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理健康的标准

时间:2022-06-19 11:21:37

导语:在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心理健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133-03

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引发的网络心理障碍诸如网络成瘾等十分关注,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网络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但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由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及早进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便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克服和规避网络的负面效应。因此,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必须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

人们的网络心理是伴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随着网络对人类生活、学习、工作领域渗透程度而发生变化,从而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兴趣以及个性会悄然改变,进而产生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生活习惯。网络社会与人的心理的互动将日趋频繁,网络心理也在这种互动中不断繁衍、发展。网络心理现象就是在网络这一特定情境作用下产生的。我们试图把网络心理概括为:网络心理是在网络环境里人的心理过程及其由此而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的总和。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网络心理健康除了应具有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标准。网络心理健康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心理健康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网络心理健康则指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我们试图将狭义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概括如下:

第一,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智力正常并具有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网络环境下就表现为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遇到更多的困惑,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因此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念,成为保持网络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对网络既不依赖,也不谈“网”色变。二是具有正确的上网目的,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上网的安全,具有健康、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三是对网络信息有辨认真伪的能力,并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网络世界中,信息像汹涌波浪迎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真伪难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能运用现有的知识,理智地辨认真假信息,并能够有勇气及时改正自己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四是了解各种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判断标准、产生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增强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五是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观念,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第二,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代表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气质、性格和代表个性倾向性的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完整统一,内在协调,并有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网络环境的身份虚拟性、想象性、多样性、随意性等特点,容易影响个性的整体性、独特性和稳定性,导致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困扰,影响心理健康。网络双重人格指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的,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是心理不健康的典型表现。因此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有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同时,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能够做到以现实性为主。

第2篇

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人们才会有安全感。

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就常常会因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如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促使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3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大量的空闲时间,常常会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都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虽然很强,但他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他就未必能够体验到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感兴趣,但能力却很差、力不从心,这也会使他感到很烦恼。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习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3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又会加剧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听后一想,医生的话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第3篇

一、传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缺陷

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六种依据。即统计学的标准、社会规范的标准、医学上的标准、学习生活适应的标准、个人主观经验的标准、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的标准等六个方面。总体来说,这六个依据中除了医学标准外,其他依据都存在较大争议。而且,这六种依据都是各自从单一角度加以界定的,都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所以现在支持这种区分标准的人越来越少。

(二)两种思路。从方法论的层面看,有学者认为存在着两种思路:遵循“众数原则”的思路和遵循“精英原则”的思路。“众数原则”提出的是一种相对标准,即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同社会的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来比较和判断;“精英思路”提出的是一种绝对标准,即心理健康程度应以个人内在天性发展的程度来确定。这两种思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众数原则”是相对标准,难以确定,“精英原则”是绝对标准,难以操作。

(三)两种倾向。目前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学者提出了“生存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两种研究倾向。生存标准强调保存与延长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尤为强调适应环境、顺从主流文化;发展标准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冀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但是,单纯的“生存性标准”过于消极,强调了社会适应,却忽视了人的发展;而单纯的“发展性标准”又不切实际,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规范作用,同样也存在着难以客观化,不易操作等缺陷。

二、未来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对策

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对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我认为未来的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建立整体观。目前心理学健康标准研究缺乏整体观。总的看来,虽然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种类繁多,但仔细分析它们仍存在许多相通的地方。也就是说当我们从一个系统的视野来考察上述几种标准可以发现,它们实质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例如,心理健康标准的六种依据都遵从同一原则,即“众数原则”。而且,由“众数原则”思路发展而来的生存性标准,以及由“精英思路”发展而来的发展性标准,它们所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可以说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些从表面看来不同的标准,其实质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建构的,它们之间是可以统一的。所以,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如果以科学的系统观和辨证观作为方法论指导,相信其中所遇到的争论会更少,也更加容易达成共识的局面。其次要注重发展观。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体现毕生的发展观。在人的一生中。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其相应的心理健康要求应该也是不同的。所以,心理健康标准应是动态的,不是固态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二)认清学科的本身性质

当前,在心理学领域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都还未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例如,智力、情绪、人格的实质甚至是心理这一最基本的概念。我们目前在心理健康上所遇到的困难和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这有关系。在一些基本概念都还未很好建构起来时,我们企图在这些模糊的概念基础上再去建立或发展一个新的概念或理论,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争议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基础概念体系尤为重要。其次,从研究对象来分析。心理学研究的是一个特殊的对象,即心理现象,很难对它进行客观和直接的描述,一般只能是间接的描述,免不了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且由于不同的人强调的内容不同,其结果便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些都会导致制订心理健康标准时,引起诸多困难和争论。所以,心理健康标准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心理学界对这一研究达成共识的过程。再次,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要真正建构科学的、全面的心理健康观必须对人要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认识人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巨的课题,对人的认识上所存在的种种的困惑必将影响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人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对心理健康标准深入探讨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心理学问题,它还将涉及到社会学、人学、教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因此,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标准建立,心理家和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家的合作是必要的。从目前情况来看,这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过程。

(三)注重理论的买证研究

要明确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既是一项理论研究,同时也是一项实证研究。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标准在注重理论建构的同时更应注意实践的探索。心理健康研究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指导意义的研究,最终的标准应该是一项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而不单是心理学家自己停留在思辩层面上的成果。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其结论主要是研究者从自身认识出发,列出一系列的评价维度来对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作出描述和评估,而忽略对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对象进行实证调查。而且,加之受知识背景等差异的影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在很多情况下难于处在同一认识和对话的层面上,心理健康主体几乎成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局外人”。这造成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严重“脱节”,影响了心理健康标准的普适性和存在的意义;同时也因为实践研究的缺乏而导致理论研究过多的争鸣。其实,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在理论上建构的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上作深入的检验,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在开展理论探讨的同时开展实证研究,走到研究对象中去体察他们的心理实际状况,了解他们的健康意识,这样的标准才有它的存在价值。

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内涵;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69-06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及促进临床心理治疗的基础,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外心理学界数十年来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迄今为止,学者们仍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的深入探讨,系统分析两者的关系,澄清两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测量工具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的现实价值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强调:“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们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弄清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关重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要角度看,可为心理健康指标的确定及量表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的众说纷纭,从而改善目前研究者们将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心理品质混为一体的现状,建立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测量指标和评价标准。从学科建设需要角度看,可以进一步从实证的角度开展相关问卷调查、追踪和实验研究,从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机制,“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为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科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异,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确定的依据不同、对“标准”把握的宽严尺度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法论层面的差异可能隐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关系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心理健康标准本身的研究较多,对心理健康内涵与实质的探讨较少。心理素质研究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编制了不少心理素质问卷、对心理素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问卷、其研究往往没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梳理,内涵结构混淆不清,两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则直接用心理健康的问卷来测试心理素质,只是将心理健康的概念换成了心理素质。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为此,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可见,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两种关系的正确认识,是解决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该领域及其相关研究也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

(一)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有必要分析其属概念健康及其本质。

关于健康这一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一种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状态”,这是至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该定义认为:健康不仅包括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并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健康观,SRHMS等国内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健康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的。此外,我国学者在国外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上也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外还包括道德健康。实际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健康的重要方面。

从上述关于健康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健康的本质是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基本方面。作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质上也应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完全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第5篇

论文摘 要: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报道杭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在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从对我院一、二年级40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18%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2.1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以及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如何。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2稳定的情绪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2.3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得到。

2.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忧人之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个大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论别人怎样解释,他都固执己见,这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6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3.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分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高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3.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4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加强体育活动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峰.高校体育课中的健康教育初探.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2).

[2]闫建端.谈高校体育课学生的心理负荷.宁夏医学院学报,1998,(03).

[3]张耀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4,(S1).

第6篇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引言

在现在的健康方面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代的教师在心理上的健康情况值得重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可说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解决好心理健康是把教育事业做好的一个基础。

1.心理健康的基本概述

1.1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随着市场竞争的压力,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这就给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所谓的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就是心理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高效、满意、持续的一种心理;从狭义的心理健康的涵义来看就是指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在活动内容上的协调性,心理活动的内容协调主要是在人的认知以及情感和行为以及人格方面,要能够和社会相适应的过程[1]。

1.2心理健康的制约因素。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故此,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比较的复杂,总结来说主要有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又包含了遗传因素和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以及脑外伤及其它因素。社会因素又包含着生活环境因素、重大的生活事件和突变因素、文化教育因素。

2.当代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当代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根据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的教师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59.46%的教师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27.57%的教师在工作中经常有苦恼;34.64%的教师在校内很少同别人交往;还有40.15%的教师很少同校外人交往[2]。结合实际的情况能够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是体现在职业给教师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学生家长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评价机制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生活压力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专业成长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褒奖思想导致的心理问题。

2.2当代教师心理健康原因探究。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原因来说主要是生活的压力以及自我心理素质的强,这是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具体的情况探究如下:

首先就是生活上的压力过大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作为教师这一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岗位,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但在现阶段还仍是处于应试教育的局面,所以对于教师的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升学率作为主要的一个指标,这些指标通常都会和教师的薪资有着关联,对评职称也是有着莫大的关联,有的学校还把这种标准作为聘任以及淘汰教师的一个依据,这给教师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还有就是在薪资待遇方面也不是很好,在近些年对于教师的工资待遇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还属于低收入的一个阶段,在社会地位方面比较低,这对于教师的生活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由此在心理上就会造成不良的压力影响。

还有就是在教学上工作的压力过大,有关的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教师对于工作都表示太累,其中有超过30%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工作基本都是围绕着备课、上课,应付检查以及对付考试,这些都给教师在心理上的健康带来了影响[3]。

3.现代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应当对此在心理上进行维护,这也是解决当代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举措,下面就从以下方面进行实施,希望能够对当代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一,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当代的教师要在自我的能力以及行为特点和性格特征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从而有利于自我评价,找准自己的定位。

第二,教师要定期的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以及考核,在社会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些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机构已经在学校成立,这对于教师、学生的心理状况辅导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师的心理健康方面还要采取一些比较实质性的措施进行维护,可以对教师进行心理素质考核,然后根据保密型的原则进行建立档案,把信息及时的向教师通知,这样能够使得教师对于自己的心理情况有一个准确及时的了解,有利于完善自我。

第三,教师要对现实坚强的面对,这也是心理健康与否的客观标准,与此同时还要在教学的水平上得以有效的提高,对学生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适应实际的环境,在适应中求取发展,从而在心理健康的水平上得到有效的提升[4]。

第四,在文化生活方面要丰富,这对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好的氛围能够有效的对于教师的心理品质得到优化,不但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上有着帮助,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工作关系,故此,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教师的思维方式以及工作的方法和意志品质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五,对教育的评估标准得到优化也能够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在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估的标准有着诸多的缺陷,这给教师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故此,应该对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得到优化改革,要能够把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要兼顾教师的评价,正确的在激励机制上得到创新,从而提高教师的满意度,这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愈来愈受到重视,良好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心理健康关乎着教师事业的健康发展,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了好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故此,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以及教师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把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璐璐,清,郑洪波,肖南,陈妙扬,陈丁玲,邓河晃,赵振环.某市中小学毕业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7):15―16.

[2]张红兰.高校“两课”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维护[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25―26.

第7篇

论文摘要:对幼儿教师、家长各60名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幼儿心理健康特征主要体现在性格、个人行为及能力、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情绪、道德品质五个方面,其心理健康观具有模糊性、经验性、主观性等特点,并不同程度表现出重外轻内、重适应轻发展的倾向。幼儿教师的判断相对准确、理性,家长更实用与功利。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彼此角色地位、自身经历及认知水平影响他们心理健康观的构建。

一、引言

心理健康观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对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根据认知内隐理论,心理健康观作为一种内在、稳定性的主体认识,影响着教育者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态度和实施策略。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m实践中,尽管他们已经意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对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缺乏准确的把握,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者—幼儿教师、家长的访谈,了解她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看法,为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为尽可能客观地了解幼儿教师、家长心理健康观的真实情况,确保本研究的普遍性与代表性,在重庆主城区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中选择幼儿教师与家长各60名进行访谈。所选对象尽量考虑不同的学历层次、年龄与性别(受职业特征的影响,教师皆为女性)。访谈目的主要是从他们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因素及维护等相关问题的描述,分析其内隐的心理健康观。访谈过程皆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围绕事先编制的访谈提纲,采用个别访谈形式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考虑到家长的实际情况.对家长的访谈中增加了团体访谈和电话访谈两种形式。为避免受访人员对访谈内容进行刻意准备,影响结果的真实性,事先都未告知访谈主题。访谈中,为更好与访谈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取得她们同意的基础上,皆对谈话进行录音,为及时抓住访谈者的思路并进行有效的追间,做了详细的访谈笔记。最后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及类属分析。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教师、家长反映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是多方面的。如表1,2,我们将幼儿教师、家长列举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归类整理分成五大类30个子项,按提及频次排序,并将同类目所有特征的频次累加计算出总频次和百分比。显示,教师描述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按总频次排序依次为性格、个人行为及能力、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情绪、道德品质,家长描述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按总频次排序依次为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个人行为及能力、道德品质、情绪。教师提及的30个特征中频次前十位依次是:活泼开朗、善于表达、善于交往、习惯好、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积极的状态、行为一致、听话懂事、主动。家长提及的30个特征中频次前十位依次是:善于交往、合群、活泼开朗、习惯好、好表现、承受挫折、讲道理、无不良行为、独立、适应环境。表明,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皆对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个人行为及能力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认同。

(一)关于幼儿心理健康基本问题的认识

教师、家长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幼)L的重要性,但仅看到心理健康对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学习水平与能力提高及未来成功的影响,未认识心理健康是幼儿个人幸福的源泉,充分发展的保证,体现生存性原则。访谈中皆反映出对幼儿心理健康现状的担忧,认为相当部分幼儿或多或少地存在有心理健康问题,但同时也承认“孩子小,多关心他吃得怎样,长得怎样,有没有生病”,他们更关心幼儿身体健康,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在追问“您与教师(或家长)交流时,一般希望了解(告知)幼儿在园的哪些表现?”时,她们的回答惊人相似:“是否回答问题,答对没有”、“上课有没有专心、老师讲了些什么,记住了吗”、(学习方面)“听老师的话吗?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和小朋友打架”、(行为方面)“有没有生病,吃得好不好”,(身体方面)表明,教师与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主动关注不够,其心理健康的显观念与隐观念存在差异。

(二)对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

1.教师与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存在相同

第一,都将智力和动作方面的缺陷归属到心理健康范畴之外。未认识到智力、动作发展正常是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标志,认为“这属于智力方面的问题,反映一个人聪明与否”,表现出认识上的片面性。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幼儿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智力障碍常常会导致感知觉和记忆异常、思维水平低下和心理紊乱,从而影响幼儿正常生活。幼儿期是动作迅速发展的时期,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态及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幼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第二,性格成为判断幼儿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而成为容易看到的心理健康的要标志。但一方面在描述中体现出相当多个性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认为“这是个性问题,与心理健康关系不大”。究竟个性是否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确定。在他们的语境中,“个性”等同于“性格”,经常混用,显示出心理健康相关认识的模糊性。另外,“开朗”作为他们提及最为频繁的词汇,成为良好性格的标志。

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成为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教师与家长一致认为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并特别重视交往的作用。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交往是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幼儿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但良好的交往不仅有利于社会适应,更是幼儿自身的需要,对幼儿的个体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需要在交往中认识自我并获得快乐。在我国“和为贵”与“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将对外的适应看作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的总纲,无论是个性、情感还是行为都只有在良好的适应中才谈得上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忽视幼儿个体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

第四,重视外显的行为、能力特征和道德品质。幼儿教师与家长较注重外显、违反纪律、背离成人要求的行为表现,如“懂事”、“乖巧”、“听话”、“习惯、常规”、“不搞破坏”等。对幼儿的逆反、对抗行为普遍呈否定态度,多夸大幼儿多动行为,认识不到乖巧、听话的背后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中过多强调适应、限制、服从、容忍,导致幼儿对情感的压抑、对他人的依赖,对环境的敏感,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教师和家长把道德品质如“诚实”、“礼貌”、“谦虚”、“不自私”以及生活常规方面的要求当作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认为“纯粹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较少,更多是品德问题”。对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含混不清使她们误把心理健康问题当作道德品质问题来解决,或拘泥于某些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提高,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健康的真正内容。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人格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后者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规范在人身上的体现,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严格来讲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可能与我国“德教为先”的传统教育观有关。

2.教师与家长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描述的差异

从访谈结果来看,家长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特征依次为: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个人行为及能力,情绪排在最后。表明家长对幼儿情绪变化关注较少,认为“只要幼儿不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就不会有情绪问题。有的只注意到幼儿高兴、哭、害怕等情绪的表层问题,而对情绪背后幼儿的动机、精神需要等深层次的问题关注不够,即使知道,也只不过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比较而言,教师较关注幼儿情绪,“鼓励幼儿敢于表达,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积极为幼儿创造表达情绪的机会。情绪是个体关注满足系统的表现,我们应积极关注隐藏于幼儿情绪背后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家长则更关注幼儿学习方面的特征,常用幼儿的学习表现进行举证,认为心理健康的幼儿“爱学习,能力强,能克服学习的困难,有表现欲”。以学习上的表现论心理健康与否,暴露出家长在心理健康标准把握上的偏差。可见,受我国“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和现代应试、竞争压力的影响,家长的心理健康观较为实用和功利,多关注子女的学习和能力发展,以获取成功而不是追求幸福作为儿童教育的价值。 (三)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心理不健康特征的认识

教师、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不统一,他们往往站在个人之外,凭自己的感性经验、主观好恶和生活经历来判断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而不是从幼儿固有的心理机能的各方面着眼于幼儿的需要、情绪和感受,去区分心理健康与否,体现出经验性、主观性、表面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另外,他们偏重与同年龄幼儿比较,哪些“异常的、与多数人不一样的”、很“严重、明显”的特征才视为不健康,显示多以医学症状和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依据判断。有的认为幼儿的心理问题是发展中的自然现象,或认为自己不具备判别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心理医生才能判断”,对此经常不敢判定甚至不予理会,对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常简单判定为“习惯不好”。反映出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缺乏影响了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但相比于教师,家长更缺乏判断能力。

(四)教师和家长对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因素的认识

教师和家长对遗传及神经类型等生物因素有初浅的认识,把它们统称为“先天因素”。对幼儿自身的动机、需要、认知风格、自我意识、早期经验等心理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认识较少。对影响因素的把握上,重视与幼儿有直接影响的外在原因,忽视内在原因及作用机制。这方面,受到专门教育的幼儿教师所拥有的心理学知识并未体现出应有的优势。

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对此,教师多关注自身的教育行为、态度、性格对幼儿的影响,而对同伴关系、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安排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重视不够。与师生关系相比,同伴关系因其更自由、更平等,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小学化、成人化,教育活动中高控制、高要求,过于强调秩序常规,都会给幼儿带来较大的紧张与压力,使幼儿缺乏安全感和成就感,影响其心理健康。教师须重新审视同伴关系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价值。家长则多谈到教师个性、行为、品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教师要有“爱心”、“公平”、“耐心、善解人意、道德品质好,这比教师的学历更重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道德色彩,他不仅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儿童,还需要通过自身的人格、品质和道德力量以及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儿童。因此,家长往往将教师的职业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作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必有之义.更多地看到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于家庭,家长多谈到母亲性格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尽管许多家长知道,体罚对幼儿心理健康不利,但实际中,打骂孩子的现象常有发生。部分家长意识到亲子交流太少、父亲作用的缺失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当问及“您认为家长和教师相比,谁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时,家长多强调教师的作用,认为“关键在教师,家长起辅助”、“家长没有时间”。表明,在心理健康维护方面家长过于依赖幼儿园,未看到自己在儿童心理健康中不可代替的作用和职责。正如有些社会调查中反映的那样,在儿童成长的各种因素中,父母的作用常常是首要和关键的。家长应深刻认识到融洽的亲子关系和愉快的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价值,不轻易让出对子女的教育权利。

(五)不同教师、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看法比较

比较而言,学历高的教师在反映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时,涉及心理的层面较多。关注到“压抑”、“渲泻”、“紧张”等问题,认为“压力”是引起幼儿心理不健康的直接原因,显示出高学历教师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和较全面的心理学知识。年轻教师处于成长发展期,倾向于从自我发展的角度积极地看待心理健康,多用“独立”、“主动”、“自由”、“好奇”等字眼表述心理健康特征,具有人本的观点。年长教师的心理健康观还比较陈旧,未能较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但是,私立、企业幼儿园中年轻教师的这种反映并不明显,可能跟这类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学习机会少,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有关。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敏锐度较低,可能是该阶段教师正处于人职及技能形成阶段,对日常工作的应付影响了她们对该问题的关注。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在与笔者的交流中显得“积极”,注重于幼儿的“体验”、“表达”、“个性”,更愿意对幼儿进行判别,但有时显得轻率。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对幼儿判断更谨慎,更善于用辨证发展眼光看待幼儿的心理发展。

学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长重视幼儿内在的心理品质,如“创造性”、“压力”,强调“自由”、“积极”和“发展’,以及更多的“交流”,重视幼儿情感的“愉悦”、“安全感”。而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长则更强调“适应”的重要性,如“听话”、“行为习惯好”、“合群”,“被人接纳”等,多以学习及行为习惯代替孩子的心理评价,可能跟这类家长所承受的社会生存压力较大有关。他们希望幼儿从小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能在现实中维持一种有效的生存状态,学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长由于有更安全的经济保障,有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关注孩子的人格与心理品质。

第8篇

丙: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百般呵护,因此也使我们的身心存在了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谈谈有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请听《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乙: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甲:(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乙:(2)情绪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反应,当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丙:(3)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甲:(4)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要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乙:(5)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能由自己来料理,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来,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丙:(6)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甲:请同学们在听了之后结合上面的标准进行自我测试,不好的方面我们要努力改正,好的方面我们要坚持!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情!

乙: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衷心地祝愿:“金色童年”红领巾广播站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愿它能带走你所有的烦恼,为你带去无尽的欢乐;愿它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随你度过金色的童年。为了使它办得更好,也真诚地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表示衷心的感谢。红领巾广播站——我们大家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它吧!接着说说我们必备的小学生守则。

一、 会唱国歌、队歌,升国旗时肃立,敬队礼规范。

二、会用礼貌用语,尊敬师长懂礼貌,友爱同学,不欺负弱小。

三、遵守学校纪律,按时到校,不无故缺席,有事请假。

四、热爱科学,认真学习,开动脑筋,主动寻找答案。

五、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认真做好预复习。

六、诚实勇敢,不说谎话,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

七、坚持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热爱劳动,服装整洁。

八、遵守活动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给老弱病残让座。

九、节约用水,爱惜粮食,爱护花木,保护环境,热心公益活动。

第9篇

一、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两个不足

1.对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德性”关注不够

当一位教师端坐在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满腹委屈的学生时;当一位教师在课前拿着一份“新三年,旧三年,拼拼凑凑又三年”的教案过了几眼便“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时……此时含有师德性质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刚刚开始的时候,心理学工作者为了确立其独立地位,非常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差异,强调心理健康标准和道德标准的区别。但现在,我们发现,完全脱离道德标准而谈心理健康标准,也带来诸多问题。王智等人认为,当前对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否等同于优秀教师(即师德好的教师)的标准探讨不够,因而也难于开展对心理健康与师德关系更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难于开展探讨“心理健康”与“师德”关系的实证研究。

据薛晓阳的研究,当前心理学在健康的标准上己经从拒绝价值干预到接受价值干预。不能把心理健康理解为“没有痛苦”或“自得其乐”,或诸如“我不能改变环境,我可以改变心境”等。也就是说,心理学不仅要关心人对环境的适应,还要关心用“道德的方式”去适应。快乐如果是不道德的,那就是不健康的。具体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在良好师德之上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教师心理健康中的积极力量关注不够

许多调查都发现,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而在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也较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中的问题(消极方面),如据张积家等人的研究,国内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使用的量表极为单一,近90%的研究使用SCL-90。该量表共十个因子,如果某个测试者在某个因子上得分高于常模,或高于某一个分数,就可以认为该受试者在心理健康的某个方面有问题。可以说,SCL-90是用来测量是否有心理问题的。而国内已有的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中有近90%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消极方面。

如任俊教授所言,心理问题只是心理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很小、不具有代表性的特例。心理学工作者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上,是不明智的。况且心理学的实践表明,人类正常的积极心理功能不可能通过“解决问题”式的研究得到充分的发挥。即使就解决心理问题本身来说,当我们只研究问题本身时,可能会失去另一条有效地摆脱问题的途径,教师的有些心理问题只有通过培育教师心理的积极方面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责任的心理学研究

针对上述两个不足,我们认为,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应该寻找更具建设性的路径。而基于责任的研究无疑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代汉语词典》对“责任”一词的解释是:①分内应做的事……②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这个定义强调责任的外在规定。而心理学的研究中,经常用“责任心”一词以表示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责任,并强调责任的内在规定性。况志华在其专著中,从心理学角度指出责任是一种内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个体一般性的意识准备状态;责任也是个体一种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做出的价值判断体系。因此,研究责任这种思维方式、意识准备状态是否健康,研究已内化了的价值判断体系是否道德,使探索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师德的关系成为可能。除了探讨责任的含义外,责任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有:分类学研究、心理结构研究、心理活动过程研究等。这些研究为解决上述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中的问题开辟了途径。

1.责任的分类学研究

在责任的分类学研究中,伯恩贝彻(D.Bimbacher)的“事前——事后”分类在研究心理健康的积极面上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事前责任通常是指行为者对于某种认识到的、发生于未来的事态的心理和行为的准备状态;事后责任是对行为者过去的行为或行为结果的归因。任俊认为任何特定的条件引起的变化如果向个体喜爱的方向变化,就是积极。事前责任总是指向于那些人们希望得到的东西,或预防发生不受欢迎的事情。因此,事前责任含有积极之意。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之前就能意识到责任并能努力地承担责任,是其积极心理的表现。

从责任关系来分,一般认为责任心包括自我责任心、家庭责任心、他人责任心、职业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赵兴奎、张大均从个体对自身的责任心、个体对他人的责任心及个体对物的责任心三个方面,将责任心分为自我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和环境责任心。作为教师而言,上述责任心都必须具有,而其中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责任心尤其重要。

2.责任的内在心理结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的内在心理结构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等三个基本要素。责任认知是对责任客观方面的认知,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责任是什么?第二,有没有能力、怎样去履行责任?第三,如果没有履行责任,其后果是什么?责任情感是对责任的客观方面的主观认同及情感体验,包括同情心、义务感、良心、羞耻感、爱心和奉献精神等。责任情感和责任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责任认知是责任情感产生的基础,责任情感又影响着责任认知的深刻程度。责任行为包括责任行为能力、履行责任的意志和履行责任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