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化学研究性论文

时间:2022-04-14 01:59:30

导语:在化学研究性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化学研究性论文

第1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性学习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法的改变,而是关系到我们民族科学素质提高的大问题。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搞好基础教育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宏伟基业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开展好研究性学习工作。

其实,研究性学习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该经常做研究性学习工作。比如:在让学生一些研究性实验时,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及时指导,提供仪器药品,让学生们科学操作、大胆实验,并在适当的时候使予以帮助,使他们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名学生完成一两次实验很简单,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主动实验,并在实践活动中找到了研究问题的乐趣,找到了自信,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科学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课中不断地提出了很多问题。如:硝酸与铜反应只生成NO的最大浓度是多少?怎样才能制出N2O?N2O助燃吗?怎样验证?为什么NaN02会致癌?白磷为什么会有毒?有感于患者输液时看护之苦,他们想设计自动止液,自动退针的装置。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数不清的问题在激励他们,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任何理由去制止、扼杀、伤害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因此,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适当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尽一切为学生提供研究的便利的条件,促使学生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习成绩。

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提出的研究性课题也不一样。对此,我们要一视同仁,都要满腔热忱地帮助,不要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理由剥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权利。要让学生都增强自信、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进行研究性学习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因为,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是跨学科进行的,有很多知识是教师不能解决的,即使是本学科知识教师也有很多不知或不懂的问题。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相关学科教师互相学习,有利于迅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2篇

清末时期,西方外国文学作品开始进入我国,一些学者就开始对外国文学进行翻译研究;而后在二十世纪初,在大学设立了外国文学课程,开始慢慢的对外国文学进行话语研究。在研究话语的过程中,外国文学对于我国的文学发展带去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可是作为学科研究发展却比较的缓慢,因为外国文学在我国缺乏相应的累积信息、文学资料匮乏。在这个时期,对于外国文学研究话语基本上只处于译介阶段,主要通过文学史写作和译介性文章表现。其中出现了多元化的话语,但学者们的希望都是参考外国文学,创造新文学。随着新民主主义的出现,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从多元化的话语向着一元化话语转变,提出要进行批判性的继承,这时强调了文艺的政治性,局限了文学的研究空间。而在时期,外国文学研究发生了大变化。由于纪要的出现,扼杀了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直到七八十年代,外国文学研究再次以译介的形式出现,强调的仍然是政治性。

二、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重新构建和转换

(一)批判模式和阶级话语的退隐和滞留话语的转变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新旧话语间肯定会经过一番缠斗才能够实现最终的转变。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官方对外国文学工作的主要态度就是不仅要想“十七年”的话语传统和理论资源的回归,同时也要面对变化多段的当代文学现实,同时这也是研究人员应该要遵守的规则。

(二)现代派文学论争和人道主义讨论的话语分析在新时期外国文学界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冲破“十七年”划定的思想,让古典文学应该具有的地位得到恢复,补上之前落下的现代主义一课就成为了最为迫切的任务。各个学派对论争对象的认识不同,但是讨论的目标却比较清楚,这个目标就是对“十七年”以来对两个论题的认识偏差和迷误进行清理,将现代派文学和人道主义转变成我国的建设性话语资源。虽然现代派文学和人道主义讨论在论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要看到积极的效果。

(三)新理论引入对话语转型的影响在1985年经过了一段不平顺的酝酿过程之后,整个学术界和文艺界开始出现比较大的转折。在1985之后,西方文化和西方理论开始大量的输入,新一代的学者和人才开始成熟,让学术界和文艺界出现了比较大的突变。1980年代后期的主流话语也开始转变成“文学主体论”。在新理论引入之后,话语的更新开始变得滞后,在1985年到1990年期间,理论的译介热潮并没有对研究实践带来快速的变化,理论知识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学界的研究方式和视野起着影响,在短时间内,批评实践并没有能够表现出和理论界相同的变化速度。

三、外国话语的转型和凸显

(一)延续性转型延续性问题主要包括:首先是学科的定位问题,也就是外国文学研究在我国文化以及我国学术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其次是研究的主体性问题,这样问题和学科的定位问题其实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后是怎么样去认识20世纪的世界文学。在基本目标和问题关怀一致的情况下,1990年代的外国外文学继续引入了西方当论,对20世纪文学和新理论加深和拓展了研究,而且也延续了1980年代的经典重评活动,通过“重写文学史”让1980年代奠定的外国文学新秩序更加完善。199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不仅让这秩序中的漏洞和空白得到了充实,继续加强研究形式审美;而且还遇到了新话语带来的问题,这些新问题让原来的外国文学秩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二)话语中心的形成外国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外国文学”,也就是外国的文学理论、作家作品以及思潮流派等。但是“外国”包含的内容却比较大,每个时代的学术研究都需要在这个范围中去取舍。从1980年代开始,学界就已经选择了西方作为外国文学新秩序中的根基,但是也并没放弃学术传统中对东方的重视,在1990年代的时候,西方文学才真正的成为了学界视野当中的研究中心,西方学术话语是渗透才真正的改变了学界的研究模式,成为了话语中心。

四、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实验探究 引导 兴趣 参与 互动

一、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过程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太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例如,在上公开课时,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重新设计了方案,适当增加了教师的指导,针对同学们的猜想,分步实验,逐个检查,及时交流,教师也成为研究主体中的一员,效果就理想多了。由于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天性、智力水准,自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他们的热情自然高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再思考、讨论、交流,俨然一副科学研究的情景。显然同学们在课堂活动中已经成为了教学主体,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或创新)而欢呼,我想这样的亲历探究过程,他们会终生难忘。

二、探究活动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探究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以猜想、家庭小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例如,让学生自己在家中先观察自己的生日蜡烛及其燃烧,然后在进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了学生思考和消化的空间。随着学生对探究方法的掌握,逐步加深探究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学生的探究活动要有选择性,探究内容有所改变时,探究的方法和手段也要改变。教师要选择那些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探究性课题,同时还要注意让全体学生参与,对学生遇到困难的环节和探究能力差的同学及时加以指导,避免学生多次失败后产生消极心理,这样学生对探究活动才能持之以恒。探究活动要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

三、探究活动应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现象、事物、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引起探究的动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化学现象、实验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在《金属材料》这一节,我就拿出了一段保险丝和一段与该保险丝几乎一样的铁丝,然后找了两名学生,体格一强一弱,告诉他们谁能先把它们折断,谁就是胜者。于是精彩的剧情上演了……学生就看到弱者轻而易举把金属丝折断了,而强者还在努力。这时学生就感到很好奇,于是引课,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科学的兴趣也就在此时被激发。

四、探究过程中,要做到生活与课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使课堂的探究性活动延续到课外,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能使学生在观察化学现象或化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一氧化碳》一课中,我选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煤气中毒时,是没有吸入氧气还是吸入了氧气?为什么?”,让学生进行争论探究,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调查和查找资料。学生通过询问家长、其他教师、调查医生、查阅资料,最后汇总交流得出:吸入了氧气,但又呼出了,原因是:氧气没有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在此,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加以点拨,引导学生亲手进行汇总自己的资料,写出交流小论文。

五、探究的过程必须是一个合作与交流的过程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例如,《常见的酸》一节课中,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爱交流讨论的、善于书写记录的、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基础知识牢固的、综合素质高的等,让他们交叉分成不同的小组,既可以帮助弱的同学,又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探究实验顺利开展,效果特好。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六、探究活动中不追求活动的完整性,允许学生出错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南华松叶蜂,生物学习性,防治

 

南华松叶蜂 Diprion nanhuaensisxiao 从1989年发现以来,在平坝华山松种子园发生局部性为害。为确保1800余亩种子园的华山松健壮生长,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及防治试验,现将1989年至2006年近20年观察结果初报如下:

一、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8.5-10.8毫米,翅展20-22毫米,体粗壮黑色,头部黑色具刻点,触角22节,鞭节由2.0个小节组成,呈锯齿状,渐向端部尖细,单眼黑色有光泽,中胸盾片具刻点,有一对犁板黑色斑,小盾片黑色亦具刻点。中胸盾片前两侧下方,底部前自后头,后至前翅肩角下,前足基本处为黄白色,腹部1-2节背,腹板及节3腹节腹板黄白色,前足基节、胫节、中足胫节端部及后足转节色淡,其它部分均黑色。

雄虫:体长5.8-6.2毫米,翅展15-16毫米生物论文,体狭小黑色,触角22节,鞭节由20个小节组成,端部第3节至基部第二节呈双栉齿状,内栉齿短,外栉齿长。

卵:长园筒形,长1.5毫米,宽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待孵化前色深。

幼虫:初孵幼虫头黄褐色,胴部灰白色,头大于体宽,二龄幼虫头褐色,胴部灰白色,头与体等宽至体宽大于头宽,三龄幼虫头黑色,胸足第一、二节基半部及三、四节褐色,其余部分灰白色,背线、气门上线褐色明显,体表有褐色刺毛,四至五龄幼虫,第二、三胸节由4个小环节组成,且第一小环节均为黑色,肛节背板前半部黑色,背线及气门上线黑色。(见表1)

表1 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宽

 

虫龄

体长(mm)

头宽(mm)

幅度

平均

幅度

平均

1

2.1-4.2

3.1

0.5-0.6

0.55

2

4.0-12.0

8.0

0.7-0.8

0.75

3

10.0-16.0

13.0

1.2-1.4

1.30

4

14.0-24.0

19.0

1.5-1.7

1.60

5

23.0-26.0

24.5

第5篇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创新。因此,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研究性教学模式特点,课题组成员贯彻“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教学理念,以“结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化学性质反应机理反应规律主要用途”为主线,精心设计了由结构与命名、反应类型与机理、合成设计基本理论、合成方法与技术等四大知识模块组成的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研究性教学内容。特别强调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的关系,不仅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讲解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和方法,而且注重把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生产中的最新应用,以及相关学科的交叉知识等研究性内容引入课堂。例如:绪论课中,教师从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方面入手,介绍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作用。而且引入绿色化学、富勒烯家族、有机纳米材料、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生命有机科学的糖化学、DNA重组技术和定点突变技术、蛋白质化学的分子识别技术等学科前沿[3],早期给学生渗入有机化学学科前沿和应用意识。并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事例来反映有机化学世界之神奇和有机化学工作之乐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当代有机化学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有机化学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成员积极探索“问题式研究性教学法(PBL)”。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课前精心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研究兴趣或质疑态度的一系列问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途径,为所有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课上应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简单事例,以案例或图片形式把每节课的主要内容展现给学生,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热情去听课[4]。同时采用案例分析、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将问题逐一解决,实现学生在研究性“教”与“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讲授立体化学章节时,首先讲述一个简单例子:小芳梦见自己来到了神奇的镜像世界,发现平时最爱吃的口香糖变成了香菜味道。告诉学生口香糖味道改变的真正原因是所含主要化学成分“香芹酮”的手性,手性的存在使香芹酮具有互为镜像的R型和S型两种异构体,而两种异构体的性能不同。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很想知道日常口香糖中香芹酮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这时,教师适时提出本章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什么是手性分子?(2)什么是对映异构体?(3)如何判断对映异构体的绝对构型?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带着疑惑和探究答案的激情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进行主动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重点讲解,以上问题逐一解决,学生在下课前,能够运用所学的立体化学知识,顺利地确定口香糖中香芹酮为S型异构体。这种以问题为载体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勇于探究的心态,便于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经历了艰辛的思考过程之后,不仅能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感受到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而且增强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设三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推进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以“方案设计物质制备分离提纯结构表征性能测试”五要素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科研兴趣为目标,建设了螺旋式上升的“三层次”(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通过删减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在原有基础型实验中增加设计性元素,把有机化合物的典型性质实验安排在相关的合成实验中,提高基础型实验的教学起点。通过串联序列化的多步骤合成、提纯、分离等多个单元操作,构建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例如:将乙酰苯胺、对硝基乙酰苯胺、对硝基苯胺三个合成实验合并成一个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包括方案设计、合成反应、分离提纯、产品结构表征或元素分析等多个阶段。大多数实验项目是结合教师科研课题或者学科研究热点凝练而形成的,内容新颖,难度适中,具有本科生进一步可研究探索、发挥一定创造性的空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该实验教学新体系由基本单元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最后进入研究创新实验技能训练,循序渐进,体现了有机化学实验自身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改进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动机,是一种培养学生研究兴趣的新型教学方式,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课程组成员探索了“分层次开放式”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中,基础型实验采取开放式预习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强实验的启发性,增加学生动手动脑、查阅资料的机会。综合设计型实验采用必做实验与选做实验相结合方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全面提高综合实验技能。研究创新型实验既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又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教学实践过程中更注重研究性,主要体现在实验的内容、方法、技术和过程等多个层面,采用实验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选题,在“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结果分析、撰写报告、汇报讨论”等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给予全方位的研究性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行设计、独立实验、主动思考与讨论。同时倡导团队合作,合理分工、共同探索研究,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提供多元化的课外实践途径,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东南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拥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验设施、学科发展及项目资源优势,通过由专题研究、科技创新、学科竞赛、SRTP活动组成的“四路并进综合实践”环节,为本科生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课外科研实践平台。结合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师拟定研讨主题,例如自己身边的有机新材料、微波辐射有机合成新方法、足球烯家族等有机化学热点问题。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自拟题目、撰写课程论文。通过组织学生“专题研究”汇报,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研讨和教师点评总结,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有机化工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萌芽。“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展示科研训练成果和实验方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和资助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依托学科发展优势,结合教师科研课题,鼓励学生自主申报“SRTP项目”,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感受学术氛围,接受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学会如何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科研问题。多元化的课外综合实践途径能够促进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延伸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综合实验技能、分析讨论、交流表达、论文写作等综合科研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

    四、探索研究性教学新的考核方案

    研究性教学模式评价系统应该遵循学习过程评价和教学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行多种方案的探索。因此,在有机化学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改变以往期末“一张考卷定高下”的做法,考核评价内容从以知识测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测量为主。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平时考核包括一系列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内容,例如:教学基本知识的测验、学习阶段总结、综合问题讨论、课程论文、作业质量等。理论课程采用“平时作业及测试成绩×15%+学习阶段总结×10%+课程论文成绩×20%+课堂讨论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45%”考核方案。针对“三层次”研究性实验教学新体系,实验成绩考核主要根据学生查阅资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报告撰写、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实践能力分别给出相应分数,按照一定权重,加权平均,最终进行综合评定考核。新的考核方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是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探索研究、思维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开辟教师研究性“教”和学生研究性“学”的新局面,为在课程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营造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6篇

众所周知,对于化学、生物、药学等理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而且是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实验教学在理工科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沿袭数十年的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已形成一套固有的模式,则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存在诸多矛盾,如学生对实验课缺乏学习兴趣,认为实验课是一门考查课,学习内容不如理论课多,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重视程度减退;厌倦写实验报告,认为写实验报告是在浪费时间,敷衍了事,对归纳、写作能力提高帮助不大;综合能力较差,尤其反映在做毕业论文时,学生从老师那里领了论文题目后,不会查文献资料,头脑里没有研究思路,不会设计实验方案,不会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不会写论文,不知道如何答辩,应变能力较差,等等。这些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要求,我们必须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2.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举措

针对以上问题,在广泛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相关教师充分讨论的情况下,笔者试探性地整合了个别实验项目,增添了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具有研究和开发特点的综合性实验,即研究性实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效果,有些成果正准备以论文形式发表。这些研究性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巩固和加强了有机物催化合成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学到了必要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学生普遍反映收益匪浅。笔者所进行的研究性实验,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2.1实验项目及方案的确定

2.1.1实验项目的确定。有机物催化合成实验项目突出的特点是催化剂的筛选和制备,也就是说研究的催化反应一定是个符合现代技术发展要求和趋势的新型反应。此外,催化反应所用原料或试剂、实验条件、仪器设备等必须确保对学生安全可靠,实验耗时不宜过长,操作难度适中,测试分析能在学校实现等。因此,在确定实验项目前,教师要对拟确定的题目进行以上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确定实验项目后,实验指导教师要反复进行预试验,确定实验项目的可行性;然后要及时总结并列出实验的难点和重点,确保所选实验项目的成功顺利实施。

2.1.2实验方案的确定。根据所查阅的所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和催化合成原理,教师向学生讲述几条不同的合成路线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生共同探讨、论证每一条合成路线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终确定一条安全可靠、合理可行的实验路线和方案。实验路线和方案确定以后,如何分组实验以找到最佳合成条件是实验方案确定的另一主要内容。指导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前人的实验条件和结果,找出适合本次实验的条件,确定好最终的实验方案。

2.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组实验

以实验项目“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己酸烯丙酯”为例,为了找出最佳的催化合成条件,我们把实验小组分成两组,一组以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为主,找出催化剂最佳的制备条件;另一组以乙酸烯丙酯合成为主,找出最佳催化合成条件。该过程为实验操作过程,一般需要20个学时。

2.3实验结果总结和讨论

按设计方案将学生所得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并将合成出的初产物进行干燥、常压蒸馏、真空蒸馏、过柱、重结晶等实验操作,以得到精制产品,然后运用红外、折光仪等手段进行产品的结构鉴定。在确定产物结构过程中,让学生与教师一道分析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信息,使学生经过最初的宏观实验后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直至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这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浓厚兴趣。实验结果汇总和讨论过程是在科研性实验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由教师向学生讲授,约需4个学时。

3.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入学生的实验教学中,两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有机物催化合成实验,实验项目的开设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验证后科研的顺序开出,循序渐进,逐渐使学生掌握有机催化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这一改革举措符合学生求知欲望的心理要求,实施以来深受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了解到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书中的方法并不总是最好的,这种认识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心是十分有利的。(2)查文献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积极自觉查文献,不但从书和期刊上查资料,而且从网上查资料。(3)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所提高,除了常规的文字处理,在书写分子式、画表格、插图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如从网上下载实验装置图等,使课程论文更加科学、美观。学生学习化学物结构解析软件,积极性高。并且是一个教师教会几个学生,然后由他们再去教别的同学,之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4)基本建立了研究问题的思路,尽管有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还不十分准确,如可变因素的设计中同时改变两个因素,不够科学,但经过讨论,学习又进了一步。学生变得主动和爱动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所提高,对实验内容认真仔细研究,利用所学知识,大胆提出疑问。(5)写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尽管学生的论文还很幼稚,有一些内容安排得还不尽合理,但是经过评阅他人的论文和答辩,解决了一些问题。(6)表达力有所增强,一部分学生本身能力较强,个别学生较差,但无论如何,都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锻炼或展示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语

在教学中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综合实验,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意识,以及胆大心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这样,学生巩固和加强了有机物催化合成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学到了必要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培养了科技创新意识,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也完善了实验教材中实验项目的知识结构,丰富了实验内容,使教材中既有物质性质实验,又有合成实验;既有经典的验证实验,又有探索性的科研实验,为今后教材的编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7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反思 过程 地理学科

地理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地理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去主动获取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创新素质,形成正确观念的一种学习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活动,虽然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对外部的理解也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了一次题为《由岩石看当地气候的变迁》的地理专题研究活动,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观察法、野外考察法、地图法和资料信息整理法等,操作程序为:

1. 选定课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课题。

2. 设计方案。分析问题背景,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一阶段:确定砂岩中红褐色物质的化学成分。

第二阶段:铁氧化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是什么。

第三阶段:本地中生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比较。

第四阶段:撰写地理小论文。

第五阶段:课题延伸。

3. 实施研究。学生按设计方案实施探究活动。收集文字、数据、图片和资料归纳整理;进行有关实验;实地考察;得出结论,汇总成果。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提供信息,启发思维,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

4. 成果交流。教师组织讨论会、辩论会、展示会等展示成果;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创意设计、宣传板、辩论和投稿等。

5. 学习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进行组评,互评和自评 。

二、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

1. 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在学习矿物与岩石一节内容时,笔者在当地采集了十几种岩石,作为课堂教学的标本,由于岩石是来自家乡的,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通过辨认,同学们熟悉了十多种岩石,从中发现许多砂岩和砂砾岩标本均呈褐红色,他们提出这样的疑问,砂岩和砂砾岩为什么呈褐红色?它和气候有何关系?

针对学生的质疑,我并没有及时给予答案,而是因势利导,确定目标,在课外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2. 研究方案的确定及问题的探究过程

经过师生展开充分讨论之后,确定这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的专题为《由岩石看当地气候的变迁》,全程分为五个研究阶段,每个阶段又确定了阶段性的研究目标。

第一阶段:确定砂岩中褐红色物质的化学成分

这一阶段研究分组进行,首先将全班同学分为五个兴趣小组,在本地五个区域进行分组考察,使他们了解砂岩分布状况,同时对砂岩所处地层与上下岩层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并作好记录、采集标本带回学校。依据所采集的砂岩标本,凭借生活经验推断褐红色物质是铁红,然后利用已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对砂岩中的褐红色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确定。

先用稀盐酸溶解砂岩并过滤,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后,得到褐红色沉淀物,说明溶液中有Fe3+。

Fe2O3+Hcl—Fecl3+H2O

Fecl3+NaOH—Nacl+Fe(OH) 3(沉淀)

由以上简单实验证明,砂岩中的褐红色物质主要为氧化铁(实际还有Fe3O4,因学生受所学化学知识的限制,不能鉴别Fe2+的存在)。

第二阶段:铁氧化合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是什么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已有知识和搜集资料来获得问题答案,完成阶段性研究目标。同学们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在自然状态下,环境中水汽含量较多,温度较高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汽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氧化合物。砂岩中铁氧化合物形成环境,说明该沉积岩层形成时期,正是一种较为湿热的环境。

第三阶段:本地中生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比较

全班同学仍然分为五个兴趣小组,利用资料确定了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的二叠纪,然后进一步搜集资料证明中生代当地气候比现代气候温暖湿润,所搜集的资料经过学生整理后可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类:感性资料

化石:1990年发掘于彬县西坡乡龙背头村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有大象、羚羊、古长颈鹿、三趾马、大唇犀、鼠、狗、虎、鸵鸟等十多种;2003年4月,又在彬县小章乡发现犀牛等多种化石。另外,还有旬邑的古象化石和彬县许多地方的恐龙化石。这些动物中许多都生活在当今的亚热带和热带草原地区,比如大象、长颈鹿、犀牛、鸵鸟等。

煤:煤是植物化石。当地煤的储量非常丰富,它们形成于中生代的石炭纪、三叠纪和侏罗纪,说明中生代以前当地气候湿润,绿色植物非常茂密。

石油:石油是浅海中的浮游生物形成,本地旬邑马栏、长武洪家一带储量比较丰富。

第二类:理性资料

震旦纪开始本地不断遭到海侵;下奥陶纪以前为浅海环境;上奥陶时为侵蚀准平原;中石炭纪后为黄河浅海盆地的一部分,形成储备着丰富煤藏的海陆交替沉积;二叠纪末为陆相沉积,沉积了砂岩、页岩为主的陆相地层;三叠纪后期为大内陆湖的一部分,沉积了砂页岩夹煤层;侏罗纪再度形成造煤盆地;第三纪局部地区沉积有少量的砂砾层,为陆相沉积环境;

第三类:类比资料

当今亚热带地区一些地方的砂岩亦为褐红色,如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

同学们通过对以上资料整理分析,多次展开充分讨论后认为,在侏罗纪以前本地气候温暖湿润,从侏罗纪末开始,气候变得干燥,而且温度也有所下降。总体看来,中生代当地气候比现代温暖湿润。

第四阶段:指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

这一阶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灵活对待,既可以总目标立论,又可以阶段性目标为论点,撰写地理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证充分,资料详实。

第五阶段:课题延伸

这既是本课题的结束,又可看作是下一个课题的开始。部分对地理又浓厚兴趣的同学即可以《气候变迁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为课题进行深层次的地理专题研究。

3. 论文成果交流和学习效果评价

每个同学所写论文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通过组内集体评改后,接着在全班进行交流,选出优秀论文办地理专栏在全校进行交流,部分稿件推荐到相关报刊杂志,同时将全班所有论文打印成册,人手一份,以备后用。

三、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后的反思

在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而以平等的关系参与了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且教师从个体走向了合作,从分科走向了跨学科。教师在备课中的出发点已不再是教材,而是学生和开展这次地理研究活动的过程,包括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能给他们提供哪些帮助以及怎样参与才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活动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是这次研究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帮助下,使他们发现问题,引导他们从问题情景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此项研究活动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激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生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本活动最开始在课堂上,利用当地岩石作标本进行比较,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发现,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为什么本地砂岩之中以褐红色居多?褐红色的物质到底是什么成分?岩石的颜色对气候有无指示作用?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地理事物强烈的探究兴趣。

第二,探究过程的持久性和层次性

第8篇

传统的高分子化学实验为一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步骤标准化、模式化,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按方抓药,无须动脑思考、分析。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效果甚微。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且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使得实验课程“弱化”,而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上,忽略了实验课程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学生到大四毕业论文环节,则充分暴露了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技能较差、实验意识薄弱、科学研究精神欠缺等缺点。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传统实验课程的缺点和局限性,也提出了很多的教学改革方法,其中包括了研究性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研究性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让学生参与了实验配方设计、实验的实施,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突出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完成实验课程,提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充分锻炼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有文献虽然充分论述了研究性实验的优点和作用,但尚没有文献从备课到实施、总结、详细论述研究性实验的实验方案和实施方法。张玉琦等提出了在实验课程中增设研究性实验,并结合聚合物微球乳液实验项目提出了新的实验内容,但没有详细地叙述如何设计并实施该实验。张晓云提出了将研究性实验替代基础验证性实验,并简单的介绍了《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实验的做法,也没有详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介绍各环节的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胡先海等详细介绍了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需要采用的几种研究方式,并详细解读了各种研究方式的优点。但这些研究方式可能无法在一个实验中全部应用。不同的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同。但文献未结合某个实验详细介绍研究性实验设计及实施方案。本文根据作者理念和文献报道的关于研究性实验的理论,结合具体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有机玻璃的制备》,详细论述了该高分子化学实验如何设计成研究性实验,介绍各环节需要做的工作及其作用。

2研究性实验设计和实施

2.1实验准备

根据对研究性实验的理念和理解,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目标出发,教师从软件和硬件上准备实验。对于《有机玻璃制备》实验,教师需要根据四大聚合方法之一的本体聚合理论知识,分析该实验方案中各实验参数是否可变?可变范围为多少?变化后对实验过程其他参数、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各实验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其它条件一致,反应温度降低,反应时间则会延长,或引发剂用量越低,反应时间越长。在设计实验时,需要注意到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根据实验参数是否可变,修改指导书内容,将可变的实验参数空白。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理论知识,并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初步确定自己的实验参数。在动手做实验之间,教师和学生讨论相关参数的可行性,学生需说明采用这个数据的理由和依据。通过上述准备工作,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实验参数的制定,对于学生定的不合理实验参数具有一定的预测。有利于在课程中,顺利完成实验参数的探讨和设计环节。学生通过参与上述实验参数的设计,对该实验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进行了复习,对实验原理把握更加准确,充分理解各原料作用和各实验参数内在含义。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独立研究能力和查阅文献等科学研究基础功底,为后续该实验的顺利开展、大四本科毕业环节的顺利进行,以及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实验预演

为了使教师对不同参数下的实验进程和实验现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师需要对不同参数下的实验进行预演,把握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指导学生实验参数的设定,并进行理论指导。但是,由于高分子化学的特殊性,实验条件存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加上可变的实验参数较多,因此,可设计出的配方数较多。在预演环节,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参数的实验进行预演,为了对实验进行具有一个清晰、整体的把握,对预期的上下限参数实验进行预演,并根据实验能否进行、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所需时间是否在课时内,实验是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等,调整各参数的上下限范围,防止实验的不可进行和危险性实验的发生。在《有机玻璃制备》实验中,从理论分析来说,反应温度越低,引发剂用量越低,聚合反应速率越慢,当低至一定程度时,反应有可能无法进行,因此需要对低温、低引发剂条件下的实验进行预演,掌握该条件下,各步反应所需的时间和实验现象。相反,当反应温度较高,引发剂用量较多时,反应速率越快。由于该实验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过快,会导致爆聚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对高温、高引发剂含量的实验条件进行预演。为了对不同条件下的实验进程和实验参数有良好的把握,需要对中等条件的实验进行预演,比较低温、低引发剂,高温、高引发剂和中温、中等含量引发剂的实验进程和实验现象有何不同。根据实验预演结果、实验课时的安排、硬件条件等客观因素,修改实验参数范围,以便于更好的指导学生实验参数的设定。经过实验预演步骤,教师对各实验参数下的实验进程和实验步骤做到了心中有数,对整个实验进行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2.3学生预习

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对整个实验内容进行预习,联系理论知识,对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基础理论知识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并罗列操作和理论问题,方便在课堂上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的一切努力,只为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学生不配合,教师努力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为后续实验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对于《有机玻璃制备》实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该实验的基本原理;

(2)实验的操作过程;

(3)操作和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4)根据理论知识和查阅文献,初步确定本组实验参数。这一步需要小组学生团结协作,共同确定。经过预习,学生复习了理论知识,初步掌握了实验的操作。并通过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小组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2.4实验实施

实验的实施是整个实验课程的中心环节。优秀的实验方案设计,需要良好的实验实施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时对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安排,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根据前期的实验设计、准备、预演,实验的实施可按照以下步骤开展:

(1)教师介绍本次实验的内容,以及该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2)从基础理论知识引出实验参数的设定,小组汇报本组实验参数及其设定理由,由同学讨论是否合适,教师引导,并最终确定参数;

(3)教师根据各组参数设定情况,有目的的引导各组学生参数的分布。尽量使各组实验参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具有不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4)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对于特别需要注意的环节,则着重说明;

(5)学生操作实验;

(6)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由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师与学生互动探讨问题。对于《有机玻璃制备》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下:

(1)在预聚过程中,锥形瓶为什么需要晃动?晃动频率不同,对结果是否有差异?措施:可以让一组学生尝试不晃动锥形瓶,观察现象。现象:出现爆聚。学生观察有机玻璃制备过程中的爆聚现象。解释: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是一个放热反应,晃动锥形瓶主要是为了将反应热释放,并让单体流动,各处单体均匀聚合。晃动频率不同,主要影响散热及不同位置单体聚合程度的差异。晃动过慢也会出现爆聚。

(2)达到预聚的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解释:主要取决于引发剂的用量及预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较多、聚合温度越高,完成预聚时间就越短。反之,时间越长。

(3)在灌模时,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气泡产生?解释:由于模具三面封闭,一端开口,里面存有空气。如果竖直模具直接倒入液体,液体充满开口端,里面的空气无法排出,则容易产生气泡。措施:将模具倾斜,从模具的较低处缓慢注入,将模具里的空气从无液体的开口处缓慢赶出,液体充满模具,则无气泡。

(4)灌模后,为什么还是需要低温聚合后,再高温聚合?措施:将一组样品直接置于高温下聚合过夜,观察现象。现象:模具中的预聚体也会出现爆聚的现象,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溢出模具。解释:预聚后体系中聚合物分子量较小,如果直接高温聚合,仍会产生爆聚。通过实验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整个实验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对不同参数带来的影响也有了感观的认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并养成了研究比较的良好科研精神,为后续的本科毕业论文提前做好训练。

2.5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是实验课程的成果总结,反应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教师考察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研究性实验,其报告需要充分体现研究性。实验的总结报告需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全班实验参数和实验数据汇总;

(2)根据各小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差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

(3)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总结报告。锻炼学生科研写作能力,为后续的本科毕业论文和工作奠定基础。对于《有机玻璃制备》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下:

(1)预聚程度的控制。温度越低,引发剂越少,预聚合的时间越长;

(2)预聚程度的把握。预聚程度对后续的操作和实验具有一定的影响,预聚程度过低,倒进模具时容易漏液,预聚程度过高,太粘稠,不易倒入模具,且容易爆聚;

(3)产品出现气泡。产品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有:a.倒入模具时未赶出气泡;b.预聚程度过低,小分子单体残留过多,小分子挥发导致气泡;

(4)产品透明度。气泡、表面光洁度对有机玻璃的透明性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上述总结,学生学会了有机玻璃的制备,并掌握了其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深刻理解如何控制有机玻璃产品质量,学到了理论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深化了理论知识,锻炼了科学研究能力。

3小结

第9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法;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教学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071-03

作者简介:刘辉,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法是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是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和处理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在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它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笔者在2008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中应用了研究性学习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应用依据

1.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是研究性学习法的哲学基础

实践出真知。研究性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主旨,这就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既强调了学生“学”的内因作用,又重视了教师“教”的外因作用。

2.大学生创新思维是研究性学习法应用的思想基础

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与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应重视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改变以往单纯接受性的学习方法,才能加强参与、体验和自主性学习。

3.国内外可借鉴的研究性学习法应用成果

研究性学习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现在国外教育已非常流行这一方法。在国内,它虽还属新鲜事物,但也有不少大学已予以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果。研究性学习法必将是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实施办法

1.提出问题

问题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出发点。问题的提出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教学目标。要针对让学生学什么、发现什么、掌握什么、发展什么来选择。

(2)难易适当,内容应符合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3)要具有实用性、创新性。通过这些素材,也可使学生更广泛地理解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问题”是应用研究性学习法的核心和灵魂。“问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应是开放式的;问题要有综合性,要清晰,并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根据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教学内容,结合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笔者设计拟定了以下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①影响食品安全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的测定方法有哪些?②利用所学过的分析方法,可应用研究于哪些食品样品成分的测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一进行探讨学习。

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1)合理分组。公布课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课题。选相同课题的学生按5~8人分为一组。分组时,原则上是学生自由结合,但教师要把关,根据学生性别、学生成绩、素质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适当调配。各组要确定一名组长。

(2)讨论问题、设计方案。分组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课题展开讨论,拿出设计方案,列出完成任务的详细条件,明确分工。方案设计负责人负责查询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采用如何采集和储存样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具体分析条件的选择等;实验准备负责人负责实验安排、器材、样品采集及试剂配制;实验操作负责人负责样品处理、测定和原始记录;论文撰写负责人负责数据处理和撰写论文。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担当某项负责人,各实验环节的工作由负责人牵头,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3.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包括实验准备和进行实验两个阶段。实验准备过程从试剂的配制、容器的选择、仪器调试到蒸馏水的质量,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因此,要求精心准备,不可大意。进行实验包括样品处理、测定过程和数据记录。通过实验,修改假设,形成结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实验结束后,每位学生写出工作总结,包括工作内容、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及体会。然后,小组内各成员进行交流,形成共识。最后,根据研究同一课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大组发言。大组发言只要求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将本组实验的情况进行汇报。汇报一般采用答辩形式进行。如果各组实验结论相同并正确,教师即可作出最后结论;如果各组情况不同,要求学生再进行实验直到结论相同并正确无误。最后,每个学生写出论文。

4.成绩评定

(1)评价方法:采用三种评价方法:①自我评价;②同学互评;③教师评价。

(2)评价原则:既重结果,又重过程。要综合学生个人的探索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及与教师的交流情况。

(3)评价内容和评分标准:(见表1)

三、注意事项

1.正确处理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

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应用课程。在应用研究性教学法时,传统的理论和实验课仍应正常进行,系统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为研究性学习法的应用奠定基础,二者要相辅相成。

2.高度重视研究选题

选题既要联系实际,又要符合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问题可由教师提供,也可由学生自选;课题的实施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过程,让学生边学边用,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法应用中,要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要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综合应用资料,学会规范撰写论文;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实验;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指导者和鼓励者。教师不仅要能对解决问题中的基础知识胸有成竹,还要尽可能熟悉掌握有关文献资料,能及时处理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花大量的时间备课,熟悉问题,准备教法。整个实施过程,都要紧跟学生,密切注视每个学生的工作,切不可因工作忙而放松指导。

四、应用效果和体会

1.学生评价

学生根据自身体会,都非常赞同研究性学习法这种新的教改尝试,认为值得推广。学生在工作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①初步掌握了查阅文献、搜寻信息、整合资源的能力。②增强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③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在创新中丰富了理论。④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树立了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信念。师生都认为,这次教改是学生难得的一次历练,受益匪浅。

2.教师评价

在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总体素质。具体讲,达到了以下教学目标:①能够使学生更透彻地掌握课程所要求的主要仪器的原理及使用的方法。②使学生辨证和客观地认识到每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且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仪器及其恰当的方法。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自学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④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⑤促使教师教学相长,再学习,再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康学军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J].大学化学,2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