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9 18:38:23
导语:在科级培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两周的培训中,本次正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收获超过以往任何短期的学术活动。总之。所得到知识、经验与感悟,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急诊是个需要不断学习和乐于付出的专业,选择这个专业,既需要勇气,也需要底气,既需要体力,更需要智力。不管怎么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做好它
丰富了理论,为期近两周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即将结束。不仅改变了对急诊工作的认识。同时提高了急救与监测能力,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参加完专科护士培训后。实是惭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次培训过程中,方知自己其实与专科老师的要求相差太远。对省内高尖端的医学领域有了近距离接触和较多的解,认识到护理事业职业内涵的深遂与广阔,领略了省内护理界精英在急诊护理事业中的探索与贡献,同时也使自己对急诊这份工作增添了更多的热情。也要做得更好!
关键词:高校;科级干部;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51-02
高等学校肩负培养人才、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干部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主要确定者,办学方针的执行者,建设发展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开展好高校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其办学治校能力,对于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1]。高校科级干部是高校干部队伍中数量上的主体,以苏州大学为例,占65.1%,因此,认真分析高校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在培训理念、体制、模式上与时俱进,培养一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级干部队伍,是做好高校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科级干部的特点、类型及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高校科级干部主要特点是人数多,年纪轻,类型多,是最基层的干部。他们是具体业务的操作者。以苏州大学为例,科级干部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机关部门科级干部
高校机关科级干部,作为学校机关的一个重要群体,肩负着重要责任,可以说学校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机关某个或某些科室的参与,也就离不开科级干部的参与,机关干部的整体水平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尤其在具体工作的落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机关科级干部,要有较强的大局观和执行力、娴熟的业务知识,一般需要有多年甚至多岗位的工作经验。因此,机关部门科级干部培训需求是要打造一支具备宽广的视野、精湛的业务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二)专职辅导员
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辅导员是高校干部中具有干部和教师“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辅导咨询。因此,辅导员的培训需求是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创新思维灵活、思想潮流前卫;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学业规划、心理辅导等基本职业能力的干部队伍。
(三)院系、科研教辅机构部门的科级干部
各院系、科研教辅机构一般设办公室主任、教务秘书、科研秘书、组织人事秘书等部分科级岗位,担负着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他们和学校机关部门机构对接,成为学院师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例如,教务秘书一般与学校教务部门对接,科研秘书一般与学校科研部门对接等。要做到学校的政策及时下达,学院师生的意见要及时反馈。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就拿科研秘书来说,众所周知,对于高校来说,科研已经成为决定其竞争发展的重要指标。出不了科研精品的高校,是缺乏竞争力的。科研要搞上去,管理必须跟上。一个学院科研活动开展得如何,是对该学院科研管理水平的检验。而在具体的科研管理实践中,院系科研秘书能否明确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和角色定位,是做好科研管理的前提之一。因此,院系、科研教辅机构部门的科级干部的培训需求是培训一支沟通协调能力强,以师生为本的办公室行政管理、服务、协调、监督队伍。
二、高校科级干部培训现状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科级干部只需要培训基本业务知识,能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的观念在部分高校领导中依然存在,导致部分高校科职干部培训经费紧张、场地受限、人员配备不齐、教学资源紧缺等现象。长期以来科级干部形成了“只管埋头做事,无须抬头看路”的心态模式,导致科级干部认为工作是硬任务,培训是软任务,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需要”的现象。
(二)培训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
高校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理论性较多,在实用性、实效性、针对性方面较为薄弱的现象。简单穿插到其他干部培训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等成为主要形式,缺少分组分类、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案例培训[2]。
(三)缺少监督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
和处级干部培训统一组织管理(一般由组织部负责)相比,高校科级干部培训一般由各自分管部门自行组织实施,培训效果参差不齐,缺少归口部门去监督评估和后续的跟踪管理,导致高校在科级干部培训、考核与使用上缺乏衔接性。对单位选调科级干部参加培训缺乏调控手段,对学员管理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缺乏有机结合,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的现象。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路径选择
(一)创新理念、加强领导
高校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工作实践上看,科级干部素质直接决定了基层工作水平;从发展角度来看,科级干部是高校事业的未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年富力强的科级干部也是中层干部的后备力量。这就要求学校主要领导干部和干部培训部门必须解放思想,从观念上重视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确立全员培训的目标,克服把科级培训作为间断的知识技能培训的短期行为,着眼于科级干部培训工作的经常化、长期化、系统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科级干部终身学习意识,使之树立深化学习、接受培训不单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自己应享有的权利的观念,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
(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解决“工学矛盾”
“工学矛盾”在高校科级干部培训中尤为突出。高校科级干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力量,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采取全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保证出勤率。采取分期、分主题,各部门根据需求,分批选送培训对象,集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形式是解决“工学矛盾”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适当固定每期培训的时间段,各部门单位可以根据计划,适当调整参训人员的工作安排,做到脱产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三)通识培训课程和专业培训课程相结合,提高教育培训针对性
培训课程的设置,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原则,开展针对性培训。“缺什么,补什么”,要求我们努力把握学校发展对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把它落实到具体的培训过程中;“需要什么,培训什么”,要求我们加强对科级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根据不同类型科级干部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立足培训对象的需要,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与岗位技能、现代知识培训,从而实现干部培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因此,科级培训必须做到通识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通识培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技能、行为规范、公文写作等共性内容;专业培训必须结合科级干部工作岗位内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例如针对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等[3]。通识课程,主要有学校培训部门组织实施;专业培训课程主要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但是学校培训部门要负责监督管理,同时确保经费保障等。
(四)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一是注重现场体验式培训。可以采取分组分类到不同岗位现场体验教学、案例分享等方式。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学习成果仅限于学识范围的智力层面。这教学法是以“杯与壶”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简而言之,听课者就像空杯子等着授课者从知识之源,也就是“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员不会被要求去检视他们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领悟情形。他们可以保持个人完全的不自觉或对于主题内容引发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保持缄默。体验式培训致力于一个不同于说教式教学方式的学习训练,体验式培训拥有不同的质量与特质,在于它牵涉参与者本身是否准备好在各方面来投入整个学习过程,所以培训者是在以能动式的方法接受训练。
二是注重研究式培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研究式培训体现了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研究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积极运用了案例、启发讨论、课题研究等多种方法,不断鼓励学员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强培训的吸引力,较好地满足培训学员的需求。以苏州大学为例,科级干部可以申报包括“党建研究”,“思政教育”等各类课题,引导科级干部研究破解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在培训过程中凝练学习成果,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反映出开展某项对策性或学术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以赛促训。可以举办有针对性的比赛,在比赛中达到培训效果,例如,由教育部思政司主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承办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就是很好的以赛促训的形式。通过竞赛,重在引导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帮助辅导员强化职业意识,促进工作,增强科学性,提高时效性。
(五)完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保障教育培训的长效性
学校必须完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规范,形成培训质量评估、学习情况考核、干部激励约束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才能保障科级干部培训的长效性。通过组织学员座谈或发放教学效果评测表等方式,详细收集参训干部对于课程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培训质量评估;把教育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党性锻炼等真实情况记入个人培训档案,认真做好学习情况考核;在干部选拔考察中,必须把科级干部培训情况作为参考指标之一,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综上所述,高校科级干部培训是一项重要又复杂的干部培训内容。高校应该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上重视科级干部培训管理工作,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有作为的高校干部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华,杨国梁.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
[2]陈萃光,陈莉华,盛新风,潘靖之.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本位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3(5).
[3]张忠福.课程模式与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述评[J].陇东学院学报,2011(5).
收稿日期:2014-10-22
一、卫生防疫一务档案两级管理的原则
防疫业务档案两级管理是指在卫生防疫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将防疫业务形成的技术档案实行分别站级、科级两级管理。其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将卫生防疫业务档案纳入站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同其他门类的档案一样,业务档案的管理也应在接受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由站档案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将业务档案分为站科两级: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疾病防治、卫生监督监测档案分别为站级业务档案和科级业务档案两个层次。
3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的站级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定期向站档案室归档,交由站档案室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
4科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为科级管理的业务档案,交科保存,由各科兼积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提供利用。二、站科两级档案范围的确定
(一)站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
在确定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督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站级档案,以确保站存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包括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
2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总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
3年度或跨年度的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
4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
5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等材料。
6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
7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二)科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我国各级防疫站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更大量地、更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本站管理的单位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服务中所形成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企业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因此存科保管更为便利。此外,卫生防疫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不能因为有了综合性或总结性报告,就可以随意处置,而应做为科级业务档案存科保管。科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监督材料
(1)预防性卫生监督材料:包括所辖区内或直管单位许可证审批、复验材料;新、改、扩建项目审查材料。
(2)常规性卫生监督监测材料:包括对所辖地区或监测点或直管单位公共卫生监测材料,包括监测记录、记事,监测小结,控制结果,监测报告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抽查材料。
2一般性违法案例、疫情、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材料,包括个案调查表,现场调查记录(笔录),人员寻访记录,检验结果及处理报告等。
3行政处罚材料,包括监督笔录、检验报告、合议记录、听证记录、处罚决定书、结案单及送达回执等。
4各类所辖产品鉴定及出具证明材料;广告登记管理材料。
5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材料,包括体检表、检验单、统计表;培训计划、教材及小结等。
6咨询工作材料,包括咨询登记、记录及小结等。
7各种毒理检验、化验材料。
三、实行两级管理的意义
1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我国各级防疫机构中,档案室档案库房大多狭小,根本无法容纳全部的业务档案,因此,只能将那些保存价值更大、保存期更长的档案集中到站档案室中,而一般性的,基础性的材料只能分散在科室保存。但这种分散管理也是纳入全站档案工作统一布署和指导下进行的。
2站级管理有利于防疫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可使站档案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对于站领导及时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其次,由于站级业务归档范围明确将具有总结分析性、学术性的材料交站归档,从而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再仅停留在做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材料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从而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提高。第三,站档案室人员针对业务档案开展信息加工,通过各种编研材料为全站科研防病工作服务,有利于防疫机构科研工作的开展。第四,站级档案管理便于开展站际防疫信息的交流,为全市甚至全国的防疫工作提供利用。
3科级管理是有利于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的需要
防疫业务有延续性,在对监测点、直管单位的监督监测中,要经常使用其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特别是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变化,有些档案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或注销。如直管单位许可证档案、建设项目档案等就属这种情况。因此科级管理就可以及时满足卫生防疫的日常需要。
四、两级管理的实施
1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
两级管理是通过档案工作网络层层的管理而实现有序的实施。因此,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是这产行卫生防疫档案两级管理的组织保障。
建立档案工作网络即在站一级设立由主管站长牵头、各科主任参加的全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站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协调解决在实行两级管理中的各种困难。站综合档案室则依据站档案管理委员对业务档案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除管理站级业务档案外,还要对科级业务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各
科设兼职档案员,在站档案室的指导下进行站级业务档案的归档及科级业务档案的管理。这样的档案工作网络使业务档案由无序变为有序的管理。
2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业务档案,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在制定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制度时,站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再结合卫生部“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关于业务活动形成材料范围的规定,经与各科密切协商,具体确定符合业务实际的各科站级和科级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其次,对于各科的科级业务档案也要同站级业务档案一样,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以确保科级档案立卷的规范,但可使用不同的卷皮,以示区分;第三,严格科级秋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将档案据为已有。
3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培训和指导
各科兼职档案员大多熟悉本科室的业务,档案知识相对贫乏。因此,要做好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档案室可定期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并将档案业务学习列入兼职档案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进行学分评定,以提高他们学习档案业务的积极性。同时,档案室人员也要主动指导科室立卷和编目。
4推行责任制,加强考核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保增长、促发展、达小康”的总体要求,充分挖掘科级干部创新创业潜能,发挥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表率作用,在全局形成干部带头创业、服务创业、支持创业的浓烈氛围,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局有目标任务的科级干部每人年内必须在镇内帮扶新上1个年入库税收3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
三、主要措施
1、广泛搜集项目信息全局科级干部都要充分发挥机关干部接触面广、联系面宽、信息量大的优势,广泛搜集信息,精心选择项目,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项目信息的跟踪落实工作。我局科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帮扶民营企业工作,在帮扶新上项目的过程中,要从人、财、物等多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2、加大引导帮扶力度各位科级干部要切实加大组织、宣传、引导力度,让全民创业和机关干部支持、服务创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全局科级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做推动全民创业的指导员,要进镇入村到户,积极帮助有意向创办民营企业的人员摸信息、选项目、办手续、筹资金、引人才、学技术、搞销售,促进他们尽快上项目,尽早出效益。
3、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各位科级干部要全力以赴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民营企业上得快、发展好,见效早。要为新上民营企业在办理手续、融通资金、招工用工、技术培训、调处矛盾等多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帮扶创办民营企业过程中,要增强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实效。
四、工作要求
1、落实工作责任各位科级干部要将帮扶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拟定出工作的措施和办法,确保全面完成任务。局招商办作为帮扶工作的具体业务部门,要建立健全基础台帐,定期做好汇总上报,促进帮扶责任落实到位。
2、实施月报业绩各位科级干部每月25日前对帮扶新上民营企业情况进行汇总,填写《2014年科级干部及村主要干部帮扶新上民营企业进展情况月报表》(另行下发),报送局招商办。局招商办每月汇总分析一次工作情况,交市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指挥部督查办,对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要求。
3、定期交流情况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科级干部会议,集中交流汇报帮扶情况,研究推进措施和办法。
五、实绩考核
一、组织人事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
①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事工作的要求,指导并参与了系统下属单位科级干部的全员竞聘和科室人员的双向选择。科级以下干部的异动面达到了80%以上。
②具体组织实施了机关正科级领导干部缺位竞争上岗。竞聘正科级领导干部4名,调整科级干部6名,考选、补充干部3名,协助组织部在宣传系统考察提拔副处级干部4名,使机关干部基本上得到了及时地提拔、调整、补充,为调动机关干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机关效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③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本系统科级干部的管理规定以及考察任用制度,全年考察、审批、任免科级干部58名。
二、机关干职工的学习、管理、考核工作井然有序
①协助机关支部制定了完整的学习计划,全年共组织机关干职工学习12次。内容包括普法知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条例、公务员法以及各种时事政治,并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了普法知识、公务员法、党内两大条例的考试。
②进一步开展了机关读书会活动。年初详细制定了读书会的学习和活动计划,为每个读书会成员推荐并购买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并要求有读后感和心得体会。在去年电脑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巩固和提高,目前机关干部95%以上能熟练地用电脑处理公务。
③坚持了对机关干职工的量化考评制度,确保了以平时的登记、记录为依据再综合年终干部述职和民主评议,对干职工的年终考核基本做到了客观、公正、公平。
三、建整扶贫和社区联建工作卓有成效
连续三年来,建整扶贫和社区联建的联系和协调工作都是由组织科具体负责的。今年是两项工作全面检查验收和建整、联建对象转换的一年。一方面,组织科协助扶贫工作组和社区工作组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三年的整体工作规划,同时为扶贫工作和社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形成了七千多字的汇报材料,顺利通过了市建整扶贫办的检查验收。当地群众对扶贫工作十分满意,检查工作级和上级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年为建整单位争取、筹措资金25万多元。另一方面,组织科为新的扶贫村和新的联建社区做了大量的联系和筹备工作,为工作队员的更换和工作组的成立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目前社区工作队员已经到位并开展了工作,拟选派到桃江县高桥乡罗溪村的建整扶贫工作队员已经确定,前期工作正在准备之中。
四、其它日常工作服务到位
①宣传分工委全年发展党员21名。发动并组织了全系统党员参加了益阳市第六届大众运动会,取得了一个第二,一个第三,三个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10月份组织参加者了市直工委举办的“党在我心中”演讲赛,参加两名,两名全部进入决赛,广电局的选手取得了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②老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全年组织老干部集体活动11次,除三次是由市委老干部局安排部署外,其它8次均由组织科具体组织,特别是老干部的三次集中学习讨论以及十月份到海南的参观活动深受离退休老干部的一致好评。
③全年为机关干职工48人次办理了工资异动和职务档次普调,为9名同志办理了干部调动的各种手续,一律做到了准确、及时、无误。主动做好了关协工作,8月份和办公室一道组织机关干职工在校子女开展了一次健康有益的暑期活动。全年表彰并奖励了三好学生和新录取高等院校学生13名,极大地鼓舞了干职工子女学习的积极性。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完成组织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并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深刻学习领会我局各项会议精神,逐步认识到办公室的四个重要性。一是充分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中枢作用。二是把握各项繁琐工作的轻重缓急,全面协调推进工作的持续开展。三是积极协调各方面工作的同时,坚持工作原则,用于担当责任,不因其他部门的误解而影响工作开展。四是虚心向各部门学习,统筹把握全局工作情况,成为局班子的参谋所。
二、立足本职,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局领导和科室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履行职责,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做好文书上传下达工作
1、至今为止,2010年共收中纤局网络文件114份,省局oa文件114份。
2、收集、整理各科室上报工作信息共41期,上报省局工作信息共34期,超额完成省局下达全年24期任务,及时将我局工作信息上传至我局网站。
3、本局发文共60份(其中**纤办47份,**纤党10份,**纤计1份,**纤办函1份,会议纪要1份)。
4、上报至上级机关涉及人事、各项工作总结等方面红头材料共30余份。
5、办理好上级机关交代的各项事宜,并做好公文的电子文档管理、存档。
6、做好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人事方面工作
1、组织好《四项监督制度》学习、测评、学习情况上报工作,做到组工干部熟悉制度,普通干部了解制度。
2、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2010年6月,对1名试用期满副科级干部,考核合格后,办理正式任职手续;2010年10月,对2名新提拔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1名正科级非领导干部、1名副科级非领导干部办理正式任职手续。
3、将2003年至2010年的干部考察文书进行整理、归档。
4、按照人事档案管理新规定,完成2010年度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平均每人补充材料20余份以上,我局副处级以下干部21人包括《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学历学位证明、三龄一历、培训等材料共补约400余份,其中如《干部任免审批表》共补约30余份,对10名同志重新认定出生日期或参加工作时间、学历。对于重新认定的内容,本着对当事人负责的原则,均请当事人对重新认定内容的真实性进行确认签字。
5、按时做好省局安排的各项人事统计工作。
6、完成2010年2名新进人员上编、录用工作,1名退休人员下编工作。
7、按照上级机关要求,2010年2月份完成2009年度年度考核工作。
(三)工资待遇方面工作
1、3月份完成2009年度涉及23人工资晋级晋档工作,2010年2名新进人员工资上报审批工作。6月份完成1名退休人员工资上报审批工作。11月份完成4名新晋升职务人员工资上报审批工作。
2、4月份完成工资财政统发工作。
3、完成2名新进人员公积金申请审批工作,完成2名聘用人员公积金申请审批工作,完成5名同志新增增量申请审批工作,完成涉及在编23人、2名聘用人员2010年度公积金调整工作。
4、做好医保办理、工资发放等一系列后勤保障工作。
5、完成人事工资系统换版工作。
(四)质量体系工作
1、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做好2010年业务技术档案整理工作。
2、年初汇总各科室培训计划后制定全局的培训计划,按照计划认真组织监督好培训工作,收集整理培训材料共200余份。严格按照体系要求,组织好新进、转岗人员等各类培训,保证人员素质的提高。
3、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五)网站宣传工作
1、2010年共上传工作信息共34篇。
2、鉴于我局网站更新速度慢、内容不全、宣传力度不够的现状,立足于加大我局宣传力度,加强政务公开,更好为社会服务制定了网站改版方案。方案内容主要对我局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能、业务能力、向社会进行全方位展示,注重服务性能,使我局的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现正按照方案,紧锣密鼓进行网站改版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1、认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学习,努力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工作的协调开展。
2、克服各种困难,消除畏难情绪,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对于“过的去”的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急重险难的工作要勇于面对并积极承担。
一、以竞争性晋升为导向,激发创业激情
第一,倡导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理念,使干警增强竞争意愿。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衡量、一个标准对待”,只要有进取精神的都给予机会,只要有能力水平的都予以任用。在20__年组织的科级干部竞争上岗中该院45岁以下的40余名干警均报名参加,最终从其中产生副科级领导干部8人,审判长7人。
第二,营造风清气正、竞争择优的晋升环境,为干警搭建竞争平台。党组班子从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出发,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党组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表决程序,贯彻民主集中制,用公开公正的选任程序、严谨负责的选任态度将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德才兼备、勇于开拓的人才选入科级干部队伍。
第三,搭建规律性、梯次性的晋升结构,为干警争取竞争机会。一方面积极争取区委支持,将晋升政策用足、用好;另一方面将审判长、独审员等法律职务也纳入晋升概念,将审判长作为中层干部的后备梯队,增加晋升梯次结构。06年来,该院共组织科级干部晋升工作5批次,有23人得到晋升,包括正科级领导6人,副科级领导15人,副科级非领导2人。晋升工作使更多干警看到了希望,本文来源:文秘站 激发了想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
二、以广泛流为补充,盘活人力资源
第一,扩大交流范围,促进队伍活力焕发。该院新一届党组班子上任以来,年年有交流,每年保持交流中层干部5-6名。自20__年8月至今,该院13个部门的17名中层进行交流,轮岗覆盖面达到全体中层干部的46%,13个部门的干警交流24人次,占部门总数的81%,干警总数的33%,交流范围覆盖所有部门,交流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确定交流重点,促进队伍廉洁自律。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人员的交流。四年来,对涉及财务管理的办公室财务部门,关系当事人重大权益的刑庭,人员管理的政治处,案件管理的审监庭、研究室,廉政管理的监察室等敏感部门都进行了相关交流。通过流动管理打破“小圈子”,突破“人情网”,构建“监督墙”,扩大流动监督,铲除干部面对诱惑时的侥幸心理。七年来,该院队伍持续保持零违纪,为法院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大后方。
三、以规范性管理为保障,实现活力持恒
第一,加强中层管理是保持活力关键所在。一是召开中层队伍讲评会,剖析中层队伍存在问题,加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表率意识、公仆意识、廉政意识六大意识。二是开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部分中层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开拓眼界,创新思维,保持永恒求新的工作激情。三是贯彻落实一岗双责,充分发挥中层干部作为院党组左膀右臂的效用。四是为中层设定办案指标和调研指标,用制度性的规定和标准化的考核提升中层自身素质。
第二,加强法官管理是保持活力不竭之泉。一是召开法官队伍讲评会,交流办案经验,提高法官思想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二是开展司法能力大练兵集中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法官的国情认识、政治智慧、审判技能,增强“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的本领。三是开展阳光司法、阳光执行活动,增强司法透明度,确保法官廉洁审判执行。四是健全法官业绩档案,践行审判质效分析,加强审判监督,提升法官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
这次工作交流会是经部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召开的,目的是交流组织工作创新、“细节治理年”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下半年的工作。刚才,听了部机关各科室(中心)和各乡镇党委的发言,感到大家谈得都不错,上半年工作有思路,落实有力度,特别是围绕“工作创新”和“细节治理”两个方面,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回顾上半年的工作,可以简单回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重点工作卓有成效。一是以建成“群众满足工程”为目标,深进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把党员先进性体现在服务群众上”这条主线,突出抓了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党性分析、整改进步等关键环节,使活动达到了“进步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经过广泛测评,党员群众满足率达到了99.8%。二是构筑“三级帮扶”体系,推动社会*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贫富差距,在市直部分帮扶村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县直单位(部分)帮扶乡、领导干部“进百村进百户帮民富”活动。半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共为基层群众捐助现金、农资等17万余元,帮助新上养殖等致富项目16个;帮扶部分为乡镇协调资金400余万元,已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30个,投进资金600余万元,有效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向农村及弱势群体倾斜的力度。
——常规工作力求突破。一是以进步执政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班子建设需要和科级干部特点,今年年初分两次对科级干部进行了调整,共调整提拔科级干部214人。对在一个地方或者部分工作时间较长的干部有计划的进行了交流,共交流县直科级干部13人。根据年度考察考核结果,分别对部分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使一批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改善了领导班子的年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了整体功能。二是以规范创新干部任用机制为着力点,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完善*推荐、*测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和试用期等制度。提拔的64名科级干部,均经过了广泛的*推荐和*测评,并实行了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结合科级干部年度考核情况,对试用期满的17名乡镇科级干部、50名县直科级干部予以正式任用。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竞争上岗工作,出台了《利津县机关事业单位任用股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促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三是以进步素质、增长才干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公然选拔了40名干部,利用3个月的时间到中国人民大学按照MBA内容进行了集中培训。学习结束后,分别安排到16个企业担任总经理(厂长)助理,进行6个月的挂职锻炼,直接参与企业治理、市场贸易的实践,发挥所学所长,做到学以致用。同时,组织好中青班、英语和计算机“双技能”等培训班,共培训干部550余人次。
——自身建设效果明显。一是抓基础,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的通知》,固定周三晚上和周六上午为集中学习时间,明确把组工干部个人的学习情况纳进年度“百分制”考核。通过专家授课、举办集中改稿会等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学习。今年公务员考试中,部机关3名同志取得了全县11个报考职位中3个总分第一的成绩,树立了组工干部勤于学习的良好形象。二是抓细节,努力创建规范型机关。制定印发了《关于创建规范化机关(室、中心)活动的意见》,对机关治理各项事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实行周检查、月通报、年度考评制度;制发了禁酒令,严禁组工干部工作时间饮酒;开展每周卫生检查评选活动。通过严格考评,机关规范化建设水平明显进步,部机关办公秩序、效率和办公环境均有明显改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上半年的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相比,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工作标准不够高,创新意识不够强,对工作缺乏系统的总结提炼等等。这些题目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下半年的组织工作大事多,任务重。根据部长办公会研究的意见,我对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夸大以下几点:
一、结合实际情况,坚定不移地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
一要高度重视,切实开展好教育活动。按照中心、省市委的同一部署,我县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从7月份开始启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心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省、市、县委的重大部署,做到贯串“抓教育、做表率、创佳绩”这条主线,围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突出“把党员先进性体现在服务群众上”这个目标,切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好、开展好。
二要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第二批参加先进性教育的党员涉及行业、领域多,既有乡镇党员,也有社区、学校、企业党员;党员构成比较复杂,既有机关党员,又有离退休党员、下岗党员、活动党员。对此,我们要加强分类指导,使先进性教育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党员实际,根据不同党员的特点,制定更有针对性和操纵性的措施,从而切实调动党员积极性,保证教育活动效果。
三要勇于创新,结合实际做好“自选动作”。按照上级部署做好“规定动作”是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而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自选动作”则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工作中,我们要围绕“把党员先进性体现在服务群众上”的目标,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做足“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好“自选动作”,探索出符合我县实际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路子、新经验。
二、实行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制度,加大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力度
抓落实是推进工作的根本途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兴盛皆在于实。针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过程中存在的题目,我们探索制定《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加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落实力度。
一是实施综合考核,增强考核工作的实效性。为解决“考出多门”题目,将联合纪检、组织、宣传、政法、农业、财政、招商、城建、、督查、安全生产等部分组成综合考察组,涉及相关项目的综合考察组成员共同实施考察。确定考察组长,负责考察工作的同一调度。
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针对干部考核存在的“一刀切”题目,将充分考虑不同级别、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差异,分别制定“乡镇党政正职、县直各部分(单位)正职和其他干部”三种类型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内容既设置GDP指标,也设置党的建设等非经济指标,对各项考核指标公道量化分值。
三是坚持群众公认,增强评价主体的广泛性。在考核群众公信方面,把评价主体由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调整为各个层面的干部群众,使熟知考核对象情况的同事、下级和服务对象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干部综合考核分数将记进干部实绩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赏罚、级别调整的重要依据。
三、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推动组织工作创新
关于工作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已经夸大了很多。在这里谈一下创新的理念题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来自于创新理念。要实现组织工作创新,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培养创新理念,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创新能力。
思维定势是我们创新工作的大忌,它固然能够帮助我们对题目作出快速反应,但对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题目却是最大的障碍。组工干部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全新的视角、开放的思维来审阅、谋划和推动组织工作。要树立大组织的新理念,破除单纯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思维定势,坚持把组织工作放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到党的工作大局下来把握,不断拓展组织工作领域,延伸组织工作触角,增强组织工作的渗透性,使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社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
四、深进开展“基础治理年”活动,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
组织部分贯彻“细节治理”理念,开展“基础治理年”活动的成效如何,决定因素是组工干部的素质强弱、能力高低。下半年,我们将开展“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活动,坚持在“站起来会说、坐下来会写、沉下身会做”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进步干部综合素质。
一是建立学习交流机制,进一步进步干部“说的能力”。健全学习制度。通过组织集中学、鼓励自己学、支持保障学的方式,重点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知识、业务知识等内容,不断扩大知识储备量。建立交流平台。采取口试答辩、组工干部论坛等方式,积极引导参加职员畅所欲言,让干部在学习中、交流中磨炼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是建立约束激励机制,进一步进步干部“写的能力”。构筑载体,鼓励写作。以组织系统内部刊物为载体,支持撰写信息和调研文章。建立激励机制,提升水平。规定对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组织工作文章的分别给予奖励,并将量化积分计进年度百分制考核成绩。
一、市政府机关人员结构现状
(一)年龄结构偏高。市政府机关这次机构改革,虽然允许一些年龄大的人员离岗和提前退休,但是由于机关多年未允许进人,年龄比较老化。96年机构改革后机关根据职位空缺情况,考试录用了一批公务员,当时年龄最小的,现在已经30多岁。
根据调查统计:①市政府机关局级公务员,35岁以下的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1.48%;35岁至40岁的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5.4%;41岁至45岁的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16.04%;46岁至50岁的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29.38%;51岁至54岁的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23.2%。②科级公务员35岁以下的占科级公务员总数的10.29%;36岁至40岁的占科级公务员总数的17.82%;41岁至45岁的占科级公务员总数的24.4%;46岁至50岁的占科级公务员总数的27.0%;51岁至54岁的占科级公务员总数的11.6%。
(二)知识结构偏虚。根据调查统计:①局级公务员本科以上学历的242名,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59.75%;专科学历的133名,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32.83%。②科级公务员本科以上学历的328名,占科级公务员总数的31.26%;专科学历的533名,占科级公务员总数的50.81%。看统计数字,学历结构并不低,但由于绝大多数是后取得的学历,知识含量低,知识陈旧,专业不对口,看起来学历很高,实空有其名。一些人思想惰性大,不注重学习,知识更新慢,有吃老本、混日子的思想。
由于学习差,接受新知识慢,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滞后,有的固守计划经济的做法,习惯于审审批批。不是研究怎样为经济建设、为百姓服务,而是想方设法设置障碍,巧立名目捞取好处。机关中存在的这些现象,都是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要求格格不入的。
二、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新型人才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要建设“五型政府”。第一,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政府。也就是说,政府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挑战,大兴学习之风,全面提高政府机关中公务员队伍的文化素质。第二,要深入实际,建设调研型政府。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都是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开阔的视野,就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那种“心中无数决心大,情况不明点子多”的做法要不得。第三,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建设决策型政府。要善于谋大局、抓大事,提高决策的层次和质量。第四,要改进作风,强化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关心群众,厚待百姓,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困难的事情帮起,从群众最期望的事情做起。第五,要更新手段,提高效率,建设网络型政府。通过网络型政府建设,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避免决策失误。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公务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转变了一些政府职能,政府机关中明显出现了急需补充新型人才,如懂经济、法律、计算机、外语等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人员。从前面的调查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目前政府机关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还不合理,急需补充新鲜血液,以改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队伍状况。
三、调整对策
(一)畅通出口,建立正常的淘汰制度。
党政机关由于受编制限制,不适合在机关工作的人员出不去,机关所需的人才就进不来。光靠几年一次的机构改革砍年龄减人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必须疏通出口,建立起正常的淘汰制度。
1、加强年度考核工作,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党政机关每年的年度考核工作都进行了,但是多数是流于形式,对那些不适应机关工作,不想工作,混日子的人员,部门不敢或者不想定为不称职。公务员条例规定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就必须分流出公务员队伍。如果能利用好这一政策,认真搞好每年的年度考核,就能分流出一部分人员,既纯洁了公务员队伍,又调动了在任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了整体人员素质。
2、加强廉政执纪工作。对党政机关中经常吃、拿、卡、要,行贿受贿的腐败分子,要加大检查和整治力度。一经查实,绝不手软,除属于职务犯罪法办以外,凡受行政记大过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也应分流出机关。
3、加强培训工作。对工作业务素质差,经二次培训达不到所在职位标准要求的,应劝其辞职或予以辞退。
如果各级各部门都能利用好现有的相关政策,不但可以清除一些不适应机关工作的人员,空出一些职位,为进入机关提供条件,使机关人员合理流动,打破当前的“死水一潭”的现状,还能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
(二)拓宽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渠道。
1、继续坚持“凡进必考”的办法。党政机关补充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办法,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确保录用人员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我省我市考试录用工作起步较早,自1989年起,各级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就开始实行了考试录用的办法。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5年全省各地针对机关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后出现的职位空缺,进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实行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录用国家公务员,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视野,拓宽了选拔人才的途径,促进了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新陈代谢,同时也抵制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利于激励公务员积极进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配置,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种制度的建立和推进,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广大考生的认可。正如有的同志总结的那样,“考”总比“不考”好;通过“卷子”选人比通过“条子”选人强。1997年市直党政机关面向社会招考国家公务员,通过笔试、面试最后录用81名,这些人现在都是各部门的年青的骨干力量。
2、多渠道的吸引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扩大选拔公务员的视野,进一步打破身份、地域限制,扩大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例,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对那些专业对口、政府部门工作急需的高学历人员可以破格录用。
(1)对德才兼备的优秀硕士、博士生,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不参加全省统一笔试,直接经面试、体检、考核合格后,可以直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经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在领导和非领导职数不超的前提下,可直接任命为副科级以上职务。
(2)根据职位空缺和任职条件要求,用人部门可以从企事业单位调任有领导职务人员到机关任正副科长,经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同意,正式任职,纳入国家公务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