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英语议论文

时间:2022-05-15 06:17:00

导语:在英语议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议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模式;英语议论文;写作构思;文化差异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除了口语间的交流,书面表达也成为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英文写作,又是我国教学中的一个弱项。对中国学生而言,对英文议论文的写作常常感觉无从下笔。中国的论文构思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学生也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在写作英语议论文的时候也常用汉语的习惯来对整篇文章进行构思,相当于将汉语的议论文翻译成中国的议论文。虽然在语法方面没有很大的错误,但是却和西方文化相差较大,使西方对论文的内容感到匪夷所思,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了解双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有益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以西方思维模式来进行英文议论文的写作构思,达到中西方不同思维模式的灵活运用。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上的表现

(一)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地域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西方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在彼此地域中生活的民族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和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同。中国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中夏天是最为炎热难熬的季节。而西方的英国夏天却是温和舒适的季节。所以,面对“夏天”一词,中国人马上会想象到酷暑难耐的样子。而西方面对“夏天”一词,就反应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虽然这仅仅是地域差异中一个小小的例子,却折射出两种地域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带动思维模式的差异,就如同样是“夏天”,对其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因此在英文的写作构思时,要充分考虑到双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相差较远的风俗习惯。就如同“春节”和“圣诞节”,一个是属于中国的最重要的节日,一个是源于西方的重要节日。中国饮食习惯用匙和筷,西方则是刀和叉。中国崇尚礼仪,认为“左尊右次”,这一点对西方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对各国而言,风俗习惯都是复杂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英文写作时,要尊重西方独有的风俗习惯。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表现

人类文化博大精深,宗教文化是其总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不同的。崇尚的、忌讳的文化也不同。中国的以佛教和道教为主。而这并不存在于西方文化。西方崇尚的多以基督教为主。信奉上帝是最高的神。在文章写作中,对词汇的理解从方面来讲也不相同。龙是中国崇尚的图腾,象征着“高贵,吉祥和神圣”。而西方英语词汇中“龙(dragon)”仅仅是一种低等的爬行动物。由此看来,在英文议论文写作中,思维模式同样要注意西方的信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语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一)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上有着不同的偏重。也因此,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应用较多,而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用名词多于动词,比较静态化。所以我们在写作中,要想接近西方风格,就尽量用名词来表达汉语里用动词要表达的意思。汉语追求一种语言的韵律,内容结构间的协调。又包含很多修辞方法,一些意义重复的词语被多长使用。而英语强调的是简洁,流畅,具有逻辑性。西方国家的用词要求简明扼要,避免复杂冗长。这点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二)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的句子中必须使用连接词,以体现句子的完整性。而汉语则着重于句子本身的意义。汉语句子本身不以主语为中心,而是以句子表达的意义为主题。而英语则是要求突出主语,不能将其省略。汉语中多采用主体的思维方式,常用人称来作为主语,运用主动语态。英语则对主体和客体有严格的区分,常用物称来表达事情,被动语态使用较多。因此,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差别,避免汉语主题的思维模式对英语的句子完整性造成影响。

(三)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文章篇幅章节上的差异

汉语的写作思维方式常采用引言慢慢引出主题,很少直接进入主题。中间内容逐点述说,最后结尾呼应引出结论。受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文章也常用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来叙述主题。而西方文化则更习惯于直奔主题,表明态度,突出论点。内容呈直线型展开,与中心思想紧扣,讲究因果思维。在章节段落中,汉语习惯含蓄的连接,没有主题句。而英语则习惯在每个段首都有一句提纲类的语言,其余语言都为之服务。所以在写作中要注意思维模式合乎英语国家的逻辑方式,阐明观点。

四、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减少中式思维模式的方法。

如何减少中式思维模式对英语议论文写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国西方语言写作中长期探索的问题。针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性,提出以下减少负面影响的方法。

首先,应该加强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学习,融入西方各方面文化的认知。除学习英语语言本身之外,对西方的自然地理,风俗习惯,人文风情加以了解。熟悉英语本身的语言背景。尤其重视英语的思维方式的锻炼,明确英汉两种思维的差异性,在写作中摒弃汉语的思维模式。其次,在写作中重视英文论文的结构和风格,做到论点鲜明,论证有力。不冗长,不繁杂,注重结构的紧凑。再次,充分利用范本来进行模仿写作,研究英语论文范本的结构,句型和词汇的运用,培养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拓宽写作思路,锻炼英文的思维模式。同时多阅读英文资料,强化英文的思维模式,发现和学会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平时注重英语思维的模仿练习,培养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对汉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也可以为论文的写作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满足对写作在实践中的需要。

五、结语

写作对语言方面涉及很广泛,不仅包括语言的表达,还有思维方式等多种方面的能力。英汉之间的各种文化差异,决定了中心思维模式的差异,极大影响了英语议论文的构思。在今后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要增强文化间跨越的意识,减少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写出让西方人民理解和认可的英语议论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第2篇

(1) 不同观点列举型( 选择型 )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 __作文题目_____. Bu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pinion concerning this hot topic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 A majority of people think that _ 观点一________. In their views there are 2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attitud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___原因一_______.Furthermore, in the second place, ___原因二_____. So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___观点一_____. People, however, differ in their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Some people hold the idea that ___观点二_______. In their point of view, on the one hand, ___原因一_______. On the other hand, ____原因二_____. Therefor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___观点二______.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firmly support the view that __观点一或二______. It is not only because ________, but also because _________. The more _______, the more ________.

(2)利弊型的议论文

Nowadays,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___作文题目______. In fact,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__题目议题_____.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ere are several positive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ly, ___优点一______. And secondly ___优点二_____.

Just As a popular saying goes,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__讨论议题______ is no exception, and in another word, it still has negative aspects. To begin with, ___缺点一______. In addition, ____缺点二______.

To sum up, we should try to bring the advantages of __讨论议题____ into full play, and reduce the disadvantages to the minimum at the same time. In that case, we will definitely make a better use of the ____讨论议题___.

( 3 ) 答题性议论文

Currently,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__作文题目_______ .It is really an important concern to every one of us.

As a result, we must spare no efforts to take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s we know that there are many steps which can be taken to undo this problem. First of all, __途径一______. In addition, another way contributing to success of the solving problem is ___途径二_____.

Above al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___作文题目______, we should find a number of various ways. Bu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would pref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is way, that is to say, ____方法_____.

( 4 ) 谚语警句性议论文

第3篇

关键词: 雅思 议论文写作 常见问题 应对策略

雅思议论文写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培养雅思听力、口语,以及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雅思议论文写作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雅思议论文写作不仅有助于巩固雅思阅读和听力输入的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知识的内化,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能为雅思口语的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雅思议论文写作能力,突破雅思议论文写作难关,已成为雅思写作教学的重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影响学生雅思议论文写作有其诸多原因,下面就从雅思写作的评分标准方面加以分析。

雅思议论文写作的评分标准不外乎以下四大方面,即审题、结构、思路和语言。

(一)从审题角度而言,中国考生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题目中遇见不认识的生词,因而读不懂题目。

第二,抓不住题目的讨论话题和提问方式,以致跑题。

第三,文章中遗漏了题目中的某些要求,不能完成题目的指定任务。

(二)从结构角度而言,中国考生通常存在以下弊病。

第一,不讲究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起、承、转、合的合理布局,各段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手段。

第二,段落使用不恰当,结构混乱,自由式写法,即想到哪写到哪,条理性极差。

(三)从思路角度而言,多数中国考生思路狭隘,表现出如下问题。

第一,遇到问题,无话可说,写不够字数。

第二,车轱辘话,说来说去。

第三,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性较差。

(四)从语言角度而言,多数中国的学生出现的问题。

第一,很多单词上的拼写错误,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单词干脆不会拼写。

第二,词汇的使用缺乏变化,即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

第三,语法错误较多,主要表现在词性的误用、固定搭配的误用、词序的误置、时态的误用等方面。

第四,句型的选择简单,单一,缺乏变化。

既然我们搞清楚了问题所在,那么,如何针对以上问题提高雅思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可供广大中国考生学习和借鉴的方法。

(一)增大阅读量。古语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是语言输出的实践过程,只有达到一定量的输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输出。因此,广大中国的考生们要多读英文报纸杂志,如ChinaDaily,21st Century,EnglishSalon,EnglishWorld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阅读可以起到一箭数雕的作用。其一,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其二,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避免词汇贫乏的窘境。其三,能够熟悉当今社会热门话题,如经济、教育、文化、现代科学技术等,进而吸取有用观点,开拓思路,活跃文思。其四,可以培养语感及英语思维习惯。实际上,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上述英文报刊和杂志中,有不少评论性的文章与雅思写作相关。

(二)精读并研习相关范文。范文为什么要精读呢?因为这些范文一般是作者精心挑选的,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对这些范文不能停留在理解上。但是这样做是不是意味着大量地背诵范文呢?如果是那样的话,广大考生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市面上有多数雅思议论文写作的指导书籍附有范文,但是同学们切忌不可生搬硬套,而是应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学习范文的表达方式,精华的观点,优美的框架等为己所用。

(三)掌握常用的框架结构,即掌握布局谋篇的基本技巧。雅思议论文写作就像依照图纸建大楼一样,也可以称之为填空过程。这样一来,要组织好自己的观点,理解想表达的意思,阐明理由,就变得容易得多了,整篇文章也就会给人一种条理分明的感觉。

(四)熟记常用套句与过度连接词。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对大量常用套句及过渡词能运用自如,就可以节省时间来构思,组织,检查,润色文章,而不会出现开头第一句就卡壳的难堪情形。此外,熟练运用过渡词还有利于文章的“启、承、转、合”。

(五)打好坚实的语法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坚实的语法基础,就如同建空中楼阁一样,纵有再好的观点,再严密的论证,都是徒劳的。广大的中国考生在注意表达文章内容时,却往往忽视了语言的正确性。因此,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英语基本句型是写好雅思议论文的一大关键。

(六)掌握基础的英语议论文写作理论。掌握基本的议论文写作要领,广大考生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当然,掌握了基本的写作理论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写好文章。但是,同学们一旦对写作理论有所了解,明白中英文写作之间的差异,以及中英文思维方式的异同,提高雅思议论文写作能力也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第4篇

一、语言与文化意象

语言(Language)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物质文化、、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语言在有声电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声画同步的视听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创造出酷似“真实”的艺术时空。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简爱》、《王子复仇记》、《叶塞尼亚》等优秀译制片中那玲珑别致、清晰明亮、颇具异国风情的语言,逼真、、随意,充满了生活气息。因而这些精彩的对白、片段令人百听不厌,久久不能忘怀,它们留给观众余韵不尽的美的享受。文化意象(Culture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3](P184)物象(Physicalimage)与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伸意义。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4](P137)如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其著名的“前赤壁赋”中用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的小昆虫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人很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P509)谚语Itisthelaststrawthatbreaksthecamel’sback.[6](P1578)意为“骆驼负载过重时,再加上一根稻草也会把它压死。”谚语中意象词语thelaststraw“最后一根稻草”,生动形象地寓意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无可忍的极点。”

二、重构文化意象

译制片又称翻译片,顾名思义,一些国外优秀的影片必须通过翻译方能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电影翻译与其它文学作品翻译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形象思维中高超的艺术意境。但电影翻译又有区别于其它翻译的特殊性,即其译文要做到能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观众。著名翻译家Nida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几乎很自然地体现在语言上的不相同。”[7](P28)

汉语、英语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汉语是象形文字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际间进行成功切换,这对电影翻译工作者来说不是件易事。但研究表明老一代电影翻译工作者不仅给观众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优秀译制片,同时也给电影翻译研究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80年代初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英国电影RedShoes播放时被译成“红舞鞋”,觉得也无可厚非。此片主要讲述了英国一名芭蕾演员面对爱情与事业而不能作出正确抉择,最终走向断崖的凄惋的故事。尽管“红舞鞋”正确无误地译出了的原意,也紧扣剧情,但直译的平铺直叙,没有更深的寓意。观众如果光看片名,确实难以激起任何联想的波澜。80年代后期,在一次外国优秀影片巡回展的大幅广告上RedShoes这部英国影片片名被译成了“红菱艳”,细细品味“红菱艳”这一译文,译者把那双纤巧的红舞鞋比作了中国观众妇孺皆知的红菱。它寓意红菱虽生长于浊水污泥,却娇艳迷人,特别是那两只弯弯的红菱角,犹如中国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虽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泪,有的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此“红菱艳”这一片名隐含穿着如红菱般舞鞋的艳丽却薄命。

译者把这一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红菱”注入其翻译中,从而成功地重构了一幅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悉、能会意、肯接受的崭新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ofCultureImage)这一巧夺天工的翻译手法在电影翻译中随处可见。如美国电影WaterlooBridge这一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造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

影片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结识了青年军官罗依,并成了恋人。而后,玛拉获悉罗依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落为妓。当罗依奇迹般地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誉,她再次来到与罗依初恋的地方,丧生在车轮滚滚的滑铁卢大桥上。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有着许多与之相仿的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陕西省蓝田县一年一度的“蓝桥相会”等。而“蓝桥相会”的传说与WaterlooBridge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译者把原名“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有效地达到使译文与观众勾通,使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由此来吸引广大的影迷,创造译制片票房纪录的新高。仔细认真研究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这样的翻译手法会不时令人拍案称奇。三、文化意象的修润

由于中外观众知识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电影翻译工作者应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那些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电影翻译中如果对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润(ModificationofCulturalImage)处理,就事论事直译,会造成这一文化意象的缺损,文化涵义支离破碎。英国电影《魂断蓝桥》[8]一开始,有这样一段画外音:Announceer’sVoice:At11:15thismorning,thePrimeMinisteer,speakingtothenationfromNumbeerTenDowningStreet,announcedthatGreatBritainisatwarwithGermany.

广播员的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应该指出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层意义。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说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普通观众会茫然不知其所云。其一、观众不知道这个“唐宁街10号”在什么地方?其二、他们更不知道广播员在这里特地提及这个地名有何特别的寓意?为了使电影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之于广大观众。译者宜对上述译文作恰如其分的增补修润,如:

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通过增补“英国首相府邸”,观众这才真正认识到了“唐宁街10号”的“庐山真面目”。至此,“唐宁街10号”所隐含的意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宁街10号”的全部文化内涵。又如:

Peter:Oh,this?Well,IlikeprivacyIretire.Yes,I’mverydelicateinthatrespect.Pryingeyeeeesannoyme.BeholdthewallsofJerichho!Err,maybenotaaasthickaastheonesthatJoshuablewdownwithhistrumpet.Ijustshowyoumyheart’sintherightplace,I’llgiveyoumybestpairofpajamas.DoyoumindjoiningtheIsraelites?

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你看这耶利哥城墙,比不上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没有号角,为了表示我的公正无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给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吗?

此例选自英国电影《一夜风流》[9]。这段对白译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因为在这段译文中出现了“耶利哥城墙,约书亚,以色列人”这三个与《圣经》故事有关的词语。众所周知,东方盛行佛教,尤其是在中国,中国观众对佛教还可略知一二,而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宗教历史文化就知之甚少了。因而在影片切换的瞬间让中国观众把上述三者的关系联系起来是件难事,他们会搞不懂这“耶利哥城墙”、“约书亚”、“以色列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直译用于上述译文中不仅令中国观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也失去了电影翻译的真正意义。

为使中国观众明白这三个词语间的关系,使原文中所涉及的那些特殊文化意象丰满起来,译者应在电影翻译过程中对这段文字作如下润色:

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你看这像《圣经》中的耶利哥城墙,虽比不上《圣经》里以色列人的军长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没有号角,为了表示我的公正无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给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吗?

由于对“耶利哥城墙”、“约书亚”、“以色列人”这些出自《圣经》故事的词语增补了必要的文化涵义修润词后,观众不仅了解了这些“典故”的出处,同时在上下语境中也弄明白了最后一个词语“以色列人”的特定意指。修润增强了语言文字在语境中的透明度;增强了文化意象在观众认识理解中的清晰度。

四、文化意象的转换

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会给它“刷上不同的颜色”。缘于此,文化意象的错位(NonequivalenceofCultureImage)会具体表现为作为喻体的文化意象上的差异。换言之,在一种文化传统中一个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如英国电影《呼啸山庄》[10]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Isabella:It’sabrother’sduty,dearEdgaar,tointroducehissisteertosomeothertypethanfopsandpaleyoungpoets.

Edgar:Oh,youwantadragon?

Isabella:Yes,Ido.Withafierymustache.

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诗人吧。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一个龙骑兵吧?

第5篇

决定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及英语成绩的关键因素是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学生对某项事情的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明白这一句谚语的深刻含义:Youmaytakeahorsetothewat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就是说你不能强制马儿喝水,你得引导它喝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更多,喜欢某事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被动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思考,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师生如果不能很好的沟通,英语只能成为“哑巴英语”,失去其作为语言的功能和特性。教与学本为一对矛盾,老师和学生作为矛盾双方,如果处理得当,师生关系融洽,对提高班级英语水平大有裨益。师生之间要经常展开互动,如不定期的调查学生对老师的上课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告诉老师,教师既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也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班级英语水平。

2、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采取灵活多样的英语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野生生物保护》这一节时,我带领学习先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过程中教会学生各种动物的名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记英语单词的热情。有些东西不是学生学不会,是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学,这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造成的。

3.培养的学生探究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英语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在高一能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以后英语学习很有好处。课前笔者会提前布置学生一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就能找出相关答案。例如,在学习“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时,笔者就先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发现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的不同点,并总结二者间的转化规律。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不知不觉的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英语。我还会让学生把每一堂课的重难点内容自己进行整理总结

二、加强听说读写学习指导

(1)要重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一些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在放听力之前,老师先定好任务要求,学生明确了要求,自然十分专注地捕捉相关的信息。同时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后。这种形式的训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英语老师还可以经常给学生放一些英语电影,不带中文字幕,例如《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等,锻炼学生听力能力。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写出观后感,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2)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每周拿出一节课为固定阅读课,先让学生自己读,最后让个别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老师进行点评,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透过文字领悟不同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此外,阅读还可锻炼学生的耐心以及从英语段落中提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逐渐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6篇

关键词:英式英语;美式英语

21世纪的今天,世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越变越小,世界逐渐从各个国家,变化成为地球村。在这个庞大的村庄里,生活着各种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英语逐渐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主要语言。而英语本身在进化当中也出现了分化,出现了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两大语系。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毕竟还是同属于一种语言,语音,语法和词汇大致相同,但是,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又确实存在着一些差异,差异最大的还是在词汇方面。下面就来浅谈一下英、美英语在这几方面的差异。

一、语法方面

1.1在某些情况下,英式英语使用现在完成时而美国人用一般过去时,尤其是在表达提供消息的时候。例如:他刚回家了。Hejustwenthome(美语)Hehasjustwenthome.(英语)

1.2介词的用法不同,例如:在周末。ontheweekend(美语)attheweekend(英语)

1.3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中对have一词的用法不同:

英式英语中have通常用于谈论拥有,相互关系时,常常会使用have的现在完成时来表示,例如Ihavegotanewcar.我有一辆车。在美国英语中,have不仅代表拥有,在谈到各种动作时,have可用作一个动词(在疑问式和否定式中与do连用),在谈到各种状态时,也是这样。(所以,美国用法比英国用法要简单得多)Ihaveaproblem.我有个问题。

二、词汇方面

英美在词汇的差异方面存在着同词异义和同义异词两方面的差异。

2.1同词异义。同词异义现象又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2.1.1完全异义

一些词出现在美国也出现在英国英语中,但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可称之为“完全异义”。我们可以来看一个关于这方面的例子来理解,例如,publicschool在英国实际上指私立学校(美国英语为privateschool),而在美国才指公立学校(英国英语为councilschool)。

2.1.2双向局部异义

有些为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共同的词大部分词义在两国是相同的,但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中还分别有着各自特有的意义。例如ship是英语中常用的词,它所表达的“船”,“装船”,“安装桅杆”,“雇水手”等概念,应为英、美人所共同熟知。此外,英国人还用它表示“海运”(conveybysea),而美国人可以用ship泛指任何形式的运送,不论是海运还是陆运,火车还是轮船(conveybyanytransportation:marine,railway,motor,vehicle,etc.)。

2.1.3单向局部异义

一些词基本属于英、美英语的词汇共核,但在一国英语(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中另有附加意义,称之为“单向局部异义”。例如英国人知道senior这个词,但是他们通常不用美语中作“大学高年级生”解释。

2.2同义异词是指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分别用不同的词来表示同一概念,该类词范围相当广泛,例如:打电话(ring/call);钞票(note/bill);电影(film/movie)。

三、拼写方面

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拼写上都经历过从古至今的变异,而且其变异的程度都非常的大,现代英语中的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也存在差异,可以看看以下的例子:

3.1有些单词,美国英语以-ter结尾,而在英国英语中却以-tre结尾,其意义没发生变化,例如theater/theatre,center/centre,meter/metre

3.2有些单词,美国英语以-or结尾,而在英国则以-our结尾,且意义没发生变化,例如labor/labour,honor/honour,color/colour

3.3有些单词,美国英语以-og结尾,而英国英语却以-ogue结尾,且意义没发生变化,例如:catalog/catalogue,dialog/dialogue

3.4还有一些单词的拼写,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中,其拼写有些不同,但其意义未发生变化,例如:analyze/analyse(分析);check/cheque(支票)。

四、语音方面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同英美英语中少量的语法差异相比,发音差异就有规律多了。

4.1以wh开头的词,英国人读[w],美国人则读[hw],例如:while[wail]/[hwail];white[wait]/[hwait]。

4.2在英音中“r”只在元音之前才发音,而在美音中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发音。例如:letter[′let]/[′let(r)];flower[flau]/[flaur]

4.3英国人把-u和-ue的长元音发作[[ju:],而美国人发成[u:].如:due[dju:]/[du:];tube[tju:b]/[tu:b]

4.4英国人把字母a读成[a:]的地方,美国人一般读成[],例如:laugh[la:f]/[lf];half[ha:f]/[hf]: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这两大类英语:英国英语(BritishEnglish)和美国英语(AmericanEnglish),虽然在读音,拼写,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这两大类英语是有一些区别的,但这些区别并未使说这两类英语的人们之间达到互不了解的程度,而且这些差异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李赋宁,英语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第7篇

影视艺术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以及顽强意志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但它不是靠老师的空泛分析以及“满堂灌”、“满堂练”来达成的,而是靠熏陶感染以及潜移默化而成。我们用各种正面教材影片来直接影响初中生的人格以及意志力,会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应利用好影视艺术这一资源,关注并搜集高质量与语文课文教学相关联的影视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整合,以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

影视艺术的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教学只是照本宣读,对于有些与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所能理解的内容有较大差距的课文内容时,容易把语文课堂变成枯燥乏味的说教课,使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然而,借助影视作品的导入会使得课堂的开始就能形成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效率。

1.话剧扮演,亲历其境,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影视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冲击力,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以及记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选择和课文紧密相关的影视作品来为学生播放,或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主人公,模仿作者笔下所描述的人物神态、动作,从而让观看的学生以及演出的学生都能融于其中。如由学生表演《杨修之死》,一节课的时间演下来,同学们就能清楚地明白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而不用逐字逐句的去斟酌去猜测。让学生用心演过一遍,亲历其境,如同已经历过主角的悲喜人生,其之深刻比背诵个上千遍还来得有效。通过影视作品导入,学生能较容易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促进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改编课文中的散文、小说,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播放根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或电影片段,让学生与课本书面文字作对比鉴赏,让学生以“我喜欢剧中的人”,“影片对我有什么启发”等为话题进行讨论和对话,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书面文字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加深对作品艺术特色的理解和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有创造性地改编课文中的散文或小说,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根据苏教版的《孔乙己》、《我的母亲》、《纪念白求恩》等文本改编成简易的话剧或电影剧本,并且让学生选择一些文学作品改编并表演,让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学生从改编和表演的过程再到深入的领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更有益于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有效提高。

第8篇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翻译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达到以下最低标准:遇到熟识的题材,能利用工具书完成汉英互译,且译文基本忠实原文,其中,汉译英达到250字/时,英译汉达到300单词/时。[8]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重听说读写,轻翻译,使得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外部问题1.CET4和CET6指挥棒的作用。四六级考试出现翻译题型始于1996年,但是此部分所占分值少,难度较小,因此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9]久而久之,在四六级考试指挥棒的误导下,教师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教翻译,学生也缺乏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令人欣慰的是,2013年12月CET4和CET6进行了改革,首次将段落翻译作为一个专门的题型进行考查,翻译材料选材广泛,牵涉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此次改革明确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必将推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和发展。2.缺乏专门的翻译教材。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未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订购专门的翻译教材。非英语专业学生多数只有读写和听说教材,教材很少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系统的讲解,翻译部分基本以课后题的形式出现,且多是简单机械地巩固已学的词汇,因而并不能称之为翻译。

(二)内部问题1.教师方面。一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欠缺。他们未系统学习过翻译理论知识,而且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实战经验不足,因此翻译教学只能照本宣科,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但教师很少给予理论指导,而是偏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讲授。课堂上,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做口头翻译,或给出译文让学生自己检测,但学生的翻译能力并未因此得到较大提高。此外,课后翻译作业也往往强调无语法和词汇错误,很少关注语篇连贯、逻辑清晰等因素。2.学生方面。一是对翻译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听说读写是关键,翻译无关紧要。因此,在翻译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兴趣,处于被动地位,从不主动探索。二是缺乏跨文化和语用意识。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翻译就是字对字、词对词的转换,因此只要掌握语法和词汇就足够了。但是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如果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对应,翻译出来的句子可能佶屈聱牙。同样,在不同的语境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学生多积累、勤思考,才能译出准确的译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之处如此之多,引入有效的翻译理论对其进行指导,从理论高度设计出合理的教学体系刻不容缓。

二、语用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解释力

作为一种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理论,语用学不仅关注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还关注受话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转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既关注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也关注译者在译文中表达原文意义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看,两者具有共同的关注对象。[10]正如吕俊所说,语用学与翻译结合,让译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翻译中的问题,从而为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11]将语用学理论,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将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教学提供指导,从而克服以往教学中的各种不足。

(一)指示语与翻译教学言语交际涉及两个过程,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和听话者对信息的理解,指示语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语境、说话者、受话者等因素,推理出指称与所指的关系,同时注意文化、社交的适当性。例如,ShortlybeforeCongressmanJamesLangevincasthisvotelastmonthtorelaxfederalrulesonfundingofstemcellre-search,theRhodeIslandDemocratstoldhiscolleges…。原文中的theRhodeIslandDemocrats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前文的JamesLangevin,翻译时若将其作为他人处理,译文将与原文相悖。指示语的意义离不开语境,教师应启发学生关注语境的意识,切不可过分注重字面意义而造成译文对原文的偏离。

(二)语用预设与翻译教学语用预设对翻译过程有重要影响。从翻译角度看,预设对语境具有敏感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坚守以前实践中形成的预设,而应该考虑到当前的语境因素,形成恰当的译文。例如看到game这个词,译者首先会利用之前形成的预设将其翻译为“游戏、比赛”,但是在新的语境中game可形成新搭配,从而具有新的外延。如,“Gametheoryisthescienceofstrategy”,应当译为“博弈论是有关策略的科学”。

(三)会话含义理论与翻译教学会话含义理论要求翻译时,译者始终忠实于原文的会话含义。具体说来,合作原则对翻译规定了特殊的要求:量的准则规定译者不得毫无根据扩充或节减原作内容;质的准则表明译者应忠实传达原作信息,切忌错译、乱译;关联准则强调译者应注重两方面的关联:原文上下文的关联和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关联;方式准则规定译者用精炼清晰的语言传达原文内容,不允许隐晦难懂。[2]但是,有时为了修辞的需要,说话者常常有意地、巧妙地偏离合作原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在此情况下,如果原文背离了合作原则,译者翻译时也需要相应地背离,至于语用意义则留给读者去推理,译者无需代劳。如:A:昨天晚上吃的什么?B:就吃了些东西。B的回答明显背离了“量的准则”,因为其传递的信息显然不足,语用意义是B不愿意告知A相关信息。翻译此对话时,译者即使知道乙晚上吃的是什么,也应把乙的话直译过来,切不可画蛇添足。

(四)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言语行为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努力透视一定语境下的言外之力,进而用明晰或隐晦的方式构造表达同样言外之力的译文。例如:“Saturdaymeantmostadultswereathomeontheroute.Sowereschool-agedchildren.IthoughtthismightmeanmoreexchangesasImadetheroundstoday.”文段描述的是垃圾工人的心理活动,从上下文信息可知这是垃圾工人苦中作乐的美好想象。“madetherounds”、“moreexchanges”可分别翻译为“挨家挨户收垃圾”、“搭上几句话”,从而将原文的意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五)礼貌原则与翻译教学礼貌原则提出了交际者应遵循的六条小的规则。但是中西文化的不同致使人们对礼貌的领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中国人被夸奖时,很自然地会回答:“惭愧,惭愧!”如果直译成“Ifeelashamed”,英美读者将稀里糊涂;如选用归化策略意译为“Thankyou!”,则变得规范地道。礼貌原则对翻译教学的借鉴意义为:教师课堂上应适时引导学生弄清中外表达礼貌方式的差异。分清哪些礼貌信息是原文的重点,因而译文中必须很好地体现出来;哪些不是原文的核心,并且直译会让读者不知所云。前者通常选用异化策略,而后者多选用归化策略。

(六)关联理论与翻译教学假设S是译者对原文的解读,T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解读。根据关联理论,成功的翻译应是T=S,但是实际翻译中译者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12]翻译要考虑两个层面关联性的对应:原文和译文的关联以及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关联,尤其后者是译者努力的方向,即使译文读者付出较少的努力获取与原文读者一样的语境效果。为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认知过程,还要鼓励学生寻找关联,并把此当做学习的目标。[13]例如,翻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译者不仅要通过认知推理得知它的真正含义———化词汇的形象与语用含义关系不大。如果把“瓜、豆”的形象传达出来,将让读者无法理解。所以,译文应把原文的暗含信息翻译出来,即,“Asyousow,youwillreap.”

(七)顺应理论与翻译教学从顺应理论出发,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翻译的动态过程,且这一过程是有意识的。[2]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译文读者有着与原文读者不同的文化心理、社交规范等,因此翻译时要选择顺应译文读者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表达。语言结构顺应强调,译语与原语在语码、语体、词汇等方面存在差异,翻译要选择符合译语语言结构的表达。动态顺应强调,译语不能只顺应语境关系或语言结构,而应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顺应。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是当务之急。结合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在语用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现提出如下教学体系。

(一)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传统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翻译教学的要求,刻板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更好地驾驭翻译课堂,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即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水平缺一不可。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成立翻译研讨小组,每周至少开一次研讨会,互相交流翻译教学和科研心得,提高理论修养。其次,积极寻找机会,从事翻译实践工作,丰富实践经验。

(二)传授语用知识,增强语用能力语用学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脱离了语境,翻译这种输出型活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在翻译课堂上应有意识教授学生语用知识和能力。正如冉永平所说,语用能力或知识是可教的。[14]首先,教师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有意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鼓励他们在翻译中自觉掌握和运用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语用翻译理论,避免产生误读和交际失败。例如,公司每年生产10万只玩具。译文1:Thecompanyturnsout100,000toyseveryyear.译文2:Theannualoutputofthecompanyis100,000toys.此例教师可启发学生关注语境因素。根据顺应翻译理论,为了得体,译文需要追求语境关系顺应。如果是日常语境,译文1较为合适,但如果是商务场合等正式语境,译文2则更合适。其次,创造合适语境,组织互动式活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理解和掌握目的。例如,miss这个单词可有不同的含义。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创设语境,如在等车的场合,“Imissthebus”,表达的是“错过”的意思。

(三)输入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意识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不容忽视。在运用礼貌原则、关联论、顺应论等理论指导翻译时,译者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合理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首先,教师应积极向学生输入西方文化知识,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其次,鼓励学生课下看一些英文读物或电影,要求以读书报告的形式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最后,启发学生用目的语思考,发展学生的移情,引导他们主动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从而避免母语的干扰。例如,“望子成龙”,直译过来是longtoseeone’ssonbecomeadragon。但是这一译文无法为外国人接受,因为龙虽在中国是吉祥物,在国外却被视为凶恶残暴之物。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译文要能使译文读者在付出较少的努力的情况下得到一样的语境效果。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归化的方法翻译此句,即toexpectone’ssonto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age.

(四)检测语用文化知识,规范评价尺度测试形式和内容易影响包括翻译教学在内的语言教学,但是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以及文化知识等很少出现在外语测试中。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翻译水平,并用评价结果来指导翻译教学,在考试中应加入语用社交等方面的内容,检测学生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可给出原文,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选出或给出准确的译文;也可考查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冲突。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习语;文化;翻译

Abstract:Idiomsarespeciallanguageforms.Theycarryagreatofinformationandculturalbackground.Itisagreatchallengeforthetranslatorstotranslatewell.Thepaperdiscussesthebasicqualitiesagoodidiomtranslatorshouldpossessfromdifferentaspects.

Keywords:idioms;culture;translation

如果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瑰宝的话,那么习语便是这个瑰宝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习语的出现汇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情、国情,地理风貌,历史背景,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凝聚着无数语言使用者数代的智慧和心血,它承载着无数难以言表的超乎语言之外的信息与哲理。习语的翻译可谓语言翻译者的一大难题,如何在形似与神似,字面与字外,本国与异域之间寻找一种调和与平衡,确实是翻译者所难以逃避的两难抉择。

作为英汉翻译者来说,英汉习语的对译是一项挑战,同时也是增进自我的翻译修养和英汉两门语言的素养的极好的锻炼机会。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英汉习语的翻译呢,我想,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翻译者要对英汉两国的文化有个全面的了解。那么,什么是文化呢?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EdwardB,Tylor)曾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界定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或者,也可以说文化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无数精神物质成果,翻译工作者必须对此有所了解,才能对汉语习语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意象联想和实际意义有正确的把握。如守株待兔是出自《韩非子》中一个寓言,它说的是一个人在偶然的机会下拾得一只撞昏在树下的兔子,便从此不务正业,专等兔子再次撞倒在树下,当然这样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对这个故事不了解,则虽知字面意义,却难知其实际涵义。翻译时可直译watchthestumpandwaitforahare,然后另加注:Fromthestoryofapeasantwhoseeingaharerunheadlongagainstatree-stumpandbreakitsneck,abandonedhisploughandwaitedbythestumpinthehopethatanotherharewoulddothesamething.这个注释为国外读者介绍了中国著名的饶有趣味的小故事,使内容更充实,理解更顺畅,同时也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如果翻译者本身就对习语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了解甚少的话,则更谈不上传播文化,做文化的桥梁了。英语语言文化也极其丰富。可以不夸张的说,英语可能是全世界借用外来语最多的语言。其中有25%以上来自于希腊语,50%以上来自于拉丁语,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英语习语中有很多是承载希腊神话和罗马故事的,当然这只是其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翻译者同样也要对这方面的知识有系统的掌握,否则在遭遇相关习语时文化的缺省很容易导致意义的缺失甚至误解。如Pandora''''sbox,字面意思是潘多拉之盒,潘多拉是个女名,但仅仅知道这个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了解这个成语所出自的希腊神话,才会知道它常用来比喻灾难、麻烦、祸害之源。所以说,语言不是独立的,学习语言永远不会是单纯的学习语言技巧或技能,这个冰山一角之后所隐藏的是巨大的民族文化基奠,习语更是如此,可以说,要想准确的翻译英汉习语,对中英历史文化的广泛涉猎非常必要。其次,除了了解中西方文化之外,翻译者必须建立自己的习语语料库。就好比学习英语必须得有一定的单词量,翻译习语者必须得有中英文的习语库。我们知道文明是相通的,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生活劳动所产生的智慧也会有很多相同之处,有些习语人们是能够通过常识和生活经历体会出其含义,但在翻译时如果能够使用本国语中相对应的习语,则不仅语言的基本含义能够体现出来,语言的幽默精练与魅力也能够表达的淋漓尽致。要达到这一点,没有一个巨大的英汉习语库,可能并不容易。因此,翻译者除了平时生活阅读学习中对习语要具备特别的敏感随时搜集之外,还得专门进行相关积累,最好是建立起自己的语料库,从而在真正翻译时能够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当然这儿的“信手”是建立在长期的刻苦的学习积累之上的,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下图我们可以对翻译活动获取一个直观的认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是分别从属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大背景之下的语言形式,翻译者要建立其相应背景下的习语库,才能有效的进行英汉习语的对译。而在英汉习语的对译中又会有相应的文化交流与转换。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不仅习语后的文化背景会对习语翻译产生影响,英汉习语的对译同时又会给双方文化带来新的元素,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的融入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中。在英汉习语翻译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如汉语习语中的“酸葡萄”和“武装到牙齿就是从英语习语中“sourgrape”和“armedtotheteeth”直译后融入汉语的,而英语习语中的“loseface”和“papertiger”则是汉语的经典之作。因此英汉习语库也会随着翻译交流的进行而不断丰富与扩大。