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

时间:2022-10-06 03:15:04

导语:在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

第1篇

摘要本文解析了华兹华斯诗意理想的两个重要要素――“自然”和“孩童”,通过分析其倡导的“回归自然”和“复归孩童”的理念,阐释了诗人精神乐园的两种状态及两者的内在关系,并籍此激发我们对生命本真的思考。

关键词:华兹华斯 自然 孩童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威廉姆・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主要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19世纪前半叶英国下层社会人民生活的反映;对自然的描写;对英国诗歌发展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密切、更自觉。自然是人类的哺育者,也是人类的朋友和导师,人类不但和自然有着物质上的联系,而且也产生了精神的关系,自然使人们惊叹、赞美、恐怖……,自然迫使人类斗争,使人类在斗争中变得更勇敢、坚强、聪慧。诗人正是凭借这一理解,才向我们展现了他美轮美奂的精神伊甸园。在中国,华兹华斯在20世纪70年代被介绍为:“华兹华斯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在肯定永恒的绝对的‘神’的前提下,把诗的目的说成是赞美人性和自然,以及证明这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谋求人与神的契合。”“他一方面对社会现实妥协,另一方面又妄想历史开倒车,回到幻想的纯朴自然。”这一时期国内对他的诗歌和诗歌创作理论主要持否定批判态度。及至80年代,国内对这位杰出的诗人开始重新审视,给了他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到了90年代,学界开始将华兹华斯与我国的老子或陶渊明进行比较研究。虽然评价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华兹华斯主要讴歌了对自然和婴孩的情感,追述了自身从孩提到成熟诗人的心路历程。“自然”和“孩童”分别构筑了诗人诗意理想的两个重要要素。通过分析此二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本文得出结论:诗人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心中充满了恐惧、不安、焦躁,希冀在美丽和谐的大自然和天真永恒的儿童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这一主题仍有一定积极意义。

一 “自然”――诗人一切的一切

华兹华斯因其大量咏颂自然的诗歌而被人们称为“大自然祭司”,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到了痴狂的程度。他对自然的描写不单局限于自然景物本身,更着力渲染的是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心目中甜美的感受和愉悦的体验。他用心灵去抚摸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去聆听自然中的天籁之音,去凝视自然中曼妙无比的景象。大自然是他创作的源泉,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通过诗人的心灵进入其诗意世界,幻化成一种印象、一种向往。诗人由衷地说道:“自然对于我是一切中的一切”。华兹华斯认为与自然朝夕相处有益于人们道德水平的增长。农民自幼生活在山谷、河流、田野之间,因此成长得纯朴、勇敢、坚毅。在城市里,当人们无法逃避人欲横流的丑恶社会时,如果偶尔回顾一下过去所看过的瀑布、森林、山峦、湖泊,回想一下自己在它们面前凝神时的心情,就可以重新得到斗争下去的勇气。这种从自然中寻找力量、美感、和智慧的要求,是促使华兹华斯描写自然的动力。在华兹华斯的心目中,自然意味着美丽的乡村,乡村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认为乡村是一个快乐和谐的世界,这里处处美丽幸福。相反在城市里,“无尽无休的社会交往消磨了人的精力和才能,损害了人心感受印象的灵感,”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不和谐的,人远离大自然,变得无根所依。

由此,诗人在他的诗意世界里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渴望之情,他的诗歌充满了自然的魅力和田园生活的惬意,美丽的大自然在诗人心目中成了精神乐园和理想王国。投进大自然的怀抱,诗人一方面窥见了普通的花鸟草虫,听到了鸟儿动听的鸣唱,由此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表达了他对这些事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例如在《致布谷鸟》中,诗人静卧在山谷中,静听早春的布谷鸟的啼声,仿佛觉得布谷不再是一只鸟,而化成一个无形的“声音”,一个徘徊飘荡的声音,这声音既出现在身边,又仿佛回荡在远处。这声音勾起了诗人对儿时的回忆,在孩提时代,他总是被那从四面传来的呼唤声所吸引,但却不见它的踪影。布谷鸟的啼声让诗人产生幻觉,仿佛天地忽然变成了仙境,自己又一次体验到童年的天真和欢乐。对华兹华斯来说,自然界中这些寻常的草木鸟虫好似亲密无间的朋友,和诗人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陶冶了诗人的情操,净化了诗人的灵魂,在这里他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塑造了诗人的灵魂,使他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成为大自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他成为一名成熟的诗人时,大自然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湖水,蔚蓝的天空,皎洁的月光,飘浮的白云在他眼里变得更加美丽诱人,并成为诗人诗歌创作的源泉。

华兹华斯在《咏水仙》这首诗中描述了他的精神历程。诗人居住在他“不可理解的世界”中,寻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朋友,倍感孤独,寂寞,漫无目的。于是“独自漫步,像山谷上空/ 独自飘游的一朵云霓,/蓦然举目,望见一丛/金黄的水仙,缤纷茂密,/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正随风摇曳,舞姿潇洒……。”诗人顿足凝望,立即被眼前的这番景色所迷住,孤独,寂寞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心中那种甜美的感受。这舞姿婆娑的金黄色的水仙花进入诗人的视觉,传递着温柔,友善,深入诗人的心灵深处,与诗人进行着心与心的交融,两者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水仙花如天上的星星,在闪烁。它们似乎是动的,沿着弯曲的海岸线向前方伸展。诗人为有这样的旅伴而欢欣鼓舞、欢呼雀跃。在诗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美妙的表现。但是欢快的水仙并不能时时伴随诗人身边,诗人离开了水仙,心中不时冒出孤独寂寞的情绪。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对世界的感受:那高傲、纯洁的心灵在现实世界只能郁郁寡欢。当然,诗人脑海深处不时会浮现出水仙那美妙的景象,这时的诗人会情绪振奋、欢欣鼓舞。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同时带着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可以说诗人的一生只在自然中找到了寄托。而那平静、欢欣的水仙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在诗中,诗人的心灵和水仙的景象融合了。这首诗虽然是咏水仙,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抒发和感情的外化。对诗人而言,此时的水仙花不再是一簇普通的植物,而变成了诗人亲密无间,知心的朋友。而诗人呢,在孤独寂寞时,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生命中永恒的契机。这里的一切处处充满了和谐,花和风,花和水,花和云等之间营造了一种和谐幸福的氛围。这种氛围感染了诗人,使诗人内心涌起一种甜美、愉悦的感受,体验着欢欣与鼓舞。水仙花――自然的化身在他眼里富有灵性与活力,医治了他孤独的心灵,给了他精神动力。此时的诗人在精神上飘游于山谷上空,大自然变成了他的精神归宿和乐园。

二 童年――生命本真之所在

华兹华斯诗意理想的另一要素是其“孩童”情怀,他对大自然的挚爱,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对童稚的迷恋和尊崇而流露的。他内心深处的孩童就像高山上的白雪,圣洁无暇。童年是社会腐蚀前的纯真状态,是人性完美的象征。正因如此,诗人才会踏破铁鞋去寻觅杜鹃鸟的踪迹,去聆听那神奇的叫声,直到召回那魂牵梦绕的童年(To the Cuckoo)。孩童是想象的天使,真理的体现,他们和大自然没有距离。他们用直观的方法去感知真理,感知自然之真谛。他们没有成人的所谓分析和智慧,童年是幸福而快乐的,因而是永恒的。像追求回归自然一样,诗人同样视童年为其精神乐园,因为童年代表了天性。在《致彩虹》中,诗人由衷地写道:“孩童是成人之父,希望在我的岁月里贯穿着对天性的虔诚。”“孩童是成人之父”看似有悖常理,但它恰恰是诗人对童真的眷恋与追求的表白,亦即对自然虔诚的爱的宣言。

诗人复归孩童的理念在长诗《永生的信息》中得到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在这首长诗中,诗人明确提出了“灵魂前存在”这一理念,他认为,人的灵魂始于出生之前,是上帝在天国的恩赐,在孩童时期,人类的精神沐浴在天国的明辉中,一切是那样得纯洁、和谐与美丽。但随着儿童渐渐长大,圣洁的明辉也逐渐远去,人类的灵魂开始被世俗的杂念所侵蚀,最后明辉尽失,童真不在。因此,在他看来,童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年华,儿时的华兹华斯与大自然建立了亲密而和谐的关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尽情地嬉笑玩耍,童年有不尽的欢乐和幸福。童年的他与大自然的亲和关系为他日后成为“大自然的歌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儿时的回忆成为他诗歌的创作源泉。华兹华斯把自然作为其心灵的归依,童心架起了他通向心灵伊甸园的桥梁。诗人认为,童心一旦失去,人就没了参悟自然的能力,而一旦失去这种能力,热情就会泯灭,心灵也就得不到抚慰。正是由于他对自然和孩童有如此的参悟,他才在童心中寻觅到了“真”,在自然中找到了“诚”。这二者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

诗人在《我们是七个》(We are Seven)这首小诗中为我们展示了他对童真的崇拜与向往。诗的大意是一位生命力旺盛,呼吸轻快,四肢充满活力的孩童,固执地认为他们有兄妹七个,而事实是其中的两个已经死去。很显然,依理性社会成人的智慧和分析方法他们只有五个兄妹,而女孩则固执地重复“我们有兄妹七个”,诗人被眼前这位充满活力,天真烂漫的女孩违背常理的回答所震慑。这位女孩尚未涉入成人世界,不知道“生”和“死”的概念,因为他们是用直觉和感情来判断周围的事物,一兄一姐生时与她情同手足,死后他们虽阴阳两隔,但墓地离家仅数步之遥,她仍与他们日日相依相伴,欢度着美好时光。虽然他们的身躯相离,但他们的心灵却是相通的,自然,他们两个不该从七个兄妹中消失,是永恒的。诗人被眼前的女孩所打动,精神得到升华。这首诗间接地反映了诗人对儿童世界所充满的天真,活力,永恒的渴求及对成人混浊的理性社会的反感。

从以上对华兹华斯诗意理想中所展示的诗人对自然和孩童的喜爱和拜敬的分析和阐释,可见“回归自然”是诗人精神追求的目的。即:追求精神乐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回归孩童”则是诗人达到精神乐园的手段和方式。即:只有转向了过去欢乐永恒的童年,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因为只有那些“最初的感情和最早的回忆”是任何力量无法摧毁的。故此,无论在他想象的诗意世界里,还是在他晚年的隐居生活中,均表现了诗人所渴求的精神乐园,以摆脱由于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他内心深处所引起的恐慌,紧张和不安,并通过诗歌重新选择希望和永生。正可谓是一种“竞争,争论,斗争的声音,”是代表诗人所处时代的人“挑战占统治地位的现代价值观念”,是诗人对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的积极思考和探究, 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这种对生命本真的执着追求精神,即使对我们生活在现代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来说,也值得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从中悟出些什么。

参考文献:

[1] 傅修庭:《关于华兹华斯几种评价的思考》,《上饶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

[2] 北大西语系资料组编:《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3] 郑敏:《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再评价》,《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4] 葛桂录:《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于华兹华斯中的复归婴孩观念比较》,《南京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5] Standford,Muriel and Drek Stanford,eds.Tribute to Wordsworth: a miscellany of opinion for the centenary of the poet’s death[C]N.Y.:Kennikat Pr.,1950.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水仙花 大自然 精神抚慰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74-01

一、创作背景

华兹华斯出生于1771年,他最重要的作品都发表于1797年到1807年之间。华兹华斯被认为是英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抒情歌谣集》的发表标志着英国进入到了浪漫主义新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人们都在按照华兹华斯的方式去创作诗歌。那些浪漫主义时期桀骜不驯的杰出人物,即便是看不起他的浪漫主义三杰也不得不承认华兹华斯在诗坛上的地位。年轻的他才华横溢,引领时代潮流。正是华兹华斯让普通人们的生活成为了诗歌最重要的主题。华兹华斯拒绝描写空泛的神话题材、英雄史诗。他提出普通人的生活才是诗人应该歌颂的,并且诗人应该使用普通人能看得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30年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潮流派。其基本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崇尚大自然,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相对立;重视民间文学;艺术上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诗歌赏析

和其他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一样,华兹华斯的个人性格和诗歌本身都深深地受他自己对大自然热爱的影响。他被称为大自然的祭司,由此可见,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华兹华斯一直生活在英国风景优美的湖区,领略着湖区秀美的风光。他和柯勒律治、骚塞一起被称为“湖畔诗人三人组”,他们一起赞美湖畔的平静生活、美丽景色。不过这种平静的生活所带来的灵感并未能获得另一个杰出三人组的认同。年轻气盛的“浪漫主义三杰”不喜欢华兹华斯的保守、成熟和平淡,他们希望华兹华斯这位前辈能和他们一起冲锋陷阵。

《水仙花》全诗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写景和抒情。诗的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格调显得低沉忧郁。诗人一方面竭力捕捉回忆的渺茫信息,另一方面又觉得独自漂游,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大自然所赋予的美景。他把自己比做一朵流云,随意飘荡,富有想象的诗句暗示诗人有一种排遣孤独、向往自由的心情。在他的回忆中,水仙花缤纷茂密,如繁星点点在微风中轻盈飘舞。

《水仙花》同样是一部描写大自然的作品。诗人用他那纯净、朴实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这个世界大概就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国,或者就是他生活的湖畔。在那儿,我们可以看到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水仙花随着湖畔的微风静静地荡漾。高高的白云下面,山谷深处,那一片片的水仙花突然不知道从哪里跳了出来,跳入诗人的眼帘,也跳到了诗人的心里,深深地扎着根。这是诗歌第一节展现给我们的画面。诗人仿佛赋予了我们一双可以穿越时空的慧眼,可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地看到那颤动的花枝,波浪般向我们涌来。诗歌的第二节进一步描写这些如繁星般点缀在星空的水仙花,那湖畔也成了花的海洋,又像是闪烁着星星的银河吸引着诗人的目光。水仙花们在这海洋中,在这银河里舞动着,跳跃着,像一群可爱活泼的精灵。诗人的心完全被这群美丽的精灵所吸引。

如果说诗歌的第一、二节是描写美丽的水仙花以及湖畔的风景,那么在第三节作者把这水仙花的美进行了升华。那美已经不是平凡的美,而是超凡脱俗的美,是精神的美,充实的美。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欢跳,但都比不上这水仙花的舞蹈,那样轻灵,那样无拘无束。诗人已经把她当成了人生的伴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诗歌第三节的最后把这种快乐上升到了精神层次。诗人久久地凝视却没有领悟到这美和这快乐带给我的精神至宝。诗人华兹华斯在现实中的一切不如意到此刻似乎都烟消云散一般不见踪迹。那保守派的冷眼,那激进派的嘲笑,还有那些政敌的攻讦,这一切都消散在水仙花那优美的舞蹈当中。水仙花第一次抚慰着诗人孤独的灵魂。在这一节中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感受,有欢乐也有平和。诗人运用了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水仙花的亲近,这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一大特点。他把自己比做一片漂泊的浮云,诗人在这一大片水仙花上俯视着它们。此外,诗人还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

三、结论

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在诗中强调了回忆过去的重要意义,抚慰我们灵魂的水仙花也是活在诗人的记忆里,没有这些宝贵的记忆,水仙花只能暂时开放,只能抚慰一时的灵魂,而不像现在这样时刻在抚慰着诗人。诗人希望自己内心的孤独能和水仙花一起跳着快乐的舞蹈。这孤独已经不再是孤独。

【参考文献】

[1]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第3篇

关键词:玄学;陶渊明;诗歌;文学;创作;化身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是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作为一种本体之学,对魏晋六朝的文学观念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玄学影响到魏晋士人的人生理想、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进而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是一个偏安的王朝,山河破碎,最高统治者以及士大夫们难以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而玄学的崇无清虚的要旨与社会的精神需要恰好吻合,故东晋一代,玄学大畅其风。玄学与文学多方位交互渗透,甚或达到水融之境。在玄学思潮占主流的大背景下,陶渊明不可能不受玄学的影响,在他的诗文中,到处可以见到玄学影响的痕迹,但这种痕迹不像其他玄W家平典似道德论的说教,而是一种如水中之盐、花中之蜜的别样的玄学之美。陶诗语淡情深,与自然浑然天成,其中透露着玄学中的“自然”之思,处处与玄理暗合,相得益彰。陶渊明的作品是魏晋玄学渗入文学之中所结出的硕果。可以说陶渊明即是“自然”和“真”之玄学的化身,即所谓的“真人”。他的作品也以全新的方式诠释了玄学的要义。

陶渊明诗歌大部分内容围绕乡村生活,充满玄学之美和田园气息。

陶诗所写内容皆是最平常的乡村之事,但在平常的景物中,却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内涵,具有空灵的意境,充满着田园气息。如《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的住所虽然建在喧闹的环境中,却察觉不到车马的喧哗,这表明他的内心是恬忍隐退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这里体现了作者所强调的归隐是心灵的归隐而非身体的归隐,以及对争名夺利的世界的冷漠的态度。紧接着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飞鸟呼朋引伴而归,大自然的一切显得那么有生机,此时诗人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自然界与人的心界此刻达到了“和谐”之美,即所谓的“真意”。而对这种“真意”却“欲辩已忘言”。从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对玄学中“言意”之辨的态度,这正是老庄思想所说的“得意忘言”含义之体现。全诗清新自然,写出了诗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感情。完美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真谛: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陶诗塑造了更加浑融的艺术境界,在思想上创造了更加“自然”的玄学境界。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田园景色在他笔下,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参加了一定田园劳动)兴趣的一部分。”如《归园田居》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既有田园的景物,又抒写了胸中之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准确描绘了陶渊明对村舍风光的感悟,也蕴含着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性”、“虚”、“闲”等皆为玄学家经常言及的语词。其中“自然”一词,是魏晋玄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陶渊明眼中,农村风景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他以诗人的心胸面对田园世界,田园世界亦培植了陶渊明心中的诗意。陶渊明在对诗画境界的赏会与田园世界的诗意感悟的同时,已把玄学思想融入其中。

第4篇

关键词:鸟 河流 意象

华兹华斯与李白是英国和中国的两位伟大诗人并都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两位诗人跨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诗歌中表现出许多的相通性,也有许多由于文化和个人生活等造成的差异性。两位诗人的诗歌中都出现了鸟和不同形态的流水的意象。本文以小窥大,从两位诗人的诗歌中的相同自然意象的不同之处来分析。

在华兹华斯的诗中,鸟的意象不断出现,诗人通过鸟传达情感,使自己逃离现实,回归心灵家园。在《致云雀》中他这样描绘云雀的欢叫给他带来的安慰:“唉,我的旅途啊,它崎岖不平,蜿蜒在荆棘丛生的灰蒙蒙荒野,但是听见你或你同类的声音,一派天堂的无忧无虑和喜悦,我就安天乐命地拖着往前走,并把生命结束后的喜等候”对于华兹华斯来说,云雀所在之地也是心灵所向往的地方,它的叫声使他安于现实,回归内心的美好,挖掘自身的力量。鸟的意象是他情感的载体,是他营养心灵的重要途径。他是以清醒的理性来驾驭自己的情感的,情感只是传达真理的一个有效工具。

当然,李白的诗歌中也有鸟的意象,与华兹华斯通过鸟传达的是平静的情感,理性的思想不同的是,李白笔下涉及所创造鸟是“大鹏”,是极富于个性特点的自然意象。在《上李邕》一诗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大鹏能乘风直上九万里,落在海面上,也能使海水震荡,“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大鹏可以自由飞升, 这是意象是自由意志与力量的象征。李白借神鸟大鹏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大鹏不受任何拘束,自由的主宰自己,体现了李白想实现高远的理想,已然成为李白的精神化身。

水有很多的形态,大江湖海,瀑布小溪等等,两位诗人的诗歌中也常出现水这一意象。李白对于祖国山川的描写,带着诗人一贯的奔放感情和乐观精神,他对大川也特别加以欣赏。在他的笔下,河流这一意象与诗人自己的人格志趣相投。《将进酒》中对大自然山水的恢宏景状写得淋漓尽致。“黄河之水天上来”水流充沛,“奔流到海不复回”流程通常。这黄河之水在李白笔下别具一种雄奇的色彩,染上了诗人个性化思维的特色。黄河雄浑壮阔,气势非凡,洋溢着一种豪迈不羁的英雄主义意识,展现了这个民族母亲河的非凡的魄力和气象,也体现着自己的人格精神。《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把瀑布的那陡峭迅疾如同银赫从九天之上泻落下的其实描写的淋漓尽致,既生动又贴切,李白特别善于运用比喻来使水富有神韵,将瀑布与诗人的自我人格力量融于一体,瀑布一泻千里足见诗人的心胸宏阔。

李白笔下的水的意象突出了诗人高洁的人格精神,而华兹华斯笔下的河流意象则是心灵的洗涤者,河流在他的诗歌中都通过引领来拯救心灵。

《序曲》十四卷“我们追溯了这条长河,回到那幽暗的洞穴,听那里隐隐传出它出生时的淙淙语声,然后随它流入旷宇见到天日,在大自然的经纬中,认准他的行程,但是一时间它误入途,被浊海吞没,我的视野内失去它的身影,后来欢贺它重新涌起……”河流这一意象已经不再只是河流,而是像一位导师引领人们去求教大自然、崇拜大自然,使人们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 与崇高的自然相结合。在《丁登寺》“那喧响的瀑布,唱引起我强烈的追求……”在这里“瀑布”的意象是自然界的一种高低错落的奇特景象是“一种享受,一种情感和爱”。“我在精神上多少次地求助于你! 你这穿过树林蜿蜒流淌着的葳河啊……”葳河不但滋养了两岸的生物,还慷慨地浸润了人的心田。河流进入人的内心深处,成为心灵的慰藉者与引领者,最终使人能看清事物的本质。长河象征心灵逐步趋向成熟的过程,象征着漫长而迂回的心灵回归之旅。

第5篇

【关键词】苏轼;禅宗;诗风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A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宗派。禅宗的得名是由修身习禅而来,其展现着澄明高远的精神境界,具体表现在人生追求、直觉感悟、处事方法、审美精神等。

自古以来,修习禅宗的禅师与文人的学习交流就已有之,尤其是唐宋后,两者之间的来往更是密切。禅不仅影响了诗的创作,比如以禅写诗、以禅喻诗等,而且影响了诗的风格。于是诗与禅,或者作诗与参禅的关系,就成了我国文学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禅宗本主张不立文字,禅是这样,诗则不同。钱钟书说:“了悟以后,禅可不著言说,诗必托诸文字”。然而,禅风于唐宋后就侧重于语言应用的技巧,通过偈颂和诗歌等形式来修禅,呈现出洒脱清新、质朴透彻、简要生动、活泼精通的风格,同时其注重藻饰、运用典故的特点,对文人创作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以偈悟道的方式,为文人的诗歌创作开辟了吟风弄月、寻诗觅句的新方式。苏轼出生于宋代,其诗风明显地受到了禅风的影响。

一、自然

苏轼的自然风格展现着清淳、质朴、幽新的特色。这种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佛教与道教的影响,从而促使诗人按照自然规律描写景物,且传递着诗人真挚的思想感情,巧妙地做到了依托天工而不需人力的自然美。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及晴姿雨态。丽日照射下光影满湖,晴天的湖景是美妙的:山色迷蒙似隔着轻纱,反衬出了湖上风光的层次,雨天的湖景也是极为奇妙的。从这两句诗可以想见在不同的天气下的湖山胜景,阳光满湖,又忽然山水间云烟迷蒙,可见万物万象,自在无羁,大自然变化多端、永恒神奇,这就是佛性真如妙体的显现。下两句把西湖比做美人西施,在此诗人以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这可以说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由此可见,这种西湖初晴后湖光山色的迷茫朦胧优美奇丽,充分写出西湖的神秘,所以自然带着富有的禅味。作者如实的描写西湖不同天气下的不同景色,体现出自然的风格。

二、平淡

诗歌的平淡美历来被视为最高的美学境界而被许多诗人所追求。平淡的诗歌易中见深,淡中藏浓,具有自然圆熟的功力,没有多方面的深厚素养很难企及。

平淡,无论是在诗歌理论与实践创作中,都是被视为诗歌创作的极致境界,也是为诗人们所极力推崇的。宋朝诗人梅尧臣道:“作死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这正是说明了平淡是诗歌创作的最佳境界。然而,只有“气厚”、“神厚”者方能达此境界。作为诗歌创作的最高艺术境界,平淡主要是得于天然自成、大巧若拙的特色。平淡之美在苏轼于湖州作的纪游诗《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中有较好的体现,真可谓是“平淡之中见奇崛”。

三、幽远

苏轼的禅诗不仅体现了自然、清新、平淡的风格,在幽远这一艺术风格上也算得上独具一格,幽远无尽,耐人寻味。如《六月二十七如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这首诗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游览西湖时所作,写的是望湖楼所见急风暴雨的奇景。开头两句写的就是这场景象,作者把一场忽然顺着风势而来又忽然顺着风势而去的暴雨,写得鲜明,富有情趣。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这里有悠然不尽的情致。虽然“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然又立刻雨过天晴,恢复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就是水天相接,充分写出自然的神奇,也可体味禅宗所传达的大自然的自生自灭、去任自由、随机任运的境界,其中蕴涵的旨意幽远无尽,具有禅意耐人寻味。

四、趣味

“理趣”是见长而引人入胜的。苏轼著名的七绝《题西林壁》。苏轼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苏轼曰:“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妙趣横生。”这里的“反常合道”,也就是“理殊趣合”。反常与理殊两者体现的是不按常理、不同于寻常的逻辑思维;合道与趣合两者要求诗人借助于独特的艺术想象有色视镜去与大自然相交流所获得的直观感知,从而巧妙地表达诗人反常、合道、理殊、趣合的特征,也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审美情趣。

五、妙悟

一首诗的好坏的关键不在学力,而在“妙悟”,能透彻之悟。如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北归时经虔州写了《次韵江晦叔二首》:作者结束了贬谪生活,在北归路上,忽然听到了钟鼓声,才从如梦似幻的谪居生活惊醒过来。此时忽然领悟到人间的所有事,如浮云一般时时在迁移改变,但像孤月似的孤高澄清心境一直保持到现在。

综上,禅家讲不假修饰,自然天成,活泼有趣,这也影响到苏轼之诗风,使他的诗构成自然,平淡,理趣,奇趣等风格。从此可看出,苏轼可真乃一大诗人,是两宋时代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泰戈尔 诗歌特点 表现

泰戈尔是印度具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的亚洲人。他的思想和创作,对我国现代作家有过深刻的影响。泰戈尔思想中由“泛神论”衍化而成的“泛爱论”的内容,作品主要歌颂爱情、赞美自然和描绘童真,其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怎样?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泰戈尔歌颂爱情在作品的具体表现

泰戈尔的婚姻是理想、快乐的结合,但在他三十五岁前后,他的爱妻去世了,爱女、宠儿也都相继夭亡。这种撕心裂肺的不幸遭遇使他写出了世界上最为缠绵悱恻的情歌。如他自己所说,他不愿意“坐在生命的岸边默想死亡和来世”,而宁愿“看守年轻漂游的心是否已经相聚,两对渴慕的眼睛是否在祈求音乐来打破他们的沉默,替他们诉说衷情”。

泰戈尔善于描绘处于一种特别情绪之中的男女主人公或她(她)们对于一种特别情形的反映,来表现爱情的强烈执著和羞怯渴望。在《吉檀迦利》的第38首“我的心不停地重述:我需要你,只需要你”,在“我”潜意识深处发出的呼声也是这句话:“我”的反抗冲击着她平静的爱,而呼声也还是――“我需要你,只需要你”,表现了一往情深的爱情。《园丁集》第八首,写一位多情而害羞的少女,在清晨和黄昏两次见到向她求爱的年轻的行人,都不好意思吐露真情。在四月温柔的夜晚,姑娘穿着一件充满娇媚暗示的衣裳,决心诉说自己心中的爱情,然而她的行人却消失了,这使她有了怅然若失的感觉。

泰戈尔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一个只有两个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之狭小容不得第三个人,然而它又像苍穹一般的无限。例如,在《园丁集》第三十二首中,一个女人对于自己存在的广阔意义感到惊奇,于是就询问她的情人:她是否真的增添了黑夜和晨曦的美?她的情人是都真的走遍了天涯海角,历经了千秋万代,不辞劳苦地把她寻求,等等。

泰戈尔还写出了爱情轻松愉快的方面,有的写得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如《园丁集》第三十六首与第四十首中,讲述者为了把握离别的感觉,试图唤起一种悲愁的情绪。他和他的情人都知道两人的离别只是暂时的,但他却请求她权且接受分别的幻觉,因为这样能使爱情增添乐趣,假如她能流下眼泪,那就只会加深她那黑色的眼眶,从而使她更加娇美。

泰戈尔还充满着眷恋和深情歌颂了爱情的永恒。当妻子从他“能接触的范围里消失”后,留给他的感觉只是一抹难以体会得笔意,一个光影飘摇的幻象,一朵绽开在爱情的茎枝导航孤独的莲花。但他却向往能和她同坐在灵魂的寂寞中,并计算着和她奋力的悠长岁月。这充分表达了他那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

泰戈尔歌颂爱情的作品还总是竭力想要发现人类情爱和自然力之间的内下联系,总是借助自然的各种形象来表现人类不同情感。在他的笔下,自然很少被视为单纯装饰的背景,或是自然融入人类的情感,或是人类的感情融入自然之中。在泰戈尔的《园丁集》第五十五首中,两个情人被分离了,于是在自然中也似乎充满了那个忧郁妇人的苦恼和悲伤。泰戈尔对这一特定时刻的自然环境做了细致的描绘,表现了大路异常的寂寞,鸽子在树荫中不停地叫唤,阵风诉说着远处田野的消息,她的心也和不宁得风一同彷徨悲叹。这一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正午的燥热与妇女的精神融为一体。《思绪》中的《期待》一首则描绘了傍晚的宁静气氛,传达出一种浓烈的艺术享受,而且能够唤起人们对祖国和生活的爱。

二、泰戈尔歌颂大自然在作品的具体表现

激发泰戈尔写下了无数诗篇的灵感,主要是来自于他对大自然之广阔的信仰。泰戈尔认为:“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隶,也是自然的主人”。他青少年时代就饱览过祖国的壮丽山川,后来,又生活在谢里丽达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之中。所以,他有一种泛神论的思想。在他看来,物我如一,自己简直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和化身。泰戈尔热爱和极力赞赏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以高度的敏感和热情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的迷人景象。

在著名的诗篇《情人的礼物》第12首,泰戈尔详细描绘了春天的秀丽壮美,认为自然之伟大的根源就在于它呼出了已成旧梦的往昔的叹息,并把行将过去的美移植于现在的力量,对带着稚嫩的喜悦和温柔的羞怯的春天第一次来到生命之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伟大的土地,我常常感觉到我的身体渴望在你的上面流淌,和那举起信旗以回答蓝天的问候的每一片绿叶分享快乐!”

“我觉得在我出生的多少世代以前,我仿佛就已经属于了你。这就是为什么在秋天的光辉在熟透了禾穗上闪耀的日子里,我似乎忆起了一段我志在四方的往日,甚至还听见一阵阵好像是我游伴的声音,从遥远的,面纱重掩的往昔传来。――”

这首诗最充分地表现了泰戈尔对大自然深挚、虔诚的爱。泰戈尔在描绘自然时,喜欢写行云流水,清风朗月,微风细雨和叶落花坠等赏心悦目之情,但他也描绘了大自然的躁动不安和狰狞凶恶的一面:

“山溪像一把光芒闪烁的弯刀,被黄昏插入了暮色的刀鞘,一阵鸟雀,――挥动着高声大笑的翅膀向前冲飞――”它在所有凝然不动的万物心中,惊起了一种对速度的激情;群山似乎在它们的胸中感到暴风雨阴云的苦痛,而树林则渴望挣脱它们生根的枷锁。

《思绪集》中有一首诗题为《海浪》,描写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风暴极其引起的沉船事件。全诗写得恣肆、气势磅礴,极尽描写自然威力之能事,代表了泰戈尔诗歌创作的雄浑风格。

三、泰戈尔描绘童趣在作品的具体表现

泰戈尔是一个真正的“孩子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够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他的描写奇异的儿童世界的旷古绝唱――《新月集》,把我们从劳累和繁杂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在《新月集》内的《海边》这首诗中,泰戈尔尽情地歌颂了无忧无虑的儿童的勇敢精神。在无边的世界的海滨,孩子们盛大地聚会者。而大海涌起了喧笑,海岸闪烁着苍白的微笑,风暴在无路得天空中漂浮,死亡在猖狂,但孩子们都在游戏。

在《云和波》里,遥远感和亲近感,人类和自然都交揉在一起,那孩子有一种想融入云和波的生命之中的强烈愿望,但他不愿离开他的母亲。当然他自有解决矛盾的妙法,他不在意这种局限,因为他将变成云,而他的母亲则变成月,或者他变成波浪而他母亲变成陌生的岸。《金色花》同样具有这种情调。

而在《开始》《来源》等诗篇中,泰戈尔试图描绘出孩子到来时的神秘和奇异。关于孩子来自何处,流露在孩子眼上的睡眠和睡梦中唇上闪现的微笑、喷发在孩子四肢上的新鲜生气等问题,这是个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的谜。泰戈尔不是采用科学家的方式,而是通过假想自己处身于母亲的心灵之中来解释。“当妈妈还是一个少女的时候,她已在爱的温柔而沉静的神秘中,潜伏在她的心里了”。

参考文献:

[1]冰心译.泰戈尔.《园丁集》.第2首.

[2]吴岩译.泰戈尔.《流莹集》.第101首.

[3]郑振铎译.泰戈尔.《飞鸟集》.第85首.

[4]汤永宽译.泰戈尔.《游思集》.Ⅱ第7首.

第7篇

 

 

生如夏花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每次阅读完后要把诗集放回书架时,泰戈尔先生的诗集总是最后一本。

   他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诗坛泰斗,一位对生活有无限热爱的哲学巨匠,一位坚定的印度民族主义战士,一位我们身边慈祥的长者……一连串闪耀的头衔,是他充满爱与美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最佳见证。

   在笔者的眼中,泰戈尔先生除了给世界文学殿堂留下了不朽的诗作外,更值得后人感动的,是他用自己一生的行迹给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创作一首首回归人类灵魂的心灵之诗。在纪念泰戈尔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我打开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Ⅱ》(《吉檀迦利》《园丁集》),聆听这位世纪老人带给我们深沉与博大“生命之歌”。

   来自山谷和心间的回声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本书的译者冰心女士在评论泰戈尔时,曾这样说:“泰戈尔是贵族出身,家境优越,自幼受过良好教育。他的作品感情充沛,语调明快,用辞华美。格调也更天真,更欢畅,更富神秘色彩。”是的,打开泰戈尔先生的《吉檀迦利》,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典雅文字带来的芳香,不是诗歌韵律诵读的.优美,而是拨动你心间的那一声声回响。众所周知,《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先生诗歌创作高峰的经典代表作,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

   作为“奉献给神的祭品”,《吉檀迦利》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今天,炎暑来到我的窗前,轻嘘微语:群蜂在花树的宫廷中尽情弹唱。这正是应该静坐的时光,和你相对,在这静寂和无边的闲暇里唱出生命的献歌。……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这样自然典雅而又纯美质朴的诗句在诗集中比比皆是,诗人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轻快、欢畅的笔调,让读者来感受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这些诗歌仿佛具有魔力一般,当泰戈尔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在英国出版时,立即获得了世界性的轰动赞扬,一时间“伦敦纸贵”——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第一次落到了亚洲人的头上,泰戈尔先生也因此誉满世界。

   对于《吉檀迦利》的评价,我想,也许没有比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更充分的了:“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随着手指的拨动,书页也随之缓缓的翻动,一如一首欢快的乐曲。

生如夏花心得体会2    泰戈尔,印度伟大诗人,同时又是一位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誉为“诗圣”。在《生如夏花》这本书中,收录了《新月集》与《飞鸟集》两部诗集。

   一翻开书,我首先就被那精致的图片所吸引。它们不同于几米的漫画,但更清新,更有真实感。插图都如此精致,更何况那些优美的诗呢。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所有诗都是中英文对照,一开始我图个新鲜,只看中文,不知不觉中,阅读的速度放慢了,心静了下来,咦,《金色花》,好熟悉的名字呀,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我扫了一眼,噢,以前看过了的,我刚想跳过,视线却落在了那跳跃的英文字母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文字又会是如何的呢?好奇心像一只小猫的爪子不停地挠着,弄得我心里痒痒的,看一下吧。

   我原以为会有很多单词和语法现象不理解,却没有想到整首诗中几乎没有生词,句子结构也很简单,而孩子的顽皮和天真却演绎得淋漓尽致,孩子可爱的形象就这样简单地被勾勒出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泰戈尔在《新月集》中设定的主角是孩童,而在《飞鸟集》中,他成了一位谆谆教诲的长着。

   稚嫩和成熟相结合,柔软又不缺乏哲理,既有着“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的,专心地垂着绿荫。”这样的名言警句,也有着“放下你的活计,妈妈,坐在靠窗的一边,告诉我童话里的特潘塔沙漠在什么地方”这样如同孩子撒娇的言语。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我不为黄金屋,不为颜如玉,不为千钟粟,只为那阅读《生如夏花》所带来的一份恬美和宁静的享受。

生如夏花心得体会3    《生如夏花》仿佛一被提起,就与它那伟大的作者泰戈尔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本书收集了泰戈尔早期的两部经典的诗歌《吉檀迦利》与《园丁集》,其中《吉檀迦利》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富含哲理,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思索。

   泰戈尔生于1861年,于1941年去世,享年八十岁,是印度人民最热爱的诗人。从他的一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也与印度劳动人民一样,热爱生活,体恤劳动人民的辛苦。

   从诗集中的字句里,我们看出了泰戈尔写的诗的朴实与这融入诗中的真切的情感以及在诗中他对人生、生命的思考与探索……这些使得印度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十分尊敬、崇拜他。

   泰戈尔也参加领导了印度的文艺复兴运动,排除了从英国传来的西方文化,而深入研究印度本身古老美丽而神秘的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无疑对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走访民间各处,从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或是农夫村妇,或是石工瓦匠的口中采集古老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和歌谣,这些都成为了他的诗歌素材,他将所听闻用孟加拉语写成了诗篇,走访民间更是让他了解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与忙碌。与此同时,他也享受着在大自然中做基础工作的乐趣。

   《园丁集》中主要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与底层人民的工作为主,我们从动作描写与对话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情趣,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感受到了人们坚定的信仰,感受到了人神之间的供求,感受到了生命中的欢笑与颂歌,感受到了劳动者的单纯的心。

   《吉檀迦利》在印度语中是献诗之意。这本诗集从《奈维德雅》,《克雅》和原《吉檀迦利》中选择了一百零三首诗歌,这本诗歌集也是泰戈尔最具代表性的一本诗集,其中大量地描写了人生世界中的哲理。泰戈尔的诗中仿佛总有来自大自然的力量:或欢乐,似新生命到来时的喜悦;或静谧,似白天与黑夜交替时的黄昏;或安逸,似群峰在花树的宫廷中尽情弹唱;或轮回,似感叹万物的新陈代谢;或哀伤,似望着你至亲至爱之人渐行渐远;或希望,似人们虔诚的跪拜在主的脚下;或阴暗,似在那最贫最贱的人的居所;亦或是永恒,人们信奉的自然真谛。

   通过泰戈尔的诗集,我又仿佛看到了那个在印度最疾苦最贫贱的人当中行走的诗人,正是他,写出了技艺超高的清新诗集,获奖无数,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哲学价值,却又语言普通的如同普通土壤中生长出的植物,虽不华美,却清新脱俗,其中富含生机与希望。

   泰戈尔诗的经典之处就在于,他的诗集中的内容仿佛都富含哲理,而描写的却又是极其普通的事情。

第8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 古诗词 环保思想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这悠久广裹的诗的国度里,古诗词的环境色彩多姿多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上风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情调;“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冬景……古往今来,诗人们身临这千差万别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激发灵感,创作诗篇,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也写出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回顾我国古代诗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水土流失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历史。可是秦以前她并不黄,春秋、战国时期河水是澄清的,当时黄河的名字叫“河”或者“河水”。《诗经?魏风?伐檀》这样写道: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一唱三叠,水清如许!

在其他诗篇中,也有描写河水可以照出风物的倒影等的诗句,可见,“黄河之水”当时还不是黄色的。

那么,河水是什么时候变黄的呢? 早在春秋时期,已有诗文记载河水不清了,郑国的子驷就引《逸周诗》说:“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可见那时黄河水已相当浑浊了。汉朝中期治水名人张戎更是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这是在汉早期没有人说过的现象。“黄河”之名也正是从此时见诸史书的。这之后对黄河之“黄”的描写也越来越多了,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可见一斑,孟郊的《泛黄河》中也有“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这些都说明唐朝时黄河含沙量有增无减。这之后又有宋代王安石《黄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欧阳修的《黄河八韵寄呈梅圣俞》:“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清代查慎行的《渡黄河》:“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可见历史上的黄河水基本都是黄的。

炎黄子孙如滔滔黄河之水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时代潮流,也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黄河昔日的荣光,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今,却成为一条悬河,危机着子孙的发展,对其的治理刻不容缓。

二、沙尘暴

沙尘暴从来源上看,属于自然现象,但是当人类活动强烈,引起地表干旱及植被退化时,会加剧沙尘暴的发生几率。从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尤其在以边塞生活经历为背景的诗歌中,我们能找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沙尘暴的真实体验。

《诗经?匪风》是有沙尘暴含义的最古老的诗作。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风之大,使得思夫之情更显情切!

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描述了朔风扬沙的情景。这一阶段的诗歌中记述沙尘暴场景的非常多,如 “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王粲《杂诗》);“ 悲风鸣树端,不睹白日景”(陆机《苦寒行》);“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别董大》)等等,意思基本上都是说大风刮起后,沙尘飞扬,遮避天日。后来的诗歌进了一步,对沙尘暴带来的其他影响有更多的阐述,北朝的王褒的《饮马长城窟》写到“尘飞连阵聚,沙平骑迹多。昏昏垅坻月,耿耿雾中河。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写到“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元代的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写到“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田艺蘅 《塞下曲》:“黑风卷沙平太行,辕门列戟飞秋霜”等,都说明沙尘或沙尘暴天气现象古来有之。

而今,上帝抛沙的那只手越来越快,沙尘暴的发生频次和强度也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起警惕。

三、动植物保护

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动物保护思想。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传说,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的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瞥之长;不糜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当时人们还认识到保护山野薮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孟子?梁惠王上》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将动植物保护上升到称王称霸的地步。

辛弃疾在《西江月》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写出了了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同时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他的另一诗作《题金家竹溪》中所说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调整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问题。

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人类,始终是自然连环中的一个环节,挥刀滥伐林木,让山川,使生灵无栖身之处,最后祸患必落到人们自己身上,爱护他们吧!

四、生态破坏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先贤哲人关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论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充满了对自然的看法和自然环境的关怀,也警示世人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

从 “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无不体现了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从歌春的杜甫《春夜喜雨》,到颂夏的苏轼《望湖楼醉书》等从咏秋的马致远《秋思》等,到叹冬的柳宗元《江雪》,使我们对自然界的和谐生态产生感知,唤起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娇滴,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到“风萧萧易水寒”的悲壮等。大自然,美不胜收。

然而生态环境恶化。“枯藤老树古道西风”是生态萧条,一片肃然的体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表达作者对生存环境的百般忧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真实的描述了玉门关外春风不渡,环境恶劣的情形。《赤壁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记录了擅长火攻的葛诸亮多少次纵火造成的生态破坏。

呜呼,能不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这些朴素的生态思想历久弥珍,在千百年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起着积极的先导作用。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诗经译注》 当代文学出版社

第9篇

关键词:舒曼;艺术歌曲;审美表现

前 言

舒曼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浪漫主义初期代表人物。“俄罗斯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说,舒曼是贝多芬,伯富朗兹,舒伯特之后,最有天赋的一个继承者”【1】。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声乐、器乐作品。其中,艺术歌曲的创作使他成为继舒伯特之后,德奥艺术歌曲发展领域中的又一杰出人物。其作品的艺术审美表现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富于诗意性、艺术性的歌词与音调感;多变、独特的调性与和声语言等方面。

一、富于诗意性、艺术性的歌词与音调感

(一)歌词与诗的密切结合

舒曼自幼广泛涉猎文学名著,从而培养出了极高的文学修养,其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是为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歌德、海涅、吕克特等人的诗歌谱曲而成。例如《莲花》,歌词出自海涅的抒情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莲花图,塑造了一位惹人爱怜、品质圣洁的少女形象。《两个禁卫兵》虽然只是两个士兵的对话,但是全曲音调铿锵有力,并且做到了旋律与诗歌之间的结合:一是运用大量的重复乐句,使得歌曲听起来如同诗歌的格律;二是始终遵循着呼应的原则,使前后两个乐节巧妙地对应了原诗的上句和下句。

(二)恰如其分的音调感营造艺术氛围

舒曼为了细致地表达歌词内涵,常常用音乐的方式来表现诗句的音调,比如直接加入朗诵的因素,如《两个禁卫兵》里的士兵对话。1938年他在给克拉拉的信里说:“我对一切的事情都非常留心,而且依照我自己的方式仔细体察……然后我渴望表现感情,籍音乐来宣泄。”【2】

如在《莲花》中,歌曲以平缓、暗淡、色彩忧郁的音调进入,歌曲开始时对演唱速度的要求是“Ziemlich langsam 很慢”。旋律呈一种安静的状态进行,当在唱到“月亮是她的情人”时,作者运用了调性的变化,转折性地将歌曲推向,给人以亮丽清新的感受。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富于诗意性、艺术性的歌词与音调感在舒曼艺术歌曲审美表现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位诗人音乐家,舒曼天性富于浪漫精神,本身又富有文学创作经验,这使得他能够较为精确地把握诗中的内涵,并且充分运用音乐来表现作品的诗意,达到了艺术创作的另一种境界。

二、 多变、独特的调性与和声语言

舒曼的艺术歌曲大部分都是描写爱情的,例如: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也有其它题材如:描写大自然的《月夜》《春夜》;描写故事的《两个禁卫兵》;描写对英雄赞颂的《英雄颂》……这些作品不固定于古典音乐的模式,而是从属于感情的趋向,或用用节奏、和声语言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这使得其歌曲奔放自如、松弛有度。

(一)《献词》—调性与和声语言对真挚恋情的完美诠释

歌曲一开始,钢琴以Innig lebhaft(亲切,热烈地)连续分解和弦奏出A部:降A大调。开始处琶音与全诗开头6个排比句的情绪相吻合,此处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并以向上六度的跳进将歌曲的感情推向巅峰。随后是连续的四度跳进,之后级进下行,最后一句以四小节的较长乐句结束第一乐段。

B部:E—降A调。开始处的转调辅以P的力度使得两个乐段的连接自然而流畅。接着,在低音部持续的三连音伴奏下,情绪开始激动起来,直到移调再现第一乐段的旋律。

尾奏以伴奏结尾,终止式的两次重复使得和声色彩更为强烈。值得一提的是,其伴奏织体又回到A部的形式,加强了歌曲情绪的统一。

(二)多变的调性推动歌曲情绪发展

其他歌曲如《两个禁卫兵》,全曲为4∕4拍,进行曲速度,歌曲开始始终处于小调式,到第61小节的“马赛曲”部分转为其同名大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在《核桃树》中,当真正的主人公—美丽的姑娘出场时,音乐的调性也是由G大调转到c和声小调,此时的转调恰当地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

三、结语

通过对舒曼艺术歌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是在爱情支柱的支撑下,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审美艺术表现途径来阐述“充满欢欣、天真、青春的勇敢,像含羞草一样敏感的真挚、温柔的理想。”【3】首先,富于诗意性、艺术性的歌词与音调感是其艺术歌曲创作的核心;其次,多变、独特的调性与和声语言为推动歌曲的情绪发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活跃、丰富的钢琴伴奏与织体,极大地丰富了舒曼艺术歌曲的审美表现途径。徜徉于舒曼艺术歌曲的海洋中,我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那种伟大的诗人气质与敏感细腻的情怀。舒曼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艺术歌曲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并对后来的勃拉姆斯等人的艺术歌曲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蒋英:《舒曼歌曲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韦亦珺:《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甘肃高师学报,2003(6)。

[4]黄常虹,刘善珍:《诗的音乐 音乐的诗》,《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