱水 00006
高水位检测 10007 报警 00007
中水位检测 10008
2. 若要求启动开关分为标准洗和轻柔洗,试改变有关输入点,并在程序中加入轻柔洗功能(轻柔洗过程自定)
3. I/O编址
4.编程并调试
三、自行设计课题
要求:设计十字路通灯控制课题及程序
(1)观察桂林路漕宝路通灯(包括左转弯灯和行人灯)的工作时序
(2)设计课题:课题名称、控制要求、时序图、I/O编址
(3)编程并调试
(4)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时序图、I/O接线图等
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 B组
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灌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后,传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
当瓶子定位在灌装设备下时,停顿1s,灌装设备开始工作,灌装过程为5s钟,灌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s后停止并不再显示报警;报警方式为红灯以0.5s间隔闪烁
用两个传感器和若干个加法器检测并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一旦系统启动,必须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设最多不超过99999999瓶
(4) 可以手动对计数器清零(复位)
2. 编程并调试
3. 画出I/O端子接线图
12层电梯楼层定位及十进制数显示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1) 根据各楼层行程开关的状态,确定轿厢所在楼层
(2) 用两个七段LED数码管作两位十进制层楼位置显示(注:若输出点不够,可借助两点内部继电器)
(3) 以00作维修显示并可手动关闭显示
2. 编程、调试
3. 七段码编码示意图、真值表、I/O端子接线图
物业供水系统水泵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2)各水泵工作时,均应有工作状态显示。
(3)手动工作时,要求4台水泵可分别独立操作(分设起动和停止开关),并分别具有过载保护,可随时对单台水泵进行断电控制(注:若输入点不够,可减少一个过载保护输入)。
(4) 设置“自动/手动”切换开关(ON——手动,OFF——自动),另设自动运行控制开关(ON——自动运行,OFF——自动运行停止)。
2. 画出运行框图,I/O编址,编程并调试
3. 画出I/O端子接线图。
自行设计课题
要求:设计汽车自动清洗装置的PLC梯形图控制课题及程序
(1)了解汽车自动清洗过程
(2)设计课题:课题名称、控制要求、工作框图或时序图、I/O编址
(3)编程并调试
(4)I/O端子接线图
五、 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I/O接线图
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 C组
一、十字路通信号灯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1.控制要求:
(1)系统工作受开关控制,起动开关 ON 则系统工作;起动开关 OFF 则系统停止工作。
(2)控制对象有八个:
东西方向红灯两个 , 南北方向红灯两个,
东西方向黄灯两个 , 南北方向黄灯两个,
东西方向绿灯两个 , 南北方向绿灯两个,
东西方向左转弯绿灯两个,南北方向左转弯绿灯两个。
(3)控制规律:
1)高峰时段按时序图二(见附图)运行, 正常时段按时序图三(见附图)运行,晚上时段按提示警告方式运行,规律为: 东、南、西、北四个黄灯全部闪亮,其余灯全部熄灭,黄灯闪亮按亮 0.4 s,暗 0.6 s的规律反复循环。
高峰时段、 正常时段及晚上时段的时序分配按时序图一运行(见附图)。
2. 编程并调试①各时段工作状态由开关控制切换 ②各时段由时钟控制自动切换(选)
3. I/O端子接线图
时序图一
高峰时段 7:00 8:15 16:30 19:30
正常时段 22:00
晚间时段 6:30↗
时序图二
00004 R-EW
00001 L——SN
00002 G—SN
00003 Y—SN
00008 R—SN
00005 L—EW
00006 G—EW
00007 Y—EW
时序图三
00004 R-EW
00001 L——SN
00002 G—SN
00003 Y—SN
00008 R—SN
00005 L—EW
00006 G—EW
00007 Y—EW
二、五层电梯PLC梯形图程序控制
要求:
解读程序,写出各控制段的说明,指出在程序中实现“置消防”功能的相关指令和控
制节点
2. 输入程序,并完成电梯模型与PLC的接线
3. 对PLC母子机完成配置
4. 运行程序并调试
5. 画出电梯运行程序的框图,并对程序输入过程作必要的说明,对调试过程作小结
三、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灌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后,传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
瓶子定位在灌装设备下时,停顿1s,灌装设备开始工作,灌装过程为5s钟,灌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s后停止并不再显示报警;报警方式为红灯以0.5s间隔闪烁。
用两个传感器和若干个加法器检测并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一旦系统启动,必须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设最多不超过99999999瓶。
可以手动对计数器清零(复位)
2. 编程并调试
3. 画出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I/O接线图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 D组
一、车库车辆出入库管理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控制要求: (2)出库车辆前进时,经过2#传感器1#传感器后,计数器B减1,后退时经过1#传感器2#传感器后,计数器A加1;只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
(3)车辆入库或出库时,均应有警铃报警(可分别设置),定时3s钟
(4)仓库启用时,先对所有用到的存储单元清零,并应有仓库空显示
(5)若设仓库容量为50辆车,则仓库满时应报警并显示。 I/O编址
编程并调试
I/O端子接线图
二、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1)三相步进电动机有三个绕组: A、B、C
正转通电顺序为:AABBBCCCA
反转通电顺序为:ACACBCBAB
(2)用5个开关控制其工作
#1开关控制其运行 ( 启 / 停 )。
#2 号开关控制其低速运行 (转过一个步距角需 0.5 s)。
#3 号开关控制其中速运行 (转过一个步距角需 0.1 s)。
#4 号开关控制其低速运行 (转过一个步距角需 0.03 s)。
#5 号开关控制其转向 ( ON 为正转,OFF 为反转 )。
2. I/O编址
3. 编程并调试
4. I/O端子接线图
三、自行设计“全自动洗衣机PLC控制”课题
要求:
课题名称
控制要求(应有水位选择及标准洗或轻柔洗选择)
工作框图
I/O设置
编程并调试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I/O接线图
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 E组
一、自动门控制装置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1. 自动门控制装置的硬件组成: 2.控制要求: (2)自动门在开门位置停留8s后,自动进入关门过程,关门执行机构KM2被起动,电动机反转,当门移动到关门限位开关K4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3)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
(4)在门打开后的8s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s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
(5)开门与关门不可同时进行
3. I/O编址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二、车库车辆出入库管理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2)出库车辆前进时,经过2#传感器1#传感器后,计数器B减1,后退时经过1#传感器2#传感器后,计数器A加1;只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
(3)车辆入库或出库时,均应有警铃报警(可分别设置),定时3s钟
(4)仓库启用时,先对所有用到的存储单元清零,并应有仓库空显示
(5)若设仓库容量为50辆车,则仓库满时应报警并显示。 2. I/O编址
3. 编程并调试
4. I/O端子接线图
三、自行设计“自动售货机PLC控制”课题 1. 课题名称
2. 控制要求(应设有找币功能)
3. 工作框图
4. I/O设置
5. 编程并调试
四、坐标式机械手的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坐标式机械手动作原理图
2. 控制要求:将物体从位置A搬至位置B
(1)动作顺序:机械手从原点位置起始下移到A处下限位从A处夹紧物体后上升至上限位右移至右限位机械手下降至B处下限位将物体放置在B处后上升
至上限位左移至左限位(原点)为一个循环。
(2)上限、A、B下限、左限、右限分别由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手设立起动和停止开关。
(3)机械手夹紧或松开的工作状态以及到达每一个工位时,均应有状态显示。
(4)机械手的夹紧和放松动作均应有1s延时,然后上升;机械手每到达一个位置均有0.5s的停顿延时,然后进行下一个动作。
(5)若机械手停止时不在原点位置,可通过手动开关分别控制机械手的上升和左移,使之回到原点。
(6)要求循环120次后自动停止工作并警铃报警。
3. I/O编址并画出工作框图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五、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I/O接线图
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 F组
一、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控制要求:
(1) 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起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灌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后,传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
当瓶子定位在灌装设备下时,停顿1s,灌装设备开始工作,灌装过程为5s;灌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s后停止并不再显示报警(报警方式为红灯以0.3s时间间隔闪烁 (4) 可以手动对计数器及定时器清零(复位)
二、自动门控制装置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1. 自动门控制装置的硬件组成: 2.控制要求: (2)自动门在开门位置停留8s后,自动进入关门过程,关门执行机构KM2被起动,电动机反转,当门移动到关门限位开关K4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3)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
(4)在门打开后的8s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s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
(5)开门与关门不可同时进行
3. I/O编址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并设计直流电动机正反转电枢电路与电源的连接线路(选)]。
三、自行设计课题
要求:设计十字路通灯控制课题及程序
1. 观察中山西路漕溪路通灯(包括左转弯灯和行人灯)的工作时序
2. 设计课题:课题名称、控制要求、时序图、I/O编址
3. 编程并调试
4. 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I/O接线图
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 G组
一、自行设计“自动售货机PLC控制”课题 1. 课题名称
2. 控制要求(要求至少两种以上币值,并应设有找币功能)
3. 工作框图
4. I/O设置
5. 编程并调试
二、坐标式机械手的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坐标式机械手动作原理图
2. 控制要求:将物体从位置A搬至位置B
(1)动作顺序:机械手从原点位置起始下移到A处下限位从A处夹紧物体后上升至上限位右移至右限位机械手下降至B处下限位将物体放置在B处后上升
至上限位左移至左限位(原点)为一个循环。
(2)上限、A、B下限、左限、右限分别由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手设立起动和停止开关。
(3)机械手夹紧或松开的工作状态以及到达每一个工位时,均应有状态显示。
(4)机械手的夹紧和放松动作均应有1.5s的时间延时,然后上升;机械手每到达一个位置均有0.5s的停顿延时,然后进行下一个动作。
(5)若机械手停止时不在原点位置,可通过两个手动开关分别控制机械手的上升和左移,使之回到原点。
(6)要求循环100次后自动停止工作并警铃报警。
3. I/O编址并画出工作框图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三、自行设计课题
要求:设计十字路通灯控制课题及程序
1. 观察桂林路漕宝路通灯(包括左转弯灯和行人灯)的工作时序
2. 设计课题:课题名称、控制要求、时序图、I/O编址
3. 编程并调试
4. 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时序图、I/O接线图等
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 H组
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1)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
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灌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后,传
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
(2)当瓶子定位在灌装设备下时,停顿1s,灌装设备开始工作,灌装过程为5s钟,灌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s后停止并不再显示报警;报警方式为红灯以0.5s间隔闪烁。
(3)另用两个传感器检测空瓶和满瓶,并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一旦系统启动,即开始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空瓶和满瓶分别以24瓶为一箱记录箱数,计数周期为8小时。
(4)若系统正常工作,8小时到,空瓶箱数和满瓶箱数分别送至其他4x寄存器存储,同时计数器和定时器自动清零;若系统中途手动停机,则所有计数器、定时器保持,重新起动时继续计数
(5)可以手动对各计数器和定时器清零(复位)
2. 画出工作框图、编程并调试
3. 画出I/O端子接线图
二、自动门控制装置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1. 自动门控制装置的硬件组成: 2.控制要求: (2)自动门在开门位置停留8s后,自动进入关门过程,关门执行机构KM2被起动,电动机反转,当门移动到关门限位开关K4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3)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
(4)在门打开后的8s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s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
(5)开门与关门不可同时进行
3. I/O编址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并设计直流电动机正反转电枢电路与电源的连接线路(选)]。
三、花式喷水池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花式喷水池示意图
图a)中4为中间喷水管,3为内环状喷水管,2为中环形状喷水管,1为外环形状喷水管。图b)中的选择开关可有4种选择,可分别用4个开关模拟实现;单步/连续开关为“1”= 单步,“0”= 连续,其他为单一功能开关。
2. 控制要求:
(1)控制器电源开关接通后,按下启动按钮,喷水装置即开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则
停止喷水。工作方式由“选择开关”和“单步/连续”开关来决定。
(2)“单步/连续”开关在单步位置时,喷水池只运行一个循环;在连续位置时,喷水池反复循环运行。
(3) 方式选择开关用以选择喷水池的喷水花样,1~4号喷水管的工作方式选择如下: 选择开关在位置“2”——按下启动按钮后,1号喷水,延时2s,2号喷水,再延时2s,3号喷水,再延时2s,4号喷水,接着一起喷水30s为一个循环。 选择开关在位置“4”——按下启动按钮后,喷水池1~4号水管的工作顺序为: (4) 不论在什么工作方式,按下停止按钮,喷水池立即停止工作,所有存储器复位。
3. I/O编址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时序图、I/O接线图等
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 I组
一、自行设计“全自动洗衣机PLC控制”课题
要求:
课题名称
控制要求(应有水位选择、标准洗或轻柔洗选择及暂停功能)
工作框图
I/O设置
编程并调试
二、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1)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
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灌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后,传
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
(2)当瓶子定位在灌装设备下时,停顿1s,灌装设备开始工作,灌装过程为5s钟,灌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s后停止并不再显示报警;报警方式为红灯以0.5s间隔闪烁。
(3)另用两个传感器检测空瓶和满瓶,并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一旦系统启动,即开始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空瓶和满瓶分别以24瓶为一箱记录箱数,计数周期为8小时。
(4)若系统正常工作,8小时到,空瓶箱数和满瓶箱数分别送至其他4x寄存器存储,同时计数器和定时器自动清零;若系统中途手动停机,则所有计数器、定时器保持,重新起动时继续计数
(5)可以手动对各计数器和定时器清零(复位)
2. 画出工作框图、编程并调试
3. 画出I/O端子接线图
三、花式喷水池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1. 花式喷水池示意图
图a)中4为中间喷水管,3为内环状喷水管,2为中环形状喷水管,1为外环形状喷水管。图b)中的选择开关可有4种选择,可分别用4个开关模拟实现;单步/连续开关为“1”= 单步,“0”= 连续,其他为单一功能开关。
2. 控制要求:
(1)控制器电源开关接通后,按下启动按钮,喷水装置即开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则
停止喷水。工作方式由“选择开关”和“单步/连续”开关来决定。
(2)“单步/连续”开关在单步位置时,喷水池只运行一个循环;在连续位置时,喷水池反复循环运行。
(3) 方式选择开关用以选择喷水池的喷水花样,1~4号喷水管的工作方式选择如下: 选择开关在位置“2”——按下启动按钮后,1号喷水,延时2s,2号喷水,再延时2s,3号喷水,再延时2s,4号喷水,接着一起喷水30s为一个循环。 选择开关在位置“4”——按下启动按钮后,喷水池1~4号水管的工作顺序为: (4) 不论在什么工作方式,按下停止按钮,喷水池立即停止工作,所有存储器复位。
3. I/O编址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时序图、I/O接线图等
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 J组
一、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1)三相步进电动机有三个绕组: A、B、C
正转通电顺序为:AABBBCCCA
反转通电顺序为:ACACBCBAB
(2)用5个开关控制其工作
#1开关控制其运行 ( 启 / 停 )。
#2 号开关控制其低速运行 (转过一个步距角需 0.5 s)。
#3 号开关控制其中速运行 (转过一个步距角需 0.1 s)。
#4 号开关控制其低速运行 (转过一个步距角需 0.03 s)。
#5 号开关控制其转向 ( ON 为正转,OFF 为反转 )。
2. I/O编址
3. 编程并调试
4. I/O端子接线图
二、自行设计“自动售货机PLC控制”课题 1. 课题名称
2. 控制要求(要求至少两种以上币值,并应设有找币功能)
3. 工作框图
4. I/O设置
5. 编程并调试
三、大、小球分拣传送机械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1. 大、小球分拣传送机械示意图
2. 控制要求:
(1)机械臂起始位置在机械原点(见图),为左限、上限并有显示。
(2)有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控制运行,设停止时机械臂必须已回到原点。
(3)起动后,机械臂动作顺序为:下降吸球上升(至上限)右行(至右限)下降释放上升(至上限)左行返回(至原点)。
(4)机械臂右行时有小球右限(LS4)和大球右限(LS5)之分;下降时,当电磁铁压着大球时,下限开关LS2断开(=“0” );压着小球时,下限开关LS2接通(=“1” )。
3. I/O编址及工作框图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或时序图)、I/O接线图等
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MITSUBISHI(三菱)PLC A组
MODICON 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移植
要求: 2. 将教材P173~175所示例4“多路定时器程序”改成FX2N PLC的梯形图,给出I/O编址并借助于实验箱的发光二极管(LED)进行调试。可用一个定时器结合FX2N PLC的比较指令实现时段控制功能,也可全部用定时器实现。
二、PLCⅡ型教学实验箱程序的开发
要求:
开发实验九、实验十一的梯形图程序
写出I/O编址
写出梯形图程序及语句表程序并调试
三、坐标式机械手的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坐标式机械手动作原理图
2. 控制要求:将物体从位置A搬至位置B
(1)动作顺序:机械手从原点位置起始下移到A处下限位从A处夹紧物体后上升至上限位右移至右限位机械手下降至B处下限位将物体放置在B处后上升
至上限位左移至左限位(原点)为一个循环。
(2)上限、A、B下限、左限、右限分别由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手设立起动和停止开关。
(3)机械手夹紧或松开的工作状态以及到达每一个工位时,均应有状态显示。
(4)机械手的夹紧和放松动作均应有1s延时,然后上升;机械手每到达一个位置均有0.5s的停顿延时,然后进行下一个动作。
(5)若机械手停止时不在原点位置,可通过手动开关分别控制机械手的上升和左移,使之回到原点。
(6)要求循环120次后自动停止工作并警铃报警。
3. I/O编址并画出工作框图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I/O接线图
3. 实验箱程序开发思路、运行情况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MITSUBISHI(三菱)PLC B组
一、皮带运输机传输系统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起动时M4 M3 M2 M1 (分别间隔5s) (2)当某条皮带机发生故障时,该皮带机及其前面的皮带机立即停止,而其后的皮带机则待料运完后才停止。例如:M2出故障,M2和M1立即停止,经5s延时后,M3停,再经过5s,M4停
(3)设置故障调试开关
2. I/O编址
3. 编程并调试
4. I/O端子接线图
二、PLCⅡ型教学实验箱程序的开发
要求:
开发实验八、实验九、实验十的梯形图程序
写出I/O编址
写出梯形图程序及语句表程序并调试
三、自动门控制装置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1. 自动门控制装置的硬件组成: 2.控制要求: (2)自动门在开门位置停留8s后,自动进入关门过程,关门执行机构KM2被起动,电动机反转,当门移动到关门限位开关K4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3)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
(4)在门打开后的8s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s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
(5)开门与关门不可同时进行
3. I/O编址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或时序图、I/O接线图等
3. 三菱PLC与MODICON PLC相关指令的比较、运行情况及调试小结等
4. 课程设计的心得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MITSUBISHI(三菱) PLC C组
一、MODICON 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移植
要求: 2. 写出移植过程中相关指令对照表,并指出两种机型相关指令在应用时的区别
3. 写出调试运行情况
二、花式喷水池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1. 花式喷水池示意图
图a中4为中间喷水管,3为内环状喷水管,2为中环形状喷水管,1为外环形状喷水管。图b中的选择开关可有4种选择,可分别用4个开关模拟实现;单步/连续开关为“1”= 单步,“0”= 连续,其他为单一功能开关。
2. 控制要求:
(1)水池控制电源开关接通后,按下启动按钮,喷水装置即开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则停止喷水。工作方式由“选择开关”和“单步/连续”开关来决定。
(2)“单步/连续”开关在单步位置时,喷水池只运行一个循环;在连续位置时,喷水池反复循环运行。
(3) 方式选择开关用以选择喷水池的喷水花样,1~4号喷水管的工作方式选择如下: 选择开关在位置“2”——按下启动按钮后,1号喷水,延时2s,2号喷水,再延时2s,3号喷水,再延时2s,4号喷水,接着一起喷水30s为一个循环。 选择开关在位置“4”——按下启动按钮后,喷水池1~4号水管的工作顺序为: (4) 不论在什么工作方式,按下停止按钮,喷水池立即停止工作,所有存储器复位。
3. I/O编址
4. 编程并调试
5. I/O端子接线图
三、八层电梯楼层定位及显示的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 控制要求:
(1) 根据各楼层行程开关的状态,确定轿厢所在楼层
(2) 用九段LED数码管作十进制层楼位置显示,如下图所示:
2. 九段码编码示意图、真值表、I/O编址
3. 编程并调试
I/O端子接线图
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题名称及要求
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或时序图、I/O接线图等
家园小区总占地面积1.62公顷,总建筑面积39697平方米,住宅总户数129户,分A、B、C三栋公寓,共15个单元,地上建筑面积26124平方米,地上住宅建筑面积24653平方米,地上公建及商业面积1471平方米,地下停车库总建筑面积10900平方米。
二、智能化工程系统规划
家园智能化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的整体功能及实际需要,使小区达到如下功能目标:
1.快速便捷的现代通讯条件。住户利用宽带网等现代媒介,实现与小区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交流或信息共享。
2.安全、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
3.高效科学的物业管理。
规划机房设置:
1.物业管理中心设在A栋一层,消防中心与安防中心合在一起,设在A栋一层。
2.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机房设在A栋地下一层。C栋屋顶设置卫星接收天线。
3.电信交换机房设在A栋地下一层。
三、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一)安全防范子系统
1.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巡更系统
4.可视对讲系统
5.住户报警系统
6.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二)信息管理子系统:
1.多表远传自动计费系统
2.公共设备监控系统
3.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4.一卡通系统
(三)信息网络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电话系统)
2.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
3.手机信号室内覆盖系统
4.公共广播系统(兼事故广播)
四、各系统功能及设置要求
1.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根据小区周界特点及设备性能,将小区周界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设置相应的对射式主动红外探测器构成小区防线,当非正常出入者穿越探测器防范区域即触发报警,探测系统将警情传送到安防中心,中心的电子地图上便显示出发生非法越界的区域,提示保安人员及时处理警情。
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摄像头设置部位:小区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主要通道、首层电梯厅、电梯轿厢等处。在管理中心根据摄像机的台数、监视目标的重要程度设置一定数量的监视器、画面分割器、云台控制器、数字硬盘录像机等组成的监视控制屏。
3.电子巡更系统
为加强小区的安全保障,设置电子巡更系统。
采用离线式巡更。各单元入口、小区周界、地下室等相应位置设置巡更点。
4.门禁管理系统
单元门、地下一层相应房门、机房门、物业管理中心、安防中心等处设置门禁。
5可视对讲系统(含家居安防)
(1)在物业管理中心设置管理中心机。
(2)各单元入口设置对将主机,各户一般设1个分机,复式结构楼上楼下各设1个。
(3)户门安装门磁、外窗安装红外幕帘、紧急求助按钮(客厅、主卧各一个)、燃气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客厅、主卧各一个)
(4)燃气探测器报警时,可自动将电动阀关闭,并联动厨房的排气扇启动。
6.多表远传自动计费系统
为实现抄表、收费不进户,设置多表远传自动计费系统。
冷水、热水、直饮水采用远传表,电表和燃气表采用IC卡表,但在相应位置预留好管线,待条件成熟时更换远传表做好准备。
7.公共设备监控系统
公共设备监控系统监控的内容:
电梯系统:运行状态、故障报警。
给排水系统:水泵运行状态、故障、启停控制。水箱的水位检测。
配电系统:低压柜进线开关状态。
照明系统:室外照明、地下公共区域的照明。
送排风系统:风机运行状态、故障报警。
8.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为提高物业管理效率,保证物业管理质量,设置物业管理系统。
该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收费管理、资料管理、人事管理、库存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维护管理、保安管理、投诉管理、办公管理等。并留有与相关系统的接口。
9.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系统含出入口门禁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消费管理系统、可将小区内的餐饮、健身、物业员工考勤、物业管理缴费等功能纳入近来。
单元门、地下一层机房、物业管理中心、消防中心等处设置门禁。
停车场按一进一出两个出入口考虑。
10.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电话系统)
各单元每层设组线箱,公共区域按相应标准布置点位。
每户客厅、卧室、书房均设语音、数据出线口,卫生间、厨房均设语音出线口。
11.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
采用750MHZ临频双向传输技术。
每户客厅、卧室、书房均设电视出线口。
12.手机信号室内覆盖系统
为保证手机通话质量,在地下车库、各楼层、会所、商场等部位设置室内天线分布式覆盖系统。
论文题目: 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1.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本部分能够说明本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即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单亲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在逐年增长,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来分析单亲家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改善单亲家庭生活情况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论文撰写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以理论为指导,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论文应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见解独到。同时论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还要有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关键词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最后附上参考文献目录和致谢辞。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为例说明:
全文拟分五个部分来研究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第一部分将阐述研究社区户外媒体的意义: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户外媒体的高速发展,但社区户外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宣传及服务功能。
第二部分将综述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特点及现状,让人们对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有所了解。第三部分将对制约北京社区户外媒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拟从社区户外媒体所受到的各方面制约来进行探讨。
第四部分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社区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重点介绍数十种会在社区大量普及的新型媒体及其所采用的新技术。
第五部分将得出本文的结论:将通过预测互联网、无线通信和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从而得出未来社区户外新媒体与其它媒体将相互溶合为一个整体,成为真正的多媒体,并最终支持新兴虚拟系统的视、触觉控制技术。
4、主要参考文献
[1]〔加〕埃里克 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1-315.
[2]陈培爱 覃胜南.广告媒体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6-160.
[3]〔美〕约翰 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 张平锋 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9-331.
[4]特里 K.甘布尔 迫克尔 甘布尔.有效传播[M].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442.
[5]蒋宏 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9.
[6]曾小彤.国际广告[J].渠道的盛宴——2007户外传媒市场的细致盘点,2008,2(194):116.
[7]林旭峰.国际广告[J].瞻前顾后:谈谈2006~2007年的户外广告,2007,4(184
[8] H. Morris,D.F. Kuratko.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within 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Press,2001
[9] Antoncic B ,Hisrich RD. Intrapreneurship :construct refinement and cross cultural validation[J ] .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 ,16(5)
5、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起 止 日 期
1
确定具体选题
2
撰写、提交开题报告,参加论文开题
3
准备资料、撰写修改论文
4
论文定搞、打印装订及答辩准备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 测绘数据处理 土地测量 土地发证
[中图分类号] G623.4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166-1
1无人机航摄在土地证工作中的应用
土地登记确权发证工作是国家重点工程,对维护公有制,解决集体土地产权不清问题,防止和减少土地权属纠纷,健全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是关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
将无人机航空摄影其应用于土地登记确权发证工作中,通过无人机航摄对集体土地进行影像拍摄、数据采集,获取高精度的三维数据,同时协同作业侧视图进行快速建模,制作出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
因此,无人机航摄可获取比较准确、全面的数据和影像,对其数据进行系统处理后,将详细、真实、规范、准确的记录土地确权数据,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周期,保证了土地登记确权发证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鉴于如此,本文以土地登记确权发证项目为基础,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2无人机航摄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2.1采集关键部位特征点、线、面
该关键技术点主要是针对一些在完成影像自动匹配比较困难的地区和部位,如大片居民区、水域及高层建筑旁被黑影遮盖部分等,需进行处理时,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量测出这些相应部位的特征点、线、面,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1)单特征线类处理:主要针对测域发生明显变化的地形变化线,测量时沿这些特征线以静态读点的方式,严格切准立体模型进行采集。如类似出现树林等植被覆盖区,要尽量切准林间空地的测读碎部点的高程。(2)双特征线类处理:主要针对依比例尺的堤、河流、陡坎、斜坡、铁路、公路等带状构造物,为了保证影像的纠正质量,对于依比例尺双线堤,应按双特征线测量上端两侧堤顶和下端两侧堤脚线。对于弯曲线状构造物,至少需采集弧线上的三条特征线,特征线不应出现交叉点。(3)桥类DEM处理:在这类处理时,需在桥、高架桥上边沿量测特征线,DEM点需编至高架桥、桥面上,以保证修正后的影像不变形和位移情况。(4)封闭型要素类处理:对于水库、湖等静止水域内的DEM格网点的高程应一致。流动河流的上下游DEM格网点的高程应呈梯度下降,关系合理。(5)采用点、线、面编辑相结合的处理技术,将DEM点修正到立体模型表面,按规定输出DEM数据。DEM的编辑须结合地貌特征,内插生成格网DEM(2.5米间距),检查DEM点与每个模型的吻合程度,对DEM点与模型不吻合的区域进行重新修正,使每个格网点贴近地表,保证真实性。
2.2建立DEM
依据加密点直接按区域生成大范围区域DEM,同时通过引入特征点、线、面等采集数据构三角网,进行插值计算,并按2.5m×2.5m格网间距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即建立完成DEM。
2.3制作DOM
DOM的生产,主要是利用DEM完成影像微分纠正,按照分区对测域内影像以像元大小为0.1m进行双线性内插,或者采用三次卷积内插法进行重采样,生成分区正射影像,即DOM。该技术方法主要通过自动生成的镶嵌线,对整个测域的模型正射影像进行无缝拼接。在DOM接边过程中,出现高建筑物的投影差带来的接边倒影的情况,可采用调换左右片生成正射影像进行贴补,使高层建筑物达到无缝接边,并最终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
2.4正射影像的修补
检查所生成的正射影像是否出现变形、失真的情况,特别是房屋、桥梁和道路,是否出现房角拉长、房屋重影、桥梁和道路扭曲变形等情况。若出现此类现象,则要重新采集生成DEM,重新纠正,确保影像无错误。关于正射影像上局部出现的模糊、重影情况,需要通过贴补纠正后的单模型正射影像进行修补。
2.5DOM的核查
(1)利用空三加密的保密点,对DOM进行核查,当同名点平面差异较大时需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新制作。(2)相邻DOM影像的镶嵌处的接边限差,以目视直接判读不得出现明显接边痕迹为主要通用原则,不应大于4个像素,对满足接边精度要求的影像进行无缝接边,对接边超限的影像,须查明原因进行修正。(3)检查相邻DOM影像镶嵌处的颜色,保证相邻DOM影像镶嵌后,影像色差过渡自然,不得出现明显色差。
2.6正射影像的分幅裁切
按GB/7930-87的分幅规则,采用40cm×50cm规格进行分幅,确定图幅四个图廓点坐标为裁切范围,每幅面积为0.2km^2。
2.7正射影像最终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1)采用目视检查的方法进行图面检查,保证正射影像图幅清晰,反差适中,色彩均匀。(2)正射影像图无重影,模糊或纹理断裂等情况,影像应连续完整,色彩平衡协调,相邻图幅间过度自然。(3)正射影像上的物貌真实,无扭曲变形等缺陷。(4)正射影像覆盖范围内的影像无漏洞。
3结语
本文以土地登记确权发证项目为基础,研究无人机航空摄影数据处理技术。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是一门相对新兴的技术,它利用高精度设备替代“人眼”,使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快速的发展。除土地发证工作外,无人机航摄其还将广泛应用于生态保护、灾害预测与评估、城市交通、数字农业、土地测绘与管理、城市建设与规划、国土资源调查、突发事件监测等众多领域。无人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相关系统研究,已成为当前遥感测绘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将推动测绘新技术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凤. 基于无人机摄像空中三角测量的研究[D]. 华东理工大学,2012.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125-02
信息技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的学习领域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当代生存与发展必须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与其它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因其独特的学科特征,存在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近几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育部颁布的《普通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明确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意义设计中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的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的结构主要包括4个基本环节: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其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就是要设计出符合每位学生特点的个性化课堂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真正掌握分层教学的意义、功能,精确把握任务设计的方法、程序。有效的任务设计能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相得益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背离课堂教学目标,使师生的手脚被所谓的教学任务所束缚,无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下面结合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实践,就“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设计作一探讨。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设计
1.“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目标性与层次性。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要求,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课堂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过程,通过具体的任务完成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确定课堂总目标后,应分解细化成子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内容细分并设计成学生容易掌握的子任务,通过子任务的完成来实现总的学习任务。由于每一个任务都需要学生自主来完成,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个性化的任务,这就是“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层次性。首先应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类,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要根据学生操作能力的强、弱分层。其次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及归纳,设计出一个个合适的富有层次性的课堂教学任务,每个任务的设计都要兼顾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在每位学生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再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去完成拓展任务,进行自由发挥探索并创新。
例如,因特网的教学设计可分为如下几个任务:网络小管家、功能强大的因特网、健康上网。对于“网络小管家”这个大任务可细分为:我是小小工程师、家庭网络安装等;针对“功能强大的因特网”这个大任务,又可细分为:信息浏览、收发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服务、公告牌服务、即时通信、博客、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以“写信时需要发送附件”这个子任务为例,在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给表姐回信”的基本任务,掌握收发信的基本操作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由拓展,笔者设计了“给表姐的照片”“给表姐的视频”等拓展任务,从而实现“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目标性与层次性。
2.“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实用性和主体性。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相比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结合生活、学习、社会中的人和事来设计应用性教学情景。任务设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用生活情景来激发教学,以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去观察、去挖掘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景,并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进而通过归纳总结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图片处理时,笔者选择的素材是班级学生参加校运动会的照片,在欣赏的同时提醒大家如何修饰一下会更好,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马上就有学生信心十足的去尝试,任意选择一张照片进行处理和自由创作,笔者发现,学生们完成的作品都很有特色、丰富多彩,最终通过多媒体交流,全班同学共享创作成果。该课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选择学生们亲身参加的,甚至就是自己的照片来完成图片处理的任务,既能学习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完成任务的信心,更能让学生们明白图片处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3.“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自主性和合作性。要突出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时,要以适当的比例分别呈现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对于个人自主学习的任务,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可以由学习小组集思广益、共同协商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两种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来说都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教师本身也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中,积累了教学经验,并从学生的创造性作品中得到了启发,实现了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word小报制作时,首先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同组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小报的主题(如主题:2014年南京青奥会、北京世界环保会、第七届亚洲艺术节专题板报等);一起细分子任务、明确任务和要求(如有的负责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有的负责排版录入,还有的负责版面设计和创新)。学生们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和沟通,各组都完成了一份图文并茂、主题突出的精美小报。
三、“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多元化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另一重要任务是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于每个小组及每位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操作技能的运用。常用的评价方式有口头表达法、实作评价法、过程评价法、结果评价法等。信息技术教学以“实作评价法”为主,对某一作品进行评比时,让学生们先进行交流,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可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当然也与口头表达法结合,通过小组成员的讲解及演示,检测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在学生自评、互评,或是师评和师生共同评价。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呈现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信息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教给他们今后勇于面对和挑战这个信息时代的勇气和本领。
参考文献:
一、主题任务教学的问题
1. 主题任务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现状。不同的课程设计,都希望能设计出最适合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可是在实际教学当中,能够设计出恰如其分的任务也非易事,只有真正地了解任务设计的意义、目的,准确地把握好任务设计的方法、程序,才能真正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
2. 主题任务教学在学生中的应用情况。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和计算机打交道,计算机操作当下也是老师和家长较为敏感的话题,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沉迷于网游,所以都希望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能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所以,能在课堂上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又要对学生除课本知识以外传递一份学习计算机的正能量,这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分析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例子,学生练习,尤其是知识性很强的课更是这样。学生很难有创作的激情、空间,学生没兴趣,教师讲着也累,效果还不好,作为教师更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如何能够上好课,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也体现教师的价值,是信息技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主题任务教学的特色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主题任务,这些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任务即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热情,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如何选择适当的任务主题,成为采用任务驱动进行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巧妙的设计任务主题,使学生不拘泥于常规与定式,改变一成不变的思维习惯,在思考问题时,不断的变换思维方法和思考角度,勇于“求异求新”,在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新的创造中,锻炼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三、主题任务教学的实施
以主题式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来达到教学目标。首先,根据内容特点设置教学情境,创设一种主题任务式的学习情境。创设基于学生兴趣,并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可促使学生实现积极的知识与技能建构。其次,根据这样的任务设计理念,再结合2008中国举办奥运会的这一形式,设计了“奥运我想对你说”这一主题式任务,这种任务设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自我的尝试体验与独立思考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技能,培养了一定的信息素养,使教学形式新颖,内容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1. 主题教学任务在一节课中的实施。在Flash遮罩动画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设计初,对教材进行了分析,上面有遮罩动画的几个例子(文字遮罩OK、运动背景文字“多彩”、探照灯、展开卷轴“笑傲江湖”、动漫图片的“水波倒影”演示动画)。虽然也很精彩,但是零散,相互间没联系,不利于学生进行创作。为了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让他们有足够的创作激情,把主题定为《奥运,我想对你说……》。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载体,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进行创作,这样学生有了创作的素材,而且这个素材本身就是学生自己的内容。
有了好的主题任务,也要有好的教学策略,以往都是用计算机解决计算机的问题,教师讲了,学生练了,学生只会就例子做例子,很难有特别的发挥,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也就是说,学了不会用。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放在对知识点的破解上,也就是先让学生明白遮罩动画的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尝试使用道具来解决问题,他们首先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经过观看教师演示的遮罩动画之后,用彩纸把它简单的模拟出来(先自己做一下实物演示再截取录像)。其次告诉他们这就是遮罩动画,其次,让他们简单的分析原理,之后再拿出自己准备的大道具,和同学们一起边演示边破解原理。学生的操作是成功的,第三,在电脑里演示遮罩动画的制作过程,由于掌握了原理,创作起来就得心应手了,都做出了自己的东西,而且作品很新颖。有遮罩层做不同运动的,有做遮罩层流动背景的。不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加入了自己创作的思路。
根据上面的情况,又为能力强的学生安排了挑战任务,学生们一节课都处在创作自己作品的兴奋状态中,没有人玩游戏。
2. 主题教学任务的成效。成功的主题任务,还要探索个性化、层次性的学习方式。每个人都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多途径解决问题,以达到操作方法多样化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与创新精神。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评价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堂常见的教学模式,任务设计直接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下面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角度探讨任务是如何确立、如何分解和如何设计的。
一、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就是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倡导参与、体验、实践、合作的学习方式,将课堂教学目标真实化、任务化、具体化,从而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操作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
只有知道什么是好课,才能促进好课的生成。除了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特征。
(一)人本性与发展性。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出发点和基准点,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与探索,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与能力。
(二)全面性与多元性。目标、内容、功能的全面与多元,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过程性与综合性。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关注质与量、结果与原因,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严谨的探究精神。
另外,还有层次性与差异性;尊重性与赏识性,等等。
三、信息技术课堂任务设计的要求
(一)任务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情境要尽量真实,贴近生活。学生可以将信息技术知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
(二)任务设计要保证教师设计的任务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可操作性,使任务具有科学性和可拓展性。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这就要求设计的活动要放得开,搞得活,收得拢,从而做到可操作、可拓展。
(三)任务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技能和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由简到难,层层深入,这样才符合“面对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的新理念;才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任务设计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根据活动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性格等合理分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融会贯通,进而应用到生活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任务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与生活中。
四、信息技术课堂任务设计及举例
任务驱动教学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理念;以任务活动为主要教学途径,让学生积极“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操作完成某项任务,使学生主动参与习得信息技术操作知识技能,有助于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技术操作运用能力,也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举例一:学生成绩汇总,通过AVERAGE、MAX、RANK等函数来求平均值、最大值、排名等。
举例二:句柄的自动填充功能、绝对地址、相对地址、混合地址这一节,布置的任务是填充九九乘法口诀表。
举例三:学习了Word,制作电子小报。
举例四:学习了Power Point演示文稿,制作电子相册。
五、信息技术课堂任务设计的原则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如何设计任务是至关重要的。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明确的目的性与导向性。结合了人本性与发展性,促进学生的进步。
(二)实用性与思想性。结合了层次性、差异性与尊重性,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三)有层次性与梯度、渐进性。融合了过程性与综合性、全面性与多元性、层次性与差异性。任务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简单的任务,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参与。随着任务难度的逐渐加大,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也不断增加,难的任务也会变得容易。
(四)评价性与赏识性。恰当评价,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另外,还包括趣味性和真实性;可操作性与参与性;示范性与指导性;拓展性与开放性,等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课堂任务设计的宗旨是为教学服务,本身也有局限性,任务的难度、层次较难把握,系统性较难控制,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做中学”的教学设计并非易事,因此,应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以往教学中使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地选择、开展任务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调整,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逐步完善,在提高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庆宝.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设计模式初探[J].煤炭技术,2005,24(6).
目标要设得“好”
在“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任务”来实现的,因此,任务设计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更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加以改进。
设定明确的目标,就是在不改变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教师把总目标划分成若干个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并且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中,通过这些小“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在任务目标的设定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又要让他们在过程和方法的探究中培养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最终能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主题要选得“好”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主题选得好的任务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执行与完成任务的欲望。当然,在选择主题的时候,既不能偏离课标,又最好能来源于生活;还有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贴近学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任务主题的选择要紧紧围绕课标,在课标建议的范围内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切忌本末倒置,到最后沦为一堂很热闹但没有半点价值的课。任务主题的选择也可以是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一些活动场景,如“新生军训”、“学雷锋活动”、“文艺汇演”、“校运动会”等。学生在完成这类任务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乐意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动手能力,把他们喜爱的主题尽可能完美地表达出来。
内容要串得“好”
“任务驱动”法教学中,任务可以帮助我们把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合理地“串”起来,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有序和充实。当然,在“串”的过程中,既要体现任务的“主线”作用,同时也要体现教学内容呈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我们现有的教材和大纲对每章内容的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体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思想。要使课堂教学内容“串”得更好,我们可以利用“任务”这一工具,在设计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使得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符合我们当前的教学实际,使我们的教学更具系统性和可行性。
学生要顾得“好”
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老师关于课的一些设计理念最终是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和实现的。所以,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我们的学生,只有把他们“顾”好了,他们才会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并与老师形成互动,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