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思想政治建设论文

时间:2022-10-04 10:07:24

导语:在思想政治建设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思想政治建设论文

第1篇

1.加强企业精神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建设,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激励氛围。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到了企业精神的巨大力量,把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之一。优秀的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在企业内部生成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环境氛围,从而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2.运用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特定内涵,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人和的氛围。企业文化理论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其实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哲学,它关心人的利益和发展,满足人的价值实现和精神追求。这种基本原则是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原则相一致的。因此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可以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大力营造人本企业文化。

3.借助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导向力,拓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时代步伐的不断前进,受文化水平、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等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企业员工思想日趋复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已难于在生产之中得到解决。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整合和导向作用,能够激发出员工内在的约束力和自制力,使员工不同的价值观在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下,逐渐朝着企业共同的价值方向趋同。企业文化这种整合和导向力能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八小时之外而发生作用,并收到积极效果。

4.利用企业文化的物化手段,丰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内容。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无所适从、软弱无力的状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必要的物化手段,使工作显得枯燥、呆板,效果不明显。在这方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的物化手段,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展开,从而将思想政治工作主题与任务渗透于这些活动内容之中,使每个员工在享受文化活动乐趣的同时,不经意间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等方面得到陶冶和提高,这样既填补了日常教育的空白,又挖掘了教育的深度,使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克服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枯燥乏味、软弱无力的弊端。

二、通过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1.坚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功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国有企业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使企业健康发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和总体上把握,坚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在企业对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等一系列文化内容进行规范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作用。

2.借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层次内涵,丰富和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层次。首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丰富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特定内涵。由于经济基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使得西方企业文化建设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差异,西方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团体意识、思想、精神主要是指企业的理想、目标、精神以及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他们对企业员工素质要求几乎不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方面的要求,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企业员工群体素质的要求首先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不仅要对企业员工进行企业精神、团体意识教育,还要对员工进行从业心态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这些构成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定内容。因此,要补充和完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必须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密切配合。其次,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提升企业文化层次。

3.运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塑造、引导功能,建立企业文化观念。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基石,是企业生存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指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做好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根据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客观要求,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方面需求,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等等应是现代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应拥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建立需要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使员工自觉地担负起满足社会需求,为顾客创造更大价值、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社会责任。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导和精髓,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抓好企业精神塑造、弘扬和实践,既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人文精神,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应当以集体主义、拼搏进取、求实创新精神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坚持以集体主义精神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爱企业、爱集体的觉悟;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帮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企业内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体与社会、企业与社会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既是本企业员工的道德行为规范,同时又是该企业对社会应负的道德义务。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一些企业出现了道德失控现象,如为提高经济效益,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做出有损社会、有损环保的企业行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引导和教育广大员工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经营的目的,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职业道德义务,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企业、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使企业道德建设逐步深化。

(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目标确立。企业目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提出的奋斗目标。由于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服从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还必须结合各基层单位、班组岗位及员工个人目标,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具有沟通协调作用和激励功能,不仅能够保证企业文化服从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还能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使员工感到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所以企业文化对企业目标的导向、整合功能还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制约,也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功能才能调整好这些目标。

三、总结

第2篇

一、“主体性”和“平等性”价值的和谐统一

在大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文化构建不仅要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还要注重“主体性”和“平等性”的价值理念的和谐统一。长期以来,数千年的封建统治,致使我国难以形成具有真正独立人格的个人主体。一个人作为主体的特性被禁锢,得不到自由的发展。这种文化理念在我国的各类教育教学中被表现得更为明显,教师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我们在教育思想与方法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灌输式教学过程,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真理的不懈探索和追寻精神以及不盲从、不迷信、实事求实的认识精神。这一点,我们需要借鉴和学习西方文化中注重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来解决长期以来教育中“人的失落”和“个性失落”问题。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而且在于培养作为形成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人本身。主体性意识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只有能够自觉意识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是具有了主体性意识的自觉主体,从而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和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还要重视大学生作为“人之为人”的平等性价值理念的培养。平等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无条件的要求,它意味着学生的每个个体都有使个人的才能和潜力获得学校和社会承认的权利,即要求人类个体作为一个人(person)普遍得到社会实现的价值。现行的的大学教育,既受到存在于几千年封建思想造成的“官本位”、崇尚和追求权力的不平等的等级文化观念的不良影响,又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束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不平等地位,缺乏必要的对话和沟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智慧、能力和价值的实现。对此,我们可以吸纳西方文化中的“平等”理念,采用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文化理论中所强调的平等交往、交流、对话和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道德思维、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应该说,唤醒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主体性意识,培养其平等自信、独立自主、理性自律、充满开拓创造的超越性完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主体性”和“平等性”文化价值相统一原则,消除家长式权威教育的弊端,尊重每个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理性选择,平等地促进学生智慧、能力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实现促进大学生能动性、自律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完善人格形成之目的,这也是的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要求。

二、追求道德与追求幸福的和谐统一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还需要解决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道德与幸福问题。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既受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导致不少大学生功利思想严重、道德情感冷漠、道德理念和信仰缺失,又无法摆脱道德教育片面强调社会整体利益而忽视个体利益、最终形成与生活实际相脱节的“高、大、空”的空谈教育模式的尴尬境地。从大学德育的失败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个体价值和社会社会是伦理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道德追求的唯一基础,离开个体价值和社会生活的基础,道德的追求将走向虚无;而单纯强调对幸福的追求却往往致使大学生无法摆脱市场化、全球化的现实生活所带来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导致道德责任和理想信念的严重缺失。依据道德原则行事本来是无可厚非的,既对得起自己,又有利于他人;但是对幸福的追求也是必要的。幸福不是脱离人们具体现实生活的,幸福不仅关涉道德,它还关注人的美好生活。如果为了道德而必须放弃幸福,那么道德本身就有问题了,这个道德就是反生活的道德,这种道德就不是真正的道德,它只是作为一种工具价值的道德。道德被置于客观形式化和外在约束性的地位,它只是外在的他律和消极的约束,不是个人内在的自律。个体自然不愿意自觉认同和实践这种道德,道德也会相应失去了它应有的约束力,这实际上就造成了道德与幸福生活的对立。因此,弗兰克纳说,“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因此,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的实现和道德责任形成,成就大学生良好的德性品质,是大学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建设的理论之树应扎根对幸福追求和道德追求相统一的基础之中,既通过回归生活世界,充分考虑受教育者成长中的现实需要,引导其追求和实现好的生活,也就是幸福的生活;又依靠道德教育来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建设的真正使命。

作者:毛旭东杨丹单位:武汉大学

第3篇

1.1为施工人员展开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施工阶段属于工程项目建设重要环节,在建设过程中应对施工人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确保项目施工顺利开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培养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政治思想教育应以工程建设为中心,结合工程实际、难易程度、任务要求等展开思想意识教育。在此阶段,施工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服务于生产,因此政工人员应对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探索有效解决措施,同时向施工人员明确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②施工单位作为项目建设主体,需重视强化施工人员思政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可制定科学的政治思想教育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与监控。另外,施工单位还应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贯彻思想教育工作,在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为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证。在为施工人员实施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政工人员应在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正常、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重点解决,贯彻“以人为本”思想,通过正面宣传方式给予施工人员正面思想引导,督促施工人员转变作风,创建和谐、有序的施工环境。同时还应建立公正、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施工单位还应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引导施工人员定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养。

1.2强化政工管理人员素质建设

政工管理人员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要确保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提高政工干部责任意识与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及工作水平。施工企业应不断吸引年轻、高素质工作人员,重视培养年轻干部,不断提高其知识储备量与工作能力,鼓励其借助现代化思维方式及工作模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促使工程建设中的施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既可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又可与新时期发展需求相适应,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生产水平。

1.3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断丰富

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工程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需进一步创新。施工单位应树立精品意识,结合建设施工特点促使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具体工作中,政工人员可将思想政治工作与项目深化发展、施工人员薪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施工人员正视目前面临的处境,鼓励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与综合水平,从而实现施工人员自我发展。另外,管理人员还应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如通过精品工程打造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等。

1.4对管理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施工单位管理层的思想认知与工作态度可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生产态度,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还应重视对管理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使管理层政治思想观念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度等密切结合起来。首先,管理层应具备较高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以党的群众路线为依据向施工人员实施政治思想教育。其次,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管理阶层应重视培养施工人员稳中求进、坚持不懈、扎实工作的作风,结合制度管理与政治思想教育对施工人员错误思想及行为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

2结束语

第4篇

摘要: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具有五个明显的特点,四种重要的功能,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应重视宿舍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一、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必要性

宿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生活场所,它是集整体布局、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为一体。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宿舍文化建设是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宿舍成员共同参与和选择的群体文化活动,以及通过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3个层次。

要构建以上3个层次的宿舍文化,就要求大学生在宿舍这个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彼此间在价值观、文化知识、社会责任感、生活情趣等方面相互接纳,相互影响,这种状态能够体现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态度。

宿舍文化建设的文明程度、格调的高低,既反映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风貌,又对大学生身心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进而引导每位成员克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宿舍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之一。除上课之外,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的,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阅读都离不开宿舍。近年来,高校虽然在宿舍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第一,从宿舍物质文化层面建设上看,重视外表宏观建设,忽视内部微观改造。从外表看,宿舍楼宏伟气派,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但宿舍内却是另一番风景,床铺上被子不叠.衣服、书籍随意摆放;桌子上杯盘狼藉,杂乱无章;地面上,垃圾成堆、不堪入目。

第二,从宿舍制度文化层面建设上看,注重宿舍制度内容的全面性和原则性,忽视制度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每个高校都有成套的宿舍管理规范,但大多针对性不够、号召力不强、措施不力。如有些制度虽然张贴在公寓的醒目位置,但夜不归宿者有之、破坏公物者有之、乱贴乱挂者有之、乱拉乱接也大有人在。

第三,从宿舍文化导向上看.注重时尚和流行元素.鄙视奉献、淡化理想。宿舍应该是发奋学习,放飞理想的地方。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追求时尚、爱好虚荣、贪图享受、淡化理想、不思进取。

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建立健全宿舍管理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1)建立宿舍文明公约,以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倡导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 (2)学校要把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并认真实施,严格管理,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 (3)建立正常的信息反馈和对话机制,学校或公寓管理部门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工作中的失误或不足要及时改进,力争求得相互间的理解,加强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控制与引导; (4)从基础文明建设人手,加大卫生、环境布置等检查力度,奖罚分明,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宿舍” 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积极推进宿舍管理创新

对宿舍进行人性化管理是宿舍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要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工作队伍。二要提高服务水准,及时提供情感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协调服务、环境服务。特色鲜明而贴心的服务,可以使管理措施得到学生的理解,促进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转变管理模式与管

理理念,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培训, 使他们扎根于大学生宿舍中,以大学生宿舍为基地,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注意宿舍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宿舍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地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的宿舍,都是大于3年的存在单位。在这超过3年的学习生活中,一个宿舍的成员朝夕相处,多数情况下,都会产生比较深厚的感情,都不会轻易也不愿意调动宿舍,是一个较为长期的整体。以宿舍、寝室为单位的文化建设,不能只注重表面,应从学生是否能从中受益,效果如何为出发点,注重宿舍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四)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对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呈多元化状态的今天,对大学生宿舍文化价值导向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宿舍文化要坚持努力满足青年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审美要求,既不搞统一模式,也不能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是发现肯定它的价值,并加以引导,发扬正气,制止邪气,使宿舍文化朝着丰富多彩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 提升宿舍文化的层次和艺术品住

宿舍文化建设在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都要紧紧围绕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来确定。构建宿舍文化的内容体系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实践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消遣文化与创造性文化的关系,突出创造性文化建设。即使一些浅层次的消遣性文化活动,也应寓教于乐,要引导大学生从单纯的兴趣满足中升华出来, 自觉地从娱乐中感

受到艺术熏陶。二是处理好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高层次的文化活动。主要以青年为主体的流行文化,在高校宿舍中也大有市场。流行文化的一大特点是通俗,对担负未来创造使命的大学生来说当然不应成为其文化生活的主导。在大学生宿舍里,从宿舍的布置到宿舍的中心话题,都应大力倡导那些高档次、高品味的文化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 杨松桃.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J].理论月刊,2001,(5).

第5篇

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和目标,将企业的管理和人文关怀等相互结合,是比较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而言十分重要,同时还有利于提升企业工作的效率。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在发展的重点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需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但是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存在着人才密度低,难以适应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工作人员大多存在工作责任心缺乏、思想消极、集体荣誉感缺失等问题。作者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具体如下。

2 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

2.1 特征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相比于其它类型的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主要的特征如下:①电力企业提倡?猿植恍傅木?神,同时注重电力生产的安全建设工作;②注重企业员工的工作规范化和记录性,并且重视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这样才可以规避电力生产的风险;③电力企业员工之间需要相互团结,提升凝聚力,员工需要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和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共同完成较大的作业任务。

2.2 企业文化建设内容

电力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较多,包含着企业精神、管理模式、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安全观、价值观等,只要和企业文化相关的,都属于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范围。

2.3 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不但存在区别,也存在联系,本文针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企业文化来自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实施,同时应用在企业管理当中,指导和规范电力企业员工行为和生产经营,属于管理范畴。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其它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对企业员工实施引导和教化,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属于政治范畴。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不一样,企业文化建设属于经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两者是不同的概念。电力企业当中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区别,因此需要明确各自作用和工作范畴,在不同的英语发挥作用,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联系如下:在进行电力企业建设时,需要在企业内涵当中引入企业文化,使员工认识企业文化自身的魅力,突破思想的束缚,重视员工人文精神的建设,使企业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3 电力企业开展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的面对机遇和挑战。科学判断和把握形势调整重点,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克服困难,团结全体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升电力的核心竞争力。

3.1 人性化管理模式

对企业进行沈兴华管理,主要是在企业管理当中注意人性的要素,充分发掘企业员工的潜能,在管理工作当中注重尊重和平和、直觉和创造、企业精神和主动、价值控制和远见。此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讲究“虚拟实践社团”、“差异性互补”、“竞争性合作”、“虚拟整合”、信息共享”等,使知识由德到显发生转化,创造竞争优势。具体而言,人性化管理模式包含对人的尊重,企业当中的每个员工都属于企业发展的组成,因此对工作高度敬业的表现就是对员工的尊重。针对表现比较好的员工需要给予高度的鼓励和很定,充分的精神嘉奖和物质鼓励都可以极大的提升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双赢。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存在着较多的竞争,因此逐渐出现了很多的恶性竞争,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员工的发展空间也是需要企业进行思考的。电力企业当中的各种事宜都需要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但是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照搬”。电力企业需要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多给与员工发展和成长的机会,重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双赢。当然部分的电力企业也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让员工可以更有动力、有目标、有理想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人把管理者比喻成建筑师,可以因材施用,对不同的员工进行取长补短,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为企业铸成坚实的房子,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做到取长补短,还可以将个人的特点和魅力体现在企业的发展当中。

3.2 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

企业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同时也是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企业文化是按照时代的发展,利用科学的企业文化渗透从而实现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方法。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进行确定,同时通过企业员工和领导共同对自身的思想、情感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最终在自我认识、他人交流当中实现企业和员工意识的统一。

具体而言,我们一方面需要电力企业树立自己的文化精神,并和国家的文化精神发展相适应,比如设置独特的人性化管理制度,设计不同类型的内部标语、口号和电力企业宗旨,同时不能缺少电力企业的硬性管理条例,确保企业可以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文化物质的发展而言,电力企业也需要一些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最后,还需要培养企业的文化,这主要包含营销方式、理念、传播社会舆论的方式、企业竞争手段等,还需要在企业员工的培训当中透露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情感。通过上述的方法使文化建设在电力企业员工政治思想当中逐渐诠释和渗透。

3.3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无论何种职场环境,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感染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适当地将员工的工作执行能力、工作精神和薪水综合起来,可以充分的调动员工们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电力企业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把企业的威严放在工作当中,避免出现员工工作怠慢的现象,实施淘汰制度,进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此外,企业文化之间进行沟通也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利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实现上通下达,使企业良性运行。在企业的内部当中制造可以进行业务沟通、出谋划策、资料传递的平台和机会,增进员工们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更加适应和了解各个企业和部门的文化环境。利用员工之间的沟通提升他们的业务与人际沟通能力,适当地开展文化节目和相关的活动,不但可以增进员工们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6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都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课。作为政策性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长期的开设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人文素质教育同样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对完整人格的追求和培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其理性本质是道德方面的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内容上交叉相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按上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而开设,而人文素质课的开设则没有上级教育部门统一的规定,因而出现了因校而异、百花齐放的局面。有些高校或教师因此教条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分为两个相对独立、互不相干的教学体系,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两者之间难以实现有机的融合、渗透,影响其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当今世界,随着技术观念的更新,技术不再被视为简单掌握一门单纯的技术,其内涵已变得日益丰富。“技术的意义是其内具有的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我们必须转变纯技术观点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培养目标由“技术工具”转向“技术人文”,“技术人文”归根到底强调的是一种“教育价值观”教育,以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为中心价值观,以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可持续发展等为核心,共同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框架。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既能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又能满足学生人文关怀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融合渗透的作用、意义

首先,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渗透,才能形成大德育观念。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言,既要保证其政治性、原则性、严肃性,强化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的理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同时也要在内容中融入人文内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强化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治意识。就人文素质教育而言,要改变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重视不够的现状,开设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与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专题讲座等,提高高职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其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单一的政治教育功能,是有计划、系统的、相对集中的教育过程,同时,理论是一个完整、系统、逻辑结构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中国化理论成果、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庞大的系统内容,而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文化基础和认知水平相对较弱,系统掌握理论的能力较差,效果欠佳。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高职学生的客观实际和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方式,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文关怀,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自觉接受。

再次,拓展人文教育的途径和空间。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内容、功能和特点,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就是要重构健全人格养成的教学体系,加强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整合,重视校园文化和实践基地的环境建设,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融合渗透的建设路径

(一)构建“一体化”的大人文课程体系

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进行“一个渠道,多方渗透,三类活动”的一体化大人文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将思想政治、人文素质、心理教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相互整合、融通,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架构社会与政治、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自我与人生、科技与人类、创新与创业、沟通与管理等七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开设3~5门课程,由于学制所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开设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其中一些核心I域设置一些精要的课程,课程设置应围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具备相关专业的人文素养来进行,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优良思想品德、高度敬业精神、睿智思维方法、积极合作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等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审美、会生活、宽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体化”的大人文课程体系遵循针对性、开放性、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必修与选修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原则,通过模块化系统设计,构建以课程教育为核心,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人文讲堂、活动熏陶、修为内化),开展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多内容、多形式、多层次的综合素质活动,对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时时、处处、人人,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目标一致、价值同类、功能互补、方法互借、资源共享的目标。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践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实施也有着莫大的影响。大人文课程不是封闭式、独立型的育人体系,而是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深化课堂教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空间。大人文课程推行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活动项目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中心,对应设计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一:人文讲堂,实践二:活动熏陶,实践三:修为内化)延伸、补充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机融合,将大人文教育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大人文专任教师和学工、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都纳入育人体系中,理论教学由人文社科部专任教师承担,项目化活动由党办、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协同人文社科部共同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评价共同构成学生的课程总成绩,形成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育人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评价方式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一体化大人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考核评价客观存在着课程教学过程评价与育人效果评价的双重定位,而以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和人文课程的评价制度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及终结性考查,很难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发展职业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

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建立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过程性评价和成效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职能部门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原则。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学习成效。成绩评定涵盖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到课情况、课堂参与、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表现及成果、作业完成、学校素养积分等环节,实现教学评价全程化,体现行动导向、知行合一的科学质量观。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文化;学习共同体

近年来思政课的发展中逐渐遭遇瓶颈,而产生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良好课堂文化的缺失,这成为当前影响思政理论课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课堂文化建设中学生共同体的运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述

关于学习共同体,根据学者的研究,将其界定为通过社会协商方法进行学习的团体。从学习共同体特征看,主要表现在:①以促进学习作为愿景。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需进行学习资源、知识经验的分享,通过互助合作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②安全感与归属感较 强。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关系主要以信任为主,学习者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指责,能够真正融入整个团体中,安全感与归属感由此得到增强。③文化氛围浓厚。学习共同体在实际构建中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成员间的和谐关系都建立在彼此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凝聚力与感召力较强。由此可见,将学习共同体理念引入教育领域中极为适用[1]。

二、课堂文化建设中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分析

课堂文化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将学习共同体引入课堂文化建设中,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弊端的重要途径。以思政课理论课开展情况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以“一言堂”“独角戏”等模式为主,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的氛围紧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此时,将学习共同体引入其中,师生间的关系将表现在平等、民主等方面,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完全可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参与程度提高。第二,学习共同体是推动课堂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学习共同体本身可作为用于指导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理念,且其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织形式,该形式下所构建的课堂文化将表现为:以学生的学作为课堂教学中心;团体合作模式应用;互助合作形式开展。这种课堂文化下,学生可针对思政课理论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进行探讨,在获取显性知识的同时,他们的隐性能力如表达能力、情感能力等都可得到锻炼[2]。

三、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思政课课堂文化建设策略

1.课堂“时空文化”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理念指导下,要求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引入对话协商形式以达到构建课堂“时空文化”的目标。其中的“时空文化”主要指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通过对话机制所形成的具有开放、和谐与民主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构建中,首先要求教师应改变以往的师道尊严观念,将自身角色界定在学生的“倾诉者”“引导者”等方面。其次,应注意形成共同的愿景,该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参与到问题设计中。最后,注重对话的有效性。课堂对话过程应贯穿于课堂始终,教师可结合思政课理论内容选取社会中的时事热点,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话,可使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更加浓厚。

2.生本课堂文化的构建

所谓生本课堂文化,其实质是围绕“学生发展为本”理念而构建的课堂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共同体中体会到安全感与归属感。这种课堂文化的实现关键在于理论课教学中能够设置较多问题情境,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课理论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进行分析、交流与探讨,并由师生共同做好总结工作。需注意的是在归纳总结中,往往涉及评价内容,教师应选用更多激励性评价语言,这样才可使整个课堂文化更加和谐。

学习共同体的运用是构建良好课堂文化环境的重要途径。实际建设课堂文化中,应正视学生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应用意义,利用其进行课堂“时空文化”与生本课堂文化的构建,确保学生在该文化下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工会;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党的十报告把文化强国列入党的行动纲领,而企业工会是党的意志的贯彻者、执行者,全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任务。面对长客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在新常态下,工会组织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和内容,成为我们企业工会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借助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在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就是以先进文化为引导,结合企业实际,营造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员工形成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舆论力量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为企业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创造稳定的内部环境。

1、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融合。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要更接近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2、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时代感。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借助企业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为职工提供工作和劳动环境,还要为职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4、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和群众性。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对全体职工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的过程,当职工感悟到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正确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企业周围,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切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物质文化”、 “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要选择好有效的切入点,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塑造品牌”。

2、在“行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强化观念”。

3、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优化规则”。

4、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企业精神”。

三、工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挥关键作用

1、拓展作用。工会组织要围绕企业高管层或企业经营者的思路、理念和设想,不断延伸和扩展。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提出工作要求。

2、组织作用。有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方案之后,工会组织就要把责任担当起来,把员工群众组织起来,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3、指导作用。要把握方向、指导全盘、大力推动。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引路。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是失误,要及时纠正。

四、长客总公司工会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1、要以市场拓展、诚信品牌、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使长途客运的品牌文化得到更广泛的认知。

2、要特别着重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着重构建以责任与价值为本质特征的文化理念体系,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对工作的现实指导力、推动力。

3、要依托集团组织开展主题演讲比赛、业务技能竞赛、书画摄影征文比赛等特色文化活动,关心员工的精神家园,提升员工的个人品位,增员工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树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队伍形象。

4、在确定文化理念时,可适当聘请专家进行企业文化咨询与讲座,使员工对企业文化有全面深刻的了解,通过开座谈会、个别谈心、不记名测试等方式,了解员工对长客总公司企业文化的真实想法,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5、要确立“顾客至上,诚信为本,敬业奉献,开拓创新”为市场理念;确立“安全、正点、方便、及时、舒适、实现顾客零投诉”为服务理念。

6、要始终将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与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体系。加强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特点、追求、管理理念等,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长客总公司工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认识职工群众与企业管理者在推进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包括工会在内的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和贯彻执行的过程。形成共同的信念,近而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

2、工会要成为职工信赖的组织,才能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要始终把竭诚服务企业职工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要摒弃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正确思想。不少企业经营者也都认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党委、政府要求企业做的事,与企业关系不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作为国有企业的长客总公司,我们的发展和壮大,不仅要有核心竞争力,而且更需要先进的、超前的理念来充实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第9篇

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移动设备上网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网络教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平台建设探索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研究与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探索 把信仰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证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践教学建设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网站建设与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建设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社会参与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实证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调查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探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王建A,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郑世珏,刘三.智能手机的微型移动学习创新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