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招标采购部工作计划

时间:2022-10-17 01:16:56

导语:在招标采购部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材料管理;要点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备和材料在整体的成本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大约占据了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材料管理,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进一步控制施工成本。但是目前在材料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对此本文针对工程项目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对项目各阶段材料管理要点进行探讨。

1、工程建设项目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目前主要是使用鱼刺图,从而能够及时的发现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管理机构、制度,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等。如图1.1。对此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2、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材料管理要点

2.1、项目初期阶段材料管理要点

2.1.1组建材料管理组织结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设立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负责人,成立一个部门,包括设计组、采购组、施工组等,同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并且对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2.1.2制定项目各阶段材料管理制度。在进行每个阶段的材料管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遵循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将其具体到个人。例如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材料计划和采购的审批制度、材料验收制度、材料的收发签字制度、材料保管制度、材料的限额领料制度、材料使用中的责任追究制度、剩余材料及废料的处理制度、材料核销制度、其他奖惩制度等。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材料管理水平,合理的控制成本。

2.2、设计阶段材料管理要点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设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成本,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材料表、请购文件等。材料表为工程的整体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对于后续工作开展的需求计划、采购、发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做好这部分的内容。而当发出请购文件后,在技术交流阶段的时候需要设计人员控制好协议的签订,需要注意的是要保障其与请购文件是处于一致的状态,并充分的考虑供货的范围,防止出现采购型号以及数量不全等情况。

2.3采购阶段材料管理要点

2.3.1采购计划管理。1)项目部需要根据项目合同、设计文件、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材料需求计划的编制,等到确定施工单位后需要做好各施工单位的材料的需求计划。材料需求计划主要是为后续的采购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2)项目部需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季、年)的编制,从而方便采购部门进行后续的采购工作计划的开展。3)采购部门根据材料的需求计划以及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编制采购计划。4)在工程的后期,结合材料的的需求计划进行材料控制,并有效的控制材料进场数量,严禁出现超出范围的情况。2.3.2供货厂商管理。在采购过程中供货厂商的选择非常重要,供货厂商的管理水平影响着采购物资的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从而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2.3.3控制采购价格。其主要是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如果是具备招标采购条件,就必须要实行招标采购,如果是不具备招标采购条件的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确保阳光采购。另外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采购人员做好成本测算工作,最后能够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

2.4现场施工阶段材料管理要点

2.4.1严把材料的进场检验关。因为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很多的材料,并且材料量也非常大,因此做好验收工作非常重要,目前主要是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验品种、验规格、验数量、验质量。对于这些材料对需要具备相关的质量合格证明和检验证明。2.4.2做到帐、卡、物三相符。当物资完成验收后,需要根据验收单核对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存放地点,并确保物资收、发、存数量动态。在验收的过程中需要填写好资料卡,确保帐卡物达到一致。2.4.3物资存放、保管、保养工作。在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很多材料,为了方便后期材料的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同时整体过程需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保养,尤其是对于一些贵重物品和危险品,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防止其发生腐蚀等现象,进一步节约成本。2.4.4材料发放、领料、用料管理。1)材料的发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先进先出,推陈储新”,并且做好详细的验交工作。2)对于整个管理过程需要遵循限额领料制度,在工程施工之前对其进行材料消耗限额的确定,然后发放的时候按照要求执行,而对于材料限额的调整也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进行调整。3)材料使用的时候需要建立台账,并根据材料的规划用量进行动态监督,如果达到节约目的可以适当的进行奖励,如果超出范围是需要给予处罚的,从而能够保证材料的合理使用。2.4.5剩余材料、废料处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施工结尾阶段很容易出现材料随意堆放,保管不当等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材料损坏,对此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建立相关管理的制度,针对剩余材料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对废料进行及时处理,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材料浪费情况。

3、结语

对于工程项目材料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每个阶段不同,所管理的要点也不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做好各个阶段的材料管理工作,抓住要点,从而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作者:周苏平 单位:南京扬子石油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吴云良.施工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装,2009(12).

第2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 公共支出; 构建完善; 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公共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很多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不仅历史久远,而且采购范围也极其广泛。政府采购不仅提高了规模效益,节约了财政资金,降低了交易成本,也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如此,政府采购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使得政府采购在财政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采购过程中的暗箱抄作行为,促进了廉政建设。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推行政府采购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处于不断推广的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朗,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政府采购制度已迫在眉睫。

一、构建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一)政府采购的含义及特点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所属单位为了日常政务的开展或者为公众提供服务,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与个体采购有着较大的差别,具体来说:

1、采购资金来源渠道不同。政府采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性资金,而政府性资金是通过向纳税人收取的税收所形成的公共资金,并非私人资本。因此,对于政府采购的资金支出必须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对支出过程和途径严格控制和管理。

2、采购目的的不同。政府采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提供公共产品,有效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维护公共利益,不以盈利为目的。

3、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度不同。政府采购不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都是公开的,采购过程也是在完全公开的,并且要作公共记录,所有的采购信息也是公开的,政府官员、管理机构的活动都要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介的监督。

4、采购范围的涉及面不同。政府采购除了公务用车、大宗办公用品等实物外,还包括工程和服务等各领域,涉及面较广。

5、采购用户规模不同。政府始终是各国国内市场单一消费的最大用户,其采购规模非私有企业能相提并论。目前,世间各国政府采购的资金数额都比较大,一般占一个国家gdp10%以上,对社会经济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6、采购意图的不同。政府采购是按一定的意图设计制定的,这些意图包括保护本国企业和产品以及刺激企业技术创新等,有利于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的政府采购正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如果没有一套完整制度体系保驾护航,势必会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进程,因此,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首先,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效地节约政府性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效益财政。尤其是在我国财政收支的状况处于并不乐观状态下,虽然财政收入逐年有增,但公共支出也在逐年上升,财政收支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缓减,由于政府采购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大,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已成为目前财政的主要矛盾。通过政府通过集中采购,既可用有限的财政资金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或优质的服务,还能节约财政资金,有效地缓解了财政收支矛盾。以云南省曲靖市实行的政府采购为例,该市的政府采购贯彻"先评审后预算的原则",2006年度评审项目50个,审减资金2 694万元,完成政府采购86 883万元,节约了政府采购资金8529万元,节约率达8.94%,该项节约政府采购资金的典范已被确定为四级联审现场会的典型案例。

其次、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可以增强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实现政府的调控目标。政府是国内最大的消费者,政府采购的数量、品种和频率将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政府采购实现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政府在总量控制方面的目的。由于经济过冷过热现象对国民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政府可以根据通过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利用弹性区间适时适量安排政府采购行为,通过政府采购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控,使总需求尽量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2)实现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目的,发挥政府的政策倾向作用。政府采购是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在客观上对不同产品和行业选择余地较大,据此特征,可发挥不同的政策倾向作用,在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平台的同时,还能促进产业结构健康、有序的发展。(3)发挥稳定物价作用。市场经济就是要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其中也包含价格竞争。政府采购是采取统一招标方式进行,既考虑质量,也要考虑价格问题,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间接的监督、管理和引导,企业要成为政府采购的供应商,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降低成本,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或服务,政府采购既可购入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对同类产品价格平稳也发挥了调空作用。

第三、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可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促进政府的廉政建设。政府采购的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实行政府采购,相应的监督机制也在不断的形成和完善,一个由财政、审计、供应商和社会公众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日趋成熟,在具体运作上,采购资金的支付方式上,也发生了彻底的改革,由过去的购货方直接支付改为现在的由财政部门构直接拨付给供应商,减少了分散采购环节中的暗箱操作行为,促进了政府廉政建设。

第四、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可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实现与国际经济的平稳接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了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向所有的成员国开放政府采购市场,这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996年我国政府向亚太经合组织(apec)提交的单边协议计划明确表示,最迟于2020年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对等开放政府采购市场,这无疑为中国构建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培养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人才赢得了时间,但也要考虑到一个实际情况,就是中国的政府采购起步较晚,还需要借鉴更多的国外成熟的政府采购经验。因此,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是势在必行。

二、国外政府采购制度的成功经验

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国家管理政府公共支出的基本手段。以美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为例,美国的政府采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产生距今已有200多年。因此, 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程度及所管理的范围相比其它国家更为全面,归纳起来大致包括5个方面:

1、实行招标制度。实行招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府采购透明和有效,政府采购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得到有关机构的有效监监督,以保证既节约采购资金又能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采购要求用招标程序,并以统一的单据和格式实行规范化操作管理。

2、制定作业标准化制度。政府采购部门除须按照有关法律规章进行工作外,还要按照依法制定的政府采购细则执行采购程序。细则规定了招标采购操作规程,由采购人员严格按照每一步程序完成。

3、规范供应商评审制度。为了加强对企业信息的掌握,美国政府采购规定,凡有意向政府部门提供货物或服务的企业,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注册,由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按规定标准对企业的有关项目进行审查并索要相关信息资料,通过分析、评估,对合格的企业进行归类和归档管理并将合格供应商名单公诸于世。 既方便对了供应商建立信息档案制度,也可提前完成政府采购中的资格预审,保证了政府采购安全效率兼顾的原则。

4、完善的审计监察制度。审计监查由采购审计的管理两部分组成,采购审计即审查采购部门的政策与程序,审核采购的数量和成本价格,以及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财务事项。管理审计主要审查供货企业的组织结构、资料系统等。同时考核采购部门的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工作进度情况。审计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接合。

5、严格的交货追查制度。核查包括两项:首先是根据送交到档案核查招标采购部门的作业情况、工作范围及采购程序是否合法;其次是检查中标人的合同执行情况。

三、中国政府采购需要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

通过一些国家政府采购经验的借鉴,中国可根据国情,加快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实施途径可从几个方面考虑。

(一)尽快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并制定出台实施细则及相关的配套规定和办法等。而我国实行政府采购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出台了《政府采购法》,但至今尚未颁布一套成形的《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相应配套制度和管理办法也不健全,导致很多采购领域无章可循,出现了管理上的混乱,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为政府采购的顺利推广,提供安全的法律保障。

(二)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政府采购尚未形成一定规模。根据财政部公布的信息来看,2006年虽然已达3 000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500亿元,但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政府采购支出应占财政预算支出比重的30%左右,占当年gdp比重的平均水平达10%。而2006年中国的政府采购占gdp的比重还不到2%。其根源主要在于政府采购范围过于狭窄,导致政府采购规模受到了限制。因此,政府采购的范围不应只局限于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办公用品等几个项目上,而应逐步将大型商品、跨部门的通用商品以及投资额较大的工程和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通过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化,来实现政府采购规模化。例如,有的地方,已把中、小学生使用的教材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次举若在全国范围展开,可谓是既扩大了政府采购的范围,又可使学子们得到价廉物美的教材。

(三)根据国情设置集中采购机构

设置集中采购机构是推政府采购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设立作了相应的规定:"集中采购机构为机构。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组织集中采购的需要设立集中采购机构":"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事业法人,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采购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虽然《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设立作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地区差异,导致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如果片面强调步调一致,可能会造成机构形同虚设,各自为政,行政成本增加、管理混乱等局面。因此,各地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一当设置,就必须依据《政府采购法》设置,确保集中采购机构依法规范的运行。

(四)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例如"串标"现象、延迟付款、采购资金滞后、挪用政府采购资金,逃避政府采购,部分地区还存在"地方保护"、"暗箱操作"等问题在所难免,,随着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机制的建立,这些问题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克服。

(五)建立政府采购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提高的政府采购人员素质

政府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要以建立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执行政府采购的工作人员队伍为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政府采购人员对市场经济、财会、计算机、招投标、合同、贸易及贸易谈判、涉外经济等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工程的预算决算审查和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更是缺乏,导致对合同的履行、验收、监管不到位。如果对政府采购人员执行持证上岗制度,重视后续教育,那么上岗人员不仅会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还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不仅能提高为国内政府采购规范、高效地运行服务,也为面向国际作好成分的准备。

(六)建立相应保护措施保护国内企业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产品和供应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带来很大冲击,特别是国人的消费意识过于倾向"洋货",致使国货被受冷落,例如汽车消费市场,国民与韩国的国民比较,对国货保护意识的强弱可显而易见。其实很多国货都是优于外国产品的,而且价格低廉,国人之所以形成"消费从洋"的意识,国内生产企业要深刻思考,不要让"中国制造"成为"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如果消费意识一旦形成"内劣外优"的定式,将对国内产品市场造成冲击,加剧了国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有悖政府采购的原则。因此,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应重视对国内企业的保护。

(七)利用信息网络促进政府采购信息化的发展

通过网络形式公开招标,使商品或服务价格更加透明化,政府采购实现信息化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目前很多国家都利用网络采购信息,各供应商可根据网上公布的信息,在网上投标。投标结果由计算机自动排位确定,并自动向社会公告。利用网络进行政府采购,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腐败或错误现象的发生、降低了采购费用,提高了政府采购的效益。利用信息网络是实现购销双方双赢的有效途径。

总之, 构建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政府采购制度性质和作用的认识,特别是重视政府采购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作用,明确政府采购制度在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水平、节省政府支出、营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竞争环境,防治腐败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它贯穿于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本文之所以提出这一命题,是有其背景和针对性的。教育装备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诞生,并不断与其相适应。我省于1958年成立了省级教育装备机构,当时主要承担采购任务。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年代里,教育装备机构所承担的“配、建、管、用”等方面的职能,事实上被配备所取代了。各省(市、区)的情况大体差不多。长期以来,人们搞采购轻车熟路,抓管理却兴趣不高。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特别是实施政府采购后,教育装备机构的工作重点自然而然转到管理方面来,否则就会无所事事,长此下去,势必被边缘化。然而,许多人从思想到行为仍囿于传统,一味强调装备,至今没有转过弯子,这种思想严重阻碍着事业的发展。

教育装备的大投入,决定了必须强化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实施“普九”以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教育装备的投入逐步加大,使装备水平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趋于相适应。1996年实施“普九”前,我省中小学的常规仪器设备总值约为3个亿,到1998年基本实现“普九”目标暨基本普及实验教学时,全省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近十亿元,令人难忘,十一· 五期间,现代装备突飞猛进,全面覆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11年末,全省中小学装备总额达到37亿元。按照我省《纲要》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中小学装备总值将再增加 39 亿元。这样的大家业,如果放松了管理,造成的浪费是非常可怕的。

目前,我省中小学全面实施新课标,对教育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管理跟不上,就很难收到最佳效益。特别是教育要实现现代化目标,教育装备应用率先现代化。没有装备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则是空谈。在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中,无不渗透着管理因素,没有科学管理蕴含其中的教育装备现代化是不存在的。总之,只有不断强化管理,才能使其沿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健康发展,实现名副其实的达标。

综上所述,在推进教育装备事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忽视,更不能削弱。下面。结合我省实际,着重谈谈强化管理的相关重点工作。

——装备战线形成共识。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没有统一的思想,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实现工作重点转轨,首先是思想转轨。多年来,我们通过在装备战线大力倡导把工作重点以装备为主,转向管理为主方面来,使全省上上下下形成共识与合力,抓管理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特别是通过抓管理,与其他部门形成有效的配合装备工作也赢得了地位。

——实施宏观指导。省级装备机构主要是搞好宏观管理,通过制订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掌握事业发展的进程和取向。我们搞的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就属于这一类。要把这项务实的工作做实,一要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倾听基层的意见;二要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科学实施。

——管好仪器设备。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整章建制,明确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指导各地建好账薄,把所有仪器设备登记造册。为规范管理,省或市(地)可统一印制标或其他标识,从此来突出本地特色。管理的目的在于使用,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必须有益于使用,并以获取最佳的教育效益为目的。

——建好专业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教育装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省有专、兼职实验人员1.3万人,管理人员600人,建设好这支队伍是一项重要任务。我省以教育厅名义制定了分级培训的方案,初步建立了培训工作机制。为规范实验教学,哈尔滨市试行的实验教师持证上岗的做法,可在基础较好的地区先行推广。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实验教师待遇不落实,培训经费没着落。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国家和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性意见。

——严把产品质量关。产品质量关系到实验课的质量,更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抓产品质量是各级教育装备机构永恒的任务。教学仪器设备实施政府采购,基本是以低价位中标,产品质量低劣的情况带有相当普遍性。据反映,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伤害学生的事件屡有发生。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要严格履行合同,依法管理;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检查监督,强化质量检测行为。各省的装备机构应该恢复或重设检测室,通过媒体定期通报检测结果,以此来把住产品质量关。

——抓好实验教学。这是装备机构与教研部门交叉的一项工作,按详细分工,应该是装备机构分管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教研部门负责实验教学过程。但在课堂上很难分得清晰,可以称其为齐抓共管。实验课效果如何,课前准备是关键。装备机构必须抓住源头,选择优质仪器设备进入课堂,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有毒有害质量低劣产品要坚决抵制。装备机构承担着实验人员的培训任务,要制定规划,确定重点,引入先进的教育装备理念,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装备的效益。围绕着多种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实验教学科研工作。开展优质课件和优质课评比活动,培养拔尖教师,丰富实验教学内涵。

当前,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打开局面,就是要加大开放优质实验室的力度。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自主设计实验,做到资源共享。通过有序组织学生就近就便进入优质实验室,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索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提高其使用效率。哈尔滨学院面向附近的9所中小学生开放实验室,收到了较好的深沪额效果。

——坚持典型引领。这是多年来一种成熟的工作模式,通过典型引路,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一般情况下,省里可抓一两个市(地),市(地)抓一两个县,层层推进,逐步扩充典型群体,进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我省通过大力推广鸡西市推进现代化装备的经验,齐齐哈尔市抓实验教学的经验,取得显著效果。在抓好区域典型的同时,注重抓好个体典型。近几年,我们通过推广百所装备样板校、校园网示范校等活动,典型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第4篇

关键词:智能电表;质量监督;创新与实践

作者简介:鲍洪波(1968-),男,安徽枞阳人,国网安庆供电公司营销部(农电工作部)主任,工程师。(安徽 安庆 246003)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95-02

自国网安庆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来,通过建立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指标体系,对智能电能表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质量监督,确保了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运行可靠,有效防范了智能电能表质量风险,使智能电能表推广与应用得以顺利推进。公司在推进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与创新方面值得相关单位借鉴与学习。

一、达到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工作目标的主要途径

1.建立质量监督工作理念

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是指从智能电能表应用宣传到货质量检定、安装质量控制、运行质量监督、客户反馈质量跟踪等全过程质量监督工作。公司针对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智能表推广应用,不断创新和完善监督机制,从智能电能表入库验收、检定、出库、安装运行、运行抽检、临时校验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入手,通过建立智能电能表检定、安装、质量抽检等过程的质量考核机制,促进智能电能表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2.制定质量监督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通过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流程,规定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过程中的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确立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的一般原则,规范智能电网建设宣传与智能电能表检定、安装、运行管理等工作,进而推动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水平的整体提升。

质量监督指标体系分为:工作评价指标(见表1)和执行监督工作指标(见表2)。

3.质量监督工作具体实施过程

(1)加强信息储备。收集智能电能表中标厂家、数量和到货时间,在线智能电能表运行档案,入库验收抽检合格率、全检合格率、成品库抽检合格率、运行表抽检合格率、临时检定合格率、运行表分批故障率、运行表分类故障率、运行表批次不合格率和运行表可靠率等质量信息及抽检验收完成率、全检验收完成率、运行抽检完成率、安装完成率等信息。营销部根据收集的信息上报电能表申购计划,编制智能电能表抽检、轮换的年度、月度计划。

(2)制定年度、季度、月度智能电能表宣传、抽检、安装工作计划。营销部根据收集的信息,依据“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规定,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在线运行智能电能表抽检、周检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制定智能电能表宣传计划。

(3)制定电能表入库抽检验收、待装电能表质量抽检计划。该公司计量部根据智能电能表到货厂家、批次,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智能电能表入库抽检计划。对全检合格的智能电能表,依据检定台体、检定人员制定待装智能电能表质量抽检计划。

(4)制定智能电能表安装计划。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根据营销部下达的安装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安装地点、安装时间等工作计划。

(5)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公司营销部、党群工作部利用地方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智能电网相关知识以及智能电网在提供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加强进社区服务宣传。公司营销部组织业务单位开展“进社区”服务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现场展示各种规格的智能电能表,宣传智能表知识,利用移动计量检测车开展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服务等内容。

(7)邀请参观检定流程宣传。公司营销部组织邀请人大、政协代表、客户代表、新闻媒体、供电服务社会质量监督员代表等,采取参观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流程、座谈智能电网建设,收集供电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公司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流程。

(8)入库前质量抽检。公司计量部按照智能电能表到货的厂家、批次,首先开展元器件比对工作,比对合格的开展设备入库,比对不合格启动退货程序。其次样品送省电科院进行电磁兼容试验,试验合格开始抽检验收,试验不合格启动退货程序。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到货智能电能表进行抽检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全检验收,验收不合格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进行评价,须启动退货程序的立即启动,须厂家立即整改的报公司营销部联系厂家进行整改。

(9)入库后全检验收。公司计量部对验收合格的智能电能表,依据“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规定和相关技术规范开展全检验收,并将检定记录上传至SG186工程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全检验收试验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8.5%,评定该批次合格,合格的智能电能表送成品库待装,不合格电能表退回厂家更换;全检验收试验合格率小于98.5%或出现同类故障智能电能表数大于或等于3只时,评定批量存在质量隐患的,限期厂家整改,整改延期或整改后再次试验仍不合格,按二类质量问题上报公司营销部。

(10)待装质量抽检。公司计量部对成品库智能电能表每月按库存量的10%进行抽检,抽检中按检定装置和检定人员均匀抽取。计量中心对检定装置的运行情况和检定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报公司营销部备案,其中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分析作为计量中心对检定人员月度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11)公司计量部根据业务换表流程进行配表,配表实行点对点的配置原则。

(12)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公司营销部组织安装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智能电能表的性能和装箱、运输、安装的注意事项,被拆换的电能表需要客户确认的事项。

(13)安装公告。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依据智能电能表安装工作计划,提前3天在安装地点公告更换智能电能表事项公告。

(14)安装。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根据智能电能表安装计划和智能电能表更换时间、地点,组织开展智能电能表的更换,填写换表工作单,记录新旧电能表的底度,并告知客户确认。

(15)运行质量抽检。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根据月度智能电能表抽检计划安排,将现场运行的智能电能表进行轮换,交计量部进行检定,计量部对电能表运行质量进行分析报公司营销部备案。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负责填报抽检完成率。

(16)临时检定。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根据客户申报的故障检定、申校报告,将电能表轮换后交计量部进行检定,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由计量训、客户服务中心利用移动计量检测系统到现场开展检定,并出具检定报告,填报客户申请检定统计表和合格率统计表。同时对故障成因、申校合格率进行分析报公司营销部备案。

(17)省电科院质量监督。公司营销部、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根据省电科院对运行中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按制造厂家、批次、安装时间、地点、数量足额送检,并根据检定结果统计运行智能电能表质量分析报表。

(18)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公司计量部、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根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运行中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按制造厂家、批次、安装时间、地点、数量足额送检,并根据检定结果统计运行智能电能表质量分析报表。

(19)95598投诉受理。公司95598的客户代表按照制定统一的智能电能表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答复客户,同时宣传智能电网建设相关知识。

(20)客户服务大厅质量投诉受理。客户服务大厅根据客户质量投诉情况,填写工作单,经电检人员初检,需要进行申校的交计量部进行临时检定。

(21)绩效考核。公司营销部根据年度、月度智能电能表现场安装、抽检计划考核计量部、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的完成率,根据电能表的运行情况考核安装工作质量和检定工作质量。

(22)改进计划。公司营销部根据来自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计量部关于电能表工作质量分析报告,按智能电能表检定规程规定改进运行电能表检定周期,滚动修订电能表轮换计划。

二、确保质量监督工作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绩效考核与控制

1.组织机构

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工作组织机构由公司的分管领导、营销部、物资供应中心、计量部、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1)绩效考核:信息储备。采取常态记录,对执行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所需填报的各项工作报表进行收集。主要通过入库前的质量抽检,收集智能电能表生产厂家产品质量信息;通过入库全检以及库存中抽检,收集智能电能表产品的质量、人员的工作质量信息以及检定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现场抽检和临时检定,收集智能电能表运行质量信息;通过现场质量抽检合格率、安装完成率指标,收集工作质量信息。

(2)开展评价。根据所记录的信息,对智能电能表生产厂家产品质量进行考评,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招标采购部门;对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考评,记录到月度绩效考核中;对电能计量检定装置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考评,保证装置稳定、可靠。

(3)控制:对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各环节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点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根据分析、点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建议,将改进措施和建议反馈给相关单位。

三、改进的方向和对策

一是在推行智能电网建设中,部分客户对智能电网建设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对智能电能表的准确性、稳定性存有疑虑,对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存有抵触情绪。对策: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提升执行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所要达到目标值的速度。

二是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计量检定与安装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策:对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进行新技术的学习,提升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是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智能电能表应用全覆盖,智能电能表的入库、检验、安装、运行等工作各环节质量管控指标的绩效考核有待细化。对策:首先要以省电科院、政府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100%为目标,树立“公平公正、计量为民”的理念,强化电能表质量监督和控制,确保智能电能表运行准确率达100%;其次将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综合考量人、财、物等综合因素差异,不断加大计划循环执行应用的力度,促进快速实现和接近目标值。

公司通过开展智能电能表全过程质量控制与全过程质量监督,确保了在运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准确、运行可靠,有效化解了其他地市引发的智能电能表舆情,真正做到了“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