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21 22:04:41

导语:在农村文化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

第1篇

以“以人为本,狠抓常规,规范发展,提高质量”为工作思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浦贝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抓好教师师德、学校德育、教学质量、特色四方面工作,使他们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致力于建设群众满意的农村优秀学校。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全村11名教师年龄偏大,教师业务素质以及基本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特色教育的水平有待提高。

4、校本教研还需继续深入,扎实开展,教师的教科研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5、学生的德育工作、养成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学校管理工作:

1、宗旨:加强师德建设、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情理并重、激励发展。

2、思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3、以国家实施的绩效工资为龙头,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优劳优得。

4、改革学校的考核考评方案,在教师民主参与谈论的基础上来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要让优秀教师香起来,不求上进者慌起来,激发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

5、学校领导班子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管理达标工作,深入贯彻浦贝乡中心小学的指导思想,以精细化、制度化为切入点,不断加强日常管理,使各种管理行为规范。

(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各块工作队伍建设

各块工作是学校的核心,是火车头。班子成员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威信,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二要发挥表率作用,时时处处起带头作用,树立起良好的风气。三要增强团结,发挥出团队作用,互相补台,每个班子成员时刻牢记管理即服务,为教师办实事、送温暖。四要讲奉献,以学校利益为重。五要加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等不靠,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六要增强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七要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用法、执法,依法管理学校。

2、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管理、师德建设,开展师德系列活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继续通过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师德学习,使教师团队有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拼搏的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不断进步的进取精神、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

二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增强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校本研训的重要内容,还请大家记住:用力只能称职,用心才能优秀。学校在现在条件下,要想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光用力已经不行,要研究科学的方法,寻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用知识武装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是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因为没有教育理论作基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走不远的;如果不学习就缺乏应有的教育理论素养,教师就没有审视教育现象所需要的分析工具,教师就不能从教育现象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只能从教育现象到教育现象,而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审视教育现象。要求每位教师要结合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写好学习笔记,学校将定期检查。

四、学校德育工作:

强化校风、校训建设: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在共同的目标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努力而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是衡量学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校风建设,要以少先队为龙头,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新的突破。

在校风建设中,德育工作是重头戏,要潜心研究德育工作的性质和规律,狠抓基础,讲究实效,突出针对性,不贪大求多,一点一滴,不急不躁的从学生的基础品德的培养训练抓起。把学校“学生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渗透到德育工作中,摒弃高、大、空的德育说教,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做合格公民。少先队要科学、系统的安排德育活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要清晰,要有连续性,可持续性。

五、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不开无轨电车,提前候课,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这是我们思考安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可阻断偏颇,不能顾此失彼,全校教师都要根据这一主导思想,追根溯源,考虑设计各自的工作,拿出几条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用科学的思维计划来保证这一主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和它的坚定不移性。各学科在原来基础上,要有所提高,强化学生各科优秀率。上学期期末考试退步的学科的有关教师要认真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拿出实际行动,确保本期有好的效果。对于我们现在这个地位来说,教师质量还是非常决定着学校的声誉,决定着家长的信任度和社会的满意度。我校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还是比较强的,希望大家不要各自为战,要团结作战,用集体智慧战胜困难,苦干加巧干,创造优异成绩。各科教师要加强教学和辅导,把功夫下在平时,把自己负责学科的成绩提上去。全体教师都要搞好团结,相互支持和理解,记住:“校荣我荣,校耻我耻”。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坚持“全面、全体、优质”,注意优秀学生的拔尖和差生的辅导,尽可能减少两极分化和偏科现象的发生。

2、教导主任抓好教学常规的检查及教案、作业批改的检查,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检查。对不能有效组织教学,或玩忽职守,造成教学质量下滑的有关人员,要进行个别谈话。

六、校本研修工作

科研兴校,能通过教研活动解决我校的实际问题,使形式化的教研转变为有效的为教学服务的活动。

1、要求教导主任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整个学期的计划要有紧密的联系性。

2、每一次教研要确保教师都有所收获,突出实效性。

3、教师必须准时参加教研活动。

七、特色工作:

1、领导重视是实施的根基。

2、继续做好校园及班级文化建设。

3、继续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

4、继续组织好学生的兴趣小组活动。

八、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做到防范于未然。

第2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努力把国家对妇女工作精神转化为谋划妇女科学发展的思路、带领妇女参与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妇联工作科学发展的举措。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照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 把服务大局与服务基层结合起来,使妇联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不断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

二、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促进城乡妇女不断进步

(一)引导妇女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技术培训,积极为她们争取资金、技术、项目。不断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激励农村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

2、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妇女主力军作用,深化“巾帼致富工程”。强化以农村妇女学校为重点的科技培训网络, 以妇女经济合作组织为重点的科技服务网络,实施致富项目。进一步抓好“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农村妇女职业新技术培训和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培训,计划再培训妇女100人。

3、在全镇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工程——“保护环境,从农药空包装做起”公益活动,促进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4、大力推进“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帮助妇女在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开辟致富新路;扎实推进“岗村联创”活动,既注重发挥文明岗在提高农村妇女发展生产技能、科学文化水平、民主参与能力、文明生活习惯的资源优势,又拓宽社会参与渠道,促进形成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妇女工作新格局。

第3篇

[关键词]农村 文化工作 基础设施 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61-01

引言

在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有效提高农村的文化建设效率,难以增强农村文化建设强度,抑制着农村的发展,基于此,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优化农村文化工作途径,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概述

在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就是根据中央文化建设要求以及政府的意见,对农村进行文化建设,确保农村的文化发展可以适应新形势,保证能够根据乡镇与城乡共建文化的资金要求,满足农民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根据当地人文历史资源,创办特色文化村,树立更好的农村文化品牌。同时,地方基层政府还要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吸引农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效率。另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确保可以针对新常态的特点,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质量,确保农村文化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农村文化工作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农村文化工作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效果,难以提升农村文化建设质量,使得农村文化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虽然很多乡村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改善,但是,在新农村建设期间,农村文化工作从总体上并不是很乐观,与经济建设相比较,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较慢。主要因为部分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认识不足,忽视农村文化工作,难以全面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农村文化工作的平衡发展。

一是存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农村文化工作发展缓慢、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是文化生活贫乏,难以满足群众之需。随着农村温饱线的跨越,以及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农民越来越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交流的需求。

二是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广场舞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一方面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一方面人力不足,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并未专事文化。

四是文化人才匮乏。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差是目前乡镇文化专干亟待改变的现状。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编导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员年龄偏大,缺乏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现有队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难提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部分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无法正常开展文化工作。

3 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新途径

3.1 在科学引领下,走全面发展道路

根据相关发展的要求,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农村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需求,使得农村可以走向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道路。首先,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文化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且不断创新自身工作方式,使得经济、政治、和谐社会的建设与文化工作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其次,新农村全面发展思路。党政工作人员要全面分析农村文化工作思想问题,提高农村文化工作的地位,确保可以梳理科学发展观念与全面发展观念,在提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思想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其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 重视建设过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

在农村文化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文化建设过程,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保证能够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效率。首先,要丰富文化内容,提高农村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进而满足农民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其次,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政策,并且不断完善农村文化的经济体系,将农村文化收入作为文化工作经费,推动农村文化工作的进步。最后,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创新农村文化内容,保证能够适应农民群众要求,使得文化能够走进每一位农户家中。

3.3 与时俱进,创新农村文化活动

在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先进的工作意识,从农民文化视觉考虑自身工作,进而提升农村文化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要增强与农民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等时间组织农民参加文化活动,例如:歌舞比赛、特色文艺演出等,此时,必须凸显出农民的主置,达到良好的文化工作效果。另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要创办一些特色活动,邀请机关、学校与企业也参与到农村文化工作中,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达到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目的。

3.4 健全与完善农村文化工作机制

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可以贴近农村实际生活,在务实中创新农村文化工作体系,进而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具体方式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建立统筹协调的农村文化工作机制,保证各个部门协调发展,促进农村文化工作质量的提升。其次,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农村文化工作效率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于松懈怠慢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惩处,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其工作兴趣,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实施效果,为农村文化工作又快又好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4篇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圈层理论”包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类现象的解释与指导。城市是圈层的中心,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辐射范围。以主城区为中心,最近的外围是城乡结合部,再向外扩散便是广大农村。既然是“圈”,便意味着外围的向心力。因此,农村圏层的文化发展并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以主流的城市文化为中心,不断地增加发展中的向心力,形成宏观上的有各自特点的凝聚性。

 

各类媒介因此传播特点不同,其所吸附的人群也不尽相同。在传统媒体接受程度上,可以有这样的三种划分:

 

最易接受:视听媒介。

 

影视媒介之所以是最容易接受的传播渠道,源自于其作用于人体感观的便利性。视觉、听觉,是动物感知世界的最初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小到孩童,大到耄耋,均能从视听媒介上找到自己的信息需求。因此,在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文化普及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便是此类媒介。

 

较高级:报刊媒介。

 

报刊类媒介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模式,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普及面也相当广泛。报刊类媒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信息的传播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报刊类媒介的接受率是低于视听媒介的。因为,报刊类媒介的内容识别需要受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至少得识文断字,具备基本的译码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解读报刊文章远不如看电视、看电影那样容易接受。

 

最尚级:书籍。

 

对于有一定文化基础且必须主动寻求知识的人群,书籍是他们的媒介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书籍内容层次不一,有简单易懂的绘本和故事,也有艰涩高深的思辩类文章。书籍虽不是定期发行的媒介,但其具备大众传播的性质:专业机构出版、产业化运营、受众广泛且难以框定范围。由于书籍的价格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今后,主动接触书籍对于偏远地区、贫穷人群来说将越来越困难。

 

第五次传播革命发端以来,互联网渐渐成为了可以与传统媒体齐头并进、甚至超越传统媒体发展的传播渠道。以PC、手机、平板电脑等为载体的新媒介,以革命性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并且尚处于继续开发、继续突破的状态。新媒体可以兼容传统媒体的所有信息产品,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均可以做为新媒体上的内容。可以说,新媒介具有全社会各个层面广泛应用的潜力。在广大农村,新媒介尚未全面普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理念层面与操作层面。农民的知识程度总体上不如城市,对于新媒介的接受,从理念到操作都需要更新和学习。

 

二、新媒介在农村文化传播工作中的核心优势:符号与内容的多样性

 

新媒介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定义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都属于新媒介的范畴。如前文所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有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全力扶持。得到推广之后,新媒介的优势将在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上发挥出自己重要的作用。

 

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研究要素。其中,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内容即媒介信息产品。无论采用怎样的介质和方式,内容永远是竞争力的核心。如前文所述,新媒介的内容整合了传统媒体信息产品的所有特点,传播符号多种多样,在内容上也能够通过各类链接和庞大的数据库来做到各取所需。

 

在广大农村,文化事业的元素是需要多样性呈现的。农民朋友们的知识水平整体上低于城市人口,对于知识性内容的需求集中于农牧业方面,将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整合于新媒介中,有文字、有图示、有视频,有针对具体问题的捜索数据库。

 

三、新媒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进阶性效果

 

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题。新媒介本身即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在不同的载体上,可以承载不同特点的内容。新媒介技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先进文化的内涵深刻地印人群众心中。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在街头巷尾经常会看到这十二个词语。但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广大群众对这十二个词语内涵的解读大多都只是浮于表面,甚至于不知所云。先进文化的精髓需要用适当的方式来编码、用适当的方式来进行推广与传播。采用新媒介技术来传播先进文化,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效果的优化。

 

(一)解决认知问题——通过电子屏,播放优秀的宣传视频

 

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确定到确定。这是传播效果理论中,较浅层次的效果达成。农民群众很少主动去关心文化层面的事物,在经常接触的广播电视媒介中,由于后者越来越着眼于经济利益,也很少去做公益性的文化推广。新媒介传播平台,由于其内容含量大,方式多样,在解决从无到有层面的问题上,能够有许多种手法可以尝试。

 

农村的文化广场已经推广到了全国大多数地方,利用文化广场,在其中建造大型户外电子屏,并且在固定的时间播放优秀的宣传视频,这项举措将吸引很多农村群众的注意力。电子屏也是依托于互联网而呈现的,国家在这项投入的软、硬件建设上需要相当大的力度。财政相对富裕的地方政府可以率先进行此方面的建设。由政府把关,制作优质的宣传片,要求村委会必须按时播出,并由乡镇一级管理机构检查播出的时间与数量。通过反复的播出,先解决村民“由不知到知”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内容。由专业的机构根据十二个词语的内涵,制作主题明确的宣传片、纪录片、微电影,是各级政府可以考虑去实施的推广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拍摄制作的重要性居其次,首要的重点是片子的脚本。此类电视片有一定的长度,可以说,在卫视播出的可能性极小,地方台有可能应地方政府要求而适量播出,但是个体观看的效果不如聚集在广场上共同观看。以公民素养中的“友善”为例,从概念上讲并不复杂,但是“友善”要怎么做到呢?通过以此力主题的微电影,为农民朋友提供一个行为上的示范,“手把手”地进行二次敎育,做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广泛搭建无线网络,鼓励农民使用手机社交软件

 

要想应用新媒介,有一个前提就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民群众中,用智能手机的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价格问题。可以参照“家电下乡”的模式,将智能手机以一个低廉的价格推广给广大群众,并且在农村社区范围内,免费使用win网络,其中产生的成本问题,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这样一来,手机媒体将不再是农民不可企及的信息传播工具。以微信这一社交软件为例,最开始只流行于年轻人之间,随着智能手机在城市各个年龄阶层之中的普及,外加子女的鼓励与指导,中老年人也开始流连于微博、朋友圏、微信群之中,不仅填补了空闲时间、扩展了社交面,也缩短了年龄层形成的信息量差距。农民群众的生活圈子比较封闭,但是他们自己也有在外读书工作的子女、亲友,以微信这样的可以免于打字的联络工具入手,使大家懂得如果在WIFI环境中使用语音、视频,在社区内形成小圈子、联络群,将是比较适合于广大农民初步接触新媒介的有效途径。

 

然而回到这一举措的前提,即是无线网络的广泛普及。按照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的布署,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如果2015年能够实现预期目标,这对农村的文化事业来说将是跨越性的发展。各类文化产品的创意与推广将迎来黄金时期。

 

(三)鼓励农民成为传播主体,参与传播过程

 

农民群众通常都是作为基层受众的一份子存在于传播链条中的。各类媒体上也有专门针对农民的版块。然而,与农民人口的总数相比,针对性的信息产品数量与之不成比例。考虑到时段和版面因素对广告收入的影响,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取舍很难再有突破了。新媒介的海量资讯不仅弥补这方面的遗憾,更重要的是,新媒介方便、易操作,可以使农民在其中担当传播主体的角色,实现自己的媒介接近权和传播权,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愿望。

 

利用微博传播,注册一个微博账号,自己便拥有了一个小小的传播平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悟、所感,均能够方便、快捷地进人大众传播渠道。沟通不畅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可以籍此缓解。此外,农民群众在有了传播意识之后,经过技术学习,可以真正用农民自己的视角将农村风光和农村生活呈现出来。例如,农业的相关知识、农村传统习俗、农民的曰常生活等内容。这些传播内容的素材海量,表现形式多样,具有相当大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在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农民群众将进一步理解传播技术与传播过程,继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精神

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会后,一是迅速召开镇党委会,传达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全镇**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舆情研判等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二是及时召开镇、村干部会,传达贯彻县会议精神,统一参会人员思想、提高参会人员认识,明确全镇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重心、重点,上下一心,通力合作,推动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呈现新亮点、取得新实绩。

二、强化组织保障

深刻认识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镇党委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舆情研断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为全镇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细化工作措施

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列入党委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做到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纳入干部职工的年度目标考核。制定了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计划、新闻宣传及外宣工作目标责任制、意识形态管理办法、舆情研断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将任务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个人,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指标”,切实抓好责任落实,真正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布置、有督查、有考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全镇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政治环境。

第6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事业;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39-01

一、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活动虽然得到了健康蓬勃发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第一,活动资金来源渠道不广。一是活动经费来源渠道不广。目前群众文化活动主要采取企业冠名、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经费来源渠道不广。二是文体设施建设不足。三馆一站设施状况和人员配备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

第二,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缺乏。一是文化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舞蹈、剧本创作、导演、舞台美术设计、音乐设计等方面。二是乡镇文化站人员不足,免费开放存在困难。三是民间艺人老龄化。民间艺人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多种传统艺术样式面临失传。

第三,精品力作名牌偏少。一是品牌打造力度不够。本土文化内涵需深入挖掘,活动内容设计、规模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活动宣传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文艺作品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对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和研究不够深入,作品创作在内涵挖掘上有待加深。

第四,城乡文化发展不均衡。一是各乡镇和有关单位、社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不一,开展活动的频率和档次参次不齐。二是有些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较单一,内容欠丰富,影响力不大。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若干探讨

从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来看,进一步增强文化工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观念,理清思路,以开展群众文化生活为契机,努力创办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为文化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切实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一是充分挖掘各类文化人才资源。积极动员文艺骨干、业余爱好者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为一批有时间、有能力、有热情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人员提供用武之地,不断壮大群众文化队伍。同时,在逐步健立完善制度,组建一批专职基层文化队伍进入社区、村组,辅导和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二是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动员、引导学校、企业、村组、居民小区、共建单位等积极推进相互协调沟通与交流。要积极创造条件,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各队伍之间的接触与沟通。通过文化建设论坛、经验交流、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三是加强管理与引导。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向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要适时组织研讨,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对管理科学、演出质量高的文化队伍要不断挖掘潜力,要在活动中发现特色、培育特色、突出特色。五是加强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文艺骨干的指导带动作用,每年至少要组织文艺骨干进行1~2次集中培训,有条件的还要组织参观考察活动,加强对外地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以提升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阵地和设施建设,为文化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把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建立健全乡 (镇)、办事处、村组、社区三级文化网络。要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如青年之家、党员活动室、农民公园、歌舞厅等,大力扶植和巩固群众业余演出队、民间剧社等,真正建立融文化、娱乐、科技、卫生为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

三是突出商业文化特色。引导其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在新设施建设方面,着力建设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特点、功能完善和美观实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并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的筹建工作。

四是逐步把自发的、分散的群众文化活动引上有组织、高品位的发展轨道。 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强区”、“民间艺术乡(镇)”、“文化先进社区”、“百强文化队伍”和“十百千”文化工程、“村村书架”工程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在城区要以广场文化为重点,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群众自娱自乐,达到自我教育、陶冶情操的目的。在农村要以乡村文化为重点,以农村文化大院为依托,利用节假日和纪念日,动员社会力量,定期开展适合农村特点、适应群众口味、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时代特征、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宣传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文艺表演把科学知识、文明新风送到农民手中。

(三)加大投入力度,为文化工作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文化工作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无论是群众文化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还是表彰先进、开展活动,都需要必要的资金。有关部门应尽快协调、解决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文化工作经费无法单项列支、上级有关文件无法落实的问题。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委局在健全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的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本着群众文化、群众参与、自愿赞助、从中受益的原则,拓宽经费来源,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要不断拓展文化设施投资和建设的路子,走“以文补文、多业助文”之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实施“文化带动”战略,树立文化大产业大市场的新理念。要按照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改进文化工作运转方式,走政府主导、与社会联办、与企业联办,走市场化的路子,争取更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文化阵地建设可走“资源共享”的路子,引导有关单位把已有的文化教育设施,由封闭转为向社区开放,由开放发展到与乡镇、街道联办,形成文化教育阵地资源共享、加速发展的良性机制。

第7篇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推进“管办”分离,将工作重心从办大节庆文化转移到发展农村文化、基层公益性文化上来,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内容、要求等指标进行细化。健全工作机构,强化人员培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群众社团为补充的新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要采取奖罚并用,根据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状况,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同时,定期对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造成阵地流失或长期不能有效组织好阵地活动的单位予以批评。

(4)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起来的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一应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村文化室、图书馆、电影院和各类文化特色户,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政府要对购置的电脑、图书、文化用品器材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壮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组织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骨干,成为农村文化燎原的火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农

浅谈对活跃农村文化的一点思考三是多送法下乡。农民朋友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知法、懂法,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这也是农民最需要的。如果在农闲时经常能做到以上这“三送”,那么农村的文化生活肯定能活跃和丰富起来。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第8篇

一、文化工作有序开展

文化站是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是加强将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我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半年来,在镇领导的统一部署和 指导下,结合我镇实际,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阴历正月十二组织开展了第五届民间文艺大赛,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很大程度上活跃了我镇的春节气氛,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要。其中我镇的龙狮舞和大盘鼓参加了市民间艺术大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2、2019年5月20日至25日,市文化馆专业人员对我镇31个行政村开展第五套“幸福健康舞”培训。为了积极响应市第五套“幸福漯河健康舞”推广活动,我镇参加培训的业务骨干有75人,增强民间文化氛围,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养,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为群众搭建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

3、2019年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自5月份以来在各个行政村每村每月放映1场。上半年截止目前,共放映64场。河南省豫剧团舞台艺术送农民下乡演出2场,市豫剧团文化下乡演出2场,市杂技团下乡演出9场,观众人数达到13000人次。

4、配合市局对我镇“扫黄打非”、文化市场、音像市场的管理,严厉监督网吧超时经营、未成年人擅自进入等违规行为。文物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5、做好非遗上报工作,把我镇的非遗底子摸排上报,做到不遗漏上报。

6、文体工作,经过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2019年为3个村配备健身器材,广大宣传发动群众兴起健身热潮,争取做到全民健身总动员,让群众都运动起来。

7、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村级的文明、和谐发展,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营造平等、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团结、互助、融洽的邻里关系,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构建平安和谐家庭和村内的特殊作用,塑造更多的具有家庭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全镇开展评选“好公婆、好媳妇”、文明卫生家庭户评选工作。

二、存在问题

半年来,虽然圆满地完成镇党委、镇政府的文化体育中心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基本要求,文化站办公室的硬件设施还未完备,缺少举办文艺演出的场地和其它基本条件,农村文化阵地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群众的素质普遍偏低,文化创新思想较为保守,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开发。

三、2019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提出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2、加大力度,争取农村文化阵地发挥作用,使农村文化百家争鸣,农村文化是提高群众素质的发源地,争取农村阵地的发展,下半年,在财力的允许下,加大对各村的娱乐投入,让群众闲余之时,不再将心思放在打牌、斗嘴、东家长西家短之上,全身心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引导农村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形成健康的精神粮食,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函养素质。

3、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4、进行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保证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圆满完成全年放映任。                             

5、继续进行健身广场建设工作及基层综合中心建设提升工作。加大文化宣传,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扶持文化骨干的培训学习。

第9篇

一、加强领导,制定计划

我中心结合乡镇实际,借鉴成功经验,拓宽思路,积极制定全年计划。计划中把文化宣传、村级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宣传文化中心副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文化工作扎实推进。

二、围绕主线,加强理论学习

一是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学习教育活动,组织镇村干部开展《规定》的相关内容学习。二是组织镇村干部学习十会议精神,人大主席孙太友对十会议精神作了详细解读。三是全年共组织4次中心组学习,分别将十二五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召开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等作为重点学习内容。

三、整合资源,完善措施

(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是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载体,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二是加强镇村干部、中小学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在艺术节、“六一”儿童节到镇中小学校观看文艺演出,并宣讲学习雷锋精神、安全教育等内容;三是组织人员通过“中国文明网”对我省见义勇为的56名农民工进行了“中国好人榜”投票活动,全镇投票近3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