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消费陷阱论文

时间:2022-09-09 13:48:00

导语:在消费陷阱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消费陷阱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收入陷阱;人力资本;收入分配;社会阶层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6-0037-06

一、各个收入阶段都有收入陷阱

在全国政治经济学第十四届年会上(2012,太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提出了如果说存在中等收入陷阱的话,是否各个收入阶段都会存在收入陷阱的疑问。我们认为,我们在关注中等收入陷阱的同时,不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各收入阶段都有收入陷阱。

(一)低等收入陷阱

低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始终难以跨越低等收入水平鸿沟的现象。有代表性解释成因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种。

1. 马尔萨斯的“人口危机”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中有一些内容过于激进,但其揭示的“人口危机理论”能够解释目前非洲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跳不出低收入陷阱的部分原因。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生活资料增长速度,必定会引起贫穷的出现。2009年,非洲经济总量仅占世界经济总量2.45%,而人口(100 835.4万人)占世界总量(682 798.8万人)的14.77%①,并且非洲的人口增长还将持续,有专家预计非洲2050年人口将达到20亿。经济增长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非洲依赖资源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将更趋缓慢。庞大的人口比例与极少的经济财富形成强大的反差,使得非洲长期处于“低收入陷阱”。

2. 纳克斯的“贫穷循环”论。纳克斯(1953)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论证低收入国家与地区为何长期陷入贫穷,走不出“低收入陷阱”:从供给方面来讲,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决定了低资本的形成,低资本投入必然形成低产出,低产出最终导致低收入,这一过程在没有外力的助推下,会无休止的循环下去;从需求方面来讲,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使得投资不足,投资不足形成低产出,低产出导致低收入,这一过程在没有外力施加下,也会无休止的循环,使得低收入地区难以逃出贫穷循环的魔咒。

3. 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美国经济学家R.R.Nelson(1956)发表了以《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为题的论文,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形成,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跳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和经济增长。

4. 萨克斯与华纳的“资源诅咒”论。萨克斯和华纳(1995)以71个国家为样本,研究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慢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与地区,这一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徐康宁等以中国各省为样本,研究认为国内也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国内拥有丰裕自然资源的地区如云南、贵州、山西、陕西、甘肃、东北等,其经济增长明显滞后,并在全国范围内始终处于低收入水平。对于“资源诅咒”形成的原因,Auty(1995)认为是进口替代政策导致;Torvik(2001)认为是寻租引起生产效率下降;Gylfason(2001)认为自然资源的繁荣使得大量资本流入该产业,导致了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而人力资本则是经济长期有效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目前,“拉美陷阱”是研究“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案例,原因在于拉美地区中大部分国家滞留“中等收入陷阱”的时间过长。截至2011年,智利滞留40年,乌拉圭滞留38年,墨西哥滞留37年,巴西滞留36年,哥伦比亚滞留32年,阿根廷滞留49年②。此外,还有以泰国、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亚国家,也已经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较长时间,且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人均收入增速放缓,部分学者担心这些国家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对于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综述学者们的观点,大致如下:收入差距过大;人力资本投资缺乏;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比较优势丧失或不明显;产业结构升级滞后;投资消费结构失衡;腐败多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

(三)高等收入陷阱

根据“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我们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达到高等收入水平后,由于未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福利、负债、老龄化、经济泡沫等关系,造成经济增长危机,这样的现象称为“高等收入陷阱”。日本的经济泡沫、美国的金融危机、欧洲的债务危机案例可以解释“高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

第2篇

引言

从我国的城镇化率水平中可以看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数目依旧较大,因此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多、潜力大的消费群体,它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基”、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一、金融惠农政策研究概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农业信贷补给理论

Anjini Kocha指出,印度正规信贷市场的运行显著地影响了农村经济,通过分散地参与曾由大农场享有的农业信贷改变了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均等,并且认为是通过土地租借市场起作用的。Adams, DW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低利率的农业贷款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收入的集中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良运作。他们主要是关注与农村居民这一低收入低消费群体,通过更低的门槛,给予农村居民借贷上更多的便利,以促进起自身的发展。

(2)金融服务理论

这一观点站在金融服务的视角来阐释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ohn Richard Hicks认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缓解理性经纪人对于流动性风险的顾虑,促进资金的最优配置,提高经济效益。Diamond、Greenwood等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对交易成本的降低来论证金融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作用。

2.国内研究现状

(1)农村金融主体研究

邓海英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类为农户、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供销社以及粮食企业,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韩俊认为,农村金融需求按照主体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农户金融需求和乡镇企业金融需求两类,分类比较清晰简便。赵德旺则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为了五大类:一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一般农户和种养专业户;二为医生、教师等智力型职业者以及乡镇企业务工者;三为初具规模的农村个体工商户。

(2)金融惠农的整体性与区域性研究

惠农政策是一个体系庞杂、历史深远的系统结构。目前相关学者将我国惠农政策作为一个政策整体研究对象的成果还比较欠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整体角度,例如薛恒的《国家“三农”政策的制度化建设》建议稳定惠农政策的目标取向和行为导向,强化政策落实监控制度;包括硕士学位论文陈燕妮《取消农业税后我国惠农政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等也给予了关注

(二)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均衡研究与非均衡研究相结合

虽然本文是做实证研究,但是研究的是金融惠农政策的实施状况及其对农村经济实实在在的影响。本文采集了诸多数据进行均衡分析研究,同时又借助于一些科学理论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与解释。既从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了解了重庆农村发展的情况实证分析,又从区域特点上加以解释。

2.文献研究是实地考察相结合

在论文撰写之前,本文作者查阅了诸多资料,来完善论文的内容。同时抽样考察了荣昌县、永川区、潼南县、黔江区等地区的农村,对其基本状况做了记录与分析。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1.由于重庆市是1997年才正式挂牌直辖,本文选择了重庆市1997年至2012年的农村经济数据,所以数据的选择样本较少,时间范围较窄。因此在模型设计的时候由于样本较少而带来的误差可能会有所增加。

2.理论知识与学术能力的不足给予论文的撰写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造成论文质量缺陷请老师指正。

二、重庆市农村金融主体与基本结构

据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是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庆市农村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新型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为生力军,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为辅助,民间金融为补充的格局,在具体金融机构上包含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民间借贷机构。

三、重庆市惠农政策实施困境与解决

(一)重庆是金融惠农政策实施面临问题

1.农村发展面临资金匮乏问题

由于农村资本的边际效率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农村其实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危险。虽然我们看到重庆市对于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加,惠农政策也在不断地颁布实施中,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仍旧不容乐观;

2.重庆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有待提高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储蓄率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也较高,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有待提高,落后的消费观念只会抑制经济的增长。

3.农村金融体系亟待完善

金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纽带,只有资金流动起来,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而由于重庆地区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产品较少,同时由于农村居民素质普遍不高,信息对称严重失衡,进一步导致了农村经济瓶颈的出现。

(二)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由被动的金融惠农政策到积极引导的金融惠农政策

我们可以发现,重庆市为了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因为这些政策普遍是被动情况下,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瓶颈的消极应对。要从根本上解决瓶颈问题,就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对金融惠农政策的谋划能力,不能消极盲目地投入资金等方式来提高其经济的发展,应主动引导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应该把传统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手段转化为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上来,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储蓄率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制定和实施金融惠农政策的过程中,政府和政策性促农经济发展银行因注重对农村居民消费挂念的转变。实现从资金投入到观念引导的转变。

3.积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完善首先应该从主体出发,主体是体系中的最活跃因素,也是关键因素,因此,金融惠农政策的实施应该注重发展多元化、规范化的金融主体,以期提供给农村给多的更多的金融产品。只有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使农村资金高效有序的运作起来,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充分有效的沟通反馈,能够有效地促进惠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因而必须重视和加强我国惠农政策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也是目前惠农政策建设的当务之急。

4.注重基层人才培养

基层人才是贯彻落实金融惠农政策的纽带,通过他们,可以更好地将惠农政策的理念传达给基层老百姓,是他们更加了解惠农政策的细端末节,乡土精英通过自身特有的信服辐射力对公共事件进行信息整合、传播,实现着对公共事件导向的影响和控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惠农政策体系健全落实的战略角度出发,乡土精英在村民自治体制内部发挥着落实、传达政府惠农政策,引导农民对惠农政策的信息反馈,提高农民与政府政策对话能力的综合作用,且具有低成本、效果好的特点。

5.谨慎实施金融惠农政策,避免陷入补偿性回馈陷阱

补偿性回馈是指善意的干预引起了系统的反应,但这种反应抵消了它所产生的利益。金融惠农政策的实施不是政策愈多愈好,而是应该集合实际恰到好处,太多太繁杂的金融干预,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尊重规律。物极必反,金融惠农政策的实施也是如此,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金融惠农陷入补偿性回馈陷阱。

第3篇

关键词:室内装修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设计;商业运营模式

当今,我国室内装修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这场机遇与挑战中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位置,已经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研究室内装修行业中的家装企业为例,以家装行业在多媒体数字化背景下的商业运营模式为主体,通过对数字化平台设计下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分析,结合网络装修平台的发展情况,提出家装企业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设计的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

一、我国家装行业的规模及发展

“室内装修”行业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公共空间环境为设计、施工主体的,建筑装饰企业。一类是以家居空间环境为主的,家庭装修企业。所谓“家庭装修”(简称家装),是指通过设计、施工等一定技术手段,利用材料、家具、织物等饰品对住宅空间进行改造和装饰的过程。“家装”这种新需求理念的产生,也促使了一个具有庞大的家装产业链的行业的产生。在这个产业链中涉及的产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设计、施工、材料等内容外,还包括了家具、厨具、洁具、灯具、家电、广告、营销等等。其范围之广,市场行为之多样性,需求之旺盛,使得这个“家装”行业拥有着持续的发展动力和无穷的商机。

目前我国家装市场的容量已经超过4万亿元的规模。但是,传统家装市场不规范,装修公司之间竞争无底线,合同签订陷阱,消费者为了达到自身要求往往要支付超出原预算甚至翻倍的费用,如果没有加价,消费者则可能被迫掉进另一陷阱,所用材料质量低下,以次充好或缺项漏项。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都显示了传统家装行业的产业链出现了困局,亟待求解。

二、“互联网+”下的家装行业

随着这几年我们国家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消费意识的多元化对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行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像,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由单一的传统型向多样的现代型转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细化,对互联网的需求也各式各样,这就给功能综合型的网络系统及网络信息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具备专业信息的信息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料的首要选择。

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家装企业开始意识到为大众服务的不再只是设计和施工,而是信息和需求,“互联网 + 家装”已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那么,如何将装修与互联网结合企业该如何转变经营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在当下掌握企业发展的先机?由于家装行业的产业链太复杂,涉及的行业太多,再加上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家装行业水很深,可暗箱操作的漏洞非常多。这就迫切需要借助一种透明的手段来改造传统家装行业,让家装的信息更透明,让服务更到位。“互联网”就是这样一种很好的手段。

三、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设计

1.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设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目前的客舳约易笆谐〈嬖谧乓恢忠求高品质、省时、省力还省钱的需求。这种需求将是未来家装市场的主流,也是影响家装行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之一。要想满足这种需求,使家装行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家装行业就必须要创新与转型。目前传统企业纷纷涉足电子商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业务要想迈上新台阶,转型电商无疑将成为关键。

家装行业的创新与转型可以依托“互联网 +”这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将“互联网与家装行业”相结合,通过结合,形成一种“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的新模式。所谓“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新模式,可以这样理解:“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业主通过网络上的装修网站直接与装修公司、设计师、建材商等进行交易。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中间转手环节,从而使业主买到的服务的价格比市场便宜很多,相应的,企业等到了大量的业务。在这个平台中,以消费者的利益为核心,兼顾家装公司及装修产业的商业利益,使家装行业产业链的各种产业能够很好的结合,达到一种平衡,最大程度的减少产业链中的矛盾,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的特点

该平台的设计定位于通过数字化的设计,给消费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家装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包括设计、施工、材料采购、预算、家具配饰等一系列内容。这样消费者的装修工程不但省时省力,还更加的透明化,在价格上也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该平台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量整合和信息的直观透明化。该平台中储存着装修产业体系中各个产业的产品信息、价格信息和产业规范等内容。通过这些信息,客艨梢院苤惫鄣匮褡约旱男枨螅决定自己的装修形式及资金投入。

该平台购买过程具备直观透明化的特点,装修公司和供货商通过该平台公开、透明地处理和共享信息,与消费者建立互信惠的良好商业关系。同时还可以保证平台中的商家在最大程度上活的盈利,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服务,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减少可能发生的纠纷。

3.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的整合优势

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的整合优势是多方面的。首先,该平台实现了装修公司、材料商、产品商和消费者的最优化组合。四者之间的利益原本就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该平台将这一关系利用互联网的网络和数字化的实体体现出来,使得该商业运作更有效率,操作更直接、方便。其次,该平台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整合。消费者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条网线,待在家里就可以了解到当前最全的装修信息和市场资讯,省去了四处奔走的时间和辛苦。

四、构建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的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

1.网络数字化平台商业模式的构建方式

家装企业在构建网络数字化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放在企业和合作伙伴在内的整个行业产业链和家装市场的大系统中思考。现在的装修公司一般都是设计与装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虽然专业性会更强,但是对于装修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产业涉猎的很少,不同的产业之间交流较少,合作领域不宽泛。本文提出的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是

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之上构建的一站式平台家装到户的商业模式。消费者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条网线,待在家里就可以了解到当前最全的装修信息和市场资讯,坐享家装的品质服务,也可以到线下的实体公司中去体验。通过这种联合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经营模式,消费者可以轻松享受从装修设计、施工、安装等一系列,一站式的服务。

该经营模式将装修过程分为装修(风格)设计、材料选购、家居用品选购、施工、安装、软装配饰和入住等八个过程的形式来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装修进程来选择合适的商品和服务。该经营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利用网络数字平台实现家庭装修的工具,它可以使不懂家装的人通过这个平台轻松地完成装修,使装修的各个环节更加透明,减少装修纠纷的产生。对于装饰建材家居行业的供应商来说可以直接获得消费者和订单的渠道或平台。网络数字化平台的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将商品交易建立在互联网,网络数字化平台之上,借助网络的社会化,消费者轻松选择优质的家装产品和服务,降低交易风险。同时,借助第三方支付系统,比如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将支付宝所记录的交易质量与诚信体系挂钩,再加上交易评价系统的导入,理论上解决网上交易的风险问题,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2.网络数字化平台商业模式的盈利模式

网络数字化平台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销售盈利。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与建材、家居、软装、装修、装饰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平台直接从其厂家采购商品。数字化平台利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为企业做宣传推广。消费者选择好自己需要的商品后,通过下订单通知平台,平台再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查,审查通过后通知商家发货。商家每卖出一件商品,就会按事先的约定比例给数字平台一定的返利。如此良性循环,既给企业带来了销售利润,也给数字平台带来销售返利。这种 利模式可以零库存,无需建立物流仓储等设施,便于把握市场,可有效获取用户需求反馈,不依赖中间商,可为用户过滤无用信息,能够有效的推荐优良的产品。

五、关于家装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综上所述,未来的家装行业将会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渠道来呈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到实体店体验产品,然后在互联网数字平台上或借助移动终端购买商品。同时,消费者沟通、提货或送货以及退换货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由实体店来承担。互联网数字平台成为“生产兼消费者”模式的实现平台,也是互联网营销和大数据挖掘的平台。因此,对于已经开展或者即将投入到家装网络数字化平台建设的企业来说,改变传统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观念势在必行,必须树立以消费者为本的理念,打破现有的顾客、品牌、产品种类、行业以及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新型的业务体系,形成创新的业务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国军《英特尔家庭装修数字化平台设计及商业模式研究》,2011,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4篇

2012年第一季度,浙江又出了60多位“跑跑”企业家。国家能源局公布,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加仅3.7%,其中工业用电仅同比增加1.55%。 数字传递的信息和所有人的感觉一样,增长在放缓。再看看我们2011年的人均GDP,5,400美元!让人担心的是,这会不会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前奏?

中等收入陷阱则是指一个国家在跨过低收入门槛(人均GDP1,000美元)并高速发展到人均GDP4,000美元至12,000美元以下的中等收入水平时,因为成本上无法再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在技术和价值上又无法和高收入国家竞争,导致经济发展缓慢波动。

那为什么说企业利基化1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必经之路呢? 那些高收入的发达国家是怎样跨越中等收入社会走到高收入社会的呢?

日本地震“震出”利基企业

2011年,当中国刚刚为自己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自豪不已时,一场日本大地震海啸却带来了比其更加震撼的内容。那么小的一个地方,聚集了那么多默默无闻、但世界第一的利基工厂或者著名企业里从未听说过的利基产品。其中瑞萨科技公司生产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微处理器在全球生产占有率超过30%;日立公司制造的空气流量传感器占世界总供给的60%!美国福特公司的Xirallic涂料原料(红色、黑色)一直由日本供应。由于地震,福特公司被迫限制消费者预订燕尾服黑色的大型皮卡,并缩小红色涂漆的面积。

小公司、高收入,利基化企业是高收入国家普遍的企业形态

您还能记得自己在1995年时挣多少钱吗?您工作的那家企业有多大?

那时笔者在新泽西的一家小企业工作,兼管工具车间。手下的几位钳工师傅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16-26美元,大约合年薪3万到5万美元。不论按哪个年代的联合国标准,都是高收入。这个工厂的规模那时也就5百万美元,员工不到50人。企业的产品工艺精良,企业模式轻盈,但绝对称不上是“高科技”。这种企业平淡无奇,在发达国家多如牛毛。

1990-1991年,笔者在美国长岛的纽约州立大学读管理。一个关于长岛地区妇女小企业与经济发展的论文项目,让笔者第一次听说美国政府专门设有支持小企业、妇女企业的鼓励政策和对口部门,这是因为美国小企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远大于大企业。那时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大部分这种类型的企业都是在70年代、80年代之后成立的,这与我们后来知道的美国学者多在那时开始研究利基企业的情形吻合。而且,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这类企业是服务类型的、本地的,因为有服务半径的保护;大部分创业者是大学学历;而且人文学科的多于理工学科。

后来,我们又在德国、英国、荷兰、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看到很多这类差异化、利基化的大、中、小型企业。“没想到那么发达的国家,竟有那么多看起来不怎么样的小企业,而且还发得出那么高的工资。”我当时这样想。

当然,美国的大企业是令人震撼的。所以,可能大部分到美国走马观花、看名气、看景点的访客回来向国人介绍的更多的是这种类型的企业,这最终导致我们中国总是把“大”放在第一位。其实,在高收入国家,长期的市场选择,使各行、各业、各地、大、中、小企业都有人愿意做,形成不论做大、做小,做东、做西,都有高收入,都有面子和里子。上边提到的新泽西那个小工厂里收入最高的钳工师傅来自德国。他在德国上的钳工学校竟然是四年制的,地位和大学生一样,但他天天在车间开机器,每个小时挣26美金!

利基企业形态特别适合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中国,这两者占了中国GDP的一大半,并且提供了除第一产业之外的大部分就业。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企业普遍求大模式无法持续

前,笔者曾经在所领导的跨国公司给欧美的兄弟公司编写过一本“中国采购指南”。其中,我们在描述哪些东西适合欧美公司到中国采购时,特别以图例方式说明,必须是大批量且劳力密集的产品或零部件。到今天,这仍然是中国采购的主流模式。

从那时起,中国的GDP突飞猛进,从世界第六飞到世界第二,不久汽车和碳排放量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第一。因为规模太大了,所以华尔街还出现了一条“中国定律”:中国做什么,什么便宜;中国买什么,什么贵!

为什么做什么,什么便宜?这是因为“模仿加‘跑量’等于价格优势”,集体思维定式导致了产品雷同和均质化!据说中国有四五千家电机厂、一千八百多家电动工具厂、一千六百多家保温杯厂、两千多家电动自行车厂、几千家水泵厂、几千家阀门厂、几万家铸造厂……服装企业、建筑公司、银行、咨询公司、投资公司,也是差不多的情形。当今的中国,每家企业都面临着相同的压力:供应商要涨价,客户要降价,员工要加工资,里边外边都有人要开新公司挤进来。这样下去,怎么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呢?

去过电脑城的人都知道,那里小摊小店是一个挨着一个,都是同样的东西,谁家便宜几块钱消费者就去那家。商家唯一的办法就是“薄利多销”。竞相杀价,恶性循环,哪还有钱去搞创新、提高质量?不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就是好的了!都是这样的话,中国怎么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呢?

高技术规模企业模式难以独承转型升级重任

1997年,笔者离开美国罗托力士去艾默生电气的谷轮压缩机公司。在这两个公司里听到的故事都一样,中国自己不能生产国际水平的空调压缩机。那时,笔者作为美国压缩机制造企业的制造总工程师和授权技术管理总监,觉得自己正在接触世界上最高级的技术。比如,一条价值几百万元美元的三十多工位Kingsbury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空调压缩机组装线,一台价值一百多万美元的压缩机泵粉末冶金端盖加工运行中测试精密尺寸的意大利Maposs高精度测量仪。

不过,自从罗托力士向格力、三星、睿智精机等中、韩、台湾地区扩散了压缩机制造技术之后,日立、谷轮、大金等多家世界级大企业都纷纷把压缩机组装倾泻到了中国。结果,仅仅几年之后,中国室内空调压缩机的产能就过剩了。这直接导致了像广州越胜空调器厂、越秀压缩机、南京金陵压缩机等技术含量超高的压缩机工厂,几年前还炙手可热,几年后就破产了!

2006年,笔者曾经服务过的北美最大的室内空调企业因不符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流通标准而退市,一年之后,这个于1896年成立,长期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美国最老牌空调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曾几何时,美国的空调业也如十年前的中国,有几百家在那里竞争,现在再数,十个手指头都不一定全用上。可见这种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的企业,不见得能持久地普遍存在,就更别提普遍和持久的员工提高收入了。当年红极一时的小天鹅、华宝、科龙、容声,现在也不知都到哪去了?GPS导航仪,算不算高科技?去年一年卖四百万个,厂家竟有上千!只有一少半质量过关,将来能存活多少家?

高科技不可靠,蓝海更会淹死人。大而全的规模企业也有风险。这让我们担心中国投资200亿发展大飞机的模式是否有助于攻克极其复杂和小批、多样、质量要求超高的零部件?是否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法国,仅在图卢兹城市周围,就聚集了上千家航空配套企业,都在某一领域具备利基企业的四P特点:professional, precise, profitable, persistent2,即专业、精密、盈利和持久。

既要跨过陷阱,又要解决就业

纯粹从算数的角度出发,如果中国的金融业像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前一样发达,房地产价值像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那么高,让中国的人均收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似乎也是可能的。不过,第一,美国的金融和日本的房地产都被证明不能持续稳定发展,第二,更重要的,那如何让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均富与和谐发展呢?

有十个人一起承包工程,每年总收入50万美元,平均每人5万美元,按照联合国的标准绝对算是高收入“国家”。如果每人的收入都是5万美元,那真的不错。可是如果其中两个人的年收入是46万,另外8人去分剩下的4万美元,则其他8人平均就只有5,000美元,这些人平均还在中等收入陷阱里。要是这8个人中还有2个没有工作,那岂不更糟?这显然不是中国想要的。

所以,可以挣大钱的大行业、大企业,比如金融、房地产、汽车、家电、水泥、钢铁、石化等等,在一个国家的产业构成中,缺一不可。不过,对于中国,光靠这些规模行业和企业还不足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仅仅“大”对于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转换过程中的十三亿人口大国来说,仍然不够,因为大企业贡献大GDP,但只贡献相对较小的就业比例。中国还需要有很多有生存能力、可以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给员工发比较高工资的中小企业。

把市场根据产品、品种、技术、信息、地域、商业模式等N多种差异化分解方式建立利基,并且因为这种企业生存盈利能力强,对管理要求相对高科技大规模企业低3,适合中国十三亿人口、教育和背景多样化的大国多样化的市场与就业需求。所以,当全中国大量这种企业形成气候的时候,既可以满足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又可以保证充分就业,同时还可以支持普遍高收入的社会。

企业利基化和利基化的企业是对过度竞争的一个纠正

笔者曾在之前的文章4中解释过为什么普遍的利基企业模式可以获得较高收入的原因。基本的意思是大部分企业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迷思,专注各种差异化细分或缝隙市场,保证建立门槛和壁垒,在细分或缝隙市场上占据规模,获得更高盈利。用经济的观点简单概括,利基企业形态应该是介于垄断企业和过度竞争之间的一种形态,是对过度发展、盲目无序、同质化恶性竞争市场的一个纠正。

钟摆震荡、螺旋上升,既是道家的,又是辩证法的。没有竞争就没有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可是过度的竞争形成的红海,让里面的鱼缺氧致死。利基化方式减少竞争,扩大在细分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以致接近“垄断”,但并不会扼杀市场活力,因为利基企业自身并不能完整掌握国民经济命脉行业,威胁到真正的消费者。相反,就像福特1914年率先给工人加翻倍的工资造成社会轰动一样,最终,当大家都不得不跟着福特加薪。按照福特自己的理念,造车的人自己也可以成为车的消费者。员工因为企业的竞争力和稳定性而获得高收入和稳定性,反过来长期留在企业钻研技术、提高质量,使企业做出更好的产品,产生更好收益,良性循环,难道不是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吗?

工业社会和经济发展自有规律,以史为鉴可以超前谋划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产权,农村金融生态结构,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深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制度建设是关键,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产权制度。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是,就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其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原本给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演变成从农村“抽血”的主力军,同时,农村中非常活跃的非正规金融却不断受到打压。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资产质量,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深化农村金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金融论文,尤其是金融生态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基本理论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诸多基础理论分支中,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和C.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在传统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法经济学,是对农村金融生态运行最具解释力的理论。

(一) 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交易费用理论。

理性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然而现实的农村金融生态中,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农户、农村企业和县乡政府等)都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因为有限理性的存在导致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金融交易费用大幅增加。当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发现进行金融交易的费用太高或超过收益时,就会选择停止交易。在放贷之前,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调查农户的信用状况和经济状况、借款用途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贷款进行时,要发生谈判、签约费用;贷款发生后,放贷者要跟踪借款项目的实施情况和监督借款投向等。而且农户以小额信贷居多,单位产品金融机构要付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庞大的信息费用构成了金融交易中的巨大成本。当这种费用成本过高时,交易将无法进行。

制度的有效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制度的作用旨在节约交易费用,人们对制度进行选择与改革的动因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在农村金融生态中,作为金融生态主体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在特定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下进行的,不同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金融主体行为,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的相对落后使得与农业金融支持相关的制度安排无法实施,即推广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成本极高,导致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资金供给缺乏,而由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一旦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资金供给缺失,农村金融发展就会无所适从,反过来也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整个农村金融生态恶化也就在所难免,信用缺失的背后是信用制度的缺失,由此引致农村资金来源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制度缺失,也是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和制度需求出现失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对制度的需求源于经济主体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制度供给则是经济体系出现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在目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并不存在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均衡,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制度供给不足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需求过剩金融论文,这种制度供需的失衡是制度变迁的强大动力,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格式范文。

(二)农村金融生态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科斯传统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核心部分,林毅夫首先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概念,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及实行,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史来看,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直居主导地位。上世纪50年代,信用合作社在政府推动下开始兴起;60年代,国家指定当时的人民公社接管信用社;80年代,信用社划归中国农业银行管理;90年代,又实行行社脱钩,实行在国家管理下的自主发展的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然而,合作金融的框架虽已确立,但远未达到农民广泛参与的合作金融宗旨。从表象来看,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是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和降低金融交易风险的一些必需的制度安排,事实上这种强制性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广大农户的投资冲动,大大减少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交易数量,导致了农业金融支持的弱化,政府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行为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股独特而重要的力量,对金融生态主体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

制度因素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变迁受诸多因素影响,也直接决定了农村金融生态运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金融领域一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单一的局面,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逐渐多样化,如四大国有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开始在农村开展商业化经营金融论文,国家建立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等,在农村并未逐步建立起一个基本上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落后的小农经济,典型的苟元结构购统窍绶指钍沟门褰鹑谥贫戎秃笥谂寰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政府从非正规金融生态主体中寻求金融产品和服务实为无奈的选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勃兴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农村经济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农村非正规金融或者民间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但带来的新问题是民间金融缺乏制度的规范而可能隐藏金融风险。

二、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思路

建立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落脚点。要跳出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一)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抵押物,成为中国农民贷款难的最主要原因,长久以来,中国农民最大的资本———耕地,以及宅基地及其上的房屋--因为没有与城市一样的产权,均为抵押禁区。因此,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应从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着手:一是赋予农民完整的财产权。建议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改革为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使之具有土地的收益权、买卖权、抵押权和继承权。而农村房产也应该与城市房产一样拥有完全产权,可以自由流转,尤其是对城市居民的流转。二是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土地市场的交易机构。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运作的立法、执法和仲裁,保护农村土地市场的正常运作。在进一步明晰产权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法的自由交易。三是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相关法律制度。尽快出台农村土地产权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农村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出让、继承出租、人股等流转形式。四是建立农村房屋产权制度。修改现行农村房屋产权制度,使之可以进入市场,完善房产权属登记、发证、流转制度。要建立城乡统一住宅市场,使农民住房资产资本化,可用于抵押或交易变现,改善农村融资难的现状。目前对国有和私有的物权、产权边界已经比较清晰,唯独对于集体物权、产权界定、计价、流动和配置方式尚不能确定,导致巨额的物权不能定价、流通,置身于经济货币化的进程之外金融论文,成为顾拉沟淖什,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制度,使农民与农村的资产可以有较好的表证。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要逐步建立农村生产要素计价、流动、配置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产权制度按照国有、私有和集体三种方式界定。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制度,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

(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适度发展,构建符合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正视和承认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改变对其持有的漠视和敌视的态度,并认真研究其特有的发展规律。民间金融不完全等同于非法金融,要尊重民间金融,客观认识民间金融,注意学习和研究民间金融,依法对民间金融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理,可能更有利于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合理竞争和良性互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通过使民间金融购戏ɑ沟姆绞嚼垂娣睹窦浣鹑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要积极鼓励正常的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给民间金融以合法的空间,以使规范意义的信用合作拥有温床和土壤。

三、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结构的建议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工作是搞好农村地区的产权建设,农民财产权的建设与发展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无产权则无金融,只有做好这个基础工作才能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可持续发展论文格式范文。但是我们不能等到农村的产权有了彻底的改革之后才发展农村金融,而是在现有的体制条件下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的生态结构。

产权制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生性变量,已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完善的产权制度可以有效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增强农村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有利于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提高金融交易效率;有利于缩小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信息差距,促进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信息交换和资金循环;有利于改善农村司法环境金融论文,保障农村债权人利益,农村金融兴则农业兴,农村金融活则农业活。十七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央行和银监会就下发《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提出农民增收的来源要发生改变,关键是有财产性收入和创业性收入。通过土地流转,抵押、入股、融资,增加农村财产性收入。

第6篇

王小鲁:现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等。两次获孙治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获首届中国软科学奖,博士论文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杰出博士论文奖。主要著作及论文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矛盾》(第一作者)、《中国各地区市场化指数》(合作)、《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第一作者)、《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合作)、《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第一作者)、《灰色收入与发展陷阱》等。

不能继续搞扩张性投资政策

《国企》:通货膨胀问题刚刚得到控制,经济下滑压力又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难题。中国经济似乎总是充斥着抑制通胀和保增长的悖论。这些中国经济形势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王小鲁: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一直在下行,增长速度在放缓。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更要看到背后的原因――中国经济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

结构失衡的突出表现是内需不足,消费占GDP的比重过低。我们的经济已经形成了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格局。从2000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的出口增长非常快,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国内需求的不足。但是因为现在国际形势不好,所以国内经济失衡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另一方面是投资增长快,消费增长慢,投资增长带动产能持续扩张,紧接着出现的问题就是内需越来越不足,产能扩张后产品在市场上找不到出路,就造成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其实在过去一些年里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国企》:那么,应对这一阶段的经济下滑,能不能继续刺激投资来保增长?

王小鲁:面对经济增速下滑,如果重复大尺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张性投资政策,势必使结构失衡继续扩大,给未来造成更严重、更难解决的问题。现在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已经几乎到50%了。如果继续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即使短期内增长率上去了,明年、后年增长还是会掉下来的,而且非常可能陷入滞、涨并存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度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应该把重点放在调整结构、推进改革方面,为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国企》:您如何看待这一阶段政府宏观层面的应对?

王小鲁:现在官方已经把稳增长放在第一位。但我认为经济政策的方向需要扭转,从大量的钱放在投资上,转而放在为小企业减税,改善社会保障,改善和扩大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这些同样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样能够拉动经济。现在再搞继续大规模投资扩张,不仅是浪费,而且会更加恶化结构问题。

首先,我们国家的小企业一直面临很多方面的经营困难,面临融资难等问题。所以,通过给小企业全面减税,改善他们的经营状况,刺激就业,带动内需,应该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其次,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这些年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确实有很快提高,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遗漏,就是农民工。到现在农民工在城镇的劳动力中是半边天,几乎支撑一半的城镇就业,这些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解决,当然会对内需有重大的影响,也会影响下一步的城市化进程。政府要多拿出一些资金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真正做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解决了这部分人的问题 ,他们才会有消费需求。

第三,改善医疗教育,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医疗教育支出在增加,但我国的政府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仍然低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们各级政府在投资上很舍得花钱,但在改善老百姓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上好像不大舍得花钱。我们的公共教育和医疗费用在城乡间、各地间、不同人群间的分配也很不均等,厚此薄彼。这种情况急需改变,而且教育医疗投资对经济的长远带动作用要远远好于继续把钱投在钢筋水泥上。

凯恩斯主义并非一概有效

《国企》:经济形势每年都很困难,经济发展每年都还不错。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过分的担忧中国经济的未来?

王小鲁:中国经济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过去有很多困难都过来了。但并不是说你不用努力,或者往错误的方向努力,这些困难也会自然而然过去。目前我们面临结构失衡的问题,并且还在加剧。就算今年和明年经济发展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成绩,未来经济的长期发展也不能保障。

我们不能只着眼于解决眼下经济增长的问题,而应当系统地解决经济结构内在失衡的问题。惟其如此,才能够保证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企》:回顾过去几年,似乎又是一个“经济刺激―通胀―经济紧缩―通缩―再刺激”的轮回。是否需要反思现行的宏观调控方式、方法?

王小鲁: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中国遇到,西方国家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我想这里面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家应对经济紧缩的手段基本上都采取凯恩斯主义的政策。而凯恩斯主义的特点就是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民间投资,或者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直接进行政府投资。但是对于中国来讲,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消费不足的结构失衡,而且过去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期已经采取的大幅度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引起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消化,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继续用大规模刺激投资的方法,否则不仅会造成滞、胀循环,还有可能陷入滞、胀并存的局面。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刺激政策,我是赞成的。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宏观政策不能继续单走扩张投资这条道路了。

《国企》:这些调控的理论源自西方,而今他们形势更为困难――美国引发金融危机,欧洲正在发生欧债危机。那么,是否理论本身也值得反思?

王小鲁:我认为是这样的。凯恩斯这套理论出来以后,在上个世纪30年代解决西方的经济萧条问题时是有效的。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政策短期有效,中长期的效果往往不好。而且这个政策采用得越多,它的效果就越差,经常会同时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我想这个问题和经济结构有关,根据不同类型的经济结构失衡,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所以凯恩斯主义也并不是一概有效,特别是刺激投资的政策。

我们现在是消费不足,储蓄过高,投资过高,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照搬凯恩斯刺激投资的政策,我认为结构失衡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结构失衡

《国企》: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改革到现在,已经创造了历史。如何评价他的成绩与缺陷?下一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王小鲁:我们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是成功的,中国这3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市场化带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从旧的计划经济模式转轨到市场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改进了微观层面生产者的激励机制,所以对经济增长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过去这方面的作用大家都是看得到的。但是我认为还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因为改革不单纯涉及经济改革,还有政治体制改革,在这方面我认为是滞后的。

我们这套政府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这些政府职能很大程度上是从过去的计划体制下延续下来的,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又发生了很多变形。政府虽然不能指挥一切,但仍然具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垄断资源的分配,可以操控市场,但同时并没有通过改革建立一套社会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机制,因此围绕权力滋生出大量既得利益,甚至自身朝既得利益集团的方向演变。政治体制改革的落后,造成了现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之间存在很大的冲突。比如腐败和大量的寻租问题、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大量公共资源流失、收入分配不均等等,我认为都和政治体制改革落后是有直接关系的。

实际上中国经济层面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刚才说到的结构失衡的问题,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收入分配失衡。结构失衡的表现形式是消费和储蓄之间失衡,而背后原因是收入分配。什么原因造成收入分配失衡、差距过大?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迟缓,导致政府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相关的垄断性收入,灰色收入等问题,这些方面都是需要加快改革的。

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我认为应该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严厉打击腐败,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管理,继续推进资源税改革和国有企业红利上缴制度改革,有效使用公共资源,合理分配垄断性收益。

这些方面的改革是中长期的任务,然而是解决结构失衡的关键所在,需要一步一步做起。第一,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需要改革,我们的房产税改革需要推进,还需要推进更加全面的财税体制改革;第二,需要改善资本市场监管,进一步改革资源和垄断性收益的分配方式;第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善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第四,实现基本社会保障的全社会覆盖和公共服务的全民共享;第五,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善医疗和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改革的难点在于,现在需要改革的问题都是深层次、牵扯面广、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所以比较复杂,也肯定会遭遇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因为改革必然会触及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很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来阻碍改革,这点我想恐怕是最大的难点了。

《国企》:中国市场经济中一大股力量是中国国企、央企,这是研究中国经济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您认为国企尤其是正在不断强大的央企在中国经济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

王小鲁:各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都存在国企。不能说国企不必要,因为在经济领域中,涉及公共产品的领域、具有外部性的领域,单纯靠市场来调节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所以通过国有企业的来弥补这些不足,我认为还是需要的。

在一些资源性领域,比如石油,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竞争。如果不是政府垄断,就会是私人垄断。但私人垄断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当年俄罗斯实行“休克疗法”,通过一夜之间的私有化,结果从国家垄断变成了私人寡头垄断。这样并没有解决公平分配的问题,反而也没有解决效率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国企在一些领域里具有垄断地位,国家通过一些政策来合理地调整垄断收益,调整收入分配,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比如在石油领域,仍保持国家对大的石油公司的占有,但通过征收资源税等方式来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我认为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模式。不过,现在石油领域资源税改革力度还是太小,还有一些领域(例如煤炭)没有动,没有真正解决资源收益合理分配的问题。

第7篇

[论文摘要]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引起全球性金融海啸,还有可能引起世界经济的衰退。本文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对次贷危机的原因在“次贷暴富者”背离美德常识、次贷金融衍生品的设计者和经营参与者缺乏社会责任精神、功利主义思想使金融机构误导消费者和投资者、美国人超前消费的理念推波助澜了次贷危机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论文关键词]经济伦理学角度;次贷危机;超前消费;社会责任精神

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至今已演变为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并已经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所到之处触目惊心,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严重冲击世界经济。按照官方说法,次级房贷占美国整体房贷市场比重的7%~8%。为什么这么小的比重却给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金融体系带来这么大的冲击?“次贷危机”是怎么发生的呢?

因为经济不景气而鼓励银行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向次级信誉的消费者大量抵押贷款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利率被一压再压,最低降到了1%。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并稳步发展,银行利率逐步由过去的1%提高到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次级按揭贷款利率飞速上涨,最终使得次级按揭者还不起银行的贷款而将自己的财产抵押给银行。这些被收回的抵押房屋,由于美国房市的不景气,银行得到大量次级按揭抵押财产,但卖不出去却成为自己的包袱和负担。这样通过次贷证券化的手段,销售给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以分散风险。这是美国次级贷款突然大规模爆发的内在机理。

次贷作为资产证券化产品中的一个创新产品,从产生到危机爆发不过十几年,却产生了这样大的破坏力和侵蚀度,这无疑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和角度——经济伦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它。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很多机缘与巧合,但一系列道德上的疏忽或者叫堕落却是不能回避的。

1美国人超前消费的理念推波助澜了次贷危机

美国人享受的是信用消费生活方式,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美国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这就是“明天的钱”,就是还没有挣来的钱,但从信用上讲,“明天的钱”也是能够获得的将来收入。但美国人太超前了,寅吃卯粮,掏空了自己的未来,“勤俭是美德”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应该是一个健康的消费理念。

美国人花“明天的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但随着美国信用消费的膨胀,一些美国人所花的“明天的钱”,却是根本不能赚来的钱。过去这些年,每年有上百万的美国人宣布个人破产,主要原因就是偿还不了信用卡的借款和高利息,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最后一道防波堤——消费者购买力终于开始崩溃了,美国大部分消费者都“勒紧裤带”,进入2007年12月,美国个人消费大幅缩减,次级贷款者终因无力还贷而选择了违约,产生一连串的金融动荡。来源于/

2“次贷暴富者”背离美德常识

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屋。在利用次级房贷获得房屋的人群里,大部分是低收入者,这些人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选择权。

正如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让20多岁的程序员摇身一变成了亿万富翁一样,次级抵押贷款爆炸式发展成就了抵押贷款银行家和经纪人的一夜暴富。

我们看次级贷款之所以演变成次贷危机,是一场典型的缺乏“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造成的、由金融衍生品引发的金融危机。我们看危机爆发之前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倒金字塔”:第一层是金字塔的底,是为次级信用人建造的房子;第二层是建筑商、购买者、银行、广告公司等;第三层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第四层是次级债CDO;第五层是信用违约交换CDS,上面还有个第六层。当第三层的次贷人还不起贷款时,整个倒金字塔就崩溃了。如果没有上面的三层金融衍生品,危机是受控的;可有了上面的三层以后,天知道牵扯进来了多少企业、银行和国家。

3次贷金融衍生品的设计者和经营参与者缺乏社会责任精神

次贷危机的根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整个的人类经济出现了一个大的问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不对称。现在全球衍生工具总市值估算超过681万亿美元,实际上全球的GDP还不到60万亿美元,所以虚拟经济可以无限放大很多机构的资产,这个资产反过来又可以扩张它的信贷,这样一个过程非常危险。

10倍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是以贪婪和漠视为基调产生的。今天的金融海啸实质上是贪婪的代价。贪婪就是说他更多的关注自己而牺牲别人的利益,让别人受到损失;他关注的是短期的风险而不在乎长期的风险。如果是属于这种,那就不仅是自利了,而是贪婪,这个贪婪不仅制造了他自己的困境,而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危机。现在看来,虚拟经济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无限扩张。这个贪婪还表现在美国经济的过度证券化,各种金融机构把一些一时还不清的债务,转化为证券后再卖给投资者。换句话说,凡是有风险的,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证券。所以,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把手中超过6000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那么各类次级贷款的金融衍生品的制造者们,难道他们不知道这里危机四伏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这里的陷阱有多深吗?——因为贪婪的次贷放款机构只关注手中的债权如何提高流动性并带来收益,而各国的投资者只看到了炙手可热的投资差价而忘记了莫大的风险。

很多人都以为资本主义本身就是贪婪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们都知道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描述过:资本主义每一个人都是自利的,每一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整个社会却形成一个积极性、互利的社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是道德的经济,每个生存于其中的人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正是与他的另一本同样重要的著作《道德情操论》相得益彰的。换句话说,当时的经济学家不光是研究经济学,他同样研究法律和道德伦理,凯恩斯也是这样。

近年来虚拟经济中的很多金融创新是问题的根源之一,不少人也因此质疑说,有可能问题是出在道德风险上!随着美国经济的回暖,银行利率不断提升,无疑收紧了市场的流动性,而将房产市场泡沫挤破了,随之带来的是大批房贷机构破产倒闭,不仅次贷证券大幅缩水失去流动性,而且还连累了其他的证券和债券,整个金融创新产品领域正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目前美国作为金融创新成果之一的投资银行倒闭的倒闭、转行的转行,前五大投资银行已全军覆没——历史往往以让人惊诧的方式记录下缺乏社会责任感行为是怎样制造“奇迹”与恐怖的。

4功利主义思想使机构误导消费者、投资者

大约从10年前开始,处处可见诱人的传单:“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积蓄不够吗?贷款吧!”,“首付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担心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的优惠利率!”……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你替他们担心两年后的债务?向来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市民会告诉你,演电影的都能当上州长,两年后说不定我还能竞选总统呢!这些充满诱惑的字眼误导了次贷衍生品的投资者。

美国华尔街为什么发生如此严重的危机?其源头既在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更在于这些机构信奉的功利主义经济伦理信念。他们为了攫取利润,过度投机,制造发行了许多包含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他们将为实体经济筹集资金的金融基础功能,扩大为没有实体经济价值的虚拟金融的证券产品,让广大百姓来购买,既为他们贡献业务利润,也为他们的投机行为分担风险。

美国的房地产行业和按揭银行,所信奉的是同一种的功利主义经济伦理原则,在有钱赚时盲目发展、盲目放贷;美国的买房人,也信奉相同的功利主义经济伦理原则,在形势好时投机买房来发财,其按揭贷款中许多并未提供全部收入或财产证明。

综上所述,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其根本原因是在金融创新中在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作用下,为了攫取利润、过度投机的必然结果。面对如此严峻的世界性金融动荡,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而且世界各国已经行动起来,着手挽救金融危机、避免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参考文献:

第8篇

车辆色彩设计是车辆造型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优秀的色彩方案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文章首先阐述了车辆色彩设计的重要性,然后对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进行车辆色彩设计展开讨论,列出了解决色彩设计问题的原理和技巧,对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设计师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

车辆色彩设计;工业设计;车身设计技巧

前言

是什么让顾客第一眼就喜爱或者厌恶我们的产品?什么能让产品看起来更专业、协调、有个性?答案是色彩设计。目前,国内色彩设计方面的论文、书籍比较多,但是车辆色彩设计方面比较系统、全面的资料却很少。本文是由实际项目经验而来,力求将车辆色彩设计方面的技巧串成一套整体系统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进一步解决车辆色彩设计在企业应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一、车辆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色彩设计是通过对设计物进行色彩选择和搭配,使人产生美感认知、情绪波动的一门设计。车辆色彩设计就是通过对车辆的色彩选择和搭配,使人产生认同感进而达到商业目的的一门设计。车辆色彩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色彩是视觉认知的首要元素

从视觉分析的角度看,人有80%的信息靠视觉获取,在视觉认知过程中,首先是颜色,然后依次是造型、图像、文字;好的色彩搭配可以让车辆造型锦上添花,甚至转移人们对陈旧造型的注意力,化腐朽为神奇。

(二)色彩设计可拉动营销额

从营销学角度看,有一个“七秒钟色彩理论”:一件商品瞬间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并留下印象的时间是0.67秒,色彩的作用达到了67%,有很多消费者根据第一印象决定购买选择;并且当今社会各类车辆造型同质化严重,独特的色彩可以彰显产品的个性。因此,进行合适的色彩设计可以成功拉动产品的市场营销额,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三)色彩设计可增加产品附加值

从产品利润的角度看,成功的色彩设计可以在不增加成本基础上,为产品增加15%-30%的附加值。它是设计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因素,它能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的效应,给人的身心带来很大影响。

(四)色彩设计有利于品牌建设

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色彩设计还可以成为产品主题设计、品牌设计、家族特征设计、企业VI系统设计的关键元素,例如红色已成为法拉利跑车品牌象征的关键元素,绿色与黑色搭配已成为约翰迪尔农机的家族特征。

(五)色彩设计能迎合消费者需求

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看,好的色彩搭配可增强产品的操作乐趣,提高劳动效率,减轻身体疲乏等,也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消费者的自我主张和个性诉求。调查显示,那些普通、随意的色彩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自己喜欢的车型没有喜欢的颜色,40%的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品牌,色彩不对会导致你的产品走向失败,再精美的造型、纹饰都不能弥补这种错误。

二、车辆色彩设计技巧

色彩设计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出优秀的色彩设计方案?有成千上万种颜色组合,怎么选择?我们通过工作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供你选择,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

(一)进行市场调研确定设计主题

进行全面、系统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设计目标、品牌定位、用户群体的价值观、竞争对手情况等信息,总结规律预测未来需求,定出设计主题,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在实际色彩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按照设计主题(设计目标)来考虑配色方案,因此就要参照主题来取色,一般是通过相片、企业VI色系等。例如纽荷兰收获机械就是提取了小麦的黄色和天空的蓝色来组成其主题色彩,形成大气鲜艳又不做作的风格,很有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风采。其实你用或不用,色彩就在那里,不舍不弃。

(二)避免使用陈旧色彩

避免使用纯的原色如红色、蓝色和黄色,给予颜色以真正的个性。红、蓝、黄等纯色是我们几十年前用的装饰手法,已索然无味,我们可以把绿色里加点黄让产品更明亮,把红色里加点黑让它更魅惑。如无较大把握避免自己凭空创造新色彩,借用现有产品的色彩或色卡上的色彩可以提高方案成功率,当然前提是要保证你所借用的色彩没有过时。

(三)区分主色调、陪衬色、焦点色

必须要有大面积的主色调,可用不同面积比例的其他颜色作陪衬色;整体配色模糊不清时可添加小面积的焦点色来调和主色调。用米色、黑色、红色来作配色方案,大面积的米色为主色调,黑色为陪衬色,黑色表面用对比更强烈的红色作为焦点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色调、陪衬色、焦点色之间通过面积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冷暖对比、材质对比等达到统一中有变化的效果。

(四)根据色彩象征性设计色彩方案

各种消费群体对颜色有自己的情感需求,此时我们可结合色彩的象征性,依据所期望的象征性和感觉来挑选色相。例如他们想要产品显得更华丽、明亮、年轻,我们可以用黄色;想要产品显得更加热烈、鲜明、快乐,我们可以用橙色;想要产品显得更加女性化、青春、运动,我们可以用红色等。

(五)利用色相环中的色相、明度、饱和度进行合理搭配

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感觉。色相环上差距在0°-90°以内邻近色之间的对比是类似色搭配,易形成和谐统一的效果,容易搭配。三原色红、黄、蓝的对比是原色搭配,能弱化调和,强调对比,突出个性和等级特征。三原色混合所得色橙、绿、紫的对比是间色搭配,强调对比,活泼、鲜明又具天然美,搭配难度高,不建议使用;两色相之间距离为180°(如红与绿、橙与蓝)的对比是补色搭配,能产生强烈、鲜明的效果,在搭配时一定要拉开面积差、饱和度差,如大面积的墨绿配少量的粉红。色块之外有相同颜色的小色块作呼应是呼应搭配,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照应、统一协调的效果。不同色彩之间还可进行明度搭配,强明度差可表现出形体的质感、量感和体感;低明度差可削弱原先对比强烈的颜色或削弱人眼对丑陋形态的关注,易形成明快、清爽、优美的效果。不同色彩也可进行饱和度搭配,善用高低饱和度对比,会产生既活泼又含蓄的色彩效果,做到灰而不闷、艳而不俗。此外如果色彩对比太强烈,容易失去整体协调性、使人焦躁不安,可在两色之间用无色系即金、银、黑、灰、白来缓冲,达到协调效果;如果色彩对比太模糊,显得乏味、单调、无个性,可在两色之间用黑、深灰等深色线条强调轮廓,使之清晰、明朗、有个性。

(六)根据色彩的感觉设计色彩方案

不同的色彩能对人的感官产生不同的影响,依据这些规律进行设计也可产生产品更冷或更暖、更轻或更重、前进或后退等效果。例如色相环上的紫红、红、橙、黄、黄绿为暖色,绿、蓝、紫等其他颜色为冷色,暖色可显得产品表面温度更高,冷色可显得表面温度更低,另外色彩饱和度越高越趋暖和感;明度、饱和度高的暖色(如白、黄等),能使产品显得更轻快;明度、饱和度低的冷色(如黑、紫等),会使产品显得更沉重。

(七)根据客户喜好设计色彩方案

在某些项目中你虽然运用了正确的色彩搭配技巧,但你的客户并不喜欢,你感觉自己白忙一场对方丝毫不领情,这就与做设计时没有完全了解客户心理有关。那么怎么提高目标客户的认可程度呢?

1设计开始前与客户展开沟通工作

项目的决策者、消费者等都是我们的客户,他们决定了设计方案的成败,因此要尽量了解他们的意见。当你问一个客户他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时,他不一定能准确描述出具体的色彩、形状等特征,但他会告诉你他想要的体验、他想体现的个人价值,例如我想让产品感觉很高贵、很霸气或很高科技感等。在一些高端设计公司,做顾客的情感调研分析已经是设计流程中的必要步骤。

2多观察客户的喜好

也许你的客户没有认识到描述产品期望、确定设计方向很重要,总是期望在很少沟通的前提下也能得到满意方案,这时看看你的客户穿的什么、用的什么、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你或许会猜到他们偏好的风格和颜色。比如你正在做一个赛场主题的喷涂方案,想想他们比赛时穿的衣服,这种风格的方案也许会很出色。

3提高决策层人员的参与度(过程确认)

自家的孩子好与不好,在家长眼里都是件艺术品;让决策层参与项目研发的每一步,才能及时了解决策层的期望值并以此调整方向,让决策层感觉不仅是设计师的思想,而是自己费心思考的结果,也必然会得到较高程度的认可。产品外观的面向主体是不同的消费群体,要让他们为你的产品买单,有时候可能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只需要找到能触动他们神经的那根弦。当然,如果在评审过程中遇到喜好比较偏激的中间客户、决策层,也许还是劝他用终端消费者能认同的方案为好。

(八)利用“负残像”现象进行设计

“负残像”现象即你凝视一个色彩一段时间后,把视线转移到其他没有色彩的平面上,就会产生这个色彩的补色虚影,这显示人类大脑渴望建立色彩平衡。利用“负残像”现象进行设计在造型行业重视度不高,且是比较困难的色彩搭配方法,出色的案例不多,期待各位的优秀创意。

(九)防止最优化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为赶工期草率地设计或决策方案不可行,但忽视效率,希望通过不断尝试或优化来得到最优方案也是不可取的,这在决策学中叫作最优化陷阱。世界上没有最优的方案和产品,我们要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精力、财力下尽力做出优秀方案和产品。通过不断总结各个实际项目的优点和缺陷,固化一个切实可行的色彩设计流程,可以让我们高效正确地推进工作。

三、结论

总之,好的车辆色彩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色彩的象征性、配色原理、产品规划、客户心理等很多方面,也需要有好的色彩设计流程为其支撑。了解到以上色彩设计技巧,寻找到最佳配色方案的最佳技巧仍然是:做更多的方案,不断地尝试、练习和推敲细节。色彩设计的学习和应用之旅是永远无止境的,在作品最终完成之前,你永远不会确定自己做得有多好或多糟。

作者:杨晓君 王宁 王晓春 张崇斌 单位: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青.用七秒钟爱上色彩汽车消费“色”时代来临.杭州日报.2009年12月18日(.c08)

[2]杨剑宇.浅谈汽车外观色彩设计.现代涂料与涂装.2012(05)

第9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以海尔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为例,介绍了其多元化的进程,分析了其在非相关多元化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并且对海尔今后的多元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实施多元化战略必须要以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的,适度的多元化才是主流。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经营战略,是美国经营战略专家H. IgorAnsoff1957年在其所著《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四大基本经营战略之一。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否增加企业绩效,是“馅饼”还是“陷阱”,学术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Rumelt(1974)对多元化战略的研究具有深化意义,第一次将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区分开来,得出的结论是相关型和主导型多元化企业经济绩效最好,而经济绩效最差的是非相关多元化及垂直结合型企业。Lang和Stulz(1994)分析了多元化对Tobin-Q值的影响,结果发现Q值与公司多元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Berger和Ofek(1995) 通过构造相对价值指标,研究发现多元化可以减少公司价值的13%~15%。Villalonga( 2004)发现Compustat 企业存在多元化折价,而BITS 企业则存在多元化溢价。我国学者刘力(1997)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资产负债率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相关关系。李敬(2002)对1997年中国10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水平与企业的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二、海尔集团的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分析

1.海尔的多元化之路

海尔以生产电冰箱起家,从1992年起,海尔开始了相关多元化发展,首先进入电冰柜和空调行业,1995年进入洗衣机行业。冰箱、空调、冰柜和洗衣机成为拉动海尔快速发展的“四驾马车”。然而,当海尔1995年开始其非相关多元化道路后,它的发展开始受到人们的置疑,先是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保健品、餐饮、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跨度之大,涉及产业之多令人目不暇接。海尔在药业方面按照保健品的运作模式做OTC,违背了市场规律;刚进入家居业的海尔设立了高利润目标,而忽视了脚踏实地去补好在家装设计和施工工艺上的功课;2001年以来,海尔在金融业大张旗鼓地扩张,而收获甚微;早在1998年,海尔就进军PC领域,至2001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6年,海尔又将重点放在了笔记本上,但笔记本市场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还不能说这次战略调整使海尔电脑走出低谷;2005年海尔手机业务营业额上半年大幅下跌约51%,亏损6570万港元,导致海尔电器(1169.HK)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减少23%,上半年亏损3.9亿港元。

2.海尔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失败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时机”问题。按照多元化理论, 企业多元化首先是相关多元化, 只有在相关多元已经完全确立了企业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以后, 才能进行非相关多元化。海尔在相关多元化道路上的使命还没完成,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市场信念,就急于走非相关多元化道路。

如果寻求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以支撑其进入的每一个行业。我们把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总结为靠服务来支撑其品牌的那些经验、技能和知识的整合能力。海尔的问题就是将这个在家电业获得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延伸到了手机、金融、家居、药业等,品牌的延伸就像一根橡皮筋,拉得越长,它就变得越疲弱。海尔品牌在一个行业领先并不代表能在所有的行业都占据优势,因为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消费需求和核心价值文化,而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有限的,并不能适应每个行业的消费需求。

三、对海尔多元化战略的一些建议

海尔作为中国第一家电企业,在许多方面是成功的,值得国内其他企业学习,但在非相关的道路上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失误。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首先是对于那些拖后腿的行业,海尔可以考虑找合作伙伴,通过对方的力量帮助其度过难关,或者可以考虑直接剥离一些产业,分化亏损资产;第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美国经济学家罗尔(Roll)提出的“自大假说”认为管理者由于雄心、自大或过于骄傲,在评估机会时容易犯过分乐观的错误。企业在制定重要战略规划时还是应该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免因个人决策失误导致整个企业战略的失误;第三,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个轮回周期,20世纪80年代或20世纪90年入使用的电冰箱、洗衣机、绝大多数到了报废期,海尔能否把握住这次机会,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通过分析海尔的多元化之路,也能给国内其他企业有所启示,应当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施相关、低度的多元化战略,并且实行多元化战略后,企业应当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并根据条件变化调整各项多元化业务。只有这样,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才会成功,多元化企业才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绩效。

参考文献:

[1]Rumelt R.P.Strategy, Structure, Economicsperforation[M].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74

[2]Lang, L.H.P.corporate p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4,(102):1248~1280

[3]Berger,Philip G and Eli Ofek.Diversification,s effect on firm value.Journal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5(37):39~65

[4]Villalonga.B.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or premium?New evidence from the business information Tracking Series.Journal of Finance,2004,(59):479~50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