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18:31:00
导语:在返乡创业就业工作经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工作责任心
年我乡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指标任务是:
(一)扶持创业人数5人;
(二)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3000人;
(三)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0人;
(四)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数80人人(征缴金额16万元);
(五)城镇居民参保人数200人;
二、突出重点,做实各项工作
(一)大力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当好宣传员,深入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把劳动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和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联系起来,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劳动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扎实开展基础性工作,建立建全各类工作台帐及工作制度。认真做好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基础台账,台账数据及时更新,按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认真开展返乡农民工调查和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建立失业监控、返乡农民工报告制度。
(三)努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根据县局下达任务,结合我乡实际,我们将努力完成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尽最大努力多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一是引导返乡农民从事烤烟、生猪养殖等高效农业,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指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指导协调劳务输出和回乡创业工作。二是加大与本乡项目建设的衔接和协调,利用农村交通建设、水利建设、黄口堰水库移民后扶工程、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地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三是加强与乡内大型企业联系,如悦来温泉渡假山庄、玉泉机砖厂,鼓励他们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四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强与县、市就业服务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职业介绍及其它后续保障服务。
(四)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广泛宣传国家免费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与专门培训机构的联系,优化培训科目,提高培训质量。采取“菜单式”培训,真正让返乡农民工学到真正实用的职业技能。
(五)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督促、指导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含个体工商户)做好社会保险登记和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找准对象作重点做通思想工作,努力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任务。
一、活动主题
以农村劳动者和农村“零转移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搭建平台,促进就业”为主题的“2015年春风行动”专项活动,促进我县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二、组织领导
此项活动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领导。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园区社会事务局要按照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特色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三、活动时间
2014年2月初至3月底。
四、活动安排
(一)营造活动氛围。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营造全社会关心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的氛围,主要包括:一是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之际,通过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园区社会事务局)和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发放“春风卡”;二是通过广播电视电台、《日报》等新闻媒体宣传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典型;三是设立免费服务窗口。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专门窗口,提供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和劳动维权等服务,并公布放心职业介绍机构的名单、求职方式等内容;四是开展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传专项活动,结合农民工返乡时间,通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放《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同时,组织农民工问卷调查。
(二)开展就业帮扶。做好返乡农民工、外出农民工就业情况统计,完善各类台账;继续对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就业援助措施,并通过乡镇(园区)、村(社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进行“一助一”的对口帮扶,使农村“零转移农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接受至少一次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一次职业指导,两次就业岗位援助。
(三)组织送岗慰问。一是春节前后,各乡镇(园区)要及时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往返路线、方向、时间等情况,协助交通运输部门对返乡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派专车接送。二是开展“送岗到乡、迎人来城”的送岗慰问活动。组织用工单位采取多种形式,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送岗下乡,让农村劳动者不出家门就能得到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也可把乡镇(园区)、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请到城里来,让他们与用工单位面对面进行对接,掌握了解用工信息,组织引导当地农民工转移就业。
(四)举办专场招聘会。一是各乡镇(园区)应结合农民工返乡,加强用工市场考察开拓,广泛收集适合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信息,通过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和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公共信息栏,免费发放用工信息。二是县人社局适时举办“新春专场招聘会”、“开发区专场招聘会”、“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等专场招聘活动。各乡镇(园区)根据本辖区特点,举办各类招聘会;同时组织人员参加县人社局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三是根据市局统一安排强化“两皖”对接,在3月份组织企业赴皖北开展招聘活动。
(五)继续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一是春节期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入村入户,宣传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并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有针对性的推荐就业,鼓励返乡人员就地就近就业。二是农村劳务经纪人与缺工企业开展对接,带动本地农民到缺工企业务工,帮助其稳定就业。三是促进用工量大的企业与乡镇(村)建立劳务对接关系,实现企业用工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双赢。
(六)提供技能培训。各乡镇(园区)要抓住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转移就业政策、法规,对于农村劳动者有培训要求的,各级培训机构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创业培训,并帮助其按规定享受相应补贴政策。积极与各类职业院校联系,广泛收集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的各类培训项目,组织返乡农民工参加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截止3月底,县人社局应至少组织200人次的技能培训和30人次的农民工创业培训。
(七)整顿市场秩序。2015年3月,县人社部门会同县公安、工商、总工会等部门,对全县的营利性职业介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清理整顿。通过新闻媒体公布监督电话,根据举报查处和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打击假借职业介绍进行诈骗的各类犯罪行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园区)要高度重视“2015春风行动”活动的开展,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此项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作用,共同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就业和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认真实施。各乡镇(园区)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方案,结合本乡镇(园区)实际,围绕“组织网络化、服务全程化、输出基地化、培训层次化、劳务品牌化”组织实施农民工进城就业服务工作。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代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0-0079-0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2015〕47号)指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减轻经济下行压力,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一大批有文化、有志向、懂技术、懂管理,积累了资金、掌握了营销渠道的农民工返乡创业①,正在从过去外出打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现在回乡创业“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农民工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盛的群体之一。②关注外出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分析他们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用好用活国家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促进创业成功,在乡村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外出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
2014年7―8月,“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状况与消费行为研究”课题组在湖北省咸宁市、宜昌市等地就农民工生存现状、返乡创业意愿、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③调查样本显示,在外出农民工群体的家庭特征方面,新老两代农民工存在一定的代际差异。在家庭规模方面,新一代农民工家庭成员数量主要以3―4人为主,而老一代农民工家庭主要以5―6人为主。从婚姻状况来看,新一代农民工未婚的居多,而老一代农民工已婚的较多,新、老两代农民工离异的占比均较小。从性别比例来看,新、老两代农民工均主要以男性为主,女性数量相对较少。已婚家庭较多,但家庭规模正在变小。从教育程度来看,新一代农民工普遍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8.55%,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仅为29.26%。而老一代农民工初中学历的居多,占比为52.08%,其他学历层次的人数占比较小,表明农民工群体的学历层次正在逐步提高。从月均收入来看,新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2001―3000元、3001―4000元区间,相应占比分别为36.6%和31.1%。老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2001―3000元区间,占比为64.5%,3000元以上者仅占26.3%。可见,农民工收入水平总体偏低,新一代农民工的月均收入相对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从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特征来看,老一代农民工年龄大多在55岁以上,受文化程度、精神体力等方面的制约,就业岗位大多条件差、收入低,被裁员时首当其冲,思乡情绪也较重。新一代农民工就业机会较多、待遇较好,对城市生活更适应、更向往。
二、农民工群体返乡创业意愿分析
1.女性返乡创业意愿高于男性
新一代农民工中,女性返乡创业的意愿显著高于男性。一方面,因为解决农村女性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NGO)比较重视妇女问题,许多项目就是为了解决女性贫困问题而设立的。这些都说明,解决女性贫困有先天的制度优势,而其中扶持妇女创业又是解决女性贫困的有效途径。因而,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政策上的优势要显著高于男性,其返乡创业的意愿也更加明显。
2.老年人返乡创业意愿高于年轻人
城市生存压力迫使老一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更加强烈。老一代农民工由于教育水平偏低、体力下降、精力不足等原因,他们在城市获得高收入岗位的机会相对较小,而返乡创业从事自己技能熟练的工作,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更大。因而老一代农民工更偏向返乡创业。
3.未婚或离异者返乡创业意愿高于已婚者
婚姻状况是返乡创业机会成本的重要内容。对于已婚的农民工而言,他们在创业时必须考虑失败风险对家庭的损失和影响。一旦创业失败,对于整个家庭将会是沉重的打击,因而,已婚农民工创业的机会成本较高。而未婚及离异状态的农民工创业风险扩散面相对较小,创业机会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处于未婚及离异状态的农民工创业意愿显著高于已婚的农民工。
4.低学历者返乡创业意愿高于高学历者
教育水平也是农民工返乡创业机会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教育投入产出的比值相对较为稳定,高学历人群的收入普遍要高于低学历人群。对农民工而言,高学历人群在城镇找到一份合适的、收入较高的工作相对容易,同时,留在城市还有机会享受与城镇人群相等的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高学历人群返乡创业,将会失去城镇工作和相应的收入,而返乡所在地的社保又往往不可预知,使得创业机会成本较高、风险较大,显著降低了他们返乡创业的意愿。学历低的农民工,尤其是老一代农民工,相对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又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使得他们难以继续留在城市生活。因此,低学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要高于高学历农民工。
5.高收入者返乡创业意愿高于低收入者
农民工月均收入越高,返乡创业的意愿越强烈。从资金实力来看,越是收入高的农民工,积累的资金量越多;同时,越能够从返乡地金融机构、亲朋处获得创业资金支持,创业能力越强。从人脉关系来看,越是收入高的农民工,越能够在城市打工过程中积累人脉。从对市场的敏锐度来看,高收入人群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使得他们知道农村与城市资源错配的关键点在哪里,能较好掌握创业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大大降低了返乡创业的风险。因此,高收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要显著高于低收入农民工。
三、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难
1.缺乏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
缺乏资金是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首要困难。一方面是个人收入不足,难以支付创业所需费用。农民工返乡时虽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对于创办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言,这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是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企业办起来了,却因缺少流动资金而运转困难。当前,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支持,主要以财政提供贷款利息补贴和创业专项补贴为主,但是实践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补贴的金额总量少,贷款的期限较短,难以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的需要。尤其是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项目,更需要长期贷款。二是享受补贴有附加条件。如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的资金和人员规模,甚至硬性要求雇多少返乡农民工等,基本上只有当地政府扶持的少数典型企业才能获得补贴。三是经办人寻租机会多。现有的创业补贴、免息贷款审核及发放机制不健全,为部分经办人寻租提供了机会。农民工回乡创业者要得到贷款和补贴,往往要么额外增加成本,要么与经办人有特殊关系。
2.缺乏适合的金融信贷产品
金融信贷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农民工返乡创业涉及面广,资金需求多,无论是购买原材料、半成品或者其他的流动性支付,还是购买设备、修建厂房等中长期资金,甚至产品营销的各种费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需求。但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办的多属小微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有效抵押物不足,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从防范风险角度考虑,往往设置较高的信贷门槛,农民工的创业融资需求较难满足。具体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农民住房无产权证,土地不能作为抵押。而除了土地、住宅外,农民基本没有其他财产可以抵押。二是尚未建立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管理机制。一笔贷款经过金融机构调查评估、分析论证、上报审核等环节,往往需要数月之久,难以适应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时效需求,导致农民工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如期实施创业计划或扩大创业规模。三是农村保险机制缺失。金融机构对农民工创业风险把握不准,担心他们创业失败后再长期外出务工,给收贷收息增加难度,对发放贷款态度谨慎。
3.缺少创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从调查数据来看,68%的农民工学历层次为高中及以下,几乎都没有受过创业技能或技术培训,对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各地虽然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但普遍存在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方法缺少创新、培训时间较短,以及缺少后续跟踪服务等问题,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质量有待提高。
4.缺少创业项目支持
“创业干什么”是经常困扰返乡农民工的一道难题。农村空间很大,但真正赚钱很难。不少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愿望,但难以找到合适的项目。一是存在盲目办企业现象。受自身知识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制约,对市场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同时缺乏政府积极有效的产业引导和项目指导,农民工创业时难免做出不切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决策判断,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投资现象。二是模仿重复别人的创业模式。看到别人在某方面创业赚钱后,自己也盲目跟进,但由于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一旦销路出现困难,发展资金再难以解决,便会导致创业失败。三是局限于传统种养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很多农民工认为最稳妥的创业就是从曾经最熟悉的田间地头开始,但这些项目多属微利项目,规模不大、产品单一、受市场影响大,不利于农民工尽快致富增收。另外,这些项目技术含量低,也较难享受国家政策扶持。
5.缺乏配套的行政服务
农民工回乡创业,涉及工商、税务、银行、劳动、农业等多个部门,尽管各部门开展了一些扶持工作,但配套服务相对滞后,规章制度尚未成熟,没有形成合力。一是配套政策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缺乏吸引力,或者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回乡创业农民工所了解。二是办事创业的商事环境不尽如人意。办证、贷款可能遇上人情掣肘,一些优惠政策不积极争取、不付出成本就很难得到。有的要辗转多个部门,每道手续又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成本。三是基层乡镇人员工作不适应问题。乡镇工作人员以前多是出去招商,现在要为见多识广的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自身的视野和认识存在“短板”,缺乏主动与返乡创业者对话和服务的能力。
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1.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降低创业资金成本
财政扶持是农民工返乡创业最直接的手段。一要增加财政专项补贴资金总量。财政专项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招收符合社保补贴人员创业项目的社保补贴,突出对回收期长的项目补贴,并对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多的创业项目给予奖励性补贴。二要安排财政资金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运用杠杆手段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不足问题。三要落实返乡创业定向减税和普遍降费措施。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免征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者从事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给予奖补。同时,建立包含事前审核、事中审计、事后反馈三位一体的扶持机制,防止寻租行为,切实降低返乡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四要运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机制,向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公益,帮助他们解决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成本
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难问题,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一要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的实际,推出多样化的质押、抵押融资服务。设计信贷额度大、回收期长的农民工创业项目专项信贷产品,尤其是推广农村承包地、水面、林权经营权等抵押贷款。二要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实行信用证制度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建立信用档案、评级和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参与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发展过程,主动提供贷款审批、代管企业会计、免费市场信息等优质高效的创业服务。三要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一方面设立项目驻点专员来提高金融服务的区域空间,另一方面设立项目专项管理团队来缩短金融服务的时间,有效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3.搭建农民工返乡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互联网+”时代,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能够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效率。一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行动。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能够实现创业项目投融资、项目展示、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一体化的互联网云平台,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信息的便捷化、可视化。二要做好信息化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工作。重点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积极主动地投送相关创业信息,促进农民工在信息资源获取上的简约化、便利化。三要加大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交通物流设施、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方面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支撑,促进农产品销售、商贸流通等各类服务业发展。
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技术支持
技术是农民工返乡创业中较为缺乏的资源,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要落实创业培训专项行动计划。通过案例、实习、参观、座谈等多种方式,突出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技能、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将创业项目招收的新员工纳入“阳光工程”培训范围,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二要鼓励农民工技术创新。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科技创新基金,激发农民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三要建立专家服务团队。帮助创业农民工与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为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实现专业技术服务和农民工创业的有序对接。
5.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务
良好的行政服务是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重要保障。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林)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跨地域、跨所有制和跨行业经营。二要精简农民工创业程序。突出对创业项目的准入领域、准入条件及经营场所等体制机制的创新,简化创业登记手续,推进“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节约创业者的时间和成本。三要整合农村创业资源。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为创业农民工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降低其寻找项目的机会成本。四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社保、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范畴,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弱势化”问题。五要建立农民工创业风险保险机制。这可以使他们在遭受意外灾害时,能得到保险救助,不至于因为创业项目失败而使其生活陷入困境,切实降低创业风险。通过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让返乡创业农民工切实得到实惠。
按照团中央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团省委关于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农村青年等群体,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现结合我市青年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团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推进创业促进就业,通过完善工作体系,扩大青年创业基金规模,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加强青年见习基地建设,强化青年创业培训工作,开展特色活动等,全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为“落实年”活动和丹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2009年全团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县(市)区、高校一体化全覆盖”的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实现青年创业基金规模300万元,创业导师队伍达到50人,建设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55家,提供实习岗位550个,成立各级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机构10家,完成实名制就业创业培训2100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5000人,培养青年创业带头人200名,带动就业1200人,力争使就业创业工作覆盖和影响青年。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1.完善理事会议制度。建立丹东市青年创业促进会,聘请创业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负责就业创业工作的干部担任促进会的理事,聘请有就业创业工作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或学者作理事会顾问,力求建成人员层次较高,行业涉及较广,工作开展扎实的青年创业服务组织。理事会将定期召开会议,青年就业创业动态信息,商讨有关问题及对策。各县(市)、区团委和高校团委要做好创业导师和理事的推荐工作。
2.加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站建设。在成立丹东市青年就业创业办公室的基础上,加强县(市)、区和高校团组织的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站建设,各团委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本地工作特点成立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机构,或企业家导师俱乐部、创业青年俱乐部、高校KAB创业俱乐部等组织,建立“县(市)区、高校一体化全覆盖”的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二)扩大基金规模
1.创建丹东市青年创业基金会。依托丹东青年就业创业促进会建立基金会,向社会筹募不少于300万元的创业基金,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培训和活动,组织符合基金会规定的募捐活动,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理论研究,奖励青年创业带头人、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发展相关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同时完善基金管理办法,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2.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以小额贷款为载体,以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动力,着力解决城市、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搭建青年创业的贷款平台,完善青年创业服务体系,帮助应届、往届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创业。各级团委要广泛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联系,加强合作,扩大贷款受益面、覆盖面,解决创业青年,特别是初次创业青年融资难问题。
(三)壮大创业导师队伍
有针对性地培养三类导师队伍,即企业家导师队伍、高校导师队伍和县(市)、区导师队伍,为有不同需求的创业青年群体提供实践经验辅导和创业素质培训。各级团委要广泛整合资源,从青联和青年企业家中选拔优秀青年创业导师,同时联合有关部门进行社会招募;高校导师队伍由各高校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站推荐,对在校大学生开展KAB、SYB创业教育培训。组织创业导师深入到高校、社区和农村青年中,围绕青年就业创业开展“青年创业论坛”、“创业大讲堂巡讲”等特色活动,为青年传授创业知识和经验之道,在全社会营造促进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
团市委、各县(市)区和高校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千企万岗岗前实习行动”,在全市建立55家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550个实习岗位。依托各类企业,以市场机制为准则,以岗位需求为前提,面向在校大学生、下岗失业青年和农村青年,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网络资源信息库,鼓励企业提供适宜的实习岗位,为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条件,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
(五)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工作
各县(市)、区团委、高校团委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依托本地职业培训学校,普惠制培训基地和高校就业培训机构,联合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培训,承担好实名制就业培训2000人的任务。同时,打造创业培训品牌,推广KAB、SYB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各高校要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素质拓展,建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手册》、素质拓展档案。各级团委也可结合实际,自主开发和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模式,采用集中授课、创业讲堂、见习基地实训、岗位练兵等方式,结合不同对象需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六)运用相关政策服务青年
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创业服务机构要积极研究就业创业有关优惠政策,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和网上信息。继续联合相关金融机构,探索突破贷款担保障碍,积极为青年创业和二次创业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导师辅导、创业资金、创业基地、创业培训等服务,全面培养青年创业带头人,带动广大青年就业。
四、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各级团委必须要高度认识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真研究关于青年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加强与劳动就业部门、人事、财政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以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为第一要务,明确共青团工作职责,全力推进全市的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级团委联合地方媒体广泛宣传,提高青年对就业创业的认知度;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培育亮点;通过对工作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和推广,打造品牌;通过与媒体合作开辟专栏,进一步营造青年创业良好社会氛围。开通信息服务热线,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信息资源等服务。
各级团委要把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并上报团市委;对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创业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人物要做好推荐和备案,并上报到团市委工农部。联系电话:2131213;传真:2164096;E-mail:。
附:2009年丹东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指标分解表
2009年丹东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指标分解表
项目
单位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导师队伍(名)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家)见习岗位(个)实名制就业培(名)农村青年培训(名)青年创业带头(名)带动就业人数(名)
东 港15880300100040240
凤 城15880300100040240
宽 甸15880300100040240
振安区1244020050020120
振兴区1244020050020120
元宝区1244010050020120
合作区1244010050020120
辽东学院13550200
辽宁地质
学 院12550200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流动受阻 对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城镇非农产业较高收入的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一点早为经济学家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等所证明。我国的情况可能更为特殊,一方面因为农村人口众多,宜耕土地相对有限,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作为三大差别之一的城乡差别虽然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已经存在,但是受当时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超强约束,农村劳动力只得被动地低效率配置在土地上。随着体制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加速演进,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导致有限的耕地排挤出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尽管传统户籍制度依然是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天然屏障,但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中国人所特有的隐忍和变通特质不断地涌人城镇寻找就业机会。面对数以亿计的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各级政府出于发展本地经济和维持社会稳定的目的,主动或者被动地对相关政策作了适应性调整,政策上的松动无疑强化了农民工的流动意愿。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不断壮大的。
2009年初,为了调查全国农民工人数、地区分布、行业选择及外出返乡情况,国家统计局利用农民工返乡过节的时机,在全国31个省、857个县、7100个村和68000个农村住户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在本乡镇以外“异地”就业的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在本乡镇以内“本地”就业的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在外出务工的14041万农民工中,从农民工输出地考察,来自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数量比例分别为37.6%、32.7%和29.7%;从农民工输入地考察,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吸纳外出农民工所占比重分别为71%、13.2%和15.4%。显然,迄今为止东部地区仍然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核心区域。
另一方面,在选择“本地”就业的8510万农民工中,东部、中部和西部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2.1%、22.8%和15.1%,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就业容量大,所以绝大部分农民工倾向于选择就近就业。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不仅就业机会少,而且非农就业收入也不高,所以两地农民工则更青睐收入较高的“异地”就业。
然而,自2007年底始,这种城乡间持续了20余年的劳动力流动现象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受到国际和国内环境的综合影响,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农民工返乡或回流。虽然人们对这个数量的估计值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该数量值得关注。事实上,以上专项调查中也反映出一定的情况。从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看,从外出农民工从业比例最高的两个行业即制造业和建筑业返回的农民工人数占返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6.1%和28.2%,两项合计高达64.3%。同时,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返乡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例分别为46.2%和73.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所调查的返乡农民工中,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返乡的比例分别为62.4%、16.1%和21.3%。其中,从珠三角返乡的农民工占24.6%,从长江三角洲返回的农民工占17.2%,两地所占比重合计超过44%。从返乡的时间上看,与往年集中在年底(腊月份居多)不同,这次农民工返乡的时间比较分散,从9月份一直延续到年底。较之于往年,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农民工返乡,除了回家过年这个传统的理由之外,另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国际金融危机所导致众多外向型加工企业因生存危机加剧而不得不裁员、减产、歇业乃至倒闭。我国的外向型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所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直接,从以上数据中也可以窥见其基本态势。
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和自身人力资本不足等原因的存在,返乡农民工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普遍不甚乐观。人数如此之众的劳动力群体倘若不能妥善安置就业,可能会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可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因此,深入探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本质上看,我国农民工大规模返乡或回流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不足等多重因素交互叠加的必然结果。只不过这场始料不及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了作为承接我国大部分农民工就业主体――东部外向型企业的生存环境,其结果导致企业就业容量萎缩,便突显出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二、对策与建议
全球性经济的持续低迷、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阵痛以及以上所存在诸多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流动。数以亿计的劳动力流动受阻不仅导致该群体的收入减少和福利损失,而且对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尤其在我国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互作用,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激化升级,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行动积极疏导流通渠道,尽早排除各种梗阻因素,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一)推进以完善县城功能为主体的城镇化,降低流动转移成本
不可否认,我国少数东部发达省市由于原有经济基础较好,并借助优惠政策和优势区位之便,经济率先起步,城市的聚集功能和扩散效应得到较好发挥,城镇体系较完备,城乡融合度较高。依托发达的城镇体系,这些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相对自由地结合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经济状况和职业期望等要素对应选择到大中城市或小城镇就业。遗憾的是,这种多元化就业转移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性,因为除了少数东部发达省市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县城以下的城镇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资料、生活必需品交易集市的简单功能层面,非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不足20%。功能单一、人气不旺从根本上制约了这类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大中城市不仅功能不全,而且深受“城市病”困扰,城市之间呈现出强烈的封闭性发展态势,因此,更不能奢望依靠大中城市来吸纳人数众多农民工群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笔者认为对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县城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城镇形态。
笔者之所以主张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应重点发展县城,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以县城为重点推进城镇化符合我国大部分农村的主客观条件。进入
县城生活居住,农民既离土又离乡,但又不至于迁移太远,不仅节省了交通成本,而且在进城初期仍可以采取兼业化方式保留承包土地,从而弱化了农民离开土地的风险,节省了农民市民化的成本,又实现了农民世代期盼的“城市梦”,可谓物质和精神上的“双丰收”。其次,从农民的心理上探究,虽然许多农民梦中的城市的确如学者们所称道的大中城市,但他们在现实中则更青睐于“看得见与摸得着”的县城。因为进入县城工作、生活,虽然在从表面上看离开了农村社区,但其既有的人际关系,即亲戚、朋友、同乡、同学等社会资本仍便利地发挥着作用,心理上的寄托和归宿触手可得,使其不至于失落、空虚乃至茫然。同时,共同的语言和乡土人情等本土化的社会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协调成本,促进了二者间的沟通与理解。可见,向地域上相对临近、功能上相对完善、成长空间相对较大、文化共享性较强的县城转移,将最大限度地内化或降低社会成本。再者,我国现有县城2862座,它们是县域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历史较为悠久,经济积淀较雄厚,基础设施较完备。同时,大中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为县城相对廉价地承接适合自身资源禀赋的主导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最后,农民自身的知识技能素质与县城所提供的生活服务和传统的生产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本特征相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农民工就业与县城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把握产业升级的次序,适度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然依托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这一过程又往往会导致劳动力的节约使用,从而数倍地放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扩大城镇就业之间的矛盾。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所谓“高增长、低就业"iE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外化形式。因此,若要缓解经济增长与扩大城镇就业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城镇就业增长,就必须在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注意适度选择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具体来说,应注意两种类型的劳动密集型技术的使用:一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技术,二是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技术。
使用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技术的部门一般投资规模小,创造就业机会多,而且相关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的难度和成本低,从而有利于扩大农民工中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的劳动力就业。使用高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技术的部门,如一些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或者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改造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其产品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也高,从而有利于扩大农民工中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就业。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上述两种劳动密集型技术在我国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政府相关部门能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将会有力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经济增长快,就业创造少”尴尬局面。
(三)依托农业产业化,拓展农业内部就业容量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来,随着农村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我国农村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低质农产品的供给过量与优质农产品的供给不足并存,导致大量低质农产品过剩,而优质农产品又供不应求;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与产生的区域性结构雷同产生矛盾,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低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产生矛盾。所有这些矛盾,不仅造成我国农业增长疲软,农民增收乏力,而且影响到农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排斥。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疲软和农民增收乏力的困境是一种重度冲击,因而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迫在眉睫。通过推动农业不断向广度拓展和深度延伸,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使其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农业的天然弱质性和城镇化过程中大量耕地被占用的客观事实,都决定了农业内部不可能容纳太多的劳动力,而且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其就业容量会进一步萎缩,因此企图依靠传统农业来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受自身人力资本劣势和城镇就业相对高昂的转移成本制约,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可以考虑通过延展农业产业链条来解决。通过完善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而且也可以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知识技能培训,延展就业张力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动加快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加速,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排斥非熟练劳动力就业,特别是那些没有经过特殊技术训练的、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劳动力群体最为不利。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意味着有些行业必然会衰落或被淘汰,这些行业的劳动力只得另谋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需要,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上将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在上述情况下,结构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减少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适应性问题。就我国而言,解决该难题的出路就在于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使劳动者尽快完成自身知识技能结构的调整以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步伐,同时降低政策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早日构建一个官民共办、大众参与、优势互补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师资力量和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2)以市场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人才培养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社会需求之间保持相对平衡。(3)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加强对该群体的职业培训,使受训者的劳动技能适应市场需求。考虑到该群体人数众多、收入不高和生活压力大的特点,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构建面向该群体的免费的在职培训项目,提高其劳动技能、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增强其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4)完善督导机制,强化对教育培训质量的监督。发挥政府监督和市场监督的双重作用,对相关教育培训进行全天候、立体式的监督。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和政府核实结果,及时清除一些劣质教育培训机构,引导社会资源向优质教育培训机构适度集中,从根本上保证培训效果,提高受训者的就业成功率。
(五)完善农村各项政策,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随着大批农民工返乡,各地政府的就业安置压力骤然增加,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诱发社会矛盾,因此,许多人把该群体的就业看成头疼和棘手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辨正地看待这个问题。其实,从某种程度上
讲,返乡农民工非但不是负担,而应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财富,他(她)们多年打工所积累的资金、在工作所学会的技能、在城镇生活工作中所增长的见识、在交往中所结识的朋友等等也为其在返乡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只要当地政府及时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其创业空间是相当广阔的。
就目前而言,政府要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人。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返乡农民工就业援助,免费开展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吸纳农民工就业企业给予就业补贴等。二是大力挖掘就业岗位。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高效农业,为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创业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三是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土地划拨、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四是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以创业带动就业。地方政府可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政策上适当予以倾斜,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实施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中资金、项目、场地、流通和技术等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国家已经出台的一些扶持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农行“惠农卡”、信用社支农贷款等等,要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真正让农民受益。
(六)打破地区和部门壁垒,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流动受阻,其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全国地区开放、城乡统一、公平透明的劳动力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各地政府往往出于本位利益之考虑,更多地热衷于解决辖区内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时甚至通过制定某些明显带有歧视性的地方性法规限制外地劳动力进入某些行业,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构建全国开放、统一、竞争、公平、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迫在眉睫。
首先,转变观念,强化竞争意识。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加大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监督用工制度的落实、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不是对本地劳动力就业进行过度保护。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才能使各类求职人员切身感知到自身的不足,才能自觉地注重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含量。从全国范围来看,更有利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最优化配置。其次,倡导公平,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各种不公平的现象中,最为人们所诟病的就是竞争起点的不公平,在劳动力市场上具体表现本地人与外地人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显然,这是与和谐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呼声相左,应该尽早纠正。当务之急是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逐步形成以劳动力素质为就业主要标准的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最后,嫁接高科技手段,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效率。现代IT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构建全国地区间、城乡间开放、统一、共享的就业信息网络提供了技术支撑。
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适当加大资金投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搭建起劳动力供求双方共享的就业信息交换平台。该平台不仅有利于就业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而且通过官方提供廉价甚至是免费的就业信息并及时更新,既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取就业信息的成本,还有利于规范鱼龙混杂的劳动力中介市场,从而大大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
(七)完善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解决后顾之忧
尽管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实践中暴露出某些弊端,但综合权衡各种因素,该制度至今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制度安排,不宜采取过激的所谓土地私有化,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采取某些灵活变通的方式逐步完善该项制度的某些不足。
首先,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在不变更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鼓励进城农民自愿出让土地,或者成立类似土地银行性质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在确保土地出让方和承租方双方利益的条件下,引导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之路。其次,通过建立农村不动产交易市场,使得进城农民在原农村社区的不动产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从而尽量减少其兼业化行为。最后,进城农民在农村集体的公共福利可以折现成一定的资金,或者换算成代金券以抵消其在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所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的开支。
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同时,应配套改革社会保障、教育等制度安排,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综合成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扩大覆盖面,将长期体外循环的农民工群体逐步纳入到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并妥善处理地区间社会保障的衔接问题。教育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在落实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逐步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纳入到城镇的正规教育体系,取消借读费、择校费等不合理收费,为其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参考文献:
①蔡:《坚持在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求是》2009年第5期。
主持人:《报》记者杨祖荣
嘉宾:
蔡: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莫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形势篇
用人需求有较大的下降
主持人: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时,用了“十分严峻”一语。您是如何看待的?
莫荣:进入2008年10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开始趋紧,表现为企业现有的岗位流失、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这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为,2008年前三个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47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490万人,求人倍率为0.97,是近几年的最低点,第一次表现为供大于求。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2008年前三季度劳动力市场中的用人需求比2007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
蔡: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以后,就业局面就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就业增长减速、失业率有所提高。我个人估计是,如果按照出口状况和经济景气与就业的一般关系来推算,不完全包括农民工的城镇调查失业率,2008年有可能比常态提高1个百分点。
此外,在1.4亿外出就业农民工中,如果有10%-15%的人提前返乡,总人数就可以高达1500万到2000万。严格按照定义的话,这些人并不能直接算做失业人口,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家乡还有土地,而且在春节之前他们也许暂时没有就业意愿。
不过,上述情况只是可能的情形。如果我们正确应对,情况并不那么悲观。分析过去不同时期的GDP增长速度和就业的关系,我们发现1991―1996年平均GDP增长率是11.9%,1997―2003年是8%,这是相对困难时期,2003年之后这几年又超过10%。但是这三个时期就业的增长是同样的,增速都很快,差别在于:凡是GDP增长率下降的时候,非正规就业,也就是说灵活就业就加速增长;而正规就业有所减少,特别是在1997年以后一段时间正规就业增长是负数,但是通过灵活多样的就业渠道,这个损失是可以补回来的。
李培林:关于当前就业形势的第一个判断是,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局面非常突出,是自1997―2001年因国企改革出现大规模下岗现象之后,失业情况比较严重的一年。
第二个判断是,当前的就业难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点,主要是因为经济周期波动引起的。所以,如果经济周期不发生明显变化,就业形势也很难出现明显好转。而这个经济下滑的周期是经历半年、一年、两年还是更长,现在还很难判断,恐怕至少是一至两年。
第三个判断是,失业人员相对不稳定。过去,农民工大多是务农出身,家里有承包地,农民工在城里失业了回去还有生活退路,使我国解决农民工失业问题有了很大弹性。但现在情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新一代的农民工很多都没有农耕的经验,他们也不再甘心长期在农村生活。去年11月份提前返乡的农民工相当一部分滞留在当地的小城镇、小城市,这个问题估计在春节以后会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如何稳定返乡农民工的生活,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分 析 篇
今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主持人:国际金融危机难言见底,展望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
莫荣:虽然2008年我国城镇就业未受明显冲击,但2009年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最重要的一点是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回落,尤其是出口贸易大幅下降,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一般讲,外贸出口每波动一个百分点,将影响18万―20万人的就业。尽管国务院了4万亿元的经济投资计划,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央行预计2009年的经济增长为8%―9%,肯定是低于2008年的,这必然会影响就业岗位的增加。
对就业的影响有几个效应:一是减员的效应,现在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二是结构的效应,部分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从而产生结构性失业;三是就业挤压效应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效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本来就非常紧张,如果在局部地区、行业就业形势进一步紧张后,可能会导致整体就业形势更加紧张,这种紧张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心理预期变化,从而减少消费,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李培林:应当说,当前的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和大学生身上。
从目前各地报道的农民工提前返乡人数来看,农民工较大规模返乡出现在2008年10月份,到12月上旬,四川、安徽、河南、湖南等农民工输出大省的农民工返乡比例,已普遍达到总数的10%以上。
关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越来越小。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接近560万人,按我们现在各大学公布的平均就业率70%计算,待业的大学生约有160万。但实际上待业大学生可能要高于这个数,因为有些高校70%的就业率有些水分。根据2008年2―3月对44.5万名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况调查,毕业时就已经落实工作的占55.8%,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实际就业率为87.5%。
大学生的待业不应称为失业,因为大学生不是完全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符合大学生收入预期和工作条件预期的工作。从当前的就业形势看,大学生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近两年大学生的就业收入预期已经在不断降低,但用人单位还普遍认为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
对 策 篇
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主持人:对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局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0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您认为政府该如何解决就业难?
蔡:中央提出保增长,实际上最主要的是恢复就业措施。关键在于,要明确保增长的目的就是保就业。在过去的实践中,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并非完全同步。那些对GDP贡献大的产业,就业吸纳的作用可能小。如果政府的投资方向和银行贷款偏向于资本密集型的大项目、大企业,对就业的吸纳力就很有限;而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得不到更多需要的资金和政策,但恰恰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因此,政府应该在理念上、政绩考核措施上,明确保增长就是保就业。
李培林:针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已经果断而快速地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我在这里也简单地谈几点意见。
一是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举。要把积极促进就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首要目标,把带动就业作为投资的主要目标,实行就业优先的经济振兴计划。
二是大力促进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形式比较灵活,就业增长的弹性大,实际上我国全部城镇就业人员中,差不多有一半是在非正规部门就业,要积极放开非正规工作领域的创业和就业,这是一个见效快、成本低、容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办法。
三是实行更大规模的失业农民工培训计划。目前,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已经拨出专款,用于农民工的培训。但目前财政收入的增长率也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局面,有的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在此情况下,可以考虑从农民工流入省的失业保险金结余中划出一部分钱,用于农民工流出省的失业农民工培训计划。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迟早会到来,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工,是我国真正的比较优势所在。实行更大规模的失业农民工培训计划,不仅是为了稳定当前局势,也是为未来做准备。
四是实行大学生社区志愿工作活动。我国目前有60多万个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社区,8万多个以居委会为单位的城镇社区,社区建设需要社区工作的专业化,需要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人从事。志愿者工作虽然收入低,但却是具有社会声望和需要奉献精神的工作,是生活履历中的亮点。如果能够动员暂时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工作,同时给予他们恰当的生活待遇,也是利己利民利国的。当然,要有相关的配套措施,比如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录用人员时,要对从事两年以上志愿工作的大学生优先录取,在干部选拔中,要注意从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志愿工作者中选拔,等等。
主持人:解决就业难,除了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努力外,作为劳动者个人又该做些什么呢?
蔡:首先,劳动者个人不要丧失信心,而要积极寻找就业岗位,必要时可以接受待遇偏低的临时工作,尽可能早地回到劳动力市场上。正如前面讲的,就业困难的时候,灵活就业渠道仍然是存在的,劳动者要乐于去发现并接受这样的就业岗位,蓄势待发。
关键词:招工难 就业难 农民工 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高速进步的同时也饱受招工难的困扰,而且用工难的现象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情况。过去农民工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东部以及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但是现在东部及经济发达地区也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但是与企业招工难相对应的问题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出现。这种奇怪格局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存在,我们又应当如何去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农民工务工、就业和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片面提高用人标准,用人观念落后
部分企业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片面的抬高用人标准,甚至出现就业歧视的现象。有些大企业在对外招聘时,对农民工的健康情况、外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提出的问题与工作岗位并无关系,甚至认为,农民工综合素质差,这样的落后观念,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将一些原本工作经验丰富农民工挡在了就业大门外,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2、部分民营企业运行机制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
中国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混乱,不给于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当出现劳动争议或纠纷时,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证;有些企业片面追求低成本,无故压低用人成本,企业待遇差及社会保险覆盖率普遍偏低,使得农民工工作满意度下降,从而加大企业招工的难度,并使得更多的人等待就业。
3、农民工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也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操作技能差,没有工作经验,法律意识淡薄,对工资待遇存在不切实际的要求,阻碍了农民工的就业。通过调查分析,在中国70%以上的农民工没看过《劳动合同法》,在自己权利受到伤害时,有很多农民工在企业的哄、骗、吓等手段下,得不到合法权益保护。
三、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对策
1、处理好企业用工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矛盾
解决好企业用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最为有利的对策之一就是政府要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合理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农民工就业之间的关系,在农民工劳动力富余的地区可以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吸收农民工就业;针对企业用工难的问题,鼓励其调整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克服不考虑当地劳动力供求的实际,盲目求大求快的功利性做法。政府在制定扩大经济建设规模、开展招商引资计划时,充分兼顾到与劳动力需求的匹配,搞好经济发展规模与劳动力供求的平衡。
2、开展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就业培训
企业用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最主要原因就是结构性失业,加上农民工操作技能较差,年龄较高,用工时间无法得到保证等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农民工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为农民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实际操作技能,为农民工合理的就业岗位,解决企业自身的用工难问题;政府可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既能保持劳动者技能稳定性,又能提高就业质量。除了专业的技能培训外,更应注重加强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教育。
3、全面提升自身素质,选择合适的就业途径
在政府和企业给予农民工提供就业便利性的同时,农民工自身也要与时俱进的提高自身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在外出务工时,选择好就业的城市,尽可能多的抓住就业信息,避免出现长时间找工作及待业现象的出现;如果自己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可以通过培训平台提升自身的技能,然后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还可以与当地就业和创业的农民工朋友多沟通,留意当地的就业机会。希望农民工朋友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和创业的途径。
四、结束语
“就业难”与“招工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责备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差,也不能完全将责任推给企业的用人观。农民工“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并存,真实地反映了宏观经济中的分配不公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泡沫严重等诸多严峻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国家应该尽快颁布合理的政策调整企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矛盾,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合理用人,农民工提升自身素质,选择合理的就业渠道,三者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珂,高晓巍.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09(01)
[2]王瓯翔.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就业问题[J].职业.2009(05)
[3]李冉.浅析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问题[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3)
2012年就业工作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200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一、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一)指导各县(市、区)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层层分解、逐级细化、落实责任;加强按月调度,及时了解各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督导检查和工作进度考核,确保各项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发挥沧州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动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督导各县(市、区)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和《河北省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交流落实就业促进法工作经验。探索建立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就业危机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等长效机制。
(三)组织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就业相关研究活动。深入研究环渤海经济发展建设与就业、培训工作有效对接的方法和方式。开展就业结构性短缺问题调研,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二、继续加大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
(四)继续推进“政策落实年”活动,加大现行政策的落实力度,针对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指导各县(市、区)进一步完善操作方法,畅通落实渠道。对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全市就业系统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
(五)加强就业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按照省政府政[]111号和财社[]154号文件要求,指导各县9市、区)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强管理,确保就业扶持政策的资金足额、按时到位。3月份组织对年度资金使用效果进行集中评估检查,上下半年分别对各县(市、区)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一次绩效评估,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区)切实落实就业专项资金监管的各项制度,及时纠正违规违纪行为,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努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和服务水平
(六)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广各县区市加强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重点加强基层就业工作平台建设,明确职责,保障人员和工作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其加强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软件、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对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实施以免费服务和统筹管理为基础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估试点工作,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星级社区、充分信用社区工作。
(七)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做好全省统一的《就业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城乡就业实名制工作方法,以《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管理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抓好劳动力就业的动态管理,把城镇、乡村以及高校毕业生等全体人员就业、失业状况实名录入微机系统,基本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实名制管理。
四、以三类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
(八)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强力推进各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的有效落实。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渠道,鼓励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落实见习管理办法和生活补助,规范见习行为。大力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将困难家庭以及残疾人、长期失业的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托底安置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统计分析工作。
(九)坚持城乡统筹,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提供综合服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管理,按照“一人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柜、一县一库”的要求,力争达到所有人员资料入档入库并做到定期更新。坚持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力争使有需求的农村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技能培训。提高组织化输出程度,培育新的劳务品牌,提升劳务输出质量。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进城务工。
(十)逐步健全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机制。以精细化、制度化为目标,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登记认定和有针对性帮扶。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工作保障机制,形成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动态管理和及时帮扶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城乡技能扶助计划,安排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到技校参加培训并推荐就业。
(十一)统筹做好其他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与市妇联、残联合作,统筹做好妇女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配合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服务等工作。
五、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依托,积极开展全民创业
(十二)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全民创业、家庭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建立高效的组织推动机制,因地制宜完善政策体系,实施有效的创业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营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舆论氛围。积极做好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活动的准备工作。
(十三)加快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创业服务模式,加强创业专家咨询团和创业培训师资力量,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加大担保基金投入,及时兑现贴息资金,通过简化程序、降低担保门槛,积极为创业者化解融资难题,尤其着重加大对自主创业个体经营者的贷款扶持力度。协调有关部门继续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政策措施。完善创业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十四)加强创业园区建设。按照“政府扶持、属地管理、部门指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协调和借助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创立创业园区。规范创业园区入住企业认定条件,促进其规范化运行,并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六、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做好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十五)以服务渤海新区建设为重点,集中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做成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的品牌,全年开展100场“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大型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满足各类企业及求职者需求,实现供求双方有效对接。
(十六)建立劳动力储备基地与用工基地的有效连接机制,积极探索派遣公司联盟建设,学习借鉴外地大型派遣公司先进经验,整合派遣资源,规范劳务派遣运作规程,加快劳动力资源向劳动力资本转变步伐。
七、切实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和调控失业方面的作用
(十七)继续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确保完成全年扩面征缴目标任务,力争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切实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内控制度和外部监督,全面落实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救助工作。在确保支付失业人员保险金的前提下,将部分结余的失业保险基金并入就业专项资金统筹使用,探索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
(十八)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按照省厅部署,将全市就业、失业动态监测纳入国家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企业数量,动态掌握重点县(市、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岗位变化情况,搞好情况分析报告。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健全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预案,及时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的稳定。
八、做好各项就业基础工作
为了探讨和分析镇江市女性创业的现状、实际需求和面临的困难,找出制约女性创业的关键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更多的女性投身创业、科学创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促进,市妇联联合江苏大学开展了镇江市创业女性情况问卷调查,由妇联组织访问员,经过培训,采用“面对面”发放的方式,采用个案访谈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在镇江市所辖扬中市、丹阳市、句容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新区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26份,回收315份,其中有效问卷2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9.6%。
根据个案访谈和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对镇江市女性创业的个人特征、企业特征、困难及需求等作出如下分析:
一、女性创业现状分析
1、个人特征分析
(1)中青年女性成为创业的主体,是创业的生力军
经由样本统计发现,镇江市女性创业者在25-34岁创业的人数最多,占45.5%,其次为35-44岁,占27.1%,25岁以下和45岁以上开始创业的人数相对较少。25岁前,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经验积累、知识积累以及冒险精神,更多女性选择了在这一阶段结婚生子,几乎没有多少创业女性出现。30岁之后,几乎所有女性都已经拥有了稳定的家庭,很多人开始谋求职业上的发展,在家庭有力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创业之路,而到了40岁,很多女性取得了创业成功,成为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45岁之后,女性的体能和脑力开始衰退和弱化,这个年龄段选择创业大多是出于个人兴趣或避免退休后生活无聊,通过创业参与社会活动。这些因素导致了25岁到45岁之间的女企业家数量明显占绝对优势,这与男性职业发展基本一致。
(2)文化层次总体不高,以生存型创业为主
调查显示,创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以高中居多,占44.9%,初中次之,占30.5%,大专占18。5%,硕士以上无一人,整体文化层次不高。我市女性创业者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与女性以生存型创业为主的特点有关。从创业动机一项来看,“因家境贫困或收入微薄,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变个人与家庭经济状况”和“因下岗、失业无法找到其它工作,故创业以解决生计问题”为主要动机的人数占到了36.2%,这部分女性大多不是主动、积极的寻求创业机会,而是为了生存而创业,以个体经营为主,她们所受的教育相对较低。但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女性创业比较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多人创业后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其中不少人拿到了后学历大专文凭。
(3)女性创业者多为已婚,对家庭支持非常看重
从访谈和问卷来看,绝大多数创者为已婚,其中初婚占92.8%,再婚为1.4%,结过婚,目前单身者仅占4.1%,未婚者占1.7%,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女性创业者婚姻稳定。而且女性创业者们都认为创业过程中的家庭支持非常重要,在接受调查的人中,117人认为家庭支持是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在访谈中,绝大部分受访者谈到了家庭支持的重要,一些缺乏家庭支持的女性创业者,往往压力更大,身心疲惫,甚至因此导致家庭的破裂。
(4)多数女性创业者是和先生一同创业,但不仅仅扮演辅助角色
在创业伙伴的选择中,与先生共同创业的女性创业者最多,占45.2%,独自创业者占42.8%,与亲友共同创业者占12.0%;而在与先生共同创业的132位女性创业者中,选择“先生为主要决策经营者,自己从旁辅佐”的最多,占38.6%,其次为“夫妻两人依专长分工,对内对外皆不分主副”,占25.8%,选择“我为主要决策经营者,先生从旁辅佐”占23.5%,可见女性创业者基本与先生平起平坐,不再仅仅扮演辅助角色。
(5)女性创业者非常重视自己的家庭角色
从调查数据中能看出,作为女性创业者最大的心愿,在她们心目中排第一位的是家庭和睦,占41.1%,事业成功占39.4%,孩子有出息占18.5%,可见对于大部分女性创业者,生活的重心仍然倾向于家庭,照顾好家庭,教育培养好孩子,做一个贤妻良母仍然是许多女性创业者放弃不掉的责任。
(6)创业前身份以工人、农民居多,大部分创业前无相关工作经验
从调查数据来看,女性创业者创业前身份以工人居多,占31.2%,其次为农业劳动者,占17.5%,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12.3%。而且大部分女性创业前均无与目前所创行业相关的工作经验,占60.9%。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印证,高学历知识女性为寻求自身发展而创业的人数很少,创业者多为生存而选择创业这一现状。
(7)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品质是女性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每周工作时间一项上,大部分女性工作时间在56小时以上,占47.4%,48-56小时占29.1%,40-48小时占19.2%,不到40小时的仅占4.5%。可见女性创业者工作十分辛苦,几乎没有休息天。此外,在对于“女性创业的先决条件”的调查中,认同度最高的是“能吃苦耐劳”,其次为“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才能”和具备专业知识。而对于女性创业者自身具备的特质,问卷中认同度最高的是“独立自主”,其次为乐观自信。这和个案访谈的情况也相当一致,受访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自己具备独立自主的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非常能吃苦,因为这些成功的女性创业者均为白手起家,一点点从小做到大,很多人还有过多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品尝过创业的诸多艰难和辛劳。也正是在多次失败或成功的经历,帮助她们累积了足够的创业经验,磨炼出了坚韧的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磨炼了意志,使她们能够在困难和逆境面前百折不挠,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企业特征分析
1、行业选择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为主,科技含量普遍较低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女性创业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36.6%,批发和零售业28.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0%,住宿和餐饮业10.6%。选择制造业的女性往往原先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或是与先生一同创业。而选择批发零售业,服务业,餐饮业等妇女创业集中的行业,是因为这些行业比较容易进入,而且这些行业往往以家庭为基础,有利于妇女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取得平衡。除此以外,妇女创业较多选择上述行业,还因为其所需资金较少,科技含量低。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女性创办的企业很少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也少有专门的研发人员。
2、女性创办的企业以小规模为主,初创资金多为自有资金
从注册类型来看,由于受资金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个体户是绝大多数创业女性的首选。女性创业者初创投资金额在10万以下的占62.4%;企业资产总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占68.5%,其中总资产在10万以下的占到30.1%;营业收入100万以下的占67.8%,其中10万以下的占32.2%;职工人数在10人以下的占53.8%。这个数据告诉我们,现在女性创业者创办的企业仍以小规模为主,她们创办企业主要靠自身的积蓄,而不是从银行得到贷款,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一方面,女性在资源支配方面比较乏力,掌控的资源太有限,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创业发展提供资源和支持也很不足。这也许是限制女性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3、经营状况较好,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女性创业者经营的企业亏损面仅为0.7%,企业近三年利润,增长的占44.2%,持平的占46.2%,下降的仅占9.6%。对于企业的发展设想,大部分人选择“希望做大做强”,占59.1%,“先站稳脚跟,择机发展”占22.9%,“只想维持现状”的占11.0%,“走一步看一步”的占7.2%。可见大部分女性创业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并非安于现状、裹足不前。这些数据也告诉我们,女人创业并不比男人差,我们需要大力开发女性创业的潜力,让更多的女性走上创业之路。
4、管理方式上注重培养和员工的感情
在企业管理中,有76.7%的人主要采取了“注重培养员工与企业的感情”和“持与员工协商办事的态度”的管理方式,表明女性业主在管理企业中喜爱采用“母性管理”或“亲情管理”的方式,她们把女性管理家庭的素质和人格力量展示在职业角色之中,既讲原则,也有人情味,以理服人。此外,她们还注意从生活上照顾员工,培育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如借钱给员工看病、帮助解决家庭困难等。这种“以人为本”的女性领导风格更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有利于形成使企业组织更加和谐、更富有竞争力的优势。
三、女性创业困难与需求分析
1、最大困难是筹措资金和项目的选择
从“创业的过程与困难”选择可以看出,女性创业者面临的困难排在第一位的是创业项目的选择,其次是筹措资金。在访谈中,很多创业者也提到,在创业之初很茫然,为了生存而创业,但一无技能,二无经验,只能边干边摸索,走了不少弯路,如果相关部门能给予创业项目方面的指导,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业的盲目性,提高成功率。创业资金的筹措,则一直是制约女性创业的瓶颈,女性大多是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筹措资金,较少向银行借贷。一些创业者也申请过政府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免息贷款,但由于此项贷款有一定的门坎,申请存在相当困难。
2、多数女性在创业中遭受过性别歧视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受访者在创业过程中均遭受过性别歧视,尤其是女性在专业能力方面得不到客户的肯定。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在问到女性创业偏少的原因时,有121人认为是因为存在社会偏见和性别歧视。所以女性要想作出成绩必须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
3、独自创业的女性感受到的困难相对较大
从调查分析来看,不同创业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创业前身份、行业类别、资产规模在女性创业面临的困难中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创业伙伴的分析中,独自创业的女性无论在家庭支持方面,创业前准备阶段,还是实际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均明显大于和先生或亲友一同创业的女性,可见女性独自创业的艰难。
4、利用政府资源程度不高
从描述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是否接受过政府帮助和辅导方面,选择“是”的占40.1%,选择“否”的占59.9%。由此可知女性创业者利用政府的扶助资源程度不高。探究其因,一方面女性在相关信息的搜寻或取得上的渠道较弱,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5、最需要的良好创业环境的营造
在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女性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舆论氛围。其中,独自创业的女性在对政府经营指导方面的需求最高。很多建议指出,希望政府部门强化服务意识,给予企业更多的方便与快速处理,提供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降低对企业的控管与限制,让企业能有更多空间发挥其竞争力。此外,政府要努力提高女性创业者得社会地位,开办更多创业讲座及相关课程,并能提供专业顾问群,协助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咨询,以弥补女性经营管理知识的不足。
四、促进女性创业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女性创业确实存在着由于男女不平等衍生出现的“特有困难”。如何促进女性创业的发展,是摆在政府、广大女性乃至整个社会面前的重大问题。针对前文所分析女性创业面临的困难和辅助需求,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建立促进女性创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环境
宣传和鼓励更多的女性通过自我创业实现自身价值,需要营造女性创业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女性就业和女企业家形象,鼓励创新、竞争、拚搏,逐步更新女性“等、靠、要”的就业观念,改变女性不愿意从事艰苦、脏、累经济活动的贵族观念,塑造女性创业的文化。对社会大众层面,应宣传“男女都一样,女人照样当老板”的观念,宣传一个家庭中“主外主内不论性别”的道理。大力提倡家务劳动社会化,减轻女性创业的压力,为女性创业提供有利的家庭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家政服务机构,推动托儿托老措施,协助妇女减轻传统社会角色的双重负担,去除创业障碍。同时,某种意义上说促进家庭服务社会化是另一个层面的女性创业过程。
2、建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女性创业的培训体系
现阶段女性创业能力较低,对创业知识和政策缺乏是阻碍女性创业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建立适应女性创业的培训机构,开展体现女性特点、发挥女性优势的女性创业培训,增强女性创业的能力。培训应体现对女性关怀支持的特点,经费上应免费或少交;内容上针对女性创业必备知识,如创业可能出现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保证创业成功的市场评估能力、新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此外,要根据知识女性、下岗创业女性、返乡创业女性等不同层次创业者的需求,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在时间上尽量照顾女性特点,以业余时间为主,授课与自学相结合等方法。
3、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女性创业的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