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0 18:07:57
导语:在道德修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侧重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职业中的需要
1.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应当面面俱到,应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删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非常繁杂,具体到每节课的内容都相当饱满。上过这门课程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个问题不敢过于展开讲,否则一节课内容根本无法完成。笔者反思,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面面俱到呢?我们应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并且在内容的选取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的实际需要。例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并且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可以大胆删去这部分内容。很多人会质疑这样的观点,认为这样教学的功利性太强。但笔者坚持认为: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学生更有用的问题上。我们目前的大学教育缺乏的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与未来社会的接轨。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笔者决定大胆尝试,即结合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以其为使学生的大学学习更为有效,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残酷的职业竞争中能自信地展示自己,成为职业圈当中的成功者。并且大学学习中老师讲授只占到很小的比例,更多的问题和知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所以删去的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
2.教学内容应当重点向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软实力倾斜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删减一部分内容之外,还应当重点放在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软实力方面。例如:对于人际交往这个问题,就应该着重向学生介绍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实际解决现在或者将来职场中所面临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关于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这个内容,就应该通过大量实例告诉学生人的品格和修养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具备哪些品格。在这些教学内容上的侧重,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处理人际交往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塑造学生的优良品德,而这些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最需要的“就业软实力”。
(二)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软实力”
1.小组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未来的职场中,除了要求求职者具备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此笔者经常思考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上,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之外,还能否帮助学生增强未来从事职业中所需要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经过反复研究尝试,小组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小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能充分发挥“同辈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从同龄人身上学到更为优秀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小组教学能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没有团队合作与沟通,仅凭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不会有富有战斗力的小组。通过小组激励制教学,对表现积极和优秀的小组适当给予奖励和加分,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每个成员意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而没有获得奖励小组也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在下一次小组活动中发挥每个成员的潜力和优势做到最好。
2.小组活动成果展示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1.法律教育部分的教材编写
(1)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教材编排较为死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教学改革
(1)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课者的法律素养。目前,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由于他们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对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变革也不甚了解,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随时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体系。
(1)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教学改革
(1)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课者的法律素养。目前,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由于他们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对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变革也不甚了解,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随时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体系。
众所周知,文学创作是和创作主体密不可分的,它集中表现了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认识。从古至今,创作主体在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古代文论始终将对创作主体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深入探讨创作主体的德才和学识、情操和禀赋等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这些因素与作家创作的关联性与复杂性。本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创作主体的人品与文品的具体关系。“文德说”是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命题。它的实质是说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决定文学创作成就的高低,这在文学史上确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先秦开始一直为历代文论家所重视并且不断地加以发挥,“德”与“文”的关系随着其内涵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演变。
“文德说”就其源,起自先秦时期的言、德之论,它最早出自《周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这里的“文德”,不是专门针对文人而言的,不专指作者,而泛指一种美德。《礼记•表记》中说“君子耻有辞而无其德,有其德而无其行。”这既表明了德行第一、言辞第二的思想,又强调了德、行、言必须统一。虽然“文德说”在先秦并不专指文学,却对后世文学主体论的“德”与“文”的关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汉代王充在《论衡》的《佚文》等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文德”的概念,他说:“《易》日:‘大人虎变其文炳,君子豹变其文蔚。’又日:‘观乎天文,观乎人文。’此言天人以文为观,大人君子以文为操也。”“以文为操”,就是以礼乐规定的文饰为仪表,而这种礼乐规定的文饰是合乎道德规范的。在《书解》篇中又说到“人无文德不为圣贤”。这里将道德和文章看成一体,当然这一命题也引起了后世批评家们的争议。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文人的感情意念通过文辞都充分表露出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文德”之论的文论家颇多。魏文帝曹丕在《与吴质书》中提出的“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成了一个时期评论文人无德或少德的理论依据。刘勰的《文心雕龙》除了有很多篇目论及文德之外,还有专篇论及文人品德,其论文人德行的专文是《程器》篇,借用《尚书•周书》上的比喻,说明人材要“贵器用而兼文采”,不能象近代词人那样“务华弃实”,本末倒置,强调文人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算是真知灼见,准确地论述了文与德的关系。陶渊明不仅诗品高洁,人品也一直为后世的人称道,特别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令人敬仰。因此萧统不仅为他编文集,而且在序言中高度评价了陶渊明的文品和人品,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高度评价陶渊明诗品和人品的论文。
唐宋时期,古文运动兴起,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强调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对作家道德修养的要求更为强化。唐代的韩柳及其门人对于“文德“作了更深一层的论述。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从古文运动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古文须以“立行”为本,而以“立言”为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说明只有“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进入了“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境界,达到了“取于心而注于手”的熟练程度,并且还要再修养若干时日,“然后浩乎其沛然矣”,才能写出出色的文章。明清时代,文论家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等的观点,尤以宋濂为称首,其《文原》上下篇提出了文章的写作要崇实务本,合义理、事功、文章为一体的主张,认为文章的成败高下不能仅仅从文字上去下功夫、而要从根本上着手,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纵向观察,中国古代文论家都把“文德”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主体论的重要内容,认为文品是人品的反映,只要道德修养好的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进行文学创作的主体而言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对于“文品”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出现的“文品”、“赋品”、“诗品”、“诗格”等概念,实质都是与“人品”对应而言的,以“立德”为创作主体的首要条件,古代文学创作中对创作主体德行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论对主体性的深刻认识,对自身人格及创作的关系的认识。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评价它的作用和价值,既不能采取绝对肯定的态度,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而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学创作的成败显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毕竟会有一个主导因素制约着,创作主体的品格是绝不容忽视的,主体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预先规定了作品审美价值的高低,创作主体借其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表现主体的情志、个性、理想,始终是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之一。所以古代主体论对作家品格的重视,成为一个良好的导向,这使得作家不断地修身养性、加强道德修养,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对社会风气的加强、文学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分强调“立德”的作用,而忽视创作中的特殊性,这将无疑会阻碍文学的发展,如果完全用“德”、“人品”来衡量一个人的创作成绩,这也是极不公允的。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创作主体既要重视道德修养,又要不断在实际中开阔自己的学识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坚持不断创作、重视创作中的文辞表达,只有将这几者紧密结合,才有好的文章产生。
论文摘要: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3][4][5]孝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28,6,
论文摘要:加强时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指导其自觉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是搞好网络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过程中,若要使人们对网络道德规范做到理性认知,并进而转化为指导自己网络实践的行为准则,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应该讲究科学的方法。因此,探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民”的队伍迅速扩大,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的问题也随之突出。加强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并指导其自觉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是搞好网络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过程中,若要使人们对网络道德规范做到理性认知,并进而转化为指导自己网络实践的行为准则,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应该讲究科学的方法。因此,探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紧迫性
在网络社会,违规行为和犯罪行为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出于利益驱动而实施,有的可能出于无政府状态而实施。但如果追根求源,它与人的道德素质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那么必定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网络社会,充斥着大量的违规行为和犯罪行为,说明了伦理道德的失范。如果我们继续寻找原因的话,会得出如下结论。
1、网络交往方式对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了严峻挑战
人们在网络新型的交往方式中,形成了新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尽管其中的某些意识和观念不是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不仅对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了严峻挑战,而且已经部分的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它可能会促进网络道德规范的形成,促进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也可能会破坏网络道德规范的形成,阻碍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让人们尽快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已经成了一个十分严肃的、无法回避的、巫待解决的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2青少年身心特点引发了网络道德失范
有资料显示,在网络违规和犯罪的人群中,青少年古8o%。这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青少年的生理成熟超前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由于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道德失范及道德失范后的一系列问题。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所造成损失,也只有通过对他们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学会网络道德修养来弥补。
3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的现象使德育陷入尴尬局面
伦理学告诉我们,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青少年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青少年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道德教育基本上是“只说不练”。使得道德教育陷人了尴尬的局面。毫无疑问,要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
4.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着缺陷,削弱了德育实效性
现在,我们的一些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色彩浓厚,很容易让学生反感,因此削弱了德育实效性。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对个体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使青少年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
从道德实施主体上看,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与现实社会所要求的道德相比,它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慎独”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格守道德准则。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由此可见,要使每个人都能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则需要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修养来完成。
5,学校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不仅薄弱,而且冷淡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的是理论和技能,基本不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即使教材中有所涉及,往往也会被教师所忽视。思品课所讲内容同样很少涉及网络道德这一道德研究的新领域。因此,学校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不仅薄弱,而且冷淡。所以网络道德对学生而言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的状态。多数学生只认识到了网络的使用存在知识技术问题,而没有意识到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的关联。只知道网络技术的“行”与“不行”,而不懂网络技术中还包含着“应该”与“不应该”。那么,“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完全应该把网络道德教育列人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切实抓好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法
虚拟的网络社会的道德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毕竟有所不同,其道德教育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根据网络社会道德的状况、特点和性质以及道德教育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以下几种道德教育的方法要给予特别重视。
一是立体、多面、交付式网络道德教育方法。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只专注于其中某一方面,要从总体上给受教育者以良好的、系统的、全面的网络道德教育。在这里,传授道德知识和总结受教育者的经验、多重身份的体验、网上多媒体的直观感受、音乐艺术的感化等方法都是适用的。
二是个人示范和典型诱导方法。网络社会个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需要的是人们在道德上的觉悟。我们要认识到,这种觉悟常常是伴随着对他人的模仿而完成的。在网络道德教育时,可以选择历史和现实、现实和虚拟中的一些典型形象供人们效仿。只要道德典型选择得真实、合宜、感人、高大、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影响,必然能起到有效的道德教育作用。
三是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方法。社会风气或社会风尚的好坏,是网络社会违规和犯罪行为发生与否的社会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人们在这个氛围中,相互激励、感染、监督和指正,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也就使真善美得到赞誉和发扬,假恶丑得到斥责和抑制,从而促使人们自觉地去恶向善。所以,提倡、引导现存的社会风气,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使之向好的社会风气发展,不失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网络道德修养的方法
在网络社会,要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除了道德教育的途径外,加强道德修养也是一条重要的、内在的途径。在网络社会的道德修养与实践相联系这个根本前提下,我们可以不断发现和总结具体的道德修养方法。也可以继承发扬古人的修养方法。历史和现实中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实践表明,下列几种道德修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学习的方法。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相联系的。粗俗、野蛮、不明事理总是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系的。然而,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这里所说的学习,既包括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也包括伦理道德知识。学习伦理道德知识,自然有助于道德修养的提高,而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也无疑有助于修养美德。当然,学习不只限于书本上知识,还应包括在实践中的学习。实践中的道德榜样或典型,比书本上的道德知识更直接、更生动。
第二,“省察克治”的方法。重视网络主体自我塑造、自我约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网络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这一过程,关键在于使人人从我做起,通过反省、发现,克服自己的恶习,并在实践中改造自身,躬行、履行道德规范,达到道德的自律。
论文摘要:“慎独”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道德教育的精髓思想,也是我国道德教育最为注重的内容。几千年来,它不仅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就是在当今的网络社会,仍然是培育高尚的网络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深刻探求“慎独”与网络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对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将起到独特的作用。
传统的“慎独”精神对现代人的道德教育作用仍然十分显著,尤其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网络环境中,“慎独”更能发挥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早见于《中庸》。“慎独”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先秦儒家“慎独”之说形成开始,便受到历代学者的倡导和发挥,形成了包融诸多道德内容的重要思想。
一、“慎独”的内涵
“慎独”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强调要在无人监督时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要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非常谨慎小心,强调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慎”字,从“心”从“真”,在现代汉语中是“认真”的意思;“独”字,通常指“独处”、“独居”。《学生辞源》中“慎独”是指:“在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也能谨慎不苟”。 因此,我们可以给“慎独”下这样的定义:指人们在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念头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慎独”思想经历了二千多年直到现在仍然被我们提倡和推崇。因为,它本身蕴涵着深邃而强有力的道德自律精神,它强调道德主体内心信念的作用,是一种理性的自律,是自觉自愿的自我监督。所以,古人的“内无忧患,外无畏惧,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袁,上可以接神明,下可以固人伦”, 明显昭示出人的这种本质力量和精神:不管别人在场不在场,注意不注意,都自觉谨慎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防止违背道德的观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言行,做一个真正的道德高尚的人。在儒学传统中,“慎独”精神首先便是被用作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即:所谓“慎独为入德之方” 强调人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实行自我约束,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不做任何不符合道德的事。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在儒家看来,修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的根本。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修身是前提,而在《中庸》中,特别注重修养中“慎独”的功夫。对于每个人来说,《中庸》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只有经得起这一考验才算是道德上的真进步。如果做不到“慎独”,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道德修养。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慎独”教育
网络时代的到来开辟了大学生们生活的新空间,网络在向大学生们传递信息与知识的同时,也将网络文化的垃圾带入了他们的视野。特别是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体,其网络行为道德与否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网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为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强化其网络自律行为。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慎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慎微,即:要注意小节,在点滴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一种错误的言行,在微小或萌芽状态时容易纠正,但也正因为小,往往被忽视。这就是说,真正的道德首先总是从那些不显眼的细微处开始的。越是细微的东西越不被人们所注意,而正是这些细微的行为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慎微”教育,就是要他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慎隐,即:在独处、无人监督、有机会做坏事而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要严格自律,不做越轨的事。这是“慎独”的最高境界。因而做到慎隐往往也是最难的。其原因就在于,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社会舆论监督只有在人们思想和行为是公开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作用。而网络使大学生身处虚拟社会里,失去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能否真正做到慎隐主要靠个人的自律。正如作家莫言所说:“人一旦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慎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针对网络的虚拟特性,明确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3.慎言,即:在没有约束,独处的时候能谨慎自己的言语,不放纵。孔子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通过这个空间可以实现双方信息的互通,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没有人可以干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就是一个绝对的自由空间。它也应该有一个道德法规来进行约束,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一个诚信交流的空间。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慎言”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在网络上谨慎语言,才能保证健康上网,才能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更好的为其服务。
4.慎辨,即谨慎辨析身边事物的是非曲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思是说,君子要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着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笃实践行。在网络的世界里,信息纷繁复杂,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大学生要想从这丰富的资源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资源信息,就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对大学生进行“慎辨”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遨游时,对那些纷繁芜杂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分辨,择善而取。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慎独”的契合
网络空间是一个具有鲜明“独立”个性和“自由”特性的领域,是需要大学生借鉴“慎独”精神严格自律的领域。因此,探索二者的接合点对于更好的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1.网络的相对独立性与“慎独”的契合。大学生不仅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而且也生活在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网络和现实生活交流有着巨大的差别。大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生活空间,上网的过程中互不干扰,不受他人的限制。这样,大学生们难以觉察到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的存在,使得社会舆论监督对网络行为的调控作用丧失。网络生活的这种独立性也要求他们有良好的守独自控能力,这种道德要求与“慎独”的精神也是可以吻合的。
2.网络的虚拟性与“慎独”的契合。在网络的空间里,大学生们只需要随便登个记注册一下,就可以获得一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流。很多的信息在网络上都是虚假的,正如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指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每个上网者都隐藏在网络的虚拟外衣之下,和你聊天的美女或许是个彪形大汉,自称为天使的人或许就是一个逃犯……等等。因此,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要谨慎的辨别真伪,抵制那些不良的信息的诱惑,同时大学生还要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要求与“慎独”中“慎隐”“慎辨”是十分吻合的。
3.网络的自主性与“慎独”的契合。网络社会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和自由感,大学生钟情于网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中言论的高度自由。他们可以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样,他们也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不负任何的责任,大学生们自由夸张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种过分的自主性需要一种道德要求来规范和约束他们,这就需要“慎独”中“慎言”来满足这种要求。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语言谨慎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四、结语
网络这种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 毫无疑问,网络不但给大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在线空间”,而且也正在更加深入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所以,秉承传统道德“慎独”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当代价值,不断强化上网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的自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道德水平,才是从根本上祛除网络恶性,还网络世界一片蓝天的最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世友:《“慎独”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2]齐铁志:《“慎独”与网络道德建设论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范松仁:《儒家“慎独”伦理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契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
[4]金连钧:《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慎独”教育》,《考试周刊》,2007.24。
[5]盛 平主编:《学生辞源》,海洋出版社,1992。
[6][梁]刘勰撰,林其锬、陈凤金集校:《刘子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论文摘要: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提高语言表达艺术的必要条件!流畅的普通话是提高语言表达艺术的前提,图书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馆员语言表达具有针对性、节奏性和委婉性。
图书馆员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在与读者的言语交际中努力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是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的基木要求
1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提高语言表达艺术的必要条件
道德修养是语言修养的基础,道德修养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语言修养的优劣。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的基础上,根据图书馆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图书馆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图书馆员用以指导自己言行,调整馆员与读者、馆员与图书馆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中行为之是非、善恶及荣辱的标准。而换一个角度讲,一个人的语言是他的道德水准的外化,内心道德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只有时时注意加强道德修养,努力做到待人以诚,台一必郑重而恳切,语必自然而准确,神情必温和而亲切,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服务效果。比如,在开放式图书馆里,一位读者因为不熟悉图书分类法,查阅不到其所需之书是常见现象,他因此一脸茫然,甚至焦急不安,也是可能的。这时候,我们就要善于察言观色,及时走过去,温和地问他一句:“您在查找一本书,是吗?”或“是否需要我帮您查找一本书?,此时一般读者都会毫不保留地把他的困难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愉快地去寻找他所需要的书,并道一声:“对不起,请稍候。”
也有的读者不满足于这一简单服务,为了今后史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他们还会主动问我们图书检索法。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们讲一点图书分类法。不能多讲,但必须有针对性,而力求实用。
有时,我们还可以帮助读者选择较有参考价值的书,并让读者跟在后而,我们一边帮助找书,一边讲解查找方法。比如,一位读者要借论述当代语言学发展状况的权威著作,我便告诉他:“馆里新进《当代学术通观》一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是2004年4月出版的。这部阵里而可能有您要查看的内容,要不要拿来看一看?”读者当即请我拿来看。我顺便告诉他该书的具体查找方法。这样做,很容易使读者举一反二,学会检索所需之书的方法。
2流畅的普通话是提高语言表达艺术的前提
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图书馆作为与读者交流的窗口,运用规范的语言与读者交流至关重要。图书馆员要做到优质服务,平时应努力加强语言训练,尽可能地使用一口流畅的普通话。普通话高雅而文明,是与图书工作的高雅情调相一致的。图书馆员要想提高其语言表达技巧,就必须自觉避免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气和方言语调。图书馆员对某些读者可能不十分了解,这时就史需而带微笑,用规范的普通话尽快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比如,我们要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您”字当先,“请”字随口,尽可能地使用普通话敬语。须知:尊人抑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社会心理和共秉文化规约,而语言的认同性是保证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同时,与读者交谈时,还必须注意对方语言习惯、文化层次、地方风俗等各方而因素,尽可能地做出认同的努力。而不可不加区别,自行其事,甚至使用“喂,……”、“嘿,……”之类强势话语。当读者向我们道谢时,更应用普通话敬语表示谦逊,如“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能为您服务,我很高兴”、“谢谢您的夸奖!欢迎下次再来”等,而不可置若周闻。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我们就可以同读者建立起一种友好的关系,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 转贴于
3图书馆员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图书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馆员语言表达具有针对性、节奏性和委婉性。
3.1语言的针对性
馆员接待读者,语言表达力求正确,既不可词不达意,也不能错传信息,。同样一句话,读者不同,理解各异,馆员应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方式说话,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问题,用针对性的答复和恳切的语气,才能赢得读者信任,从而进一步把我们的工作做好。但也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不管对哪一位读者,我们都不可措辞严厉,而使人尴尬;即使对个别不很文明的读者,也应冷静对待,切不可出言不逊,做出有损我们形象的事。
3.2语言的节奏性
节奏性是语言形式中最突出和常见的现象,我们讲语言表达的节奏,主要是紧慢疏密、轻重缓急。语速加快时,保持吐字清晰,语意明确;语速放慢时,要字断情不断,音拖而情激。恰当运用各种语气,准确把握声音之强弱、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还能使没有表达作用的词语得到一定程度的掩盖,使语言提供的必要信息,史加突显出来。一种有节奏有礼貌的语言,任何读者都容易接受。反之,如果馆员与读者交谈而语言缺乏节奏感,读者就会产生一种受折磨的感觉,从而内心不快,有时甚至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误解。和读者交流的柔和而有节奏的语言会让读者史加心悦诚服地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会营造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文明气氛。
3.3语言的委婉性
图书馆员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委婉的语气是一种拉近双方距离的有效“调和剂”。因此,我们要学会用符合礼貌要求的“软句子”说话。如闭馆时间到了,请人离开图书馆时,如果我们说:“别看了,该走了!”语气不很客气,读者听了会感到不舒服。如果说:“闭馆了,您该体息了!”用词较委婉,语气也客气一些了,就不至于引起读者太多反感。而如果说:“对不起,闭馆时间到了,请您明大再来,好吗?”这时,即使看书入迷、极不愿离开图书馆的读者,也会毫无怨言地离开图书馆。当然,语言的委婉.也有个“度”的问题.这就需要根据谈话的内容、对象、场景不同而灵活掌握了。
4结束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语言表达艺术性之要求也因读者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图书馆员的语言行为反映了图I}馆的馆风及馆员的综合素质,语言艺术在馆员服务活动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I}馆员在日常工作中而对千差别的读者群体,理应不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与读者架起一座沟通思想认识的桥梁,让读者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尊重,从而愉快地搞好自己的学习与科研。
参考文献
[1]龙静.试论新时期对图书馆员索质的要求[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4):25-27.
1.社会变革带来的高职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的多元。
恩格斯说过: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与其他职业相比,教育行业前期投入的时间长、精力多、成本高,而见到效果的周期长,很多效果是隐性的、不可观察甚至是不可测量的。所以,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并非能够立竿见影的事业,而是随着时空的延长而带来的桃李满园。其中高职辅导员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是“幕后服务者”,为他们顺利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与服务。对于非常突出或是十分需要指导的学生,辅导员的谈话会更加频繁和具有针对性。所有这些直接的或是间接的指导可能在当时产生一定的效果,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目前,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加上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薪酬收入处于弱势水平,部分高职辅导员因为一时难以实现其学术追求与人生价值,而对自己的职业态度发生了转变。同时,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大学的角色也由“象牙塔”转变为“社会服务站”,高校教师自然也会融入到社会大生产中,其社会角色、职业定位、知识价值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高职辅导员也不例外。因而部分高职辅导员想方设法在课余通过种种方式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一技之长参与市场竞争,不安心于本职工作而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2.高职辅导员考评制度的不健全。
目前基于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高等职业院校在建设中往往更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绩效考核的具体项目都围绕业务能力而设定。而考核结果直接与职称评定、薪酬待遇、发展平台等挂钩。高职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发展方向等也都参照教师系列实施。就具体的考核而言,一般包括年终考核、科研业绩考核和教学效果考核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年终考核包括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价、主管领导的评价与辅导员互评。这三项评价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且评价主体的不同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可比性。而科研业绩考核以完成的课题和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为基准设定量化的考评方式,单独占据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效果考核则是在达到额定课时基础上的质量评价,课时要求也成为一个可以量化与比较的客观因素。因此,大部分高职辅导员把精力放在了取得科研成果和一线教学上,职业道德的培养则鲜有人重视。职业道德重在内化与建设必须立足于工作实践。此外,大多数高职辅导员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磨砺,缺乏耐力,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工作上追求功利与捷径。甚至有些辅导员觉得自己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对辅导员职业产生了倦怠,因此更加不会主动追求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在目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职业道德规范往往流于形式,是一种组织强加于辅导员身上的附加考核项目,没有内化为辅导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二、提升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提升高职辅导员道德修养提供思想基础。
正确鲜明的道德价值导向和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能够为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意识的增强和行为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因此,弘扬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优化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是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关键途径,能够为提升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提供思想基础。2007年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国家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强调加强师德建设,防止师德滑坡,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中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辅导员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群体的管理要多一份人文关怀,其中首要的就是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所以,社会与学校要充分运用广播、网络、报刊等平台,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提高高职辅导员对教育崇高事业和教师劳动巨大价值的认知,激励广大高职辅导员自觉践行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使高职辅导员的整体职业道德形象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优化和提升。
2.强化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律,为提升高职辅导员道德修养提供载体支撑。
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律,指的是既能自觉地把外在的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自主要求,又能自觉地把内在的自主要求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每个人在特定的组织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与其相对应的道德规范。由于高职辅导员面对的学生群体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所担任的角色在不断变化,其主体意识也会变化。这些变化要求高职辅导员对所应履行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认同和内化。事实上,这一过程是在工作实践中自然发生的,但是需要高职辅导员进行主观的判断。由高职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而引起的职业道德修养的自律,在本质上是为提升高职辅导员道德修养提供了载体支撑。
3.深化学校体制改革,为提升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提供制度保障。
高职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服务与付出,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高职辅导员的自我实现源于对所从事工作的真正理解和认同。一所好的大学会致力于营造公平规范的规章制度、自由探索的学术环境,使辅导员们能够专心于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以此来维护学校的稳定并促进学校的发展。这种和谐的环境也将对高职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学生的日常事务方面,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制度化、系统化与规范化,让学生干部熟悉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职责,改善工作方法,在思想上与辅导员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能够较好地完成辅导员交代的事宜,高质量、高效率地为同学们服务。如此便能将辅导员从繁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而深入思考本职业的相关问题,并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在课时规定方面,取消高职辅导员参照教师系列而规定的课时量。根据辅导员实际的工作强度,合理地安排授课内容、额定课时以及授课时段。让辅导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适时地走入课堂,与学生产生更多的交集,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在科研成果的要求方面,取消高职辅导员参照教师系列而规定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允许辅导员在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对本专业知识的探索与拓展,实现自身的学术追求。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