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23:46:42
导语:在航空工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本科教学;建构主义;航空维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25-02
《航空维修原理与技术》是我校航空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授这类专业性强、实践环节因客观条件受限不易开展的本科课程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别在当今一些社会思潮和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到了本科三年级后,普遍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兴趣,对本专业热爱程度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教学相长的良性课堂教学发展。本文从提高《航空维修原理与技术》教学质量着手,探究建构主义理论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后的又一发展,是目前比较盛行的一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也被称为结构主义,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并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建构中,从而获取知识。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重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灌输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以“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1.“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逆反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一种惯性思维,甚至一种语调,把原本完整的知识体系,分片讲解。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产生逆反心理而缺乏学习兴趣时,知识的完整性就会因为一两次的课堂学习情绪不高而断裂,以致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到学生后续的课堂学习效果。此外,对课本知识,缺乏有效的实例化手段,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造成知识严重脱离实践,以致产生不良循环,加重学生的学习逆反心理。
2.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维修这类课程在传统教学中一般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师口头讲授和多媒体技术,这种讲授式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不是主动地探索学习。实践教学则主要依赖教师现场操作演示,但对飞机维修这类的实践教学,受限于场地和经费,以及现场实施条件,这类教学很难开展,一般通过暑期的下厂实习进行补充。但由于在课程设计上,课堂教学与下厂实习往往不能配套实施,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脱节,严重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迁移能力。
3.传统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单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使得知识呈单一流向,由输送端即老师向接收端即学生单向输送,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以有效方式回流到老师这里,老师无法准确获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又无法提供更多的途径让老师可以传递知识,因此老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判标准又回到只能通过卷面考试的应试教育的老路上,这对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学生来说,通过考试俨然成为掌握本门课程的代名词,因此考前一周内画重点,考试前三天背答案,已经成为学生通过这类专业基础课程的不二法门。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探究专业课程教学应用与实践
1.创设情境。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情境学习环境,并且始终以教学目标为主进行情境教学。作者在准备《航空维修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程中发现,航空维修这类课程是很多航空类的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方向之一,且围绕航空维修开设有一系列的职业技能课程。相比之下《航空维修原理与技术》仅是作者所在院系航空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对航空维修这种强调实践和技能的课程,如何在缺乏实践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对其原理做出生动讲解,是作者在备课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
作者想起因专业爱好,早年看过由Cineflix公司制作的灾难纪录片空中浩劫(Air Crash Investigation),此节目主要介绍黑匣子发明之后所发生的重大航空事故,以模拟演出的方式,分别以乘客、机师、调查人员等不同视角,从起飞,一直到事故发生及调查为止,重现整个过程。这给作者在准备《航空维修原理与技术》的创设情境教学提供很好的启发和素材。因此,作者在备课过程中,收集了《空中浩劫》134集的相关影片视频,从中挑选出所有因维修技术实施不当,或维修管理失误等原因造成航空安全事故,并详细观看每一集影片,从中找出事故调查过程中的技术分析,并将课程中的相关理论与之对应,从维修原理与技术角度为影片提供一套技术旁白。在去年的教学过程中,播放从中精选的可以覆盖课程主要内容的影片,并在播放前给学生预设一些思考问题,播放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选出各组代表上台从技术和管理角度阐明事故原因和改进意见。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作者发现这种创设情境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得提升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知识迁移,知识建构。知识迁移是指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过程。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独立的视角,来认识和解决新生事物,最终使得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作者在备课中发现,《航空维修原理与技术》中的飞机结构维修技术这部分内容,与本专业中另外一门课程飞机装配技术有很多内在联系。飞机装配是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而飞机结构维修可看成是通过补强等方法,在局部实施飞机装配工艺。由于学生在前期已经上过飞机装配技术这门课程,因此,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飞机装配相关原理技术和工艺方法,让学生体会知识迁移的过程,将所学的不同课程进行知识组合,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建构。此外,在观看《空中浩劫》的相关影片中,作者也适时引入相关专业知识,让学生以专业性的视角来体会影片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发挥和水平的提高。
3.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以单一期末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知识建构,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冲突。基于作者在上述“创设情境”和“知识迁移”等教学设计和实践,作者对课程的考核形式也进行了设计改进,提出了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在情境教学环节,作者事先对影片中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抽取提炼,设计了随堂测试环节。《空中浩劫》一集影片时长在45分钟左右。除去片头和片尾,一般在35到40分钟,加上作者在过程中穿插的讲解讨论,一般一堂课可以完成一次情境教学,再利用第二节课,进行随堂测试。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一方面又形成了多样化考核的途径。此外,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作者设计3―4次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查阅阅读相关专业论文,结合“创设情境”和“知识迁移”等教学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再结合书面报告,产生另外一种考核途径。在学期结束的闭卷笔试试卷设计中,不限于教材书本的知识,而是融入了整个学期各个教学环节的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回顾,甚至会以脑海画面和情境回顾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再次构建。
四、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存在的弊端后,通过“创设情境”、“知识迁移”和“多样化的考核”等方式,将建构主义应用到《航空维修原理与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既保证课程知识有效地传授给了学生,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实践了知识迁移过程,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刚.奔走在迷津中的课程改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4).
[2]王辉.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促进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目的。因此,针对此目标,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均需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是针对机务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限定选修课,主要讲授民用航空工程管理的概念、方法与相关理论。而原针对普通本科学生开设的《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和考核不科学等问题,无法满足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在卓越计划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课程组教师的努力,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更新,更重要的是,利用调研等方法收集了大量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文件、资料及视频等,通过整理、制作了相关的教学案例,形成了该课程的教学资源库。
1 教学大纲的调整
课程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课程改革首先需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原《航空维修工程管理》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和考核不科学问题,此次教学改革,在充分调动课程组教师的积极性基础上,通过向各航空公司的维修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调研,尤其是特别重视各高级管理人员的问卷与谈话,这对案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有更加切入实际的工程实践参考背景。
该课程的重点应当是使学生掌握工程管理的各类相关文件的制订,并了解航空公司工程管理的组织架构与工程决策等相关内容。综合分析后,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一部分,航空维修管理简介及民航规章对工程管理的要求:简要介绍民用航空维修理论的发展与民用航空维修的发展趋势,介绍航空维修管理的组成,使学生了解工程管理在航空维修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重点讲解CCAR-121对工程管理的要求,说明CCAR-121与CCAR-145对于工程管理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说明FAA与EASA相关规章的要求;民航适航规章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因为在前期课程飞机适航管理中,学生已经有所了解,但是适航规章又是难点,在本门课程中,将适航规章的内容规定如何运用到航空维修工程管理中,是学生真正需要熟悉掌握的。
第二部分,维修理论:对于单一定时维修思想,重点分析其理论基础,使学生了解该思想在现代飞机维修管理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MSG-2原理的思想方法;重点掌握MSG-3的系统/动力装置分析、结构分析、区域分析及L/HIRF分析的方法;在现代维修思想中,MSG-3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以便制订管理当局、使用单位及制造厂家均能接受的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的详细内容将由使用单位、制造厂家和制造国管理当局的专家们共同制订。使用MSG-3方法,是为了确定初始预定维修要求,可用于制订航空器运行维修要求,确定所有预定维修工作和间隔以及这些要求的改进。在航空维修工程管理中,掌握MSG-3方法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某一系统、结构或者区域,将具体的实例引进,让学生主动去分析维修任务的内容,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比抽象地去说更具有实践性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工程管理相关文件:重点介绍工程管理的各类文件的颁发、作用,介绍S1000D与IETM技术。其中,S1000D与IETM技术本次大纲新增加内容。S1000D 是使用相互关联的模块化数据组织技术制作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的标准,其目的是解决数据重用和数据共享问题。IETM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ical Technical Manual. IETM)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技术手册,它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程序为载体描述传统的文字、表格、图像、工程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通过合适的平台将其以最优化的方式显示在电子屏幕上[2]。IETM是一种先进的维护保障手段,是技术手册的数字化表现方法。经实践证明,IETM在降低保障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设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现代比较先进的维修理念,更能够了解现在维修新技术的发展。
第四部分,可靠性管理:此部分的内容重点讲解可靠性方案的作用,并详细分析可靠性管理与工程管理的关系;可靠性方案是持续适航维修大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管理维修过程的一套规则和做法,其中包括对维修方案的管理,它将使用经验与建立起来的维修管理制度真实而可靠地联系起来,用以改进维修工作。在讲维修可靠性方案时,比较理论化,可以基于某航空公司的维修方案制定的案例,从维修方案改进工作的背景出发去教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工程管理中可靠性的实际意义。
第五部分,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维修决策与维修成本:使学生了解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了解维修决策的方法与影响维修成本的因素。让学生能够对航空公司的经济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了解航空公司在保障安全经营的同时,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2 教学方法的改变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航空维修工程管理》原来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课,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改革后,该课程组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视频、工程案例,采用大量的形象化教学的手段,如针对工程管理的意义,通过播放阿洛哈空难视频,使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刻理解工程管理在航空维修中的地位;在MSG-3中加强区域分析部分,对于为什么强调对于既有导线又有可燃物的区域检查问题,学生通过观看联合航空811空难视频很容易理解其中缘由。通过这些空难视频的观看,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其中的问题所在,并且印象深刻,更有利于探讨MSG-3中区域检查任务的问题。
对于航空公司工程管理的过程是通过对某公司的工程文件管理程序为实例进行讲解分析的。类似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实例,又如针对飞机结构设计思想中的破损安全设计结构,利用自己制作的虚拟飞机结构图进行教学,使得较难的课本内容能够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在课堂上极大地吸引学生兴趣。这种对于相关内容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加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外,针对航空公司工程管理的程序,以工程指令的颁发为主线,分析服务通告、适航指令的评估流程等工作,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3],将课程与工程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提前进入到机务工程师的角色里,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3 实验教学的加强
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航空维修工程管理的理念和维修管理的科学原理,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设置了实验课程。实验教学目的是在学习维修管理系统的基本职能、结构要素、持续适航、工程管理、质量保证和控制等原理基础上,获得组织和管理维修生产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应用的能力。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实验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航空维修中维修方案的制定流程,使学生掌握机务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作业所依据的维修工卡的编制,提升学生对现代维修理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航空维修企业中维修所使用的各类维修资料、手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基本概念、基本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互为依存,互为补充,共同组成《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的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实验和探索,更加有效的去学习工程管理知识。实验课程资料主要是波音737NG和空客A320的AMM手册以及相应的维护工卡。学生可以利用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特藏室的波音和空客的维护手册,了解维护手册的主要内容及章节编排方法,并利用波音和空客飞机的维护工卡,学习例行工作单卡的形式及其主要内容。本课程的实验报告成绩也会记入本门课成绩中。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于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强的课程,单凭一次期末考试很难做到全面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且不能启发学生的讨论。结合本课程特点,综合考虑调研的结果,确定该课程平时采用作业与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项目分组,可以研究民航适航规章,例如66部、121部、145部适航规章等。也可以研究维修文件,例如MPD(维修计划文件)、SB(服务通告)、AD(适航指令)、维修方案等。也可以分析MSG-3理论,例如系统/动力装置维修大纲、飞机结构维修大纲、区域检查大纲等。项目组可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去查阅资料进行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教师需安排适当时间,让各个项目组一起交流,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扩展他们的视野,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专业培养目的。这一部分成绩以及上述的实验报告成绩计划占期末总成绩的40%,期末的闭卷笔试成绩占60%,而且闭卷笔试的内容也是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隐藏人物》虽然反映的是美国载人航天事业这样的重大题材,但却没从金字塔顶尖儿的标杆人物着手讲一段恢弘的高大上故事,而是选择了隐藏在航天事业幕后的三位黑人女性作为影片主角,讲述了一个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小人物故事。这三位突破种族、性别等种种狭隘界限,实现梦想成就自我的伟大女性分别是:美国航天局和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女性航空工程师玛丽・杰克逊,美国航天局第一位非裔女性主管多罗西・沃恩,为美国载人和登月航天飞行以及航天飞机制造做出卓越贡献的女计算师凯瑟琳・约翰逊。
《隐藏人物》的故事梗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1962年,三位非裔美国数学家组成一个“小人物”智囊团,为宇航员成功绕地球轨道飞行做出了杰出贡献。影片用了127分钟讲述这三位女性凭借卓越的学识、品德和勇敢,战胜偏见、获得尊重、收获幸福并且推动人权事业的故事。观众们,尤其是广大女性观众会用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是一生来消化、反刍这个故事,感悟其中哲理。
影片中女主人公凯瑟琳・约翰逊(Katherine Johnson)生于1918年,幼年时就表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她10岁就完成了所有的中学数学课程,14岁高中毕业,18岁从西弗吉尼亚大学毕业。由于当时社会种族和性别的双重阻碍,她无法继续深造而当了家庭主妇,后来趁着美苏太空竞赛,NASA的前身NACA(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计算人员紧缺的时机,她凭借出类拔萃的数学成绩进入了大名鼎鼎的兰利研究中心,从一名底层“计算员”干起。第一名围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宇航员约翰・格伦(John Glenn)十分信任凯瑟琳的计算能力,甚至胜过信任还处于发展初期的计算机。1962年,格伦的水星计划“友谊7号”任务上天之前,他亲自找NASA指定凯瑟琳对轨道进行验算,从而成就了NASA的一段传奇。在约翰・格伦以后,绝大多数计算飞行轨道的工作都布置给了凯瑟琳所在的小组,凯瑟琳“人肉”计算了几乎所有的验算任务。另一名女主角,NASA第一个黑人主管罗西・沃恩则在电脑开始投入运用的时代,帮助她领导的计算员参与了编程的培训,推动了整个计算部门的革新。这些个案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当时的职场女性工作十分辛苦,薪水比男同事低很多,有色族裔职场女性更是受到双重歧视,除了承担不被重视和肯定的繁重工作之外,她们还要一点点挖去被世俗和传统堆起来的不公平之山―包括一遍遍扔掉桌子上“有色人种电脑”(Colored Computer)的标签。一名叫曼恩的女性但凡看到这类标签,就会把它默默收到包里,希望有一天这个歧视标签不再出现。在黑人会被要求让座给白人的五六十年代,这样的日常抗争需要莫大的勇气。
电影原作小说的作者谢特利的父亲曾在NASA工作过,因此他有幸接触了这些隐秘又伟大的女性们。作者在搜集这些女性的相关资料时,发现当时有成百甚至上千名女性在NASA工作,但很少有女性数学家和工程师能够有权利将自己的名字署名在发表的论文里,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规范之下,许多女性也在成家生子之后便放弃了工作―像汉密尔顿那样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的,不仅需要承受周围的议论,自己也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许多女性只在NASA呆了短短几年,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作者感慨道:“历史不仅是大人物书写的,也是个人在每天的日常行动堆积起来的。”当时尚有许许多多像凯瑟琳这样为NASA等其他国家重要部门工作的普通女性,她们是实实在在的“隐藏人物”,是一代女性发展进步的史诗,然而这些更多做着幕后工作的女性,却被历史选择性地遗忘了。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之下,凯瑟琳、罗西和玛丽并没有退缩,她们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不控诉、不暴力,而是淡定地用出类拔萃的才华让质疑者闭嘴,用真诚、努力和主动争取来的机会表现赢得大家的认可和信任,她们身体力行印证了一个真理―机遇和成功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身处逆境的时候,每个人都有遭遇差别待遇和歧视的时候,与其指责他人、咆哮愤怒、心灰意冷,与其自我否定、向畸形规则低头认输、与对手同流合污,不如坚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守住自己的初心,用成长和成绩让他们折服!
与强情节相得益彰的是该片具有超强感染力的几处玲珑细节,比如,验算关键时刻,“内急”的凯瑟琳被迫要绕行大半个NASA才能去上一个有色人种专用的厕所,她被主管哈里森先生训斥后当场发飚抗议,她的强烈控诉打动了主管大人,哈里森对所有人说:“不再有白人厕所!只有简单的旧厕所!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在美国航天局,我们的尿都是一样颜色的!”比如,凯瑟琳初遇未来的丈夫吉姆・约翰逊时,吉姆对于女性居然能在NASA计算中心工作这件事颇为震惊,凯瑟琳瞧出了他那点歧视女性的小心思,义正辞严纠正他:“我们不是穿裙子的女性,而是戴眼镜的女性。”比如,罗西靠着一系列的工作成功个案和不懈争取,领着她部门的娘子军昂首阔步走出备受歧视和差别待遇的西区,她们拿着争取来的新编程任务,带着自信、得意和胜利浩浩荡荡走向“明星”部门―计算机房,是电影中最“燃”的一幕、最激动人心的一刻!
没有一粒粒砂石聚沙成石,没有一滴滴水汇流成海,这个地球再浩瀚伟岸也不过是一堆焦土。同理,没有一个个平凡人物的默默努力,没有一个个隐藏人物的无闻付出,再著名的大人物也难以表现其光芒万丈和360度无死角的绝世美颜,
他考察、研究领域涉及我国多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曾发表《侗族歌唱习俗与多声部民歌》、《中国境内藏族民俗音乐考察研究》、《中国境内佤族民俗音乐考察研究》、《中国境内傣族民间音乐考察研究》、《藏族传统乐器》、《藏族宗教音乐初探》、《藏传佛教羌姆乐舞音乐考察研究》、《傣族乐器》、《佤族乐器》、《哈尼族传统音乐》、《溯本求源》、《藏族音乐的形态特征研究》、《藏族音乐的地域性特征与音乐色彩区研究》等论文百余篇。出版《藏族传统音乐集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2006年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走向边疆――田联韬民族音乐文论集》等著作。
作为作曲家,他的创作涉及多种体裁和多个民族音乐,代表作包括电影音乐:《孔雀公主》(傣族)、《火娃》(苗族)、《第三女神》(藏族)、《爬满青藤的木屋》(瑶族);电视音乐:电视连续剧《红岩》、电视片《非洲纪行》等;舞剧音乐:《凉山巨变》、《阿凡提的故事》;舞蹈音乐:《黄河之水天上来》、《茶花朵朵》、《织氆氇》、《送粮路上》、《康巴清泉》、《春满草原》、《拖拉机上雪山》、《红云》等,1997年应庆委会约请,创作大型舞蹈音乐《紫荆璀璨耀中华》,回归庆典活动中在香港红|剧场公演;器乐作品:钢琴曲《塔吉克舞曲》、《天山的节日》,小提琴曲《帕米尔随想》,大提琴曲《红河的孩子》、《喜玛拉雅随想曲》等;歌曲:《家家户户运粮忙》、《边疆,我可爱的家乡》、《我们为祖国建设边疆》、《格桑拉》、《在这里留下我美丽的梦》等。作为音乐教育家,在从事教学50多年间,他先后培养了许多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包括作曲及民族音乐学两种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外国留学生,共60余人。
在民族音乐学领域,有这样一位学者――樊祖荫教授称他“师先垂范,成就斐然”;和云峰教授称他“学高位师,身正为范”;杨民康教授称他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对于田先生的采访,笔者早已筹划多时,但鉴于多位前辈学者都曾执笔撰文,便迟迟没有行动。在何振京先生的推荐下,2015年2月12日,终于如愿采访到田先生,出乎意料的是,长达3个小时的对话内容,都是笔者在其他传记文章中从未看到过的,可见田先生学术经历之丰富……
1949年4月南京解放,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文艺新闻大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当时就读于中央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田联韬先生就是其中一员。5月,刚刚读完大学一年级的他便弃笔从戎。虽然喜爱音乐,却从未想过将长期从事音乐工作,而是期冀全国解放后再转回本行,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岂料,参军的选择就此改变了他一生的专业方向。
参军后不久,1949年冬,田先生作为第二野战军的文工团员随部队进军西南,来到重庆后,转业到地方,成为西南人民文工团的一员。事实上,他过去并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音乐教育,虽然由于爱好,有一台简陋的18个贝斯(bass)的手风琴,却没有从师学习过。在部队文工团,来自国立音乐院的战友们告诉他,这些贝斯是用来演奏和弦的。不知和弦为何物的他,将手风琴的后盖拆开,观察每个贝斯按键分别对应哪几个音,才明白大、小、属七等和弦的构成。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田先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手风琴的基本演奏技能。后来,全国撤销几个行政大区的建制,西南人民文工团转制为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他成为剧院独挡一面的手风琴演奏员。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组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政策宣传、慰问的中央访问团抵达重庆,旋即分成西康、云南、贵州三个分团,而北京来的手风琴演奏员只有两位,于是田联韬先生被借调,成为第三分团文艺组的演奏员,开始了长达7个多月的贵州之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报告总结了2012年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望了2013年中国教育发展形势。这里选取与大学相关的重点计划、热点变化和存留问题,大家可以了解到相关政策的来由和方向,相关专业的机遇和挑战。
计划
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重头戏“2011计划”
2011年4月,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成果,“2011计划”由此诞生。
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被认为是继“985”“211”计划之后,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出的具有合纵连横意义的重大计划。其宗旨是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与重大课题的联合攻关,通过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研、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
根据《关于组织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限量支持“具备重大机制体制改革基础,前期培育成效明显的协同创新中心”在35个以内,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的总数不超过20个,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总数不超过15个。
按政策,国家每年遴选出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经费、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这些中心将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事聘用管理制度、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考评机制,形成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等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的研发基地。例如,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学科与南开大学的化学学科均居高内高校首位,2012年5月,宣布组建“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的重大事务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以两校人员为主,吸纳政府和企业代表参与,将建成跻身国际前五位的化学化工学术重镇,进入国家“2011计划”。
系列“卓越计划”逐一实现
培养应用型人才一直是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随着我国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普通理工科院校也加入了这一培养行列。
2010年6月,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本科院校培养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被提上日程。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61所工科院校成为首批入选高校。2012年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等362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等95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加入卓越计划;同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262家企事业单位成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支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125所,改革试点项目178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业已启动,成立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教育部的“卓越计划”还包括“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
“卓越计划”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育部与国家测绘局联合实施“卓越计划”的内容就包括:1.企业及生产单位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及生产单位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2.教育部与国际测绘局联合制定测绘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照标准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测绘人才。3.在企事业单位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
与此同时启动的国家“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试点”,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为主转到以应用型为主,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将达到50%以上。我国从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比例从2008年的6%上升到2011年的30%,目前批准并设立专业学位硕士专业38种,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教学
“本科教学工程”打造批量项目
综合教育部批准实施的“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2011年及2012年建设项目有: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实施了180个本科专业认证试点项目;清华大学等53所高校实施校外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180个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北京大学等95所高校实施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建设215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具体名称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北京大学等109所高校实施163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实施精品视频公开课/共享课建设项目,建设45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8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目前精品资源共享课重点开展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2012年教育部投入8亿元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与支持教学改革工程,而地方所属院校的项目列入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的,原则上主要由地方财政或高校自筹经费支持。
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评选结果,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等30个中心入选;批准北京大学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等100个实验教学中心为“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业及创业教育的推广行动提速,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推动高校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
出台研究生国家奖励计划
2012年9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一奖励计划是继1999年设立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0年设立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之后,中央政府实施的针对研究生的重大改革措施。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每年10亿元,奖励4.5万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万名,硕士研究生3.5万名。奖励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万元。高校应将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情况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并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变化
深圳成为高教改革新特区
深圳正在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特区,率先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
创办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朱清时校长在校长寄语中写道:“南方科技大学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我们将探索‘去行政化’的、以追求学术卓越为主的管理模式,把学校真正建成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2011年,深圳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落实高校办学自,推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政府规章形式颁布实施《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首开专门针对特定高校的立法先河,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第一部“基本法”。2012年,南方科技大学获教育部批准建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采取考生高考成绩占60%、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考生高中阶段平时成绩占10%的计算方法确定考生总成绩。
深圳大学被广东省教育厅确立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高校。2011年,《深圳大学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总体方案》被列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人事改革的深入实施为核心,以民主管理为重点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学术主导、民主管理、教授治学、依法治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教育对外开放步伐加大
国家优先发展教育,2012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达到4%。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加快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国内一流高校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如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等。最新批准的8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由“985”“211”高校举办的项目22个。
国际化大学获批建设。2012年10月,第一所中美合作举办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在浦东陆家嘴宣告成立,致力于建设一所世界级、多元文化交融、文理学科兼容的研究型大学。作为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标志性项目,它同时也是中国“985”院校和美国一流大学首次合作办学的成果。此后,中美合作办学的另一所国际化大学——由昆山与美国杜克大学、武汉大学共同设立的昆山杜克大学在江苏昆山正式揭牌。昆山杜克大学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学生毕业后将直接授予杜克大学学位证书。由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Kean University)合作举办的温州肯恩大学,也获批开始建设。
珠三角的高等教育进一步对外开放。占地100公顷、投资27亿元人民币的香港大学深圳校区开工建设,将于2013年落成。香港大学深圳校区作为香港校区的延伸,不以分校形式另外招生,但由于空间增大,本科生规模特别是非本地生人数料可酌量增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在建设,并将于2013年招生。录取学生以内地生源为主,其中三成将为深圳学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民主方式管理学校,充分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开放的学术环境。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由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各委任8人组成,理事长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出任,拥有最终决策权。
问题
教学改革力度仍显不足
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单位进行综合性改革,建立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是2011年国家教改办重点推进的20个重大项目之一。从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到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到学院内部结构治理,清华大学理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等17所学院成为体制内高校教学综合改革的探路者。但到目前为止国家没有提供专项经费,完全依赖学校的建设经费,因而难以保障机制创新,试点学院改革进展未达预期。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要求“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目前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有别于校内教学体系的独立学院或实验班级,尝试“无专业”的学习;二是在现有教学体系内建构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新课程群。从实践效果来看,“重科研、轻教学”的大学教师评价、专业教育的学生职业需求等现实问题仍困扰着通识教育改革,在超越高校课程管理、专业建设、学院架构中的机制壁垒方面表现乏力。2012年,已办学七年的书院式复旦学院改制,复旦大学将教务处、本科招生办公室等并入新复旦学院。新复旦学院不再组织迎新工作,学籍、党团等工作也回归专业院系。
作为专业综合改革的有效参照标准,本科专业认证进展不彰。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实施的180个本科专业认证试点项目为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网站上的“专业认证及评估”栏目仍显示“开发中”。
就业压力逐渐突出
随着考研人数的增长,研究生扩招后的就业压力更趋突出。据江苏省教育厅的2012年秋季新学年新闻会消息,江苏省连续三年出现就业“倒挂”现象,2012年研究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1.31%,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88.77%,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40%。高层次毕业生就业观念不够务实,就业面不够宽以及毕业年龄约束、性别偏见均是原因。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亦有类似结果:2009~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与此同时,简单拿就业率来批评研究生教育的逻辑也受到质疑,因为本科生就业率虚假的情况比较普遍。但是,研究生就业的取向确实存在问题。根据武汉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白皮书》,事业单位成为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去向,31.61%的硕士生和81.10%的博士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此外,22.90%的硕士生流向国企,5.08%的博士选择政府机关,创业博士仅有2人。研究生在就业中的市场竞争力与进取心表现较为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