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时间:2022-02-22 09:06:52

导语: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第1篇

高校学生骨干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主要包括高校学生干部、团干部、党员及各类积极分子。他们思想道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参与社会事务意识浓。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帮扶留守儿童,是辅助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有效抓手,有较强的操作可行性。首先,高校有良好的人才基础。大学生骨干在高校是一个数量较庞大的群体,资源丰富。他们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优于一般大学生,既有关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感,又有较高的可塑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参与此项活动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扩大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其次,学生骨干具有年龄优势。他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相对于留守儿童的祖辈更容易与儿童交流。他们知识水平高,多才多艺,帮扶活动易让留守儿童接受和喜爱。最后,有良好的社会政策导向。

国家鼓励高校学生骨干参与帮扶留守儿童的实践活动,曾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举行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推介会等一系列活动,号召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2007年5月,启动了“青年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青马工程”,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作为这一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这样的帮扶活动在力所能及地解决留守儿童困难的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勇于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生骨干可以将国家政策与个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投入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中,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接受锻炼,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学生骨干帮扶留守儿童这一具体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在相关机制上加以完善,确立正确的指导原则。总体来说,要和高校的“青马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统筹工作,避免在实际帮扶过程中出现工作浮于表面和重工作轻成效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具体的原则以加强组织引导、协调管理。

首先,立足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切实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高校党、团、学组织要选好、选对大学骨干,为帮扶工作做好人才保障。同时,坚持就近、就便原则,在高校周边农村开展工作,以便于联系和沟通。除此之外,帮扶要在大学生个人能力范围内进行,不能影响其自身的学业和生活。其次,建立机制。留守儿童成长是动态的,高校学生骨干也是变化的,不能因学生骨干的变更而影响工作的继续开展。要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避免工作开展时出现时有时无、忽紧忽松的现象,就要建立帮扶工作持续机制:一是制度规范化,建立一个完整、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使帮扶工作有章可依;二是要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届学生骨干帮扶周期结束后,要做好志愿者“接力棒”的交接工作,让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使帮扶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正轨。再次,设定方案。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留守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生活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帮扶工作活动方案。方案要考虑实施操作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采纳喜闻乐见、寓教于乐、易于被适龄儿童接受的教育内容。最后,讲究方式。工作的方式直接关系到帮扶的效果,方法得当,效果显著;处之不力,事与愿违。

创新帮扶活动的方式,丰富帮扶活动的内容,灵活、有效地去实施,系统、全面地去开展帮扶工作。同时,营造学生骨干与留守儿童群体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在互动中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让留守儿童在帮扶活动中感受到亲情与暖;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骨干关心社会、关爱儿童的精神,使他们在帮扶中锻炼成长。

二、建立高校学生骨干帮扶留守儿童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高校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多,特别是寒暑假时间比较长,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结合“青马工程”实践环节的内容,有效地开展帮扶留守儿童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工作小组,开展祥光调查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普遍而复杂,学生骨干根据“青马工程”培训体系内容及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建立校、院和班级的公益组织或相关协会,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这样不仅便于集中部署工作和信息反馈,还可以集思广益,迅速、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要素应对各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时,深入调研,全面了解留守儿童信息,要深入农村、走进基层,开展社会调研,撰写相关调查报告,做好相关数据分析,根据帮扶对象的分布、数量、层次进行分类,有目的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为此,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将每个帮扶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等基本信息输入电子信息系统,建档成册,便于资料查寻,定期了解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做到跟踪、记录、分析,全面了解帮扶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总之,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主导作用,其成员要密切配合,共同探索帮扶的思路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机制,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调查统计方案设计部署实施反馈调整”循环体系。

(二)创新帮扶内容,多角度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

学生骨干要利用周末等节假日的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农村开展帮扶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将“三下乡”改为“常下乡”,提高帮扶的效果。一是学业辅导。大学生骨干受过高等教育,知识丰富,懂得学习方法和技巧,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是发挥他们的优势和强项。可以通过赠送学习用品或集中开班辅导,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可以进行“一帮一”结子,根据个体对象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去辅导,培养其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适时安排留守儿童到大学校园参观,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二是情感呵护。大学生亲和度高,在帮扶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可以扮演留守儿童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的角色,经常陪伴他们,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访,让他们有交流的对象和倾述的对象;可以举办专场文艺演出,开展各类体育、游戏等活动,为留守儿童表演喜闻乐见的节目。这些都可以使留守儿童亲情上的缺失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减少他们心灵上的孤寂感,有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三是安全教育。留守儿童因监护力度不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安全教育是日常帮扶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骨干可以通过集中宣讲、发放传单、图片展览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各类安全知识教育,尤其是在交通、饮食、溺水、防骗等方面重点加强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减少人身安全受到伤害的机会。同时,对留守儿童还要讲解安全自救知识,即使受到伤害,也要把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加强联络,建立帮扶常态机制

高校学生骨干与自己帮扶留守儿童可以实施帮扶责任制,进行“包保”工作。加强与留守儿童本人、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其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络。首先,高校学生骨干要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除直面交流外,平时还要经常保持电话、书信联系,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情况。电话里能指导的就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家访进行指导和帮助。其次,保持与监护人的联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老年人,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与孩子沟通上存在困难,在教育、监管孩子会出力不从心的情况。“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平时表现,提醒监护人除在保证孩子生活需求外,还要加强安全上的教育、学习上的监督、情绪上的观察、行为上的规范。”最后,还要保持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学生骨干通过定期与家长通电话或书信联系等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农民工家长树立家庭教育观念,让他们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四)扩大宣传,在高校形成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气氛

自“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推介会以后,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部门的关注,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好的舆论氛围。高校也应响应社会号召,广泛宣传,可以采用校园宣讲、校园广播、图展等形式;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开通“关爱留守儿童”专题网站,刊登相关的留守儿童文章和图片,引起他人的共鸣。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也要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如“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小队”等活动。同时,还可以联合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扩大校园帮扶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使校园氛围与社会舆论形成良好的互动。

第2篇

一是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市文明办专门发出通知,对活动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全市各区各有关部门把开展好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作为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把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与创建文明城市结合起来,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与“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结合起来,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策划。江岸区、硚口区、武昌区、汉南区、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等16区和60个单位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活动方案。

二是精心组织,活动纷呈。全市各区各部门重点开展了四大主题文化活动。一是举办以“爱我中华、报效祖国”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街道和学校普遍组织社区居民、青少年举办经典诗文诵诵会、中秋诗文朗诵会、诗词赏析讲座等活动,并以“咏月”为主题开展中秋诗歌创作征集,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情感。

中秋节期间,武昌区、硚口区、汉南区、市规划设计院新区分院分别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群众性诗词吟唱会,由诗词名家与居民群众共同参与,让群众在参与中得到教育,在活动中得到快乐。

武昌区以团圆和谐为主题,组织青少年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从诗歌、文艺作品中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开展以“友爱互助、共度佳节”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各单位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围绕清洁家园、文明护绿、扶贫帮困等集中开展走访道德模范、关心外来务工人员、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发动志愿者向他们赠送月饼和祝福卡,组织动员社区居民与孤寡老人、残疾人一起过中秋、吃月饼,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武昌区组织青少年学生上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表演文艺节目,组织社区居民看望留守儿童、残疾儿童。

百步亭社区的志愿者们专门请来糕点房的师父学做月饼,并把亲手制作的月饼送给社区的空巢老人。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团支部组织30余名青年干部职工到江岸区一元街延庆社区开展清洁卫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市国土规划执法监察支队赴结对共建点黄陂区姚家集柏叶村,走访慰问贫困家庭,给他们送月饼、衣物等慰问品和慰问金。

各区劳动、民政、教育部门都积极开展关爱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联欢等形式,营造关爱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以“传承文明颂中秋”为主

题的系列文化活动。

全市各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文化庙会、社区文艺联欢、中秋民俗故事会、灯谜竞猜、游艺和演讲、书法、剪纸、绘画比赛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继承传统优秀美德。武昌区以该区名人、胜地、美景等为依托,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爱我新武昌”旅游纪念品设计比赛和“我们的节日?中秋”欢乐创意活动,并在徐家棚街赵家墩社区举办了迎中秋少数民族座谈会。硚口区以赏月、品茗、听笛为主题,举办“硚口之夜?中秋笛韵”文艺晚会。

汉南区在移民点举办欢迎移民搬迁中秋文艺晚会。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以“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为主题,举办“迎国庆庆中秋”文化节,展示了XX多个居民自己动手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月饼模型、1000多件其他手工艺品,以及由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的14个文艺晚会节目。市交通规划设计院组织青年职工举办了“运动中秋节”中秋篮球友谊赛。市勘测研究设计院举办以反映建院60周年的变化、勘测生产场景、武汉市城市建设新风貌、城乡建筑等为主题,组织第六届职工摄影比赛,并组织180余名党员干部参观湖北省汉西监狱,现场接受警示教育课。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家好月圆庆中秋”为主题,进行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时尚魔术变玉兔、温馨歌舞庆中秋文艺表演,现场将精美月饼大派送。

东湖旅游风景区在东湖磨山景区滑道广场举办中秋篝火晚会,3000市民参加了篝火晚会活动。四是开展以“团圆、感恩”为主题的中秋网上寄语活动。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东西湖、江夏、蔡甸、黄陂、新洲、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等区和单位组织引导机关干部、市民群众利用网络媒体,上网寄语、留言,发送手机短信,抒发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党、感恩祖国的肺腑之言。向外地及国外的亲人传达节日的问候,表达企盼团圆的思念之情,在人人思亲情、家家思团圆的氛围中,提升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