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师教论文

时间:2022-09-20 17:12:39

导语:在师教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师教论文

第1篇

1.1人文素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专业认同感反映出一个人对专业的参与热情,试想一个整天想着脱离教师岗位的人,怎么可能对这一神圣的职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呢。所以要形成教师完善的职业人格,就需要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反思。教育界流行一种观点:经验+反思=成长。自我反思不仅是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文素养的内在要素和发展起点。教育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教师工作既体现在课堂中,也体现在课堂之外的各项活动中,比如作业的批改、私下的沟通、集体的活动等。因此教师的人文素养无时无刻不体现于教师所做的事务之中。教师作为主流价值的传承者,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必然会对用其掌握的知识来对学生造成影响。教师完善的人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师德是教师人格塑造的重要基础和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教师要在平凡的教书育人活动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才能感染学生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1.2素养有利于教师的幸福生活

对幸福的追求和幸福感的提升本身是在一定人文态度之下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事实上,教师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无论对其理解教育事业、看待学生、处理教育事件还是诸如此类的学习、生活都将充满着人文气息,都将尊重人与发展人作为事业的立足点,从而给学生带来清新之气,并最终影响至社会风气的改善。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助推学生的发展。帕斯卡说过:“人是思想的苇草”。这就决定了人与其他生物不同之处在于人有思想,而人的思想唯有蕴含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给予。没有人文精神作为支撑的教育,就像没有灵魂的教育,学生要形成独特的有个性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非常难。其知识、技能和情感也会因此而走偏,正如人们早已警觉到的那样:没有正确价值观引导的知识会变成恶行的帮凶。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往往更有爱心,懂得信任、宽容学生,并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不仅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教育也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1.3教师的人文素养还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

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师的自我管理、课堂管理和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一般学校往往通过必要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上处于一线教育岗位的人们非常清楚这些不过是影响教师自我管理和发展的外部因素,真正要激发教师参与热情,增强自我认同感的方法还应该从内因上想办法。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师的人文素养较之前者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也是促进教师永葆热情的发动机。教师在人文素养的指引下,才会“迁善惧其不及,改过恶其有余”,才会任劳任怨地自我修炼、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将人文的内在意蕴感染给所有的学生和其他同事。人文素养同样在课堂管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发现:民主的课堂比专制的课堂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在课堂中会表现出很多的关怀,更大的诚意,从而激起学生更多的参与,更积极的努力。他们不仅在对待自己的学生时怀着莫大的爱,在对待自己的同事时也会怀有更多的体谅,从而营造起学校的民主氛围、和谐气象。

2结语

第2篇

本文作者:陈冬梅工作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互惠互利,吸引行业企业融入

激励高职教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产研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除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较弱。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加油站”。在此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了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更好地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1.优势互补,成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指依托行业、领域具有综合优势的单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并能提供多种综合性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一般设立在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或科研机构,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部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依托国家级重点专业,整合相关专业群,配备高学历、高水平的科研骨干,发挥产学研优势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整合相关资源,组建广东省普通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研发人员主要来自该校,而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由重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及知名塑料企•业的教授专家组成。该中心紧密结合广东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依托高分子材料加工以及相关行业、产业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推广,服务企业、服务区域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由此可见,在高等职业院校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推动了企业及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的结合,提升了高职教育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2.筑巢引凤,引入企业科研机构高等职业院校可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场地大的优势,采用场地换资源、服务求支持的方式,筑巢引凤,引入企业科研服务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在高等职业院校“安营扎寨”,获得了场地资源、技术资源(老师)和人力资源(学生),尤其是可利用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为企业解决在生产、管理中的技术性难题。而学校可根据教学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科研机构实训,在提供技术服务中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互惠双赢,校企共同发展。3.互动双赢,共建技术服务机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技术研发优势,“走出去”,到企业或中小企业集中的区域共建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教师主动到企业去,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就技术性问题进行研究,一起攻克生产技术难关,为企业改进技术设备和流程,为企业节约成本,赢得利润。通过技术服务,教师熟悉行业发展动态,提升了教师的职教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制度创新,推行学校激励高职

教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内部改革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包括岗位管理、绩效工资、公开招聘、量化考核、拔尖人才工程等在内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高等学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营造激励教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优良环境,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以来,学校承担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省市各级各类工业攻关、农业攻关、社会发展领域的项目20项,其中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6项;面向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等450项,实现科技服务到款为1670万元,名列广东同类高校前列;技术成果在企业应用并通过省级鉴定3项;共申请专利276项(其中PCT国际专利1项),授权发明、实用新型、软件版权登记专利39项。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与学校锐意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致力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密不可分。下面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教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1.体现高职特色的“岗位设置方案”国家推行的岗位设置改革突出以岗定薪。各高等职业院校可充分发挥岗位设置的激励作用,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条件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体现了高职特色,岗位条件中既有名师、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课题、论文等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又涵盖了技术能手、发明专利、横向科研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技能竞赛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方案体现业绩与资历相结合的特点,高级岗位重业绩,业绩要求比较高,资历门槛相对低。明确教师在聘期内的科研技术服务任务,加强聘期考核。对在聘中考核时无科研技术服务工作的教师,由学校主管领导进行戒勉谈话。对在聘期满考核中没有完成科研技术服务任务的教师,将降低其聘用等级。2.蕴含全工作量的“校内分配方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校内分配制度的激励作用,以分配促管理。校内分配实施方案多维度全面量化教师工作,改革由单一教师教学工作量为主的校内分配制度,引入非教学工作量考核指标,以全工作量来核定教职工的劳动报酬。非教学工作量包括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量、教学建设工作量、校企合作工作量和素质教育工作量。要求教师完成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量在内的非教学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不低于20%。教师可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总体规划,阶段性选择完成教学工作量或•科研技术服务工作量,甚至在科研技术服务工作重的阶段,作为专职科研人员领取劳动报酬。3.强调企业工作经历的“公开招聘准入制度”为适应高职教育教师在产学研合作平台上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不仅具备教书育人的技能,而且熟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情况、具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实践技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强调企业工作经历的公开招聘制度,改变从应届优秀毕业生中选拔录用新教师的传统做法,新补充的专业教师从企业行业中的能工巧匠中选拔聘用。为全面提升原有教师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能力,学校落实教师“‘3+2’校企交替工作制度”。教师五年内有两年时间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顶岗、驻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及技术改造、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或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有效激励、目标管理、过程控制、校企考核等措施,保证教师能“领着任务去,带着成果回”。4.突出绩效的量化考核标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突出激励、注重绩效,加大考核力度,实施教职工360°绩效量化考核制度。教师的量化考核标准包括教学、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产学合作、社会服务等内容。科学研究、产学合作、社会服务工作在绩效量化考核中的比重达30%。获年度绩效量化考核优秀等次的教师,必须在科学研究、产学合作、社会服务中取得良好的业绩。同时,按绩效工资改革的要求设立绩效考核津贴项目,教师的量化考核结果是教师获得绩效工资多少的重要依据。5.激励创新的拔尖人才建设工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拔尖人才建设工程,以在教学、科研、学科发展的实际业绩成果和创新潜能为主要依据,选拔一批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创新型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校级拔尖人才。对那些在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拓展校企合作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的领军人物和灵魂人物提供科研创新支持,促进他们出好成果,取得突出业绩。同时组建跨专业的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结构优良、合作精神好、科研意识强、科研素质高的科研团队,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过程,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促进科研拔尖人才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只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加快机制、体制、制度建设,才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高职教育教师队伍。

第3篇

[关键词]以中小学为基地;教师培训模式;BEd课程;PGCE课程

Abstract:Sincetheearly1990s,Englandhasreformedthetraditionalteachertrainingpatternanddevelopedanewpattern,whichisschoolbased,andBEdandPGCEarethemajorparts.Thispapernarratesbrieflythepatternandanalysesitsconcretecharacteristics,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China''''steachertraining.

Keywords:schoolbased;patternofteachertraining;courseofBEd;courseofPGCE

一、英国教师培训模式概述

英国的教师培训实施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同时进行的“4+0”模式,它以“教育学士学位”(BachelorofEducation,简称BEd)课程为代表,主要培养小学教师;另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先后进行的“3+1”模式,即先获得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再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它以“研究生教育证书”(PostgraduateCertificateofEducation,简称PGCE)课程为代表,主要培养中学教师。目前,PGCE课程越来越受到英国政府的推崇,已成为教师培训模式的主体。

1BEd课程

BEd由大学、非大学的多科技术学院与高等教育学院提供,入学要求与大学其他本科的招生标准持平或更高。其中,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的中等教育会考合格证书是入学的必要条件。其课程由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经验、主要课程四部分构成。其中,教育实践经验在课程计划中占很大比重。

以爱丁堡大学莫雷教育学院(MorayHouseschoolofEducation,theUniversityofEdinburgh)2005~2006年度BEd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为例[1]:学院第一、二学年的主要学科课程包括数学、语言、环境研究、宗教和德育、表达艺术;教育理论课程包括四个部分:教育思想、终身发展与学习、学习与教学、教育的社会背景;课程的原则和问题;教学与学习;教育的社会背景。后两学年中,数学、语言、表达艺术仍然是主要的核心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集中在发展学生的专业责任,以满足教育过程各个阶段课程的需要。最后一年主要包括一个专业计划,即对教与学的某一方面进行行动研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实践。实习通常在中小学进行,由中小学和大学教师合作指导。另外,还提供大量的选修课,如现代语言、科学、技术与环境;宗教、道德与哲学研究;儿童文学;英国课程历史;小学主题教学;合作学习;家庭、学校与社区;信息与传播技术;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专业与政策背景;学习的额外支持等。学生必须至少选择一门课程进行选修。

2PGCE课程

该课程的招生对象是希望担任教师的大学非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根据中央教育局的规定,意欲在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其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英语和数学的成绩必须合格。课程学制一年,之后,学生可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拥有教师的法定资格。该课程主要由学科研究(SubjectStudies)、专业研究(ProfessionalStudies)、教学实践经验(PracticalTeachingExperience)三个要素组成。其中,教学实践经验是课程的重心。

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theInstituteofEducation,UniversityofLondon)2005~2006年度面向中学的PGCE课程计划为例[2]:课程主要由“作为实践活动的教学"(TeachingasaPracticalAction)、“影响教学的背景”(ContextsAffectingTeaching)、“教学与专业发展”(TeachingandProfessionalDevelopment)三个主题构成,具体包括四类课程:①课程学科研究:要求师范生关注学科专业方面的发展,掌握特定学科的教学技能,在课程教学上,与著名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并学会充分利用学院的科研成果。②专业研究:旨在提供专业学习更广阔的背景,注重师范生从专业角度对学校政策与实践的充分理解,包括了解教育过程和影响教学的因素,以及教师的专业职责和法律义务。③教育实践经验:由“小学经验入门”与“教学实际训练”组成。课程开始之前的第一周,师范生在附近一所小学进行课堂观察,了解小学阶段的专业经验。之后,在中学进行三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让师范生获得一系列的实践经验。师范生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被安排到两所不同的学校,体验不同学校的学习需要和管理方式。这类课程约占整个培训课程时间的2/3,是培训课程的主干。④学科专业选修课:由课程学科研究提供,包括艺术与设计教育、经济与商业、地理、历史、宗教教育等。师范生从中选修一至两门作为自己的发展领域。

除了向师范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外,学院还提供一些临时性的短期课程,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2005~2006年度,学院开设的短期课程多达21门。课程在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有讲座、学科研习班、接受导师的个别指导、从学院的研究项目和开设的各类课程及图书馆中寻找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等。学院采取连续评定的课程评估方式,通过定期评价与学校咨询对整个课程学习进行监督。

二、英国教师培训模式的特征

1师资培训完全高教化,并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目前,英国的师资培训基本定位在本科以上,实行开放、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政府对师资培训尤为重视,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监控。英国成立了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Councilforthe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简称CATE),专门负责根据最新制定的课程鉴定标准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进行鉴定和评估[3]。CATE的成立标志着政府对教师教育直接干预的开始。此外,英国还通过实施严格的教师资格证制度来控制师资培训课程,BEd和PGCE均与教师资格证书相联系。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

BEd和PGCE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非常注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有的甚至以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就开始盛行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教师)——徒(师范生)制”教师培养模式[4]。1992年,教育大臣帕顿发表的《职前教师训练》报告,强调师范教育机构必须建立服务教师培训的中小学基地学校,两者的关系应是合作的伙伴关系。“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式开始实施。新的模式以“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改革应基于彻底了解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完全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使中小学与大学培养机构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的“伙伴式”关系。师资培养机构与中小学的这种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

3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灵活、形式多样,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BEd和PGCE这两种培养方式各异、培养目标各有侧重的模式形成了英国颇具特色的“混合型”教师培养体制,它能灵活地适应教师数量的供求变化,保证师范教育的办学效益。课程通过报告会、研讨会、实践调查、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自由交换意见,这也是一个鼓励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英国教育有注重个性的传统,这在师资培训课程中也有明显体现:既有必修的主干课程,又有选修的辅助课程;既有学习时间较长的课程,也有几天或几周的短期课程。这些课程种类繁多,明码标价,师范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爱好、特长及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其中的一些课程学习。这样,课程的开设、学生的选修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师范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5]。

三、启示

1教师教育体制由单调、封闭走向开放、多元

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长期实施的是独立定向的教师教育制度,政府严格控制教师教育管理体制,从而造成整个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师范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导致办学效率低下,进而限制了教师教育的发展。而今,市场经济的建立对这种封闭运行的教师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只有在教师教育中适当地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起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才能使教师教育得到健康发展。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优势正在于其开放性。同样,单一的师范院校也可以通过走综合化的道路来创造同样的优势。我们要寻求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最佳平衡点,尽快在新的背景下形成师范教育新的内部机制。

2加强师范院校(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教育实践活动一直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薄弱环节。中小学除了向师范生提供短时间的教育实习,基本不和师范院校发生联系。这种情况不利于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影响教师培养质量,也不利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武装,也需要真实的实践体验。大学是教师的理论学习场所,中小学是教师的实践基地,只有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也有了师范院校与学校合作的尝试,出现了教师发展学校。它是在原学校建制内,由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共同体,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方式。不过,教师发展学校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困难与障碍。英国在此方面有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

3将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它应该贯穿教师的一生。在传统教师教育体系之下,职前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进行,在职教师培训主要是中小学的事。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这种分离状态不利于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在英国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中,师范生在学校度过大量时间,由专门的学校指导教师对其教育实习进行专业指导,学校指导教师要接受由大学进行的指导教师培训,这也是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教师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我们可以建构一种能把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实习模式,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便是这样一种模式。所谓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是指高师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师生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种种资源,主要在校内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工作需要以及每个师范生和在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二者的双向专业发展,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6]。总之,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场所,通过教育实习中的教学指导这一环节,把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联系起来,可以充分利用大学与学校的资源,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BEd(Honours)PrimaryEducation[EB/OL].,2006-09-01.

[2]SecondatyPGCE(fulltime)[EB/OL].,2006-09-01.

[3]Furlong,J.&L.,Miles.,Whiting,C&Whitty,G.Teachereducationintransition:reformingteacherprofessionalism[M].OpenUniversityPress,London,2000.22.

[4]胡艳,蔡永红.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46.

第4篇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在教学质女保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教学质1保津的主体之一。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教师可能呈现不同的角色定位,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正确定位及课堂策略都将直接决定着课堂授课的质1,意义深远。教学材并的开发、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甘教育过程的指导、正确评价学生发展、注重由单纯的书本知识复制者转变为创造力的浚发者子方面无提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高教师教学质

虽然延续了几百年的由捷克大教育家垮美纽斯首创的课堂教学一直被视作是最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但随着信息化对教育整体面貌和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推动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的教学活动将会越来越普遍,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建立在多煤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教学,在理论、观念上都还缺少足够的认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能呈现不同的角色定位,它可能与传统教师角色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正确地进行定位无疑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在新形式条件下教师如何促进高校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教育的信自、化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效果,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在教师如何进行定位并开展教学活动方面提出了以下儿方面初浅的认识:

1注重教学材料开发与学习资源建设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得的各种有关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数据库、多媒体电子图书等。这些外部条件为学生主动探索并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基础,但Internet不能为学生提供学生正式学习所需的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材料,另一方面教师也常把传统的教学资源制作方法和观念用于现代教育资源建设,不利于为学生建设和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建构主义式的学习。因此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信息资源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以现代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基本理论依据,遵循以“学”为中心进行设计建设。

2建立伙伴型的民主师生关系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与地位。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广泛摄取知识与锻炼思维的机会,因而他们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本学科领域领先教师。教师和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处在同一层次、同一起跑线上,都需要努力学习。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地位逐渐化解,取而代之的是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共同的学习中,学生以记忆和接受力占优势,教师以经验、理解力见长,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形成互补,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变传统的填灌为教育过程的指导

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环境下,传统教育赋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垄断者的地位遭受教育信息化的严重冲击。教学过程应该转变为一个复杂的、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填灌知识的过程。具体说来,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引者、导向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以使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自觉学习,同时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分析得到的资料并有效地利用它们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信息的丰富性和网络的交互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从“讲台上面的哲人”转变为“学生身旁的指导者”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再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诱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者、激发者。现代信息技术为培养、激发学习动机提供了便利。

4正确评价学生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能够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和表现,给予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评价,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诸方面做出相应的评价,并给出相关的解决办法或者一定的指导意见,用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那么就能够有效的使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习和钻研的良好习惯。以长期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最终期望的目标。

5由单纯的书本知识复制者转变为创造力的激发者

第5篇

教师发展应被视为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抑或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学者们意见纷纭。

英国学者戴(DavC.)认为:“教师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作为变革主体的教师独自或与他人一起检视、更新和拓展其对教学之道德目的的承诺;他们藉此在与儿童、年轻人和同事共同度过的每一阶段教学生活中,批判性地获取和发展知识、技能和规划、实践。”荷兰学者冯克(VonkJ.H.C.)则视教师发展为一种结果,他说:“尽管发展一词意味着内在导向的而非外部强加的变化,但是我们还是把专业发展界定为在特定的背景下,以获取履行日常业务所需之系统完整的知识、洞见、态度和行为技能为指向的持续经验学习过程的结果。”综观教师发展领域的文献,视教师发展为一种过程的学者占多数。

那么,视教师发展为一种过程(“过程论”)与视教师发展为一种结果(“结果论”)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呢?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结果论”者似乎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解释,“过程论”者的说明则有助于我们理解“过程论”相比“结果论”的合理性。

英国学者伊文斯(EvailsL.)曾在《阿谓教师发展?》一文中将教师发展界定为“教师的专业性和(或)教师的专业地位被认为可能得以提升的过程”,对于将教师发展视为一种过程,她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我将教师发展解释为一种过程,它既可以是持续不断的,也可以是已经发生并且完成了的。我并不是说教师发展在整体上可以被认为以一种有限的方式完成了,而是指教师可以被认为在某个方面获得了发展,而这根本不会排斥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一再发展,或者以他们曾经被发展的方式继续他们的发展。我所说的教师发展可以是完成的意思中蕴含了这样一种认识:完成经常可能是暂时的。”

日本学者今津孝次郎也有类似的解释。他首先将教师发展界定为“教师作为一个人从打算当教师开始到取得资格、就任教师直至从教师职业退出之间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他在对这一定义进行补充解释的过程中指出:“毋庸置疑,在变化过程中,不仅仅有在价值上符合期望的变化,也会出现不符合期望的变化。这就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走向动摇、弱化乃至丧失的变化,是发展过程中的危机和挫折。”对于近年来出现的由于丧失从教热情、精神疾病与职业倦怠等原因导致的教师停职、离职或自杀现象,今津认为,从一开始就不是将其作为发展的特例而排除在教师发展研究范畴之外,而是尽力探明这种非预期变化的实际状况,并着眼于能够或未能超越危机和挫折的过程,作为教师发展研究是极其有意义的。因为阐明这一过程,有助于洞见教师发展与影响教师发展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会给援助和干预提供新的启示。

依据伊文斯和今津的阐释,我们可以做一个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由于发展是一种矢量,因此如果将发展视为一种结果,很显然挫折与危机等不符合价值预期的变化就不能视为发展。也就是说,如果把教师发展视为一种结果的话,就会把职业倦怠等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危机排斥在教师发展的范畴之外,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发展研究,也不符合教师发展的实际。而相反,视教师发展为一种过程,不仅反映了教师发展作为一个终身或长期的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可以将教师克服发展挫折和危机纳入教师发展研究的视野。在教师发展中,结果是暂时的,过程则是长期的或持续的。

二、教师发展:主体抑或客体

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还是发展的客体?抑或既是主体也是客体?这是一个关涉我们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师发展内涵和外延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师发展领域中的一个争议性问题。教师发展领域中“补缺”模式与“成长”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对立,就是一个集中体现。

休伯曼(HubermanM.)和古斯基(GuskeyT.R.)曾经指出,在充满多样性的教师发展领域里,有着“补缺”模式与“成长”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对立。所谓“补缺”模式,是建立在这样的观念或认识基础上:由于职前教育不完善等原因,教师存在某些质量上的缺陷,因而需要弥补或矫正。这些缺陷通常又是由管理者或研究者等教师以外的人来确定的,教师被看作是发展的对象或客体,而非发展的主体。与此相对,“成长”模式的教师发展则指伴随教师对其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持续性探究”的各种专业发展活动,包括教师学习小组、课程起草小组、教师设计的研究课题、教师资源中心活动、内部实施的课程评价和参与经常是由有经验的同事举办的研讨班等活动。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它是基于现场的,并无外部专家和外部指导;即使有外部专家和外部指导,其所起作用是次要的,而且都是互动性质的。从性质上来说,“补缺”模式所代表的是一种“培训”模式的教师发展,教师是发展的客体,而“成长”模式则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的持续性探究,教师是发展的主体;从形式上来说,前者一般为正规化、“标准化”的教育和培训,而后者则主要是一些非正式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二者对立与分歧的要害还是在于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还是客体的问题。

多年来,在很多国家,教师发展的形式主要是“补缺”模式。而自世纪之交以来,教师发展逐渐被视为教师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成长”模式的教师发展已经成为教师发展领域的基本发展趋势。正是在此背景下,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主体性、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本质特征”或“根本特性”的论断。按照这一论断,“补缺”模式是无法进入教师发展范畴的。那么,是否意味着“补缺”模式就只具有历史价值而再毫无现实意义了?事实并非如此。休伯曼和古斯基在充分肯定“成长”模式的同时,也指出:“完全怀疑‘补缺’模式的意义或价值很难。”迪莱玛(TillemaH.H.)和伊曼茨(ImantsJ.G.M.)的研究发现,教师自己经常并不能意识到自身的某些缺点和不足会对其创设和掌控的学习环境产生直接后果。因此,他们认为,“培训”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教师已有的内化了的观念和信念与外部提供的‘冲突性’培训观念的‘遭遇’会刺激和挑战教师改变常规,并以新的洞察和能力开展试验。”这说明,“补缺”模式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倡导“成长”模式,而在现实中“补缺”模式依然盛行的原因之一。既然“补缺”模式和“成长”模式均具有各自的不足和独特价值,我们又如何能以“主体性”“自主性”作为判断某一活动是否属于教师发展的标尺?

正因如此,更多的学者对教师发展采取了包容性的理解。如格拉特霍恩(GlatthornA.)就曾指,教师发展这一概念既比生涯发展和教职员发展概念宽泛。生涯发展一般是指伴随教师的职业生涯而发生的成长,教职员发展则是指提供有组织的在职培训以促进教师群体的成长,它只是可以被用作教师发展的系统干预手段之一。㈣伊文斯曾在前面所提到的《何谓教师发展?》一文中说得更直接、更明确:“我也把教师发展视为一个主体性、客体性或主客体性兼具的过程。它可以被看作是发自教师的内化过程,或者也可以是一个来自外部的,虽然是面向教师的,但是由外部机构实施的应用过程。就后者而言,它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由于我将其解释为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我还是将不成功或部分成功的努力也划归教师发展,只是这些是失败的、部分失败的,因而有待完成的教师发展过程。”

其实,发展本是一个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总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实现,因而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因此,关于教师发展中主体性与客体性的歧义和紧张完全可以被置于一个由主体性和客体性为两段的连续统中加以考察和分析,而不是作为互不关联的模式来看待。

三、教师发展:专业发展抑或个人发展、社会性发展

关于教师发展的要素和维度,研究者们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总体来看,采用两分法和三分法的分析框架者占主流。

在两分法框架中,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区分最具有代表性。对于很多人来说,教师发展即教师专业发展。之所以如此,正如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曾指出的那样:“对大多数人来说,出色的教学就是一件教师掌握教学技能、执教学科的知识和如何教学的事情。按照这种观点,教师发展就是关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这种教师发展广为所知,并且被广泛实践。(因为)它可以很容易地被组合成课程、教材、专题研讨和培训方案。”可是,教育实践与教师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密切相连,仅仅从发展专业知识和技术角度并不能完整把握教师发展,必须把眼光放大到教师个人之整体。立足于这样的立场,英国学者尼亚斯(NiasJ.)长期围绕着“教学与自我”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探讨教师个人作为整体的发展,并提起了将向我分为“本质自我”和“情境自我”的分析框架。从前者的观点来看,教师是“作为人的教师”;从后者的观点来看,教师是作为教师的教师。尼亚斯指,虽然明确区分二者实际上很困难,而且在现实中二者也是相互重合的,但是,教师发展研究却一直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教师”为研究对象,而相对忽略了“教师作为人”的这一面。于是她提出,应该从二者相互作用这个角度来观察教师发展。

伊文斯也采用类似的二分法来分析教师发展的要素和维度。他认为个体教师的发展有两个基本的要素:态度性发展与功能性发展。所谓态度性发展,是指教师对待其工作的态度得以改变的过程,包含智识性发展和动机性发展两个方面。一个教师变得更具有反思性,更具有分析思维特征,那么他表现出的就是智识性发展;一个教师对事情或对待工作表现出很高的动机,那么他所展现出的就是动机性发展。所谓功能性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行为得以改进的过程,包括程序性发展与生产性发展。一个教师对其履行工作的方式或程序进行调整或改变,无论多小,都是一种程序性发展;一个人如果开始工作更长时间,生产更多资源,也就是说开始“做”得更多,那么其所展现的就是生产性发展。伊文斯所说的“态度性发展”更多地是与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即“个人发展”有关,而“功能性发展”则更多地是与教师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的发展有关。毫无疑问,在伊文斯看来,这两方面要素的发展对于一个教师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三分法分析框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谓的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三分法。贝尔(BellB.)和吉尔伯特(GilbenJ.)曾经提出并描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教师发展,即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他们在试图对教师发展进行解释的时候,指出:“教师发展可以被视为教师学习,而不是被视为他人让教师改变。在学习中,教师发展他们的信念和观念,发展他们的课堂实践,关照他们与变革伴随的感情。”他们这里所指的发展大体上就相当于他们所说的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关于这三种发展的关系,他们进一步阐释道:“教师发展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个人、专业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一个任何一个侧面的发展都不能单独先行除非其他侧面也得到了发展的过程。”

无论是两分法还是三分法分析框架,解释的不外乎一点:教学具有多维性和高度复杂性,因此,教师发展也应该是多维的。虽然绝大部分研究者主张教师发展的多维性,但是由于赋予不同维度以不同的地位和重要性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师发展观。哈格里夫斯和富兰曾列举了三种教师发展观:一是“作为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教师发展”;二是“作为自我理解的教师发展”;三是“作为生态变革的教师发展”。这三种教师发展观分别强调教师发展的专业、个人和社会性维度。第一种教师发展观历史最悠久,而且在现实中依然具有强大的基础。但是,从教师发展研究的文献来看,强调个人和社会性维度的教师发展已成为一个趋势。关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哈格里夫斯和富兰曾指出,教师发展“牵涉的不仅仅是改变教师的行为,它还涉及到改变教师这个人”“只聚焦于行为技能而不考虑其立足的基础及对态度和信念的影响,是误入歧途,且可能被证明为是无效的”“承认教师发展也是一种个人发展,标志着我们改进努力中的一个重要飞跃”。关于社会性发展,他们也指出“发展的种子如果被抛在石头地上是不会生根发芽的”“教师发展的过程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发生的背景。这个背景的性质既可以成就也可能会毁掉教师发展努力。因此,理解和关注教师发展的生态学应该成为教师、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要优先事项”。

在看到强调个人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这一趋势并给予认同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样一点:这些维度中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单独涵盖教师发展的所有,真正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整合。强调个人与社会性维度的发展应该被看作是对以往过分强调专业维度的发展而忽略个人和社会性维度发展的一种纠正和平衡,而非非此即彼的取代。许多研究者以“专业发展中的个人发展或社会性发展”这样的表述来强调个人与社会性维度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方式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6篇

关键词:情绪;不良情绪;情绪的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2月1日,同志在教育问题的谈话中,特别强调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他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时期,全社会都认识到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现在教育和教师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使教师感到莫大的欣慰。“为人师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有数不清的赞美之词。各种耀眼“光环包裹下的教师,集各种角色的要求于一身,被推到了至高、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但是教师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和其他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物质财富变得越来越丰富,教师在物质上的需要基本得到保障。教师的精神需要也是不可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标志之一。现在教师角色也不容易,面临的压力很多、很大。特别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增加,中学生的个性凸出和不那么顺从:社会、家庭要求有较高的教育质量:老师自身不断需要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等各种压力。面对这样多的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吗?教师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了吗?那么现在的中学教师怎样才能成功应对这样的压力呢?怎样才能快速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呢?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运用情绪的功能。

二、什么是情绪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是指狭义的爱情而言。其实,各种情绪,例如喜悦、愤怒、悲哀、恐惧、苦恼、烦闷、赞叹等等,人们都有过切身的体验。设想一下,如果你可以思考和行动,却没有感觉,生活将会怎样?你是否愿意不再体验到恐惧的感觉,但同时也不得失去爱人热吻的激情的能力?你是否乐于以放弃欢乐为代价去远离悲伤?这些都与我们所说的情绪的功能有关,那什么是情绪呢?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研究者对情绪有不同的定义,也许你认为情绪只是一种感觉——“我感到快乐”或“我觉得悲伤”。但是当代外国的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而我国的心理学家人为情绪不同于认知,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是反映事物或事物的属性极其联系和关系,情绪不是反映活动,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情绪总是或隐或现地有行为表现,情绪总是由某种刺激所引起的。因此我国的研究者把情绪定义为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它包括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外国的心理学家,还是我国的心理研究者,虽然对情绪的定义有所不同,但都赞同情绪反映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变化。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认为当个体经历某个重大的生活事件时,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就会成为情绪的一个来源,因而,情绪历程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体内部或大脑内部进行理解,而应该在个体与其所评价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理解,经历某种情绪,无论是以原始的知觉形式,还是以某个较高级的区分符号的进程,个体都必须进行认知评价,所以,认知评价是情绪的必要的前提条件。这样情绪就是关于人和环境的关系,不良情绪和积极情绪。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我们的中学教师面对特殊环境,因工作的需要,教师必须利用情绪的动机去反应日常生活中适应冲突的目标,去认识和评价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事件,表现教师角色积极情绪,控制不良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中学教师的不良情绪表现及控制

当今社会教育改革萵潮迭起,在教育的理想和现实的挤压下,中学教师往往处于种种困惑和压力之中。中学教师和大家一样,在各方面的影响下,在经受各种复杂纷纭的压力刺激之后,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这样一定会影响教师对职业的追求,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而教师的职业是个特殊的职业,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具有多情的、叛离的中学生,他们要用自己的工作去塑造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或者说是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影响他们的人生。也就是说中学教师是用心灵塑造心灵,这个工作肯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操作程序,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塑造他人健康心灵之前。教师自身的心灵必须是健康的,只有健康的心灵才能给他人心灵带来健康。那么教师想要建立健康的心理,就必须对教师面临的不良情绪进行控制。

(一)中学教师不良情绪的表现

1对工作的冷漠

是指教师表现出对事无动于衷,对学生热爱不起来,对自己的职业缺乏兴趣,对付应对,得过且过,对周围人缺少感情,工作平庸。造成现代中学教师对工作的冷漠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饱受病痛的折磨,有的是自己家庭的不幸,但是大多数教师这方面的消极情绪是由于现在教师地位引起的。现在教师的职业要求很高,而教师的社会地位却不高,更不要说现在的中学教师,因为现在基础教育改革基本上还是在理论上进行,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应试教育主宰整个基础教育事业。中学教师只是一个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工具,只要你的学生分数高,你就有成就感,你的职称就很快地上升,你就会一下走红,不用你去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这样面对一样的学生,成年累月地讲相同的知识,有谁对自己的工作有热情呢?

2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急躁的情绪体验

这指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论大小事都急三忙四的,坐不住,站不稳。遇到棘手的问题,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样的情况引起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中学生个性变化很快,由于独生子女,家里的父母昵爱,在学校生活中不会谦让,经常会在班级中打架:还有的在家里没做过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躲避,不要说刻苦专研。面对这样的现实就会表现出急躁的情绪。3在生活中变得消沉

这是指在经受长期的压力之后,变得灰心、失望、退缩的一种不良的情绪表现。这种情绪和行为对中学教师是极其有害的,不仅会伤害教师的心灵,还会使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懊丧,消灭他们天生无暇的心灵。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遇到失败,遇到压力,有这种消极的情绪是正常的,没有才值得可怜。现在关键是有了不良情绪如何控制,

(二)教师对自己不良情绪的控制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可以采用问题指向的应对策略来应对消极情绪,及对引起不良情绪的刺激源进行认知分析。所以教师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就要深刻反思,对现在的教育制度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无视社会和教育的进步,否定科学和现代教育的价值。在信息网络时代,我们不可固守,也不能盲从,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动适应,要吸收各种文化思潮的养分,不断革新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认识了情绪的刺激源,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调节你的不良情绪,还要从加强自身修养开始,你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才能有祟高、美好的积极情绪。当你把人生观作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时,你的情绪就会服从于事业,并且能在挫折打击面前不失意,在困难失败面前不消极,真正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二是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处事偏激的毛病。三是学会大度,遇事能容。中国有句老话:“将军肚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让自己做宽宏大度的“将军”、“宰相,,就不至于对一些小事耿耿于怀。大度、豁达是你保持稳定、快乐情绪的源泉。善于调节你的消极情绪,还要掌握正确的调节方法。1、宣泄调节。找你信任的特别是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的知心朋友倾吐自己的心理压力,心中不快等,听取他们的开导,缓冲一下自己失衡的心理,以取得心理上的共鸣,获得感情上的慰籍,以便摆脱沉重的消极情绪。2、兴趁调节。兴趣可使你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激起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若能培养出诸如读书、游泳和打球、书法等兴趣,你就会在参与追求中冲淡和忘却心中的烦恼,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天地的宽广,个人的一点挫折实在算不了什么。

第7篇

(一)任务式的听评课

任务式的听评课以完成规定的听评课任务为旨趣,即为听评课而听评课,把听评课当作任务来做,而遗忘了听评课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内在价值,其具体表现有二。一是迫于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的听评课指标,教师以“例行公事”的心态对待听评课,常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往返于教室之间,用以完成规定的听评课次数,有些教师甚至用抄袭别人的“听课笔记”来应付听评课。二是为上公开课的教师听评课。此时的听评课主要是帮助上公开课的教师出主意、想办法与谋策略,周密、翔实地设计公开课的教学诸环节,以便使上公开课的教师课上得“出彩”,至少能够顺利“过关”,让观摩者(大多是领导)满意。在“集思广益”、多次试教与反复磨课下,有时公开课上拟提问的问题也分派、指定给不同的学生,使本来充满活力、魅力与未知的课堂教学蜕变为师生按既定的剧本忠实执行、演出的程序操作,最终形成了“老师骗学生,学生骗老师,师生合作骗观摩者”的“造假、作秀课”。

(二)疏离式的听评课

疏离式的听评课人为地割裂了教与学的有机整体,且把自我与他者(上课教师)剥离开来,从而窄化了听评课的功能,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关注点的单一。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评课的目的就是帮助上课教师长善救失、查漏补缺,帮助他们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其专业发展。于是,听评课教师的目光都聚焦在上课教师身上,主要观察上课教师的言谈举止,如教学目标的引入呈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等,而至于学生学得怎样、学到了什么则很少有人过问,人为地制造了教与学的疏离。其二,自我的隐退。在把目光聚焦到上课教师身上的同时,有些教师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缺乏反观内省的工夫,把自我与上课教师(他者)剥离开来,这样不仅会造成“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的遮蔽,而且即使是对上课教师非常欣赏、仰慕,这种自我隐退的听评课学到的也只能是别人课堂教学之“浅表”,而难以学到别人课堂教学之“精髓”,其借鉴与运用往往也只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课堂教学,从而丧失了听评课对自身成长完善、自己个性化教学风格形成的教育价值。

(三)无思式的听评课

无思式的听评课是身到而心未到的听评课。本来,听评课是一种很好的情境学习和案例研究,但无思式的听评课却只是走过场而已,使听评课的教育价值丧失殆尽,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听评课前无问题准备。一般而言,听评课应明确三个问题:“从哪些方面(关键要素)听评课、依据什么标准(评价工具)听评课、按照什么思路和方法(如何观察学生、观察教师)听评课。”[1]即明确听评课要“听什么”“怎样听”等问题,但无思式的听评课却只带着两个耳朵进课堂,有时连上课内容都不知,也不想知,更遑论听评课前做些必要的准备与思考了。其二,听评课过程中无问题导引。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听评课应着重回答下列问题:教师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到达?为了什么以及如何检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在教给儿童学习?在学习新教材过程中学生的脑力劳动如何?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教师如何布置家庭作业?而无思式的听评课多数是记录授课教师的板书,大多是对教学内容、知识点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至于上述问题则不在其关注的范围。其三,听课后无问题讨论。听课后之评课是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评课时,有些教师常常是只谈优点不谈问题,通常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而很少涉及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偶尔涉及问题,也是转弯抹角、轻描淡写、言不由衷。这产生的结果是评了与没有评一个样,既不知道这堂课好在哪里,也不知道哪里有待完善。

二、专业化视域的听评课

为充分发挥听评课的功能,实现听评课的教育价值,教师听评课急需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的听评课在牢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全面透视教学,增强反思意识。

(一)带着问题进课堂

带着问题进课堂,就意味着要用一种研究的心态对待听评课。听评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既要熟悉授课教师所讲内容,也要明确自己为什么听评课,还要掌握必要的听评课技术,比如观察量表、听评课的逻辑框架等。在听评课时,教师要使用相应的观察量表作出翔实的记录,并随时写下自己的疑问或困惑;听课后,将观察记录、疑问或困惑反馈给授课教师,并与其讨论和交流。而那种为完成外在任务的听评课,虽说不是浪费时间,但对于授课教师的发展、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和自身的进步来说,其意义是大打折扣的。

带着问题进课堂,也意味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原先那种“好”的课堂教学日益显得不合适宜,而“什么是一堂好课”又是难以说清楚、见仁见智的问题。这就要追问一个前提性问题——课堂教学的评价观,而课堂教学评价观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怎样认识课堂,这涉及到对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功能的认识……二是持怎样的评价观,这涉及到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性质、谁来评价、评价的双方及双方的关系、评价什么、如何来评价等一系列跟评价直接相关的问题。”在叶澜教授看来,一堂好课要达到“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五个实的基本要求。王荣生教授就一堂好的语文课则提出了“9级累进评价标准”,诸如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等。可以说,听评课者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有多高,其所提问题的水平和听评课的品质就有多高,其教育教学理论功底有多深,其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的把握与洞察就有多深。倘若没有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储备与素养,其听评课或许是“盲人摸象”甚至是“庸医疗患”。

带着问题进课堂,还意味着“心”进,即不仅看、听与问,而且想、思与省,能够由人及己,在向外探求教学之真的同时,能够向内反观自身,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检视自我,追求教学之美善,开掘自我生命中的宝藏,丰富自身的教学经历。这种“心”进的听评课,无论是听评一堂有缺憾的课,还是聆听一堂仰慕的课,都能在缺憾中找到真实与亮点(因为现实的课大多是有缺憾的课),在仰慕中把握其精髓,不迷失自我(因为教学之所以称为艺术,就在于其不能照搬照抄);这种“心”进的听评课既能正确地对待他者课堂教学中的缺憾,也能在学习他人之长中探寻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正地实现听评课的教育价值。

(二)全面透视教学

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边互动的活动,“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单位’,而不是由‘教’与‘学’两个单位相加而成”。因此,听评课不仅要关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怎么学”。相对于前者而言,学生“学了什么”“怎么学”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来说,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那种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的疏离式听评课就不完整。其实,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发挥得如何、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而且要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是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学生有没有“学会”,是不是“会学”。正因为此,新课程改革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质疑创新,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教师教的引导与学生学的自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全面透视教学就是把教学视为教与学的有机整体。在听评课时,听评课者不仅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且关注“教”与“学”的互动生成,准确地说,就是要观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及其互动,这些行为与互动才是听评课关注的焦点。就教师的教来说,听评课应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尊重、信任学生,是否鼓励、倡导学生的不同见解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密切相关,知识传授是否清楚、准确等)、教学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针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等)与教学艺术(应变能力、教学机智等)等方面。就学生的学来说,听评课应着重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愉悦感等)、参与状态(学习是否主动、回答问题和发表意见的广度与程度等)、交往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和互动的情况等)与思维状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及其所提问题是否具有独创性和挑战性等)等方面。而就“教”与“学”的互动而言,听评课则要从“资源生成性”(即“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与“过程生成性”(即“对新生教学资源的即时分析与重组,形成新的、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的内容或程序的新过程”)两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

(三)增强反思意识

日常的听评课之所以深陷去专业化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其根本原因在于“无思”,无问题意识,而把今天的教学当作昨日的重复,无反思与批判意识。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德(Brookfield,s.D.)所言:“如果不进行批判和反思,我们生活在当今也无异于生活在过去的牢笼里。如果不进行批判和反思,就会总是认为事情的对与错、是与非应当按专家说的算。于是,我们就永远只能从别人那里明白做任何事的意义,任何时候的教学都是在实现别人的思想。”可以说,无反思的听评课除了完成他人指定的任务外,就难以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值得汲取的教训,就难以与听评课教师、授课教师的发展对接、关联在一起,从而丧失了教师发展的宝贵资源。

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而教师的听评课要想摆脱无思的困局,真正实现听评课的教育价值,则需要“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纪事簿里”。听评课者要努力把握、透析教师授课的优点和缺点,分析授课教师与学生互动中的问题;且将自己置身于上课教师的教学情境中去思考,设想如果自己来上这堂课,那么会怎么上?这样的听评课不仅让自己、“浸入”特定的教学情境,摆脱了事不关己的心态,把听评别人的课转化为对自己教学的观照,促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教学记忆与理解融入听评课之中,能够有效地规避评课的“假、大、空、费”之弊病,使自己的评课之言说富有真情实感,融入自己真实感受;进而使听课之后的评课成为一种心平气和的教学分析,而不是一种情绪化的“捧杀”或“棒杀”,使教学评议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观点、情感时变成一种心心相印的倾诉和激励。这种听评课使教学评议不在纠缠于上课教师的优缺点,或者作一些无关痛痒的评价,而成为基于教学问题解决的研讨,使听评课成为教师共同学习、携手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宋世云,徐燕平,领导干部听评课亟待专业化[J],中小学管理,2009(2):1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实行合并办学,有些原来单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合并组成了新的综合性大学。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合并型综合性大学在教师教育发展问题上,应进行以下战略选择: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加强学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状况,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发扬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师德教育的特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实行合并办学,以学科群为主体建立新的院校,有些原来单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合并组成了新的综合性大学。原师范专业学生按照新的校院体制格局,归并入各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院中,使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在同一机制下运行。这给教师教育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教师教育可以依托综合性大学中多学科、高层次的学术和师资优势,使教师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提供了知识、学术、信息等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又给教师教育带来一些问题和矛盾,即教师教育如何在综合性大学的背景下保持自己的专业特色,营造教师教育的独特环境和文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本文拟从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出发,结合湖南科技大学教师教育工作实践,探讨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一、合并型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面临的形势

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外部环境方面:其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都给合并后的大学举办高师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把“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提出了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新思路。

其二,我国提出到2020年要普及高中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质量教育的关键是高质量的师资,提高师资素质的关键是搞好教师教育。

其三,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非常需要一大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水平师资。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依托综合性、多科性大学举办高师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内部发展方面,合并办学后,传统高等师范学院的封闭性被打破,在全新的、宽广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具有了扩大专业规模、提高办学层次、改善学术氛围、拓宽学生视野的客观优势依托。但同时,合并型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一是教师教育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要受到大学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制约;二是原来长期形成的教师教育氛围和文化精神要受到合并后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三是由于工、管、师等各科人才的培养成本不一样,新生入学时的收费标准不一致而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差异,都不利于在合并大学内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合并后的大学加强并发展教师教育面临着一定的经济困境。

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也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高师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学科独立,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整体优化;各类课时比例失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师范性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不足;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们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规格不高,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导致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教师教育主要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需要专门的行业内培养;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合并后的湖南科技大学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学校一方面要提升学科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因而要追求教师教育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另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教师教育的传统,依托优势的学科资源,使教师教育办出新的特色。这样,如何在新形势下办好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如何发展等战略问题就现实地摆在了学校面前。

二、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战略对策

1.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尽管合并后的大学内高师教育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种种变化,但是,“师范教育在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变,他们为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的信念不变。”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实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的增大,必然引起中小学教育规模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教师需求量增加。合并办学的综合性大学应把握现阶段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尚需依托教育人才市场的时机,加深认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发展中的影响与作用,要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教师教育的战略位置。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努力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中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需求,把师范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师德、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应变能力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创建学校品牌。

湖南科技大学自合并之始就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专门出台了《湖南科技大学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组组长。

注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拔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研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研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同时,每年从教学经费拔款中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的物质平台。所有这些,为学校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正确处理好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加强学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师教育在封闭的体系内完成,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较单一,往往只有教师教育一类专业。随着师范院校的合并,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开放,师范院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师范性”和“非师范性”的界限,加强学科融合,实现专业设置多元化,拓宽专业门类,同时注重建设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贴近社会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样,教师教育培养途径宽广、基础深厚,除了能不断扩大高师院校的服务范围,增强师范院校的社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般来说,我国现阶段师范院校的合并一共有三种类型:一是相近规模的非师范院校和师范院校合并为新的综合大学,如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为湖南科技大学;二是小型师范院校并入相对较大型综合院校,如宁波师范学院并入宁波大学;三是小型非师范院校并入相对较大型师范院校,保留师范大学的校名,如浙江财政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并入浙江师范大学。其中,前两种类型的合并为师范院校创造了较大的学科融合的空间,在第三种类型中,由于合并进来的院校的学科水平层次较低,很难和师范院校原来的专业进行合作,师范院校合并后的学科融合困难较大。湖南科技大学开展“大学加师范”的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使教师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注重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同时,加强了学科的融合和优化重组,打通专业限制,由相关专业、学科组成18个学院,所有教师教育专业分置于相关学院之中。这样就利于消除传统教师教育中过于封闭的弊端、实现综合性大学背景下的教师资源和学术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水平。一是在学科门类多、办学规模大、学术层次高的综合性大学中进行教师教育,可以依托综合性大学中占优势的学术资源和师资条件,可以大大地增强教师教育的力量和条件,从而扩大教师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促进教师教育专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教师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二是将原来教师教育中比较单纯的教育性专业融入到现在的学术水平较高、学科空间较大、师资力量较强的学科群之中,师范专业的学生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学习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打破了传统教师教育中封闭性的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师教育的教学层次。特别是学术性发展目标能够开阔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他们研究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实验和社会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水平。三是由于学校具有多学科、高水平、强师资的优势和长处,因而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容易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学科互补、交叉影响和有机融合,既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性知识结构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较为宽阔的基础和知识条件。四是由于学校比单纯的师范院校办学规模大、学术层次高,能够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许多适应社会要求的课程和专业,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许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帮助教师教育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和方向,为教师教育专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机会和空间。

同时,为了突出教师教育的管理和特色,防止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弱化和湮灭,学校专门成立了教育学院。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业务单位,教育学院负责了学校课程教学论硕士点(涵盖了若干教学论方向)和专业教育硕士的管理,并承担教师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学生培养标准和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学校重视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特点,将师范专业的学生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区别地对待,按照相应的不同标准、水平和方式进行教学、训练和管理,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使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特点得到凸显和发扬。

3.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状况,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首先,拓宽教师培养规格的综合性,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拓宽教师培养规格的综合性,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其知识结构比一般专业人员更加宽广,蓬勃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综合性大学有齐全的学科门类,有利于在广阔的学科背景下培养师范生,但必须找到多学科优势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结合点,运用这些优势有效地拓宽教师教育专业的专业口径,实现学科渗透、文理交融,努力增强教师培养规格的综合性。

其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快课程建设步伐。课程体系改革是加强教师教育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快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步伐。其着力点主要是:第一,进行课程结构改革,更新充实课程内容。第二,加强教学设备的更新与科学管理,尽快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第三,要以评促教,变革教师评价模式。再次,改革培养模式,逐步构建新的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有不少学者提出分段培养模式,如“3+l”、“2+2”、“4+1”等,特别是有过合并办学经历的国内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在总结和探索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时,纷纷把视点落在分段培养模式上,并认为,从现阶段我国高师本科学制的实际出发,以在四年制的前提下考虑不同的分段组合比较适宜。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形成规律及课程自身的结构特点,借鉴国外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经验,我们认为,现阶段实行合并办学的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是否可选择“3+1”的分段制培养模式。

湖南科技大学注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凸显综合性大学下教师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业化水准。“3+1”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各院系进行专业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安排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了总学时的20%左右。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大了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了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合理规划,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同时,学校协调好了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了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AI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第三,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加强实训基地和附属学校建设,建立了30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10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四是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第四,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二是积极引导师范类学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理性地分析、对待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人格。三是针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教育、了解教育、热爱教育,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优良的团队精神和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职业素养。

4.发扬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师德教育的特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师德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使教师教育的重要特征。我国的国情要求我们培养的中小学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行之有效的师德培养体系,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特色。开展必要的教师技能培训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师范生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职前培养不可缺少的内容。目前,在一些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中,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所放松,师德教育也有所淡化。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要积极探索在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下进行师德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当然,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也不应拘泥于传统的内容和方式,应该不断改革,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师应该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了解、研究和参与。当前,一些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有所减弱,师范生与中小学接触的机会有所减少。这种现象不利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师,不利于教师教育自身的改革。要认真组织力量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积极参与改革实践。要根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适应性。要对师范生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加强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强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引导师范生尽早接触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湖南科技大学的前身湘潭师院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了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合并形成的湖南科技大学具有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为创办教师教育提供了更加厚实的学科基础。从全省教师教育的综合实力来看,前湘潭师院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师范院校,在全校人才培养的实力方面比较具有优势,具有教师教育的良好传统。这是发展教师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合并以来,湖南科技大学发挥教师教育专业的传统优势,强化师范性。

第一,学校继续坚持教师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发扬长期以来实施的“虚心、安心、放心”为核心内容的“三心工程”,将“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定位为学校办学特色。这里蕴含、积淀着一种独特的教师教育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专业思想得以保证和牢固。

第二,适当安排教育科学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强了教育类课程自身内容结构的改造,突出课程内容的理论性、时代性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性,尤其增加了教育实践课程内容。尝试适当提前教育见习时间,让学生提前接触中小学教育实际,及早地做好适应性调整,树立角色意识,以便有较为充裕的教师素质自我塑造时间;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让学生比较充分地在实习教师岗位上得到锻炼,为初步积累教育经验奠定工作基础。

第9篇

各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教育学会、学校老师:

《中国教师报》由中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由《中国教师报》举办的“全国教师论文大赛”在各个学校老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年9月10——**年11月20日我们迎来了第三届“全国教师论文大赛”。本次大赛将继续秉承《中国教师报》全心全意为老师服务的宗旨,以纯公益的操作模式,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为教师评职晋级提供帮助。

请各单位给予支持,欢迎各位老师的参与。

中国教师报

二00七年九月

征稿说明

一、征稿对象:(仅限《中国教师报》2008年订阅用户)

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一线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

二、征稿内容:

1、有关教育理论、各科教育科学、学法指导、特教幼教职教工作、班主任工作等。

2、优秀教案、个案分析、教学点评、评课稿、多媒体课件等。

三、征稿要求:

1、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每文一般以不超过三千字为宜,尽量用A4纸打印,一式三份,

仔细校对后邮寄,同时将电子稿发至:jslwds@。

2、来稿必复,严禁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并报知作者所在单位。

3、题目下方依次注明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

4、随文附一份5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

5、投稿务必注明单位订户或个人订户。

6、由于前两届有部分教师投稿较迟,论文送审后未能评定,造成了很多不便。故请本次参赛老师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投稿。

四、有关事项:

1、本次论文大赛仅面向2008年订阅《中国教师报》的老师,不收取参赛者任何评审费用与证书费用。

2、参赛论文可由当地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教育学会负责组织。具体投稿事宜,由当地负责同志通知;个人参赛者也可直接寄交到江苏省记者站。

4、大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

5、部分获奖论文经作者同意后结集出版。

五、收稿时间:

**年9月10——**年11月20止

六、联络方式: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