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游戏化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30 17:07:28

导语:在游戏化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游戏化教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论;语文;教学过程;优化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而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全面了解有效教学理论,并对语文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鉴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重点阐述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

所谓的有效教学就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得的进步和发展,简单来说,在有效教学理论当中,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指标,学生是判断的对象[1]。

二、语文有效教学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对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首先,教师一定要加强对新课标要求的研究,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减和整合,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最后,教师还需要认真备课,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就需要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掌握,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的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2]。

(二)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长时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认真设计课件,在课件中融入视频、图片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3]。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圆明园的视频和图片,铭记我们民族遭受的重大灾难,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主动关怀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提高对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

课堂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小学生在课堂开始的一段时间仍然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导致课堂纪律比较混乱,这时候教师要想顺利的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就需要认真的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课堂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有效理论的研究,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进行优化,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曲道鹏.基于有效教学理论下的课堂教学[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3,(4):109.

[2]宋睿.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3):209.

第2篇

一、游戏化教学的概述

游戏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把教学实践与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及知识文化性的游戏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说教灌输式教学相比,游戏化教学将游戏融入到课堂中去,让小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学习知识,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课堂互动,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减小了学生听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几率,因此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进行汉语拼音游戏化教学 拼音是我们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学好拼音,才能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铺平道路。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汉字的拼音拆分成字母,分别写在不同卡片上并摆放在讲台,而后邀请学生上台,根据所听到的汉字挑选出对应的拼音并组合,组合正确的学生可给予“大红花”贴纸奖励,组合失败的学生可给予口头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另外,教师也可以把韵母与声母分开,给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组合拼音。例如,教师给学生展示“树”的图片,若学生挑出的声母为“sh”,韵母为“u”,则组合正确。

2.进行识字游戏化教学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样的汉字可以有不同的释义,同样的拼音可以有不同的汉字。辨识汉字的过程是繁琐的,我们在学习汉字时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形近字弄得头晕目眩,导致对汉字产生厌烦心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但倘若我们将汉字的学习与游戏相融合,这个过程也可以变得富有魅力而不再枯燥。在识字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每一组设定一个偏旁,让该组学生轮流说出一个带有该偏旁的汉字,若一名学生在三秒内无法说出汉字则淘汰,游戏结束时以哪组人数最多为获胜组,获胜组可以要求失败组表演一个节目,以此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3.进行阅读游戏化教学 阅读教学结合了拼音学习与汉字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步骤。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课文音频,然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最后随机挑选学生进行有感情全文朗读,读音有错者同学老师帮助纠正,读音正确且最能表达原文感情的学生将能获得带领全班朗读的机会。这种游戏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纠正拼音学习中的错误,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深刻体会课文情感,达到语感的训练。

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

1.紧扣教材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未免将游戏作为一种“工具”,只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而没有把游戏与教学目标融入在一起。这种做法便偏离了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所谓“游戏化教学”,是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渠道,目的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活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是仅仅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所以,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时候,应该紧扣教材,根据教材设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游戏,并及时把游戏中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实现教学目标的统一。

2.学生主体 永远不要忘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负责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技能。教师应该给学生交流思考的时间,而不是一味自己讲课。在设定游戏的时候,教师要考虑游戏的难易程度是否与学生的语文水平相适应,不应超出学生所能理解的知识范畴,要考虑游戏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进行游戏时,若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任务,教师不应一语道破,而应旁敲侧击,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直到学生最终找到答案。

第3篇

一、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

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这地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在“五步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仅要随着各个步骤的变换而改变,更重要的要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步就班,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形成一个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方式探索

语文学习方式的培养是达到掌握运用语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他们选材、解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有效的手段。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预习实际上是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对新的语言材料进行感知、分析、判断、思考、理解、记忆的过程。预习抓得好,学生就学得主动,课上就目标明确,充满自信,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课文、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提高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要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认真听课;其次要指导学生将自己预习时对教材的理解和老师所讲的进行比较,相同的加以巩固,不同的就要进行思考,提出质疑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要认真、及时地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巩固;另外要指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密切与同学合作,不怕出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记忆,把所学内容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加强记忆,要抓住新教材中心问题,对照课本和听课笔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其次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反复独立思考,多方查阅参考资料和请教老师与同学,使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达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目的;另外要指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朗读和背诵,以达到更牢固、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

4、指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独立作业前系统地复习有关教材,在比较充分地复习教材的基础上,读题、审题,找出联系,总结规律,进行思维内化,这样得出的答案才可能正确,写出的言语才可能流畅、规范;其次要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重视有声作业和阅读作业的完成,以加强语文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而整体提高语文水平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环节。”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初期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根据这个规律,应在学习的当天和第二天及时复习2次,三天后复习第3次,一周后复习第4次。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第5篇

一、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目的,培养创新的态度,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以学生喜爱的活动为突破口,主动突破教材的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找准创新的途径。

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以学科学习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以主动获取新知识信息,掌握认知的策略,实现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艺术教育的综合素质。

三、拓展美术文化范畴,培养创新的思维。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着手,在美术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教学,树立以发展能力和人格为中心的教学质量关,在学生发展创新的要求本能上,把美术的着眼点放在开发学生的主动性上。

四、课堂上要有效的运用创新教育,使学生动手、动脑有机结合,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和人格培养的转化,在教学中能够愉快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上能有自己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五、树立新型的师生观,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第6篇

论文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先行军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够把这种变化简单的归之为成长过程。它包括三层含义:

1. 变化的时间是相当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2. 变化的内容是记忆之中的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学习者行为的变化;

3. 变化的原因是学习者环境中的经验,而不是动机、疲倦、药物、生理条件或环境条件等原因。

由此可见,认知主义对学习的定义强调知识的变化。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育教学论文,学习的效果只能够间接的确定,即在学习者行为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学习结果与行为操作不是一回事,学习到什么不能单是指外部行为操作,应包括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心向、态度的变化。学习的结果是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认知方式的变化,即认知策略的变化,当然也会表现为相应的行为操作上的变化。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接受强化的过程和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或对反馈信息加以解释)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学操纵如何影响内部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如何导致新知识得获得及认知结构的改变;新学来的知识或新产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操作。由此可见,认知心理学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重视学的作用;既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但更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认知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建构基本环节,也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就是由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组成的。所谓同化,是指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对新知识进行改造,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充实、完善、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所谓顺应,当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就需要学生将此进行调整,一顺应新知识的产生,重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更新和扩展。教学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并提高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分为三个主要论点:加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和学习中心论。

1.加工过程论

认知心理学把人脑的功能与计算机的运算程序进行类比,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关于教学的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够影响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结果的间接因素,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好坏的直接因素。

2.认知结构论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重视认知过程,而且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奥苏倍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或逻辑结构,而不太重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当代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关于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能为我们改革教材和教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3.学生中心论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认知因素(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学习时的认知加工的深度和策略是决定学到什么的充分条件。总之教育教学论文,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到什么的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在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加以内部的认知规律为前提;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树立教学目标的新概念;应重视内在的认知动机的作用。

三、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调动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

2. 创设感知意境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教育教学论文,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3.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的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四.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 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教育教学论文,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2. 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可以认为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是为学习者在心理上培养一位“老师”。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学习可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这是因为:(1)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新层次的知识结构;(2)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和外显化,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3)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和合适的问题空间表征,而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

3 .注重教学媒体的认知作用

媒体的教学应用使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摘要的。

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英语 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产物。初中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英语的教学,是要求老师以新课程为指导,以全面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目标,采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来组织课堂上的教学,从而使英语课堂的教学能够不断地得到提升。在这样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情境教学法对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含义,想必大家应该都能明白,意思就是说,兴趣所向,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于自己兴趣所向的知识,自己也能充分的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

基于以上情况,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做游戏,利用初中学生爱玩好动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将玩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引入到初中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组织比赛、饰演小品等等环节,从而鼓动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不仅仅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像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如:

1.通过教学生英语歌曲,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

2.通过课堂上用英语编绕口令比赛或者是进行接龙游戏。

3.将英语课文的内容变成话剧,安排不同的角色让学生进行演出;

4.课前选择一些有趣的谜语让学生去猜,并且对猜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趣味性的教学,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大大地激发出来。

二、情境教学法在英语交际能力上的运用

老师在课堂中应当营造一定的语境,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

例如,老师可以创造一些简单的真实有趣的场景,让学生参与进去,通过模拟沟通交流的情境来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例如,我吃苹果时一边问学生:What am I doing?

这样学生会回答:You are eating an apple.

然后我再拿出另一个苹果,并且做出要吃它的样子,再问学生:What am I going to do?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会说:You are going to eat an apple. 转贴于

在这样的语境中再分别用basketball、pen来描述这种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时态结构的变化。然后拿出一些道具,让一些学生上台来表演be going to do,在这样的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地掌握了英语语句的使用。

像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如:

1.每次上课之前让学生上台进行发言,以自由演讲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

3.将上课的内容变成一种场景,然后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表演,从这样的对话中增强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班上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说的环节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三、情境教学法在学习英语词汇上的运用

在对学生进行词汇方面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模拟一定的场景,或者是拿出一些道具,使学生能够进行感知化的学习。例如,在学习clothes、bags、skirts等等单词时,可以拿到这些实物,然后再将这实物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能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还有,在学习一些表情方面的词汇时,老师可以做出这样的一些表情,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要学习的单词,例如happy、sad、angry、relaxed等等英文单词,都可以用表情展示出来。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下,老师应当有效地贯彻情境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一种感性的环境中学会更快更好地学习。总之,情境教学法是感官性、直观性、形象性和启发性的有力结合,这样的学习方法,将对初中英语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语教学论文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zy.juren.com/news/200904/80788.html。

第8篇

摘要: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幼儿园的游戏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建议,从游戏中体现出以学前教育理论为起点,探讨幼儿园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价值、幼儿园游戏的现状、引导策略和游戏过程的创新。目的是为学术界提供肯定的理论参考,为在一线工作的幼儿园教师提供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育;现状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于幼儿园游戏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重要方式,幼儿教育中需要这种游戏精神。因为幼儿天真灿烂,他们只想追求当下自由的生活,对于游戏有一种天生的目的性。游戏是儿童天真灿烂、追求自由天性以及潜在能力的代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措施,是挖掘智力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同时,推进儿童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个性品格的培养。儿童在游戏中不仅能发挥本身的创造能力,还能推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并且还能锻炼个人的意志力。所以,幼儿园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幼儿园游戏教育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改革幼儿园游戏教育的现状,坚持科学的教育信念,带动儿童的自主性,让儿童在幼儿园游戏中能有效激发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技能,从而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

一、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获得的价值

1.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过程

小孩在幼儿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游戏是自由独立的,是每时每刻都能进行的,比如在餐前的数字游戏;户外的身体接触游戏;口语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的内容、过程、空间、难度等都是可以随时改变的,非常适合幼儿生理活动的需求。

2.促进儿童认知的开展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与他人、物体、环境相互作用,借助语言的互动交流,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探索和实施,满足他们探索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他们获得社会经验的一种特殊方式。3.推进儿童社会性的开展在幼儿园游戏的情境中,儿童需要和伙伴互动交流、互相协作、一同选择、组织协调、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并且严格遵守游戏规则,要不断监督、评价自己以及同伴的游戏行为。游戏过程其实就是儿童自我意识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二、创新游戏内容

1.加强儿童的生活体验,创新游戏内容

儿童想象力是对于记忆表象所进行转化来的过程,而记忆的表象则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加强儿童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对游戏的创新和实践不断改革。比如,在“小熊造房子”游戏活动中,要多组织儿童去搭建各类建筑物,也可以让儿童自行去搜索和房子相关的图片资料,加深儿童的表象记忆,在熟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幼儿游戏活动,这样一定能起到有效的成果。

2.需要延长游戏教学链条

普通的游戏活动一般都只出现在校园内,幼儿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比较严重,在游戏中的知识性和技巧性收益较少,所以,需要在儿童游戏任务的驱动下,不断创新游戏内容、拓展游戏的纵向、横向空间,这样才能使幼儿园游戏更加有趣,更能提高游戏的效果。比如,可以为幼儿设计《我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游戏题目,让幼儿回家后收集家里的声音、照片和物品等资源,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展览,让幼儿在课堂上讲讲我和哥哥姐姐的故事,评比一下哪位小朋友收集的资料最全、故事讲得最好,过后可以对学生展开亲子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扩充了游戏的实践容量和空间,加强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能有效达到幼儿园游戏的活动目标。

三、对于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策略

1.幼儿园游戏的指导一定要注重观察

老师可以通过制订教学计划,有方向、目的和步骤地指导儿童开展幼儿园游戏,利用游戏教育的作用,明确指导的方向性。

2.游戏中发挥儿童的主动性

幼儿在游戏中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游戏伙伴,决定游戏活动材料的技巧和方法,即自己能够决定游戏玩法、和谁玩以及怎么玩。老师适当地给幼儿提供帮助和指导,不但能增进老师和儿童之间的感情以及扩展幼儿语言,还能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根据幼儿年龄段指导游戏

幼儿的年龄不同,使游戏的方式种类也有所不同,对于老师的指导态度也是有所区别的。老师在组织游戏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区别对待,不能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要针对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施教。总之,幼儿园游戏是一种愉快且有益的自由活动,不但能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又能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幼儿园游戏可以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学习契机,有趣的游戏活动能让小孩全身心投入,游戏是一种能表现和肯定幼儿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活动,有利于幼儿主体发展和培养的教育价值。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以幼儿主动性学习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所以,老师应当把幼儿园游戏当成基本教育活动,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都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人文、和谐、民主、自信”伴教师成长

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是我们践行社会性和谐发展与尊重平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我们为教师送上温馨的生日祝福,组织教师到文化古迹游览,开展团队拓展训练、节庆游艺会、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教师集体的凝聚力,营造出了以园为家的和谐园风。

园所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互为基础、互相促进。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我们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结合其业务专长,帮助他们设立职业成长规划,搭建能力拓展平台,使其深入挖掘自身潜力,获得可持续发展。

我们注重找亮点、树榜样、重改革、推创新,挖掘教师个人潜质,倡导教学特色。在专业引领上,我们遴选具备丰富理论基础与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开展专项教学,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水平提升。

在尊重平等教育思想引领下,融汇人文、和谐、民主、自信,我园教师队伍成长步伐迅速,相继涌现出全军优秀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近两年,教学优质课在总参组织的比赛中获奖,教育教学论文6篇获省级一等奖、4篇发表于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

“自尊、自信、自主、合作”伴幼儿成长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认知,是我们开展社会化教育的根本理念。让幼儿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是我们开展社会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立足社会性发展的目标,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化教育活动。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主动性、独立性等社会化品质,我们结合一日生活常规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渗透活动。在环境创设、游戏材料投放、生活常规图标的设计中,教师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提示性标语、小笑脸卡片、小星星卡片等,以积极的暗示性语言,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在生活常规培养中,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针对年龄特点,开展了中大班幼儿自助吃早点、自主喝水等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与自理能力;餐前标准规范的五步洗手法与餐后漱口、餐巾擦嘴等环节,使幼儿养成了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过程中,我们捕捉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素材,立足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教育原则,组织设计了“军人服务社”“新兵训练营”“军事基地”“香香美食城”“春晚双簧”“小小课堂”等游戏,使幼儿在与同伴互助、合作、分享的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我们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组织了爱护地球环保清洁、伙房帮厨择菜、超市购物、参观军营、军姿训练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和感知中发展自己的社会技能。

在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我们立足于园所规范管理的理念,指导家长与幼儿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建立了教师、家长、幼儿在园行为规范,强化了共同的集体意识与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还组织幼儿开展了身临其境的社会认知与体验活动,如参观动物园、科技馆、地质博物馆、气象局等,组织悼念英雄、学习雷锋、慰问老军人、消防安全演练等活动,引导幼儿养成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尊重、平等、互助、友爱”伴家长同行

尊重家长意愿,关注家长需求,互助合作共育,是我园社会化教育和尊重平等教育理念的多元化渗透与延伸。在家园共育过程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邀请家长民主参与幼儿园管理。我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伙委会、家长会的互通监督作用,每学期设立幼儿园建设与管理提案征集、幼儿食堂开放观摩、园长晨间接待等举措,充分给予家长监督与参与的权利,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2.重视家长的教育需求。我们有针对地组织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亲子教育活动、家长开放日与专题家教讲座,多途径为家长开设家园互通渠道,增进了家园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我们将一系列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干预性措施――表扬条、成功链、闪光星、倾诉角、交流簿等,有效地运用到了环境创设与幼儿园日常活动的组织实施中,营造了和谐、平等、互助、合作的师幼关系和家园关系。已经毕业的幼儿的家长非常认可我园的社会化教育,毕业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凸显了比较自信、敢于承担任务、组织协调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这些都彰显了我园在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也为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组织家长参与公益活动。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幼儿家长参与了“献爱心义捐”“慈善日捐款”等社会性公益活动,让社会化教育通过家园共育的桥梁,辐射到社会,在社会各界树立了我园社会化教育的品牌形象。

“尊重、支持、执着、善思”伴我前行

一所幼儿园的办园特色,体现了其保育、教学、社会交流和家园联系等工作的整体特征,也是促进幼儿园工作整体发展的推动力量。随着新鲜血液不断涌进我园教师队伍,年青教师队伍如何才能很好地传承、发扬我园的社会化教育特色,将幼儿园工作提升至更高的层次?作为园长,我的思考与愿景是――

1.保持特色的长期稳定性。不受市场因素的干扰,坚持办园特色的内涵深化,在原有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我园特色课程,形成集目标、内容、手段与方法为一体的完整的特色课程体系。

2.传承中有发展。以尊重教师个体发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支持教师学习需求、支持幼儿发展需要、不断更新与创新为行动指南,让社会化教育的内容与40项社会技能真正内化到教师心中,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及执教意识;不断深入挖掘每一个教育契机与教育细节,使社会化教育有机渗透到各个工作岗位与教育环节中,成为我园特有的精神文化支柱。

3.不断深化特色。依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下的五大领域,以教学活动为基点,以教科研活动为推手,注重社会化技能培养的有效渗透。在健康领域,以有序合理的生活管理环节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自信、自主、自立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教给幼儿阅读方法,从细节入手对幼儿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在科学领域,以社会技能为支撑,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好奇心,引导幼儿积极探究、善问,培养幼儿的规范操作意识与良好的课堂常规,将社会化技能培养渗透在各领域教学和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潜移默化地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