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播音主持专业

时间:2022-02-22 23:16:38

导语: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播音主持专业

第1篇

各高校顺应时展的需要,纷纷开设了播音主持相关专业。而作为主持人的非语言符号的形体,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中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给予受众更直观、生动、真实,亲切的感受,从而增强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可信度和感染力。因此,形体教学在播音主持专业中必须得到较高的重视,也要尽跟时展需要。

二、播音与形体的关系

据科学研究和统计表明:在传播信息的时候,语言(只是字和词)的作用仅占7%,声音(语言、语调及其他声响)占38%,而占55%的信息是无声的。从人们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听觉的信息占l1%,80%以上的信息则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这就是说在电视和其他的传播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受众的视觉要求,忽视了在言语播报中非语言信息传播的作用,就等于丢弃了应传递的大部分有效信息内容。因此在传媒革命飞跃发展的时代,传递信息的空间已不再局限于狭小的播音间里。主持人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走上了屏幕、舞台和广场(大型的广场演播)。“主持人”成了时代的明星,全社会关注的公众人物。他们和观众进行着直接的视听交流。因此,要培养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提高播音水平和技巧的同时必须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形体动作进行非言语传播的基本技巧,才能使传播达到应有的水平。

三、现状与问题

首先,目前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比重还是主要集中在有声语言的基本功练习及语言表达方面的基础训练。这使得形体课程都只能在低年级开设一学年并且课时一般也只能在36-48学时(及每周一次课),这样的课程安排学生不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甚至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出镜实践当中已经忘记所学的形体规范,使得学与用出现了脱轨的现象。其次,在各高校形体课程的教师队伍中舞蹈及体育专业毕业的人数较多,形体教师对播音主持专业了解甚少。因此安排教学内容多为芭蕾基础、身体素质,再穿插一些舞蹈和礼仪训练等,使得骨骼基本定型的大学生觉得困难,单纯地肢体训练又会感到枯燥,甚至有的学生感觉偏离里自己专业在上舞蹈或体育课。再者,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许多学生在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就选择播音主持专业,因此也缺乏对播音主持专业开设形体课程的必要性的认识,使得上课表现比较消极。

四、改革思路

1.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增加课时开设学期。同时要让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模拟机位及舞台走动及与各类观众互动时的行为举止,使学生在出镜后能准确、生动地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从而优化传播效果。

2.注重加强形体教师对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知识的了解,比如:哪些肌肉的收缩对发音有影响,通过形体锻炼加强对其的控制力。从而是发音更为清晰与稳定。再者教师在课堂中大胆整合语言表达训练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将对提高学生的肢体表现力、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等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3.使学生明确学习形体的必要性,加强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形体训练可以完成从自我形象向公众形象的转换,有助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展示,也是节目主持人提高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五、结语

第2篇

课程内容

第一阶段

播音与主持概论、普通话语音基础和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口语表达基础)

第二阶段

自我介绍特色、文学作品朗读、新闻稿件朗读、绕口令、朗诵制定稿件

第三阶段

即兴主持、即兴评述、即兴口语表达、演讲与辩论、身体协调、舞蹈

模拟主持

第四阶段

动员大会、模拟考试、大师班讲座

报考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配音、礼仪文化、双语播音

就业方向

电视、广播电台,各级新闻媒体、影视公司、文化艺术机构,唱片、广告、文化传播公司,艺术团体、演艺机构、宣传部门等,从事播音、双语播音、文艺节目主持,体育评论解说、专题报道、影视配音及演播、编导、策划,以及编辑、采访、管理等工作。并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传媒管理等工作。

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模式

将专业各个方向溶进3个月的课程,其中基础班为2个月,进阶班为4个月,考前冲刺课程为半月。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我们将课程设置成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课程内容不一样、独立的,随到随学。

课程优势

1.系统性强:学员可以得到艺考培训的系统学习,将艺考所有方向考试内容统统学到。

2.模块化教学:将艺考教学分成5个独立模块,方便学员学习。

3.自主学习性强: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期时长,自由度高。

教学特色

1.量身设计的考学方案

根据学生自身条件、专业水平、文化课成绩、生源所在地、意向报考院校等因素进行量身设计考学计划(专业选择、学习规划等)

2.名师教学与考官交流

第3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定位问题;定位策略

1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问题

播音主持专业学科涉及了广播电视学、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丰富的内容,也正因为如此,不同教育机构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科所做出的定位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导致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问题成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中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具体而言,当前,不同教育机构对播音主持专业所做出的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播音主持专业定位为新闻学科。这种定位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科所做出的定位,而这种定位所产生的原因,则是因为许多高校都对“北广模式”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借鉴,但是在此过程中,这些院校却忽略了对自身办学能力的考量,从而导致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与自身实际出现不符。二是将播音主持专业定位为语言学科。播音主持工作者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决定着播音主持专业与语言具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一些学者也主张将播音主持专业定位为语言学科。然而,这种定位存在过于狭窄的特征,而且也忽略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变革。三是将播音主持专业定位为艺术学。这种定位与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发展史具有紧密关系,自己播音主持专业学科的产生,源自北京广播学院对话剧、戏曲等艺术学科的净化进行挖掘的过程。虽然播音主持专业学科所具有的艺术性不容忽视,但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科的功能却并不局限于艺术学领域,因此,这种定位同样具有过于狭窄的缺陷。

2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策略

2.1拓展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媒介融合人才培养

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广电人才的培养已经与市场发展环境产生脱节,而为了解决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播音主持专业应当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塑,即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适应传统广电环境向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适应媒介融合环境转变。在此过程中,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认识到专业开源发展以及媒介融合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需求与新要求。从播音主持专业的开源发展需求来看,播音主持专业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资源有限而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让专业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被放大;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领域中的低端人才需求趋于饱和,而精英人才需求则呈现出较大空缺。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认为播音主持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重视缩减办学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虽然这种策略对于推动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却会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为此,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有必要着眼于网络化的“开源”发展,即通过设置口语传播等专业,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同时兼顾演讲人才、传播人才、谈判人才的培养。当然,从当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现状来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格局仍旧局限于为传统广电领域服务的领域,这对于人才培养有效性以及学科持续发展而言都是不利的。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来看,媒介融合虽然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与此同时,媒介融合也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开源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格局的拓宽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在互联网与新媒体平台中,网络主持人这一群体的出现,拓展了社会大众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认知,与此同时,媒介融合的发展也催生了日益旺盛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每户网站主持人、互联网电视主持人、自媒体主持人等都相继出现,在这些主持人当中,不乏有一些从业者并不具备专业教育历程,这些主持人充满个性而又继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规范性,而这种需求则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开源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针对互联网主持人、新媒体主持人专业素养的发展,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理论建设等做出做出拓展,从而确保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环境。

2.2变革人才培养理念———重视信息的全方位产控

媒介融合的发展,让传统媒体、新媒体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事实上,传统媒体在通过构建新媒体矩阵推动自身传播范围得以拓展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向融媒体的转变,因此,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信息传播领域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概念界限也将会逐渐消失。当然,无论是在传统媒介传播环境下还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虽然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能够为信息传播带来更好的便捷性,但是内容质量仍旧是吸引受众关注传播内容的关键所在,因此,“内容为王”在任何一中传播环境中都不会过时,而这也决定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应当重视提升学生的内容生产能力。在此要求下,播音主持专业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格局做出拓展而且应当重视对人才培养理念做出变革,推动人才培养理念从关注学生二次创作能力发展向关注学生信息全方位产控能力的发展转变,从而确保学生所具有的内容生产能力能够适应传播环境的变革。具体而言,传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二次创作指的是传统播音主持人才呈现出了“专岗化”的特征,他们需要对文字稿件进行观察、分析与提炼,并使用语言与声音对文字稿件内容做出表达,这种表达过程,也是对文字稿件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更为偏重提升学生所具有的语言技能,促使学生语言体现出规范性与亲切性。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仅仅依靠语言能力很难在激烈的播音主持领域中展现出自身的竞争力,而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播音主持人才需要能够具备创作内容的能力,而不能仅仅依赖于节目团队所提供的内容,而这种要求则推动着播音主持人才二次创作能力向信息的全方位产控能力发展,即播音主持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播音主持能力,而且需要具备新闻采编能力与新闻内容产控能力,只有如此,播音主持人才才能够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对信息内容以及个人魅力做出更好的呈现。

第4篇

【关键词】播音 主持 教育现状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仅有北京广播电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一所,专科也只是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90年代的时候,中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有十来所。近年随着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中国播音主持院校如雨后春笋,发展到四百多所。如此迅猛的发展,使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在出现根基不稳等问题,引人思考。

一、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

伴随着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学院提供了大量人才,但人才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现从招生、学生知识背景、专业课程设置、就业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播音主持专业招生现状

随着最近几年播音主持专业的迅速发展,播音主持专业在不断扩招。一方面是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学校不断增加,仅仅十几年就从几十家发展到四百多家,这种发展速度让人担忧。另一方面,学校招收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从前学校采取的是精英式的教育方式,但现在部分学校只是为达到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才开设播音主持专业,尤其是以往的工科类院校。再加上扩招,导致不少学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2、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

到目前为止,考取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大多是艺术生。高一、高二主要学习文化课知识,高三主要学习播音主持类的知识。而这些艺术考生,一部分是出于对专业的喜爱,一部分是出于面对应试教育。一方面这些考生在进入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时已经具备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这也导致了这些学生在高中学习时专注于学习专业课,而耽误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导致一些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偏低。

3、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对学生语言、表演、信息处理和组织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也就是要求播音主持的学习要有一定的实践。现在一般的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大一学习基础知识,如普通话、文学知识的学习;大二学专业性基础知识,如电视节目的评析、媒介知识等等;大三主要是一些可以自主锻炼的课程;大四主要是进入相关单位实习。不同的学校偏向又有所不同,如中国传媒大学偏向于培养新闻主播和新闻类的节目主持,上海戏剧学院偏向于培养综艺类节目的主持人。同时,不少新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也纷纷效仿这些院校,而一些综合性实力较强的院校则结合自己学校本身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同济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等等。

4、播音主持专业就业情况

现在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除了进入传统的电视媒体和报业外,还可以进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做网络视频主持人、移动媒体的主持人等等。播音专业的学生也有不少进入这些公司,进行广告、影视、动漫配音,或者做大型节目庆典的主持等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越来越广,同时,这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专业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最近几年快速发展,可谓是喜忧参半。

1、市场需求与培养人才质量之间的反差

目前,随着文化产业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播音主持专业的市场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虽然最近这些年各大院校不断的扩招播音主持专业,但是毕业生的质量却得不到保障。

首先,教学资源没有保障。最突出的表现为: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不少学校增加播音主持专业,前期准备不充分,不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缺乏,课程资源也不足。播音主持与一般的文学专业教育相比更偏重于实践,因而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实践经验,这样的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培养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新媒体和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播音主持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及采访和主持时运用何种策略,都是需要学习的。而这些仅依靠书面知识是很难达到的,这就需要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传授了。

其次,对播音主持专业性的误解。对于播音主持来说,只要普通话标准、容貌端正就可以了,这是个误区。播音主持不仅仅是对普通话的学习,普通话学习只是播音主持专业最基础的学习。对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对电脑软件的应用以及采访、各种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播音主持需要学习和具备的条件。最后,市场需求大,但播音主持专业却出现人才既过剩又紧缺的现象,对应的专业性人才和高端人才培养缺失。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位紧张,但一些新闻评论主持类、知识性节目类等一些专业文化性的主持人偏少。同时面对新媒体的发展,电视广播和新媒体的结合不断深入,对新媒体有了解并能够做好传统媒体的人才更是紧缺。

2、专业目标与方向

不少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方向也不明确。像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一些院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不同,导致学校抓不住自己教学的重点和特色。另外,本科、大专、双学位、甚至是研究生教学,在内容和模式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3、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设备

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单向的灌输式教育。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应对能力较差。另外,一些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条件不足。播音主持专业设备要求较高且价格高昂,因此在各个学校数量有限,而这些设施的熟悉和学习是播音主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学校设备要求达不到,这对学生模拟学习及锻炼、熟悉相关设备有一定的影响。

三、播音主持专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播音主持专业不仅仅是讲好普通话,容貌端庄。成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和主持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首先,是即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即兴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个是语言表达能力。即兴语言组织能力,需要主持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的进行语言组织,然后进行评论或是控制节目进程、调节气氛等等,同时语言的表达正确清晰,有感染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进行节目主持时能够遵循语言创作规律,表达准确流畅、逻辑清晰、用词准确等,用语言在听觉上够抓住受众。随着广播电视的竞争,不少节目主持人要根据节目风格来调整自己的风格,为保证节目与人的统一协调,需要节目主持人根据节目风格塑造新形象,这些都是属于播音主持中的表演范畴。甚至在一些节目中需要主持人直接来表演一些节目。这种形象的塑造和创作就是主持人的表演能力。

其次,是信息处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无论是节目主持人还是记者都需要具备对事件的信息处理能力。面对新闻的采编和报道,突发事件等等,需要主持人和采访者能够准确及时的从被采访者和嘉宾身上捕获到各种信息,并且能够及时的进行信息加工和组织,发现其中的价值,并进行引导,从而扮演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最后,具备较广的知识面。播音主持的节目是面对社会,背景也是整个社会,因而,播音主持人需要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作为主持人要对自己所主持的节目涉及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死记硬背,是无法表达节目的深层次内涵的,节目的吸引力和收视率也会下降。例如《档案》的主持人,戏曲节目的主持人,娱乐节目的主持人等等,对历史不熟悉,对戏曲不熟悉,对嘉宾不熟悉等等,都会被观众看出,并会让观众对节目和主持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影响到整个电视台和频道在受众中的印象。播音主持学习了解多方面知识,不是让其成为专家,而是要对节目内容熟悉,不陌生。

四、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发展的建议

要改变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现状,首先要加强师资力量和改善硬件设备,其次要做好课程的设置,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引进优秀资源,形成课程特色,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竞争力。另外要根据时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即兴口语创作能力,并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和锻炼,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自我锻炼的机会。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特色,形成专业化的培养,进行“独播”、“群播”的小课堂练习,多举行一些小组练习比赛,让学生自己来选题和选择自己的主持专业方向。最后,面对如此多的播音主持院校,可以根据地区和城市,进行学校合并,从而增强硬件和软件设备能力及师资力量。另外,相对于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来说,西方国家的播音主持专业较为成熟。学习借鉴西方专业上的优点,并对一些西方研究的书籍资料进行翻译和学习,对我国播音主持教育也有很大的益处。多让学生看看这些优秀主持人的节目,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和分析,以形成学生自己的一套播音主持理念和经验。

结语

随着我国传媒事业以及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对播音主持专业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硬件设备,提升师资力量,专业化的课程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会让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更加的完善和成熟。除此以外,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习中外优秀的节目主持,让自己视野更开阔。

参考文献

①栾洪金,《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思考》[J].《当代传播》,2008(4)

②朱洁,《浅析综合性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J].《文教资料》,2010(7)

③马欣,《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9(3)

④罗幸,《新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播音主持专业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1(9)

第5篇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 大学生 教育 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206

一、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这门学科的学习特点是具备一颗虔诚的心,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语言艺术,用心去感受声音带给我们的悦动。具有一种勤奋的态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个个切身的实例告诉我们,任何专业和领域只有勤奋的态度才能助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具备一定的积累与实践,不积硅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平时的不断积累与实践的锻炼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其实播音专业是一个完整的学科门类,有他的继承与发展。真正意义的学科建立在1994年,虽然较其他学科年轻了许多,但是实践的平台运用早在1940年已经开始了广播的事业。广播电视发展到了现在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媒体时代。

“十年寒窗苦,高考定终身”许多家长非常重视高考,希望孩子能够上一个不错的大学。许多孩子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学习播音的基础知识,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目的就是能够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还记得当年的你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练声,在高中的每次专业课上都在认真的准备回课,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对大学的畅想。因此,当时你的目标非常的明确,每天都在为目标而抱着一颗虔诚的心,具备了勤奋的态度并且不断的积累知识与简单的锻炼自己。在这个阶段我想每个人都会封存起来成为你的一段美好的回忆。

现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琳琅满目,全国近200所学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你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来到了心仪的大学,本想在四年的本科生活中能够大干一番,充实自己为自己的专业梦想而振翅高飞。大学中的你,是如何度过的呢?有极少的同学依旧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练声,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但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感觉到并没有学到太多的知识,似乎感觉到这个专业虚无缥缈,没有了目标与方向。一次课下,与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学生谈到自己在课上不能够集中精力来学习专业,课下回顾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知之甚少,非常苦恼。其实,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问题,现在社会发展较快,新事物增多,学生的见识与认知提高了,想法也很多,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希望能够把自己有限的精力与时间分配得当,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大学生自身要认清目前的人才竞争环境以及就业压力大的现实情况。不能够随波逐流,要认清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当下应该去做什么,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必然要把自己充实起来学业有成,不应该是学业完成。

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专业的认识与教师的引导

针对于大学生有许多的校内、校外的实践机会与各类比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积极性与提升专业水平,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可当下出现了许多的怪相,不论是校内组织的活动或比赛还是校外的省级比赛的许多的机会。现在的学生们报名不够积极,得有老师的劝导与鼓励下,才觉得可以试试,更甚至有学生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我肯定拿不了奖。这样的心理与想法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应该反思吗?

对于专业的认知度不够,对于专业的虔诚的心没有了。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引导者,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与兴趣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有责任担当好灵魂的工程师。其次,作为学生本身,应该明白自己的初衷,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该为自己的专业而不懈的努力奋斗,应抓好每一次锻炼实践的机会。往往许多人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望而祛步,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克服心理压力把他化作行为的努力,才能到达自己的梦想,为自己今后的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也希望热爱播音的孩子们能够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专业的素养与教育的初衷

播音c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就业是十分广泛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各地市电台、电视台作为一线节目主持人或新闻播音员、记者、后期制作等等。也可以进入各大企事业单位或者高校进行教学科研、新闻宣传等等。但是当前每年的就业调查发现,毕业生现实的就业情况很难达到如此广泛的就业领域。对各类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却发现,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在实际面试或者工作中发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素质较低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这反映出了当前各大高校的扩招使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数急剧攀升,在现有的教学水平与师资配备的情况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没有得到提高。相反没有达到专业开设教育的初衷。同时也需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第6篇

由于过去电视形式的单一,观众在荧屏上接触的多以播音员为主,极少有主持人出现。播音员的核心在“播”,而主持人的核心在“主”。以“播”为核心,对基本功的要求就更高;以“主”为核心,就要求他们能“HOLD”住整个场面,主持人的英文“Host”就说明他们是主人、是运筹帷幄者,具有驾驭整个节目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出现。

时至今日,播音员仅在新闻栏目中出现,而主持人却几乎在每档节目里都能看见。播音员的存在还符合当前电视发展潮流吗?播音员的职业未来方向是什么?

播音之艺术价值与修正

作为已经发展几十年的一个电视职业,播音员的存在当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之处。在不少高端、权威的新闻节目中,播音员是节目不可缺少的元素,这是民生新闻的节目主持人不能代替的。所谓“播”,是一种语言表达样式,因为它的创作依据是新闻稿件,表现为语音规范、语言书卷化、样态有限、语体结构严谨、对语境依赖性不强。相当多的观众、特别是上年龄的观众也对此倍感亲切。笔者以为,这其实是一种情结,那种字正腔圆中透露出来的节目的权威感,观众能从中“领悟”到国家的意图,与高层“保持一致”,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最佳的传播效果,应该是和日常说话最接近的语速和语调,易于被受众接受,在这方面主持人显然更容易做到。

笔者以为,播音员也不需要为迎合观众而完全放弃多年积累的播音艺术修为,在播音时保持从容不迫、张弛有度的特征,同时还要具有客观、冷静、忠实、充满自信的特征。在价值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受众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足以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因此,切忌引导意图过于强烈,太强的引导意图会让受众反感;也不要“人附于音”,过分突出自己的播音技巧,而弱化了播音员在新闻节目中的实际作用,人变成依附于播音的一个工具。新闻的权威、播音员的权威来自于事实、理性、思辨、个人修养,而不是语速、语调,过分强调播音的艺术性实际是重形式轻思想的一种表现。

做“播”“说”融合的“播音主持人”

播音的艺术价值不容抹杀,但其阵地萎缩是不争的事实。播音员的职业提升前景,在于把播音、主持融为一体,做一个“播音主持人”。播音员和主持人先天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国内,早期的很多主持人都是从播音员转变而来的,当时还带着较明显的播音员的痕迹。

相对而言,主持人需要具备多种技能,但“说”的能力始终是核心。他要驾驭场面、沟通场上场下、掌控节目进度,这对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一点上,播音员先天具有优势。所以,在扫除了“说”的能力障碍之后,播音员转化成主持人,但以往在播音中的一些细节、习惯,在担任主持人角色时就要有所取舍、变化。

“说新闻”,就是用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体来传播新闻。其特点是口语化,有交流感、服务性强。主持人状态松弛,语调平和具生活化,能够缩短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让受众在接受资讯时感到亲切、自然、舒适。“说”新闻是新闻播音的一种创新,这种创新除了集中体现在播报的方式上以外,也体现在语言表达风格的变化上。笔者的理解是,正确的“说”应以新闻播音规范化原则为基础,充分将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融入在“生动和朴实”的风格中,把新闻的刚性与语言表达的弹性结合在一起,使播音作品共性和个性兼而有之。语言的规范化是播音主持人的核心技能

但是,说新闻,语言结构严谨与否是不可忽略的要素。目前,我们所听到的“说”新闻,很多播报者一般“说”不到新闻的本质上,导语和串词说得洋洋洒洒,真正到了新闻主体的时候又改回了播。我们追求的应是适度灵活、庄重大方、严谨工整的语言风采,更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需要“播”的还是要“播”,不应该也没必要去赶“说”的时髦,为“说”而说。若人为地将播新闻与说新闻简单地割裂开来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在新闻播报中唯有将“播”和“说”各自的优势发挥好,融合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技能优点,以科学理性的态度促进二者的融合才是正确的选择。

毋庸置疑,亲切、随和、生活化、口语化是主持人风格的普遍追求,这样也更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亲切、随和、生活化、口语化都是建立在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上,但也断不能忽视语言的规范化。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既是为了娱乐,也是出于对电视媒体可信度与权威性的认同。播报者对有声语言的规范化运用,其语言样态,一定程度上是电视节目权威性、可信度的外在承载。

跳出技巧追求的误区

第7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

一、播音主持专业文学课程的概况

(一)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基础平台课的开设概况

及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播音主持专业的文学课属于必修课中的学科基础平台课,包括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开设文学类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播音员主持人在有声语言传播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有稿播音能深刻理解,有效表达;无稿主持能现场发挥,出口成章。根据项目申请者的调查和访问,了解到各类新闻媒体对于主持人口语传播能力愈发重视,他们最需要的是采编播一体,综合素养高,反应敏捷有实力的人才。编导型的主持人才更具有竞争力。目前每年有2万~3万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但媒体提供的岗位有限,另外还会有一些非科班出身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加入竞争队伍,所以学院就要根据就业市场确定培养目标。字正腔圆却是播音机器,形象好却是绣花枕头的毕业生是不好就业和发展的,但很多学生是专业好形象好缺乏内涵。在众多的人才中让自己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就业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课的开设符合当前就业和课程的基本要求。文学课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中属于文化基础课,目的是在提高语言文学欣赏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言语表达、写作、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它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开阔学生眼界,将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人修养,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文学课教学面临的艰巨任务及凸现出来的问题

申请者就民生学院2012级和2013级在校生、部分毕业生和授课老师进行调查发现,播音主持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迄今为止基本没有专门针对新闻专业文学课制定的正式的教学大纲。播音主持专业开设的文学课程均沿用中文专业文学史教学大纲,其课程名称命名也是套用中文专业文学史课程的名称,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些课程教学大纲的对象一般是中文专业学生,由于中文专业与播音主持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对中文专业文学课教学大纲的套用是否适合播音主持专业的文学课教学,是存有很大疑问的。二是学生方面的原因:思想上对于传统价值观和人生观淡漠,不重视文学课,做不到如专业课一样认真对待;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读书积累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故上课到课率较低,听课效率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急需提高。三是文学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原因:首先,教学目标方面,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授课和新闻学、广告学甚至文学院学生一样;其次,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没有专门针对学生进行思考,教学方法仍以单纯的讲授法为主,有些运用文学院教学方法,老师满堂灌,使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也没有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文化素养提高面临很大困难,这么多的基础平台课流于形式,并没有理想的效果,起不到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如果要该课程的课堂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人才核心素质的培养,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二、播音主持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教学研究、实践,探索出适合艺术传媒学院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文学课的教学方式,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一)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教材建设

文学课的教学应当是作品教学,因此,教学计划的修订中,将可以文学史命名的原中文课程代之以作品选讲。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应适合本课程、体现专业特点,不应与中文学专业文学课混淆。对于作品的遴选和确定是关键所在。要将学界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纳入大纲。所选作品在不同版本的作品选教材中也要基本被选录,要具有权威性。教材突出作品赏析、提高人文素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用性。另外,教材设计应有配套的网络或电子资源,便于辅助现代化教学。例如:教学光盘、PPT电子教案以及网络资源等。

(二)因材施教,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上以赏析作品为主,引导多开展经典的深度阅读和理解,教师课堂上情感的投入,引导学生心理、情绪投入,让经典美好的文学思想、艺术渗透进学生心灵深处。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情感,为成为国家喉舌做好思想准备。在教学形式上,积极拓展新思路:采用与学生互动的良性教学方式,而不是老师单维度讲解和灌输;根据学生特长,有效开展教学,比如朗诵(古代文学中许多名篇佳作)、配音(外国文学中许多经典小说,比如《哈姆•雷特》)、还有上台表演经典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揣摩作品内容和情感,消化和吸收教学内容。还要注意专业融渗性,就是做好与其他专业科目之间的轮换与衔接。比如朗诵、配音、现场采访、节目主持就与《即兴口语表达》《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新闻采访与写作》《语音与发声基础》和专业小课等结合起来了。这样既能让学生愿意乐意上文学课,又达到了锻炼学生的写作、分析、表达能力的目的。考核方式上不是临考学生背诵几个文学题目,应付化形式化,而是让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占成绩大的份额,注重文学理解、表达、写作能力的考核。

(三)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创新学习机制

放眼提高人文素养,构建书香课堂。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文学课学习,深刻了解我们自己和周遭的世界,提高修养。在学习机制创新方面强调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动手能力,“读”“评”结合,学以致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建立文学社团,也可举行小型书评大赛,实现作品与学生接触零距离,实现良性互动。也可以利用母校河南大学的资源,让学生去听一些精彩的讲座,参加河南大学每年举办的学生书评大赛,参加图书馆定期举办的读书分享活动。另外也可以邀请名师来文学课堂开讲座,师生深度互动。

三、文学课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开展文学课教学改革是提升学生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独立学院学生聪明、见识广、情商高,尤其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专业素养甚至超越一本二本的学生,但他们在文化课上比较薄弱,通过文学课程群的教学改革,可以提高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在互动高效的课堂上让学生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华,丰富阅读积累,能够领悟欣赏,分析解读作品,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学识丰富、语言得体、气质优雅的口语传播人才,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开展文学课教学改革是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目标中指出培养“具备宽广的社会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宣传、传媒运营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采访、编辑、营销、发行等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新闻传播学专门人才”。通过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各个行业都需要的口语传播人才,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开展文学课教学改革有利于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专业人才

目前各级电视台主持人不少,但极其优秀的不多,对文学课进行教改也是为了培养具有融合人文和艺术的大学精神,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明辨是非和批判能力的采编播一体的优秀新闻人才,他们能发挥语言文化承载力和精神塑造力,用语言传播民族文化,用语言塑造民族精神,让端庄大气的华夏之声响遍中国,传向世界。综合素质高采编播一体的优秀人才是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一种贡献。

作者:高顺洁 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第8篇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我校2012年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复试已全部结束,参加复试的考生可登录华中科技大学在线报名系统(点击登录)查询本人复试成绩。

我校按照招生计划的4倍确定合格人数,根据考生复试成绩,划定分数线为118.4分。对于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我们将会随后寄发《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

成绩查询网址:ms315.com/html/20120229/201202291743081.htm

第9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 即兴评述 启发引导 智说

即兴评述是相对完整的以语段或语篇形式出现的比较集中的评论,是评述主体在事先无准备或准备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根据所提供的素材,结合个人的思考和感受,即席发表的观点和看法。

关于即兴评述的教学,需要学生活学活用,切忌以套用公式的方法应用到即兴评述中,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实践,都要在即兴中显现出自己的智慧,形成自我风格,得到自信的提升。

一、话题评述

一般我们把话题评述分为是非话题和辨析话题两大类。

1.是非话题。所谓“是”与“非”,其实就是“对”与“错”。

这类话题需要评述者首先准确判断话题的正确立场,即话题所给出的观点是对还是错。要求评述者能够辩证解析,其观点和立场符合当前舆论宣传的主基调,能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2.辨析话题。辨析,即辨别分析。凡事都有自身的两面性,在高中的政治课中教师就会教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看问题的角度、当事人所处的环境、阅历背景都会成为人们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看法的因素,如同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辨析话题的出现给评述者创造了一个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引发新观点新思考的好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畅所欲言不等于胡言乱语,新观点要能够符合逻辑规律,自圆其说,不可牵强和扭曲事实本身。

上世纪90年代,《实话实说》节目以“下岗是个大话题”展开了讨论。主持人崔永元在节目中说道:“下岗是个大话题,需要国家的扶持、政府的帮助、个人的努力。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段历史,不能因为我们自暴自弃,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跟上社会,就让下岗再就业这段历史留下空白,我们想祝愿所有下岗的朋友,能够发挥潜能,扬长避短,早日再就业成功。”在这段评述中,崔永元从国家、政府、个人三方面的角度对这一问题所秉承的态度和做法可谓全方位、立体化的思考,并用平实亲切的语言开导、劝慰已经下岗和面临下岗的人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时的挫折与困境。同时,还巧妙地表明了《实话实说》节目的宗旨,使观众从心里感到温暖,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

在话题评述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不论是辨析话题还是是非话题,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质,就是以“话题”为基础。话题评述的特点在于,评述者是在既定给出的题目基础上加以深入阐述自己观点的评述方式。因此,在进行评述前,评述者要能够判断所给出的话题属于“是非”“辨析”两者哪一种范围。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其做出正确判断。

二、材料评述

材料评述的最大特点是,并未给出明确的话题和观点,而是针对一段文字材料,自己总结并加以概括进行评述的方式。

材料评述的选题范围很广,可以是时政新闻、社会热点话题、古今中外故事、名人轶事、校园文化生活等,可谓包罗万象。正因为所提供的材料本身有很多的角度和切入点,就需要评述者准确地提炼出最准确,也是最符合当前舆论导向的论点加以评述,以达到最佳评述效果。

面对不同种类的材料,教师需要帮助材料的评述者(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很快捕捉到材料本身所传达的观点,并结合自身经历对事件的看法加以评述。因此,在材料评述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不一样的新闻,教学中所选取的材料必须是当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不可以只是单纯拘泥于“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往事。同时,教师不应该就材料观点给出明确定论,而要启发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评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图片评述

图片评述其实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看图说话。与单纯看图说话不同的是,图片评述需要评述者不仅看清图片表象所呈现的画面,更要看清图片背后所揭示的问题、意义、内涵、启示。

1.照片题材评述

此类题材所选图片内容一般集中在新闻事件的照片,反映当下的社会现象,类似报刊和网络上的图片新闻。教师应指导评述者(学生)能迅速通过图片内容判断所拍摄的新闻事件是什么,知道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就不难再加以深入评述了。

2.漫画题材评述

漫画是一种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百态或时事热点的图画形式。它充分利用夸张、比喻、拟人、类比、反讽等手法,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事件本身的深层次看法。

漫画所涉猎的范围同样很广,一般可作为评述的漫画大多表现的是新闻事件、热点话题、人生哲理、处世之道一类。漫画题材相对抽象,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发散思维,跳出原图本身揭示不同的内涵真谛。

3.公益广告题材评述

相对于漫画题材,公益广告属于图像画面观点比较明晰的一种。通过画面,评述者可以直观感受到其传达的是环境保护、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拒绝酒驾、希望工程等公益主题。因为此类图片容易确定主题,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注重主题升华,引发人们画面外的启迪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