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7 05:36:18
导语:在演出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晚会主题名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元旦文艺汇演――暨“2008新年狂欢夜”。
2、晚会目标:欢迎新同学、融合师生情谊、展现华家池校区特色和华家池各学院的风采、扩大华家池校区学生会影响。
3、时间:2008年12月31日19:00—23:00。
4、地点:华家池校区邵逸夫体育馆。
5、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党工委、管委会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
6、承办单位:华家池校区学生会。
7、晚会筹备工作管理方式:阶段式管理和项目式管理相结合。
二、工作人员和项目组
8、工作人员
顾问:李友杭叶洪娒祝国群。
统筹组:华家池校区学生会主席团。
9、项目组:
(1)第一项目组:节目组
组长:翁翠许逸飞王超。
组员:。
组员:主席团助理、公关部。
任务:
a、确定晚会邀请的嘉宾并且及时送出请柬;
b、到校礼仪队确定礼仪队(人数待定);
c、物品购买及工作证制作:包括晚会小礼品及请柬、摄影大赛礼品等;
d、晚会当日准备好会场服务物品,如水杯、茶叶等,并接待好领导及老师。
e、联系媒体报道、记者、及摄影人员;
(5)第五项目组:舞台组
组长:季文静杨威。
组员:实践部、体育部两部部员。
任务:
a、监督并确保舞台的搭建及时及质量;
b、晚会期间舞台灯光设备、音箱设备的安装,化妆室、换衣间的选制。
(6)第六项目组:机动组
组长:虞喆达吴雪芬。
组员:学生会其他成员。
任务:晚会期间,负责会场纪律维持、会场后勤保障以及处理紧急情况。
组员:主席团助理、公关部。
任务:
a、确定晚会邀请的嘉宾并且及时送出请柬;。
b、到校礼仪队确定礼仪队(人数待定);
c、物品购买及工作证制作:包括晚会小礼品及请柬、摄影大赛礼品等;
d、晚会当日准备好会场服务物品,如水杯、茶叶等,并接待好领导及老师。
e、联系媒体报道、记者、及摄影人员;
(5)第五项目组:舞台组
组长:季文静杨威。
组员:实践部、体育部两部部员。
任务:
a、监督并确保舞台的搭建及时及质量;
b、晚会期间舞台灯光设备、音箱设备的安装,化妆室、换衣间的选制。
(6)第六项目组:机动组
组长:虞喆达吴雪芬。
一、眼袋是怎样形成的?
人的皮肤大约从30岁起开始老化,但不同人的皮肤老化速度也不一样。眼睑的皮肤最薄,又经常暴露在外,其老化状态最易被察觉及受到重视。随着人的老化,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和眦韧带等结构会逐渐松弛、变薄,加上重力作用,从而出现下睑皮肤松弛;进而由于眶隔脂肪脱垂呈袋状,致使外眼角下移、下眼睑缘与眼球分离,造成眼睑外翻。有些人还出现“倒睫”,形如“圆眼”。由于年龄性出现的眼袋往往占多数。还有些人由于家族遗传,出现眼袋常因眶隔脂肪过多或眼轮匝肌先天性肥厚所致,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年轻人。
二、眼袋祛除的最新方法:
近年,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根据下睑老化形成原因及其表现不同而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的手术方案。而目前许多医院采用传统的单
一切除眶隔脂肪及皮肤的手术方法,有些留下不必要的睑缘切口瘢痕,有些出现下睑外翻,有的在祛除眶隔脂肪后出现下睑凹陷,使病人出现新的畸形。而真
正脂肪增多者多见于年轻人,其皮肤弹性佳,眼轮匝肌力量好,只需去除脂肪而不必去除肌肉及皮肤。因此应针对不同的下睑老化表现,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1、单纯皮肤松弛型
特点多见于33~45岁的青壮年,下睑及外眦皮肤松弛,出现细小皱纹,但无局部眶隔脂肪突出。
建议:只需去除多余皮肤,不必破坏其他组织(眼轮匝肌及眶隔脂肪),这样可避免眶隔脂肪去除后出现凹陷及不必要的并发症,如眼球后出血而出现视力丧失等,以增加手术的安全度。
2、眼轮匝肌肥厚型
原因:遗传性因素所致。
特点:多见于20―32岁的年轻人,眼袋靠近下睑缘,呈弧形连续分布,但皮肤并不松弛。
建议:只需修薄眼轮匝肌即可,无须去除脂肪。
3、下眼睑轻中重度膨隆型
原因:主要是由于眶隔脂肪的先天过度发育所形成。
特点:下眼睑明显隆起,多见于中青年,以20―36年 龄段居多。
建议:选择结膜路径,从内路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由于其皮肤具有良好的弹性而收缩,不会出现皮肤松弛,并避免了皮肤外的切口瘢痕,创伤小,肿胀轻,术后五肿胀,手术更加安全。
4、下眼睑中重度膨隆同时伴下睑皮肤松弛型
原因:主要是皮肤、眼轮匝肌及眶隔松弛,造成眶隔脂肪由于重力作用脱垂所致。
特点: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严重者外眦韧带松弛,睑板外翻,出现睑球分离,并常伴有流泪现象。
建议:从睑缘切除多余皮肤,在去除脱垂的多余眶隔脂肪的同时收紧眶隔及眼轮匝肌。对下睑外翻者行外眦固定来矫正,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眼袋手术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只有临床经验丰富,并能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判断才能获得最佳的美,容效果,同时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临床观察,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脑部动脉会逐渐硬化,再加上长期高血压的影响,在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壁上就会出现米粒样大小和管壁变薄的瘤样扩张――微动脉瘤,这些微动脉瘤就像自行车内胎上的砂眼一样,给人体带来重重隐患。当血压因一时激动、用力或血液黏度过大等多种原因突然升高,超过瘤壁的承受力时,这些微动脉瘤就会突然破裂而发生脑出血。如果大面积的脑组织遭受损伤,患者会迅速陷入昏迷和半身不遂,甚至猝死。因此,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发病基础,由多种内外因素导致血压急剧升高是脑出血的发病诱因,一旦矛盾激化,就会发生脑出血。
要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和防病治病意识欠缺等原因,中青年人患高血压和由此所引发的脑出血病例明显增多,病情多较严重、预后多较差。
研究表明,当气温升高至33℃时,脑出血的危险性将明显上升,气温愈高危险性愈大。因为气温升高,人们出汗增多、血液变稠、血流阻力加大和心率加快,造成对脑部小动脉壁的压力增大;燥热的外界环境还会引起人们情绪不稳、烦躁不安;再加上老年人的口渴中枢对缺水的反应不够灵敏等,均会导致体力和精力下降,血压调控功能减弱,促使血压经常处于病发前的较高临界水平。若遭遇情绪激动,饮食、烟酒或体力活动稍有过度或不当等因素时,就会引发血压急剧上升,极易冲破微动脉瘤的瘤壁而引发脑出血。
由于脑出血的发病基础极为复杂,发病诱因又多种多样,造成脑出血发病的突然性、复杂性和严重性。在夏季,除应坚持平时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以外,尤其要注意做好下述防范工作:
一、适当调整药物
1.坚持服用降压药。特别是血压持续居高不下或波动较大者,更应严格遵照医嘱,加强血压检测,并根据血压变化和自身感受坚持服够降压药(千万不要随意漏服、停服或换服)。降压药以作用缓慢而长效者为好,以保证血压缓慢而平稳地下降到一个较安全的水平后,继续服药。同时也应注意不要一时服药过量或短时间内重复服药(特别是易忘事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以免引起血压一时下降过快过低,导致出现心、脑梗死。
2.服用利尿剂降压药要谨慎。因夏季出汗和电解质丢失较多,易发生低血钾症,因此在夏季最好尽量减少服用此类药物。
3.适量服用助眠药。由于受炎热气候的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往往欠佳,常易导致夜间血压升高而发病。必要时可根据睡眠障碍的特点,间断地加服一些不同药效和不易成瘾的助眠药物,以提高睡眠质量。
二、注意心理卫生
如保持心态平衡、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避免激动、生气、赌气、争吵和大喜大悲,过于激动的戏曲、电视、球赛和拳击宜少看或不看。
三、注意生活规律和劳逸结合
如注意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午睡习惯者尤应坚持),文体活动(特别是打麻将、打桥牌、打保龄球、跳舞、爬山、竞走、观看电视和上网等)力求适度和适量,保持大便通畅和勿使劲搬抬重物。
四、注意饮食安全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因一时饮酒、进食或抽烟过量而导致脑出血发病的实例时有所闻,故应力戒暴饮暴食、高糖高脂食物、酗酒劝酒和抽烟,同时不宜进食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和过浓的咖啡和茶等兴奋性饮料,但应多次少量地适量地饮水。
五、注意防暑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左右(因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时差差别较大,以当地的时间为准),阳光特别强,不要到户外活动,否则不但容易中暑,且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加强室内的降温措施和通风,室内外的温差不要太大(以8°C为最好)。从炎热的户外回家后不要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以免导致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和血压急剧升高。
冻伤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方案
冻伤事故是由于天气寒冷时工作人员室外作业或人员操作液氩、液氦、氮气等化学低温液体、气体而引起的人身冻伤事件。
事件类型分为两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公司所有从事使用和修理特殊气体管道的员工,在工作场所有人员发生冻伤事故时,承担对他人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发生冻伤时,承担对外人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二、模拟演练情况
一名一线作业人员在氩气罐区因长时间手扶低温管道照成冻伤。
三、演习的时间
演习时间定于2020年12月22日
四、预案应急救援小组
1、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
总指挥:陈大力
主要责任: a、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急救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急救工作。
副总指挥:李庆文
主要责任:a、组织应急急救工作;
b、协调各部门统一调度工作
c、负责调査、监测及急救方案的确定。
现场指挥:黄已芳
主要责任:a传达、联络各部门演练人员,负责交通救援线路的畅通及现场警戒。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事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
C、协调与当地医院、公安的沟通,负责演练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
2、各组职责:
(1)事故处理组:主要任务是确定救援方案组织人员车辆施救,抢救窒息人员。
(2)医疗救护组: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窒息人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警戒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疏导交通线路,对外联络告知现场发生的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记录演练全过程。
(4)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听从指挥部领导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练车辆的调派以及应急资金的及时供应。
各组人员组成
事故处理组:刘建军郑建成张旭东李刚
医疗救护组:洪洁尹茹
警戒联络组:刘伟李吉彪黄已芳
后勤保障组:马亮宋涛刘育红刘伟
五、演练程序
模拟事故:由李吉彪模拟作业人员冻伤
1、事故发生
作业人员发生冻伤事故。
2、处置过程
(1)、14时整熔炼班班长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上报。
(2)、14时03分管理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安全负责人黄已芳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数援。
(3)、首先事故处理组携带毛巾、热水、棉衣、联系工具,进入安全地点待命,立即进入现场抢救14时04分管现场人员将伤员解冻并等待医疗救护组施救。
(4)、14时06分现场警戒组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保护事故现场。
(5)、14时06分现场救护组立即携带急救药箱到演习现场,将冻伤人员安放于室内,进行初步抢救,检査窒息人员的脉搏、呼吸等,对有休克状况出现,需要施行人工呼吸的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进行人工呼吸,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将伤员领口解开,腰带放松,脱掉鞋,并注意保暖。口腔里若有尘土、血块、痰液、假牙等,应完全吸出或取出。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的下颌,垫高颈部,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进行人工呼吸。现场采用人工急救法,并解开窒息人员领口、腰带,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6、14时10分中人员缓慢苏醒。
7、14时11分演练结束。此次无人员受伤,重在抢救过程。
副总指挥李庆文向总指挥陈大力报告演练完毕,由总指挥作简单的演练总结,重在抢救过程。
六、救援设备及物质
担架一床、医箱一只、药品若干、毛巾、热水
七、注意事项
1、警戒联络组要认真详细记录演习的时间、汇报时间、人员伤情现场人员情况等。
2、后動保障组在演练的当天必须保证在之前把所有演习人员及物质运送到演练场所,应急资金和相关物质安排到位。
3、施救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施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部的命令,开展急救工作,施救结束后将所有人员带出事故现场到安全区域。
4、总指挥陈大力作完演练总结宣布演练结束后,所有演习人员撤出演习地点,恢复正常工作铁序。
通过此次演练使我们全体作业人更加清楚和明确应急预案的救援程序在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有序进行,为救援争取了时间,达到了练目的。
北京三吉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包头分公司
2020年12月21日
方 案 制 定(签名):
【关键词】基坑 塌方应急方案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某实验小学扩建工程位于某市实验小学校区内,其北侧为已建教学楼(地上4F),东侧为已建运动场和篮球场,南侧为已建幼儿园教学楼(地上3-4F),西侧为已建市政道路。扩建工程拟建1幢体艺楼(地上3F)和1幢教学楼(地上4F),整体设1层地下室。全部采用桩基础,设计±0.000标高为199.15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195.25m(-3.90m)。
该工程桩基础已施工完毕,地下室基坑开挖后因土质差(上部素填土、中部耕植土和下部粉质粘土),坡降陡(坡率约1:0.2~1:0.3),开挖深度约3.67-4.69m,且无支护,边坡土体工程特性较差,坑底出露地下水,因土体变形大,在基坑北面坡顶土体出现张拉裂缝,裂缝宽度一般为30-40mm,最大50-60mm,纵向延伸长度大于20m(见照片,附后)。
量监督站、监理公司、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一致同意由施工方按专家提议的紧急方案进行基坑边坡支护,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应急处理意见》及《会议纪要》附前。
二、周围环境及地层结构
在专家组带领下,设计人员下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设计调查,对北面基坑边坡附近的已建教学楼进行详细调查和了解:
①基坑北面坡顶与教学楼最近距离约2.0m,该教学楼为地上4F,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约2.20m,基础底下有厚1.7m的统砂石垫层且经过分层压实处理。
②基坑北面坡体出露地层分别为:①层素填土厚3.00m、①-2层耕植土厚0.50m、②-1粉质粘土厚3.60m。
③根据勘察资料,坑底以下地层为:②-2层粉砂厚1.63m、③层卵石厚≥5.0m。
④开挖后坑底标高约194.25m(-4.90m)。地下水位比较低,基坑底可见地下水位,但水量不大。布置一定数量的集水坑并用水泵抽排,使地下水水位保持在坑底下0.50m。
三、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以及设计现场调查,按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将场区浅部的地基土自上而下分别为:
①素填土:灰褐色、灰黄色,松散,湿。主要由卵砾石、碎石、砂砾、建筑垃圾等组成,局部为砼路面。厚度约3.0~4.2m。
①-2耕植土:灰褐色、灰色,软塑,湿。主要由粉土、粉砂、粘性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须,厚度约0.50m。
②-1粉质粘土:灰黄色、褐黄色,软塑,饱和,含少量铁锰氧化斑点,可见少量有机质,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无,韧性中等,混夹少量粉砂,局部砂质感觉较强。层厚3.44-3.68m。
②-2粉砂:灰色,灰青色,稍密,湿。主要以石英、长石等暗色矿物组成,混夹少量砾,均匀性差,偶夹少量粘性土。层厚1.25-1.63m。
③卵石:灰、灰黄色,中密-密实,湿。漂石含量约占5-15%,粒径以20-40cm为主,卵石含量约占40-50%,粒径以5-15cm为主,其余为圆砾及粘性土充填,级配较好,亚圆状,母岩成份主要以晶屑凝灰岩、石英砂岩等组成,野外钻探中偶有漏浆现象。层厚4.00-5.40m。
根据勘察报告结合本地经验,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列表如下:
主要土层力学参数一览表
四、应急处理方案
根据边坡出露的地层、坍塌发生的部位、周边环境结合地质勘察报告,经各方讨论一致采用如下应急措施:
①首先对裂缝部位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进行贯缝封堵,防止雨水渗入地下,造成边坡坍塌进一步发展;
②在基坑四周原裂缝部位及北面已建教学楼上设置若干变形监测点,每天进行变形监测并作好记录;
③对北面边坡坡顶10.0米范围内已堆放的砂石料、水泥搅拌机及钢管等建材和设备要立即清除,严禁坡顶超载。
④对基坑北面边坡全段和南面边坡西半段采用排桩+钢筋土钉+面层喷C20砼复合支护措施,详见橫断面图(附后)。
五、详细说明
①排桩施工前对坡面先进行修坡(清除大块砼或块卵石),尔后进行坡面喷砼(厚3-4mm),防止掉块。
②排桩选用18#工字钢,单根长6.0m,定位在地下室基础边线外300-500mm,单排沿坡脚纵向布置,间距500mm,就位后采用锤击或静压法垂直插入土层,嵌固深度约4.3m,坑底以上(悬臂段)长约1.7m,距桩顶约0.5m处隔排(间距1.0m)与钢筋土钉挷扎或电焊固定,钢筋土钉长3.0-5.0m。
③排桩打好后,沿基坑纵向用φ25钢筋上下二排采用点焊将排桩连接,φ25钢筋垂向间距约1.0m。
④桩顶与坡顶之间(高度约2.9m段)按1:0.40-1:0.50坡率放坡,坡顶下1.0m和2.0m处各加设一道锚钉(长1.5m),坡面喷C20 素砼、厚100mm,内配φ6@200×200钢筋网片,锚钉露头与面层钢筋采用弯钩连接。
六、结论
基坑北面应急方案在塌方之后第三日立即进行实施,应急方案使用的150根工字钢在两个工作日内顺利完成施工,由此可以证明在浅部地层主要为细粒土为主且地下水位不高的情况压入工字钢是可行。在之后的回访调查发现,经过应急方案处理后的北面基坑边坡,工字钢打入后,坡顶裂缝封闭后未发现有继续张开趋势,边坡稳定性良好,为后续其他地段的围护设计方案和地下室施工争取了时间,有效阻止了塌方事态的进一步发生。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一、演练目的
通过电厂厂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演练,使员工掌握电厂厂房发生火灾时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及灭火方式,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害。
二、演练预案种类或演练项目
厂房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演习;熟悉掌握消防水管的阀门控制;熟悉厂房火灾疏散路线;熟悉掌握气体灭火的手动操作。
三、计划演练时间
2021年06月16日10:30
四、演练地点和涉及设备范围
1、演练地点:电厂厂房
2、涉及设备范围:无
五、演练组织机构和参演人员
1. 演习导演:黄膺
2. 参演人员:全体电厂人员
3. 演习评价、记录:
六、演练方式(打“√”)
现场演练 桌面演练 专项演练 综合演练
七、演练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全体人员着工作服,戴安全帽。演练时注意安全,上、下楼梯时应有序进行。
八、演练主要步骤、流程
模拟1号机组盘柜内电缆着火,人员迅速撤离厂房。
1.中控室人员通过工业电视发现:有浓烟从1号机组盘柜内往外冒出,于是立即电告当班值长XXX,XXX冲进厂房查看,发现1号机组盘柜发生火灾,大火正迅速蔓延,浓烟滚滚,当即按下报警按钮,急速到中控室用扩音器告知大家火灾发生,发出火警疏散信号。
2.电厂现场负责人XXX立即启动厂房消防应急预案,马上组织人员疏散及自救行动。同时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告知电厂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并断开全厂对外联络所有线路开关,同时联系调度员,断开线路侧联系开关,保证应急灯使用正常。
3.当接到疏散命令时,现场全体人员按规定撤离路线有序迅速撤离至紧急集合点,途中人员须保持镇静,避免相互拥挤
4.电厂现场负责人XXX对照在场人员名单对已到紧急集合点的人员进行清点,电厂全体人员都撤离至安全地带。
5.消防救援队员到达后,迅速至厂房前消防栓接通消防水,对厂房进行喷水。待火势减少后,携带干粉灭火器,带上防毒面罩至厂房内对残火进行扑灭。
6.火势被完全扑灭,厂房消防应急演练圆满结束。
九、附表
1. 厂房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应准备的工具物资计划表
关键词:基础医学;科研能力;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R643.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2.005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2-0011-03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逐渐多样化,规模不断扩大,学科越发交叉,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亟需提升[1]。医学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符合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需求[2]。在新的科研形势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强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研究规划和实施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以及科研论文撰写的能力,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形成发展起来的[3-4]。在研究生教育期间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接受规范化的实验技能培训,进行系统的学术思维锻炼,将有利于顺利开展学术课题研究以及全面提升自身的科研素质,增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和服务广大群众的技能。本文将重点探讨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欠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研究生科研能力欠缺的原因
1.1研究生个体存在的问题
1.1.1在读本科实验课时,每次实验所需器材或仪器设备都是由实验技术人员或老师准备完善或老师使用仪器学生观看,实验中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步骤按部就班机械式加样,很少或几乎不去思考为什么选用这些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为什么加样顺序要这样安排,以及如何配制溶液、选购试剂盒和调试仪器设备。实验前准备工作不会参与,同时对实验内容没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更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操作相结合。
1.1.2大多数基础医学研究生本科为非医学专业或临床专业,研究生在个体上必然存在着素質差异,如对基本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储备不扎实、实验技能掌握不全面,对科学研究理解不透彻,缺乏常规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知识储备。
1.1.3部分研究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普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对自己从事的方向不感兴趣,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不能深刻理解,实验动手能力不强,也不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实验水平,不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缺乏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欠缺,不能建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
1.2实验室环境影响因素
1.2.1在科研实验阶段,一个课题组的研究生或相邻实验室的研究生往往墨守成规,只是在师兄师姐前期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稍加改善或直接借鉴,导致研究思路故步自封,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研究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进行深层次挖掘的能力[6]。
1.2.2大部分研究生实验步骤主要参考本课题组师兄师姐的记录,自己只记录实验结果,没有实验过程和条件,或者有过程无条件,记录不详,缺页少页,随意涂改,记录混乱,导致后期处理数据及样本整理的难度增大。不规范的实验记录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也体现了学生不严谨的科研习惯和实验室整体科研氛围的不浓厚。
1.2.3课题组没有形成良好的文献查阅及阅读的习惯,导致文献整理分析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对于新领域的了解,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匮乏。
2对策
2.1实验技能指导和培训对基础医学类研究生进行基本常规实验技能指导和培训,规范常规仪器设备使用流程。在研究生开题之前,对于分子克隆技术、PCR技术、蛋白质与核酸提取和分离技术、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蛋白质表达技术等常规实验由实验室专业人员对研究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进行系统的实验技能应用培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生经过基本常规实验技能指导和常规仪器设备的培训、以及经过自主的全面综合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的锻炼,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用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理论及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使用,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2.2定期举办技术讲座或交流如举办高效液相色谱、熒光定量PCR、流式细胞仪等大型仪器的技术讲座,让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各技术平台的功能及应用,提高平台设备的使用率,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是保证实验顺利开展的基础,是获得可靠且可重复实验结果的保障。研究生教育应是交流型教育,避免独自一人“闭门造车”,应多参与学术交流,多了解学术发展动向,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做出很好的成绩。
2.3规范研究生实验记录培训和管理实验记录参考标准规范化,从源头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促使研究生形成良好的科研实验记录习惯,完整详实的实验记录更是科学研究的保存档案,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管理。导师定期与研究生讨论实验进展,检查其实验记录,并仔细评阅,给予书面性的指导意见并监督改正。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实验记录评比,对评比结果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对评比结果不合格的学生督促整改,并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复审。实验记录是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过程的原始记录,是防止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方法。完整详实的实验记录是科学研究的保存档案,对科研人员理顺科研思路、发现学术问题、寻找科学规律、完成项目总结和申报科研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4加强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文献检索和学习,有助于全面了解本领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为自己设计科研课题和制定研究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和解答,定期组织研究生以PPT的形式做文献阅读汇报,并就文章的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作出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及组织能力,在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碰撞新的科研想法,激发科研思维。随着研究生阅读能力的增加,阅读量自然会逐渐加大,有利于科研视野的拓展以及综合科研素质的提高,为科研论文的写作夯实基础。
2.5举办学术讲座学术讲座内容可涉及不同学科,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本校教师讲授与其学科有关的知识或自己的研究课题,也可以由高年级的研究生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和感悟。另外,还可以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就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作前沿性的学术报告,与研究生进行近距离的学术交流和探讨,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
3结论
基础医学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医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教育,也是医学研究生全面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对于培养医学人才,促使我国医疗水平的长远发展具有特别深远意义。近年来,在加强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建设及各个分子、细胞、肿瘤、微生物等各个平台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针对目前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实践,在微生物实验室科学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通过上述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使研究生管理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微生物实验室为各级研究生及各个教研室教师科研项目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保证了各类项目的顺利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隧道 塌方冒顶 处理方案 工艺总结
中图分类号:U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057-02
云南省广砚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GZ75)衡阳~南宁~昆明公路滇镜中的一段,是交通部发展战略规划中“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公路系统中重点改造路段,也是云南省高等级公路网规划“三纵三横”、“九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设计全长73.92 km。第3合同段位于珠街镇,其中有一隧道,为双幅单向通行,双车道,隧道净宽10.25 m,单幅长1227 m。
1 工程地质概况
隧道段地貌属构造剥蚀中-低丘陵地貌单元,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标高相对高差270 m。地形坡度一般为25°~60°,山体顶部浑圆,山脊大部呈狭长、陡峭和狭长平缓状。根据目前已开挖出露的岩层,该隧道段岩层以弱风化石灰岩为主,局部地段含有绿泥钠长片岩和石英岩。勘察与设计结果表明,围岩大都为Ⅱ~Ⅳ级。除出口段右线洞口附近岩层为强风化的黑色碳质灰岩和塌方段为黄泥夹层与勘查设计情况不甚相符之外,其它地段岩层均与勘查设计相吻合。
2 塌方情况
该隧道某段原设计为Ⅲ级围岩。初期支护为:3 m长药卷锚杆,环向间距1 m、纵向间距1.2 m的格栅拱架,22 cm厚网喷混凝土。施工方式为全断面开挖,S3b复合式衬砌。原设计断面见图1。
在爆破开挖后掌子面处发现黄泥层并有渗水,拱顶靠右不时有少量塌落物,岩层为水平走向。中午黄泥层继续塌落,塌落速度加快,并有较大的渗水。在洞右方形成小型塌洞(Ⅰ),塌洞面积约1 m2左右(图2)。
在完成两榀格栅拱架的架设后,在架设第三榀格栅拱架时,发现后面已完成的初期支护混凝土出现裂纹,同时出现塌落物(软黄泥和石块,自掌子面超前小钢管间塌落),并且随着塌落物不断地增加裂纹也逐步增大。晚上开挖面开始出现大面积塌方,掌子面上方形成大的空洞(Ⅱ),如图2所示,落下的黄泥碎石土和石块。整个开挖面被塌方体覆盖,塌方体涌至YK166+352断面,塌腔高度约为5 m,塌腔纵向约为15 m。
3 塌方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以及塌方段对应地表调查和分析,造成本次塌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地质纵断面图来看,塌方段地表正位于两山峰之间的垭口处。而且隧道在此处埋深较浅,大约为30 m,地形陡峭。垭口处有一断层(F3)经过,位于垭口处的岩层受水平地应力作用挤压严重,致使岩石破碎,岩体内部节理裂隙被两侧地表冲积土所充填。同时,塌方发生时正值雨季,地表水丰富且沿垭口地势较低的破碎岩缝、节理裂隙中渗流。因此隧道洞内渗水较大,夹在岩石间的黄泥软弱夹层及其它松散岩体受渗水作用迅速软化,岩体抗剪强度大大降低,岩石间的摩擦力不能支撑上部岩体重量从而导致隧道拱顶围岩发生重力坍塌。(2)据现场调查及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计算,隧道塌方段实际围岩出露级别为Ⅴ级,与原设计的III~IV级围岩级别不相符。原全断面开挖方式已无法保证掌子面的临时稳定,已采用的初期支护方案也无法保证结构和施工安全。(3)对地质变化及塌方预兆未予足够重视,致使险情扩大。首先,在掌子面出现黄泥夹层时,应引起重视,加强初期支护;其次,在局部塌方时应及时密实回填塌腔;最后,在右洞发生塌方后,左洞施工应引起警惕,不应重复右洞塌方过程。
4 施工方案
为了防止塌方的进一步扩大,保证施工进度,根据隧道塌方现场实际情况,将隧道分为稳定段、塌方段和后继段三个区段,针对不同区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4.1 稳定段处理方案
稳定段是指隧道左、右洞内初期支护已按照原设计施作完毕、塌方后尚未发生变形破坏、而二次衬砌短时间内无法跟上的区段,该段处理的原则是“加强监测,二次衬砌快跟”。
(1)采用跳跃法施作二次衬砌,根据现场情况,以最快速度施作离塌方体最近的二次衬砌,以保证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区段的最终稳定和安全。(2)由于现场衬砌台车、挂布台车空间的要求及原施工工序的影响,仍有30 m左右长度范围的二次衬砌无法及时施作,对于该段以加强初期支护的监控量测为主,同时做好应急支撑方案的准备,一旦该段出现大变形情况将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3)靠近塌方体5~10 m的稳定初期支护段,处于塌方体影响范围内,短期内二次衬砌无法紧跟。为保证初期支护强度和后期施工安全,采取如下措施:在原喷混凝土内层增加间距为60 cm的18型工字钢拱架,待钢拱架安装完毕后采用小导管对围岩进行系统注浆加固。导管采用4.5 m长42注浆钢花管,按1.2 m×1.2 m梅花型布置。
4.2 塌方段处理方案
4.2.1 方案比选
(1)采用大管棚注浆加固。(2)采用小管棚注浆加固。
通过现场验证,考虑到施工的工艺,安全及快速,并且考虑节约成本。通过比选采用第二方法施工。
4.2.2 方案确定
经设计、业主、监理、施工方四主协商采用如下处理措施。
(1)对塌方体进行回填反压,保证塌体稳定和后期施工的安全。(2)对塌方体表面采用12 cm厚贫混凝土封闭,并完善掌子面处的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在掌子面处的汇集,保持该段干燥,避免由于积水浸泡导致该段围岩强度进一步降低。(3)采用环向间距40 cm、长度为12 m的超前小管棚贯穿坍塌体,以2°仰角打入拱部围岩,对塌方体进行注浆加固。小管棚材料采用外径83 mm、壁厚5 mm的热轧无缝钢管,注浆材料采用水灰比为1∶1的普通水泥浆液,同时外掺速凝剂。注浆机型号为FBY 50/70,注浆压力为0.5~1.5 MPa。管棚孔内采用M30水泥砂浆充填。待超前小管棚施工完后再对塌腔采用贫混凝土进行泵送回填。(4)采用双侧壁导洞法对坍塌体进行开挖以减少开挖断面面积。(5)在二次衬砌浇注之前,对剩余塌腔通过高压注浆回填密实。(6)塌方段采用S2c复合式衬砌进行支护。
通过现场实际操作,发现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对坍塌体扰动小,没有造成二次坍塌,初支后监控量测变形小,围岩稳定。
4.3 后继段处理方案
该段处理方案分两种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案。
(1)当塌方段治理完毕后,如果开挖掌子面处围岩恢复到原来较好状态,则继续按原设计进行施工。(2)当塌方段治理完毕后,开挖掌子面处围岩状态仍未变化,则以每30 m为一个单元,采用加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进行设计和施工。
5 施工体会与建议
通过坍方处理,笔者体会到。
坍方处理必须要找到发生坍方的原因。处理坍方必须安全、快速、施工难度小的情况下进行施工。隧道浅埋及冲沟地段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地质调查,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浅理地段隧道一定要注意防排水,以免地下水渗透影响岩土层及构造的力学性质,危及安全。对于地质较差的浅层、较破碎的地段施工一定要有施工预案,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徐茂辉,谢慧才.隧道混凝土密实度的雷达检测方法[J].科技资讯,2005(4).
[2] 贾刘强,邱建,王志杰.隧道围岩收敛量测的新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6(5).
[3] 何公社.基于位移反分析和安全预报要求的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J].安徽地质,2007(3).
关键词:咨询研究团队 新员工培训 学习工作化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新员工的培训都是人力资源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对于咨询研究团队来讲,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经过严格的招聘流程筛选出的优秀学生,如何能让他们顺利、快速地融入到新的工作,并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潜能,是一个组织的重要责任。
一、BCC部门团队特征分析
1.知识型团队
BCC部门属于知识性团队,非常强调自主学习和高效率的工作。因为知识本身的难以模仿性,所以新员工培训不可能像工厂那样,有非常清晰的标准操作流程可以参考,但也不能完全依靠新员工的自主学习,人力资源部有责任将新员工的进步水平都拉到平均值以上。
2.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团队
BCC部门有近百名员工,硕博以上学历占96%,平均年龄30岁。每年的招聘学校范围比较稳定,新员工80%以上都来自人大、南开、北师大、北大和对外经贸。新员工素质整齐优秀,这为培训工作提供了便利,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必须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设计新员工的培训方案,以确保其有效性。
3.项目为主的矩阵结构
BCC内部有6个处室,但处室的界限比较模糊,工作运行以项目组为单位,项目组规模从2人到15人不等,项目周期3个月到三年不等。所以,在这个矩阵结构中,必须注重发挥项目组长和老员工在培养新员工方面的作用。
4.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BCC有着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在工作过程中非常注重知识的共享。项目管理中都有对团队建设和员工培养的相关规定,项目负责人对这项工作也充分重视。这些都为新员工培训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
二、基于“学习工作化”的新员工培训方案设计
“学习工作化”,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学习过程并提升学习水平,打破学习与工作的严格界限,利用工作平台最大限度地扩大学习成果,并在后期工作中进行更加具体的应用。BCC基于“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为新员工设计了一整套培训方案,该培训方案持续时间为一整年。
1.目标
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满足BCC业务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度专业化的团队,使BC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持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新员工培训方案
(1)岗前集中培训。这是大部分机构实施新员工培训都会涉及的内容,BCC部门主要进行整体业务介绍、各业务模块介绍、智能管理模块介绍和入职前必备知识技能培训。
(2)识车培训。识车培训是BCC部门比较有特色的新员工培训内容,因为汽车和BCC的业务密切相关,一周的外出识车实践,配合识车指导对数据处理及报告写作工具的讲解,短短三周时间,就可以让新同事掌握基本工作流程。
(3)导师制。每个新员工入职后,BCC部门根据新员工的专业、兴趣方向、办公室等为其选择经验丰富的优秀员工或业务骨干作为固定导师,原则上采用一对一指导模式。除了业务上的指导,还要帮助制定新员工一年的学习、成长规划,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监督;另外,考虑到项目组的更换,新员工一年之内每进一个项目组,都会为其指定1名流动导师,指导新员工在项目组各项业务的开展。
(4)新员工成长卡片。人力资源部为每一名新员工制作新员工成长卡片,新员工在第一年内每参与一个项目、或每参与一项工作,都需填写成长卡片,由流动导师进行打分,人力资源部定期反馈。
3.培训考核
新员工培训考核时间设置在半年和一年,包括对工作软件使用技能的考核,也包括成长卡片的分数核定。每年都会进行“新人进步奖”的评选。
三、培训效果评估
根据连续三年新员工对培训方案的反馈,上述培训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员工满意度较高。该方案为新员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增强了新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总结与思考
新员工培训属于人力资源部的日常工作,但更应该是创新型的工作。本着为员工充分负责任的态度,只有不断思考和探索,才能制定出更有实效的培训方案。对于BCC部门而言,培训工作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所以每年都在做改进。比如,流动导师制就是为了实现与具体项目工作更好地结合,在固定导师制的基础上新增加的内容。
反观人力资源的其他工作,虽然很多看起来都是日常工作,甚至年年做、月月做、天天做,但恰恰这些工作更需要改进和创新,因为只要迅速改进,其成果便很快可以得到应用,从而能大大提升人力资源工作的效果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尹鸣.知识型团队及其建设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