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5 03:48:10
导语:在数学德育渗透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0-01
小学生社会经验不丰富,他们正处于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关键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能够拉近语文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1.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原则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附加任务,这为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就要重视当代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乐于独立思考的特点,加强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的融入力度,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环境中跟随教师的引导,正确的思考问题。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渗透,构建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小学生不反感德育渗透,从而从心理上认同教师的观点,实现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
2.品语明道,文道统一原则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由专家和学者精心选择的,不仅适合小学生语言能力和语文知识的学习,还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德育教育融入语言教学中,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在语文知识的讲解中实现德育渗透。为此,教师要灵活的运用德育教育方法,避免语文德育渗透中空洞枯燥的说教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生动的教学元素中,从而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3.以小见大,联系生活原则
德育渗透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使小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小学语文作为一种应用知识和能力教学,其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为德育渗透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实践中,要善于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通过课堂教学来指引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能够有收获。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
1.借助教材,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必须扎根于教材,扎根于课堂教学。为了激发教材内容在德育方面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学会灵活的运用教材内容,发现课文与德育教育的联系点,并将其影响力扩大。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课堂德育渗透的关键点,通过构建德育渗透的教学情境来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思想道德的升华。
2.注重课外实践,在课外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不仅限于课堂之上,还包含很多课堂下的知识拓展和阅读训练内容。想要更好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也要实现德育渗透。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优质的语文课外活动,在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在课堂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有着较强的故事性和情境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通常会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运用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情景剧等方式。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实现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这类课堂活动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课文的同时,得到思想和心理上的升华,获得正确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利用多媒体设备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
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辅助设备,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助于更好的完成德育渗透的目的。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播放视频、音频、动画,向学生展示图片、文字,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构建符合德育渗透要求的教学情境,提高德育渗透的质量。
综上所述,当代的小学生出生于信息时代,他们从小受到社会上各种文化和思潮的影响,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的关键期。在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原则,并灵活的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不会轻言放弃学困生,而是告诉他们:“我们是一个整体,要共同进退。”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养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行,从而整个班级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智育、德育巧妙结合,相得益彰,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从课本内容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1.从数学教材、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1)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后的“小资料”、“你知道吗”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π<3.1415927;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使得代数学于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产生,等等,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教材。
(2)用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
榜样对青年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数学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是非常必要的。如:华罗庚从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为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数学家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坚持这一发现。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家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能激励学生奋发学习。这样做有利于造就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在情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材中的情景引入(教师根据内容创设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都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
(4)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概念很多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
例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统计中路线的问题等。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了折线统计图(某地的水土流失情况统计),学生可以从题目中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我们生活的环境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三、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量力性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思想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德育素材,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适度性原则。
防止形式主义,将数学课变为政治课,那将失去数学课的教学本质。
3.系统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遵循教育原则,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持之以恒长期地进行熏陶、渗透,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4.情感性原则。
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教师动之以情,才能激学子之情。
5.重点性原则。
突出一个主要的观点进行教育,不求面面俱到。
6.策略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意策略,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重在经常性地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真正提高数学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苏霍姆林斯基社会主义课程标准培养目标爱国主义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作者简介:郎立文(真实姓名)北京市延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德育教研员,曾多篇论文获市、县奖项。思想意识超前,结合实际写出属实的文章。本文是为了实施“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组织我县职业学校教师进行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研讨会,本次具有学科代表性、专业代表性的研讨会的成果有一定的推广性.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20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培养人才。俗语说:“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可见德育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学生的成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教学目标之一。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往往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结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教学目的教育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目标,教学也要有目标。结合教学过程,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目的之一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二年级教学平移和旋转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平移、旋转的现象。学习应用题是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的好材料。如百分数应用题,内容涉及到出席率、出油率、发芽率、出苗率、成活率等百分率知识,在生产生活应用很广泛、很普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向家长或身边的人请教,结合生产和生活实例设计教学、练习,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能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明确了学习数学目的,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也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教育
为了引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了解数学的变革过程,我们在教学同时,渗透数学史的教育。例如:一年级教学数字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几种计数的方法,会大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使枯燥的教学变得充实了。还有讲圆周长公式时,要讲圆周率∏。我们向学生介绍二千年前我国的《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这项成果比国外至少早一千多年。教学质数、合数,向学生介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爱学习。
三、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明显,我们应认真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例如:在“丈量土地”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中国领土面积虽大,但耕地少,我们以占世界的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还有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教育学生珍惜每一寸土地、保护土地、保护资源。在应用题教学中“我国国土东西短长、南北长、猫头鹰吃田鼠、植树、南京长江大桥、节约用水、用电、用煤、用气”等数学问题分别渗透着环保意识、爱国意识、节约能源意识,这些都是鲜活的德育素材。我们如果能恰当的积极加以引导,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中“时间”的时候,就可以花几分钟时间教育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准确去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小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还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结合教材内容,对人民币上面的图案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要爱护它,也就是爱我们自己的祖国,自然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的教育,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从小努力学习。
在教学应用题和“多位数的读法”时,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们本地建设的一些数据资料,编出例题和习题。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既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使数学中的思想教育得以时代化,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有新鲜感。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只需要加以利用就好。有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起到效果,比我们枯燥地讲上一节课要有效得多。
四、结合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简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了及时纠正,分析错误原因,防止下次再错,养成严谨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训练,学生养成了认真完成作业、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结合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还应该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过简单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学生的家里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结合塑料袋给环境造成的白色污染,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又巩固数学知识。另外,根据学生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开展知识竞赛、数学家小故事会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教育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方法还很多,但无论什么方式方法,都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深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同时要注意策略性,做到顺其自然,不把品德强塞给学生,要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也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数学;德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06-01
数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数学学习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德育学科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钻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和美育因素,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德育和美育的渗透作一点探索。
1 运用数学哲理培养正确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数学是现实生活的抽象与模型,许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从生活入手,充分利用数学来源于生活,把数学知识的本质还原到生活中,在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例如,我们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章数学内容是丰富的图形世界,有一节内容是几何体的三视图,对于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把握其精髓和实质,因此我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例子,这首诗让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同一个几何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果就不相同,学生把握了三视图的本质,同时认识到了解人和事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才能正确全面掌握本质,防止以偏赅全。
2 善于运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在人类探索知识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数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沧桑岁月,它的发展影响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对此,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有关材料,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对知识的发现和严密的推理、分析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热烈的向往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时,先让学生查阅资料,搜集这个定理的产生过程和不同的证明方法,以及它在生活上的应用,让学生自己撰写小论文,给他们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会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文化教育。
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将它最本质的内涵传达给学生,它通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形成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因此有了直角坐标系以后,人们才得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从而达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而这种巧妙的方法和技艺是谁创立的呢?这时候同学们的好奇心就完全被吸引过来了,专注的神情表明想和我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创始人是笛卡儿,他用平面上的一点到两条固定直线的距离来确定点的位置,用坐标来描述空间上的点,使几何问题不仅可以归结成为代数形式,还可以利用代数变换来发现和证明几何性质,把曲线看成点的运动的轨迹,不仅建立了点与实数的对应关系,而且把“形”和“数”两个对立的对象统一起来,建立了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让学生知道任何一个定理、公式的形成均来自不断的思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探索的习惯。还可以把我们的人生比做一个无形的坐标系,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在我们整个人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要确立远大目标,用自己的努力和踏实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3 寓数学课堂教学于美育
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中有至高的美。”数学的美真实地存在于我们所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中,很多老师对于概念课的讲授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学生经常对概念和定义的理解模糊,因此在讲解定义和概念时,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启发学生体味其语言的精炼、准确,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有意识地分析和挖掘蕴藏在公式、定理、法则背后的数学美,深刻感受数学内在奇妙结构的完美的和谐统一性,例如三角形虽然形式千变万化,但内角和始终不变。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审美意识,形成强烈的认知趋向和身心满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讲授黄金分割时,我先给同学们展示了几幅蕴含了黄金分割知识的漂亮图片,再把黄金分割的概念给学生,但是对于这个概念和比例式学生经常会混淆,很难扎实掌握,因此我给学生们讲述了黄金分割的神奇魅力:
(1)古埃及胡夫金字塔: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形似方锥,大小各异。但这些金字塔底面的边长与高都是黄金比例。
(2)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头和两肩在整幅画面中都完美地体现了黄金分割,使得这幅油画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和完美。
(3)我们的国旗上就有五颗星,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旗也用五角星,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五角星中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
有了以上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黄金分割的实质是一种比例关系就很容易接受了,同学们听着这些知识的讲解时兴奋不已,就在这个时候我对学生说:“心动不如行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线段,然后利用你所学习的知识,自己找出这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4 数学德育与美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1 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该强化德育和美育意识:“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因此一定要加强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才能站在较高的认知水平上分析和处理教材。以前对于教师有这样一种要求:“如果你想要给学生一杯水,那首先你自己应该有一桶水。”然而在当今的新时代背景下,我想现在的教师应该是一眼灵动的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汩汩流淌,滋润和浇灌着每一名学生的心田。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石鸥指出:"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现代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德育渗透;德育意识;意志品质;民族精神;示范作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具有逻辑性、严谨性的特点,而且一环扣一环。数学中的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批弱势群体,他们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眼高手低,世界观还未形成,学生还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比较大。这时如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都可以成才。根据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将应试教育分离出来的成绩不好的学生,培养成适用性的生产工人和技能型人才。适应当前国家发展的要求。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更应重视德育教育,这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此时教师肩负的使命是任重道远的,特别是中职教育教学,学生对数学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是望而生畏,教师就要不断地在教学中挖掘数学素材,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课堂内容就会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爱国思想的形成。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学习态度及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品质修养。如何在教学中德育渗透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浅谈。
1 挖掘德育素材,增强德育意识
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认为德育无时不在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德育相结合,寓德于教,并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从导入新课和练习中挖掘大量的教育素材,适时而形象的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通过举例,对银行“零存整取”的业务,对利息的计算,让学生懂得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把今天的学习同周围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逐步提高思想意识,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意志品德
我们知道,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落榜生。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差,思想素质等综合素质也相对较低,周围环境差。有的学生是想学点技能,将来谋求一份职业,有的是升学无望,混一张文凭,思想不要求上进,面对学生的上述各种情况,使德育工作显而易见的摆在了重要位置上,因此,课堂教学在讲授教学内容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解题中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失败。遇到难解之题不灰心、不退缩,一步步攻克困难,不放弃努力,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而数学抽象、枯燥,计算题较多,学习中学生要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克服挫折,战胜挫折,更要以坚韧的毅力克服困难,当今的90后,时常被困难吓倒、退缩、甚至以不足挂齿的小事而选择自杀,成为挫折的牺牲品,所以,首先要提高对挫折的认识,在数学教学中适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成功需要付出”“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穿国为伟大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200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哥德巴赫把数学难题留给了后人。而陈景润却暗下决心,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经过10多年的反复推算终于发表了《陈氏定理》论文,他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高度重视和称赞。通过活生生的感人故事;鼓励学生做任何事结果不重要,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的努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讲解正确的方法,并且要努力提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选择过程。当然意志品质的培养,还要因人而异,对意志薄弱,成绩较差的学生应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从简入手,多提供他们获得成功机会,对中等以上学生则使之看到不足,建立不断攀登的恒心。从各个方面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3 讲述中华数学成就,培养民族精神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数学历史渊源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文明l展做出来巨大贡献。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也易于接受。许多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成就对古代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数学教材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时机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比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他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是在前人通过若干历史朝代的努力付出,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最终求出证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数学成就领先世界一千多年。通过实例讲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节。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无数的我国数学家为了探索真理,以科学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孜孜不倦的高尚品质,正是学生的楷模。结合教学有目的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到了教育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润物细无声,起示范作用
综观当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
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先”旗帜;智育在传统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体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动有声有势;劳动教育或许与生活实践比较密切,也相应受到越来载多的人的关注;然而,美育?……美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之最高层面上,在讨论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常谈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怀特海曾经指出,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数学的善;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数学的美。
而这些观点在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1.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2.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在科学美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探索科学规律获得的愉悦,科学思维方法的美妙等诸多方面。科学美的发掘,可以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包括视觉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讶美”,证明技巧运用中的“机智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的“实用美”,撰写小论文时的感受到的“创造美”。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作为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数学美。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审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数学美之教育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应用美。其具体探究途径如下:
(1)展示隐含的美
(2)挖掘数学美
(3)创造数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