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2 07:32:08
导语:在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管理;措施
一、目前我国房地产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管理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大了,可变因素逐渐开始增多,使得项目工程的管理的预见性和可见性都相对较差,对各类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了。房地产行业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产品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劳动力的投入为主,人员流动性频繁,而且房地产行业一般都只雇用项目的管理人员以及少部分的技术工人,而大多数的员工都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单位,这就造成了培训上的困难,作业的水平也参差不起。并且,一个房地产的工程项目还涉及了业主方、材料供应商、分包方等各种方面,而且分包的专业分工又较为细细致,项目的工程管理难度也较大,管理上面也相对粗放,还需要多方面进行配合,才能够较好地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
对于开发商而言,工程的竣工和验收也就意味着可以进行“交楼”,工程的验收也是越快办完越好的。然而,开发商经常都是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来对相关项进行验收、规划验收、隐蔽工程验收、消防验收等分环节的管理都不是很到位,到了竣工时再验收工程的资料是否齐全、结算依据是否充足,可能会造成备案的滞后或拖延交付等不良后果。
二、加强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意义
工程的项目管理就是在建设开发部门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进行有效的全面管理。整个项目的建设都是在房地产的开发总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集中了对各项工程操作的基本施工过程,其中也包括对项目工程的总管理。对于工程在整个建设中所进行的各项作业以及工作都要要进行及时控制、指挥协调、检查、和计划等,并且还要和市场以及社会等的各个方面进行联络工作。房地产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了工程的竣工验收、配合协调、质量监督以及与相关的施工单位进行招标和整体工程建设的总体设计等工作。工程项目建设的内容又是非常广泛的,其事务又较多,也相对十分的负责,其自身也具备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必须是具有高效能、系统化的管理才能够使整个工程的建设得以保质保量的完成。而工程的项目管理也是整个房地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房地产的工程管理的意义还主要体现在:一是成本管理的积极意义,因为房屋的成本是直接决定业主购买能力的。成本过高,房屋的售价也是高的。这样,大部分的房屋就会由于售价太高而囤积起来,出现卖不出去的现象,开发商的成本也收不回来,就导致了两败俱伤的惨痛局面;二是进度管理的意义,房地产的工程进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成本造价。进度太慢,施工的时间就会延长,工程的综合成本就会成倍增加,导致最后的结果就是房屋的售价再次提高,还是会影响到业主对房屋购买;三是质量管理的意义,质量应该是整个工程竣工的最后结果。质量不好,业主就不会购买,房屋的销售情况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从以上三点就能够看出来,要确保业主对房屋的购买欲望,就必须要认真体会房地产工程管理的重大意义。
三、加强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开发企业要掌握工程管理的控制权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开发商,它所拥有的核心资源及能力都主要是针对房地产所需求的预测和营销来决定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了对自己所销售的建筑产品本身的监管控制。开发商必须要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有着全局的掌控,房地产的开发企业的工程总监应该全面性掌握工程的实时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明确建设目标,督促各参建单位保质保量地完成各自任务。首先,就要加强在设计初期阶段的造价控制,而且要定好大的原则方针,兼顾公平。在招、投标和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对施工单位的事实情况把握好度,控制好工程的重点, 在严格按照合同执行的基础上进行变通, 对工程建设实行动态的管理, 并建立起宏观的监控思维。最后,还要强化管理公司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工程的管理体系。
(二)在策划阶段做深做细全局控制计划
工程在策划阶段的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将工程、资金相互配合好,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公司对工程全局的掌握。高级的工程管理人员应在策划的初级阶段就进行深度介入,将工程的建设与工程营销计划和资金计划配合好。这样才可以达到公司层面上的优化,还有利于公司层面对工程全局的掌握与统筹。而且还要对工程的全局计划进行肢解,将全局的控制计划形成各单位都可操作的指导性文件。
(三)形成组织记忆,发挥经验的作用
做一项工程项目,可能会出现很多错误,但也会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把几个人所做过得某个项目的经验总结并提升,为组织所共享,就变成了组织记忆。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很多相关工作都是开发商根据法律政策来执行,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控制都是施工单位经验掌握程度的提升。想要做好一项目的工程,丰富的施工经验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个项目工程都是避免不了会出现错误的,如果一些人做过某个项目,并且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施工单位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将他们的工作经验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工程的总体建设水平,然后将他们的经验共享传递给其他的管理人员,这样就可以形成本公司自己的建设体系了。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中国的房地场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正如大家所知的那样,房地产工程项目是一个施工周期长,技术含量很高的综合工程,在房地产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工程管理。房地产工程的管理是房地产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保证项目安全的必要措施,还是按质按期完成的有效保障, 只有对房地产开发工程的全程进行了有效的监管,才能够保证工程完成的质量,也能够更加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工艺施工机具施工技术理论
众所周知,现在人们对电力行业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施工方本身来讲,提高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施工时效和工程质量、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等。下面结合这几个方面分别开展讨论。
二、如何做好输变电工程施工
我国的电力行业到现在为止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的发展壮大,我们要不断在实践中推动技术的进步,增强研发的水品和工艺,使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融会贯通,不断进步。
1、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前的混凝土施工都是人为操作,主要工序是:人工搅拌、人工淋水养护等;那时的模板一般使用木制模板。现在,混凝土施工有了机械搅拌、或者使用商品混凝土直接采用泵送;与之对应,现在的模板则是钢模板。这种进步不仅提高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节省了人力、同时又更加规范了操作流程和操作工艺。
(1)现在人工养护是混凝土养护的主要方法,在施工时尤其要注意混凝土养护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
(2)混凝土基础施工中实现了由定型钢模板代替木模板,既有利于提高混凝上质量,节省了模板施上费用,便于运输,又可根据不型式的杆塔基础随意组合。
2、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
非张力架线计算和张力架线计算两部分是架线施工的技术的核心问题,结合这两个核心问题,这里重点阐述如下:
(1)装配式架线是一项架线新工艺,它的技术关键是精确丈量和计算架空线线长。装配式架线新工艺,对架空线线长计算提出了更精确的要求,经反复研究、计算、比较,对各种线长公式的精确度有了明确认识,为新工艺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2)地面划印架线是架线工艺中的一项革新,该项工艺的技术关键是不同挂点的架线线长计算。如浙江送变电公司在某跨江的220kV线路架线施工中成功地使用表明,地面划印架线对减少高空作业有很大意义。
3、杆塔组立的技术理论
杆塔组立的理论包括两大部分:整立施工设计和分解组立施工设计。在解析方法与验算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整立杆塔的施工计算提出了通用图表法,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种更简捷的方法。有些同志还研究了单吊点、双吊点、三吊点等的数学棋型并编制了电算程序。
三、控制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要保证施工质量,除了上面所谈到的在施工技术上不断进步,加强要求之外,还要在工程质量控制严格把关,只有不断进步的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检测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保证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可操控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在工程施工和竣工后要做到:
1、材料试验
一般材料实行合格证检查制度,对于对钢材、水泥等基础和关键材料材料,在检查时除了必要的合格证检查,必须特别加以注意的是,一定要实行抽样检查,同时留存样本,为后期工程竣工验收做好准备,留好依据。
2、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
在工程验收和检测阶段,只要是隐蔽项目都必须严加注意,这是验收的重点也是难点,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地下砖墙、防水层、地下混凝土、平顶吊筋、管线、电缆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根据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
3、班组自检
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4、抽检
抽检,顾名思义就是不全部检查,只是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样例检查,一部分的质量代替整体的质量。这种方法有自己的利弊。首先,它是随机的,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简单灵活,容易发现问题,也容易解决问题。其次,它用整体代替部分,是一种不十分严格的检查方式,虽然一般情况下,部分是整体的代表,但是,病例材料的分配是随机的,可能检查不到。
5、设置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6、安全施工距离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工作人员工作中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如下表所示,在施工中一定要遵循安全距离范围:
四、本人经验总结
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在这里提出对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的一些经验和结论:
1、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门从事科研的人员要不断研发,提升工程技术水平之外,一线工作者也是科研的生力军,他们拥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于技术的进步有自己的看法,提出的理论更加切合实际。
2、线路施工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任务,要想取得高质量的工程,除了施工方的技术保证外,还需要与科研单位和高校相互学习,高素质科研的道路。
3、技术和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为了使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远大前景,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没一个细节工作,把握好技术和管理的质量。
4、线路施工工艺的变革,需要电力系统各单位协作攻关,特别是设计单位的大力配合。例如,推广使用原状土基础必须从设计角度首先推广;又如跨越不能停电的电力线架线,设计单位应从路径方案、杆塔型式、跨越档档距、跨越点位里等方面为不停电架线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输变电工程施工对每一项步骤的要求都极其严格,在施工中只有保证每项工程都不小嘘,从混凝土施工到架线施工,再到杆塔组立的技术等都需要施工方认真负责的态度。只要用高超的技术和踏实的心态才能做好输变电施工技术,也才能保证人民的用电安全和生产生活的高效快捷。相信我国的输变电工程会有更高的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潘永强.探究输变电工程施工管理监控管理方法[J].科技创业家.2012(19)
[2] 李朝峰.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现场管理[J].科技资讯.2012(01)
[3] 李安平.浅谈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关键词】信息通讯 光缆线路 传输 问题 措施
1 信息通讯线路概述
信息通讯线路是保证通讯信息传递的通路。目前,主要应用于实际的有光缆干线,卫星和微波等无线线路。
按铺设方式进行分类,信息通讯线路有架空、地埋、管道和海底线路几种。而其中需要用到的设备更是多种多样,包括了电杆、电线、光缆以及其他设备。只要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信息通讯线路的故障和中断。
下文将以信息光缆线路为例,来对相关的线路破坏和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引发信息通讯线路故障的原因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信息通讯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人为破坏
由于部分不法分子贪图一时利益或者部分群众缺乏法律常识,对信息通讯线路进行人为破坏,再加上相关部门对信息通讯线路的维护不够重视,导致人为破坏现象越发严重,而相应的引起的信息通讯障碍和线路维护难度也再不断增加。
2.2 自然灾害引发信息通讯线路阻断
部分不可抗力造成的信息通讯线路破坏无法避免,例如地震、滑坡、暴雪等自然灾害。另外,还有由于人为原因的疏忽,造成线路安全隐患和破坏,例如,信息通讯线路下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化学垃圾等,也极易造成信息通讯线路的破坏。
2.3 施工因素
施工技术和安全保障是信息通讯线路施工的重点,部分施工单位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和安全保障造成施工性的信息通讯线路破坏,例如,信息光缆的弯折、施工顺序的错乱等等,都极易造成施工问题引起的信息通讯线路破坏。
2.4 特殊因素引发信息通讯线路阻断
在信息通讯线路故障破坏中有一些是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的,这些线路破坏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维护。例如,白蚁等物种对信息光缆线路的腐蚀破坏,由于信息光缆线路的铺设挤压或路过白蚁巢穴,阻碍了白蚁的正常出行,因此白蚁会腐蚀光缆线路来打通道路,从而造成了线路故障破坏。但是,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易常见。
因此,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较为少见的线路破坏情况。然而,这些情况较为少见,可以进行总结和针对化处理。总而言之,信息通讯线路故障出现的概率不大,但是范围较广,而且故障原因较复杂。因此,必须对信息通讯线路故障进行有效维护,这也是当前信息通讯行业的工作重点。
3 信息通讯线路的维护与管理
根据上述的信息通讯线路维护现存问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问题故障的排出,从而保证新路安全和信息通畅。信息通讯线路的维护和施工需要防患于未然,重在针对性技术维护,而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信息通讯线路的日常维修和护理。信息通讯线路问题重在防患于未然,只有加强日常的维护工作,才能避免关键时期信息通讯线路出现问题,而日常的维护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信息通讯线路巡查工作,建立定期的巡查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在信息通讯线路旁设立巡查点;第二,要利用群众、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力量进行线路监察工作,需要加强对维线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从而提高群众的自觉性和责任心;第三,还可以利用先进监控设备进行日常的检查巡视工作,例如远程监控等设备,从而加强施工单位与线路安装地区的联系;第四,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例如日常巡查制度、监管制度等等,通过制度化的完善来督促信息通讯线路的安装和维修人员的工作。
(2)据上可知,人为破坏因素是导致信息通讯线路破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针对人为破坏的措施即加强宣传,只有通过宣传让大众知道信息通讯线路的重要性以及破坏后的严重后果,才能有效制止人为破坏。另外,还需要在进行宣传时加强相关法律宣传,一旦发现不法分子,根据法律进行严惩。
(3)任何行业的施工都有相应的规程制度,信息通讯的线路维修及施工也不例外,例如,信息通讯线路的埋藏度以及架空线高度国家都有一定的限度;地线的连接、易燃易爆物品的杜绝等等,这些规程制度都是信息通讯线路安装施工和维修的安全保证。
(4)在任何一个企业单位当中,完善的管理机制都是不可或缺的,继信息通讯线路维护工作更不例外,只有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才能做好相应的维系方案,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还有,利用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以此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而工作不认真的,要加大处罚力度,以确保其知错就改、下不为例。这样一来,员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和强化,使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得到更高的保障。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5)引进和采取先进的技术设备。专业和先进的激活素设备使信息通讯线路维修与施工质量和效率的保障。专业性越强、技术越先进、工具设备越齐全,施工和维护的效率及成功率就越高。此外,有部分情况需要针对性处理与具体分析,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施工和维护工作。
4 结语
如何推进信息通讯的进程和提高其质量以及解决其现存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和所有信息通讯行业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信息通讯线路维修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系统,其包含较多方面,如信息通讯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管理制度、现存管理模式、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及相应的运用环境等等,这个过程和系统的运行和完善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充分认识到现存的信息通讯行业以及线路维修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才能针对性进行研究和突破,从而促进信息通讯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我国信息通讯更加畅通、快捷以及高效率,加快我国信息时代化的到来,为我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晓洲.光缆的检测与保护[J].电信技术,2007.
[2]赵梓森.光纤通信工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
【关键词】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资助项目《水利类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成果(关于批准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2008]53号,项目编号:0837035,主持人:李前杰)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国发35号)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1]。这一规定符合职业教育完整体现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有利于造就高职高专学生全面人格发展。
本文结合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实际,研究学生顶岗实习的含义、顶岗实习的意义、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与组织、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以及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通过对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旨在对今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1、顶岗实习内涵
1.1、顶岗实习的含义
顶岗实习最早是在2006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的“顶岗实习”工程,旨在破解农村教育“人才荒”,实现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统一。后来发展到了全国的高等院校,从师范类扩展到了各类高等职业教育。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基地从事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3]。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从事生产性工作,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学到相关工作经验,还可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在顶岗实习期间,参加实习的学生仍是学校的在校生,只是教学形式和教学场所发生了变化。
1.2、顶岗实习的意义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2]。目前,我国各类高职院校运用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其意义归纳为:①顶岗实习促使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办好高职教育;②促使学校强化了师资力量,建立了实习指导教师库;③促使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较稳固的劳动者;④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自身能力;⑤促使学生边学技术、边获工资,实现了提前就业;⑥促使院校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得以提高,社会声誉得以提升。
因此顶岗实习实现了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赢局面,是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3]。
2、顶岗实习管理实践
2.1、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与组织
2.1.1、建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正确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3]。顶岗实习学生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在长达半年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顶岗实习很容易失去有效监控,形成"放羊"现象,难以实现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为此,我院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企业等"多方联动"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纪律约束和技术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监控,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保证了顶岗实习的质量,缩短了学生的就业准备期。图1为我院顶岗实习的具体管理模式。
2.1.2、顶岗实习的组织
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周密筹划和准备,制订科学合理的方案并设计相关管理制度,才能保证顶岗实习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我院将顶岗实习工作划分为前期计划准备工作、中期过程管理与控制、后期考核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由多个工作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相应质量标准和责任人,才使顶岗实习有条不紊的进行,达到实习的教学目的。
2.2、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
2.2.1、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学生顶岗实习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富有成效,建立健全和遵守《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的保障。在我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中规范了各方的职责,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能持续改进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为参与三方提供指导,保证了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2.2、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我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分析,其主要内容归纳为"六个明确,一个签订"。
"六个明确"是指:①明确了顶岗实习的意义和要求;②明确了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③明确了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和学分体系设置;④明确了"行校企"三方执行主体的主要职责;⑤明确了各参与者的主要职责;⑥明确了顶岗实习分"五步"走的实施程序过程。
"一个签订"是指顶岗实习协议的签订。包括:《毕业生顶岗实习提前离校申请书》、《毕业生顶岗实习安全承诺书》、《毕业生顶岗实习教学承诺书》,以及学院、企事业单位、学生三方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书》。
明确企业、学校、学生三方权责,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管理,确保实习质量,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2.3、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及应用
2.3.1、远程管理平台开发背景
目前,职业院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通常是由实习干事、顶岗实习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通过巡查、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了解一些宏观的情况,然后将信息进行手工数据统计上报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再落实解决。这样一来,数据信息少、中间环节多,导致沟通不畅,学生的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院系管理部门难以对顶岗实习实行质量监控,有时甚至与学生失去联系,致使学生顶岗实习缺乏过程管理,实习质量不高。
我院顶岗实习缺失过程管理,就其原因,一方面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互动模式,导致企业难于真正参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学生实习点多、面散的现状,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造成从实习点流失。我院开发的学生顶岗实习远程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顶岗实习管理瓶颈问题。
2.3.2、远程管理平台功能简介
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由我院与至善在线教育联合研发,不仅能满足学生实习信息记录的传统功能,还能实现学生动态跟踪、教师工作考核、远程教学辅导、即时数据汇总等更高级功能;同时本平台还能实现实习单位评价数据共享、实习学生数据共享、各学校数据横向比较等完全超越传统管理的功能,便于管理者掌控全局。
平台功能图形解如图2。
2.3.3、远程管理平台应用
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紧紧围绕学生,通过平台来促进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联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生产性职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如图3所示。管理平台包括:学生管理模块、校内指导教师管理模块、辅导员管理模块、校外指导教师管理模块、校内职能部门管理模块。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了各模块相关人员的职责,如"校内指导教师、辅导员必须定期登录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至少每周登录1 次,每个月不少于6次)"等。
3、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式,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高职高专学生管理的瓶颈。建立以行业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融入的"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建设校内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网络,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等措施,将为顶岗实习的管理创造出良好的平台,将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国发35号)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解决措施
我国的变电运行虽然在电网改革的前提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东西人口分布不均匀,因此,电网运行能力分布也存在明显的不均。近年来,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对落后地区的扶持计划,对以往的电力设施都进行了改革,采取了电力强省扶持周边电力发展较弱的省份等措施,以带动电力发展弱的省份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在这些重量级措施的实施下,很多电力发展较弱的省份不仅实现了电力的自给自足,还实现了剩余电力的输出。在电能大量输出的问题上,变电站就显得极其重要,我国的变电设备由前些年的主要靠进口到现在的新疆特变电工等企业的大力发展,基本能够实现变电设备的自给自足。变电站的日常维护是保障变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除此也是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制定一个较为科学和完善的变电运行维护管理体系。作者在下文中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变电设施维护相关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变电站运行中产生的问题
1.1 高污染环境及风沙天气对设备运行带来的影响
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在长时期运行的情况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油渍、水分及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等都会造成设备受损,如果长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设备的散热能力会下降,造成接触不良,引发设备误操作、短路、漏电等问题,甚至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环境的破坏,由人为引发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大风、沙尘暴就是其中最主要的灾害,风沙对变电设备的影响较大,会堵塞变电设备,增加变电设备的运行难度,造成变电设备寿命严重受损。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变电设备的技术还相对较落后,防风沙方面还比较落后。
1.2 重负荷情况下出现的问题
在冬季用电量高峰期的时候,输电设备要处于持续的大电量输出,此时,变电设备便处于持续高负荷,处于高负荷的变电设备发热情况会比较严重,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做到重点监控,及时处理,就很有可能造成变电设备损坏,甚至造成重大灾难。
1.3 变电运维人员的问题
变电设施的维护主要还是人为维护,变电运维人员对变电站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负有重要责任,目前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变电运维人员的失职造成的,有些变电运维人员相对素质较低,对本职工作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没有做好站内设备的防雨防潮工作和及时排除站内安全隐患的工作。
1.4 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变电站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是个频发的问题,变电站的运营关系到城市千家万户的用电,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这主要还是管理做得不到位,导致缺陷处理流程复杂、缺乏统一缺陷处理验收标准。此外还有公司内部缺乏专门的技部门和服务部门,当设备遇到问题时,只能找安装公司来处理,带来了很多麻烦。
1.5 安全警示不到位
变电站一般都要设立在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因为高压电危险程度较高,目前对人的安全警示做得比较到位,很少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情,但是对动物的警示做得不到位,动物如果误入了变电站,碰撞到变电设备很有可能造成变电设备的短路,使电力运输系统发生瘫痪。
2 解决变电站设备维护问题的方案
2.1 从技术层面解决环境对设备维护的影响
高污染和风沙等对变电设备的损坏都是不容小视的,因此不光要加强日常的巡视和维护,在灾害来临之前要检查防护措施有没有做到位,灾害天气过后要看设备有没有受损,及时清理雨雪,防止设备腐蚀,还要拓宽思路,积极研究一些能够防止设备受环境影响的工具、方法和材料。对于变电站来说,不同地区的环境不同,所受到的自然灾害也不同,要因地制宜的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维护,不能一概而论。
2.2 加强日常管理减少重负荷下的事故隐患
变电站在重负荷时可能引发的事故较多,因此根据每年的统计数据,每当变电站将要到达用电高峰期时,就要积极加派人手,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做好防护工作,防患于未然。要对变压器、计量装置等都要做细致的检查,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作好记录并向上级报告。
2.3 增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对日常维护极其重要,因此要加大员工的日常培训,开展各种安全培训以及学习活动,让员工熟悉和了解各种安全规程,对各岗位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做好定期严格的安全检查,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还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整个行业的素质。
2.4 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
员工在对变电设备进行操作时,在操作前要核对模拟图示,认真做好各种记录,操作完成要核对数据,做到准确无误;设备要定期做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方式,设备周围有无安全隐患,保证各种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变电站要提升应急能力,经常组织事故演习,防止突况的出现。在管理上要摒弃以往繁琐发杂的保修流程,建立完善的维护服务部门,使设备在出现缺陷时能够及时作出处理。
2.5 加强变电站周围的警示,防止动物入侵
变电站周围的警示工作要做到位,通过栅栏、警示色等防止动物进入变电站对变电设备造成损坏,此外还要加强人工巡视,防止动物靠近变电站。
3 变电站的日常维护
上文讲到了变电站日常维护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变电站的日常维护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对带电线路进行检测时,必须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
(2)在电气设备上进行倒闸操作时,要遵循有关安全规定,并严格按程序操作。
(3)当配电装置运行时发生异常状况不能及时排除,应立即停止运行。。
(4)保持变电站主控室、继电保护的清洁。定期实验、清扫、检查备品、备件。补充或重新油漆设备编号。
4 事故处理的一般要求
变电设备出现问题是要根据相应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处理问题时首先要保证维护人员的安全,当维护人员在处理问题遇到困难,无法及时处理时,要设法保证站用变电源;尽快消除事故根源,遏制事故的发展,解除对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危险;事故处理要以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为目的,当出现断电的情况时,尤其要考虑到重要用户优先供电,并尽快解决好电路问题。
5 总结
变电运行是供电企业一个重要生产部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问题,我国的变电设备虽然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但是技术还很落后,变电企业的管理也比较落后,如果没有扎实的运行水平,缺乏完善的管理,供电企业生产和发展就没有可靠的安全保证。大多数供电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要完成变电安全运行的任务,就必须以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为核心,建立一个经常性、规范化的培训制度,完善变电运行维护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保证供电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对陶瓷产品的设计认识不够深。由于陶瓷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我们的日用陶瓷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在价格上我国有着一定的优势,这一点在一定意义上推进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因而我国日用陶瓷出口产业飞速发展,呈现大好的景象。但是由于价格低这样的情况,很多的企业只从事简单的产品加工以及销售,运作非常简单,没有自己独立的有影响的品牌意识,没有重视产品的深加工。当价格处在非常低的位置,并且产品价格很难上升时,就不能符合当前追求个性化产品的大市场,产品很难从低端转向高端个性化产品,从而不利于产品的长期发展。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大幅度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飞速上升,不同的新观念正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欣赏水平整体提高,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观念正日益融入现代社会。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陶瓷产品的设计和运用,都必须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通过陶瓷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形式,来领会到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才能令使用者品味出他们如何结合美的规律与社会时尚,有的放矢地服务于各阶层人士,让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融洽和依赖。这正是我们目前陶瓷产品设计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市场调研与陶瓷产品设计的有机结合是陶瓷企业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进入WTO以后,我国的陶瓷产品出口由于价格问题先后遭遇到不止一次的反倾销,因而提高陶瓷产品的档次、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以避免反倾销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已成为我国大型陶瓷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许多企业必须调整经营策略,通过对国际陶瓷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分析并通过信息的搜集、综合分析,并对进口国消?者的收入、风俗和爱好等特点的调查研究,重视进口国的人性化研究、分析,使市场调研、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企业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二、陶瓷的市场营销的发展需求
我国陶瓷行业正向高端的产业发展,需要的是高水平人才,能够把陶瓷产品做出品牌的高水平人才,真正满足陶瓷行业要求的营销人才应该是一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备陶瓷产品的分类和鉴赏能力,并且能够知道陶瓷加工的技术特性和质量标准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高校现有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仍单纯以经济、管理、营销、策划等为主,所以学校应放宽专业口径,要求学生学习陶瓷艺术鉴赏、陶瓷工艺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最终建成跨学科型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文理结合、理工结合。高校毕业生往往难以适应需要大量经验的营销工作,区域内高校的营销专业教学也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际经验。对企业而言,使用缺少经验的大学生需要在时间、培训?用等方面付出很多成本,对学生而言,工作经验的缺乏也给自身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学校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可行办法就是尽快在日常教学中实现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的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方面一体化的新体系,进一步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培养。在不断改善校内教学与实践条件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陶瓷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或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问到本地陶瓷企业兼职、调研,从而增加学生技能培养和经验锻炼的行业针对性。如此一来,学校便可以提供更多具有一定经验的人才,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率,区域内的陶瓷企业也可以借此获得急需的人力资源,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从而实现企业与高校的互利双赢。
在提高对营销的重视程度、发掘自身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企业应当以良好的待遇与工作环境吸引营销人才,满足自身需求,公司内部也要培育和建设营销文化,增强营销人员的凝聚力,造就一支忠诚企业、勤奋工作、不畏困难、素质过硬的营销队伍。首先,应根据“行情”,向营销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而不要单凭主观意愿订薪酬,或者过份地强调企业内部待遇的“平衡”,与其日后被迫参与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倒不如先不吝成本地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利用人才优势构筑壁垒,回避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此外,也不要总把营销人员看作“打工仔”,要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利润转股、期权、赠股、折价配股、分公司参股等形式转变优秀营销人员的身份,以充分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更好地留住人才。只有由富有经验的、长期为企业服务的营销人员所组成的团队,才能充分利用自身经验和关系网络,发挥关系营销模式在陶瓷营销中的优势。
三、建立陶瓷品牌扩大陶瓷营销
随着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要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实质性创新已是步履艰难,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培育品牌个性化的难度。同时,伴随信息传播业的发达,生产厂家的权力正在削弱,品牌所起到的简化客户搜索产品信息的功能也在弱化,消?者已越来越不愿意为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差异而支付额外的?用。这些因素都给企业的品牌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挑战和威胁并非对于品牌本身,而是对于品牌的功能或者说管理。国内陶瓷业的品牌管理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呢?首先我们要借鉴国外企业针对该问题所做出的管理制度的变革和策略的调整。其次,通过对强势品牌的经验总结,能够为国内企业实行名牌战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强势品牌,一般被认为是那些能够特别好地适应环境,从而获得生存与繁荣的品牌。拥有强势品牌,往往意味着能够获取消?者的忠诚和巨大的商业利润。强势品牌的管理往往包含下列重要因素:保持品牌与消?者的良好联系,使之能够满足消?者的特殊需要;对产品正确定位,把产品价格建立在消?者感知价值的基础上;采取适宜的品牌数目和品牌层级,维持品牌形象的一贯性;给予品牌长期而适当的支持,实施并平衡各种营销活动:管理者深刻理解品牌对于企业和消?者的意义;对品牌权益进行有效监控,维护品牌权益。
这些因素都相互补充和促进,完善其中的一个方面,将有助于其他方面的改进。归根到底,品牌形象是存在于消?者的心目中,因此国内的陶瓷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协调企业的品牌战略。
“瓷都景德镇”这个区域品牌是千年文化和工业文明铸就成的世界品牌,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景德镇人的、江西人的,还是中国的、世界的。因此,加强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产权保护,防止侵权,就显得十分迫切。为维护好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要着力打击假冒、仿冒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整治陶瓷市场,完善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机制,加强对景德镇陶瓷行业的监督、引导和管理,按照“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的发展构想,切实维护好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促进景德镇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经营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资源,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需要妥善管理自身企业的信息。近年来,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逐渐开始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因此,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许多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以及制度改革,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稳定经营。在介绍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前必须厘清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与企业风险控制定义,因此,本节将着重介绍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以及企业风险控制的定义。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简单来说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企业硬件和软件,保护网络存储中的各种数据不受偶然因素的破坏或者恶意的原因被攻击。对于信息安全的认定通过包括4个指标,即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保证信息数据不被泄露,保证信息数据能够正常使用,保证信息数据能够控制管理。要想做好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关于信息的传输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多,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有互联网传播,局域网传播,硬件传播等等。要想实现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于保护信源、信号以及信息。
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需要综合学科知识基础的工作,从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通过需要具有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技术、密码技术、通信技术。从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来讲,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时保护企业内部经营信息数据的完整。经过近十年来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企业信息安全不仅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更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来帮助企业实现更好地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目标。所以,怎样把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融合起来就是摆在企业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必须通过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体系实现。
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是指企业在企业信息安全遭遇威胁之前,提前对企业的信息进行风险预估,并采取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活动降低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从而尽可能减少因为企业本身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漏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常见的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体系建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分配机制,明确企业各个部门对各自信息安全所应承担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第二,设置规范的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标,对企业存在的可能威胁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漏洞予以风险定级,方便企业管理者对不同的信息安全管理漏洞采取有区别的对策。第三,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让企业内部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让企业内部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到规范自身行为,正确履行职责的重要性。第四,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有效融合,重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通过风险控制对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的管理方式进行正确评估,找出现行的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手段中存在容易忽视的地方。
二、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存在的不足
1.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而隐秘的工作,因此,必须增强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但是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很多企业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上,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风险意识并没有严格要求。此外,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开展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道德素质的教育培训,并没有通过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以及问责机制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实行监督,这无疑给别有用心或者立场不坚定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留下了危害企业信息安全的可乘之机。
2.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不过关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多许多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密码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等,应当说成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但是,现实是许多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并不过关,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硬件并不过关,在物理层面对企业信息缺乏保护,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没有及时更新,一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知识也并没有及时更新,从而导致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理论严重滞后,这种技术的落后很容易让企业成为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近年来网络病毒的传播越来越猖狂,很多服务器、系统提示安全补丁的下载更新以及客户端的时常更新成为一个恼人的问题。作为一个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企业内部设备数量比较多,尤其是客户端数量占了较大比重,仅仅靠少数几个管理员进行管理是难以承担如此大量的工作量。另外,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不成熟也是一个重大的隐患。
3.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仅仅需要理论制度的完善,更加需要一系列配套监督机制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执行。通过调查分析,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制度只能流于形式,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缺少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执行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执行力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严重不足,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企业内部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并没有及时更新,使用,甚至企业内部计算机的防病毒软件还被企业员工卸载了。部分企业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不相关,认为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是企业信息安全部门的事。第二,企业内部信息安全文秘站:管理制度并没有形成联动机制,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仅仅由企业信息安全部门“一人包干”,企业信息安全反映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一些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安全现状所了解的少之又少。
三、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常见的技术手段 1.OSI安全体系结构
OSI概念化的安全体系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它的设计初衷是面向客户的,提供给客户各种安全应用,安全应用必须依靠安全服务来实现,而安全服务又是由各种安全机制来保障的。所以,安全服务标志着一个安全系统的抗风险的能力,安全服务数量越多,系统就越安全。
2.P2DR模型
P2DR模型包含四个部分:响应、安全策略、检测、防护。安全策略是信息安全的重点,为安全管理提供管理途径和保障手段。因此,要想实施动态网络安全循环过程,必须制定一个企业的安全模式。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实施所有的检测、防护、响应,防护通常是通过采用一些传统的静态安全技术或者方法来突破的,比如有防火墙、访问控制、加密、认证等方法,检测是动态响应的判断依据,同时也是有力落实安全策略的实施工具,通过监视来自网络的入侵行为,可以检测出骚扰行为或错误程序导致的网络不安全因素;经过不断地监测网络和系统来发现新的隐患和弱点。在安全系统中,应急响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解决危险潜在性的最有效的办法。
3.HTP模型
HTP最为强调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整个系统中的价值。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企业信息安全最为关键的参与者,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直接主导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不仅仅是企业信息安全的保障者,也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威胁者。因此,HTP模型最为强调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与监督。另外,HTP模式同样是建立在企业信心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技术防范的基础上,HTP模式采取了丰富的安全技术手段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最后,HTP强调动态管理,动态监督,对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始终保持高强度的监督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HTP模型的应用,找出HTP模型中的漏洞并不断完善。
四、完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降低风险的建议
1.建设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1)充分调查和分析企业的安全系统,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的系统模型,安全系统被划分成各个子系统,明确实施步骤和功能摸块,将企业常规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联动协议相融合,实现信息安全监控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成立一个中央数据库,整合分布式数据库里的数据,把企业的所有数据上传到中央数据库,实现企业数据信息的集中管理与有效运用。
(3)设计优良的人机界面,通过对企业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运用,为企业管理阶层人员、各级领导及时提供各种信息,为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根本上提高信息数据的管理水平。
(4)简化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通道,对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进行程序化设计,加强对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设计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风险体系
(1)确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
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风险体系的设计过程中,首要工作是设计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只有明确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明确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工作能容,才能建立相关围绕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为目标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才能顺利通过对风险控制的结果的定量考核,检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风险,定性定量地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找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办法。
(2)确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
不同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是有区别的,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的特殊性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办法,其中,不同企业对于能够承受的信息安全风范围有所不同,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承受范围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能力来制定。不仅如此,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范围也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
关键词:路桥施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快速发展,桥梁施工各方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桥梁建设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存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差、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都加重了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难度。工程质量是关系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事.桥梁的工程质量关系到交通运输能否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严抓桥梁工程质量管理,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所以对于桥梁施工管理,加强材料设备的监管、采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人员素质和施工技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验收工作等都势在必行。
1施工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桥梁施工监控是随着桥梁向大跨度方向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以前,对于各种中小跨径的桥梁,均采用有支架的施工方法,整个施工过程中主梁结构基本处于无应力状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急需修建跨越能力更强的大跨度桥梁结构, 以跨越大江、大河、甚至海湾。对于这些大跨度桥梁,若仍采用有支架的施工方法,施工将变得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出现了缆索吊机施工法、悬臂拼装施工法和挂蓝悬臂浇筑施工法及其他多种自架设体系施工法。自架设体系施工方法的采用,在施工过程中必然给桥梁结构带来较为复杂的内力和位移变化,给桥梁的建设带来了新的任务一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
2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设置的建议
1)台后地基的处理。控制台后路基的沉降变形中,控制地基的沉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土及松软土路基地段,地基处理应采用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等半刚性复合地基。经过多条高速公路软土路基试验研究表明,半刚性桩在处理深度较深、基本打透软弱层且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沉降速率、工后沉降都很小。挤密砂桩、挤密碎石桩在软土中的挤密约束作用小,桩体质量不易达到要求,其加固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处理时间较长,需进行堆载预压,处理中地基的沉降值也较大,但处理费用相对较低。
2)台后基坑的回填。基坑应采用素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回填,面积较大时采用碎石分层夯填,达到规定的压实要求。
3)过渡段填料的选择。过渡段应使用强度高、变形小的优质填料。资料上反应日本、法国、德国通常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中加入6A左右的水泥进行过渡段填筑。我国高速公路在过渡段大多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桥台背后大型机械压实困难的情况下,在级配碎石中加入水泥、使用小型机械进行夯实,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4)桥台与路基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高速公路的大量事实证明,台后过渡段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可显著改善路基与桥台在抗垂直变形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有效实现路基与桥台的刚度渐变。对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更应加强钢筋混凝土搭板的设置与研究。
3 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1)加强路堤填料的选择。实施台背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对要采用的各种土壤做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
①土壤的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筛分和击实试验;②不同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变数和松铺厚度的关系,从试验结果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填料;③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就地取材不仅经济而且取材方便不误工,材料的选择原则上应选用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或渗水性好的材料。
2)加强压实要求。台背路堤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土,分层填筑过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其施工
顺序为汽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或凉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既要保证压实度,同时又要注意不损伤台身,具体要求为:①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②根据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⑧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除对台背路堤填土与路基土方连接处必须加以振动,增强碾压效果外,桥台附近采用不振动静压,并慢速碾压,以免损伤桥台。
4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4.1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特殊要求
(1)由于钢纤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短、硬化快,因此钢纤维混凝土必须尽量加快施工速度。在浇筑和摊铺过程中严禁因拌和物干涩而加水,但可喷雾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2)必须使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构造,不得使用粗麻袋、刷子和扫帚制作细观抗滑构。
(3)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板长一般为6-10m,最大面板尺寸不应大于8 × 12。钢纤维掺量较大,尺寸用大值;掺量小,取小值。面板长宽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与设计规范的要求一致,钢纤维路面应先试切缝,在钢纤维不刮坏边缘时,才允许开始切缝。注意:此次新修订的水泥路面设计和施工两部规范所采用的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面板尺寸比其应力计算结果和教科书中都要小(最大10 × 20m),面板尺寸划分较为保守。原因一是考虑我国实际路面上的超载和偏载严重,强度储备不足;二是钢纤维掺量体积率由1.2% 降低到0.6-1.0%,尽管板厚的折减系数略有加大,但在长期高应力强度比的疲劳荷载作用下,疲营强度和使用寿命仍嫌不足;三是尽管钢纤维路面允许在使用后期带裂缝工作,处在裂而不离,离而不开的状态,但这不是正当设计工作状态,而属于破坏状态,开裂后的钢纤维路顺平整度很差,行车既不舒适,也不安全,只具有路面残值,而不满足使用要求。
4.2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修补
1施工材料
1.1原材料
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集料:用中粗砂,平均粒径0.35mm~0.48mm,含泥量<2%;
粗集料:碎石5mm~20mm,含泥量<1%,质地坚硬;
钢纤维:选用长度30mm、当量直径0.60mm由浙江某厂生产的低碳结
钢剪切扭曲型,型号DN-30,其强度380MPa以上。该产品性能稳定,使用效果良好。
1.2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双控标准要求及施工的工作度采用以抗折强度为主要指标进行设计。设计抗折强度6.5MPa、抗压强度35MPa。经试验室进行几种配比方案确定:水泥∶黄砂∶碎石∶钢纤维∶水并强度试验。
2施工工艺
2.1基层处理及路面浇筑
在钢纤维混凝土浇筑前,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面层下基层和垫层的刚度,做好对旧混凝土板及板底基层的处理工作,即在破损板及板底脱空破裂的旧混凝土板块凿除后,对部分板底基层进行补强处理。凿除旧混凝土板时,凿除深度必须满足原路面设计要求,再将原基层松动部分全部清除。被清除后的基坑及深度一律用C15贫混凝土进行处理。待混凝土半干状态时即可浇筑路面。按要求先用C15普通混凝土浇筑至路面面层厚度12cm时,经底面层整平处理后再用钢纤维混凝土浇筑。
2.2钢纤维混凝土搅拌
钢纤维混凝土搅拌采用滚筒式搅拌机。为使钢纤维在混凝土中分散均匀,采用二次投料三次搅拌法,即先将石子和钢纤维干拌1min,加入砂子、水泥再干拌1min,最后注水湿拌1.5min左右,总搅拌时间控制在6min内,搅拌时间过长会形成湿纤维团。
2.3运输与浇筑
混凝土运输采用自卸运输车,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浇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得超过1.5m,以防混凝土离析。钢纤维混凝土采用人工摊铺,用人工将其大致摊铺整平,摊铺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且不宜过振。振捣时辅以人工找平,混凝土整平采用振动梁振捣拖平,再用钢滚筒依次滚压进一步整平,整平的表面不得钢纤维。在做面时需分两次进行,即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做第二次抹平,抹平后沿模板方向拉毛,拉毛深度1mm~2mm。拉毛时避免带出钢纤维,如采用滚式压纹器进行处理则效果更佳。
2.4养护与切缝
钢纤维混凝土设有多种切缝。胀缝与路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有连浆现象,缝隙内应及时浇灌填缝料,当混凝土达到强度25%~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缩缝切割,切缝深度3cm。施工缝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设计位置吻合,施工缝与路中心线垂直,不设置传力杆。对胀缝、缩缝均采用10#石油沥青,灌式填缝。
混凝土做面完毕后,及时采用湿法养护,终凝后及时覆盖草袋,并每天均匀浇水,保持潮湿状态,养护10d~15d。与此同时做好封闭交通,待强度测试达到规定要求后即可开放交通。
5施工质量管理
桥梁施工控制的对象就是桥梁施工本身,施工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桥梁施工质量、进度等。特别是施工进度一旦不按计划进行,必然给施工控制带来一定难度。以悬壁施工的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为例,如果梁相对悬臂施工进度存在差别,就必然使悬臂在合拢前等待不同的时间,从而产生不同的徐变变形,由于徐变变形较难准确估计,所以容易造成最终合拢困难。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是对施工全过程各工序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使所建造的工程符合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要求。桥梁施工控制就是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变形及稳定进行监控,使施工中的结构状态处于最优状态,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和成桥状态(包括内力和线形状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我们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从层面上分,有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县级培训、学校培训;从形式上分,有集中培训、远程(网络)培训、校本培训以及混合式培训等。无论哪一个层面上的培训或者哪一种培训方式,要取得最佳的效益,必须有相应的跟进培训。做好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跟进,应该关注这样几个问题:谁来跟进?跟进什么?怎样跟进?
一、谁来跟进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在“组织管理”中分别明确了国家、省、市及各级培训院校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按照谁组织培训,谁做培训跟进的原则,国家级培训应由国家培训机构来跟进,省级培训应由省级培训机构来跟进,市级培训应由市级培训机构来跟进。事实上,国家、省、市,却很难对他们所组织的各类培训做跟进,这也正是有时高一级培训还不如基层培训更现实的原因。国家级、省级层面与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距离太远,国家、省可望而不可及,远水解不了近渴。国家、省、市培训有效惠及中小学教师,必须借助一个中介,或者一个桥梁来做沟通、搭界。这个中介,或者这个桥梁,就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进修学校)。
早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就了《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成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阵地。”“成为本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研究和服务中心。”“为本地区中小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和日常教学提供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服务,为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帮助和支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校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培训,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和教法的培训;为本地区中小学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一些国家、省、市培训跟进工作(只是还远远没有到位)。
因此,做好各级培训的跟进,必须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十年前,教育部的《指导意见》落实的情况,全国各地极不均衡。2011年,教育部又以教师1号文件出台《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区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与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相关机构的整合和联合,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有五种生存模式:培训、教研、科研、电教、电大的整合模式;培训、教研、电教的整合模式;与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整合的模式;未进行机构整合,但经常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的模式;未进行机构整合,也未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的模式。这五种模式中,前两种是比较理想的模式,也是国家倡导的模式,但以后三种模式存在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仍然占较大比重,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也难以担当国家、省、市培训跟进的责任。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前几年,一般以教师进修学校或者师范学校的形式存在,是可以满足当地教师培训甚至承担一定的国家、省、市培训跟进任务的。但近些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已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县级师范学校基本不存在了,相当部分原教师进修学校与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整合,其教师培训的功能弱化了,已担负不起教师培训的任务,何谈担当国家、省、市培训跟进的能力?很多地方,教师培训机构日益消减它的功能和责任,成为教师心中的痛。
一个功能健全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至少应该具备四个要素:一是场所,二是师资,三是资源,四是经费。应该说,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国家是有基本标准的,只是各地执行情况很不一样。笔者认为,国家要建立一套机制,强力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使当地教师培训有舒适的场所,优质的师资,先进的资源,充足的经费。比如师资,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专兼职结合的培训者队伍,既能担负本地教师培训任务,包括对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指导(指导也是一种跟进),又具有承担国家、省、市培训跟进的能力。总之,国家、省、市培训跟进的机构在县级,只有这个支点,才可能把国家、省、市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有机联合到一起,才能使国培、省培、市培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跟进什么
教师培训形式多样,但归纳起来即三个大类: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
1.集中培训的跟进
无论是哪一级教师培训,最普遍采用的形式就是集中培训。集中培训的效果需要教师在工作实践(课堂教学)中体现。如何巩固和放大集中培训后的效果,重要的环节是跟进。如同保险、房产等销售业,一次性谈成客户的几率都很小,更多的客户是在跟进中实现的。
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后跟进就是指导教师实践研修。实践研修是集中培训的延续,其目的就是要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践。首先,要指导教师读书。提出读书参考目录,指导读书方法,解答他们读书的困惑。只有善于读书的教师,专业才能发展;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他的专业水平永远无法提高。其次,指导课堂教学中的理论应用。将培训接受的理论(理念)转化为实践主要在课堂,如上好示范课,做教学反思,总结成功或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学会课前策划、学会组织教学资源、学会捕捉生成性资源、学会组织调度课堂技巧和策略,等等。第三,指导他们作教育科研。把实践提升为理论主要是作好调研和教育科研,如写调研报告,学会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学,学会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或者参与课题研究,善于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将经验转化为成果。
这样,教师在集中培训中学到了理论;在培训专家的指导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理论。在“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往复中,教师的专业水平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只有经历如此过程,培训的效果才真正显现。
2.远程培训的跟进
远程培训是国际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的潮流和发展方向,是利用IT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一个网络通讯平台进行学习。《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采用技术手段可使视听材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借助于信息技术,在介绍新的知识,讲授有关本领或评价学习结果方面是很有前途的。传播技术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学习更有效并给学生提供一条诱人的通道,去接触一些当地环境难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2]具体说来,远程培训相对于传统培训有其显著的优势:第一,学习时间、地点灵活。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第二,课程选择灵活、自由。学习者可以根椐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教师和课程,实施学习目标与方案。第三,通过消除地域、空间障碍,切实降低费用。第四,让所有学习者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听到新课程。第五,通过个性化学习达到更高的保持力。第六,提高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交互能力。第七,可以实施全员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3]。
远程培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学员在网络背景下学习,由于自主性加大,难以监控学习效果;网上课程往往没有教师指导,百分之百依赖自学,而如果没有教师的适当指导,学习失败或无效学习的可能性会加大。国外研究表明:远程培训的知识(理念)与技能,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吸收、运用,仅达到15%;如果组织县级研修、消化,可以达到25%;进一步交流、研讨,能达到50%;再组织更大范围交流、推广,开展表彰活动,就能达到65%以上。可见,远程培训效益几何,关键在于跟进程度。我国2010年启动的“国培计划”,有置换脱产研修、骨干研修、巡回讲学、短期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其中远程培训量最大,受益的教师也最多。以湖北省为例,“国培计划”开展两年多来,约有五分之一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接受了远程培训,效果怎样,还有待于评估。笔者的总体感觉是离理想的效果还有一段距离。主要原因就在于跟进不够。那么,远程培训要跟进什么?
首先是技术手段的跟进。最基本的,要让每一位教师在网络学习的技术层面没有任何问题。其次是管理和辅导,远程培训的管理和辅导在县级。国家或省在组织远程培训的同时,县级的管理和辅导必须积极跟进,要认真履行管理和辅导的职责,确保培训的每一环节到位,确保参培教师学有所获。第三是培训后的跟进。一是组织专家和优秀的一线教师下乡讲学,进行理论指导下的示范性教学,在专家的引领下组织学员讨论交流。二是专家与教研人员一起走进课堂,听学员上课后,对教学进行点评,纠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学的开展。三是引导学员树立问题意识,推进教师学习、反思、研究习惯养成,推进终身学习习惯养成。
3.校本培训的跟进
校本培训的三个要素是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其中专业研究人员的有效专业引领就是对校本培训的跟进。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的水平决定校本培训的质量。专业研究人员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先行者,有较为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前瞻性的先进理念,有开阔的专业视野,熟悉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专业研究人员参与校本培训,能够引导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穿行,有利于促进教师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校本培训的跟进)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专业发展咨询。教师专业发展咨询是由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能够帮助教师站在专业发展的高度,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水平现状,明确自己的不足,找准发展目标。
(2)专题学术报告。校本培训中的专题学术报告,是专业研究人员根据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关注的中心问题,收集最新的相关学术信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集中向教师作报告。其报告内容应符合不同学校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实践。
(3)答疑解惑咨询。校本培训的答疑解惑,是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师在校本培训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站在专业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帮助教师(咨询者)弄清疑惑,或者明确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答疑解惑咨询分个别咨询和团体座谈咨询,个别咨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而团体座谈咨询又非常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充分交流互动,思维碰撞和集思广益。
(4)案例分析指导。校本培训的案例分析指导,是专业研究人员发现、选择和运用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或课例),从目标设定、内容分析、过程设计、方法选择、活动实施、反思评价等方面,与教师一起进行辩证分析,交流切磋,质疑解惑,使教师体验和领悟典型案例中蕴藏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艺术,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专业知识,获得创新自己的专业结构和实现专业发展的机会。
(5)教学现场对话。教学现场对话是专业研究人员深入一线教师的教学现场,与教师共同备课、进入课堂教学现场观察、一起开展课后反思、评课等互动交流活动,在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活动过程中给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建议。教学现场对话是专家以平等参与的方式,对中小学教师提供的“零距离”专业引领。
(6)经验总结指导。校本培训中的经验总结指导,是专业研究人员指导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科学理论观点,科学地总结归纳自己的教育工作经验,探索教育规律,建构具有个性特点的知识经验体系,促进专业素质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7)课题研究指导。课题研究指导,是专业研究人员对于参加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提供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施操作等方面的指导。一般包括课题的选题、申报、开题论证、过程跟踪咨询指导、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课题研究资料、提炼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结题评审鉴定等课题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怎样跟进
教师培训的跟进需要制度和措施作保障。
1.政策跟进
我国大规模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来,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文件有: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2004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等。这些规定、文件均未就培训后的“跟进”提出明确的措施或要求,这也正是十几年来开展教师培训总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的原因之一。因此,笔者认为,要重新修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在“组织管理”中,要有培训跟进的表述;新出台的各级关于教师培训的文件,要明确提出关于培训跟进责任机构及其职责、措施,确保培训跟进的落实,确保培训有效果,真正给教师带来实惠。
2.实践跟进
跟进落实到实践中,第一,要举办教师培训的机构,不论是哪种内容培训、哪种形式的培训,在培训方案里,必须明确培训跟进的手段、方法、策略(谁跟进、跟进什么、怎样跟进)等。第二,国家、省、市级培训在组织教师培训的同时,还应培训跟进者,前文已经分析国家、省、市级培训的跟进主体在县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教师要参与国家、省、市级的跟进者培训,充分熟悉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以做好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后的跟进。第三,远程培训的跟进要从培训中的管理开始,包括听课、作业、交流、考试等。培训后专家要进一步跟踪指导(仍可采用远程培训形式),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学科指定专业教师至少跟进一个学期,帮助参培教师把理论内化为实践,切实提高培训的效果。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如果培训是雪中送炭,那么,跟进则是锦上添花。我们既要雪中送炭,全面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更需要锦上添花,在提高培训有效性的同时,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师报.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师培训(上)转引自http:///blog/static/475789262011
5149757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