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2 10:21:39
导语:在公民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课题负责人:臧 宏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研究院 130024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对认清当前基础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公民教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明确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积累对其共性的认识,为当代中国公民教育路径的选择及其中国特色的突出提供理论确证,为把中国深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底蕴转化为当代公民教育的本土资源提供理论尝试。
基于以上思考,该课题以民族性为基本视角,深入探讨公民教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取向、内容及其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国别式样、方法及其社会化途径,初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理论分析语境和框架。
二、研究内容
1.前提确证:公民教育的社会起源。市民社会的演进与现代公民的诞生;民主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公民教育的自然转向;公民教育是民族国家存在与发展的有效工具;公民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步而生。
2.公民教育的本质内涵。培养有效公民是公民教育的取向;满足公民的政治社会化需要是公民教育的动力之源;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是公民教育的本质表现。
3.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基本内涵。当代公民教育的工具取向――国家意识形态控制力;当代公民教育的社会价值――政治社会化管理的基础资源;当代公民教育的自然属性――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载体。
4.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国别借鉴。法国保守的政治文化传统与公民人权教育的彰显;美国民主社会中自治政府的公民教育;日本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公民教育;新加坡民主的民族化与公民道德教育并重。
5.本土资源:公民教育民族性的中国特质。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核心:促进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重点:弘扬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和凸显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生命力;方式:协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公民教育的关系。
三、课题的创新点
研究方法上,以民族性为基本视界和维度探讨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并拟提出:
如果勉强将上述游戏称为“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其实只是“生长”。生长是自然中的所有动物、植物的基本生存方式。若人类教育愿意道法自然、顺其自然、顺应自然,那么,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自然地生长。当杜威说“教育即生长”时,其实是说:教育要知道自己的界限,不要越界,最好的教育乃是“不教育”。或者说,教育可做的事情并不多,尽可能遵循自然之道,让孩子像动物、植物那样生长。
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之律法。野生动物不以文字立法,但依然有规矩和界限。野生动物界以惩罚甚至严酷的惩罚来建立规则。比如,狮子有自己狮群及其领地,它的领地不允许被侵犯。猴王有自己的等级制,猴王不允许自己的等级受到挑战。
自然教育的第一条简单规则是:每个自然群落都存在少量的、简单的自然法。凡是违背、破坏自然法的人,就接受自然法的惩罚。自然教育的第二条简单规则是:自然法不以文字的形式制订、确立、颁布和宣传,野生动物只以暴力战争或惩罚的方式实施自然法而不以说教的方式宣传自然法。
自然人的生活接近野生动物的生活。自然人在向文明人发展的进程中,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规则:不仅立法,而且以教育的方式普法,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宣传律法,并将某些还没来得及上升为法律的生活规则确立为道德(广义的道德教育包含了法律教育)。就此而言,教育的主要功能乃是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可统称为政治教育。
也就是说,人类虽然也以道法自然的方式立法,但人类并不像野生动物那样以暴力战争或严酷惩罚的方式去施法,而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增加了普法教育和道德教育。只是,普法教育和道德教育从一开始就显得软弱、无力甚至引起混乱。于是,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里的“礼”相当于“法”。虽然老子对“礼法”有很不客气的说法,他似乎更重视“道”和“德”,但是,“法”原本就是因为道和德出现了问题,才被订立和执行。
人类生活要么显示为“野生动物”式的生活,要么显示为柏拉图的“理想国”式的由“哲人王”统治的完美生活。由于人类既不可能彻底返回野生动物的原始生活状态,也无法实现柏拉图式的理想生活,人类只能在现实的社会中过一种中庸的、折中的现实生活。亚里士多德将这种中庸的、折中的现实生活智慧称为“实践智慧”。
[论文摘要]美国人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学校被视为公民教育的核心机构,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加强,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公民教育(civiceducation),是或应该是一种基本的事务。没有什么比发展一个有知识的、有效的、有责任的公民更重要。美国人应该认识到公民教育是支撑我们民主政治的根本。思维习惯,坚持民主的倾向,不是与生俱来的。民主政治不是机器,可以靠自身来运转,它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们用意识来复制它。”[1]这是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主张。在美国,学校被看作是公民教育的中心机构,通过学校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面对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融合,研究和比较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对完善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理论
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理论,体现在各门学科中,内容十分丰富,对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1、道德教育理论。杜威提出个人在实际经验中获得道德观念和行为,反对传统道德教育课中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播和灌输。在杜威看来,“教育的理想目的是创造自我控制的力量”。[2]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美国的公民社会的公民。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方法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同时他认为学校生活和学科教学,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因而提出通过学校生活和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而不必开设道德教育课程,并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与社会道德保持一致,因为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部分,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以社会这个大环境为主要教学内容。
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根据人的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柯尔伯格认为教育者若能引导学生在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练习,就能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他主张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来进行道德教育,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部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而必须随时把握他们所达到的道德发展阶段,并根据其发展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柯尔伯格“把促进儿童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的一种目的”。[3]柯尔伯格还强调,道德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的重大影响。
3、价值澄清理论。拉斯认为,在当代社会多元化中,并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不主张传统道德教育课中的那一套说教式教育方法,他主张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接物。通过引发学生无忧无虑地表述内心活动,珍重自己的价值选择,并付诸行动,作为生活方式反复出现。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但不需教育者特别强制,让学生自主走上正确价值选择之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绝对中立。
4、政治社会化理论。伊斯顿认为政治社会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统治阶级通过传播政治文化,进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伊斯顿把政治社会化看作是个人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发展政治自我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理论所要分析研究的就是这个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机制和机构。他还提出,通过许多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实现政治文化的维护和发展,强调各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应当协调一致,发出共同的政治信息,稳定和发展社会政治生活。
二、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西方民主社会的所谓典范。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宣扬西方核心意识形态,培养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其主要内容包括:
1、爱国主义教育。美国的统治者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手段竭力宣扬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民主与自由,把美国的政治制度说成是理想的制度。美国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灌输“美国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强大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4]等观念。爱国主义教育具体渗透在对美国历史的教育中。美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著名史学家格尔达·勒内认为“没有历史,任何国家都不能享有合法的地位或唤起爱国热忱”,所以尽管美国的历史只有短短的200多年,但其教育内容却是丰富的,以大学成就教育为例,它讲述美国在短短二百年间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以证明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美国公民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好公民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各类学校普遍开设公民课,讲授美国宪法、政府结构、公务员制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公民的职责,强化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好公民就是要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的法律、履行美国法律规定的义务。
2、法制纪律教育。目前美国大部分州的法律都要求学校必须进行美国宪法教学,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的意识。美国政府明确要求16至18岁的学生要学习独立宣言、联邦宪法、人权宣言等内容,各级学校的各种法制教育一环扣一环。法制纪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说明美国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这是法制纪律教育的核心。与此同时,法制和纪律教育也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做出了规范。从表面来看,美国尽力宣传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似乎美国人的自由很少被约束。但实际上,美国有许多法规,如游行示威法、交通法、结社法等提出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政治要求和法律要求。学校也同样把这些限制民主自由的法规传授给学生,并被要求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高校一般都有严格的学生行为守则和违纪处理条例,教育管理同严格的行为约束相结合正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
3、道德品格教育。美国的道德教育和美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美国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集中体现了美国的主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它强调进行以社会行业准则为核心的个人品质教育以促进社会形成文明的精神风貌。就个人的品德修养而言,主要是教学生如何按照美国的政治、经济、道德规范做人。公民课认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至少应具备17种品德:自律;守信;诚实;利己但不损人;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遵守法律等。这些方面涵盖了个人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合格公民的道德要求。培养道德上成熟的人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另一个目标。所谓道德上的成熟是和美国社会的基本思想、基本价值观密切联系的。美国教育管理机构十分重视道德品质教育在培养合格美国公民中的作用。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承担政治责任。
4、权利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一贯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参加劳动、守法、纳税、投票、关心个人和家庭的事情而不要为着公众的利益去改善社会。美国人认为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民主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维护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公民责任和义务。美国部分学者认为要成为美国社会的合格公民就必须了解社会的有关准则,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任何个人和组织必须以它为行动准绳而不得违反;政治上采取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所以,作为一位美国公民首先就是要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否则就不能维护独立、平等和民主等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就不能履行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三、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与中国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其特殊性。但是,人性及做人的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因而在差异性中也就存在着共同性,借鉴美国学校公民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实际上,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正是想寻找在国家所允许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的道德价值准则。而我国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其关键环节还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5]
2、强化公民教育,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以知识掌握为导向,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从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公民意识的养成。学生可以在政治考试中得到很高的分数,但在生活中他可能是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传统政治课的知识化、工具化和科学化,把人的知识教育与精神构建相分离。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开展服务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服务学习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学习理论基础上,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它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使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服务学习的着眼点不仅试图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等。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适当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服务学习,注重实践锻炼,从多方面渗透公民意识,让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感。在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到服务与学生所学的知识相关以及社区的实际需要,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公民的方式思考问题。
4、改进教育方法,实现德育创新。美国的公民教育工作已基本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美国非常注重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教育的积极性,美国有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教育基地,定期举办重大的纪念日庆典活动,这些教育基地和庆典活动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启示我们,要加强社会大环境的改善,用良好的大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无意识化。同时,要增强教育主体的人格感召力,通过教育者的行为、道德、作风、知识去启迪和矫正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Margaret·Stimmann·Branson·TheRoleofCivicEducation[M]·AssociateDirectorCenterforCivicEducation,1998·
[2][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和教育[C]·姜文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公民教育;有效开展
一、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出台预示着对中学历史知识体系的又一突破。在该标准中首次对历史教育进行了公民教育的定位,而非专业教育定位,将历史教育的目标提升到了学生全方位人文素质培养的高度。
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历史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扩展,不在以为的讲历史,将过去的故事,而是以历史为立足点去探究其中的深沉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未来。历史是一面了解人类发展、朝代变更、反省人类行为的大镜子,它不仅是对过往事件的反应,更是对未来的预示。中学历史教育当中的公民教育就是将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对未来的思考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在中学历史教育当中,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不仅未来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更是对前人的教训与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发生的历史事实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公民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能够让历史教育变成一个真正的充满理性思考的学科的同时,增强其实践性。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公民教育现状
(一)中学历史教师对公民教育不够重视
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中学历史教师往往忽视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上,历史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授课中一切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标,重点讲考点,将公民教育只放在口头上,并未进行真正的实施。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将考试分数看成教学的唯一目的。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将历史教学重点放下教材知识点的教学上,例如,在对、民族独立这样章节的讲解时,将教学重点放在事件发生的时间、时间人物、历史意义这些“考点”上,对公民教育几乎不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学历史教师往往忽视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这种思想上的忽视使得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所获得的关于公民教育的信息几乎为零。教师在思想上的忽视直接导致学生对公民教育的不重视,往往中学读完了,也不清楚公民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二)教学方式死板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随处可见。为了应付考试,提高考试成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考试答案的背诵与记忆上,根本就没有对课堂中教授的知识进行彻底的理解,更谈不上公民教育了。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更多的时间是对历史课本的“朗读”,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为对历史的学习失去兴趣。
三、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展开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抓住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爱国思想
在中学历史教材当中有非常多的爱国英雄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无不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舍去自己,一心为国,让人动容。中学历史教科书当中典型案例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案例,抓住这些典型案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向学生灌输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正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说的,保家卫国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历史教师在教学当中抓住这些爱国典型案例向学生讲述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为了国家利益牺牲小我的精神,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爱国主义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上面挖掘生活中的公民教育
作为我国公民,都会享受很多公民权利同时还会承担很多公民义务。这些权利义务不只是在课本上面进行单纯的宣传,还要在实践中进行实践。在历史课堂教育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行一个权利夯实的教育。在选举历史课代表,在选举课堂任务分配人等一些活动中就可以考验这些权利。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挖掘出与当今学生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一些例子。以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教师可以就“言论自由”展开公民教育。
(三)开展课堂交流,增强师生公民话题互动
本人认为,公民思想教育虽然和实际联系的很紧密,但是必要的思想交流才能产生出更大的思想火花。教师不要一言堂,而是把更多公民的话题留给学生。公民的话题因为是比较崇高的,学生讨论起来会比较严肃以及比较认真,这样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奠定了基础。老师要把握好话题,话题既要和现实生活中公民权利义务相关,同时还要和相关的历史课程相关。教师一定要把握平衡点。话题一方面要有趣味性,另一方面还有悬疑性,最为关键的是,话题必须要有教育性。
参考文献:
[1]钟朝霞.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的研究[J].才智 2012(7)
[2]何海怡.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分析与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8)
[3]赵士才.谈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的教育途径[J].神州(下旬刊)2011(8)
所谓公民素养,也就是个体自动表现出来的公民所应具有的品性和能力。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公民素养的培育应该从儿童作为个体的人出发,而后形成社会责任,逐步养成国家意识。这就形成了我校实施公民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根据这三个维度,我们提出了“三爱三心”的“爱心”工程作为公民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三爱”是:珍爱自我,关爱他人,博爱社会;“三心”是:把信心留给自己,把诚心送给大家,把忠心献给祖国。“三爱三心”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构成了一个通俗易懂、易记易用的公民素养教育内容体系,为公民素养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根据《中华路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的要求,我们的校本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公民素养教育”展开,全面贯彻“知行合一,养成公民”的教育理念,一切都为学生“公民素养”的养成服务。我们将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分为“个性素养”和“公共素养”课程,两个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整体。
一、个性素养课程
个性素养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素养课程和生活素养课程两部分。
1.文化素养课程
我校力图养成的小学生公民素养,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色,融合了东西方现代文明的公民素养,因此,文化素养课程关注学生对中西文化精髓的理解,包括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文化素养两部分。
我校的传统文化素养课程是以琴、棋、书、画四大素养为主要内容,再加上富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武术和厨艺。学生每年从这六类传统文化素养课程中选修一类课程,并理解这一课程背后的文化。另外,学校还着力开展了“中华传统节日”系列活动,精选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六个富有文化蕴涵的传统节日作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活动主题,让学生熟悉中国人最为珍视的这六个节日以及节日背后丰富的文化蕴涵,为中华文化在下一代中的传承奠定基础。
现代公民应该是有活力、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文化人,他们应具备科学、法律、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素养。中华路小学的现代文化素养课程分为文学艺术、体育和科学课程。文学艺术课程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基本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通过开设课外阅读、管乐、合唱、绘画、民族舞蹈、编织等文学艺术课程,帮助小学生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形成对艺术的兴趣,发展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艺术素养,成长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趣、健全的人格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一个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我校开展了科技制作、思维训练、户外活动等课程,让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体育素养课程在培养学生体质、意志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开设了游泳、篮球、足球、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课程,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培养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
2.生活素养课程
公民素养教育的开展旨在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同时更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让学生学会创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快乐、积极、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生活素养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适应生活的能力,主要包括健康自护、自主学习和家务劳动三个方面的内容。健康自护意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健康成长的意识,形成自我保护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遇到突发意外时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应对。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也包括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自主看书、看报等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十分有益。家务劳动主要培养学生为家庭服务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逐步形成家庭服务的能力。
二、公共素养课程
公共素养课程主要分为“公民知识”和“公民行动”两类课程。
1.公民知识课程
公民知识课程主要包含公民绘本和交往礼仪这两方面的内容。我校的公民知识教育不是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小学生,而是把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常识制作成绘本,用生动形象的人物、场景,并配以幽默有趣的插图对话,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获取公民知识。交往礼仪主要通过修身课程进行训练。我们通过开设“修身课”,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社会应对等重要的社会素养,为未来的公民生活奠定基础。
2.公民行动课程
德育需要体验,公民教育更是如此。只有走出家门和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形成公民意识和能力,从而整体提升公民素养。公民行动课程尤为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学校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儿童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型塑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公民行动课程重视在实践中对小学生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包括社团活动、关注时事、公益活动、参政议政和国际交流五部分。
社团活动是公民行动课程的内容之一。学校通过学生社团的开展,如社团竞选、参与学校管理等行动,为学生提供了交往、合作的舞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提升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关注时事、每天读报看新闻是现代小公民应当养成的好习惯。我们利用朝会时间,开设“阅读天下”之类的“新闻短播”,组织学生读报纸,观看新闻节目片段;在班会等集体活动中召开“新闻会”,让学生当一当“新闻小主播”,讲一讲自己近期所关注的时事新闻,或根据新闻事件发表一下感想;在校园、教室开辟“新闻栏”,张贴一些重要新闻,让学生们能看到当天的国家大事。
我们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如慰问军烈属和孤寡老人、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和社区文体宣传活动等,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切实体验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血肉联系,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好准备。
参政议政活动也是公民行动课程的重要组成。学校主要通过“校园风纪队”、“学生议会”和“公共事务论坛”三种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团体管理的意识,让他们懂得无论在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应该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校园风纪队让学生在公共场所能做一个自觉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学生议会让学生成为当众发表看法时能做到落落大方、富有主见、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公共事务论坛让小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对不同观点、不同文化能够尊重和接纳,学会平等对待对方。
自上世纪30年代传媒素养教育在英国发端以来,迄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一种终身教育,而在我国至今尚未正式起步。开展该项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介宣传。从学校教育看,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和各中小学校大都未开展传媒素养课堂教育;而社会教育和媒介宣传方面也没有多大进展。笔者认为是以下因素影响了传媒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实施:
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人承认传媒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相当深刻的影响,然而只有少数人承认自己常常受到媒介的左右 ;许多人肯定传媒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因此拒绝接受传媒素养教育。开展传媒素养教育首先应从思想上予以重视,让大众了解媒介对所有人都会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我们应当思考反省而不是排斥抗拒。传媒素养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或接触媒介时间的累积而自动成长,长期接触媒介可能只强化一种狭窄的、不平衡的观点,具有良好传媒素养的人常会有多元且广博的视野,他们的媒介经验是成熟深刻的,所获得的快乐也更为持久。
认识上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传媒是罪魁祸首
以网络为例,人们在分析什么是引起网络道德问题的“罪魁祸首”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是网上纷繁复杂、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认为信息是造成网络道德下降的主要因素。事实上,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而已,一个人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在网络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素养,这一切和信息并无必然的联系。问题不仅在于媒介本身,更在于使用媒介的有思想意识的人。我们应通过开展传媒素养教育来提高人们运用媒介的能力,而不能因噎废食。
误区之二:青少年群体是唯一受教育对象
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每个人都是传媒素养教育的对象。在形形的有关传媒素养教育的文章中,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被视为最大的受教育群。我们不能忽视媒介对其他使用人群以及其他使用人群对青少年的影响。成人也应视为传媒素养教育的对象,这是因为:首先,成人也会通过网络等媒介,作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直接损害他人利益。其次,成人是媒介黄色垃圾的主要制造者,是他们为了谋取暴利,将信息不加选择地呈现在受众面前。第三,青少年时期自制力差,辨别能力不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地引导,特别是家庭成员和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传媒素养。
相对匮乏的教育资源的制约
教师资源的缺乏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同样制约着传媒素养教育的落实。我国不少高校没有新闻传播学专业,各中小学深谙传媒理论的教师更是几近于无,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条件亦非常有限,各种社会教育机构中掌握媒介理论者亦少之又少。而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符合要求的从事传媒素养教育的师资也并不现实。师资的缺乏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使得传媒素养教育的落实成为无源之水。
尽管有以上因素的存在,在我国开展传媒素养教育仍势在必行。在这方面,英、美、加拿大等国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大启发。这些经验可概括为9点:1.传媒素养是一个基层群众的运动,教师们需要首当其冲做开拓工作;2.)教育主管当局明确支持,老师们在课程中被要求教授传媒素养知识,有比较先进的课程设计;3.聘请能胜任培养该地区未来教师的工作人员,还要得到高等院校提供有关课程设置和长久顾问的支持;4.在学校进行的在职训练必须是强制执行的一部分;5.学校需要有在传媒素养教育方面有专长并且能建立沟通网络的顾问;6.与一定地区/国家相关的教科书和视频、音频材料必须要有使用价值;7.尽快建立一个援助机构,这种专业机构不应局限于学校,应该考虑到那些对传媒素养感兴趣的部门;8.必须有适合媒介研究特性的合适的评估工具;9.因为传媒素养包括多样的技能和专门知识,所以在老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介专家之间必须有合作关系。
当然,由于我国媒体与境外媒体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借鉴以上外来经验的同时,我国传媒素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寻找适合自身的路径。建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机制,提供传媒素养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施传媒素养教育并将此项教育大众化、终身化,就要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来统筹实施此项工作,如香港就有专门的传媒教育协会。建议由宣传部门负责发动,由新闻、文化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教育部门可多承担一些具体工作。当然,也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基金的支持来保障此项教育活动的开展。
第二,加强师资,培养有知识、经验和责任感的传媒素养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一是一个积极献计献策的顾问团,可由热心此项活动的专家学者组成;二是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需对其进行相关专业培训;三是学生家长,对其进行家庭普及型培训;四是一支由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组成的队伍。
第三,编写传媒教育大众化普及教材。建议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或由某些新闻院校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教授担负教材编写任务。这种教材应适合于向不同人群普及媒介知识,与新闻与传播院系的专业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通俗性和实用性。如果说专业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新闻与传播理念和训练学生掌握为社会与公众服务的媒体操作技能的话,那么,面向大众的传媒教育主要在于普及媒介知识,培养民众掌握和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劳动、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服务的能力。
第四,建设传媒素养教育的社会化网络。这一网络应是全面、立体而发达的,可以以学校为基础,同时吸收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参加,形成社会化的教育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此项工作。还可通过职工文化教育、业余社会教育和社区服务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普及性的媒介教育,使无论男女老幼,以及何种职业的群众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第五,开展传媒素养状况调查,倡导媒体形成自律联盟。要不断提高传媒素养教育的水平,检验传媒素养教育的成果,必须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新闻媒体报道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有必要形成媒体自律联盟 ;积极倡议大众传媒对此问题进行长期关注和充分报道,呼吁全社会重视传媒素养教育,形成全民支持的良好的氛围。
在采取以上步骤开展传媒素养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发挥新闻与传播院校的骨干作用。有条件的新闻与传播院校可以选择一两所中小学或一两家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先做些试点工作,再逐步推开。同时,还可在校内面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新闻与传播知识的选修课程和课外讲座,普及媒介知识。在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写方面,新闻与传播院校更可以多做些尝试。二是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对社会大众进行传媒素养教育。比如定期组织读者参观编辑部,播放有关媒体内容制作的电视节目,利用公益广告进行简单的媒体知识普及等等。媒体还可以与大学联手,开办有关传媒素养教育的知识讲座和讨论会。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组织一批专家学者撰写传媒素养教材,以小册子的形式,由公共部门,如工会、居委会发放,或者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座谈。
在信息时代,传媒是个人了解外在世界与人际沟通的重要渠道,要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必须能对传媒信息具备自主批判的能力,而非被传媒所操控,因此传媒素养教育应被视为信息时代的公民教育。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的传媒素养教育体系,加入到这一具有全球化趋势的教育活动中来,这对于人们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文化品位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 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北京,《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5期
② 约翰・庞杰特,于亚卓:《第二次浪潮:加拿大中学的媒体素养教育(二)》,《媒介研究》2004年第3期
③ 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正 文】
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彰显,而目前学术界对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许多教师和父母也对此缺乏深刻的理解。带着困惑和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肖川教授。
如果社会环境不良,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有良好的生命质量,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公民教育。
弓:您为什么认为今天要特别强调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和以往的相关教育有什么不同?
肖:我们常说的公民社会、自由社会、开放社会、法治社会、民主社会、和谐社会、多元社会,这些几乎都是同义词。建设一个公民社会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为了赢得美好未来所必须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就应该是一个公民社会。我们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就必须建立一个公民社会,舍此,别无他路。
教育作为人类关注自我延续和发展的一项实践活动,涉及两个基本问题——方向与方法。所谓方向,就是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为一个怎样的社会培养怎样的人。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为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为民主社会培养好公民。而方法更多的是将理想和信念化做实际行动的实践策略和操作程序。教育方法固然很重要,可教育的方向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方向错了,方法越好、越有效,就越有可能南辕北辙,越来越远离真正的目标。
社会的民主,不仅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它也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质量。因为民主可以使我们有更丰富的生活,更多的关切点。如果一个人不参与社会生活,就不会对它关注。当我们有更多参与、更多关注的时候,我们的社会生活才更加丰富。
弓:您说的现代社会,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历史阶段的划分?
肖:现代社会不是时间概念,是一个社会结构发展程度的体现。它是一个多元平等的社会。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是从传统的一元等级社会、专制社会向多元平等社会、民主社会的过渡。公民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人们的民主素养。
和公民相对的概念是臣民,公民的重要特征是自由平等和充分介入社会合作。所谓自由,是指公民有很多广泛的独立自主的选择。所谓社会合作,不是国家和个人这样直线的联系,而是中间有很多的社会组织。在公民社会中,我们都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通过这些社会组织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我们现在强调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感到生活美好。社会是我们的社会,我们都生长在社会当中。如果社会环境不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有良好的生命质量。所以,我们要特别强调公民教育。
弓:您谈到公民和臣民的区别,是不是说有了公民社会,就不存在臣民了?如果一个人不参与社会生活,没有公民的基本素养,这种人是不是叫臣民呢?
肖:臣民是在君主制社会中存在的。现在,我们建设公民社会,存在一些不合格的公民。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公民,而没有具备一名公民应有的素养和能力。尽管社会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是自由平等的,但能不能行使自己自由的权利,有没有能力介入社会合作则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强调公民教育,就是在建设公民社会中,希望人们都具备与民主政治体系相适应的知识、态度、价值观和社会合作能力。
在公民社会当中,法律上规定你是一个公民,但你是否具有公民的素养,是教育的问题。
公民教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基调、核心和灵魂
弓:公民素养的教育和我们常说的道德教育有什么关系?
肖:政治思想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目的是向学生灌输一些意识形态化的态度和立场。确切地讲,公民教育指国家或社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政策,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忠诚地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的教育。它包括以下目标: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获得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品格和能力;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兴趣,并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承担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弓:如果公民教育侧重民主参与的意识,那么涉及到社会公德的内容,是算公民教育,还是算我们常说的德育呢?公民教育同德育的异同何在呢?
肖:德育与公民教育是这样一个关系:在现代社会里,公民的素养是我们广义的德育的一个方面。我们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基于公民的理念。这种道德不是那种奴性的道德。公民教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基调、核心和灵魂。我们强调的道德应该是基于公民社会的一个基本能力。每一个学生要做合格的公民,首先要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并对公民身份有一个自我认同。
弓:在古代教育中,没有公民教育的概念,但是很注重人们品德的养成。我想,很多做人的品质并不以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我们怎么理解这一问题?
肖:人类生活不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确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时代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层面。孔子时代所讲的道德,有很强的等级性,而今天的社会则强调平等。所以今天的公民教育中既有一些永恒的要素,又要有时代的特征。
弓: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在古代需要具备一些品质,那时人没有很多参与的意识。历史发展到现在,作为个人,不仅要具备那些基本的道德,还要增添新的内容。
肖:公民教育更多强调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公民的权利、社会参与的能力。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国民严重地缺乏公民意识。公民意识中包括社会公共意识,这个社会是我们的社会,要有主人翁的意识。一个良好的公民懂得爱护社会的财富,减少使用一次性的物品。东西贵一点没有关系,不要过分讨价还价,钱在我兜里和在你兜里,并不导致实质性浪费。当然,价格的合理也是必要的。假如一个东西没有做到物尽其用的话,就会造成浪费。公民的素养就会包括这种公德意识。我们过去讲的道德,不是基于个人的自由、幸福和尊严,更多是对人外在的规范和要求甚至是强制,而没有真正着眼于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转贴于
弓:我看到国外的公民教育和我们的德育几乎是一样的,其中有您谈的参与社会的内容,也有很多个人修养的内容,似乎是把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结合在一起了。
肖:一个好的公民一定是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人,比如,坦诚、直率,乐于表达,就是一个公民的重要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有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社会的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地反映我们个人的需要。
公民素养不单纯是社会对人的要求,更是一个人受人欢迎和尊敬的重要品质。
弓:以前的德育忽视个人的尊严和自由。现在父母在教育孩子当中很注重孩子的自我发展和表现。于是有些人担心现在的孩子过分自我中心了。作为公民教育,要保障个人权利,又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我们如何在观念上平衡好发展自我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肖:所谓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强调公民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这包括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是合作的关系。过去我们总讲同志关系,这是有意识形态的意味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利益和诉求,严格讲不能称为“同志”,除非是同党。但是我们之间是可以合作的,可以互惠互利。在现代多元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等级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对话、商谈,达到共识。说得极端一些就是讨价还价,彼此妥协。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要顾及到别人的存在。所以,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合作的关系。
现如今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比较强,这与成长背景有关系,在家庭中受到了父母过多的关注和迁就。所以学校教育中要特别强调怎样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呢?就是要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广泛交往,特别要强调和同伴之间的交往。让他们自己直面冲突,并在学会解决冲突中成长。
弓:父母理解公民教育的概念,对孩子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父母可能会想,这些都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和个人无关。
肖:只有建设好的社会,有更完善的制度,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作为公民有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才能保证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如果社会不健全的话,绝大多数人的智慧和劳动就不能得到真正发挥和承认,社会财富的增加就会受到很大损害。
制度是哪里来的呢?是由人来制定的。作为现代公民,思考问题的角度不能仅仅是个人的生活,而要把个人的生活放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建立一个能够充分表达个人意志和自由的渠道,我们才能更多地感受到内心的舒畅。但是这种平台和管道是怎么来的呢?这是要靠整个社会来共同营造。但是,社会不是抽象地存在,是由每个具体的人构成的。这个社会建设得如何,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素养。所以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是必要的。
弓:从宏观上讲,社会好了,我们每个人才会好。但具体到每一个个体,并不完全是这样的。父母觉得孩子能上大学,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最重要。其他的事离我很遥远,我只关心孩子自身的发展。
肖:父母都会关注孩子的成长。但成长的内涵是什么?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关注公共福利,也是成长的重要内容。一个孩子如果能有效地表达内心的愿望,让别人乐于接受,这些可以让孩子更加受人欢迎和受人尊重。公民素养不单纯是社会对人的一种要求,而且是受人欢迎和受人尊重的一个重要品质。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有更加宽广的眼界和更加高远的境界,会更加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相反,过于狭隘只能使孩子变得眼光短浅、低级庸俗。
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孩子民主。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弓:您认为公民教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肖: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把公民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不够突显,鲜明。在发达国家,公民教育是一门必修课程。我们虽然有思想品德课,可公民意识反映得非常不够。今天的教育应该围绕公民素养来进行。其实所有的课程都能体现公民意识,只是折射的程度有所不同。语文、社会、历史这样的课能够体现得更多一些。比如,语文教材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就能体现出某种价值观。
弓:您觉得什么样的课文能比较好地体现公民教育的思想呢?
肖:比如小学四年级的课文《争吵》,是外国作家写的,描写的是父亲教导孩子学会自己面对冲突,解决冲突,赢得友谊的故事。在现代社会,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用什么方式解决冲突很重要。比如要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更多体谅,要学会放弃、妥协。民主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生活态度。比如言论自由,“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由于观念上的对立导致情感上的对立。
教材至少应该不违背公民教育的原则。学校生活要符合公民社会的规则。比如学生守则,不能是成人世界强加给孩子的,应该反映学生的想法,由他们自己制定规则。目前有些制定规则的方式不符合公民教育的理念,因为大多数是由教育机构制订的。我们要相信学生不仅有遵守规则的能力,也有制定规则的能力。比如很多游戏规则就是孩子自己制定的。当然教育就是一种价值引导。这种引导的基础是应该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接受。
弓:在家庭教育中有没有一些我们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却违反了公民教育的原则?
肖:我随便列举几方面的情况:第一,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采取欺瞒的态度。比如孩子问我从哪里来?很多父母不能实事求是地回答。这和公民教育是不相符的,公民要有知情权。其实,正确的观念是,任何问题我们都应该和孩子真实地交流。第二,在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时,父母大都不是鼓励孩子直面冲突,学会自己解决,而总是怂恿孩子告状。这样容易让孩子迷信强权。第三,孩子哭闹时,有的父母恐吓孩子,或者随意许诺。而当孩子停止哭闹后,父母又不兑现诺言。第四,有时孩子出现问题,父母总是把责任归于外界的因素,而不是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过失。这样很不利于培养孩子自我反思和责任承担的能力。
总之,民主的性格一定是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简单地说,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孩子民主的性格。因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弓:用公民教育的概念来表述乐于分享、勇于承担等品质,有的父母会说:我不了解公民教育,照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这些好品质,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公民教育的意义呢?
肖:我们过去对民主强调得很少,很多家庭存在家长制作风,孩子没有表达的权利。父母了解公民教育的意义可以增加他们行动的自觉性。有的父母个人素养比较高,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但他可能并不清楚这样的教育,对孩子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性。理论的价值在于对一种事物的描述和解释,当我们对它认识更深刻时,我们的行为会更自觉,也可能做得更好。
一、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关联性
(一)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素养维度
推明古训,唯有四字:实事求是。求真辨伪是历史学的基本态度,讲究“文直”、“实录”、“不隐恶”,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将历史学的治史精神纳入学生的素质培养领域。纵观高中历史课程,中国的“商鞅变法”,西方的马丁路德“民权运动”,无一不是历史语境中的真知践行,基于历史课程开展公民教育理念不仅是统一两者对真理的追求,还是促使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倚重向全体公民过渡的需要。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普通老百姓没有投身社会改造的权利,现代民主社会则视社会大众而非精英分子为社会革新的主体,主张人人心存对真理的敬畏之心,共同捍卫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道德维度
历史学的道德维度是善的维度,强调“扬善祛恶”,尽管历史时代与社会条件诸多不同,但人类的善恶判断始终一致,忠臣良将的美名千古流传,乱臣贼子的恶行遭万世唾骂,历史始终发挥着它赏善惩恶的终极功能。“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公民教育理念不仅借助历史与历史人物濡染社会大众的存善祛恶之心,还旨在推动古代“刑”观念向现代“法治”转变。高中历史课程“夏作禹刑”,“商作汤刑”,“周作九刑”,善恶赏罚以皇权为本位,公民教育理念推崇法治思想,即遵循在广大公民共同意志上形成的法律文本体系,解决公民生存权与刑罚权的冲突,保障社会扬善祛恶的根本理性,其在社会历史事件中反观法律的尊严与精神,有益于社会道德的真正成长。
(三)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情感维度
历史情感是建立在人类文明进程之上的高级情感,历史教育是容括人性与人文关怀的使命感教育,学生在历史学科中凭借公民身份感知世界与认识自己,正是这种将个体纳入整个历史长河的集体视野与情感归属,激发了学生对生命本身的热爱,生成公民社会的美好愿景,最终构建起公民在社会体系中的行为动机。高中历史课程和公民教育的整合,亦是促使公民的民族情感向世界意识转变,我国高中历史新课改明确指出:“历史教育必须将中国与世界发展相融合”,经济全球化促使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交互,“世界公民”应运而生,引导学生认识民族与世界的发展大局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高中历史公民教育理念的教学实践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公民素养培养
基于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素养维度,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树立学生投身社会改革的公民意识。一是利用历史语境的联想效益,展示公民责任。比如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士大夫形象,教师可以将古代知识分子鞠躬尽瘁的报国情怀与公民责任相联系,突出历史角色与公民角色的统一性。二是利用历史环境的类比效益,展示公民精神。比如教师可针对士大夫的职业属性与当代公民的职业属性进行辨析,梳理士大夫在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突显现代社会“在民”,人民可自由发挥社会职能的优越环境,促使学生正视身为公民“有身份无意识”的素养真空,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公民道德培养
基于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道德维度,高中历史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公民道德培养,建立学生的法制观念。一是明确现代法与古代法的根本不同,教师可基于古代《九章律》、《唐律》中的“皇权本位”,以及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契约关系”进行主题教学,强化学生“刑”观念与“法”观念的区别。二是向学生揭示法律维护社会道德的精神本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等历史素材,张海超“开胸验肺”、公民孙志刚之死等现实依据都可作为法律尊严的象征,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公平正义需要公民的实践完善。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公民情感培养
一、现代学校“公民教育”与政治生活的互动
学校“公民教育”的成效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进步密切相关。由于“公民教育”的思想、内容、形式与载体等关键要素受制于政治,所以政治生活的开放与包容能促进学校开展生动、活泼的“公民教育”。同时,学校的“公民教育”能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它通过树立人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社会意识和群体意识等,对政治生活发生反作用。
我国的“公民教育”从无到有,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私有财产受到更大的保护,人们的民利也获得更多的保障,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教育”蓬勃发展,既有效提高了人民的民利意识,又对建设公民社会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当下,“公民教育”理应有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学校的“公民教育”应努力帮助学生确立主人翁的地位,使他们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学校“公民教育”与国家意识重建
学校“公民教育”应树立学生正确的国家意识。因为,学生生活在国家之中。而国家通过意识形态、行政机构和公共场所等与公民的生活发生联系。国家需要人民献身,这既是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又是学校“公民教育”强调的内容。但随着现代政治科学的兴起与传播,国家逐渐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这就需要公民对国家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并具有反思与批判的意识。同时,学校“公民教育”一定要强调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与责任。
三、学校“公民教育”与社会生活重建
当下,学校“公民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生活决定学校“公民教育”的成效。例如,政府官员、富豪人士等优势阶层的行为对社会风气具有一定影响,对学校“公民教育”具有一定冲击。因此,学校应做到两点:一是正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并如实呈现给学生,以形成学生的社会批判意识;二是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生活的警戒心理,以便在不利的环境中坚守公民的道德素养。
四、学校“公民教育”与道德生活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