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班会课方案

时间:2022-06-16 18:06:57

导语:在班会课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班会课方案

第1篇

按照号文件精神要求,为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意识,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为加快建设繁荣和谐新道外而努力。结合我街实际,街工委决定近期召开20__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 主要议题

20__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对照十七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工作会议和区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认真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以及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有关规定的问题,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纠正处理奢侈浪费和为政不廉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意识,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为加快建设繁荣和谐新道外而努力奋斗。

二、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街工委要把开好这次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生活会,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纠正奢侈浪费及为政不廉问题的重要举措,以推进各项工作和推动街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工委主要负责人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民主生活会中起到表率作用,切实担负起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的领导责任。

2、精心准备,规范程序。民主生活会召开前要安排3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学习,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天;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学习内容,突出学习,坚持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广泛征求并反馈社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征求意见函和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如实反馈给本人。要准备好个人书面发言材料,每位班子成员都要根据民主生活会的主题、要求和群众意见认真撰写,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开展谈心活动,工委主要负责人要同每个班子成员分别谈心,对其思想和工作情况做出适当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涉及班子成员之间的问题,要做好思想沟通工作;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谈心,增进了解,互相帮助,化解矛盾,加强团结。民主生活会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进行,逐人进行自我剖析和评议。每位班子成员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思想根源进行自我批评,然后与会的其他班子成员对其进行批评帮助,每位到会的班子成员谈完对发言人的意见、建议后,再由下一位同志进行自我批评。工委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进行自我批评和开展相互批评。要按照“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切实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增强民主生活会的思想性和原则性,不能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工作总结会和评功摆好会。

3、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按照市纪委《关于召开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为主题的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和市委组织部《关于召开20__年县以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履行民主生活会程序,精心组织,规范运作。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整改的意见和措施;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民主生活会的思想性和原则性;以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纠正出力奢侈浪费和为政不廉的问题,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并在一定范围内将整改措施的制定及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加强对《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申请表》的审查把关,对有关事项不清楚、不完整的,不如实申报或隐瞒不报的,问题整改措施不具体、不到位的,责成有关人员重新申报。对存在问题和整改情况,区纪委坚持跟踪督办检查,对拒不纠正处理,严重顶风违纪行为要坚决查处,公开曝光。

三、 时间安排

东原街工委这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时间为6月25

第2篇

精彩一:基于自主发展理念下的师生艺术节

许多学校的艺术节,都是学校拿出方案,指定内容,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内容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准备活动。我校的师生文化艺术节,在自主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推出了学生自选项目,每班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申报项目,人人参与。起初也有人担心这样对低年级的学生是否合适?然而,改革推出后,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申报的项目百花齐放,有人喜欢书法,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喜欢演课本剧,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有人想表演魔术,有人想表演相声。更为可喜的是,孩子们为了准备节目,他们三五成群利用课间的时间,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进行自编、自导、自演。有的在排练舞蹈,有的在练习相声,有的在演课本剧,一时间,校园的每个角落出现了一道排练节目的靓丽风景,没有成人的控制,没有规定的内容,任凭他们自由发挥。在艺术节开幕式暨校园十大歌星比赛中,老师们惊叹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全校二十四个班拿出的二十四个节目,个个都是高水平的,而这些节目全是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孩子们的能力就是在学校为其搭建的平台中得以锻炼。

精彩二:基于自主发展理念下的主题班会课

学校每周一节的班队课,通常都是班主任“一手包办”,一上课老师就站上讲台,从上课说到下课,这种说教式的班会课,学生根本听不进多少,且让学生失去了许多实践的机会。我们要求班主任要认真落实自主发展的理念,要求主题班会课由学生自主策划。学校德育处首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主题班会课要依据主题有选择地导入游戏、小品、故事、小组讨论、同伴交流等环节,并提供观摩课例。班主任再指导学生筹备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课的改革,让老师实现了减负,更为可喜的是学生有了实践的平台,学生们在领到任务后,他们上网查资料,设计游戏,排练小品,全班轮流,人人参与,并对每组设计的班会课进行评比。从此,班会课的讲台上班主任“下岗”了,孩子们“上岗”了,孩子们精心导演的小品、游戏、小组讨论等等,把从前沉闷的课堂带来了许多热闹与欢乐。我们发现班会课越办越好,教育效果远比说教式的班会课要好得多,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精彩三:基于自主发展理念下的班级宣传栏

以往的班级文化、班级宣传栏的检查评比,不附加任何限制,质量高的就评为优秀,结果是班主任亲力亲为,加班加点,总在叹息工作很累,殊不知班主任的“勤劳”,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们实践的机会。学校推出自主发展理念后,德育处规定在班级宣传栏的检查评比中,如果发现宣传栏是由老师包办代替的,一律不得评为优秀。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改革,但其行为背后却是教育理念的极大转变。从此,课间班级中出现了学生练写粉笔字的情形,孩子们找老师教他们写粉笔字,找美术老师指导简笔画,有的学生还上网查找黑板报的设计图案……,小小的变革,却带来了教育的生动局面,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精彩四:“科创俱乐部”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

第3篇

【关键词】一体化德育;主题活动;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3-0013-02

【作者简介】邢海燕,南京市上元小学(南京,211100),南京市江宁区品德学科带头人。

一、主题班会的背景

《我是教室美容师》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二单元“我的成长与学校”中的第二课。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室的布置历来是学校和教师主观意志的体现,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参与教室布置的意识和机会。开设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自己有权利、有义务、有责任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但如果仅仅靠《我是教室美容师》这一节品德课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教室的,它需要在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中积极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把教室看作是自己的成长空间,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改变它,过上有责任的生活。

在以品德教学为出发点的一体化德育体系中,延伸环节的活动主题,是以教材为参考的。从教材《我是教室美容师》设置的背景来看,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室的环境,对教室里存在的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因素往往视若无睹。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学生的主体性也难以得到提升。主题班会“我是教室的主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开设的。《我是教室美容师》与“我是教室的主人”一脉相承,在这种持续推进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乐于参与,并能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二、主题班会的目标

1.进一步认识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教室是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对自己教室的热爱之情。

3.通过岗位建设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室的布置中来,积极改变教室的环境,把教室打扮得美观、实用、安全和科学。

4.建立教室管理制度,让学生在改变和美化教室的过程中过有责任的生活。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班会课“我是教室的主人”的目标应是《我是教室的美容师》目标的升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班会课的目标达成不同于品德课,它不是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为载体,而是以一系列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如果说品德课凸显的是教师的引领作用,那么,班会课则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舞台,凸显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以品德课程为出发点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中需要准确把握班会课的目标,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在课外的生活世界中得以践行和彰显。

三、主题班会的准备

教师准备:(1)做好“我是教室的主人”主题班会的策划与设计工作。(2)制作主题班会PPT。

学生准备:(1)围绕教室环境分组开展课题研究。(2)通过校园参观或网络搜索寻找最美的教室。(3)与美术课合作,共同开展“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室”绘画活动。(4)与语文课合作,共同开展“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室”征文活动。

学生在品德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只是完成了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但整个认识过程还未完成,还应进一步深化、迁移认识。“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品德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我是教室的主人”主题班会活动,就是在一体化德育体系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教室里的实际问题。强调班会前的学生准备,一来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二来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迁移应用能力。同时,准备的过程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自发自在的生活大课堂里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

四、主题班会的过程

(一)“寻找最美的教室”

1.提问:你在校园参观中或是在网络搜索中找到最美的教室了吗?

2.学生展示汇报。引导:可通过照片、网络截图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寻美成果,同时一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二)“畅想我们的教室”

1.提问:请你用图画或文字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理想教室的样子。

2.学生展示汇报。引导:对自己描绘的理想教室的图画或文字进行解读。

3.评选最佳理想教室。引导:在评选中要详细说明理由。

(三)“改变我们的教室”

1.学生分组汇报自己对教室改造的研究成果。教室安全问题研究,教室卫生问题研究,教室噪音问题研究,教室空气问题研究,教室座位问题研究,教室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等。

2.确定教室的改进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安全监督组、保洁组、植物养护组、图书管理组等,学生自主选择申报改进项目;小组成员通过商议,选举组长,给本组起个名字,分工合作,按最好的设计思路形成项目方案,由组长负责召集实施。同时,对其他小组的项目方案作出评价。

3.确立教室的管理制度。讨论:教室是我们生活、成长的空间,作为教室的主人,我们在教室管理中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引导:为创造文明、优雅、整洁、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们要把这些权利和义务固定下来,形成教室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教室进行维护。

(四)班主任总结点评。

黑板、课桌、课本、拿着讲义的教师……教室总给人一板一眼的印象,很多学生以为这跟他们无关。教室,是学生生活的空间,这个生活空间是学生的活动场所与活动资源。作为学生,必然会有怎样对待教室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室的布置中来,不仅要让学生改善教室环境,把教室打扮得美观、实用、安全和科学,更要提升他们的主体意识、团队精神、审美情趣。

第4篇

关键词:设计;实效;班会课

班会课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但是近年来,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班会课难上,学生不感兴趣,实效性不高。如有些教师觉得没话说,干脆把班会课改成自习课或用来上课;有些教师在班会课上仅仅是通知这一个星期的重要事宜或是简单地批评或表扬某些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会觉得乏味,没有意义,也达不到教育沟通的目的。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班会课呢?这就需要班主任多花时间和精力对班会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在体会新意中对班会课有所期待,使学生不断成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主题的设计

班会课的主题是这节课的灵魂。一节班会课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否明确清晰。主题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必须是班级学生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同时又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体现班会课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班主任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如高一下学期,我们学校照例安排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在三天的旅行中,我发现了男女生交往的一些小秘密。这些小秘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有所察觉,特别是高一下学期刚开学没多久,我去女生宿舍查寝,看到我们班几个女生出的板报的主题叫“如果再不相爱,我们就老了!”。那段时间我也发现班级有好几位女生在偷偷地看爱情小说。针对这一表现突出的情况,在研学旅行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好了要召开一次“高中男女生正常交往”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学生一开始觉得话题敏感,有点害羞,但后来在一位同学的带领下,大家整体参与度很高,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基本达到共识: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需要正常的交往,这对身心发展、性格形成都是有好处的;青春期的男女生互生好感也很正常,但这并不代表恋爱;男女生交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在这节班会课后,心中藏着小秘密的几位同学坦然了很多,在学习上也更用心了,后来的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点。

二、内容的设计

班会课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总体说来不外乎是德育型、美育型、智育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班会课,它的内容素材要生活化,情感要生活化,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班会课承担着很重要的德育功能,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回归生活。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住校生的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一天下午上物理课,班级的一位同学突犯癫痫病。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班上的学生没有慌张,一位同学立刻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情况,我也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时班级另外四五位同学迅速去请校医,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等校医的那几分钟内,班上有几位男同学面对突发癫痫病的同学采取了非常正确的急救措施。当天晚上的自习课,我发现在讲台中间放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面对突发癫痫病的病人我们该如何做”,注意事项标注的非常清楚。这篇文章不知是哪位细心的同学打印的,我看了真的很感动。这件事后,我也召开了一次班会课,在班会课上我高度表扬了班级绝大部分同学遇事不慌张,紧密团结协作,帮助同学一起渡过难关。这节班会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团结合作、关爱同伴,同时我又加了一个住校生安全教育的话题。课后想想,虽然住校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但两个内容加在一起有互相冲淡主题之嫌,既然班会课的主题已经确定,内容设计就应该围绕主题展开,期待一次的班会课能解决诸多问题是不现实的,集中一点使全班同学有更深刻的触动更好,贪多反而不利于效果的提高。

三、形式的设计

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有效的班会课往往会比较突出活动性。因为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受教育者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社会情感,领会社会要求,当然在活动中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有关团结协作为主题的班会中,我组织学生玩“站报纸”的游戏。在同样面积大小的报纸上站的人数最多为优胜组,游戏结束后报纸也不能有破损。在行动前,需要组员认真思考,选择最佳方案和最佳人选。在实施中,所有参与人员要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个小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也非常符合团结协作的主题。像类似这样的小活动,实施起来限制的条件少,比走出校门参加活动要容易得多,效果也不错。

除了开展丰富的活动,班主任也可以借助影像和音效媒体使班会课充满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从而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提高班会课的效果。如在学生期盼已久的研学旅行之前(我们班的旅行线路是皖南),我利用班会课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寻梦徽州》的纪录片,旨在提醒学生此次旅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了解徽文化,不是单纯的娱乐放松。以团结协作为主题的班会课,我们是在《众人划桨开大船》那铿锵有力的歌曲声中结束的。当然,多媒体只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手段,我们不能让班会课变成纯粹的视频课、音频课,合理利用多媒体才能为班会课增光添彩。

四、过程与评价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无论是什么内容、哪种形式的班会课,只有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也可发动全体家长参与),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去做事,只有全班同学参与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才能保证实现班会课的教育目标。如5月份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我提前一周就提出要开一次主题为“感恩·母亲”的班会课。我向学生大致描述了我的构思,学生对我设计的几个环节给予充分完善,如亲子照片的选用、母亲对孩子说段话、周末两天照顾一枚生鸡蛋的感受,包括最后课件的制作和班会的主持全部由学生完成。当然我也特别要求亲子关系较为紧张的同学周末两天要认真照顾生鸡蛋(鸡蛋要随时随地带在身边,尽量保证不破损),让他们体会父母照顾子女的辛苦,知道感恩。事先我邀请了住在学校附近的几位家长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课。整节班会课充满着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坐在教室后面的几位家长也感动不已。通常我们评价一节班会课的主体是班主任和学生,评价一节班会课的效果是看当时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其实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班会课如果有家长的参与,让家长也明确班主任的教育目标,那么教育会从课堂上延续到家庭生活中,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教育的效果自然提高。

总之,班会课的设计,需要班主任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准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帮助他们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能使他们不断成长,同时也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何月英.班主任工作艺术与主题班会设计[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

第5篇

班会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会课不仅体现了德育工作的目标,更体现了不同的管理思想,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形式。一个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给全校的学生都进行面对面的个体心理辅导,也无法及时关注所有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传统的主题班会课中融入心理辅导的手段,不仅能够减轻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负担,还能够给传统的主题班会课带来新的活力,使班会课堂的氛围变得更生动有趣、更受中学生的欢迎,促使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认识内在

在班会课中融入心理辅导手段能够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欣赏自己,能够在班会课进行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性格、优缺点等作符合客观事实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接受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喜欢与认识自己开始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与人生理想,抛弃华而不实的期望与要求,努力发掘自身的潜能;最大努力对待过程,坦然处之面对结果。影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过度则产生狂妄自大、不足则产生自卑菲薄。因此在班会课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心理辅导手段,能够帮助学生从接纳自己开始,形成良性发展的自我意识。

(二)认识外在

班会课是一种团体活动,融入适当的心理辅导手段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与同伴的良好人际关系,培养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力。通过学习接纳与欣赏他人而养成的宽容品质,也会使自身能够快速地被同伴和集体所接受。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接受。影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因素就是个体与集体脱离,这种被集体排斥的感觉会转化为对同伴的猜忌、畏惧、妒忌等,面对压力的时候常常孤独和压抑。心理辅导融入型的班会课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掌握与同伴沟通的技巧,使他们学会及时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

(三)培养意志

人在成长过程中肯定要面对悲、愁、忧、怒等消极情绪,但是每个人处理这种消极情绪的能力不同。在班会课中融入心理辅导手段能够引导中学生学会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困难挫折,培养心理承受力。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中学生带来良好的个性与社会化发展。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自残等现象,就是因为在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失去了抗争的勇气,采取自暴自弃的方式来逃避或者将责任归结于社会和他人身上,最后导致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因此通过周期性的心理辅导融入型班会课,能够有效地帮助中学生树立克服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能力,培养开拓进取的个性特征,并以坚强的意志与勇气面对生活和学习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压力与挫折,时刻保持良好、和谐的心态。

(四)寻找方法

目前,大量的专家学者不停地宣讲新课改的精神,大力研究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现实教育里的中考与高考唯一出口依然是分数。某某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依然是每个家长与学子无比揪心的话题。各种五花八门的教学方法其实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试卷上多争取分数。在这种大前提下,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有效学习方法。学习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帮助中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发掘潜能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变得积极学习和善于学习,也能够帮助其建立合理的自信心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来自考试的焦虑、缺乏自信等。因此通过周期性的心理辅导融入型的班会课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分析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用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考试,心理辅导融入型的班会课能够为初三的学生带来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

三、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一)奥斯本的脑力激荡

奥斯本提出的脑力激荡主要是通过集体思考与讨论的方式,使观点与想法相互激荡,产生连锁反应,以引出更多的新观点或新想法的方法。一般来说,这种模式的班会课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问题:例如本次班会课要解决的问题是我管辖的课桌座位半米包干区范围内出现了不是我扔的垃圾,怎么办?

(2)申明规则:奥斯本提出了“脑力激荡”的四条著名规则,即:①不要批评别人的意见;②观点与意见越多越好;③自由思考,容许异想天开;④可以将别人的观点进行组合或改进。

(3)营造气氛,鼓励各抒己见。

(4)记录有效的观点与意见。

(5)在符合大多数人意愿的前提下制订共同的规则标准。

(6)一旦规则被制定下来,则需要全班学生共同贯彻监督执行。

对于脑力激荡所产生的各种观点与意见,包括具体的规则与规则不能被执行时所采用的惩罚方式,最终可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决定,并由全班共同讨论改进或完善后才最后进行实施。由于规则的产生来自于学生群体的本身,因此普遍能够被大多数学生认同和接受,因此这种班会课模式具有易实施、效果好的优点。

(二)勒温的敏感性训练

勒温在研究团体动力过程中,发明了敏感性训练这一心理教学形式,这一特殊教学形式被著名心理家罗杰斯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发明。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小组协作交流探讨的形式,让每个人学会如何有效地与同伴沟通和交流;通过自己与同伴的互动影响有效地了解自己、同伴以及同伴眼中的自己。

典型的敏感性训练的目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培养明确、坦率的社会交往与交流方式;培养社会交往中各种角色的适应性;培养社会兴趣以及对社会和对他人的了解;培养平等、合作与相互信赖的社会交往态度;培养解决社会交往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以广州市名班主任朱霞云工作室在广州石化中学开展的一节班会公开课为例,该班会课设计了一个传球的游戏,规则如下:

1.球要经过每位组员的双手,但不能在相邻的两个组员之间传递,看哪个组用的时间最短。

2.务必做到球在组员之间传递。

3.最后球不能落地,从谁的手里出发,还要回到谁的手里。

4.本组组员之间可以交流,小组之间不能交流。

5.完成游戏时举手示意,教师记录各组的游戏时间,各组不断挑战记录。

学生通过简单的游戏,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思考探索,找到最高效的解决方案,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着无限的潜能,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付出行动,便有可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这种班会课模式强调在同伴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依靠个人的游戏体验和感知来学习。班会课活动的目标主要不是认知领域的目标,而是同伴之间情感和人格方面的目标。同伴之间的交流活动是学习活动的主要途径,而小组中真诚互助、坦诚相待的气氛是班会课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默里的成就动机训练

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默里就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概念,他认为人除了吃、喝、性与排泄等生理需要外,更重要的是人有27种心理需要。默里认为在多种心理需要类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就动机。因为成就动机能够帮助个体克服心理障碍,施展个人才能,使得个体拥有足够的欲望和倾向去解决某些困难。

以广州市名班主任朱霞云工作室在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开展的网络环境支持下的系列主题班会课为例,在一个学期的班会课中,该班级的主题班会课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实施主题统觉测验(TAT),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就动机,同时了解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班主任先在计算机房让学生观看一张图片20~30秒钟,然后让学生在3~5分钟之内将图片的内容整理和延伸为一个故事。

故事内容要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三个部分,字数不少于300字。面对同样一张图片,成就动机强的学生与弱的学生所编的故事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成就动机强的学生通常会讲图片中的人物如何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力争取得成功;而成就动机弱的学生则很少构想出这样的故事。

2.通过百度搜索有关资料或优酷观看录像片,找到高成就动机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通过网络资源搜索到的描述成就动机强弱对比鲜明的故事,要求学生阅读之后,对两类案例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举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自的特征。

3.通过BBS论坛和QQ群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就动机与愿望强度,认识成就动机与亲和动机(想要获得他人关心、认可、支持的动机)的关系,了解成就动机在自己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4.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技,如篮球赛、足球赛、校运会等,让学生建立切合实际的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冒险,失败了也不要紧,关键是让学生勇于尝试新的思想与行为方式。

5.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理化生竞赛、头脑风暴(OM)、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让学生建立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大量成就动机训练表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温斯坦的自我教育课程模式

美国学者温斯坦于1983年提出了一套自我教育的课程模式,其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通过一套系统的课程计划来训练学生,帮助他们加深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世界关系的了解,掌握有关认识自我与决策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发展他们自我的独特性,增强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与意识。

以期中考试后的总结性班会课为例,此类班会课应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我在本次考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或者矛盾是什么?

2.对于学生做出的各种情境反应,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与以往的问题与困难相比,这次考试有何特殊之处?有何共同之处?

3.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矛盾与问题因素对于自己考试发挥的影响。

4.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认清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优势与长处、劣势与不足。

5.引导学生考虑采取何种策略来改变自己的现状,这种改变对自己的未来有些什么样的影响。

6.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采取的策略是否切合自己的实际,与自己的目标是否相违背。

7.评价自己的改变与所采取的策略是否可行,是否有效。

8.制定面对下一次考试的行动计划,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解决问题,实现自己制定的计划与目标。

四、小结

现代健康观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均处于健康的状态,心理健康既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准。现代教育观认为,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求知欲与知识、智慧一样,甚至有时比知识、智慧还更为重要。因此,在中学全面铺开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还能够解决中学生成长中的身心发展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社会、家庭问题。

第6篇

——搞好班会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一、培训目标

1、使班主任老师对班会主题活动有新的认识,提高班主任老师对班会活动的重视程度。

2、提高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主题活动设计方面的能力。

3、提高班主任老师组织班队活动的实践能力。

二、培训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XX.9.12)

班队活动《滴滴感恩情 常怀在心间》的观摩和研讨

2、第二阶段(XX.9.20)

理论学习:1、如何有效的设计班队活动

2、班队活动的重要作用

3、第三阶段(XX.9.24~11.20)

实践操作阶段:1、按低、中、高三个年段开展班队活动观摩和研讨。(XX.9.25~10.15)

2、各班级实践操作和研讨。(XX.10.20~XX.11.20)

三、培训对象

1、德育分管领导

2、全体班主任老师

3、部分班级学生代表

四、培训内容及方式

(一)、班队活动观摩(9.10)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

3.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4. 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活动参加对象

学校分管德育领导、全体班主任老师、各班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

活动准备

每位学生自己亲手叠一只千纸鹤

每位学生亲手做一道感恩菜

活动过程:

1、《滴滴感恩情 常怀在心间》活动观摩

(1)、歌曲小合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2)、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3~5名学生读信)

(3)、现场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负重体验,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说自己的体验感受。

(4)、亲手制作感恩菜

①、每个学生介绍自己感恩菜的故事

②、把感恩菜亲手喂到父母的嘴里,甜甜的叫一句“爸爸妈妈”。

(5)、放飞祝福

每个学生在自己叠好的千纸鹤上写上自己对父母的祝福语贴到许愿树上。

(6)、全班共同表演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3、总结升华:对父母、老师和社会都要常怀感恩之情。父母代表说说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

2、针对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研讨活动,讨论观摩此次活动的感受和建议。

(二)、沙龙(XX.9.20~9.300

培训对象:德育分管领导

全体班主任老师

培训形式:沙龙

主持人:徐燕

讨论主题:

如何有效的设计班会活动(9.20)

讨论提纲:1、题材的选取

2、目标的确立

3、内容的确定

(三)、实践操作阶段(XX.10.8~12.30)

1、按低、中、高三个年段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观摩和研讨。(XX.9.25~10.15)

培训对象:德育分管领导、全体班主任老师、各班学生代表

培训形式:

活动观摩和沙龙

主讲教师:庄红梅 窦金秋 朱伟玲

培训主要内容:命题式班会主题活动

低年级:《愉快的课间十分钟》(庄红梅)

中年级:《体验合作的快乐》(窦金秋)

高年级:《凝心聚力 班荣我荣》(朱伟玲)

沙龙:讨论本次命题式主题班会活动的意义以及各位班主任老师针对此命题的的设计理念和初步方案。

2、各班级实践操作和研讨。(XX.10.20~XX.11.20)

培训对象:德育分管领导、全体班主任老师、各班学生代表

培训形式:

活动观摩和研讨

主讲教师:全体班主任老师

培训主要内容:自定主题策划开展一次班队活动

研讨:讨论每次不同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的意义以及各位班主任老师针对此命题的的设计理念和初步方案。

附:

如何有效地设计班会活动讨论提纲

1、题材的选取。

班会课内容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取内容及设计形式,及时规范学生行为,及时捕捉班级的亮点及学生的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教育,树立典型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如:初中学生由童稚走向成熟过程。每人都有成长的烦恼,而且有着较为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对学生的诱惑力远远大于学校,但是学校和班集体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大本营和避风港,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微妙变化的信号,并以此为教育的基本素材,利用班会课阵地,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2、教育目标的确立。

紧扣德育大纲中的相应年级要求,从学生发展实际出发,结合时展特点,目标适切、明确,观点正确,主题突出。相对于以传授人类历史文化精华这种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科课程来说班会活动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它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否则,单一的学科课程会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科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运用、验证和创新的机会,而最为根本的,则是违反了所揭示的活动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方式这一人的本质属性,从而也就违反了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

既然班会课被正式纳入了课程体系,它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就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在地位上、价值上,不应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它们各有侧重地作用于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班会课的目标主要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它往往不以某一门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及知识的综合运用。

3、教育内容的制定。

⑴思想教育。这是班会的主要内容,即使在进行其它方面教育时,也要贯穿思想教育的要求。

⑵时事形势教育

⑶节假日传统教育。

⑷文学、美术、音乐、影视作品的介绍、欣赏和评析。

第7篇

传统的教育理论把班主任定义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对于前二者,应该说不存在什么疑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学习和理解,对于班主任“领导者”这一角色,我产生了一些困惑。作为“领导者”,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在班级建设中,无疑容易形成师权至上,导致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容易使教师忽略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班级建设中从经验出发,给班级建设抹上浓浓的个人色彩,从而扼杀学生的个性,这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因为缺乏个性的学生同样缺乏创造力。

我觉得,在新时代班主任更应该是班集体成长过程中的建议者、导师、带路人管理平台的搭建者。近一年的时间里,在班级建设方面,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对班级建设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班级建设

1、班级结构:我所带的是初中一年级的一个班,全班63人,来自两所小学,经过了两三周的相互熟悉之后,由学生自荐、互荐的形式确定了九名小组长,然后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进行搭配,每组包括组长在内共七名学生,使班级中形成了九个小团队,班干部只设一名常务班长,负责处理好班级的一些常规性的事务。

2、制定好一个班级规范:班级规范的制定应该民主,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内容上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班集体的目标以及班级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要求,同时,班级规范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和对老师的要求,以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具体条文上应该以提倡为主,惩罚性措施为辅。在形式上采用小组讨论,班长汇总,班主任润色。班级规范一经制定,即须严格执行,体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也是为了培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在班级规范的遵守上,班主任更应该以身作则。记得有一次,我上课时忘了佩带工作证,上课之后,一名学生站起来指出我违反了班规,按班规应加入卫生值日小组负责公区卫生,我当场表扬了这位同学,下午我自觉的拿起扫帚,加入了打扫公区的行列。这件事对全班学生产生很大的触动,使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3、小组内部管理: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团队,由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民主协商,明确每名同学在小组管理中的职责,每周轮换,这样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管理之中,每周体验一种新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学生可以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地观察、体验、思考,进行扬弃,使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提高并富有学生的个性色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内部成员分工协作,课前搜集整理学习材料并进行整合,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发现,课后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乐于与他人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力的基础和责任感,通过强化这种小组的内部管理,让学生不再感到自己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品质,增强了他们对工作对学习的责任感。

4、小组竞争评比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小组之间的竞争评比,设立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等等(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班级目标灵活设定)。由小组推荐一人上台进行演讲,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小组在一个月里的各方面的情况,各小组根据演讲,综合打分,评出本月最佳,给予奖励。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把班级每个组、每个人推进了一个竞争的氛围里。小组与小组在竞争,同桌在竞争,每个人都在竞争。在竞争中,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团结、合作、互助了,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4、小组值周制度:每周由一个小组值周,称为 “值周班长组”,负责全班的管理工作,特别是班级规范的严格执行,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分工,每名成员负责班级常规管理的一个方面,由小组长做好每天的值周记录。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繁杂、琐碎,而由小组每名同学负责一个方面,更能够落到实处。

5、开好班会课:班会课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氛围里参入到集体中来彼此交换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班会课应该是让学生从事鼓励、聆听、独立思考、共同决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评价等实践活动的一个自主空间;也应该是学生之间享受彼此的陪伴、分但彼此的忧愁以及彼此的快乐的空间。

班会的主持人为值周小组,小组推荐一人在班会课上做好一周的总结性发言,对班集体中好的现象进行表扬,不足之处也要列举出来,班级其余成员要对值周小组的同学进行感谢和鼓励。然后是学生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案,或者是对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对于解决方案,也应该进行讨论,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在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佳的决绝方案,并作好班会记录,未解决的问题也应该记录下来,留待下次班会课时处理。在班会结束时,主持人要对每个人的倾听和参与表示感谢。

二、班主任的角色

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具有甘为人梯的幕后策划者的意识。在班级建设之初应该是班级管理模式的设计者,当班级管理基本成型之后,就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班长、小组长的培养上去,这时,班主任就应当是导师、大朋友,应该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管理,特别是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其次,对于小组成员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协调员。再次,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重新回到集体前进的道路上,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孩子王。

第8篇

一、因势利导,借题发挥

班主任作为班会课的主要负责人,承担着育人的责任。那么,班主任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宽容的心态,像处理日常教学内容一样,慎重界定事件的类别和性质,辩证科学地认识这些不期而遇的“课堂”插曲,或许能有惊人的发现――某些偶发事件往往是由于学生的自制力差,不分时间或不顾场合地迷恋自己所爱好的活动、话语造成的。对于这类问题,教师若能依靠“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将事件巧妙地引向课堂教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进师生情感,表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偶发事件与教育的完美结合,把课堂教育推向。

二、顺水推舟,巧妙点化

假如教师在乎学生的反映,那么,他就会想办法调整或改善今后的教育教学;假如教师在乎学生的收获,那他就会思考很多问题,寻找更多可行的解决办法;假如教师在乎自己的体验,那他就会想办法把身心融入学生,享受快乐、提升自己;假如教师把学生的进步和自己的进步捆绑到一起,那他(她)就会更加用心思考,抓住每一次机会,关注每位学生是否进步。只有这样你才会用心体会、关注细节,找到切入点加以巧妙点化,化腐朽为神奇。有一次笔者在讲关于“如何热爱班集体”的班会课,突然有学生提问:“教室走廊的废纸不是我扔的,班主任我该不该捡?”笔者沉默了一会,问到“同学们,你们认为呢?该捡吗?”于是,有的学生认为“该捡,但我不能捡,又不是我扔的,谁扔谁负责。”有的学生说:“该捡,但我不能捡,因为有些同学会笑话。”有的学生说“不该捡,因为不是我的义务,有值日生啊。”有的学生说“不该捡,不能用我的勤劳培养他人的懒惰。”也有学生说“该捡,但我不会去捡,我捡他扔,永远捡不完。”……种种思想在讨论中碰撞,如何在碰撞中提高呢?笔者作了这样的总结:“该捡且必须捡,也许会有人继续扔,但我却用行动告诉他错了,我们要用行动证明,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做到扫一屋而扫天下。”这一“点”,点到学生困惑处,点到学生认知偏离处,点到学生思维定式处,点到学生情感冲突时,点到学生需要时。最终学生达成了共识,爱卫生、爱班级,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班的卫生越来越好,学风也越来越好,后来获得区级优秀班级。

三、急中生智,即时变奏

第9篇

关键词: 主题班会 德育教育 模式创新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学校基本把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作为教育学生及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课型之一。然而传统主题班会课无非是两种情况:要么班主任总结本周学生的表现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最后布置下一周的班级任务;要么就是为了完成学校某个阶段提出的教育任务而开展,受学校时间、地点、参与形式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这些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主题班会完全按照某种特定规则和程序开展,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无法达到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包含三层含义:更新、创新、改变。学生正处于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不断创新。主题班会模式的创新指教师根据教育内容,立足生本,不断探索有利于学生接受德育内容和在行为上发生积极变化、发展的教育形式。只有实时对主题班会进行更新、创新并且改变,才能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本文从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及开展方式两方面入手,谈谈如何使主题班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一、班会主题的确定

1.结合国家大事拟定班会主题

现代学生所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接触的东西也不同。他们的知识面广,求知欲强,兴趣已不再局限于校内一些琐事,对国家大事有一定的热情。如能根据实事选主题,必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如笔者在2013年下半年开展“关爱生命,远离病毒”这一主题班会课时,巧妙结合当时关注度比较高的“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这一案例,激起学生的共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结合学校特定时期的不同任务拟定主题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学校工作开展的需要,学校会在不同时期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开学初整顿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考试前强化学生诚信考试意识,感恩节前夕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等。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些任务,结合本班实际,为学生展示自己创造舞台,激发他们参与兴趣,丰富拓展第一课堂知识,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3.针对学生心理倾向拟定主题

现在学生学业重,压力大,竞争激烈,不同时期承受不同的压力,如不及时引导疏通,必将导致心理问题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第一步,没有健康的心理与身体,一切教育皆为空谈。因此,可以不定期邀请一些心理学专家或专业人士,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确保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及学习中的各种压力。

4.针对实际情况拟定主题

学生的发展并不一定都会按照原本设计的路线走,有时也会发生突发事件。情况在变,计划要随之改变。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确定主题班会的主题。班主任要经常在学生中调研,多与班干部沟通,且多留心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发现问题,然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及时召开主题班会,对症下药。这样的班会主题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当然,班主任在选题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教育性、计划性、针对性、创新性的原则。内容既要有高度的思想性,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对全班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样的主题班会才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意志品质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题班会的开展方式

正如教师上课需要做教学设计一样,要上好主题班会课同样需要预先备课,即确定好主题班会的开展形式,做好活动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班会成功地、有序地进行,达到预期效果。能否正确选择和设计主题班会的形式直接影响主题班会教育功能能否充分发挥。

1.通过班委会形式开展主题班会

班干部是班级领导的核心,在班级事务的处理方面有着明确的分工。让这些班干部轮流主持班会,既能调动这些班干部参与班级事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发挥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因此,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促进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

2.通过专题辩论方式开展主题班会

高中生都有着敏锐的思维,能言善辩。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辩论赛。这种课堂辩论既培养学生辨明是非、坚定立场、逻辑严密的思维方式,又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交际技能发展。

3.通过展示才能的方式开展主题班会

作为在校生,文化学习是他们的重心,占据他们大部分时间。一旦学业受挫,就备受打击,进而全盘否定一切。定期开展才艺主题班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既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又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并引导学生把这些自信心用到学习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通过现场体验的方式开展主题班会

有些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如“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交通法则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教育”等,单靠在班上对学生进行说教是行不通的,可以让学生走出班级、走出学校,换个环境,到现场去体验,充分利用现场的有利条件,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开展主题班会

学生在校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提高成绩。提高成绩=学生自身努力+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生自身摸索和实践固然不可少,但需要借鉴前辈和优秀同龄人的成功经验。因此,在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或考试前夕,可以利用班会课组织这种经验交流会,互相交流成功之处,促进共同进步。

6.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主题班会

网络纵横四海,跨越时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蕴藏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资源。通过播放相关网络视频,制作课件等,将传统主题班会与网络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将单一的教育价值观导向多元、开阔的教育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情景化、形象化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将更强,教育更具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然,主题班会采取哪种形式,应根据学生所处环境、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学生的知识面、年龄等实际情况而不同,做到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能够接受,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实践证明,创新是主题班会的根本。传统主题班会要想突破已有陈旧理念和落伍实施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力求创新、优化主题班会的内容与形式,内容上求精,形式上求新,安排上求活,让每个学生能充分学到知识,成才的同时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柳斌,刘涵主编.创新教育实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