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三数学总复习

时间:2022-11-04 07:02:53

导语:在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三数学总复习

第1篇

【关键词】初三数学 兴趣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01-01

如何把握初三总复习这个关键阶段?怎样既能让渴求成绩的家长们满意,又不至于让学生们在题海中迷失方向?这是每一位初三教师所应该追求和努力的。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我谈谈以下几点策略:

一 兴趣引路

1.以“情”引趣

在总复习这个紧张的阶段学生被繁重的课业所累,很少有时间与父母沟通,甚至与父母有代沟。这时老师要能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近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他们解除一些困扰,借此拉近师生的距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情感上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是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了。

2.以“动”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复习阶段不同于上新课,教师切忌采用封闭式教学满堂灌,而应该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不要怕学生的“动”影响了上课,影响了教学任务,恰恰相反,“动”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去猜疑和辩论,学生的思维会空前活跃,参与非常积极,课堂的气氛非常好,学习兴趣倍增。

此外,要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还很多,如分组讨论、数形结合、动手操作等,在复习中千万不要一味地老师讲,学生听,而要留给学生自己探索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和理解,这样掌握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例如:见右图,在矩形ABCD中,AB=3,AD=1,点P在线段AB上运动,设AP=x,现将纸片折叠,使点D与点P重合,得折痕EF(点E、F为折痕与矩形边的交点),再将纸片还原。

(1)当x=0时,折痕EF的长为 ;当点E与点A重合时,折痕EF的长为 。

(2)请写出使四边形EPFD为菱形时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当x=2时,菱形的边长。

讲解此题时,如果没有充分让学生动手去折折看,单凭老师的讲解肯定是抽象的,学生也会听得不知所云。

二 信心架桥

1.让学生体验成功

一个在数学上屡遭失败打击的学生,容易破罐子破摔,从此对数学失去信心。总复习是对初中全部数学知识的梳理,复习得当,可以很好地查缺补漏。复习中我常向学生介绍往届中一些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总复习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实例,让那些中下生对自己的努力有信心。

2.提高教师的自信心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如果连相信自己能教得好的信心都没有,又如何去影响学生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学生面前表现自信,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的语言。在复习阶段有些教师对一些差生失去信心,认为他们无可救药,并且在学生面前流露,这会让学生彻底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的信心是学生精神的支柱。教师要相信通过自己系统、完整的总复习一定能使每一位学生有一个飞跃性的提高,请相信“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三 精心设计

1.精练,减轻课业负担

在初三总复习中,由于各科的课业负担都较重,如果不精心地设计练习,一味地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在题海中身心疲惫,是不能成功的。因此教师要严格把握每一天练习的量和难度,每一道题都要有针对性。应该根据复习的内容精选一些能夯实基础的题型全班练习,另外布置一些适当有所提高的题型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或共同探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调动班级的学习气氛。

2.精讲,提高课堂效果

精讲不是少讲,是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讲。总复习时教师要立足大纲和课本,吃透三年的教材,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有选择地精讲一些范例,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共同探索解题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课堂复习效果。

第2篇

关键词:初三 数学 总复习 哲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116-02

数学是哲学思考的前提或基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数学的研究都总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数学,根源于实践,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充满着辩证法思维。现代基础教育中初三数学的总复习工作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又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指导。

1 初三数学总复习中哲学思考与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哲学与数学学科的关系。哲学与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具体科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或规律;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数学则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二者又紧密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或反思,而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当然也为数学提供方法论基础。

哲学对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的价值。现实中的初三数学教师掌握哲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总复习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哲学思考有助于促使教师形成正确、系统的数学教育观,把握各种数学现象的本质,辩证地认识数学问题,增进数学教学工作的效果;有助于加速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静态、绝对主义的数学观向动态的、相对的社会性数学观转变。另一方面,初三数学总复习如果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有助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与落实;有助于科学地系统、完善、深化和熟练运用所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从实际出发,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有效地再学习教材知识,以达查缺补漏之功效;有助于培养学生系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善于总结规律与不断创新的能力,切实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初三数学总复习中指导思想的哲学思考

2.1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现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三的数学总复习中,务必从现在所教学的班级的学生学习实际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薄弱环节或学习效果出发,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特点,因材施教。

其一,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考试说明的现实要求出发,把握教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要明确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三个层次,要求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分类、化归、类比和函数的思想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和图象法等;教师应牢牢地把握住这三个层次的“度”,不要任意拔高或加深。例如,关于初中几何中的“反证法”教学思想,只能定位在课程标准的“了解”的层次上。同时,要研讨中考数学题型,探究中考命题规律,把握命题的动向,分析归纳概念性、技巧性、多解性、隐含性、阅读性试题与解答题、作图题、应用题以及开放性、探索性、存在性试题等,借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根据初中数学教材的现实内容出发,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第一轮的复习要按照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把全部内容归纳成数与式、方程(组)或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像、统计初步、线段(角)与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知识专题或知识单元;要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在脑海里形成比较完整的初中数学网络结构。

其三,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薄弱点出发,有针对性地精选题目练习。

2.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实践规律和认识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教学工作中充分练习。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而每一次认识都比较地上升到高一级的阶段;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反复练习以不断探索与强化知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认识的秩序是从矛盾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善于总结数学规律,按照规律解决数学问题。

其一,要力求讲练结合,少讲多练;精讲精练,集中演练;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重点问题反复练,疑难问题天天练。应该注意的是,选择的习题要有“六性”即目的性、典型性、规律性、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例如,关于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和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应重点把握的常考的综合性问题。

其二,要充分让学生自思自疑自问自练,在“战争”中学会“战争”。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数学观念,让学生积极思考、实践,在探索中得到知识;要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改革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与数学建模的能力。

其三,要学会总结归纳,举一反三。

3 初三数学总复习中教学方法的哲学思考

3.1知识的整理,要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

在初三思想总复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用全面(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指导学生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对知识系统归纳或整理,以使知识有条不紊、学生有效把握与效率提高。

例,在复习初中代数时,可整理为3部分

(1)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

(2)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

(3)统计初步等。

3.2例题的设计,要贴近社会生活实际

人们常说,学以致用。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特别是应用题的设计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题目的取材应尽可能联系社会生活,并具有新颖性、鲜活性。数学的应用性题目,如果不反映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实践,那么它就会失去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例,可以联系金融危机状况下的某些商品积压降价问题设置题目:某公司的mp4标价为185元,若降价以八折出售(即优惠20%),仍可获利15%(相对于进货价),则该mp4的进货价是多少?

3.3解题技巧的点拨,要灵活运用哲学方法

3.3.1运用联系的观点看数学

“数学是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所有各部分的不可分离的结合”。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与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此,我们在初三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应自觉应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注意把握数学现象的整体部分、因果、直接间接联系。诸如,在研究一次函数时,我们可以联系乘法公式类比考察;在研讨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时,我们可以联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性质作类比考察。

3.3.2运用全面的观点看数学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的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全面地看待或揭示数学问题。

例,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k

数学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解决初中数学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需要我们的初三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不断地循序渐进地思考,创新思路,深入浅出地总结解题技巧或解题规律并指导进行相应的练习。

4 结语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与不断创新的数学命题,我们的初三数学教师理应在初三数学的总体复习中必须不断地自觉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与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去创新思维,圆满地完成新的课程标准赋予我们和我们的学生的神圣使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数学观,努力在新时代培养出适合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初中代数解题方法与分析(九年级)[C].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9.

[2]张少玉.新课标初中代数解题方法大全[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6.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108―01

初三升学考试是上级部门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同时也是对教师工作的总结与评价。中考复习阶段是学生关键的学习阶段之一,复习工作做得好,对提高考试成绩很有帮助。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初三教学工作经验,就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方法与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发现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盲目复习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选择“题海战术”,来达到使学生取得较高考试分数的目的。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复习要紧扣大纲,精心编制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复习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订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删选。教师制订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订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三、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近几年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则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笔者是这样做的:结合甘肃省教科所编写的《中考指导纲要》,按“数与式”、“方程”、“三角形”、“特殊的四边形”、“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几个大的单元系统复习,进行查漏补缺,不留任何盲点,强化巩固重要的、易错的知识点,努力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规律。

四、重视每一个学生

第4篇

一、总复习的时间安排

如今的中考复习,普遍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也叫“四轮复习”。各阶段训练目的不同,训练角度和方法也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完善知识框架。第二轮复习则是能力形成训练。第三轮复习主要是综合提高,模拟考试,增加学生实战经验。第四轮复习是回味练习,查漏补缺。四个阶段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尤其是第一轮复习,我们更要视之为重中之重,因为第一轮复习到不了位,后面的三轮复习将做的是无用功。抓好了第一轮复习,对尖子生的冲刺、中等生的跨档、后进生的提高,都将有不可估量的好处。就我们这里的特点,最好是开学一个月就能把新课结束了,留出六周时间进行第一轮复习,而且第一轮复习最好是在区里组织的第一次模拟考试时结束,接下来两周过专题,两周模拟训练,一周查漏补缺,复习时间总共要留出11周。

二、四轮复习的侧重点和注意事项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完善知识框架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系。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通过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研究我市历年中考的题型以及出题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完成复习指导上的对应练习,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复习了基础知识,又对每一个单元进行质量检测,查缺补漏。让学生和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进行总结,好的继续发扬,不足的及时弥补。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在历年的数学中考试题中,基础分值占的最多,如果再计入部分中档题及较难题中的基础分,则占分比例更大。因此,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复习,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深入发掘教材的例、习题,并以其为主要素材,编拟成“突破一个重点,攻克一个难点,掌握一种方法,培养一种能力”这样一种训练思维的模式来深化学生的思维,要求他们着眼于教材,扎扎实实地从实际水平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充分体会基础知识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切实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得到有效提高。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地强化练习。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最好是选一些典型题强化练习,几何上有个别图是很典型的,在很多题里都会出现,所以要学会给学生归类。

4.第一轮复习时的几点误区:

(1)复习无计划,重点不准,详略不当,对大纲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准。

(2)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

(3)复习速度过快,学生心中无底。

(4)要求过松,对学生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

(5)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在:

以题论题,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

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

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第二轮的复习:专题复习,能力形成训练

第二轮的复习最好在一模考试之后进行,通过一模考试的情况反馈,教师对第一轮复习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了客观的认识,这时教师要认真制定下一轮的复习计划,根据学情,确定好专题,自编资料,围绕某些典型的问题(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阶段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阶段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做好核心内容的复习(包括主要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特别要重视数学的思想方法(如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方法等)在复习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解题策略,还要强化解题的规范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书写答案时写出得分点。

第三轮复习:主要是综合提高,模拟考试,增加学生实战经验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做法是:从市调研试卷、综合练习,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3)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4)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

第四轮复习:回味练习,查漏补缺

回味练习(考前自由复习时间)自由复习,只答疑解惑,不上课。在这一阶段,让学生调整心态,针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查缺补漏。

第5篇

关键词:分析;理解;思维;效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要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知识点可以灵活运用,比如以前我们初一学习的时候解决问题仅限于初一和初一以前学过的知识,现在是复习阶段,是将所学所有知识点相融的阶段,所以,我们就可以用更多的、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初三的复习课上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方法,先将知识点在自己手里构成一个框架,找到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多练习,练习一个阶段总结一次,最后将知识点综合起来找出一些典型的例题来灵活运用。所以,现阶段的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找方法解决,是要制订良好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复习、学习,最后真正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复习课多年的教学摸索与实践,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参考,互相指正,共同寻找最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方法。

一、重视课本知识,将基础知识全面复习

我们的课本编排是经过很多资深的专业学者、教育家编写的,而且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考验,要相信这里面绝对是要学习的最精华的知识。所以,首先,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复习课本知识,要先把课本读懂、理解透、吃透,完全掌握了里面的知识点,领会其真正的含义和运用方法,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课本中的练习题也一定要掌握好。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向外延伸的基础。实际学习中首先要掌握课本中的定义、概念、公式、法则,对数学用语、数学形容词汇、符号语言也可以熟练使用。但一定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灵活地掌握,可以对同一个公式进行推理,起到举一反三的运用。再次,要重视课本的典型性和示范性的例题。课本中的联系题目和联系作业一定要弄懂,并且可以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例题本身是含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共通性的,其解题思维方法在很大一类习题中是可以共用的。所以,一定要横向、纵向都弄懂知识点的连接,活跃思维,优化解题方法。上面两点都做到之后还要做到最后一点,就是要对习题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他的价值。比如,习题会有多种解法与应用,有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命题有的成立有的就不成立,还有就是加强或削弱命题的条件或结论,能否得到正确命题呢?经常这样的训练,可达到以少胜多,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要知道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胜过做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

二、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第一轮的教材复习结束后,下一段就开始集中重点复习。要认真地梳理分块,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结合模拟试题来加强巩固所学知识点。这阶段,教师一定要用心,选择典型的、符合要求的习题,对学生的练习作业题精心批改,并能够及时讲解,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有两个要注意的问题:(1)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2)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三、及时反思,改进方法

在经过了两轮的复习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数学整个知识点学生是否都理解掌握了,学生在这段复习期间是增长了多少知识点呢?如果有不足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改正、改进方法。学生也一样,心理学研究表明,要避免和减少遗忘,必须做到及时复习,而且分散的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要好很多。所以,学生要认识到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像一些“以错示警”“以题带点”的复习策略,一定要真正掌握并且实际应用到数学复习中,及时消化并且巩固。再有就是数学复习课要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综合研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策划的规划改进,不能一味地只根据原有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数学复习,而是视情况来灵活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这对进一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要想使数学复习的效果明显,还要设计缜密的复习教学方案,科学合理地组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化和串联,充分挖掘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补充完整知识,建构知识网络。这些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人们都说在中高考时期,最累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因为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是要经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来进行统一学习、复习的。而教师不仅要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面下功夫,还要照顾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学生的心理。当面对学生不良的学习情绪时,教师必须要先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对学生进行开导,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心理方面和生活方面的困扰。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时刻注意不能给学生添加压力,过重的压力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影响课堂正常秩序,所以这些问题都是教师要关心到的。初三数学复习,对教师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细节,经常反思,这样才能给初三复习班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领学生积极地去面对中考,战胜中考!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中考;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效率;策略;心理素质

总复习,顾名思义就是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整体化学习,如此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初中数学总复习,有利于提升各个层面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会使原来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及时弥补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欠缺,会使数学尖子生更进一步深化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总复习进行的好坏对于中考升学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初中数学总复习这一环节,要紧贴新课程改革的标准,采取科学的、有计划的策略来进行。

一、围绕新课程标准,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丰富,各个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教材中,历时三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很容易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遗忘旧知识。围绕新课程标准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有利于将数学各个知识要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体系,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化的脉络,学生记忆理解起来就简单许多。同时,制订总复习计划,会使学生有条理化进行复习,避免了复习中的盲目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具体的复习计划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准,对一些数学知识要点可以进行专项化训练,对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测试练习题,依据测试结果再确定复习计划中的重难点,进行重点突破,如此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初中数学复习的总体效率。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归纳整理是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初中数学总复习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思维引导学生在总复习阶段学会归纳整理。学会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在复习阶段对数学知识进行条理化归类,有利于在将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成一个整体,不但易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忆的效率。

以初三代数教材为例,其中涉及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初三几何在圆这部分涉及7方面知识,可以复习纳总结为:1圆的性质;2直线与圆;3圆与圆;4角与圆;5三角形与圆;6四边形与圆;7多边形与圆。

三、尝试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总复习中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如此就会使学生在中考实战中思路开阔、灵活多变。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就会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成效。例如:在有关初二数学的一道习题:ABC中,AB=AC,于AB上取一点D,又在AC延长线上取E点,使CE=BD,连接DE交于BC于G点,求证:DG=GE。分析:欲证DG=GE,但DG与GE所在的三角形不全等。这时启发、引导学生采用添加不同辅助线的方法来解这道题。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一共做出了三种添加法(见图1、图2、图3)。

由于三种不同辅助线的做法,使辅助线位置发生了变化,在原来图形的基础上又构成了新的图形,体现了教学中的灵活变化的观点,对思考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考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是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选拔性考试。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要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能够以平和稳定的心态面对中考,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各个阶段的复习,最终提高复习效率。

初中数学总复习对于中考中学生的成绩有重要影响,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抓住这一阶段的学习,要采取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提升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为提升初中数学总复习效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11.

第7篇

【关键词】 初三数学;复习方法;三个阶段

初三中考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也是每一位初三毕业班的老师所关注的. 通过初三毕业班数学教学,我体会到要提高复习效果,取得好成绩,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复习体系,才能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第一阶段: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有些虽是“高于教材”. 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我们教研组一致认为要通读初中各年级的数学课本. 学生学完初中数学并做了各种各样的题后,再回归课本,从概念的引入和表述中联系它在解题中的作用,更容易把握住概念间的联系;从公式的推导和定理的证明过程中联想公式定理及其证明方法本身在解题中的应用. 学生更容易体会到这些应用的必然性,提高学生用公式定理解题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总之,重读数学课本,可帮助我们夯实基础,强化解题思路的方向感.

1. 学生须达到的目标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公理、定理、定义等.

(2)过基本方法关: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判别式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3)过基本技能关: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作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 采取的措施: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教师补充点拨为辅

(1)每位教师深钻教材,不脱离课本,明确方向,突出重点,使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使学生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让学生明确中考有些基础题是送分的题,一定要把握住,不丢分,绝不能好高骛远. 教师进行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逐渐建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思切入点、思关键点、思注意点、思易错点,采取小组互助和小组评比的学习方式,教师课前给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对某一块知识体系进行归纳,课上教师检查小组完成情况,由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梳理知识和典型例题讲解的教学环节,遗漏处教师再补充. 这样既加强了复习力度,又增大参与辐射面,达到了人人学数学,学人人需要的数学. 安排针对练习时,组织其他小组解题比赛,并当堂评价,反馈评价结果,一大周汇总奖励一次.

第二阶段:进行专题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1. 学生须达到的目标

变第一轮复习的“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一般,成绩居中上游的学生,应以“扬长”为主,居下游的学生,应以“补弱”为主,处理好“扬长”与“补弱”的分层推进关系,是大面积丰收的重要举措.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型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型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 采取的措施:以教师专题讲解为主,促尖子生,拉边缘生,扶学困生

(1)九年级教师集体研讨,形成阶段复习方案,融会贯通考题上的所有知识点,将所有考试说明上要求的知识点分为多个专题,按专题进行复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的内容,在专题训练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抓住热点,突破难点. 使学生建立数学思想,培养数学能力,在对初中阶段所有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前提下,应该努力做到:建立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从函数的角度,去理解数,函数,方程、代数式以及跟图像的对应转化关系. 提高数学阅读分析的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并能还原问题的数学描述. 当试题的叙述较长时,不少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指导学生采用归纳思维,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作图、识图、强化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强化变式,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阅读材料,利用所给信息解题.

(2)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培优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 九年级教师集体研讨,分析问题、研讨应对措施,确定了促尖子生,拉临界生的应对方案. 分期出培养尖子生的专题试卷,给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创造条件,培养一些数学尖子,教师利用活动课进行点拨,提高尖子生的综合能力,以尽量缩小我校与通辽名校尖子生的距离. 尖子生不够尖的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在指导尖子生时要注意对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在测试、模拟考试中的失分点,并对此进行重点训练.

第三阶段:考前大练兵,模拟冲刺训练

1. 学生须达到的目标

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增加学生实战经验. 这个阶段切勿盲目做题、只练不改. 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试卷讲评. 通过模拟训练,把中考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包括题目的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针对题型的分布把做过的模拟试卷进行分析、整理,把每类题型都拿出来总结、寻找规律. 这个阶段应是最大限度的提高阶段.

采取的措施: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

第8篇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中旬~一模)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全国各地市模拟试题》、《历年安徽省中考题(XX~XX年)》。

第9篇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是当代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著名代表。他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行为可以运用逐步强化的方法,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他把这种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引入到人的学习行为,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作用于学习者的刺激和学习者对它作出的反应之间的联结的形成过程。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即学生的学习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学习行为联结而成,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的变化。在他看来,学习是一门科学,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则是一门艺术,是把学生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是安排可能强化的事件来促进学习,教师起着监督者或中间人的作用。

根据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初三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的复习教学时需考虑那些因素呢:首先,要仔细地考虑在特定的时间里计划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这教学内容最终是要通过学生的行为来获得的。其次要考虑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强化物来刺激学生进一步学习。第三,如何使学习上的强化成为最有效的安排,即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确定每个步骤所保持的强度,以使强化的效果能提高到最大限度。

依据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理解,教师可在初三的数学复习课教学中运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要求:课前教师要进行导入,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课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设计好的有梯度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反馈,有效地获取知识。在学生练习过程当中,教师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加以个别辅导,同时发现带共性的问题,在小结时解决。对学生的反馈,教师要及时加强辅导,最后教师要进行当堂测试与反馈。采取讲、练、测、评一体完成。这种课堂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并且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枯燥、乏味、效率低的现状。

2、教学模式的特点:

(1)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让学生有一个主动的外显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这样的学习,学生是一个主动参加者。为了解答问题和写出答案,学生就要开动脑筋,同时还要明确学习目标。从理论上讲,智力的特点是内隐的,但从发展上看,内隐活动之前有一个外显反应的过程。

(2)教学内容是由一系列小问题组成的,按内在联系分成若干小的单元,每个单元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使学生比较容易地获得有关知识。问题之间的困难程度增加得慢,分散了难点。“小步子”也强调了增加困难的渐进性和从一个问题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的自然性、逻辑性。

(3)要求教师作出即时反馈,学生得到及时强化,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斯金纳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作出反应之后,教师必须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塑造或保持行为。 转贴于

3、教学模式原则 :

第一,积极反应原则。教师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第二,小步子原则。教师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探究内容,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知识是逐步呈现,使学生学习不费力,少犯错误,能连续正确地解答问题。

第三,即时反馈原则。教师要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及时的反馈,反馈越及时,强化效果就越大。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4、教学模式实施步骤:

教师要编写一系列由易到难小步子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刺激)。

②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他们对每个问题作出积极的反应。

③对学生的反应(答案)提供即时的反馈(指出正确答案)。

④尽量安排好问题,使学生能经常作出正确的反应并得到及时强化。

⑤让学生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课堂展示,并引导学生将知识拓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