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时间:2022-07-05 21:56:14

导语: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1篇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高度相关。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相比之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现阶段所要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不适应,与当下所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的需求相比差距更大。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目前导致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大部分的农村缺乏基本的生活供水设施,农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从安徽省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饮用水主要还是来自砖井、压井,虽然较多街道居民用上了“自来水”,但这些“自来水”也是来自地下钻井,只是相比较农户所饮用的地表水水质稍好而已。无论是街道居民的生活用水,还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水质都严重不达标,因为饮水不安全所导致的各类疾病频发。饮水不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已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

1.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我国现有的较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始建于20世纪60—70年代,而且普遍都存在着建设标准较低以及工程不配套等问题,这也致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而至于那些农村较小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则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出现了一些损毁、老化等现象,导致了有些地区的农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工程防旱抗洪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一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这些地区的农作物生产只能是靠天收,农作物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农民的收入缺乏有效保障,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

1.3工程管理严重滞后,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自在农村实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经济意识普遍显著增强,但农民的集体意识却日益淡化,表现在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上就是大家只知道用水,却不愿管水。比如,很多农民在塘、埂、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等,无形中使很多的水利基础设施受到损坏。同时,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日渐增多;另一方面由于环保意识在农村宣传的不到位,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农村的河道、沟滩、桥头、坝头成为各种垃圾的堆放地,这也给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了不小压力。这种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带病运行的普遍现象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的功能严重弱化,导致农作物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并进一步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1.4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水利项目缺乏有效规划尽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快速,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欠发达地区财政吃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水利的发展。虽然近几年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水利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但与农村现实需求相比仍显不足。而且由于农村水利项目建设数量大面积广,平均分摊下来导致单位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常出现水利配套资金不到位等现象,进一步影响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水利项目的通病就是普遍缺乏统一而有效的规划,这也致使部分项目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等不良后果。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农村水利项目由于盲目进行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

1.5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阻碍农村水利发展乡镇水利站的人员岗位设置已逐步得到改善,但总体而言,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从专业技术角度讲,部分水利技术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这部分人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况且,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水利建设项目逐年增多,且规模不断扩大,诸如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都不利于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提高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2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阻碍我国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资金投入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农村“两工”取消后,农民筹资投劳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设施总体状况趋于滑坡。客观分析,出现此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在农民的民主思想不断增强而农业比较效益又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开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仅仅单纯依靠以往的行政手段已经无法达到效果。鉴于此,综合各方面因素从多层面采取措施,加快建立农村水利建设新的保障机制,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各级政府加快农村水利发展,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1强化农村水利宣传教育

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等同于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因此,对待农村水利事业也可以像对待植树造林一样,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动员全社会各阶层出资出力,共同办好农村水利事业。没有过硬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作保障,粮食生产就等同于无源之水,农业、农村也就不可能得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农民的安居乐业也不可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农村水利的现代化也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有效组成部分。为此,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武装农村水利,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争取早日实现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2.2加大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投入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小型的农村水利建设,主要依靠的是农民。鉴于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存在着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等问题。同时,又由于缺乏日常必要的维护,导致水利工程难以发挥效益。而自从农村取消“两工”后,除了国家投资的大型水利工程以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已经成为了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瓶颈。对此,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应该转变思想,广泛开流节源,除用好国家安排的各项惠农、支农资金以外,还应设立农田水利建设基金。特别是考虑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对解决农村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进行重大调整,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以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2.3重视农村水利发展规划编制

科学、合理的水利发展规划有利于从宏观上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来。鉴于水资源存在的相互关联性,故而在进行水利建设施工时要统筹考虑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实际,想方设法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形成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整体效益。在进行农村水利建设时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把制作水利发展规划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只有通过摸清情况、统一认识,科学地编制农村水利发展建设规划,才能达到指导和规范工作的目的,最终才能够实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推动农村水利建设更上新台阶。

2.4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建设

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水利从业者队伍。可以说,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水利从业者队伍是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和保证。加强农村水利从业者队伍建设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因地、因时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只有通过扎实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够使他们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增强他们在基层面临纷繁复杂情况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利从业者队伍的管理制度,从而使人才和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2.5建立健全水利政策法规

立法可以保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可以避免因为人员变动、个体认识等客观原因而影响农村水利的长期稳定持续地发展。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法规体系,用法律手段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在认真贯彻执行现有水利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加强一些水利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要加大水利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水事活动,保障水事秩序,严肃查处和打击水事违法案件;要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注意加强质量管理,制定激励政策,开展创优争先活动,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政策,调动广大干群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3结语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 融资制度创新 政策建议

目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在占全国总人口64%的农村地区,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认真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探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状况

我国现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是财政、信贷和农村集体。然后,由于种种原因,以上几种渠道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投入乏力,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

1.国家财政资金。据统计,1978~2004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平均只有13.8%。既便2004年占16.4%,按人均投入量计算,是同年国家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的1/7。由此可见,以前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财政资源配置向工业和城市倾斜,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额偏低,这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极不相称。

2.信贷资金。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收益率低等特点,因此,农村信用社存在“慎贷”现象。此外,农村信用社改革未到位、资本充足率低、仅吸收一部分农村资金、可贷资金有限,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不足。据统计,1997~2004年间,农业贷款最高额仅占国家信贷总量的2.6%.

3.集体投资。税费改革前,自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乡镇预算外收入;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镇预算外收入,从而削弱了乡镇提供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目前,一些乡村推行“一事议”制度筹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体现了在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前提下,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当然,由于农民收入的差异性,使不同农民对基础设施需求和其所具有的投资能力之间存在差异性。况且“一事一议”制度既不是一项法律制度也不是一项农民自愿制度安排,实际操作难度大,协调成本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成因分析

1.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目前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如农电资产等存在管理权限不清,产权归属不明的状况。在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模糊的情况下,承贷主体缺位,金融机构根本无法给予建设资金支持,造成贷款投入难。

2.财政投入乏力。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我国大部分县乡财政目前还属于“吃饭财政”,债务负担沉重,无力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制约了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3.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农村信用社便成了乡村地区惟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所限,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而每年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

4.农村投资环境不优。农村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融和民间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当前我国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一是与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政府信用缺失,许多案例表明,民间资本经政府特许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回报阶段,出于利益纷争,政府难免会出现信用危机,以公共事务管理者身份违反协议而不受约束,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金融机构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以便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另一方面,农村贷款户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金融机构对继续加大支持存在着畏惧心理。

三、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政策建议

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应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收益”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采用不同方式明确其产权关系、利益关系和责任主体。对于一些单个农户受益的项目,可实行项目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归农户个人所有;对一些受益人口相对分散,产权难以分割的工程,如供水工程、农村水电、节水灌溉等,在尽可能明晰工程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或组建使用者协会等方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也可以将部分所有权移交给受益农户,明确由农户负责工程的保养管护工作,并保证工程的完整性和使用方向;对于一些具有一定收益、适合经营的基础设施,如人口集中地区的农村水电、统一供水等,可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方式,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并由其负责工程的管护,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是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总量,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一是财政资源配置适度向农村倾斜,国家要继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把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政府应建立财政贴息和投资补偿制度,把部分财政拨款和财政信贷转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贴息资金或投资补偿资金,既能发挥政府引导社会资金的作用,又能降低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成本,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3.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重新打造多种金融形式并存,形成分工合作、良性竞争的多层次、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一是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调整经营重点,扩大业务空间,政策性金融服务向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倾斜。二是农业银行经改革后定位国有农村商业银行。三是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四是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地区之后,国家应放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允许民间金融、外资金融进入补位,建立数量适宜的农村中小银行。

第3篇

【关键词】农村支付 建设 存在问题

一、地域概况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地处上党盆地北部,是山西省的经济十强县,以煤焦、化工为主的典型的能源经济为支柱产业。2011年地区总产值268.8亿元,财政收入35.7亿元,在周边县区名列前茅。该县下辖11个乡镇323个行政村,总人口27.24万,其中城镇人口10.77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万;乡村人口16.46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72元,在国家一揽子刺激经济、拉动内需政策推动下,农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439元,同比增长40.8%,对农村支付的有效需求也大幅增加。

二、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得益于相对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襄垣县在周边县区中金融机构最多,业务种类也相对齐全。目前该县金融机构数量已达24家,包括邮政局储蓄所在内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53个,业务范围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典当等各门类。随着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相关政策的落实,该县又陆续成立了2小额贷款公司和1家村镇银行。

为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该县各金融机构累计安装ATM等自助设备32台,布放POS机325台。同时,依托农行、信用联社为主体的涉农金融机构积极推广惠农卡转账电话、银行卡助农取款等创新型的农村支付结算工具,大力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2年10月末,该县共发放惠农卡66789张,布放惠农卡转账电话525台,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62%。面向农民发放信合通卡67541张,福农卡2621张,设置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213个,利用惠农卡转账电话和助农取款POS机累计办理取款业务1970笔,金额44.72万元,为辖区农民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和便利。

三、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自助设备、POS机等终端机具分布集中,功能受限

剔除涉农机构在政策因素引导下集中布放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后,常规的终端机具布放呈现向经济相对发达区域高度集中的明显特点。在襄垣县现有的32台ATM机中,79%集中在县城中心地带,112台POS机中,90%集中在县城中心。

在终端机具的使用中,功能限制较为突出,如该县农行布放的惠农卡转账电话只能使用“惠农卡”、联社布放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终端也只能受理本行发行的借记卡,对跨行卡种只受理查询业务,而邮储银行的ATM机只能办理取款业务不能办理转账。

(二)对农村支付基础设施的投入缺乏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建设农村支付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是造成设施建设中心城区集中,偏远村镇稀缺的根本原因。终端机具的布放和运维成本都较高,一台离行式自助服务终端的购置成本在20万元以上,每年需持续投入的实时监控、加钞、押运、通讯、故障检修、突出事件处置等物资和人力成本至少要十多万元,向偏远落后地区拓展安装更是风险大,收益预期差,违背市场规律,片面要求金融企业不顾盈利性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长期来看,必然难以为继,农村支付基础设施的投入亟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来代替市场的激励。

(三)银行卡和机具的使用率偏低

目前,农村居民的银行卡持有率很高,而使用率过低是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发展“瓶颈”所在。以襄垣县为例,仅农行和联社向农村居民发放的银行卡已共计13.4万张,即便考虑到一人持双卡的因素,持卡农村人口的比例也至少在60%以上,但使用率却明显偏低。全县6万多张惠农卡,卡均存款仅104元,有存款的有效卡仅5263张;525台转账电话中,仅74台发生过业务。213台助农取款POS机截至目前平均交易量仅8.5笔/台。究其原因,农民存在现金偏好,未形成用卡习惯是一方面,“钱到账”尚未全面实现也是重要原因,涉农银行卡所的业务种类少、存量资金小,如惠农卡目前仅全县的新农合和新农保,联社信合通卡仅了部分三农补贴的发放。缺乏能够有效推动农民进一步认识和使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外部需求环境。

(四)对特约商户或服务点的管理和培训不到位,受理环境待优化

虽然,各金融机构对发展特约商户普遍采取地市级以上机构集中审批制,但负责特约商户初审、上报、实地考察和日常培训管理的一般仍是各基层网点。目前,人员紧张,素质偏低等情况在基层金融网点普遍存在,老员工对信息化、电子化类的新业务缺乏驾驭能力,新员工又难以及时走上管理岗位,这使得对特约商户和服务点的管理和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商户中随意拒刷,不合理操作、忽视客户信息保密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人为增加了农村居民使用银行卡的顾虑。

四、相关建议

(一)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拉动内需、健全地方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根据各村镇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策,尤其对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农村要明确相关金融服务设施的公共产品性质,实行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的建设模式,明确建设目标,并将其纳入对镇、村一级政府的考核内容;同时,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对金融机构和商户形成投入激励。

(二)人民银行作为农村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部门,在充分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农村支付工具创新实践的同时,要注重对辖区相关业务开展情况的跟踪监测、合理指导和外部环境协调

在银行卡和终端机具的数量已达到一定规模的前提下,要积极引导和探索提高银行卡和机具使用率的有效途径。业务宣传要注重发挥各金融机构的合力,业务推广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号召力,在涉农补贴、社保、农产品购销等各环节推广和普及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使农村支付的有效需求上规模,上效益。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农村基础设施可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生产性基础设施是指为农业生产服务,使用期限较长的设施,主要包括农用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道路、农村电网等。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 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农业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一而言,农村道路设施主要是通过降低农业物质投入产品的流通成本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电力供应是通过促使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田水利设施通过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和改善生产条件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普遍推行,形成了当今农村事实上的小农经济。在农村小生产条件下,生产性基础设施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越发展,农户对生产性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就越明显,甚至成为农户的基本需求。有研究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生产力增长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农业投资效益降低造成的。投入不足、资金短缺,管理不善、效率低下已成为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我国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国家的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供给水平却较低。近几年,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数额在不断增加, 但是在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国家重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轻一般农村生产性建设,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60%都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防汛保安的大型工程,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的仅占40%左右。在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县乡两级政府承担供给的主要支出责任。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0%以上,而县乡两级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比重仅有20%左右。在此情况下,相当部分县乡政府由于缺乏可支配资金,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等问题,许多已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

二是农户投资意愿不强。实行以后,农户作为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曾在80年代大到一个,然而到了90年代初,随着土地制度改革能量的释放完毕,农户依靠土地收入增速变得缓慢,加之农民就业范围在逐步扩大,农户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意愿大大降低。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户投资意愿虽有所增强,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资金来源看,农户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额中,基本上均为自筹资金,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模式,投资能力不足; 从投资方向看,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具有高度分散、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的特征,资金投向分散;从投资项目看,农户投资在住房上的投资占其一生投资的60%,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偏少,投资结构不合理。

三是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不高。生产性基础设施私人投资的动力,来自营利组织和个人的“经济人”动机。市场机制的本质是不同的市场主体以自愿交易的方式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报酬率低等特点,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盈利少且风险性较大的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现实中生产性基础设施私人投资还受制于制度瓶颈,如产品产权不明晰、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等,这些都阻碍了民间资本的进入。

(二)生产性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兴建时比较重视,建成后不注重管护。一些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仍实行“集体所有、集体管理”的管护模式,相当部分工程设施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维护的状态。由此导致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必然造成“公共地的悲剧”。随着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的增加,相应的管理维修费用也越来越大,乡镇政府和村庄的负担越来越重,生产性基础设施维护资金捉襟见肘。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毁损严重。我国农业水利设施都是20世纪50-70年代农民群众集体修建的,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增加的多数是由政府投资修建的供应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的水库、水渠等设施。而原有的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状况十分严重,不少地方病险水利设施已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抗灾、灌溉能力非常脆弱,仅以湖南省为例,全省大中小型灌区加权平均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413,其中小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为0.407。小水库、小塘坝蓄水能力不到原有蓄水量的60%。近几年来,虽然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力度,但与实际需要比还是杯水车薪。

二是农村公路总体水平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公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公路管养不力和公路路面质量差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方面,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养护资金不到位,管理养护责任不落实,无法保证正常养护,特别是乡、村公路没有专门的养护人员,缺乏专业化的技术装备,导致养护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为市县政府,组织实施者实乡村一级,交通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由于县、乡公路技术管理人员不足,并受专业技术水平所限,难以掌控辖区内所有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导致大部分的村级公路技术等级低下,工程质量不高,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电网结构设计不合理。农村电网建设是新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中的重要部分,是影响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由于多种因素限制,导致在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中,电网结构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导致成本浪费、路线过长等弊端。不仅如此,在农村农电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管理平水不高都是目前比较明显的问题。

二、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加大投入,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加大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所需。一是明确政府财政投资是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渠道,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应明确今后每一财政年度要以不低于上年度政府新增财政收入增长的比例增加对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规定市(州)县政府财政预算中用于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二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信贷资金投入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示范价值和经济效益显著的建设项目,政府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政府可采取投资参股、国家资本金投入和担保、政府财政贴息等投资方式参与投资;对一般性盈利、竞争性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完全实行市场运作,用投资回报前景好的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三是积极引导和组织好受益农户增加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资,适度控制生活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

(二)构建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市场化管理的新机制。对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的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市场化管理,确保其使用效率。对已建经营性设施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其产权进行卖断,所变卖资产由村委会集中起来就地专门用于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其循环发展。对容易管护和维修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实行有偿承包,由承包人定期对管护的生产性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村委会按照目标责任管理合同书的规定定期支付其劳动报酬。探索产权个体化激励机制,对山坪塘、蓄水池等农户自建、自用、自管的小微型基础设施,核发个人产权所有证,明确农户享有相应的产权及长期收益权。

(三)适当提高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能力

现有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质量较差、标准较低,难以应对自然灾害的侵袭。今后的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不但要强调数量、广度和速度,更要强调质量与标准。要使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能够抗击多种灾害的危害。尤其要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农村电网等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效应;农民生活;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204-03

奥地利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视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现行资本”,他认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获利能力”[1]。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减少社会收入分配差距[2-5],通过市场扩张、空间集聚和引致创新效应三种影响方式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等[6]。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设施范畴中的一种,其投资也对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业资源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能作用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城乡差距的消除等[7]。农村基础设施中,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大致有资本密集型、资本延长性和制度基础设施三种[8]。也有学者从投资的角度,将农村基础设施分为生产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三种[9];还有学者从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农村基础设施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10]。从研究视角看,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需主体的供给模式、需求意愿及相关制度分析,如王春福[11]基于萨缪尔森公共产品理论和奥斯特罗姆多中心理论提出的公私合作的PPP供给模式;二是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筹集以及建设完工后项目管理等出现问题的研究,如温思美等[12]的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而且长期受多头管理影响;三是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工运行后,对农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以及农民的满意度研究等,如Antle[13]利用总量生产函数法,针对47个发展中国家和19个发达国家,得到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的农业产出弹性为0.248,张亦工等[14]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检验了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发现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国家动员机制弱化和市场运行机制发育不足的问题。

大量学者虽然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但鲜有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村每天约产生1.2亿t生活废弃物,化肥年使用量为4 637万t,农药年使用量为120万t以上,并以10%的年速度在增长,农膜及秸秆污染严重[15]。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仅着力于加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不顾农村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势必会加剧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抵消农村现有的发展成果。面对经济社会转型的挑战,中国农村地区如何在保持已有的发展水平的前提下,解决现有问题,促进新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攻坚的难题。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转型的过程中,国家必须增加投资量并优先对农村地区进行投资[16,17]。中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8]。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垃圾房和沼气池建设为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试图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生态保护的促进效应,旨在获得有利于国家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证依据。

1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实际调查,调查方法为随机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样本容量为涉及四川、甘肃2个省的5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24个镇、48个村的共731个农户家庭。调查内容涉及农户家庭在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禀赋情况、家庭生产经营情况、农村生态环境情况、农户政策响应情况以及农户在各种相关问题上的意愿情况等。

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在种植业上,由于使用了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会造成非点源污染。同时,在养殖业上,规模养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畜禽粪便,会造成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二是农民生活。农民在居家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如潲水、洗衣水等),如果不加以合理处理而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水源污染;三是农村工业。农村的工业企业由于缺少有效监管,常常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得企业的发展,排放的工业“三废”对农村环境会造成点源污染。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立体、交叉式的污染,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上也会有所成效。如垃圾房的建设可以促使农村地区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避免污染土地和破坏农村村容。沼气池的建设可以便于农户处理家庭生活污水以及畜禽粪便,不仅可以循环利用资源,还可以减少污染。

基于以上考虑,结合课题组调研数据,本研究以样本地环境状况(EC)为因变量,因样本地环境状况是一个具有二元选择性质的因变量,如果样本地环境变差,定义因变量y=1;如果样本地环境没有变差,定义因变量y=0。选定生活污水(潲水除外)处理方式(WWD)、潲水处理方式(LWD)、畜禽粪便处理方式(PWD)、农业生产环境意识(PEA)、工业三废(APS)、废旧电池处理方式(WBD)、沼气池(GH)、垃圾房(RH)为自变量。将样本农户分为四类:有垃圾房和沼气池类别、有垃圾房类别、有沼气池类别、无垃圾房和沼气池类别。设y=1的概率为p,则pi服从一个Logistic分布,本研究建立的Logit模型的方程如下式所示。

1)模型一:有垃圾房和沼气池类别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效应分析

根据模型中的变量,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如表2所示。

运用SPSS 19.0对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拟合检验,采用后向逐步剔除Wald法进行运算得到表3的结果。

回归结果表明,垃圾房、沼气池在样本农户中的覆盖比例不高,两者都没有建设的农户占总样本容量的40.36%。在垃圾房、沼气池都同时具有的样本农户类型(模型一)中,回归结果与本研究的研究假设一致。APS符号为负的原因是,一方面在自变量的选项设置上,工业三废(APS)是选项值越大,对保护环境越有利,其他变量的设置则相反,选项值越大,对保护环境越不利;另一方面是样本容量中,只有极少地区有农村工业企业排放“三废”在污染环境。潲水处理方式与环境变差呈现同向变化的关系,这是因为养殖业的利润很低,只有少数农民进行养殖,潲水作为废水直接排放到农田或周围的河流中造成污染。在生活中,农户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越科学,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环保意识越强,就越能促使当地农村环境质量不下降。对比具有垃圾房的农户类型(模型二)与具有沼气池的农户类型(模型三)发现,垃圾房更能诱发农民对农村环境的保护意识,即农户看到垃圾房的反应就是应将生活垃圾丢在此处,而改变以前随处乱扔的习惯;相比之下,沼气池却不能引导农民的环保意识,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沼气池的惟一用处就是产生作为燃料的沼气,却不能想到它对生活污水及畜禽粪便的降解净化作用。对比垃圾房、沼气池两者都有的样本农户类型(模型一)和垃圾房、沼气池两者都不具有的样本农户类型(模型四)后发现,由于缺乏处理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等保护农村环境的载体,即使农民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对于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处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3 结论及建议

回归结果表明,垃圾房和沼气池对农村环境保护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这进一步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可行的路径。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以保护农村生态为目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率还比较低,而且种类比较单一;②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认识水平有限,不能分辨一些行为是否会污染环境;③农民对保护农村环境的基础设施的功能认识的水平有限,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已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城市辐射农村、工业技术处理“三废”的方式,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以农村“三废”为工业企业原料,促进资源循环利用;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设能满足各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如在干旱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抗旱排涝的沟渠等;③加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宣教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认知水平。一方面有利于农民从行为源头上认识到恰当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用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 WHITTINGTON DALE, VENKATESWARLU SWARNA.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otable Water Supply Projects to Household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 ADB Economic Staff Paper,1994,53.

[3] ADB(Asian Development Bank). Fighting Pover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R]. Manila,1999.

[4] KOMIVES K, WHITTINGTON D, WU X. Infrastructure Coverage and the Poor: A Global Perspective[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Washington,DC.2001.

[5] CALDERON C,CHONG A.Volume and qualit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4,1:87-106.

[6]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483-499.

[7] GALE JOHNSON D.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M]. 林毅夫,赵耀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 WHARTON, C. The Infrastructure for Agriculture Growth,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M].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

[9] 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J].经济学家,2002(5):79-82.

[10] 鞠晴江,庞 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89-92.

[11] 王春福.农村基础设施治理PPP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6):64-67.

[12] 温思美,张乐柱,许能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资金管理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9.

[13] ANTLE J M. Infrastructure and aggrega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83,3:609-619.

[14] 张亦工,胡振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研究——一个农业财政资金整合的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0-97.

[15] 叶 进,周宏彬.构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微[J].农村经济,2009(3):47-49.

[16] TIMMER P. The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A]. EICHER C, STAAZ J.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3rd edition[M]. Baltimore, MD: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

第6篇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基础设施 西部农村 公平与效益

一、引言

1978年开始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农村的生产运作方式,激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市场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这种生产制度同时隐含着农村生产的分散性,这种分散的组织形式对于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20年的发展使农村繁荣、农民收入提高,但是与城市的差距却越来越大。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的实施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西部很多地区的农村仍然靠天吃饭,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各级政府长期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现行建设的不到位和整体建设水平落后。本文试图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角度探析我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方式、供给水平以及供给角色的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有效提供西部农村基础建设的方式。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公共产品相关概念的界定

公共产品一种为纯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最初是保罗・萨缪尔森(P.Samuelson,1979)给定的。另外一种为准公共产品,也称为混合型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准公共产品更为常见。目前,我国西部的基础设施基本上属于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提供单位一般为政府公共部门。对于公共产品,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效率与公平。

2.农村基础设施的界定

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依据罗恩斯坦・罗丹的说法,它是与“私人资本”相对应,属于一种“社会先行资本”。现在纳入农村基础设施范畴的内容非常之多,根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流通性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具有不易移动性、不可分性和外部性等特征。除此之外,农村基础设施还有其特殊性(陈文科),主要表现为,与工业城市基础设施相比,技术含量和资本含量通常要低得多,所使用的技术相对简单,且包含了大量的劳动积累,由较多的活劳动与少量的资本相配套,活劳动直接转化为凝结的资本形态。

三、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投入总量偏低

解放前,西部农村的基础设施就已经非常落后。解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认识到西部农村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为落后的区域,尤其是一些山区里的民族农民集聚区,而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影响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国家逐渐意识到对于农村与农业投入过少的问题,因此,从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开始,逐步加大了对于西部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了基础建设的力度,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相对比其他地区而言,从基础设施存量看,普遍存在年代久远、功能落后、缺少维护等问题。从基础设施总量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需求大但投入少。农业基础设施在1978~1998 年的投资总额为994亿元,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更微乎其微。农民收入近几年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对于农民的优惠措施等,这在一方面掩盖了农业生产性设施投入过少的问题。

2.服务性基础设施不到位,发展速度缓慢

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服务性基础设施中只有简单的服务可以提供给广大农民,不能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对于资金的需求,去年以来全国掀起的股票基金等热潮,在农村市场却显得平淡,这与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落后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在城市普遍存在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信用卡、自动取款机等业务,在农村几乎处于空白。同样,农户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勉强可以得到保证,但是服务水平的落后与服务设施的不健全也是普遍的。据调查统计,西部地区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拥有的卫生院不足一个,且一个乡镇一般包含十五个行政村,这些数据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医疗人员水平有限,诊治手段落后,基本属于“询问”治疗。目前,西部农村的教育设施落后,教育水平低下等因素都制约着西部农村的发展,也从一方面反应出服务性设施的投入不到位问题。

3.流通性基础设施情况稍好,离需求仍有差距

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农村公路建设总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资金投入不足。西部地区的农民修路的积极性很高,有些地方的实际需求已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建设里程。同时,国家补助标准的地区差异性较小,同样的资金达不到同样的效果。二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薄弱,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稳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村村通电话”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固定电话普及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一些偏远山区,一些生活基本保障都难以得到维持,这些设施的提供几乎为零。

三、公共产品角度分析基础设施的供给问题

1.供给角色的混乱

按照西方经济学中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者说明,应该主要由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承担,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从强制性的税收收入中进行预算安排。目前我国公共产品在城市采取“至上而下”的供给模式,但是在广大农村却普遍采取混合供给模式,即一部分由上级政府提供,其余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农村委员会或者农户自己。而且,村民自治组织所承担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与各级政府也并未划分清楚(黎炳盛),修建村路、修复校舍、社会福利等许多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公共产品,也需村民委员会提供,造成各级政府将供给责任推给村委会,使村委会成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2.供给制度的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事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但财权却紧握在手,因此很大一部分的供给资金难以到位。部分地区为了发展,把资金的收入来源转移到农户身上,这间接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也直接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农户缴纳的农业税和乡镇企业税是乡镇财政的主要来源,但逐年减少到取消农业税政策和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衰退萎缩使地方税收逐年减少;另一方面,省级以下的转移支付缺少监管机制,“农业反哺工业”成为普遍现象,乡镇政府可以取得的转移支付数额很少。公共财政的预算内低收入导致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大多数的乡镇财政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为了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的供应,只好借助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增加开支,从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3.供给公平性的失衡

(1)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公平。我国目前处于“二元”经济形态,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明显且日益加剧,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严格上说不能称为公共品,因为大多数的公共设施在购买时也需要农民付出一定费用,更不用说以后的使用费用。同时,一部分能力稍强或者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会迁移出农村,这也从一方面使得农村的发展更为艰难。

(2)农村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公平。基础设施的供给存在“马太效应”,这种效应在村与村之间更加明显。西部地区有发达地区于不发达地区之分,发达地区,政府的投入会大一些,效果非常明显,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国家以及政府的投资倾向与力度。但是,很多西部农村地处环境恶劣的地区,这就加大了投资的难度与力度,且效益慎微,因此逐年积攒,会形成西部村村之间明显的差别,但在总平均水平上使各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都有所提高。目前我们看到的各种有关农业基础设施的数据只能代表一种平均水平,这些数据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西部农村存在的问题。

(3)农户与农户基础设施负担的不公平。村与村之间有差距,相同村庄的农户与农户之间也有着差距。农户的收入存在“一八一”现象,一少部分收入较高的人,绝大多数属于一般水平,还有少部分属于贫困户。但是在承担基础设施转移费用时却没有相应的政策,影响了公平性原则。

4.供给效率的低下

西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正外部性,因此一部分人会产生“搭便车”的心理,这种现象的产生会使投入更加难以得到保证。投资人在投资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收益问题,而使用人的使用也会考虑效益的问题,各方都会在权衡后作出决定,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基本上是由政府出资,很少考虑收益的问题,但是私人组织会考虑,他们认为对于农村市场基础设施的投资会没有收益,因此不愿意在这方面作投资。根据我们的访问调查,目前电信行业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国家以及电信的口号是要实现“普遍服务”,但是一些西部山区仅有几户农户,要是通电通路通水通电信宽带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这无疑是没有收益的投资,因此电信企业有时很被动。笔者认为这也是限制了基础设施供给的一方面原因,因此我们要从别的途径来转变投资方式,不仅仅由政府为西部农村提供基础设施,选择一种有效的方式使更多的私人组织加入其中。

四、公共产品角度提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议

1.明确各级政府的分工角色

各级政府供给角色不明确的核心是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因此,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角色以及村自治委员会的任务,必须解决资金不到位问题。首先,在下放事权的同时下放财权。其次,对于西部不同地区的农村,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投资计划。对于一些基本设施的投资,由中央政府投资兴建。对于不同地区,情况好的地方自身吸引力就很强,因此投资方式要灵活,可以采取合作投资或者私人完全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政府的注意力更应放在引商投资政策制定与监管等方面。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政府可以加大自身的投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不同农户,应根据收入水平来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采取受益多的多收,收入少的少收,收入低的给与适当补贴。

2.制定完善的政策保障制度

中央政府政策的调整,从2000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工作,对于西部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强,但2003后又有所回落。因此,中央首先要从政策给与足够的支持,同时对于一些优惠措施的制定应更向西部倾斜,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其次,对于基础设施投入以后的管理与监管,也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应训练一批素质可嘉人才,对于西部的农村进行服务。对于农村服务的人员,政府应有必要的激励措施出台,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向农村。

3.公平与效率兼得

对于西部农村,基本上是在原有农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与投资。在公平的基础上,考虑效率时可以换个角度进行,对于边远地区的农村,有的自然村人户数不足十户,如我们对村庄进行大量的投资,投入的效益会大大打折扣,对于这样的自然村,笔者认为进行搬迁是比较合理的。预算搬迁费用与投资费用,若是投资大于搬迁的费用,那么进行搬迁则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对一些搬迁地进行更好的改造,形成一种累积效应,从而吸引别的私人组织进行投资。对于情况好的地区,在效率的基础上,要更注重公平,避免地区差异太大,吸引投资的同时更注重对于农户的实际作用。

第7篇

博莱克•威奇和 Chemtex 3年间获8个液化天然气项目

日前,博莱克•威奇 (Black & Veatch) 宣布,中国四川省广元市的300万人口将继续增加对天然气的使用,该发展趋势将进一步促进当地就业,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

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CNGC)选择了博莱克•威奇(Black & Veatch)和Chemtex两家公司来设计和建设一座日产700多吨液化天然气(LNG)的工厂,为各类用户提供液化天然气燃料。该工厂将为当地居民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加清洁的工业及民用燃料。这是自2005年以来,博莱克•威奇和Chemtex在中国承建的第八座LNG工厂。该工厂建成后将使博莱克•威奇承建的清洁燃料总产能提高到每天5,000吨以上。

“该地区在2008年经历了一场大地震的破坏,这一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将有助于当地的稳定与发展”,华油天然气广元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国柱表示,“新工厂将创造100个工作岗位。此外,华油天然气正在建设的20个公交及长客LNG燃料加油站和10个移动LNG加油站还将为该地区居民创造更多工作岗位。”

该液化天然气厂将在用气高峰时段及冬季用气高峰季节向中国西气东输燃气管道供应天然气。此外,还会用卡车将LNG运送到天然气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地区,从而减少那里对柴油和煤的需求。

目前,LNG不仅被视为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能源,还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工业价值链的发展与壮大。新的LNG项目将大大促进如液化设备、贮存设备、运输罐等相关设备及设施的增加,以及相关技术的提升。

“作为我们在该地区建设的第八个项目,我们深切体会到它对改善当地人的生活质量有多么重要”,博莱克•威奇的区域总经理Robert Wojnarowski表示。

“增加这一基础设施可给该区带来诸多好处,该项目在中国的成功实施,证明了将LNG用作清洁、方便以及可靠的燃料来源,能够为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博莱克•威奇LNG技术副总裁Brian Price认为,“它提供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同时其价格也比柴油或其他碳氢化合物燃料要便宜的多。”

关于 Chemtex

Chemtex 是一家全球性公司,始终致力于采用业界一流的专用技术为客户提供具有创新性的增值项目解决方案,在能源、生物能源、环境、石化、高分子材料以及光纤等产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Chemtex 在中国、印度、意大利以及美国拥有超过 1000 名富有创造力的专业员工,可提供全系列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全球采购以及施工服务。

第8篇

撑,农村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产业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农村是不可能建设得很好的。对于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农业仍然是农村中的主要产业,农业生产不发展,农村面貌就不会得到改善。

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还因为农业发达水平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条件还处于人刨畜拉、靠天吃饭的落后水平,那就很难想像会有现代化的新农村面貌。现代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共同特征是生产条件先进,包括具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只有这样的一种农业生产状态,才能够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更因为农业生产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现代农业不仅仅意味着生产和管理条件先进,更在于生产效率高,包括劳动生产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土地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才能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要求,不断地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收入。资源利用率高,才能适应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在我国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产出率高,生产出更多的粮食等农产品,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教学设计; 化学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30-001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对于农村初中较为特殊的生源情况,笔者在化学学案的设计上作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农村初中化学学案的设计背景

1.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源情况

由于主城区拥有着更为优越的教育资源,许多家庭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主城区接受教育,因此农村初中流失了不少尖子生。此外,很多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自外来流动打工者家庭,父母的文化素养良莠不齐,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也不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作为教师,认清这一现实并对此作出针对性的措施来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更为重要。

2.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使用情况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遍推广,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多媒体有课堂容量大、节省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等诸多优点,却也存在着多媒体教学信息量过大、节奏快、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缺点,相比较之下,如果能够把原本课件上的一些内容尽量整合到学案之中,那么既扩大了学案的信息量,又能够有效避免“暂时性思维断层”之类的情况发生。

二、农村初中化学学案设计的实践

在农村初中化学学案的设计上,首先要让学生通过预习对一堂课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笔者主要把学案设计分为“课前导学”、“课堂探索”、“当堂反馈”等几个方面来分别阐述。

1.课前导学

案例1:在学习《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这一课时中,通过列出物质的分类表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物质类别,从而很自然地想到有机化合物的所属类别,并根据书本知识得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定义,这样就能印象深刻。另外在学习食品中的有机物时通过罗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食品,就能让学生联系生活想到各种食品中都富含哪些营养物质,从而为下面分类学习各种有机物做了很好的铺垫。

2.课堂探索

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单调不变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因此在教学内容中知识点的衔接部分应设置“跟进练习”,使知识点得到及时巩固并查漏补缺,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

案例2: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这一课时时,设计如下表格探究常见溶液的酸碱性后,及时整理与归纳,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很深的印象。

【整理与归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试液,表现出_____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试液,表现出_____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试液,呈_____性。

3.当堂反馈

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别人是无法替代的。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性知识网络,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切入,以一种综合、开放的学生活动形式呈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案例3: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我们教室内的各种物质的微粒(分子或原子等)。

设计思想:在复习物质化学式的基础上进行画图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物质构成的微粒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吸入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而门锁上的铁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在轻松的作图活动中,学生既回顾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存在差异,又帮助学生建立了“宏观――微观――示意图”的化学特征思维,使知识网络不断得到强化和完善。

三、有关农村初中化学学案的反思与完善

1.教师观念的改变

课堂教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在“教”的环节上,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总是不相信自己学生的能力。在农村初中,教师的“课堂替代”情况时而发生,“教”的比重过大,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学”这一环节,因此必须使教师在观念上形成根本转变,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利用学案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不时地从学生那里获得学案使用情况的反馈,反思不足、做出改进,将学案作为教学能力发展的平台不断钻研,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实践证明,利用学案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预习;可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方便课后复习等。学案教学的开展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努力探索和实践、完善。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能够以学生的“学”作为学案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化学学案的设计将会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柴勇.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化学,2011(7)

[2]黄岚,王锋.例谈化学学案编制,中学化学,2011(10)

[3]刘和美.“学案导学”――努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回归,中学化学,2011(11)

[4]邢淑梅.“学案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优势与误区浅析,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2)

[5]邢入德.化学学案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3)

[6]张蓓.利用学案导学功能,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科学教育,2012(2)

[7]高怀山.浅议初中化学学案教学的实施,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12)

[8]程凯虹.学案导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天津教育,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