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3:30:50
导语:在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恰当运用课本中的插图和资料。课本中插图和资料是学生理解的主渠道,课本中的图片资料是对政治学科中观点最有力的支撑,最浓缩的精品。教师在讲授之时,恰当引导学生认识课本中所附资料对于引导学生理解有着直接的作用,更方便学生引用,更易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初三政治课中讲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所用的“神舟”五号运行发射塔的情景图片,引导学生去观看、讨论,教师巧妙加以引导,去印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国家繁荣和富强,便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二、利用多媒体展现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初三政治课讲到《党的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课文中辅助资料很少,学生很难理解如何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期的标志。如果纯粹作为知识来划分,让学生识记下来,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前后社会情况加以对比,学生们自然会产生深深震撼,会很容易理解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学生自主参与收集、展示、讨论历史背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恰当引入历史背景,最好让学生参与收集、展示、讨论,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如讲到后,特别是近15年来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课节时,放手让学生去收集发展数据、发展图片,相互交流、讨论,办出手抄报或者展板,召开主题班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动手动口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又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增强了能力,这也与新课改的要求形成一致。
突出时政性是高中政治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它体现了政治课时代性特征,是政治课的一大特点。高中政治课突出时政性,主要是指在政治课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要学习时事,关注时政,课堂上渗透时政,能力培养凸现时政,使时政贯串其中,以增强政治课的效果。
一、高中政治课为何要突出时政性
1.突出时政性是政治课自身性质和内容的要求。
思想政治课的教与学应从丰富、变化、发展中的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时政性,不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议论时事新闻,谈论热点事件。因此,教师只有将讲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我们关注的时事结合起来,才能适应这一课程的特定要求,才能永葆政治课的生命力。
2.突出时政性是适应政治学科高考的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政治科命题所要体现的重要原则,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政治学科高考试题大都以大家关注的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以国内外重大时事立意已成为高考试题的重要特点,整份试卷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如果高中政治课不关注时事、不关心社会,没有广泛的时政积累,没有开拓的政治视野,读死书,死读书,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很困难的。
3.突出时政性是克服现行高中政治课教材弊端的要求。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引用的事例都是五六年前的材料,甚至某些是十年以前的材料,已失去时代感,教材中阐述的有些内容、观点已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解释不了当前社会实践中的新问题。如果教学上拘泥于教材,就教材讲教材,照本宣科而不渗透时政,不结合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政治课将会变成空洞、枯燥无味的说教课,政治理论将变得苍白无力。
4.突出时政性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的要求。
政治课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育人使命,是我国学校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传授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基础知识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然而,当前我们一些政治课教学仍拘于教材,没有从学生和社会的客观实际出发,教学内容忽视了与当前丰富又生动的国内外热点时事的结合,使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
二、高中政治课如何突出时政性
1.转变思想,树立新课程的理念。
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是政治课突出时政性的前提。关注时政,突出时政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国内外时事,既丰富又生动,大多跟政治课有一定的联系,且学生对这些时事非常关心,教师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确立开放学习的新理念,掌握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引导学生生动学习,积极研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必将推动整个政治科学习的深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学习时事,增强时政信息量的储备。
师生要共同学习、共同搜集整理人们普遍关注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共同探究其本质。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在平常的学习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时事学习活动,不断积累时政知识。如成立“时事沙龙”兴趣小组,引领大家多看书报和新闻;举行课前的“新闻会”促进时事信息的交流;开展时政知识竞赛,激发学习时事的热情;进行每周“时事热点评论”,培养和提高学习时事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储备了丰富的时政信息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表达能力。
3.活跃课堂,加强教学过程的时政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确当地引用一些时事材料,渗透必要的时事信息,可使学生兴趣大增,思维活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对所选材料进行精心设计,促进时政知识与课本知识点的融合,从而使学生达到由外到内的知识升华,实现由事实材料到理论的飞跃。例如,在上政治常识“我国的国家职能”这一框时,可以选用了“重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这一热点话题作为时政材料,既让学生学习掌握了教材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我们身边发生的重大时政新闻。
4.提高能力,开展时政研究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初中政治 ,开放课堂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还是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都给我们的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实施开放性教学。政治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这是一门对初中生实施德育的重要学科,并且在初中阶段这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政治学科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 目前的政治教学工作却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政治学科的学科功能的有效发挥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而努力打破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初中政治中引进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在初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大力提倡并引入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1.1 大力提倡并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是适应政治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教学大纲都要求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要求。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呢?我们认为要想实现以学生为本,政治教学1二作者首先就要求摒弃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即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及学习思路。在此前提下。政治教学工作者应在政治教学活动中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上述一切做法恰恰是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必然要求的。
1.2 大力提倡并实施开放瓦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政治教学模式简单机械,学生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听讲地位,如果引进开放巨动式教学模式,则学生必然要自身参与到整个政治教学活动中来。这就无形巾督促学生在课外认真阅读由授课内容相笑的一些政治资料,自我充实,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完成学习任务,满足课堂上积极参与相关问题讨论的迫切需。也就是说,通过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1.3 大力提倡并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政治教学中,老师要想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参与的积极性,其自身必然要事先精心备课,探寻简单易懂能使教学过程生动幽默的途径,这必然督促老师加强身的理论学习与知识积累,也是对老师的锻炼与考验。另一方面,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与老师在政治教学课堂上不似从前那种等级森严的师生关系,在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朋友型师生关系得到确立,无论有关政治问题的提问或是讨论,)双方之间的对话都是平等的,气氛也是融洽的,学生上课就相关政治问题自由发表其观点。这样老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一名忠实的听众,师生之间的关系大大的缩近,而这义有利于政治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二、开放式的初中政治课堂
2.1把政治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课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它“活”起来必须把课本知识带进我们的实际生活。把课本理论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Ⅲ。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多了解生话、社会。同时政治作为一门时效性很强的科目正是需要教师用开放的思维去教授。如在学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调查、了解当地政府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引领学生观察党和国家目前所敛的工作。采取在实践中学习的办法,不仅使学生牢记了所学的知识。雨且也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2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学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中得到高涨,想象力也随之而发展。教材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入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昕的,且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联系、想象,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这样的教学,是学生对于课本的一次再创造。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发挥的过程。
2.3教学角色要开放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然而,在新课改理念中,我们不再强调这种教学角色的固定化,而是倡导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能够建立一个教学相长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以更加谦虚的姿态积极地从学生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吸取知识和经验,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而作为学生,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以学为主,然而,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学”应当是一个主动词,而非被动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从
教师那里接收到的知识主动地经过思考加工,然后把它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样,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才能够真正地转变为自己的知识,进而促进自身素质的真正提升。总而言之,在开放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无需将自己的角色一成不变地固定住,而是依据教学实际能动地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调试,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更加动态化的特征,更有利于政治课堂教学素质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结语:
总之,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其他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这与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丁星凡 中政治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概论[期刊论文] -当代教育论坛2005(22) doi:10.3969/j.issn.1671-8305.2005.22.032
【关键词】新课改; 心态; 德育渗透“以学为本”已喊了多年,但许多课堂还是“涛声依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一套备课方式,不可否认这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我有以下观点:
1作为政治教师应与时俱进变革教学内容,开发新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社会,体验生活。
1.1结合学生实例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兴趣。 一节课的开头,直接影响学生的情趣,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以使学生所学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而且提高了学生兴趣,激发了求知的内驱力。
1.2在生活中运用,巩固知识。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
2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思想政治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师要开展第二课堂。
2.1辩论会。政治课开辩论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治教材内容的思辩性为辩论会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这种形势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东西,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辨证思维。提高其思维能力。
2.2自办墙报,自办墙报可以采用轮流办小报的形式开展。内容可以庞杂一点,名人名言、时事背景、重大时事名词、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学生小论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答案征集等等。在办报过程中可以分成兴趣小组,学习自发收集材料,自发写稿,经教师审阅后。可以张贴成报。这种形式比较灵活,篇幅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
2.3阅读经典。在经典阅读中,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节选学生感兴趣的;二要注意经典著作的连贯和内在逻辑性;三要注意指导阅读,不能选出即完事。要告诉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什么。
2.4时事报告会。时事报告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活动方式。时事报告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收集资料要系统,详实,必要时可以配以采图、表格或地图;(2)报告内容不可太庞杂,应突出重大事件和热点事件;(3)一般一个学期以一两次为宜。
2.5时事知识竞赛。可以采用“小组代表制”的形式。也可以全员参加;可以集中参加,也可以分散进行。代表答题,现场积分,其他同学当观众,这样既可以进行政策和形势教育,又能鼓励大家学习的热情。
2.6小论文竞赛。学生小论文是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用活知识的有效途径。除引导学生参加全国的学生小论文比赛外。更可以在教学之余自己组织学生写小论文,然后进行竞赛。
3借题发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用讲授的问题,采用移植和类比的手法,利用简洁准确、风趣幽默的语言,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或以往在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以此对学生加强思想和行为教育;或借机把其他有关知识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有以下作用:
3.1借题发挥,有利于德育渗透。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借用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并触及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缩短教育的时空距离,便可避免空洞说教,学生也乐于接受。
3.2借题发挥,唤起学生的爱国激情
4我们还要作好学生的工作,如:
4.1调整思想心态。 对开卷考试,不少教师、家长和学生存在着错误看法,一是认为开卷考试题目很容易,就是翻翻书,抄答案就行了,平时用不着花时间去学习政治,不少学生把原来阅读政治的时间用来学习其它学科;不少学校则对政治减少课时量,尽量少排课;其它学科的老师则经常从舆论上引导学生多学习其它中考课目,这种思想认识非常普遍。二是认为开卷考试题目很难、很活,答案在课本上又找不到,主要靠语文功底和临场发挥,时间花在政治上也是白搭,不如花在其它学科上。三是认为开卷考试无需多花力气,平时做好笔记,临考时只需翻翻书和资料就行了,结果,每次考试单选题失分很多,影响总分成绩。
这些看法都是不可取的,开卷考试也需要记忆,教材上的基本观点、原理,有的需要重点记忆,有的需要理解。只有以记忆的知识作铺垫,答题才会得心应手。因此,一定要分清哪些知识只需理解,哪些知识必须记忆,平时做到有的放矢。
4.2掌握依据。 方向不正确,犹如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历年来中考命题方向体现出各学科的共性,如能力性、实践性、综合性;又体现了政治学科思想性、时效性;也体现了考试改革要求的人文性、开放性、新颖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把握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以避免盲目性。要特别关注课标中新增加或重点强调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每次考试的重点,要把这些知识点重组,抓住重中之重的核心内容进行内化。
4.3提高审题答题能力。 实践证明,思维能力对同学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许多同学在学习时基本知识的背诵和记忆积累很丰富,却难以在面对问题时准确把握知识,在答题时或答非所问,或难以做到完整、有层次,这大多是由于思维能力不强、思维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同学们要加强自身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题目反复训练对试题的分析、理解、构思、作答能力,从而使自身的潜在能力能够得到顺畅的外现。
那么,如何提高审题和答题能力呢?
一是平时多培养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二是运用有效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政治课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104-01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政治课的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素质教育”
长时期以来,政治课被简单地理解为说教课、背诵课,传统的政治教学,就是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等教条式教学,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明显偏重智育,把学生训成了考试机器,高分低能,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也惟升学率是从,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资格谈奖金、职称、晋级、住房等。结果呢?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也没有真正贯彻。
二、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开卷考试
传统的闭卷考试立足于选拔,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闭卷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只在考试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试结果而轻教学过程,以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闭卷考试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题海战术”及“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使他们的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状态,而过早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为克服闭卷考试的种种弊端,变“寻找适应教育的学生”为“寻找适应学生的教育”,教育部于2000年3月13日发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后,对政治科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初中政治课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了开卷考试。
三、突破旧课程的“包围”走进新课程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考核方式的束缚。在闭卷考试的形式下,考试考条条,学生背条条。学生如果对书本知识记不牢、记不准,就达不到选拔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对政治课无学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内容枯燥。课文中不乏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偏、难、繁、旧”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对这些知识原理,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从转变教育观念的角度,重点删改了原教材中“偏、难、繁、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活动教学成了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首先,活动内容丰富。新教材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三类: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活动课。初中课外活动共8节;课内活动共26类391次;“活动课”的设置是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活动课是活动教学的集中体现和典型标志,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其次,活动形式多样。初中政治教材中的活动课,设置了大量新颖生动的教学活动,尤以初一教材最为典型。
为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新教材对在社会发展常识中一向较为重要的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等内容,以及有关论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那些离我们现实太远而且纯属理论的多数章节都被删减了,补充了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诸如“三个代表”、“七一”讲话、“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富有时代性的现实内容。而且在考核时对于简答题、判断说明题、分析说明题、政治小论文等实施考试(开卷考试和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不管知识点来自课内课外,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行,同时对有创新的观点还要加分,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一反过去初中政治课“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应试框架,构筑起思想政治课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四、针对三个“突破”引发的几点探究
1、素质教育的障碍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还有前改后返的体会,但总的来说进度不快。究其原因关键的一条就是设有一个政府部门制定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这一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障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初中政治课应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2、开卷考试的弊端
评阅中考试卷必须选拔政教专业的、多年上毕业班的、经验丰富的、责任心强的政治教师参加阅卷。可见,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开卷考试不是素质教育的终结,而是素质教育的开端。
3、新课程的缺陷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课 教学模式 述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ZHU Yi
(Shanghai Open University- Jinan, Shanghai 200040)
Abstract Summar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ollege politics teaching mode help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ajority teacher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age to practice founded the practice style, participatory, interactive, collaborative and situational of six conventional mode of teaching, and the creation of several self-teaching model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This examines the topic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ode more in-depth study of the remaining modes is relatively weak. The overall study is also inadequate, has been strengthened in recent years.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new teaching mode of living teaching techniques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review
教学模式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好坏。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思想政治课新情况和新要求的现状,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勇于实践,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笔者把这些教学模式归纳为常规型、特殊型和融合型三类教学模式,从一个侧面总结这些创新成果,看到成绩,发现不足,以期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
1 三大类教学模式全貌概要
1.1 六种常规形态教学模式
(1)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改革与实践最为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一是创立了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如黄警秋教师提出来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其中包括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和网络实践,实现四种实践方式的相互融合。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模式是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所以如果去掉一个网络实践,就可以叫“三三制”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李大健教师提出来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他具体阐述了三种实践类型的方式方法,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运用价值。鲁志美教师也提出了“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张小兰老师专门研究课堂实践教学问题,提出了团队教学法、热点聚焦以及集读写讲辩“四位”一体等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张森年教师提出了“感—行—思”三阶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不同年级学生所要达到的相应实践要求,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专门研究了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如张倩教师研究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可预见问题及对策。李俊勤教师专门研究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实践模式问题,提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的演讲与行为的践行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关键点。王岳喜、方玉鹏和刘蕊三位教师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服务学习型实践教学模式。刘俊英教师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知行双考核模式。黄世坤教师则专门研究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性教学模式问题,提出了“纲要”课实践性教学要处理好的三对关系:一是两类实践活动的关系;二是“纲要”课实践性教学与其他学科实践性教学的关系;三是实践性教学与服务社会的关系。余精华教师专门探讨了“形势与政策”课的社会实践问题,提出了要建立“123”模式,即需要“明确一个宗旨、选择两种渠道、搭建三个平台”。
三是探讨了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如钱广荣教师提出要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本质问题,区分实践教学和教学实践这对核心范畴,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实践教学意识和能力。关于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机制问题,罗映光、蒋家胜和李向前三位教师提出要建立保障运行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来保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2)参与式教学模式。朱宗友教师专门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认为参与式教学方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而现代科技则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提出了若干参与式教学的实现形式,有课堂讨论、辩论赛、学生“主讲”、课堂提问和经典文献阅读等。认为运用这种方式要注意以下问题:正确认识参与式教学、摆正师生双方的位置、做好充分的准备。曾毅红教师提出了主题性参与互动式教学模式,把互动模式和参与模式组合起来,丰富了参与式教学模式内涵与应用范围。
(3)体验式教学模式。董丁戈和关晓梅教师论述了“行为体验式课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分析了“行为体验式课型”的确切含义和重要作用。认为它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经历和经验,改变了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
(4)互动式教学模式。廖曰文和魏彩霞教师论述了基于作业的教学互动教学模式。这种基于作业的教学互动法注重作业环节,强调互动前的知识储备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向和多向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互动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5)合作学习模式。张少兰教师专门论述了基于合作学习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认为这一教学探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其学习的主体性,促使其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6)情境教学模式。王洪新和于冰教师论述了“问题情境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策略。分析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好处与如何创设的方法,包括需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典型的教学案例为支撑,以民主平等的氛围为纽带,以缜密的“问题链”为载体。
1.2 三类特殊形态教学模式
1.2.1 属于高校特有的教学模式
(1)专题式教学模式。为了有效解决高校政治课内容多课时紧与热点难点问题多的矛盾,许多高校都倾向于采用比较实用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具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高的实施条件,也符合大学生特别关注社会热点的实际需要,故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师主要创立了三种类型的专题教学模式:一是热点专题教学模式。如刘淑兰教师提出了“概论”课中民生热点问题专题式教学的设计与运用,谭希培教师提出了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一条途径。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的引导,是实现或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二是问题专题教学模式。这里的“问题”有别于上面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主要是指学生成长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臧宏和王立仁教师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式专题教学模式,认为应根据“基础”课的性质和课程目标,着力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见实效;三是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如王久高教师以北京大学为例提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认为这样操作可以发挥不同教师的特长,合理分工,形成不同教学风格,增强教学吸引力。
(2)“辅教导行”或叫“教辅结合”教学模式。这是一种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定教学模式。毕明生和武步成两位教师都对这一模式作了专门论述,只是概念的表述有所不同,毕明生概况为“辅教导行” 模式,武步成则概况为“教辅结合”教学模式。毕明生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指出高校辅导员“辅教导行”教学模式,寓教于管,寓管于教,教管结合,重在导行。武步成认为要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关键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其一要实行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专题教学;其二要建立辅导员和班主任参与实践课辅助教学的制度;其三要采取期末考试、阶段考核和平时考查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3)“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邵龙潭等六位教师专门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思政课运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认为思政课教学在“大班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小班讨论”的环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他们在实践中合理构建“小班讨论”指导教师队伍,科学设置“小班讨论”主题,系统设计“小班讨论”流程,全面组织“小班讨论”,重点开展“跟班式小班讨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高职院校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梁英平提出了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认为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破解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一直存在着与“工”“结不上”、“合不拢”、“下不去”的共同难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有助于学生互助合作,主动参与教学。
1.2.2 属于某一思想政治课特有的教学模式
如王包泉和袁本文教师创立的“全覆盖、不断线”教学模式,是专门针对四个学期均要开设“形势政策课”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反映了北方工业大学的“形势政策课”教改的基本做法。该校每个学期开设8学时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2.3 属于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模式
如王宪明和华表教师提出了因材施教型教学模式,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展开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动员了学生才智,启发了教学思路,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袁本文和范丹卉教师分析了主体差异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影响,认为学生在专业、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是影响互动式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
1.3 融合性教学模式
所谓融合性教学模式,就是把各种教学元素加以组合,形成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例如孙武安和吴文新两位教师创立的“两个挂靠,四个结合”教学模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两个挂靠,四个结合”方式把有关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关因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发挥整体协调、相互制约的功能。“四个结合”是指教师讲授和学生演讲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相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相结合。“四个结合”反映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本方向、实施路径和通行做法,是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关键看能不能做到有效结合。“两个挂靠”是指把大学生红色社团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把全国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入学考试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挂靠起来。“两个挂靠”试图进一步解决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问题,较有特色。与这一教学模式相类似的还有王国敏教师提出来的“四化”、“三结合”教学模式。
2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应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表现在有关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均有所探索,包括了实践教学模式、体验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等方面,形成了比较齐全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实践教学模式和专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论述较为深刻;特别是创立了一批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实践效果。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总结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广度深度上都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从已经发表的论文来看,有关体验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还只是一些零星研究,与中学相比明显不足,这与高校只重视理论讲授而忽略教法探讨有很大关系。
2.2 如何创新教学模式
扭转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关键在于改变教法,创新教学模式。教无定法,每个人都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应该符合如下特性要求:创新教学模式既要遵循一般教学规律,不人为“创造”,又要从实际条件出发,切实可行,使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既要借鉴他人实践成果,为我所用,又要推陈出新,求变创新,使教学模式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既要体现自我特色,亮点鲜明,又有一定推广价值,扩大应用范围,使教学模式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既要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又要有高度的理论提炼,使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
3 发展前景预测
3.1 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上好政治课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政治课与学生生活的关系问题,让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认识问题,发挥思想政治课能够使学生成功立业的独特功能,给学生指出一条光明的生活之路。怎样通过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来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无疑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一句话,思想政治课应该也必须生活化,才能有实效。
3.2 应探讨如何运用新技术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
以云平台和IPAD为标志的新技术具有快捷性、丰富性、自主性、同步性和开放性的诸多优势,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技术条件。我们应该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对教学资源的优化设计,不断提高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教学资源的水平,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广大政治教师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已经创新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基于多媒体组合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交互的个别辅导模式、基于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习模式、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网络教学班级集体式小组协作探究式网络交互式
尝试通过网络教学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和灵活的教育手段对初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是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就初中政治课网络教学的形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班级集体的网络教学式
教师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如新课、复习课或专题学习等)进行教学设计,在网络上收集丰富的多媒体资料,以超文本、超媒体技术,制成网络教学课件,存放在校园网络(或磁盘)中。上课时,教师提出任务,并指导学生(学生一人一台电脑或几人一台电脑)调出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当学习碰到困难或稍有心得、体会时,通过网上对话,随时可以向教师或其他同学咨询,讨论感兴趣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也可以随时在网上回答学生的咨询,调看学生的作业,参与学生的讨论,把好的作业给全体学生参考。班级集体形式的网络教学,其载体(教学课件)主要有围绕专门课题设计的网页和搜集与专门课题有关的互联网网站。如初三教材《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一框,列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后,便按部就班让学生访问国土资源部,人民网等,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字,画出图表,归纳出我国资源分布的概况,环境形势的表现,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看到山西等地荒漠化现象严重,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时,同学们被深深触动了,于是围绕环境保护问题,纷纷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相互间展开交流。可以说这堂网络教学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一致认为此种教学方法非常好,希望持之以恒下去。
二、小组协作探究式网络学习
结合政治课学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一些社会重大热点问题或学生关心的时事专题,形成研究课题,让学生直接从互联网上搜索信息,进行思考、分析、讨论,甚至通过电子邮件和这个领域的专家探讨他们的发现。最后写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在网上,或者在班级集体中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小组协作探究式学习,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活跃思维,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例如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案例,采用的方式:由学生分小组自己网上寻找案例。有一组找到了这样一个案例:张某,女,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小学时各门功课非常优秀,进入初一后,每次考试也都名列前茅。但初二第一学期的期末物理考试,仅得45分,这对她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回家后又遭到了母亲的责骂。这次考试后,她好象变了个人,对老师、同学的关怀不理不睬,甚至想把自己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同学们就这个案例马上展开讨论,在网上查找了几个原因:①社会上对学历文凭和学习成绩的推崇。老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导致学生过分看重分数,看重成绩。因此,一次意外考试失手,学生就会心烦意乱,感到前途暗淡。②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③从学生自身发展看,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心理承受力差,性情多变,对于学习等各种挫折的应对机制又不健全,一旦出现问题便难以承受,出现自我否定。然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青少年该如何正视自己较高的自我期待水平呢?分组讨论后加以引导:自我期待水平过高容易产生挫折感;反之过低不易产生挫折感,但会缺乏进取心。所以自我期待水平应适度,敢于认识自己,正视挫折。那么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呢?青少年要牢记“太好啦”、“我能行”、“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助你”这三句话。当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应当把挫折看做是一种磨炼自己的机会——“太好啦”;当学习上遇到挫折时,要有克服和战胜它的勇气——“我能行”;当你看到别人遇到学习挫折时,应当关切地说——“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助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显得很兴奋,开始按照老师提供的几个网址浏览起来,在浏览过程中,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学生连忙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内。遇到问题,有的能自己解决,有的则在小组的讨论中获得答案,实在不能解决的,则向老师提问,这些问题提得都比较怪,有的连老师也不能回答,马上有学生想起发电子邮件请教专家。这种小组协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展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交互式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培养
一、创设良好情景,培养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课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互动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的展示自己的个性,深入的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点拨质疑法。对学生易懂的部分,可以采用自学讨论为主的方法。有时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学生能解决的就一定由学生来解决。有时会出现学生找不出问题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和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这样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去学习,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培养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思想认识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师生互动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能唱“独角戏”;再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是“宾”,而不是“主”;只能是“导演”,而不能是“演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自身定位,努力设计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活动。例如:在学习“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同学们算一算:按照我国的人口基数,如果每对夫妇多生一个孩子,全国人口将增加多少,人均生产总值又会相应发生怎样的变化,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多大的负担,从而使学生真切领会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做一做、找一找、赛一赛、看一看、议一议等等。由于这些活动适应他们求新、求异、好奇、爱动的特点,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情的活动,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领会了知识,提高了觉悟,增长了能力。
(3)角色互换法。有时教师要适当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去,而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当老师。这种方法可以用在活动课中,让学生自己来主持活动,进行新闻、形势评说,或结合课本内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自己有什么启示,今后在某些方面应该怎样做等等;也可以用于知识复习课中,请学生走上讲台,讲一讲你对学过的知识内容是如何归纳和整理的,你认为哪里是重点,应怎样强化理解等等。这样,既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思想状况,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思想政治课要力求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而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社会小调查、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小论文评比等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始终保持持久的新鲜感、高昂的学习热情,在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中促进知识的学习、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二、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
提起创造力,很多人就习惯于将它与发明创造等同起来,认为创造力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才能的表现。而事实上创造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从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人的一生能容纳5亿本书的信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的50倍。创造力和其他技能一样,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因此,创新教育的起点,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让“人人皆有创造力”的信念深入人心。思想政治课可以通过事例剖析、成功激励等方法去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增强创新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求异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爱因斯坦曾精辟地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人的天性,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是创造的萌芽。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使学生养成“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中实际存在的困难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怀疑态度去面对学习中的疑问,教导学生敢于摆脱传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联系社会热点、思想上的疑点同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从而发现高质量的问题。尽管学生的质疑有时可能具有片面性甚至偏激,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是深刻的,提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深度。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提问时也应讲究提问的质量、提问的启发性,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怎么样”,从而给学生以示范性影响。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训练,学生就会慢慢的问起来,提问也就有质量了。积极倡导大胆提出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培养创作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创造能力
(1)组织学生办好政治小报。政治小报是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的窗口,教师要加强指导,认真审阅。政治小报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灵活多样,无论是时事热点,还是讽刺漫画、知识竞猜等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争鸣的园地。
(2)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社会现象与我们所学的知识密切联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及时撰写小论文进行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
思想政治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知识点密集、理论性系统性强的特点。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加强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进而实现高效教学,是所有思想政治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思想政治课程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其具有较强的时事性,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提高自身能力。首先,要加强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能够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要备学生,即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学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能够针对学生的心理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和方案。再次,应时刻注意时事热点,这也是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内容相对来说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如果只是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死记硬背,只会适得其反,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充分关心时政,并能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第四,教师还应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借助于教学媒体及工具进行教学的技能,加强计算机与网络的学习,力求做到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信息和资料,为做好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课堂教学的问题要与热点问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讲求时代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时事、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提问的过程当中,要经常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带领学生了解生活,关注国内外事件,并能够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具体现象和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能够从现象本身抓住问题的本质。这样,整堂课才会有气氛。
三、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问题”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为学生创设符合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勇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激起解决问题的思维冲动。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力求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空间,使他们共同完成,同时保持一定的趣味性、直观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实际密切相联,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事例进行论证,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样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培育思维土壤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应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应放下架子,关注学生的发展,关爱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应相信学生是可以塑造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材,要用积极乐观、辩证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学生、预见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理解、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思维的培养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五、组织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
1.举办小型辩论会。俗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师则不如无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辩论的方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首先在学生中征集辩题,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代表最终确定辩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准备,辩论的整个过程从主持人到辩手到记时员到评委全部由学生担任,老师只负责组织、管理、确定评价标准和做最后的点评。在辩论课上,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平等、信任、尊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使学生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2.开展研究性学习。即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社会调查、资料的查找、学生间的研讨、教师的辅导等完成研究性的学习。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布置了研究性课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查阅资料,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3.撰写小论文。思想政治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紧跟时代。“照本宣科”对思想政治学科而言是自掘坟墓,因此必须加强时事政策的教育。为此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看报刊杂志、阅读新闻,然后结合课本的有关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并将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参与热情,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探究热情,紧跟时代潮流,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